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以家园为话题的作文

以家园为话题的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以家园为话题的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以家园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多媒体;课堂作文;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9-0040-02

每到作文时,学生往往是皱眉头,咬笔头,迟迟无从下手。老师尽管费心讲,劳心批,但收效依然甚微。如何让学生由怕写、不会写到爱写、善写作文呢?多媒体的有效运用犹如一股春风,给课堂作文教学注入无穷的魅力。它不仅可以使老师的教事半功倍,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作文,笔下生花。

一、激发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愉快而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生心情舒畅,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迅速而敏锐,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进行创造性学习。作文教学更是如此。教师如果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任你讲得口干舌燥,任你讲得精疲力竭,学生却似一潭死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多媒体集图、文、声、影于一体,形象直观, 能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境界。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可充分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创设最佳学习氛围,点燃学生写作的热情。

如在指导《美在我身边》习作时,我让学生带上数码相机,亲自去发现身边的美。学生有的定格了自然界的花灿烂开放的那一美景,有的定格了同学捡起地上垃圾的那一瞬间,有的定格了大街上义务献血车旁,献血的姑娘那如花的笑靥……我把他们自己拍摄的照片配上音乐,制成演示文稿。上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作品”。这样,学生的兴奋点被调动起来,写起文章来自然也有话要说。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写作热情才会被点燃。

二、再现场景,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荀子的话充分阐释了“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写作的灵感和创造的火花,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学习情境。它可以把镜头定格在需要仔细观察描写的部分,引导学生留住转瞬即逝的情感浪花;可以清晰地再现记忆中模糊的场景,帮助学生重拾一幕幕久远的温馨记忆……

如在“爱我家园为话题作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天蓝、碧水、花红、柳绿的画面,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的场景。让学生尽情感受美好的大自然,感受人们在美好环境下,舒适安康的幸福心境。之后播放数组地球遭受破坏、环境严重污染的画面:灰灰的天空中,恣无忌惮横窜的黑烟;乌黑的河水里,漂着奄奄一息的小鱼;平整的地面上,无缘无故出现的天坑……以及沙尘暴肆虐区,人们痛苦不堪的生活画面。前后画面的对比,形成强烈的感官刺激,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在视听感官的直接作用下,真情自然浓聚于胸,不吐不快。这样,写作的灵感自然就会被激发出来。

《文心雕龙》云:“情者,文之经。”“文章之作,在乎情性。”此时,凭着至诚至情发出的心灵之音,怎能不打动读者?

三、积累素材,滋养学生创作蓓蕾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更是如此。要想写出好文章,学生平时只有“厚积”,备足“米”,写作时才能“薄发”,做出可口的“饭”。现在的学生,由于自身阅历有限,平时课业繁重,很难进行课外阅读,写作素材积累有限,以至对写作望而生畏。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内,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

如在以“坚守”为话题的作文训练课上,教师可以提前搜集相关人物的资料:庄子“宁其生而曳尾于途”,对自由的坚守;陶渊明辞官归隐后“采菊东篱”,对高洁人格的坚守;苏轼“拣尽寒枝不肯栖”,对良知的坚守;苏武宁可“渴饮雪,饥吞毡”,也不愿投降匈奴,对爱国信念的坚守;刘姝威,面对恐吓信毫不畏惧退缩,对职业道德的坚守;杨善洲,退休后义务植树22年,对人民热爱的坚守……并把这些人物的资料,并配上相关插图,制成课件。这样,学生借助视觉、听觉,在短时间内积累、掌握了大量的相关素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多媒体凭借大容量,为学生创作蓓蕾的绽放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四、修改作文,提升学生的润文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统的作文批改,至少花费教师课下一二周的时间,可发到学生手里,学生却只是象征性地浏览一下分数和评语。作文讲评课,教师台上讲评得口干舌燥,激情澎湃;学生台下却听得昏昏欲睡,不以为然。叶圣陶先生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人。”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改变这种事倍功半,甚至事而无功的局面,充分体现学生在作文评改中的主体作用。

如在指导学生以“成长”为话题的课堂作文中,学生当堂完成作文后,可利用投影仪把学生作文投到屏幕上。引导对学生作文进行评改:精彩之处用红线画出,不妥之处用蓝线标记。学生再集思广益,一起交流修改不当的词句,直到满意为止。这样,学生懂得了应该怎么写,不应该怎么写。

利用多媒体合作修改作文,不仅加快了反馈节奏,提高了评改质量,而且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提升了学生润文的能力。

五、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曾说“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作文同样离不开想象力。巴金也曾说过:“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可见,想象力在写作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多媒体在课堂作文教学中,可巧妙地运用图片、声音、视频剪辑和动画文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如在教学以“换个角度”为话题的作文课上。我把几幅经典的图画制成了课件。其中的一幅:“老妇和少女”。大家明显的看到是个老妇图(图一),接着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换个角度,看发现了什么?结果有一个同学看出了是个少女图(图二)。为让没有看出的学生确信“老妇”就是“少女”,我利用动画,演示了“老妇”变“少女”的整个过程。由于多媒体的运用,学生亲眼见证了“老妇”变“少女”这似乎不可思议的事实。他们真切地懂得了:当“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换个角度看问题,有时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学会了对同一事物能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培养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以家园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2篇

现在的学生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心理承受能力却越来越差。许多中学生面对升学的压力,生活的挫折,产生了自卑、抑郁、悲观、嫉妒等不良情感,患心理疾病的越来越多。权威部门曾对全国万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作过一项检测,结果显示有1/3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表现。培养学生健康的积极高尚的情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可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教育在情感教育中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学科的情感性。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增知启智”,更在于“陶情冶性、净化心灵、育德导行”,即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注重从情感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美的情感、美的心灵、美的思想、美的道德规范。

如何利用语文教学的平台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呢?

一、利用语文教材进行渗透

语文教材本身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随时加以利用和发挥,不用乏味的灌输。在自然生动的人文熏陶中不知不觉的完成良好情感的教育。如通过诵读陶渊明田园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优美的古典诗词陶冶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心灵;通过诵读苏轼、李白、曹操的诗词学习他们的豁达、自信、和充满豪情壮志的积极情怀;学习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可以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通过学习《回忆我的母亲》、《我的老师》、《触龙说赵太后》、《五人墓碑记》等课文,可以培养学生爱亲人、爱祖国、爱人民的纯洁高尚的感情;学习《我与地坛》、《石钟山记》等课文,可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顽强奋斗,乐观向上的精神,增强他们对困难、对挫折的承受力,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等。

二、 从作文立意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

“诗言志”,《文心雕龙》中也写到“情动而辞发”,可见文章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情感的表达。“情感的外显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体验的情感得以巩固、拓展、深化,而且是对认知的深入,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一次写作,就是一次心灵的碰撞,就是学生对自我的审视,就是热情与冷漠、乐观与悲观、自信与自卑、豁达与嫉妒、真诚与虚伪、善良与罪恶的较量,就是学生心理的逐渐成熟和完善。杜瑞在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中写到:“作为一个十七岁的孩子,我们应该学会感激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由于年龄和学业的关系,我们不能给父母物质上的回报,但是我们一句感谢的话,一封深情的感谢信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所以,有空时请给父母写封信,因为大恩也言谢!”王晓慧在作文中写到:“一切源于感恩之心,因为心存感激,才会深爱着身边的人,热衷着自己的事业,热爱着每天的生活。懂得感恩,爱才会无止境的传递下去,爱才会升华,才会增值。”张文娟写到:“自然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所有的资源都是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礼物,我们要感恩自然。”不再一一举例,这篇篇跳跃的文字,不正闪耀着学生们纯洁的心灵之光吗?作文亦做人,他们在写作的同时,也在自省,他们学会了爱亲人,爱社会,爱自然,而不再一味的抱怨,学会了忍耐,坚强,乐观自信。有了这次的收获,以后我又布置学生写了“宽容”、“诚信”、“自信让我成功”等为话题的作文。可见,作文的立意渗透着对学生美好情感的培养。

三、作文评改疏导学生的不良情感

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会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不满,不公平的事等表达出来,其中也会流露出悲观厌世,自卑,自暴自弃等不良情感。语文教师不能视而不见,不能只评论学生写作上的优劣,还要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指导,也许你的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句巧妙的点拨会唤起他们的自信,会帮助他们拨开云雾见蓝天,重新看到学生阳光自信的笑脸。王安同学在一次作文中写到自己不幸的家庭生活(被抱养)和失恋的痛苦,感到自己就要崩溃了,甚至都有了自杀的念头。我在评语中写道:“家庭和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眼光放远生活会更精彩,作为学生志当存高远。”程丽同学因不能承受从重点班被调到普通班的打击,在作文中多次流露出自卑的心理,而且在课堂上不再好好学习表现出自暴自弃的行为。我在评语中写道:“自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央视名主持白岩松、张越都自卑过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任何人的成长都需要过程。”如今这两位学生都走过了自己低迷的日子,斗志昂扬的投入到了学习当中,并且成为我管理上的左膀右臂——优秀的班干部。我想:作文本上及时的心理疏导和点拨功不可没。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作文评改疏导学生心中的疙瘩。

四、指导学生摘抄格言警句

以家园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3篇

谈谈以上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应注意的问题。

一、立足文本,力求切合题意

2013年江苏卷作文题叙述了几个人洞中探险的经历,山东卷作文题说的是真事,写两个作家面对他人挑错的态度。这些材料均是“裸呈”的,也就是说除了文本,命题者没有给出任何提示语及引导语,且文本中也没有明示或暗示材料主旨的句子。这样的作文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生的立意只要言之成理,一般是不会被视作偏离题意的。

高考作文评分的标准把“符合题意要求”划分为四个梯度:①切合题意;②符合题意;③基本符合题意;④偏离题意。四个梯度的界定主要看考生习作与试题的规定性及开放性的贴近程度。如“切合题意”是指习作能准确理解作文试题的规定性与开放性。而“符合题意”是指大体上理解试题的规定性与开放性(略有偏差,局部有问题)。

〖案例聚焦1〗

以2013年福建卷的作文题为例。该话题作文,材料为顾城的诗歌《忧天》:

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对短诗的立意角度,媒体的解读大同小异,归纳起来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从“自由”与“约束”的角度,谈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二是从树根的角度,谈脚踏实地、扎根地层的重要性;三是从“我”对地球依恋的角度,谈如何坚守属于自己的“根”。统言之似乎有道理,析言之或许会觉得有的解读其实“未必然”。比如,关于“自由与约束”这一角度,某名师的分析如下:

天空中的流星比喻什么?是无约束的自由,是“无依无附”,是“我”所拒绝的。联系我们的生活,想一想这应是什么样的生活呢?是不愿受约束地自由玩乐,整日地泡在网吧,离家出走,不受任何人管束的我行我素,等等。这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断了线的风筝”,只有受约束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长久。

应承认,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人尤其是一些未成年人“误解”了自由的概念,所以这样的立意可以说是“为时而作”,是很有现实意义的角度。

问题不在这里,在《忧天》里的“自由”与名师所言之“自由”内涵是否同一?顾城诗中的“自由”究竟该如何理解才更准确?

诗无达诂,朦胧诗的解读与诠释往往更是异见频出,且更多的时候谁也不说服不了谁。《忧天》是顾城1972年的作品,当时他只有16岁,他的诗歌创作还未进入成熟期,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当时的思想状态。但命题者没给出题目,也没给出作者,可能是为了屏蔽这些信息对考生理解带来的干扰,换句话说,命题者要求考生只从作品中寻找写作的由头。

整体理解,这是前提。“自选角度”应在“整体理解”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只抓住某个词语、某个句子,不管三七二十一便敷衍开来,则可能出现立意上“貌合神离”等偏题甚至跑题的现象。

“自由”指什么?回答不难,应该是假如地球失去引力后,变成流星的“我”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的“生存状态”。这是形象表述,是想象。“我”愿是什么?不是流星,只愿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围绕地球有规律地运转,就像月亮一样。也可说,地球是“我”生命的核心,是“我”须臾不能离弃的精神家园。当然,这是比喻,是把“我”比作这样的星体,诗作要表现的是对“地球”(国家、故乡、传统等)的依赖、不舍及融入血液的挚爱,当然也包括某种杞人式的忧虑。诗的后半部分以“变成一段树根”作比喻,形象表达出与地层难以分离、从地层深处汲取营养的情感,从正面强化对国家、社会、传统等的情感。

二、善于将概念具体化,准确定位相互关系

有些名言类材料,意旨是明确的;有些故事类材料,命题者会借人物之口或者在引导语中对材料的主旨给出“一般化”的明示。如2013年新课标卷(切割钻石)、湖北卷、四川卷、安徽卷等。而且这些材料中常常出现一些概念(或称关键词语)。只有对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做具体的诠释,对概念间的关系予以清晰定位,才能写出言之成理、言之有物的习作。

〖案例聚焦2〗

2013年安徽卷作文题: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的话提到了两类人:“有的人”与“我”。二者的共同点是都问“为什么”,不同之处在于“问”的具体内容及实质。审题时要弄清几个问题:“已经发生的事情”包括哪些?“从未发生的事情”又指的是哪些?两个“为什么”背后有怎样的心理曲线?

〖案例聚焦3〗

2013年新课标卷作文题:

一位商人为了切割一块晶莹剔透的钻石,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成功地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材料中老切割师的话就是材料主旨,也可说是立意的最佳角度。他所言之“勇气”的具体内涵是去尝试实践,是脚踏实地地做,是在周密论证与精心准备基础之上的大胆与执着,绝不是莽撞与头脑发热,更不是不计后果地蛮干。概念清楚了,写作的中心及重心自然就明确了。

有的考生通篇只是泛泛地重复勇气(或消除顾虑)多么重要、多么可贵之类,或只是列举古往今来一些名人因勇气(或消除顾虑)而成功的例子,这样的习作是不可能得高分的。有勇气才能成功,排除顾虑才能把事情做好,这道理绝大多数人都明白,可说属于“公理”,没必要再翻来覆去地论证它们的正确性。问题的症结在于,很多人都深知勇气的重要,但往往事到临头就畏缩、犹豫,所以要把行文的重心放在论述什么是勇气以及“如何”获得勇气、“如何”排除顾虑上。这样的文字,才是有意义的。

明确写作目的,抓住问题的关键,才能给读者有益的启示;从功利的角度,才能写出有自己见解、与众不同的文字,也只有这样才能得高分。

〖案例聚焦4〗

再如湖北卷作文题: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以“方圆”为话题,拟写作文。

材料的第一层,列举日常生活中牛奶、矿泉水与酒的容器形状的差异,指出“方圆之用,各得其妙”,并引用古诗“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以佐证强化。“方”与“圆”各有各的用处,只要与所盛之物的特性相符合,只要与人们的接受心理及欣赏习惯相匹配,这样的“方”与“圆”也就将功用发挥到了极致。第二层,从生活到人生,作文命意落脚在“上善若水任方圆”。可见,写人生感悟,才是写作的终极所指。

第一层是引子,是比喻,暗含着后一层意思。其实,生活中,盛牛奶、矿泉水和酒的瓶子,并不像材料所言“方”“圆”分明,比如牛奶也有用圆瓶的,矿泉水和酒也有用方瓶的,所以材料加了“一般”这个词。但不管放在什么样的瓶子,里面装的东西仍是牛奶、矿泉水和酒,且都在保质期内,没有变酸、变苦、变涩。可见,可“方”可“圆”的前提,是保证自身的质量不打折扣;心有“上善”,才能做到任你是“方”还是“圆”。

“善”是“方圆”的根本。“善”可理解为乐观向上,可理解为对事业的热忱,可理解为真纯至洁的本性,可理解为对他人的关爱,可理解为宽容与接纳,可理解为豁达冲淡的胸襟,可理解为对生活真谛的习得,可理解为对世间大道的彻悟。“方”可理解为对为人处世准则的坚守,可理解为刚直不阿、正气凛然的气概,可理解为对法律规则的维护;“圆”可理解为讲究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可理解为不违反原则下的灵活机动,可理解为待人接物的包容、柔和、随顺。但无论如何,不能将“方”理解为僵化、生硬、固执,也不能将“圆”理解为圆滑、世故的同义语。“方”“圆”都是褒义,是与人生充实、事业成功密切相关而互补的两个方面。当然,还可把“方圆”当作一个词,理解为外界环境的变化,如此似更接近“上善若水任方圆”的本义。总之,考生应在对“善”有明确理解的基础上,再展开对“方”“圆”的诠释与解析。

顺便提一下,这些作文命题所揭示的“观点”大多是一般性、概括性、宏观性的道理,同学们要学会将一般性的、概括性的道理转化为特殊性的、具体的见解,也就是将其移植到某个具体的话题范围。只有针对某些具体的问题,这样才有话可说且能说得具体充实。(可参考2013年《求学・高分作文》5-6合刊《审题立意的“四项基本原则”》一文)

三、学会追问,做“解剖麻雀”的高手

2013年的高考作文题中,近一半的作文材料摘取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如大纲卷、江西卷、北京卷、广东卷等。浙江卷尽管给出的是丰子恺、赫胥黎、菲尔丁三人的言论,但实际上是启发考生思考当今社会青少年童心早泯的问题。这些关注现实、思考生活的材料所提供的现象其实就是个靶子,写作的关键是学会解剖这些现象。

〖案例聚焦5〗

以江西卷为例:

要求考生围绕“中学时代,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语,三怕周树人,但有些学生却喜欢前面的‘两怕’”这一现象阐述自己的观点。

绝大多数考生对试题中提到的“三怕”(或其中的一两“怕”)或多或少有过体验,所以“下笔难”的问题相应的也就不存在了。但“下笔不难”并不意味着“下笔如有神”,“好写”的作文并不一定都能“写好”。“怕”也好,“不怕”也罢,都有前因后果,要学会做一番“追问”。

比如为什么“怕”?是自己天资不够,还是努力程度不够?是老师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抑或课程设置不合理? 原因又可分为主观的、客观的,偶然的、必然的、特别的、普遍的……其中有的是主要原因,是决定性原因;有的是次要原因,属辅因素。找到决定作用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给人以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另外,我们还要能由现象至实质,也就是常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同样的现象,由于行为主体的动机各异,其折射的本质有时可能差别很大,有时甚至是对立的。因此,准确把握现象背后的实质,才能够获得对问题深刻的认识,站在更高的平台上作出调整,优化对策。

比如“三怕中”的奥数,有些智力不够超常且学无余力的学生,他们怕主要是因为奥数“超基础与超常规”,这是课程本身的原因,属于客观原因;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出于功利目的,学得很苦、很累,付出很多……这有自身的因素,也有学习效果的因素,可以说主观与客观兼具。“怕”是现象,实质则是唯功利主义“课程”对学习者精神与心理的摧残。如何解决这一现象呢?一是不要把奥数普遍化,应限于“适合的人群”(他们若写这篇作文,肯定会说:“奥数奥数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二是剥离附着在奥数之上令人恐怖化的极端功利主义因素。

〖案例聚焦6〗

另外,有些材料在提供写作话题的同时,也限定了该话题的“运行平台”,换言之,考生最好在这个平台上展开对话题的诠释、解构或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