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年级数学下册

三年级数学下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三年级数学下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三年级数学下册范文第1篇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单元分析:

(一)数与代数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二)空间与图形

1、测量。(第六单元:面积)

本单元设计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探究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图形与位置。(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3、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在前一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教学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24时计时法。

(三)统计(第三单元,统计)

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加强了对统计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及对平均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四)解决问题

1、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制作年历”和“设计校园”。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年级数学下册范文第2篇

口算乘法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教材从邮递员送信的情境图入手,引出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乘法。目的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新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因此本课中应提倡学生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

二、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

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2、口算乘法的组成部分:

口算乘法内容:教材第58页的邮递员送信的情境图,从实际生活情境引出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乘法。然后由两个同学向学生提问:“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和多少封信?”使学生体会到他们要学习的内容来自现实生活。

3、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估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地教学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师要注重适当的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是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本课学习是在学生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巩固以前的知识,还要注意沟通本课新知与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把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乘法转化成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来计算。教学时,让学生在300乘1的基础上计算300乘10,这样学生就能够发现和得出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计算规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58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十四1——5题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能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主动有效的探索新的口算。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能比较熟练进行口算。

情感与态度方面:培养学生对计算以及相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乐于与同学相互合作并积极进行交流得意识。

六、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难点都是掌握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算

七、教学策略与手段

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学生根据画的内容提出教学问题,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探索,以合作的方式总结出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乘法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主生和形成的过程。

八、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材第58页的主题图、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听算:

20×5 30×6 4×70 100×5 3×200

3×200 500×3 1000×6 23×2 12×3

7×11 5×60 50×4 22×3 15×3

2、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3、抢答:

(1) 3个十是( )? 30是( )个十?

(2) 300是( )个百? 60是( )个十?

(3) 9个十是( )? 3个30是( )?

小结: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知识大家有没有信心学好?(生:有)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复习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目标达成预测:98%的学生能迅速通过口算得出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计算方法,还有2%的学生指挥口算不能说出计算方法。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我们每天在家里,足不出户就可以和远方的亲人、朋友进行交流,也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信息,你们知道是谁在为我们默默辛苦的工作吗?(生:邮递员)

师:对,是我们的邮递员叔叔,今天我们把邮递员叔叔请来了,请看主题图。

2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3、分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了解邮递员叔叔工作的辛苦,对学生进行尊重劳动者的情感教育,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目标达成预测:60%的学生能找到多个数学信息,35%学生能找到1——2个数学信息,还有5%的学生找不出数学信息。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教学例1

1、 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可以提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如下:

问题1: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 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2) 怎么解决?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第一个问题算式

300×10 60×10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

板书:口算乘法

(3) 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4) 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5) 指名汇报口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a.300×10 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300是3000,则300×10=3000(份)

b.300×10 先算3×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00和10后面一共有的3个0。

所以300×10=3000(份)

同理:60×10=600(封)(10个10是100,10个60是600)

2、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2个问题

问题2: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 学生独立解答。

a.300×30, 60×30分别表示什么?

(2) 汇报口算方法:

b.你怎么口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索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交流获取新知识,理解新知识。

(3) 小组讨论:刚才的计算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你喜欢哪种方法?。

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并把课题写完整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总结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目标达成预测:40%的学生能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并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主动有效的探索新的口算方法。40%的学生能找到数学信息,并能列算式计算,单不能很完整的归纳计算方法,10%学生能找到信息并提出问题,但不会列算式解决问题,还有5%的学生既不会找数学信息,也不会列算式,只会口算结果。

四、巩固新知。

1、第58页做一做。

(1)看谁算的对又快。

(2)指名汇报口算结果。

(3)任选一题说说你的口算过程。

2、第60第3题。

(1)独立完成。

(2)同桌交流。

3、开火车口算比赛。第60页 第1、2两题

(得数答错的学生自己编一题再答,若学习有困难的可请其他同学帮助)

【设计意图】:用游戏的方式巩固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目标达成预测:这三题以口算为主,90%的学生应该都可以准确、迅速、独立完成任务,还有10%的学生也能完成任务,但他们的准确率相对来说应该差一点,计算速度也慢一点。

五、全课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学生自由汇报收获。

2、全体师生把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方法复述一遍。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整十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算理。

目标达成预测:80%同学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计算方法。

六、作业:第61页 第3、4、5、6题

板书设计

整十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

300 × 10

⑴300×10 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300是3000,

300×10=3000(份)

⑵.300×10 先算3×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00和10后面一共有的3个0。

300×10=3000(份)

⑶300×1=300 300×10就是10个300就是3000。

300×10=3000(份)

三年级数学下册范文第3篇

我县小学阶段学生水平测试不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而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数的运算能力比较差,致使数学成绩偏低,原因是小学数学测试中的计算量比较大。经过实践,我认为如果能从以下几方面改变教学方法,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数的运算能力。

一、学生要掌握基本的运算法则。

课标版北师大数学在教材中,并没有对计算法则以明显的形式出现。如三年级数学下册《乘法》第二节,这节内容其实就是两位数乘法的学习,通过问题情境:"一栋楼共有12层,每次14户,这栋楼能住多少户?",学生根据信息很容易列式:14×12,然后学生根据已学知识的迁移,通过合作学习,探究算法。部分学生可能这样计算:14×10=140,14×2=28,140+28=168,14×12=168;部分学生可能这样计算:12×10=120,12×4=48,120+48=168,14×12=168;也有学生列竖式计算(竖式附后)。在学生说出用竖式计算后,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就能归纳出计算法则。再让学生选择一种方便且容易的算法,学生自然就会选择用竖式计算。通过教师强调法则,学生很容易掌握乘法计算法则,这也为以后的小数乘法学习也打好了基础。

1 4× 1 2

2 8 ……14×2

1 4 0 ……14×10

1 6 8 ……28+140

二、学生应掌握验算方法。

小学低段学生在水平测试中,很多学生只顾作题,可能对题都没看清楚,导致出错现象较多,并且大部分学生考试只做一遍,让学生检查后再交,学生不知道如何检查。例如课标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一》,P60页(2)题(全部是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减法),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并验算,学生做完后可让学生说一说验算方法,再出示几道加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计算并验算,也让学生说一说验算方法,最后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考试结束还有一段时间,无事可做,不会检查,等着铃声交卷的情况。

三、学生应掌握简便算法。

在小学四则混合运算中,有好多题学生只要留心,就可以用简便算法,这样一方面提高了运算速度,另一方面节省了列竖式的麻烦,也可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如课标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P94页,有这样一道混合运算:514-496+182(没有强调用简便算法),如果直接计算,学生口算有一定难度,必须列竖式计算,而且在计算过程中还出现了退位、进位,学生不注意就会出错。如果教师引导学生使用简便算法,这道题就变得简单了(算法附后)。再如课标版北师大四年级上册P103页第5题:"你能很快算出答案吗?",这8道算式,只要学生能联系学过的运算定律,大多数学生都能简便计算。如果教师再让学生讲一讲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再进行必要的练习,学生就能很好地掌握简便算法。

514-496+182

=514+182-496

=696-496

=200

四、加强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对数的运算有这样的学段目标: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而如果学生会估算,并且敢于大胆的估算,就可以使算式变成口算的过程,并且能发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另外估算也是验算结果的重要手段。如14×12这道题。如把算式中的12看成10,14×10=140,所以计算结果应大于140;再把算式中的14看成15,15×10=150,所以正确结果大约为150。如再引导学生14×10这样算少算了多少,学生发现是少算了14×2,如果口算能力强,学生很容易得出14×2=28,所以14×12的结果就是168。其实无论是加法、减法、乘法、除法都可能在算之前让学生进行大胆的估算,这样学生掌握了估算的机巧,也为提高数的运算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学生口算能力培养。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小学1-3年级数的运算具体目标之一是学生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而4-6年级学生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对口算的练习可以根据学生自身智力差异、学习的过程,制订标准,但是要让大部分学生学会口算的方法机巧。因为学生不可能随时身上装着计算器或带笔和本子,在平常的购物活动中肯定会有计算,如果学生口算能力比较强,就可以很快地计算所需商品的价格,按钱办事。在水平测试中,能口算不笔算,学生就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做题效率。

六、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学生就能根据生活实际,对一些应用题的结果进行判断。如课标版北师大四年级下册P104页14题:"买3枝铅笔比买1枝圆珠笔多花0.5元,每枝圆珠笔3.4元,每枝铅笔多少元?",学生平时都买过铅笔,结果一比较,就能知道算的准确性。再如课标版北师大四年级上册P62页列举了人步行、飞机飞行、声音传播、光传播的速度。如果学生在计算中出现了计算这些速度的问题,那么比较一下也就知道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只要教师善于引导,许多数学问题的结果都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判断。

总之,随着科技的进步,评价机制的改变,数的运算,大多数地方可以借助于计算器或计算机。如现在初中生中考、高中生高考在我县已允许使用科学计算器,将来小学毕业检测考试也可能允许使用计算器。但是学生掌握了计算法则、验算方法、简算方法、估算能力、口算方法、以及会联系实际判断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以后工作也会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三年级数学下册范文第4篇

讨论时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070-01

新课标提倡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其实,所谓的“交流”也就是“讨论”的一种形式,只不过“交流”主要倾向于把彼此的意见提供给对方;而“讨论”更倾向于就某一问题展开辩论,它既有交换意见的看法,又有通过辩论对某一问题达成具体意见的意思,交流更重视过程,讨论更注重结果。对于数学学习而言,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过程,还要关注学习效果。因此,把握好课堂讨论的时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意见分歧时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或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往往会对同一数学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这时学生就产生了意见分歧,对于这种分歧,教师不能简单地以“甲对乙错”或“乙对甲错”的形式进行评价,而要善于抓住这个学习契机,引领学生展开讨论交流,以使学生获得更加具体客观的认识。

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平移与旋转》时,教师一开始就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电动门、汽车、电梯、电扇、风车等常见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这些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否一样。学生在仔细观察后很快得出了它们的运动轨迹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此时教师指导学生将它们按照运动轨迹的不同进行分类。于是,学生把运动轨迹为直线的电动门、汽车、电梯归为一类,又把电扇、风车归为另一类。此时,教师把“平移与旋转”的概念定义自然融入其中,使学生明白了它们的区别。在进行课堂练习时,在判断“开门的运动轨迹是平移还是旋转”时,学生的意见出现了分歧,此时教师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留足时间让学生讨论后再回答。就这样,学生在讨论中进一步认识了平移与旋转的特点,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在理解错误时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于某个问题学生可能会出现一点就通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理解错误,却坚持自己错误看法的时候,此时,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这种不服输的心理,同时把学生的错误看法作为学习资源,引领学生展开讨论,在学生各抒已见中,各种解决问题的信息在学生的头脑中逐一呈现,使学生豁然开朗,从而主动纠正自己的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中位数的认识》时,教师出了这样一道习题:刘明同学参加跳远比赛,五次成绩分别为:3.5米、3.21米、3.46米、3.48米、一次犯规无效。你认为评委该采取哪个成绩最能反映出刘明同学的实际跳远成绩?在这个习题中,由于受思维定势及所学新知“中位数”的影响,学生们一般都是在“平均数与中位数”之间寻求答案,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跳远成绩为什么不能用“平均数与中位数”作为比赛成绩。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自己出错的原因是没有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体育成绩主要以选取最高成绩为规则的,因此应该选取3.5米这个成绩。这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仅克服了思维定势,还明白了解决问题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三、在产生困惑时讨论,培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新知传授时,不是所有知识的获得都是一帆风顺的,这其中可能会包含着许多学生的困惑、怀疑等,尽管有些时候学生的疑惑也不一定全然正确,更多的是他们灵机一动的奇思妙想,但这种奇思妙想或疑惑大都与教师的视角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回答可能也不会尽然让学生满意,此时,引领学生展开讨论就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时,许多学生都有一个困惑:在笔算除法时,一些十位、百位等商中间数位上的数不够除时为什么要补0,有什么用处?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如果理解透彻了,则可以为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除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笔者就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如果不补0,所计算出的结果会有怎样的变化?补0起到了什么作用?经过讨论,学生明白了0不仅起到了占位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在计算过程中被除数与除数相除时商的变化,明白了商中间0不能轻易省去的算法算理,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奠定了基础。

三年级数学下册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081-01

预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根据课改理念,我校掀起“先学后教有效教学”的教学模式,笔者积极尝试并构建了“习、展、评、练”四步法,其中的“习”就是预习,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理解,课前消化,以促进课堂上的有效吸收。现从自己的实践入手,谈谈有效预习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兴趣,建立预习意识

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调动起预习热情,建立积极的预习意识,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渗透过程。为此,笔者积极创设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和体验预习的快乐。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百分数的应用――打折》时,笔者这样创设数学情境:班级需要38本《快乐作文》,每本定价15元,现在有两家书店正在做促销打折活动,天天书屋满200送50,阳光书城全场打八折。你认为在哪家店买更划算呢?请在预习单中写出自己的算法。学生很快被求知的需求所推动,快乐加入“探究打折”的课堂预习中。

为了提升学生的预习意识,笔者特意安排一部分学生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想法。学生从自己在预习中的收获和体会出发,抛砖引玉,让其他学生受到感染和影响,从而带动全班学生建立预习意识,养成课前进行有效预习的好习惯。

二、讲究方法,加强预习指导

学生掌握了预习方法,就等于掌握了捕鱼的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小学生缺乏学习方法,但可塑性较强,教师要讲究方法,加强对学生的预习指导。

(一)读教材,抓重点

预习的第一步就是通读教材,看懂教材,带领学生从教材中了解知识的重点,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如哪些是概念的重点,哪些是关键词句,哪些是自己容易忽略的知识点等,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标注和圈画,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形成习惯,提高预习的敏感度,大大提升对数学重点内容的识别能力。

(二)理思路,找难点

预习的功效突出表现在能够及早发现教材难点,并循着难点进行自主探索,加深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突破。教师要指导学生精读内容,梳理教材的数学思路,自行尝试解决难题。如,在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倒数的认识》预习环节中,笔者让学生找到关于倒数概念的描述,根据教材中对“两个数的乘积是1,这两个数互为倒数”的说法,进行具体的理解:请你列举出具体的例子,并说明这两个数是互为倒数。学生列出有(8,)、(4,0.25)、(5,0.2)等,可以说成8是的倒数,是8的倒数;4是0.25的倒数,0.25是4的倒数;5是0.2的倒数,0.2是5的倒数。教材中的知识是抽象、静态的,而学生通过预习,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具体过程,这样就找到了难点,用具体的例子来证明自己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步的课堂探索理清了思路。

(三)勤操作,有探究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要深入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试一试,充分发挥学生爱动手、会动手的优势,通过剪、切、拼、接等多种操作形式,理解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如在预习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笔者这样设计操作的预习案:想一想什么叫平行四边形的高?怎样才能将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和它面积一样大的长方形?你拼出来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平行四边形的什么?

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探究时,就积累了活动经验,知道要从转化入手,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联系起来,并探究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从而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公式。

三、练习设计,提升预习效果

在数学预习中,教师要做到两方面:其一,提高练习题设计的有效性;其二,要加强对练习的检查和落实。

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概念,笔者做了这样的设计:(1)把一车苹果(数量未知)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车苹果的几分之几?为什么?(2)把一箱苹果(数量未知)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箱苹果的几分之几?为什么?(3)把一盘苹果(数量未知)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苹果的几分之几?为什么?(4)把许多苹果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几分之几?为什么?(5)根据平均分的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三年级数学下册范文第6篇

片段1: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和可能性》教学中摸球的环节。

师:(展示布袋里3个红球、3个黄球)同学们,红球和黄球的个数是一样的,如果让你随意从袋里摸球,你们觉得是摸到黄球的次数多还是红球的次数多?

生1:两种颜色的球的个数是一样的,那么被摸到的次数也应该差不多吧。

生2:我觉得应该是一样的。

生3:摸到红球次数多。

生4:摸到黄球次数多。

师:老师也不知道结果怎么样,我们一起来试试,看看谁的设想是对的。下面我们请两个同学上来摸球(摸40次),一个摸球,一个记录。

当摸到30次的时候,摸到红球的次数比黄球少得多。许多同学都有些意外,开始为“落后”的红球加油了。可是,最后的结果是红球出现了9次,黄球出现了31次。

师:同学们,不要灰心,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不过再坚持一下,可能就会柳暗花明。我们再摸40次试试看,好不好?

生:真是太好了!

学生们开始重新振作起来,最终的结果是红球43次,黄球37次。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摸80次。如果同学们还是意犹未尽,可以在课下继续在小组合作摸100次、200次甚至400次。然后你们再观察一下得到的结果,看和今天课上的结果是一样的还是完全相反的。好吗?

生(异口同声):好!

反思:统计数据应遵循的重要原则是必须尊重事实,必须用准确的数据说话。学习是是一个主动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如果教师让学生按照教材中安排摸了40次之后,就直接告诉学生结果:当口袋里两种球的个数相等时,两种球摸到的次数应该差不多。这样学生就被机械地灌输了没有说服力的结论,对本节课的知识理解得就不够深刻,更不会对今后的学习产生兴趣了。这里课堂上老师让其再摸40次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又兴奋起来。虽然两种颜色的球摸到的次数还有差距,但是老师还是没有给出结论,而是鼓励学生课下继续做课上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得出结论。 这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片段2: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的实践活动《生日快乐》。

师:大家喜欢过生日吗?

生(齐声):喜欢!

师:那你们知道别人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吗?我们班同学中哪个月出生的人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最少?咱们一起做个小调查好吗?

生:好啊!

学生积极性很高,纷纷举手说出他们的生日,然后由师生共同将这些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生:我的同桌一次也没有举手。

师:沈孟阳,你的生日是几月份?(他不出声,懊恼地抓着脑袋。)

师:老师今天特地带来了班主任手册,这里有你们的“学生基本情况表”,它会告诉我的。沈孟阳的生日是2002年5月6日。下次可要记住自己的生日哦。(同学们认真修改了统计表,并认真地绘制书上的条形统计图。)

反思:三年级的学生忘记自己的生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如果教师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势必会伤害这位学生。我提前准备了班主任手册,从而很好地完成了班级学生各月生日人数的统计,同时又抚慰了这位同学,避免了这位学生的尴尬。

片段3: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练习十。

屏幕出示这道题:0.>0. ;.4

师:你们会做这道题吗?

生:(齐声)会!

师:大家独立完成。(给学生两分钟的时间做题。)

师:好了吗?(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嘴里不断嚷嚷:“好了好了。”)

师:第1小题填了多少种答案?

生1:10种。

生2:16种。

生3:20种。

师:能说说方法吗?(生面面相觑。)

师:看谁最聪明,想出妙招!(生陷入沉思。)

2分钟后,袁洲江举手:老师,我知道了。先在第1个里填9,第2个里依次填8、7、6…1,这就有8个;第1个里填8,第2个里依次填7、6、5…1,又有7个……第1个里填2,第2个里填1,有1个。一共有36种填法。

师:你真伟大!都能找到规律了,非常了不起!(有了这样的启发,第2小题学生运用规律,迎刃而解。)

三年级数学下册范文第7篇

可是在配套的五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第40页有这样一道题:将一块长8厘米,宽7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木块截成体积最大的正方体,截出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可以截出几个这样的正方体?对于第一问学生没有问题,看到第二问,学生自然想到课堂中学的方法:“大体积÷小体积”,他们是这样做的:8×7×4=224(立方厘米)4×4×4=64(立方厘米)224÷64≈3(个)可是我们再联系实际想一想: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要截成长是4厘米的只能截2个,8÷4=2个,宽是7厘米要截成4厘米长的只能截一个7÷4=1(个)…3(厘米),高是4厘米,截后还是4厘米,所以这道题最后只能截成2×1×1=2(个)。很显然两种算法的答案不一样,仔细想想,第一种算法是错的,这道题只能按第二种方法做。

那么,遇到这样的题到底该怎样教呢?下面我引用两个题进行说明。

例1.把一块棱长为4分米的正方体大面包切成棱长为8厘米的正方体小面包,一共可以切多少块?(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第77页第4题)

解法一:

1.换算单位:4分米=40厘米

2.计算大面包的体积:40×40×40=64000(立方厘米)

3.计算小面包的体积:8×8×8=512(立方厘米)

4.大面包的体积÷小面包的体积:64000÷512=125(块)

解法二:

1.换算单位:4分米=40厘米

2.看长能切几块:40÷8=5(块)

3.看宽能切几块:40÷8=5(块)

4.看高能切几块:40÷8=5(块)

(因为大面包是正方体,所以第2、3、4步可以合成一步,写三步是为了更清楚地理清思路。)

5.5×5×5=125(块)

对于这道题两种方法都可以。

例2.一个长方体盒子长6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在里面放棱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放几个?(选自未央区2007~2008年期末试卷)

这道题如果用大体积÷小体积做出来是这样的:

6×4×3=72(立方厘米)

2×2×2=8(立方厘米)

72÷8=9(个)

第二种6÷2=3(个)

4÷2=2(个)

3÷2=1(个)…1(厘米)

3×2×1=6(个)

对两种方法进行思考后,毫无疑问第二种是正确的。

那么什么时候用第一种方法,什么时候用第二种方法呢?纵观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学生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我们在教学这类题时第一次就应该给学生形成严谨的理解,可以给学生这样讲:“如果原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要切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倍数,可以用大体积÷小体积;如果长,宽,高之间不存在倍数关系,则只能用第二种解法。”所以解决这种问题通用的方法是:长除以长,看长可以分成几块,宽除以宽,看宽可以分成几块,高除以高,看高可以分成几块,然后用长上分成的份数乘宽上分成的份数乘高上分成的份数。写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了一道这样的题:“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纸,可以剪成几个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49页)这种类型的题不是这样思考更严谨吗?

三年级数学下册范文第8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A-

0029-01

多年来,李吉林老师提倡的“情境教育”经由许多教师的尝试和探索、调研和实验,已经相当成熟,并被大量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今天,我们再次品味“情境教学”的内涵与真谛,将“人为创设”和“优化”这样鲜明的特点移植到数学教学中,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情境将数学教学开展得有声有色。

一、人为创设

生活与数学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情境的运用上,原生态的数学情境并不多见。教学情境创设中,教师通常将生活情境进行再加工,人为地创设适应教材、学生和教法的数学情境,这也是李吉林老师在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情景教学”基础上所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认识。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平移与旋转》时,生活中并不少见这样的素材,但是怎样呈现在学生面前,怎样引入物体运动的方式却是大有学问的。磨课时,大家集思广益,最终决定以儿童游乐场的场景引入,用课件动态出示游乐场上不同项目的运动,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去感知不同项目运动的不同。但在出示的时候,一开始是依次呈现,后面发现没有必要,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作为学习的基础,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会很快发现平移和旋转运用方式的不同,继而能在教师引导下用手势和活动区分这两种运动方式,达到教学目标,不必浪费时间在一个个项目运动方式的感知上,从而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情境的利用率和效率。

二、优选优化

人为创设的情境可以根据学情的不同而作出调整,可以根据教学过程的反馈作出调整,以实现情境的优选优化。优选指的是要选用跟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的、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情境;优化指的是根据教学需要所做的教学加工,在符合逻辑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性、思考性、数学味等因素,发挥情境教学的最大功效。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时,教材提供的情境是用零点几米来表示几分米,但是在生活中,学生最熟悉的情境显然是用零点几元来表示几角。这里就应当进行情境的优选,从最贴近学生的材料出发,找到知识成长点,实现知识的提升。著名特级教师许卫兵在教学这一内容时这样引入:

师:有没有见过这样的标签呢?(课件出示:橡皮0.8元,小刀0.5元,铅笔0.3元)

生:见过。

师:你能读一读这些数吗?它们表示什么含义呢?

(生小组交流后引导学生用涂方格的方法表示出零点几,得出一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师:刚才大家表现得很出色,现在再考考你们(课件出示钢笔6.8元,书包49.9元),这些价格又表示什么含义呢?

生:6.8元就是6元8角,49.9元就是49元9角。

师:还能用方格图表示出这些小数吗?你打算怎么做?

……

在这样的情境设计中,教师从谈话开始,引入是那么自然,情境设计巧妙,将学生已有基础迅速调动出来,并与分数建立联系,学生在寥寥数言中就认识了一位小数的本质,掌握了小数的一般特点。同时,学生学习的坡度在情境的延续中被有效降低,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三、因需纵深

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数学素养的提升,学生的“口味”也发生了变化,高年级的学生不再习惯于“童话式”“故事式”的情境,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数学味比较浓、比较具有思维挑战性的情境,这时,教师的情境设计策略也要相应发生变化,要向纵深处发展。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这一经典课时,华应龙老师用一个头脑风暴引入:小明参加电视台的寻宝活动,信息提示:宝物离你左脚3米处。学生在假想宝物的地点时,逐渐发现符合条件的点越来越多,最后的表象定位成一个圆,这样的情境是有生命力的,学生经历其中的探索过程,一个个点在头脑中连成线,这符合圆的定义“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但是绝不枯燥抽象,情境巧妙地让一个个点动起来,连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受到冲击,让圆的本质特征在此情境中作了一个无声的诉说。并且这个情境在本课最后还有引申:“符合要求的藏宝点就一定在这个圆上吗?”让学生的几何观念拓展到空间,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