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成都七中初中

成都七中初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成都七中初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成都七中初中范文第1篇

2012年8月31日,又是一学年的开始。这一天,对于9岁的藏族孩子桑登卓玛来说,却别开生面。此刻,她第一次走进大城市,坐进成都市实验小学的教室,与实小四(1)班的同学一起上这开学第一课。与卓玛一起上课的除了四(1)班44名同学,还有远在千里之外的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州52所小学数千名学生通过网校直播,共享这堂大城市先进学校的优质课。这是成都实验小学开办的网校带给偏远地区孩子们的实惠。

网校,在互联网和远程教育技术日益发展和成熟的今天并不是特别新鲜的事物,可汗学院已经走过十个年头,翻转课堂模式也成为趋势。然而,成都实验小学对这些我们已经比较“熟悉”的网校概念作了一次扩充与修正。

缘起

事情,得从筹建于2002年的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说起。

为实现薄弱地区学校与名校的异地同堂、资源共享,十年前,成都七中联合一家教育科技公司创办了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网校通过卫星网络实现名校课堂在偏远山区学校的同步直播,形成一种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模式。他们从4个直播教学班起步,历时十年发展,到2012年,直播学校总规模已达159所,直播班584个,网络覆盖了四川、云南、贵州、甘肃、山西和重庆五省一市。为了给高中直播教学输送合格生源,2005年,这种均衡模式延伸到初中,七年后的今天,由网校串联起的初中学校已经达138所。随着高中和初中全日制远程教学的日益完善和成熟,这种教学模式进一步向低年级延伸成为必然趋势。

网校的主体由前端学校和远端学校构成。前端学校提供教学内容与经验指导,远端学校借助互联网传输功能分享教育资源。这恰如师傅带徒弟,这就要求作为前端学校的师傅自身必须有过硬的“本领”。

成都实验小学作为西南地区屈指可数的名校之一,自然成为前端学校的理想之选。“实验研究,辅导地方”恰恰又是实小建校之初就已确立的办学使命。网校与实小的相遇,似乎早就“缘随天定”。

2011年春三月,成都市实验小学的那棵樱桃树繁花已谢,绿果初结。校长陆枋迎来东方闻道网校技术团队,双方没有客套,没有寒暄,因为有共同的目标,所以开始便直奔主题。“为薄弱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服务,实小义不容辞!成都实验小学所有的教学教研活动都愿意向薄弱地区学校开放。”陆校长的话展现抱负。

中国第一所全日制小学网校呼之欲出。

从模仿到引领

虽然网校这种教育新模式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十年,然而在小学开办网校,这在中国是破天荒的事。成都市实验小学无意间已占得了“先机”。机遇与挑战并存。实小占尽天时的同时,无现成经验可循的困境也如影随形地存在。

如果说实小建网校最初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成都七中网校就是那块“石头”。同样是网校,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成都七中顺理成章地成了实验小学取法的蓝本。陆枋校长带领管理团队走进七中,走进七中连接的远端学校,从导播中心的选址到网班老师的安排,从远端教师的培训到专家团队的建立,网校每一项关键步骤都是实小团队反复钻研的课题。

在成都七中闻道网校面前,成都市实验小学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学生”。学习从模仿开始,但不能止于模仿。小学与中学毕竟不同,小学生自学能力不能和中学生相比,随堂接受能力也有差距。不同阶段学生的这些差异决定了小学网校不能完全照搬高中的远程直播教学模式,这也驱使着网校的教师和技术团队去寻找新的教学突破口。

经过调研并结合小学阶段的实际情况,实小网校创建了以“植入式教学”为主的远端模式。所谓“植入式教学”就是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去影响和优化落后的教育理念,通过管理力量的介入使远端学校在长期使用前端学校教学资源的实践中,潜移默化,消化吸收前端学校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技术,形成稳定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在短短的两年摸索与实践中,实小网校在教学与管理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策略:

四个同步:前端学校与远端学校同步备课、同步上课、同步作业、同步考试,基本步调一致。

四位一体:前端教师、远端教师、把关教师与技术教师共同协作,确保教学顺利开展。

四项植入:全面植入前端学校的育人观、教学观、管理观和发展观,唯有思想观念的改变才能彻底使行为发生转变。

四个步骤:远端学校通过读课、备课、还课、议课四个步骤完成一个教学循环,理解课堂背后的教学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认识并反哺于自己的课堂,形成教学相长。

随着网校教学与管理策略的越加完善,成都市实验小学网校已经由最初的模仿者转变成真正的行业引领者。

前端“种树”

网校是一个充满乐趣的学校,有许多小朋友与我们一起快乐学习。

——曹梓轩(成都市实验小学学生)

从2012年9月起,成都市实验小学一年级和四年级“网班”的学生每天上课前,不仅会像往常一样向老师问好,还会向远方那些素未谋面的同学们打招呼:“同学们好!”因为他们知道,从这个学期开始,他们的课堂不再是“封闭”的教室,而是一个开放的空间。通过网络传输,在甘孜、阿坝、凉山、乐山、绵阳等地,还有65所小学的上万名同学与自己一起分享实验小学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

网班开课半年,这段日子对成都市实验小学的六位网班教师来说,是一段可以永生回望的时光。对于一年级网班数学老师李琦敏来说,每天的生活像是被上了发条,劳累而充实:每天早上六点半被闹钟叫醒,七点四十到校,开始第一节网课的准备;课堂上面对四十余名学生,并几台录像机、十几个话筒,将早早提炼好的知识点有条不紊地展现出来。有时课堂上没讲完的内容,中午休息时间还得抓紧补录;下班回到家吃过晚饭,又准备明天的备课,写教学详案、制作PPT,一坐下来就是四五个小时。李老师不敢丝毫懈怠,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甚至延续到节假日。因为她明白,自己面对的听众已不是面前的几十人,而是数千上万名学生,几百名偏远地区渴望从她这里获得经验、得到提升的一线教师。

在实小,和李琦敏老师保持一样生活节奏的还有由另外五位精选出的教育骨干担任的网班老师。而她们的努力也很快得到了不少精神上的慰藉。一天,一年级网班的语文老师张红梅在校园撞见一群远道而来实地学习的师生,“素不相识”的来客远远看到她就热情地跑来招呼。随行的学生也激动地问好:“张老师您好!我在录像上看到过您。”此刻,一股强烈的成就感涌上心头,之前的劳累辛苦此时觉得已微不足道了。

成都实验小学网校创建的初衷就是分享。如果仅仅依靠自身的条件自然发展,大山深处的学校不要说赶上发达地区的优质学校,恐怕差距会越拉越大,连现有的“劣势”都保不住。正是有了网校这种模式,较短周期内解决目前存在于城乡之间、优质学校与边缘校之间的教育均衡问题不再是空想。选择像成都市实验小学这样乐于奉献、敢于承担的前端学校,对网校的建设来说,至关重要。

远端“纳凉”

网校是一个神奇的魔盒,里面装着多彩的世界。

——马吉石沙(凉山州美姑县城关小学学生)

与成都市实验小学网校链接的,目前有65所学员小学。他们不但可以与实验小学共享课堂,而且还可以共享教学经验、教育管理。通过网校,实小一边为薄弱学校输血,一边帮助其造血。学员学校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教育体验。

实验小学还为学员学校的师生提供了亲自来校交流学习的机会,康定藏族小学的四年级学生马欣悦正是有幸亲来的一位。“通过网校,我接触到了很多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课程,比如舞蹈课、乐器课……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很好的学习方法,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还让我收获了快乐。”马欣悦说。

网校对于教师的影响则更为关键。学员学校的老师,现在上课之前,都要仔细揣摩实小传来的教学视频、教案、PPT,然后消化吸收,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能力,在课堂上马上实践,然后再回去比对,取长补短。康定藏族小学教师曹晓燕还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教育学校方法。“远程植入式网络教学是我成长的平台,他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为教师、学生提供无障碍学习研究交流应用的多功能平台。我相信,通过网校的更广泛覆盖,三五年内就能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均衡的长足发展。”受益匪浅的曹晓燕老师乐观地说。

阿坝州的一所学员学校因为参与了网校学习,之前流失的很多学生纷纷又回来了。这是学校之前没有预料到的意外之喜,也是网校产生实效的一个明确信号。

成都七中初中范文第2篇

从教师的发展,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发展角度看,“同课异构”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特别是新教师不断的成长。“同课异构”实现了教师间的“集体备课”,促成教师间对同一知识不同认知的统一。众所周知,新教师成长最快的途径之一就是要充分利用备课组各位教师的已有资源,特别是与名师的共同备课、听课、评课,同行的几点建议甚至是一个提醒,都会对新教师以极大的共振,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尽快提高。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我们力求教师个人与其备课组、教研组之间进行广泛的合作,营造同课异构中教师互助的合作;在教师合作中将自己的才智与备课组及其教研组成员的智慧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个人的成长与整个备课组,教研组的进步相辅相成,从而促进教师的发展。通过“同构异构”可以发现哪种教学活动更有效,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成都七中林荫校区青年教师比例已增加到20%左右,而高新校区青年教师比例为60%,从整体来看,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还不能适应七中教育事业更高层次发展的需要。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骨干教师队伍是一项紧迫而又带战略性的任务。所以学校高度注视本次由成都市教科院在成都七中举办的成都市数学科“同构异课”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参加本次“同构异课”的老师有四位,我们将他们的教学思路,教师评课,做了一个梳理,与大家一起共享。

(附:刘在廷 学士 中学高级 成都七中 610041 ; 张世永 硕士 中学高级 奥林匹克高级教练 成都七中 610041)

《等差数列前n项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四川省成都七中 阳 虎

摘 要:通过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渗透倒序相加求和的数学方法,通过运用公式的过程,提高学生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等差数列 倒序相加 类比化归 数形结合

一、教材分析

对“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推导,其学习平台是学生已掌握的等差数列性质以及首尾配对法等相关知识。本节的讨论,为以后学习数列求和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倒序相加法,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①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②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③会简单运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渗透倒序相加求和的数学方法。②通过公式的运用体会方程的思想。③通过运用公式的过程,提高学生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模型,将教材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并通过对等差数列求和历史的了解,渗透数学史和数学文化。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渗透倒序相加的思想方法。

四、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题引入 首先让学生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片——泰姬陵。泰姬陵是印度著名的旅游景点,传说中陵寝中有一个三角形的图案嵌有大小相同的宝石,共有100层,同时提出第一个问题:你能计算出这个图案一共花了多少颗宝石吗?也即计算1+2+3+…..+100=? 观察 通过现实生活问题引入“首尾配对法”

Q1: 请用首尾配对的方法计算第1层到第79层一共用了多少颗宝石?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在“首尾配对”的基础上,找一种方法来优化“首尾配对”,从而避免讨论项数的奇偶。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在学习梯形面积及三角形面积时,采用的那种倒置方法。

Q2: 1+2+3+…+ n =?

等差数列中,可以用和表示,那么是否也可以用和表示呢?

学生用“首尾配对”进行求和,发现“首尾配对”要考虑项数的奇偶

三角形倒过来以后很容易就求出了宝石的个数

尝试将这个式子倒过来,然后再两式相加

学生尝试用“倒序相加法”探究前n项和公式

学生将通项公式带入前n项和公式,即得到前n项和的第二个公式

回忆初中梯形面积公式,以便更好记忆两个求和公式。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在应用“首尾配对法”时,需要分项数的奇偶讨论

问题一的解决,可以给学生渗透“倒置”的方法,为后面“倒序相加法”做好准备

问题二的解决让我们认识到一种新的方法“倒序相加法”,为推导前n项和公式作好方法准备

有了前面的“倒序相加法”和等差数列通项的“下标和”性质,则很快得出前n项和的第一个公式:

引导学生通过两种方法来推导前n项和的第二个公式:

类比梯形面积的公式,主要是方便同学对于前n项和两个公式的记忆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演算,老师点评

引导学生从方程的角度考虑问题,得到知三求二;另外从函数角度考虑,前n项和公式是一个关于n的“二次函数” 前两问的选取目的在于让同学们再次熟悉公式,第三问的选取目的在于为后面从方程角度分析公式作铺垫

方程的角度和函数的角度分析公式

让学生再次熟悉公式,并能够合理的选取公式

小结

由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加以补充说明 让学生再次回忆“倒序相加法”、前n项和的两个计算公式以及由方程思想得到的“知三求二”

(指导教师 杜利超)

(附:阳虎 学士 中学一级 成都七中 610041 ; 杜利超 学士 中学高级 成都七中 610041)

《等差数列前n项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四川省成都七中 吴 雪

摘 要:通过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渗透倒序相加求和的数学方法;通过运用公式的过程,提高学生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数学能力的兴趣和信心,从中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内在的和谐对称美。

关键词:等差数列 倒序相加 类比化归 数形结合

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①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②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③会简单运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B.能力目标:①通过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渗透倒序相加求和的数学方法。②通过公式的运用体会方程的思想。③通过运用公式的过程,提高学生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的能力。C.情感目标:在学生主动参与和探讨前n项和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数学能力的兴趣和信心,从中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内在的和谐对称美。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教学难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渗透倒序相加的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一、温故知新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等差数列的性质(角标和定理)

二、新课引入

印度泰姬陵是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所在地阿格拉市。陵寝以宝石镶饰,图案之细致令人叫绝.传说当时陵寝中有一个等边三角形图案,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100层,奢华程度,可见一斑.

问题是:“1+2+3+4……+100=?”

思考高斯是如何快速计算1+2+3+4+…..+100?

高斯算法的优点:分组求和,将加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

观察1,2,3,….100 1,2,3,….99 都是等差数列

那一般的等差数列如何求和呢?

三、新课讲解

1.公式推导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d

思路一

问题一:一定有吗?(角标和定理)

问题二:有多少个,一定都能完全配对吗?(分类讨论n的奇偶性)

1.当n为偶数时:

2.当n为奇数时:

问题三: 可否与合并呢?

=

通过对n取值的讨论,得到了前n项和求和公式,是否有其他的方法回避讨论,一步到位呢?

思路二

我们知道,第m项和倒数第m项总是存在的

这n个两两组合中,将第一个加数排成一列

将第二个加数排成一列

然后对应两项两两相加:有n个;且两数列的的前n项和相等,都记为;则有

同理(介绍教材方法)

两式相加:

1.几何解释

2.分析公式

将代入 知三求二

3.公式运用

例1.求和

(1)101+100+99+98+…+64;

(2)1+3+5+7+…+(2n-1)(结果用n表示)

解:设题中的等差数列是,前n项和是

(2)解:设题中的等差数列是,前n项和是

变式练习:求等差数列2m+1,2m+3,……2n-1的和

解:设已知数列,前n项和,公差为d

求得d=2,项数,代入求和公式得:

四、课堂小结

1.推导等差数列前 n项和公式的思路;

2.公式的应用体现出的数学思想.

五、作业 教材46页 A组 学生: 思考,回顾,巩固旧知识

学生:观察思考

你知道图案中有多少颗宝石吗学生:1+100=101,2+99=101,…..50+51=101,所以原式=50X(1+101)=5050

用高斯算法计算

1+2+3+……+99=?

学生:将首末两项配对,第二项与倒数第二项配对,以此类推,每一对的和都相等,并且都等于。

学生:不一定,需要对n取值的奇偶进行讨论。

当n为偶数时刚好配对成功。

当n为奇数时,中间的一项落单了。

学生:观察角标的关系

学生:将排两次,第二次反过来排

学生:同样将公式2与梯形面积公式建立联系。用“割”的思想将梯形分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而梯形面积就是这两部分面积之和。

学生讨论:公式中一共含有五个量,根据三个公式之间的联系,由方程的思想,知三可求二。

项数怎么计算?

用通项公式推导

学生:选定公式,可分别用两个公式求解。

学生:已知数列是

1+3+5+7+…+(2n-1)

去掉前m项后的结果,所以直接由有

高斯分组求和

倒序相加法

数形结合

特殊到一般

引入课题

高斯求和众所周知,学生能快速解答。

学生思考是否可复制高斯方法

这里用到了等差数列脚标和性质

从高斯算法出发,对n进行讨论寻找求和公式思路自然,学生容易想到。

对中间项的解决办法的过程中,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研究数列就是对脚标数学的研究。

倒序相加求和法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为以后数列求和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学生对两个公式有直观的认识,体会数学的图形语言

熟悉公式,难点在于求项数,要重点讲解。

变式练习学生可通过换元的思想来解决

(指导教师 张世永)

(附:吴雪 学士 中学一级 成都七中 610041 ; 张世永 硕士 中学高级 奥林匹克高级教练 成都七中 610041)

《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教学设计

四川省成都七中 尹祖奎

摘 要: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特殊到一般、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等比数列 错位相减法 分类讨论

教材分析:

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是进一步学习数列知识的重要基础和解决一类求和问题的有力工具,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特殊到一般、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类讨论等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严谨美。

教学重点: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和简单应用。教学难点: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的错位相减法及分类讨论思想。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1.教师活动:漫画演示:猪八戒成立高老庄集团,因资金周转不灵向孙悟空求助。悟空答应第一天投资30万元,以后每天多投资1万元,连续一个月(30天)。条件是,八戒第一天返还1分钱,第二天返还2分钱,…,即后一天返还数为前一天的2倍。30天后,两人互不相欠。

提问:八戒是否应该接受悟空的投资?分析八戒得到的投资:分析八戒偿还的债务:。

2.学生活动:在看、听的同时做思考,回答是否接受投资,回想等差数列相关知识,类比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

3.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人物编拟故事,以趣引思,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复习等差数列前项和求法,引出课题:等比数列的前项和。

新课讲授

(一)教师活动: 1.探究①倒序相加法是否适用?②等式两边同乘公比2会怎样?(1) (2)(1)-(2),整理得。

(二)一般等比数列的前项和

问题:公式有没有其它求法?

(二)学生活动:回想倒序相加法思考、体会错位相减法,自主探究一般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自主思考公式的其它求法,讨论交流, 根据递推公式得出公式的第二种形式。

(三)设计意图:探究特殊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指出“倒序相加法”不再适用,引出“错位相减法”。从特殊到一般,从模仿到创新,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能力提高。通过学生个别学习,互相讨论,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生生、师生间的探讨、合作,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增强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渗透方程思想。 学习公式的第二种形式。

公式剖析

1.教师活动:通过判断是非认识公式特点:① ( )② ()③若且,则 ( )公式浅析:①五个量知三求二;②公比含参数时要分类讨论。

2.学生活动:对照公式判断正误。

3.设计意图:剖析公式中的基本量及结构特征,识记公式, 提炼公式特征。

课堂练习

1.教师活动:例1:教材P56例题1变式:去掉(2)中的条件。例2:已知是等比数列,请完成下表:

题号

(1) 27 8

(1) -2 -96 -63

例3:求和:。

2.学生活动:自主阅读思考,整理解题思路,动手完成练习,讨论交流,动手练习。

3.设计意图:公式简单应用,加深记忆强调分类讨论,熟练公式运用,融入“知三求二”思想, 强调公比含参数时要分类讨论,通过公比不能为0渗透严谨的数学思想。

课堂小结

1.教师活动:中心内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思想方法:求和方法:错位相减法数学思想: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

学生活动: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回忆错位相减法、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作业布置

(一)教师活动:1.书面作业:课本61-62页 A组 1、2、3、5题 B组 3题 选作: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 吴敬 《九章算法比类大全》。

2.研究性作业:查阅“芝诺悖论”(阿基琉斯跑不过乌龟),用等比数列求和的观点加以解释。

(二)设计意图:分层布置作业,尊重个体差异、渗透数学史,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指导教师 张守和)

(附:尹祖奎 学士 中学一级 成都七中 610041 ; 张守和 学士 中学高级 成都七中 610041)

《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教学设计

四川省成都七中 巢中俊

摘 要:通过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推导,体会错位相减法的数学思想;通过公式的运用,提高学生处理方程问题的能力和分类讨论的能力,并,从中体会到探究数学的一般思想方法。

关键词:等比数列 错位相减法 分类讨论 探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掌握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会运用公式解决简单问题。②掌握错位相减法推导公式。2.能力目标:①通过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推导,体会错位相减法的数学思想。②通过公式的运用,提高学生方程能力和分类讨论能力。③情感目标:探究特殊等比数列的求和,从中发现方法,推广应用到一般等比数列的求和,从中体会到探究数学的一般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及错位相减法。教学难点:错位相减法及讨论公比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用错位相减法推导公式和简单运用。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之后,再次探究特殊数列的求和问题,错位相减法是今后求一些非等差等比特殊数列前项和的重要方法,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求和背景】教师活动:引例1 国际象棋盘上放麦粒问题。引例2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引例归结出两个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从而抛出课题。提出问题: 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有没有公式?例1 已知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为,猜想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利用错位相减法求。一步一步地详细演示错位相减法的过程,顺势提出错位相减法怎么推导一般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两个引例的演示图。学生发现理解体会错位相减法的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学生感兴趣的引例,吸引学生到课堂,引出课题。为一般地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探索推导铺路搭桥。

【推导公式】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利用错位相减法探索推导一般地等比数列的前项和错位相减法推导公式,当时,数列为常数列, ,当时,,,强调和的分类讨论,的分段形式。思考:乘可以,那么除以可不可以?,从已学正弦定理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几何原本》证法. ,举例指出证法的缺陷:证法要求, 。

学生活动:有例1的基础,引导学生乘用错位相减法推导公式。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辅助。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师生共同探究问题,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和辅助作用。

【公式理解】教师活动:两个小练习熟悉公式: ① ②公比等不等于要分类讨论③注意公式中的次数④知三求二。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和内化公式。

设计意图:对学生的薄弱环节作出说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公式。

【公式 运用】教师活动:例2 是等比数列,若,求数列前项的和,点评: (注意),还有方法:.(简化计算),例3 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公比,求项数点评:补充,例4 求数列的前项和点评:分类不全的错因分析,加强印象。

学生活动:例2学生先做,教师点评。例3 学生先动手做,学生分析。例4 学生先动手做,学生展示。

设计意图:公式的灵活运用,保证学生充分动手.充分暴露错误,分类不全面。

【小结提升】教师活动:①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②两种方法推导公式

错位相减法,《几何原本》法③知三求二(例2,例3)④公比,分类讨论(例4)。

学生活动:由学生自主归纳本节所学主要内容,教师补充完善小结。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自我归纳能力。

(指导教师 曹杨可)

(附:巢中俊 硕士 中学一级 成都七中 610041 ; 曹杨可 学士 中学高级 学科带头人 成都七中 610041)

四川省成都七中数学同课异构的评课

四川省成都七中 刘在廷

摘 要:新课程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并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式,而“同课异构”不失为较好的一种教学方式。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程讲授进行分析和点评。有利于青年教师不断地成长。

关键词:新课程 同课异构 反思 点评 青年教师成才

阳虎老师教学过程自然。课堂通过引例泰姬陵的宝石,共有100层,同时提出第一个问题:你能计算出这个图案一共花了多少颗宝石吗?也即计算1+2+3+…..+100=?: 以应用问题做引入,体现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自觉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个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一题多解、触类旁通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而且还很自然地引出了本堂课的重难点——倒序相加法求和,然后进行公式的推导。课堂按公式推导—公式应用—公式的深层次应用进行设计,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知识点的讲解层层深入,重点突出。同时本堂课变换问题情景,巧用公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倒序相加的方法。注重细节,注重学生的参与,无知识点的硬伤,讲解时,突出了化归的思想。

吴雪老师课堂引入较好,设计思路清晰。学生的发散思维较好,体现了学生实际情况及新课改的精神。新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从多种渠道进行教学。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引出10岁小高斯用首尾相加相等的特点巧算的故事,加数个数由偶数变为奇数,巧妙变式,让学生自己发现个数不成对出现只要稍加处理,便可殊途同归。语言传承转接较好,所提的问题具有操作性。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师生互动,合作学习,自学)有30分钟,真正做到了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个人讲解没超过20分钟,也满足了一堂好课硬性标准。

尹祖奎老师课堂引入教为新颖,以西游记后传为背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快速抓住学生心理。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商”,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等非智力因素来增强教学效果。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触境生情”,既可以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又可以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讲解清楚,效果较好。推导公式时,通过主动示错达到目标。教学中强调细节,过程流畅,例题中讲解知三求二的方法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成都七中初中范文第3篇

还未到泰山脚下,便看见一脉苍劲有力的墨绿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巍峨的泰山雄伟地屹立在齐鲁大地之上,仿若一位骄傲的巨人居高临下的俯瞰整个大陆,让人望而生畏。我抬头仰望着这遮天蔽日般的壮观,也不禁感叹:“岱宗是多么的雄伟啊!”

大自然将世间一切神奇秀丽之物都云集在了五岳之首。奇花异草,嶙峋怪石,飞禽走兽,无一不彰显出泰山他的独特与壮丽。山的南面和北面如同被一把开天辟地的巨斧笔直地割为两半,一阴一阳,好似黄昏与破晓仅有一线之隔般不可思议。

站在岱宗的半山腰,已然置身于云雾缭绕之间,我的心中也仿佛激荡起一层层白云,使我的心胸顿时开阔起来。睁大了眼睛细望那一只只归巢的鸟儿,眼角似乎都要裂开,只为这景色是如此迷人。

成都七中初中范文第4篇

近日,成都第52中学公布了《“问题学生”调查报告》,通过对部分“问题学生”全面细致的调查,科学分析了导致“问题学生”的原因,其中家长啰唆取代了父母离异,成为“问题学生”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调查对象:教师吕红霞

问题之源 啰唆甚于离异

在成都52中的这份调查报告中,导致孩子成为“问题学生”的原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四大因素。

负责此次调查的成都52中校长助理吕红霞说,从这个调查中可以看出,父母啰唆(46.85%)、学习压力大(40.56%)、网络环境的影响(28.67%)、个人贪玩(43.85%)是导致学生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根据以往对‘问题学生’家庭的调查,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是造成孩子出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出乎意料的。”

对家长啰唆感到极度反感的,不只有“问题学生”,其他绝大多数中学生也表示不满。

吕红霞说:“我們做这个调查的目的是希望找出一些症结,让我們的家长、学校、社会都来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学生这样说

调查对象:初中生

“啰唆不是病,哕唆起来真要命!”成都树德中学光华校区初一学生黄瑞(化名)说,自己平时住校,但周末一回家,母亲就会不停地念叨:要把心思用在学习上,不要早恋;学习上有不懂的一定要多问老师;每天早上必须喝牛奶……“妈妈很爱我,但像这样的话至少说了几百遍,听得我耳朵都起了茧子。”黄瑞不满地说。

记者在对石室中学北湖校区、树德中学光华校区、成都七中高新校区的初中生调查发现,早恋、考试、学习、饮食、服饰等话题,是初中家长最爱“哕唆”的。一些中学生受不了家长的这种“过分关心”,发帖在网上求助——怎么才能让家长不哕唆。在各大网站的论坛里,类似于这样的求助帖数不胜数。

家长那样说

调查对象:家长吴女士

对自己的啰唆,家长們意识到了吗?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绝大多数家长对自己的哕唆毫无知觉,普遍认为这是一种爱和责任。少部分家长虽然意识到自己很哕唆,但认为“如今的孩子必须时刻敲打、时刻提醒”。

对于家长哕唆会导致孩子出现“问题”这样的结果,大多数家长表示不能接受。“这只是孩子們简单的理解,无非是希望家长能给他們更多的自由空间。”家长赵女士说,“谁想哕唆?”

家长們也面临生活和工作等压力,每天下班回到家中已非常疲惫,没事谁又愿意多说话?!

吴女士的儿子在成都石室中学北湖校区读初一,她是一个典型的“啰唆妈”。“儿子已经进入了青春叛逆期,又加上如今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很多,儿子还单纯,做家长的肯定操心,自然少不了对他的提醒。”吴女士把自己对儿子的哕唆总结为“强迫症”,一见到儿子,就要反复不停地说,“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印象深刻。”

课堂内外青少年成长调查表——关于中学生的叛逆调查

1 你现在的年龄阶段?

A.90后 B.95后 C.00后

2 你的性别?

A.男 B.女 C.保密

3 你是住校还是走读?

A.住校 B.走读 C.全托

4 你的思想很赶潮流吗?

A.是的 B.不是 C.还可以

5 你对你的父母很反感吗?

A.是的 B.还可以 C.不反感

6 你认为你在哪方面和他們不和?

A.性格 B.金钱 C.自由

7 你认为自己是否有叛逆心理?

A.有 B.从来没有 C.以前有,现在没有 D.不清楚

8 你认为什么是造成逆反心理的主要因素?

A.社会 B.父母与家庭 C.学校与学习 D.同学与朋友

9 你是否希望别人把自己当大人看?

A.是 B.否

10,你的叛逆表现在?

A.不理睬他們 B.什么事都和他們对着干 C.不回家

11 当你和别人意见不一样时,你通常会怎么样?

A.听取别人的意见 B.与别人重新协商 C.沉默,但心里不服气

D.认为他們故意与你作对,一定要他們听你的

12 一个星期以来,你大概有多少次跟你父母静下心来聊天?

A.一次都没有 B.两次 C.多次

13 当你感到与家长、老师、同学交流有困难的时候,你是如何处理的?

A.置之不理 B.有想过办法解决,但是解决不了 C.尽力解决问题,相处融洽

14 你有心事的时候,会主动向父母倾诉吗?

A.不会 B.经常 C.偶尔,视情况而定

15,面对你父母的教育,你的态度怎么样?

A.虚心听取,表示接受

B.不认真听父母说什么,坚持自己的想法

C.厌恶,并表示抗议

D.不耐烦,总觉得听不进去

16 当你知道自己有了叛逆心理的倾向时,你会采取下面哪种方法去克服?

A.找亲人、老师、朋友谈心,希望得到他們的帮助

B.找心理老师

成都七中初中范文第5篇

雅安是个秀美的地方,每次降落成都驱车去雅安,那一路,我的心里总是充满期待。我是带着渴望到雅安的,渴望因为我的到来,让那里从事教育的人们有所改变。而每次,勤奋好学的校长和老师们又总能给我带来惊喜。

雅安市教育局吴宏局长是半路出家搞教育的,两年多前她是芦山县委书记,任教育局长对她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说实话,雅安经济的滞后,无疑使教育也前途黯淡。她对雅安教育非常焦心,质量上不去,人民群众不满意,雅安的学生纷纷往成都和绵阳跑,当地的校长和教师们心灰意懒,士气低落。提振信心,加速发展是她的梦想。几乎每次我到雅安,她都亲自陪同,认真地记着笔记,并督促着学员们学习。在她的努力下,雅安内涵式发展项目正式启动,而我被受聘任初中管理分项目的领衔专家,并被雨城区政府聘为雅安七中的名誉校长。我非常在意这两个聘任,没有比获得欠发达地区教育界的认可更为珍贵的了。

这个项目中,我为初中学校设定的主题为“学校改进”。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这是教育者的使命。而要为之努力,勇气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的培训与咨询活动,并不只在告诉他们勇敢,我希望他们为之奋斗的过程中,更自觉地运用头脑。学校改进,是通往优质教育的必由之路,而改进的真正目的在于能否释放出学校蓄积着的充沛的能量,这些能量就在教师和学生身上。人,也唯有人才是推动变革的真正的力量,因而,学校改进就是一个破冰的过程。

一年多来,我在雅安奔走,大致完成了三件事:一是赢得当地人对我的信赖;二是让学校都能有目标和追求;三是提高管理效能。

在第一件事上,我差不多花了半年时间,我认为值得花哪怕更多的时间来建立信任,我得让他们知道,我是真诚的,我喜欢与他们一起坐在大排档吃着烧烤诉苦和抱怨,他们可以拍我的肩膀甚至当着我的面说脏话,我可以和他们一起唱歌,一起跳起藏族舞蹈。我让他们知道,我没有优越感,我在与他们对话,我甚至不是来帮助他们的,而是与他们一起学习。

取得雅安教育界同仁们对我的信赖之后,我差不多花了一年时间帮助他们明确目标,我希望每一所学校都能建立起他们的使命和目标体系,而不再摇摆不定,焦躁不安。在确立目标之后,我将指导他们不断提高管理效能,通过提高质量和降低耗损一系列办法,来激活学校中每一个成员的心智。

2013年3月底,为总结和检验学习成果,我主持了一场校长论坛,请进入学习项目的学校校长到台上发表观点和展示成就。吴宏局长则要求雅安所有县区的教育局领导和所有中小学中层以上干部参加论坛。我给论坛确定的主题是《推动变革——一种可能的策略》,我让校长们思考,在改革目标明确后,为确保改革的顺利开展,如何选择最优行动策略。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策略和方法,校长应该将习得的理论与当地的和本校的实际结合起来。

在校长们为讲演稿作准备的时候,我专门为他们讲了一堂课,那是关于变革的理论课。成年人与儿童的学习,有一个最显著的不同,就是成年人特别为解决问题而学,这些校长们,不也是为着解决我所布置的论坛这一棘手的问题而学吗?论坛上共有八位校长上台发表讲演,对于改革策略,他们所选择的角度各自不同:雅安名山二中赵校长认为应该使改革始终围绕着问题来展开,要打组合拳;济南二十六中邱校长认为应该将特色建设作为一种策略;我任名誉校长的雅安七中,张校长提出在正式推动改革之前,应老老实实种好试探田;济南20中的吴校长主张应培植支持变革的教师文化;雅安严道一中的严校长谈了责任感与学校变革的关系;雅安城北中学的陈校长认为应关注改革方案的本土化和校本化实施;济南十二中的杨校长主张要为变革创造条件;雅安国张中学的陈校长认为推动改革应该软硬兼施。

我为他们一年多来取得的进步而欣喜若狂!

虽然教育界一直在谈论改革,也确实总在改革,可是,却很少研究与讨论改革本身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改革?到底改什么?怎样改?

为什么改革?这是一个知识论问题,是要阐明改革的可能性、必要性、现实性和理想性的问题,既要廓清改革的现实依据、理论基础、出发点、目标追求,也要诠释改革的理想和信念、过程和内容、效率和结果评价问题。

改革什么?这是价值论问题。主要探讨改革实践中教师、学生以及师生关系的定性、定位、理想预期和价值追求等问题。

至于怎么改革,这是一个方法论问题。我认为,怎么改革,对于一线校长来说是一个大问题,或者说就是困扰着校长们的核心问题。从方法论角度看,问题解决取向的改革策略和方法才可能使改革趋于有效。以改革引发的实际问题作为关注焦点,聚焦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应成为改革实践者的主要策略和方法。

我认为我有责任防止雅安的教育改革脱离实际,走上形式主义的歪路。我的使命就是:以研究者的身份,与雅安的校长和教师们一起,组成一个研究的共同体,共同直面改革难题。

4月20日上午8点多,我在出租车的收音机里得到雅安大地震的消息,一下子惊呆了,回过神马上给那些校长打电话,可信号不通。于是我向他们发出了短消息,请求他们一定给我报平安,我在遥远的上海为他们祈祷!终于,我的所有雅安朋友们都平安。

晚上,我在网上看到芦山县国张中学在临时板房里恢复上课的图片新闻,按捺不住给陈校长发了个短消息:“国张,好样的!”

成都七中初中范文第6篇

我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没有天赋,做什么事情都非常努力,不得有一点松懈。没错,我比较努力,但年级上很少进前20名。我有一个很简单的梦想,生活幸福,压力很小,可这么点要求上天都不能答应。“喂,陈嘉懿,要去玩吗?你就让自己放松一下嘛!”我想了想,忍不住答应了,但因为没复习,考试从年级20几名滑到30几名了,而那些根本不复习,比我玩得还要开心的那们女同学却一直是年级前10。为什么我的付出比她多,收获却比她少?这世界不公平!

但是——

“但我知道,有一个内在的我,不甘平庸,渴望自我,无所不能。我坚信,只要执着和努力,总有一天,一个真正辉煌的我会离我越来越近!”

六年级,我变得很好胜,因为我不想做一个没有多少辉煌的人,不想因为平庸就放弃。我不再只是比较努力,而是很努力。虽然我“第一次,测验考得不进人意——全班第11,但是,这次只是发挥失常,我相信,凭着我不懈地努力和我对获得成功的执着,我总会出头!半期考试,出乎老师以及同学们的意料,但又在我意料之中的一件事——我冲到了年级第一!我,终于成功了!那时的心情真的难以言尽。在后面的一次测验里,我也进了年级前10。就这样,我在年级里出了头。

可是,我并没有得到命运的恩宠——

“虽然我很平凡,没有过人的天份,但我努力了,弥补了这些,可我没有命运的恩宠,现实总把我和理想隔开。世界不公平!”

由于我们学校小学,初中以及高中都有,所以没有毕业考,六年级就得用机读卡。在临近期末时,我听老师说,由于半期考试时有个同学把卡号写成我的了,所以我数学是0分,但李老师改过来了。但我并不在意。当第二学期开始时,我拿到了语文卷,我一看,我的明明是最佳答案,可老师偏偏给我打错,我问老师怎么回事,老师一看说号错了。可是现在有什么用?成绩单已经报上去了,我就因为一分,从年级前10滑下来了。当我看到年级前10名在领奖台领奖状和书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还算着评奖学金时自己一共会少三、四分(奖状是可以加分的),回家后闷闷不乐,还因此后面两次考试没考好。到了第三次,我做好了考前准备。卷子发下来后,我算了算,全班第6,年级第13,一般,比前两次好多了。可是当天晚上,我的朋友向鸿霖急急忙忙从1班跑到5班告诉我,我英语0分是全班倒数第一,年级倒数第十三!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向鸿霖把我拉到了办公室,我看到电脑前坐了一大堆人在看成绩。向鸿霖告诉我,其他人的名字是黑色的,只有我一个人的名字是红色的。当我们可以看到成绩时,我便以“马上要上晚自习了”为借口,逃了。我,害怕了。两节晚自习终于熬过去了,我的心里总是那“0分”。无法平静的我终于露出了真面目——“哇哇哇”大哭起来,整个楼层都听得到。第二天,曾老师告诉我,说她今早上去问了,是因为我的机读卡被弄脏了,笔试部份都读不出来,而且当时很多机读卡,没办法找。可是我的机读卡交上去时并没弄脏啊,怎么回事?我便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妈妈便请主任老师去调查一下。上午,我路过4班,有一个同学问我:“陈嘉懿,你英语是不是0分。”吃中午饭时,有一位同学的妈妈来食堂,然后指着我问:“她是谁呀?”她的儿子便回答到:“英语考0分的那个。”……中午,妈妈告诉我:“主任去问了,当时那个人说是因为找不到了,才在成绩单写0分。但主任没过多久就找到了。那个老师便说:“原来在这儿……”“原来在这儿”,就这么5个字就可弥补我的伤痛,修改那0分的历史,改变我在其他同学心里的地位吗?难道在我努力之后,获得的结果就是那5个字的份量吗?难道她犯了错就可以骗人,把她的错推到我的身上吗……为什么就我这么倒霉?为什么……

这世界,一次次地把我和理想隔开!这世界,不公平!

不过——

“但我还有梦想的权力,让心跳成为我的宣言,让疤痕成为我的勋章,在世界的不公平,在我面前低头!”

这里将我的那一次“毁”了,但,我还有未来!我的才能、前途不能跟那一次一起被毁了。我可以不用呆在这所学校,但我可以先拼搏,然后再考重庆一中、三中、七中,巴蜀中学以及成都七中那些全国知名中学啊,那里更有利于我的未来。对,我还没有输!我可以让那0分以及它给我带来的痛苦,激励我努力。总有一天,我会让世界的不公平,在我面前低头!

由于——

我还没放弃,而且,我未来的路很长。

成都七中初中范文第7篇

自安史之乱以来,我带着亲人四处奔逃,终于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盖了座简陋的草屋,勉强住下。转眼已是深秋,落叶如枯蝶,又若被烧焦的枯草,从树梢静谧地落下,跳起一支支哀亡之舞。它们越舞越急,越舞越高,在狂风那怒号一般地鼓动下,形成一道道玄色的风暴,嘶吼着席卷大地,席卷着我屋上的层层茅草。茅草随着大风乱舞,我下意识地冲出门想追出去,却才发现,自己早已追不上狂风,追不上时光。一席席茅草如同黑色的云朵飞过了浣花溪,杂乱的散落在江旁。飞得高的,像张开翅膀的黑色巨鸟停留在树梢上,飞得低的,像死去的大鱼静静地沉入池塘。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我望着那一片片茅草,叹了口气,准备去捡回来。可那村子里的顽劣孩童们却欺负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当着我的面做“贼”——他们看见我的茅草,眼珠子一转,毫无顾忌地跑过去,伸手抱起我的茅草就拔腿跑向竹林中去。我气结,甩掉拐杖追上去对他们大喊,可还没跑两步,就已经累的喘不过气。看着孩子们的身影消失,我望尘莫及,回到屋里,拄着拐杖,无奈地叹息自己的不幸。战乱是只可怕的猛兽,它不仅踏坏了人们的家园村庄,还在一定程度上蚕食着人们的思想,连小孩子都做了“盗贼”,世态悲凉!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等我缓过气,狂风这只暴躁的野兽已经平静了下来,可那云朵却仍然像在墨水里侵染过一般漆黑,在深秋时节逼近着大地,好似随时都可能泼下一团团浓墨,整个世界阴沉迷蒙。天黑了下来,我转身回到屋里,那用了多年的被褥早已冻得如铁一般又硬又冷,盖在身上只能平添一股寒凉。我的小儿子睡相不好,胡蹬乱踢,竟然把被子里给蹬破了。看着他皱着眉头的样子,我不禁心酸,我的儿子可是梦到了“铁马冰河入梦来”?房顶破了好几个洞,连绵不绝的雨水如根根麻线密集而又无情地落到屋里,打湿了整间贫寒的小屋,空气里满是寒冷,我的眉毛上几乎都可以结上一层霜。自从逃避战乱以来,我几乎每晚失眠,又是夜未央,我心事重重地看向隐隐月光——我想起了以往的亲朋好友,我想起了那位偶遇的谪仙人太白,不知道在如此乱世,他们又过得怎样?月光越来越寒冷,仿佛往我身上泼了一层凉水,这样的夜晚,如何才能挨到天亮?!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成都七中初中范文第8篇

博雅助教服务团队负责人,2001年起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专业,2008年后开始研究苹果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打造了一支高效的教学支持服务团队。

在北京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进程中,孕育出了这样一些来自社会的人员,他们扎根于学校、服务于课堂、成就一线教师、推动教与学方式变革,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提供精细化的服务和支持。他们有着热切的教育情怀,并在长期帮助中小学开展信息化教学服务的过程中,提升了将技术融入教育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对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和“常态化应用”有着和他人不一样的认识。如今,他们的服务和学校的数字化教学开展能有机融为一体,得到了很多学校的认可和好评,他们的服务也正从首都北京走向全国。夏长胜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他带领着博雅助教服务团队致力于在中小学有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服务。

夏长胜有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从2001年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专业教授《操作系统及网络》课程为起点,帮助学生奠定数字媒体基础知识,2008年以后开始研究苹果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转向为中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工作。他拥有近20年的苹果从业经验,从事十余年教育教学应用推广服务工作。正是他对教育服务工作的执着,打造了一支高效的教学支持服务团队——博雅助教服务团队。

自2009年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未来项目以来,博雅教育支持助教服务深入学校,并以此为契机开始了教育教学服务实践进程。2011年,他们又开始更广泛地支持学校基于平板电脑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的开展,逐渐辐射到首都北京及全国的其他学校,如白家庄小学、和平里九小、成都七中初中学校、丰师附小、传媒附小等学校。他们的服务触及学校核心业务——课堂教学。工程师们的服务内容也发生了悄然的改变,开始从技术支持服务逐步转变为向师生提供数字化学习工具并帮助解决教学问题,延伸到支持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整合工作,使工程师们逐步转变为教育技术工程师的角色。

在扎根实践的基础上,博雅开始研究利用平板电脑进行数字化学习的应用方案,研究基于平板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各种应用模式、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开发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应用平台软件,结合助教服务的支持,探索建立平板电脑数字化学习环境,以为学生提供更为生动的学习体验、更为方便和开放的知识获取及分享,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为各类创新性教学模式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提升教师们的教学效率,创新教与学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