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师生之间作文

师生之间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师生之间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师生之间作文范文第1篇

鸭暖中学 贾翠琴

在我小学生涯中,有一位老师给我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别看张老师是个代课老师,但她教学经验却有一套。以前,李东可是咱们班有名的“经济贫困户”。每次写作文他总咬着个烂笔头,张老师过去俯下身子轻轻对他说:“怎么,笔头不听使唤了!”一向被其他老师骂惯的他竟然红起脸来。“放学以后,来办公室,我为你补充营养。”张老师笑着说。可他竟羞得补知所措了。

期中考试后,李东考了60分,还有几个“特困户”没及格,那几个同学说:“唉”!班会课上有好受的了!可是班会课上,老师不但没有批评那几个特困户,反而含着泪对我们说:“对不起,是我教的不好!”搞的大家满眼泪水,一向被俗称为“贼”小子的李东竟然也流下了眼泪。

一次,老师让我们做题,她去辅导那几个“特困户”。离下课还有几分钟,同学们听见了老师的,看见了豆大的汗珠从她额头上滴下来,我们问 :“老师,你怎么了?”没事,只是有小胃病,同学们才知道老师是为了不耽误大家的课而带病上课的。

师生之间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教育;语文作文;教学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2-234-01

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作文水平高低直接影响语文水平。初中作文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还能够提高作文水平,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所提高。并且,初中作文教学全面履行了我国素质教育理念,以培养合格人才为根本。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一、教学有效性判断方法

根据教学有效性判断方法,进而研究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方式。其一般是以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两方面进行判断的。

1、教学效果的判断依据

教学效果的判断依据是作文教学内容在初始阶段制定的预期教学目标与预期教学结果在教学课堂完成后能否达到预期目标。教学效果关键性在于教师教学行为,教师教学行为发生后,需要立即观察学生学习行为反应。

2、教学效率判断方法

根据效率定义,在进行作文教学任务时,教学成效和教学环节总需要的精力、时间等具有相等比值。初中作文教学中,最大的投入量是时间,所以,在教学效率判断上可以将时间作为教学考核主要因素。

二、如何做好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方法

1、日常积累,观察和体验生活

初中生学习压力较大,日常活动范围也小,由于生活积累量不足,从而造成思辨能力和认知能力处于劣势。所以,对于生活中的作文素材提炼能力不高,在作文写作中经常出现“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现象,学生认为写作文是件头疼的事。因此积极改进教学策略迫在眉睫,一般采取的有效措施是课内文章在课外生活中寻找题材,逐渐使学生对作文写作产生兴趣,并且与日记写作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分部观察力训练,起初从小范围、指定的事物开始,逐渐扩大观察范围,并且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交流点评,讨论。其次,培养学生在作文中写真话,表达真实的感情,并且积极的引导学生积累作文写作材料,在材料搜集过程中感受和体会生活。

2、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整合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使初中作文教学中尽量在课堂中增强作文丰富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作为写作的自主性。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作文水平、学习能力和自身特点帮助他们制定具有执行性作文写作计划,通过适合自己作文学习训练方式,形成学习体系。另外,教师引导学生作文学习过程中,突出重点讲解,使学生掌握作文写作范围,针对作文日常训练中出现的重点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在日常纠正和写作知识总结中,找到适合学生作文写作的方法,提高学生写作效率,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在开展作文教学活动中,打破传统单向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进行互动与交流,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在此过程中不但增加了师生情感,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情况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体现了教师引导性作用。

3、评改模式的重建

学生完成作文写作后,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批改,以及讲评。在讲评过程中教师要体现学生写作亮点,并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要求学生之间进行自评和互评。其中,互评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独立思考时间和解决问题时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并且作文讲评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教师明确讲评内容、方法,以及总体评价等,学生之间进行作文讲评后,教师进行总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初中作文教学中重点强调的是评价多元化,重建作文评改模式,实质就是评改权利由学生自己掌握,从而体现教学主体是学生的教学原则。

4、作文专项训练的拓展

作文拓展是教材写作教学基础上,通过思维发散扩展到课外中,并且进行针对性的作文训练。例如:在作文文体的选择上进行不同专题的科学、合理的写作训练,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等专项作文训练。教师负责重点知识讲解,并且结合课外进行系统分析,让学生学会自己对作文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内容的开头与结尾,必要时还要进行仿写训练。教师在这一作文教学环节中需要根据学生特点逐渐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并且使学生掌握作文基本知识与写作技巧。

综上所述,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方面是一个较为漫长并相对复杂的过程,根据教学改革要求,创新化教学,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作文学习道路上增设一些新的学习乐趣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代光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创新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5-1).

师生之间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适时 渗透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88-01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显得十分重要。在当今物欲横流、急功近利、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冲击下,有许多人道德底线下滑,迷失了做人的方向,失掉了做人的准则,做出许多伤天害理的事。如:复旦大学生投毒的事件,湖南某高中的学生因考试作弊被老师抓而殴打老师的事件等,以上这些现象说明了德育教育向学校教育敲响警钟,加强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我们教师应该主动担当起教育青少年的历史使命,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明礼诚信,懂得感恩、遵守道德规范、用道德准则做事的好公民。笔者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谈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1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适时、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

高中的课文有许多都是文质兼美的,也蕴含着许多德育知识。教师在教学时,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适时,有效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在上《项脊轩志》这课时,向学生渗透了几个德育知识点。(1)以劳动为乐。文章第一段采用对比的手法写小轩前后不同的景致,修缮前小轩破败不堪、昏暗,修缮后变得明亮而充满生机,令人不禁生出欣慕之情,这种热爱劳动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发扬的。于是巧妙的向学生渗透了劳动光荣。(2)以学习为乐。作者在作品中写到在通过自己劳动改善的环境学习和享受生活,是一种幸福和快乐。这对于当今的一些学生以学习为累,以读书为苦的精神面貌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向学生渗透了苦学、乐学的精神。(3)以和谐相处为乐。作者在作品第三段中所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容,与当今社会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以破坏自然、破坏生态,缩小生存空间作为代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向学生渗透了要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热爱自然。(4)以感念亲情为幸福。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向我们表现了感人肺腑的至真亲情,让我们感受到了亲人间的至爱,和当今社会的人们的亲情淡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向学生渗透了亲人之间至爱的伟大。

2 利用多媒体,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

笔者常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向学生播放《感动中国》的片子。学生观看片子后,对故事中的人和事感触很深。他们为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获两弹一星称号的科学家于敏的深深崇敬;他们为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夫妇放弃在北京舒适安逸的生活来到边远贫困落后的贵州山区支教十年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他们为铁榔头郎平,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毅然决然回国,带领女排重夺世界杯的爱国思想深深的感动;为在我国医学界带领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默默耕耘、默默奉献四十多年,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最终获得诺贝尔医学科学奖的屠呦呦,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为用磨刀挣来的辛苦钱资助灾区的吴锦荣老人的精神所震撼。学生通过观看《感动中国》的片子后,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

3 用讲故事的形式渗透德育教育

每个星期利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把本周从校园内外获得的有关道德信息或故事在班上讲讲,同学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气氛非常活跃。有的同学说在学校破坏公物,乱扔垃圾,踩踏花草树木,这些现象是不道德的行为;有的同学说有时在家和父母顶嘴、吵架,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有的同学说那些在旅游景点乱涂乱画的现象,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通过开展讲故事活动,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增长了学生的道德知识。

4 鼓励学生多读有益的书去感受德育教育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多读书,读好书,使之养成一个终身读书受益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去阅读《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家》《春》《秋》《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人与海》等古今中外名著,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青年文摘》《特别关注》《读者》《世界博览》等优秀刊物杂志,学生通过长时间的阅读,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拓宽了视野、陶冶了情操,从而使学生通过“读书来治愚”,从书中去汲取精神食粮。

5 用写作文的形式渗透德育教育

作文就是用我笔写我口,写我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电视上、书本中去收集、积累写作素材,把生活中的涉及有关道德的内容,用作文的方式表达出来。要求学生每个月写一次大作文,每星期写一次小作文。由于学生平时注重收集写作素材,所以他们写出的作文内容生动、具体、鲜活。如:在今年我校举行的高三成人礼后,叫学生写有关感恩为材料的作文,许多学生写到,通过举行成人礼后,他们感觉到自己真正的长大了,对自己以前不懂事惹家长和老师生气的事感到羞愧,从今以后懂得应该怎样去感恩父母,怎样去感恩老师,怎样去感恩身边的亲人、朋友以及所有应该感恩的人。

6 用黑板报的形式渗透德育教育

师生之间作文范文第4篇

“法制”一词,我国古代就有了。然而,直到现在,人们对于法制概念的理解和使用还是各有不同,其中广义的法制就是指一切社会关系的参加者严格的,平等的执行和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原则和制度。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一法制观后感作文,供大家参考。

初一法制观后感作文1很久很久以前,听到一个关于少年犯的故事,非常悲惨。曾以为那只是故事,离我很远很远。今天,在校领导的组织安排下,我们全校师生观看了法制教育片,才知道,故事里的事,离我们很近很近……

法律,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不是一个漂渺的概念。它如此真实,无处不在,触手可及!财产纠纷,故意伤害,过失杀人,侵权,遭遇假货维权……

法制教育片里的少年,也曾是祖国的花朵,也将是祖国未来的栋梁。然而,有些花儿枯了,有些栋梁朽了。为什么,为什么?说来让人扼腕长叹!那些拥有大好前程的少年,有的只是一语不合,便抄起刀子,举起拳头,狠狠地挥向朋友,同窗。其实,他们之间,并没有不共戴天之仇。仅仅因为话不投机,便闯下大祸,失去自己大好前程,真不值啊!

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前一段时间闹得网上网下沸沸扬扬的药家鑫事件。药家鑫要是懂一点法律知识,以他的智商,是很容易在赔钱和偿命之间作出选择的。可惜,他枉为大学生,居然一点法律都不懂,唉!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必须做的,就是把握好今生今世,不去浪费自己的生命。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我们没有理由伤害它!如果我们做了错事,失去了自由,甚至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那么,我们的父母,将是天底下最最伤心的人!我从网络上看到,药家鑫的妈妈已经患上了抑郁症,生不如死,多么可怜的母亲啊!

每一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一旦铸成大错,悔恨,自责,毫无用处。因为,世上没有后悔药可买。很多时候,犯罪只是一时冲动,如同法制教育片里的那些孩子。所以,当我们遇到矛盾,火冒三丈的时候,一定要抑制住自己的冲动。切记,冲动是魔鬼!

同学们,让我们自尊自爱,慎重交友,并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做一个知法,懂法,依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我祝愿,蓝天之下,所有的青少年,都能健康茁壮的成长!

我祝愿,阴暗肮脏的监狱里,永远都不会有青少年那稚嫩的身影!

初一法制观后感作文2我通过观看了《法制教育片》之后,使我懂得了很多的人生道理,知道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它里面讲了很多青少年典型真实案件,讲了很多青少年都是由纯真无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悲剧,指点我们预防和减少犯罪的途径和方法。

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基本上来源于家庭教育,管理体制有误和受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未成年人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很容易因为一步之差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例如,互联网是现代高科技的综合成果,它给人类共享丰富的科学技术等创造了条件,为经济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但它也可以作为传播不良有害信息的手段或渠道,腐蚀伤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比如互联网中交网友吧,它很耗精力,交了网友自然要保持联系,这一联系起来,通常以小时为单位,友谊深浅与沟通时间成正比,这自然要消耗较多的时间与精力使正常的生活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走火入魔”,酿成悲剧,所以我们要加强上网的自制教育,自觉构筑抵制不良信息的“防火墙”,正确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只要正确利用它,就能发挥它的特长。

我们在生活中有时会因为家庭矛盾或一些琐事而引起打斗等事件,而酿成人命关天的大祸,所以我们要学会礼让,容忍、宽容、对事要冷静,理性地去处理矛盾和问题,妥善来化解事情,不要冲动,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否则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导致你走上犯罪道路。

青少年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我保护能力,还要学会怎么样抵制不良影响和不良诱惑的能力。我们要了解与掌握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基本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还要自觉守法,动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

初一法制观后感作文3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有许许多多我们向往和自己想拥有的东西,随着这种欲望的萌生,人们贪婪的心理也开始出现了。

今天我们观看了法制教育电影片《与法同行》,我们懂得了很多的人生道理,知道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影片里讲述了几个典型的真实事件,讲述了青少年,特别是学生由于幼稚无知而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的悲剧,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灵。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基本上来源于家庭教育不当和受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未成年人因为缺乏法制观念,自制能力不强,很容易因为一念之差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在生活中有时也会见到因为家庭矛盾或一些琐事而引起打斗等事件而酿成人命关天的大祸的实例。今天法制教育片里的那个原本爱学习,懂事的青少年,却因为处理他妈妈的感情出轨问题缺乏法制观念而酿成大错。他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自己温馨甜蜜的家庭,但是他因为做事太冲动了,结果造成两败俱伤;在自己以后的人生中留下了一个永远也抹不掉的阴影。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宽容,遇事要冷静;要理智地处理问题、妥善地化解矛盾,不要冲动。要培养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否则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导致走上犯罪道路。我们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了解与掌握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还要自觉遵纪守法。

生活不存在假设,在人生的三岔路口,我们只能选择一次。

同学们,让我们在每一个关键时期都能把握好自己的脚步,把握好前进的方向,等待我们的将是美好的希望和远大的前程!

初一法制观后感作文4今天下午,同学们在学校的安排下,聆听了我校法制教导员的法制讲座。时间虽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但我的感想却颇多。

在我们身边,一些同学老是犯错误,法律纪律观念淡薄,屡教不改。认为:只要自己不去杀人放火就行了,犯点小错误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俗话说得好:“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时偷油,大时偷牛。”这就告诉了我们: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良好的法律纪律意识,随意做损坏公物,打人,骂人,甚至偷窃等坏事,不仅仅是给你个人的形象抹黑,而且会渐渐腐蚀你的心灵。渐渐地,就会使你经常情不自禁地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不能够痛改前非,继续发展下去,那些恶习就会在你心理根深蒂固,而且会越变越严重。到时,你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终等待你的,就只有失去人生自由的监狱了。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便是证明。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才干的时期,可塑性很强。但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意志脆弱,自控力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一步步走上不轨之路。

虽然我们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但也时常受到侵害。现在尽管有老师、家长的保护,但他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呵护着我们,况且总有一天我们会离开父母,离开学校,踏入社会,独立生活的。所以,自我保护也就成了我们中学生防止自身受到伤害的必要措施了。为了避免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应该严于律己,不能自己去惹事生非,挑起事端,导致别人对你的不满,轻则吵架,重则就会出现结伙斗殴,事故也会随之而发生。到时,不仅会给自己的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还会使你受到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的折磨,后悔也来不及了。相反,如果同学们都尊重别人,互相谦让,真诚待人,你也[]会因尊重别人而受到别人的尊[]重,这样,同学之间不仅会建立起真挚的友谊,我们的校园也会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文明景象。

这次法制讲座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使同学们深深感悟到遵守校规校纪的重要性。为了我们能够健康成长,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严于律己,改掉不良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当代中学生吧!

初一法制观后感作文5法制,顾名思义就是法律、法规、制度,是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和平,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而必须存在的一种制度形式。正是因为有了法制的存在,我们才有和谐、安定的生活。我们无法想象这个社会没有法制的存在,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从小就听妈妈讲要遵纪守法,那时候听不太懂,上了小学之后,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法律法规的知识,才知道法制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中,我们小学生经常接触的法律就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因为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所有我们现在才能生活的自由和快乐,就是爸爸妈妈也不能随意的体罚我们,遇到坏人时,我们也能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我们。比如现实生活中,好多留守儿童受到成年人的伤害,就是因为她们害怕大人的责难,害怕坏人的报复,所以不敢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平常,妈妈在接我上下学的时候,看到路边的小猫小狗被撞到路边,妈妈就经常狠狠地告诫我一番,说这些小动物就是不遵守交通法规,乱穿马路才被车撞的,我们过马路的时候可不要学习这些小动物,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过红绿灯的时候,要坚持“红灯停,绿灯行”,还有一次,爸爸在外面应酬喝了点酒,他坚持要开车回家,被妈妈狠狠地骂了一顿,从此爸爸再就“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遵守交通法规,是对自己、对家人和对他人的负责。

师生之间作文范文第5篇

首先,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以身作则,同时也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这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但一般教师现在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首先自身要确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一方面,在平时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量;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通常学生都有一种向师性(特别是小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的以身作则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自我学习的习惯,为进行有效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当前减负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势必落到课堂上来,讲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对于现在很多教师觉得课堂的教学时间不够用,只有利用晚自习、周末时间来补课。使得老师疲惫学生更累,自己的教学效果还不理想,也影响了其它科目的正常教学。了解这种现状,并且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有效课堂:

一 、转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具体表现在:

1、教什么,怎样教。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研究教法学法、要做好学情学况分析、要因材施教。还要致力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遇见新问题、或难题要敢于正面对待,不绕道而行。要想方设法,抓关键,寻求突破口,并不断培养自己攻坚克难的自信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的好不如学的好,会教不如会学。因此转变学法,至关重要。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要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想说、能说、会交流、会合作、会展示。让学生在互动的氛围中激活思维、发展能力、培养个性。真正让学生乐学、想学,从而为提高教学提供保障。有效课堂应该是生动的,活泼的,主动的,动态的,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2、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贵在得法”,精心备课是上好课的重要条件。加强集体备课是备好课前提,在集体备课中,可以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析教材、熟悉教法、研究课标、研究学生、安排教学环节、如何适时评价等等,所有这些都对课堂教学大有帮助,这样就能弥补个人的不足。

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学生若是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发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作为数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若是学生对数学发生了兴趣,他就会自动地学,效率将会获得到很大的提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那么就在于你的导学案的设计是否新颖,是否接近生活,是否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不同层次的学生,如果教学时一刀切,势必造成一大批学生掉队,因此要因材施教。同一问题,可以多设置几个小问题,这样有一个坡度,缓缓上升,就可以让不同情况的学生都能不同程度的得到思维训练和能力提高,也是激发学生学习乐趣的方式。

2、学生若是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应该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多读多写,在三年级时就让学生进行积累词句的练习:一、准备,提出摘抄要求。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硬皮的厚本作为摘抄本,把自己喜欢的一些句段抄写下来,可以从课本中及时摘抄,但更多的需要学生到课外书中去搜集,这样不仅摘抄到了好的句段,还增加了学生对课外书籍的阅读量,可以说学生摘抄当中也学到了很多课外知识。 为了便于学生摘抄,在摘抄本上分为几部分。例如:描写人物、描写景色,描写动作……,这样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归纳、阅读。 二、检查,及时给予点评。针对学生摘抄到的句段,在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进行朗读,从而起到了检查、督促的作用,但更多的是起到了评价的作用,当一个同学读完后,老师用一两句简练的话对他读的内容进行评价。例如:摘抄的很具体,如果在朗读中再加上些感情会更好,这样不仅充分地肯定了他摘抄的内容,而且还激发他去阅读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他继续摘抄的兴趣,在情感上能够把自己摘抄的句段读给大家听,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夸奖,这是多么高兴啊!在读摘抄句段中,为了更好地检查学生摘抄情况,使整个过程在有条理地进行,把学生分为六个小组,老师出示手势,出示几就是几组来读,看谁先站起来,如果是几个同学一同站起来那就需要他们的互相谦让,这样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增加了一些趣味性。为了能在课上读摘抄本,有的学生甚至在上语文课前就和同组的同学商量让他来读,看到他们这样的积极,自信,我也感到很欣慰。学生积累了这些语文知识后,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作文教学既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又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3、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创造性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积极的相互支持和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是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之一。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师生间良好的交往。交往与沟通,是教学的核心。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师生双方思想交互、碰撞的历程。在课堂上,他们彼此不断捕捉对方的想法,从而产生交流、渗透,使学生通过动手、思考、表达,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

如在教学《人民币的简单换算》一课时,我曾经进行过尝试。我出示了一枝事先买好的价值10元的钢笔,要学生猜猜看我是怎么付钱的。活动过程中,变换一定的条件(我有1张5元或我只有硬币等等)。学生参与相当踊跃,利用学具,找出了各种不同面值人民币的付钱方法。在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人民币的简单换算,而且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又与生活融为一体,并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建立新型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教师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就要建立团结、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同时学生也会向你敞开心扉,经常向你吐露心思,这样你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使你的教育教学工作有针对性,有实效。因此,我们应做到:1、要理解和尊重学生,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2、要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全体学生。客观地看待全体学生,也有利于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3、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向其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学生极易接受。

四、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 。

1、教学内容的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有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

2、教学对象的准备。“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课堂内容设计再精彩,但是必须符合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师生之间作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写作障碍;教学;自我调控策略发展模型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24-0004-04

一、写作障碍:学习障碍的一种重要类型

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y)是一种复杂的大脑认知过程缺陷,同时也是全世界中小学教育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1963年,著名心理学家Kirk提出了“学习障碍”这一概念,并把它定义为“在下列一种或多种基本的过程中出现障碍:语言的理解或应用、表述和书写。这一缺陷也可表现在听、说、读、写、拼和数学计算及思维等方面。这一概念包括知觉障碍、脑伤、轻微脑功能失调、失读症和发展性的失语症。但不包括由视、听或运动能力障碍、智力落后及情绪障碍,环境的、文化的或经济不利导致的学习问题”。

学习障碍的几种主要类型包括书写障碍、阅读障碍、写作障碍和数学障碍。近些年,对于写作障碍的研究成为重要热点问题。但由于写作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成因和机制也各不相同,因此写作障碍的复杂性要大于其他同类问题,研究难度较大。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对于写作障碍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和诊断标准。阅读障碍和写作障碍都是学习障碍的重要亚类型,大多数存在学习障碍的青少年在阅读方面也有明显的缺陷[1],同时在包括写作在内的其他学习技能方面也存在明显缺陷[2]。鉴于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密切关系,刘翔平等(2010)借鉴ICD-10对阅读障碍的分类和定义对写作障碍进行了界定,将写作障碍(writing disability)分为获得性和发展性两种。获得性写作障碍是由于后天脑损伤或疾病而引起的写作障碍,发展性写作障碍是指在一般智力、动机、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等方面与其他个体没有差异,也没有明显的视力、听力、神经系统障碍,但其写作成绩明显低于相应年龄的平均水平。本文所述的写作障碍主要是指发展性写作障碍[3]。

二、写作障碍儿童的表现及心理机制

写作是一项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根据听、说、读、写的顺序,写作的发展要建立在听觉理解、语言表达与阅读理解的基础之上。写作需要个体具备文字书写、遣词造句、段落组织、布局谋篇等能力,是一项包含大量技能和认知活动的综合操作[4]。

Hayes和Flower(1980)提出了写作过程模型[5]。该模型包含了三个重要成分:第一个是作者的任务环境,它包括外部影响作者写作任务的所有因素,主要是写作作业和外部贮存;第二个是作者的长时记忆,它包括主题知识、读者知识以及文学体裁等方面的知识,为写作提供内部资源;第三个是工作记忆中的写作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表达、检查和修改阶段。

关于写作过程,Berninger等人(2002)提出了简单书写观(simple view of writing),写作可以分为低水平的转录技能和高水平的写作能力两种因素。转录技能是低层次的能力,它是指将作者脑中的语言表征转化为读者可以识别的书面文字,包括书写技能和拼写成绩(记字词的能力),其存在缺陷必然会导致写作能力的落后。如果书写不规范就会影响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如果记字词的能力太差,不仅影响读者的理解,还会阻碍作者的写作思路。而写作能力是更高层次的能力,它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反映了作者解决问题的能力[6]。

正常写作能力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正常的转录技能和自我调控能力基础上。根据这一点,刘翔平等人(2010)将写作障碍分为两种类型:书面水平上的写作障碍和意义水平上的写作障碍。书面水平上的写作障碍主要是由落后的转录能力导致的,主要表现为作文错字较多、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字迹潦草、文章短小空泛等。写作过程是在工作记忆中进行的,虽然转录和文本写作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但两者都处于工作记忆的环境中,受到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因此,熟练的转录能力是写作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意义水平上的写作障碍主要是由于在写作过程中缺乏自我调控能力,主要表现为文章缺乏组织性、上下文不连贯、文章中有很多无用信息等,文章整体质量较差。

由于写作过程的复杂性,很多学生在写作时都会遇到困难,与非写作障碍的学生相比,写作障碍学生的作文篇幅短小、不连贯、不能有效传情达意。写作障碍学生的写作缺陷通常归因于缺乏写作过程知识、构思困难、几乎不会计划和修改以及写作技巧匮乏。

据1998年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评估发现,有16%的四年级学生、16%的八年级学生、22%的十二年级学生,连最基本的写作水平也没达到。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学生写作障碍的大范围统计,但是基于日常教学和语文教师的普遍反应,我国的写作障碍学生也不在少数。并且,中文汉字对于书写的要求较高,这导致中文写作障碍格外复杂。

Harris等人总结写作障碍学生写作的特征如下[7]:1.写作时很少使用自我调控策略,如计划、监控、评估与修正,他们经常是写到一件事时突然想起另一件事,不管所写的内容是否符合读者的需要,不顾及文章结构和写作目的;2.写作时出现机械性的困难,如拼写、标点和笔误,影响写作的质量和流畅性;3.很难找出足够的语言来写作,文章很短、缺乏细节,主要原因是写作过程中的机械性困难阻断或干扰了正在产生或已产生的想法;4.不会修改文章,只是注意更正机械性的错误,这对写作质量的提高没有太大帮助;5.写作困难的学生大多自我效能感不高,动机和自信水平都较低。

简言之,写作障碍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写作策略缺陷;2.写作语言技能困难;3.写作心理因素(写作动机、写作的自我效能感等)。

三、自我调控策略发展模型(SRSD)与写作障碍的教学干预

传统写作教学以“结果”为导向,即注重最终的作品。写作教学的目标是辨认有效范文的特征,写作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如何把口头语言转变成书面文字,学习拼写和语法规则,通过范文形成良好的文章结构和修辞。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认知心理学被引入写作研究领域,写作被视为一种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过程,写作教学也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刘翔平,2010)。过程导向的写作教学强调思考过程,鼓励学生思考、选择和组织自己的想法,并且要求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过程教学法一般包括自然过程法和结构过程法,两者都强调同伴互助,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写作活动由学生自己支配,题目和形式具有弹性,而后者的写作活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师的参与指导使过程具有结构性。

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改善写作障碍儿童的写作过程时,主要将焦点集中在不同写作过程的自我调控策略上。自我调控贯穿于整个写作的计划、表达和修改过程之中,指导写作障碍儿童掌握良好的自我调控策略,对提高他们的写作成绩有很大帮助。自我调控程序越具体、明确,对他们越有效。自我调控策略发展模型(Self-regulated Strategy Development,SRSD)具有较好的综合性和灵活性,运用SRSD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地掌握写作过程。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SRSD可以提高不同年龄水平和能力层次学生的学科知识储量、写作质量、自我调控技巧、自我效能感以及写作动机,这种模式对于提高学习障碍学生的写作成绩尤为有效[8]。

(一)自我调控策略发展模型的理论基础

写作的自我调节理论是一种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写作教育理论,以自我调节理论为基础,发展出了很多写作干预策略,其中重要的一种策略就是自我调控策略发展模型。自我调节策略指的是写作过程中作者管理自身认知和行为的方法。在这种意义上,认知的自我调节策略对于写作非常必要,因为它可以被看作是解释作者如何从其自身的写作努力中获得更高作文技巧的关键要素。自我调控策略发展模型是基于Graham等人1992年的工作发展而来[9],该理论认为写作过程是一个包括个人过程、行为过程、环境过程在内的三合一自我调控模型。个人行为的和环境的自我调控过程在写作期间通过一个反馈环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作者以多种方式监测自我调控策略的有效性,监测对随后发生的反馈的自我反应,例如,当某种策略成功使用时就继续坚持,当某种策略使用失败时就修正或改变。

(二)自我调控策略发展教学的特征

自我调控策略发展模式(SRSD)结合写作过程进行写作教学,通过结合有效的学习策略与自我调控过程,如目标设定、自我教导、自我监控和自我增强等,进一步提升学生写作时的计划、表达、检查和修改[10]。

自我调控写作策略教学有以下特征(Graham & Harris,2003)。1.广泛且直接的教学。除了明确的写作策略、自我调控的步骤及相关知识之外,学习障碍学生还需要更广泛且更直接的教学,以便熟练掌握写作的过程及相关知识。2.交互学习。SRSD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交互学习和同学之间的合作。3.个别化。教师可依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和需求,提供适当的反馈和支持,并调整教学阶段。4.教学标准化。教师要制定清晰的标准,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速度,以及自己是否已达到下一阶段的基本标准,来决定是否转移学习阶段。5.学习过程具有发展性。自我调控发展策略学习是连续不断的过程,当学生习得新策略时,先前所学的策略也会随着进步。

(三)自我调控策略发展的教学阶段

SRSD可以指导学生了解并且灵活运用写作策略以及相应的自我调控策略,其教学结构包括六个阶段,这些阶段对写作教学策略提供了一般的指导方针,这些指导方针可以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要进行调整、结合、修改和重复。

阶段一:发展背景知识(Develop Background Knowledge)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确保学生具备可以理解和应用策略以及自我调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汇能力、概念等,教师要有鉴定和评估学生预备知识的能力。了解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之后,可以帮助学生设定写作目标与自我调控的程序。

阶段二:讨论(Discuss It)

教师和学生共同检视和讨论学生目前的写作水平,探讨写作策略应用于新情境中,教师观察学生应用写作策略后将有何表现,教给学生自我监控的技巧,监控自我学习的进度,以随时修正。

阶段三:示范(Model It)

教师以出声思考的方法示范自我教导的写作策略,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需求与特质选择有效的策略,使自我指导更有效率,教师示范的次数依据学生的学习速度进行调整。

阶段四:记忆(Memorize It)

学生需要记忆或大声说出写作策略的步骤,这对有记忆困难的学生很有帮助。

阶段五:支持(Support It)

教师或同伴应协助支持学生使用此学习策略、自我对话及自我调整的方法,直到学生可以独立学习。教师提供学生所需的支持与帮助,如自我对话列表和策略提醒流程图。

阶段六:独立表现(Independent Performance)

这一阶段,学生已经能够独立使用自我调控及写作策略了。

Graham 和Harris在运用自我调控策略发展教学时,运用比较多的具体写作策略是POW、WWW和TREE写作策略。

POW即选择主题(pick my idea)、组织笔记(organize my notes)、撰写和表述更多(write and say more);WWW即是谁(who)、何时(when)、在哪里(where);TREE即主题句(topic sentence)、支持主题的理由(reasons to support the premise)、检视读者是否能接受这些理由(examine reasons)、作结论(note the ending for the paper)。Graham和Harris在1989年对六年级学习障碍的学生进行TREE策略的训练,发现策略学习后学生表现为对主题有较多细节陈述,且较具有说服力;写作前学生会花较多时间作计划,并且在写作中仍会持续计划。

除以上写作策略常常被用到SRSD之中,K-W-L写作策略和POWER QUESTION核心问题策略也常常被提及。

K-W-L写作策略将写作过程具体分为三步。

步骤一,K——what I know,即“我知道什么?”教师在教学生写作的背景知识之前,可以鼓励学生先讨论他们已经知道的知识并填入K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步骤二,W——what I want to find out,即“我想学什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W栏写下他们想要学些什么或是让他们预测即将学习哪些知识,然后相互交流讨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找到学习的目标;

步骤三,L——what I learned,即“我已经学会了什么?”学生可以回顾上一个步骤中在W栏写下的学习目标,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检查先前定下的学习目标是否已经完成;或是回到K 栏,看先前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否正确。

POWER QUESTION 核心问题策略也包含这样一系列的过程:列提纲、组织、草稿、编辑和复查修改。在Plan提纲阶段,需要关注的是“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是写给谁看的?”“我想到了些什么?”在Organize组织阶段,需要考虑“怎样将所有的想法分类?”“怎样将所有的想法排序?”然后写出初稿;在Edit编辑阶段,需要重读并思考“我最喜欢的是哪一部分?”“哪些部分还不够清晰?”“我是否做到了紧扣主题?”“材料的使用情况怎么样?”“每一部分都讲得够清楚了吗?”“每一部分的细节都讲到了?”“是否使用了关键词?”“如何使故事很有趣?”最后一个阶段是复查并修改。

四、总结

写作障碍学生的习作特征是文章内容很少,缺少详尽的阐述和细节,这些问题的核心是写作的自我调控能力落后,以及语言组织混乱。因此,SRSD的写作策略教学对于写作障碍儿童的意义不言而喻。

SRSD的写作策略教学可有效提升写作障碍者的写作水平,包括学生的总字数量、句子长度及结构都有显著的进步,这些进步不但可以维持一段时间,也可以泛化到其他情境中。当前,西方开展了大量的针对不同类型的写作困难儿童的SRSD的写作策略教学干预研究,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SRSD的写作策略教学中,结合一些成熟的写作策略,可以有效地对写作障碍学生进行教学干预。

当然,教师在运用SRSD时,一定要意识到,SRSD并非对每个学生都具有相同的效果,所以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地调整策略的内容。尤其是在结合具体的写作策略时,要考虑不同学生的接受性。

注:本文是华中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103)“实践教学在心理学免费师范生人才培养和职业发展上的价值与模式探索”以及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实践教学在心理学免费师范生人才培养和职业发展上的价值与模式探索”(201203)的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 Deshler,D. D.,Lenz,B. K.,Bulgren,J. A.,Schumaker,J. B.,Davis,B.,Grossen,B.,et al. Adolesc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high school settings: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and setting dynamics [J]. Learning Disabilities Contemporary Journal,2004,1(2): 30-48.

[2] Schumaker,J. B.,& Deshler,D. D. Can students with LD become competent writers? [J]. 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2003,26: 129-141.

[3]刘翔平,顾群. 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145-152.

[4]周泓,张庆林. 近二十年国内写作心理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2003,26(4): 690~693.

[5] Hayes,J. R.,& Flower,L. S. Identifying the organization of writing processes. In L. W. Gregg & E. R. Steinberg(Eds.),Cognitive processes in writing. Hillsdale[M]. NJ:Lawrence ErlbaumHarris,1980:5-15.

[6]吴洪琣,刘翔平,杜英. 目标设置对写作困难儿童议论文说服力的促进效应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7(1): 69-73.

[7] Harris,K.R.,Graham,S.,& Mason,L.H. Self-regulated strategy development in the classroom:Part of a balanced approach to writing instruction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J]. Focusing on Exceptional Children,2003,35: 1-16.

[8] Santangelo,T.,Harris,K.R.,& Graham. S. Self-regulated strategy development: A validated model to support students who struggle with writing[J]. Learning Disabilities: A Contemporary Journal,2007,5(1): 1-20.

[9] Harris,K. R.,& Graham,S. Self-regulated strategy development: A part of the writing process. In M. Pressley,K. R. Harris,& J. Guthrie (Eds.),Promoting academic competence and literacy in school [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92. 277-309.

[10] Mason,L.H.,Harris,K.R.,& Graham,S. POW+WWW,What=2,How=2,equals fun and exciting stories[J].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2004,36: 70-73.

师生之间作文范文第7篇

关键字: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一、新立法与新问题

长期以来, 在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一方是掌握专门医学知识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而另一方却是缺乏相应医学知识的患者,患者明显处于弱者的地位。在1987年6月29日国务院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指导之下,医疗事故导致的纠纷中,医方掌握病历材料,和鉴定机构关系密切,在诉讼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而患者需举证却拿不到材料,又没有选择鉴定机构的自由,往往败诉。这种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量专家学者作文批驳,十五年成一法,终于在2002年,先是于1月1日开始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其中第四条第㈧项规定“因医疗行为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这就为医疗纠纷的处理规定了过错推定的推定原则;后又于4月14日颁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已同时废止。不可否认,《条例》较之《办法》有了多方面的改进,如事故范围有所扩大、鉴定程序公正性有所加强、患者知情权有所落实、事故赔偿标准有所提高,较好地体现了程序公正和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目的。顿时,主流舆论纷纷叫好,大呼患者权力得到伸张,甚至还有人宣称这改革的步子还是迈得太小;一些医学界人士则极力抨击,然终究回天乏术,纷纷各寻应对之策去了。此大转变至今已有两年,给患者带来一定好处,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先看三则案例。

案例一:患者甲某跌入水坑,头破血流,神志清醒,3时由朋友送至医院急诊室,医生为其清理创口,口头告知有颅内出血的可能,最好拍CT验证,但因费用太高,建议留院观察数日。此时另一病人亦急需清创,医生告知甲某稍候,甲某因有急事私自离开,回距县城较远的家中,留下朋友取药。7时许,甲某昏迷,9时复入院,诊断为颅内出血,抢救无效,于 11时死亡。甲某家人起诉医院,医院有实习医生证明医生曾要求甲某住院,法院不予采信,最终以医院无证据证明已尽必要的诊疗义务且未经必要检查以致患者死亡为由,判决医院赔偿约30万元。(包括死亡赔偿金,甲某子女的抚养费和母亲的赡养费等。)

案例二:患者乙某,系建筑工人,因施工不慎,致髋骨粉碎性骨折,当时医生提出三种医疗方案:A,采用进口全陶瓷人造骨换髋,后遗症小,转动灵活,基本不疼痛,费用大约十几万;B,采用B型罗门钉,行骨骼内固定术,术后转动较不灵活,安全性亦较高,费用大约三万;C,采用C型罗门钉,行骨骼内固定术,术后转动较不灵活,易有疼痛感,且有极小几率会发生罗门钉断裂,导致残疾,费用约为一万五千元。出于家庭经济状况考虑,乙某选择C方案,并签下了同意手术书。术后不幸真的发生罗门钉断裂,致乙某双腿残废,不能行走,且双便失禁。乙某向法院起诉,并称医生向其推荐C种医疗方案。法院认为,医院未采取最佳医疗方案,且无证据证明已向患者做出足以令其理解的充分说明,使其作出错误选择,应负主要责任。经法医鉴定乙某六级伤残,医院认为,应是七级伤残,其中赔偿差额为6900元/年X2年=13800元;而如果提起伤残等级再鉴定(须到天津某医院),另需鉴定费七八千元,最后医院决定直接赔偿了事。法院判决医院赔偿乙某7万元。

案例三:患者丙某,产妇,经某镇医院产前检查,有重度妊娠中毒症状,医生建议转送市医院,但因路途遥远、颠簸厉害,家人不肯。数日后生产,突发子宫大出血,医院并用药物注射和体外按摩压迫止血;同时一面寻找家人抽血,一面派人前往市医院取血。止血失败,仅从患者父亲身上抽得200ml血液输入患者体内,市医院血袋送至时,产妇已经因失血过多死亡。丙某家人遂向法院起诉。经法医鉴定,结论为:医院应当预见有发生大出血的可能而未预先准备血袋;产妇大出血时,本可以采取手术钳宫内止血而未采取,致产妇死亡,应认定为医疗事故。医院辩称:自己作为镇医院,无权建立血库,而路途遥远为血液未能及时送到的客观原因;手术钳宫内止血也超出了其手术能力,法院不予采信。最终,经调解,医院赔偿丙某家属约15万元。①

笔者并不认为这三个案子判得不对,只是从中确实可以看出医院的艰难。

二、医院的困境

(一)、患者知情同意与医院举证

从对患者的知情权保护是否充分来看,医患关系存在三种模式:(1)主动-被动模式,即涉及患者的一切诊疗行为都由医生做主,患者无权参与诊疗方案的确定,只能被动执行;(2)指导-合作模式,即患者有一定的参与权,但主要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执行医生的诊疗方案;(3)参与-协商模式,即医生和患者的关系是法律地位平等的服务与被服务者的关系,医生提出诊疗意见,患者知情,参与讨论并有权决定是否采用这种诊疗方案。②

在中国,绝大部分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第一或第二种模式,患者的知情权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医学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病人要求参与治疗活动,了解治疗活动中的信息,以平等的、主体的地位接受治疗参与治疗,防止自己因信息分布的不对称而处于受害者地位。在近年来无数专家的呼吁声中,这个问题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顺时应势,《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第十一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为了应对这项立法,医院普遍加强了医疗单据的制作和管理,并开始增加医疗风险提示。因此,患者的知情权保护可以说确实有很大改善。知情意味着患者可以凭借自己的理性,形成自己的判断,并做出自己认为最合适的选择。特别在重大医疗活动中,患者的参与度已经越来越高,一些重要的决定,部分已经开始由医生和患者共同协商决定了。然而,患者的参与度增加了,医生承担的责任却没有因此而得到减轻,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医院恰当提供了信息,也要承担了患者自己做出的选择所带来的风险,这明显是有违公平原则的。

在案例一中,医生口头医嘱,患者没有遵从,损害发生后,医院无法举证,不得不承担责任。然而在我们的日常医疗中,除非正式住院,口头医嘱是大量存在的,比如何时该复查,何时该进行第二疗程,生活中有何禁忌……在由此而引发的纠纷中,医生们如何证明自己说过的话呢? 更奇怪的是,就像案例二,在住院后的重大医疗活动中,患者签下了同意手术书,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他们仍可以以医生没有做详尽说明,或误导了自己为由,向医院索要高额赔偿,医院又该如何证明自己的尽职尽责呢? 承办这两个案子的律师恼怒地说:“以后只好这样了,每个患者上医院,医生们都先找条绳子把他们绑起来,没治好决不放人;再有什么医嘱,或者向患者说明什么事情,都拿录音机把整个过程录下来。”录音机是不行的,录音太容易伪造,也许是该换摄像机了,但严格说来,影像材料还是可以伪造的。事已至此,再推而广之,患者怎么知道医生实际用的药和药方上开的是否一致呢?是不是还要护士在打针之前,也要把针剂拿到摄像头前记录一下呢?如果医患之间不诚信至此,这救人如救火的医疗过程恐怕要比蜗牛爬得还慢了。此外,额外的费用问题,隐私权问题,就更会乱上添乱了。

参与-协商模式无疑是中国医疗界的努力方向,在新的立法中,实际也体现了这样的趋势。但传统的主动-被动模式在人们的意识中太过根深蒂固,不论法官还是社会都倾向于把患者被当成了一无所知,纯由医生摆布的被动者。事实上,作为具有理性的个体,患者自然会在希望得到的医疗效果和所需付出的代价之间权衡利弊,虽然他可能不懂得深奥的医学原理,但是只要医生提供的信息足够充分,对于几个医疗方案的医疗效果、后遗症、风险大小及费用高低的比较,他们还是完全有能力理解的,这甚至都不需要涉及多高的教育水平的问题。如果人们的观念没有改变而立法却对医院提出过高的要求,这种模式反差作用之下,医院的责任就不合理地重了起来。

(二)、医疗方案与医疗效果

由于医疗方案引发的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检查方案和治疗方案。这二者都涉及必要性和风险性两方面问题,笔者主要就前者谈必要性,就后者谈风险性。

检查方案方面,由于疾病本身的复杂性、患者体质的差异性、病情变化的阶段性,相同的疾病可能有不同的表征,不同的疾病也可能有相同的表征。这些病症,有的可以通过临床观察来判断,有的则只能借助仪器检查。后者无疑是更精确的,但是过度检查带来的后果是不能不考虑的:一,过多的检查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血检要在体表留下伤口,还要抽取相当多的血液;肠胃镜要把一根管子人体内;x光,那都是致癌物质,怎么能多打在人身上呢?二,我们的医疗资源不只是有限,简直是极为稀缺;医院的设备数量有限,单位时间的检测量有限,使用寿命也有限,不可能给每个患者都进行全面的检查,否则,一个医院每天光抽血用掉的一次性注射器都得用千计算了。三,患者经过一系列的检查需要不少时间,大量的待查人员又让真正急需检查的患者浪费许多时间,其结果是,不论需不需要检查的人都可能耽误了疾病的及时治疗。四,现在的检测设备动辄几十万数百万,检查费用自然也跟着一路飚升,其费用之高已经成为患者的看病阻力之一了,此后文将专门论及。既然如此,如果临床观察足以做出的诊断,为什么非要强求检查呢? 如果普通检查就足以做出的判断,为什么要动用昂贵设备呢?

然而,在案例一中,医生没有给患者做CT,也是医院被罚赔偿的原因之一,法院用词是“应当预见有发生颅内出血的可能”。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推断,病人发烧了,有可能是肠炎,肺炎,脑膜炎,扁桃体炎……是不是应当把全身上下都检查一遍呢?现实生活中还不至于这么夸张,但感冒发烧上医院,先做血检,再拍x光,然后做脑电图之类,不少人还是经历过的。这一套程序下来,上百块钱就搭进去了,检查结果往往还是没事,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当然,低标准的检查必然伴生较高的误诊风险。一旦发生误诊,患者容易对医生失去信心,导致额外的心理负担,增加治疗的难度。如果进入诉讼程序,“误诊”一项足以使法官的印象大打折扣,医生再想翻身就很难了。但事实上,误诊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下是无法避免的。门诊时作出的诊断,常常会在住院后改变;即使中国最好的医院,错误诊断仍可达10-15%;日本《现代外科大全》则称最常见的外科疾病阑尾炎,临床的误诊率仍可达6.3-34.4%.③

所以,我们评价一项诊断是否恰当,不能光看结果是否准确无误,还应该考虑,以当时的病人表征,所作的可能疾病的推断、因此采取的检查措施、由观察和检查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当然,这肯定是要由医生举证的。

在重大医疗活动中,针对一个患者,医院往往会拟定多套治疗方案,在由于条件限制不可能一切最优化的情况下,患者必须就效果和价格之间作出选择。这些“方案”中包括医护人员、治疗方法、医疗器械、所用药品等诸多因素,当然大大关系到医疗的质量和效果了。主任医师和普通医师的医术一般不同,放化疗和药物控制对癌症的抑制作用肯定不同,高档合金手术器械和低档钢制手术器械对手术的精确性和人体的伤害程度肯定不同,进口稀缺药品和国产广普药品对疾病的治疗作用肯定不同……这其中关涉的,当然是一个钱的问题。

我国的医院虽然大多是事业单位,但由于独立核算,不可避免地要有员工福利和设备更新等问题,它也有自己的运作成本,也就必然是营利性实体,不可能做一个需要五万成本的手术却只收一万块钱。如此看来,排除乱收费的因素,拟定多套医疗方案供不同经济状况的患者进行选择还是有其合理性的。只要患者是在明白利害得失的理性情况下做出的,自然没有理由要求医院承担责任。既然患者选择了一个低投入的方案,他当然要冒更高的手术风险,如果手术一旦不够成功就回头向医院要求赔偿,医院是不是冤了一点?然而,我们从案例二中看到的,却确实是这样的一幕。

其实,稍有理性的人都知道,我们不可能把令人满意的医疗效果定义为绝对没有伤害。在西方,医疗行为被视为对人的特殊侵害,因此才有了要经过患者的同意才能免除的医生的“加害行为”的责任。东南大学法律系副教授张赞宁也说:医学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可以治疗疾病的一面,又有伤害人体的作用,这在社会学上叫“双重效应”。在法律上,一般只要认为其行为目的是正当的,则不构成违法。医学上的“双重效应”,是伴随着每一项医疗行为而存在的。打针会有针眼;把药物注入人体,是一种异物的侵入;输血可以挽救生命,也可能引起溶血过敏等反应,或导致受血者感染传染病;外科手术要把人体的腹腔、胸腔等打开,造成损伤。对于这些医疗行为,仅以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来认定行为人是否有过错责任,那么几乎所有的医疗行为均无合法的地位。④

但是在新法颁布之初,却出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现象:只要对医疗效果不满意,不少患者就想要告医院一状,似乎这么些年被医院压榨坏了,现在已有机会就想报复一番;甚至还有人巴望着借此省去一大笔医疗费或者捞上一把。这样医院领导层不得不疲于诉讼,以至于影响医疗活动的正常组织管理和医护人员的进一步培养,结果受损的还是患者。事实上有些法官也纠枉过正了:只要医疗效果不佳,除非有非常肯定的非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医生大都是要负责任的。因为这一来迎合了保护患者权利的政治取向,二来也比较容易得到痛恨医院高收费的社会公众的肯定,何乐而不为呢?而受到损失的医院却又苦无处诉,一位医生甚至质疑道:“杀人犯都是事先假设其无罪,为什么医生要先假设其有罪?”⑤

(三)、专家责任与医疗事故鉴定

医学终属非常复杂的学问与技术,人们能比较容易的判断日常生活用品如牙膏、电视机的好坏,却难以决断医疗者所采取治疗措施或所施用药物的适当与否。医生是一种专家,正是由于医生等专家工作的专门性,使得病人或其他委托人基于对这此种职业的高度技术性、专门性的信赖,而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将自己的身家性命托付给他们。考虑到医生的工作性质如此特殊、关涉利益如此重大,法理上一般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一,由于医生专家工作的内容高度专门化,因此要求专家应具有与所要求的资格相符的高度的能力、技能,并且不得以能力不足作为免责事由,发生一定水准以下的行为时,即当然认定为有过失,也就是说在他们身上高度的能力、注意义务被客观化了;第二,由于专家的工作以智力判断为中心,就使得在遇到医生误诊时,很难进行过失判断,因此过失证明时必须寻求其他方法。第三,医生等专家与病人等委托人之间高度信任关系,要求专家具有高度的职业道德与内部严格的自律机制,进而可以引导出专家负有与委托人的信赖相符的为委托人利益行动的多层次多类型的义务。⑥

医疗活动的专业性,使得对它的评价同样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即使是法官,也并不总能就其恰当与否做出准确评判,于是便出现了专家鉴定组。2002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之前,医疗事故鉴定工作由附设于卫生局下的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负责,由于与医院利害相关,容易偏袒,被斥为“老子鉴定儿子”。《条例》将之修改为由医学会组织鉴定,医疗事故范围也宽了,患者也可以复印病历、获得较高赔偿了;但还是被人称作“叔叔鉴定侄子”,认为其中仍有其不公正的地方。的确这是可能的,但是,医院在这里面的难处又有谁关注了呢?《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第三十四条规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以收取鉴定费用。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的一方支付。”在实践中,法官一不愿意在事故认定上先作判断,二不想承担由于认定不能让双方满意所带来的非议,三更为了节省开庭时间,往往先要求进行鉴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因医疗行为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这事故鉴定当然由医院提起了,也就是医院要先预付这笔鉴定费,官司还没打就先输了士气。既然到了诉讼阶段,一般都造成一定的身体伤害,根据目前很宽的医疗事故认定标准,⑦又伴随着对保护患者权利的急切呼吁,事故认定比例还是相当高的,中华医学会自2002年9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截至2004年8月31日,在已作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37起中,27起被认定为医疗事故,占73%,其中有26起为三级以上医疗事故,应由医方负完全责任或主要责任的占52%.⑧新的医疗鉴定费用标准比原来的规定更是翻了数翻,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信息表明,上述地方拟定的新的鉴定收费标准,一般在1-1.5万元左右。⑨《江西省医疗事故鉴定费用标准》2002年出台,省级的每宗基本收费由原来的800元上升到3000元,市级(设区)的每宗基本收费由原来的500元上升到2000元,⑩而实际恐怕远远不够。可见光医疗费一项,给医院造成的负担有多重!所以,案例二中,医院最后才决定直接赔了。长此以往,滥讼、缠讼恐怕就难以避免了,因为医院怕诉讼,就让一些心怀叵测的人有机可乘了。其次,《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专家鉴定组依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独立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别和判定,为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提供医学依据。”第三十一条规定:“专家鉴定组应当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作出鉴定结论,并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如果仅仅以这些标准进行衡量,容易导致医疗方案的理想主义和对医生的苛求。因为,这里忽视了两个问题。其一,医疗机构划分为三级,不同等级的医院的医疗能力和医疗水平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人都没有理由要求一个一级医院去完成一个三级医院的常规手术,也不应该要求它按照三级医院的医疗标准进行治疗。作为事业单位的医院没有权力拒绝收治病人,当它面对一项承当不起的医疗任务又没办法转院治疗时,由于技术力量而出现的问题如何可以怪罪于它?当水平较低的医院面临案例三的情形时,它该何去何从?其二,正如前文大篇论述的,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经济状况,医生可能没有选择较昂贵的检查方案,患者也可能没有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但是,发生意外后,鉴定结论会说:“应当预见……”“本可以选择……”之类。在这里,隐含着一种文人相轻,专门挑刺的味道。专家们仅仅从技术层面来探讨问题时,往往会对面临现实条件约束的医生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这些现实,法官们看到了,但法官太忙,也不愿意被指责为偏袒,缺少改变鉴定结论的动力。这时,受伤的只能是医院了,案例一和案例二就是这样。最后,医疗鉴定机构偏袒医院,社会大众和法官大都这么认为,以至于大家都容易带着有色眼镜看鉴定结论。《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相关专业的专家,由医患双方在医学会主持下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在特殊情况下,医学会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需要,可以组织医患双方在其他医学会建立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相关专业的专家参加鉴定或者函件咨询。”专家选择的随机性和鉴定机构的可选择性大大降低了鉴定人员与医疗机构有特殊联系的几率。作为专家库中的成员,他们人数众多,难以一次性收买;都有名望和地位需要维护,他们究竟怎么想我无从得知,但至少会有很多人会尽量避免“偏袒”的恶名,这种现象在受到媒体关注的案子别明显,这样,医院的责任很有可能被双重加重了。偏袒还需要利益基础,小医生出了问题,大医生鉴定;大医生出了问题,难道小医生能说得上话?-除非他们的共同领导做出了指示,或者其中涉及师生情谊或钱财往来关系,但这些都是违法的,而且后两者还可以申请回避并重新鉴定。所以,对作为一个专家的医生,我们应该要求他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自己的最大注意义务;但是对同时还是一个人而不是神的医生,我们的要求又确实需要有一个合理的限度。

三、医疗危机

我们不能也不会去否认,虽然在新的形势下遭遇了危机,医方仍然是实质上的主动方和强者,他们可以提价,可以采取自保措施,可以改行;然而生病的患者却不能不看病,追求更好的医疗效果不能不去一些特定的医院,对他们而言,这是不可选择的。11因为如果条件允许,在疾病的折磨中等死是肯定不能成为备选项的。所以,这个过程中所多耗费的成本是社会外部性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特别在中国这样一个不诚信的社会里,许多资源被浪费在纯属内耗的国家、医院、患者的博弈之中。而在这场战斗中,患者,除了获利的极少数个体之外,作为一个整体最终还是要负担起这些成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