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动物幽默故事

动物幽默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动物幽默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动物幽默故事范文第1篇

一、奇诡的想象力

在《莫格里的兄弟们》中,吉卜林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气与秩序的丛林世界。在对丛林世界的刻画中,作家表现出其超凡的想象力。小说中不仅涉及的动物种类繁多,而且各种动物都形象鲜明。加之对动物们生存环境和捕猎场景等的刻画,一个栩栩如生的丛林世界呼之欲出,使读者体验由陌生带来的新鲜感。

首先,吉卜林设计了各具特色的动物角色,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狼妈妈慈祥仁爱,对待人类的小孩儿没有心生杀戮,而是冒险从老虎谢尔汗的口中拯救了他。狼妈妈还给他取了个有意思的名字――莫格里,并昵称他为“小青蛙”,仿佛莫格里是她眼中的青蛙王子。当莫格里要告别山林时,狼妈妈召唤他来到身边,深情地说:“我的光着身子的小儿子,听我说吧,人娃娃,我疼爱你比疼我的狼崽们还厉害呢。”可见狼妈妈的慈爱。当狼妈妈面对凶狠的老虎时,一心要保护莫格里的她瞬间变成了令人恐惧的“母老虎”,其拼命的架势连谢尔汗也不得不灰溜溜地逃走。狼妈妈的这种角色转化更加突出了她对狼孩儿的爱。黑豹巴希拉是作家着力塑造的又一重要角色,它在莫格里的成长道路上充当了引路者和伙伴的角色。它有过与人群打交道的经历,在从人类的樊笼中逃脱之后,重归山林的它因同时了解人类和野兽,因此具有了非凡的智慧。它以一头公牛赎买了莫格里的性命,成为莫格里的恩人。它交给莫格里爬树、取蜂蜜的本领,使莫格里从容地面对丛林。天真烂漫的莫格里不谙世事,它就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告诫他要小心谢尔汗,莫格里都觉得那唠叨像“棕榈树上的坚果一样多”。在巴希拉的教导下,莫格里取来了火种,使自己和老狼阿克拉免于受难。小说中的动物表现出鲜明的性格倾向,如稚拙憨厚的老熊巴卢、正直忠诚的独狼阿克拉、为虎作伥的豺狗塔巴克等。

其次,作家对动物们的生活场景的细节描写,仿佛他在丛林中生活了几十年。精确的描述引领读者置身于丛林之中,从而形成全新的阅读体验。如月圆之夜狼群开会的场景,在吉卜林的描述下,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那是一个大小石头夹杂的山头,群狼的首领阿克拉趴在最高的岩石之上,它的下面狼群围成圆圈。皎洁的月光下,狼妈妈把自己的小狼崽推到月光底下,让狼群的其他成员认识它,生怕自己的孩子被漏掉。而莫格里作为人类的孩子,也被狼妈妈推到了圈子中央。阿克拉依旧以不变的节奏,让群狼们“好好看看吧”,并没有对这个无毛的人类小孩儿产生什么敌意。而老虎谢尔汗则不依不饶地强调这个孩子是它的,口口声声要把莫格里夺走。但阿克拉对谢尔汗完全不以为然,只是说“自由的兽民只听只有的兽民的命令,别的什么命令都不听”。此时的狼群好像是在举行圆桌会议,老熊巴卢首先发声,他认为莫格里对动物们不构成威胁,要亲自教他如何融入狼群。黑豹巴希拉站出来替莫格里说话,并以一头刚杀死的肥肥的公牛来赎买莫格里的生命,使他成为狼群的一员。狼群的会议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感受,一个个鲜明的动物形象跃然纸上,足见作家构思之巧妙,想象力之丰富。

二、幽默的语言

小说中,作家展现出了炉火纯青的驾驭语言的功力,这突出表现在其语言的幽默性上。幽默的语言使作品的受众范围更加广阔,少年在幽默语言构造的情境中与莫格里一起冒险,而成人在阅读这篇小说时同样可以会心一笑,并体会幽默背后的严肃意义。

首先,幽默的语言带给读者畅快的阅读体验。小说一开头,狼爸爸睡醒了准备捕猎,它挠挠痒,打了个哈欠,“把爪子一只接一只舒展开来,好赶掉爪尖上的睡意”。这种描写方式充满了幽默感,把人们传统印象中狼的凶狠形象彻底颠覆。在这里,读者看到的是一只刚睡醒的狼,它仿佛正在揉着惺忪的睡眼,舒展着疲乏的筋骨。而狼爸爸先是“噢呜”一声狼嚎作为铺垫,“又该去打猎了”则表现出崭新的一天工作又要开始了的轻松心态。对于爱搬弄是非的豺狗塔巴克,作家则将其描述为“一个长着蓬松的大尾巴的小个子身影”。这只豺狗对于狼的恭维,“您家的孩子这么年轻,就出落得这么英俊”,更是让人忍俊不禁。塔巴克患上的“狂犬病”,在这里被叫成了“狄沃尼”。与描述塔巴克的幽默相对的是表现幼小的莫格里出现在狼巢时的情景。狼妈妈看到莫格里,不禁赞叹:“多小呀!多光溜溜呀,啊,多大胆呀!”不难想象,一个赤身的小婴孩儿出现狼面前的场景。虽然出于常识,读者会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可因为这幽默的感叹,读者看出母狼没有一点恶意,提起来的心也就放下了。

其次,吉卜林的幽默并不只是为博取读者一笑,其幽默有时是一种反讽,幽默背后有着严肃意义。如在表现反派角色老虎谢尔汗时,这种幽默是明显的反讽。狼爸爸对老虎这样评价:“嘿!难道池塘里的甲壳虫和青蛙还不够它吃的,非要吃人不可?”瘸腿的老虎在狼爸爸眼中只会吃池塘里的甲壳虫和青蛙,这对于一只老虎而言不啻为巨大的侮辱。当莫格里在狼群大会上拿着燃着的树枝威胁谢尔汗时,老虎吓得“两只耳朵平平的贴在脑袋上,眼睛也不敢睁”。莫格里甚至抓着它的虎须命令它:“站起来,狗!当人说话的时候,你必须站起来,否则我把你这身皮烧掉!”不但如此,莫格里还拿树枝抽打谢尔汗的脑袋。我们看到,凶猛残暴同时又奸诈异常的谢尔汗也有非常恐惧的时候,此时的它在森林的野兽面前受辱,在它颜面扫地的同时,莫格里的威严也由此确立。围绕在老虎身上的幽默,作家表现出明显的感情倾向,那就是对老虎的厌恶,这种幽默是一种嘲讽,表现出作家对恃强凌弱、阴险狡诈如老虎一般的一类人的彻底反感。

三、丛林法律背后的深意

吉卜林所刻画的丛林世界无疑是对人类世界的影射。对动物的拟人化描述使它们具有了鲜明的性格特征。吉卜林不仅将人类世界的复杂人际关系投射到丛林中,而且与人类世界紧密联系的法律也被放进了动物世界。在丛林里,动物们遵守“丛林法律”[2]。对于这一法律,作家并未逐一给出律令条款,而是将其内容零散地分布在各个故事当中。如在《莫格里的兄弟们》中,读者可以看到丛林法则的一部分内容。其中有关于保护幼小狼崽的规定:月圆之夜,狼崽会被带领导族群中间,被狼群成员辨认;成年的狼不能以“任何借口”杀死狼崽,否则立即处死等。也有规避自身风险的规定:不许吃人。因为吃人后,会招致人的同类对丛林中的兽民们的疯狂报复。此外还有在丛林中的行事原则――“先动手再出声”,以及关于接纳新狼崽引发争议时的仲裁制度等。这些事无巨细的法律条款使丛林中的动物的生活井然有序,动物世界也由此成为人类世界的楷模。

此外,在其他丛林故事里,“丛林法律”也经常被提及,是整个系列的重要线索。如“丛林法律”有保护弱小动物的规定:在旱季时,任何掠食动物不准在丛林唯一的水源处猎杀麋鹿和山羊。对于“丛林法律”,时任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威尔逊在颁奖辞中说:“丛林法则就是宇宙法则,如果要问这些法则的主旨是什么,吉卜林就会简单了之地告诉我们是:奋斗、尽职和遵从。”[3]这是对“丛林法律”的最好概括。吉卜林的“丛林法律”实际上规定了一种普适意义上的各种动物必须遵守的秩序。在这种秩序之下,动物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带来动物群体的不断繁衍生息和欣欣向荣。吉卜林以其构造的丛林世界为人类建立了一座乌托邦似的理想国。在这个国度里,最高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动物的平等即是人的平等,吉卜林以其动物小说对人类的乌托邦理想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虽然其中充斥着理想化的因素,但他的尝试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吉卜林以奇诡的想象力、幽默的语言塑造了勇武而聪慧的少年莫格里,他那奋发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和充满冒险的激情使其成为那个时代读者心目中的偶像。吉卜林不愧为英国最好的作家之一,他的《丛林之书》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参考文献]

[1] Walter Allen.The Short Story in English[M].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1.

动物幽默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幽默;生活;幽默广告

一、前言

近代广告设计领域里,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从关注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他们运用多样的表现形式,在本质上触及消费者的情感和回忆。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典型的幽默广告,结合各领域学科,试图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发现生活中的幽默创意,把创意变成广告。让消费者对其广告产生另类互动,以发泄或分享消费者内心的感情。通过这种隐喻的方式,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对树立企业产品的品牌也有促进作用。

二、何谓幽默广告

幽默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形成的,与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社会现实有莫大的联系。广告,即广而告之。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广告宣传是一种说服性语言行为,尽可能使用最精练的语言传递最充分的信息,促使观众购买其所宣传的产品的目的。幽默诉求的广告既是一种广告诉求,同时也是一种感性诉求手段。幽默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以诉诸感情的方式,使受众心平气和、心甘情愿地对广告产生好感。同时,幽默广告是娱乐的、风趣的,建立了一种娱乐性的新型消费文化,推动着社会生活潮流的变化。

三、广告需要生活中的幽默

在广告设计里,幽默是一种赢得人心、解决问题的力量。广告大师李奥贝纳说:广告要挖掘产品“与生俱来的戏剧性”。那么幽默正是寻找这一“戏剧性”的最佳方法。

1.幽默广告在内容的创作上往往做到“新、奇、异”,并能戏剧化地呈现出来,以此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受众的想象力,有时利用幽默来让悲剧戏剧化,比理性诉求或情感诉求更有冲击力。

2.幽默广告内容来源于生活,切入点即是出人意料。即合乎情理,又出乎意料,利用这种方法体现广告设计所给生活带来的不平凡,让人在吃惊之余形成深刻的印象。

3.幽默广告常常利用日常生活的巧合点,使广告的传播内容贴近消费者生活,令人倍感亲切、愉快,降低对广告的戒备与反感。也有一些幽默的广告,幽默本身和产品无关,而是通过一些其他社会上戏剧性融合到广告中来,也能产生幽默效果。

四、生活中幽默广告的表现手法

1.生活中幽默广告的拟人化手法

拟人是指将所要表现的对象予以人格化,并赋予形象以新的涵义,而拟人广告就是赋予产品人的各种情感,思维力,记忆力,语言,人的动作,人的体力等。在广告执行中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可采用漫画、摄影、绘画等图形表现形式,借助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趣事或熟知的童话、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等素材来形成画面幽默诙谐的情趣。便是设计师以拟人化的外观,讽喻的幽默表现手法呈现保护珍稀动物这一主题思想。设计师把在现实猎人打猎的动作和姿态赋予母狮子,让观众为母狮子的动作感到滑稽的同时更深感人类自身的悲哀,从而激发受众保护动物、尊重动物生命的情怀。这种拟人化表现的幽默广告可以说它是一种人性的写照和观念的释放。旨在通过形象式的幽默造型语言,侧面讽喻人类毫无节制地对动物的滥杀。设计师把现实生活中极致的无礼、粗野、转化为可爱、幽默,将自嘲转化为人类共同的使命和信念,把讽刺的景色幽默变为公益海报作品。

2.生活中幽默产品设计的讽喻、自嘲手法

讽喻、自嘲的设计手法是通过生活中富有幽默情趣并寄寓深刻哲理的虚构的故事和出人意料的情作形象比喻,来阐明某种道理或表达人们内心世界不为人知的一面。以交通工具为媒体的戒烟药广告,设计者巧妙地把人类吸烟时的吐烟动作和公交车的排烟窗结合在一起,夸张地讽喻吸烟有害身体健康,应坚决戒烟。幽默是人类一种特别气质,它能让人与人交往有趣和谐,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生活中的讽喻、自嘲作为幽默设计语意导入广告,在人们的生活起到了缓和调节的作用。

3.幽默产品设计的夸张手法

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又是一种表现形式,其特点都是夸大其词,作为广告的一种创作手法夸张集中体现在突出描写商品的某个细部特征,将其放大或变形,把事物的特征推向极致,给人以眼球一亮的感受,从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良好的传达了产品信息。

五、幽默广告设计市场前景

纵观古今中外的平面设计史,我们不难发现国外的幽默广告存在的历史久远,而在中国幽默广告处在萌芽阶段,修正和发展的空间很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社会经济、文化和信息等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商业竞争更趋激烈,对广告设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现代广告需要面向世界的个性语言,而幽默正是沟通个性的最佳桥梁。为适应这一时代潮流,结合中国的文化和人文背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幽默广告形式便是当下广告设计的使命之一。在社会压力有增无减的形势下,会有更多的消费者愿意接受能使自己快乐的幽默广告。

六、结论

本文通过对生活中幽默广告的分析,幽默广告设计创意来源及生活中幽默广告市场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幽默广告的创意应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瞬间的现象化再现。设计师要想设计出让人会心一笑,能够打动受众的广告,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积极的态度。具备仔细观察生活的能力,拥有大量的生活体验,并善于发现生活。

2.幽默广告设计以俗成公约为基础,以一种追求夸张的逗乐,实质是反映人类对生活某些方面的不满和对伦理道德观的幻灭的一种表现。是个人受社会伦理道德等条件约束的解放,以消减使用者自身压抑的感觉,通过代入角色想象的过程,人们可以在使用的过程获得心灵的释放。

3.幽默广告要以简洁明了的手法设计,让消费者第一眼看到就能产生共鸣。在体验幽默广告的过程应当像讲述一个简单而有趣的故事。幽默广告在充满压力的社会中扮演着分担压力的角色,人们希望通过欣赏生活中幽默广告的过程中获得快乐。人们在欣赏幽默广告的同时收获了一种精神价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广告设计应抓住消费者这一特征和市场,把幽默设计作为广告设计的形式主导,创造一个受众与广告主双赢的设计风气。

参考文献:

[1]方裕民,林铭煌,廖军豪.“失谐—解困”理论与设计逻辑中的幽默理解历程[J].设计学报,2006(6).

[2]萧飒,王文钦,徐智策.幽默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李凤宁,林振阳;李安胜.依产品设计观点探讨消费者购意愿之研究[D].应用艺术与设计学报,2008(3).

动物幽默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生动

幽默

这套书一共10册。它以幽默的口吻、新鲜的视角介绍了10种可爱的动物:蚂蚁、乌龟、鳄鱼、鼹鼠、狐狸、蜗牛、青蛙、企鹅、猫头鹰和刺猬。有趣的画面、通俗易懂的表述,活化了一个神奇有趣、让人遐想联翩的动物世界,让天性喜欢动物的孩子爱不释手。这套书的文字被浓缩到极致。与文字相对应的图画也很简约,但色彩极其艳丽。

作者永田爷爷还将自己的感受放在每本书的开头和结尾,形成了一种观察日志的范例。这是一套专为小朋友设计的科普绘本。会让小朋友读起来兴趣盎然。

文字简洁,画面布局清晰,更适合小班的孩子阅读。

《宝贝,妈妈爱你》系列

关键词:

温馨

感恩

作为一套原创科普童证绘本,不仅仅在传播科学知识,更是以感恩和爱为主题,用丰富的色彩和温情的故事,通过童话中的小生灵,让孩子在快乐中了解自然,在感动中塑造人格,在付出中感悟神圣。书中所附的DIY书签,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阅读之余,感受游戏的快乐。

这个系列包括《大麦》《风滚草》《红樱桃》3本书,都是关于植物如何繁衍生命的故事,如《红樱桃》包含两个故事。一是红樱桃妈妈利用人和鸟传播种子,二是小豆荚妈妈用顽皮的方式繁衍生命。每一个故事都充盈着生命的喜悦,演绎着自然的温情。让孩子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感悟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和人性之美。

对那些喜欢追问生命起源的中班孩子来说,这套绘本是很不错的生命教育读物。

《神奇校车》第一辑

关键词:

探索

刺激

童书榜长期位居前茅的经典科普绘本。在美国销售逾5800万册,已被译成10多种语言,行销全球。它将奇特想象和抽象的科学知识完美融合在一起,情节惊险刺激,语言生动爆笑,对话童稚可爱。知识却清晰严谨,展示了一种新奇的、迷人的、另类的自然科学教育方式。

动物幽默故事范文第4篇

笑不一定是幽默的连带物,还由身份造就。乞丐坐在垃圾箱盖上笑叫傻。明星搂着狗笑叫幸福。

人一阵儿幸福一阵儿痛苦。人的笑也不都是快乐。人,在笑的领域深不可测。一名囚犯被斩首前,回头见刽子手平端一把虎头大刀。他央告:“兄弟,我后脖颈长个疖子,下刀躲着点。”还有一名囚犯,贿赂刽子手磨磨刀。执行时,人头“唰”地落地滚出十多米,边滚边出赞语:“好快刀!”又一人脚长痈,疼痛。他把墙壁掏个洞,伸脚至邻家。人间其故,答:“上他们家疼去。”

故事是故事家编出来让人笑的,情境是人的痛苦、死亡与病患。对此,人笑得出来吗?你刚才不已经笑了吗?笑不光代表欢乐,还包含残忍的一面。残忍又意味着超脱。人心本来就没有善良质地。小孩子胆怯而善良。依赖母亲。当母亲脚踩西瓜皮摔得个仰八叉后,小孩子放声大笑,而不问母亲是否疼痛。

孩子为什么会笑?

因为出人意料。出人意料是笑的源泉之一,小孩子没想到母亲还会来这一手。

还因为解构权威。权威狼狈不堪之时,地位低下的弱者乐不可支。弗洛伊德在谈到幽默的病理学原因时说过:“笑话重新分配力量,迫使超我允许自我获取一些满足。”如同父母在孩子面前无能、无智(否则不会摔倒)而显出可笑。孩子长大,譬如长到三十岁,看到父母摔倒之后不再笑,弱者变成了强者,喜剧转为悲剧。

这里说的不是父母窘困给孩子带来欢乐,说孩子在笑和母亲之痛之间优先选择笑。笑的不可遏制性是人类的先天秉赋。人们知道,笑来得多么快,像电一样。笑来了只好笑,没办法拒绝。也证明前面说的一个推论一人其实没什么良心,所谓良心大多得自后天教化。小孩子不装假,该笑就笑,情绪与道德无关。

笑,有时不回避残忍。可是,有的人―边笑―边流下眼泪是因为什么?笑和哭不在大脑同一区域,情绪也接不上,泾渭何以合流呢?前面说过,笑是突然“来”到的,无法抵制。而泪水是良知对笑的抗议。人越笑良知越痛,悲伤浮上心头。

动物的武器是爪、牙、喙、刺、屁。人类也拿爪牙当作武器,另备刀枪剑戟、锐棍叉耙,狗牌撸子汉阳造,直升飞机阿帕奇;还有一样利器叫笑。仔细―想,以笑充当利器不仅费解而目好笑,然而事实如此。

――当草根面对权威,笑是他们随身携带却无法收缴的佩刀。权威手握生死大权,咆哮、震怒,草根们却笑了,此刻的笑侮辱了权威。人放松的时候才发笑,脸上三十三块肌肉松弛协调,膈与不随意呼吸肌自主运动,内心喜悦,人哈哈大笑。“别人描述这是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你却认为这是个玩笑。”(弗洛伊德)笑比刀都厉害。

笑颠倒了尊卑的位置。

强者何以被弱者的笑所激怒?研究幽默的专家对此颇感棘手。德奥学派的精神现象分析专家认为:

笑本该是胜利者的权利。或者说,胜利者才有权利笑。卑贱者、穷得连下顿饭都没着落的人如果笑了,显示着一种优越。这当然费解,卑贱者有什么优越?这是人之生命的奥秘之一,简称自由的尊贵,也叫选择的尊贵。古今的文学作品,除去史诗推重崇高,其余都包含着讥讽,利用笑嘲弄权威、贵族、伪善、伪真与伪美,嘲笑秩序甚至于生命与时间。中国讥讽作品少的原因恐怕是让秦始皇及后世列皇烧掉了。西方的文化传统,正经中包含着野蛮。野蛮来自盎格鲁・撒克逊人、高卢人和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冲击碰撞。正经来自罗马、希腊、奥斯曼帝国以及教会。野蛮的活力更新着欧洲人的版图与文化,莎士比亚戏剧最初的小剧场演出也粗鄙不堪。欧洲古典文学中的讽刺抨击俯仰皆是,斯威夫特、拉伯雷、奥斯丁和塞万提斯挥舞笑之利刃砍杀生活中的荒谬。这些作品粗鄙而生动,公民意识、民主和科学精神正从这些粗鄙的传统中生长出来。中国的文学传统则属于另一回事,言志(什么志?),载道(何为道?),一句“温柔敦厚”变为剪除文学性腺的铁钳。晚至晚清出现的谴责小说,怨毒胜过幽默,不好笑。笑在中国的经典里没什么地位。不管所谓国学多诡秘(兵家)多荒诞(神仙术),都在流传,笑的作品却少有传世。

动物为什么不笑呢?此话也许应该这么问:

――动物为什么要笑呢?

动物幽默故事范文第5篇

“宝贝们,现在是游戏时间,告诉老师。你们有什么好点子呢”超卡哇依的美女老师笑嘻嘻地问。

几个宇宙无敌超级可爱的王子眨着迷人的眼睛,“老师,要不你讲故事吧”帅气的裴俊嘟起小嘴说。

“好主意,宝贝太聪明了,和老师想到一快去了,大家说讲什么故事呢”爱吃小孩豆腐的老师在裴俊粉嫩的小脸上重重的“啄”了一下。

“老师,我说,但是你不可以亲我噢”和仙女一样可爱的林雨梦闪着长长的睫毛:“老师,我觉得还是讲幽默的故事好了。”

这关心老师的小孩才会有的答案啊,因为我们美女老师最擅长这个。这是一个童声响起:“好没创意啊,老是讲幽默的故事,超无聊的”

还模模糊糊的被人吵醒的龚成揉揉小眼睛,小桌子上又一滩口水。老师实在想不出什么,只好笑的很勉强地问我们的小恶魔-左霖臣:“宝贝,那你觉得讲什么故事好呢?”

稍稍垂下眼的小恶魔左霖臣漫不经心地说:“宝宝老师,说了你可不能生气啊”

“宝宝老师不会生气的拉,乖宝贝,就不要卖关子了,快说出你答案吧”

“我们讲鬼故事好不好!” 左霖臣朗生郎气地说,“那个,老师,你的脸好恐怖噢,是要配合故事吗?”

宝宝老师含泪奔向办公室,因为她最害怕鬼了,雨梦劈里啪啦地鼓掌说:“哇,你说了好长的一句话啊,羡慕死了!”

臣从小就喜欢灵异事件,从此开始了他的灵异生活。不过此话是后人所说的。

某天,是霖臣的破壳日,雨梦去他庆祝:“霖臣,生日快乐!”雨梦拉住他酷似猪蹄的手,“我有个礼物送给你噢,跟我来吧”

两个小宝贝手牵手走向花园。“霖臣你看,可爱吧”雨梦指向那多在角落里的兔子说“这是我在花园发现的,多好看啊!”

“哇,好可爱啊,不过它的腿好像受伤了噢,在冒血啊!”霖臣一边说一边拿出自己的小手帕给它捆绑。可小兔子不领情,总扑腾不停。“终于捆好了!”霖臣叹了一口气说,好像搬完了所有物品的装卸工。

“不如我们把它杀了,这毛好舒服啊,做围巾一定超好噢!”雨梦说“你就答应我了吧”

“不要,放了它吧!”

“为什么呀?”雨梦并不是对所有小动物都很有爱心,她是个十足的动物“天敌”

“你看到它腿上那像月亮的疤了吗?听妈妈说,那是精灵的标志,说不定它就是我

的精灵,我要好好的让它报答我噢。”霖臣俯下身子对小兔子说:“小兔子,你以后可要当我的准新娘噢!”小兔子竟然听话地逃走了,不过有点勉强,几步一回头,似乎有点依依不舍,最后,飘逸的影子消失在了树林深处。

“霖臣学长,答应和我交往吧,不然做朋友也行啊!”

“不好意思,我对同类有兴趣,我是正常的男生”左霖臣认认真地回答,女孩哭着跑开了,“霖臣学长,你好过分!”

“长的那么像恐龙,还有意思打我的主意。那也别怪我无情啦!”

“呵呵,霖臣看来你还在想那天的小兔子啊。你就那么喜欢它吗?”雨梦打趣。光想像就让人血脉膨胀了,那可是凄凉的恋啊。

动物幽默故事范文第6篇

1 细致观察画面及角色的夸张形态,理解绘本内容。

2 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感受故事的幽默诙谐,喜欢阅读绘本。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魔豆”传奇》人手一册,绘本PPT。

经验准备:1 幼儿对绘本中火烈鸟、鬣狗等动物的形象有一定的了解。

2 讨论:你有放过屁吗?知道人为什么会放屁吗?吃了哪些食物容易放屁?动物会放屁吗?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扉页,猜测故事内容。

师:封面上有谁?臭鼬在干什么?其他动物是什么表情、动作?

猜一猜这个故事可能讲了什么?

二、集体阅读绘本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1 阅读绘本第2~3页。

师:这是一位动物园管理员,动物园管理员的工作是什么?现在他在干什么?

动物园里谁的身体上有这样的触角?章鱼伸出他的触角到底想干什么呢?

2 阅读绘本第4~5页。

师:章鱼取到钥匙后是怎么做的?(用钥匙打开了笼子的门,逃了出来。)

3 阅读绘本第6~13页。

师:画面上还有谁?动物们的心情怎么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观察动物们的神态、动作,并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进行表述。)

动物园里这么热闹,管理员有没有醒?

4 阅读绘本第14~21页。

师:臭鼬放了一个屁之后,其他动物都是怎么做的?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屁?

教学心语:这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场景,一个意料之外的屁完全搅乱了派对。“放屁”这件事本身会让人觉得尴尬,但在故事里完全成了一个笑点。在这样自然、轻松的氛围中,幼儿通过一连串的画面,观察动物们厌恶、无奈、喜感的各种表情,并把自己的发现与同伴分享,从而增进幼儿与同伴、教师的情感、语言交流,也提高了幼儿语句的组织和词汇的运用等能力。

5 阅读绘本第22~24页。

(1)讨论:这股臭味传到了管理员的鼻子里之后,你觉得他会怎么做呢?(发散幼儿的思维,鼓励幼儿想出多种故事发展情节,如:他会捏紧鼻子,赶紧把动物们都关进笼子里。)

(2)师:管理员认为是谁放的屁?你觉得他会怎么做?(管理员以为是自己放的屁,怪自己吃多了豆子,这样他也不会追查动物们做过的事了,“魔豆”帮了动物们一个大忙呢!这真是一个傻傻的管理员啊!)

三、完整阅读绘本,讲述故事内容。

1 提出阅读要求。

师:现在请小朋友把椅子背后的书拿出来,一页一页地翻看绘本,一边看,一边说一说,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 自由阅读绘本。

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观察幼儿基本阅读技能的掌握情况,指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教学心语:中班幼儿还不一定能完全掌握阅读的技能,如从封面开始阅读,一页一页地翻看,仔细观察画面等,因此教师在巡回指导时,不仅要了解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掌握,也要注重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阅读方式。

3 完整欣赏绘本。

请幼儿与教师一起翻阅绘本,并用绘本中的语言讲述故事内容。

小知识便利贴

鬣狗: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狗,颈后有长鬣毛,头比狗的头短而圆,毛棕黄色或棕褐色,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

朋克:①摇滚乐的一种形式,追求不谐和音和怪异个性的风格。②指极端个性化、带有颓废反叛意味的风格,也指追求这种风格的人。

鼬:哺乳动物,身体细长,四肢短小,附近大多有臭腺,可以驱敌自卫。毛有黄褐、棕、灰棕等色。

读后留言

嘉华:真是有点恶心,臭鼬的屁太臭了!

动物幽默故事范文第7篇

儿童文学是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从古至今,人们对儿童文学的研究从未停止。儿童文学无论是语言抑或是情感表达方面,均有别于其他文学形式。儿童文学读物专门为儿童创作,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目前,国内外关于儿童文学的研究很多,为进一步丰富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笔者特选择本课题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儿童文学读物的认识和了解。

一、儿童文学的概念界定

何谓儿童文学呢?截至目前,对儿童文学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界定。王泉根(2009)编撰的《儿童文学教程》指出:儿童文学也可称之为少年儿童文学,其阅读对象为十八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依据读者的年龄层次不同,可将其分为如下三个层次:(1)幼年文学;(2)童年文学;(3)少年文学。基于上述概念界定,我们可将儿童文学简单理解为:是针对十八岁以下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形式,它是整个文学大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儿童文学读物是儿童最爱的文学形式

在苏联学者梅拉赫看来,艺术作品均是有生命的。不论是任何文本形式,唯有读者真正参与进来,对其进行欣赏和阅读,才能赋予文本以灵魂。因此,从接受美学角度审视,我们可发现唯有那些可被儿童接受的文学形式,方能真正受到儿童的喜爱,其文学价值方能真正得以体现。儿童文学读物无疑是儿童最喜爱的文学形式,具体主要体现在如下两点:

(一)儿童文学的语言魅力

众所周知,儿童的审美经验及认知水平均有限。因此,儿童文学的语言大都通俗易懂,内容也较为活泼、浅显、轻快,所用文学语言也大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词汇。儿童文学读物描述的内容大都是具体的,再加上轻松活泼的语言运用,往往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成效。此外,儿童文学的语言运用亦充满形象性。儿童读到这些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时,可以获得更多愉悦的情感体验。正因为儿童文学读物独特的语言魅力,才使得儿童文学读物成为儿童最喜爱的文学形式。

(二)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

对于每个儿童而言,玩游戏是其天性。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得其乐、摆脱成人的束缚,获得更好的情感宣泄,体验到精神的愉悦。在儿童文学中,不同程度上渗透有游戏精神,这种游戏精神正是儿童普遍喜爱的。儿童文学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出充满游戏性的美好世界,通过阅读文字让儿童更好地体验到自由、快乐,实现自身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达成的游戏愿望。

三、儿童文学读物的具体分类

儿童文学读物有很多形式,具体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动物小说

所谓动物小说,即是指以动物为小说主角,通过特定环境及故事情节描述创造的一种叙事性儿童文学作品。动物小说将动物视为有思想、有感情的生命个体,在小说中对相关动物的命运、生活及遭遇进行描述,进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引发阅读对象对生活、生命及人生的思考。典型的动物小说主要包括:《酷熊贝鲁克的烦恼》、《春田狐》、《大泽蛙国》、《最后的藏羚群》、《秃尾巴的捣蛋鬼》、《蚂蚁王国的奇闻》等。通过上述动物小说的阅读,可将儿童带进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帮助儿童从小建立环保意识,引导儿童亲近自然。另外,动物小说中塑造的各种可爱的动物形象也会更好地引发儿童的阅读兴趣。

(二)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讲述的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涉及:(1)儿童的社会生活;(2)儿童的学校生活;(3)儿童的家庭生活;(4)与儿童相关的历史事件及自然世界等。儿童通过阅读儿童故事在极大程度上可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如探险、好奇及求知心理等。通常而言,儿童故事的篇幅不会太长,大都短小精悍。在情节描述方面虽然较为简单,但却极为生动有趣,较易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儿童故事具有三方面特征,即完整性;生动性;口头性。正是基于上述特征,它才能更容易地引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在我国,《贝瓦故事》《儿童睡前故事大全》等均是经典儿童故事的代表。

(三)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读物的重要表现形式,深受儿童喜爱。童话具有幻想性特征,纵观国内外所有童话,均具有较强的幻想性特征。童话故事作者在创作童话时,会积极运用自身想象,有机构勒出一个虚幻世界。在童话世界中,充满着奇异的事物,且都传递着快乐,可极大程度上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此外,童话还富有隐喻性和游戏精神,语言具有幽默性和模糊性。阅读童话时,儿童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童话世界,享受童话世界带给自己的喜怒哀乐。《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及《一千零一夜故事》等均为童话的经典之作。

(四)儿童诗

儿童诗较为适合6~12岁之间的儿童阅读、吟诵,亦是儿童极为喜爱的文学作品形式。儿童诗涉及题材广泛,主要包括:(1)社会生活;(2)校园生活;(3)家庭生活;(4)自然;(5)人物等。在所有儿童诗中,反映校园题材的儿童诗占大部分。之所以产生此种情况,主要因为6~12岁之间的儿童主要生活在校园中,反映校园题材的儿童诗更易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儿童诗的文字内容大都较为浅显易懂,在写作手法上喜欢采用象征、比喻及拟人的修辞手法。除此之外,儿童诗还往往具有诙谐、幽默的趣味元素,符合儿童的天性。例如,我国著名作家金波创作的儿童诗《春的消息》便是儿童诗的典型代表。

(五)儿歌

儿歌的形式大都较为短小、精悍,儿童诵读起来也容易,适合记忆。儿歌大都运用较为简洁优美的韵语创作,其内容不仅生动活泼,阅读起来也较为琅琅上口,极为符合广大儿童的认知特点。古时,儿歌也被称为童谣。童谣在民间广泛流传,不同程度上具有民歌的韵味。发展至现代,很多作家和诗人会专门为儿童创作儿歌。因为其读者对象较为明确,即为儿童,所以,作者在创作儿歌时,往往会下意识考虑到儿童的认知特点及审美能力,创作的儿歌也大都生动、有趣,如儿歌《平平搭积木》等。除此之外,儿歌的形式大都节奏明快、极富感染力,并富有一定的音乐美。

(六)儿童散文

儿童散文亦是儿童文学读物的重要表现形式。儿童散文大都为作者对自身童年生活的回忆,极为适合儿童欣赏及阅读。儿童散文具有散文的典型特点,即在选材、形式及写作手法上均表现的极为灵动和自由。正因如此,儿童散文才更符合儿童的率真天性。通常而言,儿童散文往往充满更多个性化特征,抒发人性情感,描述的大都是作者童年时期的真实生活和客观感受,充满着浓浓的儿童情趣。

四、结语

动物幽默故事范文第8篇

在以快乐为旨归的儿童文学创作中,幽默精神是它的本质追求。“幽默实在是儿童的一种天性,一种最富有人类自由意志和最接近人类思维原初特征的活生生的本质精神。”每个孩子都喜欢读那些让人发笑又让人受益的幽默儿童文学作品,作品中充满着的许多生活中存在却常常不被发现的“幽默”,可以让孩子和大人读得津津有味而且回味无穷。“幽默可以说是儿童文学最可爱的天性。这是因为,在儿童的生活和情绪中,本来就充满着游戏的欢乐,幻想的妙趣,可掬的稚态,日日出新、天天向上的智力——这一切,都是儿童文学作家提炼幽默的艺术品的丰饶的天然矿石。以表现儿童的生活、情绪和幻想为内容,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品德、智慧和人生力量为宗旨的儿童文学,喜剧性的幽默作品自不待言,就是最具悲剧意味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中那种凄苦的幽默况味,也是造成其强烈的艺术效果不可缺少的因素。可见,把幽默视为儿童文学最重要、最普遍也最讨喜的美质,是大致可以成立的。”幽默不光是让读者仅仅是觉得好笑,而是“使人笑过之后,脑子里还会留下一些值得思索、应该记住的东西。也就是说,比起滑稽和逗乐,幽默有更深的意蕴,更多的含义”。我们所认定的幽默应当有两重含义:其一是少年儿童本身所作所为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幽默,其二是作品本身体现出来的幽默。前者是一种内容表现,后者则是一种精神旨归。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进一步升华。

先前的文学一直奉行“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的观念,因此许多时候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50-70年代的儿童文学创作中也有不少能够彰显儿童幽默精神的作品。如前面提及的柯岩的《小红马的遭遇》就是如此。小洪洪将小红马埋到地里被小朋友们指责为“自私的糊涂虫”,但是他却有他的道理:“种子种下能开花。/小树浇水就长大。/我想组织骑兵队,/所以种下小红马。,/让它快快来长大,/让它结出很多马。/咱们一人骑一匹,/给叔叔帮忙去呀!”作品将洪洪对外部世界的观察通过一个小的举动表现出来,让小朋友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却又会觉得不无道理,正体现出一种真正的幽默精神。《眼镜惹出了什么事情》写“爸爸”还有十分钟就要上班,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眼镜,全家人一片忙乱,最终却发现:“小弟已经睡得很熟,/他的脸上又疑问还有忧愁,/身边堆着那么些本翻开的书,眼镜嘛,就架在那有学问的翘鼻子上头!”原来,弟弟认为爸爸的学问是眼镜给予的。将弟弟天真烂漫的童真展示出来,让读者获得幽默感的同时,对少儿形象也印象深刻。但是像这样的作品在当时因为并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或者主流建构意识而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新时期以来,很多儿童文学作家和儿童文学理论家都不同程度提出幽默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其实就文学,我认为乐——快乐之乐是主要的,儿童文学是快乐文学,生命文学,而不是悲怆文学,死亡文学。基于这一观点,我认为当前中国儿童文学比较匮乏的是快乐与幽默,换言之,缺乏幽默化。为什么要寓教于乐,为什么不能释放乐的本能、乐的天性,以乐为目的而不是手段来从事我们的儿童文学创作呢?”1993年和1998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连续推出了两辑17本的“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丛书”,可以说将新时期以来的儿童文学的幽默精神提升到极至。在这之后,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进一步推出相应的幽默儿童文学原创作品,到现在已经有50多种,成为该社持续出版时间最长,出版品种最多的原创儿童文学丛书。

儿童文学中的幽默精神往往是通过作品中的幽默成分而形成一种整体的艺术风格。我们看看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和《女生贾梅》就可以看出,作者通过贾里和贾梅的所作所为所体现出的幽默进而构造出了整本小说的幽默精神。作品以贾里和贾梅的日记来贯穿作品始终,不光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而且更好地揭示人物心曲。如《男生贾里》第一章的“舞台明星”中开篇就引用了贾里的日记:“我敢下赌注,世上像我这样不走运的男生并不多。假如我没有个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妹妹;假如妹妹不是那种天资平平娇气十足的女孩——退一万步讲,只要她不在我们学校上学,那我就能节约许多脑细胞,或许还能出类拔萃大名鼎鼎;可惜,这都是幻想。为了这个同校同级娇滴滴的妹妹,我被一连串麻烦包围了。很想有朝一日把所有被妹妹牵连的男孩组织起来,成立一个苦恼哥哥协会……”我们在了解贾里真实的想法的同时,立马感觉到幽默的元素蔓延开来。贾里是一个调皮不太听话但是不乏创见,并对当下一些问题有着成人般的思考。这个擅长恶作剧的男孩子,却靠着自己的聪明伶俐获得成人世界的认可。在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全国第三届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的19部作品中,《男生贾里》名列榜首,这无疑体现了大家对它的认可。后来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也深受少年儿童和家长的喜爱。《女生贾梅》是《男生贾里》的姊妹篇,相对贾里而言,贾梅就是一个人见人爱的乖乖女。秦文君通过贾里、贾梅一对兄妹展示了少年儿童面临的十分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种做法在后来的《小丫林晓梅》、《小鬼鲁智胜》中得以延续。甚至可以说,秦文君的贾里贾梅系列对后来的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和广受欢迎的系列电视剧《家有儿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韩辉光、张之路等人的小说也体现出鲜明的幽默性。如韩辉光的《特色学校》通过一个三流中学办文学社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体现出现实生活中幽默,同时也对当前的教育提出了发人深省的问号。短篇小说集《校园喜剧》一方面以其智慧发现校园生活本身所蕴含的喜剧性,强烈打造幽默性,另一方面又洞察校园生活中的不谐音符,以幽默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与憧憬。比如《校园插曲》写学校让一个“牛皮”大王当一天的校长,他任职的一天里修改作息时间、组织打鸡队、到教室听课等,而最终的结果是“不少人跑去校长室包围住饶校长,强烈要求让我继续当校长,要饶校长退居二线”。“牛皮”在一天里“为所欲为”,充满了机智与幽默,获得了同学们的强烈认同,而这正折射出当下学校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张之路的《足球大侠》则把握住孙天梦到学校后一系列的举动将学生的神态、动作、衣着、语言、学习等都揭示出来,很有幽默感,同时主人公的一举一动与自己的言说的不一致也造成了作品幽默的效果,有着强烈的整体感,而这正体现了幽默已经成为作家的一种自觉追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梅子涵的《女儿的故事》。在作品开篇有一段题记表达了作者的创作想法:“这是写给所有孩子和家庭的。/如果你会笑起来,/那因为日子本来是这样;/艰难和苦恼,/则是人人没有例外,/我们和孩子是在一起长大。/有笑声和眼泪才是真实的,/不要等到成为绵长的记忆才享受,/一开始,/就已经很精彩。”作品通过对女儿梅思繁的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动进行描写,将少年儿童固有的幽默表现出来,使得儿童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同时,梅子涵还扩充了幽默的内涵与表现范围,在他看来,“幽默不见得一定是轻松、喜剧的生活的延伸,也可能来自沉重和不幸。”这在作品中得到鲜明体现。同时,这部长篇小说还有一个显著的特色,那就是“反长篇结构”,“不以精心的谋局来组织,而是钟情于生活本身的随意、零碎,只以成长的大主题来统贯它们”。这就体现了幽默其实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是否发现,如何发现。

童话方面,汤素兰的《笨狼的故事》,一变以往狼在童话中只能扮演反派角色的套路,以33个既独立成篇又贯通一气的小故事刻绘了一只可爱的小笨狼。小笨狼笨得天真,笨得善良,笨得滑稽,笨得逗人喜爱。在一系列悖理反常、不合逻辑、弄巧成拙、好心帮倒忙的情节中,洋溢着幽默的生趣与光彩。试以《笨狼进城》为例。笨狼打出租车吓跑了司机,只好自己开车;因为不懂交通规则闯了红灯,却让交警目瞪口呆;更有意思的是作者用一种狂欢化的语言表现笨狼到最大的百货商店后的情况:“商店里的顾客和营业员从来没有见过一只狼跑来逛商场,顿时乱作一团。试衣间的门被挤破了,柜台底下人堆人。商店经理用一个塑料桶罩住自己的脑袋,以为这样最安全。一个正在给女人买洋娃娃的年轻妈妈,吓得把女儿和洋娃娃弄混了,抱着洋娃娃就跑,反而把宝贝女儿丢下了。”这种幽默得源于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了如此场景,原本就让人大笑不止,现在作者却将它们安在一只笨狼身上,其幽默性更是不言自明。在“笨狼”这一形象上,附丽着一个热爱生活、勇于探索,但是因为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而常常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孩子形象。作者着力表现“笨狼”之“笨”,并不是一种嘲讽,处处显现的温情,使得不少尴尬被充分轻喜剧化,这样就会对孩子们起到揽镜自照的作用。可贵的是,《笨狼的故事》虽然是童话,以“笨狼”为表现对象,却并没有忽视“笨狼”的动物性,同时也并没有脱离大森林和动物世界这一具体语境,因此可以视作别具一格的动物小说。

郑春华早先以一部《甜甜的托儿所》而在儿童文学界崭露头角,《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是一部介于童话和生活故事的幼儿文学作品,给人一种明显的轻灵和幽默的感受。她在生活寻找“有意味的东西”,因此并没有按照典型化、理想化的方式来表现生活、描写人物。在她笔下,“大头儿子”不是那种公认的“白白胖胖”可爱儿童形象,而是皮肤微黑,稍胖,皮肤下的肉才是雪白的孩子形象;“小头爸爸”也不是整天忙着工作,回家只会教育孩子的父亲形象,而是整日围着儿子转,对孩子、老婆呵护有加却又不乏精明和聪慧的典型上海男人形象;而“围裙妈妈”则是一个整天忙于家务,对孩子的缺点给予极大宽容和理解,在并不放纵孩子的同时赋予孩子最大的自由。可以说,“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构成了三口之家是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的典型缩影,普通而又平凡,却让人随时感受到幽默的流淌,这在于作者能够把强烈的现实性和浓郁的幻想性完美地结合起来。孙幼军早在1961年就出版了长篇童话《小布头奇遇记》,以其幻想性与幽默性影响了几代孩子,展示了自己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的才华。新时期以来,他继续发扬自己幽默的传统,创作了《漏勺号漂流记》、《怪老头儿》等。如《怪老头儿》讲述的是小学生赵新新与一位具有奇幻色彩的“怪老头儿”交往过程中发生的种种趣事。赵新新身上有着善良、纯真、诚实、正直等美好品性,但是同时也是一个柔弱无助常被忽略,并且有着自己苦恼的孩子,作者有意识以赵新新为叙事视角,使得作品与孩子对接更加容易,从而获得少年儿童的强烈认同。作品幽默性的根性在于“怪老头儿”能够主动走进孩子的世界,他是“成人世界排除与孩子们握手言和的亲善使者(也许更像是从成人堡垒叛逃到儿童天地的投诚者)”。对于“怪老头儿”这一童话形象的价值,有文学史家如此评析:“他是从成人世界中推出的一位能理解、关爱并救助孩子的经典代表。郑渊洁笔下的孩子们虽能借助种种宝物与神力,终究还是自己苦苦挣扎于成人世界的压制,要再令人窒息的教育方式及不合理的对待中自救,而怪老头儿则是成人世界的一员,他跨越年龄障碍与心理鸿沟,主动进入孩子的世界,切实地理解并帮助柔弱无助的他们,这是典范、榜样,也是出路,是中国少年儿童身心获得释放的出路,也是成人们靠近儿童心灵、同时解决自身的出路。”

诗歌方面,任溶溶的作品集中体现了幽默精神。他首先在诗歌的创作形式上就力求达到游戏性的特征。任溶溶的很多诗歌的标题就很值得玩味,给孩子们造成鲜明的吸引力。如《这首诗写的是“我”,其实说的是他》、《我牙,牙,牙疼》、《半个童话的历史》、《请你用我请你猜的东西猜一样东西》、《有一个会分身法的人,他是谁?》《我爸爸的爸爸的爸爸,说他一辈子都在看童话》、《大王,大王,大王,大王》、《我的一个大发现:妈妈为什么叫妈妈》等。“诗要引人入胜,开头即要吸引孩子,让孩子跟着你走……,儿童诗最好从题目起就吸引孩子,诗的结尾要有回味。”任溶溶的作品证明他确实是将诗歌的游戏精神贯穿始终的。发表于1962年的《(铅笔历险记)的开场白》在这三方面都做得堪称典型。首先诗题就具有浓厚的童话色彩,颇能抓住读者。在诗的开头作家尽力渲染:“我要讲讲这枝铅笔,/怎样英勇无比,,讲它怎样帮助孩子,/建立各种功绩。//我这童话无比地长,/说长,天下第一,/它整整有一千多章,/本数一百零七。”开头一下子就引起小读者的好奇心,使他们想尽快地知道这枝英勇无比的铅笔怎样建立丰功伟绩,可结果却大大地出人意料:铅笔被小主人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削光了。小读者不免从满心欢喜地急切盼望这枝铅笔的功业一落千丈,并深深地为被削光的铅笔感到惋惜。情节的剧烈变化,造成情感上的起伏不平,诗的结尾也意味深长:“上面不过是开场白,/故事还没开头,/可我还能讲什么呢?/铅笔已经没有!//……,/可这童话没能讲成,/结果就是如此:恍剩下了这开场白,/实在抱歉之至!”没有一点说教意味,但小读者却能带着游戏的遗憾的心情思索体味,在惋惜中克服浪费习性。这种做法在新时期得到更好的张扬。《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中,“我”要和爸爸妈妈去普陀山玩,结果他们不同意,理由是“你还太小!”而等爸爸妈妈要出门的时候,却被叮嘱:“你都已经很大很大,在家应该帮助姥姥!”最后我得出结论:“我这个人忽然可以很大,/忽然可以非常之小。”这种双重视角将孩子的幽默揭示得童趣盎然。

进行儿童寓言诗创作的刘征、杨啸、高洪波等人作品里也有着鲜明的幽默精神。一般意义上讲,寓言文学就是通过一些生活故事或者童话、民间传说等提升出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来。高洪波的《懒的辩护》、杨啸的《蜗牛的奖杯》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如《懒的辩护》中,妈妈说“我”手懒,爸爸说“我”心懒,但是“我”却为自己辩护说:“懒,是一切发明之源。/为了当名发明家,/我才故意这般懒!”《鹅、鹅、鹅……》通过幽默的话语直指当下的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却又达到振聋发聩的效果,兹录于此:“最近,妈妈总该捉住我,/逼我背一首古怪的儿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听说这是一位古代的神童,/七岁时写下的‘大作’。/可我却背得结结巴巴,/气得妈妈说我‘笨脑壳’。//我只好背得滚瓜烂熟,/妈妈显得特别快活。/从此,每当家里来了客人,/我都要牵出这只倒霉的‘鹅’。//听到了一声声的夸奖,妈妈就奖我美味的糖果。/好像这是我写的诗篇,/其实,我从来没有见过白鹅。//我家小小的阳台上,/连只小鸟都不曾飞落。/更别说从那‘曲项’里/向天唱出的美妙的歌?!//真的,我不愿当什么‘神童’,便不想靠‘白鹅’啄来糖果。/如果妈妈带我去趟动物园,/那才是我最大的快乐!”

可以说,幽默精神在文体上包括了小说、诗歌、童话等各种样式,涵盖了幼儿、童年、少年等三个年龄段的文学。作家们将幽默精神插满了儿童文学的各个阵地,成为新时期儿童文学创作形态的重要表征。需要说明的是,儿童文学中的幽默精神同游戏精神之间是有联系和区别的。从总体上讲,幽默精神和游戏精神都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欢乐的氛围,在促成少年儿童的天性发展上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幽默注重的是一种轻喜剧的艺术效果,而游戏则给人一种很强的力度感,如同热闹派童话所提供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