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可为与有为

可为与有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可为与有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可为与有为范文第1篇

笔者认为,无为有三重境界: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而无所不为;为而无为。当无为思想与营销人的工作具体结合后,便有了无为营销人。在展开无为营销人关于无为的三重境界前,我们先撇清不作为和无为的关系。

无为是以有为的积极思想入世而终以无为的思想洒脱出世的人生境界;不作为则是滥竽充数,得过且过,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靠所谓的厚黑混迹于社会的一群人,他们不作为是因为他们无能力作为,他们的不争是因为他们没有实力去争,无为思想只是他们在社会的遮羞布和自渎的安眠药而已。

无为境界第一重:有所为,有所不为。记得王阳明曾言: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格物,去恶存善致良知。那么有所为有所不为绝对等同于去恶存善致良知的境界。有所为有所不为,首先得有一个评判标准,这个评判标准最好的就是儒家所强调的:在其位,谋其政!此处的位并非狭隘的地位或者官阶之类的东西,他是指事物当下的状态总和而形成相对于其他的位次,也就是说,认清楚事物或者事件的当下基本情况和实质存在总和的实际,而后再采取和其当下情况最契合的方法的过程。和营销实践结合起来,所有正确的方法和工作都是可为的,所有不正确的方法和工作都是不可为的。正确与错误的判断则是营销人所面临的营销实践活动本身当下的具体情况而定。

无为境界第二重:无为而无所不为。当有所不为成为一种常态,则外在表现便是无为。当有所为都能适应当下的实际,当下的问题以及不和谐会越来越少,外在表现同样是无为。比如营销实践活动中的创新来说,有的企业求助于外脑,有的则是苦思冥想,有的则是紧跟潮流低级模仿,此种表象上的忙碌有为则恰恰带来的是比不作为还严重的后果。永和食品执行总裁谢宗坤先生却独到的把创新定义为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了问题,就创新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创新的过程。这不就是对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最好诠释吗?

可为与有为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超声诊断  胎儿  鼻泪管囊肿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自2004年5月~2009年10月来我院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23280人次,有4例拟诊为胎儿鼻泪管囊肿,孕妇年龄21~35岁,1例孕1产0,1例孕2产0,2例孕2产1,平素身体健康,孕早期无感染史,无有害物质接触史。孕周28~35周,平均32±5天。

        1.2  方法

        使用ALOKa SSC—390超声仪及GE LOGIQ3彩色多普勒超锒弦牵酵菲德饰?.5MHz、2~5MHz,对孕妇进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本组的4例胎儿颅内结构未见异常,上唇连续,心脏四腔心结构清晰,双肾、肝、胃、膀胱可见,羊水量适中,四肢、胎盘、及早带未见异常。1例31周时超声检查右眼鼻侧内下方见一15mm×16mm的类圆形囊性无回声物,边界清晰,壁光滑,内透声良好,后壁回声增强与左眼关系密切。3例发现左眼鼻侧下方大小约10mm×12mm~12mm×14mm的囊性无回声物,壁光滑,内透声好,后壁回声增强。CDFI其内未见血流信号。4例中3例26周前在我院或外院已做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超声提示:①单活胎,晚孕。②左眼(或右眼)鼻侧下方囊性肿物——鼻泪管囊肿不除处(建议复查)。4例病例分别于4~5周后复查,3例鼻侧下方囊性无回声物消失,1例仍存在上次超声所见囊性无回声物,无明显变化(建议产后复查),后顺产一男婴,婴儿右眼下方可见皮肤隆起,触之一大小约20mm×17mm的类圆形肿物,有囊性感,活动度差。行超声检查,右眼鼻侧下方±1mm皮下见一欠规则的囊性无回声物,边界清晰,大小约17mm×16mm,内透声可,深部内下方可见囊腔与一细管样结构相连延向鼻腔,证实为鼻泪管囊肿。

        2  讨论

        胎儿鼻泪管囊肿少见,发生原因是先天性鼻泪管远端闭塞,近Hasner瓣处一层粘膜阻断导管,引起泪囊及泪管囊状扩张,导致囊肿形成[1]。泪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鼻泪管最后形成,胎儿鼻泪管囊肿多发于孕7月后,囊肿位于眼眶内下方,可为单侧也可为双侧,胎儿鼻泪管下口可在孕8月时开通,至出生时仍有一部分未开通,但在出生后3~4周多可自行开放[2],仔细检查,超越发现本病并不困难,对设备条件也不需太高的要求,重要的是对本病要有深入的认识。有资料报导,曾有为此引产的病例。因此妊娠晚期于单眼或双眼鼻侧内下方发现囊性肿物时,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可定期复查,多数在复查过程中自行消失,这更有利于鼻泪管囊肿的诊断,如不合并其他畸形,本病愈后良好。 

参 考 文 献

可为与有为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教媒体;语文教学;角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8-0127-02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时期的手段日趋丰富,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正以令人惊喜的速度迈进课堂,并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创造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展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电教媒体可为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要使学生对新课内容产生兴趣,教师只有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才能更好地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如《月光曲》一课,引入课文时,可先播放《月光曲》音乐,让学生陶醉在音乐旋律中,教师以此为切入点,引入新课,学生对课文的故事大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高涨。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了学生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而电教媒体的特点正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形象生动直观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自然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这样情随境生,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出来。电教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课文之中去游荡。

二、电教媒体可为学生朗读、诵读指导感情,调节情绪,激发积极性

朗读、诵读是很古老枯燥、生硬的传统教学方式,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但与电教媒体相比太呆板、没有激情,是不能引起共鸣的老教学手段。而电教媒体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悦耳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生动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利用电教媒体,给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一边听着优美的音乐,一边欣赏着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在教师范读的引导下,学生被带进了神秘的海底世界,并产生置身其中的感觉,从而萌发“我要读课文”的强烈欲望。教师指导朗读时,还可利用电教媒体的动画功能,对一些关键性词语、优美段落进行闪烁、变色、放大等技巧处理,让学生反复品读,深入揣摩,从而提高朗读能力,成功地完成了有感情朗读这一教学目标。

三、电教媒体可为学生释疑解难,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可使复杂、难以理解的内容变为直观、形象、浅显、易懂。又如《画杨桃》一文中“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的样子各不相同”这话比较抽象,是课文的教学难点,但是应用电教媒体的动画功能对杨桃的各个不同角度进行翻转、定格,让学生设身处地从不同角度反复观察,学生会很自然地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从而学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难点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电教媒体可为学生紧扣目标,弘扬个性,拓宽思维

可为与有为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无为的本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它与“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无为”的精神境界就是“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无为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老子认为做学问要天天的增加知识,而体道则要天天削减私欲,损之又损,就达到无为、无为便可以无不为,如果不妄为,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是老子五千言讲的主要问题。天地万物是由道创生的,而道则要依法于最高的准则“自然”,人要依法地、天、道,便必须也依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个“无为而无不为”,便是“自然”的体现。

在个人修炼上老子提倡自然“无为”。“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七章),老子认为“无为”便是无私,不争先,置身度外,因为无私,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二章》),“无为”便是事成后不占有,不自恃,不居功,因为不居功,其功劳不会失去。“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九章),“无为”就要功成身退,这是天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七十三章),“夫唯不争,故无忧”(《老子》八章),无为就是不争,不争便能取胜而又没有祸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四十六章),“无为”就是知足,知止,这样便长满足,可以长久。“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四十九章),“无为”就是没有自己的私心,以百姓心为心。

在治国安邦方面,老子用“无为”思想来诠释他的政治哲学。“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老子》七十五章),老子说统治者为了满足私欲而做出祸害百姓,违反天道的行为,所以使百姓饥饿,国家难治。“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二十九章),是说统治者采取“有为”的原则去治理天下,所以只会失败。“无为”便是指去除私欲,顺着民心,顺着天道去处事的原则。“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成也,王侯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老子》三十二章),治理天下的人,要是能遵守天道的无为,则万物将自宾从,自化育。“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无为”便是好静,无事,无欲,人民便会顺化,纯正,富足,纯扑。“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四十八章),“无为”便是无事,不制造逆民心,违天理的事端,无事才可以取天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无为”就是顺从、辅助自然的发展,而不敢干预。

老子把“道”区分为“天之道”和“人之道”,其中含有自然法则和人类法则相比较的意味。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所以,老子主张“人之道”应当效法“天之道”,复归于“不争”“不言”,“无私”“无为”的自然本性。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同样认为道有“天道”与“人道”之别,他明确地指出:“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这里,“无为”同样是指天然的意思,而“有为”则是指人为的意思。庄子经常用寓言和比喻来说明天然和人为。在他看来,牛马生就了四只脚,这就叫做天然;而用绳索套住马头,拴住牛鼻子,这就叫做人为。所以他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庄子·秋水》),就是说,不要以人为去毁天然,不要以造作去灭性命,不要以有限之得去殉无穷之名。如此谨慎地持守下去而不要有所闪失,这就叫做回归本真。《庄子·应帝王》中有一则寓言:相传南海的大帝叫闞,北海的大帝叫忽,中央的大帝叫浑沌。闞和忽常常在浑沌之地相聚,浑沌非常友善地接待他们,闞与忽为了报答浑沌的恩德,见它没有七窍,便为他凿七窍。于是,他们每天凿出一窍,过了七天,七窍凿成了,而浑沌也死去了。寓言通过闞和忽出自好心而做了坏事,来强调天道自然无为,反对把人的意志强加给天地万物。在庄子看来,人与天地万物都有其自然的本性,然而世人往往违背其本性,偏要人为造作,卖弄机巧聪明,迷恋繁文缛节,追求浮躁虚华,不仅使物的真性丧失了,而且也使人自身所固有的自然的本性丧失殆尽。在此方面,《庄子·马蹄》一文阐述得最为详明。《马蹄》一文开门见山,从马的自然本性说起。马蹄可以踏霜雪,毛可以御风寒,吃草饮水,跷足而跃,这就是马的真性。等到后来出了个伯乐,他扬言:“我善于治理马。”于是给马烧烙印记,梳剪鬃毛,修刻蹄子,络套马头,然后用绳索把它们拴在一起,用栅栏把它们编在一起,这样一来,马就死了十之二三。再加上饿它、渴它,急速地驱使它,没完没了地调治它,前面有轭头、嚼子和缰绳的牵制,后面有皮鞭的威逼,这样整治下来,马就死了超过半数。伯乐治马,陶匠治土,木匠治木,他们所治之物不同,但他们利用智慧技艺进行人为造作的结果却相同,使得所治之物都丧失了自身的自然本性。在庄子看来,圣人、伯乐及工匠们都有各自不同的智慧和才能,而恰恰是这些智慧和才能造成了人和物自然本性的丧失。所以,庄子认为,工匠们的罪过就在于他们用机巧的手艺破坏了物的纯朴本性,把物变成了器皿;伯乐的罪过就在于他用纯熟的治马术泯灭了马的真性。而圣人的罪过就在于他毁弃了人的自然本性。从中我们可以体悟到道家一贯主张“绝圣弃智”的良苦用心。

《庄子·养生主》中的寓言“庖丁解牛”里为梁惠王宰牛的厨师,他手起刀落,一招一式,就像和着音乐节拍跳舞一样,而且游刃有余,干净利索。梁惠王连连称赞,不解其技艺为何如此高超。厨师讲了一大通道理,究其解牛秘诀只是八个字:“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也就是遵循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可见,道家的“无为”思想的实质在于:反对违背人的本性和违背自然法则的肆意妄为。其宗旨在于,消解人与自然的对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我们可以看到,道家主张无为,始终是在努力消除现实生活中的两种对立:一是现实社会中违背人性的纲常法度与人的自然本性的对立,二是凭借有限的知识妄自尊大的人与自在无为的大自然的对立。庄子主张“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庄子·大宗师》),是说不要以心智去违背自然之道,不要以人为的造作去帮助自然,乃至毁灭自然。但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凭借那么一点点非常有限的片面的知识,仰仗着自己几乎无法控制的现代科学技术,便自以为是世界的主宰。人们为了追求自身的发展,满足日益膨胀的功名利禄的需要,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狂妄自大地扬言要征服自然,于是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甚至直接威胁了人类自身的生存。这都是违背自然之道、不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必然结果,它与道家的“自然无为”的思想恰恰相悖。

参考文献:

可为与有为范文第5篇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就法的人,……他们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鲁迅)泱泱华夏几千年,从来就不缺精神和信念,正是坚定的精神信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为追求真理而生,为维护正义而死,让华夏民族始终高昂起其不屈的头颅,挺立其笔直的脊梁。

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不辞辛劳,周游列国的孔丘,到“虽九死其犹为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进而愤而投江,以死明志的屈原;从“不为五斗米而折节于乡里小儿”的靖节先生陶渊明,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嫡仙人李白;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陆游,到“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历史的天空,闪烁着他们圣洁的光辉;滚滚东逝的长江水折射出他们磅礴的身影。

人不能没有精神,精神信念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人生中缺少了这些东西,也就缺少了坚实地做人的学问,如同一幢高楼大厦没有坚实的基础一样,难以日久天长地屹立在天地之间。而今我们生活在前所未有的盛世里,经济富足了,军事强盛了,科技发达了,随之而来的却是精神文化的空虚。五光十色的物质生活迷惑了我们的双眼,有些人把廉洁奉公视为“蠢蛋”,舍己助人讥为“傻冒”;把投机取巧看成聪明,损人利己视为光荣。执法犯法者有之,道德沦丧者有之,消沉轻生者有之。还记得1993年中日草原探险夏令营中,中国孩子与日本孩子截然不同的表现,其精神和意志的缺失,无不让国人为之汗颜。

可为与有为范文第6篇

大家晚上好!

今天,东莞市女企业家商会举行2019四周年庆暨颁奖盛典,共叙情谊、共谋发展。在此,我谨代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总商会)向各位领导嘉宾和各位女商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

东莞市女企业家商会自2015年8月创立至今已经踏入第四个年头,东莞女商用女性特有的坚韧与细腻,凝聚正能量,探索出一条迎接挑战,与时俱进,不断强大的发展之路。四年来,东莞女商发展可谓硕果累累,先后荣获省工商联颁发的2016年“优秀商会示范点”称号,连续三年获得市工商联“年度先进商(协)会”荣誉称号以及各媒体机构和组织大小荣誉30多个。

东莞女商一直积极了解会员需求,务求把会员服务工作做的更完善、更细致,有序开展公益慈善及创办相关业务知识培训,有针对性地举办一系列“会员服务”活动,并提倡以榜样的力量带动会员企业互相了解、学习、进步,务求引导会员企业文化及管理模式更优质化。东莞女商始终秉持慈善信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优秀企业家精神,至今已发起了圆梦午餐、木兰关爱基金、护苗计划、阳光.爱合唱团、“善.行”敬老探访、“暖冬行动”等多个慈善项目,爱心足迹踏遍10几所中小学校以及东莞市内20多家敬老院、社区、特殊人群组织等等。

可为与有为范文第7篇

我对太太讲:“这一句台湾谚语应该改成‘人若在衰,种菜瓜,生瓠仔’。或者‘人若在好,种瓠仔,生菜瓜’。只可惜没有押韵吧!”

其实,在真实的生活里,瓠瓜也好,菜瓜也好,只因人的分别心才产生贵贱。何况,“种部仔,生菜瓜”在现代的耕种接植的技术上,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

我有一个朋友在外双溪的山上种花,他最有兴趣的事情是发现花的新品种,有时为了游戏,也做一些接校培种的试验。他说:“只要把丝瓜藤接在部仔的头(根)上,就可以同时长出丝瓜和瓠仔,甚至长出冬瓜、西瓜都很简单。”

他开玩笑地说:“种瓢仔,生菜瓜,是连上帝也没有想过的事,我们却轻易就做成了。”

朋友带我去看他的花园,里面遍植杏花和杜鹃,由于不断培种、育种、接枝的试验,他的花园中五彩斑斓,几乎到了难思难议的地步。朋友说:“一个种子埋在土里,基因虽不改变,只要我们在培育、接枝上努力,可以开出完全不同的花!”我在心里惊呼起来:这不就是觉悟吗!一个人在觉悟的当念,并不是去改变它的种子,而是去嫁接,希望在俗世的种子上开出清净的花来。

时常有人问起我关于因果的真实,若从因果不迂曲的道理来看,因果是绝不改变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是绝对的,丝毫没有商贷的余地。但这是指完全没有培育、接枝的努力,只是顺其自然的结果。

假使我们能努力做更好的培育工作,接上更好的枝桠,那么在腐树上种出最名贵品种的兰花,不仅可能,也是可为的。

“觉悟”与“因果”的关系并不难厘清。

朋友又带我们去参观他种兰花的地方,最名贵的达摩兰,他就种了十几盆。他说,对于兰花,他是一视同仁,平等待之,因为兰花本无贵贱,全是商人炒作的结果,种兰花原是文雅的美事,在价钱炒作下,却成为最庸俗可鄙的行业,令人痛心。

“开春的时候,兰花开得太多,我把花剪下来,像金针菜一样,炒成一大盘,和孩于一起吃,小孩边吃还边嫌太苦呢!”听朋友说,使我们都忍不住咋舌,转念一想:兰花与青菜何尝有什么贵贱?我们可以用、茉莉泡茶,以玫瑰、桂花做酸梅汁,用兰花炒菜又有何挂碍呢?

从外双溪回来,朋友送我一盆拖鞋兰,经过一个多月,开出一朵酷似拖鞋的兰花。我想:这么美的兰花,口、什么兰都可以的,或者想一个“观音兰”“文殊兰”“释迦兰”“净土兰”“弘一兰”,呀!对了,叫现在比较热门的“证严兰”“圣严兰”“惟觉兰”“星云兰”什么的,说不定会有千万元的身价也说不一定。

兰花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我每次看到那一朵盛开的兰花,想到丝瓜比瓠瓜更贵,丝瓜与瓠瓜能长在同一个枝藤上,就觉得生命应有更深入的观照与思维,要常常有多元的观照与逆向的思考,才不会在固执。僵化、单一的见解中沦陷。所谓菩提者,常在提升与超越;所谓般若者,常有弹性与柔软;所谓空性者,扫除了一切的盲点、暗影与欲求;有如湛明的天空。

春假时,闭门读《孟子》,发现《孟子》里有许多多元观照与逆向思考。

“持其志,毋暴其气。”――这是理直而气和。

“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这是以平等心看待国王或百姓。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也。”――这是时常做自我观照,理直,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道,是人的仁义,而不是另有一个地方,一条路呀!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一旦赤子之心失去,就很容易变成小人了。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有为不容易,有所不为更难。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人虽然有平等心来看万物,但万物各有特质,是正常的情况。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修行者与凡夫俗子的不同,也是在此呀!

我们学习佛法的人,很容易因为心灵的僵化,把法看成固定的东西。其实,生活中就有无尽的莲花藏,古贤圣哲的言语处处洋溢着清凉的玄机。

瓠仔也好,菜瓜也好,要怎么收获,就那么栽。

生活也好,佛法也好,要那样觉悟,先那样观照。

可为与有为范文第8篇

夜里独自漫步在小路,荷塘月色,此刻变得阴暗起来。时隐时现的路灯,没有为这个昏暗的小路带来些什么。而在月光下的青衣少女,正向世人彰显着她迷离的微笑。——题记

坐在路边的长椅上,勾着头。斜斜的刘海遮住了她琥珀的双眸。那银白的长发在月光的照射下越发的动人。午夜12点的钟声敲响。是那样的神秘。她却没有一丝的恐惧。看天边的一群蝙蝠飞过,站起身来,手捧那个意味深长的布娃娃,

撑起那把水蓝阳伞走着。走着。她的体内是冰冷的血液,在汩汩流淌.唯一一个能让她触动的名字是,姐姐。可是她走了,走到了她触不到的光点。留给她的,只有发辫上的那个发卡,没有意识到,那是最后的一次,像一场梦,十字架上的姐姐,境界的警报突想,还未回过神来,烈火灼烧的声音在耳边回荡,连最后的也没有来得及诉说,就这样暗无天日的睡在了水晶棺里,绯红的发,姐姐。。。。。。她像睡过去样的安详。可事实逆反。坐在秋千上,以前在后面的是姐姐,现在是谁,怜悯?同情?可笑!出生的高贵,带上了王室的的桂冠,意味着终生软禁的痛苦么。生来的追杀,因为姐姐,势不两立吗?境界的警报发出声响,轻踏楼顶,入出她尖锐的獠牙。她不同于姐姐那个增血鬼,她是名副其实的吸血鬼,冷酷无情?很快,全身沾满鲜血,忽略人们的目光,在大街上走着,行尸走肉一般。谁能料到是为了姐姐,为了姐姐幸福。对她而言什么都不重要,能力?权力?又意味着什么,姐姐对她而言是最重要的。忘不了拿着棕色发梳,梳理她长发时的情境。可以无忧无虑的依偎在姐姐的怀里,并没有人类与吸血鬼的纠纷。只有姐姐,那就足够了。可是事实早远去,过了多少年。早已忘却。姐姐还躺在那里,静静的躺着。错觉是,姐姐,还活着,可为什么,她还在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