首页 > 文章中心 > 石狮市第三实验小学

石狮市第三实验小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石狮市第三实验小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石狮市第三实验小学范文第1篇

1937年12月的南京,弥漫着一种颓败和绝望的气氛。在中冒死战争的将士们,到了南京都成了胆小鬼,强大的日本磨灭了他们所有的反抗意志。

爸爸对我说过,爱国是放在心里的,国家,仍是生我们,养我们,培育我们的家园呀!要是没有了这战争,要是没有死如此多的伟人,要是……再多的要是也是没有用的,现实就是现实,相信中国会越来越繁荣富强。

通过看电影《南京!南京!》,我更恨日本人了,难道你们就不能有点人性吗?你们当举枪,枪口对着我们中国人的那一刻,你想过那些无辜的中国人的心情吗?没有!我们并没有对你们做出什么,而你们却为了钱,就杀死了几千人,几万人,你们算过吗?钱有什么用?真想不通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要做成这种牺牲。如果没有这场战争,少死那些伟人,我们中国将比现在现在更辉煌,人们当初就不用生活得那么苦,每顿饭都吃不饱了。

看见了电影中一幕幕日本人举枪打死中国人的场景,使我更狠他们了,一幕幕中国战士们有饭吃,脸上流露出久久以来难以显露出来的微笑,我的心里得到了安慰,虽然这只是电影,但我相信,现实中,他们见到饭一定也是非常非常的开心。

石狮市第三实验小学范文第2篇

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问题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根本。那么,教师可采用何种途径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1.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发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关键在于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平时的观察,采用表格的形式开展专门的讨论汇集学生的“兴趣”问题,从中选择学生关注程度较强的话题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问题。如:

“我们最感兴趣的问题”调查表

2.从班级出现的现象中“淘出”问题

比如,有位老师发现班里的不少学生沉迷于收集英雄水浒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他便趁机抓住机会引导大家读一读少年版的《水浒传》。一段时间以后,举行了一个“我最敬佩的一个水浒英雄”故事会,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兴趣从玩卡片转移到阅读上来。后来,故事会开得非常成功,学生从阅读中获得了对所敬仰的英雄的深层了解,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3.从学生的生存环境中生成问题

孩子们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社会,也是产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社会调查中,学生可能发现自己好奇的现象,不良的社会问题,或不明白的问题,从而产生新的活动主题。如在“走进家庭”系列的小主题活动“让家人尝尝我的手艺”活动中,孩子们在食堂举行“包饺子”活动,通过几天的准备活动,学生发现了许多问题,如菜市场的商贩们缺斤少两现象、街道小区肮脏污染环境、特色风味小吃的魅力……

二、指导学生从问题中提炼主题

在第一环节中,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会多而杂,让人无从下手,而且并非每一个问题都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将问题分类,确定哪些问题可转化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主题,并恰当表述主题,给主题取个恰当的题目。

1.提炼主题

提炼主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分类剔除法,即教师通过与学生共同整理提出的问题,然后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方面进行分类。对于回答“是什么”这一层次的问题,较易解决,可通过查找一些资料便可获得答案,一般不作为研究主题;对于“为什么”“怎么做”这一类问题,则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能获得亲身的体验,值得研究,则可作为活动的主题。

如针对近视现象越来越严重的现象,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1)什么是近视?导致近视的因素有哪些?

(2)近视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3)为什么随着年级的增高,班里同学的近视比率不断在增加?

(4)怎样才能有效地预防近视?

从以上四个问题来分类,问题(1)和问题(2)属于“是什么”的问题,不作为研究主题,问题(3)和问题(4)能引发学生深度探究,学生的体验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就可作为研究主题。

2.表述主题

主题确定了以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给主题取个准确、醒目、具体、简洁的名字。给课题取名字时,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直接以活动对象为主题名称。如“石狮的服装”等。

(2)以主要活动为主题名称。如“关于近视问题的研究”“毕业典礼的设计与实施”等。

(3)以主要问题为主题名称。如“声音有什么秘密”“零花钱怎么花”等。

(4)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要体验为主题名称。如“我是一名小厨师”“老游戏新玩法”等。

(5)以学生活动的主要空间为主题名称。如“走进世博会”“服装城探秘”等。

三、指导策划,完善活动方案

主题活动方案是活动能否有效、有序进行的基本保障,过去,学生自主设计、主动策划的意识比较淡薄,教师必须经过系列的指导,方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规划活动方案的能力。主要策略有二:

1.提供范例,引导学生了解方案的基本要素,如下表:

2.指导学生对方案进行论证并合理完善

(1)关注细节,充分考虑决定活动成败的各个要素。学生由于受年龄、生活阅历及认知水平的限制,无法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比如制订采访活动方案时,忽略了采访前应与对象的联系,对采访的方法没有充分地掌握等。这些细节,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会影响活动的成效。

(2)指导学生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的论证,并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在学生初步制订出活动方案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对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深入的论证,并进行方案的完善。论证时,可采用小组讨论式或方案答辩式的方式进行。

小组讨论时,可以自我提问:这个方案的最大难点是什么,我们可以克服吗?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什么人的帮助,这个人会帮助我们吗?这个方案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明确吗?这个方案的研究措施具体吗?可以操作吗等等,如果哪个问题无法解决,再集小组之力进行修改。

方案答辩时,可让每个小组进行具体分工,把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在全班范围内进行阐述,接受全班其他同学的质疑,对无法解决的问题,让其他同学帮助提出修改意见,以达到方案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2]郭元祥,沈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