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走进大自然的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范文第1篇

广东优秀高考满分作文500字一:至于收获,要量力而为

秋,这个熟悉又充满诗意的季节,收获的季节同时对于不同职业的人们来讲却意义不同。有人曾说宰相肚子里能撑船,我想这句话并不是说那么简单,多数人认为是说这个人有度量,能宽松别人,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我认为是他真正的看到了自己的标准。

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第一次,是,那是多么的自豪,一直被光环所为绕,可是什么都改变了,你的到的不是真正的自己,一切都已改变。你前进会有无数的掌声,以及父母的疼爱和吻。可是人有过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那么多的引诱在身边。身体的原因和种种过错,那么你稍微的摆动,结果可想而知无数的流言蜚语向你扑面而来如同春天绽放的花朵的芬芳,挡不住,然而压力的过大,确实会让你崩溃。

家是人们精神的慰藉和停泊的港湾,然而时代的不同更多的家长要孩子攀比,比学习比孩子得的奖,然而你们真的能明白,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孩子们真的能收获多少,这是教育育人。不是看分数而评论孩子的努力,尽自己的全力那就是成功,让孩子心里有负担有压力,并不代表会成功,反之确会加剧他们的心里情况。这些你们真的想到了吗?

叔叔阿姨们?孩子们的未来是他们自己来决定的,你们只是他们的引路人,但不要把自己的过错没完成的愿望让孩子们去做,他们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未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并不是责备和敷衍,是用心去给他们爱,让他们去收获,真正的自己。真正的人生。

广东优秀高考满分作文500字二:仰观宇宙,俯察万物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得以借助电视、网络等手段以认识自然。但若把科技当做感知自然的真正途径,在我看来,不免可悲。

是的,科技只是工具,只有亲身走进大自然中,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才能够真正感知自然的美与力量。

何谓“感知”?“感”即感受,“知”为相知。明白了这一点,便可知为何科技手段无法让我们真正地亲近自然,感知自然。

电视可让我们知晓全球天气,网络可让我们将生物知识尽收眼底,科技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自然万物的一种极便利的途径。然而,这顶多可算作对与自然相关的科学知识的学习与认知。科技归根到底只是一种工具,它始终无法让人感受自然之美。正如孩子们从来不会为屏幕上的红花绿叶而欢呼雀跃,画家们从来不会面对电视上的湖光山色欣然挥毫;同样,天气预报不会让诗人诗兴大发,生物纲目种属也无法让作家文思泉涌。作家迟子建曾说过:“大自然是我的另一颗心脏。”既然如此,我们必须放下鼠标,离开电视,亲身走向大自然,方有望与大自然相感相知,相亲相近,让心灵得到美的洗涤。

以亲身走进自然的方式,其意义还不止于对美的感知,更在于通过与万物的接触,感知自然的智慧和力量,从而对自然长存一颗敬畏之心。

人本为自然的一个部分,然而,工业文明的兴起,斩断了人与自然间的纽带。人们得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这便使人类对自然失却了敬畏之情,却添了一份征服自然的野心。试想,若只从天气预报中认知自然,又何谈对蓝天白云的珍惜;若只以生物知识概括自然,又何来对花草树木的珍视与保护?过分依赖科技,却失却了对自然的亲身感触,使人类忘记了自己在世界上的身份,于是我们肆无忌惮的破坏自然,制造出雾霾封城,河水重金属含量超标这样种种的荒谬事情。科技并没有让人与自然更近,相反,它疏远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在自高自大的狂妄之中忘乎所以。因此,唯有让我们重返自然,亲身感受自然,我们才能重拾那份敬畏之心,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静坐莲池旁,与莲花久久对视,莫奈才能创作出佳作《莲花》;走进马群中,与奔马朝夕相处,徐悲鸿才能在画中淋漓尽致地展现马的健美与力量。此二者,皆以亲身接触的方式,走进自然,想必这便是他们得以与自然相感相知,并从其中获取心灵的力量的原因。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范文第2篇

一、让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师应适时把握时机,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每一人每一事,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观察自然、赏析世界的真情,学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比如,指导学生写《我们的校园》,这篇习作看似简单,因为校园是学生每天读书、嬉戏的场所,可谓再熟悉不过了。但要写好这篇习作,并非易事。为了指导学生写好这篇文章,我首先提出观察要求,然后带领学生认真观察校园的每一个地方,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大家兴致勃勃,各抒己见。有的按照教学楼的空间方位顺序描述,有的按照观察的先后顺序描述,还有的绘声绘色地说学校的历史……我让同学们先口头叙述,然后全班同学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再让同学们写一写。这样,同学们写出的文章不仅内容具体,而且叙述有序,条理清楚,抒发了爱我校园、美我校园的真挚感情。

二、让学生学会做生活有心人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要让学生的习作做到“言之有物”,教师从低年级起就要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只有多读多记多看,丰富阅历,不断积累,才能做到习作时有话可说,有“物”可写。

1.多读多记。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人们熟知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以及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都是说“多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阅读对充实写作内容、学习语言、拓展思路都有极大的好处。“多记”是学生积累词汇、句子的有效途径。学生有了一定量的知识积累和好词佳句的储备,习作时才能得心应手。但是“多记”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教师要不断地加以培养,交给学生一些方法,还要努力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阅读量,有了阅读量做保证,学生才能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为习作夯实基础。

2.多看多想。走进社会,融入生活,亲近、了解、认识大自然,向生活索取素材,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是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大自然多彩多姿、奥妙无穷,农村小学生在接触大自然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是学生们最愉快的事。一年四季,大自然的景物各不相同。春天,小草发芽,各种花开了,老师可以带学生赏花,也可走进田间,让学生观察农民伯伯下田种地的神态、动作等。夏天,老师指导学生观察雨声、河水声,还有百花盛开,花红柳绿,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秋天,庄稼熟了,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金黄色的田野展示着丰收的景象。在指导学生写《秋天的田野》时,我选择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和孩子们一起走进田野,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孩子们去寻找秋天,闻到了秋的芳香,看到了秋的色彩。大自然的美丽场景被活化为生动形象的词语在孩子们笔下流淌——“阳光照射在金灿灿的谷穗上,显得更美了;金灿灿的谷穗在微风中摇摆显得更动人了;农家守护着金灿灿的谷穗,眼睛都笑眯了。”学生不仅感受了丰收的喜悦,还激发了他们表现美的欲望。

三、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说实话,抒真情,亮出心灵的鲜活与坦荡;构思出属于自己的作文,体现鲜明的个性,展现“真”与“情”,这是鼓励学生个性化习作的内涵所在。

唐朝诗人白居易说得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要想打动人,就要说真话,吐真情,讲真事。如果自己感情麻木,再美好的事物和情景也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使勉强应付,写出来的东西也是黯然失色,毫无生机与活力。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文字极朴实,写的也实在是很平常的几件小事:送我上火车,但这是在父亲实在是很忙,难以抽身的情况下送的。给我做了件紫毛大衣,但这是在家中光景很是惨淡的情况下给我做的。明知托茶房照顾我是白托,还要托,因为哪怕只有一线希望,父亲也要为孩子争取一下。给我买桔子是在他行动很不方便的情况下买的。这些平常小事一下见出父亲的好来。全篇没有一句华丽的语言,没有一个奇怪的句式,却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这就告诉我们作文只有说真话,抒真情,才能赢得读者,才有感染力。习作时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描述的人事景物之中,描述对象就会变得有生命的灵动,平凡的变得神奇了,渺小的变得伟大了,不管是花草树木、鱼虫鸟兽,还是江河湖泊、沙石泥土,似乎都变得“人性化”了,也像人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了。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范文第3篇

大自然可真神奇啊,南美洲的电鳗竟能产出880伏的电压,足以电死一只像马那么大的动物,当然,真正发明出来东西的还是那些善于思考的科学家们,如果没有他们的研究,那就不会有今天的地球!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四年级大自然的发现作文600字,供大家学习。

小学四年级大自然的发现作文600字1我们天天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但是却有人在破坏美丽的大自然,破坏生活环境。使美丽的大自然变得乌烟瘴气。如果这样下去,自然环境就变得令人担忧了。让我们一起去大街小巷看看吧!

我所看见最多的,就是数白色污染了。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少用塑料袋,多用环保袋和竹篮子。因为塑料袋不能随地乱扔,如果仍的话,风一吹,塑料袋就像大雪一样漫天飞舞,风一停,塑料袋就挂在了树上。塑料制品不易分解,也不会烂掉,烧的话也会产生毒气。还有我们用的小饭盒,都会污染我们的环境。

还有一栋栋高楼大厦,一座座排出滚滚浓烟的工厂,张牙舞爪的浓烟使天空不再像以前一样碧空如洗了,变成了白色的天空,使清新甜润的空气变成了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废气。一些排除废水的工厂,害死了许许多多活泼可爱的小鱼,而且还把地下的河水给污染了,使喝井水的农民生病了。还有人乱砍树木,以致风沙、洪水都来了,残害了许多年轻的生命。

我们怎么才可以改变这样的生活现状呢?我们可以在空地上种上一些常绿的小树,一些青青的小草,还有一些鲜艳的小花,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家园添加花草树木。不要乱扔垃圾,看到垃圾随手捡起来。比如在一个地方看到一个人打算乱扔垃圾,你应该立刻走过去,告诉他污染环境的代价。如果他不听你的劝告的话,那就帮助他捡起来。还有我们要随时提醒别人要保护环境,不能破坏环境,更要告诉他让他提醒其他人。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那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加入我们的环保行列了。关于废气怎么办?我们一定要多种树,让大树吸进废气,排出新鲜的空气。还可以定单双日开汽车,单日时,大家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步行上班,尽量少用车。我们要减少污染源,少开工厂,就算一定要排废水,也要先净化再排出。我们可以用以上的做法来改善我们的环境。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清新美丽。

小学四年级大自然的发现作文600字2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受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大沙尘暴在我国一次又一次发生,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的生活,使我们难以生存。

绿色的草地将会变成沙漠,大树将会永远倒在地上,而我们也不会快乐生活:幸福没有了,亲人没有了,连我们生存的地球也会在茫茫宇宙中消失。然而这不仅是沙尘暴带来的灾难。现在,连南极也遭到了污染破坏。因此,地球上失去了最后一块净土。泰山原来是被人们观赏的好地方,居然也成了保护区。

而我们,难道就只能袖手旁观吗,难道我们只能看着这美丽而脆弱的地球永远消失在人间吗?从此,我们能看到风吹草地见牛羊,白云下面马儿跑的那种景象吗?虽然我们只是小学生,但是我们还可以为家乡做出一点贡献,让定西在希望中崛起。

听我爸爸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个罗布泊,那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绿洲,一年四季都会有新鲜的空气,令人向往的环境,绿茵环绕、丛林掩蔽的环境,让那里的生活人对着一片沙漠中的绿洲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可是有谁能够知道,长达几百甚至几千年的圣地,竟然被那里愚蠢的人们将它消失了、毁灭了。

陆续增加,更因为腐烂的尸体没有埋葬,森林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森林一天一天地消失。透过罗布泊几乎烤焦地皮的阳光,我们可以看见罗布泊的痛!它在怀念,怀念昔日的牛马成群,青山绿水;它在叹息,叹息今朝的黄沙万里,枯树残枝;它在渴望,渴望生命之源,万物之根。然而,人类这个巨大的吸水鬼,断绝了它的最后一丝希望。于是,用对生命的渴望搭起的绿色长堤轰然倒塌……

每当4月22日,这是地球的节日,至今已经30年了,就因为“三废”污染(废水、废气、废渣)和“十大污染”,每年造成了全世界的一大部分人患病、残废、甚至死亡。然而,白色污染已经有了自由,它在天空中胡作非为,把空气哥哥和臭氧层弟弟的衣服扎破,他让沙漠上的沙子飞得永远不得停息,搅乱了人民的生活。大自然叔叔不敢与它作对,匆匆忙忙的离开了人们。如果我们再不能够制止,白色污染会给人类严重的惩罚,到了最后,不仅是珍稀的动植物,就连我们人类,最终将会灭绝在沙漠上。

同学们,我们离不开生存的地球,共同的命运把我们联系在一起,大自然叔叔多么盼望它能回到家园,地球母亲把重任托付在人类的身上,因为只有我们才能挽回地球和人类的幸福:让绿色不再叹息,大自然不再哭泣,让地球母亲的伤痕消失,让明天的地球更加美丽、坚强、可爱!

小学四年级大自然的发现作文600字3一座座高山挺拔耸立,一条条河流川流不息。一根根大树拔地而起,一个个生命奇异诞生……所有的所有,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那超于万物的想象之力,太过让人震撼,自然,是你给了我一切的一切。

西藏西南部的珠穆朗玛峰,新疆北部天山与青海交界处的昆仑山,都是你一手拔起,是你让我们人类有“站得高,看得远。”是你让我们人类能够触摸那天空的蓝云。

汹涌的长江,惊骇的黄河,唯美黑龙江,富裕的珠江……那是你身体的血脉,是你用你的血液,哺育着我们人类,哺育着所有生灵,我们要感谢您--大自然。

森林被誉为动植物的自然家园,也是你一手的神作。每天起床,打开窗户,深深呼一口气,那沁人心醉的氧气,为我新的一天提供活力。要是没有你的神作,那么世界将会覆灭,所有的生命将会化为虚无,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大自然的您。但是我们这些卑微的人类,却还未有珍惜你们的作品,砍伐森林,掠夺自然资源,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世界的感受,我也只能默默哀念,或许有一天他们回头发现,他们留下来的,不止是世界的毁灭,还有那传承千古的罪名。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正是为你而书写,解开的生物的来源,为人类的思想进一步的更新。但是被称为生物学的牛顿--达尔文,如果没有大自然你的庇护,想必他也没有可能写出关于你的秘密。人从无到有,襁褓中的胎儿,出生的孩儿,小孩子,少年,青年,成人,中年,老年,直到化为飞灰。这是你所有作品之中最让人震撼的一件,有了智慧的人。有智慧的生物便与无智慧的生物相差太多,是你给了我们最宝贵的智慧,感谢您--大自然。

所有的所有,都是你的一手打造,你那精美的手艺让我惊奇,我想世界的艺术家与您想必,也就只能自叹不如而已。我相信,你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谢谢您为我们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小学四年级大自然的发现作文600字4大自然我们的老师,是上苍赐给我们的礼物,它不但神奇、美丽,同时蕴涵了许许多多的启示,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思考才能找到。

在火灾发生时,蚂蚁总是有一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扰,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仿佛能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外围的蚂蚁已经被烧焦,却仍紧紧抱在一起,不顾及自己的性命迎着火冲上去,烧到自己推延时间好让别的蚂蚁逃跑。蚂蚁让我学到了要勇于奉献,有牺牲精神。

即使在岩缝中,仍能有生物生存,它就是小草。它无处不在,悬崖上,墙角旁,道路边……我惊奇于小草那顽强的生命力,它没有鲜花的美丽,也没有树木的高大与挺拔,但它有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精神,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它比牡丹更美丽,比荷花更高尚。小草教育我坚忍不拔。

蜘蛛结网,一次又一次,坚持不懈,直到结成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网。曾有一个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支军队被拿破仑所率大军击溃。将军威灵顿逃到了农夫的牛棚中。当他身心交困时,他惊奇地发现了一只蜘蛛在狂风中织网。网被狂风一次次刮破,但蜘蛛又一次次重新编织。将军被震撼了。于是,他回到部队,重整旗鼓,终于在比利时境内的滑铁卢击溃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大军。蜘蛛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永不气馁

貌丑的蚕为成蝶,它不知疲倦地织着那汗水般的丝,闪光发亮的丝从口中吐出,慢慢裹住自己,吐丝很累但它毫不犹豫;终于,一个由痛苦的丝制成的蛹结成了,在蚕蛹里,它忍受着寂寞与孤独,默默承受着,只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化蛹成蝶,朝天飞去。执着的蚕教会了我们不懈追求。

成熟的麦穗低着头,那是教育我们谦虚;忙碌的蜜蜂的在花丛中穿越,那是在教我们勤劳;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娇艳的昙花在夜里开放,那是在教我们不要张扬……

我们生活在美丽神奇的大自然中,让我们抽出一点时间,放下所有烦恼,用心去体会大自然的启示吧。

小学四年级大自然的发现作文600字5自然,是生命的节奏,走进自然深处,聆听自然的心声,领悟自然的真谛。当你走进自然深处,漫步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时,你一定还在欣赏着森林的花衣,聆听着自然的歌声,幻想着使人赏心悦目的绿色田野与广阔无边的大草原,而你可曾想过大自然正在经历着痛苦。

只有看到昔日炫酷天空如今那苍白无助的神情,你才会想起大气中沉积的废气、尘埃;只只有看到大地的脸庞渐渐枯黄,你才会想起那些为大地养颜的绿树;只有发现昔日活泼纯净的小溪现在懒散邋遢的样子,才会猛然想起人们随意倾倒垃圾的背影;只有发现大地长出一条条枯涸的皱纹,你才会隐约回忆起自己浪费水的情景。

当你为了追求自身的便捷而驾驶着私家车时,请你仰头看看天空苍白的脸色;当你为了获得一己私利而乱伐树木时,请俯身倾听树桩的哭诉;当你为了自身的安逸而随意乱扔垃圾,请仔细聆听飘荡在山谷中小溪的歌声;当你留下水龙头匆匆而去时,请关心一下地球母亲的面容。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堂 生活 教学

前不久,有幸去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参加了一次教研活动,活动中教育专家于永正老师的一堂课,令我热血沸腾,澎湃的心潮久久不能退去。于老师为我们示范的是三年级起步作文――描写人物外貌。教室里的人济济一堂,投影布上打出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于永正,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字样,而却未见到于老师的身影。在大家焦急而又担心的期待中,姗姗来迟的于老师走进了教室,夙未蒙面的孩子们看见了满头白发的于老,都情不自禁地“啊”了起来,在这“啊”声中作文教学开始了。于是,于老就让孩子们把刚才这种真切的情感体验自然地表露出来,有孩子说:“没想到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头儿!”有孩子说:“真没想到这位头发花白,眼睛细小的老爷爷就是于永正!”有孩子说:“于老师这么老了,他能不能给我们上课呢?”接着于老按照自然的交往方式认识了班长和副班长,但他是以间接方式让别的学生描述班长和副班长的外貌,自己根据学生们的描述来“找认”他们。找到了班长和副班长,于老就和他们亲切地握手并拍照留念。接下来于老师让孩子们用插图勾画出想要描写的人物外貌……在最后的依依惜别中,孩子们很想和于老交朋友。“怎样才能让于老师永远记住你呢?小朋友们必须认真作文,让你的作文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于老的话让孩子们很自然地愿意竭尽全力去作文了,而改变了过去那种“压迫式作文”的方法。在没有师生再见的告别声中,作文教学自然地戛然而止。在这堂课中,于老和孩子们谈话的语言是那么的朴素自然而又富有哲理,行云流水般轻轻地流进孩子们的心田,这也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有真意,勿卖弄”。孩子们绘画的笔法是如此的娴熟,线条是那么的流畅,感情的流露是如此的真切自然,这也正是孔子所说的“辞达而已矣”。于老的教学理念是如此的平常而又高深,谈话内容是如此的贴近生活,课堂中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气息,流淌着“自然生活”的真实。这里所说的“自然生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体现了教法上的自然,更泛指整个自然界的生活,不仅包括自然生活、社会生活,还包括艺术生活,通常将其简称为“生活”。

那么,生活是什么呢?生活就是简单,一笔一画的粉笔字能够写出做人的道理,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能够道出人生的真谛。然而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就像一首美妙的音乐,那缓缓流淌着的音符正是大自然母亲的呼唤,这呼唤充满了每个人的心灵。生活也是一幅绝伦的活画,那轻轻勾勒的线条正是大自然母亲柔美身躯的展示,那淡淡涂抹的色彩正是大自然母亲灿烂笑容的映照。生活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大自然的风沙雨雪正如人生的酸甜苦辣;大自然春夏秋冬四季的回环往复正如人生中成功与失败、欢乐与忧愁、美好与丑恶、光明与黑暗的此起彼伏。生活中有自然的关爱,有孩子充满稚气、自然的眼神,有孩子身上那自然的馨香……

生活的内容是如此的丰富,那么我们为何不能把课堂教学作为展示生活内涵的舞台,让课堂教学走向生活呢?

一、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决不能够脱离社会生活的学习

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在我们的国家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是育人的教育,所培养的学生都是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的,我们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生活,要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工作打基础。我们的教学任重道远,只有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对这些内容我们应进行“二度开发”,让它们更具生活情趣

周德藩同志在鼓励学生们学习时曾说过:“同学们要敢于冲破束缚,创造奇迹,教育的责任就是把人培养成‘上帝’。”而“上帝”蕴育的摇篮就是这些活生生的生活实践。正是在这生活实践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定律”,瓦特发明了蒸汽机,鲁班发明了长锯……然而现在仍有不少地方,“应试教育”这股浊流仍侵袭着我们的课堂,让河水不再那么清澈,天空不再那么明朗,花儿不再那么艳丽,小草不再那么嫩绿,空气不再那么清鲜,一切都失去了原先自然的本性。孩子们被“囚困”于教室之中,无奈的教师如同小鸡啄米似的“就文讲文”――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请问这种教学又怎么能够让学生去体验与吸收教材中所蕴含的深刻内容和深厚的生活情趣呢?又何以让学生去品尝祖国灿烂历史文化的源头活水呢?又何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教材,优化教材呢?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切不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葬送祖国花朵未来的前途。

三、让课堂教学走向生活,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遵循了自然的人才成长的规律

生活的内涵是那么丰富,我们为何不能把课堂教学作为展示生活内涵的舞台,从生活中挖掘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呢?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的杰出人物,他们的成就往往都是来自于对大自然的接触,对人类社会的了解,他们是在生活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的。我国明代著名的药物学家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周游全国,访问了无数的名山大川,接触了无数的平民百姓,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搜集了大量珍贵的医学资料。试想,如果李时珍当时跟父亲学医时,仅仅局限在“跟学”上,那他会不会也能编写出这部举世闻名的药物学专著呢?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四、让课堂教学走向生活,能够满足学生情感生活的需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范文第5篇

农村中学的师生对课程资源的概念了解不深,他们忽视了在教材外,还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多,仅限于教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户外场所、图书馆等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一些教师还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一些农村高中硬件设施不够完善,网络资源普及率不高,为了高考,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应试技巧上,新的语文教学模式不能发挥作用,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不够重视,学生不能走出课堂,参观、调查、校外实践活动很少。例如,《奇异的自然》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融入大自然中,让学生尽情感受大自然的气息,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独特的体验,完成习作练习,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农村,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开发利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人文素养。

二、融入大自然,挖掘素材性课程资源

自然资源千姿百态,风雨雪霜、日月星辰、辽阔的大海、起伏的山峦、果园农田、海堤森林、园林花卉等等,都是语文课程资源取之不尽的源泉。农村地区保留着原始的风貌,自然风光独特,农村学生有更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例如,教材中有许多描写大自然风光的课文,教师选择相应的季节,带学生走进文本描写的环境,再现作者描写的情景,让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魅力;学习有关田园劳作的文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在劳动中揣摩人物的心理,体验作者的感受,加深对作品的了解。把农村自然风光当作素材性资源,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描写自然风光,培养学生观察力,提升审美情趣,鼓励学生写作以田园劳动为背景的习作,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个性化作文水平。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鼓励学生到风景区,为游人服务,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增强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走进社会生活,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农村有丰富的方言资源,尽管语言文字日趋规范化,而农村地区很大范围内还有方言存在,挖掘方言中的有利因素,将其作为校外语文课程资源加以开发。方言中地方文化的累积,饱含着地方人民真善美的结晶,让学生积累方言中与普通话相差较大的词汇,根据发音与语义考察词义的演变,分析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通过与普通话的发音对比,让学生感悟地方文化,加深对普通话的了解。农村地区有很多民风民俗,体现出各民族的理想和价值观,整理挖掘民俗文化,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礼仪、道德倾向,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置身家庭,整合语文课程资源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范文第6篇

要想让学生带着感情认识周围世界,教师就必须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对太阳、树、云朵、蝴蝶以及自然中各种各样复杂的自然事物进行了解,不仅用智慧,而且用整个身心、灵感来体会一切。在阳春三月柳绿花红的日子里,我和学生一起去春游,我们来到野外,几个学生采来了几枝娇艳的野花让我看,有的学生手拉手在唱歌,大家享受着从未有过的快乐,尽情地喊、唱,全身心都投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玩累了,我们促膝而坐吃着带来的馍、鸡蛋,渴了喝一口泉水,大家说一句笑话,出个谜语,唱一支歌,多美好啊。春游结束后,学生很容易就能写出带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那采花的启迪、互帮的情意等都跃然纸上。

二、典型材料引趣

中高年级学生在作文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选择材料,我在上《记一件烦恼的事》时,给大家看了三幅图,并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有哪些烦恼事。学生说:第一幅是家长对学生课余活动限制多,学生压力大,只能看书学习不能外出活动,很烦恼;第二幅图中小朋友要学习,但家里有大人喝酒的声音,很烦恼;第三幅图,小女孩正想洗手帕,妈妈却让她到一边去,很烦恼。通过典型材料的引导,学生的思路得到了开拓,有的学生说:“我胖,同学们笑我是大胖子。我很烦恼”。有的学生说:“一次我送一位同学去医院看病,没有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老师不了解情况批评我,说我不爱劳动,我很烦恼。我家门前环境卫生比较差引来了许多苍蝇”在这种课堂环境氛围中,学生情绪高涨、思维积极活跃,他们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烦恼。这样学生就能以积极的态度进入写作练习中,没有人说难,一次作文写作也就能顺利完成了。

三、在阅读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受到教育,获得知识,还要以读悟写,在读中领会文章的方法和技巧,并以此做为练习作文的“例子”和“凭借”。例如,作文提倡教师下水,所以,教师可利用空闲时间写点文章给学生读,既是以身示教,又宜被学生效仿,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作文评讲时,教师可让优秀生读全文,中等生读片段,后进生读值得欣赏的一点一滴,教师范读最好的作文。在读的时候要求学生边听边记,把范文中的好句子好段落写下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种讲评时的交流,能使好、中、差学生都感到一种满足,都能享受成功的愉悦,产生写作文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对偶发事件的写作兴趣

在教学中,时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些偶发事件常常是写作的好材料,只要教师正确引导,就能指导学生写出好文章。有一次,前一堂课是体育课,学生玩得太高兴了,直到上课铃响过后有些学生才向教室走来。正当我讲话时,突然一声报告,一位学生汗流满面地走进来,他手里抱着一个球,肩上搭着衣服,走向座位,还做了个鬼脸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一个刚坐好,又一个“报告”走进来,此人是班里的洋相大王,他学着正步走的样子走到座位上,走到座位一个右转才直挺挺地坐在位子上,学生又是一阵笑。接着又走进一位女同学,她胆怯地喊“报告”的声音有些发抖我想平时总是教育学生要仔细观察人物的神态,今天不正是一个观察的好机会吗?于是,我把这节自习课改成了作文课,题目为《上课铃响了以后》,要求学生写出两到三个进教室时同学的不同神态,要写出每个人的特点,由于大家耳闻目睹了刚才的情景,记忆犹新,学生当堂就完成了这次作文,而且不少学生写得很生动、逼真。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范文第7篇

现在学校里出现许多“虚情假意”(以下简称“虚假”)作文,我想其中的原因,除了小学生缺少对生活的认知以及对作文的态度不够认真,更多的原因还是来自教师和家长方面。

(1)教师方面。①作文条框多。本来开始写作时,应该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写作。但现在的教师在让学生写作文时,总喜欢统一命题。由于作文内容局限于某一范围,若是学生平时没有体验过要求写的生活,那他们自然就勉为其难,只好应付编造,这样的文章自然是缺乏情感,索然无味。②作文要求高。现在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往往过于成熟化,既强调内容上做到真实,又强调语言方面富有感情、生动形象,还要强调要有个性。而这些要求往往过高,脱离了小学生的真实写作能力,反而压制了学生作文中应有的童真童趣。③缺乏生活引导。由于各种原因,学生每天多困于校内,很少能接触外部世界。如果平时教师只对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教导,而不注意对他们进行生活知识方面的引导,他们很容易就跟社会生活脱节。

(2)家长方面。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家长能多带孩子出去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然而事实上,家长总是因工作和生活等种种原因,不能把更多时间放在孩子身上,自然也就谈不上带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农村小学生还好一些,他们可以在家长务农时一起在山上或田里玩,有很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而城里的小学生放假时多是在家,或是参加各种辅导班或兴趣班。由于他们没能更多地接触外面的世界,缺少生活经验,如果指定写某方面他们不熟悉的生活,这样“挤出”的文章自然难有真情实感。

2.避免小学生写“虚假”作文的对策

要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写“虚假”作文的问题,关键要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1)因材施教,激发写作兴趣。要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体验,作为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允许他们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比如有的喜欢写生活故事,有的喜欢写诗歌,有的喜欢写童话……只要他们有写作兴趣,就可以鼓励他们去写,并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指导,做到因材施教。

(2)帮助小学生走进生活,接触自然。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日积月累,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也需要日积月累。单纯依靠加大写作训练强度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式是不可取的,这样只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让小学生真正地走进生活,接触自然,才能真切感受生活,才不会缺少写作素材。当然,这需要教师和家长相互配合,共同携手,才能不让学生完全封闭在校园中。

(3)允许虚构,抵制编造。作文中虚构是一种创造性的想象,是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和塑造新形象的过程。小学生的作文在写作时,没必要完全真实。所写的内容可以是对真实生活的提炼和概括,因此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虚构的成分。但虚构不能离开生活,没有一点生活基础的虚构是编造。编造是凭空臆想,是假话,这个要抵制。因此,我们允许小学生写作文时合理添加虚构成分,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推断,让作文有话可说。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一线串珠; 单元整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206-01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近几年来,人们对“目标教学”的新授课有了较多的探索,但对单元整理课的研究较少。如何上好单元整理课呢?本文拟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谈一谈“一线串珠”法在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1 串单元主题目标——“师生合作找线索”

上整理课,就要寻找这一根“线”,这个过程就是根据复习的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某一知识块找出线索,将要复习的内容归类。这一线并不是教师的独撰,而是通过师生合作完成。我们的做法是: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以专题设置单元的特点,引导学生感悟单元主题整理出一条主题线。以“与自然低语”为例,教师先引导学生感悟单元主题是“走进大自然”。通过讨论预设:本单元的大主题线是走进大自然;小主题线是:与自然低语、聆听自然的声音、走进自然的心里。

2 串知识基础——“串珠竞赛固基础”

首先,在学生动脑动手进行整理基础上,课堂交流知识树的内容。教师在环节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单元教材。在交流的基础上列举法出本单元的易错字、易混字、难写字。第二,俗话说“宁可不讲,不可不练”。但练也有科学性问题,练要“精”,要有深度,在交流后可以进行听写。然后再将将需要背诵的内容同桌互相检查。当掌握这些基本字词把交流的重点放在质疑问难上,让学生将自己提出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交流中捕捉课堂生成资源,确定复习重点,这样既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既要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又发展了他们智力。当然,有时听写可能也会出现枯燥的现象,那么怎样做到生动有趣呢?可以用“串珠竞赛”法,“串珠竞赛”是整理课中又一个基本的教学环节。可以教师出题,学生抢答,也可以学生出题,师生互动。全体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串珠竞赛”中,老师只是把学生带进门来,让他们根据掌握的知识进行擂台比赛,强烈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就在“智慧之门”中生成。学生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中主动参与,情绪高涨。

3 串感悟积累——“横看成行竖成线”

语文教学的宗旨是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与人进行交流,准确表情达意。《走进大自然》这一单元的课文在表达方法上很有特色。把“比喻、拟人、排比、联想和想象”等方法用得淋漓尽致,那么本单元在感悟积累方面可以把这方面作为主线进行整理。先说说“比喻”这条线吧。到六年级了,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一下什么叫比喻,比喻的基本结构,判断是否比喻句,喻词可以有很多等。这一环节,也是对孩子整个小学生涯所学的比喻这种修辞方法方面进行一次全面复习,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表达能力。然后让学生出示一些句子让学生辨析是否比喻句。当学生对比喻的表达方法有了一些系统全面的了解后,再让学生到第一单元找比喻句进行感悟。第一单元比喻的方法有很多,学生会找到,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并且能领悟其表达效果。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再进行运用,让孩子们自己写写比喻句。学生写得非常优美。用同样的方法和学生一起用这一线去串联“拟人、排比、联想和想象”等修辞方法。本节课把这作为重点进行整理表达方法,这样让学生在写本单元的作文时就会觉得是水到渠成,所以很多同学写出了很多优美的文章,有四位同学还发表了文章呢。

4 串写作方法——学以致用看升华”

“学以致用”和加强现实性、时代感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在单元复习课中,一方面让学生读懂课文本身的同时,更要拓展延伸到“生活”这本特殊的书中,通过比较、讨论、归纳、迁移等方法强化单元目标,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能力综合化、情感理性化。另一方面进行典型题目的训练,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与之相应的读写练习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走进大自然》中,我是这样上的:读了这个单元后,你发现每篇文章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呢?在知道写作方法的基础上适宜地开出课堂小练笔的:“傍晚时分,西山公园里可真热闹呀。…… ”请你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写作水平上有了质的飞跃。

5 串综合运用——联想深化求积累

阅读和积累的目的是运用。所以,单元整理课不能单纯上成复习课,其落脚点是综合运用积累的语言。单元整理课“走进大自然”设置了“赞美大自然”这样的板块,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广阔的综合运用的平台。教师这样引导:青山秀水入梦来,自然美景说不完。在学习这一单元的过程中,同学们读了不少文章,积累了不少好词佳句,有的同学画出了家乡美丽的风光,有的同学学唱了歌颂美丽山河的歌曲,还有的创作了赞颂无限风光的诗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分享,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大自然的美景吧!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图画或图片、歌曲或歌词、好词佳句、现代诗等均可),师相机鼓励、欣赏,相机出示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赞赏。之后在班内展示,欣赏小组代表作品,学生或朗读优美词句,或解说绘画作品、贴画等手工作品。师生相机点评、鼓励。同时,教师出示课前搜集的关于大自然的词汇句子俗语谚语或古诗句,加大信息量和词汇量。然后师播放由师生找来的配乐的自然风光片或图片,引领学生欣赏。

“一线串珠”这一单元整理的教学模式具有自主性、创新性、系统性以及互动性。它使学生乐于探究,以恰当的线索串起零散的知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以知识网络化、系统化为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比较能力。用“一线串珠”法构建这样的单元整理课课堂,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