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贴对联的讲究

贴对联的讲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贴对联的讲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贴对联的讲究范文第1篇

首先要区分门的上下首。在面对大门时,右手方向为上首,左手方向为下首。贴对联时上联贴上首,下联贴下首。

其次是区分春联的上下联。一般有以下四种区分方法:

一是按音调平仄分。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

二是按因果关系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三是按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比如“风送莺歌辞旧岁,雪伴梅香迎新春”,“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

四是按空间范围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这副春联中的“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

扩展阅读:关于对联的贴法

关于对联的贴法,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约定:以屋外面对大门作为方向坐标来判定左右。

一种是:横批有关论。

这种观点认为,由于文字改革,现代文是从左到右写的,所以,如果横批是从左到右写的,那么,上联应贴左边,下联应贴右边;如果横批从右到左写的,那么,上联应贴右边,下联应贴左边。

贴对联的讲究范文第2篇

堂屋:

1、门前对联一副,加横批。

2、堂屋中间高悬一方形彩灯,彩灯四面分别绘上“鸾凤和鸣”、“观音送子”、“状元及第”、“合家欢”图案。

3、香案上一对硕大红烛。

*

4、两边“对座”墙上贴“陪对”一幅。

5、后“金墙”上帖“天地君亲师位”六个大字,自上而下直写。这六个字的写法有讲究:天要平,即“天”字的两横要写平,不能弯曲;地要宽,即“地”字写宽一些,不要过窄;君不开口,即“君”字要全封闭,不能留空隙;亲不闭目,即写繁体“亲”字,右边的“见”字不能把上面的“目”字最后一横全部封住;师无别意:繁体的“师”字要少写一撇,写作“师”。

新房:

1、门框两边贴对联一副,加横批(横批一般写“鸾凤和鸣”四字);

2、门上贴大红双喜字;

3、新房正中悬彩灯;

4、窗户上贴剪纸的大红双喜字,四角贴剪纸的蝴蝶图案;

5、窗户两边贴对联;

6、墙壁四面挂字画。

厨房:正门对联一副,加横批,门上贴红“喜”字。

其他:所有房间门上均贴“喜”字一个。

拜堂之后,新娘便在新房落座,不再出来。新郎要走出新房接待贺客。如在宾馆、酒家宴宾,则夫妻双方都得出去会见宾客并向宾客敬酒。

喜筵要按来客的尊卑长幼排定座位,称之为“请客”,或者“清客”。排座位的原则是上尊下卑,右尊左卑,客人按其长幼和身份、地位从高到低排列座次。

主席要摆在堂屋上方正中,请“大亲”坐上首右边席位,新郎的父亲或舅父坐上首左边席位作陪,其余按尊卑长幼对号入座。

除堂屋的正席外,次尊贵的一席摆在新房中,请新娘的母亲坐首位,由新郎的母亲或舅母作陪。其他各席的座位一般也要按尊卑次序排定。

座位排定后,傧相公布动乐鸣炮开宴,新郎要先到首席斟酒敬酒,说几句表示感谢的话祝酒,然后,厨房开上第一道菜来,把婚宴推向。

贴对联的讲究范文第3篇

一、 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让学生愿意学习对联知识,就必须从提高他们在这方面的兴趣开始。古代儿童进私塾学习,首先从“对对子”开始,循序渐进,对得多了,就会了,这一点在鲁迅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曾经写到过。而兴趣也就从中得到培养。我们可以从很多古代的文学典故中得知,上至封建帝皇,下至一些文人墨客,每逢集会,经常喜欢即席“对对子”。例如:乾隆五十年时,乾隆皇帝举行了一次千叟宴,有近4000人赴宴。宴会中,乾隆皇帝指着一个141岁的老者出了这么个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花甲重逢指两个60岁,三七21,加起来正好是141岁。而大学士纪晓岚当即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古稀双庆指两个70岁,一度春秋就是一年,加起来也是141岁。这一类的故事实际上是很考智慧和应变能力的一种文学游戏,类似于今天的“脑筋急转弯”活动,不少学生对此也是有兴趣的。因此,教学中可以从这里入手,事实证明也是可行的。笔者的一位吴姓同事,是数学老师,每年的教学成绩在学校总是远远超出同一备课组其他老师,学生非常喜欢他,我就曾经听他说过,经常到对联网上找一些上联或下联,用三两分钟让学生“对对子”,以此来吸引学生,而学生也总是兴趣盎然,更喜欢他的数学课了。可见学生对学习对联也是感兴趣的。

二、要指导学生学习对联的有关知识

我们很多老师,包括语文老师往往对对联不甚了了,这就客观上阻碍了教师向学生传授对联知识,所以,要让学生懂,先要自己懂。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必须熟知有关知识。下面笔者做个简单的介绍。

对联,俗语叫做“对子”,由上联和下联组成,就是上下句之间,既要对,又要联。只有对,没有联,不是好对;只有联,没有对,也不是好对。何谓对?就是上下句中相对的词的词性要相同,比如古代儿童读书的启蒙教材《笠翁对韵》里的“东”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上文的“天对地”,“天”和“地”都是名词,这就构成了词性相对,一般而言上下联对应的位置上,词性必须相同;所谓联,就是下联的意境要跟上联的意境连得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如果各自为用,意境就算差了一筹。当然,我们看到的许多对联不是这么严谨,这就另当别论了。

贴对联的讲究范文第4篇

(1)首先要区分门的上下首,在面对大门时,右手方向为上首,左手方向为下首,贴对联时上联贴上首,下联贴下首。

(2)其次区分春联的上下联,按音调平仄分,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按因果关系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按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

2、贴春联的时间

(1)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二十四,写大字”,这是流传百年的民俗谚语,意思是过了腊月二十四,就可以写春联了,但什么时候贴春联也是有讲究的。其实贴春联要选好时间,除夕下午到傍晚这段时间是最好的。除夕当晚,古人都有一个隆重的祭祀仪式,其实贴春联,也是其中一个程序。

(2)因为过了除夕,万象更新,所以赶在除夕晚上贴好春联,寓意最好。贴春联最好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把旧春联撕破,表示除旧布新,破除不好的运,或者根据当地风俗,最好是在早上辰时(早上7-9点)阳气最足之时。

3、春联不要倒贴:福字不能倒贴,否则会把福气倒光;

4、单数才吉利

贴对联的讲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春节;地方特征

一、春节饮食的地方性

民间真正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开始的,在这天下午就准备灶干粮,这一天就随便吃一点,等到晚上祭完灶神后吃祭灶糕点。随后几天则要做花馍、蒸花卷、馒头、枣盘,景泰人做花馍的方法可谓是多种多样,或捏或卷或拉,可炸可烤可蒸,最后在花馍上的点缀是少不了的,可以用“食品红”“食品绿”等颜色在花馍上画一些小动物。枣盘是用来祭祀灶神的,在三十晚上将枣盘摆上,一直等到元宵节才撤下来。还要准备各种干果,包括糖、花生、蚕豆、瓜子……留在之后吃。瓜子是春季助兴小食品之一,大家在节日期间,一边嗑瓜子一边看电视或者唠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干果的种类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为人们的选择提供了多样化。在之后的饮食中最为讲究的要属大年三十。大年三十这天中午开始煮排骨,用来在之后的几天吃,晚饭要在供着祖宗灵位的供桌上摆上“献饭”,十二个枣盘,四个装有苹果,花生,猪头肉和油炸鱼的碟子。一般三十晚上要吃长面,因为晚上要给已逝去的先人们祭祀,之后的年夜饭就可以随意些,做些家人喜欢的菜,包饺子。大年初一也要吃饺子,这些饺子中有些是包着硬币的,谁吃到了就意味着今年会顺顺利利。过年吃饺子,人们赋予它很多吉祥的意义,饺子形如元宝,吃饺子意味着可以招财进宝。随后几天中吃的最讲究的要数初七。

二、春节活动的地方性

春节期间的活动以各种祭祀为主。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要祭灶神,民间对灶神的传说有好几种类型,其中有民间故事说灶神原是天上的一个星宿,因犯了错而被玉皇大帝贬到人间,管理各家灶火,以保护和监察这家人。他奉玉皇大帝之旨考察人间善恶,于每年腊月二十四升天回报,向玉皇大帝呈奉侦查所得,玉皇凭此施以善奖恶罚。人间作恶或有不当之举者恐灶神奏明玉皇,惹来不测,故以各种活动贿赂灶神,所以有了“上天言好事”。而甘肃景泰县祭灶神却有另一种说法,则是腊月二十三家里男主人要在傍晚烧灶马、摆供品。意为送灶娘娘回娘家。旧有“二十四,扫房日”的说法,景泰的扫房日不仅仅限于这一天,而是根据各家的情况找能掐会算的人去挑个好日子,再将家里里里外外大扫除。等到腊月二十七就是去上坟。年前上坟,阵势没有清明那么大,但是传统家里较为重视,认为祭祖是第一要义,稍微现代化,经过搬迁的家庭则在这一天不去上坟,只是等到大年三十晚上,在离家近一点的空地上去给祖先烧点纸钱,祭奠一些吃的给列祖列宗报平安。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贴对联了,每年大年三十中午过后家家户户便开始贴对联,门神,五福,各种年画等,在贴对联的时候有个传统就是,如果一家里面有直系亲属过世,那么这家的对联就是白色或着不贴对联,等到三年以后就可以正常贴对联了。在年三十结束之际,也就是凌晨十二点,各家主人要烧另一份灶马,把灶娘娘接回来。大年初一早晨男人和孩子们吃过早餐都集体去庙上上香,女人们则在家里招呼来拜年的人们.

三、春节禁忌的地方性

禁忌的观念和民俗是伴随着人类一同出现的。在人类社会伊始,生产力和认识水平极端低下,由此产生了自然崇拜,由崇拜必生恐惧,有恐惧则惧罹祸害;为避祸害,必成禁忌。这种由于对自然物自然力的崇拜敬畏与恐怖,而自觉不自觉地恪守一些禁忌,祈望通过这种自我约束的信仰形式,把自然界种种“异己”的力量,转化成“顺己”、“助己”的力量,活的神灵的恩赐和避免惩罚,从而形成了最早的禁忌习俗。春节的禁忌在腊月就已经开始,二十三小年的时候,烧灶马不允许女眷去烧。年前不能摔坏东西,否则这一年都会不顺。年三十祭祀用的花卷和枣盘不能倒着放,否则意味着死人。大年初一不能动笤帚扫地,否则会把财气扫走。而在这初一到初三这几天传统下来的规矩是不能洗脚的,因为先人们被接回来过年,洗脚是对先人的不敬。初一、初五,已嫁之女是不可回娘家,说是会把娘家吃穷,因此只能在初二或者初四、初八回娘家,其中的含意应该是嫁出去的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了,过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来拜年,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但景泰的传统是,嫁出去的女儿在年三十就应该在婆家,等到初二就可以回娘家了。正月不能剪头发,否则对娘舅不好。

综上所述,我从景泰的富有当地特色的春节饮食、活动、禁忌种种过年习俗以及简要分析了这些独特的过年习俗产生的各种原因,看到了景泰过年民俗的独特性,进而也对民俗的地方性特征的问题上具有了一个具体而切身的体会。所以在这里也验证了乌丙安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所说的:“地方性是民俗在空间上所显示出的特征。这种特征也可以叫做地理或乡土特征。因为这个特征在民俗的地域环境中形成并显示出来的。民俗的地方性具有十分普遍的意义,无论哪一类民俗事象,都会受到一定地域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地缘关系所制约,都不同程度地染上了地方色彩。”随着经济条件等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味越来越淡,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坚守传统文化这座宝岛。保护我们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我们的民俗。(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怀彦.《过年》.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7

贴对联的讲究范文第6篇

如宋代有一幅花联,上联为皇帝所出:“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一位学子就这样对道:“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学子以“四季”对”“四方”,四种花对四星座,“臣”对“君”,又点出了“花字”,实为妙对。皇帝一时高兴,就点了这位考生为探花。

明朝大学士解缙才高八斗,对植物也情有独钟,就在一副春联中这样写到:“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他用“蒲、桃”的谐音“葡萄”;“梅、桂”谐音“玫瑰”,巧思妙对,叫人称奇。上联的“蒲”、“桃”本是两种植物名,读起来恰好又与第三种植物名“葡萄”谐音,而蒲属草本科,桃与葡萄属木本科;下联的“梅”、“桂”两种植物名,读起来亦正好跟第三种植物名“玫瑰”谐音,而梅在春初时开花,桂与玫瑰在秋季开花。上下联不仅形式上对仗工整,而且联中所写又十分符合这六种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

探究我国的花卉对联,还有许多绝联妙对。

相传,清代润州太守酷爱养花,曾出一上联征对,曰:“君子兰花,朝白午红暮紫。”许久没有妙对应答,后有一过路和尚对出了下联:“虞美人草,春青夏绿秋黄。”不仅对得工稳,而且这两种花草都随时间、季节变换颜色,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清代一位草药郎中有一绝对:“白头翁骑海马,身披穿山甲;红娘子坐车前,头戴金银花。”这副对联中,全以中药名入对,一刚一柔,一文一武,浑然成对,趣味盎然。

明末清初一郎中新婚之喜时也有一对联:“帝女合欢,水仙含笑;牵牛迎辇,翠雀凌霄。”此联的上下联各用四种花名组成,并且都暗含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意指男欢女爱。而联中写到的八种花名又都是草药名,且“合欢”、“含笑”、“迎辇”、“凌霄”又都当作动词来用,暗含自己身份,构思实在是巧妙。

一花店门前有一对联:“胆瓶斜插四枝花,杏、桃、梨、李;手卷横披一轴画,松、竹、梅、兰。”这一联一下子嵌入了六种花:杏花、桃花、梨花、李花、梅花和兰花,美中不足之处是上联的“梨”、“李”字音相近,而下联中的“梅”、“兰”却非谐音,故有点稍欠工整。但因了这幅花联,花店生意门庭若市。

一位农人在门联上写到:“竞艳开花,好似金钱落地;凌波出水,犹如宝箭朝天。”农人这副花联的上联描写门前田野里油菜花正盛开,下联描写门前池塘一支荷花正出水,栩栩如生的描写了一种田园之美。

贴对联的讲究范文第7篇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贴对联的讲究范文第8篇

新年快到了,想必大家一定很高兴吧!我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过新年,喜欢过年那种热闹的气氛,喜欢过年那种自豪的感情,更喜欢过年后我又大了一岁!过年的时候,我们中国有很多习俗。

比如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正所谓“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薄H嗣浅?颂?毫???昊挂?栽??T??纸刑涝病U庑┟?啤巴旁病弊忠粝嘟??旁仓?猓?笳魅?胰送磐旁苍玻?湍佬腋#?嗣且惨源嘶衬罾氡鸬那兹耍?耐辛硕晕蠢瓷?畹拿篮迷竿?

过年时大家还得放鞭炮,放烟花。上次过年时,晚上满天都是烟花,光彩夺目,绚烂多彩。人们都聚在公园里,边走边观望无限的夜景。我想,今年的烟花一定会更加美丽。现在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幸福。今年挂在天空中盛开的花朵,一定会比以往更加光彩耀人,让人驻足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