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陆漂移假说

大陆漂移假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大陆漂移假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陆漂移假说范文第1篇

板块构造假说已经提出五六十年,并被地球科学界基本不加怀疑地接受。但是,板块构造假说并不是一个有关地球演化历史全周期的理论,它所描述的板块,只是魏格纳大陆漂移后形成的格局,只有近2亿年的历史。在太古代地球演化的早期,地球处于液态演化阶段,没有岩石圈。当时的地球表面只有可以随意流淌的熔岩,没有大陆,没有海洋,没有生命。地球演化过程不仅涉及板块形成、漂移和俯冲,还涉及地壳形成、海洋诞生、火山与溢流事件、生物演化与灭绝、雪球事件与冰河期及全球变暖等诸多重大地质事件。地球为什么时而冷若冰霜,时而热如炼狱?它们之间究竟有没有内在联系? 地球形成固态地壳好比火锅被盖上了锅盖

对于地球系统的演化而言,由于地球系统属于内能外泄型的巨型宏观开放系统(以地球形成初期原有的热能和半衰期可达数十亿年的放射性元素衰变热为主,伴随有太阳能的输入和地球辐射热的输出),任何地质作用过程都是地球内能耗散的过程。

地球从形成初期的熔融液态演化到具有岩石圈的固态地球,其中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地球的液态表面因冷却发生相变,形成了固态地壳。这一过程好比逐渐变冷的火锅被盖上了锅盖。锅盖效应,导致地球像高压锅反复喷气一样产生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在地球诞生、成长和消亡的全生命周期中,地壳的形成、裂解、聚合,曾多次像锅盖一样封闭地球。这种岩石圈封闭地球的作用必然引起地球内部升温,从而产生高温、高压的积累。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间歇期,以地球内部放射性衰变为主的热积累,必然造成岩石圈的逐渐膨胀,从而引起地壳应力增加,直至地壳破裂,造成地球内部的熔岩灾难性地爆发,并以猛烈的形式向太空释放热量,成为地球变冷的本质原因之一。 只要地球不断膨胀就逃脱不了以龟裂形式胀裂

龟裂现象随处可见。池塘干裂、陶瓷冷缩等等,都会因为表面层产生拉应力而形成龟裂。龟裂也会在不同尺度上发生。如6亿年前的细胞分裂、孩童玩耍的泥团,甚至地球表面的洋中脊裂谷系。

龟裂是一个力学系统以能量最小、路径最短原理形成多边形裂纹的临界自组织现象。球壳破裂行为的研究,可能对于解释板块构造和大陆裂解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人们重构冈瓦那大陆在2亿年前裂解初期的块体边界分布时,发现由2万多公里长的裂缝所组成的多边形块体令人称奇的规则。不仅如此,当分析劳伦古陆从劳亚古大陆分裂的情况时,人们也发现了类似的“几何多边形”现象。

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可以模拟球壳在内部温度上升过程中膨胀并产生表面龟裂的现象。根据模拟结果可以推测,地壳在温度膨胀作用下的力学状态,完全能够满足产生地壳龟裂的力学要求。只要有关地球内部放射性衰变产热的假说成立,地球在内部温度作用下膨胀的事实就不可否认。那么,只要地球不断膨胀,就终将逃脱不了以龟裂形式胀裂的命运。这一发现的重要科学价值在于,它为地球演化历史中可能出现全球尺度或超大陆尺度的地壳裂解找到了一种理论解释,从而可能为全球尺度的冰期、地球变暖乃至生物大灭绝等灾害事件,提供了一种新的驱动机制解。 地球破裂造成的热平衡波动致冰河期形成

根据地球大龟裂假说,可以发现地球大破裂具有两种制冷效应。第一种是大龟裂诱发大规模火山喷发或玄武岩溢流,从而造成大量释放热量。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地球内部逐渐积累的热量不能补充因地壳快速破裂而损失的热能,地壳变冷势在必然。第二种制冷机制涉及大龟裂造成地壳底部大规模降压,这种大规模降压可能产生大规模降压熔融。而熔融是一个吸热过程,降压熔融过程中的吸热,必然导致周围地壳降温。降温的高低,则与地壳破裂的程度有关。

因此,根据地球大龟裂假说,冰河期的形成可能与地球自身破裂所造成的热平衡的波动有关,是地球大龟裂的必然结果。资料表明,新元古代冰期就是发生在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之时或之后。有学者认为超大陆裂解是形成这次冰期的直接原因之一。 生物大灭绝事件可能与地球大龟裂有关

对于地质历史上出现的多次大规模灭绝事件的原因,学界一直众说纷纭。其中一次最著名的灭绝事件导致了恐龙的消亡。较为主流的观点认为,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导致了这场浩劫。但是波士顿大学的马修・杰克森和他的同事们提出了另一种观点,他们认为当时大量的岩浆通过裂隙喷出地表,从而抹去了地球上无数的生命。如印度的德干玄武岩区形成的时间,恰好与恐龙灭绝的时间相符。地球大龟裂造成地球演化过程中的热-冷转换,必然间歇性地打断生物演化的进程,造成可能的全球性生命浩劫。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地质历史上出现的许多大灭绝,似乎都和规模巨大的岩浆喷发活动同时出现。大约2.5亿年前,地球上95%海洋生命、70%陆地生命惨遭厄运,科学界称之为“二叠纪末大灭绝”。有关这次灭绝的原因,我国学者金玉等早在2000年就在《科学》杂志撰文,认为大规模岩浆喷涌活动是这次大灭绝的元凶。他们发现,大灭绝在不到50万年的时间里发生,并与西伯利亚玄武岩溢流事件的时间吻合。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也再次证实了这个答案。他们认为,造成二叠纪末大灭绝的原因,就是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导致海量的碳燃烧,由此产生的有毒烟雾云对全球陆地和海洋产生了巨大而广泛的影响。

如果地球大龟裂假说所推论的温度周期模型正确,那么,不仅可以容易地推定生物灭绝事件与地球大龟裂造成的岩浆活动有关,而且可以推定,在生物的演化进程与温度周期之间,也应该存在密切的联系,这为从地球热周期活动出发研究生物进化与灭绝的规律提供了新的思路。 大陆漂移与停滞应该与温度周期相关

地质学家张祖还先生早就计算过,如果没有其他放热机制干预,只要经过几亿年的积累,地球内部的放射性衰变热就可使整个地壳达到熔化程度。因此,即使通过地球破裂可以释放热量,但在地球出现极端高温时,部分薄壳发生熔融是可能的。

大陆漂移假说范文第2篇

兴趣是打开知识海洋大门的一把金钥匙,任何一门学科,只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产生很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到轻松愉快,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目的。

目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一些问题:有些教师教地理没有积极性,教学方法单一,内容乏味,没有充分发挥地理的教育功能。有些学生轻视地理,不愿意学,厌学。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怎样改变中学地理教学的被动局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地理的兴趣,达到我爱学的境界?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趋势提高中学地理的地位和教学质量?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丰富地理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地理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巧妙的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开始,是调节形式心理状态、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的首要手段。恰当的导入,在教材的章节间、层次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使课堂一开始就紧紧的吸引住学生。如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体现了地理学科特点及应用价值,教材以基础地理知识为背景,要求掌握自然灾害的专业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得对已有的知识进行转换和加工,引导学生获取新的灾害学知识。以1998年的特大洪水为例,首先分析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该流域灾害多发、损失巨大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理解自然灾害的链发性、群发性等特征。在分析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基础上,结合自然灾害成因的基本理论知识,可由学生自己分析西南地质灾害多发区、华北气象灾害多发区的成因,从而了解我国灾害的地域性。

二、贴切的过渡

教学情境的转换、教学环节的关联、知识间的衔接,必然自然贴切。这种进度表现在教学过程的关键点上,教师凭借一两句穿针引线的点睛话,就将整个教学过程沟通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海陆变迁一节,目标主要有三个:一是利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二是大陆漂移假说;三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三个目标,应该这样的过渡:成语沧海桑田就是指海陆变迁,请同学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它的含义。由此可见,海陆之间的不断变化。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经过反复的观察,经过实地的考察,终于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如果让学生再观察地图,设想自己会再地图上发现这一现象吗?20世纪60年代,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板块运动引起的,你能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火山、地震、东非大裂谷、红海的形成吗?这种过渡既有趣、有自然,保证了教学过程的紧凑性和学生思维的连续性,避免了教学过程的冷场和学生思维的中断。

大陆漂移假说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素质教育

1.如何提高中学生科技素质

科技素质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一是有一定的科技知识水平;二是有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世界观主要表现在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相信一切事物都有客观规律,并且这些规律可以被认识,不做违反客观规律的事,能够坚持以事实为依据进行研究的态度,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原则;三是有用科技知识处理问题能力。这种能力突出表现在善于正确使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就是以一定的科学结论为依据,进行逻辑推理,分析有关问题,并用实践进行验证。科学方法即符合科学原理和科学规律的研究方法。

基础地理知识,无论是哪一方面,哪一部分的哪个课题,无不融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为一体。如果教师善于挖掘教材的内涵,发挥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就能够通过教学,使以上所述的关于科技素质的主要三个方面同时到位。下面就略举几个事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知识是学习其他自然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跟现代社会生产关系越来越密切。地理知识的传授是提高学生科技素质的重要源泉。例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可使学生在明白了"昼夜、四季"是怎样形成的同时具备了批判的科学精神;探测月球和其他行星的地理意义、厄尔尼诺的发现等。可使学生在明白了地球上气候异常是怎样形成的同时,认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他们明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建立了环境意识;而对直然灾害的斗争及其保护环境的认识又使他们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从中得出有益的结论。

许多地理过程就是矛盾统一的过程,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地理学史表明,人类对地理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都是不断地通过错误、否定错误而逐步深入的。从古希腊托勒玫的“地心说”到15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从“陆桥说”到“大陆漂移说”到“海底扩张说”,再发展到“板块构造说”,都是认识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向学生阐明认识的过程,就能够使他们懂得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武器,自觉地克服机械唯物主义,免于陷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心明眼亮。更有效地学习和研究。

地理学处处充满着观察、假说、验证、类比、模拟、科学抽象、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数学推导等科学方法。比如地球仪是经过科学抽象的理想化模型;伽俐略通过望远镜证实了太阳上有黑斑这一现象。科学史表明,往往不是先设计出验证方法,然后才发现规律,绝大多数情况总是先提出了假说,然后根据假说来设计检验方法证实它或它。雅鲁藏布江瀑布群的发现证实了假说,日食的观察了假说。假说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了科学方法,比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认识了假说在科研中的作用,并且使他们具备了运用科学假说的能力构思和设计验证性实验的能力,那么他们在未来所从事的工作中,就会表现出不同凡响的水平。当代世界飞速变化,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学习怎样学习,懂得如何学习,具有重大意义,更甚于学习知识本身。而科学方法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更加显示出科学方法论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科技素质的重要作用。

地理知识和地理知识的演绎、延伸及其所渗透的、所产生的许多更高层次的认识,使得地理知识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价值;这些功能和价值范围之广阔是没有定界的,而是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而不断地向纵深推进。比如学生对气旋与气旋的气流难以掌握,如果我们大胆地把物理学中的“右手定则(北半球)”和“左手定则(南半球)”思想引用到这里来,同学们不但可以将疑难简单化、形象化,而且可以培养他们辩证思维的方法。

2.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要使人真正成为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愚昧,不习惯思维,就是粗鲁或愚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地理学科的内涵,发挥其特点和优势,就能够使我们的学生具备了上述的三个品质。下面略举几个事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地理知识的传播为提高学生的修养和文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学生具备了能源意识就会懂得节约能源的意义;了解污染和噪声的危害,就会树立文明的环境意识。

科学思维方式的形式对学生心理品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学生学会了用辩证、运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他们在成功的时候就不会骄傲;在失败的时候就不会气馁;在顺境中不会得意忘形;在逆境中也不会失去信心和希望。

大陆漂移假说范文第4篇

这样一个故事,它简短但却常令我深思:两个同样大的小孩,一个生性开朗,成天乐哈哈,另一个则成天苦着脸,动不动就哭闹。他们的父母为了改变两个孩子的性格,只得把爱哭的那个关进一间小房,房里堆满了玩具,可小孩仍然皱着眉不肯笑。无奈,父母又把爱笑的小孩搁在另一间小房里,房里除了满地的马粪别无它物,可小孩却乐得手舞足蹈。父母见了倒吓一跳,问他为什么那么高兴,小孩说:“瞧啊,这儿全是马粪,看来有匹不错的小马在附近。”真是语出惊人!初读时我也惊诧,这小孩敢情是“乐天派”的小祖宗。但读罢后细细体会,却“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那小孩为何乐观到这种地步,想来他看东西是变了法儿的。也就是说,马粪在他眼里不再是马粪,早已经“深化”成一匹马了。可见小孩子眼力非凡,想凭他那仅有的两只眼,不会有此“硕果”。所以他应该早跟二郎神搭上了关系,要不那“第三只眼”又岂能轻易得来。有了“第三只眼”他看清了问题的另一面,甚至是另一面的另一面;有了“第三只眼”他看到了更精彩的东西,于是也拥有了更开朗的性格及豁达的人生观。可见,“第三只眼”是个好东西,它让人认识到了世界的多姿多彩,它让人明了世界的根源亦是丰富多样。

人们在研究天文、地理等诸多方面,不也不自觉地打开了“第三只眼”吗?从“海底扩张”学说到“大陆漂移”学说,从宇宙起源的“大爆炸”假说到“扩张”假说,这其中没有哪一种推断是雷同的,也没有哪一种是被事实证明了的。它们各自维系着各自的一套理论、证据、推断。它们能够共存是因为他们都或多或少体现了事实。而各种假说也恰恰证明了人的思维无定式,那么自然获得的答案也大相径庭。

中国人的老祖宗们研究门派、学说是出了名的“多”、“散”、“乱”。怎么说呢?一会孔孟出来提倡儒学,一会儿老庄上前独尊道家,又一会儿韩非子出现来闹法家,家家不同,各个有理,着实让中国文坛“杂”了一阵子,居然也“杂出”道行,“杂”出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七十二家圣人各个标准和角度不同,不也体现出了思想的丰富多彩吗?

所以,请诸位打开“第三只眼”,不管你看到了什么,它多么的荒诞不经,也极可能成为这无数种答案中的一种,也极可能成为真理中的一个。

大陆漂移假说范文第5篇

19世纪末,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发现了磁石的一个物理特性:当磁石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原来的磁性就会消失。后来,人们把这个温度称为“居里点”。在地球上,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因受到地磁场的磁化作用,会获得微弱磁性,并且被磁化的岩石的磁场与地磁场是一致的。这就是说,无论地磁场怎样变换方向,只要它的温度不高于“居里点”,岩石的磁性是不会改变的。根据这个道理,科学家们只要测出岩石的磁性,就能推测出当时的地磁方向。这就是在地学研究中常说的化石磁性。在此基础之上,科学家利用化石磁性的原理,研究地球演化历史中的地磁场变化规律,这就是古地磁说。

为了寻找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科学家把古地磁学引入海洋地质领域,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家们使用高灵敏度的磁力探测仪,在大西洋洋中脊上的海面进行古地磁探测。之后,又使用磁力仪等仪器,以密集测线方式对太平洋进行古地磁测量。两次调查的结果让他们惊奇地发现,在大洋的底部存在着平行于大洋洋中脊中轴线的等磁力线条带,并呈南北向分布在中轴线两侧,磁性正负相间。每条磁力线条带长约数百千米,宽为数十千米至上百千米之间不等。海底磁性条带的发现,成为20世纪地学研究的一大奇迹。

1963年,英国剑桥大学一位年轻学者F.J.瓦因和他的老师D.H.马修斯提出:如果“海底扩张”曾经发生过,那么,大洋洋中脊上涌的熔岩在凝固后应当保留当时地球磁场的磁化方向,也就是说在洋中脊两侧的海底应该有磁化情况相同的磁性条带存在。当地球磁场发生反转时,磁性条带的极性也应该发生反转,故磁性条带的宽度可以作为两次反转间隔时间的度量标准。这个大胆的假说,很快被证实了:科学家们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都找到了同样对称的磁性条带。由此,他们计算出在7600万年中,地磁曾发生过171次反转现象。

大陆漂移假说范文第6篇

1.本初子午线是()

A.180°经线B.西经20°经线C.东经160°经线D.0°经线

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地球是球体形状的是()

A.昼夜交替现象B.日、月星辰,东升西落C.水往低处流D.登高远望

3.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我国陆地最低处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8693米B.9003米C.8690米D.9000米

4.地球五带中,热带一温带的分界线是()

A.南北极圈B.南北回归线C.赤道D.30°纬线

5.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A.6357千米B.6378千米C.6371千米D.40000千米

6.下列各种类型地形图中能够直观地表示地面某一线段上地势起伏的是()

A.等高线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C.平面示意图D.分层设色地形图

7.当图幅一定时,绘制一幅青神县地图,若选用的比例尺越大,则()

A.所绘范围越大B.图上内容越简略C.比例尺大小与内容无关D.图上内容越详细

8.一年中,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的这一天是()

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

9.下列叙述中,不是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A.比例尺B.方向C.图例D.等高线

10.在画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指向()

A.东方B.南方C.西方D.北方

11.某图比例尺为1:4000000,甲、乙两地在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A.16千米B.160千米C.1600米D.160米

13.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认为,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结的一块大陆,后来原始大陆才逐渐分离,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这一学说被认为是()

A.板块学说B.地心说C.同心说D.大陆漂移假说

14.下列语句描述中,说明气候的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B.清明时节雨纷纷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四季如春

15.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A.从赤道向两极递增B.从赤道向两极递减C.从北向南递减D.从北向南递增

16.一般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是受什么影响()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17.阿拉伯国家居民大多信奉()

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喇嘛教

18.我县新修的眉青路两旁,已有许多新建的房屋、工厂,这主要是什么原因()

A.水源B.地形C.土壤D.交通

19.某地区人口的出生率为1.2%,死亡率为0.6%,自然增长率是()

A.2.1%B.0.3%C.0.6%D.0.5%

20.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人种是()

A.黄种人B.黑种人C.白种人D.棕色人种

21.西亚、北非、我国大西北,人们居住应重点考虑()

A.交通B.地形C.土壤D.水源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人口多,国内生产总值高B.发达国家人口少,国内生产总值高

C.发展中国家人口少,国内生产总值低D.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国内生产总值高

23.中国于2003年10月,首次发射了载人太空飞船,这次成功发射,使得中国成为第几个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

A.第一个B.第二个C.第三个D.第四个

24.世界上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其总部设在()

A.日内瓦B.瑞士的洛桑C.雅加达D.纽约

25.2000年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

A.7个B.8个C.9个D.10个

大陆漂移假说范文第7篇

广东省惠东县平山一小六(8)班

庞海飞

从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我对身边事物的永无止境的探究。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事物,其中有一件小事是我最值得骄傲的。

大陆漂移假说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板块构造理论;误区

在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经常有学生对板块构造理论的相关知识感到迷惑不解,特别是在实际运用中感觉力不从心。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这部分知识本身理论性较强(有的观点本身还是假说,甚至还存在争议),而且需要一定的抽象性思维能力;二是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存在一些理解上的误区。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在板块构造理论的学习中必须注意的几个理解上的误区。

误区一:火山地震一定是发生在大板块的交界接触处。

事实上,世界多数火山地震的确发生在大板块的交界接触处,因为地球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就处在板块的交界处。但是并非所有的地震都发生在板块的交界处,例如,2008年5月发生在我国汶川的大地震,以及2010年4月发生在我国青海玉树的地震,就不在板块的交界处,而是处于板块内部的断裂构造带上。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无论是在板块交界处还是在断裂构造带上,地壳活动都较活跃,地层结构都不稳定。因此,聪明的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又无法用板块理论来解释时,会运用此模糊答法。

误区二:地质构造就是构造地貌。

在实际运用中,很多学生容易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两个概念混淆,张冠李戴。地质构造主要是研究岩层的问题,岩层和板块受力后产生的变形和位移的形迹是地壳运动的有力证据。在高中阶段只需掌握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两种地质构造类型即可。构造地貌是研究岩层在地质构造变形后,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所以可以说先有地质构造才会有构造地貌,地质构造是基础。狭义的构造地貌是指已经形成的地质构造(如背斜、向斜、断层),在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如:背斜常形成山岭,向斜常形成谷地,断层常形成陡崖或谷地。这里的山岭、谷地或陡崖就是构造地貌。

误区三:背斜定成山,向斜定成谷。

从形态上看,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来看,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在地貌上,通常情况下背斜发育成为山岭,向斜发育成为谷地。但是,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误区四:断层是地壳的垂直升降运动形成的。

地壳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很多学生认为既然断层是岩层沿断层线发生上下断裂错动而成,那么断层就是因垂直升降运动而成的。其实教材写得很清楚: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受挤压或拉伸而引起岩层的断裂错动形成断层。显然这部分学生没有认真阅读教材。

误区五:印度洋板块是大洋板块。

由于高中地理教材中没有明白提出大洋和大陆板块的概念,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概念很模糊,普遍认为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都属于大洋板块。其实,在六大板块中除了太平洋板块全属于大洋地壳外,其余五大板块均由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组成的。关于这一点只需认真研究高中地理教材即可知晓。

误区六:南极洲板块的范围仅局限于南极大陆及周围岛屿。

很多同学在学习时没有注意六大板块的分布图中南极洲板块的范围,都误以为南极洲板块的范围就是南极大陆及其周围岛屿。其实南极洲板块的范围除了上述区域外,还包括南美洲西海岸的“纳斯卡”板块。“纳斯卡”板块,或译作“纳兹卡”板块,以秘鲁南部的纳斯卡地区命名。它是南美洲西岸以外东太平洋中的一个大洋板块。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它是南极洲板块的一部分。在“中国南极考察地区基础测绘”项目开展过程中,我国科研人员对南极板块运动进行了监测,结果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南极板块整体上在向南美洲方向移动,也证实了勒皮雄的这一观点。

误区七:喜马拉雅山仍在长高所以是生长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