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在桥上看风景

我在桥上看风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我在桥上看风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在桥上看风景范文第1篇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作者:北岛)

如果有醒不了的梦我一定去做。如果有走不完的路我一定去走。如果有变不了的爱我一定去求。如果如果什么都没有那就让我回到宿命的泥土。让懂的人懂让不懂的人不懂。让世界是世界我甘心是我的茧。(作者:简媜)

被那些往事缠到一夜不能睡,梦也梦的隐隐约约。(作者:佚名)

红尘梦落,卧醉千年。(作者:残月)

我在桥上看风景范文第2篇

不久,风开始减弱,闪电雷鸣也宁息了片刻,沙沙的雨规律地在窗外下着,比之刚才的声势,倒像极了剧场里的双排管风琴声,打在窗上的“沙沙”与“叮咚”之音,像是管弦的吹奏,像是沙锤的晃击,像是一种生命的行走,营造出诗意与神秘的气息。这是的戏剧《雷雨》里的戏剧性的开始和结尾。人生和大自然的区别,是先和风细雨,然后才是狂风大作,闪电雷鸣之后,方平静如初。人生是这样地完美,又这样地残酷,从开始便预知结束。

这时候,我看见了楼下的风景,一片片小小的菜园,绿意可人,一直是抬头看天,向远,看与自己有关的事物。若不是这场雨,这场地动山摇的狂风和雨,我不知道楼下还有这样的风景。菜园,多么熟悉的景象: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多么熟悉的字眼:秧苗葱茏,果实累累。曾几何时,种菜园风靡一时,不论是农村还是机关,家家都有几畦土地,或自己开垦,或公家分配,绝对不使一分土地闲置。

我一直认为,种菜园,首先你得住平房,与泥土地有着咫尺的距离。所谓亲近泥土,也便是这个道理。在平房的一侧,有水流,也有一条通向菜园的小路,这是基本建设,是耕作之前的条件,条件成熟,水到渠成。看旁边闲置的每一分土地,心里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这种冲动在折磨着你,你想不种菜园都不行。踏一踏泥土,挥一挥锄头,抚一抚秧苗,享受小家院里的田园之风,是一道丰富多彩的风景。

这样过了半个钟头,那狂暴的小狮子终于退下,换来了曦日晴天。抬头看天,无意间又望见左边的高楼。一座正在建设着的26层大厦,正虎视眈眈地望着我,我在楼上探风景的时候,它也在经受着风雨,左右环顾,想知道这风雨的来头。我拿起一本书,趁这惬意的天气躺下来在床上看书。可我的视角里,总是出现那所高楼。我似乎看见,有人从高楼里探头,往楼下直瞅。我不知道,他们能否发现我,正躺在一个私密的角落悠然自得,而成为他们眼中的风景?

我在桥上看风景范文第3篇

——题记

三岁时。

这是小院在我脑海中出现的第一次——两栋大楼前的乐园。那时,在小院里满是硬邦邦的泥沙地,家住在三楼,自然便乐意抱着我在泥沙地里玩,把我从小院这边拉到那边,我们甭提多高兴了。有时,我会和爸妈坐在石阶上,而我总会四周张望,玩耍的伙伴,高大的龙眼树,还有围墙上形态可爱的青苔。这些都是妈妈用她那一颗善良而细腻的心灵告诉我的。也许,那时的我已把小院当成了包含世间万物的一个神奇世界。

七岁时。

那时候,每当吃过饭,我们一家子便在小院里散步。夕阳西下,余晖照在已被水泥铺满的地上,仿佛一层轻纱,又好像一地金子。妈妈挽着爸爸的手,我牵着妈妈的手,悠闲地走着。而我却不那么“听话”,一会儿去闻闻小花的香味,一会儿追逐洁白的粉蝶。每当这时,妈妈就会担心地叫着:“不要跑那么快,很容易摔倒的。”爸爸却会像奔腾的马儿在我的身旁跟着跑不住地喊:“加油,不要输给这些小蝴蝶哦!”我便跑得更起劲。我俩“怯怯”地回头瞧瞧妈妈在哪里了,她总会坐在石阶上,我俩便“一灰烟”“溜”回去。这会儿,妈妈喘着气,说:“真服了你们俩。”我们一家人便又沉醉在欢声笑语中了。这时的小院是亲情的处所。

十二岁时。

学习开始紧张起来了,但是没个周末,他们都会叫我出去透透气。啊,又是一个好天气,蓝蓝的天,青青的草,我们又在一起放风筝了。我一向是第一个去放的,蛮轻松就把风筝放上天空。小院仿佛因这个风筝而更充满生机,风也有一点狂乱了。我开始慌张了,突然一双温暖的大手接过了轮,回头一看,是爸爸!他的“英姿”可不减当年,依然像一匹奔腾的马儿,依然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妈妈还是喜欢坐着,只是坐在软软的草坪上,和蔼地看着我们放风筝。我又问过她,为什么老是喜欢坐着,她说也许是因为我小时候也爱这样坐着,她时时陪着我,便习惯了。

我的心顿时一怔,在那一刹那,我真正的明白了妈妈真的是一道港湾,当我在航行时触到暗礁,便会缓缓驶入这里,在这里修补创伤,稍作停留,准备着再次起航。而可爱的爸爸就是与我并肩作战的星星,他总是默默地在遥远的夜空注视着我,即使挫折再大,他都会用闪闪的星光来鼓励我坚持战斗。再看看小院,一种舒心的感觉。我是知道的,它已经把刚才温馨的一幕永远地定格在这里,爸爸在放风筝,妈妈坐着看风筝,我幸福地看着他们。就像卞之琳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着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一样,这时的小院就是一幅美丽的亲情画。

十四岁时。

我已经搬了家,可我还是喜欢在华灯初上的时候来到从前的小院。石阶、龙眼树、青草,一切如故,只是此时父母都在忙于工作着,只有我一个人在这小院里。也许是地方的原因,我们搬出去后,就很少去放风筝了,我的学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吧。这里已经被卖掉了,听妈妈说,好像会做别墅区……插上口袋,叹了一口气,此时的我已揣着小院赋予我的亲情走向远方。

我在桥上看风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理念 教学 兴趣

当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我的古诗教学《畅游诗乐园》也由渐至尾声,正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但觉心潮腾涌,豁然开朗。彼时,似有万语千言在翻江倒海。我强压内心之喜悦,收拾心情,重理思绪,细品自己精心编织的这道语文风景,感想良多。语文教学的路上,我曾经蒙昧、迷茫和苦闷过,也在不懈地追求。在《畅游诗乐园》教学结束后,不能说我的语文教学思想已经澄明,语文教学实践已经纯熟,但还是自信于语文教学的路上曾经的蒙昧、迷茫和苦闷,已经大大地减轻了,并且有如许文字行诸笔端:

一、理念是支撑

理念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无论是多么完美的教学设计,还是多么完美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理念的支撑。因此,我在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时刻叮嘱自己:“要做什么,要体现什么?”“畅游诗乐园”的教学也不例外。

1.体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本次教学的主要环节有三大板块:分组对抗,小试牛刀;针锋相对,决一雌雄;终极PK,我最给力。我在设计古诗题目时按照环节逐次展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分组对抗,小试牛刀”的环节,我设计的题目类型是选择与填空,一律口答,题目围绕诗题、作者、朝代、诗句、重点词语的解释、称号等方面设计,可以说只要积累较多,准备充分,回答出来不成问题。虽然在课堂上答出的欢呼雀跃与没答出的惋惜并存,但我与所有听课的老师们都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欢喜。在“针锋相对,决一雌雄”的环节,我设计的是趣味故事题,内容包括含有花、地名、鸟名、色彩、数字等类型的诗句口答,答出相关的词。对于此种练习,学生的热情高,本来我只要求答出词语,但当我刚说出第一个字的时候,学生已经将全句都说了,甚至连上下句都说了。在“终极PK,我最给力”的环节,我设计的是活学活用题,要求将古诗名句运用于某种特定的语言环境,教会学生学以致用 。在此环节,我们都能看得出,学生们在绞尽脑汁地思考,都想努力表现自己。当答对时,我们看到了课堂上的羡慕,尤其是当被淘汰的小组同学答出时同学们的敬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聂济世同学当众背出的《沁园春?雪》时,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

2.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大凡比赛之类的活动,人们都不希望见到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人们渴望公开、公平和公正。只要公开、公平和公正了,即便不能成功,成仁也是收获。在教育领域,作为以神圣标榜的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太阳,我们的一视同仁,我们的公开、公平、公正,不仅会成为他们日后效仿的榜样,也是他们在比赛前后希望可以见到的缕缕阳光。

在开展教学的前后,我力求做到透明化,不带任何感彩地组织比赛。学初我安排了十个语文学习小组(这十个小组的知识水平旗鼓相当,当时安排的标准是学习成绩和平时的表现),所以我在第一个环节设计了十组题目,比赛前由小组长抽签决定出本组在第一个淘汰赛的环节必须回答的问题,每组成员有五人(除最后一组四人外),按要求每个人需答一题,回答不了的,小组成员可以代答,但分值减半,如仍答不了,其他组也可抢答,但要在听到指令后方可,分值仍减半。在教学中,所有得分均当场公布,对个人回答时间、抢答的时间均严格要求。

第二、第三两个环节,我仍按要求严格对待每组学生,所以呈现出课堂的精彩纷呈 、迭起,学生在乐中学。

3.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课标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表述结束了人们对语文性质定位的争论,解决了关于语文教育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古诗词的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呢?

首先是目标定位要准确。古诗词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古人的精妙语言(多背几句诗词),更应该使学生在丰富语言的同时,体验古诗词的意境,陶冶人格、情操,修身养性。

其次是设计上做文章。一方面,我设计的古诗习题凸显工具性。有对诗题、作者、朝代、词语及其含义、意境等的识记。另一方面,力求教学过程体现人文性,教学的内容人文化。让生硬的课本知识跳跃起来,发出灵性的光芒。

二、兴趣乃根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不是人们的夸夸其谈,而是对生活、学习经验的最好的总结。没有兴趣,何来学习、工作的动力、激情?中外古今的很多名人,不是样样都出色,只是在某一个领域有所建树,考究之,无非是在这方面有更强烈的爱好、兴趣,所以才会矢志不渝地努力学习、研究,最后取得成功。

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抓住“兴趣”,就是抓住了根本,找到了良方。古诗词朗朗上口,读起来铿锵有节奏,人人爱读之。于是,我选择了以古诗教学作为突破口。

我在桥上看风景范文第5篇

如果你想了解森林的心灵,那你就去找一条林中小溪,顺着它的岸边往上游或者下游走一走吧。刚开春的时候,我就在我那条可爱的小溪的岸边走过。下面就是我在那儿的所见、所闻和所想。

我看见,流水在浅的地方遇到云杉树根的障碍,于是冲着树根潺潺鸣响,冒出气泡来。这些气泡一冒出来,就迅速地漂走,不久即破灭,但大部分会漂到新的障碍那儿,挤成白花花的一团,老远就可以望见。

水遇到一个又一个障碍,却毫不在乎,它只是聚集为一股股水流,仿佛在避免不了的一场搏斗中收紧肌肉一样。

水在颤动。阳光把颤动的水影投射到云杉树上和青草上,那水影就在树干和青草上忽闪。水在颤动中发出淙淙声,青草仿佛在这乐声中生长,水影显得那么调和。

流过一段又浅又阔的地方,水急急注入狭窄的深水道,因为流得急而无声,就好像在收紧肌肉,而太阳不甘寂寞,让那水流的紧张的影子在树干和青草上不住地忽闪。

如果遇上大的障碍物,水就嘟嘟哝哝地仿佛表示不满,这嘟哝声和从障碍上飞溅过去的声音,老远就可听见。然而这不是示弱,不是诉怨,也不是绝望,这些人类的感情,水是毫无所知的。每一条小溪都深信自己会到达自由的水域,即使遇上像厄尔布鲁士峰一样的山,也会将它劈开,早晚会到达……

太阳所反映的水上涟漪的影子,像轻烟似的总在树上和青草上晃动着。在小溪的淙淙声中,饱含树脂的幼芽在开放,水下的草长出水面,岸上的青草越发繁茂。

这儿是一个静静的深水潭,其中有一棵倒树,有几只亮闪闪的小甲虫在平静的水面上打转,惹起了粼粼涟漪。

我在桥上看风景范文第6篇

威尼斯狂欢节

威尼斯狂欢节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面具,其次是它的华丽服饰。这一传统可追溯到1700年前。权贵和穷人可以通过面具融合在一起。在面具的后面,社会差异暂时被消除。富人变成了穷人,而穷人成了富人。他们互相尊敬地打着招呼。在面具后面,年龄差异被消除,老人变年轻了,年轻人一下子老成持重起来。年轻人和小人物借助面具代表的权威把自己装扮成大人物。而老人极力将自己装扮得很年轻,甚至越无知越愚蠢越好,男人可以变成女人,女人也可以变成男人。平时,威尼斯总是游人如织。威尼斯人好像已经习惯了这么多的游客在他们的城市里闲逛。他们的街道狭窄得似乎不能容纳得下这么多人。但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还是源源不断地来到这里。毫无疑问,狂欢节期间游人会成倍地增长,这次我也不例外,就是为了一睹威尼斯面具狂欢节而来的。

一入威尼斯的水巷,一看满眼色彩斑斓的面具,大概没有谁不会被狂欢中的水城吸引。威尼斯大街小巷有数不清的面具店,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收集着时髦的斗篷,有的专卖高顶硬帽,还有的现场展示面具的制作工艺。“面具”可以简单到直接画在脸上,也可以经过复杂的程序,用纸浆、布料、瓷器、玻璃甚至塑料等等制成,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夸张、华丽、戏剧化,看得你眼花缭乱、不知身在何处。

据传,威尼斯狂欢节起源于公元12世纪,狂欢活动到18世纪盛极一时。当时欧洲各国的王公大臣、绅士淑女都赶到威尼斯观看演出,参与街头和广场上的民众狂欢,由于他们不想暴露身份,戴面具和乔装打扮就成了一直延续的传统。

威尼斯狂欢节通常在每年冬天的最后几天或春天的头几天举行。二月的威尼斯还是冬天,少许有些寒意,但蓝天碧水,晴空万里,完全没有阴霾的感觉。与往日船声灯影安静的威尼斯不同,这些日子,远远就能听到人们哒哒的脚步声和愉悦的笑声。肤色不同、语言各异的人们此时都脚步匆匆,奔向同一个目的地――世界著名的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一年一度的“水城”狂欢节正在那里达到。从而威尼斯遂赢得“狂欢节之城”的称号。19世纪之后,威尼斯共和国逐渐衰亡,狂欢节逐渐失去活力。直到近20年前,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威尼斯的狂欢活动重新恢复,威尼斯狂欢节得以重放光彩。

圣・马可广场周围的长廊,各种各样的小精品店,售卖的都是威尼斯的特产――精致的威尼斯狂欢节面具,威尼斯红色的琉璃制品,令人爱不释手。广场上,有不少雅致的咖啡座,供人们小憩;还有充满古典情调的露天音乐会,以及被人宠爱的鸽子。整个广场散发着悠闲的气息。

圣・马可广场上竖立着两座纪念柱,古时候充当欢迎贵宾的门。柱子上有两个带着翅膀的狮子,这就是威尼斯的象征,也就是耶稣的门徒之一圣马克的象征。因此,著名的威尼斯电影节的最高荣誉奖,就是金狮奖。圣・马可教堂就在圣・马可广场上。据说在一天的不同时辰,教堂都会呈现出独一无二的不同景象。五个金光闪闪的葱形圆顶,光彩夺目的镶嵌画,还有大门上四匹栩栩如生的铜马,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威尼斯面具文化

威尼斯狂欢节各色各样的面具,在中国人看来它们有点像京剧脸谱。满大街都是勾着脸的人在又唱又跳,好像上演大戏,这就是威尼斯狂欢节给笔者的印象。由于面具能掩盖大家的真实身份,人们可以毫无顾忌,肆意狂欢。整晚的音乐,整晚的欢庆。老人在面具的遮盖下可以掩饰真实年龄,妖娆的女子在面具的装扮下更加神秘诱人,面容不足的人在一只无比瑰丽的面具下仿佛得到重生,贵族则不惧身份与平民尽享这狂欢时分。面具掩盖了人们的真实相貌,激发出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欲望,如烟花般绽放,时间虽然短暂,却引人入胜。有人说,威尼斯的面具,不过是想遮住那样一张憔悴的脸。还有人说,威尼斯的面具是华丽的咏叹调,维持人们矜持和骄傲。大概只有面具本身才知道,主人是在哭泣或是微笑。

白色的面具,黑色空洞的眼,没有任何表情。威尼斯的面具神秘诡异,却又不失华丽。魅惑的紫色亮片,淡薄的银色材质,沉重的金色点缀,五彩斑斓的宝石,华丽张扬的羽毛,神秘的流苏,朦胧的轻纱,甚至是古老的折扇,这一切装饰物造就了这张华丽的脸。在威尼斯几乎每家旅游纪念品小铺都会有面具的身影,但是其中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也各异,从两三欧到上百上千欧。所以,不管你是口袋空空的穷游者,还是腰缠万贯的富翁,来到威尼斯,都不妨碍你穿戴上文艺复兴时期的光环,走近属于那个称霸地中海的威尼斯共和国时期的文化。

在错综复杂的小街巷,各式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的小店铺里流连,我无意中邂逅一家坐落在巷角的手工作坊。相比一些出售各种纪念品杂货的小店,面具手工作坊往往显得低调与专一得多。往往这些小作坊和门面相连,门口会常常只挂着各式面具。走进其中,你可以自由试戴面具,以找到适合你脸型和风格的面具。这家手工坊主会说英语、法语等好几种语言,待我说明来意后,她试着向我介绍各种面具的由来与意义。据介绍,其中最著名的“Bauta”是一种源自18世纪的较古老的面具类型,它可以覆盖在整个脸上,下颚轮廓清晰、硬朗,没有嘴巴,时常配有很多装饰物;“Jester”则是威尼斯很具有特色的一种面具,面具上方有长三角形的装饰物,十分华丽;“Colombina”在意大利文中意为小鸽子,这是一种只遮盖眼鼻部分的面具,由于掩盖面部的部分并不完全,人们还是可以隐约猜测佩戴者的容貌。手工坊主说,这种面具最为年轻女性购买者钟爱,每年的生产量也最多。

看起来小巧轻盈,其实面具的制作工艺十分繁琐,不得不说这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手工坊主给我展示了面具的制作过程,首先就是使用面具模子与一种特别的材质制作出白色面具底模。每一种面具都会有好几个型号不同的模子,为了满足不同脸型大小的客人需求。接下来就是为这些白色的面具涂画上华丽的色彩。然后就是装饰美化环节,手工作坊主用她那灵巧的手在面具上装点上闪片、羽毛、水钻、流苏等各种装饰物,这个环节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每个面具不同的风格。坊主一边做着,一边重复着一句话:“你看,你不可能在我的店里找到两只一模一样的面具。”她随着灵感而创作,手下的每一只面具,都是这个世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最后,一条漂亮的绑带被固定在面具上,一只完美的面具就完工了。此时,坊主在面具的背面盖上一个威尼斯制造的印记以及手工作坊名,以证明它的诞生处。我想,工匠的手艺与用心,加上威尼斯的光辉历史,决定了这里的面具并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旅游纪念品,更是当地手工艺人想传达给游人的关于历史与艺术的一个完美绝伦的载体。

在十多天内巡游舞会,烟花汇演昼夜不停,在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更有放白鸽和放气球的节目。戴白色面具、身披黑色斗篷的女巫站在游人拥挤的街头,乍一看有一种凌厉之感,仿佛瞬间由盛世坠入荒凉。早在公元13世纪,威尼斯就有法律规范面具的使用时间,但人们在10余天的嘉年华狂欢节和为期40天的斋戒日则是面具不离身的。诗人拜伦曾经说过:“忘不了威尼斯曾有的风采:欢愉最盛的乐土,人们最畅的酣饮,意大利至尊的化装舞会。”生活在威尼斯的人似乎早已习惯在游人的目光里生活。他们对着游人微笑,十分乐意与游人一起共享自己的面具文化。在面具文化里沉醉,游览之际你还可以在沿海而筑的餐厅里品尝地道的海鲜。威尼斯的美既在你的唇齿间,又深深地印在了你眼里、脑里。参加狂欢节的不仅仅是意大利人。世界各地许多狂欢节的热衷者们千里迢迢赶来,斥资装备价值不菲的行头,就为在威尼斯的街头招摇过市。

在威尼斯采风的最后一个清晨,我在一番精心挑选后,决定带走一只紫色带着大片羽毛十分唯美的“Colombina”面具。走出面具作坊后,我情不自禁地将面具戴在了脸上,穿行于狭窄的巷间与精致的小石桥上,轻轻地歪着头,手触摸着这些几百年历史的石头建筑。氤氲中,轻盈地穿过一个小巷十字路口,驻足凝望侧边。“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一个游客看着戴着面具的我,于是举起相机准备记录下戴着面具穿着长裙的我。我轻轻地对他一笑,他朝我踱步而来或许想探寻我面具下真实的容貌,我却快一步躲开消失在清晨太阳斜照的薄雾中。或许看不见真容留有想象的空间才是最唯美的距离,这或许更是面具文化里威尼斯小城美的真谛。

美丽难忘的威尼斯

我在桥上看风景范文第7篇

坐在三楼阳台上,于凤凰夕阳下,看书,写日记。沱江之水绵绵流淌,而内心却是无比沉静安宁的。当你完全静下来,才能够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甚至能够听见缓缓时光在指缝间轻轻溜走的声音。时间是个无名的小偷,隐匿在空气里,偷走旧时的记忆和慢慢变老的容颜,时间可以抚平一切创伤或者瞬间的幸福,等到回首,一切已不复存在。

这样想着,不知不觉,连最后一抹残阳也消失于西边的天际里,天色渐渐暗下来了。起身,收拾好东西回房,肚子已是饿得发慌,遂关上房门下楼去。和老板聊天,询问经济实惠又好吃的地方,他推荐了一家并不出名但本地人很喜欢的小店,还嘱咐我,到凤凰一定要吃一次血粑鸭。

按照他的指点,寻路走去。依次经过沱江上的石墩桥,古城墙,穿梭在古城巷道里,天分明是黑了,凤凰的夜色悄悄拉开帷幕。于小店二楼独自坐在角落,点了两个菜,一个是血粑鸭,还有一盘蕨菜。等菜的间隙,倍感无聊,就侧耳倾听旁边几个逃课出来短途旅行的大学生讲他们一路的见闻和旅途趣事,而我却全然没有兴趣加入这场欢乐的聊天。只是心累了,旅行最初的那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激情正在慢慢转变成一股沉潜在内心的力量,不想轻易吐露。

在凤凰的妖娆夜色里,我平静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肚子很饿,等菜端上来,便自顾自吃起来,狼吞虎咽。前几天一直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于是决定在凤凰停留之时大补一顿,好好犒劳一番自己的胃。好的食物不仅会让人的胃和身体觉得温暖,连心也是舒适的。血粑鸭兼有麻辣酸的口味,不过湘西处于湖南地界,理所当然还是以辣味为主。清炒蕨菜闻起来就有一股纯天然的植物气息,吃起来嫩滑爽口。连吃了四碗米饭,把两盘菜吃了个底儿掉,结完账,身心欢愉地下楼去。

漫步在凤凰古城的石板路上,周身是汹涌的人潮。来凤凰的人,大多数都是冲着古城夜景而来的,白天睡觉,晚上却如蛇鼠出动,成群结队,吃饭,喝酒,泡吧,K歌,烧烤,拍照。所以,白天的凤凰是宁静而冷清的,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而晚上却是灯火辉煌热闹非凡,沱江两岸吊脚楼的灯笼和金黄色灯光全部打开,站在沱江边,夜晚的凤凰古城俨然是蓄势待发即将飞向夜空的金色凤凰。

路边很多小摊在售卖湘西民族风情的服装首饰挂件和一些有趣的小玩意儿。走到虹桥跟前,方才看清凤凰的夜之繁华,人多得走也走不动,只能被茫茫人流裹挟着向前缓慢移动,明明只是不到五十米长的一座桥,愣是走了十几分钟才总算过去了。其间,在桥上看见一家卖手鼓的小店,很狭窄的一间店面,老板是个年轻漂亮的女子,穿着湘西民族服装,更显清秀,她跟着音乐打着手鼓,旁边也有几个人在跟着打鼓,想来应该是游客在试鼓,或者只是图个好玩,看着这一幕,心里突然有一丝小小的触动,时间仿佛在那一刻静止了,汹涌人潮从身边挤过却也好像浑然不觉,我尽情陶醉在轻盈的旋律和好听的鼓声之中。

只听完一首歌,实在扛不过来往人群的推搡,只好往前走。过了虹桥,是一条长达百米的热闹夜市,烧烤摊上的烤肉嗞嗞地响,还冒着烟,空气中兼有炭火的烟味和各种食物的油腻香味,炭火忽明忽暗,灯泡发出明亮的黄色光晕,每每有自行车和摩托从路中间开过,免不了引起一阵拥堵,简易木桌靠边儿一字排开,几乎每个摊位前都是爆满,抽烟的喝酒的唱歌的起哄的大笑的.........一片欢腾的热闹景象,他们的悲伤与苦闷,内心的哀愁与压抑,似乎只有来到这样的地方,才得以完全释放。

由于刚刚吃过饭,即便是面对如此多的美味小吃,还是提不起兴趣,全然没了胃口。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已经穿过江天广场抵达酒吧一条街。人潮比先前少了些,各种音乐交织在一起,民族歌曲,流行歌曲,爵士,摇滚,轻音乐.......每挪动几步就会听到风格截然不同的曲调,酒吧内华丽的灯光四处散射,人群随着强劲的节奏舞动并狂吼着,啤酒瓶撞击声此起彼伏,路边杨柳青翠,在华丽灯光的映照之下随晚风肆意摇曳,整条街的气氛是疯狂而暧昧的。而我向来是不喜欢酒吧和KTV的,因为太过嘈杂,那索性逃离吧。

来到一处相对安静的地方,坐在沱江边的阶梯上,看夜晚的凤凰流光四溢,人来人往,好生热闹。不时有人扛着三脚架背着单反在江边拍照,急匆匆地来,急匆匆地咔嚓咔嚓咔嚓,尔后又急匆匆地走掉。我坐在沱江边,心情糟糕透了,一直在想,凤凰本来不该是这个样子的。而今的凤凰古城,已全然不是当年沈从文笔下那个古朴纯净的小镇了,如果你是抱着找寻《边城》的心境而来的,那么,这样的凤凰,定会让你失落透顶。

时光飞速流转,世化莫测,你永远不知道那些美如梦幻的地方,会在什么时候悄然转身,被改造成比城市还要城市的乡村。人类的脚步永无止境,通常一段开创性的探索、发现之后,随之而来的,是肆无忌惮的破坏与摧毁。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2、真正的凤凰之夜

先前,我眼里所看到的凤凰,喧闹繁华,人声鼎沸,浮躁慌乱,人工雕琢的痕迹太过明显,完全失去了她该有的恬静、朦胧与清纯少女般的淳朴气息。

然而,这只是一般人对于凤凰古城的初印象。如果,你以为这就是真正的凤凰,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很多时候,大部分人看事情,仅仅只是看到了表面,却看不见隐藏在内核深处的东西。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那么,最真实最美丽的风景,只留给有耐心去艰辛等待的人。就像等待心爱的姑娘一样,你要怀着十足的耐心和浓浓爱意与希望去守候,然后,最美丽的风景定会如梦中女郎一样欣然与你赴约,在每个月光皎洁的夜晚,在每个旭日东升的黎明,在你所期待的所有最恰当的时刻。

我一直在等,一直在等,一直在等一个时间,等到风烟俱寂,等到嘈杂的音乐和喧闹的人声都如夜晚的温度一般徐徐退下去,冻结了所有浮躁不安和表象的浮华,一个最为本真的凤凰之夜,方才能悄悄浮出沱江水面。

我始终认为,看风景,不仅要在恰当的时间,而且还需要恰如其分的看风景的心情。久而久之,你会发现,真正认真地看风景,不仅需要用眼,更需要的是:心。一颗澄澈清明、干净透亮的心,会带上你恣意遨游在世界最梦幻的仙境里,沉醉其中,久久不肯离去。惟其如此,才能驱散那些潜藏在心底的淤积许久的悲苦与欢愉、哀愁与幸福,获得一种超凡脱俗的极致体验。

我就是那样,一个人坐在古城墙下、沱江边的阶梯上,一个人静静地等,九点、十点、十一点、十二点,拍照的人们来了很快又走了,石板路上回旋的脚步声由一片混乱渐渐转变为孤单的有规律的声响,先前的人声鼎沸潮水般退却,沱江两岸的辉煌灯光随着夜色越深而愈浅淡,空气中的铜臭味和那种浓烈到让人压抑的纸醉金迷的味道正在逐渐消散。我在夜晚十二点的凤凰沱江边,猛然松了一口气,闭上眼,深呼吸,哈出的白气清晰可见,三月份的湘西之夜还是寒意清浅,却是无论如何也敌不过心底那深深的执念。

就是为了这一刻,我宁愿等待良久。而陪伴我的,是墙脚那个孤寂的吉他歌者。他抱着吉他坐在墙脚的石墩上,面前点了三根红蜡烛和一个自带的发着绿光的小灯泡,装吉他的包放在石板路上,里面零星躺着些零钱,但并不多。他背后的城墙早已斑驳不堪,岁月渐老,干颓的野草和小树的根须覆满老旧城墙,写满沧桑。这个角落断然不是凤凰古城最繁华之所在,哪怕是在夜晚八九点人流最多的时刻,也鲜有人从这里经过,在这里唱歌是赚不了多少钱的。也有很多歌者选择在人流量很大的岔路口或者众多游客必经之地卖唱,那样的话,在六点钟天黑之时出来,九点多就可以收了满满一钵钱欣然归去。然而,他不是这样,他只是个寂寞的歌者,关于他的过去和将来我一无所知,而他又为何选择在这里落寞的歌唱?是因为被城管驱逐?还是被同行挤压到没地儿可去了?抑或是,他自己对这个角落情有独钟?

因为不忍心去打扰,我没有上前去打断他的歌唱,没有和他聊聊天。我就那样静静坐在沱江边的阶梯上,听着他唱着一首又一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歌,思绪也仿佛飘回到童年。一个人,我是一个人,他也是一个人,他是歌者,我是听众。冥冥之中,两个陌生人在此相遇,连接的那根线就是音乐。

完全沉寂下来的夜凤凰,某个角落里,留下了两个年轻人的回忆。十二点以后,酒吧街的喧闹已经停止,各类店铺也打烊了,古城石板路上冷冷清清,甚至听得见沱江低缓的流水声。一定要等到这样的深夜,最为真实的凤凰之夜才会揭开她的神秘面纱。而这样的时刻,恐怕大多数游客醉酒之后正在酣睡,早已沉入甜美的梦境,对于房门外这些细微的变化,怕是没有丝毫察觉吧。

坐着等了几个小时,该是时候去走走了,重新审视这座沉醉千年的凤凰古城。我从沱江边的台阶起身,径直走向墙脚那位寂寞的歌者,往他的吉他包里投了十块钱,一句“谢谢”透过话筒及时地传了过来,在这静夜里显得更加空旷辽远,我笑了笑,回头走了,其实我很想对他说一句“其实应该谢谢你才对”,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喉咙好似打结了,一时竟说不出话来。或许,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其实是不需要语言的。

循着之前走过的足迹,我再一次晃荡在凤凰古城里。只是这一次,是空无人迹的青石板路,等待着一颗沉静许久的心、一个独自行走在他乡的梦旅人,缓缓走过。深夜的凤凰,沱江之上的月亮,终于能够看清她淡雅模糊的容颜,对于家的思念也飘渺在脉脉流水里。但凡你有过这样的经历,你便会深深懂得,有一种风景,需要长久的耐心等待,有一种情愫,需要时间来慢慢冲淡。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再来,而你却更应该大踏步向前走才是。

我在桥上看风景范文第8篇

——题记

风起云舞的岁月,我们的生活习惯了在梦里面舞蹈,遗忘了现实的你和我,也许有一天在那个转角的城市里,还可以找回往日的青春、往日的梦。在美好的日子里没有人牵挂也是种遗憾,也许祝福只是种形式。但却能给心灵带温馨,所以我们把关心都留给彼此,尽情的传递,一样的美好,一样的感动,一样的祝福!

就如有位朋友曾对我说:你是我的朋友就永远是我的陪伴,如果哪天你没有我的讯息,那并不代表我已经把你忘记,其实,朋友就是这样,从来都无须想起,因为,从来都不曾忘记!朋友的话让我想到了很多的事情,是的,当所有人关心你飞的高不高时,只有少数人在关心你飞的累不累!那就是朋友,没有假意的虚情,没有做作的矫情,没有无谓的争吵,没有嫉妒的纷争,有的只是在幽暗的世俗人海中给彼此一缕温馨的关怀,我想那就是朋友罢!后来那位朋友去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去读书,在他走的那天,我到码头去送他,但是当我避开那群哭天喊地的人群看到他时,他正站在船的甲板上面向大海任由海风吹着他凌乱的发。后来,在他的船航行了大概有一个星期的时候,我想他也该在那头登陆了,我在大洋的这头打电话给他,问他走的那天为什么不回头看一看,他在电话的那头莞尔的笑,为什么要回头,既然决定要离开,我就没有想过回头!

我很想不通,他为什么这样,甚至还觉得是他太过于忘本了,而我依旧拿着我的宋词沉浸在柳咏那淡淡的伤感中——《雨铃霖》。

日子一天天的过,在不知不觉间,已到了寒冬的季节,离朋友到大洋彼岸读书是有半年之久了。在那份寒冷的气息中去感受‘凭江立,岁月又寒雪。呓语间,天地有无中’。一天晚上,睡觉睡到一半,突然想起外门还没有锁,就起身去锁,就在开了内门去锁门的一刹那,被冷风吹的打了个冷战。突然想起了朋友的那段话,是啊!原来是我没有明白他的想法,一个人怎么能总是活在温暖的被窝,怎么能永远的活在自己狭小的天地中孤陋寡闻鼠目寸光孤芳自赏呢?当你选择离开祖国,你将面对的是异国他乡,当你选择放弃被窝,就将面对寒冷的考验。

面对新的开始,新的一切。那是不一样的!就如柳永那样的感伤是不可以的,男儿志在四方,岂可留恋那温暖的被窝!“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那不是男儿要做的,好男儿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可以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雄心壮志。猛然间发现,柳永 原来那么小,在后来,柳咏只是匆匆写到:“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男儿是可以面对那份无人言对的孤独的,无须与别人说起,只要自己知道.知道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的使命,知道自己的原则,知道自己的立场。就有足够信念去经历人生的风风雨雨,那样的人是一个可以战胜自己的人,是一个可以称之为‘男人’的人,是经历过岁月寒霜的历练后仍然能够坦然的面对世事的沧桑,依然能够开怀的放声高歌,依然能够朗爽的笑谈风云!只有在这样成长里所张大的人,才能有健全的人格与行事的魄力!其实不论环境会怎样,当你只有一个目标时,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

站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

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芝琳

有许多的人在世界中来了又去了,没有留下什么可以让人纪念。我们在无意间就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留给别人去看,就像《圣经》里:我们都成了一台戏,让世人和天使观看。既如此,那么当岁月的大浪拍打席卷在心灵的沙滩上时,但愿我们人生的海沙浅滩之上及心灵的画坊没有污浊的记忆,依然干净、清洁。只把美好、生命、宝贵、愉悦留给那些接近我们的人!

前些年的时日里,总是一个人寻寻觅觅的游走在眼花缭乱的世界上,因为太多的寻觅使自己没有时间和机会去观看身边悄悄流走的风源美景。原来就在“红叶醉舞秋风乱”的日子里,遗忘了生命的目的!

依稀记得那是在秋叶飘零的时节,在骄阳不息的下午。像是旧电影黄昏的记忆一样,泛着一层昏黄的颜色,安静的像乡村音乐一样,好象灵魂都被安静禁锢了!就是在那个安静的下午,我遇见了玄儿。她是一个未曾涉世的女孩,那般的纯洁和清馨,让人有种忍不住想要照顾她保护她的欲望和冲动,悠闲的日子在指间悄然的流走,无声无息…偶尔俏皮的打转在心间,留一丝淡然的惆怅和怀念粘粘的胶制的联系在一起.

我是一个喜欢到处流浪的人,曾经年少轻狂的记忆曾一度成了玄儿耳边的轶事.在天凉好个秋的季节我们却是悠然自得闲庭信步在彼此的视线里欢声笑语,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逛街,一起散步,一起…我们之间点点滴滴都在生活的过程中升华!

就如以往一样,在满天星斗璀璨的寒秋静夜里,我一个人走在一个狭窄弯曲的小路上,我已经习惯了一个人在夜里散步,在那儿有宁静致美的星宇和皎洁如河的智慧,干净清洁没有瑕疵!偶尔会想起自己在笔记本上写下的话“我是个寂寞的小孩,眼神游离的走在满是落叶凋零的秋天,我是个孤独的小孩,形只影单的徘徊在城市的高架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忘记了自己的寂寞和孤独!好像是从玄儿进入我的生活开始。我突然很喜欢那种脱离和遗忘的感觉,很安详,很幸福,很难忘,很 生活…

内蒙古的冬天是空气的清冷和干燥交织在人海,寒冷的痛彻骨髓至人心扉!在那段寒冷的令人窒息的时间里,学习即将结束,大家每夜想到的、梦到的似乎只有“回家”二字。我们面临的是分别,也许后日不一定会再见彼此的容颜,但是谁都没有轻易的说出那三个字,我们知道那三个字所带来的责任和压力,并不是我们怕责任,乃是我们都不知道怎样去面对那样的彼此,有些时候我们不一定要让对方完全的照自己的意思去做!我想我只是她生命中的一个过客罢了!也许我们不一定要去给对方什么承诺,因为自己的肩膀太稚嫩了,没有能力去承担自己说过的话!所以 我们就在宁静清冷早晨我送他们一行人上了南行的列车,我们都没有说什么,心里有一些的不舍,却只是默默的、静静的注视着对方.也许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在心里为彼此暗暗的祝福罢!

果不其然,她走了,再没有见面,只是偶尔在电话里对彼此温馨的问候,衷心的祝福!时过境迁,几年后又在另一个城市里见到了为学习忙到焦头烂额的玄儿,她依然是那样的纯洁和清馨,只是眼里有了淡淡的忧伤和迷离!我们只是在那里简单的聊了一些这些年彼此的生活.在聊的过程中提到了一些彼此都陌生的名字,为此而做很多的解释,渐渐的我们都厌烦了这种谈话,只是静静的坐着!玄儿手里的肯德基爷爷布满了因炎热而产生的细小水珠,看着笑得暖暖的肯德基爷爷却布满冰凉的水珠.恍然间有种明悟:或许这就是生活吧!

我要走了,玄儿说了一些不清不楚的话: “人生的旅途上,总有些事是聪明如你也不能预言,总有些话是年少时不能理解,总有一些简单的话简单的一如从前,总会有一些一些的改变随着岁月变迁。”我一直都不明白,直到有一天我在整理以前的一些旧书本和笔记,又看到了这段话,我恍然明悟:原来玄儿是那样的沉重,疲惫和艰难,但是她更坚强,是吗 谁又知道呢 或许只是生活让她不得不如此的坚强!

后来,又有电话打给玄儿,她说:我们都变了

轻轻的走过夏日的微笑,换来的是秋叶纷飞的时节,一路的欢娱在时光的流逝中沉淀。在那段时光中我认识了寒冰,是我的网友!时间轻轻的飞逝在昏黄的日记里—一页一页!在之前我们就已经认识了,只是在那时我们常常聊一些没有营养的话题,后来,有一年的时日,我们都没有在聊天,我因为忙着上课,她是忙着大四考学!一年后的我们在网上又遇见了,遗憾的只是我们已经淡忘了对方是谁,不过就好像又重新有了开始一样.不是吗?不再是以前的话题,是崭新的开始!我们聊学习聊生活聊彼此的秘密, 似乎是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或说是习惯了生活中的彼此:

白云从不向天空承诺去留却朝夕相处;

风景从不向眼睛说出永恒却始终美丽:

星星从不向黑夜许下光明却努力闪烁;

朋友从不向对方倾诉思念却永远牵挂!

我们在迷迷糊糊里选择了对方的信任,选择了生活的旋律,在一段时间里寒冰曾说不知道自己该作些什么 我没有读过大学,我不知道为什么寒冰有那么多的忧伤,不知道身为她的朋友我能做什么 我一向是一个固执的孩子。给她的只有一些苍白而又无力的劝告,有时候我们都走的太远了,以致我们都忘了最终的目的,所以最后都迷失在花花世界的喧哗和糜烂里,而找不到了自己原来独自低头奔走的那条羊肠小道!

也许习惯了没有变化的生活,平平淡淡的好似索然无味却又满了生活的味道——没有花言巧语的奉承,没有勾心斗角的争夺,没有功名利禄的铜臭。想起一句诗:“看着平评淡淡的四季,何曾有奇迹。满布的路径,却又崎岖难行!”是啊,这个世界从不曾缺少所谓的奇迹,只是我们更多的看重于生活中的是那些没有实际意义与价值的虚无,而我们还是津津乐道于那些我们认为的宝贝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平淡的四季我们若是留意就会发现那里满是生命的奇迹,记得有本书叫《平淡中的惊奇》。那本书我曾一度如痴如醉的欣赏于其文字的显浅与思想的平淡中。在平淡的文字中听作者娓娓道来幸福快乐的生活——原来是那样的平淡,能平淡是一种奇迹,而奇迹的生活就是追求平淡!幸福从来就不是去追求的,而是顺其自然的。你愈是追求幸福,幸福便离你愈远。平淡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再后来,我们在生活中依旧保持联络,就像往日一样,太阳慵懒的趴在天空张着那张温暖的笑脸,可是一切却都在改变,就像往日并不代表就是往日,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处处都好像似曾相识,实则又生活在似曾相识的现在,但现在的生活却又不是似曾相识的生活。平淡却不失韵味,就像是一首绝唱萦绕在历史的舞台上;因为历史的大河很深所以就“水深亦无声,愈深则无声”的渐渐大江东去,淘尽千古英雄,我想那淘尽千古英雄的不是历史远去的大江,而是那“水深亦无声,愈深则无声”的平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