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梦境家园

梦境家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梦境家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梦境家园范文第1篇

我心中的神舟它有彩虹一般的颜色,有公主梦境的境地,它的“头”是米黄色的,上面尖尖的,下面却肥嘟嘟的。它的“身子”是最上面是一栋空中小屋,空中小屋是棕黑色的,,累了、困了都可以在那儿休息;小屋的下面是控制舱,控制舱是银白色的,它有最先进的自动控制功能,遇到太空垃圾还会将它毁灭,让太空一尘不染。它会把人们带到鸟儿的家园——天空,在天空上自由翱翔;它会把人们人们带到美丽的太空,让他们饱览太空无限的风光,实现遨游太空梦想;它会把人们带到火星,让火星成为我们第二个家园……

这就是我心中的神舟。

五年级:贝诺诗

梦境家园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再别康桥》;《梦游天姥吟留别》;比较;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002-02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时代如何变幻,总能发现一些惊人的相似迹象,如果循着踪迹一路走来,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处在历史流变之中的永恒。

《再别康桥》是一首现代新诗,它产生于新月派诗人徐志摩之手,时光证明了它的鲜活的生命力,它以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力、新奇的夸张和比喻征服了读者,诗歌以梦入,展现了作者大胆的艺术表现力。而远在盛唐,诗人李白才思不群,风格俊逸,他的诗歌从诞生之日起就大放异彩其魅力直至今日仍未消减。其名作《梦游天姥吟留别》更是充分以诗歌鸣志,将“梦”演绎到了虚实相生、似是而非的地步。以今人的眼光仔细探究古代之梦与现代之梦,在似与不似之间思考徘徊,也是别有风味。

《再别康桥》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最为突出的就是二者之间都有梦境的出现。“文学与梦从文学的缘起就是难解难分的,人类的文学历程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梦与诗交织的过程,诗让世界充满了意义,也给人类的生存允诺了精神的家园,可有时精神家园的难以回归却使人类精神成为无家可归四处飘零的幽灵,于是诗人便以梦的方式让疲惫的心灵得以短暂的歇息,为本我的回归修葺了一个精神的巢穴。”但是正如中国武术醉拳一样,醉拳不是真等喝醉了酒打的杂乱无章的拳,而是模仿醉汉动作的一种拳术,实际上是形醉意不醉,是由严格的武术手法、步法、身法等组成的套路。写梦的诗人往往就像打醉拳一样,借助精巧构思的梦想之境,才能将大千世界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引领读者走入梦境的时,除了传导出诗人独具匠心的设计美感,同时更加巧妙的发挥了“诗言志”的功效,将自己胸中块垒也抒发的淋漓尽致。经人考究,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梦游当为“梦想游”而非“梦中游”,“诗中的‘梦’游并非是在‘梦中’游,而是一种‘梦想’游。因为‘梦中’的‘梦’,通常表现的是人的一种无意识状态,其‘梦中’的内容多是画面芜杂、呈现无序、缺乏内在联系的零散印象;而‘梦想’的‘梦’,则通常表现的是人的一种有意识行为,其‘梦想’的内容常为目标集中、表达有序、具有逻辑层次的想象过程。综观全诗,所表现的完全是诗人的一种有意识的、主动而自觉的创作行为,其‘梦想’的产生、‘梦想’的内容、‘梦想’的追求都非常清晰而有条理,富有逻辑思维的层次性和积极联想与想象的过程性。”同理,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一诗中提到“寻梦”以及之后出现的梦境,也是一种梦想之境,而非真正的梦中之境。李白的梦想中出现了虎豹熊罴、云君仙驾,完全寄托着李白不受束缚的个人向往,代表了李白内心对自由的渴望,即使在这样的诗歌中,儒家思想加诸于人的积极愿望仍呼之欲出;而徐志摩,则轻松的卸掉了俗世的烦扰,在梦境中自由唯美的与自然合二为一、神灵交会,大胆的追求着只有人类美好心灵才能映射出的绝对理想。

说到底,李白的梦、徐志摩的梦都是交织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李白的梦缘于建功立业的未能如愿,徐志摩的梦则寄托着在现实中不能够达到完美的对单纯信仰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作者确实是以这种梦游的方式赢得了心理愿望与现实生活的平衡,缓和了现实与理想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完成了一个自我解脱清洗和净化的过程;用做梦来表达最高境界的自我,追求精神的超我解脱。”这样的梦境事实上对创作者来说是在谋求一种健康的平衡,而诗歌展现出来的正是一种阳光的态度,所以这样的诗歌才能够历经岁月的淘洗依然读之舒适自然,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

其次是对清新飘逸的诗风的传承。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中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李白继承了前人诗歌清新俊逸的风格而又有所突破,在《梦游》一诗中,整个诗歌意境由实到虚再到实,在虚拟的梦境中,境界雄奇瑰丽迷离恍惚,给人视觉上的感受是轻烟缭,仙乐飘飘;而《再别康桥》一诗中,诗歌的意境更是空灵飘渺,尤其是首段,“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作别西天的云彩”其轻盈飘逸、空灵出世和李白的诗歌如初一辙。但是在没有明确提出诗歌理论的古代,李白的诗歌更加酣畅淋漓、肆无忌惮,这可以看做是李白自己在现实中受挫和压抑激情的强烈反扑;徐志摩则完全是在自己的单纯信仰的指导之下对俗世的反拨:些许的叛逆也是这两首诗歌的魅力所在。而徐志摩的诗歌则奉行着“理性节制情感”的现代诗歌理论,所以在抒发个人情绪的之后又归于“烟笼寒水月笼沙”的静谧。

再次二者共同之处都是抒别离之情而显洒脱。古之抒别离之情无不深情悲切。柳永《雨霖铃》中的“暮霭沉沉楚天阔”的压抑与空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今朝买醉的沉迷;“西风紧,北雁南飞”(王实甫《西厢记》)的凄迷。李白在此梦醒时分,离别之时,却潇洒的说到:“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背后则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潇洒和旷达;同为离别,徐诗则是淡淡的甜蜜,为赋新词强说的愁绪,但一切都归于一种云淡风轻的潇洒,“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则诠释了这种空灵的境界,显得卓尔不群,飘渺高超。

最后,今人都可以诗知人论世。“李白生平浪迹天下,而大起大落的身世遭遇又使他广泛接触了生活的各个层面。他鲜明的个性就是在充分吮吸时代气息的基础上形成的。”李白的游侠思想使他穷其一生,壮游天下,祖国的名山大川,几乎都留下了他仗剑游天下,以诗会友的足迹,他身上的豪气自是无人可及,“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李白《将进酒》)更体现出他鄙视金钱,超脱现实的个性;他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出行往往是“仙药满囊,道书盈箧”(《送李白之曹南序》),“诗人对世事如梦的感慨,是对长安三年生活的痛苦总结,是鄙弃黑暗社会、追求光明、自由的宣言:是诗情的自然升华与结穴”。这一切从国家意识向自我意识、政治承担向个人趣味的转移,显示出诗人对自我认识的深入、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内心生活的尊重,形成了所谓“‘爱’、‘自由’和‘美’的‘单纯信仰’”。以徐志摩不入流俗以及天真避俗的性格追求来说,在国家积贫积弱的现代社会,在康桥,他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自由的人文环境下找到了心灵的皈依,所以,才能够在诗歌中表现出现代作家少有的从容和潇洒。否则,作品如果追求和时代相融合的话,是不可能表现的这么飘逸脱俗的。

参考文献:

[1]王连弟,孙东升.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境解读.福建莆田重庆工学院学报,第21卷11期.

[2]周国瑞.解析的“梦”.文学教育,2011年2月.

[3]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中).复旦大学出版社.

梦境家园范文第3篇

沿着神奇的苍山 在水边生长

点苍第一山云弄峰下 为什么

我富饶的家园 如此迷人

那千百万年岁月凝固的沙滩

是古老的小村无法抹去的记忆

为什么 这人间的仙境

生下我 养大我 恋着我 为什么呵

故乡已泊在二十一世纪的海湾

我却在她温馨如春的怀抱中醉了

那些童年的低矮的草房不见了

那些少年的苦难的渔舟腐朽了

那些像生活般千疮百孔的船帆沉落了

那些饱尝饥饿和贫血的日子走远了

一个离开故园数十年的人

在家园品着乡酒 让回忆去流浪

乡音难改 但青春却一去永不复返

我常在梦中听见母亲站在洱海岸边

喊我乳名的声音 絮絮的海浪

撞击着我蓝色的梦境中崩溃的心岸

回望家园 美好的时光异彩纷呈

稻谷金黄 肥鱼满舱

连那一声声锈迹斑斑无奈的叹息

也早已融进故乡富足的每一个时辰

我还能对故乡的过去唠叨些什么

在家园的美丽中我走亲访友

乡情浓如故乡久久酿造的那瓶老酒

尚未开启 酒香已经让我沉醉

我寂寞的歌吟也许从此不再寂寞

我徘徊的心事也许从此不再徘徊

火塘边 我饮着苦酽的烤香茶

这味道是正宗的乡土的滋味

就算我饮过世界上最好最昂贵的佳茗

怎比用故乡的水泡出的这杯香茶清心

衣袂飘飘的村姑 回眸的笑意

点燃了我早已有些混浊的目光

难道她就是当年那个没做成我新娘的女人

篱笆边轻轻弹琴的那只振翅的蟋蟀

令我归乡的心情 一阵阵疼痛

难道我当年放养在故土的蟋蟀已经复活

鸡鸣和犬吠 牛叫和羊咩

这是乡间永不消失的动听的谣曲

路边一篷篷野刺花开得正热闹

我是一个从异乡归来的人

一缕缕故乡纯纯正正的花香

熏醉了我寻寻觅觅的游子之心

在家园徜徉 人容易相思

一度丢失的东西 早就和谐的自然

也许这些已不是我萦绕心头的乡愁

在吹响唢呐 快乐逼近的日子

穿过许多不再打捞的寂寞和孤独

我的祝福 深沉又缠绵

对久别的家园缱缱绻绻的思念

承受不了从洱海上漂来的渔歌

一条高速环海公路穿过我的家园

穿过盛产水稻 包谷 蚕豆 麦子的田野

抵达苍洱山水间的黎明和黄昏

绿化带像碧玉项练挂在洱海的脖颈

让洱海美丽如初 永不苍老

我看见一只只水鸟轻翔过洱海的水面

村庄的笑容像浪花一朵朵绽开

我的家园 从日新月异开始

回归了天空与大地的舞蹈和歌唱

家园 洱海边的岁月

我接受来自新时代珍贵无比的馈赠

自由呼吸美丽动人的风花雪月

让诗歌与爱情如洱海在我的心头荡漾

梦境家园范文第4篇

每逢夜晚,当你站立于济南零点立交桥之下,那简直是一种享受。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让你分不清是白天还是黑夜,黎明还是傍晚。二极管发出耀眼的光芒,忽明忽暗,变化多端。如彩虹那样美丽。红与绿的搭配,让你如步入世外桃源;橙与黄的搭配,让你如临温馨家园……

你可以步行于立交桥下,感受这灯光之美;可以骑自行车,在锻炼身体中还能看到灯光之美艳……桥下的沥青路,在月光灯光的笼罩下,被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如梦境一般……

黄台小学五年级:刘龙迦

梦境家园范文第5篇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拉伯吉曾经讲述过自己的一次体验:他带着一捆铺盖和衣服走在大街上,一辆计程车突然出现,挡住了他的去路。这时,从车里走下来三个男人,并以暴力威胁他。他在挣扎之余,看到计程车后面还有一辆车,车子旁边是一个没有穿裙子的女人,她正在将某种东西放进车内。于是拉伯吉意识到那三个男人想施暴于那个女人,他开始攻击那三个强盗,将他们揉挤成一个形状怪异的物体,然后放火烧了他们。将他们烧成灰后,又用他们的尸灰做成一个土堆,准各让鲜花生长。

你别以为这是一个怪诞离奇的生活故事,其实它只是一个梦境罢了。但是,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梦境,那你又错了。那么,它到底不同寻常在何处呢?据心理学家分析,在梦中,拉伯吉的意识是清醒的,能够理性的思考。所以当他发觉那三个坏人想图谋不轨时,就清醒地意识到,应该采取行动去消灭坏人!心理学家称这种在清醒意识指导下,改变梦的情节,使梦获得令自己满意的结局的梦境为清醒梦。

清醒梦。心灵家园的维护者

清醒梦对人们到底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科学家们长期以来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最近,美国心理学家得出来了一个最新研究成果:清醒梦能够帮助人们减少忧郁的情绪和神经质。当一个人处在清醒梦的状态下,他就会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将梦境改编成自己平时比较感兴趣的场面:比如生活中一直希望去自己向往的地方旅游,在清醒梦中它就可以成为现实;现实中与自己所爱的人是“牛郎织女”式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在梦中大家就可以“鹊桥相会”:而对于自己不满意而又不敢惹的人呢,在清醒梦中你甚至可以“耀武扬威”地教训他一顿。这样,平时一直无法实现的愿望和堆积在心底里的积怨就可以在清醒梦中得到实现和释放,而心理的失落感和不平衡感也就会大大降低。

但我们的梦境并不全是“心想事成”的美好场景,也有很多恐怖阴森的梦境,这样的噩梦也能够被改造成“美好”的清醒梦吗?科学家认为,当人的内心深处有潜在的心理冲突时,就很容易导致他们在睡眠中为噩梦所困。而当这些在噩梦中挣扎的人一旦被清醒意识介入,噩梦可能会向“清醒梦”的方向发展的话,他们就会在梦中力图改变恐怖的场面,想方设法让自己走出“凶境”“险境”,从而“化险为夷”,而自己原本恐惧的一颗心也会得到放松。

在美国曾经有一个这样的案例:有一位女士常常梦见自己被一个男人追赶,为此在睡眠中忧心忡忡,白天也精神不济,老是担心有人要攻击她。但是,这种状况却在一个夜晚的清醒梦之后得到了改善。在这个梦开始时,她依旧在一条小路上被男人追赶。就在此时,她忽然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在做梦,于是她告诉梦中的自己说:“我已经厌倦了这种没完没了地被追逐”,于是她停止了奔跑,转头向那追她的男人走去,问他:“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吗?”那个男人变得很温和、开朗,回答说:“是呀!我和我的朋友都需要你的帮忙。”这个清醒梦不仅帮助这位女士克服了她在睡眠中的恐惧心理,而且对她白天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她变得开朗了许多,和家人同事的关系也比先前要融洽许多。

清醒梦是如何形成的

人们在为清醒梦奇妙的作用而感叹不已时,恐怕还心存疑惑:那到底清醒梦是如何形成的呢?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可以做到清醒梦呢?其实,这和一个人所受到的外在刺激有很大的关系。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受到外在环境的刺激,这些刺激可能存留在潜意识当中,当他进入到睡眠中时,大脑就有可能比较清醒地将潜意识中的刺激以梦的形式“重演”。比如读了一本小说之后,小说中的某个情节会让他产生很深的印象,以至让他很想亲自到故事中去体验一把,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这些又是无法实现的。那么,这些让他“着了迷”的故事情节就会比较深刻地潜藏在他的内心深处。在睡眠中,它们就会“不由自主”地从潜意识里“跳将”出来,刺激大脑,使大脑逐渐变得活跃,而活跃的大脑也较为容易变得清醒,从而指导人的梦境,让白天无法实现的“白日梦”在梦中有序演绎。

科学家指出,人们进入睡眠后,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属于浅睡眠,在这两个阶段,由于身体的疲乏,体内器官会逐渐进入到“休息”状态,例如人的眼球会停止转动,大脑的活动渐渐变慢,远不如清醒时活跃了;当进入到第三、四阶段,也就是深睡眠时,由于经过一段时间的睡眠休息,人的精力得到适当地恢复,身体的部分器官开始变得活跃起来。眼球也开始转动,大脑也变得比先前要活跃些。因此,在这个时期,人们通常会做梦,眼球也开始快速转动,被称为“快波睡眠”。在这个阶段,大脑的活跃性进一步上升,当上升到人在清醒状态下的水平时,清醒的意识就会“介入”到梦境中,梦境也开始发生无形的转变,睡眠者开始进入到清醒梦状态。

做个清醒梦并非难题

对于很多经常为噩梦所缠身的人来说,能够进入到清醒梦中,也许是寻求心理解脱的“良方”。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人经常有做清醒梦的机会。不过,让人颇感宽慰的是,想人为地进入清醒梦也并非是难事。美国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总结出了一些能够人为地进入到清醒梦中的办法。他们称这为“清醒梦的自我训练法”。

在这套训练法中,科学家首先指出了人们睡前应该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比如,人们可以在进入睡眠前反复地问自己“我现在是不是在做梦”?这样反复的练习之后,人们就会养成习惯,每次睡眠之前,就会无意识地问这句话,那么,进入睡眠后,就容易进入到清醒梦的状态。

其次,当人们从一个梦境中醒来之后,通过回忆和想象尽快地让自己“再回到”那个梦中,同时要提醒自己:“下次再做梦,我就要记得自己在做梦。”

最后,在白天时,我们可以不断提醒自己:“下次做梦时,我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做梦。”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养成习惯后,当我们进入睡眠时,就容易进入到清醒梦中。

梦境家园范文第6篇

关键词:盗梦空间;弗洛伊德;梦;精神分析

关于这部电影,导演诺兰曾经说过:“这里面想要表达的东西都是我从16岁开始就在反复思索的问题。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发现了自己有很多奇怪的想法,半夜里总会自然的醒过来,随后便会进入浅睡眠状态,在那个状态中他经常认定自己是在做梦。之后,更多奇怪的感觉都会随之而来,梦境里面的故事也能凭借记忆将他们拆分开。这些梦境都是一个系统的。”导演在这里也表达了他的一个思想,这部电影的思路来源于自己的重复梦。下面将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分析这部影片所反映出的导演的思想。

弗洛伊德在自传(1925)中对梦的解释如下:

“通过自由联想,我认为梦具有一定的含意,对梦进行解析已成为一项科学。古人认为,通过梦可以预测未来,近代科学家则对梦无任何研究,只把它视为一种迷信或单纯的躯体现象。但是,我把梦看做一种精神症的症状,对梦的内容进行自由联想,从而了解到梦的隐意。”

一、梦的目的是实现愿望和化解未得到满足的愿望

弗洛伊德认为: “梦是一种被压抑或被抑制的愿望,是经过伪装过的满足。”茉儿和丈夫柯布应该是十分恩爱的,渴望着能够长相厮守,白头偕老,在他们共同建造的梦境中充分地实现了这种满足。但当她回到现实后,由于柯布以前的“意念植入”,致使她分不清楚梦境和现实的区别,误把现实当作了梦境。内心深处的惶恐、孤独、不安和悲哀导致她精神失常,最终只能通过自杀来追求永恒的陪伴,满足自己的心愿。

二、梦的实质是梦者的潜意识

影片中“盗梦团队”也是采取一种类似镇静剂的药物,使人进入梦境,从而实施“意念植入”。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梦的实质是做梦者的潜意识,因而梦并不是自由的,而是个体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的体现。潜意识( unconscious) 又称无意识。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潜意识是处于意识与潜意识之下受到抑制的且没有被人意识到的一种心理活动,它代表着人类内心中最深层、最根本、最原始、最隐秘的本能。

柯布的潜意识中存留着一双儿女的背影,因为他急切想回到孩子身边,看到孩子们的面孔,这是他内心深处最留恋的感情,也是他所有行为最直接动机。因此,当听说齐藤能够让他免予,重返家园,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这种潜意识成为他克服重重阻力的能量源泉。现实世界中,人类生活的一切,都是潜意识的真实反映,如果想改变个人对现实的看法,就必须激发或者改变他的潜意识。因此,在“盗梦团队”的诱导下,小罗伯特・费舍尔发现自己的潜意识中其实封存着一支手工做的小风车。这实质上是父爱的象征,费舍尔突然感觉到父亲依然是爱他、关心他的。一直以来父亲表面上对他的种种戏弄、冷漠以及嘲讽实际上是想激发他的斗志,开创属于他自己的事业。

三、“本我”“自我”“超我”的矛盾冲突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 ( id) 、“自我”( ego) 和“超我” ( superego) 。“本我”是无意识的,处于最底层,遵循“快乐原则”,基本上由性本能组成;“自我”代表着人类的理性,受外界活动影响,遵循“现实原则”,满足本能的要求;“超我”则代表着社会的道德规范,是人格在道义层面的体现,遵循“至善原则”压制着本能冲动。由于“本我”与“超我”常常处于相互冲突与矛盾中,“自我”就成为沟通“本我”与“超我”之间的桥梁,只有这三者相互协调,才能实现人格的正常发展,否则就会走向崩溃的边缘。

柯布的妻子茉儿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她内心中极度地渴望在没有任何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和丈夫日夜相伴,相濡以沫,只有在她的梦境中,“本我”得到了彻底的释放和满足。但回到现实中,种种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来自现实世界的各种压力,致使她的“超我”与“本我”之间严重冲突,“自我”已经没有办法进行有效地调节,此时她所谓的“爱”其实已经变成了一种病态的爱,让人觉得压抑和窒息,同时她自己也陷入了精神疾病的境地。

面对这种状况,柯布的内心中笼罩了一层深重的负罪感,这种痛苦主要来源于“超我”对“本我”的惩罚,因此,他必须把压抑的情感释放出来。而要释放情感,“自我”就必须能够找到一种替代品来寻求“超我”的谅解,并对“本我”进行补偿,柯布选择的替代品是对儿女的爱。影片结尾,他终于回到了儿女身边,此时代表着区别现实和梦境的“旋转陀螺”停与不停其实已经无关紧要了。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柯布不仅救赎了自己也救赎了别人。

结论:

《盗梦空间》是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一部科幻电影,通过对梦境的精彩诠释,使故事情节游走于现实和梦想之间。影片解构了人的内心世界,分析了潜意识所蕴涵的巨大能量,引发了对于人类生存意义的重新思考。运用炫目的动作特效和精巧的叙事结构,展示了人格结构中“超我”与“本我”的冲突,探讨了人类精神的力量,通过潜意识与意识的同化,寻找人类精神的救赎。因此,运用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原理来解读《盗梦空间》对于理解电影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武石.寻找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与经典案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46-62

梦境家园范文第7篇

我都不愿把你

和死亡联系在一起

一直以来

我都在让自己相信

你是去远方寻找诗的梦境

那个远方只有你知道方向

所以你选择了孤寂独行

没有太多牵挂

没有太多不舍

你几乎都忘了带上行李

就匆匆踏上征途

在你最后给我们留下的记忆中

用热血透红的手

准确、坚强、执着、有力地

指向落日

那里

就是你梦的归宿么?

我也曾无数次幻想过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究竟是怎样一种画面

我也一直在等一个春暖花开

能够和你相遇

我也常常思索

是否一个真正的诗人

都注定走向诗的苦劫

如你一般

幸福走向忧郁

忧郁走向幸福

大海之子

在你编织的世界里

你是否看到梦想的家园

那里有你说的大海和花么?

我想

你一定看到了

因为你去的时候

那么淡定

那么从容

一个洒满银色月光的夜晚

我拾起一枚海贝

将一封诗笺

小心翼翼装进贝身

送入大海

有一天请你

记得拾起看看

有一个人

梦境家园范文第8篇

羁旅的游子在异乡的译馆醒来,独倚窗前,窗外几枝艳红的桃花在北地微寒的春风里恣意地摇摆。

此情此景,不由让游子想起离别时哭红了双眼,倚在家门前美丽的她。很多个夜里,都曾“梦入江南烟水路”,然而无论梦境是多么美丽的,醒来后只有那更深的孤寂。

为了实现好男儿的宏伟抱负,为了旅途中可能充满的奇妙历险…。。,当初正是怀着这样的梦想,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和梦中的红颜。可是,现实打破了他那曾经轻狂的梦想,游子并没有如愿以偿的衣锦还乡。然而,面对着久违的北国春天,怎能不在孤枕寒被的梦中忆起温暖的江南?

不知不觉,夜色渐浓。眼前分明春意盎然,心中却有说不出又挥不去的愁意,淡淡的,如乌云遮月,朦朦胧胧,似有似无。

是为那春花而愁吗?娇媚的花儿似锦瑟的年华,稍纵即逝,再多的美丽也仅仅是过眼云烟,留下的唯有遗憾与无奈。

是为那春雨而愁么?细细的雨丝如剪不断理还乱的思念,绵绵不绝,越是轻挠心弦,让人欲罢不能。

是为那春风而愁吧?轻轻的风儿如浮华的人生,放纵不羁,纵有千般柔情在心底,亦难低挡狂热的诱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