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短片小说

短片小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短片小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短片小说范文第1篇

微影片简单讲就是一种小型的影视作品,一般也就几分钟长度,内容涉及文艺、生活、商业等丰富的内容。根据功能和服务对象主要分为四类,具体的投资分析如下。

1.企业微影片

简介:为企业拍摄的用于宣传企业形象、产品的短片。如今在很多企业网站上比较多见,不少企业还制作成光盘给目标客户。有人称其为“加长版的广告”、“广告定制剧”。

卖点:采用影视拍摄手段,比传统广告更具观赏性和故事性,容易让人们变被动观看为主动欣赏,宣传效果更佳。而且比传统广告费投入更低,宣传时效更长,因此越来越受到企业客户的认可。知名汽车品牌凯迪拉克投放到中国的微影片《66号公路》在网上数月的累计点击量超过2亿次,令人惊叹。

效益:一部短片成本从几千到几万元不等?穴不包括给国际知名大企业拍摄的大投入短片?雪,利润率一般在50%以上。

2.网络微影片

简介:在网上的以娱乐、搞笑、猎奇为主的短片。如今在视频网站、博客上很多见。

卖点:网络微影片具有较强的吸引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眼球的作用,有助于获得较高的点击率和流量,因此以视频网站为主的网站对其需求量相当大。一般大型视频网站日更新微影片数量在10~50部。

效益:一部短片成本基本都在万元以内,60%不过1000元左右,利润率一般在30%左右。

3.家庭微影片

简介:为家庭普通用户拍摄记录生活的短片,或对客户提供的视频进行艺术化、专业化的剪辑处理的短片。类似婚庆摄影,但内容更丰富,逐渐开始由附加经营品种转变为专项的生意。

卖点: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摄像机记录生活,比如拍宝宝、拍新婚、拍旅游,等等。其中一部分人已经不满足于自己的业余拍摄,开始要求有人为其提供较专业的动态影像拍摄服务,这也是生活品质提高所产生的需求。拍照片的专业影楼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和稳定的盈利就是很好的证明。

效益:一部短片成本大多在500元以内,利润率一般在80%以上。

4.活动微影片

简介:为各种活动拍摄的宣传短片,比如展会、庆典、培训等。如今很多大型活动都设置大屏幕播放这种短片。

卖点:如今很多大型活动都必备大屏幕,播放各种宣传短片,比传统的文字展牌效果更好。尤其是那些连续定期举办的展会,对这种短片的需求量大、稳定。如果是官方举办的大型活动,盈利会很高。

短片小说范文第2篇

关键词:意识流;意识流动画;色调;实验性短片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8-0063-01

一、意识流的起源

“意识流”这一名词,最初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中。书中阐述了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学说最有特色的理论:即把思想比作一股流水的概念和“意识汇流”的观念。在威廉・詹姆斯以后,“意识流”一词才进入文学领域,用来称呼这种把意识活动展现为一种‘流’的心理描写的方法心理描写的作品。可见,“意识流”一词原先并非始用于文学领域,“意识流”这个名词出现后在英国文论和德国文论中被广泛使用,但法国人则一直拒绝在法文中创造“意识流”这个术语,而是一直使用“内心独白”。詹姆斯指出意识的功用是指引用机体适应环境,强调意识是流动的东西,称为意识流。意识流这个词含有意识是不可分析的整体之意。詹姆斯提出的“意识流”概念,强调了思维的不间断性,即没有“空白”,始终在“流动”;也强调其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因为意识是一种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纯主观的东西,它能使感觉中的现在与过去不可分割。

二、意识流的发展

意识流手法是西方当代文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它是以表现意识的流动为主要内容,以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现实与虚幻相互交织为主要方法而得名的。虽然“意识流”的名称是一八八四年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首次提出来的,意识流小说是本世纪二十年代在欧美兴起的一种思潮流派,但是在文艺创作中,有意识地用艺术形式表现人们内心的底蕴,表现被压抑的意识或潜意识的作家,并不只是当代的欧美作家。本世纪初,日本人厨川白村曾在《苦闷的象征》中作过系统的阐发。不过厨川白村的艺术论不来自威廉・詹姆斯的著作,而是直接生搬硬套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意识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宗师,还可追溯到十九世纪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理描写是从人物意识的实际中抽取一点,并且它往往是理智的意识,意识流手法则展现人物意识流动的全部实际,其中有理智的,也有非理智的潜意识、下意识和幻觉等。一般的心事描写往往内心独白或意识的亮相。作者用类似蒙太奇的衔接技巧,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主观与客观的界限,将一幅幅画面,一个个镜头广阔自由地驰骋、辐射出来,不露作者描述的痕迹。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运用的是心理描法;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采用的则是典型的意识流手法。因此,我们不能把一般的心理描写或写梦幻的题材,一概称为意识流手法。

三、意识流动画的发展

目前拥有的意识流动画,大多还是实验性质的动画。由于内容比较晦涩,受喜爱的程度较低。所以,相对文学来说还没有到达登峰造极的程度。而在当今动画行业中,能够找到较多相对成熟的还是来自国外的一些动画,如《EYA/新世纪福音战士》由庵野秀明监督指导的这部动画,是运用意识流的动画里较经典杰出的一部,也是相对忠实者较多的一部;《魂狩/Soul Taker》由新房昭之所监督的这部动画,因为其运用大量的意识流手法,在当时是颇受争议实验性动画;《柯赛特的肖像》这部动画同样由新房昭之监督,是一部充满歌特风的意识流动画;《Lain/玲音》由中村隆太郎监督,小中千昭脚本,安倍吉俊台本的《Lain》也是实验性质的意识流动画,颇为经典。还有以音乐突出“意识流”的实验性动画短片《HOW》、《狂欢节》,精美的镜头语言加之起伏跌宕的音乐,使得短片在世界性大奖上为“意识流”实验性动画短片占据更多的舞台;在国内,近些年来,“意识流”动画的探索也是大踏步的前进的,如《毕加索与公牛》1988年由中国导演金石摄制的实验短片,影片用动画形式描写毕加索绘制公牛的过程;还有更受关注的薛鉴羌的意识流三部曲,让短片的发展过程顺其自然的发展,不受任何的束缚。这些作品都给当今世界了解“意识流”动画开启了探索之门。这相对于欧美、日本现今泛滥的商业动画,拥有给观众无穷的思考空间,并以此为优势,慢慢的受到人们的关注。

通过对“意识流”动画的剖析。从中了解学习到意识流的精髓,更深层次的了解了意识流的意识、意向和整体的发展,并在在其能力范围内对意识流这一学科做出自我的见解与学习心得,通过这样的研究,使其对动画各非发展主流的形式更加受众。

参考文献:

[1]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

[2]大仲马.二十年后[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短片小说范文第3篇

1、小白想要做一个自由职业者,拥有着很多的方向可以选择。比如现在特别火的主播、做一些小视频,这些也都可以选择。

2、甚至是一些网上的兼职,写短片小说都可以赚到一定的钱。只要有这方面的兴趣,而且只要肯努力,收入一般也会达到很高的水平。

(来源:文章屋网 )

短片小说范文第4篇

一、艺术短片视听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我国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开创了世界动画片新的里程碑。《牧笛》、《三个和尚》获得了多个国际奖项,其中,《三个和尚》采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形画框,背景采用空白处理,没有叠加,这种构图方式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方形印章,也有中国汉代画像转平面调度风格。在结构上,能删的就删,借鉴戏曲舞台调度的手法,节奏明快,让观众觉得简练有趣、耳目一新。在这部艺术短片中,意象化在中国的水墨动画短片中得到了更完美的阐述,笔墨晕染,描绘生动,丰富内涵,每一部水墨动画短片都具有如同韵律般的画面,如同诗一般的意境。1999 年获得第 72 届奥斯卡最佳艺术短片奖的《老人与海》是导演亚历山大 特罗普,这部艺术短片在表现形式上是一种探索,运用油彩在毛玻璃上绘制而成,写实的人物造型与毛玻璃特有的虚幻效果相得益彰,最终产生了这部既梦幻又唯美的深远意境。作者根据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海明威以文学的形式塑造的硬汉形象在艺术家佩特洛夫的手中得到了更加形象、具体、更具视觉震撼与美感的展现。弗朗索瓦?拉吉奥是法国著名的剪纸动画大师。他的第一部艺术短片《姑娘与大提琴演奏》就在安锡电影节上获得了大奖,另一部艺术短片《横渡大西洋》有在戛纳电影节上赢得了金棕榈奖。在他的作品中,处处彰显的是他对动画艺术的梦想与追求。他在艺术短片中应用剪纸艺术,这种表现手法别具一格,和中国的皮影相类似。当然,皮影动画在中国发展的也很迅速,并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在艺术短片的表现形式中,对于线条使用的创新产生了丰富艺术效果,很多的动画短片创作者不再满足于那些优美平滑的线条,而是探索出新的样式,通过一些扭曲、生涩、稚拙的线条来绘制影片中的人物和背景,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认识。如美国著名的动画艺术家唐 科林斯就是这样一位不拘一格的创造者。他有很多的动画短片就是关于线条的探索,像《踽踽独行》就是一部代表作,通过简练的几笔便塑造出所谓的人物,轮廓线笔直,像是手绘的钢丝一般,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作品在众多的短片中脱颖而出,在各大电影节上获得奖项。计算机的出现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制作工艺,让艺术短片制作迈入了一个新时代。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深入人们的生活,各种软件的出现,艺术短片的视听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变成一种人人可以动手制作的一种乐趣,在 Flash 中简单的画上几笔,添加几个关键帧,套用几个变形就形成了动画的雏形;3D、Maya等不断翻新的软件以及种类越来越多的插件,让整个人类的想象发挥得淋漓尽致,甚至有这样的说法:在软件的运用中,艺术短片是人们丰富想象力的表现。电脑技术在现代艺术短片的生产制作过程中已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成为艺术短片制作过程中理所当然的一部分。Flash 动画近两年来在国内发展迅速,如《大话三国》、《过关斩将》。中国电视动画短片《快乐驿站》使用简单的 Flash 动画笔法,借助电视这一媒体,轻松地突破了舞台的时空限制,大大拓展了想象的空间,演绎出了一段段经典的民间传统艺术,成为相声小品的一种新的包装形式,让观众能够重温经典的同时也能体味时尚。微电影是互联网发展的一种新型艺术短片,实现了大众拍电影的愿望。短片《红领巾》,是仍在读的学生导演向歌自费 5 万元完成的“作业”。这类“自发创作型”微电影越来越多,它们或者是创作者自费的玩票作品,或者是专业院校的师生作业,或者由影视企业及视频网站自制,或者是公益项目、艺术项目的资助对象,无论其质量如何参差不齐,但大多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商业电影或艺术电影形态。不过没有豪华的制作和明星宣传。

二、艺术短片的视听文化的发展

艺术短片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不断地变化。从表现形式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我们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短片的发展已从单纯的大众娱乐概念演变为商业者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工具。艺术短片产业的发展,在某方面显示了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如迪斯尼 1994 年投资 4500 万美元制作的《狮子王》,票房收入为 3.13 亿美元,而其他的综合收入则超过了 10 亿美元,精致的动画短片则成为商业广告追捧的对象,为其创造了大量的经济效益。而且这种艺术短片的商业化随处可见,我们可以在电视看到,一些生产商利用艺术短片植入广告,吸引观众的眼球,在娱乐中让观众产生深刻的印象。例如,宝马公司话费几百亿美元制作的 7、8 分钟的《007》系列电影,影片主角开着豪华的宝马系列汽车完美的完成任务,这种电影形式的短片,在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时,大力地宣传了广告产品。随着艺术短片逐步贫民化发展,大众为了赚的点击率,制作各种微电影,上传互联网。好的艺术作品总是能受大众欢迎,其中不乏粗制滥造,污染互联网环境,这也引发了我们对艺术短片发展的深入思考。这些商业因素促成了艺术短片的大力发展。回头看我国艺术短片情况,随着科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我国艺术短片的表现形式走在了世界前列,在数量上,已达到了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但在内容上,却让人大跌眼镜。所以,结合中国的特色文化和中国人的喜好,吸取国际优秀作品的经验,创造一个良好的艺术短片文化环境,大力推进我国艺术短片文化。

短片小说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世界奇妙物语》;后现代;短片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214-02

引言:后现代社会是消费高度繁荣与高度信息化的不断变化着的社会,不确定性,去中心化,意义放逐是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特征,后现代又是多元的,复杂的,在团团迷雾和寓言包裹下难以捉摸,也因此诞生于此的后现代小说,电影,电视呈现了不同于以往宏大叙事的终极性解释,而以怀疑,偶然,断裂,多样的方式向世人展示后现代的种种问题。短片剧集《世界奇妙物语》正是其中之一。

《世界奇妙物语》是日本四大民放电视台之首富士电视台的经典长寿短片剧集,已经有20年历史。在电视业异常发达竞争异常激烈的日本,这样长寿的剧集节目并不多见,与高收视率高人气高认知度相符合的是其独具匠心的策划与编排形式。剧集从创始开始就以短片为主,每一短片都相互独立,召集众多风格各异的剧作家进行脚本创作,主题内容和审美趣向和主流的日剧有很大差异,呈现出极富想象力的后现代实验色彩,剧作家们以世界奇妙物语为实验场,荒诞奇异的情节,模糊摇摆的人物,开放不确定的结局,展现了以“奇妙”和“实验”之名的浓厚后现代主义创作的色彩。

一、后现代主体危机

后现代的主体性在消费文化,符号文化的膨胀式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各个层面的异变转向,绝对的主体已经让位相对的主体间性,达到高度消解的程度。在《世界奇妙物语》的多个代表性短片中,运用时空跳跃,记忆幻像梦境共存的后现代叙事手法,在超现实主义的幻想中完成对后现代主义人类自我危机的描述。

《未来同学会》(07秋)一片开始,年轻的女主角春香去参加毕业3年的同学会,却莫名其妙闯入了30年后的未来同学会,看到已经步入中年的同学们,春香第一次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一眨眼,又身处3年后的同学会,接着又身处毕业当天的同学会,她开始慌张,分辨不清哪个才是真实的世界。终于在30年后的同学会上,眼神闪烁的同学们一个接着一个对春香说她已经去世了,在去参加3年后同学会的路上她发生了意外,春香相信了同学的说法,于是最后春香真的消失了,而片尾的最后镜头却对准了3年后同学会的照片,春香俨然在其中(暗示了同学的谎言)。在短短20几分钟里,镜头多次在3个时空转换,女主角的主体意识也在一点点模糊,可以说最后是在自我催眠中放弃了自我。这个超现实的故事其实隐喻了后现代主体的建设童话。主体的完成不是来自于生命的自然诞生,而是在进入社会角色的过程中。拉康的镜像说解释了主体意识的开始,人在最初的与母体或镜子的互动中感受主体的存在,以至进入象征的阶段,通过符号化的过程,语言的运用实现主体在社会中的构建。而这样的主体,已经不再是曾经绝对的,放大的主体,而是相对的主体,一种通过他人构建的主体,“一切主体性都只可能是主体间性,确立自己的主体性的时候,必然是通过建立与他人的关系来达到的。”而这样的主体也很容易因为其相对性,依附性丧失,因此是脆弱的,易变的,《未来同学会》正是后现代主义主体危机一个夸张的隐喻。

二、终极真理的颠覆,多视角解读

后结构主义甚至结构主义本身都见证了符号与意义的分离过程:人类社会长久以来信仰坚持的真理,知识,意义被解构为语言表征,社会建构的产物,而以任意性为本质特征的语言却无法为其所指意义提供固定不变的保证。建立在差异基础之上的语言注定成为意义延宕的能指游戏,在后现代遭遇不同声音质疑与不同角度解读。09年秋季的《理想的寿喜烧》便是一个关于该主题的隐喻。

寿喜烧(日式牛肉火锅)是日本传统菜式,男主角和树第一次受邀到未婚妻家做客就被招待吃寿喜烧,一种在他心中有固定范式的食物,材料是固定的,料理的3分钟也是固定的,鸡蛋要搅拌9次半,虽然脑海里闪现了“日式火锅没有明文规定,每个家庭做法都不一样”的念头。但是到了别人家里,如何制作,食用寿喜烧完全不由他做主,于是和树在内心开始了与未婚妻一家激烈的斗争:在某些不一致的地方和树暗暗产生“这简直是无法原谅的”,“马上就离席走人”,“喜欢未婚妻也不能在寿喜烧上妥协”,“只好不结婚了”之类夸张的念头。最后准岳父竟然端出了一个巨大的黑色的蛋形物,这个蛋形物是什么,和树不知道,观众应该也不知道,但是对未婚妻家的三个人来说,这就好象和树吃寿喜烧的最后一定要吃乌冬一样正常,不可动摇。《理想的寿喜烧》是一场后现代关于真理的悖论。后现代社会是一个“以理性主义和启蒙精神之崩溃为特征的‘动乱时代’”,真理、价值以及各种尊崇的信念都有了新的阐释解读而不再坚固不破。和树对理想寿喜烧的刻板执着反映了一种单一的定式化思维,即相信普适性的唯一的标准模式,并予以简单的遵从和服从。于是和树的单一思维在未婚妻一家不同的思维方式面前遭遇了挑战与失败,原来所谓的真理不过是不堪一击,因为它立刻就被另一种真理所代替而且不留痕迹,在短剧的结尾,和树已经和未婚妻结婚,一家人在吃寿喜烧,而最后,和树亲手拿出了一颗黑色的蛋形物,带着跟妻子一样的期待表情。那颗奇怪的黑色蛋形物到底是什么并不重要,正因为它的不确定与无法言说体现了真理的悖论:真理的绝对性神话被打破,没有永恒不变形而上学的真理,只有定式化思维对真理的非理性描述和强调。如同尼采所认为的那样,所谓真理全都是从特定的角度或者视角形成的解释,不存在任何独立的事实。真理与知识是约定俗成的偶然,经历了语言的强化,并且只存在于语言之中,与现实没有关系,和树放弃理想中的寿喜烧,接受了新的思维范式,正体现了真理约定俗成的过程。

三、现实与虚拟的倒错

现实与虚拟统一,虚拟超越现实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已经是后现代越来越显著的特征之一,05年春的《美女缶》用虚拟的方式回应了这样的现实。男主角雄太在女友出差的当天发现了隔壁中年男人总有美女陪伴的秘密:这些美女都是一种叫“美女罐”的商品,他偷走了一个罐头,并按照使用说明制造出了一个腰上刻印着条形码的有保质期的美女。他和美女相爱了,直到有一天美女发现了自己是罐头的事实并出走,这时女友出差回来,碰到正要外出寻找罐头美女的熊太,视线静静落在雄太的腰上,那里赫然印着代表商品的条形码和过期时间,正好是当天...《美女缶》可以说是对消费文化高度发达的后现代社会的非现实比拟。消费信用卡中的虚拟货币,消费网络的虚拟游戏,体验虚拟世界的情感交流...直到产生高仿现实的各种商品。后现代人类常常遭遇的困惑就是与虚拟现实的严密捆绑,“美女罐”当然还没有实现,但是赛博人,机器人都是热议的话题。机器人代替自然人提供物质服务,情感交流,精神慰藉已经是现实,而且受到赞誉:它们比人类更精确,更完美。这些真实与虚拟的错乱与移位无一不在证实鲍德里亚关于后现代的看法:后现代主义不只是一种符号文化,更是一种赝品文化,经由“模拟”的过程,通过各种模型生产出一种复制品,一种以假乱真的东西...现实与模拟之间发生“内爆”,令人感到现实与模拟之间没有区别,模拟的可能比真实的更好,比真实的更逼真。经由这种模拟逆生产的消费文化急剧膨胀,一方面加速了生产消费欲望的过程,将人们完全卷入非理性的符号消费之中,另一方面以虚拟符号的运作满足了后现代主体,意义,真实危机下异化为碎片的空虚内心。面对自然美景将其比拟为迪斯尼乐园,挥舞着wii手柄想象温布尔顿球场草皮的质感,沉迷网络虚拟生活(偷菜,停车),自然成为被疏远,破坏,遗忘的对象,而个体的实在感也在强大的虚拟世界的面前消减,麦克卢汉称之为“无肉身化”,”电子媒介削弱了生理躯体感与自主身份感“,随之而来的危险在于“各种程度的心理崩溃是新技术和无止境信息带来的根绝和泛滥的结果。”

四、结语

荒诞离奇的人物与情节设计,时空的平面化与任意性,模糊视角,戏仿,调侃,反转,拼接,回环等后现代叙事手法的频繁运用,让《世界奇妙物语》成为后现代的实验剧集代表,而作为日剧创作的中心,带有强烈个人特色的剧作家刻画了后现代人们身体与内心的各种挣扎与体验,这种丰富的可能性与多元性是全所未有的,也是难以一概而论的,因为它和后现代本身一样,是“开放的,断续的,即兴的,不确定的,或极端偶然的”。长久以来,有两种声音围绕后现代主义展开辩论,一种如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模仿文化,是“对历史典故自鸣得意的玩弄”,后现代主义因为主体的消亡和个体风格的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平庸无异的模仿,“艺术与美学不可避免的失败”,“新事物的夭折和禁锢在过去的文化”,“平淡的毫无深度的文化,新的肤浅文化”,它也是一种没有潜在可能性的影像和表象文化,它从其他影像表象及互文的作用下获得诠释的力量,导致”情感的衰退。”语言以及文本绝对中心的丧失伴随着的是文字的游戏,反转,戏仿。通过文字的重新排列组合获得阅读的,弥补情感的麻木重复和意义的缺失,哈桑说后现代主义是“拒绝解释”的,或许是因为在经由后结构主义者对符号的拆分,意义的消解之后,后现代主义者已经被迫来到了意义的荒原,真理与现实的终极所指无处所踪,只剩下消费时代的能指的爆炸性拥堵,将个人划分为一个一个的孤岛,在无限的能指海洋中漂浮挣扎。如果单一从这样消极的方面思考后现代特征,后现代的人们是放弃了争夺真理,现实,统一性,被资本主义消费世界的能指爆炸所吞没而丧失想象力创造力,聚合为一体,主动剥离个人标签的过程;但是也有部分积极的理论家们倾向于接受大众消费文化中的能动部分,如琳达・哈琴在谈到后现代小说的戏仿形性时肯定了其批评性,自我和历史并没有像詹姆斯认为的那样在后现代文化中消失了,而是“被问题化了”,这种小说与历史构筑中被问题化的自我意识正是后现代的主要特征,“一种既非简单化的否决过去又非怀旧式的复制过去的富有生命力的文本间式。”《世界奇妙物语》脱出于高度发达的消费文化,自然难以摆脱平面化,商业化,符号化的后现代本质。其中不乏优秀充满想象力的短片,敏锐的捕捉了后现代世界的危机弱点,做出了反思的姿态,但近年来短片题材的穷尽与重复,盲目追求视觉效果完全放弃意义表征的超短篇的出现,也从自身反映了后现代文化的贫瘠。

参考文献:

[1]方生著.后结构主义文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拉曼・赛尔登著,刘象愚译.当代文学理论导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高宣扬著.流行文化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斯蒂文・贝斯特等著,张志斌译.后现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5]戴维・罗宾逊著,程炼译.尼采与后现代主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短片小说范文第6篇

莉迪亚·戴维斯擅长创作超短篇小说和翻译法国文学、哲学作品。最短的小说只有寥寥几个字,长一点的故事也只有两三页。

得知今年布克国际文学奖把奖项颁给了这个几乎只写“超短篇小说”的作家,中国网友集体兴奋了:“是不是说明微博体今后也可以冲击国际文学大奖了?四两拨倒千斤?有点替千斤发愁。那些洋洋洒洒写几百万字的作家顿感压力山大啊!”

大家兴奋归兴奋,咱们先看看莉迪亚·戴维斯为什么可以凭借短短几个字的“史上最短故事”就获得布克奖。

莉迪亚·戴维斯作品摘录——

《那些希罗多德告诉我的事儿》

就是关于尼罗河的鱼。(9个字)

《塞缪尔·约翰逊很生气》

尼玛苏格兰就这么点儿树。(11个字)

《我妈得知我旅行计划的反应》

盖恩斯维尔!太糟了,你二表哥死了!(14个字)

《与苍蝇合作》

我把那个词写在纸页上,但他加了那个撇号。(18个字)

《一部纪录短片的想法》

不同食品制造商的代表们试图打开各自产品的包装。(22个字)

《春怒》

我很高兴看到叶子迅速地在长大,这样很快就能把邻居和她那个一直哭喊的孩子给遮住了。(38个字)

《爱》

一个女人爱上了一个已经死了好几年的人。对她来说,每天刷洗他的外套,擦拭他的砚台、拂拭他的象牙梳子都还不足够,她需要把她的房子建在他的坟墓上,一夜又一夜和他一起坐在那潮湿的地窖里面。(83个字)

《另外那个人》

为了烦另外那个人,她改变了屋子里的这件东西,另外那个人确实被弄烦了所以又把它改了回去,她又改变了屋子里的另外一样东西去烦另外那个人,另外那个人被弄烦了所以又把它改了回去,然后她把发生的所有事情告诉了其他一些人而他们认为这很有趣,但是另外那个人听了之后并不认为它很有趣,但是这次他无法将它改回去了。(139个字)

对。你没有看错!以上这些超短句子已经是全部小说的正文了。估计你读完它,顶多打个喷嚏的时间。还不过瘾是吧?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位作家的灵感进现的佳作——

弗莱迪克·布朗的《敲门声》: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海明威著名的六个字故事出售:婴鞋,未穿。

玛格丽特·艾特伍德的六个字故事:渴望他。到手。呸。

艾伦·摩尔的一句话故事:机器。一不小心,我发明了一个时间。

奥古斯托·蒙特罗索的《恐龙》:他醒来时,恐龙还在那儿。

史维钦斯基的《七号无标题硬派地摊故事》:这些年过去了,祖母仍然有着一张能顶住一拳的脸。

卡夫卡的《警句20》:豹闯进寺庙,饮尽所有祭祀品的血。这样的事不断发生。到最后,人们已能够提前预测,并将其作为仪式的一部分。

短片小说范文第7篇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主要是阅读、领悟及鉴赏的过程。然而当前初中学生大多对纯文学类作品没有太大的阅读兴趣,且学生的阅读能力良莠不齐。而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具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且蕴含小说角色及作者的情感,能启发学生对人生的感悟。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关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产生对小说的浓厚情感,体会小说思想上及语言上的魅力。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作用,改变传统的“黑板――粉笔――教材”的教学结构,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教师在小说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与小说主题和内容相关的音乐作品、图片及短片,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更好的理解小说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共同制作出教学课件,结合小说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感受到被尊重,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所学文学作品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角色进行扮演,在课堂上表演小说情节,从而调动学生对小说学习的热情。

二、欣赏小说的语言美

文学欣赏中少不了对语言的欣赏,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也时时闪烁着文学欣赏的影子。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并具体化为“积累、感悟和熏陶”,其实质是对学生的语言鉴赏方面提出的要求。语言是文学的重要内容,不仅具有生动优美的特点,还能表达出深厚的情感。因此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对小说语言的欣赏能力。不同的小说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有质朴的、有幽默的、有华丽的、有蕴含人生哲理的,不同的语言风格具有不同的美感。在引导学生欣赏小说语言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小说语言表面的含义,更要发现小说语言的深层内涵,了解小说语言的精髓所在。主要体现在:第一,对小说中描绘人物行为、思想及言语的词语进行把握,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第二,了解小说的写作特点,通过对小说语言中比喻、象征等手法的学习,掌握写作手法,从而更好的把握小说的语言魅力;第三,培养学生对小说整体内容的认知,充分体会小说各个主题内容的联系,体会小说语言的美感。

例如在苏教版初中语文《社戏》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小说的时代,首先帮助学生形成对小说语言的整体把握,从小说的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文中的“我”与少年伙伴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两岸的豆麦和河里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架起两支橹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勾画出一幅生动的行船图。通过对小说环境的刻画,描绘出少年活泼的性格,使读者情不自禁的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引导学生鉴赏课文语言,让学生在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中感悟其遣词造句之美,感悟其谋篇布局之美。

三、体会小说的故事情节

由于小说的故事情节具有很强的戏剧性,人物形象非常丰富,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充分把握小说情节的发展及人物的形象特点,避免学生出现将故事情节及人物混淆的情况,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以便学生更好的体会小说的魅力。

短片小说范文第8篇

肖睿:确实如此,影片给你的直观感觉很对,我想杨苗纪录片所表现的确实比较真实。

可能因为我们住在一个宿舍里面,彼此之间太熟悉了,所以杨苗在纪录片中对我状态的把握比较到位,甚至在镜头中有许多我自己都难以察觉的细节。

吧主:怎么想到以肖睿为记录对象呢?

杨苗:我认为肖睿是一个有经历可挖掘的主人公,他在入学前曾经写过几部小说。我看过他写的小说,写得非常好,而恰好肖睿又是我同学,大家很熟,这就让我在拍摄的时候有了更多便利。

吧主:省去了与陌生的被记录者的沟通部分?

杨苗:是,这样说是节省了一部分精力,但是我也会花时间和肖睿去沟通,去了解他以及他的生活。当然,对人物的熟悉让我很多精力也放在后期怎么完善人物上面,比如最初剪辑的时候并没有访谈部分,但是我发觉仅仅是记录现场的话,整个人物就显得很单薄,另外现场还有肖睿的一个朋友出现,没有访谈部分的介绍,这个人物的出现就显得很突兀。而说到记录动机――“迷笛”音乐节,也是因为之前对他的了解。

肖睿之前的生活和摇滚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每年的“迷笛”都是一次大规模的摇滚乐迷的盛会,每年都有很多人参与进来,于是我就选择了今年的某一天――肖睿在 “迷笛”音乐节中的活动。

吧主:怎么会选择这一天作为一个交叉点呢?

杨苗:当初想法很简单,就是记录一个人在一件事件之中遇到的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人和事件。但是肖睿一直对于现在的摇滚乐比较失望,他准备参加这次“迷迪”音乐节以作为对摇滚乐的告别,也就是说从之前单纯的观看行为而变成个人对摇滚乐的告别。当我听肖睿说起这件事时,我就想到要把它记录下来,我想会在这里面衍生出一种更新的主题。

吧主:现在的成片片长将近半个小时,进展顺利么?

杨苗:整个素材一共拍了8盘素材带。我对摇滚乐并不太熟悉,但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张献民:正是由于记录者对于自己所记录的领域的不熟悉而产生的好奇心成就了整部纪录片以及内容记录下来的意义。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作为被记录者的肖睿在其中的恍惚和寻找,这是在当年的亢奋之后所形成的一种比较疲软的状态,而在记录过程中,记录者自己对于电影的学习是不是也形成了一种疲软和惶惑的状态?在作者的角度来说两者是相通的,从这一点来讲,也说明作者杨苗现在的一种状态。

庄宇新:尽管虚构的剧本和真实的记录有很大的不同,但从杨苗的这部纪录片中已经能看到一些作者意识。我个人认为记录作品的致命伤就是令观众持续观看的力量不大。DV出现后带来很多不好的东西,不光是制作上的粗糙。对于影像的普及来说,技术门槛的降低是一件好事,但大量粗制滥造没有思想的影片出现的结果是使观众对于影像不珍惜,这是DV带来的最大的负面影响。

吧主:而且现在网络流传视频的速度也很快,一部短片的传播途径和以前也不同了,不像以前一定要去电影院,现在有各种途径可以看到太多的影片,在网络上我一点链接就可以打开一部短片,不喜欢就直接关掉这个页面。

庄宇新:那么在作者的作品中就要存在一个作者的态度问题,我在杨苗的这部作品中就看到了一个作者的态度,当然他的作品中也有一些镜头和他的立场是违背的,有些是欠缺考虑的,但这种从身边熟悉的人身上发掘、观察的态度是正确的,在他的一个看似简单的镜头中其实是含有观看角度的,这确实是一个观看者位置和意识的问题。

吧主说话:

人在不断反思中逐渐长大,当有一天我们发现身边的东西都不对劲了,也说明我们长得太大了。

这个地方不适合我们,但是没关系,还有另外的地方等待着我们。

在此之前,向我们曾经迷恋的地方作以告别。

内容简介:

肖睿,一个从小热爱摇滚乐的人,一个出版过三部长篇小说的人,一个对“迷笛”音乐节有着特殊情感的人。当他突然22岁的时候,当他重新去思考生活和摇滚乐的时候,当他决定和这一切不再有任何关系的时候,他选择在2006年五月一日这天,在第七届“迷笛”音乐节开幕的这一天,来做最后的聚会,最后的告别。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一个真正快乐的人,和生活没有抵触,懂得狼狈为奸的人,应该离开迷笛音乐节,离开摇滚乐了。”

“朋克万岁!……”―他最后对着镜头说。

作者:杨苗

作品:《五月一日》

作品类型:纪录片

作品长度:28分55秒

制作设备:SONY190P

出品: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导演阐释:

最早的构思是纯粹的记录一个代表性的人,以及这个人在某项活动中的状态性和不可预测性,甚至可以简单归结为一次观看行为。可是后来8盘素材带躺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决定诠释新的主题。它依然来自我的素材,来自我的记录,来自我的剪辑台。素材记录只是影像的出生,主题构思则是成长的烦恼,而完成剪辑才算得上是进化的作品。这是一个繁琐却又快乐的过程,当我在剪辑台上一遍遍地看着素材的时候,我时刻都在被记录的魅力所打动着。肖睿,像一个战士,像一个疯子,像一个未曾长大的孩子,像一个洞察一切的理论家,像一个精明狡猾的交游者,像一个英雄末路的退休朋克……似乎他像更多,更像一个天生的演员。可是我知道,我的镜头知道,他的行为直接来源于他的内心。他无法是个演员,正如他无法不是个朋克。

《五月一日》的英文名是“Made in China”。我想用它传输一些我没办法靠镜头在28分55秒里完全表达的东西。这些东西或许高深莫测,让人思考;或许简单幼稚,令人嗤鼻。但它却隐匿在记录之中,表现在记录之外。

我的镜头从不说谎,他的状态永不伪装。

吧主:个人认为作为一个纪念性的作品,这部纪录片还不错,至少把所要表达的“纪念”或“缅怀”的意思表达出来了,而同时在这些纪念的影像中,我们看到了主人公肖睿这个人的个性:敏感,略带羞涩。但外部看上去略带张狂。

肖睿:确实如此,影片给你的直观感觉很对,我想杨苗纪录片所表现的确实比较真实。

可能因为我们住在一个宿舍里面,彼此之间太熟悉了,所以杨苗在纪录片中对我状态的把握比较到位,甚至在镜头中有许多我自己都难以察觉的细节。

吧主:怎么想到以肖睿为记录对象呢?

杨苗:我认为肖睿是一个有经历可挖掘的主人公,他在入学前曾经写过几部小说。我看过他写的小说,写得非常好,而恰好肖睿又是我同学,大家很熟,这就让我在拍摄的时候有了更多便利。

吧主:省去了与陌生的被记录者的沟通部分?

杨苗:是,这样说是节省了一部分精力,但是我也会花时间和肖睿去沟通,去了解他以及他的生活。当然,对人物的熟悉让我很多精力也放在后期怎么完善人物上面,比如最初剪辑的时候并没有访谈部分,但是我发觉仅仅是记录现场的话,整个人物就显得很单薄,另外现场还有肖睿的一个朋友出现,没有访谈部分的介绍,这个人物的出现就显得很突兀。而说到记录动机――“迷笛”音乐节,也是因为之前对他的了解。

肖睿之前的生活和摇滚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每年的“迷笛”都是一次大规模的摇滚乐迷的盛会,每年都有很多人参与进来,于是我就选择了今年的某一天――肖睿在 “迷笛”音乐节中的活动。

吧主:怎么会选择这一天作为一个交叉点呢?

杨苗:当初想法很简单,就是记录一个人在一件事件之中遇到的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人和事件。但是肖睿一直对于现在的摇滚乐比较失望,他准备参加这次“迷迪”音乐节以作为对摇滚乐的告别,也就是说从之前单纯的观看行为而变成个人对摇滚乐的告别。当我听肖睿说起这件事时,我就想到要把它记录下来,我想会在这里面衍生出一种更新的主题。

吧主:现在的成片片长将近半个小时,进展顺利么?

杨苗:整个素材一共拍了8盘素材带。我对摇滚乐并不太熟悉,但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张献民:正是由于记录者对于自己所记录的领域的不熟悉而产生的好奇心成就了整部纪录片以及内容记录下来的意义。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作为被记录者的肖睿在其中的恍惚和寻找,这是在当年的亢奋之后所形成的一种比较疲软的状态,而在记录过程中,记录者自己对于电影的学习是不是也形成了一种疲软和惶惑的状态?在作者的角度来说两者是相通的,从这一点来讲,也说明作者杨苗现在的一种状态。

庄宇新:尽管虚构的剧本和真实的记录有很大的不同,但从杨苗的这部纪录片中已经能看到一些作者意识。我个人认为记录作品的致命伤就是令观众持续观看的力量不大。DV出现后带来很多不好的东西,不光是制作上的粗糙。对于影像的普及来说,技术门槛的降低是一件好事,但大量粗制滥造没有思想的影片出现的结果是使观众对于影像不珍惜,这是DV带来的最大的负面影响。

吧主:而且现在网络流传视频的速度也很快,一部短片的传播途径和以前也不同了,不像以前一定要去电影院,现在有各种途径可以看到太多的影片,在网络上我一点链接就可以打开一部短片,不喜欢就直接关掉这个页面。

庄宇新:那么在作者的作品中就要存在一个作者的态度问题,我在杨苗的这部作品中就看到了一个作者的态度,当然他的作品中也有一些镜头和他的立场是违背的,有些是欠缺考虑的,但这种从身边熟悉的人身上发掘、观察的态度是正确的,在他的一个看似简单的镜头中其实是含有观看角度的,这确实是一个观看者位置和意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