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池上的诗意

池上的诗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池上的诗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池上的诗意范文第1篇

读古诗词?那么如何拨动孩子诗词的心弦呢?我们做了一些尝试。

1.营造氛围激诗心

1.1 诗意校园,诗意教室。我校开展了“经典诗词诵读”活动,全校师生一起动手,给校园中的各种花草树木都制作了古诗词卡片,挂在枝叶间。课间,同学们三三两两一起边观赏花卉,边诵读古诗词,忙得不亦乐乎。很多教室也用学生的诗词书画作品装点,班级黑板报开辟了“古诗园地”,教室前面的黑板左上角设立了“诗词角”,作为抄写每周一诗的固定版面。孩子们徜徉在诗词的海洋,日日诵读经典。鲜活的诗词拨动了孩子的心弦。

1.2 诗画结合,诗乐配合。许多诗描绘的离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学生无法直观地感受,那么就可借用多媒体中鲜艳的色彩、典雅的音乐,把古诗中描绘的意境直接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形成视觉、听觉上的强烈刺激,自然而然地吟诵起古诗来。

如我在古诗课堂尝试了一个游戏“赏画吟诗”。让孩子们像古代的诗人那样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吟诵古诗,这“风景”有些是写意的国画,有的是写实的照片,但却以强烈的画感引起孩子与诗人的共鸣。如几只引颈高歌的白鹅,孩子们快乐地吟道“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枝探出围墙的红杏,学生迫不及待地背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看到含苞欲放的荷花,“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有些画面含意深刻,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如当一幅明月图浮现在孩子们眼前,单纯活泼的孩子笑着说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感情丰富的内敛的孩子却吟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对比阅读激诗情。

我们按主题进行资源整合,把题材相同,立意不同的诗词放在一起学习,以题材为桥梁,带领学生对比体会。

2.1 四季篇――感受自然风光美。春夏秋冬,寒暑交替,在季节的交替中我们一起寻找,一起诵读:春天,在“杏花雨”“杨柳风”中欣赏百花的娇艳,领略诗词的美妙;夏天,伴着荷花从“接天莲叶无穷碧”到“留得残荷听雨声”,感受生命的轮回;秋天我们诵读杜牧的《山行》,沉浸在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中;冬天,走进雪的世界,体会“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豪迈……这样,我们用生活验证经典诗词,唤醒了沉睡中的文字,还原了诗词美妙的意境;同时又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诗意,感受着季节的变迁,他们不自觉中就会随口吟诵出一首首经典诗词来。传统诗词文化和孩子的生活编织在一起,融为一体,经典诗词就沉淀在孩子们的心里。

2.2 童年篇――感悟古诗里的童年。学生从《宿新市公店》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无比,从《小儿垂钓》感悟到了童年的富有趣味,从《村居》想象到了童年的无忧无虑,从《所见》感受到儿童的调皮可爱,从《池上》体会到儿童的天真无邪……此刻古诗里的童年激起了孩子们的生活体验,一幅幅儿童嬉戏图在他们的脑海中浮现,久久不能忘怀。

2.3 友情篇――品味友谊地久天长。《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四首诗都是写送别内容的,但表达的对离别的态度是不同的。放在一起诵读学习,学生能从字面上的意思比较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依依惜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淡淡忧伤;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爽大气;“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情满怀。

此外,我们还可以按古诗中的爱国情怀、节日主题、风花雪月、山水风光等分门别类吟诵。

3.丰富活动激诗趣

为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活动:

池上的诗意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皎然 《诗式》 谢灵运 诗学

唐代诗僧皎然《诗式》是唐代著名的诗学著作,也是继《文心雕龙》和《诗品》之后分量较重的诗学批评著作。在对诗人、诗作的批评中,皎然对南朝诗人谢灵运的诗歌极为推崇,“且如‘池塘生春草’,情在言外,‘明月照积雪’旨冥句中。风力虽齐,取兴各别。”(《诗式・卷二》),表现出皎然“真于性情,尚于作用”独立的诗学观念和诗学立场。

一、真于情性皎然主张“为文真于情性”,主要表现为评价谢灵运的山水诗。谢灵运对山水的吟咏较之同时代的玄言诗,少了空谈玄理、证道载体的意味,多了发于真性情的歌咏。在他的诗句:“迈深心于鼎湖,送高情于汾阳。嗟文成之却粒,愿追松以远游”(《山居赋》),表现出诗人怡情养性于鼎湖、汾阳,远离世事纷扰,从赤松子远游,绝尘去世的思想倾向,并以此来化解内心的苦闷与矛盾。在他的《自注》写道:“经历名山、遇余岩室,披露其情性,且获长生。”可知,谢灵运是把游历山水看作是一种披情展性,获得长生的途径。唐代诗人白居易也曾评价谢灵运山水诗:“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士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途韵谐奇趣。”皎然“为文真于情性”的诗情审美追求正与谢诗心与物融,心与道契,这就是皎然之所重谢诗,“为文真于情性”审美极至追求的表现。谢灵运这种表达内心真情,避开空谈玄理的山水诗,不仅为当时诗歌写作丰富了题材,而且为南朝诗歌风貌开了另一扇窗。

二、锤炼佳句皎然认为锤炼佳句是诗人追求独特的艺术个性的表现,也就是他所说的“尚于作用”。他把佳句的追求与风格的崇尚都纳入了意境神往、心与道融的创作至境。在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以写意为主,摹写物象只占从属的地位。同为山水诗人的陶渊明,其写作风格主要是写意,表达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物我一体的审美体验。谢灵运则不同,山姿水态在他的诗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极貌以写物”(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和“尚巧似”(锺嵘《诗品》上)成为其主要的艺术追求。他尽量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观美,不肯放过寓目的每一个细节,并不遗馀力地勾勒描绘,力图把它们一一真实地再现出来。从皎然的《支公诗》:“道家诸子论自然,此公惟许逍遥篇。山阴诗友宣四座,佳句纵横不废禅。”可看出他把锤炼佳句也提高到参禅悟佛的高度。《述祖德赠湖上诸观》:“我祖文章有盛名,千年海内重嘉声。雪风梁苑操奇赋,春发池塘得佳句。世业相承及我身,风流自谓过时人。”他认为自己继承十世祖谢灵运的文学才能,在文学作品中能写出那些体现情兴相圆融,妙用无体的佳句。皎然评价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就是一首表达真性情,用词修饰不着痕迹的典型例子。诗人开始时对“潜虬”“飞鸿”的描绘,表达自己所处的困境,接着自“衾枕”以下八句,写登楼所见满目春色,“池塘”“园柳”两句,转为近景的具体描绘,这种景象中是冥含着诗人的牢愁之旨的,皎然认为这就是“旨冥句中”。

三、文外之旨皎然认为,谢诗是最富有“文外之旨”的审美特征的,并且指出这是受了佛教思想的影响,“康乐公早岁能文,性颖神彻,及通内典,心地更精,故能作诗,发皆造极,得空忘之道助邪?”集高僧、诗人、诗论家于一身的皎然,对同是佛学家、诗人的谢灵运,论诗自然别具慧眼。禅宗始终是皎然思想的主导,他对南宗和北宗都有所接受。《皎然传》称他:“及中年谒诸禅主,了心地法门。”禅宗是以“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为特征的。而禅宗特别是南宗禅的哲理,则深受魏晋玄学的影响。魏晋玄学,又是佛教思想与道家思想的融合。皎然在《诗式序》中说:“至如天真挺拔之句,与造化争衡,可以意冥,难以言状,非作者不能知也。”所谓“意冥”,就是难用语言来描绘,只是内心默默领会。也就是说,好的诗句,天真自然,特立秀拔,能与自然争高低,其中的意蕴,难以指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他极力提倡诗歌必须达到“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的高度。皎然谈到对谢诗“池塘”、“明月”二句的鉴赏时,《诗式》卷二:“‘池塘生春草’,情在言外”。又云:“情者如‘池塘生春草’是也,抑由情在言外,故其辞似淡而无味。”关于此句的妙处前文已有所论述,不在赘述,可见皎然的审美思想追求在谢诗中找到闪光点,所以对谢诗推崇倍至。

四、意境之美皎然在《诗式》中评谢灵运的《登池上楼》为“意也”。《咏魏太子》《过始宁墅》也为“意也”;《从游京口北固应诏》为“高也”。以“高”“意”标举谢诗,体现出谢灵运诗歌经营画镜创造诗境美的特点。追求诗境之美正是皎然诗论的核心,同时也是其创作所追求的。皎然“偶来中峰宿,闲坐见真境。”(《宿山寺寄李中丞洪》)“月彩散瑶碧,亦君禅中境。”(《答俞校书冬夜》)“释印及秋夜,身闲境亦清”(《酬乌程杨明府华将赴渭北对月见怀》),只有心悟道妙,才能象忘神遇,心与神道契,达到妙用无体,自然美的创作至境,表现为自然自在的宇宙本体与自由自在的精神主体的和语言文本与所描写的物象高度圆融契合的境界。自称是谢灵运的十世孙的唐代诗僧皎然,曾把自己这位祖先的诗句比作“诗中之日月”(《诗式・卷一・章宗旨》)尽管皎然一再强调“夫文章乃天下之公器,安敢私焉”(《诗式・卷一・章宗旨》),但实际上,他对乃祖推崇备至。他对卢藏用评陈子昂非常不满,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卢藏用“道丧五百年而有陈君乎”的说法对陈子昂揄扬过当,最要紧的是“上掩曹刘下遗康乐”(《诗式・卷三・论卢藏用陈子昂集序),遗漏了谢灵运在皎然看来当然是不合适的。谢灵运善于把自然山水纳入到审美视野中,静心开掘山水之奇蕴,匠心独运,别开境界,在中国山水诗创作中,确为一大宗派。他的山水诗的主要特点是能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其中,锤炼佳句,善于经营画境创造意境美,达到“真于情性”的审美效果。谢灵运诗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艺术审美理想的一致,成为皎然推崇谢灵运的重要原因,谢灵运的诗意境新奇,辞章绚丽,影响深远。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诸大家,都曾取法于谢灵运。

参考文献:

[1]李壮鹰.诗式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86.

[2]王利器.文境秘府论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

[3]李运富.谢灵运集.湖南:岳麓书社,1999.

池上的诗意范文第3篇

一、赏诗中之画

坡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画外意,待诗来传,才能圆满,诗里具有画所写的形态,才能形象化、具体化,不致于太抽象。如骆宾王的《咏鹅》,就是一幅白鹅戏水而歌的图画;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那是夏日小池即景;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一幅柔媚的垂柳图;白居易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又是一幅色彩绚丽的暮江图。构成图画最主要的要素是线条和颜色,因此,古诗赏析的第一步就是感受诗中的色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中,“黄、翠、白、青”等四种颜色的对比,就表露出明朗、纯洁、活泼、轻盈、淡泊的色彩意境;“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中枫林中那大片大片铺天盖地的红,不禁让人感觉到暖意融融;“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红绿蓝三种高调色彩对比,给人一种色彩强烈、刺激、冲突的视觉感受。类似的诗句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自古以来红色配绿色是中国人极为喜爱的色彩,这也是一种民族审美心理的流露。如果说,艳阳高照下的美景是油画般的浓墨重彩,那么风风雨雨却是造成间隔化的好条件,一片烟水迷离的景象是水墨一样的山水画意。如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苏轼的“山色空蒙雨亦奇”,刘长卿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即便是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也因为这“斜风细雨”染上了一层朦胧的水意。值得注意的是,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诗人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也就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从诗中纷繁变幻的景物中摄取最生动、最鲜明的画面,再现古诗词的绘画美,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理解古诗词的寓意,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二、感诗中之情

古语有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没有情感的诗不成诗歌。中国的诗歌中包容有各式各样的情感:壮志难筹是“拔剑倚柱心茫然”,建功立业是“不破楼兰终不还”,忧国之恨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选编的古诗词中一大部分是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对友情的期待与共勉;《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对友人的恋恋不舍;《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友人的安慰与赞赏。在欣赏这些诗词时,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对亲情、友情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理解友情的醇浓与珍贵,感悟诗中之情。

另外,思乡情也是古诗词一个永恒的主题。古代的诗人常借月亮的意象来涵咏思乡,如李白在《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安石在《泊船瓜洲》时忍不住吟诵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抒情诗中最突出的是展现爱国之情的诗,如陆游的《示儿》。仓央嘉措说,“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等闲事”,可见诗人陆游连死都看得破、放得下,却放不下“王师北定中原日”,通过这样的对比,就不难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怀。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则是通过“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放歌纵酒”来表现诗人对国家、人民的热爱。古诗词中与爱国情紧紧相连的是悯农之情,如李绅在《锄禾》中由衷地劝告那些“朱门酒肉臭”的子弟要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因此,教师在教学这类古诗词时,要引导学生品读诗句,理解诗句,背诵诗句,让学生透过诗句了解诗人的心与诗人的情,感悟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三、悟诗中之理

哲理诗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如苏轼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朱熹的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汉乐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等,这些诗句阐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引人思考。教师教学这类诗词时,可以参照说理性文章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诗中富含哲理的句子,通过反复诵读,结合相关的故事和自己的理解来验证诗中的哲理,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四、品诗中之趣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精选了古诗词中5首儿童诗,如李白的《古朗月行》、高鼎的《村居》、白居易的《池上》、袁枚的《所见》、胡令能的《小儿垂钓》等。这些儿童诗,作者或是选取儿童天真的语言,或是突出儿童率真的行为,或是展现儿童顽皮淘气的天性,要读懂这些诗词,就必须懂得童趣。《古朗月行》的童趣在于孩子给月亮大胆地起个名字叫白玉盘,给月亮一个烂漫的想象――是飞在云端的镜子;《村居》的童趣在于把儿童能把快乐伴着纸鸢趁着东风飞上天;《池上》的童趣在于偷采白莲的快乐,在于不解藏踪迹的心思单纯;《所见》中的牧童之趣在于忽而“歌声振林樾”,却能为“捕鸣蝉”而“忽然闭口立”的率真;《小儿垂钓》的童趣在于“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的貌似少年老成的一本正经。教学这类诗词,教师要在童趣的主题背景下来引导学生品读诗词,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以学生生活中的童心童言和经历体会来品味诗词中的童趣所在,从而理解古诗词丰富、深邃的意境。

五、立诗中之志

苏教版小学语文精选了古诗词中的很多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如王安石的《梅花》、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郑燮的《竹石》等名篇。教学这类诗歌,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能够表露诗人心志的关键句子,读懂诗人的情操和抱负。如教学王安石的《梅花》时,要通过品“凌寒独自开”和“为有暗香来”来读懂诗人的不畏严寒、高尚纯洁的坚强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读郑燮的《竹石》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咬定青山”“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诗句,读懂诗人的高风亮节、不畏权贵、不怕打压的正直倔强,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读于谦的《石灰吟》时要引领学生抓住“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句,读懂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气节与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教育学生树立磊落的襟怀和建构崇高的人格。

六、现诗中意境

池上的诗意范文第4篇

一、蛙声――山村的恬静

青蛙生活在田间地头,“呱呱”的叫声清越远扬,是大自然赐给农人的优美乐章。宋代诗人曹豳在《春暮》中这样写道: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暮春时节,花儿纷纷飘落,大地上已万木葱茏;吹着杨柳和风,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绿色。池塘里、山涧中、草丛间,到处是青翠矫健的青蛙,它们或嬉戏跳跃,或携子戏水,好不快活。丛林中黄莺婉转啼鸣,水塘边青蛙引吭高歌,二者相互应和,演奏出大自然最为动听的乐章。山村生活的恬静和谐尽在这蛙鸣声中了。

二、蛙声――故乡的思念

古人有外出求学、交游、游宦的习俗。羁旅天涯的士子,最易生发客居他乡的愁绪,在他们眼中,蛙声是寄托乡思的绝好题材,那悦耳熟悉的蛙声,不正是故乡的声声召唤吗?唐人吴融在《西京道中闻蛙》中写道:

雨余林外夕烟沉,忽有蛙声伴客吟。

莫怪闻时倍惆怅,稚圭蓬荜在山阴。

西京缠绵的阴雨,林外浮起的雾霭,是诗人挥之不去的乡愁。而那清脆悦耳又十分熟悉的蛙声,更撩动着诗人无限的相思惆怅。远在江南的友人,你在家乡还好吗?在这里,那美妙的蛙声,仿佛是古典诗词中的一轮明月,陪伴着远在他乡的诗人,传递着家乡山阴道上的友情。

三、蛙声――诗兴的萌发

青蛙可爱,蛙声更能引起诗人心中的诗兴,于是一只只青蛙便在诗人的诗篇中鲜活可爱起来。宋人赵师秀在《约客》中这样写道: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首玲珑清新的《约客》,写的是江南梅雨季节,作者在一个雨夜,久候客人不至,心中产生几许孤独几许落寞。那时池塘水茂草丰,蛙声清脆嘹亮,诗人无所事事,只好闲敲棋子,慢挑灯花,静静细听那起伏不断的蛙声。诗歌在闲适中流露出丝丝淡淡的愉悦之情。值得注意的是,本来落雨的夜晚,“有客不来过夜半”,应该让诗人感到几分孤独、焦灼与失望,但正是因为有了有蛙声的和鸣,那情景才变得诗意盎然,生发出几许清新淡泊的美丽。

四、蛙声――丰年的征兆

有蛙声就有了播种希望的喜悦,有蛙声就有了收获丰收的欢乐!

南方水田多蛙,青蛙鸣唱在万物生长的春季,古代有“蛙鸣兆丰年”的说法。明清时代,三月初三有听蛙鸣占农事的习俗,称“田鸡报”。当时有这样的农谚:“田鸡叫拉午日前,大年在高田;田鸡叫拉午时后,低田弗要愁。”那连绵不断的蛙声是丰年的征兆。宋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就反映出这一情景: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已微寒懒出游。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春水上涨,溢满绿洲,彻夜不断的蛙声,预示着今年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农人将在秋季获得十足的丰收!

五、蛙声――民间的疾苦

青蛙是农人的宝贝、民间的灵物,它深深懂得百姓的苦与乐,让百姓听到它们的不平之鸣。女诗人倪瑞璇在《咏蛙》中写道:

草绿清池水面宽,终朝阁阁叫平安。

无人能脱征徭累,只有青蛙不属官。

享有“宜兴贤媳、宿迁孝女”之誉的倪瑞璇,是清代一位忧怀家国的女诗人,她生活在广大人民群众饱受民族、阶级双重压迫的清代初期。这是一首针砭时弊之作,女诗人借咏蛙鞭笞清王朝繁重的徭役赋税。诗歌采用对比手法,以“只有青蛙不属官”反面对比,突出“人不如蛙”这一悲惨的社会现实,具有极强的批判性。

六、蛙声――志向的抒发

在万物复苏、百虫蛰动的春日,青蛙用其清亮的叫声向世人传递季节的讯息,欢呼着拥有这个世界的胜利。一代伟人在《咏蛙》中写道: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池上的诗意范文第5篇

1.硬译。不少老师在教学诗词时满足于落实字词理解,讲究逐句分析,认为如果学生能将整篇诗词完整的逐句翻译出来,本堂课的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一大半了。这乍一看似乎无可厚非,理解和欣赏本来就是诗词教学的第一要义,可是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硬译”,往往只能听到学生对诗词生硬肢解的注释;只能眼看着一首首灵动飘逸的诗歌蜕变成毫无诗意莫名其妙的四句话;只能将文本流于琐碎,完全破坏了诗歌的整体美感,损伤了学生对诗歌刚刚萌发的朦胧的整体感悟,有悖于诗歌教学的基本原则。

2.硬读。应该说,并不是所有的诗词朗读都能称之为“诵读”的,这需要老师对诗词诵读指导下“真功夫”。然而,在现实的诗词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却没能正确认识诗词诵读的功能和作用,课堂中有时以析代读,读得不充分;有时以偏概全,读得太狭隘;有时拘泥于现成的音韵节奏,读得太牵强,有时热衷于时髦的朗读方式,读得太热闹……“硬读”现象不时出现。

3.硬练。翻开学生的作业本,我们也常常可以发现不少“硬”象。如单一的题型和答案。不少老师说起诗词练习,题型似乎就只有“翻译”,说起“翻译”,答案就立刻“标准化”;再如对回答形式和技巧的过于热衷。若考试中有要求学生默写相关诗句,考完后,老师往往会在分析题型时告诫学生:这道题有4分之多,你就起码要默2句诗词,才能保证不扣分。诸如此类,像这种热衷于分析答题的所谓“规律”和“技巧”,热衷于寻找练习的所谓“套路”和“捷径”,不从语言文字的理解上找答案,不从自身僵化的教学模式上找问题,其结果只能是“缘木求鱼”。

诗词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形式,小学诗词课堂教学也绝不仅仅是启蒙教育的一种方式。小学诗词课堂教学所存在的种种“硬”象,我以为,归根结底,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偏离了诗词的本质特征,忽视了诗词教学的基本要求所致。那么,怎么做才能找到化解诗词课堂教学“硬”象的方法呢?我想,“以学生为本,以诗词为本”,也许是我们得以“返璞归真”,回归诗词教学本真的出路。

一、以“吟读涵咏”为先,化“硬读”为“诵读”

1.诗歌诵读必须以“吟读涵咏”为先

与普通课文相比,诗词更是“直觉”的艺术,因此“诵读”无疑是学习诗词的第一要义。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便是此意。然而实事求是地讲,并不是所有的诗词朗读都能称之为“诵读”的,我们以为真正的诵读必须让学生“欣然前往”而“全身投入”,必须让学生“轻松愉悦”而“陶醉其中”,是为“吟读涵咏”。这就需要老师在诵读中不能忽略阅读主体的直觉感受和整体感受,从声调的抑扬顿挫里,从对诗歌的整体感受里,让学生更容易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诗词的气势和内涵,这光靠生硬的翻译是做不到的;这就需要老师给学生充分的诵读时间,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在理解中品味,在品味中进一步深化感悟;这就需要老师注意在平时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兴趣,通过“课内”和“课外”诗词诵读的“起承转合”,把经典唤醒,还诗词以本来的生命,使它在学生的“吟读涵咏”中有呼吸,有温度,活泼生动,斑斓多姿,让学生一读便心生欢喜,再读而流连忘返。

2.诗歌诵读还应体现诵读的层次

老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做到三点:一要读准字音,二要读出节奏,三要读出感情。而要做到这三点,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在课堂上自始至终致力于为学生创设直面诗词的平台,使学生真正有机会自己吟诵,真情吟诵,平等吟诵,细细吟诵,整体吟诵……值得指出的是,教师切忌为了刻意体现教学的“层次”,过多依靠朗读技巧来支撑,而忽视了学生诵读和理解的“共鸣”,使诵读显得“做作”和“不自然”。只有当学生通过逐步深入的诵读,使自己的感情逐步接近作者的情感,我们的诵读才能成功地再现作者的情感,才会自然地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只有这样,才能依靠有效的诵读促进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随着对诗词的逐步深入理解而提升学生的诵读层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对诗歌精神的整体把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教师从枯燥的诗词讲解中解脱出来,师生共同享受诗词的生命之音。

二、以“诗词之眼”为扣,化“零碎”为“整体”

刘铁冷在《作诗百法》中说:“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可见,在诗词中最灵动跳跃,最贴切传神,最耐人寻味的字词,就是“诗词之眼”。只要抓住了这些字眼,就抓住了诗词的灵魂;只要抓住了这些字眼,就可以避免逐字逐句的机械分析,删繁就简,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要抓住了这些字眼,就能引领学生直接披文入境,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体会炼词炼字的妙境;只要抓住了这些字眼,就可以倾听诗家之语,通晓整体诗意和主旨。然而“诗词之眼”在哪里?怎样才能扣住“诗词之眼”来教学?我们认为,老师在教学诗词时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从内容来定位

“诗词之眼”有时为一字,有时为一词,有时为一句,而且位置并不固定,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是为了表达所咏的内容,一定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如学习柳宗元的《江雪》,在引导学生知晓诗人生平,理解诗词大意之后,老师可顺势追问:“他真的在钓鱼吗?他到底在钓什么?”通过仔细推敲品味,透过这个“钓”字,让学生读懂了柳宗元虽困难重重却无所畏惧,虽身处逆境却矢志不渝的豁达情怀。“钓”就是这首诗的诗眼。再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三、四两句:“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个“醉”字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老人为什么而醉?诗人为什么而醉?在师生共同的研读过程中,明了诗人渴望和平,向往安宁生活的深意,一幅清新、淳朴的画卷随诗词展现在师生面前,学生陶醉其间,更被古人锻字炼句的功夫所深深折服。

2.凭修辞来定格

诗歌用词凝练而意蕴深长,这就决定诗词必须依赖各种修辞进行表现。这一点也反映在“诗眼”上。例如,郑燮的《竹石》是咏物诗,全诗着力表现竹子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开头就用“咬定”二字,把岩竹人格化,传神地写出了它的神韵和姿态,正是全诗诗眼所在。再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杜甫的《春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潜”一“细”两字,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摹出了春夜和风徐徐,细雨绵绵的状态,也无疑就是全诗的“诗眼”。

3.靠表现来定法

诗眼除了可能包含修辞因素外,也可能包含其他表现手法,这对于我们理解句意乃至体会整首诗歌的思想感情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尽”一“流”,以“流”衬“尽”,以“流水”衬“孤影”,写尽了诗人翘首长伫的身影和绵长深沉的思念,触动每个读者心中的愁绪。又如杜甫的《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含”一“泊”,一动一静,时空交错,诗人开阔的视界和全诗深远的意境触手可感。

4.借活用来定类

诗人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便是如此:“绿”,本指色彩,是静态的,但是这里却活用为动词,将“绿”转化成动态的过程,也将诗人眼中那一刻静态的春天的江南大地转化成生机涌动的世界。因此,“绿”字运用了化静为动的艺术手法,不仅写出了江南大地由枯变绿的过程,也呈现出了江南大地生机勃勃的景象。

因此,对于以上这些“炼”字“炼”意之处,老师一定要认真推敲,反复揣摩,咀嚼鉴赏,悟觉妙味,并以此为抓手,“提领而顿”,引发学生对全诗的欣赏和理解,品尝到对诗歌整体的意蕴进行深入理解后的豁然开朗和意犹未尽之美,继而了解诗歌巨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以“知人论世”为法,化“硬牵”为“体悟”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更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在小学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除了要感受诗词的韵律,鉴赏诗词的意象外,更重要的是要体验诗人的情思,内化个人的情境。作为老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诗人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就事论事有时是不够的。“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其实古人早已有之,它对更深刻、更透彻、更全面地了解作家的创作本意和思想情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在运用“知人论世”时该注意些什么呢?

1.从诗词的本身出发

老师应实事求是地带领学生走进诗词课堂,切忌先入为主,贴标签式的教学。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全词活泼明快,妙趣横生,洋溢着欢愉的情韵,为词人早期诗词的代表作。然而有老师上此诗时,硬是将此文与词人后期的不幸遭遇相连,硬让学生通过此词感受词人饱经风霜的“凄苦情怀”和“如泣如诉”的回首追忆,这实在是强人所难,曲解了诗人的内心。

2.以思辨的态度切入

毋庸置疑,许多诗词自问世起就存在许多学术上的争论,存在不少多元的解读,这其实也正是诗词的魅力所在。而作为老师,尤其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当下学术研究的主流思想出发,依据文本特点,合理借鉴现存的各种史料和后人评述,以思辨的态度进行甄别,深思慎取,亦可适度存疑,力求以点带面,由面到点,形成见解,探骊得珠。切不可存着“毕其功于一役”的侥幸念头和贪多心理,不顾学情和文本,“坚硬”地灌输和训练,“机械”地套用和定性,还把学生由此而生的漠然与不解,简单地归结为诗词本身“离现实太远”。

3.用比较的方法教学

通过比较的方法来“知人论世”,是小学语文诗词课堂中常用的,也是很有效的方法。老师还可进行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比较,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张志和的《渔歌子》一诗时,老师可在学生基本理解了全诗大意后,先进行“横向比较”,精选张志和《渔歌子》系列的另外两首,感受诗人“泛舟渔钓”的隐逸之乐。接着进行“纵向比较”,让学生回忆先前在四年级时学过的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后追问:同样是写钓鱼,同样是写隐逸的山居生活,两位诗人情怀和志向是一样的吗?这样,通过“纵横交错”的比较,学生不仅能比较透彻地读懂一首诗,而且能比较全面地鉴赏一类诗,拉近了诗人和读者的距离,为学生今后的诗词自主学习打开方便之门。

4.把握知人论世的“度”

值得指出的是,在教学生“知人论世”学诗词的同时,老师作为掌舵人必须把握一定的“度”, 切忌凡事胶柱鼓瑟,简单地以知人论世为坐标来对号入座。要正确处理好文本与拓展的关系,要始终牢记老师和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要始终牢记“知人论世”是为诗词本身的学习服务的。教师在诗词课堂教学中必须立足于课内,立足于教材本身,对开发课外资源要纵观全局,有长远的打算。

四、以“授人以渔”为匙,化“硬练”为“实践”

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学生诗词课堂教学的“渔”是什么?笔者以为,简言之,就是将古典诗词“内化”为自己的学养,并以此“外化”,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为“化用”。

如何“化用”?方法可以很多,不少老师也已有了许多成功的探索,而对于小学生而言,任何诗词的“化用”都不能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践。具体地说,可以分三步:

1.画诗意

“诗中有画”,教师可以抓住诗词的绘画美去探索诗情中的画意,也许能另辟蹊径,对诗词的美认识得更真切。例如,赏析柳宗元的《江雪》,杜甫的《绝句》,教师完全可以请同学来画画,通过画画明了诗意,明白写法。再如,学习《小儿垂钓》《池上》等诗,教师可以和学生合作画画,再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体会纯真的童心和鲜明的形象。这一步骤或许需要花几分钟时间,但对学生而言,学古典诗词已不再仅仅是抽象的识记,而是变成形象有趣的活动,人人都可以参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又一次被调动起来,语文实践和创造的能力也因之提升。

2.写诗情

课堂上学生的发言不免散乱和零碎,而写下来的东西经过思维整合和加工,是深思熟虑的产物。因此,在“说”的基础上,我们不妨让学生深入一步,再来“写一写”。如有老师在教完张志和的《渔歌子》后,要求学生写一写对这首诗的赏析文字。在交上来的作业中,有的学生把这首诗写成了优美的散文;有的学生搜寻了作者的生平和诗集,对诗人进行了分析;有的学生还和柳宗元的《江雪》作了比较……写,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和发展学生诗词素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开拓思维,习得创作技巧,培养创新精神。

3.用诗言

“往者不可谏”,我们不可能机械地要求现在的小学生都会写诗,会填词,但我们可以巧设情境,引导学生尝试在生活中引用诗言,在生活中感悟诗意。让他们明白,诗词虽是古人的创作,但却是富有生命的语言,是可以活用的文化。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诗词兴趣的基础上,对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可以适当讲授一点写诗填词的方法,让感兴趣的学生联系实际写一、两首诗,填一、两首词。老师要注意的是,学生学写古诗词,绝不能“拔高”要求。写的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练练笔。学生交的作业,老师也可以不打分。写得好的,给予鼓励;写得不好的,也不批评,重在参与,重在练习,重在激起学生探究诗词的兴趣。循序渐进,将诗词学习推向更深的层面。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上谈的四点“化”法,是以把握诗歌的内在精神为原则的,四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亦不必一味追求程序的规范化。

池上的诗意范文第6篇

关键词:理想;审美;太虚幻境;大观园;曹雪芹

一部作品总要负载作家一定的人生理想。萨特说过:“一切文学作品都是一种吁求。写作就是向读者提出吁求,要他把我通过语言所作的启示化为客观存在……艺术作品是一种价值,因为它是一种吁求”①。陶渊明的武陵梦,短短四百字为我们描绘出一个环境优静、衣食丰足、自由平等、安康快乐的理想世界;余光中用四分之一个世纪来苦苦追思、寻找他的文化与故乡梦,曹雪芹倾尽“一把辛酸泪”抒写的《红楼梦》,其梦若何?

理想世界的两次建构与毁灭

曹雪芹以他笔下的人物贾宝玉作为自己理想评判的立足点,对自己的理想进行思索、探寻和发现,又在探寻发现之后加以否定、再思索、再探寻,这真是一个矛盾的难解的循环。曹雪芹的第一场梦即太虚幻境梦:小说第五回,宝玉“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稀逢,飞尘不到。”这便为太虚幻境,一个令宝玉初见便顿生“理想世界,不想回家”感叹的清新富贵温柔之乡。但当宝玉在警幻的示意下历遍太虚幻境全程(清新自然之真――富贵风流之奢――温柔儿女之情)后发现,自己终要面对的是:遥亘万丈无舟楫之迷津。宝玉梦醒,太虚幻境的理想刚刚建构亦随之毁灭。

随着宝玉一声“可卿救我!”的呼唤,其对理想的追寻也由太虚幻境跌落到人间大观。

《红楼梦》正面写到贾宝玉游历大观园出现在小说第十七回,宝玉真正的大观园生活始于小说第二十三回,书中写道:“且说宝玉自进花园以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乐。”贾宝玉的理想世界似乎在现实中建构了起来――但很快我们便会发现大观园的“非理想”性。首先是大观园基址的“不洁”:小说中描写的纯净美丽的大观园,其基址恰恰是在现实中最肮脏的所在――原贾赦的旧园和东府的会芳园――建立起来的 ,“大观园建立之初,就笼罩在不洁和虚伪中” ②。其次是大观园基址的“不牢”:大观园里充满了诗意般的生活:清风明月、吟诗作画,赏雪品茗。但这里也有排挤、有争斗、甚至告密,也有“辱亲女”“欺幼主”之事发生,百足之虫的家族沉疴、顽固不化的家族积习会轻易地就传染污秽到大观园:宝玉被笞的累累前因、抄检大观园大厦将倾的预演、水做骨肉的女儿逐一抱恨被逐、饮恨屈死,甚至宝玉自己也差点被人算计丢了性命……因此,拨开大观园锦衣玉食、清雅安适的表象我们看到的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大观园里真真实实地在连续上演着一幕幕“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剧,而贾宝玉最终也只得走出大观园,走出荣国府,走出红尘,他小心翼翼建构起的理想世界再次轰然坍塌 。

《警幻仙姑赋》对审美理想的诗意传达

斯坦利・费什曾言:“诗歌特点本身并不足以能够使它具有某种吸引力;对于(诗歌)给予某种关注反倒可以最终能发现诗歌特点本身。”③那么,当我们追寻着曹雪芹与贾宝玉,从其建构继之毁灭的太虚幻境与大观园的理想世界走出之后,再回头读一读《红楼梦》关键的第五回,以及曾被目为“不见长”、却又充满了悖论、饱受争议的《警幻仙姑赋》,给它一点关注,或许会有发现。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应惭西子,实愧王嫱。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何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

毋庸置疑,此赋从曹植《洛神赋》中取义之处甚多。如“云堆翠髻”、“回风舞雪”、“若飞若扬”、“将言而未语”、“待止而欲行”……,即曹植赋中所谓“云髻峨峨”、“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若将飞而未翔”、“含辞未吐”、“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但据此便言此乃“雪芹效颦之笔”未免武断,试想“难道以曹雪芹的本领,真的只能摹拟一千五百多年前他的老本家之所作(而且又是大家熟悉的名篇)而亦步亦趋吗?我想,他还不至于如此低能。”④蔡先生的评述说出了多数爱红者的心声。

曹植的《洛神赋》以幻觉形式,叙写人神相恋,或以为假托洛神,寄心文帝。其实,《洛神赋》叙写内容方面的争议并未妨碍人们对该赋做艺术审美意义上的无限追想。《洛神赋》多方着墨、生动传神描绘出的洛神之美――就是曹植心中对理想的人性美的极度遐想。自古以来,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们对人性美乃至人生境界做这样或那样无限的遐想和追思又岂止一两人?我们可以遥想到庄子的“逍遥游”、屈原的“思美人”、五柳先生的“桃花源”……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将《警赋》与《洛神赋》加以过多内容方面的比附,在小说第四十三回“不了情暂撮土为香”中,宝玉曾说:“古来并没有个洛神,那原是曹子建的谎话……今儿却合我的心事,故借他一用。”“借他一用”,听!雪芹说得何其明了!“洛神”是子建内心之“人性美好”, “警幻”乃雪芹内心之“审美理想”。文学艺术中这种具有“暗示”与“象征”功用的“虚实相生”的表达手法,才是两赋的关联之处。

曹雪芹之审美理想,一言以蔽之曰“兼美”(学界持此观点的论述车载斗量,不再赘述。),本文只是沿着“兼美”理想,对《警幻仙姑赋》加以观照。脂砚斋在第五回对原文有两处关乎“兼美“的评点:其一,在“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处评点为:“难得双兼,妙极!”(甲旁)其二,在“乳名兼美”出评点:“妙!盖指薛、林而言也。”(甲旁)其实,通读全书,“曹雪芹的兼美,又不只兼林薛二人之美,更兼众人之美。湘云的天真率直、旷达豪放,探春的文采精华、清明阔朗,宝琴的雅艳,岫烟的清灵,妙玉如兰的幽冷,晴雯似炭的刚烈,……都是作者所喜爱的气质内涵。”⑤只是,尤以薛林二人为冠罢了。以下便从《警赋》文本找寻与小说文本相呼应的、关乎“兼美”理想的几处“虚实相生”的艺术表达,并加以简要分析:

1.“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

《庄子・齐物论》言:“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以“鱼入鸟飞”形容女子之美,这是文人熟典。熟读《红楼梦》的读者读此四句自然会联想到小说第二十六回,黛玉访宝玉被晴雯拒之门外后的一段描摹:

(黛玉)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

原来这林黛玉并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具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真是:

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

因有一首诗道:

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闺;

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这一段对黛玉的叙写描摹以及六句赞诗,已对赋中四句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岂用穿凿附会、比附索隐?

2.“……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

“颦”字在《红楼梦》中为黛玉一人专属,小说第三回宝玉初见黛玉便将“颦颦”二字送黛玉,认为“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自此,“颦儿”便成了黛玉入府后众人对她的昵称了。而且此回宝玉眼中的黛玉恰便是“两湾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再看小说第二十六回黛玉“吃闭门羹”后:

(黛玉)一面想,一面又滚下泪珠来。正是回去不是,站着不是。……

“回去不是,站着不是”,此处描写直可做“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的注释。再读“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传达出的那一种“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之神韵气质,可意会不可言传,非黛玉而谁?

《红楼梦》刻画人物运用了“特犯不犯”之法。“冰清玉润”“风神若仙子”的黛玉,其美貌气质除通过直接的写意描摹之外,还通过“特犯不犯”之法得以展现。那个在宝钗生日宴上,令贾母“细看越发可怜见”的小戏子,被凤姐说的“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的龄官,在宝玉眼中是怎样的呢?小说第三十回“龄官划蔷痴及局外”中这样写到:

只见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

龄官有黛玉之态,是公认的。这段借写龄官实写黛玉的呼应性描写,不正对应了赋中“纤腰之楚楚”“蛾眉颦笑”等“暗示性”摹写?“蛾眉颦笑”“将言未语”“莲步乍移”“待止欲行”再次将黛玉“袅娜”“翩跹”“婉转”“清雅”的气质活脱脱地勾勒了出来。

艺术作品的价值与魅力既要源自作家对真实生活做具象性的反映,而同时,艺术的表现又不能仅仅囿于具象,应该超越具象的内涵,在有限的具象中包蕴无限深远的精神空间。虚实相生、草蛇灰线,这种艺术上的创作手法真可用“言在此而意在彼”“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来形容。曹雪芹是一位能诗(赋)善画的小说家,他当然深谙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之妙。以上“兼美”为谁?警幻也?黛玉也?非邪?是邪?

3.“闻麝兰之馥郁……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

与上文相比,此段中人物神情似乎由天上回到人间。小说第七回,宝钗向周瑞家的自陈服用的冷香丸,“异香异气的”;第八回中,宝玉“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当然,我们不能仅凭一句“闻麝兰之馥郁”就要将这一特质牵强给宝钗,因小说第十九回也写到黛玉之香:宝玉“只闻得一股幽香,却是从黛玉袖中发出,闻之令人醉魂酥骨。”虽说贵族小姐熏香是很普通很自然之事,但正如“颦”为黛玉代称,“香”则为宝钗之象征。如果此处“麝兰之馥郁”还不足以指代宝钗,那我们是否应“在肯定作品意义不确定性的同时,也在寻找意义‘相对’的‘确定性’。”⑥

黛玉之美在脱俗超凡,雪芹多诉诸写意之笔;然而“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眼如水杏”的宝钗,其美则在于世俗与生活化,雪芹亦多诉诸写实之笔。作为书中第一主人公的宝玉,他眼中的宝姐姐,风格究竟如何:

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绵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绵裙……宝钗抬头只见宝玉进来,连忙起身含笑答说……

此段可否看做是对“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的实写?“漆黑油光的纂儿”对应“云堆翠髻”;“含笑答说”对应“靥笑春桃”。艺术上尽管后者运用了比喻手法,增添了表达上的含蓄之美,但所写女子的神情容貌依然属于世俗之美的范畴,与小说文本对宝钗的描写一致。

4.“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

试将此四句与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比较:

(宝钗)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顽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到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

……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桥,盖造在池中水上……

黛玉如凌波仙子,清新脱俗;宝钗则如华贵牡丹,鲜艳随时。杨妃戏蝶而“出没花间”“徘徊池上”,“安分随时”的宝钗暂时丢掉了淑女的规范“宜嗔宜喜”“若飞若扬”。如此比较,并非笔者牵强,实在是读到此处时,前后意象在不自觉地关联和并置。只能说作者在“通过意象的暗示与隐喻功能,将想象空间及作品所要表达的真正内涵和意蕴留给读者,导引他们抵达一种超越具象的再创造的境界,使其在重建中产生“象”的延伸和“意”的流转。⑦

5.“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

“其素若何,春梅绽雪。”是以“绽雪”“春梅”之素雅呼应了宝钗之“胭脂洗出秋街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还是对照了黛玉的“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这恰是艺术上“暗示性”手法的模糊之处。但有时其“呼应”“暗示”“比喻”又是明显的,《红楼梦》作者常借人物笔底之诗词歌赋来品评下笔人物,“让所咏之物的‘品质’去暗合吟咏它的人物。咏物抒情,……能更充分、更真实、更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完全合乎情理的。”⑧此处“其洁若何,秋菊被霜”便借“秋菊傲霜”歌咏黛玉之“孤标傲世”又明显呼应潇湘妃子《问菊》中“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其静若何,松生空谷”乃呼应黛玉“?闲静时如娇花照水”之“静”;“其艳若何,霞映澄塘”乃宝钗“其鲜艳妩媚,有似宝钗”之“艳”……钗黛之“兼美”各有风致。

6.“其文若何,龙游曲沼。”

“文”字,古今解释不下16种。于此处相关的解释有两种可参考:一为“花纹”,一为“文采”。若解释为“花纹”,意思则与前文“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之“文”(花纹)重复。故此处,笔者认为当为“文采”之意。两句意思比喻女子文采飞扬,犹如“龙游曲沼”,自然婉转而逍遥。《红楼梦》小说文本中冰清玉洁的少女们已经达到了外在美的极致,雪芹还要赋予她们“文采”:让她们结社吟诗填词作赋,展现不让须眉的才情,真可谓“鲜花着锦”悦目赏心。《警赋》文本当然也要在最后,对众美“百般红紫斗芳菲”般的诗文创作来一点歌咏与褒扬,并进一步传达“美”之“多兼”的理想。诗文中黛玉的风流别致、宝钗的含蓄浑厚、湘云的清新洒脱,……诸美诗文自有个性、互不相犯,终何言以蔽之?难煞雪芹,乐煞雪芹――“其文若何,龙游曲沼。” 何其恰当!

自古有云“女子无才便是德”,小说中宝钗也曾以此对黛玉加以劝解。可事实上,在明末清初的江南地区,妇才与妇德的完美结合才是理想女性的化身。所以,时人以为“妇人以色举者也,而慧次之。文采不章,几于木偶矣”(谢肇《五杂俎》),“刺绣织纺,女红也;然不读书、不谙吟咏,则无温雅之致”,“守芬含美,贞静自持,行坐不离秀床,遇春曾无怨慕,女德也;然花香月丽而不知游赏,形如木偶,踽踽凉凉,则失风流之韵。必也丰神流动,韵致飘扬,备此数者而后谓之美人”(鸳湖烟水散人《女才子书》)。现实与小说众美彼此唱和的期待相契合。再反观《警赋》对“兼美”理想的诗意传达,其中既有源于具象的现实,又有对现实具象世界的延伸与超越。难免《警赋》要发出这样的感叹:“应惭西子,实愧王嫱。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何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

以上仅举要简析。细读全赋,可以说作者着意运用了 “暗示”“象征”“隐喻”“呼应”等“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含蓄而有分寸地对以钗黛为冠的众美之才、貌、气、韵等加以描摹。由于作者的摹写只写到隐约可感的程度,从而形成了文本中大量的“空白”,并由此吸引、激发读者进行超文本的想象与填充,同时“这些空白又服从于作品的完成部分,并在已经完成的部分的指引下,使作品实现意义的建构。”⑨进而传达出创作者的审美理想。

因此,当我们站在《红楼梦》的“完成部分”(文本全局)对“兼美”理想加以观照时,会发现“兼美”既是曹雪芹理想中的女子形象,又是曹雪芹理想的人生与存在哲学。她“鲜艳妩媚”又“风流袅娜”, 她“尊理”而“任性”,她“随分从时”而“天然率真”;她静动咸宜、才貌俱佳;她是积极的入世者又是超然的出世者;她洞明世事、练达人情、韬略在胸、随俗雅化,她纯真唯美、孤标傲世、举世皆浊、唯我独清……这样的“兼美”难道不是人生理想的存在状态吗?再让我们跳出《红楼梦》中关于“兼美”的固定讨论,到历史中细细找寻,仅从历代文学的创作风格而言,自古以来,对“兼美”文风的追求便代不乏人,自南北朝乃至唐宋、明清,对骈散文风的争论无非是围绕文章形质做如何“兼美”的表达;明代传奇文坛上轰轰烈烈的“沈汤之争”,其结果则是让时人达成了如何“双美”的共识,以致吕天成提出了著名的“双美”说:“倘能守词隐先生(沈)之矩,而运以清远道人(汤显祖)之才情,岂非合之双美者乎!”⑩的确,“兼美”的文风、“兼美”的人性,乃至“兼美”的人生及社会存在又岂仅仅是曹雪芹的独特追求?东坡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否也是一曲“兼美”的人生追求!如此众多的“兼美”理想,正如杜甫《赠花卿》七言所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十八世纪德国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对哲学下过一个绝妙的定义:“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11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说:《警幻仙姑赋》就是现实而浪漫的小说家曹雪芹怀着一种“兼美”的理想寻找的诗意栖居。

(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

注释:

①萨特《为何写作?》,载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8-99页。

②王慧《大观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3页。

③斯坦利・费什《看到一首诗时,怎样确认它是诗》,转引自邱运华主编《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半,第247页。

④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修订重排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页。

⑤俞晓红:《问渠哪得清如许―漫谈曹雪芹的审美观念兼及〈警幻仙姑赋〉的审美意蕴》,《红楼梦学刊》1992年第2辑。

⑥邱运华主编《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半,第242页。

⑦陶小红《云烟渺茫,丘壑无限――曹雪芹与张爱玲虚实相生手法之运用》,《红楼梦学刊》2010年第5辑。

⑧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修订重排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39页。

⑨ 转引自邱运华主编《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半,第243页。

池上的诗意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017-1

一、依托文本,深入细致,发现与挖掘美

1.自然环境美。

作者笔下的大自然绮丽无比,气象万千,其魅力往往超越自然界事物本身。如《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拉萨的天空》的湛蓝透亮,《三亚落日》的诗情画意,《九寨沟》的如诗如画,《雾凇》的独一无二……这些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可以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2.人文景观美。

教材中,还有很多文章描写了人工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和观赏意义的建筑物和场所。如《天安门广场》的宏伟壮丽,《莫高窟》的精妙绝伦……这些课文都能给人以震撼的美感。文章所表现的这些人文景观的美,不仅颂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而且还浓缩了历史的厚重,能有效地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3.社会生活美。

生活中到处都有美,而语文课本源于生活并再现了生活中的美。许多课文描写的人物、事件,甚至场面,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能使人产生一种真实的美感。如赞美盲人小姑娘明明美好心灵的《番茄太阳》,洋溢着爱的芬芳的《爱如茉莉》等等,这些生活气息浓厚的文章,让学生了解了人际间的友好的关系和生活中的真、善、美,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欣赏情趣的艺术珍品。

4.人物形象美。

作家往往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审美认识和审美评价,这些丰满的形象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行动的楷模,能在他们心中树立起美的丰碑。

二、创设情境,身临其境,感受与理解美

1.入情入境体验美。

借助音乐、图画、多媒体等等来创设情境,可以在课堂上真切地再现文章的情景,让静止的文字鲜活起来,同时情境亦是一个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因此善于创设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美、理解美。

在教学《雾凇》一课时,教者就特别营造了欣赏美景的氛围。通过导语、课件与音乐,引导学生逐步走进雾凇的世界,感受那玉树琼花遍地开的绮丽景象,并深入地了解雾凇的成因。学习课文,就似身临其境,文字所述,恰如亲眼所见,徜徉其中,醺醺然,陶陶然,学生竟有乐不思归之感。他们情不自禁发出赞叹:天造地设,奇特壮观,海内奇葩,圣洁美丽。于是,爱美之心,油然而生,热爱自然,亦是水到渠成。

2.激情朗读感受美。

通过反复诵读课文,让学生在头脑中出现想象的画面,可以不同程度地进入课文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籍此,学生可以充分地感受到文字和形象之美。

在教学《生命桥》一课时,教者设计了反复诵读、层层推进、以读激情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去感受老羚羊那舍己为人的壮举所焕发出的夺目的生命光彩。用美的诵读激发美好的情感,内化为心灵的震撼,然后通过朗诵表达美的感受,这就是美的享受啊!

3.走进意境,感受意象美。

加强朗读训练,体会文学作品独特的意境美,是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文不厌百回读。好的文章需要多读,让学生在优美的朗读中,细细品味作品美的意境。

苏教版第八册《古诗两首》收录了白居易和胡令能诗各一首,分别是《池上》和《小儿垂钓》。白居易的《池上》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胡令能的《小儿垂钓》也不复杂,无需过多讲解,学生就能大体理解诗意,而且异曲同工,都表现了童真的美好。在教学时,教者采用朗读结合想象的方式,逐步引领学生细细感悟和体会诗中天真无邪的儿童形象。再用回忆童年美好的方法激发学生丰富的内在体验,开放式启发交流真实的生活体验,从而引起学生与文本间的共鸣,深入准确地走进诗的意境,以获得美的体验与感受。此时此刻,语文课堂笑声朗朗,书声琅琅,美好四溢。

三、注重练笔,运用语言,创造与表达美

1.充分运用教本资源表达美。

立足文本,面向社会与生活,引领学生有意识地观察世界,体验生活,自主地寻找美,细致地体验美,尽情地表达美。

如教学习作《秋天的树叶》时,教者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出家门,走进自然,亲身体验秋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为美美地表述秋叶做好准备。习作之时,自能心怀美好,恍若手握智珠,心手相通,共同述说这秋叶的无限美好,课堂上,让叶的芬芳自然流淌,积淀中,让叶的馨香长留心间。

语文课堂不仅要引领学生关注外在世界,同样也要促动学生关注内在世界。

教学习作《喜怒哀乐》之时,教者首先引领学生观察描述简笔脸谱的神情,感受情绪给脸部表情带来的丰富变化之美,然后带领学生仔细回味自己的某种突出情绪,并尝试着走进这种情绪,再现当时的种种场景,最后运用文字尽情地宣泄自己的这种情绪,走进自己的情感世界,让情绪化作文字随着笔尖一路尽情挥洒。

2.敏锐捕捉练笔动机表达美。

池上的诗意范文第8篇

中国园林建筑意境美的表现

中国园林建筑的意境美与诗画的意境美相关,主要是指情景交融产生的审美感受,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经验。中国园林建筑把追求诗画的意境美作为自己的审美理想,于是,意境就成为评价园林建筑艺术高下的重要标准。中国园林建筑意境美的表现:

第一:通过叠山理水把大自然的山水风景缩移摹拟于咫尺之间。园林中山水引起观赏者的联想和想象,使物境幻化、衍生出意境,即“得意忘象”。在园林建筑中,山水的设计需要设计者和工匠做到胸有成竹,如此才能塑造出崇山峻岭、危岩奇峰、层峦险壑的画面来,才能体现出水的生命灵动之感。

第二:通过与文学艺术形象、神话传说、奇闻轶事、历史典故等有着紧密联系的主题,借助于山水、花木、建筑所构成的物境表现,引起观赏者的联想和想象,幻化成意境。如圆明园福海中有三仙岛,颐和园昆明湖中也有三仙岛。

第三:用文字点题,即园林中常见的匾额、楹联、诗词、刻石等。以此营造意境。如题大明湖的两句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点出了大明湖的景致特点。

中国园林建筑的意境美的特点

中国园林建筑诗情画意的产生,是人们情感的表现。中国园林建筑是构思的艺术,构思就有情感的表达,好的园林建筑就会产生意境。园林建筑体现出一种空间美,主要是由园林的风景、建筑和游人共同组成。欣赏园林的空间美,要在有限的园林范围内追求无限,这些空间必须有自己的主题,才能表现出空间美。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则是“隔而不断”,在有限的园林范围内隔出一个个景区,制造一些园中园,从而使园林更耐看、更含蓄、更富有韵味。如江南的一些私家园林,讲究“水必曲,园必隔”,从而营造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表现园林的空间美。与此同时,园林建筑的意境也随着季节的交替呈现出各具特色的美,营造出变化着的、各具特色的意境美,这是园林建筑的时间美。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写道“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在不同的季节里山的美体现着不同的韵味。

中国园林建筑追求诗情画意的意境

中国园林建筑是自然美、人文美、建筑美的有机统一,人们在园林建筑的有机结合中追求诗情画意的意境美。中国园林鉴赏讲究意境,讲究内在的审美体验与外在的美丽景色相沟通、融合,讲究“以情悟物”和“以情看景”。中国园林建筑基于老庄自然而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借助于大自然的山水、花木、环境,在现有自然景物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同时夹杂人工的制造,如亭台楼阁、廊榭、假山等园林中的建筑物。中国园林建筑特别追求自然美,追求人与自然的亲和。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是一种与大自然浑然天成、融为一体的美的境界,体现着中国人崇尚自然的美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