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美容论文

中医美容论文

中医美容论文范文第1篇

如今,中医养生美容日益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消费者的青睐,并已经从众多的新概念、洋品牌之中脱颖而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了稳步发展。从近几年的广州国际美博会上,我们可以看到,参展的中医养生企业数量增长迅猛,从2D02年的26家增至目前的132家,几年时间增加了近20倍。中医养生美容俨然成为美妆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之一。为了更好地宏扬中医养生美容文化,深入探讨中医养生美容的市场潜力及营销战略,2008年9月21~23日,由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社主办的首届中医养生美容发展论坛将在广州拉开帷幕。

传统文化的复兴

5000多年前,世界第一部中医经典巨著《黄帝内经》说“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己病”,意思就是说高明的医生在人还没有出现病症之前就能治好病,而只能治好已出现症状的病的医生其实水平并不高。该书所说的“治未病”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养生”。类似“养生”的概念在美容行业中并不新鲜,很多国外品牌也曾高举“亚健康”的旗帜,并推出了系列产品和项目。但为什么中医养生美容概念能后来居上呢?

近几年来如火如茶的国学热,开始宣告传统文化的复兴。这不但捧红了易中天、于丹、翟鸿等国学专家和曲黎敏等中医养生专家,也使越来越多具有深厚传统文化色彩的品牌在市场中受到追捧。王老吉现象就证明了这一点。其仅凭着一个单一的凉茶品种和一个单调的红色易拉罐包装,竟然在强手如林的饮料市场中傲视群雄,2D07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单一品牌销量超过全球饮料老大可口可乐,被称为“中国第一罐”。王老吉的成功和其自身的营销、策划、渠道策略等密不可分,同时也与整个社会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复兴息息相关。中医养生美容的发展无疑也是传统文化复兴的直接受益者,传统文化复兴对其发展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同时,中医养生美容天生所具有的深厚中医药理论和历史文化内涵,是其持续发展的雄厚根基。与很多仅仅专注于技术的概念相比,中医药所蕴藏的人文内容更是显得与众不同。中医不仅是治病的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像《易经》、《道德经》等众多的人文著作中,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养生理论,连《黄帝内经》这样的典型医学著作中,也始终体现着非常深厚的人文思想。所以养生并不只是保养生理,还保养心理,人的形、气、神共养,才是中医养生的全部内涵。

中医养生成美容院“金矿”

养生是一种综合的、维持健康的行为,它追求的不仅仅是长寿,更重要的是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人活得更健康、快乐。据统计,中国养生产品的销量正在以每年16%的速度递增,2007年销量已近5000亿元。

在很多地方,中医养生也已成为美容院的一大“金矿”。南京一家美容院自2002年起就开始关注中医养生,2006年迁址重新开业时,店名直接改为“中医RPA通络养生馆”。该美容院老板认为,时至今日,对顾客来说,美容已经不仅是“面子”问题了,而关系着整个身体系统的健康。面部是一面镜子,人体五脏六腑功能失调,都会在面部有所表现。中医养生美容就是强调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达到养生和美容的双重功效,治标又治本。所以未来中医养生项目将是美容院竞争的一个焦点。

而另一家美容院老板认为,养生就是“以人疗人,以气养气”,讲究纯天然的人工疗法,调理阴阳,而不辅以任何化学物质等人工合成物。人体衰老多是因为经脉堵塞所致,而结合中草药植物精华元素的人工经络按摩则有助于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因此,该美容机构除了开展养生经络按摩外,还会对顾客辅以心理治疗,从而让顾客达到身心健康和谐。

另据香港通络养生连锁集团大陆区CEO孙久惠介绍,虽然2006年起美容业一直遭遇多事之秋,一大批美容院在顾客责难、诚信透支、行业整顿中,无奈退款或把多年苦心经营的美容院关门大吉。但其公司旗下中医养生美容品牌“颐美道”(通络养生美疗)、“天养健”(道家养疗)、“伊奈藤”(子午流注经络美胸)的加盟店的销售业绩非但没有下降,反而一路飙升。如江苏徐州蓝衣天使美容院8天店销40万、南通金夫人俱乐部10天店销50万、广东茂名圣水伊人美容院5天店销20万、山东威海植物秀美容院5天店销10万、山西文水皇后美容院10天店销30万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销售热浪。

养生论坛引导行业发展

中医养生美容虽然历史悠久,是中国国粹,但在一轮又一轮的洋品牌、新概念的冲击下,被喧哗所遮盖。如何引导中医养生美容这一方兴未艾的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打造出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品牌,已成为摆在行业面前的难题。而且,目前国内中医养生美容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一是专业的养生品牌数量较少。很多企业虽然也有类似的项目或产品,但大都是零散的,不成体系也不成气候;二是专业的技术人才较为缺乏。目前国内高等院校中开设中医美容课程的非常少,而随着市场井喷式的发展,人才问题就显得很紧迫了;三是中医养生文化亟待普及。行业的发展需要更多人的了解和参与,但是目前各个企业间都是孤军作战,缺少交流与合作,更缺乏中医养生美容文化的普及与传播,这会对市场持续发展带来阻碍。

针对以上现状,2008年9月21~23日,由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社主办的首届中医养生美容发展论坛,将有以下亮点值得期待:

中医美容论文范文第2篇

在传统的美容史上,中医养生和美容驻颜也是密切相关的。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中医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的养生观,这些都体现出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调养[1]。几千年来,从《周易》、《黄帝内经》开始,历代中医药名家不断提出新的养生理论和方药,对养生均有精辟的论述,例如:《黄帝内经》所提倡的“四时养生”、“调摄情志”、“导引按摩”、“吐纳服气”和“调节饮食起居”的养生方法, 是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的精髓;东汉末年医学家华佗主张动则不衰,动形养生的理论;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共载美容方105首,详细记载了面药、面脂、手膏、澡豆美发、除臭诸方等美容方剂的组成、配制、功效及用法,融美容保健和美容治疗于一体,对中医养生美容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收载美容药物270余种,收集了诸多有关饮食、药物养生的方法;这些都对后世中医养生驻颜学起着巨大的影响[2]。

中医养生乃美容驻颜之根本,其两者有着包含和被包含、代替和被代替的模糊含义。

从古至今,中医养生和美容驻颜就有密切的关系,中医养生能够促进人体的健康之美,其也是驻颜所要达到的目的。

中医美容的养生驻颜注重对全身整体调理,治本以达标,标本兼治,采用自然药物、自然方法通过对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全面调整,达到气血充盈、经络通畅、阴阳平衡,五脏和谐,从而再现光泽、细腻洁白、红润靓丽的面容。

养生不仅是养生意识、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还包括各种养生的中医技能。包括中医养生取之于自然和来源于生活的中药、方剂、食疗、食养、情绪的调摄、针灸、推拿、按摩、刮痧、拔罐、薰蒸、坐浴、灌肠、贴敷、浸泡、熨烫、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3]。这些中医养生方法,简便易行,价廉效佳,尤其在医疗费用高昂的时代,中医养生的重在“养”,而非“治”,更适合现代社会的健康理念,适合于过于忙碌,尤其是对于无暇抽出过多时间锻炼和保养的人群。

在中医养生介入到美容驻颜之初,养生只是配合养颜项目,主要是通过经络手法在做面部护理时疏通面部经络,加速面部微循环。随着中医美容的发展,中医美容的养生驻颜则更注重于于传统理论的整理及对抗衰老具体方法的探索。不仅包括独特的中草药面部保养护理,中医养生还针对不同肤质和肌肤问题,借鉴传统古方相应添加进名贵中草药成分,逐渐开发出了补水、舒缓、美白、淡斑、抗衰等功效的养颜项目系列和相应产品,让古老的中医养颜理论和配方重新焕发出活力[4]。随着中医养生养颜体系逐渐为美容行业认可和追捧,国家和行业内都在逐步加大科研投入和养生体系的建设,中医养生养颜的专家们根据中医传统文化又陆续开发出应季调理脏腑滋补身体的中草药养生茶汤食膳系列、舒筋活络强健全身的经络御术系列、乃至到舒缓精神、陶冶性情的五行音乐养生系列等中医养生方面的身体项目,构建起了一个完善的养生服务体系,并与养颜体系实现了完美结合。

目前,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人正努力寻求更好的保健方法,故此在世界范围内天然医学、身心医学及社会医学等相继兴起,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曲黎敏.中医与传统文化[M].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5-43

[2]施均. 中国传统养生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9-30

中医美容论文范文第3篇

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主任杨民和戴毓平同志到会指导;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王炜教授、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副主任鲁开化教授、澳门美学美容协会主席陈清海先生应邀出会。开幕式由邓典智教授主持,彭庆星教授致开幕词,张其亮教授作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工作报告,会议收到《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社等单位的贺电贺信。

从1989年7人筹备组成立时算起,今年正值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组建10周年。学会编印了一部精华本纪念册《中国当代医学美学美容:1989-1999》奉献给会议。

本次会议交流学术论文460篇。专题报告有:

①医学人体美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彭庆星);②二论加速我国医用生物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关于医用生物材料(植入体)的安全性评价与评价标准(高景恒);③美学牙医学及其发展(孙少宣);④皮肤保湿研究进展(魏骏);⑤躯体变形障碍--美容医学中的重要精神医学问题(何伦);⑥面部轮廓形及美容(王炜);⑦美学牙医学与微笑审美(王光护)。

在大会重点发言的论文共24篇。

①赵永耀:面向21世纪的医学美学研究。

②李祝华:试论美容外科风险及对策。

③景生保:医学美学学科发展方向之管见。

④黄兰柱:面部缺陷患者心理卫生评估。

⑤陈言汤:硅凝胶假体隆乳的临床观察。

⑥庞水发:大面积瘢痕性秃发的整形修复。

⑦熊韬:眼袋分型与下睑成形术。

⑧李东等:上睑成形术后并发睑下垂的诊治探讨。

⑨于国中:鼻翼与鼻大部分缺损的修复。

10刘林山番:全耳廓再造成形术63例临床体会。

11鲁开化:耳后皮瓣在耳部创伤与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12张文龙: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前评估。

13刘小蓉:唇裂术后鼻畸形的综合治疗。

14林培炎:非手术性面型矫治可行性之临床研究及后牙牙合垫医学美容应用价值初步探讨。

15王光护:电脑影像系统(CIS)与牙齿美容。

16张宁宁:日本口腔医学美学研究现状。

17蔡中:上海市90例汉族女性软组织侧貌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

18陈清海:用"皮肤生物钟"提高美容效果。

19刘津:超脉冲激光皮肤磨削术78例临床治疗报告。

20王学民等:一种化妆品成品及原料人体皮肤保湿功能评价方法的研究。

21邓丙戌:328名青少年的白况分析及中医辨证探讨。

22冯信中:皮肤的老化及其防治。

23林茂昌:眉眼唇美容文饰术的医学性征及并发症的预防处理。

24刘伟:江西省美容医学教育进展汇报。

此后进行分组讨论(医学美学理论、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专业美容)以及代表间广泛的交流接触。美容器械药品的展示也非常丰富多彩。学术质量较前两届大会又有明显提高,反映了我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发展的新水平。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举行了改选换届,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由43名委员组成。

名誉主任委员:张其亮 顾问:邓典智

主任委员:彭庆星

副主任委员:高景恒 孙少宣 杨希惠

常务委员:方彰林 田家琦 孙少宣  何 伦 杨佩瑛 杨希惠 陈言汤 张树孝 胡骄平 高景恒 梁祖琪 郭天文 彭庆星 潘可风 (常务秘书:何伦)

新当选的副主任委员孙少宣教授主持了闭幕式。副主任委员高景恒教授宣读了第三届委员会工作计划。新任各学组组长胡骄平、陈言汤、潘可风、田家琦教授分别代表医学美学学组、美容外科学组、口腔学组和美容皮肤科学组作总结发言。最后由彭庆星主任委员作大会总结发言。(本刊记者综合报道)

世纪之交,美丽的南宁依然是鲜花朵朵,温暖如春。美容医学的全学科性学术信息载体、卫生部主管期刊--《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经过半年的筹备,于1949年11月25日在此开幕。来自全国的60余名专家、教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杂志社辛映继社长主持。本刊编委、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分会的领导张其亮、彭庆星、孙少宣等教授也参加了会议并代表学会作了重要讲话。

南宁会议时值世纪之交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中国美容医学》杂志获批国家刊号、正式成为国家级期刊后的第一次大型会议,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会议,是前进路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辛社长代表杂志社和朱宏亮主编致开幕词,对二届编委会全体编委所作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表示衷心地感谢。他多次强调,编委会是期刊的学术领导,编委会是杂志的灵魂和支柱,正因为有了大家多年来的积极支持和共同努力,杂志才得以生存和壮大。

为了更好地发挥全国各地区编委的作用,开展美容医学的各项学术活动,发现和培养本地区本专业的学科人才和作者,辛社长就关于"设立地区委员会的意向(草案)"与编委们交流了意见。

编辑部姜如蓉主任汇报了二届全委会以来的工作情况和获批国家正式刊号的前后经过及现况;对为期刊的创办做了一定的贡献,现在虽然已退休但仍在为期刊做工作的王泽民、郑信民、查元坤三位同志推举为资深编委;评选了马奇

尹存贞

王海棠

孙少宣

田奉宸

冯光珍

李世荣

何伦

冷同嘉

陈宝驹

陈美兰

张风翔

庞水发

周兴亮

赵新华

赵永耀

贺孟泉

高建华

黄拔瑞

彭庆星

潘可风

姚月玲

郭树忠

熊明根

谭升顺等26位同志为二届优秀编委。

本刊副主编、第四军医大学整形外科鲁开化教授宣讲了《新一届编委职责》。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教授、《中国美容医学》杂志副主编郭天文公布了"第三届编委"名单。表彰了"《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第二届优秀编委"和"特聘资深编委"名单,之后会场上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会议上,编委们畅所欲言,气氛热烈。大家就《中国美容医学》杂志在新世纪如何发展工作展开了讨论。在肯定杂志八年来所做的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不足,从封面设计、版式装帧到内文质量、编辑素质等都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编委们对组建各地区编委会的建议非常感兴趣,认真分析、酝酿,热情很高,表示愿意将此建议带回去与所在单位领导协商并表示在新一届编委会的指导下,要再接再励,积极组约高质量、高水准的学术论文,宣传《中国美容医学》杂志,发挥编委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力争把《中国美容医学》杂志办成一本高质量、高水准的中国一流期刊。

中医美容论文范文第4篇

本文是作者于12年前的文章,原载《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5年第1期时,正是卫生部于2002年1月以部令形式《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的第3年。那时,我国医疗美容事业方兴未艾。今天,我国医疗美容事业遍地开花,规范宏伟,世人瞩目。文章认为,走产业化道路是医疗美容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提出了中国医疗美容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三大措施:增强产业意识;加强行业规范;实行人本管理。最终的结论是:医疗美容事业运用产业化机制,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促进了整个医疗美容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正是实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所要求的。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笔者学习的粗浅体会是:要用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来促进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那么,我们怎样用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来指导我国医疗美容事业的发展呢?管见是:明确我国医疗美容事业的产业化属性、医疗美容产业的经济学地位及医疗美容事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医疗美容事业的产业化属性

所谓医疗美容,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除一些技术项目被零散地应用,服务于极少数人外,既没有形成系统理论,也没有形成社会事业,更没有形成市场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医疗美容事业含苞待放,但它同时又是一类不许可在“公费医疗”和“企业劳保医疗”中报销的医疗项目。关于“不许可”这一点,虽然一开始就被世人所知,但是,殊不知这小小的“一点”却深刻地反映了医疗美容事业的产业化属性和经济学属性――价值规律与市场调节,决定了该“事业”走“产业”化道路,进而向“民营产业化”发展的大趋势。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笔者与一批同代学者就渐渐地在舆论上和行动上支持了“下海”较早的吴耀麟(南京)、李祝华(南昌)、曹孟君(深圳)等一批医生所从事的“个体”医疗美容业。

20世纪90年代末起,已有一批学者开始从事医疗美容经济学的研究。如1999年9月,青年学者胡骄平在上海《社会科学报》发表的《审美经济学理论建构》一文,在分析审美需求、审美消费的基础上,提出了审美经济和审美经济学问题,揭示了医疗美容事业的产业化属性[1]。2001年4月,卫生部领导审时度势地觉察到医疗美容事业的产业化和民营产业化大趋势的到来,正式书面委托“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起草《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及其配套文件,一批学者为此参政议政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讨。终于2002年1月由卫生部以“第19号令”的形式了该《管理办法》,相继颁发了一系列配套文件。2002年5月,胡骄平又在《湖南大学学报》发表了《论经济行为的审美动机》一文[2]。

2004年春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容时尚报》社长张晓梅提出了“美容经济”的概念。同年5月,她又在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召开的“南京学术会”上作了《论美容经济的新格局》的学术报告,认为“进入21世纪,由美容产业、美容市场、美容资源等要素构成的‘美容经济’正在我国国民经济格局中悄悄崛起”。还列举了如下数据:2002年,仅全国美容市场(服务贸易)产值就已达1680.4亿元,占当年全国GDP总值的1.8%,占第三产业产值的5.21%。她认为“美容经济”正在成为继房地产、汽车、电子通讯、旅游之后的“第五大消费热点”,并比喻为“四龙一凤”[3]。那么,“医疗美容”和“非医疗美容”就成为“美容经济”这只“凤”的两“翅”。

因此,医疗美容产业的形成是医疗美容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医疗美容事业的产业化属性和经济属性的必然体现。

二、医疗美容事业产业化的经济学地位

医疗美容事业产业化的经济学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美容事业的产业化是“医疗美容经济”系统诸要素的核心。在此,我们把“医疗美容经济”当作一个系统来认识,它是由医疗美容资源(含医疗美容领域里的物资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医疗美容市场、医疗美容产业“三要素”构成的一个经济结构系统。其中医疗美容资源是基础,医疗美容市场是条件,医疗美容事业的产业化是核心。有了医疗美容事业的产业化这个核心的存在,才可能在医疗美容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即在医疗美容市场这个大舞台上左右逢源地运用和把握各种医疗美容资源。否则,“医疗美容经济”这个“系统”就不复存在。

2.医疗美容产业具有“人本经济”的特征。“人本经济”一词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巫继学的《人本经济学宣言》。他认为,“经济学原本就是关于人与经济活动的科学,抑或本应是以人为元本、以人为主体、以人为中心来展开理论研究的人本经济学”[4]。医疗美容产业化的“人本经济”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以人为服务对象。医疗美容产业化直接服务的对象是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二是充分尊重人的价值。正如2004年5月14日的《美容医学伦理宣言》(南京)所宣称的:“美容医学是维护健康美与生命美的崇高事业”;“以仁慈之心,关爱美容就医者,尽力给予全身心的抚慰”[5]。三是以“和谐”为目的。当代中国医学美学学者早在1989年就倡导在医疗美容事业中努力实现人的“三大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6]。因此,大力发展医疗美容产业,反映了“人本经济”的特征,是在医疗美容业内具体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决策的一步实际行动。

3.民营医疗美容业是医疗美容事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学上,“产业”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狭义地指私有资产;二是广义地指各种生产的事业[7]。因此,发展医疗美容事业的基本经济机制有三:一是国有医疗机构中的医疗美容科室(或“中心”);二是民营及各种形式的非国营医疗美容机构;三是国有民营医疗美容机构。近年来的实践证明,民营经济体制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据江西省南昌市调查,1990年,全市仅有国营医疗美容机构1个(该市第二医院创办的全国第一个综合性医院的医疗美容科);14年后的今天,全市共有医疗美容机构17个,其中国营3个、民营6个、国有民营8个。由此可见,发展迅速的医疗美容机构中,民营和国有民营医疗美容机构占居优势地位,并将进一步占居优势地位。

4.医疗美容的产业化发展是当代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当代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及其相应的专业法规与“医疗美容产业”的关系,属于一种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笔者的这一认识,曾反映在2003年8月28日在上海富华美容医院开业新闻会上以题为《医疗美容专科建设的光辉典范》的讲话中:“民营企业富华集团于1999年创办的深圳富华美容医院和今天开业的上海富华美容医院,是按照卫生部2002年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及其一系列配套文件的基本要求所建立的,它不是古今中外任何医院模式的翻版,它是当代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健康发展的产物,同时又为这个整体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临床的模式和实践的依据。”就是说,“医疗美容的产业化”是“当代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同时,“当代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这一上层建筑的建设与发展,又促进了医疗美容产业在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轨道上健康发展。

三、医疗美容产业化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医疗美容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生事物。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道路都是曲折的,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为此,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乃当务之急:

1.增强产业意识。当前,在医疗美容产业方面,至少要正确认识三个问题:一是医疗美容产业化的经济学本质和经济学地位;二是在医疗卫生战线上,医疗美容产业化与其它医疗事业应具有的同等法律地位;三是一视同仁地对待非国营医疗美容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地位。

2.加强行业规范。医疗美容事业的产业化进程,导致了一个庞大的医疗美容新型行业的形成。新行业势必带来新问题。在发展的初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乱”的现象。有乱必有治,有规矩才能成方圆。治理的关键在于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制订和实施自律、维权、管理及专业技术等方面的行业规矩。在此,认真执行卫生部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及其一系列配套文件是十分必要的。

3.实行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即“以人为本”的管理。医疗美容产业的“人本经济”特征,决定了在医疗美容机构内部实行人本管理的必要性。医疗美容机构内部的“以人为本”,是医疗美容“以人为本”的产业化服务的重要保证。实行人本管理,要求管理者不能片面地追求GDP而“见物不见人”,要以人为元本、以人为主体、以人为中心,善于尊重人、依靠人、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凝聚员工的合力等,从而有效地组织医疗美容产业机构内部的科学营运[8,9]。

中医美容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字:中医美容方剂历史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同样,也是美容研究的渊源考察文物。可以看到我们先人在二千年前就已经能研制简单美容制剂。浩翰的古籍里,有关美容的论述丰富深刻,其实用方笺也屡见不鲜。自战国至清末的医籍、医著中,就有增白悦颜、祛斑莹面、毛发美饰、酒渣粉刺、灭斑除疣、除臭散香6大类1233首美容方剂,269味中草药。当然,这些多数是为当时朝廷贵族服务的。本文对古籍中的美容方药归纳如下。

1 远古至先秦时期

此为传统中医美容学起源时期。甲骨文已记有“疥”、“”、“癣”、“疣”等损美性疾病[1]。殷纣王时期,已研制有“涂脂擦粉”,使用的化妆品――“燕脂”,能收到“桃花妆”的美容效果[2]。战国时的《山海经》146种药物中,有12种与美容有关[1]。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形成于战国至秦时期的医药方剂书《五十二病方》的内容十分丰富,预防和治疗瘢痕的方剂6个[3]。《养生方》中有3个长寿方,还有“令人面泽”和“去毛”、“黑发”的专方。

2 秦汉三国时期

此为传统中医美容学萌芽时期。《黄帝内经》虽为中医理论巨著,也为中医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也有一些治疗美容的方法[4]。如《灵枢・经筋》记载了马膏疗法,用马项下脂肪反复涂摩患处,即将药物和按摩结合起来的一种美容治疗方法。

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100种关于“悦泽”、“美色”、“轻身”、使人“头不白”的美容药物(上经54种,中经27种,下经19种),并提到了美容药品的独特剂型――面脂。

另外,汉代2位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创立的当归芍药散治疗肝血瘀滞引起的肝斑,麻子仁丸治疗燥热所致的皮肤粗糙,猪肤汤润肤悦颜去皱等方法,至今仍为后人所沿用[4];《华佗神医秘传》载美容外用复方10首,《华佗神方》有美容保健、治疗的内服、外用方共56首[5]。

3 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

此为传统中医美容学的形成时期,亦是中医美容方剂学发展的鼎盛时期。

3.1 两晋南北朝时期

西晋的葛洪《抱朴子》和《肘后备急方》2本书,前者是一本哲学名著,后者是一本医学名著[6]。其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抱朴子外篇》50卷中,而《肘后备急方》 以其所刊载的美容方剂之早、之多、之专,以及所明显体现出的美学思想,堪称中医美容第一书,其中记载的美容方有66条,应用于美容的药物有95种[7]。南北朝时齐梁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所载730种药物中[8],有保健美容中药70余种,而且对《本经》有所发挥,如藁本,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可作沐药面脂”,这些都被后世广为应用。南齐龚庆宣整理的《刘涓子鬼遗方》,也收载了一些美容方剂,共50首左右。

3.2 隋唐时期

初唐医学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下合称《千金方》各30卷,其中较集中论述中医美容内容的章节有《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下・七窍病下,列方81首;《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心脏,列方56首;《千金翼方》卷五・妇人一・妇人面药第五,列1论,39方;《千金翼方》卷一・药录篡要・悦人面第六十三,列药9味,其余大量内容则散在各卷之中。其弟子孟诜撰《食疗本草》,载食药260味[9],其中有许多美容食物,如“荔枝,微温……健气与颜色”,“萝卜,性冷……服之令人白净肌细”,丰富了食膳美容的内容。唐王焘的《外台秘要方》,其中三十二卷专论美容,有面部美容方97首,美眉发方87首,澡豆方9首,口脂方3首,美手方3首,香体熏衣方10首,另有其他美容制剂方法11首[10]。凡其他各卷方药主治和用法与美容相关,并确有美容治疗和美容保健作用的方药有34首。其中美发方9首,香体方4首,美手方7首,去除面斑方11首,保健方3首。凡原文中指明对头面损容性相关疾病具有美容治疗作用,如治疗白癜风方14首,香口方9首,香体除臭方43首,除疣方19首,除瘢痕方17首。依此思路,共得美容方药两类356方,294种药物。 总之,两晋至唐间,中医美容可谓承上启下全面发展,不仅初步体系形成,也为宋元时期的进一步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宋金元明清时期

此期是传统中医美容方剂学的拓展时期。此期的中医书籍汗牛充栋,大部分都涉及到了美容问题,清代宫廷美容已达相当高的水平。

4.1 两宋时期

在遗留至今的宋代出版了几部大型方书,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均收载有很多美容方剂。《太平圣惠方》第四十卷以美容方为主,共列方187首;第四十一卷为须发专方,共列“治法白令黑方”、“治眉发须不生诸方”等120首;此外,在其他卷中,还有治羸瘦、白癜风、针眼、目不明、牙齿黄黑、牙齿脱落、揩齿令白净、口臭、唇疮、热疮、(各种)癣、漆疮、手足皴裂等损美疾病诸方440余首,以及各种补益驻颜方240余首[3]。全书共有美容方剂980余首。《圣济总录》中,仅面体、髭发两门,就有处方100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诸虚门”及其它各门中,也散在收载了许多具有增白驻颜、乌发固齿、延年润肤作用的美容方剂[4]。此外,《使辽录》中,还记载了以中药“瓜蒌”调敷于面部的“佛妆”配方,与现代所称之“倒模”美容术是类同的。除此之外,《苏沈良方》、《洪氏集验方》、《济生方》、《类证普济本事方》、《鸡峰普济方》、《是斋百一选方》、《魏氏家藏方》等等,都载有美容方或法[3]。4.2 金元时期

元初许国祯撰《御药院方》,汇集了金元以前大量宫廷美容用方,如御前洗面药、皇后洗面药等,该书还列出多种牙药,如白牙珍珠散、麝香散等,共计180余首,丰富了美容范畴。

4.3 明清时期

至明代,出现了医药学巨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可以说是对美容中药的一次大总结,其记载的美容中药近300种,功效涉及增白、护肤、祛皱、消斑、去雀斑、乌发、香体、洁齿、悦颜等方面。其方法强调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将中医美容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明初朱?等编的《普济方》,美容方收载规模空前,按头面2大门分21类,列方747首,是集前代之大成者。明胡文焕校刊的《寿养丛书》,收有《香奁润色》一卷,这是专为妇女美饰而写的一本方书,辑录了大量美容方,美发、白面、玉容、驻颜、白牙、润唇、美手、香身等各种美饰用化妆品方应有尽有。明著名的外科专著《外科正宗》中,也记载了许多美容诊治方法,如治疗雀斑内服下容散,外敷玉肌散,面部黑子(痣)用“灰米膏”治疗等。 清代美容方剂主要汇萃于清宫档案之中。中国中医研究院清宫医案研究室1981年出版的《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就收录不少。如长发香发方、令发不落方、洗头沐浴方等都在海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5 小结

综上所述,中医美容学萌芽于秦汉,形成于隋唐,丰富发展于宋明。中医美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其美容方剂也是内容浩博的。今天,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对影响身体健康的疾病需要有效的治疗,而且对影响人体外在美的因素也需要医学提供更多的保障,因此,深入研究、发掘祖国医学宝库中有关美容的瑰宝,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任 旭.中国中医美容学发展源流[J].亚太传统医药,2005,(1):87-91.

[2]王明辉,王风雷.中医古代有关美容养颜的认识[J].中国中医药,2005,3(3):58-59.

[3]高学敏,党毅.中医美容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

[4]林俊华.临床中医美容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7.

[5]黄霏莉.医学美容学的重要分支――中医美容[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8,12(1):200-205.

[6]王红松.《千金方》对中医美容的贡献[J].中国美容医学,2005,8(8):954-955.

[7]梅全喜,吴惠妃.试论《肘后备急方》在医药学上的贡献[J].中医药学刊,2005,7(23):1194-1198.

[8]王雅丽.略论晋唐之医学美容[J].吉林中医药,2005,25(4):1-2.

中医美容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医美容方剂历史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同样,也是美容研究的渊源考察文物。可以看到我们先人在二千年前就已经能研制简单美容制剂。浩翰的古籍里,有关美容的论述丰富深刻,其实用方笺也屡见不鲜。自战国至清末的医籍、医著中,就有增白悦颜、祛斑莹面、毛发美饰、酒渣粉刺、灭斑除疣、除臭散香6大类1233首美容方剂,269味中草药。当然,这些多数是为当时朝廷贵族服务的。本文对古籍中的美容方药归纳如下。

1远古至先秦时期

此为传统中医美容学起源时期。甲骨文已记有“疥”、“秓”、“癣”、“疣”等损美性疾病[1]。殷纣王时期,已研制有“涂脂擦粉”,使用的化妆品——“燕脂”,能收到“桃花妆”的美容效果[2]。战国时的《山海经》146种药物中,有12种与美容有关[1]。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形成于战国至秦时期的医药方剂书《五十二病方》的内容十分丰富,预防和治疗瘢痕的方剂6个[3]。《养生方》中有3个长寿方,还有“令人面泽”和“去毛”、“黑发”的专方。

2秦汉三国时期

此为传统中医美容学萌芽时期。《黄帝内经》虽为中医理论巨著,也为中医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也有一些治疗美容的方法[4]。如《灵枢·经筋》记载了马膏疗法,用马项下脂肪反复涂摩患处,即将药物和按摩结合起来的一种美容治疗方法。

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100种关于“悦泽”、“美色”、“轻身”、使人“头不白”的美容药物(上经54种,中经27种,下经19种),并提到了美容药品的独特剂型——面脂。

另外,汉代2位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创立的当归芍药散治疗肝血瘀滞引起的肝斑,麻子仁丸治疗燥热所致的皮肤粗糙,猪肤汤润肤悦颜去皱等方法,至今仍为后人所沿用[4];《华佗神医秘传》载美容外用复方10首,《华佗神方》有美容保健、治疗的内服、外用方共56首[5]。

3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

此为传统中医美容学的形成时期,亦是中医美容方剂学发展的鼎盛时期。

3.1两晋南北朝时期

西晋的葛洪《抱朴子》和《肘后备急方》2本书,前者是一本哲学名著,后者是一本医学名著[6]。其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抱朴子外篇》50卷中,而《肘后备急方》以其所刊载的美容方剂之早、之多、之专,以及所明显体现出的美学思想,堪称中医美容第一书,其中记载的美容方有66条,应用于美容的药物有95种[7]。南北朝时齐梁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所载730种药物中[8],有保健美容中药70余种,而且对《本经》有所发挥,如藁本,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可作沐药面脂”,这些都被后世广为应用。南齐龚庆宣整理的《刘涓子鬼遗方》,也收载了一些美容方剂,共50首左右。

3.2隋唐时期

初唐医学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下合称《千金方》各30卷,其中较集中论述中医美容内容的章节有《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下·七窍病下,列方81首;《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心脏,列方56首;《千金翼方》卷五·妇人一·妇人面药第五,列1论,39方;《千金翼方》卷一·药录篡要·悦人面第六十三,列药9味,其余大量内容则散在各卷之中。其弟子孟诜撰《食疗本草》,载食药260味[9],其中有许多美容食物,如“荔枝,微温……健气与颜色”,“萝卜,性冷……服之令人白净肌细”,丰富了食膳美容的内容。唐王焘的《外台秘要方》,其中三十二卷专论美容,有面部美容方97首,美眉发方87首,澡豆方9首,口脂方3首,美手方3首,香体熏衣方10首,另有其他美容制剂方法11首[10]。凡其他各卷方药主治和用法与美容相关,并确有美容治疗和美容保健作用的方药有34首。其中美发方9首,香体方4首,美手方7首,去除面斑方11首,保健方3首。凡原文中指明对头面损容性相关疾病具有美容治疗作用,如治疗白癜风方14首,香口方9首,香体除臭方43首,除疣方19首,除瘢痕方17首。依此思路,共得美容方药两类356方,294种药物。总之,两晋至唐间,中医美容可谓承上启下全面发展,不仅初步体系形成,也为宋元时期的进一步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宋金元明清时期

此期是传统中医美容方剂学的拓展时期。此期的中医书籍汗牛充栋,大部分都涉及到了美容问题,清代宫廷美容已达相当高的水平。

4.1两宋时期

在遗留至今的宋代出版了几部大型方书,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均收载有很多美容方剂。《太平圣惠方》第四十卷以美容方为主,共列方187首;第四十一卷为须发专方,共列“治法白令黑方”、“治眉发须不生诸方”等120首;此外,在其他卷中,还有治羸瘦、白癜风、针眼、目不明、牙齿黄黑、牙齿脱落、揩齿令白净、口臭、唇疮、热疮、(各种)癣、漆疮、手足皴裂等损美疾病诸方440余首,以及各种补益驻颜方240余首[3]。全书共有美容方剂980余首。《圣济总录》中,仅面体、髭发两门,就有处方100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诸虚门”及其它各门中,也散在收载了许多具有增白驻颜、乌发固齿、延年润肤作用的美容方剂[4]。此外,《使辽录》中,还记载了以中药“瓜蒌”调敷于面部的“佛妆”配方,与现代所称之“倒模”美容术是类同的。除此之外,《苏沈良方》、《洪氏集验方》、《济生方》、《类证普济本事方》、《鸡峰普济方》、《是斋百一选方》、《魏氏家藏方》等等,都载有美容方或法[3]。

4.2金元时期

元初许国祯撰《御药院方》,汇集了金元以前大量宫廷美容用方,如御前洗面药、皇后洗面药等,该书还列出多种牙药,如白牙珍珠散、麝香散等,共计180余首,丰富了美容范畴。

4.3明清时期

至明代,出现了医药学巨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可以说是对美容中药的一次大总结,其记载的美容中药近300种,功效涉及增白、护肤、祛皱、消斑、去雀斑、乌发、香体、洁齿、悦颜等方面。其方法强调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将中医美容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明初朱?等编的《普济方》,美容方收载规模空前,按头面2大门分21类,列方747首,是集前代之大成者。明胡文焕校刊的《寿养丛书》,收有《香奁润色》一卷,这是专为妇女美饰而写的一本方书,辑录了大量美容方,美发、白面、玉容、驻颜、白牙、润唇、美手、香身等各种美饰用化妆品方应有尽有。明著名的外科专著《外科正宗》中,也记载了许多美容诊治方法,如治疗雀斑内服下容散,外敷玉肌散,面部黑子(痣)用“灰米膏”治疗等。清代美容方剂主要汇萃于清宫档案之中。中国中医研究院清宫医案研究室1981年出版的《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就收录不少。如长发香发方、令发不落方、洗头沐浴方等都在海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5小结

综上所述,中医美容学萌芽于秦汉,形成于隋唐,丰富发展于宋明。中医美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其美容方剂也是内容浩博的。今天,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对影响身体健康的疾病需要有效的治疗,而且对影响人体外在美的因素也需要医学提供更多的保障,因此,深入研究、发掘祖国医学宝库中有关美容的瑰宝,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任旭.中国中医美容学发展源流[J].亚太传统医药,2005,(1):87-91.

[2]王明辉,王风雷.中医古代有关美容养颜的认识[J].中国中医药,2005,3(3):58-59.

[3]高学敏,党毅.中医美容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

[4]林俊华.临床中医美容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7.

[5]黄霏莉.医学美容学的重要分支——中医美容[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8,12(1):200-205.

[6]王红松.《千金方》对中医美容的贡献[J].中国美容医学,2005,8(8):954-955.

[7]梅全喜,吴惠妃.试论《肘后备急方》在医药学上的贡献[J].中医药学刊,2005,7(23):1194-1198.

[8]王雅丽.略论晋唐之医学美容[J].吉林中医药,2005,25(4):1-2.

中医美容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美容医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R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061-01

美容医学是当今临床医学中一门新兴医学。其愈来愈受到人们关注,临床医学生要求选修的人亦逐年增多。通过近几年的美容外科学教学,我们总结出一些教学方法并应用于教学,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1 首先培养和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在选修美容外科学之前对美容方面知识都有一些了解,但大多数是从日常生活中获得,如新闻媒体体报道,各种选美及明星美容新闻,但对这方面了解仍较肤浅。要让学生了解该学科不仅对他们自己及亲朋好友有帮助,而其对于自己今后职业发展也有用。现今医学技术逐渐在向微创、伤口小、疤痕少方向发展,临床各手术科室均会遇到类似问题,因此要学好临床各科,有一定美容知识是必需的。

2 充分让学生了解美容医学教育的特殊性

美容医学是在医学美学原理指导下,根据不同层次人群的求美需要,选用各种医学技术与方法维护、修复、改善与塑造人体结构美、形态美、功能美,提高人的美感和生活质量。美容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尤其是美容外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和专业要求很高的学科,涉及大量的、广泛的、多个边缘学科,要求临床实践技术与方法精、细、美[1]。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各临床学科基本完成之后选修,这时学生理解力更强,目的性更明确。

3 建立立体化教材体系

美容医学,特别是美容外科医学审美与外科技术有机结合的结晶, 其教学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单纯课堂理论讲授, 学生感到内容枯燥、抽象, 难以掌握,美容技术及理论知识抽象而直观,这些知识单纯从书本上或传统的教师板书中传授, 理不清, 道不明, 学生难于理解,不易记忆[。鉴于此,就要选用合适的教材,构建包含书面教材、 视频教材、 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特定教具等多种教材形式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满足多样化、实用化的教与学的需求,构建美容医学立体化教材。特别是应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更丰富、 更直观, 学生既能听, 又能看, 既好理解, 又易记忆, 明显提高了美容医学教学质量[2] 。

3.1 选择合适教材,书面教材所我们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大学本科教材《美容外科学》,《医学美容技术》等,这些教材包含了常见美容外科技术,另外,参考教材《整形外科学》。

3.2 教学课件的应用,课件内容不是对书面教材中字句的简单摘抄,而是通过简要的文字提示, 结合图片、 动画乃至视频片段, 以形象的方式将授课内容展现出来。 教学课件可根据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教师实际工作经验,由教师随时更新。美容外科手术学的教学中, 教学课件是教师讲课中采用的主要媒体形式[3]。多媒体课件素材的积累与收集,①平时学习时积累的大量专业书籍、 刊物图片, 通过数码相机翻拍转化成图像资料。 ②日常临床工作中收集的大量术前、术后对比照片。丰富教学资料,缓解学生见习难的矛盾,美容外科以手术为主,受术者往往拒绝接受学生见习,特别一些隐私部位如、会的手术,学生见习机会更少,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我们在平时临床工作中注意积累典型病例资料制成课件,既减少了对美容受术者的干扰, 又解决了见习难的矛盾。 ③互联网搜集素材。 通过互联网搜集所需资料, 实现资源共享。

3.3视频教材,购买常规的美容外科手术操作光盘进行示教。平时整形、美容手术录像,对手术录像进行加工和编辑,在完整呈现手术的主要过程及各种特殊情况处理过程的基础上, 配以解说、 动画和图示,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手术的全貌,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利用实验小课中练习各种实际操作,如:Z型交叉皮瓣,V-Y推进皮瓣等以及各种整形外科缝合方法,这样学生逐渐掌握基本手术操作。

5 尽量增加学生临床手术机会,尽量让学生多看,多上手术可强化学生对大课中美容外科各种手术操作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6 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我们组织学生观看CCTV每年举办的模特大赛,各种媒体举办选美比赛,鼓励学生有机会多观摩车模,房模,各种形象大使等,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美学修养。

通过上述教学方法,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美容医学,特别是美容外科学的特殊性, 其教学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因此需采用多方位教学形式,尤其重视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 裘名宜,王向义,李清玲,等.多媒体课件在美容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宜春学院学报,2006,28(6):30,46.

中医美容论文范文第8篇

彭庆星 男,1938年生,现任江西宜春学院美容医学主任、教授,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美容学分会主任委员,主编医学美学、医学逻辑学、美容医学基础等十多部著作。[摘 要] 本文在界定"生活美容"、"医学美容"、"美容学"和"美容医学"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揭示了目前美容技术人员的两种培养途径的选择;同时还肯定了当代中国在医学基础上综合培养美容医护技术人员作法的方向性。

[关键词] 生活美容 医学美容 美容学 美容医学

[中图分类号]R-0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6455(2000)05-0395-02

THE EXPLORE ABOUT ORIENTATION OF MEDICAL COSMETOLOGY

PENG Qing-xin

(Yigchun College,Jiangxi 336000)

[Abstract] Objective:The paper amounced not only the profess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about medical cosmetology staffs,but also the general conceptions of "life cosmetology","medical cosmetology","cosmetology"and"aesthetic medicene".It showed the choice of two methods about training the specialist cowmetology technical staffs,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affirmed the measures of comprehensive training the aesthetic medicene technidal staffs on the basis of modern medicine.

[Key words] Life cosmetology Medical cosmetology Cosmetology Aesthetic medicene

近十多年来,经我国美容医学界的学术探讨,关于"美容"、"生活美容"和"医学美容"等名词的概念已基本明确。本文仅就此作一简要述评。

1 "生活美容"概念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经许多专家考证,现在所用"生活美容"(life cosmetology)一词,是由18世纪的英国学者赫尼首先提出的。其本意是指美容化妆、美容美发和服装修饰等美化人的容貌的一类美容手段。但是,我国民间近年来将"生活美容"的实施项目不断增加,有意或无意地扩大了"生活美容"概念的外延。一些直接触及人体肌肤和血液、波及人体健康,具有明显医学性质的美容手段,如某些损容性皮肤病的治疗与护理、文饰技术等也被误纳入生活美容范围内去了。近年来,国内有两百多篇揭示这一问题的临床或基础的文章。确切地说,生活美容与医学美容(medical cosmetology)既有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联系之处在于两者的基本目的地均为增进人体美。其主要区别在于:①前者主要是修饰性美容,仅以担心饰面部瘕疵为目的,而后者多为修复和再造性美容;②医学美容多使用手术、药物和物理等医学手段来达到美容效果,技术复杂、难度较大,技术要求高,而生活美容则主要使用化妆,或一般护理保养方法,操作比较简易;③医学美容实施者是经政府卫生部门认定的医学技术人员,技术能力强,而生活美容技术则多由短期培训的非医务人员来操作。由于"生活美容"概念外延的扩大化及某些历史的原因,当前社会美容从业者和医学美容工作者,这两者实施的项目仍存在着部分交叉状态。这种状态直接影响到医学美容事业的健康发展。针对这种情况,第四军医大学林茂昌教授等最近主编出版了《现代眉眼唇美容文饰学》一书,进一步澄清了这一概念,博得了美容医学界的广泛的赞誉。我国民间的"生活美容"概念外延被扩大化的现实,可以暂且承认它。然而,被扩大化的那些操作技术(如各种文饰术等),将会像"拔牙","开刀"等操作技术那样,源于民间,而发展完善于医学领域。正如我国老一辈著名外科学家吴英恺等翻译的鲁凡诺夫著《外科学总论》中指出的:"在医学的发展中,许多医疗技术开始并非属于医学而是来自民间。在中世纪外科学主要是战伤外科,多落于匠人和理发师之手。其后由理发师及澡堂侍者的行业中分出单独的外科行业,但他们并非真正的外科医生,只不过是一种手艺人而已。"然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才逐渐形成近现代的外科学。各种美容文饰术的起源和发展也将受到这一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制约,它源于民间,兴起于生活美容,最后的完善和提高将有赖于医学的规范。这将是人类健美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

2 "美容学"与"美容医学"的关系"美容学",作为一个当代学科名称来说,无疑有它一定的客观基础,但它的学科对象、基本范畴及体系结构等,至今尚未见明确的界定。只是一般地把化妆、修饰、服饰、文饰技术等列入"美容学"的范围:有的为了经济效益的需要,甚至将皮肤护理及某些皮肤疾患的诊治等也列入其中;有的还十分勉强地把"医疗"、"整形"这两个从属关系的医学名词并列使用于"美容学"的框架之中,这自然是令人费解的。从"理想"的角度来说,"美容学"也许可能囊括医学美容和非医学美容两大部分。但是,这种"可能"还要进一步论证如下几个问题才会令人信服。

2.1 这里的"非医学美容"是否就是泛指民间语汇中的那个被扩大化了的"生活美容"的概念?目前尚未见明确的解释和论证(如果是,这显然理由不充足)。

2.2 这里的"非医学美容"一词,的确是在"美容学"这个大背景中自然产生的一个词,但它只是为了严格区别于"非医学美容"而存在的一个十分模糊的定性的词。关于这个词的最权威的论证者,理应首推医学界专家。

2.3 事实上,关于"医学美容"的理论概念、学科对象、体系结构、基础研究、临床技艺实施、专业机构建制、专业教育学制规范等问题,已由我国当代美容医学界的专家们一一研究明确的,并出版了在国内外医学界有重大影响的大量专著。近年来,我国医学界已从"医学"(而不是"美容学")这个古老而又坚实的学科背景下,进一步将"医学美容"订正为"美容医学",如同"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医学学科一样成为了"医学"大家庭中的一员。这是"美容学"这个一般性概念暂时无法包容和取代的。

3 社会美容业商业化过程中务必接受医学的科学指导和监督美容医学在本质上是一门医学,其学科对象是人,它自然处处饱含着医学的内涵。但因当今社会美容业中的许多正从事的操作技术的对象也同样美容医学及各门医学学科一样,面对着的也是活生生的人。它不接受医学的科学指导和监督是没有任务理由的。众所周知,食品行业和饮食行业,由于直接波及人的健康而必须接受医学的和卫生的监督。同理,上述某些直接触及人体肌肤和血液、波及人体健康,并被误认为"非医学美容"的项目,无疑要接受更为严格的医学的指导和监督。一旦出现纠纷,应按有关法规的原则和要求加以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