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孟浩然过故人庄

孟浩然过故人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孟浩然过故人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孟浩然过故人庄范文第1篇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题目中的“过”,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经过,而是“访问”的意思,因为孟浩然是受故人的邀请而特地访问田家的,并不是随意的路过。但农村里请客,非常简单:杀一只自家饲养的鸡,用新收割的符米做一顿饭,这就是很好的款待了。老朋友关系融洽,交往也比较随便,招待的饭菜也就不需要多么丰盛了。实际上吃饭是小事,重要的是请诗人去欣赏、领略那里的田园风光,叙叙友情,体验一下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可见,故人的请客,并不注重形式,而是用“心”来请的。

那么,田园风光是如何呢?就是接下来的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上句是写近景,绿树环抱在村子周围;下旬是写远景,青山斜立在城郭之外。农村的树木大多依傍着村庄栽植,而且越靠村边越是稠密,甚至连成一片,所以诗中用一个“合”字,既精当又形象鲜明。这村庄是在绿树的环绕之中,自成一统,清幽闲静,但并不偏僻,因为远处还能看到城廓,城廓的外边还有一道青山斜贯,似乎是村庄的陪衬,又像是连接村庄的纽带。在这样的田园风光之中把酒对饮,一切烦恼忧愁,一切功名利禄,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对饮的情景,诗人是用这两句诗来描述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打开窗门,就面对着场院和菜地;举起酒杯,谈话的内容无非是庄稼长得如何。他们越饮心情越愉悦,越谈兴致越高,没有忧愁,没有困扰。环境幽静,使人心旷神怡,真诚款待,使人留连忘返,所以临别时就率真地告诉主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这是友情的预约,也是未来的期待,更是对这次来访非常满意的表示。

过故人庄》是孟浩然写得很好的一首诗,运用质朴的语言,写出了做客农村的景象:田园的景物,清新秀丽;故人的情谊,真挚深厚;农家的生活,简朴可爱。这一切都使人感受到田园生活的喜悦。这种喜悦,奠定了孟浩然诗的感情基调,并表现出外恬淡而内明丽的风格。明人胡应麟说的“淡而不幽,时杂流丽;闲而非远,颇觉轻扬”(《诗薮》)是很中肯的。闻一多也说:“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地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涛人,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唐诗杂论》)我们细加品味这首《过故人庄》,就觉得内在的情感非常真挚,而语言的表现却平淡朴素,似乎脱口而出,如话家常,透露出浓厚的乡土气息。但如果就此认为孟浩然作诗时,也和我们读诗一样地容易,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孟浩然的这首诗,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成的,这可以从对偶和用典两方面看出来。

孟浩然过故人庄范文第2篇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孟浩然是唐代与王维齐名而同样以写山水田园诗见长的诗人。沈德潜称他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也就是说孟浩然的诗,在自然平淡的文表里,有着醇厚的意蕴。这首《过故人庄》即是其代表之一。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一开头就交代事情的缘由:住在乡村的老朋友邀请诗人做客。文字平静自然,简单随便,毫无做作之态,这正符合两个挚友之间那种不拘客套的随和、亲近。而故人以“鸡黍”相邀,既可以看出田家特有的风味,又足见主人待客的简朴真诚。没有大的排场,没有过多的讲究,而朋友之间那种看似平淡,却纯洁无间的感情自然流于笔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来到这里,信步顾盼之间见到的是这样一种令人精神为之清新愉悦的乡村美景:近看,绿树葱葱,将房舍掩映其间,似有凉风习习,让人轻松爽快;远眺,青山绵延,将村庄拥入怀中,又闻溪水淙淙,使人恬适、安详。可以想见,这样的村庄于依山傍树之间,必有清澈的池塘,偶尔的鸡鸣狗吠,热情淳朴的主人。虽然这两句诗刻画较细致,用字也精审整齐,但并非有意于模山范水,而是即兴而发,招之即来,无饰无感。正是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宾主面窗而坐,举杯相邀,谈笑间人生之至静至闲令人欣羡。打开“轩窗”,远山送青,近树奉凉,阳光妩媚,清风微醺,眼界何等开阔、心情何等舒展!酒酣之余,聊叙桑麻,感受劳动生产的气息,呼吸乡村泥土的芬芳。与朋友分享将要丰收的喜悦,岂不是生活中一大美事。

在这样纯清的天地,这样心怡的时刻,我们可以想见诗人不仅忘却了政治上的不得意,忘却了归隐后的抑郁,而陶醉于朋友的倾心,陶醉于对青山绿水的顾盼,对水酒桑麻的流连。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酒兴意浓之后,相别村口,微醉之际,向主人直率地表明,在重阳节再来观赏。寥寥两句,淡淡的词语,却使人感觉到主人相待的热情,客人发自内心的畅快,主客之间亲切融洽的关系。

一个普通的村庄,一次随意的做客,就这样被作者表现的诗意盎然。描写的是自然的眼前景,使用的是清淡的语言,叙述的层次也顺其自然,一气呵成。这种自然平淡的风格与他所描写的对象——淳朴实在的农家田园的生活风貌浑然相契,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高度的和谐。语句亲切平淡不留斧凿之痕却不枯燥乏味,咀嚼咀嚼之间诗味醇厚,满口留香。

附:南宋诗人陆游诗《游山西村》一并欣赏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孟浩然过故人庄范文第3篇

过:拜访、探访、看望。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故人:朋友、老朋友。庄:村落、田舍、村庄、庄户、庄稼。结合起来:拜访老朋友的村落。

原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过故人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象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唐诗中描写农村生活、表现恬淡自然的“农家乐”主题的上乘之作。

(来源:文章屋网 )

孟浩然过故人庄范文第4篇

1、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七律·送瘟神二首》。

2、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七律·到韶山》。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洲。——崔颢《黄鹤楼》。

孟浩然过故人庄范文第5篇

1、煮酒话桑麻,这就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煮酒当然就是古代时候喝白酒,要热也热的意思话桑麻就是桑麻是一种比喻,就是酒唠嗑的意思。

2、“煮酒话桑麻”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律《过故人庄》,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来源:文章屋网 )

孟浩然过故人庄范文第6篇

【关键词】思维;动作演示;词句;绘画;填补空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古诗文更是中国璀璨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历尽千百年仍光彩夺目。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该如何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领略灿烂的古代文化,大量汲取其中的文化精华,激活学生的思维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动作演示,培养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敏锐洞察、直接理解,是一种灵感的迸发和认识的顿悟,被认为是创新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古诗教学中,学生对诗句的意思理解后,可借助动作演示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教者先让学生用自己的动作演示“草长莺飞”和“拂堤杨柳”这两个词的意思,使学生初步感受词意,接着指导学生上台表演,师生共同评议,通过准确演示令学生体会到“草长”时生机盎然、充满朝气的活力,“莺飞”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拂堤杨柳”时的轻柔、温馨。这时再让全体学生自由演示,学生用动作表现了词语的意思,并在此过程中凭借直觉感悟到“初春二月”乡村的恬静、优美,以及轻柔的春光下,四野雾气飘渺的生动景象,体验到了诗中所隐含的令人迷醉、舒适的情境。

二、尝试绘画,培养形象思维

许多古诗都表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更喜欢用画面来表现心中的世界。因此,教者可让学生根据诗境,发挥想象,尝试绘画,培养形象思维。利用古诗尝试绘画,培养形象思维,首先要丰富学生的表象。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中有这样的表象:“苍苔”、“柴扉”、“满园春色”、“一枝红杏”,这一系列的表象无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教学中,教者可先让学生用彩笔描画出诗句表现的画面:青翠的苔藓铺满园地,像一匹绿稠,雪白的梨花、火红的桃花、倒垂的细柳条透过柴门清晰可见,一枝红杏从墙头上悄悄地伸了出来……多美的春景啊!绘画过程中,学生再现了诗的意境,受到美的感染。

三、围绕词句,培养分析思维

分析思维是通过判断、比较、推理等方式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加以认识的思维活动。古诗因为押韵、字数、对仗的需要,常常以单个字、词表达丰富的意思或因为创作时代的不同,有些诗句中的字、词的意思也发生了变化。这时,教者应紧扣古诗中的字词,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如:“终”有以下三种意思:①结束、末了;②终于;③总归、毕竟。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终觉浅”的“终”应理解为那种意思呢?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意思的揣摩、体味,并加以比较,弄清楚诗句是说“纸上得到的知识是不完善的、肤浅的”。通过对诗意的分析思考,确定了“终”含有“到底、总归”的意思,积极寻找是人表达的妙处,不仅感受到诗人选词炼字的准确以及诗句通过这些关键的“诗眼”所表现的美感,更进行了有益的思维分析训练,为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古诗教学中,教者应根据诗歌语言的特点,紧扣词句,精心设计多样化的题目,来训练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四、填补空白,培养想象思维

古诗除了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之外,在表达上还有空白的美,使诗的意与神得以拓展。古诗教学中,可以运用 “填补空白”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诗,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勾勒了乡村美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表现了老朋友间的坦诚、直率:“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诗的结尾留下了引人遐想的空白:“待到重阳日,还来就。”究竟到了重阳日,诗人是怎样来欣赏的,老朋友家发生了什么变化,故人相见时怎样的情景,盛开又是怎样的美,这些空白可让学生充分地去想象。由于学生对《过故人庄》所描写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有日常生活经验在内心的积累,是完全能将这首诗的空白补充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引人入胜的。这样的空白引导学生将旧经验重新组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五、创设情境,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求得多种合乎情理的答案。在古诗教学中,教者尽可能地创设课堂情景,借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李白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教者在课堂上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开展教学。录音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声音由低渐高,营造别离时的现场氛围。在音乐声中,出示投影:李白举起酒杯为孟浩然饯行。同时启发学生思考:李白、孟浩然会倾诉怎样的别情?心中会怎样想?在学生充分地自由说话后,在出示这样的投影,让学生观察: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远方,一江春水流向天边。这时孟浩然的船已经消失,可李白为何仍然在江边伫立呢?学生思考原因,体会李白这时的心情。紧接着,出示第三幅投影:孟浩然伫立舟中,凝望远方。提问:孟浩然会看到怎样的情景,这时,他又会想什么?通过以上的观察、想象,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地进行思考,利用情境的创设,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孟浩然过故人庄范文第7篇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打开窗子,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园,一边举杯畅饮,一边谈论农事。

出处:

《过故人庄》是作者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对上姓田的朋家做客这件事的描写。作者心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创作出这首诗。

孟浩然过故人庄范文第8篇

意思: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2、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唐代杜甫《江村》

意思: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相伴相随。老妻正在用纸画一张棋盘,小儿子敲打着针作一只鱼钩。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钱米,我还有什么奢求呢?

3、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唐代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意思:养蚕女在前面清澈的溪中洗茧,牧童吹着短笛穿衣在水中洗浴。山翁好客热情挽留我一住再住,笑着指点西坡说瓜豆就要成熟。

4、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

意思: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代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