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云舞蹈

小云舞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小云舞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云舞蹈范文第1篇

正确认识,才不会陷入泥塘。提高警惕,拒绝,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说吸毒是瘟疫,那么最容易受传染的是我们。那就让我们加强防范意识,珍爱生命,远离。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禁毒教育学生观后心得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禁毒教育学生观后心得一

星期四,老师组织我们一起去看禁毒宣传片——明天,这一次我对有了新的认识。之前我或许有着普通青年、少年的想法只是粗略地了解到的皮毛,只知道对身体有害。而且吸了就算上瘾了也很容易戒掉,想着还离我们很远不需要担心自己会染上。

明天这部宣传片让我对的印象改头换面,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出国归来的年轻人一凡他有一位自己心爱的女生叫小云,但不久后得知小云有吸毒现象,一凡不愿放弃自己心爱的小云,于是为了使小云远离,她决定与小云一起吸毒戒毒。在普遍人的眼里易戒只要肯下功夫一凡也不例外有这种想法。于是他与小云一起吸毒,后来一次偶然他也被关进了戒毒所,他很积极戒毒因为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戒掉因为他是轻度吸毒所以他很快就被放了出来。但是出来的他处处受挫,人人见他都慌张地离开,公司也不要他了,于是他心里承受不住又开始吸毒。他与小云每天呆在家里吸毒,知道有一天,一凡为了一包生平第一次打了小云。小云终于清醒了,回想起往日,一凡从以前的阳光精神到现在的自甘堕落,小云不禁流下了眼泪。是她害得一凡颓废,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于是,祥云穿了一件纯洁的白衣服从楼上坠了下来,她希望用她的生命来使一凡崛起,把祸害了他与她一生的戒掉。

故事到此,从以前到现在有不少白领与年轻人为了追求所谓的时尚而吸毒,能让人轻松一时、快乐一时,但留下的诗一生的污点。让我真正地理解了易吸难戒,不仅祸害身体还扰乱思维。吸毒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大家一定要拒绝让悲剧不要再上演。谨记:远离,珍爱生命。

禁毒教育学生观后心得二

艳阳高照,晴空万里,罂粟花扭动着青绿色的“腰枝”,张开光泽艳丽的花瓣,在阳光下随风舞蹈,楚楚动人。可是上天是多么的不公平,从来没有过人真正的欣赏过它:善良的人对它避而远之;正义的人将它杀之而后快;只有邪-恶的人关注着它,可在那贪婪的目光背后,却酝酿着一个巨大的阴谋。这就是罂粟花可悲的命运,它每天都在痛苦的着,却没有人去倾听它的哭诉,更没有人会正义凛然的站出来,替它伸冤。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了《禁毒》这部影片,这使我对的危害和对新的防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的确,是那么的可怕、可恶、可恨!它就像个潘多拉盒子,释放出了所有邪-恶的灵魂,却把所有的善良都留在了盒子里,是所有罪恶的源泉!,它是个骇人听闻的词汇,它使人们丧心病狂,尽干些损人害己的事情,甚至不惜拉着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踏上这条不归之路,通向罪恶的深渊;它用一把把沾满血腥味的钞票,把一个个原本善良的人送入了那一堵厚厚的墙和一扇坚实的铁窗之中;在中国那肥沃的土地之上,肆虐的游荡着,吞噬着,它是一个真真正正与死神如影随形的魔鬼!

可是,这与罂粟花又有什么关系,它是无辜的,它比人类承受了更多的痛苦。它一边要忍着剧痛,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犯罪分子用小刀残忍地割开它的身体,看着一缕缕白字的液体流出,他们疯子般的笑了,它却痛得死去活来,那可是它的“血液”呀;而另一边呢,罂粟花还要忍受着世人无情的唾骂,把自己贬得一无是处,恶贯满盈。它痛苦,它委屈,却不能为自己喊冤,只能默默的哭泣。它本身是善良的,在它身体中流动的“血液”,本来只是一种可以压抑痛苦的良药,只要不滥用,就什么事情都没有,它曾一度是医生手中的“好帮手”。如果不是那些可恶的人类贪心不足,取出它的汁水做成,如果没有那些罪犯的丧尽天良,用去危害他人,罂粟花会扣上这顶令人无地自容的“帽子”吗?它有着美丽的面庞,比起受人们宠爱的仙子百合、花王牡丹,它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它本来就应该是花中的女王,在它头上戴着的,应该是金灿灿的皇冠,在它耳畔萦绕的,应该是人们情不自禁的啧啧称赞!

啊!正义的人们,请竖起你们的耳朵,听听罂粟花美丽而痛苦的。

禁毒教育学生观后心得三

上周,学校组织班主任观看禁毒电影《黑白记忆》,这使我对“禁毒”这两个字有了深刻的认识。

看完了这场电影,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太可怕了!,它拆散了多少原本幸福和-谐的家庭、摧毁了多少原本年轻鲜活的生命、葬送了多少原本灿烂辉煌的前途!,你害人不浅!你利用人们的善良与无知,用“飘飘欲仙”的感觉勾引他们,用治百病的奇效吸引他们!用一本万利的价格诱-惑他们……使这些追随者心甘情愿的拜倒在你的脚下,为你发疯,为你痴狂,为你左右……殊不知,这一切的一切的背后是万丈深渊。

影片讲述了四个花样年纪的孩子们多次吸毒、戒毒、复吸、忏悔和不能自拔的故事。他们的悲惨遭遇,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愚昧无知,也是坠入深渊的原因之一。一些人从小就没有接受过这类的教育,导致缺乏应有的防范常识,再加上毒贩子正是利用人们这一弱点,乘虚而入,引诱人们误入歧途,走上不归路。 作为一名教师突感责任的重大,如何教育我们的学生远离的诱-惑,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更加需要的是有意识地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谨慎地择交朋友和高度的警觉和自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唯有将预防从意识转化为行动,再由行动上的拒绝升华为精神上的排斥,从生命的高度去抵制这种食人瘟疫的诱-惑,才有可能做到远离而不受侵害。

,这个万恶不赦的魔鬼,它不知让多少人犯下了滔天大罪,也不知道拆散了多少幸福的家庭,驱走了多少人的快乐。是个魔鬼它伪装得再好,最终也还是个魔鬼。摘下面罩后,留下的依旧是那个吞噬光明的恶魔。所以作为一个生存者,我们必须远离,制止它在这个世界上嚣张与猖狂,捍卫人类的安定与和-谐。

一般来说吸毒的多为两种人,一种是空虚。空虚的人觉得什么都没劲,无事可做,活着没劲,死了也没劲,总想找点刺激,那就吸毒吧,那玩意刺激.一般人不是都不敢碰吗,我敢!不都说戒不了吗,我偏不信!这种人怕吓唬吗?!找刺激爱冒险的人本来就不太把健康和生命当回事,你越说危险他们越要试试。对于这些爱冒险的人来说,小时候就能看出一些端倪,这类人的教育就应从小加强。另一类就是缺乏家庭温暖的人,这类人的教育除了老师之外还需要社会力量,给予他们温暖、关怀。

影片中更让我触目惊心的是:吸毒的人中,青少年占多数。只有正确认识,才不会陷入泥塘。提高警惕,拒绝,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说吸毒是瘟疫,那么最容易受传染的是我们。那就让我们加强防范意识,珍爱生命,远离,共同创造出美好的未来吧!

小云舞蹈范文第2篇

今天,我做完了作业,想放松一下疲劳的双眼,便抬头仰望天空。“哇!好多云呀!”我情不自禁地叫出了声。我的眼前展现出这样一番景象:蓝色的天空中飘着朵朵洁白柔软的云,远远望去,好似一个个圆圆的棉花糖飘在天上,实在是有趣极了。

我入神地望着这些云,仔细欣赏着他们的可爱之处。现在的云,婀娜多姿,形态各不相同。你瞧这边一朵,它像只贪吃的小兔子,正津津有味地吃着草;那一朵又像是一匹活泼俊俏的小马,正兴高采烈地嬉戏玩耍。那儿又钻出来了一只只小绵羊,它们依偎在一起,时不时地凑到同伴耳边说几句悄悄话……咦?从哪儿冒出个庞然大物?我定睛一瞧,哦,原来是象妈妈在教小象学本领呢。瞧小象那“认真”样,仿佛想一天学完所有的本领。看着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我不禁笑出了声:“多么可爱的小动物呀!”

云儿们变化莫测,趁你不注意的时候,那栩栩如生的小动物们就已经“改头换面”啦!你瞧,刚刚还在自由玩耍的动物都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覆盖着茂密绿树的群山耸立在蓝天白云之间。我望着那连绵起伏的大山,疑惑地想:难道是小动物们都爬上山所以才不见了?

“呼——”风儿迈着轻盈的舞步在空中跳着优美的舞蹈,小云朵们就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它们手拉手,迈开整齐的步伐加入了舞蹈的行列中。云朵们随着风儿的运动节奏,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而抬头挺胸,像位骄傲自满的士兵;时而低头含胸,像位谦逊有礼的学者……云朵们把这纯净美丽的天空当作一个大舞台,而自己就是舞台上的演员,它们尽情地跳着舞,好不快乐!

小云舞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青衣 概念 功能 表演 流派

京剧青衣是京剧旦行乃至所有行当中的主要行当之一,青衣的表演艺术,是京剧艺术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青衣的表演艺术,对于整个京剧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此发表几点浅见,以引起讨论与关注。

具体而言,京剧青衣的表演艺术,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予以解读。

一、青衣的概念与功能

青衣,又称“青衣旦”、“正旦”,因其扮演庄重、贫苦的中年妇女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

青衣之所以称作“正旦”,说明这是京剧中的女主角,例如《二进宫》中的李艳妃、《三击掌》中的王宝钏、《六月雪》中的窦娥等。

青衣在表演上以唱功为主,兼及其他。京剧行内常把青衣尊称为“大青衣”,意指此行以唱功挑梁,常成为剧院(团)的女主演,与老生或小生常唱“对儿戏”,成为男女主人公,成为整个剧目的支撑。因此,凡是京剧女主演,均首先以青衣戏作为“看家戏”、“打炮戏”。

由此可见,京剧青衣在京剧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青衣的表演要点

如前所述,京剧青衣的表演,首先以唱功为主,兼及做、念、打(包括舞)。

京剧青衣的唱腔十分丰富,既有[西皮]、[二黄],又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拨子]等腔系,而各腔系又分[慢板]、[散板]、[导板]、[摇板]、[二六]、[流水]、[快板]、[原板]等板式,并有相应的[反调]。有时,青衣还反串小生,演唱[娃娃调](例如《花木兰》中的花木兰等)。

[二黄]唱腔适于表现凄凉悲伤的情感,例如《春秋配》中女主人公姜秋莲的唱段[二黄慢板]“受逼迫去捡柴泪如雨下”,就抒发了人物悲凉、凄惋、哀伤的思想感情,又如《生死恨》中女主人公韩玉娘的唱段[二黄]、成套唱腔(包括[导板]、[散板]、[回龙]、慢板]、[原板]等)“耳边厢又听得初更鼓响”,也抒发了人物复杂的悲愤情怀。

[西皮]唱腔适于表现激昂雄壮或活泼愉快的情感。例如《断桥》中女主人公白素贞的[西皮]成套唱腔(包括[导板]、[原板]、[二六]、[快板]、[散板]等)“小青妹你且慢举龙泉宝剑”,就表现了白素贞对许仙倾诉身世、表白心迹的激动隋怀。

除了唱功以外,京剧青衣还重念、做、打(舞),是“四功”全能型行当。例如梅兰芳大师在《霸王别姬》中扮演的虞姬的“剑舞”,在《天女散花》中扮演的天女的“散花舞”;又如尚小云大师在《失子惊风》中扮演的胡氏的舞蹈动作,都是经典表演动作。

此外,许多青衣演员还兼演刀马旦、花旦等行当,如梅、尚、关(肃霜)、宋(德珠)等,都如此,可谓全能型名家。

三、青衣的风格流派

流派是京剧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京剧艺术的一大亮点。

所谓“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彭吉象:《艺术学概论》)

京剧流派以艺术风格为核心,而所谓“风格”,则指“艺术家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同上)

小云舞蹈范文第4篇

芙蓉是一位来自县城小镇的打工妹,她的文化程度为高中毕业,爽直、泼辣、为人真诚、热情,靠自己的勤奋在省城立足,拥有了个小小的“芙蓉餐馆”,领着一群小姐妹满足地当起了自己的小老板。

笑蓉对爱情的态度是明确而客观的,甚至可以说是虚荣而功利的,在她的心目中,自己未来的老公一定得是“大学生”。因自己生活层次的低微,她向往着、寻觅着高层次的“文化人”作自己的老公,似乎这也是她在省城艰难打拼的最终目的。因此,她面对男主人公宋云剑两年的追求,是矛盾和犹豫的,虚荣心和功利心使她躲避着宋云剑含蓄而生涩的爱情。一个偶然使宋云剑成为了英雄。大学生+副总经理+英雄,命运轻易地、玩笑地把芙蓉推到了爱情的火山口,急促迅猛地点燃了芙蓉所有的激情和柔情,接受了这段完美爱情的芙蓉,情绪是饱满而亢奋的,她的爱情观也随之发生着变化。接下来发生的一连串事使她迷惑、惶恐,手足无措,伤心委屈,但再也不曾动摇过她心中的爱情。最后,她宁愿舍弃所有而追随爱情……

放下剧本,我感受到一份沉重。剧本的着力点在男主人公身上,赋予芙蓉的并不多,她在剧中是一个被动的角色,但是,她的爱情观的前后颠覆需要演员在每一个转换点、每―处细微的小节依靠形体和表演将她充盈、丰润起来。她来自闭塞的小山镇,但她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敢想敢干;她生活层次低微,但她拥有自己的创业成果,是一个小小的老板;她是一个市井小人物,有点虚荣、有点自私、有点俗气,但她单纯、真诚、热情,活得实实在在。这样一个芙蓉,多一分太重,少―分太轻,上一分太雅,下一分太俗!

这时,有看过剧本的老师和朋友提醒我,这个角色不好把握,你要有心理准备。果然,一投入排练,我就遇到难题,芙蓉的形体动作是怎样的?芙蓉的人物性格决定了她的一些行为习惯,比如,她脚步的急促、手势的夸张、笑声的爽朗……这些都应是贯穿的,但可能由于我做得过于单调、生硬,自己总觉得别扭,旁边看的人也觉得别扭。而且开始排练时请了一位舞蹈老师,在剧中的几个地方穿插了几段舞蹈,舞蹈很美,但我很难把它和人物结合起来。总觉得跳好了舞蹈就远离了人物。后来导演经过考虑,基本取消了这些舞蹈。随着排练的深入,两位热心的老师指点我:你不能用―成不变的形体语言,芙蓉在宋云剑面前是一位热恋中的女人,她的形体表现应该有一点娇柔和羞涩,真是一语中的!由此,我想到芙蓉在舅舅面前应该有一点横蛮、有一点赖皮,在自己手下的服务员面前应该有一点居高临下,有一点故作姿态,把这些点串起来,再结合人物的基本行为习惯,人物的形体问题解决了,不但如此,人物的语言也随着清晰了起来。

剧中有一场戏,宋云剑几天不见踪影,芙蓉焦急万分,见面后愤怒的芙蓉向宋云剑发泄着满腹的委屈,前几次排练,我只顾发怒,导演对我说你在宋云剑面前太凶了,虽然愤怒,虽然委屈,你们彼此深爱对方,你关注的重心不是泄愤,而是宋云剑这个人。这既是批评,也是要求,那几天我一直琢磨着这几句话,把芙蓉在剧中几个点的表演都作了调整,这一段我是这样表演的:我一边诉说自己的委屈,一边用余光瞟着宋云剑,观察着他的反应,身体的大部分都对着他,愤怒中带着,看到深爱的人儿憨态可鞠地向自己发誓赌咒而破涕为笑,满腔的怨气霎时转化为千般柔情,情绪如此的大起大落,为芙蓉鲜明的人物个性添上了重重的一笔!

演员要悟想和创造什么形象,就必须将自己全身心投射到那一形象,达到他我两忘,他我同一,这样才能创造出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指出:“从我们实际的经验上抽引出来的那些感情,转移到我们角色上――这正是赋予剧本以生命的东西。”我是一名演员,不管我生活在什么社会、什么环境、什么背景,那只是“我”,而不是角色。“我”不是“芙蓉,为了让“我”成为“芙蓉”,或者是尽可能接近距离,尽可能合二为一,我经常站在车水马龙的街上,站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场,站在人来人往的发廊前,寻找着与芙蓉身份相符的人,或提取身边某一个人的某一个动作。我想象着我是芙蓉,想象着芙蓉的一言一语、一笑一颦,剧本在不断地修改,其它方面的创作也在不断地调整,我也不断地重复着开始想象,我要让自己清晰地感觉到芙蓉的笑容和芙蓉的哭泣,在第一次初稿的排练中,有一场芙蓉追随醉酒的宋云剑来到一幢别墅门前,举手欲敲又止的戏。这只是短短的一段过场戏,但我觉得敲门的动作对芙蓉来说至关重要,又气又急的芙蓉是踢门、敲门、还是捶门?我请几位朋友按各自的理解,结合各自平时的习惯演示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决定还是用捶门,强烈的手部动作在门前戛然而止,一动一静,冲撞着观众的视觉,也体现了芙蓉的复杂心理。

众所周知,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拥有一批优秀的艺术专家,他们是剧院的“宝贝”,也是湖南省花鼓戏艺术事业的“宝贝”,因为有了他们对艺术的坚持,才有了今天独树一帜的花鼓风格。我有幸和他们在一起工作,他们对生活的热情、豁达和对艺术的执着进取吸引着我,他们兼具高尚的人格和高超的表演技能。我仰慕他们,也时时提醒自己不能放过这些身边的“宝贝”,不管塑造什么人物,我都先主动征询他们的意见,我很在乎他们的评说,他们犹如我艺术创作道路上的守护神,不厌其烦地、一丝不苟地、毫无保留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我感谢他们!

2006年的秋天,收获的季节,我们的《走近阳光》获湖南省艺术节“大奖”金奖,11月在武汉参加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荣获一等奖,并被初选入围2006-2007年度30台“国家精品工程”,我个人也获得“优秀表演奖”。许多老师、朋友们向我表示祝贺,我感受到这来之不易的喜悦,同时也感受到更多的是责任和思考。

2006年畅销书藉排行第二名为章诒和著作的《伶人往事》。这是‘本“写给不看戏的人看”的书,但我这”唱戏的人看了,更觉惊魂憾魄。“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正以令人炫目的方式走向衰微”、“伶人身怀绝技,头顶星辰,却践履粉墨―生的意义和使命”。尚小云、杨宝忠、叶盛兰、马连良、程砚秋……一个一个艺术大师在面前缓缓走过。不管他们是怎样地风光,怎样地辉煌,又是怎样地悲壮,怎样地凄凉,但是他们仍然坚持着,他们对艺术的孜孜以求、如痴如醉,给我这所谓后继的文艺工作者心中添发万般感慨、无限敬意!在这些大师们面前,我不敢妄谈艺术,但在“艺事艰难”的今天,戏剧事业处于低谷的今天,我会自觉地把一份责任放在心中。

小云舞蹈范文第5篇

       水袖,是传统服装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起源于古代真实的生活。演员为了借助水袖来表演,先在袖口上加块白布作为水袖,后来发展成为白绸子更增添了美感,在演出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特点,以虚拟的动作传神,以夸张方法取胜,以节奏鲜明见长。从角色、行当的划分到身段的表演,历代戏曲演员设计了许多优美的水袖动作与技巧,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一、借水袖动作表现人物情

       水袖功是非常重要的。许多繁复的身段都要水袖配合来表演。但真实生活中,人绝没有随时舞动袖子的道理。舞水袖是一种艺术手段。艺术又是生活的加工、夸张与美化。在戏曲舞台上,当表现人物情感的时候,有重点地舞动水袖,往往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加强了表现力,使人印象深刻。由于表演者明确了此剧,此时此地用此水袖动作的目地性,绝不是为炫耀自己的水袖功,而是服从于剧中人物的需要,用来表达思想感情而打动观众的。一些艺术家们借助水袖动作来表现人物情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为我们今后的人物刻画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京剧大师梅兰芳在《贵妃醉酒》中,就运用了投袖、拂袖、抖袖等多种水袖动作表现杨玉环的幽怨、凄婉之情。

       穿带水袖的服装,一举一动都与全身动作,舞台部位以及音乐节奏等有着密切关系。用得好,有助于人物刻画,为表演生色,否则,成为累赘,起不到好的作用。程砚秋的水袖表演功夫精深,曾经总结出一套水袖表演动作要领,被后辈演员奉为圭枭。他在电影《荒山泪》中饰演张慧珠,就有近百种水袖动作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尚小云演《乾坤福寿镜》在“失子惊疯”一折里,胡氏寻子不着,精神失常,他就使用了转袖、抓袖、抛袖等多种水袖技巧,精妙绝伦,美不胜收,把人物的规定情感表达得入木三分。

       二、活用水袖技巧于表演之中

小云舞蹈范文第6篇

天寒心暖天伦乐,欢声笑语寿满堂!今天是二零零九年农历十月十九,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欢聚一堂,在平安小区礼堂隆重举行付老太君八十大寿的庆典仪式!作为老寿星的三儿媳,我非常荣幸的接受亲友的重托,担任寿宴的主持。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家人向所有来宾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向承担本次庆典主演阵容的周庄平安小区歌舞队表达最真挚的敬意!

八十年前,一位叫小云的女孩儿呱呱落地,给世界带来一片欢乐。八十年来风风雨雨,行医行善,有口皆碑。如今已是硕果累累,四世同堂。这正是:

寿星恩德大如山 换得儿女绕膝前

八十高龄目烁烁 银发飘飘驻童颜

亲朋祝贺话语热 晚辈献辞动心弦

愿福如海水长流 祝寿无疆比南山

首先,请全体演员和子孙代表上场,为老寿星献上一首《生日快乐歌》!

从嗷嗷待哺到成家立业,儿女们已经为人父、为人母,更能体会母亲的慈爱与艰辛。

父母长寿儿欢乐 父母长寿笑声多

儿报母恩表心意 今送母亲一首歌

下面,由子女代表献上一曲《母亲》,有请英俊潇洒的成功人士——帅哥韩双山先生闪亮登场!

唱不尽的母爱,唱不尽的恩情!唱不够,舞起来!请欣赏六人组合——东北大秧歌《欢天喜地》,周庄的美女们,上场啦~~~~~

优美的舞姿让我们沉醉,美妙的歌喉更值得期待!周庄的美女个性纷呈,下一个节目是女声独唱《命运不是辘轳》,由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吝红梅女士为大家演唱!掌声欢迎!

好不好?妙不妙?再来一个要不要?俏不俏?服不服?——哦?有人不服?她们不但不服,还说自己“说得比唱得还好听”!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好吧!咱们就遛遛!自编自演三句半《祝寿》。

怎么样?到底是骡子还是马?反正是徐娘半老四枝花!嗬嗬!周庄的女子不简单!下个节目更精彩,八人组合舞蹈《格桑花》和《万寿无疆》。

八朵格桑花祝福老寿星万寿无疆!咱们的老寿星哪里老啊?你看,她风风火火、豁豁达达、坦坦荡荡,要是赶上那个时代,绝对是女帅穆桂英!飒爽英姿的韩建英高歌一曲——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辕门外》,看!闪亮登场啦!

载歌载舞笑语欢,快乐舞动春意暖!激情澎湃的八位美女又要炫舞青春!请欣赏舞蹈《谁是我的新娘》和《青藏高原》~~~~~~~

家是港湾,父母是岸。

八十年的含辛茹苦,八十年的任劳任怨,亲爱的母亲用她博大的胸襟为儿孙们撑起一片蓝天!您的健康平安是儿女们最大的快乐!请欣赏王线荣、王素芳的合唱《祝你平安》!

亲爱的妈妈,亲爱的爸爸,有您二老的关心和慈爱,孩子们才能在各自的岗位上施展才华,尽情飞翔!再请八朵花儿一样美丽的女子和一位壮如山的小伙子表演歌伴舞《自由飞翔》——————

天高,鸟儿飞翔!海阔,鱼跃龙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风姿绰约的吝红梅女士又要献上一曲《大海》,掌声雷动!!!!

猜一猜她是谁——花大姐,俏又俏,腿脚轻盈,风华正茂!——这是谁啊?请对号入座!王线荣女士来啦!《朝阳沟》选段!

上海有个楼歪歪,周庄有个花俏俏!以后,我叫你花俏俏好吗?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来的都是客,永远是朋友!请欣赏二位美女韩建英、韩红霞的合唱《永远是朋友》!

歌不够,舞不尽!请擦亮你的眼睛,欣赏最精彩的舞蹈《美观》。周庄那四位最亮丽的花儿在哪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礼仪至此,感慨万千。仅颂小诗,聊表寸心。

离开父母多少年 日思夜想在心田

百忙之中抽时间 携妻带子回家转

寸草难报三春晖 承欢膝下笑开颜

父母健在多尽孝 传统美德代代传

请所有演员上场合唱《常回家看看》~~~~~~~

(曲罢,演员同声咏颂:祝付老太太合家欢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天晴心暖笑语欢,韩家要添新成员!有请张莎、薛雅为爷爷奶奶敬酒!(点燃生日蜡烛。儿孙团簇,共唱生日快乐歌!)

感谢幕后总指挥银凤嫂子!感谢灯光师!摄影师!音响师!

小云舞蹈范文第7篇

方言俗称地方话,是因地域的差别而形成的语言变体。山东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早在周代,齐鲁两国的建立,确立了山东在整个中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山东也因此被称为齐鲁大地,齐文化和鲁文化的相互交融影响构成了独特的齐鲁文化。青岛地区的方言和鲁地不同,据统计,汉代扬雄《方言》中单言齐语者共14次,言东齐者73次,而不杂入他地者50次。其自为一特殊方言自不待言。《孟子》中也提到齐东野人之语,和君子对举,其语言具有明显的地方色彩。青岛一地的方言属胶辽官话区青莱片,人口的不断迁徙和地理上的偏居海隅,使胶东一带的方言和山东其他地方有明显的差别。明初的山西移民、军户移民,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地方,所操方言也各不相同。他们的方言和青岛本地方言融合,至今在方言中还留有很多过去生活的印记,如称腌制咸菜为“瓜荠”,称奇怪为“怪诞”等。青岛地区民众闯关东,胶东方言也对东北方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在辽东半岛一带的方言以及东北的一些方言和胶东一带的方言很相似,所以一般把这两地的方言统称为胶辽官话。如东北方言中古日母字今读零声母,和胶东话相同。“舀音扰,日曰义,人曰仁,肉曰幼。”近代青岛移民成分复杂,来源广泛,青岛市区方言已经和即墨等地方言有很大不同,加速了向普通话靠拢的进程。

2.青岛移民与地名文化。

地名是一个地区居民对生活地理环境的称谓,蕴含了过去生活的体验和情感,是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明代青岛地区军事卫所的建立,卫所中的兵士以及家属在附近青岛一带繁衍生息,这里的很多地名反映了移民活动的历史。如灵山卫、鳌山卫、浮山所、雄崖所、即墨营、史家屯、郝家寨、李官庄等。“屯”指驻兵防守,如屯田、屯兵、屯垦;“官庄”指官府管辖的田庄。明清时期的青岛卫所之外的移民,政府负责招募开垦田地,所以把这叫作“官庄”。这些地名有的至今犹存,有的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如灵山卫、鳌山卫今为灵山卫镇、鳌山卫镇。浮山所也成为青岛市区的一个社区。另在黄岛区一带有“窝棚”,名称反映了早期移民生活的艰辛。早期此处异常荒凉、斥卤盐碱,鲜有人迹。先来的民众为了生活在海边搭草棚藏身,生活异常艰辛,后来人数逐渐增多,形成村落,仍叫作“窝棚”。生活条件好一些的能建起瓦房的就叫作瓦屋庄。青岛外迁移民往往一乡、一县聚居在一起,所以今天东北等地还有“平度村”一类的地名。近代青岛市建制,废除了过去德、日殖民时期的地名,如威廉街今为太平路、柏林街今为曲阜路、汉堡街今为河南路、佐贺町今为广西路等。现在青岛市区街道命名大多以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全国省市县名称来命名,如江苏路、山东路、广西路、通辽路、苍山路等,颇显青岛包容四方的豪气。一些地名在现在行政区划中已经改变了,但地名还保存了那段历史,如察哈尔路、热河路等。

3.青岛移民与秧歌、茂腔等民间艺术。

青岛一带民间艺术发达,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有很多民间艺术瑰宝,如胶州大秧歌、茂腔、柳腔,胶南剪纸等。胶州大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其舞蹈、音乐曲调和情节剧在中国秧歌群体中独树一帜。但胶州秧歌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一种观点认为,胶州大秧歌的发展和当年青岛地区向东北移民有很大关系。很多贫苦农民逃荒讨饭,沿途“唱门子”形成了边舞边唱的艺术形式。胶州秧歌据说是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逃荒关东,把青岛胶州一带早已存在的秧歌加以变通,沿途乞讨卖唱,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后来返回故乡,经不断改进流传,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基本定型。小戏秧歌原有剧本《裂裹脚》《拉磨》《送闺女》《打灶》等72出,皆为口头创作,大部分年久失传。2006年5月,胶州秧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茂腔戏起源于山东东部地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群众所喜爱,被誉为“胶东之花”。早期的茂腔是由花鼓秧歌发展、派生的“肘鼓子”戏由西向东流传,与当地的秧歌等民间演唱相融汇,结合本地的语言习俗、审美特点衍化而成,也称为“本肘鼓”。“本肘鼓”又称“哦嗬”“老拐调”,因其曲调而得名。由于人数和表演条件的限制,“本肘鼓”的演唱比较简单,没有丝弦乐伴奏,只有一面鼓,一个梆子,一面手锣伴奏,大锣和钹不常用。据传说由“本肘鼓”发展衍化为“冒肘鼓”,也是源于苏北一带的民间艺人“老满洲”(真实姓名不可考)迁徙到今青岛一带而形成的。“老满洲”一家原为演唱流行于苏北、鲁南一带的“南路肘鼓子”戏的民间艺人,后来因当地兵荒马乱,生计艰难,于是举家北迁至胶州一带,在此地认识了一个唱“本肘鼓”的丁姓艺人,两家后来联姻,改进了“本肘鼓”的演唱曲调,加入了丝弦乐器伴奏,使女腔尾音翻高八度演唱,当地人称之为“打冒”,因而就有了“冒肘鼓”“茂肘鼓”的叫法,“茂腔”的称谓也随之应运而生。“冒肘鼓”的曲调较之“本肘鼓”更为优美动听,所以很快得以流传,逐渐取代了“本肘鼓”。

4.青岛移民与民间信仰。

小云舞蹈范文第8篇

京剧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也被西方人称为“北京歌剧”或“东方歌剧”。

京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源头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特别是18世纪流行于中国南方的地方戏组织“徽班”。1790年,第一个徽班进入北京,参加皇帝的生日演出。随后又有不少徽班陆续到北京演出。徽班本来流动性强.善于吸收其它剧种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北京聚集了众多地方剧种,这使得徽班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数十年的融汇,京剧才算形成,并成为中国最大戏曲剧种。京剧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广泛,都居中国之首。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它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刻划人物。京剧的角色主要分为:生(男性)、旦(女性)、净(男性)、丑(男性、女性皆有)四大行当,此外还有一些配角行当。

通常认为,18世纪末是京剧发展的第一个鼎盛期。当时,不仅民间戏曲演出很繁盛,皇宫内戏曲演出也很多。因为皇家贵族们都喜爱京剧,宫廷内优越的物质条件为京剧的表演、穿戴规制、脸谱化妆、舞台布景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帮助。宫廷与民间的戏曲相互影响,使京剧获得空前发展。

上个世纪20至40年代,是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这一时期京剧繁荣的标志是诸多流派的产生,最著名的是梅(梅兰芳1894-1961)、尚(尚小云1900~1975),程(程砚秋1904-1958)、荀(荀慧生1900-1968)四大派别。不同京剧流派都拥有一大批著名演员.他们活跃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舞台上.京剧艺术舞台盛极一时。

梅兰芳是国际上最负盛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之一,他8岁学戏,11岁就登台演出。在5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梅兰芳对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个方面都有创造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1919年,梅兰芳率剧团赴日本演出,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1930年,梅兰芳又率团到美国访问演出,取得很大成功;1934年,他应邀去欧洲访问,受到欧洲戏剧界的重视。此后.世界各地把京剧看成中国的演剧学派。

京剧的角色

京剧的角色是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成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以演历史故事为主。它的富有装饰性和夸张性的人物造型脸谱,是显示人物性格、辨认善恶忠奸的象征,与其辉煌艳丽的头饰服装一起,成为京剧独特的风格。传统剧目约有1300多个,常演的有400多个。

“生”分为:“老生”――指成熟的中年男子,以正派人物或帝王将相出现。“小生”一一表现的是青年男子。

“旦”分为:“青衣”――指中年妇女,一般指贵族家庭的夫人、小姐。“武旦”――指能打斗的女性。“花旦”――指青年小姑娘,社会底层的女性,如“丫鬟”。

“净”指各类花脸,一般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男性人物。

“末”也属老生类,但在年龄上应更老,思维糊涂,生活在底层的老人。由于化妆时在鼻梁上抹以小块白粉而俗称“小花脸”,又同净角的大花脸、二花脸并列而俗称“三花脸”。

“丑”指小花脸,大多也是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间义士等多表现机敏、滑稽。

京剧的脸谱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红色脸谱表示忠勇士义烈,如关羽、姜维、常遇春;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等;黄色的脸谱表示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一般表示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抹脸、勾脸。脸谱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可是发展到后来,脸谱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本身就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了。

京剧的流派

京剧中的学派都是以演员的名字命名的,所谓梅派,程派等等。这是因为京剧是以主演为中心的演员艺术,都是通过演员本人广泛学习与继承前辈的表演技艺,结合本身的性格爱好、生理特征和艺术修养在艺术上所形咸的不同的艺术见解,并据此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表演剧目、方式和手段,经过频繁的演出实践,得到观众的承认和欢迎,从而在京剧舞台上形成以主要演员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创造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潮流和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