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愉悦与痛苦

愉悦与痛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愉悦与痛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愉悦与痛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有效客户体验;峰终定律;MTO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2

相信有很多朋友都有过去YJ家居购买的经历。这里以我逛YJ的经历为例子:进入卖场之后一般可以看到大量的设计精美,美观实用的家具或者家具用品,或者一个空间内的一整套家具组合,或者厨房,或是卧室,或是书房,总会让我眼前一亮。然后我会边走边看,边挑边选,时不时可以看到新的让我心动的产品。这些产品充满新意,而且物美价廉。但是当我发现我的腿已经走麻了或者我已经买到了你需要的东西的时候我却还只是逛完了卖场的一半,我可以从中途出去直接埋单吗?答案是”NO”,根据箭头指示,我还得往前走。于是我无奈的继续往前逛,然后再到自提区漫漫寻找自己购买的产品,经过漫长的核对和找寻,我终于找到了我所要购买的产品,然后我再把这些沉重的家伙设法从货架上拿下搬上手推车,穿过自提区最后到达收银台。而收银台那里还有一只漫长的队伍在哪里等待着埋单。有时候我会暗暗发誓下次再也不要来这边买东西了。排队结完账后出门口有一个冷饮区,我可以购买一元钱一个的甜筒,性价比极高。这时我的心情可能会好很多。当我拿着自己购买高质量,优质设计而又价格合理的产品走出大门的时候我会开始觉得这里还不错。当下一次我还需要购买家居用品的时候,我大概会忘记自己的誓言,还是会回到YJ,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想我这样类似的心理感受。

现在我们来说说“情感曲线”。情感曲线由Sampson Lee在2006年首创并应用于实践。它是品牌化客户体验管理方法所使用的一种评估和度量体验的工具,情感曲线是将每个接触点或子流程上产生的客户情感抽象出来并将之互相联系从而形成一条能够反映整个客户生命周期(涵盖采购前、采购中和采购后这三个阶段的所有接触点)或具体某个接触点(比如说零售,呼叫中心,网站)感知体验的曲线。有别于传统的专注于提升效率和以流程为中心的方法,情感曲线按照体验的自然发生顺序处理情感和客户的5种感觉,它代表着最纯粹的客户感情。同样我们在YJ购物的时候也是有这样一条心理曲线的。从我们迈进YJ卖场的那一刻,甚至是从我们打算去YJ卖场的那一刻开始,情感曲线就已经产生。下面我们列出以下几个主要的接触点:(1)店面位置与外观;(2)停车场;(3)店内装潢;(4)DIY购物工具;(5)绕圈购物;(6)产品质量;(7)价格;(8)组合展示;(9)产品试用;(10)标签与说明;(11)员工服务;(12)卫生间;(13)儿童区;(14)餐厅;(15)寻找物品;(16)搬运物品;(17)付款;(18)安排运货;(19)安排安装;(20)一元钱冰淇淋。我们将这些接触点以感受满意度为纵轴,时间为横轴。如下图所示: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有很多愉悦的接触点,但是同时有很多接触点我们的体验是很糟糕的。

接下来我们再介绍另外一个理论叫“峰终定律”。诺贝尔奖得主,心理学家DanielKahneman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对体验的记忆由两个因素决定:高峰(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时与结束时的感觉,这就是峰终定律(Peak-EndRule)。这条定律基于潜意识总结体验的特点:对一项事物的体验之后,所能记住的就只是在峰与终时的体验,而在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好与不好体验的时间长短,对记忆差不多没有影响。而这里的“峰”与“终”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关键时刻MOT”,MOT(MomentofTruth)是服务界最具震撼力与影响力的管理概念与行为模式。根据此定理判断,我们在YJ购物的整个过程中,能对我们的体验产生重要影响的是9产品试用和20一元钱冰淇淋,而这两个体验毫无疑问都是非常良好的体验。因此我们可以说我们在YJ的购物经历是一次有着良好体验的经历。

那么是不是只要掌握好这两个点,就可以给客户带来一次难以忘记的愉快体验,并吸引客户再次光顾呢?YJ是一家伟大的企业,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图中,有至少9个接触点是差,甚至是糟糕的。那么YJ为什么不去改善他们,让客户在所有的接触点上都有愉悦的体验呢?一个有效的体验必须被对比。“再快乐的生活也要有黑暗存在,快乐这个词没有悲伤做对比就失去了意义”――荣格。人类是一种对比的动物,没有比较就没有区别,所谓的美与丑,好与不好,都是一种对比的结果。愉悦同样是如此,当我们经历了一些痛苦,我们的愉悦感才会更加明显。所以我们可以猜测到,这些痛苦的体验不是偶然,而是精心安排的。只有当我们购物的时候有痛苦的体验,我们才能更加记住并加深那些最愉快的体验。这里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这点:星巴克的故事。假设你从没有去过星巴克,漂亮的店面牌,美观的店面,浓郁的咖啡香味扑面而来,受到吸引,而正需要休息的你,于是走进咖啡馆。轻歌曼舞的背景音乐让你进一步得到放松,除了满足你的鼻子和耳朵,店内装饰简约,但有浓郁“咖啡”氛围。你现在只想在如此优雅休闲的环境品一杯咖啡。一套制作咖啡用具的展示,有关咖啡的知识介绍,都在传递一个清晰的信息――这是一家专业的咖啡店。当然,还有店员的热情欢迎,尽管他们与你有一柜台之隔。但是,你的愉悦在N秒之后破灭,因为你看见一条长队排队买咖啡,排队需要5-10分钟的时间,二十多元一杯的咖啡也让你觉得这次消费是有点奢侈的。现在轮到你了,你得到面带真挚微笑店员的服务,因为你是新客户,她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和专业推荐,接着问你是否使用信用卡或现金付款,同时赠送限期15日内使用的5元现金券,希望你再次光顾。虽然需要再经过5分钟时间的咖啡制作时间,但是接下来美味的咖啡,舒适的沙发,美妙的音乐,整洁雅净环境等等,打消由于昂贵价格和漫长等待而不再光顾的想法。看看邻座的人,你根本不认识他们,却直觉地认为他们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层或是有“品位”的专业人士。你注视到他们,也会被他们注视,这种感觉很好,但难以言喻。之后,你去了盥洗室,觉得不好也不差,还行,但能接受。当你回到座位上,一个店员递给你他们的新品咖啡并做以介绍,带给你一小杯品尝。真诚地询问你是否喜欢,你告诉他你真实的感受,如果少一些糖,多一些奶油,味道会更好。停留30分钟后,你决定继续购物,于是离开这里。尽管你没有回头看,但你仍能感受到他们热情真诚的微笑,注视着你与你道别。几乎很少店能提供这种非机械的真挚道别。你的确很喜欢这种体验,一种远超一杯咖啡的体验。可以看到在星巴克,你有痛苦的情感曲线低点,也有愉悦的情感曲线高点,以及最后的愉悦的终点。

让愉悦更加愉悦,这个是痛苦的第一个作用。痛苦的第二个作用,对于企业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它可以释放传统束缚,创新资源的分配与应用。企业在制造痛苦点的同时,可以节省下大量的资源,并将这些资源用于加强愉悦,使得客户获得更加深刻的愉悦体验。如以上YJ卖场设置客户自提区,让客户自己在货架处寻找货物,而不安排仓库管理人员给客户提货。这无疑就给YJ节省了一定的仓储成本和人力成本。YJ可以再讲节省的这些成本用于雇佣更加好的设计师,购买质量更优的原材料,制造销售更加物美价廉的产品。其他几个痛苦体验点同样如此。

有高愉悦点,有痛苦点,有终点。是不是这样就可以带来一个有效的客户体验呢?答案是这些还不够。因为好的体验不等于有效的体验。一个差的公司以一个坏的体验是客户感觉差,一个普通的公司以一个好的体验让客户感觉好,但是他们未必会被客户记住或者品牌化。最好的公司从来不会被忘记,他们在给客户良好体验的同时向他们交付目标品牌价值的有效体验。一个有效的体验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一个有效的体验必须被记住,第二,一个有效的体验必须被对比,第三,一个有效的体验必须品牌化。前面我们已经通过峰终定律以及愉悦点和痛苦点的分析了解到YJ的客户体验曲线是满足第一个条件和第二个条件的。接下来我们继续分析第三个条件:一个有效的体验必须品牌化,一个品牌化的客户体验,能透过不同的接触点来交付品牌价值,以发挥放大品牌效应的功能,只有当客户的体验品牌化,才能产生差异,只有差异才有忠诚客户。为了优化品牌体验,企业必须交付最独特的品牌价值并且在体验的峰和终满足你的客户最关键的需求及期望。为什么YJ会选择(1)店面位置与外观;(3)店内装潢;(4)DIY购物工具;(6)产品质量;(7)价格;(8)组合展示;(9)产品试用;(10)标签与说明;(13)儿童区;(14)餐厅;(20)一元钱冰淇淋来作为愉悦体验点,并且在(6)(8)(9)三个点达到最高峰,而剩下的点作为痛苦体验点呢?接下来我们来分析这个问题。(20)一元钱冰淇淋作为终点,根据峰终定律,自然是要给客户愉悦的体验,因为它是客户将会记住的一个点。而(6)(8)(9)三个点正好是符合我们前面提到的YJ的品牌价值:它为大家提供大量的设计精良,功能齐全,价格低廉,美观实用的家居用品。所以每一次在YJ购物,我们记住的是YJ物美价廉的产品,以及那个甜甜的一元冰淇淋甜筒。这大概就是我们屡屡又回到YJ的原因吧。

参考文献:

[1]Sampson Lee.“Ikea Represents a New Wave in China, a Branded Experience,”, August ,2006,7.

愉悦与痛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叔本华;艺术;人生;痛苦

中图分类号:B51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6-0048-04

人为什么要进行艺术创作?为什么要从事审美活动呢?简单来说,艺术是人类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必要条件,人类出于自身的生存需要而无法离开艺术。叔本华认为:人的一生充满了痛苦和恐惧,最后以任何人都难以逃避的死亡作为终结,人生和世界本身因此而变得毫无价值、缺乏意义。为了生命的继续和完成。人们创造了艺术作为形而上的补充。人生正是因为有了艺术和审美才获得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才让人愿意付出努力去追求和创造幸福的生活。

艺术的产生源于人类生存的根本需要,尽管艺术不是真理,而只是人为了对抗人生的痛苦创造出来的幻象,但离开了艺术,人在这个世界便举步维艰。艺术和审美是人生的最高价值,身处这个冰冷残酷、充满痛苦的世界,带着审美的人生态度去生活才能对抗现实人生的痛苦。审美的人生态度通过审美和艺术活动将人生艺术化,通过赋予生命新的价值创造出人生新的欢乐。基督教总以善恶来评价生命,认为生命的本质即为罪恶,最终造成了人们普遍的罪恶感和对自身自然本性的压抑。审美的人生态度就是要引导人们摆脱罪恶感,脱离对生命的善恶评价,从而能够真正享受到灵魂的自由和人生的快乐。

一、叔本华的人生哲学

在考察叔本华的人生哲学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叔本华的人生经历。叔本华自幼性格孤僻、狂妄傲慢,不善与人相处。他的母亲约翰娜·叔本华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但叔本华与他的母亲一直关系不和,隔阂很深。他的父亲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华是位非常成功的商人,与叔本华一直相处融洽,可惜在叔本华十七岁那年,他的父亲自杀逝世。父亲的逝世给叔本华带来了极其沉重的打击,也让他对人生的痛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验。1750年至1850年间,伴随着法国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新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向资本主义原有的社会秩序宣战,这给人们的思想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在新旧体系的转型期,一个满是矛盾和痛苦的社会充斥着叔本华的双眼,让他根本看不到社会发展的出路。此时,功利主义价值观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衍生出来,这是一种从自我出发,以自我为中心,讲究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在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社会变成了一个人们为了争取个人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地相互进行激烈的竞争和殊死搏斗的场所。在这样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环境中,叔本华很难不形成悲观主义的人生观,并从此走上了思考人生哲理之路。

19世纪的欧洲盛行着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叔本华唯心主义的人生哲学就是为了反对这种推崇纯粹理性的哲学学派而产生的。西方哲学自柏拉图以来主要以抽象的概念作为研究对象,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哲学和非理性主义的直观认识论改变了这样的局面,使哲学研究更多地开始关注到人本身。人的生存是叔本华哲学研究的首要问题,这使得哲学研究方向从纯粹的理性思辨慢慢偏向了感性的个体生存本身。这种对人的内心的研究不断地揭示深藏于人的本性之中的不变的本质,在一定意义上拓宽了哲学研究的领域。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把人的生存问题上升为哲学本体论问题,把人作为一切哲学关注的中心,所有的研究均围绕着人展开。他认为,科学和理性都只是人的工具,只有意志才能决定人的行为和活动,从而决定整个世界。

意志决定着人的活动,也同时决定了人生的悲剧。因为意志分化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而要满足无穷尽的欲望是不可能的。即使人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快乐也只是短暂的,紧随其后的就是可怕的空虚和无聊。“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样不停地在这两端之间摆动”,不是因欲望得不到满足而痛苦就是在欲望满足后变得空虚无聊,总是处于永恒的痛苦之中。越是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人越会被自己的思考所累,比那些愚者更加痛苦。更令人绝望的是,意志是永不消亡的,总是伴随着新生命的诞生而诞生。这样,意志带来的痛苦和不幸也随着人类的繁衍不断延续、重复着旧路。纵观叔本华生平的著作,不难发现在他的思想体系中人的生命基本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的一生总是逃离不了烦恼和痛苦的纠缠,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和乐趣。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主要涵盖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人因为有了欲望和冲动而倍感痛苦。意志是人的本质,欲望和冲动又是生存意志的直接表现,因此,意志是人不可消除的生命欲望。叔本华将意志分为生存意志和生殖意志。生存意志通过无穷无尽的生命欲望维持个人生命的存在。生殖意志则是通过肉体的欲望维持整个人类的生存繁衍。这两种意志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维持人的生存。意志客体化最高级的产物是人,理智在意志达到最高等级时也会产生。由于意志本身的非理性和盲目性使得它与理智始终处于一种对立之中。人的理智使他们认识到自身作为世界的表象注定要消亡的事实,自此之后,人一直孜孜不倦地试图依靠理智让自己生存得更舒适,生存得更长久。尽管人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分努力都是为了生存,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逃脱死亡的结局。在叔本华看来,正是认识到了这一事实,人生之路才因此充满了无尽的痛苦。“生物愈高等,意志现象愈完全,智力愈发达,烦恼痛苦就愈显著。”②叔本华的这个论断进一步印证了他智者劳心的观点。他认为,越是有知识、有智慧的人。他的痛苦和烦恼就会越多;天才就是这样的一种人,他们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这种极端的、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让天才拥有了最佳的创作灵感,成就了天才的创作。

第二,人因为欲望源源不断的产生而无法摆脱和逃离人生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的分裂性的矛盾。痛苦、烦恼和空虚因此充斥着整个人生,使人无法获得幸福。在叔本华看来。意志的欲求是人的行为和活动的动力。人因为自身的缺陷和对现状的不满而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欲求,欲求的不满足性与其痛苦的本质直接导致了人生的痛苦。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人觉得痛苦;当一个欲望实现,人在短暂的满足之后很快产生新的欲求。人欲壑难填的本性让他们永远陷于欲望所设置的陷阱之中,在不断努力去满足一个欲望后,又会产生另一个新的欲望,如此不断地循环反复,让人总是处于一种永无止境的痛苦和挣扎之中。欲求是痛苦产生的根本原因,痛苦和欲求如影随形。人生因为其无止境的欲求而在本质上成为一种形态繁多的痛苦,在一个欲望和另一个欲望之间徘徊,永远无法逃脱出欲望的循环。

第三,人的欲望具有独特性,每个人的行为都会遵循着自身的欲望而不会考虑他人的欲望,在这种人人都只为自身利益着想的环境下,人生就变成了一场灾难。在叔本华看来,人的意志决定欲望,不同的人因为意志的不尽相同而产生了种类繁多的欲望。人只会追求自己的欲望,不会了解更不会去追求他人的欲望。“每人都想一切为自己,要占有一切,至少是控制一切,而凡是抗拒他的,他就想加以毁灭。”③在这样一个人人都只考虑自身利益的利己主义的环境中,利己主义成为了一切斗争爆发的根源,人与人之间为了获取自身更多、最大的利益必然发生争斗、欺诈、战争和统治。

第四,人生自始至终就是悲观和绝望的,欲望和迷幻支使着人的行为并且带给人们痛苦,可是一旦人停止追求欲望,生存立即显得空虚和荒芜。叔本华认为,人生是一场无止境的悲剧,尽管某些环节显示出了喜剧的特点。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总是短暂的,一瞬即逝,唯有痛苦和悲哀显得深刻而隽永。快乐包含于人生这一整场悲剧之中,它的存在并不与悲剧相矛盾。事实上,快乐和幸福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痛苦,因为它们同样是人的一种欲求,而人一旦有了欲求,就会陷入痛苦之中。因此,人们对幸福和快乐的美好追求,根本不可能让人逃离人生的苦难,最多只能改变痛苦的表现形式,而无法撼动其本质。尽管意志所带来的痛苦可以随着生命的离去而消亡,但人生的痛苦就在于人自出生以来就不断追求生存的欲望,这种对生存意志的肯定注定了人生的悲剧。人们在追求幸福和快乐的同时。这种欲求所带来的痛苦也在不断增加,也就是说痛苦和幸福是相辅相成、如影随形、不可分离的,人要追求幸福,就必须承受更大的苦楚。无论是生存意志还是生殖意志,它们都随着人类的繁衍世代传递,那么意志所带来的痛苦和不幸也随之代代相传。

第五,人的意志与生俱来,唯有死亡能让人摆脱意志的控制,只要生命存在人生就会被意志驱使向前,永不停止,因此人的一生如同一场噩梦。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四篇——“世界作为意志再论”中,叔本华对人生做出如下比喻,“如果我们把人生比作灼热的红炭所构成的圆形轨道,轨道上有着几处阴凉的地方,而我们又必须不停留地跑过这轨道;那么,被局限于幻觉的人就以他正站在上面的或眼前看到的阴凉之处安慰自己而继续在轨道上往前跑。”叔本华认为人生从头至尾受着与生俱来的意志的控制和驱使,没有任何自由,因此,他将人生比作在灼热的红炭轨道上奔跑。人在意志的支使下永不停歇地奔跑,那些所谓的“阴凉之处”事实上并不存在,不过是人望梅止渴、自欺欺人式的自我安慰罢了。

叔本华人生哲学的基本观点都是建立在其生存意志论的基础之上,将生存意志作为人的本质使得叔本华得出了他人生哲学的基本结论——人生就是痛苦。这也是导致他陷入悲观主义的根本原因。叔本华从生存意志出发,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尽管他在其人生哲学包括幸福论中有着非常精彩且深刻的见解,他仍然坚持认为幸福只是人生中消极、否定的因素。叔本华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和伦理学的观点否定了人生是幸福的生存,人生的幸福问题不存在于他的哲学体系内,因为他认为痛苦和幸福根本无法放在同一个层面上讨论。在西方哲学史上,叔本华是第一个以悲观主义的哲学观系统地考察人生的哲学家,他将悲观主义哲学观推到了极致。他向人们展示了人生在终极意义上的痛苦,同时也肯定了人生有获得有限的、短暂的幸福的可能。

二、艺术解除人生的痛苦

叔本华哲学理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就是探索人如何摆脱痛苦的人生境遇,这也可以说是叔本华哲学研究的终极目的。在叔本华看来,生存意志维持着个体生命的存在。由于个体生命的存在总有消逝的一天,而生存意志却永远不会消逝,两者之间所必然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导致了痛苦的产生。叔本华的生存意志理论解释了人生痛苦的根源,同时也指出,审美活动带来的愉悦只能够让人暂时摆脱痛苦、忘记欲求,达到瞬间最幸福的状态,而禁欲主义则能够更有效地让人远离痛苦的人生。叔本华哲学的现代性特征就表现在他的哲学研究关注的是人本身。他在看清了人生是痛苦的事实后,积极地为人们指出了两种摆脱人生痛苦的途径,这两种摆脱痛苦的途径都要求人要超越现实、超越意志、达到纯粹认识的高度。要摆脱充足根据律对现象世界的掌控,唯有当人成为了纯粹认识的主体,人的认识成为了纯粹认识。此时,人作为认识的主体和认识本身同时超越了意志、痛苦和时间,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在自失于审美对象之中的那一瞬间挣脱了充足根据律的控制,审美主体的认识与本体世界中的理念达到了同一。在禁欲主义的人生中,生存意志被彻底地否定,没有了意志羁绊的人生也就没有了欲望和痛苦:脱离了充足根据律的控制,人们的内心就是一个虚无的、完全自明的世界。人生所有的痛苦都来源于意志,因此,想要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唯有放弃欲望的追逐以脱离意志的束缚。彻底否定生存意志是人生能够真正获救并摆脱痛苦的唯一前提和必要条件。

叔本华非常欣赏西班牙剧作家迦尔德隆在《人生如梦》中的两句诗:“因为一个人最大的罪过就是:他已经诞生了。”⑤人们怎样才能赎回原罪,摆脱苦难人生?在叔本华的人生哲学中。他提出,否定生存意志是唯一能帮助人逃离痛苦的方式。否定生存意志有两种途径可以实现,即对生存意志的暂时否定和对生存意志的彻底否定。艺术的审美活动可以让人摆脱意志的控制,暂时忘记欲望的追求,从苦难的人生中得到刹那间的解脱,实现对生存意志的暂时否定。艺术的超功利性使得艺术的创造者和接受者都在艺术中超越了生存意志和功利主义。在审美活动中,欣赏者能够暂时忘却现象世界里无止无休的欲望,获得心灵上短暂的幸福和宁静。“也就是认识从意志的奴役之下解放出来,忘记作为个体人的自我和意识也上升为纯粹的,不带意志的,超乎时间的,在一切相对关系之外的认识之主体。”⑥除了艺术的审美活动,哲学的沉思和道德的途径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生的痛苦,让人的心灵获得短暂的解脱。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的第五章——“建议和格言”中讨论了人应当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命运和世事的发展。在艺术的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认识摆脱了意志的束缚,审美主体成为了纯粹的认识主体,注意力不再关注于现实世界中的欲求,而是关注于眼前的艺术作品。当人在欣赏一部小说或一部电影时,欣赏者的情绪随着小说或电影的情节跌宕起伏,为了主人公的命运暗自神伤或欢喜雀跃,被小说或电影的剧情冲突中主人公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深深吸引。在艺术的审美活动中,欣赏者完全忘却了自身的存在和现象世界,内心达到一个平静愉悦的境界。但是,小说终将结局,电影终将散场,当曲终人散,艺术的审美活动结束后,作为欣赏者的审美主体不得不离开艺术的世界回到现实世界,继续为追求、实现自身的欲望而处于痛苦之中。因此,叔本华认为,欣赏艺术作品的确能让人暂时地脱离痛苦,与此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独立的思考和坚强的毅力、节制欲望、适时独处、避免大喜大悲也有益于缓解人生的痛苦。

在艺术的审美活动中,人能够遗忘欲求暂时摆脱人生的痛苦。一旦审美活动结束,人仍然必须重新回到现实世界继续痛苦的煎熬。叔本华认为,艺术对于痛苦人生的拯救总是短暂的。造成艺术拯救暂时l生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艺术创作的内容总是来源于生活,生活由于意志使然总是充满着痛苦和空虚,即使偶尔实现了一个愿望获得的满足和愉悦也是转瞬即逝的。艺术作品反映的只能是人为了实现某一个愿望所做的努力和斗争。不可能表达出持久的完美的幸福。因为现实生活根本不存在持久的完满的幸福和愉悦,所以这种幸福也不可能成为艺术创作的主题。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通常是在主人公历尽千辛万苦达到某个目的后就匆忙收场,《灰姑娘》、《白雪公主》的创作者总在结尾处用一句“历尽千辛万苦后,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来结束整个故事,因为创作者总会发现主人公曾试图寻找的完美的幸福生活也许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即使创作者想要继续创作,也会发现只是狗尾续貂。

另一个造成艺术拯救暂时性的原因在于。虽然艺术能够通过审美愉悦让人暂时忘记痛苦,但是审美主体的欲求只是在审美活动中暂时沉寂。欣赏艺术时,主体的意志并没有被真正、彻底地否定,而只是在审美活动中暂时隐匿。审美活动给人带来的愉悦让人一时沉醉其中。艺术作品将人从欲望的洪流中剥离出来,此时主体的认识不再为意志服务。主体也不再仅仅关注欲求的动机。审美的愉悦让主体的认识与对世界本质的纯粹认识达到了同一,在那个瞬间,人们从自身所处的现实世界中抽身而出,超越了时间、欲求和意志。然而,由于生存意志并没有被彻底地否定,艺术的审美活动带给人的愉悦稍纵即逝。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幻象。一如永不破灭的希望、美好的生活、甜蜜的享受,这些幻象纠缠着人们,将人再次拖回到充满欲望的世界之中,让人重新背负起意志的枷锁。

无论是艺术的审美活动,还是哲学、道德的途径都只能让人获得短暂的解脱和瞬间的安宁,当审美活动结束后一切喧嚣散去,人们仍然会重新回到充满欲望的现实生活中。因此,要想永远摆脱人生的痛苦,必须要对生存意志实现彻底否定。彻底否定生存意志不是要人放弃生存走上自杀之路,消灭肉体不仅不能否定生存意志,反而给人带来更大的痛苦。个体的死亡并不能终止意志所带来的痛苦和不幸,意志随着人类的繁衍继续存在着,意志的冲动所带来的痛苦也不会因为个体的死亡而发生任何改变。在叔本华看来,自杀这种个体对自我生存毁灭的行为,只能证明个体无法承受生存所带来的痛苦,这种懦弱愚蠢的行为反而是对生存意志的肯定。彻底否定生存意志需要人压抑生命本能,磨灭激情斗志,放弃追求欲望并漠视所有情感。唯有这样才能让人的身心达到绝对安宁平静的状态。叔本华深受东方佛教的影响,在他看来,佛教中的涅槃境界就是生存意志彻底否定后的人生状态。在涅槃境界中,人对身外之物无欲无求,没有了欲求也就意味着人从欲求所设置的陷阱中彻底解脱出来了,从而也就彻底摆脱了人生的痛苦。因为,只有彻底摆脱了欲求,才能彻底摆脱痛苦。叔本华强调,要想彻底否定生存意志,就必须践行禁欲主义。意志被彻底否定之后,所有因为意志的冲动而产生的欲求、痛苦和恐惧也随之归于寂灭,个人的意志重回到初始状态,与宇宙的绝对意志达到同一。此时的人生从痛苦中永久解脱出来,无欲无求、宁静怡悦,这也是叔本华人生哲学的最终归宿点。

愉悦与痛苦范文第3篇

挫折,人人都要遇到,并且挫折产生痛苦。但这种痛苦事实上往往又是来自心底深处,比肉体疼痛远要凶猛和残酷。然而,挫折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培根曾言:“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挫折的背面是痛苦。但“痛苦与欢乐处于同一深度。”(雨果言)因此生活道路上有挫折就有痛苦,有痛苦就有欢乐,没有人有能力能把他们截然分开。

大凡我们每做一件事,总希望多一点欢乐少一点痛苦,多些顺利少些挫折,这是自然的,但事实似乎总爱捉弄人总爱给人以更多的失落。记得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草地上有一个蛹,被一个小孩发现并带回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天真的小孩看着里面蝴蝶那痛苦挣扎的样了于心不忍,便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然而,由于这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以到出壳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自然这只蝴蝶的欢乐随着它的灭亡而消失了。尽管这是自然现象,但于瞬间人生,道理是一致的;承受欢乐必先承受痛苦,磨炼、挫折、挣扎,这些都是一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

挫折与人生朝夕相守,所以因挫折带来的痛苦并不可怕。而且又因为,痛苦本身事实上也是一种“清醒剂”,它能使躁动的肉体变得清醒......可怕的是遭遇了挫折而一蹶不振,自暴自弃,陷入痛苦的泥潭里不能自拔。为了拥有欢乐却摆脱不了挫折的痛苦的阴影困扰,终为痛苦所累,又何言欢乐?事实是一个善于承受能够承受挫折的痛苦的人,人生的步履往往显得沉稳,人生的硕果因此也永远相伴在身边。

愉悦与痛苦范文第4篇

人的一生,孜孜以求的其实就是两个字:幸福。

决不会有人愿意生活在痛苦与不幸之中!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

虽说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却很少有人真正懂得“什么是幸福”。人们幸福观的形成,深受其家庭环境、自身条件、思想境界,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等方面的影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观,不同的人追求不同的幸福。你的追求未必就是别人的追求;别人的追求未必就是你的追求。

人们往往视金钱、地位的拥有为幸福,并认为幸福指数与金钱的多少、地位的高低成正比,金钱越多、地位越高就越幸福。

任何物体都只有表层才会反光。借助反光,人们看到的从来都是物体的表面。金钱固然可以使人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但不等于说金钱越多就越幸福;地位固然可以带给人权力和尊严,但不等于说地位越高越幸福。

有钱人未必就活得轻松愉快。为获取最大利益,他殚精竭虑;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他提心吊胆;为疏通方方面面的关系,他不得不强颜欢笑、忍气吞声;因富有而引起的不同于穷人的社会、家庭矛盾等等,都使他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富人自有富人的苦恼,楚楚衣冠很可能遮掩着一个痛苦的躯壳!其实,当一个人把金钱作为人生的“追求”时,就已注定他不会是一个幸福的人了。对金钱的“追求”令物欲的火焰熊熊燃烧,他永远不会满足!刚得到一笔财富,马上又贪婪地追求另一笔财富。他无时无刻不在挖空心思算计别人,以获得更多的财富;他也无时无刻不在绞尽脑汁防备着别人,以免被人算计,对金钱的追求将使他心力交瘁。一个心力交瘁的人,一定是远离幸福的人!

至高无上的帝王未必就活得逍遥自在、无忧无虑。国计、民生、内忧、外患,都会让他的日子不得消停,而权力争夺更将他包裹在忧虑和惊恐之中。春秋霸主齐桓公,因权力之争而饿死宫墙;崇祯皇帝壮志凌云,竟因内忧外患而吊死煤山;顺治帝更痛苦地喊道:“为何生在帝王家!”帝王自有帝王的苦恼,威风凛凛的龙袍下很可能遮掩着一个惶惶的躯壳。其实,当一个人把地位作为人生的“追求”时,就已注定他不会是一个幸福的人了。对地位的“追求”令权欲的火焰熊熊燃烧,他永远不会满足!刚爬上一级台阶,又急切地渴望着爬上更高一级台阶。他无时无刻不在竭尽全力超越别人;他也无时无刻不在千方百计防止别人超越自己,对地位的追求将使他心力交瘁。一个心力交瘁的人,一定是远离幸福的人!

幸福与否,不取决于金钱的多少和地位的高低,它只是一种精神的体验和感受――心境的愉悦、快乐就是幸福!因此,幸福不取决于人的生活状态,而取决于人的生活心态。欲望越少,心态就越好;心态越好,就越多愉悦与快乐。只有淡泊者、知足者才真正懂得“幸福”;只有真正懂得“幸福”的人才能找到幸福。

愉悦与痛苦范文第5篇

那么回答两个问题吧。

A 一分钟的痛苦

B 一分半钟的痛苦

你选择哪一个?另外

C 巧克力

D 巧克力和口香糖

你又选择哪一个?

你的答案不难猜到,因为每个人都一样,总希望好的越多越好,坏的越少越好。但你可不总是这么理智,有时你宁可多痛苦一会儿。比如在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等人做的一组实验(1993年)里:

第一次,你必须把手放进14℃的冷水中,保持60秒。第二次你还是要把手放进14℃的冷水中,保持60秒,但是在把手拿出来前,水温被升高到15℃,继续保持30秒。第三次需要重复前两次试验中的一次,你会选择哪个?

14℃和15℃的冷水的温度都远远低于常温,无论把手放置在哪种温度的水中都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第二次试验比第一次试验的唯一不同是增加了30秒呆在15℃冷水中的时间,也就是把痛苦时间加长了50%。按照正常理性的“长痛不如短痛”逻辑,参与者应该100%选择重复第一次实验。可结果是69%(22/32)的参与者主动选择重复第二次试验!

这不是偶然,更不是只有在心理系实验室里才会发生的情况。多伦多大学心理学家唐纳德·雷德梅尔(Donald Redelmeier)和卡尼曼记录了做结肠镜检查的病人在检查过程中和结束后报告的不愉悦程度(1996年)(结肠镜检查是一种痛苦的体验)。病人的检查过程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检查完了直接撤走检查工具,第二类是检查完了让工具在病人体内停留一段时间后再撤走。他们发现第二类病人报告的不愉悦程度反而比第一类病人明显要低。

卡尼曼等人因此总结出了一条经验规律,叫做“峰终定律”(peak-end rule),它是指人在经历某段刺激时,最极端的刺激和结束时的刺激对整段刺激体验的影响最为关键,尤其是结束时的刺激。

不仅仅对不愉快体验的评估是这样,人们对于物质奖励的评估也表现出了如峰终定律所述的现象。

达特茅斯学院的艾米·杜(Amy M. Do)等人在万圣节晚上,趁小朋友们过来搞“不招待就使坏”(trick-or-treater)的时候,利用这些小朋友做了个实验(2008年)。他们给孩子们分发了不同的糖果:一部分小朋友得到的是一大块巧克力,另一部分小朋友被特殊照顾了,他们在得到一大块好时巧克力之后,又额外获赠了一片口香糖。得到糖果的小朋友要用不同的笑脸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不出所料,峰终定律起了作用:只得到巧克力的小朋友比额外获赠口香糖的小朋友表现得更加开心。

卡尼曼用“原型判断”(judgment by prototype)来解释这种现象。类似于“可得性启发式”,上述情况都是对过去的体验进行评估,评估之前必须首先提取相关的记忆信息。人们提取记忆信息并做判断的时候,一般不会把所有点点滴滴都逐一回忆并评估一遍,而是仅提取其中最容易回忆起来的部分进行评估。高峰体验和结束体验是人们最容易提取的片段,于是它们对情绪体验的影响也最关键。

愉悦与痛苦范文第6篇

然而,苦的复杂性却正在于此,在某些时候,苦确如魔鬼梅菲斯特之于浮世德。如影随形,挥之不去;更有些时候,人们竟然嗜苦为命——君不见人类从古至今最嗜好、最痴迷的三大饮料,就全都是“苦水”:咖啡是苦的,可可是苦的,位居世界饮品之冠的茶,同样是苦的。如果再加上虽非饮品而性相近的啤酒,人们岂不是整日与苦水相伴么?这实在是一个难解的谜。

与苦相对的是甜,人们对甜的接近性也近乎是天生的。哪个孩子不喜欢吃糖?哪个婴儿吃药时不送之以甜水?人们语言中的甜字也总是作为苦的对应物而出现的,若苦尽甜来,若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上甜,等等。可是同样令人不解的是,当人们走向成熟之后,对甜的东西却会逐渐疏远。至于那些出于健康或美容的需要而视甜如寇仇,更近乎成为一种现代时尚了。这种苦与甜的二律背反,不是很值得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探究一番么?

倘若扩及人类的精神活动,这种苦与甜在认知上的二律背反应更为明显。美术家们一向把那些格调不高、浅薄媚俗的画作贬为“甜”,由此,甜与俗被合成了一个字儿,成了画家之大忌。记得一位艺术理论家曾发表过这样一番高论:“一个欣赏者,当其刚刚入门,还不具备够水准的审美眼光时,他往往喜欢甜俗的东西,就像一个幼儿偏爱喝加糖的牛奶;一旦他的鉴赏力提高了,审美口味也会随之改变。对那些看上去有些丑、有些怪,又苦又辣的作品,他会因其耐人寻味而产生共鸣和好感,这就像成年人舍弃糖水、牛奶,转而喜欢咖啡和苦茶一样。”这番妙语曾使我回味许久,品着挺有味道。

愉悦与痛苦范文第7篇

【关键词】乔治·卢奥;;情感

乔治·卢奥(1871-1958)是画家,版画家和设计家,他在现代艺术领域中极具个人表现主义风格。虽同马蒂斯、马尔凯等人在1905年发起了野兽派运动。但他自始至终的绘画风格和表现主题的道路与野兽派风格可谓大相径庭。卢奥追求的是一种超功利性、愉悦性、具有神圣性精神之美。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一种原始、简朴、纯真诚挚的情感。因他有一种虔诚的基督教精神,也可说此精神是他全部艺术核心的所在。这种崇高的境界超越了人世痛苦与灾难,他并不是沉溺在苦难之中,而是经受苦难,从痛苦之中走出来的深层之美。这是穿过黑暗隧道,最终迎来真光的美。只有胜过苦难的人才能领略其内在的真谛——心灵之美。

一、环境造就了他

卢奥独特的绘画形式及语言风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没有一个艺术家不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其他艺术家的影响。甚至在艺术家整个创作时期都不会消失。苏联作家A A法捷耶夫指出:“艺术家对对象和现象知觉的目的性取决于他的社会实践,因为他对现实的态度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起来的。他从一开始积累艺术素材便遵循着自己的信念和对周围事物的看法。” 卢奥在巴黎一个穷苦的木器工家庭中长大,而这一环境也许更能让他深刻体会到耶稣基督可能生长的环境——耶稣也出生于一个木匠家庭。这可能为他以后的宗教主题创作埋下了珍贵的财富,是别人所没有的。贫民出身的卢奥幼年时正直普法战争。长期目睹并经历了烽火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种种疾病与痛苦。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造就了他充满悲剧性的艺术风格。“童年时代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处于天然纯真十分投入的感应状态、体验状态可以同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同化顺应、融情会心——童心即诗心。童年的经历和体验会形成一份“人的初稿”,同时也形成一份可以影响到文艺家创作个性的重要的“艺术的初稿”。”①外在的大环境及内部的家庭环境使他深知处在低层人民生活的苦楚。他曾拜师于莫罗,并是莫罗的得意门生,莫罗鼓励他,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一个画家对另一个画家的影响不仅是直接的,也是间接的,它可能表现在一个画家的工作方法、创作手法和其他技法特点对另一个画家的活动方法和手法所起的影响这一形式上,也表现在对观点、信念、兴趣、世界观的形成所起的影响这一形式上。”② 卢奥在莫罗那里不仅接受了宗教主题,而且一度吸收了莫罗的象征主义形式。卢奥受到这特殊情感支配,赋予了他所创作的作品的能力,使作品具有不朽的生命力,这是他灵敏的感受力。他的作品给人视觉上强烈的冲击力和充满个性的生命品格的感动,不单感动着自己,也同时影响着别人。

二、为爱痛苦

卢奥为什么用很悲伤、痛苦的人物形象来表达他对对苦难的理解?

卢奥27岁以后画风大变,形式表现、马戏的小丑等当时社会现实的题材。卢奥曾说:我必须永远工作不是为了做到蠢人们所赞叹的完美的东西,而是做到更真实,更智慧达到不完满者的尽头。他不是追求唯美的主义者,而是从丑恶中追求希望的人,是人生悲剧的解剖家。卢奥特别喜欢运用这个没有真正欢乐的马戏团世界,来表现最真实的人类形象。通过他笔下的小丑形象传达出自己以及他人的真实面孔——在台上是带给别人欢笑,而是欢笑的背后隐藏深沉的痛苦。其实不仅是小丑,所有人都有一幅伪装的面具,在现实的生活中隐藏着难言之苦,伪装自己。《小丑击鼓》从画面上我们看到画家使用的是似乎鲜艳夺目黄色与红色,画面传达了令人恐怖的信息,但如果仔细品味却感受到画面充满了忧郁与苦闷,小丑是作为人类受苦难的一种形象代表。流露出画家对那些处在苦难中人们同情与怜悯。舞台上的小丑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并用这光彩夺目的服装来取悦人们与小丑无休止的悲惨的生涯相比,形成强烈对比,从而引起画家有表现他们的愿望。

卢奥的艺术便是他信仰的具体表现。卢奥的作品是内在的生命通过绘画的感性的显现,他的作品就像有生命的那样,展现出一种活生生的“生命的形式”在卢奥所有作品中都注入了严肃的宗教情感和崇高道德意念。尽管如此,他的作品也很难让一般观众所接受。连他的好朋友都曾强烈的指责“卢奥只会画丑类的东西”,的确卢奥的画看上去很丑,但是当我们用心不仅仅是用眼去观看时,我们会体会到他的美境是多么的独特。

三、绝望中有指望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起,卢奥的创作集中在宗教题材上,有人把乔治·卢奥称为“继伦勃朗以后最伟大的宗教画家”。

内在的心理可以决定一位艺术家的创造方向。我们只有了解并掌握了卢奥的内在品质,才能更深层去理解卢奥的表现手段,才能更深的走向卢奥!艺术家的观念与其生活观念是分不开的。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生活观念或生存经验总是种种方式支配着艺术家艺术行为,一个艺术的表达手法必然应该出自画家的气质,卢奥正是具有这样的精神淳朴性,决定了他是在描绘他心灵的内涵。

愉悦与痛苦范文第8篇

关键词:儿童;哮喘;心理护理

近年来,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逐年增高,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后,患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尤其对于那些学龄期患儿而言,就更容易情绪低落,自卑感明显,甚至丧失与病魔进行抗争的勇气,从而直接影响到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开展[1]。支气管哮喘患儿普遍存在着恐惧、烦躁、疑惑、自卑、绝望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住院的按照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1]确诊的患儿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4~12岁,平均(6.0±1.5)岁;病程2个月~4年;发作时伴咳嗽、咳痰5例,伴气喘3例,伴呼吸困难2例。

1.2 患儿心理特征的分析

1.2.1恐惧心理 绝大多数的患儿均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不治之症,谈喘色变,加上住院时要进行一些抽血、检查等操作,就莫名地产生了紧张、恐惧的心理压力。再者,当前独生子女多,孩子生病后,父母情绪紧张,对医护人员要求高,更加重了患儿的心理负担[2]。

1.2.2 烦躁心理 由于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会出现一系列的如咳嗽、气喘、憋闷、呼吸困难等不适与痛苦的感觉,患儿就会相应地出现诸如辗转反侧、烦躁不安、难以入睡的表现。

1.2.3疑惑心理 患儿被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初期,会产生疑惑的心理,内心会对诊断结果产生怀疑,因此,常常会要求医生与护士重新多做一些检查,拒绝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等,从而导致治疗的依从性较差。

1.2.4自卑心理 多见于那些学龄期的患儿,涉世未深,了解了一些支气管哮喘的医学常识,并且有过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痛苦的体验和感受,再加上虚荣心强,害怕受到嘲笑和歧视,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

1.2.5绝望心理 由于大多数人们都认为,支气管哮喘是慢性不治之症,谈喘色变,一旦患上就不能治愈,终生就会受到这种痛苦的折磨,因此,非常容易使患儿失去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产生绝望的心理反应。

1.3心理护理措施

1.3.1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良好的就医环境可以使人具有愉悦的心情,非常有助于恢复身心健康,因此,病房应保持空气清新,布局合理,整洁有序,温度适宜,静谧温馨,使患儿犹如在家一般,从而可有效地消除其对医院及医务人员的陌生与恐惧感。

1.3.2 对患儿病情适度保密 对患儿的实际病情给予适度的保密,尤其对于那些医学常识欠缺的患儿,尽可能地避其免紧张情绪,消除恐惧心理,最大限度地促进病情的好转与恢复。尊重患儿,舒缓情绪,满足其心理需求[3]。对于那些有疑惑心理的患儿,应适当满足其要求行各种检查的愿望,解除其疑惑心理,正视现实,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1.3.3减少刺激,稳定患儿的情绪 当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会出现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不适与痛苦的感觉,并且患儿的自尊心极强,尤其对于那些学龄期患儿来说,会具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担心受到嘲笑及歧视,内心极不愿意别人特别是比较熟悉的人看到自己痛苦的场景,所以此时应尽可能地避免熟人的探视,减少不良刺激,稳定患儿的情绪,使其积极配合相应的处理。

1.3.4悉心呵护,给予针对性的精神鼓励 对于那些有消极绝望心理的患儿,应视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情绪疏导,耐心地解释支气管哮喘虽然是儿科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但又是可控、可治、可防的疾病,只要能积极地配合治疗,都能获得理想的疗效。

1.3.5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支气管哮喘患儿由于病程长,即使出院后也需长期坚持巩固治疗,有时不可避免地就会把烦躁情绪发泄到家长的身上,而家长长期的辛苦当不能得到患儿的认可时,也会产生心理的不平衡,从而对患儿失去耐心,因此,劝导家长理解并宽容患儿,共同配合治疗,对提高依从性及促进病情恢复相当必要。

1.3.6定期随访 坚持定期随访,对患儿提供心理咨询及饮食、生活与用药指导,对患儿的早日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

2 结果

通过对1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一系列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消除了患儿恐惧、烦躁、疑惑、自卑、绝望等心理问题,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出院后定期随访6个月,无1例患儿因情绪与心理问题而放弃治疗,效果显著。

3 小结

儿童由于各器官的功能及免疫系统的发育尚不完善,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心理素质也较差,因此,护士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除了做好临床护理外,还要充分认识到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对于有恐惧心理的患儿,护士应采取亲切和蔼的语言与患儿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在治疗前做好其思想工作,争取患儿愉悦配合,系统正规的心理护理可以明显减轻哮喘发作的症状,有助于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决心,以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地配合治疗与护理。坚持定期随访,对患儿提供心理咨询及饮食、生活与用药指导,对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促进早日康复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