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大的幸福生活

老大的幸福生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老大的幸福生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老大的幸福生活范文第1篇

每每见到生活中的范伟,总会让我想到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而只要给范伟一个支点:舞台,他就能完成从邻家大叔到大腕明星的转变。当然,阿基米德最终还是没能撬起地球,而范伟的确是成功地完成了在自己舞台上的每一次蜕变。

从用心背台词到用心讲故事

“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更喜欢探讨小人物的小思想,就像类似幸福是什么之类的话题”

有一种演员,尽管在生活中平凡如路人,但只要站在舞台上,即便是只有一句台词或只是一分钟的表演,也都能让观众牢牢地记住,范伟就是这样的演员――从“一般人我还不告诉他”、“关系杠杠地”、“做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到“我来劫个色”……他成功的里程几乎可以用由他带动的流行语标注出来,而且还要搭配范式特有的语调和表情。当然,这种让任何演员都引以为傲的成绩对于范伟来说也不是一蹴而就,“说起来,我的老本行应该是相声,所以什么样的包袱应该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丢出来最成功,我从十几岁时就开始琢磨了。”可能也正是因此,现在范伟闲暇时最喜欢的节目就是听郭德纲的相声,这种消遣被他称为:寓教于乐。

当赵本山大哥将他这块“美玉”从铁岭挖出来带到北京时,范伟需要的只是更加精细地打磨和更加宽广的舞台了。“当时我几乎可以说是直奔央视的春晚,这样的机会和提携对演员来说尤其重要,所以赵本山大哥对于我的身份有一个永远不会变,那就是――恩人。”于是,他们一起在春晚舞台上《卖拐》、《卖车》,一起在电视剧中讲述《刘老根》和《马大帅》的《乡村爱情》故事……直到范伟的健康亮起了红灯,“那是需要把连轴转当成家常便饭的工作强度,对身体和心理的压力都是极限的挑战,所以我现在工作项目的安排也都是根据降低强度的要求调整的。”现在的范伟几乎只是一年参演一部电影,但每一部也都成绩不俗,作品从“多”到“精”,这个事业上的提高也是范伟为自己的健康考虑,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我真是个没想过自己当导演拍片的演员,更多的动力是一种表达的欲望。”在热播剧《老大的幸福》主创人员名单中,除了主演,范伟的头衔还有一个:执行监制,通俗地说,这就是一部属于范伟自己的片子,一个表达范伟思想的作品。“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更喜欢探讨小人物的小思想,就像类似幸福是什么之类的话题,说实话,这也是我自己曾经反复考虑过的问题。”“幸福就是我饿了,看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儿了,你就比我幸福。”

拍电影、当导演、做监制,虽然这些都是以前的范伟没想过能胜任的角色,可如今也都能干得风生水起,看来范伟这个没想过当将军的士兵,也能当个好将军呢,“可能是因为我在当士兵的时候一直很用心。”很简单的回答却令人玩味。

婚前精明婚后装傻

“为什么老婆总是对的呢!经验和教训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跟着老婆,有肉吃!’”

被偷拍,是明星生活中的必修课,就连个人家庭极为低调的范伟也没有逃过。不久前,网络上出现了题为“范伟的幸福生活”的图片,而其中笑容嫣嫣的范伟妻子成了人们探究的女主角。在之前的任何公开场合中,范伟都极少提及家人,除了几次对“老婆大人”不吝美誉地感谢,而此次提及,范伟的言简意赅也仅似有“总结经验”的意味,“在合适的时候遇上合适的人最重要,这之前男人要精明,才能选对人,在这之后要装傻,才能过上你想要的幸福生活。”

22年前,迫于形势和个人需要,26岁的范伟被着急的家人张罗着相亲,貌似“老蔫儿”的他其实很有自己的主意和标准,几轮下来,范伟看上了气质出众、名字不俗的杨宝玲,当时还有些“落花无意”的杨宝玲被范伟认定会是一个端庄贤惠的妻子。为了追到这位年仅20岁的“好老婆潜力股”,范伟迂回地采用了“从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战策,让杨宝玲的家人都喜欢上了自己的老实忠厚。终于,在两年后大功告成,喜结连理。

那时20出头的杨宝玲是一名护士,最吸引范伟的是她身上有着一种秀美静雅的气质,但医务工作者所特有的职业习惯却让范伟受了不少“折磨”。“听她说的那些细菌病菌的理论,有时候都觉得自己应该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泡到消毒液里腌制两天。”俏皮话要说,老婆的话那更是要听的,于是,范伟毫无怨言地回到了小学时代,像个乖学生一样听老婆的话不乱摸东西,不乱吃东西,讲卫生,勤洗手……20年下来,如今这些早已成为了自主行为,爱干净的生活习惯和老婆的叨唠一起都溶入了他的脑程序,成了范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实妻子实行“医院化管理”并不是毫无理由的,范伟的无条件服从也换来了一个莫大的“奖励”:发奖人是老婆杨宝玲,“奖品”就是他们今年18岁的儿子范曦文――婚后的范伟是“盼子一族”,老婆却“按兵不动”,直到有一天,老婆在范伟诸多的“行为规范”里添加了一条禁烟酒令,附带“无事不应酬”责任。几个月后,杨宝玲将一个健康活泼的大胖小子“颁”给了他,时至今日,范伟仍然认为儿子是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了。

范伟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很怕老婆”,而这种怕并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尊敬和妥协,还有一种敬畏。因为范伟发现这个比自己还小几岁的女人除了能完全搞定自己的后勤,竟然还成功担任了他事业上的指挥官和教导员:在得到小成绩的时候是老婆提醒自己“革命尚未成功”;在事业有飞跃的时候是老婆给自己指明了下一个战略目标;在自己被确诊为“社交障碍”的时候,还是老婆利用专业知识和人脉帮助自己度过难关……感激之余,范伟自己也纳闷儿:为什么老婆总是对的呢!经验和教训使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跟着老婆,有肉吃!”聪明的男人适时地选择难得糊涂,反而更容易收获幸福。

调整心态做个幸福的老宅男

“我想把感悟到的幸福都写出来、演出来,当然,首先我要以幸福的心态去做才行。”

从艺三十年,范伟总结自己还是一个“内向、甚至有点自闭的人”,这种人更乐于自己和自己交流,内心背负的东西往往比实际的还要多,所以寻求释放以及寻找释放的出路困扰了范伟不短的时间。改变发生自4年前范伟拍戏时意外翻车导致的骨折,那种“丢命和致残都悬于一线间”的经历似乎让范伟顿悟到了什么,而此后在筹备《老大的幸福》的三年间,他更加确认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幸福,“争取金钱和名誉无非就是想要得到内心的满足 ,而我现在需要的只是调整满足和快乐的标准。” 范伟说相对于事业的成功,反而自己是在挫折中才参悟到了幸福的真谛。

出车祸的那天晚上,躺在医院里的范伟不仅很清醒,而且是一夜未眠,谁都不知道他当时盘算的,是以后如果残废了该怎样面对家人,直到这时,他才深刻地意识到家人在他心中的分量――正在冷战的妻子、逐渐疏远的儿子,原来自己正不知不觉中丢弃了最宝贵的财富。而也正是此后妻子衣不解带的照顾和儿子充满信任的鼓励,让范伟踏实且顺利地度过了难关。“我想把感悟到的幸福都写出来、演出来,当然,首先我要以幸福的心态去做才行。”范伟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只接自己喜欢的稿子,再想办法用电影电视剧的形式表现出来;他大大减少了接戏的数量,一年中有大半年的时间呆在家里享受“宅男”的快乐……“宅男这个词儿是新生的,我刚一听说的时候就觉得特别适合自己,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了,那我就做一个老宅男好了,呵呵。”范伟说其实这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有智慧的生活理念,它将事业和家庭量好了比例做成了只适合你穿的鞋,穿着越舒服走的路就更远。

为了忙于事业,范伟曾经疏于和家人交流,与妻子的情感变淡,和儿子的亲密时间减少,以至于大家都产生过怀疑,怀疑对方的爱是否减少了、是否变了……现在,选择了老宅男生活的范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和老婆同进同出,在没条件的情况下则携全家福照同出同进,羡煞了旁人。儿子的功课是无需辅导了,那就一起聊NBA、侃周杰伦……想必天伦之乐亦莫过如此吧。

正像范伟在《老大的幸福》里所表达的――“不为物质生活所累、倾听自己内心的快乐,寻找幸福的捷径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你会发现它其实就在你周围,唾手可得。”这样思忖着,再看网上那被偷拍的夫妻二人,纯净的笑容里分明都溢满了幸福,让人着实艳羡着“范老大的幸福生活”。

对话

《BLOOM》:15年前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范伟:1995年的春节是我第一次登上春晚的舞台,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所以这15年也是变化最大、最多的阶段,不过这些变化都是来自外界的。对我本人来说,变化最大的应该就是对待人生和生活的态度了:追求浮躁过后的淡泊、繁华背后的真实。

《BLOOM》:最欣赏怎样的女人 ?

范伟:像我母亲和妻子一样的女人,她们都有着善良淳朴的品质,有着与她们的生活相衬的智慧,这是一种大智慧,它能管得住比她们聪明很多的男人。

老大的幸福生活范文第2篇

活得更精彩

----记晋城市康复医院盲人按摩师刘晋刚

他会弹琴,会拉唱,他能用盲文书写,他更能用按摩为身患疾病的人解除痛苦。刘晋刚,一个在黑暗中度过了29年时光的强者,在命运严酷的打击下没有消沉,更没有趴下,而是找到了生命的光明点、光明的未来。刘晋刚的路,是一条既充满艰辛,又洒满阳光的路----

1975年8月3日,一个可爱的小生命降生在泽州县北石店乡河东村的贫苦农民家庭。然而,这个小生命还没有感受到多彩的生活,就跌入了可怕的黑暗之中,要面对终生的黑暗,这已经成了不可回避的现实。

刘晋刚是幸运的。幸运在于他降生在一个充满了关爱的家庭。

1983年,刘晋刚到了上学的时候了。上学当然是美好的,得到这份美好,对于条件好的适龄儿童不会有多大的困难,而对刘晋刚就意味着备尝艰辛了。那时候,困为在农村,盲文还没有普及,再说家里也比较贫寒,因此父母把他送到了本村的学校,困为双目失明,他只能坐在教室里用耳朵听,用心记,而不能在纸上写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十分艰难地读完了初中、高中。

1989年,晋城市康复医院开办盲人按摩培训班的消息传来后,刘晋刚年满14岁,为了不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不再让父母操心,他报名参加晋城市盲人按摩培训班的学习----按摩。

在培训班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他很快熟练掌握了人体的骨骼、肌肉、经络和穴位等基本生理结构,对人体的360多个穴位摸得滚瓜烂熟,结业后,因为他的勤奋和天赋,晋城市康复医院决定将他留下来作为医院的工作人员,并享受工资待遇。

凭借娴熟的技巧和热情的服务,刘晋刚的按摩逐渐火起来。前来找他按摩的人经常坐得满满的等他。

有一位患颈椎病的老大爷,多方求医,疗效不佳。听说康复医院的按摩能治,而且还说有个刘晋刚按摩的很可以,就来到康复医院,经过一个月的治疗,老大爷的病居然好了起来,他激动得说:按摩就是好,治好了我的病,刘医生不仅按得好,服务态度也好。

刘晋刚是幸福的,这幸福因他双目失明而体会更深,他有时不禁暗自生出“上天对我竟如此厚爱”的念头来,并不是上天对他过于厚爱,而是国家、组织和领导对他的厚爱,对残疾人的厚爱。

特别是康复医院的郭院长,不仅仅是悉心呵护和培育他,对他的关怀和照顾更让他感激涕零。

1995年在院长的撮合下,一个健康大方的姑娘与他共结良缘,并生育了一双女儿。

大女儿到了上学年龄,是郭院长东奔西跑,为他找好了学校,并列入正常入学范围;

二女儿也到了上学年龄,又有一门诊主任张敏勤为他解决了实际困难,孩子顺利走进了学校。

孩子和母亲的户口在农村,而他是残疾人,需要有人照顾,又是郭响亮院长为他理顺了农转非的手续,再次解决他的后顾之忧。

20xx年晋城市康复医院新建了一幢职工住宅楼,刘晋刚也被列入其中,分到了一套房子,如今他已搬进了自己的新家。

“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我不可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刘晋刚真诚地说,“我真的很衷心地向党、社会、残联领导、我们的院长,还有许许多多帮助过我的人说声谢谢,谢谢你们给我这么好的机会来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让我活得更精彩!”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完整的网络,从党、社会、残

老大的幸福生活范文第3篇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作为《激流》三部曲之一,透过对一个大家庭的描写折射出对旧社会旧制度的厌恶与憎恨。

《家》这部分以“五四”的浪潮波及到了闭塞的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用巴金老先生自己的话说:他“所要展示给读者的乃是描写过去十多年间的一幅图画”。高氏豪门外表上诗礼传家,书香门第,但掩盖在这层帷幕之后的,却是内部的相互倾轧,明争暗斗,腐朽龌龊,荒无耻。为了维护这个作为封建制度的支柱而又面临崩溃的家庭,以高老太爷和高克明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牺牲青年为代价。这就又加深了新与旧、当权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盾,并使年轻人遭受巨大的痛若。在《家》中,就有梅表姐的抑郁致死,瑞珏的悲惨命运,鸣凤的投湖悲剧,婉儿的被逼出嫁……这些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无不是封建制度以及礼教、迷信迫害的结果。作者通过这些描写,表现了深切的同情和悲愤,并向垂死的制度发出了“我控诉”的呼声。

本书向我们充分的展现了封建社会家庭的面貌,封建的思想意识把人们一个个逼上了绝路:大少爷“高觉新”终日思念“梅”;“鸣凤”因被迫婚自尽;“觉新”的表妹因大人思想保守,有病不能及时医治,最终死了。当今社会,新的思想意识层出不穷,现在的思想是开放的,并不局限于传统的观念,新的资讯通过各种渠道传送到我们面前,开拓了我们的视野,给我们灌输了最新的有益的思想意识;变封建为开放,变传统为创新,变专制为民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在巴金的《家》中,在那封建社会中,不敢像我们那样开放,不敢创新,没有民主;但现在有了,还有了互联网,有了电视,有了计算机,有了……有了很多可以让我们了解最新资讯的渠道,这一对比,证明了社会在发展,人类文明在进步,精神境界在不断的提升着。我们可以向《家》里面的“觉民”、“觉慧”学习,接受更多的资讯,敢想敢做;还要以《家》中的“觉新”为借鉴,不要一味的盲目的顺从,否则到头来还是苦了自己,要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巴金痛斥了人与人在交往中黑暗、违心和奉承,通过三兄弟间性格的不同和对未来社会的不同看法进行了层层更加深入的分析。在三兄弟中我最欣赏的是老三觉慧他是一个对前途未来充满信心,坚定不移的相信旧社会一定会过去,旧制度一定会被舍弃的有志青年,也就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使他和老大觉新的性格刚好背道而驰,就像两条平行线不可能有任何交叉点一样,也就注定着他们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老大觉新的性格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懦弱到极点的那种人,在以前就称他为“无抵抗主义”,也就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导致他身边最亲的人死的死,走的走。虽然他感到无比的痛苦,但这种痛苦却并没有让他改变自己的性格,只是在思想上有了些许转变,但这种转变并不足以让他有所行动,他还保留着那分懦弱。而三兄弟中的老二觉民则是站在觉慧那边,但他并不象觉慧那样冲动,有着沉稳的性格,在必要的时候也回积极主动的争取幸福,从这点上来说我还是很欣赏他的。因此在整个大家庭中,只有觉民和觉慧站在同一阵线上的,其他人则全是旧社会,旧体制的拥护者,可见觉民、觉慧和这个大家庭的隔阂有多么深,所以觉慧除了恨透了这个旧社会、旧体制外,也恨透了这个只有旧体制和旧制度的大家庭,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以此表明他抵抗这个旧社会的决心。

而今天我们的家,家里面我们成为了中心,父母长辈为我们而日益忙碌操劳,我们经常是坐享其成。更有的孩子连家务活都不懂得做,不懂得为父母分忧,甚至还常常抱怨父母“没有给最好的条件”。但是事事父母征求和尊重我们的意见,宠爱并且溺爱我们,我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即便在如此幸福的生活中,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应该满足,应该回报他们。看了《家》以后,我们为之反思,我们生活在如此幸福的今天,是否应感觉到庆幸,感到快乐,感到幸福,并不断努力,用自己最完美的成就来回报父母长辈们为我们的付出呢?不管怎样,今天的我们比过去的他们要幸福,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硝烟、没有战争、没有奴役、没有饥饿……尽管生活中还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是我们已经比他们原来的生活状态好了很多,很多,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如此不易的幸福生活!

美好的生命的毁灭控诉了封建家庭的腐朽的黑暗,而先进的青年一代的觉醒和反抗,为新时代的青年点亮了前行的明灯。太阳普照大地,总有黑暗的角落:社会再文明,总有迂腐的潜伏。倘若处在阴暗迂腐的现实之中,那么时代的新青年就应该继承和发展那永不退色的五四精神,用他的光芒驱散现实的黑暗。

老大的幸福生活范文第4篇

范伟贵为内地演艺圈一线男演员,在群众中有着极强的号召力,是众多商家极力邀请的品牌代言人。但范伟接广告代言却很谨慎,第一企业的产品必须好,要对得起买单的消费者,第二广告策划团队必须要好,广告创意一定要超级棒。他把广告也当成自己的作品,宁缺毋滥。

就是这么一个人,却“客串”了一次福来品牌营销顾问的“业务员”!

2009年,黑龙江老村长酒业公司找到范伟,希望拍一则影视广告,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品牌和销量,范伟看过广告创意后说:“你这创意不行,快去找福来,保管妥妥的!”“咱们都是朋友,我是真心想帮你,才让你找福来的!”在范伟还没有大红大紫时,就代言了老村长酒业,合作快10年,范伟和企业老总都成了朋友,朋友之间,总是要互相帮扶的!

老村长酒业老总和范伟一商量,马上让其经纪人拨通了福来品牌营销顾问机构董事长娄向鹏的电话,第二天,老村长酒业的老总就坐到了福来的会议室,开始洽谈合作!

范伟为什么会给福来介绍客户,还得从2007年说起。

2007年,福来为年度战略客户沈阳红药做全案策划时,建议企业聘请范伟担纲品牌形象代言人,双方一拍即合,随后福来结合企业品牌特色和范伟的个性,为其量身打造了《彪哥武馆》篇广告,范伟看过《彪哥武馆》篇广告创意后,直呼是他拍过的最牛的创意。《彪哥武馆》篇广告一经媒体投放,立即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对企业的品牌形象和销量产生了极大的拉动效应,一时成为国际4A广告公司学习研究的作品。

2008年,通过福来,范伟又和我国化肥行业的领导品牌史丹利牵手,这次,范伟骑着巨大的玉米在空中翱翔的广告创意上更是给范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连声称赞福来的广告创意大道至简,就是有劲!

老大的幸福生活范文第5篇

    一、当代家庭伦理剧产生的社会因素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的变革也带动了家庭的变化,而当代中国家庭最显着的变化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庭人口的减少,规模和结构缩减。传统的家庭结构已经解体,传统的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已经难以寻觅,与之相应的丁克家庭却屡不鲜见;二是传统的家庭功能大大削弱,家庭所具有的管理功能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弱化;三是由于社会的开放,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多地出入社会职场充当社会角色,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交流也日渐疏淡。此外该类题材的电视剧与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保持着一定距离,政治敏感度不强,因而也就在创作上赢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间。

    但当前社会状况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危机,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来说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于是社会叙事满足不了的问题,文学叙事给予了回复。当代的家庭伦理剧正是在社会大众这样的期求中出炉的,它们在现代社会焦躁、紧张的生活中表达着亲情、真情、温情,让人们紧绷疲塌的神经充满着亲切、真挚和感动,滋润着人们焦渴的心灵,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精神上的吸尘器。从早期电视剧《渴望》《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到主要反映婚恋生活的《中国式离婚》《牵手》《金婚》《蜗居》,再到当今主要反映婆媳关系的《双面胶》《媳妇的美好时代》《婆婆来了》《当婆婆遇上妈》等电视剧,这都反映了我们整个社会的变迁。

    二、当代家庭伦理剧审美艺术倾向

    (一)“私人化”倾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几年家庭伦理剧的发展开始逐渐“私人化”和“平民化”,其艺术倾向由原来的“宏大叙事”向如今的“微观叙事”转变,故事的主人公往往是小人物、小老百姓,如《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张大民,《中国式离婚》中的小学老师和外科医生,《林师傅在首尔》中的川菜师傅,《老大的幸福》中的足疗师;同时在表现的内容上也更多是表现小人物的私生活,在《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表现的是张大民一家兄弟姐妹及邻里的生活,在照顾母亲、住房问题、婚恋问题以及邻里关系问题等方面,集中展现了当时的生活氛围。更多地围绕各个主人公的亲情关系来表现家庭伦理,弘扬的是大家庭中相亲相爱、为家人牺牲等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展示更多的是家庭生活的公共空间。而近期的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以当代都市家庭的婆媳关系为主线,同时体现当今“80后”年轻人的婚恋观,主要表现的是余味和毛豆豆这一对夫妻的婚恋生活,中间有很大的篇幅表现他们周旋于三对父母之间的尴尬状况,同时也看到了农村美丽女孩潘美丽克服城乡差异对爱情的执着。该剧诙谐幽默,于无声处探讨人生的意义,对当下80后“私人化”婚姻现实也作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家庭伦理剧的私人化倾向是我们这个社会变化的体现,这种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的社会认知心理、生活伦理和情感态度,形成了电视受众家庭伦理审美倾向的变化。在家庭伦理剧的创作方面主要表现为,注重叙述个体生命“私人化”的情感态度,在叙事上表现为鲜明的“私人化”趋向。

    (二)“模式化”倾向

    近几年家庭伦理剧以其收视群庞大、制作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得到了更多制片人和编剧的青睐。但家庭伦理剧的人物设计、矛盾冲突的类型以及情节设置也出现了模式化倾向。

    在人物设计上,当代家庭伦理剧中塑造的男女主人公从小人物到有点小毛病的小人物,从性格缺陷到极端变态,愈演愈烈。剧中的女主人公不是单纯的贤妻良母,她们身上往往缺少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金婚》中的女主人公文丽,《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的婆婆曹新梅,《中国式离婚》中的林小枫,她们的形象被无限放大定格,猜忌、怀疑、癫狂,这些绝不能代表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女性形象。而男主人公也一改原来的威严慈父形象,大多是一些小男人形象,如《媳妇美好时代》中的余味,《双面胶》中的亚平,《裸婚时代》中的刘易阳,《王贵与安娜》中的王贵等形象。

    在矛盾冲突上,夫妻冲突、婆媳冲突成为家庭伦理剧主要的冲突类型,而第三者插足往往成为夫妻冲突的主要导火线。纵观当今热播的电机剧,第三者插足往往成为一部家庭伦理剧必不可少的情节,早期的《牵手》可以说是最早将婚外恋呈现在大众视野中的剧作,后来《中国式离婚》则是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表现婚外恋,直击婚姻中内因问题引起婚变的情况。还有《金婚》中佟志与李天骄的暧昧差一点导致了家庭破裂。但是到了最近几年,夫妻冲突仿佛不再是主要矛盾,而婆媳关系,或者岳母与女婿的矛盾却成了主要矛盾,这类电视剧的代表主要是《双面胶》《当婆婆遇上妈》《婆婆来了》《岳母的幸福生活》等。

    在情节设计上,家庭伦理剧的“模式化”倾向更加明显,对生活中的负面问题进行直接表现。在中国的家庭伦理剧中,虽然整体上的基调是反映生活中的真善美,但是不少作品中总是会出现一些反面角色,对生活中丑恶的现象不加掩饰地直接表现。其中,离婚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当代家庭伦理剧中离婚成为男女主人公的必经环节,至少是考虑的主要问题。整体上给人的感觉就是,以家为轴心的伦理性很强的时序结构,当出现问题时,它不是想法设法解决问题,而是简单地以夫妻吵闹,以毁灭家庭作为手段。此外理想化大团圆结局也成为家庭伦理剧不可缺少的结局,这样的结局很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但是却很少给人启示和思考。

    (三)“喜剧化”倾向

    在当今充满压力和浮躁的社会背景下,喜剧及具有喜剧元素的电视剧开始走俏,特别是在家庭伦理剧方面,喜剧元素已经成为其主要的审美艺术倾向。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百姓的喜好。太过说教,老百姓是不会接受的,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当作品高于生活时,你就会发现其价值。而家庭伦理剧的创作采用了一种戏剧化的风格,戏剧化风格的主要特征就是“巧合”,“巧合”表现最为明显的便是喜剧。近年来《媳妇的美好时代》《婚姻保卫战》《大女当嫁》等电视剧便是典型的具有喜剧色彩的家庭伦理剧。尤其是《媳妇的美好时代》,整部电视剧几乎都是由戏剧情节构成的。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嫁给了一个具有两爹两妈的男人,夫妻两人生活也充满了戏剧性,比如相亲事件、小姑捣乱、前男友造访、婆婆变态刁难等情节,这些事件让人看后都能捧腹大笑。《婚姻保卫战》中的四位夫妻也都是喜剧性的组合:节俭过火老抠却娶了一个模特妻子,许小宁甘做家庭煮夫支持妻子创事业,郭洋和妻子则是风水轮流转。《大女当嫁》则讲述了一个大龄剩女追求自己婚姻幸福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啼笑皆非的故事。

    三、当代家庭伦理剧的缺憾

    家庭伦理剧在当今电视剧领域已经成为了重头戏,打开电视剧所有电视台都有它的影子。但是我们在满足自身娱乐的同时也能看出家庭伦理剧存在着很大缺陷。

老大的幸福生活范文第6篇

沈融融身高168厘米,长得清纯可爱,想为她介绍的人一个个踏破门槛,却失望而归,无论小伙子条件如何,无论介绍人好说歹说,融融都坚决不同意。这下,邻居们议论纷纷,小丫头片子太挑剔了!其实,融融心里最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儿,她依恋父亲,不舍得离开父亲,她对父亲撒娇,“爸爸,我还小,就让我再呆在你身边,陪你几年。”沈父无奈,只得默认。

一年年过去,融融也老大不小了,以前纵容她的父亲着急起来,他亲自出马,物色了一个和融融般配的男孩子,对方是律师,博学风趣,有事业心、责任心,他对融融一见钟情。于是,在他督促下,融融心不甘情不愿的和男孩子交往起来。

可是没多久,男孩子就愁眉苦脸的提出分手,说实在受不了,不愿意成为一个影子的替代品。沈父追问下,才知道事情居然和自己也有关系。融融小时母亲生病去世,父亲把她拉扯大,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飞掉,像一棵大树庇护她成长,她遇到芝麻大点事情,立刻解决,疏忽了从小的心理培养,所以,现在的融融才一直内向而稚嫩。

融融和男友在一起,时时处处和父亲做比较:父亲做的菜好吃;父亲细心,知道她不能晒太阳;父亲买东西从来不皱眉头……三句两句不离爸爸,弄得理性平和的律师也显得焦躁不安,他一直在想,融融是选爸爸呢,还是选未来老公。即使和她生活在一起,还得和她心里已经根深蒂固的一个男人形象过招,她只记得爸爸的好,不记得别人的好,无论自己多努力,都无法达到同样的高度,简直徒劳。

男友一直忍着,实在忍无可忍,就提出分手。融融这下觉得很委屈,她对父亲抱怨,“爸爸,为什么就没有其他男人像你那么对我好呢?我不想结婚了,想和爸爸生活一辈子。”

专家解惑:

有“恋父情结”的女孩,最大的弊端是可能阻碍长大后走近异性,走向婚恋。困于某种原因,即使走进婚恋,亦身在曹营心在汉,无法全身心地投人婚姻,因为女儿仍在深深地依恋着父亲,无法把感情从父亲身上转移到丈夫身上。

“恋父情结”的对策:

思想教育:沈父应和女儿面对面,促膝长谈,让融融明白,父亲的爱和丈夫的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方向不同、轻重不同、阶段性不同、付出的方式和多少也不同。男女有别,教育融融从依恋父亲中解脱出来,帮助她“走出”家,走向同年龄的伙伴,结交同性异性朋友,体会那份与父爱截然不同的心跳。

老大的幸福生活范文第7篇

以2012年在哈尔滨地区电视剧主播频道首播的黄金剧为例,其中生活剧平均占到四成,在市网中形成了《樱桃》领跑、《老爸的爱情》、《宝乐婶的烦心事儿》护航的上升态势。表现较好的家庭伦理剧《丈母娘来了》在《杀狼花》、《穆桂英挂帅》、《铁血使命》等年度大戏的合围下,仍旧名列前茅,把许多品质优秀的战争剧、谍战剧甩在了身后。某频道已播出的剧目中,更是高达85%的家庭伦理剧。其中排在全年收视前十位的,有五部硬朗剧、五部家庭伦理剧,分庭抗礼之势可见一斑,在硬朗剧强势围攻下,家庭伦理剧表现得毫不逊色。《要过好日子》、《岳母的幸福生活》、《小麦进城》、《我和丈母娘的十年战争》、《媳妇是怎样炼成的》,分别凭借“家产”“婆媳”“翁婿”“生存”等关键词跻身频道年度前十。

二、北方市场热播的家庭伦理剧所具备的收视要素

1.通俗。家庭伦理剧是一种以反映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为其主要内容的通俗剧,它构成了通俗剧创作的主要形态,或者说,是以反映社会道德、伦理为内容的电视剧,主要采用的表现形式就是通俗剧的形式。

说到通俗,北方电视剧市场上的家庭伦理剧,首选气质就是“通俗”二字。北方观众,生活中性格就是开朗、热情、直白的,不擅拐弯抹角,喜欢简单通俗。喜欢的故事和银幕形象自然也是越通俗越好,象《小麦进城》、《要过好日子》、《丈母娘来了》都有着一个显而易见的共同点,那就是剧情的通俗易懂。家庭伦理剧不要求过于严格的逻辑推理和环环相扣的情节设置。要的是一个让人一眼就能叨进心里的人物,一个感同身受的故事,一个普世而美好的生活道理。观众乐于跟着剧情同进同退,跟着人物同喜同悲,甚至试图从家庭伦理剧中找到一剂良方来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难题,那这样的家庭伦理剧就赢了。

2.接地气。只有通俗才能引发观众收看的热情,进而下延到家庭伦理剧在北方市场的另一个特质,那就是“接地气”,贴近老百姓的普通生活。著名导演王小康曾经说过:家庭伦理剧表现的是生活中的大多数,所以受到大多数的欢迎是情理中事。相反,表现少数人的生活,如豪门恩怨、家族争斗,可能从题材上就与看戏人形成了矛盾。这一观点在北方电视剧市场尤其灵验。比如《老马家的幸福往事》、《都是兄弟》,都是因为将视角牢牢锁定在普通老百姓的普通生活层面,而一经播出,就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珠,不容错过。

“接地气的电视剧要接到什么程度”?这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依据我们对近三年来在哈尔滨地区所能收看到的生活及家庭伦理剧的分析和调查,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接地气”要接到关乎生存的地步。其中,《小麦进城》、《你是我的生命》、《葵花进城》就都有着篇幅较大的关乎生存的内容在里面,为面对生存压力的观众提供着相近的生活起点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一经播出,便牢牢吸引住观众的目光。我们曾经对黑龙江地区播出较好的13部家庭伦理剧进行过个案分析,其中《家常菜》、《前妻的车站》、《月嫂》、《厂花》、《寻找幸福的日子》讲述的几乎都是关乎生存的故事。

3.有个性、执著、敢于迎接挑战的主线人物。当然,每一个关于生存的故事,必将有一个充满个性,敢于挑战命运的人物,他们执著、善良、百折不挠,甚至有点"一根筋",但历尽坎坷却始终相信美好。如《葵花进城》中百折不挠的葵花,《小麦进城》中从不向困难低头的王小麦,《月嫂》中就要在大上海生存下去的牛丰收,《厂花》中受尽污辱和歧视却一直善良乐观的白玉萍……虽然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表现出的却是一种内心的强大和力量,不能不说是现代家庭伦理剧中的一剂励志良药,让观众喜欢并乐于接受。《小麦进城》在2012年跨国庆节黄金周期间播出,虽然开播当天受到《中国好声音》总决赛的冲击,仅收获了1点多的开局收视,但接下来的几天中,绝地反击,逆市拔高,迅速将全剧的平均收视拉升到3以上的平均水平,成为国庆档哈尔滨电视剧市场的收视冠军。

4.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家庭伦理剧必然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只有社会热点问题才能引发观众的共鸣,如表现“家产问题”的《家产》、《要过好日子》;表现“老人赡养问题”的《老爸的心愿》、《谁来伺候妈》、《喜临门》;表现“婆媳矛盾”的《婆婆来了》、《媳妇是怎样炼成的》;表现“丈母娘与女婿之间矛盾”的《倒插门》、《掌门女婿》)以及“表现家庭亲情”的《你是我兄弟》、《家常菜》等都在北方市场受到了观众的热捧。

5.表现普世而美好的家庭伦理。家庭伦理剧在给我们提出问题的同时,也在通过剧情给出相应的答案。为处于社会转型期中的现代人提供一个调整心理、重构道德关系的现实参照。要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给人正面的思考。比如《老大的幸福》通过充满悲喜色彩的家庭故事诠释了幸福的内涵:“得到是福,舍得是福,知足才是最幸福”。《媳妇是怎样炼成的》、《我和丈母娘的十年战争》告诉我们:如何化解婆媳矛盾、岳母和女婿关系的千古难题,需要包容、智慧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小麦进城》、《傻春》则告诉我们,乐观打拼,不离不弃,丑小鸭总有变成天鹅的那一天。

6.北方观众喜爱的明星阵容。北方热播的家庭伦理剧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要素,那就是一般都还要有中老年观众接受并喜爱的明星阵容。还有一类家庭伦理剧,在北方荧屏一直热度不减,那就是农村剧,以创下收视神话的6部《乡村爱情》,《樱桃》、《女人的村庄》、《喜临门》、《石榴红了》为代表,与城市家庭伦理剧相抗衡。其中《喜临门》首播是,曾取得跻身前三甲的辉煌,隔年在地面频道重播,仍旧取得了不俗的收视。反映了人们内心渴望真情,尊崇孝道,回归美好的一种文化心理,在轻松中不乏厚重感和分量感。

三、未来的家庭伦理剧趋势探讨

广电总局在最新出台的管理意见中提出,省级卫视要加大现代戏的播出比重,在2013 年要达到40%以上。可见未来的中国电视荧屏势必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家庭伦理剧。数量的增多,也为家庭伦理的创作者、制作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老大的幸福生活范文第8篇

鉴于上述家教第一线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无疑地给新世纪家教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如何面对现实,搞好家庭教育呢?根据多年的班上工作及家教实践,认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参观体验法。今天的孩子不愁吃穿,生活中长辈关怀备至,是在蜜缸中长大的。做人有多难,什么是艰辛?未曾亲历,这个问题,在他们脑子里一片空白。为了培养子女尊重劳动的情感,真正理解“劳动是残酷的,但能把人锻炼成钢铁的”的含义,家长可以根据家教需要,和其他家长一起,邀请身边有一定声望的长者,或治学严谨,作风过硬,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教师,利用节假日,把弦子们组织起来,带领他们亲临劳动现场去体验生活。我们的做法是,利用双休日(寒暑假也可),组织孩子们有意识地去参观养猪场,让他们去亲身体验养猪专业户的劳动。参观前,先提出问题,参观后要不失时机地组织他们进行讨论。尤其要让孩子们说一说你是怎样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去感觉专业户的劳动。诸如“说一说养猪场一共喂了多少猪?他们是怎样劳动的?一天大概要工作多少小时?母猪快要生小猪了,养猪人可以安安稳稳地睡大觉吗?”孩子们身临其境,耳闻目睹,触景生情,讨论时发言积极,一致认为养猪人太辛苦,这种活脏、累、苦,饲养牲畜赚钱真不容易。尔后,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父母是怎样劳动的。有的说,为了过幸福的生活,爸爸终年在外打工,休息的时间很少,太辛苦了。有的说,每天晚上我们睡了,醒来听见妈妈还在劳作,早晨,我们还在梦乡,妈妈早已为我们准备好了早餐。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她日夜操劳。此时,干脆让孩子们说说老师的劳动情况,少年儿童和老师相处的时间长,有切身体验,说来更是话长。有的说,老师白天要给我们上课,喉咙经常发炎,声音都嘶哑了,还要备课批改作业至深夜。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被称作“淘气王”的王阳动情地说,我做作业最不认真,老师每次不厌其烦帮我把做错的题订正,对不起,我让老师吃苦了。在孩子们发言的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讨论回答“我们的幸福生活是谁创造的?”这时场上变得异常安静,孩子们对劳动及劳动者的情感体验开始升华,我扫视了一下四周,只见有的孩子低头不语,有的神情激动,若有所思,就在这时,我们抓住这思想教育的最好契机,出示事先写好的“幸福生活是用什么创造的,我们应该怎样用实际行动来报答周围的人对我们的关爱?”时思考题,让孩子们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大家纷纷举手,侃侃而谈。有的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劳动创造的,今后,我们一定要尊重劳动者,尊重他们的劳动。有的说,我们今后一定要说到做到,在家里听爸妈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事实证明,让少年儿童参观体验生活,使他们的感情同好的方面转化,这样,既传授了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真是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二、榜样体验法。在家教中,利用榜样法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部分少年儿童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生活,在家里一切以己为中心,来到学校也要以我为中心。学校、班级是个集体,教育教学的进行,要求大家必须步调一致,一切行动听指挥。部分孩子,在学校平时不能遵守校纪校规,上课心不在焉,作业老是打折扣,班干部管不了,老师家长又管不好,这就使得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无法正常进行。毋庸讳言,少年儿童之间是存在差距的。有的孩子品学兼优,有的孩子不良习惯较多,对这部分孩子,空洞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也丝毫不能改变他们的现状。因此,在家教中,要充分发挥先进少年儿童的模范表率作用,努力挖掘先进性教育资源。我们的做法是,让优秀孩子和“问题孩子”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家长和老师要自始至终关注参与,加以正确引导。让同龄人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教育同龄人,结果是无声胜有声,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润物细无声”的。几个月后,“问题孩子”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一贯吊儿郎当自居的能和其他孩子和谐相处了,平时学习上敷衍塞责的变得主动认真了。

为了巩固家教成果,我们及时把孩子们组织起来定时召开主题会。这次,我们及时召开了“我爱我的家”“我爱我们的邻里”等主题会。会上气氛异常热烈,大家踊跃发言。过去被大家称作“老不改”的张明也发了言,他说:“一直以来,我给邻里添了许多麻烦,让叔叔阿姨们呕气、父母受气,使爸妈受到伤害,是汪仁同学帮我改掉了坏习惯,我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我没有的东西,今后我一定继续以他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为父母争光,为邻里添彩。”听到这里我不禁为我们采取的教育方法感到欣慰。是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