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蝌蚪旅行

蝌蚪旅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蝌蚪旅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蝌蚪旅行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多媒体;幼儿教学;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141-01

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使幼儿通过视觉感受教学的丰富性,让幼儿“立体”地认识事物,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而多媒体技术特点正好符合了这一要求,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多媒体已广泛应用于幼儿教育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创建情景使幼儿身临其境,激发探索兴趣

兴趣是推动幼儿感知事物的内部动力,只有幼儿对感知的事物和现象产生浓厚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地探求知识,学习技能。3-6岁的幼儿思维宜观、形象,需要有具体的事物感知,所以在课件的设计中画面必须生动形象、动态逼真、声音优美、过程制作合理、科学、规范,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认识规律,以便提高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能力。我在课件创作中不断探索,怎样使动物的动态逼真,画面生动形象。以前我一直用动物的移动来显示动态,现在我尝试用移动背景来显示动态。如在《蒲公英的旅行》的制作中,蒲公英飘啊飘,飘过了很多地方,我就把这些背景组合成一幅长长的画面,用移动背景来显示蒲公英的飘动。由于画面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幼儿在活动中注意力集中,兴趣提高了,思考问题时思维活跃,主动参与的能力提高了。又如在引导幼儿认识竹笋的活动中,由于环境限制,现实生活中无法给予幼儿亲自走入竹林、认识竹笋这样的条件。这时,在活动中,播放有关竹林春笋的录像,同样可以将幼儿引入幽幽绿绿的竹林“实景”中。幼儿看到一大片竹林里,冒出一支支嫩嫩的竹笋,幼儿迫切想了解、想探究竹笋到底是怎样的呢?随后,幼儿在自己动手摸摸、捏捏、看看、尝尝的过程中,了解了竹笋外形特征、用途,学到了剥竹笋的技能,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都兴趣盎然。由此激发了幼儿对自然界的关注和热爱。通过实践,使我认识到:要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活动,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有了对教学活动的兴趣,才会有主动参与的意识与行为,只有师生、人机――整个教学环境和谐、统一,才能充分发挥人机的交互作用,从根本意义激发幼儿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利用媒体再现事物发展过程,激发观察情趣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要求幼儿观察的内容很多,但有些内容需要观察的时间很长,如“植物的生长”,受时间上的限制,幼儿的观察是随机的,构建的知识是零碎的、松散的,教师也只能组织幼儿随机地观察,不能在一次活动中真实、完整地展现植物的演变过程,这对幼儿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影响。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把这些知识点完整地串联起来。为了让幼儿切实感受到植物的生长变化,我们和幼儿一起亲自栽种种子,并把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用照相机拍摄下来。在引导幼儿自己照料、观察种子变化的基础上,再和幼儿一起讨论植物生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孩子虽然亲自参与了种植、观察种子生长的活动,但在讨论时,由于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幼儿对以前所观察到内容的已经模糊,有些已不能够清晰回忆。于是,我就把植物生长变化的照片制作成PowerPoint,展示给幼儿看,帮助幼儿回忆自己种植植物每…时间段的情况,加深了幼儿的观察印象。通过活动使幼儿对植物的演变过程有了系统的了解,帮助他们建立了完整、正确的认知结构。

三、合理选材,释疑解难

科技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伸展空间,教学内容的选择、设计必须按照教学的需要,教学目的的需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难点,力求孩子们简单明了的接受问题。如在《可爱的小蝌蚪》这一活动中,小朋友在观察小蝌蚪的基础上,对它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蝌蚪形态小,身体的特征用肉眼难以观察清楚,给幼儿的观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借助多媒体,我把小蝌蚪放大近五十倍,让幼儿清楚地观察到小蝌蚪的身上有嘴巴、眼睛,并知道圆圆的并不是蝌蚪的脑袋,而是它的头和身体,它们是连在一起的一个整体,其中眼睛前面是头,后面是身体。幼儿一个个睁大眼睛,看得那么认真、仔细,有效地解决和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又如在大班科学活动“食物的旅行”中,用多媒体技术将食物从口腔到排出的整个消化过程及消化系统各个部位的名称,通过课件形象地展现在幼儿面前,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易懂。

四、及时反馈,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蝌蚪旅行范文第2篇

一、精心选择 合理安排

根据平时进行的科学活动,你会发现幼儿非常喜欢听科学故事,而且听得十分认真。为什么喧闹的孩子就能够静下来?当听完故事后,幼儿为什么会争先恐后的要求回答老师的问题呢?那些蕴涵科学道理的小故事何以这么受欢迎?如此现象这就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精心挑选小故事的内容,牢牢吸引幼儿,使他们从故事中获得情感的陶冶和科学知识的熏陶,也就自然激发了幼儿浓厚的科学兴趣。

1、选择日常生活方面的科学小故事。日常生活是幼儿熟悉的环境,是幼儿知识的源泉。日常生活类型的科学小故事能够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产生联想和讨论。这类小故事一般要求有熟悉的生活场景,但有争议或不同直观想像的结果。例如:《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蝌蚪的妈妈到底是谁?幼儿对这类故事有不同的观点和争论,有的幼儿认为小蝌蚪的妈妈是大蝌蚪,还有的幼儿认为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这些问题能激起幼儿的参与意识。教师可先不讲结果而是先让幼儿分别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理由,然后再观看小蝌蚪成长的示意图,这样幼儿听得认真,看得仔细,学得扎实,如果有条件的话,可组织幼儿到现实生活环境中观察小蝌蚪生长过程。在幼儿园阶段,日常生活方面的科学小故事是占据主要部分的,这方面的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常识,任何的科学理论和经验都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2、选择科技发现和成就的小故事。在幼儿的观念里,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但对祖先光辉灿烂的科学成就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在科学活动中可以穿插一些我国的重大科学成就和科学发现的小故事,有利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例如在大班科学活动《宇宙的奥秘》时,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宇宙间星球的认识,萌发幼儿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可以介绍一下我国近几年的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如“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嫦娥一号” 中国发射的第一颗绕月球飞行的卫星;“天神”手动对接成功,中国向建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等等。

3、选择重大科学理论的小故事。每一次重大的科学理论发现都带来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更高层次。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工业革命时代;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迈入电气时代;计算机和网络的使用使人类进入信息革命时代。爱因斯坦和霍金的理论推动人类对未知世界时空观的认识。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对中国和世界的文明发展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对重大科学理论及相关科学家的介绍能使幼儿认识到科学理论的重要性以及科学家的远见卓识。由此激发幼儿创新意识。

二、谋划策略 助推成效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小知识,还是重大的科技发现和成就,都可以形成一个个生动而形象的科学小故事,只要精心选择,合理安排就能在幼儿阶段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怎样让幼儿在不久的将来获得更多的科学理论和经验呢?讲究策略,取得实际效果显得十分重要。

策略1:生活化、情景化的科学故事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世界上不爱学习的孩子也许有很多,但不爱听故事的孩子一个也找不到。孩子们对故事有天生的兴趣,他们能记住故事中发生的每一个细节。将科学知识溶入于幼儿喜欢的故事情节中,使幼儿在学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培养了学科学的兴趣。如讲述科学小故事《小水滴旅行记》时,可以创设情景再现小雨滴去旅行,在太阳公公的帮助下变成了水蒸气,在风爷爷的帮助下有变成了白云,最后又变成了小雨落进了大海的这么一个过程。运用这一方法把一个复杂的科学道理浅显的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让孩子们容易接受和理解。借用《小水滴旅行记》这个故事还可以在生活中反复讲述,让孩子们加深了解“蒸发”这一科学现象和“雨”的形成。

策略2:新颖式、融汇式的科学故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动物的各种特征和生活习性是整个幼儿学习阶段的重点。如在《小壁虎借尾巴》中,如果教师用常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幼儿就不能牢记动物尾巴的形状特征,对尾巴的实际功能了解也甚少,对于形状特征相似度较高的,之后还有可能记错或记乱,效果并不是特别好。而“运用故事”将科学知识贯穿融汇于童话故事中,让幼儿的学习和故事情节同步进行,这样被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学习起来兴趣也高。在这个故事中教师巧妙地利用“借尾巴”这件事将“尾巴的功能”展现出来。幼儿被深深的吸引到故事中,在为小壁虎借不到尾巴而担心的过程中了解了尾巴的各种功能,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策略3:表演法、对话法的故事形式真正做到寓教娱乐

让幼儿先通过表演故事情节,展现故事内容,教师再进行提问、引导幼儿回想故事情节、挑起矛盾最后达到学习相关科学知识的目的,这便是表演法、对话法的故事形式。在《小动物冬眠了》这个故事里可通过音乐游戏《小青蛙打呼噜》的情景来对话表演,幼儿兴趣高涨、活动气氛活跃。反之教师用出示小刺猬冬眠方式的图片,讲解相关知识,则整个过程单调枯燥。而采用故事表演小朋友对刺猬之间的情景式对话效果就完全不一样。幼儿乐于参与,自然也就乐于学了。教师和幼儿一起溶于故事中,真正做到寓教娱乐。

三、设疑引趣 满足需求

幼儿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有着强烈的探知欲望和好奇心,如果教师引导得当,讲究方法和策略,就能满足幼儿科学探究的需求,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从小在幼儿幼小的心田里播下科学的种子。那么在运用科学小故事时该注意什么呢?

1、目标明确 激发动力

在进行科学活动教学时,教师经常会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来提问其中包含了怎样的科学道理,这样的问题往往一两句话就足够了,剩下的事就是等着孩子们发言了,和引用科学小故事相比优点是省时,缺点是氛围营造不足,缺少幼儿喜欢的探密情节,科学小故事恰好具有这一优势。科学活动引用的小故事有着强烈的目的指向性,那就是让幼儿能透过故事的包装发现或推断出其中所含的科学道理或规律。进而对幼儿理解所讲知识有激趣或拓展的作用。即科学小故事一定要服务于科学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比如讲“食盐的溶解”一节,可以利用“小马过河”的故事,教师为配合本次科学活动可以稍加演绎:妈妈让小马驮着盐到集市上去卖,路过一条涨水的小河,小马小心地往河心走,最深的地方才到小马脖子的一半,小马放心地游过去了,到了河对岸,小马感到身上轻松多了,回头一看身后,原本鼓鼓的两麻袋盐现在不但湿了,而且扁扁的贴在身上。“哎呀,谁偷了我的盐?”表情安详的水牛爷爷看着小马有心想考考它,说:“你看那麻袋口扎得不是很紧吗?你过河时不是也没有谁跟着你吗?”这样一说,小马更糊涂了,“牛爷爷说的都对,那我的盐怎么会没有了呢?”讲完这个故事,幼儿的思路也会跟着故事留下的悬疑继续走下去,积极地思考小马身上的盐到底哪儿去了。教师利用这样有目的性的小故事设疑会加深幼儿对溶解的认识。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思想首先要先行,只要激发起思想的火花,后面的学习才更有探究的动力。

2、把握时机 却到好处

小故事里隐含的科学问题实际就是课程教学中要解释的重要知识点。插入故事的时机依据教学活动的前后可分为导入和拓展。在一节活动的开始就讲科学小故事那是设疑,幼儿的发言都只是猜想、推测,在开始阶段就接触小故事可以激发幼儿思维的发展,但发言的角度会因对规律没有深刻认识而五花八门。在教师看来利用小故事作“引子”能很快地稳定幼儿,使幼儿随故事更快地进入探究科学知识的轨道。带着问题学习,在设疑讨论实验小结释疑的过程中逐步获得对问题的解决。这种插入故事的时机可以说是以故事开篇,以故事中的问题引领幼儿走入正题,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得出结论回答故事中的悬疑,给一节活动划上一个完满的句号。教学活动后引出科学小故事那是巩固、是拓展。是思维的扩散,由于有观看实验过程和动手实验的体会,对知识基本的了解。教师在幼儿得出初步结论后引用科学小故事,引发幼儿更多的思考,科学本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能通过故事中展现的生活现象来解释其中的道理和规律,实际也是在拓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活动后插入的小故事也是对幼儿的一种拓展训练:拓展语言、拓展交流、拓展讨论、拓展思维。经过科学小故事等实例的演练,幼儿对知识的把握将不再只停留于教师的演说,他们会感觉出科学的趣味,放眼于生活中的现象,专注于去生活中观察、讨论和质疑,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解决问题。

3、突出小字 挖掘大处

科学小故事的来源既可以是现成故事的采集,也可以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目的性地自创或改编而成。现成故事也要有删减,删去科学结论部分换成吻合结论的问题,在幼儿讨论发言后教师再小结出谜底。自编科学小故事虽说少了现成资料的辅助,增加了备课时间,但另一方面也会让教师无拘束地构想科学小故事框架,锻炼了文笔。小故事中的主人公最好是个性鲜明的小动物形象,因为幼儿对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然也可以是幼儿园小朋友的形象,目的就是拉近和幼儿听众的距离,使他们也设身处地地替主人公出主意、想办法。自编故事的语句要简短,口语化要强,使幼儿易听易记,考虑到教学活动时间的分配,科学小故事要突出“小”字:篇幅短,情节简,对话少,枝蔓无。只有这样才能既发挥小故事本身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热情的作用,又使幼儿在故事指引下形成乐于思考的好习惯,为积极探究做好铺垫或拓展。

蝌蚪旅行范文第3篇

2009年5月10日,自然讲堂将邀请到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讲师吴颖老师,为我们做摄影方面的知识讲座。此讲座分两期,第一期主要讲一些摄影器材的知识,第二期以摄影技巧为主。欢迎大家参加!

讲师简介:

吴颖 Wayne Wu

2004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6年于英国诺丁汉大学取得生物学摄影及影像硕士学位(MSc in Biological Photography and Imaging);回国后在广告媒体工作,现任野性中国图片编辑、摄影师,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讲师。

专长:各类摄影器材的使用(微距,显微,红外/荧光摄影,人工场景,人造光摄影)和数字照片的后期处理,目前的作品以旅行摄影为主。

个人网站:

此次交流的内容:

1. 摄影器材简介―― 如何用好手中的相机

2. 构图基本法 ――摄影大师往哪看

3. 理解和运用光线――摄影是光的魔术

4. 数字暗房―― 一切才刚开始

第一期时间:5月10日上午(周六)上午10点~14点

人数限制:50人

咨询电话:65232040-812/811 盛敏 宁荣菊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华远街13号置地星座A座佳能交流空间2层 (西单君太百货西侧)

2009年自然之友观鸟活动及讲座计划

注意:以上计划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具体安排请提前关注“自然之友”办公室的网站通知,并充分了解活动公约(省略.省略.cn)。

去年,观鸟组活动频频,收获不小。想去观鸟的新老朋友,同去年一样,每次活动请提前在网上直接报名,或向自然之友办公室咨询(Tel: 65120827/65120929-811宁荣菊)。

除计划中的活动外,观鸟组自2008年2月开始承担自然大学鸟学院的活动,常年组织在天坛和圆明园观鸟,也请大家关注网站通知。

上海2009“发现青蛙”系列活动

一、活动简介

1. 背景

青蛙是水陆两栖动物,它部分依靠皮肤呼吸,对水环境和陆地环境变化的感应都十分明显,有青蛙的地方至少可以保证环境还没有恶化到它们无法生存的地步。如今30岁左右的年轻人小时候大多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经历,相信很多人儿时都喂养过小蝌蚪。而过去的30年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工业发展、人口集中,已使得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上海“青蛙地图”网络调查显示,上海中心城区有蛙鸣的小区和公园屈指可数,我们是否能将更多的蛙声传递给下一代?

2009年春天,由台北青蛙小站提议,与上海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联合发起“ 发现青蛙”面向中小学的环境教育活动,牵手海峡两岸、牵手上海・云南、牵手专家与公众、牵手孩子与家长……让更多的人来关注环保、认识环保、理解环保,培养对于环境和野生动物(同一个地球上的朋友)的一份爱心。

2. 主题:“2009 发现青蛙”系列活动

1)04/22 世界地球日“2009 发现青蛙”活动启动

04/25 于上海动物园举办“2009 发现青蛙”园游会

2)04/25~05/31“2009 发现青蛙”小蝌蚪变青蛙网络观察记录评选

3)6.1儿童节“2009发现青蛙”总结活动,于上海动物园送小青蛙回家

3. 目的

A. 青少年自然科学教育、生态环境教育

B. 全国沿海沿边、海峡两岸环保团体共同携手迎接“地球日”,普及蛙类生态知识,增进公众对环境的关注与理解

C. 学习台湾环保经验,整合社会资源,联合发出关注环保的声音

4. 活动时间:2009年4月22日~6月1日

5. 主办单位

上海绿洲生态保护中心、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上海市动物园、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艺术教育中心

协办单位: 乐活家族 青蛙小站(台北)

策划执行: 上海绿洲生态保护中心 (省略)

青蛙小站(台北省略.tw)

二、活动方案

1. 4.25地球日“2009发现青蛙”活动园游会

时间:2009.4.25

地点:上海动物园

2.“2009发现青蛙”青蛙成长观察记录评选

时间:2009.4.25~5.31

地点:上海市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

事件: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认养蝌蚪博客,每位学生(或建立兴趣小组)轮流负责一天的观察记录、拍照及上传;由活动之初拟定的记录维护人员跟踪学校的青蛙观察记录,经由网络评选获奖观察记录,准备奖品。

3. 儿童节“2009发现青蛙”活动总结会送青蛙回家

时间:2009.6.1儿童节10:00~16:00

蝌蚪旅行范文第4篇

我身为一个小福州,你若问起我对老福州的了解有多少,我会觉得有点惭愧。而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很好地感受到了福州的美。

今天我们去了福州的许多地方:乌石山、三坊七巷、鼓楼前遗址、西湖、软件园和镇海楼。有这么多地方,可最令我难忘的就是三坊七巷和西湖了。

要说什么叫三坊七巷,那指的就是三个坊和七个巷。坊是什么?坊就是人们的住宅区。巷是什么?巷就是屋子之间的通道比街道窄,有个地方叫胡同,在福州也叫“弄”。“三坊七巷是由明砖清瓦构筑的传统街区,位于福州古城的中心。它东临南街,西靠通湖路,南到吉庇路(巷)和光禄坊,北接杨桥路(巷)。历来是福州宫绅。富豪和文化人较集中的住宅区。自北而南的三坊的排列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瞧,我们的小导游正在有声有色地给我们介绍三坊七巷呢!我们先来到了三坊七巷里的闽都民俗文化大观园。在这,我们看到了古时候的马车。衣服。鞋子。油灯等东西,老师还告诉我们,古时候人们为了好看,就总是穿很小的鞋子,我想那样一定会很疼的!之后我们又来到了南后街的叶氏名居,他家的方位坐北朝南,位于南后街176.177号,面积有3000多平方米,建于明代。到里面去看看,呀,果然名不虚传:正座的大厝,面阔无间,为明三暗五格局,大厅减柱空间宽敞,是典型的明代建筑手法呢!这还有一口南瓜井,具有冬暖夏凉的作用。旁边有一棵百年玉兰树,因为它的根不断吸收地下水,所以才会活那么久……三坊七巷这个地方有这么多纪念的东西,难怪有很多名人在这里留言:百闻不如一见,一见终身“记”念、民俗文化,蔚为大观、祖文化是无价之宝等。

蝌蚪旅行范文第5篇

作家是我们的偶像,他们精彩的作品深深吸引着我们,渊博的学识让我们惊叹羡慕。写作的灵感来源于深厚的积淀,所以我们要学会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阅读、旅行、闲聊都可以是积累的机会,当我们善于与人交流、善于和有学识的人交流,便会获益匪浅。

一位鸟类学家朋友在品茗聊天时,告诉我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他在野外长期跟踪研究一对芙蓉鸟,他说那对芙蓉鸟很聪明,杜鹃用掉包计偷偷将一枚卵产在它们的窝里,它们站在窝巢边缘,一遍又一遍仔细打量草窠里那几枚卵,叽叽喳喳叫唤着,好像夫妻协商在共同辨别真伪,到最后,总能准确无误地将混杂在亲卵堆里的那一枚颜色和形状相异的杜鹃卵剔除出巢,使得杜鹃换卵寄生的伎俩屡屡落空;那杜鹃不愧是祖传的阴谋家,又一茬繁殖季节到来时,竟然成功地改变了卵的色泽和大小,在芙蓉鸟夫妻的窝里产下了一枚与芙蓉鸟卵几近相同的卵:正常情况下,杜鹃卵是灰白色,芙蓉鸟卵是浅褐色,杜鹃卵比芙蓉鸟卵差不多要大一倍,天晓得那只杜鹃是用什么办法像制造压缩饼干那样将自己硕大的卵压缩成和芙蓉鸟卵一样大小的,又是怎样像肚子里开了一座染坊一样将自己蛋壳的颜色染成与芙蓉鸟卵相同的颜色。面对几近乱真的杜鹃卵,那对芙蓉鸟丧失了辨别真伪的能力,只能将小杜鹃孵化出来;小杜鹃比小芙蓉鸟早出壳两天,小杜鹃一出世就用背将芙蓉鸟卵一只只推出巢去,排除竞争对手,独占养父母的食物;那只大杜鹃换卵寄生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撇开善恶美丑是非道德不谈,在适者生存的竞争压力下,在汰劣留良的筛选机制前,经过千百万年的演绎进化,各种动物都具备一套有利于躲避敌害、有利于获得食物、有利于繁衍后代的生存技巧。例如避役(俗称变色龙),能不断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与周围的环境协调一致,既能瞒过天敌的眼睛,又能让昆虫上当受骗;例如壁虎,在遭到天敌追捕时,大尾巴会自动断裂,活蹦乱跳,以吸引天敌视线,壁虎则趁机溜逃。例如南美洲沙漠里有一种蛙类,这种与水相伴的两栖类动物奇迹般地能在极度干旱的荒漠生存下来,一年中有十一个月的时间,它们将自己埋进沙洞里,停止新陈代谢,进入假死状态,当每年一次持续近一个月的雨季来临时,它们迅速苏醒,从沙层深处钻出来,让雨露滋润干裂得像脱水柠檬似的身体,并争分夺秒地在暴雨形成的临时水洼里产卵,连卵似乎也晓得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短短三天就孵化成蝌蚪,七天后蝌蚪变成水陆两栖的小青蛙,当短暂的雨季结束,幼蛙已发育成熟,抢在荒漠最后一丝水汽被烈日蒸发干之前,掘出一个沙洞,将自己埋进沙层深处……

一些有灵性的动物,还会巧妙利用别的物种的优势与长处,使自己获得生存意义上的好处。有一天深夜,我在西双版纳原始森林里亲眼看见一群大象从我躲藏的大树下经过,象群过去后,出现一对黄麂、几只盘羊和一群水鹿,也紧跟在象群后面走了过去,有经验的猎手告诉我,老虎、山豹、猞猁等凶猛的食肉动物惧怕大象,轻易不敢招惹大象,这些弱小动物跟在象群后面,能得到免费的保护,不必再担心受到猛兽的突然袭击。

动物在生存这道难题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智慧,让我震惊,也让我着迷。岂止是动物需要生存艺术,在人类社会,同样存在着竞争压力,同样受适者生存这条铁律的支配,因此同样需要生存的技巧与艺术。由此,我萌发了要写《鸟奴》这篇动物小说的念头。我希望小说中所展现的有关共生共栖的几种形式,能给读者一个新视角,更深刻地透视社会和人生。

蝌蚪旅行范文第6篇

一、把握好课堂探究活动的度、消除无效的学生活动环节

课堂教学让学生“动”起来,动口、动手、动脑,这无可非议,也应该这样。但时下有些教师上课,无论教什么内容,无论有无必要,都要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酷似“圆桌会议”似的,一堂课,学生很长一段时间自由活动、动手操作。如一位老师上小学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一课,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带上小石子和装有水的瓶子。课堂中,教师让学生个个在自己座位上做实验,往有水的瓶子里装小石子。结果呢?由于学生年龄小,教师又缺乏及时认真的辅导,有的学生的瓶子的水已经溢出来了,还在继续往里面装石子;有的学生毛手毛脚,将自己或他人的瓶子绊倒,水倒在课桌上,地上,甚至学生身上,将课本、衣服等沾湿,整个课堂,看似气氛热烈,实是五花八门,其收效自然甚微。

为消除这种无效活动,我们可以事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准备小石子和装有水的小口瓶子,轮流操作往瓶子里装小石子的实验,观察瓶子里水位的变化。在课堂上,让一个同学上讲台动手操作,讲述结果,让大家谈体会,谈认识就行了,没有必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带小石子和装有水的小口瓶子在课堂中做。这样,既能避免石子到处扔、水倒在课桌、书本上的现象,又能节省时间,引导学生集中观察思考,探究课文内容。

二、把握好课堂讨论活动的度、消除无效的学生讨论环节

课堂教学要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很有必要。但有些教师,一上课就叫学生看书,自己发现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教师则站在一旁东张西望,无所事事。于是学生自己提问,发表自己的见解,看似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可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除极少数学生能紧扣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学有所获外,而相当一部分人对课文内容不感兴趣,也找不出什么问题,即使找出一些问题,也与课堂内容无关,有的则利用这个时间“吹牛聊天”。结果,这花费了一、二十分钟的讨论,是一盘散沙,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课堂讨论,无目的不行,一盘散沙不行。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些问题情景,紧紧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步步设疑,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在老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情景的启发下,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其思维,在自主、合作、讨论探究中学有所得,学有新得,学有提高。

三、把握好教学辅助手段使用的度、消除无效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环节

我曾经到一所学校参加小学语文研讨活动,听一位老师借班上了一节《坐井观天》的示范课,下面是这堂课的教学片段实录: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齐声):喜欢。

师:你们知道“坐井观天”的故事吗?

生(齐声):知道。

师: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是谁?

生(齐声):青蛙和小鸟。

师:回答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故事中的青蛙和小鸟。

(接下来老师展示了两组多媒体课件:第一组,小鸟飞过高山、河流、大海、工厂、农村、雪山、草原等的画面。第二组,青蛙由蝌蚪长成大青蛙的过程(“小蝌蚪找妈妈”画面的再现。这个展示过程,画面五彩缤纷,加上音乐、配音等,花去了近10分钟时间。)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青蛙和小鸟,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坐井观天”的故事。

以下的教学过程,老师每提出一个问题,都会配上一幅或几幅投影画面,整个课堂,学生在眼花缭乱地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度过。

下课后,学生议论纷纷:今天的课太带劲了,我看动画片看够了,平时老师从未给我们看过……听到这些议论,我陷入了沉思:多媒体课件展示充满整个课堂,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哪有心思思考课文内容呀。这哪是在课,完全是在展示(或者说是炫耀)教师制作课件的能力,把纯朴的教学课堂变成了电影院。诚然,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但如不考虑教学内容是否需要而泛用、滥用,既花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又收不到什么效果,得不偿失。课堂不等于电影院,我们不能只停留于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的享受。为了提高课堂探究的有效性,我们应根据课文内容,适时,有效的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有效参与,让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拓展思维,增长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切忌为展示而展示,切忌在课堂上做秀。

蝌蚪旅行范文第7篇

她到北欧某国做访问学者。周末到当地教授家中做客。一进屋,问候之后。看到教授五岁的小女儿。这孩子满头金发,眼珠如同纯蓝的蝌蚪顾盼生辉,极其美丽。朋友于是抚摸着女孩的头发说:“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

教授等女儿退走之后。很严肃地对朋友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朋友大惊,说我一番好意夸奖她,伤害二字从何谈起?教授说:“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而漂亮这件事,不是她的功劳,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你夸奖了她,孩子很小,不会分辨,她就会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她一旦认为天生的美丽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她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这就成了误区。所以,请你为你刚才的夸奖道歉。”教授这样结束了他的话。

朋友说:从那以后,每当我看到美丽的孩子,我都会对自己说,忍住你对他们容貌的夸赞,从他们成长的角度来说。这件事要处之淡然。孩子不是一件可供欣赏的瓷器或是可供抚摸的羽毛。他们的心灵像很软的透明皂,每一次不当的夸奖都会留下划痕。

碧凤蝶的启示

沈 彦

在南京,有一种个头很大的蝴蝶叫碧凤蝶。它不像其他大型蝴蝶那样或栖于高山,或隐于山林,而是在城乡边缘生活、繁衍,大方地展示它的华丽。

然而,碧凤蝶破茧成蛹却不容易。

碧凤蝶的卵一般产于竹叶椒的叶片上,这里有它喜欢的食物。然而,隐患还是不容忽视的,成群的棕头鸭雀也喜欢这里,很多蛹还未成蝶就成了棕头鸭雀的猎物。不过,奇怪的是,碧凤蝶的数量并没有减少,反而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蝌蚪旅行范文第8篇

蝌蚪的祈祷

我悄悄走近刚刚没了水的河床,河床的表面很快被晒成淡淡的干土颜色。在一些稍稍凹下去的小坑里,我看见一群黑色的蝌蚪在没了水的地方颤动着。太阳在一阵猛似一阵地喷射着它的火光,河床的四周连一丝风也没有。

我蹲下来,静静地看着剧烈颤抖着的小生灵。面对它们迷茫、含混的神色,听着它们在火焰中无声挣扎的嘶喊,我不忍这么快就从它们身旁溜走。它们翻上翻下左右蠕动,似乎是在各自吸食身上的水分,它们油亮光滑的身体随着光影的明暗逐渐变得干燥起来,由于颤动而弄起的满身湿泥也很快变了颜色……慢慢地,时光似乎凝固,蝌蚪渐渐动不了了。它们只是张着嘴,仿佛还在默默祈祷着什么,那种层层叠加的柔软躯体忽然变得僵硬的过程,看着叫人心疼――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经过了顽强的挣扎、经过了疯狂的嘶喊之后,当它们明白自己的祈祷快变成一种无望的游戏时,它们愤怒了!它们狂跳着、叫嚣着,终于含着半口湿泥,无奈地睁着眼睛死去!

它们生于水上。从它们睁眼的那一刻起,它们就认水做了干娘。没有谁会揣测未来,没有谁会梦想到,它们会这么早就失去它们生长的天堂。几年前,也就是它们的祖辈,压根儿就不会忧虑自己的子孙会被晒在浅滩之上。那时候的水库,除了冬季结冰,一年三季都是水汪汪的。没有船,只有野鸭、“捞鱼鹳”,还有光屁股游泳的人。水深足有4米,绿莹莹的,映照着山峦的倒影。风和日暖,水波不兴,独坐堤坝边上,有时会看见红色的大鱼从水里蹦出来,然后在空中来个前滚翻或后滚翻,那情那景,真是一股喜悦自上心头,人清爽得都快比得上鸟了。

我本能地想救它们,但是我不知道要将它们放在何处。举目四望,一片茫茫旱海。在“西海固”,在我十年九旱的故乡,所有的水分几乎都被阳光与风沙没收了。蛙声四起的河湾、长满水草的浅滩,这一切都像梦一样迅速变成了回忆!黄尘漫漫,烈日似火,昔日被强行播进干土里的种子都变成一支支会放响的爆竹,那些偶尔冒出的点点“春色”,也像昙花一般虚晃一闪,旋即被荒凉所代替。

到处在求雨,到处在喊水,人们都不知道除了“水”之外还会说些什么。在如此的环境下,河滩里的蝌蚪便似进了殡仪馆的火化炉,那熊熊燃起的火焰,令人眩目、叫人心惊!我眼睁睁地盯着它们,看着它们紧紧贴在小坑低凹处最不能被阳光照着的地方,然后一个一个地变成干尸……

我强忍着泪水,我顽强地向回走。无意中,我又看见一些人,他们用自己惯常跪拜祖宗的姿势跪在地上,手里拿着香裱,口里念念有词,他们想用一种无可替代的方式,信仰或感动什么。

此刻,再想想那些刚刚死去的蝌蚪,还有它们无声的祈祷,不知怎么,我极想自己嘴里能喷出水来!

这里曾经是水草丰茂、游鱼嬉戏的地方,这里也是我的妄想被烤焦异化的地方,可是,我还是舍不得离开这里。

因为热爱。

我热爱,是因为我活着;我活着,是因为我还被一些东西支撑着。

空洞的河流

下了点儿薄雪,走在冰上有些滑,我就尽量踩在芦苇和蒲草上。草也不高,不过两尺余,很多地方连冰也没有,着光秃秃的河滩。极目四望,只有发白的慵懒的日光、乌鸦的尸骸和河边枯了的柳树……这是早春,该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时节,可是,我的故乡却像收割过的麦田,徒留干巴巴的麦茬地!

村子被唤为“龙池”,原本该是水天相连、湖光山色之地,现在看看,简直成了笑话!这些差不多被夷为平地的水库,似乎已不将装水为己任,而只是让几条泥鳅隐藏在淤泥表层,就算是给龙池湾的父老乡亲表演了抽象的行为艺术。至于那些蓝盈盈的天和清凌凌的水,那些水草丰茂、蜻蜒翻飞的河滩,就都变成了标本或老唱片,只有到年节的时候,才会有上了年纪的老人偶尔翻出来,抹去灰尘、满怀惆怅,听听时光发出沙哑的声音。

这里曾是我学会游泳的地方,也是淹死过我少年伙伴的地方。那黑压压的人群、滚滚的水浪、撕心裂肺的哭喊,柳树条、席子、挖土的镢头,还像发黄的照片一样锁在我少年的记忆里。狗刨、蛙泳、仰泳,都是我无师自通的拿手游技,那岸边塌了一堆土的地方,正是我和伙伴们戏水、扔泥巴、扎猛子的地方。我们玩“过山车”的土坡已被淤泥填平,但我仿佛还能听见一群光屁股孩子“吱溜”“吱溜”滑进水里的声音――水花飞溅、笑声四溢。玩累的时候,还会到坝沿上找个比较松软的地方,滚一身泥土,像个泥猴一般看着水里大呼小叫的伙伴,然后一边抓着绵绵细土往肚皮上撒,一边大声吼唱在学校刚刚学会的歌:“延水甜,小米香……”

那时我们守着四大水库,每天都在河边走来走去,随便一条小溪就够我们打发半天的光阴。岸边是一大片的果园和菜畦。杏子、李子和梨,每年都要用四匹骡子拉的那种马车往外乡送。那小山似的果堆,至今还存在我的记忆里。韭菜、白菜就不用说了,莲花菜底下藏个孩子都难找到!

河滩碧绿,天高云淡,条条小溪编织着它的。更有蝴蝶翩翩于野花中间,青蛙跟蟾蜍立在断树枝上,一只捞鱼鹳忽然俯身在水里一点,便能叼出一条晃着尾巴的鱼。那情那景,谁能分辨它是江南的水乡还是西北的村落?有一回可能是上面水库的闸门没有关好,大水过后,河滩上便留下了数不清的鱼儿――黑的、白的、还有红的,草滩上遍地都是,它们在浅草和溪水里挣扎的样子,连我都管不住自己剧烈的心跳!我记得当时连鞋也没脱,就跑到河滩里去抓鱼――其实,哪里用抓?你只管往怀里抱就是。早晨的水温还是冰凉的,我只觉肚子上堆了一堆冰棍,想把它们搁下来,可脚下又有一条更大的鱼让我走不开……

恍然一梦,不过二十年,我就立在一条空洞的河流里。这里就像被洗劫过一般,所有值钱的东西统统不见了,只留下断垣残壁和刀光剑影。坐在坝沿上,看几只灰鸽子仓皇从眼前飞过,我只觉气短、无奈和孤独。离家之前,我说我只是出去转一圈,很快就会回来的,我也始终坚持,自己只属于故乡。然而现在,我日益心虚和迷惘,不知道将来回去还能干什么。

旅行的麦子

回去的路上,看见山坡上还有几朵小花开着,我悬着的心才放下了。光秃秃的群山、羊肠小道、一两棵孤独的榆树,这些在旁人觉得荒凉的情景,在我的眼里,它还是本真的、温暖的。每年回家,我都想在沿途的景致里,看看在我离去的这些日子,故乡变成了什么模样。

渐近深秋,“青纱帐”已变成了“黄纱帐”,瓜地里只剩下孤独的瓜棚。有些院子长满了荒草;有些水库干涸了;有些退耕还林地带不见一棵树。因为天旱,糜谷几乎不见踪迹,只有几垄荞麦,它像是故乡的门面,还腼腆地在风中摇曳着身子。

高速公路缩短了城市与故乡的距离,三个小时不到,我就到了老家。还是短短的土墙,还是空落落的谷场,就像是我出门这些年,故乡从来没人动过它一样。母亲的病总算控制住了,看到我们回来,她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哥嫂都不在,说是去田里收茴香了。打开锈了的锁,到自己的院子里看看,到处荒草萋萋,落果满地,就连以前圈牲口的地方都长满了笈笈。屋子里除了厚厚的尘土,尚有活物在墙角结网。屋顶漏雨,满墙都是泥水的痕迹,这些不请自来的浪漫主义画家,在主人离去的空当,在墙上留下了自然抽象的作品。

哥嫂回来,浑身透着浓浓的茴香味。问及收成,都说比麦子强。我问其故:“以前不是都种麦子么,咋又不种了?”嫂子说:“灌不上水是一个原因,茴香比麦子值钱也是一个原因。再说,这几年麦子也叫化肥惯坏了,病多,原先一亩地能收1200斤,现在连500斤也难收了。年年黄疸,还囊胎,有时候连籽种都收不回来……”

在我的记忆里,故乡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小方块。那时每逢四五月,日子都仿佛扬花和灌浆了。大人锄草、拔燕麦,小儿在田间地头吹麦管,蝴蝶和蜻蜓也在麦田上空扑扇着翅膀,那情景,真是有些诗情画意。收获季节更是令人向往:到处是麦镰割麦的“嚓嚓”声,大人打捆、转运,小儿拾麦穗、捉瓢虫。麦浪滚滚,汗水纷飞,新麦的气息和农家的笑声,都让人无端生出几分殷实的幸福感。

可现在这些人居然不种麦子了!才有几年,这样的情景就要变成回忆。都想发展经济,都不再种粮食了,那这个世界吃什么?

出门去田里转转,再也难寻麦子的痕迹。除了尚未收割的茴香,到处都新植了果树和韭菜。这些种了一辈子小麦和土豆的乡邻,终于在经济大潮的席卷下,悄悄做了经济的俘虏。

蹲在田头,望阡陌纵横,我还是忍不住在心底祈祷:不要走!不要一去不回头!它们定然是有些急躁了、跟风了。它们一个个大包小包呼朋引伴地去外面,一定是不方便的、是心慌的――麦子,回来吧,你们只是去外面旅行了一回!

黯然的模具

静静地,我看见它在驴槽旁立着,上面沾着许多泥水的痕迹。十几年了,这副被我整出几十万块土坯的模具,就像年久失修的茅草屋,破败、颓唐、黯然无光。

那时,我并没有意识到,打土坯是一种超强体力的劳动。看着师傅们有些优雅地将湿土变成了方正的土坯,然后看着他们在休息的间隙,一边吃着主人端上的糖茶和千层饼,一边嘻嘻哈哈的样子,我便觉得土坯匠跟艺术家有得一比。

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等到自己入了这行,自己真正在烈日下一块一块打造土坯的时候,我才如梦方醒:这哪里是培养艺术家的地方?干巴巴的土坯哪里需要什么灵感?“三锹五杵子,二十四个脚窝子”的制坯过程,证明了它与艺术的距离何其遥远!

土要湿土,须装满三锹;杵子要夯五次,不能多也不能少;脚窝子最是讲究,先用单脚将中间踩实,然后双脚把两边并拢起来,最后在杵子夯过之时,及时用脚跟在四个拐角点四下,整个动作要和谐一致、干脆有力,否则,就是“愣杵子”,不是土坯不合格,就是两条胳膊受损。

如此繁杂和实打实地拿捏一番,土坯算是制好了,但接下来的工作更细致,更要小心翼翼,用力稍不均匀,便前功尽弃。杵子立定,右脚踢开模具,然后两手将其撑起。随即蹲下来,伸开两掌,轻轻搬起,然后起身,像丫鬟给主子端水,稳了又稳,终于走到码土坯的地方,眼睛瞄准,不偏不斜地码正,这一块土坯才算大功告成。

当时的行情是一块土坯5分5厘钱,折合当时的粮食价格,我一天下来能挣30斤黄米。我那时年轻力壮,挣钱心切,加上连年大旱,庄稼几至颗粒无收,所以不懂惜力也不算成本,只顾埋下头去,一门心思劳作,唯恐少整了土坯少挣了钱。现在再一算细账,真是有些吃惊:一块土坯按20斤来算,每天整500块,加上坏了的,就超过了10000斤!而这一万斤的东西须靠我身体力行地去完成――而且它还不是成品,还得我一锹一锹、一杵子一杵子地打好、一块一块搬起、一步一步地走着码在规定的地方……

很难想像,那几年时间,我究竟用了怎样的毅力和信念,一个人在村里和村外,将小山一样的土堆变成土坑,将不规则的湿土整成一行一行方方正正的土坯!

摸着两寸半厚的模具,我恍惚又记起了当时汗水淋漓的战斗情景。因为出的是蛮力,晚上睡觉胳膊常常疼得没地儿放,可只要接了活儿,就非得争分夺秒,一刻也不敢歇息……我得感谢那几十万块我亲手打造的“艺术品”,是它帮我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我也决不否认,那种不计成本的廉价劳动,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工作习惯。一晃十几年过去,如今的我算是有了相对稳定的谋生手段,我再也无须起五更睡半夜地去制土坯,但有时早晨起来,我还会莫名其妙地顺手打开门,看看门背后有没有我磨得明晃晃的铁锹。有时楼道里传来“咚咚”的脚步声,我甚至还会对婆姨说,谁这么早就“……”地打上土坯了?

过去的一切虽然都像梦境,缥缈、恍惚,有些不可思议,可我就是舍不得将这些黯然失色的物件丢弃。毕竟,这些粗糙笨拙的模具养活过我,沾着我的汗水和体温。

疯长的芦苇

河滩里,我看见一头驴,它被主人拴着,围绕木桩转成了圆圈。正是夏末,刚刚收了麦子,河滩里的芦苇就像施了化肥,最低也没过了脚踝。若是20年前,这里定然聚集了村里大半的青少年,他们会将近百头牲口赶到这里,然后呼朋引伴去水库游泳,或去园艺站摘果子。小家伙们也不会示弱,一边吆喝,一边脱了汗褂去捕蝴蝶,或去小溪捉鱼和泥鳅……

可是现在这里静悄悄的。淹没在草丛里的毛驴也似乎没了食欲,不时地抬头张望,眼神迷茫而孤单。田埂后面就是园艺站,那些树木葱茏硕果累累的情景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现在只剩光秃秃的田园。一起放过驴的童年伙伴也大多各奔东西,有的甚至去了另一个世界。恍然一梦,那些人喊马嘶的热闹场景突然从我的眼前消失,待要努力追寻时,竟只有模糊的影子。

村里已经很少有人养牲口了,因为多是老人和孩子,他们铡不动草也耕不动田,所以只能将其卖掉。以前光我们这一大家子,差不多就有10头牲口,现在,连一头也没有了。每到耕地和播种季节,都是花钱请人代劳,而骑惯毛驴握惯犁把的兄弟们,只能站在田埂上,看别人的牲口在自己耕种了半辈子的地方来来回回地犁过。这些正经八百的庄户人,从此也没了驴粪煨炕、没了骡子驮东西,他们的驴圈里,堆满了杂物和柴草。

先是因为封山禁牧,村里的羊不见了;接着来了“城市化”,青壮年纷纷涌进了城市,农村学校没了学生;现在牲口也没有了,庄户人一个个变成了甩手掌柜。以后呢?以后还有什么东西要消失呢?难不成所有的村庄都会像那些移民搬迁过的地方一样,荒草萋萋,院墙坍塌,窑洞张开黑口?

我老说等风调雨顺了就搬回老家,我总觉得月还是故乡的明。然而现在,我愈来愈觉得惶惑和渺茫,觉得回家的路变得愈来愈漫长。望着没有一滴水的河滩,望着疯长的芦苇,我的心在下沉、期望在变轻。这些自由蔓延的植物,竟然让我想到了新疆楼兰古城的黄沙、意大利庞贝古城的火山灰,还有传说中沉入大西洋的亚特兰蒂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