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举水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夯实基础促发展
今年3月,记者来到小海子水管处采访,跟随处纪检委书记、武装部部长田军良一行到灌区内的四十九团、五十二团了解渠系过水和田间浇水进度情况。
田军良向记者介绍说,小海子水管处管辖着小海子、永安坝南、北和托克拉克4座中小型水库,坐落在叶尔羌河下游。总设计库容量7.3亿立方米,依靠每年夏季拦截叶尔羌河洪水入库蓄水。4座水库坝长68公里,有大小水利设施590余座、引水渠两条。该处肩负着图木舒克市、小海子垦区和伽师总场、红旗农场7个农牧团场、巴楚县3乡2镇及巴楚火车站的80多万亩农田水利灌溉、工副业和畜牧业用水及27万居民的生活用水。
2004年,小海子水管处组建了以王同新为处长、夏贵生为党委书记的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对经济困难等现实,新领导班子以垦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为己任,不等不靠,两年自筹资金707万元,完成了小海子水库、叶尔羌河上游引水河道裁弯取直、水毁工程除险加固等62项工程,为垦区多引水、早引水、安全引水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此基础上,新一届领导班子作出了迎洪抗旱、防洪抢险并举的战略决策;首创了小海子垦区全员防洪体系,成立了防洪抢险突击队;成立了调水、引水、水情分析、物资供应、新闻宣传5个工作组;在引水河道、渠系、闸门、坝段等险要部位安排了看护点,划分了责任段,落实了单位行政首长负责制;修订和完善了叶尔羌河流域小海子水管处防洪实施预案、水库运行调试方案;形成和巩固了全方位防洪抗旱、调水配水的运转体系。
2004年以来,该处加大了管理力度,严格要求各阶段计划用水、合理调配用水。仅2005年,小海子水管处共引水蓄库达28.28亿立方米、配水7.7亿立方米,保证了管区内城市、乡镇、团场用水需求,促进了工农牧副各业发展。
多业并举结硕果
小海子水管处是一个以水利管理为主,农、林、牧、副、渔、电力、旅游、工程施工等多种经营并举的水管单位。该处不仅拥有4座水库,还有电站、纯净水厂、自来水厂、轧花厂、锅炉房,靠小海子水库的西海湾还有一个占地万亩、极富民族风情的旅游景区。可就在几年前,这里的人们还在“抱着聚宝盆讨饭吃”。问题在哪里?“问题在于不按市场规律办事。”在坝堤上忙活了一天的王同新一语道破“天机”。他举例说,小海子水管处纯净水厂是处里投资40万元修建厂房、个人集资27万元购买生产设备建立起来的,自开工起,年年生产,年年亏损,可年年还有20%的红利可分。永安坝南库水面,以低廉的价格转让给一家民营企业从事渔业生产,可掠夺性的经营方式,造成了鱼类断种……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新一届领导班子从2004年着手解决了几大难题:一是依法收回了永安坝南库的水产鱼业经营权,当年投资168万元新挖鱼池290亩,引进名优特新品种,一举试养成功,当年就产鱼448吨,比上年增长12.5%;二是以10万元的租金转让了纯净水厂的经营权;三是把西海湾旅游景点转让给了一家旅游公司经营,合同到期,经权威部门评估后可归还水管处经营,这样既减少了投入,又增加了景区硬件建设;四是加强了财务管理,实行财务报账制,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加大清欠力度;五是全面推行岗位聘任制,精简机构。
这几项措施有力推动了该处“三个文明”建设。2005年,该处11个党支部中有4个被农三师、图木舒克市命名为“五好党支部”。
黄河卷土重来
黄河啤酒曾经也是西宁啤市的龙头之一。在数年前,他以西宁啤市老大的身份,藐视着所有与其争夺地盘的对手,轻而易举的将其纷纷打败。但是,随着后来西凉啤酒的进驻,这个与他同来自一省的对手,这个当时危险性看来并不大的对手,终于凭借强大的铺市能力和对消费者的大力度回馈,一举击败黄河,占据了西宁啤酒市场的大部分江山。
但是,黄河一直不曾淡出。虽然销量很差,网络很小,仍然有一定的忠实消费群体在他的身边,不曾走开。而自从黄河啤酒与国际知名企业嘉士伯啤酒厂合作后,该公司的啤酒主业有了明显增长。2005年公司啤酒事业部管理机制正式开始运行,为2005年公司利润的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今年业绩的持续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市场营销方面,黄河啤酒进一步加强了对各区域市场的统一调控,大力开发潜在市场,进一步扩大甘肃省内及周边市场份额,以兰州啤酒公司为主,以新品开发市场,不仅提高了效益,还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创建了新高。
不得不说,黄河联手嘉士伯使黄河啤酒重新焕发了生机,也找回了昔日的黄河风采。目前在西宁啤酒市场,以黄河佳酿520、黄河佳酿480以及黄河纯生为主打产品的黄河啤酒军团正逐日裂土开疆,意欲重夺整个青海市场。毕竟,这是一个消费潜力非常大的区域市场。
在促销政策方面,黄河也是大手笔出击。据笔者了解,黄河啤酒针对西宁消费者注重实利的消费特性,主作了长期的“开瓶有奖”活动,力度颇大。一般在每个包装袋(与西安汉斯干啤包装一致)中均设有2—4瓶的带奖啤酒,而在部分包装中,甚至出现过高达7瓶的促销力度。强大的促销力度完美的吻合了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性,再加上改良后的口味也偏向于青海地区的浓重,黄河啤酒一路过关斩将,连下数城,终于成功地再次成为西宁啤酒市场的巨头之一。
雪花重装上阵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对于在开发新市场的啤酒品牌来说,也是如此:雪花啤酒通过此次举办“雪花啤酒勇闯天涯——啤酒爱好者探源长江之旅”活动一举将媒体的眼球拉到了青海市场,也使前期的市场准备工作因为这个良好契机的出现,正式拉开了雪花啤酒西宁开花,青海布网的战略行动,目前已初步取得良好效果。
据了解,此次活动从西宁出发,穿越格尔木、昆仑山口、沱沱河等地,再溯沱沱河而上到达格拉丹东大冰川的长江源头,全程长达3600公里。探源勇士们将对沿途的气候、水文、地貌、动植物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可行性考察和分析,并以此次活动号召全社会来关注水资源的保护。
而雪花啤酒继去年成功探索西藏雅鲁藏布江达峡谷后,今年将最终探索的源头确定在青海的长江源头。从6月开始各项准备活动,到9月1日的正式出发,雪花的再举战旗赚足了媒体和消费者的眼球,再配合对市场的强力进驻,雪花啤酒一举打开西宁啤酒市场,首战告捷。目前在西宁的终端零店,雪花的铺货率已基本达到啤酒市场铺货的要求,而2元/瓶、17元/捆的售价也基本与以往啤酒价格持平,消费者易于接受。虽然与黄河相比,雪花并没有拿出多大的相应销售力度来维护消费者群,但是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良好的口感,还是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应该说,所有的这一切,其最大功臣都是雪花的品牌价值。另据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侯孝海表示:“‘雪花啤酒 勇闯天涯’是华润雪花公司独立创新的具有原创性的品牌推广活动,它不仅是国内啤酒品牌最大规模、区域最广泛的一次全国范围的品牌推广活动,更是雪花啤酒为回馈中国啤酒爱好者所创立的一个独特的文化品牌。”
一语道破天机!雪花在成为中国啤酒市场销量第一的龙头老大后,终于改变了以往低价争夺的市场战略,改打文化牌,为今后的长期发展重新确定了新的发展道路。
但是,雪花在开拓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雪花下一步的青海攻略:
西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展了夏季饮品市场专项检查,检查抽检了黄河、西凉、雪花三个品牌共6个批次的啤酒。经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兰州)检验,抽检的青海省三个雪花啤酒经销点4个批次的啤酒B瓶耐内压和抗冲击两项指标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这一消息对于才在青海扎稳脚跟的雪花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谁知,厄运并未结束。
据《西海都市报》报道,08月27日,几位消费者到一家饭店就餐时要了几瓶雪花啤酒,在一瓶雪花啤酒里发现白色的混浊物。雪花啤酒厂的工作人员闻讯马上前往处理,并解释说,这种情况可能是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漏气的情况而产生。
此次比赛由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主办,兵团体育局承办,石河子市人民政府、石河子大学协办,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31个代表队、213名运动员将展开角逐。竞赛分为成年和青年两组,分别进行56公斤级、62公斤级、69公斤级、77公斤级、85公斤级、94公斤级、105公斤级及105公斤级以上的抓举、挺举和总成绩比赛。
当日下午5时,兵团副司令员宋建业宣布比赛开幕,兵团副政委、农八师石河子市党委书记、农八师政委卢晓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本届全国男子举重冠军赛,是近年来兵团和石河子市承办的国家级、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为兵团普及和发展举重运动,更好地宣传兵团、宣传石河子,推动兵团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经过4天的激烈角逐,大赛共产生144枚奖牌。其中金、银、铜牌各48枚。大赛组委会还对评选出的体育道德风尚奖、最佳运动员、优秀裁判员及获得青年组、成年组团体总分前六名的运动队进行了表彰。
特写一:奥运冠军栽了!
16日下午,56公斤级的抓举比赛即将进行,运动员陆续出场。
4时左右,石河子大学体育馆内的气氛突然热烈起来,原来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举重项目56公斤级冠军龙清泉。这名只有21岁的年轻世界冠军是这次比赛中最大的明星。
龙清泉身着红色的举重服,面露微笑,稳健地走上举重台,对裁判深鞠一躬后,他突然大吼一声:“嗨!”现场也随着这声吼叫沸腾了,全场观众一起喊了起来:“龙清泉,加油!龙清泉,加油!”
龙清泉走到杠铃前,场内安静了下来。握杠、下蹲、挺身,每一个预备动作似乎都很流畅。此时,所有观众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举重台上。发力,龙清泉把重达130公斤的杠铃举过了头顶。
正当观众们准备欢呼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龙清泉的杠铃又掉落了下来,3名裁判认定他的试举失败。
面对突发状况。观众纷纷议论起来:“130公斤对于龙清泉来说难度不大啊?怎么失败了呢!”“他的最好成绩可是133公斤啊!”场上的龙清泉面对失败似乎也有些意外,但他很快就调整了过来,微笑着走下了台。
两分钟后,龙清泉再次登场,结果再次失败。
不一会儿,龙清泉第三次站到杠铃前,再次试举,依然失败。三轮试举结束,此次比赛的夺冠热门龙清泉。抓举竟然没有成绩,这让观众们着实感到意外。
在紧接的挺举比赛中,龙清泉没有出场,56公斤级比赛的冠军被一队的吴景彪获得。
比赛结束后,一位观众担心地说:“这次龙清泉栽了,我们很意外,也很遗憾。希望他不是身体出了问题,11月就要参加举重世锦赛了,他还要为国争光呢!”
特写二:举重迷“嗨”了!
举重比赛中,很多运动员和教练员都喜欢在举之前,大吼几声以振士气,而这个习惯在此次比赛中也时常见到。
17日下午,77公斤级的挺举比赛正激烈地进行着,一名运动员出场了,他习惯性大吼了一声:“啊!”突然在离他不远的看台上,也传来一声大叫:“啊!”全场观众的目光都朝着发出喊声的方向望去,原来是一名观众叫的,在大家的目光下,他不但不害羞,还咧着嘴笑开了,他的举动把场上的运动员都逗乐了。
本文对一向认为“不可复诂”的汉鼓吹铙歌第十八曲《石留》作了新的解释,初步认定它是一首禽言诗。诗人通过两只鸟对待生活境遇的不同态度和行为的描写,批评了现实生活中那些意志薄弱,经不起考验,重利益而轻操守者;而对那些意志坚定,不为利益所动,矢志不渝者则给以了表扬。
【关键词】 汉鼓吹铙歌;《石留》;禽言诗
汉鼓吹铙歌十八曲,最早著录于沈约的《宋书·乐志》,由于“字多讹误”,“皆声辞艳相杂,不可复分”, 且有的句法怪异,用词出人意表,故自古号为难解。到了明代的朱乾、董若雨、清代的庄述祖、谭仪、陈沆、陈本礼、王先谦以及今人闻一多、陈直、徐仁甫、郑文等人,作了许多校刊训诂的工作,其中十七曲才比较可读。唯第十八曲《石留》,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不可复诂”, 古今虽有学者努力尝试,但仍未顺通其意。所以《石留》一曲究竟应该如何读解,至今仍是我们所面对的一个大难题。笔者于三余之暇,反复此曲,日积月累,终有所悟。是以不揣浅陋,为之作解。幸同好君子,匡所不逮。
《宋书·乐志》所载《石留》原文如下:
石留凉阳凉石水流为沙锡以微河为香向始冷将风阳北逝肯无敢与于扬心邪怀兰志金安薄北方开留离兰
下面即以其意群为单位先作句读,然后次第句解之。
石留,凉阳凉。石,水流为沙,锡以微。
石留,《文选·左太冲〈魏都赋〉》李善引刘渊林注云:“《战国策》‘段规谓韩王曰:分地必取成皋。韩王曰:成皋,石留之地,无所用之也。’石留之地喻土地多石,犹人物之有留结也。一曰壤潄而石也。或作溜字。”然此恐不是篇中“石留”之本义。宋何承天题篇,《石留》作《石流》, 首句云“石上流水,湔湔其波。”何氏所拟“石上流水”句,正可看作篇中“石留”之解。按,下文中有“溪”、“河”二字,泉流成溪,溪注成河,此其必然,故此“石留”之“留”字作“流”极为合理,“流”作“留”系同音假借。凉,《周礼·天官》郑玄注“浆人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入于酒府”云:“王之六饮亦酒,正当奉之。醴,醴淸也。郑司农云:‘凉,以水和酒也。’玄谓凉今寒粥,若糗饭杂水也。”是“凉”字本为食物名,属名词,后才转化为形容词,乃因其物性而取清凉之意。此句中的
“凉”字,意即清凉。唐汝谔《古诗解》 云:“凉,州名,以其地处西方,常寒凉也。”徐仁甫《古诗别解》 谓“凉与下‘溪冷’之冷同义”,均误(详下说)。阳,徐仁甫云:“阳者,重迭词中表声之字,犹《杂曲·蜨蝶行》‘摇头鼓翼何轩何奴’之‘奴’,亦迭词中表声字。”徐说是。按,阳字作为表声之字用在两个凉字中间,主要是在语气上起强调的作用,“凉阳凉”犹言“多么的清凉啊!”这句是说时当春夏,清泉流于石上,水是多么的清凉啊!“石,水流为沙”句意甚明,《说文》云:“沙,水散石也。”正是其解。这句是说水冲漱着石子,石子渐渐地变成了沙。锡,唐汝谔解为“铅粉之类”,大谬。《仪礼·大射仪》郑玄注“幂用锡若絺”云:“锡,细布也。”又,《郊祀歌·练时日》“曵阿锡”句师古注引如淳曰:“锡,细布也。” 锡通緆,《说文》云:“緆,细布也。”这里以“锡”字形容沙,乃取其细意。以,犹“且”,连词。“以”之训“且”,铙歌中屡见,此如第七曲《巫山高》中的“高以大”、第八曲《上陵》中的“风以寒”、第十六曲《临高台》中的“高以轩”之句,都是其类。此句是说水中沙既细且微。
河为香。
河,宋吴仁杰《两汉刊误补遗》卷八引《太康地记》曰:“河北得水名河,塞外得水名海。”《经典释文》卷二十八曰:“北人名水皆曰河。”是知河在古亦为流水之通名,此河字意即小河,非指黄河。为,有也。《孟子·滕文公上》:“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赵岐注:“为,有也。”《韩非子·内储下》:“犀首与张寿为怨。”言犀首与张寿有怨也。香,夏敬观《汉短箫铙歌注》 解作“水泉甘美”,此实不可从。愚以为,香即香草,香草指兰,此由句中“懐兰志金”及曲末“开留离兰”二语可知。“河为香”者,谓河中有香草也,其句子结构和句意均同于第十六曲《临髙台》“江有香草目以兰”之句。这句是说,小河中长满了兰之香草。
向始冷,将风阳北逝。肯无敢与于扬?
此数句唐汝谔读作“向始溪冷将风。阳北逝肯。无敢与于扬。”夏敬观读作“向始溪冷将风阳。北逝肯。无敢与于扬。”逯钦立读作“河为香向始溪,冷将风阳北逝。肯无敢与于扬。” 这些句读并不正确,而各家的句解也都是十分错误的。向始一词,陈本礼《汉诗统笺》 解作“向使”,假设之词。徐仁甫以“向始”犹言“往先”,时间词。唐汝谔则解“向”为“对”。按,陈、徐、唐三家皆误。古有“向始”一词,犹言“方始”,即今言“刚刚”或“刚刚才”,时间词。《北史·孝行传》载长孙虑言曰:“虑兄弟五人,并冲幼。虑身居长,今年十五,有一女弟,向始四岁,更相鞠养,不能保全,父若就刑,交坠沟壑。乞以身代老父命,使婴弱众孤,得蒙存立。”此即是其证。冷,,《古诗纪》作溪。夏敬观以为“当是稣字形讹”,此说无稽。《尔雅·释水》曰:“水注川曰溪。”如前所言,上文之“石留”,意即“石上流水”,水流川成溪,此其必然,故此字作“溪”字甚合于文理,应从《古诗纪》。冷,《说文》云:“冷,寒也。”此言节候变化,溪水由在春夏之清凉一变为秋冬之寒冷,“冷”字之“寒”意在程度上较前之“凉”字为深也。如此,“向始溪冷”四字可读为一句,意为“溪水刚刚变得寒冷。”将风阳三字,夏敬观解作“使风扇阳和。”徐仁甫说“溪冷风扬,本来如此。”意即溪水变寒,冷风飞扬。逯钦立则言:“冬日行北陆,故曰阳北逝。”按,《礼记注疏》卷三郑玄注“前有尘埃则载鸣鸢”云:“鸢鸣则将风。”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卷四十云:“《禽经》云:鸢,不击有贪。注:不善搏击,贪于攫肉。又云:风翔则风。注:风禽,鸢类,越人谓之风伯,飞翔则天大风。宋陆佃《埤雅》卷六云:《释鸟》云:鸢,乌丑,其飞也翔,高飞曰翱,布翼不动曰翔。鸢,鸱也,摩风回翔,故其飞也翔。《曲礼》曰:前有尘埃,则载鸣鸢,鸢鸣则将风故也。”据此,句中“将风”二字意当为摩风、乘风,非如夏、徐、逯三人所解。“将风”之意既是摩风、乘风,则其后与之成句的最为合理的成分当然就应该是“阳北逝”三字。王逸《九思》有句云:“乃回朅兮北逝。”“将风阳北逝”作为句子其结构正好与其相类。因此,“阳”字就不能解为“阳和”或“飞扬”,而应以声词视之,其功能与前面的“凉阳凉”之“阳”相同,也与王逸此句中的“兮”字相仿佛。北逝,王逸《九思》注曰:“复旋至北方也。”这句是说,“溪水刚刚变得寒冷,他(指鸟)就乘风飞向北方去了。”而唐汝谔、夏敬观、徐仁甫则将“北逝”二字与下之“肯”字连读,唐汝谔说:“逝肯犹言谁肯也。”夏敬观说:“北逝肯。肯,可也,指呼韩邪单于欲北归其庭,可听之也。”徐仁甫则谓:“逝同誓,即誓肯北,谓矢志愿留于北方也。”或滥引史实,或改字解诗,实为牵强。按,在古汉语中,肯字一般有两种用法,一表肯定,意为“可”,一是作为疑问词,犹言“岂,难道”。作为疑问词,它常常与“不”字或“无”字连用,形成反意疑问句结构,意为“难道就不……么?”或“难道就不能……么?”其基本句型有:
1、肯不敢……乎?王樵《尚书日记》卷十三:“矧曰:小人怨汝詈汝,肯不敢含怒乎?”
本文原文
2、肯无……哉?赵鹏飞《春秋经筌》卷二:“则齐陈郑主会者,肯无赂而赦宋哉?”
3、肯不……乎?程大昌《禹贡论》上:“禹尝名之以济,而后世肯不以济目之乎?”
4、肯不……?陈禹谟《骈志》卷十五:“宁有刘媪本姓实存,史迁肯不详载?”
与之相比照,“肯无敢与于扬”已属此种反意疑问句无疑。因此,“肯”字就不该与“北逝”相连成句,而应与后面的“无敢与于扬”数字相连成句。由于诸解家不知道这是一个反意疑问句,继而又对句中“与于扬”三字的解释陷入了盲人摸象的境地。夏敬观说:“无,当是舞字形讹,于扬,当是干扬形讹。……言以文德来人也。辞意谓单于不足与于干扬之舞也。” 徐仁甫说:“无敢与于阳。‘无’犹‘不’;与,归也。《吕氏春秋·执一》‘少选曰与子。’注,与犹归也。北指阴,则阳指南。北逝肯无敢与于阳,言誓肯留北而不敢归于南也。即坚守北方,不肯移南之意。”此皆望文生义,强为之解。按,“与”音预,犹言“参预”或“加入”,如:《周礼·司弓矢》:“天子将祭,必先习射于泽。泽者,所以择士也。已射于泽而后射于射宫,射中者得与于祭。”《礼记·曾子问》:“曾子问曰:大功之丧可以与于馈奠之事乎?”《左传·庄公十六年》:“郑伯治与于雍纠之乱者。”各家皆注曰:与,音预。意为“参预”或“加入”。“于扬”之句子结构同于《诗·桃夭》“之子于归”之“于归”,郑玄笺云:“于,往也。”徐仁甫解“扬”为“阳”,乃是以前面有“北逝”之“北”字,故以此“扬”字与“将风阳北逝”之“阳”字互易,以“扬”为“阳”,把它作为方向词与“北”字对举,解其意为“南”。如果说是对举,那作者当初何不直接就将“扬”字写作“南”字,而偏偏却绕这么大一个弯子将其写作“扬”字?让读者费这么大的心思去解“扬”为“阳”,又解“阳”为“南”。倘若真是这样,铙歌的创作也太失水准了。而实际上,铙歌的作者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是并不会如此以艰深文浅易的,在第六曲《战城南》、第十曲《君马黄》中就有使用“南”字与“北”字以为对举的漂亮句子。《战城南》句云:“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君马黄》句云:“美人归以南,……佳人归以北,……。”并不以“扬”字或“阳”字与“北”字对举,而是直接用“南”字与“北”字对举。所以,以“扬”为“阳”,解其意为“南”在此是不成立的。按,《说文》解“扬”字曰:“扬,飞举也。”句中“扬”字应从此取“飞举”意。《诗》云“燕燕”、“仓庚”、“振鹭”,“于扬”即此“”之意。至此,这句话的意思也就十分明白了,它是说,“我难道就不能同他一起远走高飞么?”
心邪!怀兰志金,安薄北方?
按,此数句诸家皆如此读,可从。唯夏敬观读作“心邪懐兰,志金安,薄北方开留离兰。”不可从。“心邪”可读为一句,其句式同于第十五曲《上邪》之首句“上邪!”邪,感叹词,这句的意思是:“我的心啊!”“懐兰志金”四字,唐汝谔、徐仁甫均引《周易》之言为其出处,《周易》言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若兰。”夏敬观说得更其玄乎,“邪字是声,兰当为阑,兰阑古通,下兰字亦然。受他兵日阑。……盖指遮虏障也。心怀兰,谓单于北归,当心怀其地也。金,当为今,以形声俱近讹。志今安,谓单于今后留念,天下可安也。”夏氏此说无乃求之过深,郑文已有专文《驳《〈汉铙歌十八曲〉都是军乐说》 予以批驳,足以说明夏氏此说之不能成立,可参看。唐汝谔、徐仁甫引《周易》之言解此四字,意稍近之。不过,这仍不是其确解。愚以为,“怀兰”一词,《楚辞》中已有成语,取意当从《楚辞》。刘向《九叹》曰:“怀兰蕙与蘅芷兮,行中壄而散之。”王逸注曰:“言己懐忠信之德,执芬香之志,远行中野,散而弃之,伤不见用也。”又王逸《九思》曰:“怀兰英兮把琼若,待天明兮立踯躅。”王逸注曰:“言怀兰把若,无所施之,欲待明君,未知其时,故屏营踯躅。”据此,“怀兰”之意就是“怀忠信之德,执芬香之志。”“志金”一词则为古汉语中常用的比喻语,乃“志若金石”之省,比喻人的志行、操守之坚定,古代典籍中所在皆是。常璩《华阳国志》卷十云:“李弘字仲元,成都人。少读五经,不为章句。处陋巷,淬励金石之志。”晁逈《法藏碎金录》卷八云:“夫能坚固金石之志,详求宝玉之书,穷尽天人之理。有此三善,可无愧于心矣。”张君房《云笈七籖》卷九十六云:“请经若饥渴,持志如金石。”安薄北方四字,徐仁甫解释说:“安薄北方?安犹何也,岂也,薄谓轻弃,言我岂轻弃北方哉?”唐汝谔云:“薄与厚对,疑有厌薄之意。”按,释“安犹何也,岂也”则可,释薄为“轻弃”、“厌薄”则谬。薄同泊,犹言止泊,《楚辞》有是语。屈原《九章·哀郢》句云:“忽翱翔之焉薄?”王逸注曰:“薄,止也。言巳遂复乗大波而游,忽然无所止薄。”宋玉《九辩》句云:“超逍遥兮今焉薄?”王逸注:“欲止无贤,皆谗贼也。”《九辩》又有句曰:“忽翱翔之焉薄?”王逸注:“浮游四海,无所集也。”可见,这四字的意思就是,“我怎么能(像他一样)止泊于北方呢?”其意正与唐汝谔、徐仁甫所说的相反。
——开留离兰。
开留离兰四字十分难解,元左克明《古乐府》巻二作“开留离藂兰。”左氏大概是想通过添一“藂”字来顺通句意,然而即使是添一“藂”字,句意也未必可通。李调元认为,此四字为“乐工标记语。谓歌者歌‘留’字,当开展其音;歌‘兰’字,当离隔其音。此句不应列之章内,或小写之。” 徐仁甫解云:“‘开留离兰’,开离互文,今言离开。留兰亦互文,谓此石留之地,譬如芝兰之室。‘开留离兰’即‘薄北方’之同义语,故‘安薄北方’犹言安肯‘开留离兰’耶?”二家的解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我更觉得徐仁甫先生的解释有可取之处,只是需要纠正两点。其一,徐仁甫先生以留兰为互文,解留为石留之地、兰为芝兰之室,这是对的,但以开离为互文,解开为离开则不敢苟同。愚以为,“开”即开始,《后汉书·冯衍传》冯衍《显志赋》曰:“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李贤注:“开、发,皆始也。”“离”字则如徐仁甫先生所解,意为“离开”。如此解,这句的意思就是:开始离开这流淌于石上的泉水、小河中的兰之香草。其二,由于徐仁甫先生前面错误地把“安薄北方”一语解为“岂轻弃北方”,因而这里又错误地把“开留离兰”说成是“薄北方”,即离开北方。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安薄北方”的意思是“怎么能(像他一样)止泊于北方”?徐仁甫先生恰好把意思给弄反了,此则不可从。我像这样来解“开留离兰”四字,论者也许会感到它的意思极其突兀,与上文颇有些不协调。但是,当我们认识到此四字是属于这首诗的乱辞时,这一疑惑也就释然了。《宋书·乐志》卷四末北宋人校记曰:“《汉鼓吹铙歌》十八篇,按《古今乐录》,皆声辞艳相杂,不可复分。”《汉鼓吹铙歌》十八篇既有艳,则趋与乱亦当有之,如第八曲《上陵》,就明显地有乱辞。何为艳、何为趋与乱?《乐府诗集》巻二十六云:“艳在曲之前,趋与乱在曲之后,亦犹呉声西曲,前有和,后有送也。”那么,乱辞在一曲之末又起什么样的作用呢?《汉书·扬雄传》师古注曰:“乱者,理也。总理一赋之终也。”《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司马贞索隠引王师叔曰:“乱者,理也。所以发理辞指,撮总其要,而重理前意也。”《国语·鲁语》韦昭注曰:“辑,成也。凡作篇章,义既成,撮其大要以为乱辞。诗者,歌也,所以节舞者也,如今三节舞矣,曲终乃更变章乱节,故谓之乱也。”而以我们上所解“开留离兰”四字所得到的内容恰好合于乱辞这种“撮总其要”、“重理前意”的特征。根据我们在前面所进行的分析,这首诗是写两只鸟曾经共同生活在水流石上、小河中长满兰之香草的美好环境,但是,当节候变化,溪水刚刚变冷的时候,他(鸟)的同伴就忍受不了这种艰苦,乘风飞往北方去了。而他(指鸟)则意志坚定,不肯离开此地飞往北方。很显然,诗就是围绕着离开还是不离开它们生活的环境——水流石上、长满兰之香草的小河这一主题来展开的。而上所解“开留离兰”四字,其意则为:“开始离开这流淌于石上的泉水、小河中的兰之香草。”这正好是诗的这一主题的一个总结。所以将“开留离兰”四字视为诗之乱辞是合宜的。
在对诗的句意作了这样的解释、分析之后,为了便于更清楚地理解,下面我们就将其句读和句意作如下的总结:
石留,凉阳凉。石,水流为沙,锡以微。河为香。向始(溪)冷,将风阳北逝。肯无敢与于扬?心邪,怀兰志金,安薄北方?——开留离兰。
按,诗中两“阳”字为声词,小写以示之;“”字校正为“溪”;“开留离兰”四字为乱辞,前用破折号以示之。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匈奴人也自称是炎黄子孙。战国时期,匈奴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常南下攻扰中原,我们所熟知的“修长城”、“公主和亲”、“苏武牧羊”、“张骞出使西域”等历史重大事件,都记录着汉与匈奴的纷争与和解。
公元前48年,匈奴发生民族分裂:一部分约五千户南下归汉,称南匈奴;公元89年,北匈奴在东汉和南匈奴的联合夹击之下,再次发生分裂,少数留在原地,大部分人马向西开进,开始了漫长的西迁之旅。
几十年后,匈奴人到达里海附近的一片大草原,在那里蛰伏了将近200年。公元360年,匈奴民族重新崛起,继续向西开进,在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建起了强大的国家。公元430年前后,匈奴人再次大举西迁,到达定都班加尼亚(今匈牙利西部),建立了帝国,势力东起里海,西至莱茵河,南到阿尔卑斯山,北到波罗的海,控制了东欧和西欧大部分地区。这就是今天匈牙利的前身。
匈奴人是“马上得天下”的始作俑者。剽悍的匈奴兵所到之处,欧洲人被打得落花流水,望风而逃。公元435年,最著名的匈奴首领阿提拉趁古罗马帝国分裂之际,率领匈奴兵一举击败定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的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俯首称臣,每年纳贡700多磅黄金。公元443年,阿提拉率兵卷土重来,再败东罗马,掠夺黄金6000磅。东罗马被迫将岁贡增至2100磅。公元447年,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和色雷斯一带发生地震,局势动荡,匈奴人第三次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东罗马不得不将多瑙河以东300英里,南北100英里的土地割让给匈奴。
公元451年,阿提拉以西罗马皇帝拒嫁公主荷诺利亚为借口,率大军杀奔西罗马首都罗马。西罗马皇帝自知不敌,请出罗马教皇去游说。罗马教皇恳请阿提拉不要毁灭罗马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并承诺保证许嫁公主。阿提拉心有所动,于是改弦易辙,率大军越过莱茵河,准备一举征服西欧。没曾想,此举中了西罗马的缓兵之计。同年7月,西罗马帝国联合同样受到威胁的西哥特人、法兰克人和勃良第人等组成联军,在今巴黎近郊的卡塔隆尼平原展开决战。在有备而来的强敌面前,匈奴大军首尝败绩,大伤元气,从此呈现颓势。
第二年阿提拉为报一箭之仇,再度兵发西罗马,罗马城再度告急。岂料匈奴军中发生了瘟疫,战斗力急剧下降。加上粮草不济,东罗马援军又拍马杀到,阿提拉只好黯然下令撤军。不久,阿提拉在行军途中暴病身亡。匈奴帝国群龙无首,自相残杀,帝国大厦终于在公元455年轰然倒下,欧洲人总算松了一口气。
西罗马帝国被匈奴人这么一折腾,同样遍体鳞伤,一蹶不振。11年后的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个皇帝罗莫洛斯被后来崛起的日耳曼人废掉了,罗马帝国也宣告灭亡。
蒙古人的“长子西征”
让我们再走进公元1235年。这一年,蒙古可汗窝阔台召集忽里勒台大会,决定遵照成吉思汗遗训,向西开疆拓土,征服世界。会议决定由各支宗王长子或长孙领兵西征,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也遣长子出征。这支以拔都为统帅的“长子西征”大军,到了欧洲更是风卷残云,横扫一切劲敌!
1236年,征服伏尔加河中游的钦察诸部。1237年冬,征服俄罗斯本土和基辅。1241年,大败波兰、匈牙利和德意志3国联军。西征大军继续向西推进,波兰、捷克(波米希亚)和匈牙利被一举击败。1242年冬,正当西征大军向西欧的桥头堡――奥地利的维也纳出击时,忽然传来窝阔台去世的消息。按照老规矩,长子必须回去商讨国事。拔都立即率大军东返,远征行动遂告停止。
行军途中传来新汗继位的消息,拔都索性就在伏尔加河下游建萨莱城(今俄罗斯斯阿斯特拉罕附近)为首都,成立了钦察汗国(也称金帐汗国)。钦察汗国下设12个公国,疆土范围包括额尔齐斯河以西,多瑙河以东,克里米亚半岛及北高加索地区以北的广大地区。今天的俄罗斯大部,以及乌克兰、立陶宛、保加利亚等当年都是向蒙古人纳贡的藩属公国。钦察汗对各公国分而治之,分别颁发册封诏令。再从各公国王公中选出一个人,任其为“全俄罗斯的大公”,由他代表蒙古人向各公国征收贡赋。钦察汗国统治俄罗斯地区将近250多年后灭亡。
2、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荔枝香近·七夕》
3、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4、开过南枝花满院。——《凤栖梧·甲辰七夕》
5、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6、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7、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8、梦魂偏记水西亭。——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9、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10、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2、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13、分钿擘钗凉叶下。——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14、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15、喜鹊桥成催凤驾。——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16、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17、倚楼起把绣针小。——《秋蕊香·七夕》
18、玉钩斜傍西南挂。——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19、彩云断、翠羽散,此情难问。——《惜秋华·七夕》
20、知天上计拙,乞巧楼南北。——《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21、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22、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23、黄四娘沽酒当垆,一片青旗,一曲骊珠。——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24、陈迹晓风吹雾散。——《凤栖梧·甲辰七夕》
25、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26、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27、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28、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王建《七夕曲》
29、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李贺《七夕》
30、夜色银河情一片。——《凤栖梧·甲辰七夕》
31、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徐凝《七夕》
32、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33、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34、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劳飞。——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35、谁念文园病客?夜色沉沉,独抱一天岑寂。——张埜《夺锦标·七夕》
36、留连,有残蝉韵晚,时歌金缕。——《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37、扁舟夜宿吴江,正水佩霓裳无数。——《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38、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李商隐《壬申七夕》
39、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40、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41、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42、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43、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44、乞巧双蛾加意画。——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45、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李贺《七夕》
46、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李贺《七夕》
47、度金针、漫牵方寸。——《惜秋华·七夕》
48、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荔枝香近·七夕》
49、抛梭振镊动明珰,为有秋期眠不足。——王建《七夕曲》
50、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51、恨无端、添叶与青梧,倒减却、黄杨一寸。——顾贞观《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52、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李商隐《壬申七夕》
53、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孟浩然《他乡七夕》
54、怕闻井叶西风到。——《秋蕊香·七夕》
55、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李商隐《壬申七夕》
56、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荔枝香近·七夕》
57、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58、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59、玉纤暗数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顾贞观《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60、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61、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62、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李商隐《辛未七夕》
63、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李商隐《辛未七夕》
64、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惜秋华·七夕》
65、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66、庆人间七夕佳令。——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67、复畏秋风生晓路。——王建《七夕曲》
68、琅玕碧,花影弄蜻蜓。——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69、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70、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71、新月西楼,相约同针线。——《凤栖梧·甲辰七夕》
72、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73、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74、世间离恨何年罢。——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75、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76、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77、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78、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79、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80、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孟浩然《他乡七夕》
81、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82、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李嘉祐《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
83、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84、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85、问欢情几许?早收拾、新愁重织。——张埜《夺锦标·七夕》
86、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87、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88、崔徽休写丹青,雨弱云娇,水秀山明。——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89、东飞乌鹊西飞燕。——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90、天如水,团扇扑流萤。——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91、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92、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93、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94、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王建《七夕曲》
95、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9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97、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98、鹤钩空带蛛丝卷。——《凤栖梧·甲辰七夕》
99、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100、上窗风动竹,月微明。——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01、滴露和云,添花补柳,梳洗工夫。——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26岁的白雪飞,站在蓝得已褪色的帐篷前,一脸茫然。他不明白,为何自水库移民以来,他和家人都变成了黑户: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也没有安身立命的家。
“找对象吧,人家一听说是万工的,扭头就走了;出门打工吧,没有身份证,连火车也坐不了”,白雪飞对自己的困境百思不得其解。他只知道,生活从2008年开始改变――这一年3月,下游的瀑布沟水电站意欲蓄水发电,他家所在的万工乡万场村则正在紧锣密鼓地催交移民安置建房费。
父亲白元举,1957年生,老两口只有雪飞一个独子。以前老家紧偎大渡河边,家里有2亩多地。下游修水库后,作为库区搬迁,白家和其他万场村的移民一样,在土地、当年粮食等做出补偿后,其中住房一项,万场村民大多选择了在原住房补偿价的基础上补齐差价,由政府统一安置。
“5・12”大地震后,万场村的村民全部被搬到了新安置地――二蛮山腰,等待移民房建成。海拔2000多米的二蛮山腰,是汉源县570多个水电移民安置点之一。
为建大渡河上最大的水电站――瀑布沟水电站,汉源全县10年共迁移近10万移 民,还将有着数千年历史的老县城一次性沉入水底。大渡河在这一段,也因筑坝发电,变成了一个84平方公里的浩渺大湖。
“要求在2008年3月的最后三天内,将所有造房差价交齐,否则不负责搬迁安置”,白元举讲,自家经济条件不好,三个人东拼西凑交足了2.8万元,希望能在靠后的山坡上建一幢两层的安置房。跟白元举类似的,还有村民罗淑琼,补足了3.3万元的建房费。
家庭经济更不济的村民张雨全,则只交了1万多元,希望搬迁上去后,能有个25平方米左右的蜗居地。
2009年夏天,万场村部分移民房建成,一些移民开始入住。不料2010年7 月27日晚,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山崩,又将十多户村民新修安置房和24名村民全埋了进去。“二蛮山1984、1990、1992年都曾发生过山洪和泥石 流,曾将汉源至乌斯河的公路、及上百亩良田冲毁,县政府都有档案记录,为何移民点灾后重建,还要选在这个地点重修?”
万场移民曾跪求政府重新选择移民点未果。
“政府后来让我们选择生产安置,安置到九襄乡去,但我们没去,因为在万场已经 交了钱,退不回来”,白元举一家搬到山腰后,无地无房,至今还依靠着2007年的粮食收成吃饭度日。身份证也因为安置不下来,被扣在了当地派出所。罗淑群一家则选择了一处坡坎,用老屋折下来的破砖烂瓦巴在坎边,搭了一个窝棚,平时只能弯着腰进出。
据汉源县政府人员透露,至今全县类似未解决问题的水库移民还有100-200多户。
移民问题
2011年、2012年,万场村民两次进京上访。那时张雨全才知道,国家局有两个接待窗口,一个写着“移民”、一个写着“灾民”。“我们既是移民,又是灾民,该去哪个窗口呢?”张雨全说自己当时很困惑。
同样,在金沙江畔,为筑就堪与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装机容量1400万kW)相当的溪洛渡水电站,也面对大量无处安置的水库移民。仅水库淹没区,就涉及四川省雷波、金阳、布拖、昭觉、宁南和云南永善、昭阳、鲁甸和巧家 9个县,且所淹地区多是汉族、彝族、回族、苗族等多民族聚居地,90%以上为农民,大量良田被淹,光云南永善县水库移民就达数万人,
据永善县委宣传部介绍,对溪洛渡水电站的移民,一般采取城镇化安置、自行安置、外迁、后靠等四种方式进行,简单讲,第一种是政府帮忙建房,无地;第二种是政府房、地均不管;第三种则是政府负责外迁找房又找地;第四种则是水涨人往山上走。其他大江大河畔的移民安置政策也大同小异。
今年五月,按照溪洛渡水电站建设进度,应达到正常蓄水位发电,而3月底之前,永善县黄华乡上万移民则须全部移出库区。然而,当“江河十年行”考察人员来到永善县时,沿途却不断有移民骑着摩托或开着私家车紧追上来,纷纷反映各种移民问题。
范崇钢,黄华乡水田六组村民,反映2007年库区实物指标调查时,他正在搞养殖,当时养有10头母猪、1头公猪的养殖场,调查人员只注明了砖木结构,面积200多平方米,没有说明房屋性质,故一直没拿到生产补偿;另外范崇钢已与其父亲分开户口,移民补偿时却又变成了一家;以及范家投资的1200米电线,实物登记时,错登记成了集体财产。
樊万香,黄华乡水田二组村民。反映其在河边一荒地开了4.5亩地,种了2750棵花椒树,按实物赔偿应得82万多元钱;不料实物调查三榜公示均无异议的村干部及村民,在要发放补偿款时提出异议,认为是村集体的地,应该分近18万元钱给村集体。樊万香上诉至永善法院,法院判回由村集体决定该补偿款具体分配意见。由于不少村人已外出打工,一直无法形成集体协议,樊家的补偿款也 一直未到位。
永善县委宣传部也承认,黄华乡移民问题非常突出,去年一年就曾发生6000多起纠纷。
第二天上午,在负责接纳黄华乡移民、正抓紧赶工建设的朝阳集镇,村民廖文军当着工程监理人员的面,随手拿起堆在一旁的两块空心砖,当当碰撞两下,顿时碎成齑粉。72岁的老人陆明昭气得发抖,连称:“用这样的砖为移民建房子,没天理呀”。57岁的黄葛村村民杨如珍,则一手拿着两个馒头,一手拿着一小瓶敌敌畏找政府工作人员扯皮,边哭边说她家正在修的房基裂了15条缝,想推倒重新浇铸,没人管。
对发展中的西南县乡来说,修水库和移民都将促进县城的发展。
在云南绥江,因建向家坝水电站,今天旧县城已经永远地沉入了水库之下,新县城刚刚建成,城区一片凌乱。“以前旧县城面积1.7平方公里,现在新城4-5平方公里;以前老街道只有8米,现在是32米;以前广场1个、码头1 个,现在广场3个、码头3个”,县环保局长陈清华掰着指头数,认为:修水库让整个县城的发展,至少提前了100年。
按迁移规划,云南永善县老县城不必搬迁,相关政府人员也算好了一笔账,“站在地方发展角度,羡慕绥江(县)多少年的遗留问题,可以一次性解决”,“新县城肯定比旧城规划的好”,“但一个城市的文化却断掉消失了,以后都要按同一个模式来建,原先城市的味道没了……”这位政府官员做了一个两全假设,说要是能自由选择的话,她愿意选择政府办公区搬到新县城,老县城留下来做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