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今日学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张之洞;中体西用;劝学篇
一、“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
“中体西用”自“师夷”之风渐露端倪。先进地主阶级发展这一风气,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促进了学西历史潮流的形成。19 世纪60 年代以后,西学日盛,中学之根本无法撼及,两者间结合提上议程。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学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最早揭示这种思想。1895 年4 月,南溪赘叟在《万国公报》上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次年,孙家鼐在《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提出“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至此,“中体西用”渐已成形。1898年4 月,张之洞作《劝学篇》,系统地论述“中体西用”思想。
二、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在其《劝学篇》得到系统论述,为践行这一教育思想提供理论支持。面对当时新旧冲突、西学渐盛、顽固势力抵制西学的局面,他作《劝学篇》“外患日亟,而士大夫顽固益深。戊戌春,佥壬伺隙,邪说遂张,乃著《劝学篇》上下卷以辟之。大抵会通中西,权衡新旧”。但其根本目的还在于维护封建统治。张之洞将“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归结为“其表在政,其裹在学”,他特别重视教育,在此表现特别突出。他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强调“中学”是主体,是学“西学”的先决条件,在《循序》篇中指出“先入者为主,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也”。“中学”内容有“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治、地图”。“四书”、“五经”是“中学”的核心。学习“中学”的要求“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 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缺者用之, 西政之可以起吾族者取之。斯其有益而无害。”即以“中学”为先导,为本。“西学”是辅助,内容有西政、西艺和西史。书中写道“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点,西艺也”。文中还涉及游学、仿西设置学堂、改革学制、广译等。他引进西学的原则是:“果其有益于中国、无损于圣教者,虽于古无征,为之固亦不嫌。
”也就是说,只要有益于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和维护封建纲常的“西学”,就可以大胆地引进和学习。即以“西学”为补充,为用。
在具体实践中,“中学”与“西学”是如何结合的呢?他指出:“十五岁以前诵《孝经》、四书、五经正文, 随文解义,并读史略、天文、地理、歌括、图式诸书及汉唐宋人明白晓畅文字有益于今日行文者。自十五岁始,以左方之法求之,统经史、诸子、理学、政治、地理、小学各门, 美质五年可通,中材十年可了。若有学堂专师,或以此纂成学堂专书,中材亦五年可了,而以其兼习西文。过此以往,专力讲求时政,广究西法。其有好古研精不骛功名之士愿为专门为学者,此五年以后博观深造,任自为之。”
他还强调“会通”即“中体西用”,“今日新学、旧学互相訾謷,若不通其意,则旧学恶新学,姑以为不得已而用之,新学轻旧学,姑以为猝不能尽废而存之,终古枘凿,所谓“疑行无名,疑事无功”而已矣。”在处理“中体西用”关系时,不仅表现了他极力维护封建传统文化,同时也表现出了他考虑时局,希望通过“换个新装”达到预期教育目的,造就封建士大夫加会通外事的综合人才,最终实现保社稷之目的。
三、对“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评价
“中体西用”思想体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幻想性和矛盾性,主张学习西政、西艺、西史,却要剔除里面关于资产阶级的民主与自由成分,主张向西方看齐,却放不下封建伦理纲常。“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是有其积极意义的:(1)打破了顽固派思想禁锢,让西方先进文化得以传入,资本主义的“民主”与“自由”思想得以流入,促进人民大众的思想解放。(2)在当时西学东进情况下,当时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主张全盘西化,放弃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说,保护了中国的传统文化。(3)“中体西用”思想主张自我改制,而不是依靠外部势力,体现了“自强”精神。(4)主张广设学堂、广泛翻译、广泛阅读,提高了人民大众的文化素养。“中体西用”思想也有其不足。首先,就其目的而言,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试图阻碍历史的进步。其次,对于当时的维新变法造成了很大打击。另外,后期它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总之,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在试图阻碍历史的发展中,反而成了历史的一部分,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燕.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教育思想[j].广西社会科学,2005:183-184.
[2]马治国.试论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9:20-23.
[3]王瑞.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j].教育时空,2009:176.
正值高校开学季,9月4日于丹发微博,援引光绪皇帝在京师大学堂的“开学讲话”,勉励今年入学的新生。于丹的这条微博,被转发了4600多次,获得700多次点赞。
京师大学堂是今日北京大学的前身,确实是经光绪皇帝批准创办。但这篇“光绪开学讲话”在此前多年就已经被证伪多次。据《光绪事典》所记,京师大学堂的开学日是在1898年12月31日,当时光绪早已被软禁于瀛台,怎还能出来讲话?面对质疑,于丹既不回应,也不认错,而是删除微博,关闭评论,而网友们却停不下来……
无论何处: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于丹老师熬制的这则开学鸡汤一如既往地情殷意切,不仅情怀满满,而且因语出皇帝而自带光芒,还有啥说的,来,让我们大家干了!
王的男人回复无论何处:从当年的“泥马”到今天的光绪京师大学堂演讲,再次证明引用材料的严谨性,否则会闹出大笑话。
阿喀琉斯围脖:于丹适合了当代中国的主流话语风格:七分鄙俗气+三分伪常识=十分正能量。
靳畅栋:于丹老师对制作鸡汤的“骨头”向来是很讲究的。可这次不一样了,硬伤太过明显。在大家的眼里,于丹老师不仅是鸡汤界的代表人物,也代表了鸡汤界的最高水平。这样一个著名高校的人文学科教授,一个名满天下的知名学者,一个拥有300多万粉丝的大V,人们对她的评价标准自然高于一般鸡汤手。
严锋:就是普通读者也很容易看出这个所谓“光绪讲话”是假的,作为中国最高师范学府文史专业的教授,对如此明显超越时代与人物身份的现代腔竟然毫无辨别能力,太不应该了。
一根筋回复严锋:看来移动互联网时代最靠不住的不是朋友圈的美照,而是度娘。
我是风1277:多看点《甄执》都不至于相信光绪皇帝会说出“正视现实,发奋图强”这样的话。于丹老师用血淋淋的经验告诉我们又一个真理――常年煲鸡汤,早晚会上当。
乐云:心灵鸡汤毒性大,熬的人很容易误以为手握真理,导致认知的扭曲;喝的人会以为走上了光明大道,似有正能量不断升腾。
小熊的树回复乐云:于丹老师请小心,鸡汤有毒!
idlefisher :于丹老师“著名文化学者”的头衔,一直散发着浓浓的鸡汤味。她一会谈《论语》,一会谈《庄子》,一会谈美文,但无论她谈论的对象是什么,所谈的内容都脱不开地摊励志书籍的层次。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作品;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235-01
一、音纷髌返拿褡逍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也是文化本身的要求。从西北花儿、安徽黄梅戏、湖南花鼓戏,到闽西山歌、广东童谣;从新疆纳兹尔库姆舞、广西蚂拐舞,到云南迎客舞和霸王鞭,都充分展现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与别致。但是,这些具有中国民族民间特色的音乐素材不是全都能直接拿到我们音乐教学中来的,很多音乐素材需要做大量的改编工作,才能适合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所以,民族性的音乐作品虽然得到了我国音乐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和重视,但是,就目前来说,与中小学生接受能力相匹配的民族音乐作品太少,挖掘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教育工作者永远的追求,在这方面任重而道远。
二、音乐作品的传统性
我国最早的带有现代意味的音乐课,是由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在1901年开设的“乐歌”课,沈心工老师把唱歌和简谱学习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在这之前,中国的学堂是以诗词朗读为音乐课内容,而教会学校则是以学唱赞美诗为音乐课内容。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是管理音乐课程的统一章程,并成为我国近代学制的成立标志。但是,《奏定学堂章程》中《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里音乐内容是古代诗歌。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还没有音乐课程及任课教师。1907年《学部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颁布后,形势有了很大变化,那时兴办新学堂已有十年历史,在教师发展方面,逐渐出现一批日本留学回国的音乐人和他们培养的学生;在教学内容方面,以在欧美和日本曲调上填词创造的“乐歌”逐步成集并且出版,沈心工老师创作了三辑《学校唱歌》。可以说,1907年颁布的《学部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成为我国近代音乐教育初创工作的重要标志。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时颁布了《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与《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其中,中学的音乐教学内容在乐歌基础上,增添了器乐与乐理知识(音乐大要),至此,我国近代的音乐教育内容形成了以唱歌、乐理、器乐为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
我国近代学制产生后的现代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内容完全是西化的产物。直至今日,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还是以西方古典到浪漫时期的器乐作品与声乐作品为主。不可否认,音乐作品的大量曲目是西方音乐作品,音乐教师不厌其烦地从不同角度反复挖掘经典。所以,从学校音乐教育产生的渊源看,西方音乐作品是我们音乐教育内容的传统。只有把音乐作品的民族性充分发挥出来,或许可以改变这种传统。
三、音乐作品的创作性
作曲家贺绿汀一生创作的钢琴作品数量不多,但他创作的乐曲却是我国最早实现中国风格、具有开拓意义的作品。他给当代中国音乐文化乃至中国音乐创作领域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从中国音乐发展史中不难看出,贺绿汀不仅创作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还非常关心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他创作的两首音乐作品《牧童短笛》和《摇篮曲》,非常适合中小学音乐教学。
总的来说,我国的音乐作品包含了传统性、民族性、流行性与创造性等文化特性。在保证音乐作品满足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的基础上,对多元的音乐内容进行合理比例安排,尽可能更多地融入民族音乐作品,让多元的音乐文化本质在音乐教育中体现出来。
中小学音乐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和必修学科,不仅要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作品对学生进行情感、情操和审美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康的人格,造就继承、创新和发展人类文化的人。
参考文献:
[1]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尹爱青等.外国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这并不是我说笑话,今日教育之实情是如此。“人情事理”根本不存在于我们的教育范围里,倘是有这种方针,那是我没看见过。我们的目的是教书而不是教人,我们是教人念书,不是教人做人,倘是一个学生于念书之余尚记得做人的道理,那完全用不着我们代他负责。我们听见过某某学生因为心理学五十九分或是逻辑四十八分而不能毕业(虽然如何断定一个人的逻辑是四十八分我未明白),然而我们的确未尝听见过有某学堂要使学生毕业先考一考“人情事理你懂吗”。所以如郁达夫先生曾经做文章,劝一位青年别想去进大学,因为恐怕他白费了几年的光阴及一二千块钱变出一个当兵无勇气,做苦力没礼貌,做鼠窃没胆量,除去教书外,一技无能软化了的寒酸穷士,若是出于爱护那位的本心,便是极好的议论,若是要以此责当代之大学教育,那怕就骂得不对劲儿。因为今日的大学教育根本以书为主体,非以人为主体,责之以不能养出社会上活泼有为的人格,岂非等于问和尚借木梳,问尼姑借篦栉一样无理的要求吗?无论如何把一个正经长大的青年送进学堂里头去十几年,使他完全与外边的社会隔开,与天然的人群生活分离,既没有师长的切磋,又没有父兄的训导,只瞎着眼早念书,午念书,晚上又念书,是使此青年不懂人群生活的绝顶妙法的。结果是满肚子的什么主义,什么派哲学,而做事的经验阅历等于零,知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不知道母鸡不要公鸡是否可以生鸡子儿。
虽然,不但我们的方针不对,就我们所用的教育方式也很可怀疑。倘是“学问”是我们大学教育的方针,就所以达此方针的教育方式也不可不考量。我们现此之所谓学问有趣极了。不但是有体质的,并且有重量是可以拿称称量的。今日谈大学教育者之心理,以为若设一种“非八十单位不能毕业”的条例,严格的执行,严格的考试,绝不通融,绝不宽松,这样一来,四年级八十单位,每年级二十单位,倘是一学生三学年只得五十八个单位,那么第四年请他补习两单位,凑成二十二单位,八十单位补足,那他必定逃不了做有学问的人,出去必定是大学的荣耀了。原来掩耳盗铃的本领并不限于军阀与官僚。倘是我们的逻辑不错,有八十二立方寸学问的人,若愿意借两立方块学问给他一位只有七十八立方块学问的同学,我们当然没有什么理由可以阻挡这两人一同毕业(但对这一点,尚不免怀疑,很愿意得各学堂注册部的声明,是不是可以借的?)。不但此也,如以上所谓每立方块的学问每块里头的页数也有一定的,比方近代历史一立方寸即丁先生讲义二百七十五页,二百七十五页读完便是近代历史的学问一立方寸;文字学学问一立方寸是徐先生讲义一百五十三页(限定一学年读完,不许早,不要迟,若是徐先生特许八页免试,便是实数一百四十五页,一学年分两学期。每学期十八个星期,通共三十六星期,四三一百二,四六二十四,通共一百四十六,每星期限定念四页正好,不许多,不许少)。如此积页数而得几许立方寸,积立方寸而得一张文凭,虽曰未学,注册部亦必谓之学矣。原来此种以数页数及数单位而衡量学问的方法,的确是纯由西方发明,于吾国书院制度未之前闻也。记得杜威曾经说过,现代的教育好像农夫要赶鹅到城里去卖,必先饱喂之以谷类,使颈下胸前的食囊高高的凸出来,然后称称其轻重,鹅愈重即其价格愈高。其实杜威先生说错了话,他忘记在本问题上称者与被称者原来是同类的动物。
(选自《翦拂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关键词:清末;宁波;反地方自治;民众
中图分类号:K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033-03
1908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各地开始兴办地方自治。①据现有史料,宁波一地清末时已有一批由民间发起的自治组织成立,如1906年慈溪陈谦夫成立慈溪西乡公益社,1907年奉化士绅创办奉化自治会等。此后,宁波府所属各地地方自治陆续展开。然而在地方自治发展之初,自治机构设置不完善,出现自治机构为解决财政困难而增加捐税,自治运动实施的措施与民众传统信仰相冲突等问题。因此,地方自治运动伊始,地方社会就屡屡出现反对地方自治的事件,如民众抗交捐税,捣毁学校与自治公所,仇视自治活动等。这些反地方自治运动的现象的出现,一则能够反映出开办地方自治运动之时各种制度的缺陷,二则通过对反地方自治运动的研究可以了解国家与社会的深层关系,反映普通民众对早期地方自治运动的心理。为此,本文拟以宁波为例,对宁波地区反对地方自治的事件及其发生原因、民众心理加以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近代宁波地方自治运动的实施情况和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②
一、清末民初宁波地区民众的反地方自治事件
清末,宁波地区发生了一系列的民众反地方自治事件。1906年鄞县姜山举行礼拜会,仙岩寺内向有发给济米之例,但被学堂出面阻止,于是姜山行会众人拥入周家埭南津学堂,捣毁门窗什物[1]。同年镇海县霞浦地方有张兆泰等兴办学堂,借用张氏宗祠什物,被当地族人出而阻挠,并将什物捣毁[2]。1907年奉化县某乡,前由绅董庄景仲举办乡约,以禁赌为当务之急,有恶徒杨牢违禁聚赌,抽头渔利,乡约禁之不听,反而聚众反对乡约[3]。1907年3月,镇海县妙胜寺住持闻馥就曾率众抵制学堂,后县政府将闻馥拘押[4]。同年宁波江东明新小学堂,暂借朱桑都神殿为校舍,有乡民将学堂器皿搬运他处,激起公愤,乡民拥进殿内,捣毁学堂器具[5]。1907年余姚北乡根据膏捐局定章,应该只捐土浆,但近来又忽及杂物,乃至沙蟹一担须捐钱三百文,以致激成民变,北乡乡民聚众捣毁自治公所,乡民鸣锣聚集一两万人,至沙黄地方与官兵抵抗[6]。镇海各区联合会向有议决肉捐,每斤捐银二厘一,该乡自治公所曾函知本乡各肉铺,意拟照行,但东绪乡施公山、孙叶黄两家抵制不认,随后,施公山煽动市民,宣称自治公所现将肉每斤捐洋二分,今日来要捐猪肉,明日要捐鸡鹅鸭蔬菜及房屋椽柱人口,鼓动民众起而反之,杀尽自治诸人。于是施公山孙叶黄联合各村匪聚众千余人,焚毁捣掠公所学堂以及各议员家房屋多所[7]。1911年慈溪一地也曾出现僧众反对自治运动,阻扰自治活动,慈溪桃源乡开选民大会,先期订借方广寺为投票区,不料该寺住持僧智圆仗着僧教育会的袒护,不准选民入内,激成公愤[8]。
二、暴力反自治的原因
近代宁波地区民众出现暴力反抗地方自治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地方自治机构和普通民众双重作用的结果。就地方自治机构而言,由于没能正确处理自治机构与民众的关系而引起民众的不满;就普通民众而言,由于民众自身文化教育素质的欠缺,导致他们对地方自治认识不清,出现拒不配合和故意扰乱地方自治的现象。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自治公所没能有效处理公私关系。宁波地方自治公所在开办之初,地方自治场所多借用现有庵寺、宗祠作为办公场所。这本是为节约地方自治经费而实行的便宜之举,但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公所与私人、寺庙公私关系,以致出现僧侣和宗祠所有人阻挠地方自治的事件,如1911年鄞县自治公所经官绅协议后,将万寿寺作为地方自治的办公场所,但在与僧侣交涉时,自治公所违反了僧侣自愿原则,出现故意驱逐僧侣的现象,以致引起僧侣的普遍不满,于3月8日发生捣毁自治公所的事件[9]。自治场所财产关系如果没能有效处理,也会引起普通民众对地方自治场所的不满,如同年“镇海县霞浦地方有张兆泰等兴立学堂,因借用张氏宗祠什物,被张修槐出而阻挠,并将什物捣毁”[10]。地方自治机构没有政府划定的自治机关,只能依靠借助所谓的公款公产,而这侵犯了一向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僧侣群体的空间,他们也借口“宁波府僧立教育会呈请寺观并非公产,该邑以万寿寺等十余寺拨作自治公所请,饬县收回成命,或双方协议改拨为借等因[11]”反对自治。无物质补偿,开展的议会、提案等现代民主活动与传统僧侣、民众格格不入,触犯到僧人乡民的利益,自然会引起民众的抵触和反感。
第二,自治公所为筹集资金增加捐税,加重了民众的负担。自治机构在开展自治活动时基本上是没有国家财政的保障的,根据《府厅州县地方自治章程》和《浙江省县自治征程议决案》的规定,县自治经费的来源主要是公款公产、县税、杂捐杂税。《鄞县通志・财政》里可以看出清末除田赋外,杂捐名目繁多,分为学租、当税、牙税、契税、牛税等类别,在地方自治实行之初,民众就已经承担着名目繁多的税种[12]。为筹集自治经费,自治机构不得不加税于民,繁重的捐税激起了民众的反对。镇海县自治公所对商民征收肉捐,给商民增加了沉重的负担,镇海自治公所按照议会的决议,向商家征收每斤捐银二厘一的肉捐。商店为了抗议肉捐进行罢市。议会成员陈文华、施望枚视察邀请肉店照常营业,随后商户施公山、孙叶黄聚集千余人进入自治公所,砍死乡佐施望枚,又抢劫捣毁了议员陈文华、孙耀勋等人的家庭住所和沿街店铺,性质恶劣[13]。晚清时期,民众生活原本就比较贫苦,为兴办地方自治,创办学堂,又不得不向民众征收更多的捐税,地方自治所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中不但没有使民众获得任何的好处,而是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困苦,于是民众群起而反对自治。
第三,自治理念与民众生活相冲突。寺僧、乡民民智未开,思想保守,当乡村旧俗受到冲击时,他们便起而反抗。在宁波江东地区,为兴办明新学堂,暂借朱桑都神殿为校舍。但是因为该处乡民想要在此举行朱桑都神会,于是将学堂器具搬运他处。堂董不允,以致激起公愤,于是乡民拥进殿内,将学堂器具捣毁[14]。这则材料说明民众对地方自治的其他举措,如兴办学堂加以抵制,体现了民众思想的守旧和保守,将寺宇神庙改为学堂和自治公所的办公地点,这样一种举措直接冲击和破坏了民众传统的信仰体系,使深信迷信旧俗的乡民万分愤慨。
乡民消息闭塞,对传言不加辨析,一旦流言传播开来便信以为真。奉化县王大令接到禁烟命令之后,让下属分赴各乡调查烟户,查禁烟馆,凡种植罂粟的地区悉令拔去,“乡民无知,以为此项禁令,皆由办学士绅向县禀请,故纷纷与学堂为难。日前上跸驻地方有顽民多人,拥至该处成志学堂喧闹,学董陈君与之辩解,竟被殴打”[15]。另有当时所属宁波的慈溪县,将城内的永明寺神像毁弃改设学堂,当时乡民已经对此很厌烦,在迎神赛会之际,乡民由乡入城,相约将该学堂捣毁殆尽,“哄聚数万人,蜂拥前往,持械击破门窗,后又以火油备浇教室,加以炮担所用之火药,纵火而焚,一霎时全校房舍悉毁无遗”[16]进寺庙参拜神像是乡民的长久以来的迷信风俗,但是由于开展地方自治,创办学堂,侵占乡民的宗法祠堂,不免为宗法观念所不容,势必引起乡民的愤怒,群起而反之。
第四,民智水平低下,民众对自治缺乏认识,参与热情不高。当时《申报》报道“阴人民知识幼稚,究竟议会成立后,比较未成立时,有何好处,多不明了,应请权衡缓急,兴办一二,如公众运动场,通俗图书馆,本省各县素称贫瘠之区,亦日成立,而吾独付缺如。虽有教育会新办之通俗书报社,然规模简单,不足以称图书馆,此两例外,其余应兴者正多,均属诸君之责,务使一般人民有认为议会必要之感悟方可。”[17]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广大的下层民众民智水平低下,地方自治的推行对民众文化素质的高要求与民众本身素质的普遍低下存在巨大的反差。这些巨大的反差导致了地方自治的一些政策很难在民众中普及,更不用说惠及广大民众了。并且广大民众对地方自治的推行漠不关心,生活在社会最下层的普通民众甚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动荡的年代,他们更多的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寻求安定的生活上面。正如费正清所说“对百姓来说,采取立体也好,专制政体或是其他什么形式也好,这都无关紧要,他们说到底只需要轻徭薄赋、鸡犬不惊的生活”[18]。也许是旁观者清,中国缺乏爱国主义精神,当时外国传教士看得很明白,美国传教士明恩溥说,中国人非常不关心自己国家的命运,士农工商和苦力没什么区别,每个人主要关心的是在任何即将来临的灾难中如何使自己活得好一点[19]。
第五,地方恶势力的煽动。在晚清民众反地方自治运动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地方恶势力的煽动。民众反自治往往具有盲目性和易煽动性。定海已革武生徐仁依素不安分,对绅士劝办学堂,颇有微言,于是被收监,但是不法之徒捏称徐仁依冤,抑煽惑乡民纠集多人,于五月二十四日入城,先至厅署哄闹,继至中小学堂各处捣毁,将该厅钱增勋之二子及哨官张荣麟绅士丁中立一并掳去[20]。甚至还有一些僧侣乘机兴风作浪,颠倒黑白,对于自治公所占用寺庵一事,“也有寺庵住持侵占寺产,却蛊惑僧人寺产为自治公所侵占的情形”[21]。这些地方恶势力的煽动加上民众盲目的非理性思想成为地方自治开展过程中的一大阻碍。
三、小结
纵观西方各国地方自治的发展历程,大都根植于本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并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真正的地方自治所依靠的主要力量应当是广大的民众,而不是地方士绅和其他有产者[22]。反观我国清末地方自治因缺少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和民众基础,使得地方自治多流于形式。这次僧侣的大规模运动也是民众对地方自治淡漠的一个体现,地方自治在推行过程中受到民众的抵触,从其源头上来说还是制度的不彻底,当时清政府是迫于政治上的压力和内忧外患的处境而推行的地方自治,带有明显的集团利益目标和功利色彩,它最终目的是挽救清王朝的统治而非真正的放权于地方。统治者官办色彩浓厚,没有把地方自治中所蕴含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真正理念展示出来,再加上当时民智未开,国民的民主意识与参政能力都极其低下,造成了在推行地方自治的过程中,广大基层民众很少主动参与其中,而为了筹集地方自治的经费,又向民众征收名目繁多的税,加重了民众的负担,清末地方自治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处处遭遇到了浓厚的封建传统思想的抵触和排斥,因而面临了极大的困境和挑战。地方自治空有其形式而没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意义,不仅挽救不了清王朝的统治,相反由于制度不完善和措施不当导致民怨沸腾,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
注 释:
①“地方自治是相对于中央集权而言的,由地方上的民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治理的地方统治形式,是基于分权原理而设计的一种地方政治制度。”地方自治的主要特点,即“本地方的人,用本地方的钱,办本地方的事”(郭冬梅《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页。)
②近几年研究反地方自治的成果主要有:郭莹:《清末武汉地区地方自治》,见《湖北大学学报》,1985年第6期;张海林:《晚清苏州地方自治略论》,见《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周松青:《上海地方自治研究(1905-1927)》,见《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冯向辉:《清末浙江地方自治运动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捣毁学堂[N].申报,1906-04-02.
〔2〕族人阻学[N].申报,1906-03-15.
〔3〕棍徒反对乡约[N].申报,1907-05-07.
〔4〕寺僧阻学被押[N].申报,1907-03-03.
〔5〕乡民捣毁学堂[N].申报,1907-03-18.
〔6〕余姚乡民捣毁浆捐局续志[N].申报,1907-06-01.
〔7〕镇海反对自治大风潮详志[N].申报,1911-09-01.
〔8〕慈溪又有僧众反对自治之公愤[N].申报,1911-04-23.
〔9〕鄞县僧界捣毁自治公所纪闻[N].申报,1906-03-15.
〔10〕族人阻学[N].申报,1906-03-15.
〔11〕鄞县僧界捣毁自治公所纪闻[N].申报,1911-03-17.
〔12〕张传保修,陈训正纂.鄞县通志(政教志)[M].386.
〔13〕自治之难办如是[N].申报,1911-03-13.
〔14〕乡民捣毁学堂[N].申报,1907-03-18.
〔15〕顽民误会闹学[N].申报,1909-06-03.
〔16〕慈溪毁学之原因[N].申报,1910-04-27.
〔17〕县议会开幕[N].申报,1922-04-17.
〔18〕(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9〕(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M].上海:中华书局,2006.
〔20〕会奏查办定海乡民滋事情形[N].申报,1907-09-04.
从懵懂中我感到一点彷徨,一丝茫然,我无措的流浪,在荒凉的轻沙。施老师总是携着四叶草的芬芳,让我懂的不能一辈子孤单。不会再孤单地空转。
老师总是爱赏山水草香。也总爱带着我们共享。也许错过了昙花一现的奇观,却不忘独数桃花的飘芳。我们在山川前,在百花后,在小溪旁,在峡谷山踏春,觅夏,捕秋,追雪。含羞草无声地放,总是伴着我们的笑,我们玩着儿时的游戏,藏在大树后的慌张,野战时的串串声响。老师总像大朋友 般伴随身旁,充满阳光,好温暖。
轻轻松松地玩耍着童年的摇篮,却不能少童话般的学堂。老师的讲课总是娓娓动听,也许书上的文字感动不了我们的无知,而老师的话语却足使我们泪潸潸。入情到红眼,解析到字字句句,在上《荔枝》一课时,那种母爱神圣的境界总在心弦上敲响,演绎那般不平凡。老师讲述着儿时与其父的真情实感,眼里的泪打转,诠释着内心的波澜,再次回想起母亲,我们泪落下,好心伤,也许《荔枝》之内是多么深沉,多么辽远的真情,此刻,我们全懂了,母亲的哞中是多少爱与无暇。
一、“学堂论”
长期以来,支离破碎的分析,连篇累牍的讲解,成了语文课堂的常态,似乎忘记了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这就如同美食在前而不让其品尝,任你大谈其好处,学生始终难解个中滋味。所以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洪先生就提出了“变讲堂为学堂”的主张,认为语文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绝不能以教师的感悟代替学生的感悟,以教师的“讲授”代替学生的“学习”。
1900年,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杜威说:“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
20世纪30年代,杜威的学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继承和发展了“儿童中心”论,提出“六大解放”,认为教学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因此,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和时间、空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洪先生的一声呐喊,振聋发聩。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时至今日,“学为中心”的思想还远没有占到主导地位,“学堂”理念深入人心尚待时日。
在构想“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项目时,本人将洪先生的“学堂论”作为贯穿整个方案的红线。虽然从实验到全面推行,方案几易其稿、不断完善,但“学为中心”的基本指导思想并未改变。
近几年来,我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为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和学术讲座搭建平台。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讲台”和“讲堂”都侧重于“讲”,学生的主体作用不突出。于是将二者整合,更名为“名师大学堂”,既有“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展示,又有紧贴“学堂”的专家讲座,还有线上线下的评课和互动,教学理念实现了由“讲”向“学”的转变。八年来,温州名师工作室建设已有全国影响,《中国教师报》和中国新闻网等媒体对此作过多次报道。
二、“本体论”
洪镇涛先生认为,语文课程的本体是语言,虽然 “派生”出的任务也很重要,不可偏废,但“根本任务”和“派生任务”不是并列的“姊妹关系”,而是包孕的“母女”关系。学习语言是母体,其他几项是包孕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
新时期以来,我们好不容易走出了僵化思想的桎梏,却很快就走入了自我膨胀的怪圈,觉得语文“无所不能”,肩负了太多太多的任务。时至今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的“总目标”有10项之多,而且如洪先生所反对的那样,呈列的“姊妹关系”除“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外,还有“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这样一来,学习语言这个本体,反而被淹没了。
笔者还对20年前洪先生执教《雷雨》时的情形记忆犹新:他举重若轻,只紧紧抓住人物个性化语言这个“牛鼻子”,就让这头笨重的“牛”服服帖帖的了。
洪先生似乎对语文教育中的“泛人文化”问题早有预见。语文新课改起步之初,一些老师对文本望上两眼就畅谈心得,放纵学生脱离文本“个性表达”“独特感受”“情感体验”,语文教育成了无本之木:上《兰亭集序》热衷于与学生对话王羲之的书法;上《六国论》抛开文本跨越千年进行所谓教学对话;上《失街亭》大半时间用于讨论“失街亭谁之过”……为了拨乱反正,我们专门召开大会,请洪先生到温州授课和讲座。大师的引领,使温州的语文教改少走了许多弯路。
为了使“学习语言”落到实处,洪先生编写了语文新教材,让学生学习“精粹语言”(通过诵读古汉语精品,奠定语言及文化功底)、“目标语言”(通过阅读现代名家名作,揣摩语言,提高语言素养)和“伙伴语言”(通过口语交际,直接模仿运用,提高语言操作能力)。本轮课改以来,关于“精粹语言”的定位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在语文教材编写中,表现为打着“推陈出新”的旗号,大量减少古汉语精品的数量。以人文主题组单元的苏教版语文必修教材96篇课文中,文言作品仅27篇(含4首诗词),占28%。鉴于这种情况,浙江的有识之士,将一些经典文言文补充到教学计划之中。人教社初中语文的169篇课文中,仅39篇古诗文,占23%。去年秋季开始实施的由温儒敏教授主编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一下增加到124篇,占所有选篇的近52%。古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根,文言文是“长效补品”,通过长期反复品味揣摩,奠定文化底蕴。 洪先生和温先生“年相若也”,对语文课程建设也“英雄所见略同”。
现在,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虽然还没有出炉,但权威人士已透露相关信息,“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于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是并驾齐驱的吗?哪个是基础和载体?哪个是渗透其中?哪个是派生出来的?“核心素养”时代来临,我们更需要冷静思考。
在笔者看来,以洪先生的“本体论”观之,则问题迎刃而解:在四项“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无疑是本体(或称“本分”),它包括积累与整合,语义与语理,语境与交流。
“思维发展与提升”包括直觉与灵感,联想与想象,实证与推理,反思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包括体验与感悟,欣赏与评价,表现与创新。
“文化传承与理解”包括意识与态度,选择与继承,包容与借鉴,关注与参与。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本体”,“思维发展与提升”以语言为工具,“审美鉴赏与创造”以语言为途径,而“文化传承与理解”则是从语文学习中派生出来的――在“核心素养”时代即将到来之际,洪先生以其远见卓识,为我们指出了正确的航向。
三、“语感论”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对“语感”视而不见或避而不谈,2002年公布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提出并强调语感培养。2002年版课程标准共6处提到“语感”,而2011版的课程标准则8次提到“语感”。上文所引的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简要阐述,“语感”一词也出现了两次。
笔者是语感教学执着的追梦者。后来与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相识,成为忘年之交,似乎冥冥之中与“语感论”有一种割舍不断的缘分。二位先生相差仅2岁,洪先生自1993年开始语感教学实践,二十余年来惠及全国20多个省市数十万师生;王先生则致力于语感教学理论研究,1995年出版著作《语感论》,10余年间修订3次,探讨语感的性质、类型、地位和作用、心理因素、语感的形成与培养问题。跟随大师的旅程,感觉内心充实丰盈。
说到语感,一般人都觉得很玄,看不见摸不着,洪先生却想出了一套妙法将其牢牢地“抓住”。他把语感分为分寸感(规范确当感、逻辑严密感、适境得体感)、和谐感(多样统一感、搭配相宜感、生动流畅感)、情味感(文情感、文质感、文势感、语味感)三大类;建立了一套语感教学常模: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生成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他还创造了一套语感分析技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调一调”“联一联”“改一改”“读一读”,通过比较、推敲、品味,以形成语感。这样就为语感大厦的建设提供了脚手架。
10年前,在本轮课程实施之初,我在全市推出“新课程样本课”,其中有些课例,温州的语文教师至今耳熟能详。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樯橹灰飞烟灭”改成了“强虏灰飞烟灭”,我指导的样本课中有一个这样的环节:让学生比较“樯橹”与“强虏”孰好,学生的回答出乎意料的精彩:“强虏”虽能体现出对手的强大,但意蕴却比“樯橹”相差何止千万里!“樯橹”与后文的“灰飞烟灭”搭配得当,语意连贯;且体现出火攻的特点,战争场面如在眼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里采用了洪先生的语感分析技法――“换一换”:置换课文的字词,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
2、大学堂,学业忙,多吸收,多储藏,学有时,知无疆,学有短,师有长,知不足,要补上,学业成,大器量,祝福你,学业好,身安康!
3、彩旗飘扬歌欢唱,同学见面情谊长。问候声声身边傍,立下壮志学海闯。早出晚归快乐长,知识海洋任徜徉。珍惜青春好时光,为国为民成栋梁。祝你学有所成,走向辉煌!
4、用追求造船,用理想制帆,用毅力执浆,用坚持明确方向;将青春的船划进了大学的海洋,愿你在大学海洋里畅游的四年中,不失目标,愉快航行!
5、去年今日大学中,师生情谊比天高,今年学生天涯散,恩师重接新学生,吾等不敢忘师恩,今年教师节气至,发条短信送祝福,祝您事业节节高,天天无忧乐开怀!
6、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里程碑,毕业意味着咱们不得不选取另条路继续前行。感谢一路上有你们的陪伴,祝福大家能找到自我的愉悦!珍重!
7、我们用青春的汗水,换来了大学的喜悦。左手握青春,右手拽梦想,青春握手心,梦想放肩膀,大学,我来了!祝广大学子用你们的青春、梦想好好在大学拼搏,好好去闯一闯!
8、步入大学迎来一片新的天地,为了理想为了将来去拼搏去努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祝福大一新生大展宏图,捷报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