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孔乙己全文

孔乙己全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孔乙己全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孔乙己全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质疑 适应社会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育工作者在给学生传导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云:“作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但是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习惯了按教参所示循规蹈矩地进行,教师和学生也习惯了对教参讲义的依赖。其实学生主动质疑,释疑解惑,能增强自身学习的主动性,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但是随便提问题不是质疑,质疑是充分关照文本分析后提出的疑难。学生这种在学习过程中生疑、发现问题的本领,不可能是先天具有的,也不可能是主观自生的,只能有赖于教师来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会引导,而且给他们指点迷津,教导质疑的方法,使其拥有一双会“疑”的“慧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会了质疑探究,就会对认知适应社会的能力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

那么,在语文课堂上,该如何自然而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呢?

一、质疑题目,窥视全文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可针对题目提出一些问题。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现今的罗布泊已成为举世皆知的沙漠,怎么能把它称之为“仙湖”呢?通过引导学生质疑进而阅读文章,方知罗布泊原来水流潺潺、绿树成荫、芳草鲜美、牛羊成群――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湖”,由于人类的破坏,它从绿洲变成了沙漠。由此保护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的主题便“水落石出”。如教学《伟大的悲剧》一文时,明确悲剧就是以悲惨的结局结尾的故事。既然是悲剧,为什么又蕴含着“伟大”两字呢?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通过这个疑点,让学生有所顿悟。让学生在伟大和对悲剧的解读中理解课文重点。质疑探究题目,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题目上质疑,积极思维,就可窥视写作目的,探究文章的主题。

同样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仍有类似的问题,例如一医院在宣传自己的广告词的大标语中写道:“神医华佗在世,出手便知病几分,天赐灵丹妙药,药到病除包治人间百病”。我随即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说:“对症下药,人世间有包治百病的药吗?”学生马上都会心地笑了。

二、质疑探究“矛盾”豁然开朗

有些课文有一些看似矛盾之处,这是作者匠心独具所在,大多蕴含深意。引导学生前后联系起来阅读,从看似矛盾处质疑,从而悟出道理,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如《孔乙己》的结尾有这么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句中的“大约”与“的确”是相矛盾的,这不是作者写作的失误,学习时就可这样质疑:“鲁迅为什么要把‘大约’与‘的确’用在一句话中?用意是什么?如果联系孔乙己的性格、社会地位及他与酒店的关系,可能还会生出一些疑问来,如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大约”、“的确”死了的依据是什么?把课文前后联系起来阅读,就能加深对孔乙己命运的理解。

三、质疑同类比较,收获别有洞天

比较是阅读理解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将有可比意义的课文或语段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则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如赏析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将之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比较,让学生思考讨论:都是写洞庭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在思考探究中达到赏析的目的。

四、质疑“反复”,感情共鸣

作者使用一些手法是为了起到一定的表达效果,多次反复处也是能开掘作者要着重表达的深意之处,需要缘疑而思。如:《安塞腰鼓》中几次写到“好一个安塞腰鼓”,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由衷赞美和敬佩。又如《孔乙己》中,作者反复使用“笑”这一字,讽刺了富贵人的无情,平民的愚昧和无知,“笑”是含泪的笑――是鲁迅先生对世人愚昧麻木的无奈失望的“苦笑”。质疑理解了这些反复处,就能理解课文蕴含的深刻内涵,对理解文章的主旨有很大的帮助。

五、质疑探究,“留白”

文艺上常讲究“留白”,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在笔墨未点染处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含义,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这些空白处正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在言尽而意未尽处质疑,既能更深入理解内容,又可以培养自己的联想、想象能力。如《孔乙己》中被打断腿后的孔乙己的命运,话剧小品《枣儿》以“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像。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结束全文,发人深思:老少两辈对家的眷恋和守望,对亲人的回归期盼,中华民族对家园的传统固守情愫是那样绵绵无尽……留白探究,有利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力。

六、质疑关键词句以点带面

所谓击鼓要击在鼓点上。要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就该抓住文章的“鼓点”――关键词句,进行质疑。比如一些推动情节的句子、内容结构照应的关系句、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句子、中心句等都是可质疑的关键词句。抓住了它们,就等于抓住了学习的关键。如《孔乙己》,介绍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写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就是关键句,质疑释疑完这句,也就把握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从而找到分析这个人物的钥匙。

当然,学无定法,不同的文章不可能用特定的质疑的模式去套用,虽然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可以探究质疑,但是,一定的教材内容所包含的探究性要素可能是不明显的。所以要多读、多思,努力挖掘教材中探究性要素,使之显性化。只有善学多思,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发现问题。

孔乙己全文范文第2篇

想象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脑部思维改造、加工的环节,从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初中语文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想象的价值,要运用到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富有创造性思维的想象能力。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作品往往会留下意义上的空白处,要善于抓住这些空白处的主要情节进行大胆的想象,这些想象往往能帮助学生可以深层次的掌握课文,理解课文。例如: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时,鲁迅先生用“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来完结这篇作品,这里的空白之处给学生们留下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扮演导演的角色,如果要拍摄《孔乙己》的结尾,你将怎么样去拍?通过点拨式的质疑,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被这样的方式完全吸引了,完全融入到空白处所留下想象空间。学生在这样的激发下,敢于大胆想象,敢于创新:部分学生说,基于孔乙己的潦倒生活,可以让孔乙己的背影慢慢模糊,最终消失;也有一部分学生说,为了突出孔乙己,要给孔乙己来一个特写镜头,就以手为主题。因为,孔乙己习惯用手蘸酒写字或者偷东西、或者书写服辩、或者还能“行走”,这些都是“特殊”的功能,这双手本应该让孔乙己谋生的手,却逐渐成为他走向死亡的手等等。学生掌握了全文的精髓,在此基础上,大胆发挥想象,走进作者内心世界,亲身体会到作品的言外之意,将文章的每一个细节牢牢抓住,非常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2更新教学方法,创设新的教学空间

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改善教学观念,敢于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方法,教学方式要有创造性,要清楚的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善于“引导”,讲解要做到“精益求精”。精益求精的讲是指:一是让学生认识到带有规律性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思维,做到举一反三;二是文中的重点与难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要精讲。对文字次要的内容教师需要恰当的引导,讲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主动权,督促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善于发现与总结新的规律,真正让学生学习到学习方法,实现会学的目的。与此同时,学生与教师在思维上出现矛盾的时候,不要轻易否定学生,要保护学生的心理,鼓励他们有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

孔乙己全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有效;提问;问题

走进现在的语文课堂,有两种现象不容忽视,一是热闹异常的课堂,二是沉闷压抑的课堂。教师的问题设计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因素:过于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失去了探究的兴趣,课堂上容易沉闷,或者是无法控制的活跃; 过于脱离学生实际的问题,让学生不知如何下手;目标指向不明的问题,带来的是学生的茫然。怎样使问题更有效呢?这就必须要找到问题的“动感地带”。 我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大家作如下探讨:

一、关键处设问

关键内容是指对全篇课文有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或是学生不易理解的疑点、难点等。关键的内容往往是阅读教材中能体现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教师抓住“文眼”,再分析全文,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节《音乐巨人贝多芬》公开课上,执教老师就巧妙地运用了关键处的主问题设计:

师:贝多芬为什么被称为巨人? 请从课文中寻找根据。

(学生细细研读后,师生作了如下交流)

生1:对音乐的热爱。

生2:外貌描写透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如文中写他“两肩极宽……有力的大手……”

生3:……

这个问题如平静水面上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将整节课的学习引向深入,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之门。

在文章的疑点、关键处提问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记得在教授鲁迅先生的《雪》时,文章的最后一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为什么说北方的雪是“雨的精魂”呢?这是全文理解的一个难点,以此作为统领全文的主问题,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探究。

每堂教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读中的迷惑之处,精心设计问题,或以一个大问题领起诸多小问题,或按教读顺序层层设问。问题提得好,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在文章的关键处提问,就能恰到好处地起到这一作用。

二、矛盾处提问

对于语句上、内容上自相矛盾的地方,对同一个问题的两种对立意见,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的热情。许多课文中就有从表面看存在矛盾的地方,在此处设点,通过提问直接引出矛盾的对立点,其激疑效果非常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于漪老师曾说过:“对立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如此。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所以,在学习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此处入手,将理解引向深入。如在一节《阿长与〈山海经〉》的观摩课上,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学生提出了两种意见: 一是阿长是个值得尊敬的人;二是阿长很卑微,没有写的必要。在学生简短的辩论后,老师机智地让学生再读原文,从文中找根据。因为有两种不同意见存在,学生读得格外认真细致,文本解读的深刻而准确,后面的课自然上得深入浅出,异彩纷呈。

还记得鲁迅的《孔乙己》末尾有这样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学时我这样设问:“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那么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为什么?这是理解文章的一个最佳切入点。学生对此极感兴趣,在热烈的讨论后,做出了如下回答:“大约” 表示当时无人关心孔乙己的生活,再也没有得到有关他的确切消息,所以只能是一种猜测;而说“的确”是因为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已被打断了腿,失去了生存能力,又无人相助,所以只能是死路一条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揭示了孔乙己的悲惨人生和封建科举制的罪恶。这种看似矛盾的问题,只要利用得当,多数能够带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研读,是为师者需精心预设的。

三、紧要处追问

在学习过程中,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把握学习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原有问题再一次或更多次的提问,只要时机恰当,问题的目标适中,就能够步步向前,层层深入,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把握好学习内容。在我听几位上公开课的老师的课上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点,所以教学内容的学习相对深入。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桃花源记》一文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这里面有一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大家说,谁在“叹惋”?

生1:我认为是桃源人。

师:请说说理由。

生1:因为根据文章所提供的情境,渔人为桃源人详细讲述了自己在外面的见闻后,生活在安定中的桃源人一听说外面如此动荡不安,心理上难以接受,所以叹惋。

生2:我认为是渔人和桃源人皆叹惋。

师:你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能不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生2:桃源人因听说外面动荡不安而叹惋,渔人是因来到一个这样安定的地方而叹惋,句中“皆”本身就是“都”的意思。

这个片段中学生的第二种意见就很独特且有理有据,因为追问了一个理由,引发了学生两种不同的思考,如果没有这一追问,学习就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浅层面上。适时的追问如同登顶前的关键几步,只要走上去,就会有无限风光!

四、生成处巧问

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巧妙结合,面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机智地将其牵引过来,会让学生的智慧发挥更大的作用,让课堂有血有肉,鲜活丰满。重视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是对学生的尊重,他们会因此敢于质疑、勇于质疑,处理得当还会带来满堂彩。下面的课例老师的巧问也能体现这一点:

生1:愚公为什么不搬家而要费力地去挖山呢?

师: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大家能结合写作背景去寻找答案吗?(结合写作背景给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

讨论、查找资料。

生2:我认为在物质条件很落后的情况下,作者是想表现古代劳动人民想改造自然的伟大神力,所以虚构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生3:为了表现愚公的执著精神。如果搬家了,执著就无从写起。

孔乙己全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提示或学习引导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启发性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活语文课堂,促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一线教师要深刻体会新课改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提问辅助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那么,我们该如何设计好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呢?

一、提问要有目的性

语文教学活动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拟定的教学目标来设计课堂提问,让课堂提问为教学目标服务,引导学生抓住本课的重点、难点,把握课文主题内容。例如:在教学《鱼我所欲也》时,为了让学生明确本文所蕴含的道理,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几个这样的问题:本文中的“鱼”和“熊掌”指的是什么?生命和道义什么最重要?以此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全文含义,理解文章所体现的道理。教师紧扣教学目标设计的课堂提问,既可以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教学内容,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提问要有启发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机械地把教学知识灌输给学生,并不注重发散学生思维,也无法把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设计问题时要注重问题的启发性,以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为前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孔乙己》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文中描述了两次孔乙己买酒时的动作,一个“排”字和一个“摸”字体现了孔乙己的什么生活境遇?用这个问题作为引入,引导学生揣摩孔乙己的和心理所想,进而把握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又如在教学《石壕吏》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文中所描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文中老妪为什么要自己请求跟随官吏去军营呢?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老妪不是男子还要主动跟随官吏回营的原因,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连年战争造成民不聊生的无奈。这样,学生就会对作者批判社会、渴望和平的主题有了真切的感悟和理解。这样的启发性问题,能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提问的实际效果。

三、提问要有层次性

语文新课程所选课文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独立、单一的课堂提问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除了要注重问题的目的性和启发性,还应注重问题的层次性,把大问题简化成一组组小问题,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帮助学生逐步了解。例如:《变色龙》一文是以分析奥楚蔑洛夫善变的性格来体现当时沙皇俄国统治下的社会黑暗。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文中所说的“变色龙”指的是什么?文中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有哪些特征?文章中通过什么来体现他“善变”性格的?造成奥楚蔑洛夫善变性格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描写这样一位善变人物的用意是什么?这时,学生会根据教师的这些问题形成系统性的思维,逐步抓住文章中作者所要体现的中心思想,从而快速、准确地理解全文。用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既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又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提问要有开放性

孔乙己全文范文第5篇

一、理清故事情节,把握结构特征

人物形象虽然是小说的核心,但也是建立在一定故事情节基础上的。高尔基说:“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因此,阅读鉴赏小说必须从故事情节这个环节开始,只有细读小说,熟悉故事情节,才能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局几个阶段。有的小说情节是以地点的转移为基准的,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它的情节为:潘家酒楼吃酒(开端)――护送金家父女(发展)――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南门外逃走(结局)。再如鲁迅的《社戏》,全文以“看社戏看戏中看戏后”来组织全文的故事情节,还有鲁迅的《药》《空城计》等。也有以时间的推移来展示情节的发展,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的叔叔于勒》《百合花》等。另外要注意中国小说和西方小说、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在情节上的区别。中国古典小说讲究故事的有头有尾,力求故事的浑然一体,滴水不漏,而现代小说往往故意打破这个情节框框,作者追求的不是“块状”的故事框架,而是一种流动的状态,情节无所谓首无所谓尾,人物不一定要有结局。

二、分析人物形象,感悟小说主题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刻画人物的描法多种多样,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作者是通过哪些描法刻画人物的。如在教学鲁迅小说《孔乙己》时,外貌描写有: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显示人物的性格邋遢)。神态语言描写有: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表现人物性格死要面子)动作描写有:他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表现人物的性格自命清高)。

除了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以外,有些小说较多地运用了心理活动描写。如《最后一课》中对小弗郎士的刻画运用心理描写,一方面生动地描绘了小弗朗士天真幼稚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又真切地反映了爱国主义感情在他幼小心灵中的萌芽滋长,充分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孙犁白洋淀小说《芦花荡》中刻画的老头子形象也用到了众多心理描写,刻画出老头子的“自信”“内疚”“高兴”的心理,进而体现老头子的爱憎分明、机智勇敢、不畏牺牲的英雄精神。

三、体会环境描写,加深主题理解

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小说鉴赏不可缺少的环

节。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体会环境描写要从环境描写的作用入手,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背景;推动情节;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如《最后一课》中写到小弗朗士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的场面,渲染了时代特征,表现了人们对布告的关心,暗示了事件的重大。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如《孔乙己》: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悲凉的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由此可知,小说的环境描写起着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心理、揭示主题、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和烘托人物性格形象的作用。

四、续改故事情节,写鉴赏评论作文

1.续写、改写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改动小说中的某些情节,或续写小说,进行一种再创作的思维训练。如改写《我的叔叔于勒》(碰到有钱的叔叔);然后比较续写、改写的故事情节与原文情节对表现小说主题的优劣,加深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明白作者这样安排情节的理由。

2.写鉴赏评论,通过写鉴赏评论,让学生进一步去理解小说的主题

写鉴赏评论时引导学生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小说的某个方面进行读后感或评论性文章的写作。

综上所述,小说鉴赏应紧紧围绕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环节展开。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小说或预习课文时,必须按照这三个环节进行。但教师要教会学生不能只满足于简单的阅读,更应教会学生如何要有目的地阅读,把握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悬

孔乙己全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找准;设置点;提问;更有效

大文学家托尔斯泰在谈到他的《复活》创作时说:“我的小说的每一个情节不是独出心裁,就没有存在的价值。”由此我不禁联想到,我们课堂的提问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精心设置问题,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如果问题设置不着边际那就形如虚设,提问毫无效果;如果问题设置不到关要处,那就犹如隔靴搔痒,提问的效果也不大,所以找准问题的设置点是关键。那么问题应该设置在哪些,才能使提问更有效呢?

一、将问题设置在文章的关联处,可引导学生把握全文

文章的关联处是指在文章中起提纲挈领作用的地方。在此处设置问题能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或线索,从而迅捷把握全文内容。

如贺敬之的《回延安》,是首长篇叙事诗,虽然诗篇较长,有五部分之多,但全诗是按诗人回延安的经过以及思想感情的自然发展来叙事抒情的,所以我抓住诗篇的这一关联处进行问题设置:“同学们,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她像母亲一样哺育过著名诗人贺敬之,分别十年后,他重新回到了母亲延安的怀抱,激动地写下了这首诗,并直接以“回延安”为题,那么全诗写了他回延安哪些经过呢?”学生逐部分阅读概括,很快理出全诗的写作思路:初回延安――追忆延安――畅谈延安――参观延安――歌颂延安,从而使长诗的线索清晰可见,内容一目了然。

二、将问题设置在理解教材的关键处,可促进学生理解作品的主旨

理解教材的关键处是指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的地方,在此处设置问题就能促进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

如《孔乙己》这课中,有多处出现一个“笑”字,这个“笑”字实际上就是作者精心构思的“文眼”。抓住这个“笑”字设疑提问,就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发掘文中所蕴含的主旨。所以我围绕这个“笑”字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孔乙己一出场,就有一字伴随着他,这个字谁知道?”“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孔乙己的可笑之处?”“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孔乙己,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孔乙己在讥笑中悲惨死去,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读了《孔乙己》,非但笑不起来,心中还有隐隐作痛的感觉,这是为什么?”这些问题,处处在点子上,个个都能激起了思维的波澜,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和争论,“笑”字的问题研究透了,学生对课文主旨也就理解透彻了。

三、将问题设置在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处,可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所谓认知矛盾的焦点处就是指学生在认知最困惑的地方,在这里设置提问,最容易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和兴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有学生在预习中试图归纳这一课的主题思想时感到困难,因为前部分是写作者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而后部分则写作者在“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意在批判束缚儿童身心的封建教育制度。我了解这一难点后,即在学生这一认知矛盾的焦点处设置问题:“‘百草园’的部分与‘三味书屋’部分的主旨矛盾吗?”让学生展开讨论。开始有许多学生也持相同观点,讨论后又有学生认为是用第二部分“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来反衬“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虽然他们对第二部分的主旨看法一样,但提出写作方法“反衬说”却有新意,所以我充分给予了肯定,在此基础上,我再启发学生这篇课文是出自于作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是在辗转流徙时为排除生活的苦闷而回忆写的这些旧时美好的生活。学生根据这一感情基调再次研讨,大家发现其实前后两部分在叙述格调上是前后一致、浑然一起的――作者别了快乐的“百草园”,又怀着好奇心来到了一个新天地“三味书屋”,并感到读书生活的快乐:读书时“总是微笑起来”,头是“仰起”――“摇着”――“拗过去”;下课时到后花园戏耍;课堂上偷玩纸盔甲,画画……所以同样也是回忆“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快乐。这样不仅帮助学生突破了学习难点,而且深入了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将问题设置在“貌浅义深”之处,可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所谓“貌浅义深”之处就是指文章中语句表面上看似非常浅显,实质上却包含着深刻的含义。而我们许多学生在阅读时思维恰恰多停留在浅表层面,不注意深入体会深蕴其中的含义。我们在此处设置问题,可以触发学生思维,由表及里阅读体会,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教学《甜甜的泥土》一课,我眼看学生课文阅读鉴赏就要过去了,学生对文中一些蕴藏内含的句子看不出来,尤其是课文结尾描写――“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学生在鉴赏时只是认为“那泥土,甜丝丝的”是小亮埋藏在里面的糖融化的原故,并为小亮尝到这那甜丝丝的泥土而高兴。于是我将问题设置在这“貌浅义深”之处,反问学生:“‘那泥土,甜丝丝的’仅仅是小亮埋藏在里面的糖融化的原故吗?”真是一石激起万层浪,学生间议论开了,一会儿就有个小组的学生惊奇地发现:这“甜甜的泥土”还蕴含着:“过去的妈妈”对儿子王小亮的至情至爱,滋润着小亮伤痛的心田;学校老师、同学以及传达室老头对王小亮的爱,这些爱犹如土地一样的广博。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对课文含义深刻句子的深入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孔乙己全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

1 现状

来自城郊农村,对读书不太感兴趣,这些都无情地制约着学生的“读”。据权威调查发现:70%以上的农村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自试行新教材以来,任课教师感触最深的是农村初中学生知识面太窄,看的课外书太少,很多问题无法交流。这些因素使阅读教学成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在特定的环境下“以写促读”甚至优于“以读促写”,更能提高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 实施策略:以写促读

新课程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就是读者对文本作主观审视,进行个性化理解,从而悟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时,要强调学生的自主阅读。正如先生所认为的,古人所说的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心到”是不够的,须有“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手到才有所得。”其实,传统语文教学是十分注重以写促读的。古人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就是说必须动笔写了才能读有成效。韩愈在《进学解》中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这说的就是读必须靠写来促进。潘新和教授也认为:“写能使读时不明晰的变得明晰,能使思维精密化、感受语词化、思想条理化。”

所以在阅读的基础上写作,是深化阅读成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写促读的形式多样:通过“续写”人物命运来加深对文本的认识;通过写“读后感”来加深对文本所展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同;通过“仿写”来加深对文本所展示的句式、写作手法的学习……

2.1 通过“续写”促“读”

续写,指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原文作延伸。续写前,做到熟读原文,故事情节烂熟于心,人物性格准确把握,全文旨意透彻理解。

如《孔乙己》一文,它可读的东西很多,但给学生的印象往往散乱肤浅。为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生活环境,明确主题,可以要求学生抓住课文中“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这句话,让学生续写“孔乙己之死”。请看学生的练笔:

孔乙己用手支撑着整个身子,慢慢地爬行。一路上,那些穿长衫的都避而远之,而穿短衣的也不断地取笑他,一些小孩子则围着他蹦来蹦去,边笑边叫:“孔乙己做小偷,被打成了一只大乌龟,孔乙己……”“不要……”孔乙己有气无力地说。忽然一辆马车疾驶而来,小孩四下逃散,马车从孔乙己身上碾过。孔乙己气绝身亡。

由文可见,学生不仅准确地把握住了孔乙己的性格特征,也抓住了众人那灰暗的心态,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孔乙己的同情之心,对众人的贬斥之情。通过写这样的文章,学生对《孔乙己》的理解还会不深刻吗?

2.2 通过写“读后感”促“读”

许多课文的“研讨与练习”有写“读后感”的要求,其用意,我想主要是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以确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种练习如果运用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在执教完《伤仲永》后,让学生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抒写自己的感想。有学生写到:“从文中我们可以知道,方仲永的天资过人,但最终还是‘泯然众人矣’,如果他能得到后天的教育,命运将会彻底改变。所以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认真学习,命运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由此可见,学生已理解了课文所阐明的道理,并得到了启发。

2.3 通过“仿写”促读

在阅读教学中,遇到一些描写精彩生动,或与学生写作结合紧密、有代表意义的结构段,尤其是课文的开头、结尾、人物肖像描写、心理刻画、对话方式、自然环境描写等精彩段落,都可以用来进行仿写。在执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让学生以“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仿写,很多学生仿写得不错。这样学以致用,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就提高了。

潘新和教授认为:“不论是由读到写还是由写到读,都要靠系统的知识支撑,使知识与实践对接。”故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所渗透写作手法知识。一位执教《阿长与〈山海经〉》时,先打印了一些使用欲扬先抑手法的文章(如《伯父从台湾归来》《邻居阿麻》《我有这样一位妈妈》等)给学生阅读,再让学生使用此手法描写同学或老师。因为他们都是学生最熟悉的,故学生写得很真实,个别学生还恰当地运用这种手法来刻画人物。这样仿写,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一举两得。

当然,以写促读的形式不止这些,还可以通过“改写”文本来加深学生对文本所展示的人物、事件、内容的把握。如,可以把《石壕吏》改写成记叙文,运用想象补充一些隐去的故事情节;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最后一课》从上课到下课部分的内容……

3 探索效果:兴趣、阅读量激增

孔乙己全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策略

当前我国初中各学科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新课改理念充盈各学科,其中语文教学不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有较大改进。初中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创设温馨和谐的教学情境,不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可见,新课改意识到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过分强调传授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钳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新课改教学观念中尤为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这是当前语文教学适应新课改的极佳举措。现笔者将对此进行相关探究。

一、实施质疑教学法

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就必须培养其善于质疑的精神。正所谓:“多思出俊才,质疑能创新”。质疑是多思的结果,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而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在这方面存在很大缺陷,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完全处于附属地位,逐渐养成了只听不思的陋习,导致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停滞不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曾问过很多学生是否还有尚未理解的问题,他们总以“没有”来回答,可是一到考试却漏洞百出,成绩不够理想;另外还有些学生平时书籍看得多,可是写作时还是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究其原因,完全是因为不少学生从表面上虽然记住了很多理论知识和一些经典的名言名句,可是蕴含其中的意义却不是很理解,所以在实践中还是不能对语文知识灵活运用。记得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只有理解的东西才是最深刻的。此语一语中的,没有理解,就没有印象,没有印象还谈得上什么运用呢?而不能在实践中运用,学习语文的求异思维从何而来呢?因而,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就必须激发学生质疑的潜能,把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养成喜欢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引导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其求异思维的目的。譬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精心制作了极富动感的FLSAH课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此时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用“哄骗”二字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在我的启发下总结了皇帝、骗子、大臣、百姓、小孩与“骗”的内在关系。之后我把上述人物之间的关系制作成一把扇形的板书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新颖别致的板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就此我又继续引导学生,大家对这把扇子中的“内容”还存在什么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来,此时很多学生思如泉涌提出了不少问题:是什么力量把这把扇子摇动的,这些人为什么会上当受骗呢?这些人受骗的原因是什么呢?小孩子为什么敢讲真话呢?。就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我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情境,引导他们相互讨论,最终由学生归纳出结果:《皇帝的新装》中的人物之所以上当完全是因为他们都很自私,私欲往往会令人失去理智,而只有无私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无畏。可见,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改变包办代替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质疑,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目的,这也正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适应新课改的可行途径。

二、实施“扮演”教学法

面对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教师一定要树立与新课改理念一脉相承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求异思维为核心,不断改进教学模式,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法在传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打破常规教学方式,“想人之未想、思人之未思”,用创新式的教学法去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而“扮演”教学法则是一种新颖独特的教学法,不但能激发兴趣,调动主观能动性,更能培养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此教学法在新课改的语文教学中已显示出独特的优势,目前已成为语文教学适应新课改的典型代表。笔者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就运用了这种新颖独特的教学模式。该文主要塑造了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其求异思维,我选择三位同学分别扮演“孔乙己”的形象,尤其是让他们表演孔乙己的经典动作:“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九文钱”,并且还要求他们模仿孔乙己当时的表情。这三位同学都兴致勃勃地扮演了孔乙己,表演了孔乙己的动作和表情,很多观看的学生都热情高涨,通过这种搞笑式的表演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也让全班同学对孔乙己迂腐、清高、寒酸的形象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表演之后当即就有不少同学提出问题:为什么孔乙己会有这样的言行举止?孔乙己这种怪异的言行举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现代社会中有这样的人吗?孔乙己是真迂腐还是装糊涂?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是较为独特的,具有很高的思考价值,课堂上我针对这些问题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思考,让他们探讨结论。可见,通过扮演教学法可迎合初中生猎奇的心理,活跃其思维,培养他们在语文方面的纵深理解力,可见这是一种与新课改理念一脉相承的教学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时代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应立足新课改理念,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情况实施新颖独特的教学法,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