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子贡

子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子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子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子贡; 《易》; 时; 几

子贡(前520~前456)早年就从事商贾,其经商之道影响深远,开历史之先河,是无可争议的儒商始祖。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的几个商人中,子贡是他极力推崇的一个。并说:

"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1】

这说明了子贡在经商过程中,依靠自己的经商之术,从商之道,谋商之略来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市场行情,大胆推测、把握市场物价高低的最佳时机,毅然做出决策,将储藏的货物以最理想的价格卖出去,从而获得可观的效益。子贡作为儒商始祖,我们试想这其中可能的原因,子贡从师于孔子,曾跟随孔子学习,而孔子传习六经,因此可以推测子贡有可能学习过《周易》。

虽然《史记》、《汉书》所记载的先秦至西汉初儒家传《易》世系中没有子贡的名字,这从表面上似乎对子贡曾学《易》的说法构成挑战,但是,我们将在本文中分析并考证子贡与《易》的真正关系。

案马王堆帛书帛书《要》载:

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子赣曰:"夫子它日教此弟子曰:'德行亡者,神灵之趋;智谋远者,卜筮之繁。'赐以此为然矣,以此言取之。赐缗行之为也。夫子何以老而好之乎?"夫子曰:"君子言以榘方也,前羊而至者,弗羊而巧也。察其要者,不诡其福。尚书多于矣,《周易》未失也,且又古之遗言焉。予非安其用也,予乐尤于此乎?":"如是,则君子已重过矣。赐闻诸夫子曰:'逊正而行义,则人不惑矣。'夫子今不安其用而乐其辞,则是用倚于人也,而可乎?"子曰:"校哉,赐!吾告汝,《易》之道,良此百生之道《易》也。夫《易》,刚者使知惧,柔者使知刚,愚人为而不妄,渐人为而去诈。文王仁,不得其志,以成其虑。纣乃无道,文王作,讳而避咎,然后《易》始兴也。予乐其知之。之自。予何其事纣乎?"【2】

此段文字揭示出许多过去从不为人所知的研《易》史事:如子贡跟随孔子学《易》,两人就研《易》问题进行了辩论,这已成为子贡跟随孔子学《易》最重要的一条证据。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子贡确实学习过《易》。

司马迁曾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这样赞美子贡:

"子贡好废举,于时转资货。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3】

《论衡·知实》:

"子贡善居积,意贵贱之期,数得其时,故货殖多,富比陶朱。"【4】

《史记》和《论衡》中记载的这几段关于子贡的材料,正是子贡学习《周易》中"时"这一思想的证据,这几段主要讲子贡经商与"时"的关系,而"时"正是《周易》所极力提倡的。

在《易传·系辞上》中:"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5】《乾·文言》:"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亢龙有悔,与时偕极。......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6】《坤·象》六三:"含章可贞,以时发也。"《坤·文言》:"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7】

而"时"的意义之大在《彖传》中均有所体现:

《乾·彖》:"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8】

《贲·彖》:"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9】

《恒·彖》:"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10】

《损·彖》:"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11】

《益·彖》:"凡益之道,与时偕行。"【12】

《艮·彖》:"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13】等等。

《周易》对时变哲学的探讨,目的是为人生提供一种指导,以提高生命的品质。正如王弼所说,"卦以存时,爻以示变",【14】就是要通过卦爻象及卦爻辞来理解宇宙人生不断变化的道理--"几"。《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几"就是宇宙大境遇的开显,就是吉凶的预兆,而"知几"才能随机应变,变通趋时。作为主体的人,应趋时而作,根据境遇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动,不可逆时而行。【15】而子贡正是深得《易》之"时"与"几"的蕴义,其成就才会如此之高。

人生要想有一番大的作为,更要顺应大易之时。《文言传》说:"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顺应境遇之势而行,有利于君子进德修业。《周易》就是指导人既要提升自身精神生命之境界,又能直面现实人生,做出适当回应,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使人德业俱进,生命充实完满。

参考文献:

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九,中华书局.

廖名春:《帛书<周易>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388-389页。

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七,中华书局。

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2月第1版,第1095页。

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392页。

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7-14页。

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20-22页。

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4页。

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132页。

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187页。

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238页。

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243页。

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305页。

子贡范文第2篇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是中华儒商的鼻祖。“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汉族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子贡死于齐国,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学业政绩成就突出

司马迁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对子贡这个人物所费笔墨最多,子贡的影响之大、作用之巨,是孔门弟子中无人所能企及的:他学绩优异,文化修养丰厚,政治、外交才能卓越,理财经商能力高超。在孔门弟子中,子贡是把学和行结合得最好的一位。

子贡学绩上的优异,首先体现在他的“言语”水平的高超上。在《诗》的学习中,孔子不仅要求学子们搞通弄懂《诗》的本来意义,而且要求他们能对《诗》“活学活用”,在外交礼宾场合能顺手拈来以达己意,若没有相当的灵活性和敏锐性是难以做到的。在孔子的门徒中,子贡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后来子贡赴齐、吴、越、晋四国的外交活动,他高超的演说技能和外交能力在此次外交活动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引祸水于他人,使得四国国君对他的利害分析深信不疑,并纷纷采纳他的主张。《史记・仲尼弟子传列》载:“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论语・雍也》曾记载季康子问孔子子路、子贡、冉求是否可以从政,孔子回答说三人皆可从政,但孔子却分别道出三人之优点各不相同:由(子路)也果,赐(子贡)也达,求(冉求)也艺。从孔子列举的三个优点看,笔者觉得子贡的优点――“达”,似乎更是从政者不可或缺的。所谓“达”就是通达事理,试想一个从政的人如果能够“通达事理”,他就会高屋建瓴,从宏观上把握问题的全局和整体,而不会为繁琐的细枝末节所迷障,这样的人肯定会把政事处理得有条不紊。正因为子贡通达事理,又有杰出的“言语”才能,所以他才会被鲁、卫等国聘为相辅。正因为他有政治才能,他才会在出使齐、吴、越、晋四国的外交活动中得心应手,获得圆满成功。

卓越的理财经商天赋

子贡不仅在学业、政绩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而且他在理财经商上还有着卓越的天赋。《论语・先进》载孔子之言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意思是说颜回在道德上差不多完善了,但却穷得丁当响,连吃饭都成问题,而子贡不安本分,去囤积投机,猜测行情,且每每猜对。《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亦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这里的“废举”是指贱买贵卖,“转货”是指“随时转货以殖其资,就是说:子贡依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贱买贵卖从中获利,以成巨富。由于子贡在经商上大获成功,所以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以相当的笔墨对这位商业巨子予以表彰,肯定他在经济发展上所起的作用。

为人谦逊尊师重道

子贡在学问、政绩、理财经商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有目共睹,有耳共闻,故其名声地位雀跃直上,甚至超过了他的老师孔子。当时鲁国的大夫孙武就公开在朝廷说:“子贡贤于仲尼”。鲁国的另一大臣子服景伯把孙武的话转告了子贡,但子贡谦逊地说:“譬诸宫墙,赐(子贡)之墙也及肩;窥见家室之好。夫子(孔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手之云,不亦宜乎?”意思是说:自己的那点学问本领好比矮墙里面的房屋,谁都能看得见,但孔子的学问本领则好比数仞高墙里面的宗庙景观,不得其门而入不得见,何况能寻得其门的又很少,正因如此,诸位才有这样不正确的看法。当时鲁国的另一个大臣陈子禽听到子贡的这通解释不以为然,他说:“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意谓你不过是谦恭罢了,难道仲尼真的比你强吗? 总之,所有这些对子贡的赞誉并非空穴来风,它说明子贡在当时的名声、地位和影响,确实已不在他的老师孔子之下。

子贡范文第3篇

卫灵公死后,他的孙子辄被立为国君,而这时辄的父亲聩在晋国的支持下,打算回国和儿子争夺君位。父子相争,这可急坏了刚刚继任的辄,谁能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呢?他想到了孔子。孔子的机会终于来了。

闻此,孔子的弟子冉有和子贡很是着急,不想让老师卷入其中,毕竟父子相争有损礼法。可他们也知道,老师这一辈子都在急于推行自己的政见,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机会,岂肯放过。于是两人商量再三,冉有让子贡向老师进谏。

子贡见到老师后,并没有开门见山就劝说,而是请教道:“古代的伯夷和叔齐这两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他们都是古代的贤人呀!”子贡又问道:“那他们让出王位心中怨恨吗?”孔子说:“他们让位是仁的表现,这样做得到了仁,那还会有什么怨恨呢?”

伯夷、叔齐是相互让位,卫国国君父子则是相互争夺君位,两相比较,仁与不仁泾渭分明,从孔子的回答中,子贡知道老师不会去卫国做不仁之事,所以放心地告别了。

其实,率直的子路先前问过老师:“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你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脱口而出道:“首先要正名分。”这充分说明了孔子早已做了思考,想好了上任的三把火该怎样烧。但最后孔子没有帮助卫国国君,或许正是子贡娓娓进谏的结果。

冉有和子贡虽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但各有所长,冉有长于“政事”,子贡则是“言语”,果然子贡不负冉有的重托,旁敲侧击,娓娓进谏,既保存了老师的颜面,又达到了阻止老师的效果,还使师生关系没有受到损害。由此可见,进谏是个技术活,得有能力者为之。

俗话说,忠言逆耳。孔子与子贡只是师生关系,就是进谏让孔子不高兴,子贡也不至于丢掉性命。可进谏要是放到朝堂之上,则往往要拿性命做赌注的,更显出它的技术含量。

严嵩是明嘉靖朝的第一大奸臣,他把持朝政二十年,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面对严嵩的种种恶行,当然不乏刚直不阿的官员向皇帝进谏弹劾他,其间最有名的当数刑部员外郎杨继盛和御史邹应龙的两次弹劾,可同样是进谏弹劾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杨继盛身首异处,令人惋惜,而邹应龙却马到成功,大快人心。这是为什么?撇开其他因素,就在于两个人进谏的技术含量不一样。

杨继盛在进谏弹劾严嵩列举十大罪状的同时,还指责严嵩豢养“五奸”:皇帝的左右都是严的间谍,皇帝的爪牙都是严的党羽,皇帝的耳目都是严的奴仆,朝廷的言官都是严的鹰犬,群臣都是严的心腹。无意中把矛头直指嘉靖皇帝。皇帝自觉是上天之子,神圣不可侵犯,而臣子完全不给自己面子,于是封他做个“平顶王”吧!

子贡范文第4篇

某日,又翻到这句,心头却骤然升起一股亲切之感。孔老先生好像在《论语》里安慰我这个没有职业规划、总是在走着瞧的后生:小子啊,你知道什么是君子吗?君子不像普通的器皿,一辈子只能按说明书上被规定的一种用途,像个电饭煲一样活着,还自以为有理想。

只要有人群的地方,人就自然会分出层次。“君子”在孔老先生眼里,无疑是人中上品。因此“器”虽然精致好用,孔子却认为,对君子来说,那还不够级。细读学生和老师的轮番对答,忍不住猜想,自己要是有幸位列三千门徒,究竟属于哪个层次的选手?

子贡说,颜回“闻一知十”,自己仅能“闻一知二”。而子贡的“闻一知二”究竟是个什么水平?按照《论语》的记载,他可以在老师讲到做人道理的时候,直接引用诗经的句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作为回应,以比喻式的活学活用领会老师的意图。孔子就夸他,“告诸往而知来”。可见,触类旁通的机敏与灵活,子贡不缺;而能够总结过去预判未来,显然是历史学家最理想的人世之道。孔子还夸过他,语言才能突出。

这个子贡不浪费任何与老师相处、借鉴老师眼力的机会,他曾经直接问孔子,“你看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老师的鉴定结果是:“你就好比一件器物,就像庙堂上的瑚琏。”这个瑚琏,是一种蛮尊贵的摆设。

说到这,就像电视《鉴宝》节目终于进入了专家意见的环节,孔子这才显露核心的价值判断:子贡这么聪颖可爱,优点罄竹难书,但也仅仅是一件尊贵的“器”,也就是说,尚且达不到“君子不器”。

孔子另有一句概括子贡性格特点的话:头脑通达。这就涉及做事的层面了,不仅理论上善于融会贯通,而且实务上运作通达、所以子贡的办事能力很强,事功能力在孔门七十二弟子里,可以说无出其右者,还被后世称为第一儒商,“家累千金”。反倒是“闻一知十”的颜回,时有断炊,早天而亡,令老师伤心悲愤之极,发出感慨:“今后再也见不到好学之人了。”也不怕伤了其他同学的心。

其实孔子并不排斥成功人士,尽管他老人家自己被讥讽为“博学而无所成名”。老师的意思只是说,所谓君子,并不能用个人职业规划是否成功来衡量,无论“家累千金”抑或每餐只是“一箪食,一瓢饮”,君子都能不受环境捆绑,自己决定自己的心情。千金固爽,陋巷何妨,“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蛮喜欢子贡的,尽管通达之人,难免好发议论――子贡某次忍不住在背后提及别人的短处,孔子就很有性格地回了他几句:“你以为自己就那么优秀吗?我可没这个闲工夫评论别人。”呵呵。

也就是在这个通达上面,我不知自己可以得几分?“通达”再往前,就是“权变”,变来变去,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人生的变数大概也就在这里了。所以从读书开始的这个游戏就玩不下去了,因为你我已经站在了真实世界的门槛上,所有的书本,或整齐或散乱,一律无声地从背后注视着你,看着你跨入真实的世界,直望到未来的终点。

这时候,劝自己忘掉“器与不器”的问题吧,其实,孔子并不是强求人一定要多才多艺,孔子对于自己的多才多艺,自述是因为少时贫贱,为谋生才不得不多学了几门手艺。他明确否定了弟子对他“多学而识之”的评价,“非也!予一以贯之。”可见,在他眼中,重要的不是多。

子贡范文第5篇

1、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明好学,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以为耻,所以被谥为‘文’。”

2、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新注句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为)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为)之,文也。”

(来源:文章屋网 )

子贡范文第6篇

孔子立于庭院之中,沉吟道:“诗三百,诗三百。若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作诗的人,思想纯正,没有邪念呵。’”(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这时,孔鲤快步恭身穿行庭院。

孔子:鲤儿!

孔鲤:(恭身应答):爹爹!

孔子:鲤儿,你学诗了么?

孔鲤:还没有。

孔子:鲤儿呀,不学诗,说出话来就不会得体了。

孔鲤:是,我这就去学。(下)(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季氏)

孔子继续沉思。(子贡上)

子贡:先生!为人在世,贫穷却不巴结奉承,阔绰却不骄傲自大,这怎么样呵?

孔子:这样当然可以啦。但这样还不如清贫自乐,富裕多礼更好一些。

子贡:哦!《诗》里面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也就是说要精益求精,是这个意思吧?

孔子:呵呵,端木赐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啦!告诉你一件事,你还能有所发挥,有所推断。好啊!(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

(正说着,子夏上)

子夏:先生!《诗》里面说:“巧目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是什么意思啊?

孔子:(略作沉吟)就跟画画一样,先有白色的底子,然后用彩色画花。

子夏:那就好比说,有仁义为基础而后产生礼乐,是吧?

孔子:哈哈,卜商啊,你的话启发了我!现在呀,可以和你讨论《诗》啦!……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

(孔子和子贡、子夏边说边下)

《学记》有云:“虽有佳(一作“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从上述孔子教诗的片段中,我们看到,孔子的教学目的明确:增益语言,推行仁义;其教学过程以文本为据,又不拘于文本,师生互动,共同受益,收到教学相长之效。

子贡范文第7篇

何谓“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器”,是说君子无须像具有固定形状的器皿那样,把自己限制在某个具体行当上。说到这里想起夫子和子贡的一段对话:“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子贡问: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呀,好比一个器具。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瑚琏。(瑚琏是古代祭器中贵重而华美的一种)看样子当时的子贡在孔子眼中虽然有才能但是还没有达到“不器”的境界!

孔子说:“君子不器。”“器”是指学养狭隘,技艺单一的学习方法。如果说,“器”是知识,是能力,是方法的话,那么,“君子不器”应该是说,一个有道德,有知识的人,还应当是一个有着人格魅力和博襟的人。

“君子不器”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字,可以说是《论语》中最短的一节,却是言简意赅、含义丰富。因此当我读完整部《论语》的时候,唯有“君子不器”这四个字深深地留在了脑海中,不觉想做一点借题发挥。

众所周知,孔子教授弟子的主要内容就是礼仪、音乐、诗歌、历史等人文的知识和修养,同时也教学生射箭、驾车等一些实用技能,但是没有类似今天的专业学习。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迟请教学种庄稼,孔子回答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想学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菜农。樊迟退出后,孔子表示对樊迟的这种学习要求很不以为然,他认为学好礼乐诗书、讲求道义才是最重要的。

孔子总是期望弟子们志向远大,成为人格的楷模、社会的中坚。他的弟子中有一些后来投身政治,有一些从事文化教育,也有从军经商的,然而“君子谋道不谋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他们最终谋求的都是道义而不是自己的饭碗。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教育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孔子的时代是专业分工很不发达的农业社会,所以当中国古代社会受到近代工业文明的挑战时,这种教育体系的缺陷就开始暴露,从而逐渐被西方的现代教育制度所取代。然而现代教育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又产生了新的问题,现代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专业水准越来越高的同时,也显露出品德与文化修养的不足,所以人们又开始重新审视孔子的教育思想。

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利益为中心的社会中,教育也变得越来越功利化、现实化、目标细化。学校越来越不像人生的引桥,倒像生存技能的训练场。时时强调的“德育”多少都有些道德说教的色彩而缺乏一种真正的人格培养,包括家庭教育。家长的“望子成龙”实际就是“望子成器”。希望每个孩子是精而又精,专而又专,除了文化知识以外,孩子们还有学习各种技能的课外班,但是这些发展都不是一种均衡发展,而是很极端的极致发展。

说得再具体一些,“器”的教育本质就是灌输式的知识教育。知识是没有止境的,但是人应该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古人讲“厚德载物”,就是指出“德”是最重要的素质,人的才干与德行应该统一起来,才是君子。

这里存在的问题就是:学习不再是修身养性的媒介,学习成了“器”――考学的工具。一旦“考学”或就业这个目标发生变化,学习――器――马上变成挥之即去的敝屣。

同样,作为教育工作者,传道授业解惑之余,是不是还应该解读崇高、解读正义、解读勇敢?换言之,薪火相传的不仅仅字词句,还应当包含音形义背后的精神。

如果我们今天来理解“君子不器”这句话,那么这就意味着一个人不应当只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东西。这自然涉及到通才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问题,其实还包含着更为深刻的人文含义……

看来,要使“君子不器”,从教育的角度讲,我们不只是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更重要的还要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同时还包括自己。因为只有那些“体无不具”的人,才能够做到“用无不周”。

如何“君子不器”

再细细研究一下子贡和孔子之间的问话。子贡问老师自己怎么样,孔子回答说,你只是个器;子贡又问是个什么器,孔子说是个瑚琏。朱熹《论语集注》解释瑚琏为“宗庙盛黍稷之器,而饰以玉,器之贵重而华美者也。”孔子虽说子贡是个器,尚不足以称君子,但以“瑚琏”喻之,则又暗示子贡已很近于君子境界了,虽未登堂,但已入室也。由此可见,“器”是“不器”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不器”是“器”的目标和结果。没有“器”,就没有“不器”;没有“不器”,“器”也就没有达到目的。

《论语・子罕》中记载了孔子的“不器”: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看来你要在某一门成名成家,就博学不了,也就成不了君子了。孔子听了达巷党人的赞扬,开玩笑地说:“我专心执着于哪一门呢?驾车?还是射箭?我还是驾车吧!”这句话纯属调侃。但孔子的“不器”是如何体现的呢?《论语・子罕》中,孔子说:“吾不试,故艺。”意思是说,他自己由于不被具体地任用,所以反而多才多艺。

我们的学生每天都在吸纳着不同的知识,这比起孔子时代,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实在是太便捷和太丰富了。但是,面对这么多的“器”,如何选择、如何接受、如何组合、如何自主地求取这才是真正的学问。学生最后成为什么样的“器”,作为教育工作者是否应该认真反思一下?其实孔子不是反对弟子学“器”,所学“六艺”,每一“艺”不都是一“器”吗?孔子的弟子中七十二贤人哪一个不是精通六艺者?夫子所反对的是成为“器”。简单地说就是“过程和目标”关系。过程可以是“器”,但“目标”决不能是“器”。而且只有先成为“器”,才能成为“不器”的君子。正像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一样,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首先应该是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其次才是具有各种技能的人才。

所以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实际是省略了其中的过程和前提,即“君子不器”的前提是“君子器之。”我们只有先做“不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不器”的学生来。

子贡范文第8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在《论语》里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作为中国古代一位伟人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在这里提出了做君子的四项基本原则:首先一条是君子当自重。一个人行为不端庄,就不会有威信。君子的端庄、严肃,成为内在气质的具体表现和反映,会让人肃然起敬,会产生亲和力,让人觉得稳妥可靠。而一个行为不端庄、邋遢随便的人,给人的印象只能是靠不住、没素质、缺教养,人们不会尊重他。所以,要想赢得人们的尊重,你必须自己尊重自己。作为君子的第二条原则是虚心好学。通过学习,开阔视野,吸收新知,明理启智,而不至于闭塞、孤陋寡闻,好学的人就能不断进步,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与时俱进。君子的第三条原则是善于交际,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人际交往重要的一点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不同不与为友,绝对不与另类人交朋友,这就是“慎交友”。君子的第四条原则是勇于改正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不要紧,关键是知错能改。这就是“君子从善如流”。一个知错就改的人比永不犯错误的人更值得信赖。

孔子提出的君子四原则,说起来容易,听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不容易,要完全做到就更难了。但只要我们有所认识,有所行动,就会越来越接近君子的标准。坚持每天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沉稳庄重而不毛手毛脚;随时随地向他人学习,不懂就请教,而不故作深沉、不懂装懂;尽可能与有修养的人交朋友;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就立即改正。

换个角度,孔子提出的君子四原则,也可以成为用人单位招聘时了解一个人的考核四标准:一看这个人的扮相,形象气质如何,是否干练稳重;二通过交谈了解他的知识学问,如知识结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获取信息的途径、对新知识的敏感度等;三了解他的人际关系,如交友准则、朋友数量、对朋友的态度、结交新朋友的方式、在陌生环境中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等;四考核他的纠错能力,包括发现错误的能力、指正错误的方式、如何认识自己的错误、犯错误以后的表现和态度、如何面对上司和领导的错误等。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人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问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的学生,善辩,经商致富):咱们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能够了解这个国家的朝政大事。这样的待遇是他争取来的,还是人家给他的。子贡问答说:我们老师有温良恭俭让的优秀品质,所以就得到这种礼遇。如果你说这是他争取来的,我认为老师争取的方式方法与别人有所不同。

这段对话,描述了一个事实:孔子每到一个地方,就要了解这个地方的政治事务,这是孔子虚心好学的真实写照。这样的事情经历多了,学生们就产生出许多感想,子禽与子贡的对话就具有代表性。孔子周游列国,要了解每个国家的政治事务,必然涉及到接见、谈话,可能也会有宴请、应酬等。孔子总能了解到具体的内容,说明人家也乐于安排孔子的调研活动。因此,子禽就问子贡,老师有这样的待遇是他求人家给的还是人家主动提供的。子贡认为主要是因为老师自身具有的高贵品质太有魅力了,温文尔雅、心地良善、为人恭谦、生活简朴、礼貌待人,所以人们愿意与老师交谈。这样的礼遇,是他用人格魅力争取的,如果说是别人给的待遇,也是他们愿意与老师交往而主动提供的。所以说老师争取礼遇的方式与别人不同。

我们不必去深究子禽与子贡所谈问题的结论。这里要说明的是孔子“至于是邦,必闻其政”的事实,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人格魅力的积极作用和巨大价值。试想有这样两个人:一个温文尔雅、性格温和,而另一个粗俗不堪、性格暴烈;一个心地良善、富有爱心,而另一个自私、冷酷无情;一个为人谦恭、尊重他人、做人低调,而另一个目中无人、大大咧咧、老子天下第一;一个生活俭朴、不奢靡浮华,而另一个花天酒地、纸醉金迷;一个以礼待人、礼让三先,而另一个傲慢无礼、争功夺利。你喜欢哪一个?所以说,要想赢得人们对你的尊重、好感、器重,要想获得人们对你的礼遇,你就应当具有值得人们尊重的品质,有与给予你礼遇相匹配的修养和素质。因为在人际交往中既是相互的更是平等和等值的。我们一定要记住一句名言:从无字句处读书,与有肝胆人共事。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说:一个有追求的人,饮食不一定追求酒足饭饱,居住不一定追求安逸舒适。但他一定勤勉于做事干活,说话很谨慎小心,还常常向有道德的人学习,匡正自己的行为。这样做就是好学之士。

孔子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很注意启发和提升学生的境界和修炼。一个人穷但很有骨气,或富裕却又不过分张扬,这样的人固然受人尊敬。但孔子认为,一个生活贫穷而精神快乐的人,一个生活富裕而又知书达理的人更值得人们学习。人们的生活水平有高下之分,拥有财富多寡不等,但一个人的生活乐趣,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并不受生活水平的限制,也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人们应该超脱于物质财富的束缚,感知生活的真谛,这才是有意义的修炼。今天看来,孔子的主张很有现实意义,我们要创造生活,也要享受生活,要体验生活的快乐,重要的是一种轻松的心态,愉快的心情,积极的态度。哪怕外界风雨交加,心中始终有太阳,脸上始终有笑容,眼前始终是春天。当我们能够如此生活的时候,就会发现生活是美好的,更是快乐的。须记住:幸福快乐是一种感觉,感觉取决于你的心态。同时,在这里还要体会孔子一贯的教育思想,就是尽可能地启发学生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