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为学习

为学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为学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为学习范文第1篇

【关键词】导学单试错阅读思考小组合作

“导学单”由是由吴正华校长提出来的。通过学习了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他从布鲁姆的教学理论、杜威的“在做种学”得到启示,提出了“导学单”的构想,并提出了双效五环六步教学法,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导学单”构建了一种新的学习框架:

学习目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堂反馈课后作业有效反思

这种模式与罗伯特.M.加涅提出“为学习设计教学”的口号不谋而合:都是为学生而设计,提供了一个学生自主探究的、展示自我的平台。近两年,很多学校都开始采用导学单形式教学。一份优质的“导学单”很好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根据“导学单”的自学提示,学生可以有目的对新知提前进行了解,通过看书,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然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教师针对这些问题,再进行讲解,而那些不需要教师讲解的简单知识就让孩子在“导学单”中自行掌握,这就是高效课堂的最终体现。

一、 凸显“导学单”的“试错”功能

在不断追求课堂效率的今天,教师更喜欢把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特别是上公开课,教师甚至害怕学生课堂上出错,总是拿正确的来展示。钱学森曾说过“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更多实验表明:“试错”是学生通向创新、成功的重要途径。通过尝试“试错”,学生会对自己犯下的错更加关注,了解自己。犯错并不可怕,它可以让孩子避免以后出错。在“导学单”中,通过前一天的预习,有些孩子已经学会了新知,而有些孩子对新知还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这时候“导学单”就可以检验孩子们是否掌握了。在孩子们根据导学提示完成导学任务后,教师可以搜罗一些典型错例,在课堂上展示这些典型错例,由孩子们自己判断,自己讲解。教师经常会抱怨这样的情况:有些题目讲了好几遍,学生还是做错了。如果采用导学单试错,再由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大部分孩子就会在以后做题中避免出错,教学就能事半功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尝试,要放手,把学还给孩子。

(一) 把“试错”变成孩子的学习动力

错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们尝试过一次错误之后,心灰意冷,失去信心,教师要激励孩子要多去尝试。在订正“导学单”时,遇到错误展示,教师要尽量用语言赞美他,鼓励他:“你的这道错题错得实在太巧了,这正是其他小朋友平时容易出错的;感谢你的错误,你给其他小朋友提了个醒;老师相信你肯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掌声送给他!”一句由衷的表扬,化解了台上学生的尴尬,相信其他孩子以后还会争着上台。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批评:“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目你都不会!”这打击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自信心,还有那自学的原动力。

(二) 把“试错”变成教师的教学资源

“导学单”经过教师的课前批改,错误可以直接拿到课堂上利用。孩子的错,一般很典型,有的是因为马虎,有的因为知识点的误解。这些错例那就可以让孩子找到错误的理由,借此机会,教师也可以教育孩子做题要仔细读题,不能马虎。错误的及时讲评,让错误没有机会生根发芽。

二、 挖掘“导学单”的“阅读”导向

阅读不仅仅存在语文教学中,数学同样需要阅读,阅读是学生学会自学的第一步。由于数学具有逻辑性、严谨性的特点,所以数学阅读不同于一般的阅读。低段学生正是起步的开始,利用“导学单”教会他们如何阅读,是建立他们自学能力的关键,为他们以后如何自学提供了方法指导。

(一) 课前导读提示

课前学会看书,也就是学会预习。例题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关键。在孩子们完成“导学单”前,一定要让他们读懂例题。学习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新的知识点肯定建立在旧知的基础上。“导学单”指导孩子看例题时能回忆起哪些旧知,如:看到例题,你觉得和我们以前学的什么很相似?旧知回忆好后,让孩子们找到例题所要传授的重点。由孩子们自己找出的重点,不仅可以提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孩子在导读中寻找编书者的意图,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因此,“导学单”上可以这样引导孩子:“这个例题想要教会我们什么?”如果遇到概念教学,还可以让孩子们把定义读一读、划一划,把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这样的课前导读提示设置,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提高课堂效率。

(二) 课内精读提问

课堂上,一般教师都会根据“导学单”的完成情况,由一个小朋友带领全班孩子一起订正。当“导学单”中遇到错题,就由孩子们自己说理由,或是把书本的例子再看一遍。像在教学概念可时,课内的精读提问显得十分有必要。我们知道,像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如果只是单纯死记硬背是不能理解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逐字理解。由一个小朋友发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定义吗?你能利用这个定义举个例子吗?课内在教师带领下,把数学书的定义读精、读细,再由学生复述、提问。课内精读提问,是学生再一次领会数学阅读的精髓。

(三) 课后复读纠错

“导学单”的设计不能仅仅关注到学生的上课伊始,还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导学单”中,设置的一系列练习题,有的学生已经在课堂中解决了难题,而还有一些学生,考虑到其自身的接受能力,遗留下来。针对这些孩子,应该留有时间让他们再次去阅读书本的例子。在“导学单”中设置了这样的一句话:本次自学导航,我做错了哪些题?请小朋友再看一遍例题,你能说说看你为什么做错了吗?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孩子有一个比较过程。课前阅读我为什么没有掌握知识点?我阅读自学的方法哪儿有待改善?我掌握了数学阅读的什么技巧?

三、 升华“导学单”的“思考”价值

为学习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体验式 学习主人 探究性

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得;我做,我学到;我教,我掌握。前辈用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然而,近年来,我们忘记了先贤们来自实践的忠告,违背了学习规律,慢慢使学习变成了一种负担。

现有教学模式都是机械地捧着教科书在课堂上授课,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厌倦情绪。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让学习更丰富?如同学习游泳、骑车之后,即使很长时间不接触,仍然不会忘记”。体验式学习这种教育模式的兴起,使我们重新体会到学习是一种乐趣,这里就体验式学习的了解分享给各位。

一、体验式学习的起源

体验式学习指的是有力量、有效且具影响力的学习方式。最早在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在牛津授教的教师科翰忽然向自己发问: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让教育更丰富?科翰觉得,这如同学游泳、学脚踏车,因为经验来自亲身体验,就会深刻得终身不忘。他希望建立一所学校,以“从做中学”的方式实践他的教育思想。

体验式训练,英文名Outward bound,原意指:一艘小船在暴风雨来临之际抛锚起航,去迎接一次次没有未来的挑战。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英国的商务船只在大西洋里屡遭德国潜艇的袭击,针对这种情况,汉思等人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战争结束后,这种训练模式被保留了下来。随着不断发展,体验式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推广开来,训练对象由最初的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等各类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二、体验式学习对比传统学习模式

体验式学习是通过个人在活动中的充分参与,获得个人的体验,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小组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提高效率的学习方式。体验式学习与传统教育模式最根本的区别是前者以学生为中心,后者以教师为中心。

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在于:“教”不一定导致学,更不一定产生“会”。要使学习有成效,学习主体必须是学生而非老师。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而不是被“教”。因此,体验式学习的挑战在于老师和学习课程在多大程度上使学生运用自己的头脑“学习”,让学生挑战自己的头脑,形成自己的结论,并且最终运用到实际活动中。

三、体验式学习的特点

经过几十年发展,体验式学习形式非常广泛:有户外拓展训练、沙盘模拟、行动式学习等。通过一系列挑战性户外活动代替原有枯燥的“课程”。目前国内体验式学习机构很多,大都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学习者对于正在发生的学习及过程是察觉的。

2.学习者投入于省思的体验中,并且连接当下学习到过去、现在和未来。

3.体验和内容是独具个人意义的:对当事人而言,学懂了什么和如何学到的,对个人而言有特别的重要性。

4.学习过程中包括完整的自己――身体、想法、感觉和行动,即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整个人全部投入的。

四、体验式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将体验式学习模式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需要我们在课前多思考准备。美国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个条幅:“我听见了,我忘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参与体验的重要性。

1.词汇教学中,我们可采用联想法、举例法和对比法等,让学生自己参与获得。英语课堂上我们不一定一直在教室里教学,课文中的情景对话就可以是最好的剧本,我们可以利用它并借助一些道具、场地,可以在操场、走道,甚至路边超市,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学生通过在情景中扮演不同角色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感到学习的新鲜感,更好地提升学习积极性,更能增强记忆效果,就像学车、游泳一样一次学习后,即使很长时间不接触,仍然不会忘记。

2.我们在平常教学当中可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课前布置活动内容,成立课外小组,让学生自己收集材料,自主研究学习,先进行第二课堂的小组展示交流,通过表演对话等形式,培养学生动脑能力、创新能力,不断追求新知。

为学习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给予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想学、愿学,最终达到通过语言教学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和使他们学会终生学习的目的。本文在结合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几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标的实施都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能力。新课标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用科学的方法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英语的真正主人是学生本身。若学生不愿学习,那么再高明的教师也教不会。因此,作为学生本身,要有信心,积极学习。 

 

 一、改变教学观念,是开展英语自主学习的基础。 

 

 要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改变师生的教学观念。长期的应式教育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依赖课本,并以考试为最终目的,从而丧失了把握英语学习的机会,禁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要开发其潜在能力,就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使用这种语言来进行信息交流,因此,语言知识必须转化为语言技能,这个转化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语言练习与实践的过程。其次,要使学生明白,语言作为各类信息的载体,充斥着大量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丰富各种知识,以满足语言运用的需要。要使学生明确他们面临的是更加开放、发达的未来社会,他们必须用未来的人才标准指导自己的学习。最后,要让学生意识到改变被动吸收的学习状态才能最终提高英语的学习成绩,应该让学生明白,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道理。学生应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能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体现出独立性,而不是在教师的强行安排下进行的。 

 

 二、优化课堂教学,是开展英语自主学习的主渠道。 

 

 课堂40分钟是教学的主战场,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有效学习策略的重要途径。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应利用课堂教学,利用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新课标》对英语教学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要求。教师应充分信任每一位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独自学习。教师首先要告知学生他们的任务和目标,然后是不断地指导和培养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自主学习,其关键在于教师在备课时,要分析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教师在设定任务目标和设计任务时,必须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能力范围,智能因素,认知能力与学科综合,尤其要了解学生的能力范围、智能因素、认知能力。因为只有当所设计的任务接近学生的语言水平或略高于学生的语言水平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积极参与的欲望,从而自主地通过合作学习,小组分工,以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另外让学生明白,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丰富各种知识,以满足语言运用的需要。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应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以及课堂的不同阶段,设计出合适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并掌握知识的运用,达到知识的内化,促使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教材,感知教材,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创造语言环境,是开展英语自主学习的有效辅助手段。 

 

 当今英语教学重视学生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需要我们造就一个英语的语言环境。英语教学的情境参与模式类似于模拟仿真,是由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某种交互式“现实”的模型,这种“现实”包括?一件事、一个任务或一种情境。多媒体计算机模拟在英语教学应用方面的前景十分广阔。它能提供真实可感的语言学习环境,大大扩展学生们的经验范围。多媒体计算机模拟能人工构造出因时间、环境、财力以及物理资源所限而无法出现的真实世界的模型,让学生参与以其他方式无法体验的活动,如周游世界的所有风景名胜、扮演导游角色等。将多媒体计算机模拟,尤其是虚拟现实引入课堂,可以将学生带入一个在课堂中永远也不会出现的情境之中。 

 

 四、优化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达到掌握运用英语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应不断地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建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组织好课内外各种活动和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为他们选材、解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自学能力,从而保持高昂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预习实际上是学生综合运用自己的英语知识,对新的语言材料进行感知、分析、判断、思考、理解、记忆的过程。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预习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课堂教学的准备。预习抓得好,学生就学得主动,课上就目标明确,充满自信,这样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长期坚持课前预习,有利于养成勤查资料、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英语自学能力。首先要指导学生对预习的内容要心中有数,明确预习什么,预习多少,化多少时间,采用什么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指导学生对预习的内容积极理解,认真思考,争取记忆、消化其中的一部分。 

 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所谓“听课”,并不只意味着在课堂上守纪律、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而是要求学生充分调动一切感官,养成眼、耳、口、手、脑并用的听课习惯。在课堂上要使学生积极思考、理解课文、掌握方法、发展能力、提高技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要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要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带着新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在课前自学中弄不懂的问题和词语,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认真听课;其次要指导学生将自己预习时对教材的理解和老师所讲的进行比较,相同的加以巩固,不同的就要进行思考,提出质疑并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同时要认真、及时地做好笔记,以便课后复习巩固;另外要指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密切与同学合作,不怕出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3.指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 

 课后复习是进一步消化理解,巩固记忆,把所学内容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过程;也是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是搞好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要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加强记忆,要抓住新教材中心问题,对照课本和听课笔记,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弄懂新课中的每一个基本概念,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加深和巩固对所学语言知识和语言材料的理解和记忆;其次要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反复独立思考,多方查阅参考资料和请教老师与同学,使通过课堂教学仍然弄不懂的问题尽可能得到解决,达到完全理解新教材,灵活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材料的目的;另外要指导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朗读和背诵,并且在反复朗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进行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的综合性实践练习,以达到更牢固、更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 

 4.指导学生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 

 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头脑的独立思考,自觉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的过程。首先要指导学生在独立作业前系统地复习有关教材,在比较充分地复习教材的基础上,读题、审题,找出联系,总结规律,进行思维内化,这样得出的答案才可能正确,说出、写出的言语才可能流畅、规范;其次要指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重视有声作业和阅读作业的完成,以加强英语听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听、读过程中,要把注意力放在整句、整段的综合理解上,注重英语范文和名句的朗读和背诵,通过朗读和背诵加深记忆,积累话语,培养语感,提高听力、口语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从而整体提高英语水平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5.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 

 心理学家认为:“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三个环节。”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识记的初期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根据这个规律,应在学习的当天和第二天及时复习2次,三天后复习第3次,一周后复习第4次。养成良好的记忆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掌握英语的记忆方法。与英语学习密切相关的记忆方法有: 

 (1)机械记忆。所谓机械记忆就是熟读熟记甚至达到会背的程度。初中大纲里要求学生掌握的单词、短语、句型,关键是通过机械记忆巩固的。 

 (2)逻辑记忆,即根据上下文记忆。以单词为例,词不离句,句不离段,通过句子识记单词,透过文章加深理解。复述也是英语课堂常用的教学手段,它也是逻辑记忆的一个方面。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这样做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3)形象记忆,即通过电教媒体、直观教具,简笔画,在交际实践中感知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大家知道,电化教学手段以及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能将信息强烈而鲜明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灵激荡,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培养了他们的注意力,促进了他们思维力的发展。教师用起来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容易被学生接受。特别是电教手段使学生的听觉结合起来,其魅力揭开了学生丰富多彩和内心世界,于声象之中激发起学生努力学习英语的情感。这种情感迁移到英语课的学习中,就产生了极大的动力。因此,形象记忆对于增强记忆大有裨益。总之,英语学习是一种独立的、主动的认识和发展的活动,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学生应当是自我指导、自我调节和自我激励的学习者。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树立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人翁的观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多种策略发展他们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并及时引导,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有效、自主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 david gardner and lindsay miller.外语自主学习——理论和实践.上海外语教育出社,2002 

为学习范文第4篇

一、培养主动学习能力

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

1.问题引导和适当督促。学生被老师督促、强迫着学习,学生处于非常被动的学习状态下,时间一长,就对学习失去了主动性。适当的提醒、督促是必要的,但督促最终是为了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所以在教学中要适当地、科学地督促学生。在课堂上少讲多问,老师要根据本班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设置相应的问题,结合课文有目的地对学生提问,学生通过老师的问题发挥自己的想象,并且在想象、思考过程中又不脱离课本,通过问题的思考、发问来学习使枯燥的课本文字变成了活生生的丰富的生活课题,学生从不愿学习变成自愿学习;从被动学习过程转变为主动学习过程,不但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对学生自身的主动学生能力起到极大的提高作用。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从一个学生的爱好中来,可以从一个学生的理想中来,也可以从同学之间的竞争中产生。针对班级学生成绩情况进行小组分类,要每个组定下组队的学习目标和理想,有了理想也就有了奋斗的动力!安排组与组之间进行目标比拼,这样有了竞争对手,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动力自然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视学习为一种享受,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也主动积极学习。

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更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1.培养认真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在新课文上课之前,老师根据备课的准备资料引导学生提前预习课文,要求学生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2.培养认真听课的习惯。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学生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生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所以老师授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抓住关键;以充满激情来带动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跟随着老师

,长此已久,学生认真听课将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

3.培养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培养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的习惯,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课上老师要适当设置课堂问题,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不管学生回答正确与否,都要持客观缓和的态度方式进行点评鼓励,这样学生就不会对回答问题产生胆怯,使之为一种习惯。

三、培养获取知识能力

大多数学生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精力不够集中等,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然后以一定的教学方式有意创造相关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职欲。

1.创设教学情境。教育教学中,要使学生切实参加到教学的活动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要学生爱学、乐学、好学。因此,有意创造一定的环境、气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教学来说,教师的职能不再是‘教学生念书’,也不再是一味地通过语言文字的中介来传授,而是努力为学生精心设计能体现一定科学概念的材料,指导学生去探索。而所谓‘指导’并不是‘指挥’,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齐步走,而应该是多方面的启迪诱导,鼓励支持和给予必要的帮助,使学生主动地、能动地、专心致志而又兴趣盎然地去独立探索,达到获取知识的教学要求。

为学习范文第5篇

新型师生关系是学生快乐学习的阳光。德国著名哲学家布贝尔深刻地指出:师生关系既是人与人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更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人而存在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师生之间的这种具有社会性的交流过程,能够使学生体验并获得人际交往技能和交往品质。而新型师生关系则是指学生在师生交往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指导和建议等,从而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平等扎进了心田,创造就来到了身边。尊重走进了课堂,差异就成了财富。三年来,北师大翰林小学部每学期、每个班级,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培优、补差工作安排。课堂上实行分层教学,课后坚持个别辅导。在这里,“尖子”学生是教师们“众星捧月”的对象,“学困生”更成了老师们齐抓共管、悉心培养的“宝贝”,学生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

自主、高效的课堂是快乐学习的土壤。按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求学生从课堂的消费者转变为课堂的贡献者,以更积极的态度应对学习、参与学习,以更饱满的精神和张扬的个性去感悟学习、体验创新、分享快乐。作为教师,一要转换自身角色,要以知识的授予者转换到学习热情的激发者,探索创新的引领者。要求语文课堂书声琅琅,激情燃烧;数学课知识翔实,以趣激智;英语课创设情景、生动活泼;科学课融入生活,联系实际。二要创设民主交流的学习气氛,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学习。三要提高课堂效率,让每一节课都成为优质高效的课堂,让学生从课间作业中解放出来。四要优化课堂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解决小问题到思索大困惑,心中永远充满知识的谜和解谜的欲望,让学生在迷茫中求索,在争辩中明理,在合作中进步,在创新中提高。这样自主、高效的课堂,人人都积极参与,个个都主动贡献,课堂因此而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自然会在这样的课堂中快乐地成长。

“人文关怀”是快乐学习的春雨。本着“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育人目标,我们要求教师用人文关怀去感染学生,希望通过人文教育培养出具有人文修养和全面发展的学生。要求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重视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朝自己最有发展潜力的方向奋进。与此同时,生活上心理上也对他们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包括语言的亲切,态度的和蔼,及时的勉励,以及引导的耐心等等,使学生如沐春风、如浴春雨,快乐地成长。

“绿色”批评是快乐学习的助长剂。批评是使人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以求不断进步的锐利武器。“绿色”批评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师之真情唤起学生真心的“悔”,让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与尊重,最终达到无为而治的一种教育方式。我们倡导绿色批评,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教育行为,提倡理解、关爱、宽容和尊重学生,严禁武断、专治的作风,要求每个教师,在批评学生的同时要给学生心里留下一片温馨,留下安慰和温暖,留下希望与自信,最终留下反思和改正错误的机会。北师大翰林小学部实施了“家校联系手册”制度,要求班主任每两周填一次,及时反应学生在校表现。师生互评相结合,家校互评相结合,以导行为主,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在感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在进步中快乐地学习。

为学习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阅读 激活 兴趣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3-0094-02

阅读,能让我们丰富学识,深邃思想,净化灵魂,摆脱平庸。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好”读书、“乐”读书是关键。在阅读教学中就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只有学生产生了积极的阅读动力,才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主动去了解、研究、动手,在此基础上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阅读的能力,让阅读成为学生最广泛的学习实践。

一、以“趣”激活,让学生乐于阅读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兴奋剂。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迸发出学生的热情,他们对新知识就充满着好奇,对求知充满着冲动,朗朗书声课堂就能显出生气勃勃的气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入手,营造欢乐、愉快的学习环境,变学生“被动地读”为“乐于读”。如《浪花》是一首散文诗 ,在表达形式上采用了拟人化的写法,本课的三段文字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浪花的顽皮、可爱,语言生动活泼,节奏感很好,读起来朗朗上口,适合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开始激趣导入(播放“浪花的声音”的录音),问:“孩子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浪花在哪里?(大海),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看大海好吗?”一个简单的导语激起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接着,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孩子们看图, 适时指点,有时欣赏图片;有时让学生读书对照;围绕“我”、“浪花”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时提出有趣的问题,如:浪花怎么来的?浪花迈着轻轻的步子指的是什么?怎样和我玩耍?浪花给我捧来了什么?还可能有哪些?为什么我的小篮子都装不下啦?……让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演一演(如同桌做一做“挠”的动作),在表演中,让孩子直接触摸语言,体会浪花的可爱,感受海边玩耍的乐趣,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并用读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学生沉浸、畅游在课文的意境之中。

二、授“法”激活,让学生善于阅读

教育家埃德加・富尔普说过:“未来的教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授给学生方法比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确保学生的学生地位。读法指导要注意将学法变成学习过程中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步骤。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乏学生运其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增”。这样,在帮助学生形成学习语文阅读的一般方法的同时,注重读法的巩固、迁移,学生有了打开阅读大门的金钥匙,才能真正居于学习的主置。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遵循由“学”到“用”的过程,教学要在“教读中渗透学法――扶读中小结学法――自读中运用学法。”

三、启“疑”激活,让学生有效阅读

阅读须有疑,阅读贵存疑,学生阅读的过程质疑问难,是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1)只有学生懂得质疑,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且能得到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从而提高独立阅读能力。(2)只有学生主动质疑,才能有效地参与阅读,才能算主体作用得到真正发挥。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求知呢?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中的《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时,我首先让学生读课题,然后引导学生提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马上活跃起来,纷纷举手提出以下问题:“这是一本什么书?”“书里讲了什么故事?”“为什么说是男孩子必读的书”等等,学生想出的这些问题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文。大大提高了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力度,缩短了发现的过程,建构了一条优化认识课文、提高阅读能力的“最短程”。

四、交流激活,让学生体验阅读

为了让学生永久地保持阅读的兴趣,教师就应该经常对学生进行个别的关注,进行读书心得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讲解的过程中,体验自己的收获和成功,获得阅读的愉悦与满足。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在每周四的阅读课,我先引导孩子阅读“河源日报・古邑学堂”、“河源晚报・教育版”、《童话故事》等报刊、书籍三十分钟,然后充分利用十分钟让学生交流、分享,如:“自选美文赏读”、朗读比赛、读书心得交流会、“好书我来荐”推荐好书交流会、朗读与欣赏读评合作交流会等等,通过提供交流读书体会的平台,让学生的阅读有了伙伴,在与伙伴的交流中分享阅读,丰富多元的收获。通过阅读交流,让孩子明白阅读不仅能让自己增长知识,还能给别人带来快乐;通过阅读交流,让孩子体验到读书的成就感,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乐趣,从而喜欢上阅读。

五、榜样激活,让学生热爱阅读

为学习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谈了一些方法。首先要营造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其次要善于采用人文化的教学方法。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创造和活力,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和充实。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在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方面,我做过一些摸索和努力。

首先要营造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长期以来,“灌输-训练”的方式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教师居高临下,学生处于被动压抑的地位,成为一个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需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亲切友善的学习氛围。

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我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引导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参与、善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我经常告诉学生们,这个答案并不一定就是标准的、唯一的;我也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我会这样告诉他们,这只是我的一点看法,你们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我还会很自然地对学生说,这个问题我也不太清楚,要不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在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中,我发现学生越来越喜欢语文课,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出来。师生之间有着相互的尊重与理解,有着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在这种平等的对话中,我觉得自己也得到了发展,而学生专注的目光又激励着我去上好每一堂语文课。

其次要善于采用人文化的教学方法。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机器。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必然体现以人为本,多为他们着想。我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使教学做到生动形象、灵活多样,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眼、手、口、脑的各种活动,唤起求知的欲望,获得学习的乐趣,培养健康的个性。我在语文教学中有如下一些方法:

1.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学习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章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人物个性也很生动、突出。特别是一些小说、戏剧等。学习此类课文时,我往往采用角色变换训练,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学习《守财奴》时,我就采用了角色扮演的形式。学生在排练的过程中,不仅很好地把握了故事情节,对葛朗台的形象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上公开课《雷雨》时,我也采取了此种方式。当时有同事说:“《雷雨》不大好演啊,学生演不好,公开课的效果可就要大打折扣哦。”我虽说有一些顾虑,但还是认为表演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在表演中,学生会主动地去把握剧情冲突,也自然会去揣摩语言,认识人物。所以即使演得不好,但学生主动去学了,积极参与了,目的也就达到了。

其实不仅是小说、戏剧适合角色扮演的方法。许多课文只要我们善于开动脑筋,也可以使用此方法。比如我在上《登泰山记》这篇古文时,就采用了学当导游的方式。导游的过程中既让学生把握了课文的内容,还给了他们很多创造的空间。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现在,学校的教学条件逐渐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已经非常方便。用课件上课,有声有像,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我还下载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影视作品让学生们欣赏,比如小说《陈奂生上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雷雨》等我都找到了相关的老电影,有的是课后放,有的是课前放,对课堂教学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还充分利用学校开设的每周两节的信息课,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比如在学白的诗歌时,我告诉学生李白到过黄山,还留下了一些诗歌,我把上网查阅这些诗歌的任务交给了学生,而学生也非常乐于通过这种方法去了解、学习。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语文教学使学生的眼界得到了开阔,思维也变得活跃,学生切实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给他们带来的丰富和快乐。

3.给学生自主评价的权利

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这其实也是关注学生主体性的表现。现在,我经常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比如作文教学,在适宜的时候采取学生互评的方法,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还比如在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我采取了分组轮流出卷、阅卷、评卷的做法,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涨。我发现每一次的卷子都有自己的特色,对题型、题目的难易度等方面也把握得越来越好。学生成了能掌握自己学习进程的主人。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加强。

4.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为学习范文第8篇

一、创造环境

我们都知道,学生们都有求知欲强,对新事物接受快,印象深这一特点,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如播放小录像插曲,快速阅读英语小短文等帮他们了解异国风情,人们的生活方式,风情习俗,对教材中涉及到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内容加以图解和讲述,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西方文化。运用相关的教学材料,让学生直接融入英语文化氛围。可想而知这一定比单纯讲解知识点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热情,从而更好的促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生活化课堂

课堂才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因此必须让他们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教师尽量把课堂搞的生活化,让孩子们真正有学语言的感觉,能够大胆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地展开交际活动,交流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觉,经常开展一些活动。例如,可以举办讲英语故事比赛,针对某个话题展开小组对抗赛,从而更好的培养他们的兴趣。利用这些话题为他们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三、课堂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尽量生活化

(一)听说结合

新授课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听和说。听和说的双重刺激,将使教学效果大大大提高。如在教课时,先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已有的知识谈论相关话题,引出新授课的关键词汇,句子,再用录音机的形式为同学们输入语言材料,并让学生在听的同时完成相关的对话,把语言使用的环境同时输入给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又一个逼真的生活情景,让他们有感而发,建构自己的语言。从而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悟。

(二)“真” 也要体现在教学中

在课堂教学中,可用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突出真实性。比如:教学家庭成员的词汇时,教师可让学生带来“全家福”照片,并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教学人体部位的词汇时,可让学生相互做“摸鼻子,摸眼睛”等游戏;教学表示颜色的词汇时,教师可让学生谈论各自服装、学习用具和手表等物品;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身临其境,印象深刻,从而更好的理解记忆。

(三)加大力度创造说的环境

传统的教学是学生只是机械的跟着读、说、记,把教材的内容记住也就行了,所以教师只机械地讲,满堂灌,学生被动的听。结果一节课下来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掌握的少,实践中更是不会用。语言本身是用于交际的。学习英语要靠学生自己实践,在不断地交际化活动中掌握英语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活动,如:以课本内容为素材,表演小品,讲故事,说笑话,再慢慢由学生自己去编、去发现、去表演。为了使每一位学生有更多参与机会,对每项内容的时间要控制,以便每位同学都有发言机会,也可每天课前2~3分钟可安排一名学生做值日报告,用英语说出当天的日期、星期、天气、出勤、新闻等情况。这样,既可以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起到课前“热身”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适当搞点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