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绞刑架下的报告

绞刑架下的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绞刑架下的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绞刑架下的报告范文第1篇

小时候,喜欢听故事。爸爸在冬天的夜晚为我们讲《白毛女》,“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在与喜儿同悲共喜时,对自己的贫困生活有了满足感,毕竟比喜儿强多了。故事就像一块磁铁,牢牢地吸引着我们姐弟四人,晚上坐在床上听故事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大乐事。于是,从《白毛女》到《牛郎织女》,再到《嫦娥奔月》《杨门女将》,爸爸总有得说。故事成了那个年代我们最美好的记忆,爸爸就像是《月光启蒙》里的母亲一样,给我们清贫的日子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也点燃了我们姐弟热爱文学和艺术的心灯。虽然我并没有成为孙友田那样的诗人,但却爱上了读书,爱上了语文教师这个职业。我也时常在想:我该做个怎样的语文老师,我该在小语这块园地里做些什么?

农民的一亩三分地,春种棉,夏栽秧,秋播小麦冬育桑,都是有讲究的。我们在自己的“园地”里同样应该做出些名堂,收获些喜悦。这样,才能体会到做语文老师的快乐。

瞧瞧这些语文人,他们的“名堂”在哪儿?

薛瑞萍:一个孜孜不倦的朗读者

薛瑞萍,网名看云。她虽自称“布衣”“草根”,但却有着普通教师难以企及的广博精深的专业素养以及开阔睿智的人文视野。我读过她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书声琅琅的三年级》《破茧而出的四年级》,佩服她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敏锐的思考与观察力。她的“名堂”就是自己爱读书并坚持不懈地带着自己的学生读书,而且是高品位的读书,这一读就读出了名堂。作为一个“草根”教师的她,展示的是一个有信念、有精神的知识个体对其周围环境和社会的改变的力量。

戴建荣:读之、唱之、吟之、舞之

第一次听到戴建荣这个名字,是在浙江绍兴的中华经典诵读研讨会上。一个年轻阳光、充满朝气的男老师,上的居然是古诗。古诗,很多人不敢上,觉得要有一定的生活积淀和文化底蕴,才能演绎好古诗句中的激昂或哀怨。在不解和期待中,聆听了他的课,读之、唱之、吟之、舞之,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向所有人展示了他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着实让人耳目一新。伴随着他的一举手、一投足,大家都沉醉在中国古典文化的意境中了。戴老师在传承古典文化精髓的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做出了自己的名堂。

像他们这样的名师还有很多很多,于永正、贾志敏、王崧舟、窦桂梅、薛法根、孙双金……你会说,他们都是名师,我们不能跟他们比。那么,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能够做什么呢?这也是我时常会想到的问题或者说是发出的疑问。事实上,谈这个话题其实是自己多年来的一个遗憾,也可以说是对当下年轻教师的一种期望和友情提醒。做老师做到麻木状态是一种失败,要使自己喜欢它,依恋它。一个 厌倦生活的人,生活也同样讨厌他。看着一块好端端的田地里长满杂草,蛇鼠出没,你会恐惧。如果在田里种上瓜果蔬菜或者绿草鲜花,你会是什么感觉?我回到乡下,最喜欢到菜地里去转转。看看菜园里各色蔬菜瓜果,心生喜欢,还会想象着父母在地头辛勤劳作的情景。只有这样,人活得才有劲头和盼头。

我1985年参加工作,回想起来,觉得做语文教师,可以做也应该能够做到的事情至少有这样一些:

一、 多读点书

读书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不要光看教学杂志和教材、教参。以前,我曾天真地以为,语文教师只要有一本教参就行了。工作后才发现,语文老师不能当教参的“搬运工”,那会使自己没有一点职业的技术含量和精神。要提升自己,必须多读书,读各种书,这是必须的功课。大凡有所成就的语文名师没有哪个不是饱读诗书的。要读出文化底蕴,读出专业水平,读出文化视野。为什么我们读教材读不出东西,总觉得没有什么好讲的?于是,“教什么”成了当下研讨的重要话题。语文老师连课堂上教什么都没有搞定,就谈不上“怎么教”。其实,这两个内容都是语文教师很花工夫的东西。它需要技术含量和专业水平。鲁迅说:在我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读了,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在《绞刑架下报告》里的开头写道:从门口到窗户是七步,从窗户到门是七步……读了,你又作何理解?如果我们的学生在作文中写:我吃了两个包子,一个是肉包子,另一个还是肉包子。你又该如何评价?这需要技术。我们语文老师必须掌握和拥有这种技术。

二、 多上点公开课

上公开课能锻炼自己,这是毫无疑问的。经过公开课的打磨,你会发现自己有时真的有种脱胎换骨的改变。年轻时不懂,怕上公开课,上不好难为情。我工作不久学校便安排上公开课,记得来听课的老师很多,还记得自己上的是三年级的《海底世界》。记不清教案是如何设计的了,只记得黑板上被我画满了梭子鱼、气鼓鱼、海参、乌贼,还有海带等各种海底植物,最后是两个中心词语: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上下来的,只记得按照教学的程序往下走。此后,我便经常上公开课,上多了,也渐渐悟出了一些语文课堂的真谛。

在追求了一段“行云流水,波澜不惊”的公开课之后,终于发现,课堂应该是自然本真的,有曲折的课堂犹如蜿蜒的小溪,自有一番淳朴动人的风景,于是,不再牵制学生,而是顺其自然,还其课堂应有的真实面目。这是公开课给我的历练和启发,我也在公开中逐渐成熟。可惜的是,事情总是这样,当你懂得的时候却常常不再拥有这样的机会,当我懂得的时候,却被“35岁以下青年教师”这道坎给拦住了。如果能够回到年轻时代,我会倍加珍惜上公开课的机会。

三、 多写点文章

写作,是语文教师必练的看家本领。我们的生活太鲜活了,有太多可圈可点的教育生活可载入文字。薛瑞萍的“班级读书日志”不就是她的教学生活的原始记录吗?贴近生活的东西,老师们爱看,自己读着也喜欢。要思考着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这样的记录需要毅力,需要反思,当然也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

四、 多做点研究

绞刑架下的报告范文第2篇

带着对梦想的追求,在摸索中我对高效课堂有了更深的理解。它应当是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真正主动获得的知识与能力尽可能最多,而非教师的课讲得快,既定目标完成迅速。语文是一种特殊的学科,他的媒介是语言,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唯一的途径是靠学习主题的自然习得,再好的讲解也无法代替这种习得。这是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以及其他认知学科最显著的特点所在。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这种特殊性,就会自觉地感到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的很多"讲"是多么的没有意义。而重视学生的"读,"才是实现语文阅读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1.重视朗读,分步指导

长期以来,由于考试对于有感情地朗读无法检测或触及甚少,语文课堂上我们对学生的朗读也就比较轻视。不管是分角色读还是范读,对于较长的课文都感觉太浪费时间。而其实真正 "读"好,对于理解课文,是一种极大的推动,是走进人物的心灵,与作者产生心理共鸣。试想,影视演员、节目主持、相声小品,哪一个离得了 " 读书"的功底呢?语文课上不培养朗读兴趣,不指导读书方法,何谈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呢?在教学中朗读是一门艺术,它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光明日报》高级记者樊云芳就是听了齐越广播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后感动不已,而立志当新闻工作者的。我很重视发挥朗读的作用,在教学中尝试朗读指导分步进行,效果不错。以学《天上的街市》为例,初读的要求是准确停顿,把握节奏。再读的要求是注意高低和轻重音,读出感情。这一遍课文就读得比较有味儿了。此时听范读(此环节让擅长读书的同学读,也可播放范读录音),让学生对照自己的读法,以求有提高。读的过程中追问学生如此处理的原因。如:"定然在天街闲游"一句中的"定然"一词为何重读?学生能答出这表达作者对追求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这样的读与问就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与赏析。第三遍读书的要求提高,是创造性的联想,要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能力。此处的创造性朗读让我领略了孩子们异彩纷呈的思维,惊叹于他们思想中闪动的灵光。 篇幅较长的课文可以选择重点段指导朗读。如教学《狱中书简》一课,选最后一段指导。

教学中,"读",贯穿始终,看似耗时,实则"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摒弃这样反复地读,由教师按部就班地讲,速度不慢,而学生的接受却并非达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其中的乐趣就可能少得多。教师的一厢情愿可能会收获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

2.放手让学生"读",远比教师越俎代庖地"讲"高效

清楚地记得我教余秋雨先生的《三峡》一文,因其不是精读课文,且临近考试时间紧迫,我决定采用灌输式讲法速战速决。指导学生易错字、生词-介绍作者-总结主题,很快讲完了,我很为自己的 "高效"满意。接下来一完成练习,本课的学习就可以划上句号了。学生纷纷习惯性地翻着课本、参考书做习题,我巡视其间。突然发现坐在后边那位挺喜欢语文课的男生没有动笔,似在闲坐。我忍着想发的火,问他为什么不做题。他直言不讳地说:老师,你讲完了,可全文我只读过一遍,不理解写了什么。我得先读两遍课文,才能做题。他的回答令我为自己的无知汗颜-这课文我是讲完了,可学生们什么也不知道呢!于是我让全班同学搁笔,重复了那个男生的话。才知其他同学们深有同感,只是不敢说出来。于是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我说,你们自己读课文吧,朗读、默读都行,读后就有答案了。读完一遍,已有学生解答了自己的问题。第二遍读完,文章主题已明确,并且学生领悟到全文没有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刚才的所有疑问已解决。有学生出于对课文语言的由衷喜爱,忍不住朗诵了两段,饱含感情,颇为精彩。虽说错过了做习题时间,但学生在这不足二十分钟的时间里确实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我深刻地反思,看来我之前所讲的那"高效"的一堂课,完全是"无效"的浪费,是对学生学习时间的剥夺。早悟到此,直接让学生就课文内容朗读、质疑、阅读、交流解疑,岂不真的"高效"?何况这其间人家学生还能体会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享受到声情并茂的朗诵。

吃一堑,长一智。教学《绞刑架下的报告》一课时,我便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读,指导他们用作批注的方法,边读边思,我只提供课堂交流的平台。

学生把课文读完一遍,提的问题就颇有思考价值。问题有大有小,有关于全篇的:文章为什么分那么多段出现那么多对话?有关于段落的:受刑昏迷后出现的几次对和平生活场景的想象,有什么必要?也有关于句子标点的问题:文中"你叫什么名字?说!住在哪儿?说!同谁有联系?说!秘密联络点在哪儿?说!说!说!不说就打死你!"这段出现许多感叹号和问号,不是啰嗦吗?对有问题的学生予以肯定之后,我鼓励学生积极解决。这就要求他们继续读课文。文章太长,我看学生有表现的冲动,就对课文第二部分安排了分角色朗读。学生对上面这段话读得特别精彩,有的读出的是残暴愚蠢的敌人形象,另有同学读出的是阴险狠毒的敌人形象,其气急败坏之态都展示得惟妙惟肖。课堂上气氛活跃,敌人的凶残,"我"的坚强不屈都体会得透彻、到位。其他问题通过跳读、默读、小组讨论,也逐一解决。他们意犹未尽,还作对联把敌我双方进行对比。课堂上我看到了学生们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愉悦,理解了真正的"高效"是学生自己读懂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