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初中试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英语成绩很好的学生进入高中后,突然感到学习英语很吃力,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都记不住,本人就这个问题和其他老师一起探讨。
[关键词]环境 尊重 学习
考试试题与所学内容似乎不相干,越学成绩越下降。很多学生慢慢地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尤其那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觉得英语很难学,于是就不愿意上英语课,甚至害怕上英语课。在我看来,高一学生畏惧英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远离父母住校,要适应新的环境
许多初中生上了高中后,开始离开父母,离开自己熟悉的同学和老师,住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有的学生适应性差,他们要花很长时间去适应新环境,去认识新同学和新老师。有的学生会感到孤独,一旦他们在生活上和学习上遇到困难,他们就会想家,想念以前的学校生活。而高一教师教学任务重,课节少,每天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仅局限于课堂上。如果老师没能及时发现问题,给予他们关心和照顾,他们就会不喜欢这位老师以及他所教的课。
二、课堂内容多,学生听的很吃力
初中英语教材形象直观,知识单一,课时比较充足,因此,课堂活动多,有时做游戏,有时进行对话,有时唱歌和讲故事等等,整堂课热热闹闹,学生们兴致很高,积极参与;而高中课本容量很大,阅读篇章较长,听力语速较快。满堂课教师又用英语授课,用英语解释词义,用英语提问;学生忙着读、听和练,一节课下来,学生听的是稀里糊涂的,时间久了,学生就害怕上英语课了。
三、教学方式与初中不同
初中英语以机械记忆、被动接受、听说为主,重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高中英语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高中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课堂教师授课节奏快,要求高,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阅读,迅速找到问题的答案。课堂上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合作。并且要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学生感到很紧张、很疲惫。
四、考试题型,难度不同
初中试题主要来源于课本,题型单一,题目简单。因此,学生只要熟悉课本,并做一定的练习,就会考出好的成绩。而高中试题题型较多,试题重在语言综合能力的考察,重在对篇章理解能力的提高。所以课本只是基础,有些学生平时在课本上下了很大功夫,结果成绩考的却不理想。高中试题范围广泛,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和归纳总结能力以及很好的阅读能力,才能考出好成绩。
针对以上原因,我认为可采取以下对策消除学生对英语的恐惧,搞好初高中英语的过渡。
1.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热情耐心,而且要始终关心和体谅学生。比如,学生上课睡觉,不要大声呵斥,先要关心地询问:你生病了吗?或你昨天晚上熬夜了吗?等等。教师温暖的话语,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赢得学生的信赖与尊重,使学生对教师及其所教的英语具有好感,从而达到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
2.及时表扬学生,鼓励学生
教师要不断地对学生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特别是对学习英语有困难的学生,教师__定要充分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平时上课,多听他们听写单词,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不管他们是作业写得认真,还是考试有一点进步,就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经常得到老师的赞扬后,就会激起对教师的喜爱,并且产生努力上进的信心和决心。
3.搞好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一学生很多在初中主要是靠教师督促,家长监督才学习的,自觉性不是很强,缺乏主动学习、刻苦钻研的意识,有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高一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科学地记单词,如何自主学习与合作,提高他们的交际和综合运用能力。英语知识比较琐碎,许多知识都在课文中反复出现,因此要让学生多读多背课文。高中词汇量加大,单词记了容易忘记,要记住单词,最好的办法就是大量阅读文章,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而且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巩固已经学过的词汇。要指导学生买本好的词典、语法工具书。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碰到不认识的词汇,要主动地去查阅。
4.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改变原来教师一味地讲解,说教的形式。教师若用英语授课,先尽量用简单、学生能听懂的词汇讲解,并且语速要慢,随着学生词汇量的增加,再加大难度。课堂上,教师尽量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围绕课文设计多种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并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加直观性和趣味性。教师备课应紧扣教材内容,尽可能地将真实生活搬进课堂,加强情景创设,多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充分唤起学生的参与欲望,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之中,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品味到学习的乐趣。
总之,我们要消除高一学生对英语课的畏惧心理,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激发起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高二、高三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英语衔接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203-01
1 影响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因素
1.1 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初中毕业生刚进入高中,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适应过程。此外,通过紧张的中考后有些学生产生“懈怠”想法,进入高中后紧迫感全无。也有些学生由于初中时英语底子差,对高中英语学习有惧怕心理。
1.2 教材跨度大
初中阶段英语教学要求学生把握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的语法知识。而升入高中后,高中教材内容丰富,知识容量大,并在初中的基础上注入了大量的语法点、知识点,使句子结构更为复杂,同时侧重提高阅读能力且加大词汇量和阅读材料的份量,更贴近现代生活,时代信息较浓,而且内容涉及文学、教育、天文、科技、金融、电脑网络等诸方面,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
1.3 初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存在差异
初中英语教材内容形象直观,知识单一,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堂容量小,进度慢,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用大量的时间练习一个词汇、句型或一个语法点,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高中英语教材内容多,知识综合性强,课时却减少。因此,课堂容量大,进度加快,教师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
1.4 初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方法不同
初中英语学习,学生的依靠性较强,学习进程多表现为被动和吸收,以机械性记忆和练习为主。而高中英语教材由于内容多,这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学生要自主学习,主动质疑。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1.5 初高中英语试题范围和形式不同
初中试题立足于课本和有限的教学资料,而且题型简单,只要熟悉课本并通过一定的练习,考试成绩一般比较理想。而高中试题范围广泛,课本只是基础,学生必须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借助大量的课外知识。学生还需具有逻辑思维,分析、判定和归纳的能力。学校为了与高考接轨,在高一月考中都以高考形式命题。因此,学生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很难,学生很难看到自己的成就,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也易受影响。
2 搞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对策
2.1 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1)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目标意识,深化学生对初、高中英语衔接重要性的理解,消除松懈情绪,让他们初步了解高中英语学习内容及特点,为其他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主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2)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指引学生与父母、同学、老师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向学生说明初、高中英语学习内容及难度差别,讲清高一英语在高中英语学习中所占位置和作用。
(4)结合实例说明初、高中英语教学内容体系与课堂教学特点,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
(5)点明自学能力的重要性,介绍自学方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英语学习环境,少走弯路。
2.2 学纲,钻研教材,切实抓好课堂教学
教师首先要深入学习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初、高中教学的不同要求,研究初、高中教材衔接的问题;其次要研究学生的特点。高一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自学能力不断提高。因此,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如何适应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此外,高中教师还应深入了解学生,收集教学反馈信息,并尽可能在高一起始阶段深入初中听课,加强与初中教师的交流;在此基础上,结合高中的教学要求,精心备课,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归纳起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2.2.1 注意研究教材,进行知识的衔接
新教材把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互换移到高一学习,而初中英语第三册已经介绍了原高一教材才出现的定语从句。因此,在新知识的传授上要找准切入口、衔接点。注重由已知引入未知,层层深入,这样既消除了学生的陌生感、惧怕感,同时拓展了学生思维,形成系统的知识链条,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
2.2.2 正确把握教学起点和课堂容量
教学起点应是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的,不能盲目拔高。课堂容量也应适度,容量太大势必影响操练,太少则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不少学生反映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多,需要记大量的笔记;另有一些学生认为高中英语课的难度大,听课吃力。
2.2.3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使教与学相得益彰
立足于高中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分层次教学,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逐层落实。在知识导入上,利用多媒体形象性、直观性优化设计话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在知识落实上,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系统,让学生通过同桌、分组讨论,体验交流与合作,做到活学活用;在难点讲解上,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对教材作必要的处理和知识铺垫,注重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教学速度上,先慢后快,给学生一个适应过程。教学检测上,适当降低难度,侧重基础知识的夯实,保持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作业布置上难易结合,既要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要塑造学生的成就感,从而保持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高中英语 差异 衔接
英语在高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英语是一些高中生望而生畏的学科,在遭遇学习上的困难的时候,学生不免产生畏难和放弃情绪。因此,怎样帮助高一新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英语学习的平稳过渡。是摆在我们英语教师面前的现实的课题。
一、学生难以适应高中英语学习的原因
1.初高中学生学习心理的差异
学生进入高中,在最初的新鲜和兴奋过后,陌生的环境和生疏的同学关系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是孤独利无助,心里未免会产生失落和迷茫,尤其是对新课程的未知更让他们感到恐慌。如不能迅速地进行心路调整利疏导,无疑会产生更多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到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2.初高中英语学习内容和目标的差异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六级)要求学会使用1500-1600个的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七级)要求学会使用约2200个左右的单词和300--4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初高中教材跨度大,高中教材内容丰富,知识容量大,句子结构更为复杂,同时侧重提高阅读能力且加大词汇量和阅读材料的份量,时代信息较浓。这样就造成了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高中英语学习。
3.初高中英语教学方法的差异
初中英语内容趣味性强,课堂容量小,进度慢,操练巩固的时间充足;而高中英语教材内容多而抽象,知识综合性强,课堂容量人,进度较快,巩固的任务是由学生自觉完成的。
初中英语学习,学生的依赖性较强,缺乏主观能动性。老师面面俱到地帮助学生总结。学生以机械性记忆和练习为主,只要把老师要求的做好就OK了。学生的学习进程多表现为被动吸收。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而高中英语教材由于内容多、词汇量大、语法结构较复杂这就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勤于学习,善于总结和反思。高中教师侧重对某单元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精讲精练,讲究系统知识的学习、归纳,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这也是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英语学习而影响英语成绩提高的原因之一。
4.初高中英语考试范围和形式的差异
初中试题立足于有限的教学内容,偏重于基础语言知识和简单语法的考查,而且题型简单,只要熟悉课本并通过一定的练习,考试成绩一般比较理想。而高中试题范围广泛,课本只是基础,学生必须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借助大量的课外知识,增加阅读量,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的逻辑思维,分析、判定和归纳的能力。总之,高中英语考查偏重于听说读写四方面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帮助学生迅速适应高中英语学习的策略
1.培养兴趣,全面调动积极性
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方法和策略也不尽相同。老师应该和学生多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知识需求。利用好每堂课课前五分钟DailyReport,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展示。在老师的肯定和同学们的掌声中,同学们会有成就感,对自己有信心。在英语专栏张贴学生的成果,既创设了好的学英语的环境又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和学习动机,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了。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提问和课堂教学活动设置的艺术性、可行性,用多种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活动的密度和学生参与的广度,使他们同样获得参与的机会,体会表现的成就感。
2.温故知新,有效夯实基础知识
利用教材知识结构循序渐进的关系,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以加强知识结构的纵横联系。在复习旧的词汇用法和一些基本的语法要点的同时,引出旧词的新用法和相关的新的语言现象,以旧带新,循序渐进地进行归纳总结。在学习生词时。引导学生总结发音规则,构词方法,教会学生多种记忆单词的方法。利用单词竞赛的方式促进积极主动地记单词,把补充词汇看成是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苦差事。复习五种基本句型,帮助他们分析长句和难句。长难句的分析在高中英语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学会分析长难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句意,而且能够提高阅读速度。逐步接近高中英语对学生的要求。
3.试题过渡,尽快适应新题型
中考试卷没有听力题,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听力考查,我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利用奸课堂这个主阵地,多听课文磁带,尽可能地使用英语组织教学。其次,在每周的课堂练习中有意识地渗透听力的训练,在渗透的同时讲解解题策略。再次,利用好每周整个年级集体的听力时间加强训练。对听力材料里的语速快的、有朗读技巧的以及有新的语言现象的部分进行备课,听力结束之后立即加以指点。讲解解题策略。
初中英语试卷Ⅱ卷的基础题题型多样化,对基础知识进行大容量的训练,这为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进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有选择地运用这些学生们熟悉题型对课本内容进行检测。同时,在学完课文后,有意识地设置任务型阅读的题型进行训练。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表格中空缺的内容。如:高一英语第一模块Unit One
同时。指导学生任务型阅读的解题方法:5定,即定位、定义、定词、定性、定形,其中定形最为重要。
4.心理疏导,重视非智力因素
关键词:初中数学;试卷讲评;方法
试卷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项重要工具,在试卷中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对试卷进行讲评是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中所遇到的疑问和难题,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主要是对初中试卷讲课的有效途径进行简单探讨,从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全面分析。
一、试卷讲评课进行之前
在进行试卷讲评之前,教师要将试卷及时批改,将考试信息及时向学生反馈。这是因为在考试完之后,学生对于试卷中每一题所运用的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思路都还能有比较清晰的记忆,但是对于自己所得到的答案是不是完全正确并没有十足把握。学生对于自己的考试情况以及考试成绩都是十分期待的,此时他们在心理上处于亢奋状态,而这种状态的持续时间一般是2~3天,随着时间的增长,他们对试卷的关心程度也就降低,在进行讲解时,会使效果大大降低。
教师在批改完试卷之后,要将学生成绩利用表格形式统计出来,并且要将每题的整体得分情况以及所出现的比较典型的错误统计出来,然后根据所出现的错题类型以及出现错误试题的人数,将要进行讲解的重点找出来,将不需要讲解的题目略去,重点放在典型错误上面,并且要将本文试卷讲评课教案写好。
在进行试卷讲解之前,教师要先将试卷发给学生,让其大致浏览一遍,找出自己出现错误的地方,试着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将不理解之处标注出来,另外,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交流,在关心成绩的同时也关注别人是否也出现与自己一样的错误。这样学生对自己的情况就能够有一个合理全面的了解,在听课过程中就能够抓住重点,不至于因小失大,从而将自己的数学水平提高。
二、试卷讲评过程中
对于试卷讲评课,这个阶段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对试卷讲评课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在试卷讲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从而提高其课堂质量及效率。
1.要激励学生不断努力
在对数学试卷进行讲评时,教师要和学生在心灵情感方面加强沟通,对于学生在考试中所得到的进步,教师要对其进行及时表扬,对他们的进步做出赞赏,并且还要鼓励他们继续不断的进步。在考试过程中,有些学生总是在同一类问题上出现错误,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也要考虑到自身因素,不能责怪学生,并且还要通过适当方法使他们真正明白,使他们不再出现这样的错误。
2.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试卷讲评
在讲评过程中,将出现错误比较多的题目类型进行分类,对于初中试卷来说,其题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概念型、方法型、技能型以及综合型,不同题目也有不同的方法及特点。在讲评试卷时,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进行讨论,不能仅仅是教师一个人在讲,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困倦,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已经讲解过的题目学生仍然不会,所以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起讨论出现错误比较多的题目,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寻找正确的解题方法,可以更进一步寻找多种解法,这样学生能够对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改正,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3.讲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
教师精力以及课堂时间都是有限的,不可能试卷中的每一道题目都要进行讲评,所以在对试卷进行讲解的时候要能够突出重点。对于那些正确率在90%以上的题目是不需要去占用课堂时间进行讲解的,不明白的学生可以向其他同学请教或者是向教师请教。对于一些典型题目,教师在进行讲解时,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答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思路,使学生对这一类的问题都能够掌握,当再遇到这类问题时不会再出现错误,这样才真正达到试卷讲解的效果和目的。
三、试卷讲评完之后
在试卷讲评完之后,不能将其置之不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本次考试进行反思,要思考解题过程、多样性的解题方法以及在本次考试中的得失。另外,对于出错的题目,最好是让学生整理成笔记,在讲解完之后不断复习,从而将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思路真正理解掌握,能够解答这一类型所有问题,从而提高自身数学水平,达到试卷讲评的目的。
试卷讲评是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必须要进行的一项任务,对教学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在进行试卷讲评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前中后三个阶段,从而全面提高试卷讲评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数学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一、注重中考研究,把握中考动向
中考数学命题是以《标准》中的目标和内容为依据的,试题重点是对初中学段数学基础内容的考查。总复习前,教师要深入研读《标准》和《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素养,明确不同知识的考查程度、层次水平,明确考试的内容和范围,试卷的形式和结构,题目的类型和难度等,使整个复习工作不偏离方向,不脱离实际,准确把握总复习的深度、广度和难度。
二、科学制订计划,稳步扎实推进
1. 第一轮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1)依靠课本,系统复习。《大纲》规定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容易题占中考题的70%,这类试题一般只用一次概念,或只须一次运算与推理即可得出答案,大多数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虽有一些题“高于课本”,但原型一般还是课本中的例题或习题,是对课本中试题的引申、变形和组合,实质是“题在本外,根在本内”。
因此,这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把课本看做是学生起跑的动力,生命的源泉,认真钻研课本,绝不能轻视和脱离课本。把分散在初中各册课本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整合,使之形成体系,即组成“实数”“代数式”“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函数及其图像”“统计与概率”“空间图形与三角形”“四边形”“解直角三角形”“图形的变换”和“圆”10大知识板块。每板块建立知识网络,罗列考查要点,教师对照知识网络以课本为依据按章节逐次进行复习,做到要求低一些,难度小一些,速度慢一些,面向全体学生。
(2)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即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理、定理、公式、法则等。正确理解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基础差的同学往往概念模糊不清、似懂非懂,教师要把正确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放在首要地位,引导学生分析概念的关键字眼,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掌握概念的本质。若概念不清,计算、推理就会发生错误。
除学好概念之外,本阶段学生还要准确记忆并灵活运用公理、定理、公式和法则等,因为数学中的公理、定理、公式和法则是进行推理、论证和计算的依据。如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用了配方法,这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应用非常广泛;勾股定理的证明用了割补法,不但在平面几何中很有用,在今后学习的立体几何中更有用,对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是很重要的。所以,学生不但要牢记它们,而且要掌握它们的推导和证明方法。
基本技能是指运用数学基本知识进行相关的计算、论证和作图等方面的能力。平时教师要尽量多示范和引导学生掌握做题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学会审题,学会研究对策,提高自己的技能。
2. 第二轮专题研究,提高能力
第二轮复习要以能力为立意,以掌握重要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为出发点,抓住中考数学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关注中考数学命题的热点和特点。同时要围绕中考重点题型,如方案设计类、运动类、开放探索类、阅读理解类、新定义类等试题对学生进行集中精讲精练,引导学生对专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进行归纳,深入理解知识间的联系,防止单纯的“就题论题”,应“以题论法”,重视对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化归、函数等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第三轮模拟中考,心理锤炼
总复习的最后阶段要对学生进行迎考状态的心理训练。期间教师要通过精选中考模拟试题,以限时考试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测试,让学生学会恰当分配考试时间,掌握做题方法与技巧等。教师对学生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要面对面地分析其原因,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考试成绩,明白考试中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事。这样,能防止学生对考试产生畏惧、着急和焦虑的心理,让学生学会调整心态,学会镇定,抛弃因考试失败受到的挫折和家长施加给他们的压力,并振作精神,把错题当成再次锻炼自己的机会。
三、加强自我反思,善于自主纠错
中考数学复习要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查漏补缺,最好的办法是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定期整理自己的笔记和试卷,找出错题,深入分析其原因。如果是该题所属的知识点没有掌握,则找出该知识点加强记忆和理解;如果是该题型的解题方法没掌握,则找出相关同类题型,对解题方法进行强化训练。学生在复习中若能养成这种坚持纠正错题、查找错误原因的良好习惯,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
《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指数学课程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因此面临升学就必然意味着“选拔”和“淘汰”。但我们务必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比“升学”有更重要的目标,那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会生活,这方面的目标是容不得淘汰的。所以,我们在总复习的过程中,不可能整齐划一,应关注个体差异,使具有不同认知特点、不同数学发展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基本思想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关键词:美化陈题;简化陈题;开发陈题;丰富陈题;多元功能
要拟出一份好试卷的首要条件,在于对课标的研读和教材的把握。可作为一线教师,在实际的命题过程中都会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困惑——既缺乏一定的理论研究,又忙于繁琐的教学事务,命题素材收集少,所以要拟出一份以原创性试题为主的试卷比较困难。笔者觉得“旧颜”换“新貌”不失为一线教师提升命题能力的好方法。
所谓“旧颜”换“新貌”,就是借助于其他试题的真实情境、科研热点素材、图文、实验数据等,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考试说明,对原试题的信息重新处理、重新设计问题,从而成为一道非常精彩的带有原创味道的试题。
一、美化陈题,图文并茂,重现快乐的生活情景
例1 (原题)秋天,人们在河里游泳并不觉得冷,当人从水中走出露在空气中时,立刻觉得皮肤凉飕飕的。对这种现象,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认识?
从内容上看,这是一种以文字形式呈现的较传统的经典题型,但往往由于陈旧而被舍弃。
从问题设计上看,本题想考查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但是,本题并没有让学生经历在问题情境下发现某一现象或事实的过程,更没有对客观现象、事实通过质疑形成疑问。学生对本题的回答,无非是提出了关于蒸发以及蒸发致冷的问题,这些都是他们学过的知识,而不是他们发现的疑问。因此本题表面上看是一道开放式的探究题,实质是一个不具有探究功能的“伪”探究题。
面对这样一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试题,笔者根据应努力增强科学探究性题目,特别是实验设计的命题要求,采用“旧颜”换“新貌”的办法做了以下几次改编。
改编一:右图为两个小孩的对话。请根据对话,举出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与以上原理相同的例子:_____________。
改编一采用图文结合及两位小朋友的对话,它改变了原题中简单直白的纯文字描述和对基础知识进行记忆考查的问题设计。使试题贴近生活、增添活泼可爱情趣,问题设计上传承了对蒸发致冷原理的考查,同时培养学生从事例到原理再到事例的思维方式,使试题凸现了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
在改编一基础上还可以进行题型上的改编。
改编二:右图为两个小孩的对话,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与以上原理不同的是()
A.夏天在房间的地面上洒水,可以降温
B.夏天在房间内放较多冰块,可以降温
C.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酒精后,示数下降
D.皮肤上涂上酒精后有凉意
所以,在命题中活用陈题,图文并茂,以重现快乐的生活情景,不失为一种比较有效的巧编带有原创味道试题的好方法。
二、巧化陈题,化繁为简,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
例2 (原题)我市海洋资源丰富,海水经过晒盐后得到粗盐和苦卤,重结晶后的食盐中还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他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Ca2+、Mg2+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离子除净,应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将其转化为沉淀,经过操作A除去;再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最后经蒸发即得精盐。以下是某化工厂对海水进行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
(1)在苦卤制镁的过程中加入了石灰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石灰乳是用生石灰制得的,请写出制取石灰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制备精盐的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是否可以颠倒?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内容呈现的是对海水综合利用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图,我们暂且不说题干如何、问题设计是否恰当。先来设想一下:如果学生在考试中看到这样的流程图会有什么感想?我想一定是:“繁”、“难”、“怕”。因为很明显这题已经超出了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但题目中的素材来源于生产技术,和生活紧密联系,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于是笔者利用原有试题的流程图,化繁为简,进行了一分为三的改编。
改编一:我市海洋资源丰富,海水经过晒盐后得到粗盐常还有较多的泥沙,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对粗盐进行提纯并配制NaCl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操作①、②、③的名称依次为____________。
(2)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若NaCl的产率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______。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有泥水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4)用上述实验所得的NaCl晶体配制5%NaCl溶液50.0g,需称取NaCl_______g。配制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滴管、_______。
改编一重点考查粗盐提纯的基本操作和溶液配制的相关知识。
改编二:我市海洋资源丰富,海水经过晒盐后得到粗盐,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学校化学兴趣小组要除去粗盐中的杂质得到精盐,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序号①~⑧表示实验操作,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
根据上述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⑤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图中的沉淀成分有:氢氧化镁、碳酸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实验中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4)利用提供的沉淀试剂,再写出一种加入沉淀试剂的操作顺序(填序号):_______。
改编二重点考查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实验方案以及试剂选择的目的。
改编三:以下是我市对海水进行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示意图——从晒盐后的卤水中提取重要金属镁,提取镁的步骤如下:
■
(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最好选用_______。
(3)写出加入试剂B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改编三重点考查物质转化过程中试剂选择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试题内容的呈现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应当关注学生生理、心理、知识、能力等因素,切不可追求“偏”、“难”、“怪”、“繁”。所以试题从内容呈现到问题的设计都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对海水进行综合利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生产工艺,试题的内容是初高中知识相结合。对于初中的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对物质的转化、离子的鉴别、杂质离子除净只有初步学习和认识,对溶解、过滤和蒸发等操作也只有初步的学习和体验。经过对试题“旧颜”的改编,“新貌”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更有利于学生对信息的获取,能从不同侧重点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使试题真正起到考查功能。
因此,我们在命题中,可以搜集一些虽繁但有一定价值的试题,进行化繁为简,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改编,那同样也会使陈题散发出新的考查价值。
三、开发陈题,变静为动,体现问题的探究价值
例3 (原题)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小华全家团聚煮汤圆以示庆贺。小华在帮姥姥煮汤圆时发现生汤圆放入锅中由于浮力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而下沉,在煮的过程中汤圆内部气体受热膨胀浮力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汤圆上浮。
原题本意是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学生的浮力知识以及观察能力。但问题设计简单,考查知识面过于单一,强调基础知识。一个没有见过煮汤圆的学生仅凭对上课学过的知识点(物体浮沉条件)的回忆或死记硬背就能完成该题,所以根本不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我们学科命题的要求改变以知识记忆为主的测试内容和方式,努力创设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加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所以为了使考题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本人对该试题做了以下几种整合改编。
改编一: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小华全家团聚煮汤圆以示庆贺。小华在帮姥姥煮汤圆时发现生汤圆放入锅中由于浮力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而下沉,煮一段时间后,汤圆浮了起来,汤圆为什么会浮起来?请提出猜想。
我猜想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编二: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小华全家团聚煮汤圆以示庆贺。小华在帮姥姥煮汤圆时发现生汤圆放入锅中由于浮力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而下沉,煮一段时间后,汤圆浮了起来,对此现象的原因有两种猜想:(1)沸水上下翻滚带起了汤圆;(2)汤圆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使汤圆体积变大,所受浮力增大,大于重力,于是就浮了起来。如何从实验上来判断上述两种猜想的对错(任选一种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种改编后的试题都强调思维过程性,从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转到考查学生针对问题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在过程与方法的衔接处设置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课后学生很有可能会亲自动手煮汤圆,并仔细观察煮汤圆时的现象,从而真正体现科学试题融合生活实际的探究价值。
所以,借助对旧题的开发,变静为动,更好体现试题的探究价值,也是我们在命题中开发带有原创性试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四、丰富陈题,由单及综,凸现试题的多元功能
考试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方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试题应具有多元功能:具备教学功能的同时还应具有教育功能,包括食品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节能环保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等。鉴此,笔者针对只有教学功能的单一性陈题进行改编,以突出试题的多元功能。
例4 (原题)(2012宁波中考)2011年9月12日,中国宁波籍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而获得度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1)青蒿素由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改编:2011年9月,我国宁波籍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她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古医书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疟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在经历190次失败后,终于在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
据世卫组织最新的2009年统计数据,世界上约有2.5亿人感染疟疾,将近1百万人因感染疟原虫而死亡,青蒿素以“抗疟神药”拯救无数的生命。
(1)青蒿素由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2)疟疾是传染性疾病,它的病原体是_______。
(3)开始屠呦呦用传统的水煎熬煮中药之法,有效率只有20%,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以低沸点溶剂乙醚来提取其有效成分,有效率达到了100%,若仍用水煎熬煮,可采用___________(填“增大气压”或“降低气压”)来实现。
在原试题中增加屠呦呦在古医书中发现和经历190次失败以及世界上约有2.5亿人感染疟疾,将近1百万人因感染疟原虫而死亡等信息,在问题中增加疟疾的病原体是什么和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把单一的化学题变为一题集物理、化学、生物为一体的综合题。它既可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阅读能力和分析计算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能让学生体验科学发明的艰难历程,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精神,使试题蕴含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因此,巧编试题的策略还在于,丰富陈题,由单及综,凸现试题的多元功能。
总之,在命题过程中,只要坚持努力体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科学素养;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开放性题目,尽量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体现时代性,关注热点等命题原则,采用这种“旧颜”换“新貌”的命题方法,从多角度、多方式对陈题进行改编,一定会拟出带有原创味道的试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考:压轴题: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5-0115-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中考的试题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试题中的压轴题成为广大学生的难点。
在历年的中考试卷中,总有一至两道难度和跨度都很大的题目,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压轴题。在压轴题面前,中差生毫无疑问是望尘莫及,那些“尖子生”也是望而生畏,包括那些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面对压轴题也很难轻易突破。因此,在中考复习备考中师生花了很多时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讲过、练过很多综合性很强的习题,但结果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毫无效果,特别令人费解的是曾经讲过、练过的原题在考试中依然失分。如能突破这个难点,提高压轴题的得分点,毫无疑问考生的成绩将会稳步大幅度提升一步。在此,笔者根据根据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中考压轴题涉及的知识点有多个,对同一数学分支中的知识增加了深度,提高了难度。不同数学分支中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和综合应用比重大,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要求很高,同时需要敏捷的思维和需要具备创新的数学思想以及过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真正的培养和提高这种能力,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而且需要长期注重这方面的训练。更需要具备正确的方法,也包括每位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和复习备考中正确的引导,否则就难以突破这个难关。
要突破中考压轴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在初中三年学习中注重全程训练。从初一年级开始对每次单元测验和阶段测验试卷中的有难度的题目认真钻研,师生共同分析研究,理清解题思路,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完整的解答过程,同时建立“数学综合习题集”,各科任教师也应坚持同样的做法,以便让学生参考和校正,使学生从起始年级就加强综合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初二年级开始,强化学生数形结合的综合训练,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综合训练兴趣小组,教师推荐每周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兴趣小组互相交流,尝试一题多解、一题多想、一题多证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路,及时将最佳解答过程公布于数学园地,以便所有学生参考和校正,加入“综合习题集”,以便备考中突击性复习。
要突破中考压轴题,教师必须结合实例阐明综合训练的目的,不能就题论题,要明白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关系,通过一个综合习题的训练巩固和加深多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既掌握了同一数学分支中知识延深发展,又掌握了不同数学分支中知识之内的横向联系,从而提高学生正确寻求解答问题和准确书写表达过程的能力,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突破难关之目的。
关键词:分层教学;学生分层;习题分层;试题分层
一、分层教学实验基础
我校生源结构特点:大多数学生具有明显的文化基础差、知识空白多、丧失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机、学业程度参差不齐等特点。学生入校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产生了学习愿望,但对自己朝什么方向和成才目标去努力不清楚,信心不足,因而对个人前途充满忧虑,产生消极观,难以振奋进取精神,为此,从学生智育基础素质差的现状出发,为他们设计出经过努力就能实现和达到的成才奋斗目标,解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将他们的主要精力引上自我激励的轨道,是巩固教育成果、实现科学育人、造就人才的关键。
分层教学的优势:我校学生的特点是文化基础差,学业程度参差不齐,针对这种情况,把学生分成几层,把学科知识相对应地分成几层,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教师有针对性地辅导和训练,从而使每一名学生学有所得。
其实分层教学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在很多地区和学校都已有所实施,都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实施,我校就非常适合这种教学方式。
二、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
1.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来划分层次
这个划分不是学生一入校就根据他们的中考成绩来划分,而是在入校之后一段时间通过几次考查来进行,学生的层次划分为三个:第一层次的学生是基础差、接受能力弱的学生;第二层次的学生是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第三层次的学生是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可以拔高的学生。
2.知识结构层次的划分
我把知识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必须理解内容,即书上的定理、定义、公理、公式及其简单的应用,要求全体学生必须掌握;第二层次是书上的定理、公式的推导、证明及其应用要求能做相应的练习要求第二层次的学生,第三层次的学生必须掌握,第一层次的学生可以不必掌握;第三层次是除了书上的公式、定理的证明外,教师由书本上的知识所拓展的内容,比如:由倍角公式推导的半角公式及万能公式等。要求第三层次的学生掌握而第一二层次的学生可不掌握。
3.习题层次的划分
我把习题分成A、B、C三组:A组习题的构成由基本定理公式的简单应用构成,旨在巩固本节的基础知识,让第一层次的学生进一步熟悉掌握基础知识。要求全班学生必须完成。B组,这组题是基础知识,综合难度不要太大,只要是熟练掌握了基础知识就能完成第一层次的学生可以不做。C组,这组题是思维拓展题,主要是针对较好的学生让他们能吃饱,这组题有相应的难度,教师只作个别指导,第一、第二层次的学生可以不做。
4.试题层次的划分
为检测分层教学实验的效果,定期进行测试,而测试题分为必答题即基础过关,是基本定义性质公式的简单应用,基本是一题一个知识要求全体学生必须解答;第二部分是能力过关,即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综合两个知识点形成试题;第三部分是能力提高部分,即除了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还要强调知识的综合应用,这种试题是综合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分层的要求
对学生的分层只能是教师知道不能把学生所在层次公布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样不利于教学,同时学生所在层次是流动的,第一层次的学生可以提升到第二或第三层,同样第二、第三层的可以降低层次,这种流动主要是根据平时的考查而定。各层次的划分不能单科进行,要与其他学科进行平衡。
三、经验总结
1.学有所得
分层教学针对各层学生,使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学到相应的知识,“学困生”能打好基础,中等学生在打好基础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上等学生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真正能够“吃饱”。
2.尊重学生
我校学生因受到初中文化基础,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和智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力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而分层教学可以照顾到各层面的学生,使他们都能有所进步、有所收益,使学生摒弃自卑,奋发向上,使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
3.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个别学生因基础太差,分层时虽在第三层,可是在知识的接受和使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因为这些而受太多的影响,所以存在教与学的矛盾。
(2)在考试中试题的层次划分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是题量分值难易不好协调。
(3)知识结构层次的划分,书本知识学生必须掌握,但把书本上的知识都列在第一层次,而第二、三层次的知识需要教师自己补充,而补充的知识是否得当还需要进一步商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