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克隆的好处

克隆的好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克隆的好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克隆的好处范文第1篇

开宗明义:我并不赞成克隆!

从医学的角度看,我还是很认同美国这家医学中心的做法的,这样的话,至少新生婴儿就不会被遗传某些基因疾病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还可以抑制某些疾病的延续。

但是,谁又能保证克隆的新生儿不会携带什么我们目前还不能控制的的新病毒呢?这不是个危害吗?

纵使有了这个,那个的好处,克隆想完全的冲破几千年历史留下的伦理道德的栅栏,还是很困难的。所以从现在大多数人的观念来看,克隆还是很难被接受的,更不要说克隆人了。

我们假设一下,克隆被完全的接受了,甚至到了人人都想克隆自己的时候,那是不是就表明克隆的完全成功了呢?我想还不是的,看按“第六日”中阿诺.施瓦幸格的无助我们就明白了一切。克隆留给我们的是一大堆尚待要解决的问题和一系列的困惑。

其中的一个问题就在于:在这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克隆没有突出时代要求,而且制造的只是人的复制品,只是物质形态的复制品,这种复制品没有自己的思想,有的只是被复制者的旧思想,没有形成自己的新思想,这显然对社会的发展没有推动作用,甚至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人类妄图成为造物主,担任造物的角色,必然自食恶果!据媒体报道,美国的一家医学中心已经制造出全世界第一匹基因改良婴儿,共15名,克隆的话题又一次的被提起。

开宗明义:我并不赞成克隆!

从医学的角度看,我还是很认同美国这家医学中心的做法的,这样的话,至少新生婴儿就不会被遗传某些基因疾病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还可以抑制某些疾病的延续。

但是,谁又能保证克隆的新生儿不会携带什么我们目前还不能控制的的新病毒呢?这不是个危害吗?

纵使有了这个,那个的好处,克隆想完全的冲破几千年历史留下的伦理道德的栅栏,还是很困难的。所以从现在大多数人的观念来看,克隆还是很难被接受的,更不要说克隆人了。

我们假设一下,克隆被完全的接受了,甚至到了人人都想克隆自己的时候,那是不是就表明克隆的完全成功了呢?我想还不是的,看按“第六日”中阿诺.施瓦幸格的无助我们就明白了一切。克隆留给我们的是一大堆尚待要解决的问题和一系列的困惑。

克隆的好处范文第2篇

克隆技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1997年世界第一头克隆羊“多利”诞生了,这个消息使人们都震惊了。紧接着,在2000年猕猴也克隆成功了。这些实在是太伟大了,假如我会克隆那我一定要为人民的利益而着想。

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出许许多多粮食,让那些所有吃不上饭的贫苦人民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其实,在农业方面,人们利用克隆技术已经培育出大量的有抗旱、抗倒伏、抗病虫的优质高产品种,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假如我会克隆,我一定要克隆出许多茂盛、青翠的树木,让沙漠也种上树木。让绿色踏满整个地球,不管何时何地都能看到树木的痕迹。让城市不再受空气的污染,重新显示出原本那勃勃的朝气。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地球上的各种资源,如水资源、大气资源、生物资源······当然,必不可少的是煤矿和石油了。

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人体的各个器官,让那些没钱治病的病人早日康复。如眼角膜能让那些沉浸在黑暗当中的人重见光明,看到我们这个五彩缤纷的花花世界。心脏能让患者不再饱受心脏病的折磨。其实也不关是只有这些而已,还有很多很多克隆器官的好处。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很多的老师,再让他们去贫困的山区里教学,让那些没有上过学的可怜儿童把知识装进脑子里。也让他们接触高科技,知道世界各地的最新信息。

不过,克隆技术虽好,也不能随便乱用。因为如果要克隆出太多个我,那么谁都不知道哪一个是真正的我了。那时不就乱了套了吗?所以啊,克隆技术不能轻易使用,一定要克隆一些对人类有利而无害的。如果我真的会克隆,那我一定要克隆出许许多多对人类有益的,造福于人类!

克隆的好处范文第3篇

陈硕

指导教师:黎英

福建省南平市滨江中路447号A座904#室

邮政编码:353000

当今克隆技术飞速发展,而野生动物却频临灭绝,身为拥有世界尖端克隆技术的我,此时正为该克隆什么东西而犯愁。

“牛、马、羊?这些动物带给人类的作用和影响太小了。”我自言自语地说,“对了,为何不试着克隆金丝猴呢?,我突然灵光一闪,忙带上助手赶往金丝猴保护区。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东串西跳的猴群中找出三只体格健壮的母猴。

我们把母猴带回实验室,马上展开金丝猴克隆实验。

我们先从母猴A身上提取出乳腺细胞核,再从母猴B身上提取出未受精卵。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当我们把卵细胞提取出来,这些卵细胞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我和助手并不气馁,反复地做这个实验。当我第三次小心翼翼地从母猴B身上取出未受精卵时,终于成功了。我马上从A猴身上取出体细胞,再从体细胞中分离出细胞核,将B猴的未受精卵的细胞核去掉,然后把分离出来的体细胞核移入去核卵细胞中,在体外进行胚胎培养。最后将分离到一定阶段的胚胎植入代孕母猴体内,正当我们将要实验成功时,我却发现,代孕母猴的孕育功能已经丧失,我马上和助手回到金丝猴保护区,仅用了3个小时就带回了一只代孕母猴,我十分紧张地把胚胎植入母猴的体内,生怕再出什么意外。

克隆的好处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生物学;课程改革;中学生物课

近10~20年间,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已经越出了科学家的书斋和实验室,通过大众传媒进入千家万户,人人都可以接触到,包括青少年。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到致癌基因,从转基因动植物到克隆基因,从线粒体基因到人类始祖“非洲夏娃”,从餐桌上的转基因食品到DNA侦破技术等,渐渐地成为公民的必备常识,甚至被誉为中国硅谷的北京中关村的街心都竖立着DNA分子模型的雕塑。

因此,基础教育中的生物科学教育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课程和教材不能给人一种课堂所学与现实脱节、高新技术离课堂很远的感觉。为此,在基础知识教学中,适时引入生物新技术、新成果的介绍,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深奥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样对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有很大好处的。

例如:在新编教材中,病毒是寄生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细胞中的一类非常微小的生物,必须用电镜才能观察。课堂上讲这一节时,就可以引入当时流行的典型病例。可以问学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种病?怎样预防?”等一些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这一病例的知识,然后教师再讲。教师还可以给学生看一看病毒的电镜扫描图片,从而引出病毒的概念。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听课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将深奥的问题简单化,提高了学生对卫生保健、身体健康的重视。

再如:在新编教材中,讲“基因”时,要适时引入“人类基因组计划”。几乎所有疾病都可以在基因上找到根源,所以人类疾病最彻底的治疗就是基因治疗。基因组好比一个庞大的乐团,基因好比乐团中的乐师,要想奏出一段优美的乐章,这些乐师一定要在统一的指挥下各司其职才行。而这又是一个无法比拟的庞大的乐团,组成这个乐团的乐师数相当于3个中国人口数,只要其中一个乐师捣乱,整个乐曲就可能变调。要管理好这个乐团首先得了解这一个个乐师的个性,从而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美国从1990年开始投资30亿美元从事“人类基因组计划”,从而将人类基因组30亿个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全部搞清,中国也参与基因图谱1%的测序工作。这是一项探索生命奥秘的伟大计划,可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媲美。

又如:新编教材中,讲“生殖”一章,谈到“克隆”时可以问学生“克隆和复制”是不是同义词,让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复制是与原来完全一样,DNA复制就是如此,而克隆则是一个过程。克隆产生的个体还需进行胚胎发育和胎后发育。克隆个体与原本之间有一段年龄差异,发育过程既受基因主宰又受环境调控。克隆与其原本尽管基因相同,但所处环境绝不会相同。所以克隆不可能像复制品那样与原来完全一样。再者,如果克隆个体是由核移植产生的,那么由于重建细胞的细胞质并非来自原本,而我们知道细胞质中也有遗传物质,必然会对个体产生影响。所以不能把克隆看作是原本的复制品。

小羊多莉是动物体细胞克隆,植物细胞的克隆在我们生活中也很常见。果树的扦插、土豆的种植等都是非常严格意义上的克隆,都是无性繁殖。如此将“克隆”具体到生活中,使学生轻松地理解了“克隆”,也认识到克隆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我们知道,试管婴儿是在试管牛、试管猪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么克隆可不可以用于人类呢?1998年初,美国哈佛大学理查德・希德一宣布他的克隆人计划,立即招来全世界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对呼声。1月12日,欧洲19国联合签署了禁止克隆人的协议。我国政府以及美联社、英、德、日也明确表示反对。虽然禁止了人的克隆,但是可以将人体某些器官如心脏等细胞克隆,将遗传物质转移到猪的心脏中,让人的基因在猪的体内表达。这样长出的心脏就是人体相应器官的克隆,如果人哪个器官发生了病变,就可以换上这些克隆器官,而不用为器官移植的器官来源所限制,特别是这些器官还不会产生强烈排异反应。通过上述讲述,然后联系实际,将单调的理论实用化,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学理论的理解和更深层次的认识。

总之,生物是基础科学,具有高度抽象性、实际应用的非定性等特点。所以,为了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必须结合生物科学知识介绍生物技术有关内容,如杂交技术、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生态工程等。介绍生物技术有利于学生认识现代生物学价值,培养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知识,培养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治身,袁运开.生命科学新进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克隆的好处范文第5篇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能使语言生动形象。怎样运用修辞手法才算“善于”?回答是:恰到好处、灵活多样、富有创意。“恰到好处”指在应该用的时候用;“灵活多样”指手法多变、运用自如;“富有创意”则指新颖别致、不落窠臼。比如在《内蒙访古》中描写阴山时写道:

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

用“一座青铜的屏风”来形容阴山的屏障作用,非常恰当,既有厚实巍然的感觉,又有古老庄重的意味。同时,连用“拖”“躺”“沐”等拟人化的动词,化静为动,静中有动,就把阴山刻画得恬美而有生气,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合理地使用口语入文

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运用一些口语,可以彰显语言生动、活泼之美。如下面一段文字:

地不大,每逢秋收,奶奶便会背个竹篓下地。我呢,则光着脚,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翻翻这个,动动那个。“呀!奶奶,这是什么呀?”奶奶便会俯下身来,摸着我的头说道:“哦,这是土地公公的孩子,不可伤害它啊!”现在的我当然知道那不过是蚯蚓,可那时的我却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回地里。想来都好笑。

“光着脚,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这是土地公公的孩子”等都是口语。通过这些平淡中见“浓郁”的口语,作者唱出了一曲粗朴而醉人的生活的短歌,一曲荡漾在你我心间的赤子之歌、祖母之歌。读着生活气息这样浓郁的文字,怎不令人倍感亲切?

三、力求风趣活泼

语言风趣,能使文章不呆滞,具备特有的情调。例如:

小学时,桌上的“三八线”总是一厘米、一毫米量得丝毫不差,常常由于同桌不慎侵入自己的“领土”,爆发“自卫反击战”……“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到了初中,同桌间就有了两种关系:一种是民族融合式,一种是和平演变式。

上例将“三八线”“自卫反击战”等军事、政治术语运用于同桌之间,诙谐风趣,让人耳目一新。再请看下面一组例句:

①“克隆绵羊,没爹没娘。名人出书,一塌糊涂……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某某居然也克隆家长签字哎!”“小广播”大声宣布着。

②真的猛士,敢于直面凄惨的分数,敢于正视严厉的批评。

③可是,纵使“探究”先生千好万好,还是没能和“实践”小姐喜结良缘,双方家长说了,八字不合,门不当户不对。

以上文句,于机智幽默中蕴含一丝“叛逆”,却又洋溢着校园生活的青春气息,庄谐之间,个性尽显。

克隆的好处范文第6篇

一、在学习写法中体现语文味

关于说明文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给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曾说的:“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教学说明文,首先要把握文体特点,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文章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说明介绍的。如《神奇的克隆》一文,作者按照什么是克隆、克隆的作用以及克隆的诱人前景这一顺序安排材料,让读者逐步地、深入地了解克隆这一生物技术。在初读课文后,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这种有顺序的表达方式,上出语文味。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神奇的克隆》由《西游记》中“孙大圣”“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 开头,一方面巧妙地说明了克隆是怎么一回事情,另一方面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初步体现了克隆的神奇,一举三得。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讨论作者这样开头的作用,感受作者写作手法的高明,体现语文味。

说明文中往往会运用很多说明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方法,体会其妙处,也能上出浓浓的语文味。《埃及的金字塔》一文,在说明金字塔很高时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运用说明方法,通过对比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感受说明方法在说明文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课堂就能充满情趣。

二、在品味词语中体现语文味

说明文的遣词造句虽比较朴实,但朴实中也蕴涵着语文味。因为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所以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包括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的词句,都要准确无误。说明文的教学就是要抓住这些词进行咀嚼、对比,让学生充分感受说明文用词之艺术。《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中作者就多处使用了“也许”“可能”等表示推测的词语,充分体现了作者用词的严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细细体会。《神奇的克隆》一文在介绍克隆的作用时,作者用了“可以”“也可以”“还可以”“能够”等词语,体现了克隆技术的作用巨大。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扣住这些词语充分与文本对话,使学生体会到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在介绍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重大意义时,作者用了“制造”“配件”“装配”等学生易懂的词语来描述器官移植这一复形的医学现象,有趣、形象,而且非常生动,这也体现出浓浓的语文味。

三、在体会情感中体现语文味

说明文的教学也需要着力挖掘情感因子,带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并引领学生通过深层阅读,展开想象,挖掘文中深藏的意蕴,学生内心被触动的情感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就能引起情感上的激荡。《埃及的金字塔》一文,作者除了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外形宏伟、结构精巧之外,还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对话,想象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学生经历了情感和智慧的旅程,朗读起来就会朗朗上口。再如《麋鹿》一文,在教学过程中仅仅让学生知道关于麋鹿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让学生读出文字背后隐藏的情感。这样一来,说明文的教学就非常富有感染力,就能体现出浓浓的语文味。

四、在迁移运用中体现语文味

克隆的好处范文第7篇

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很多,但是科技也有双刃剑,如果不小心使用,后果将会很严重!

电脑就是一个例子。电脑上有许多知识可以供我们学习、参考,可是如果使用不当,后果也是不可想象的。比如:电脑上有一款学英语的软件,我们如果好好使用,英语成绩会有很大提高;可是如果我们趁机玩游戏,并且沉迷于此,那么我们不仅学不好英语,而且学习成绩还会下降。

再比如说克隆。我们可以利用它,复制一些珍惜的动物、植物,还可以复制好多好多有益的东西。可是如果使用不当,比如把人类的基因复制到动物身上,还会制造出人类无法控制的怪物,更别提造福人类了!

再说炸药吧。诺贝尔发明出来是为了让人们用来建设,可是我们呢?却用它打仗!

克隆的好处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说明文;教学心得;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162

说明文是客观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说明文具有很明显的语文工具性和实用性,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比例。这表明说明文在整个教学中与记叙文、议论文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然而提到说明文,我们的第一感觉是枯燥乏味、缺乏形象性,一堂课下来,只围绕“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来学习,结果使学生对说明文的学习兴趣降低。其实说明文有其独特的长处,如思想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富于科学性;结构层次井然有序、语言文字精确简炼、通俗易懂;说明方法合理周到、灵活多样。

从八年级的几篇说明文来看,《中国石拱桥》、《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生物入侵者》、《落日的幻觉》等都既有丰富的知识,又通俗易懂,富有情趣。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说明文,从而学到知识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教学心得。

一、激趣导入,使学生喜闻乐学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学生在课堂开始就充满兴趣,轻松地进入学习境界,那么这堂课的效果就会很好。这需要教师精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落日的幻觉》时,笔者播放了落日的视频画面,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落日的特征。学生观察后七嘴八舌地议论:“这太阳火红火红的”“太阳又大又扁”,“有落日的天空好美”。接着笔者又问:“落日与我们平时所熟知的太阳有何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天空的云彩不同”。有些同学发出了疑问:“同是一个太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此时笔者趁势导入:“《落日的幻觉》一文就向我们说明了存在这些差异的原因。”于是,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学习的兴趣很高,积极性很快地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基本上在生生互动的氛围中就掌握了课文内容,获得了知识。又如,在教学《奇妙的克隆》时,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多利是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我们在座的各位是克隆人吗?克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世界上有没有克隆人存在呢?”说到这时,同学们议论纷纷,都充满了好奇,满怀期待地进入到《奇妙的克隆》一文的学习中来。

二、图文结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插图的优点是直观形象、充满情趣画意、活泼生动。说明文许多文字虽然形象生动,但学生因见闻较少,难以展开想象去了解文字内涵,因而产生了畏难情绪,插图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在教材中都有相应的插图。笔者在教学《苏州园林》时,先引导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图画美”,再让学生结合插图把苏州园林不同特征的美与插图一一对号入座,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园林之美。学习《故宫博物院》时,笔者先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中的平面图填写,再依图跟着作者的脚步去细细游览故宫,由于图的辅助作用,学生思路清晰,很快地了解了课文内容。读图学文使学生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去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探究说明方法、感知写作内容,顺便作了一次免费旅游,学生自然乐在其中。图文结合使学生观察、想象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三、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发现的乐趣

在学习说明文的过程中,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他们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尤其是对于他们自己找来的资料,他们更加关注。笔者在教学《生物入侵者》之前让学生找“水葫芦”“椰心叶甲”两种生物的相关材料(恰巧“水葫芦”的内容在生物课本上就有)。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并介绍所查找的资料,学生付出的劳动得到了肯定,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很多时候,教师讲的知识学生记不住,但如果是学生自己的发现,他们却会记得很牢。如《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的前两段需要认真品析,在课堂上,笔者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从旁提示可以从词语、修辞、顺序、说明方法等方面入手,然后小组交流,组长整理汇报,学生乐此不疲,几乎能独立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效果奇好。此时,教师只需要在关键点点拨、归纳即可。参与其中让学生既学会了课内知识,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既有利于提高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四、拓展延伸与课文有联系的知识

在说明文中不能只教课本上的知识,还应该注意知识的拓展,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适地的“点”、“面”相结合,以特有的新意和创造性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快乐。如在《大自然的语言》一课的学习中,笔者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歌,并印发了《唐宋诗中的物候》这篇融科学性、文艺性、说明性为一体的说明文与课文放在一起阅读,这篇文章在内容上与课文内容互为补充,写法上又可以参照比较。在学习《被压扁的沙子》时,笔者印发《猛犸灭绝之谜新说》,此文与课文都是科普说明文,都是以探讨已灭绝的大型古生物为话题,都运用了恰到好处的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让学生在学过的课文知识的基础上比较这类文章的异同,不但能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知识的情况,而且对丰富学生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能力、启迪思维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因所比较的文章富有趣味性,能引人入胜,这也就调动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