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哀悼的句子

哀悼的句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哀悼的句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哀悼的句子范文第1篇

2、父亲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父亲的谆谆教诲仍在耳边,而生死十年,父亲坟头已是荒草萋萋,让我感慨万千,不胜唏嘘。

3、父亲的病逝,给我带来了沉痛的打击,每次想起父亲就会情不自禁的暗暗落泪,今年过年没有回家,心里总是挂念着死去的父亲和健在的父亲。

4、为父子一场,只留得面影迷离,入梦浑难辨,茫茫苍天,此恨曷极!

5、十年父子生死,化成暮雨飞仙岭。

6、生死只在瞬间,人死如灯灭。

7、今生有幸成为您的孙子,请您放心,我们会照顾好父亲,会永远怀念您的,并以您为楷模,继续努力奋斗!

8、今天洒泪是清明,暮雨潇潇地有灵。茹苦含辛儿女养,栉风沐雨业功凭。春蚕吐玉牛吃草,腊炬成灰马老棚。不孝于今哭死去,黄泉路上待相逢。

9、您的音容宛在眼前,您的笑貌依然如昔,但您一身戎装,气宇刚毅的身躯却恍若隔世,难遇难睹,哀哉悲哉!

哀悼的句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清明;忠实;意境

一、 译文对比与分析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古诗的意思为: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这首小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的雨中问路图。小牧童的热情指引,自然会叫诗人道谢连声;杏花村里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诗人心头唤起许多暖意!这首诗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

1. 译本1

The Pure Brightness Day

It drizzles thick and fast on the Pure Brightness Day,

I travel with my heart lost in dismay.

“Is there a public house somewhere, cowboy?”

He points at Apricot Village faraway.

(吴钧陶 译)

在吴钧陶英译的《清明》中,采用的韵律格式为“aaba”,韵脚分别为“Day, dismay, cowboy, faraway”,韵律优美,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在首句中,译者将清明节翻译为“the Pure Brightness Day”,此处虽然将清明节的字面意思完全翻译过来,但是没有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不能让读者完全明白清明节的具体用途,和这首诗的整体意境没有会很好地融合。“纷纷”是用来形容初春雨滴的“细”与“密”,在生活中,常常会用“细如牛毛”来形容春的雨滴,译者使用动词“drizzle”贴切地形容清明时节的毛毛细雨。同时,译者用“thick”和“fast”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雨滴的“密”与“急”。

第二句中的“欲断魂”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此时此刻愁苦又无奈的心情。清明这个节日,本来就容易勾起出门在外的人思归之念,而春雨绵绵,更增添旅途的愁苦和艰辛。译者用“heart lost in dismay”只描绘行人内心中的沮丧,而没有贴切地描绘出行人出门在外的思归之心,以及对天气糟糕的埋怨之情。并且“travelers”的定义为“a person who changes location”,指的是旅行者。而原文中的“行人”,多指“路上匆匆返回家乡,准备进行清明扫墓的人”,而不仅仅是旅行的人或者是迁移的人群。显而易见,译者将“行人”翻译为“travelers”,并没有忠实于诗句的原意。

第三句是诗人在经历了路途的艰险和天公不作美的情况下,希望能够找到一家酒馆,能够借酒消除心中的苦闷。译者将“酒家”翻译为Public house是Pub(酒馆)的意思,然而却不符合中国的文化背景,显然不能够将原诗中的“酒家”的意义表达出来。

第四句中,译者将“杏花村”翻译为“Apricot Village”,意思是那个村庄的名字是杏花村。而原诗中“杏花村”指的是“在那天满杏花的村庄”,因此,译者此处的翻译是不恰当的。并且,译文中的“he”指代并不是非常明确,无法表达出牧童在原诗中的稚嫩、可爱的样子。但是,“point”形象地描绘出牧童给诗人之路的生动画面,诗中描绘的一切景象全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译本2

The Mourning Day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mid apricot flowers.

(许渊冲 译)

在许渊冲英译的《清明》中,采用的韵律格式为“aabb”,韵脚分别为“Day, way, hours, flowers”,韵律优美,句型工整,使得读者朗朗上口。许渊冲将题目《清明》翻译为“The Mourning Day”,意为“哀悼日”。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人们怀念先祖、哀悼逝者的日子,“The Mourning Day”很贴切地表达了哀悼逝者的主题,令读者一目了然。

在第一句中,译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清明时节的毛毛细雨比喻为“tears”(泪珠),将毛毛细雨视为哀悼逝者的眼泪,非常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清明节这一天人们的日常活动,与原诗表达的意思完全吻合。

第二句中的“break”是形容在路上匆忙赶回家的行人的心将要碎了,体现出诗人以及行人心中的哀愁与路途的艰辛,使得读者体会到“断魂”的真实感受。

第三句中的“wineshop”使用确切恰当,与原诗中的“酒家”的意义和用途完全一致。同时,“drown his sad hours”意思为度过他难过的时光。也写出了诗人苦寻酒馆的意图,希望能够借酒消除内心的哀愁。

第四句中,“cowherd ”的选用非常贴切,意为放牛娃儿。在乡村的放牛娃儿给诗人指路,该意象的表达非常“接地气”,更加有助于营造清明时节乡村生活的清幽氛围。同时,诗人在译文中使用“a cot 'mid apricot flowers”描绘出在那开满满杏花的村庄里有一家酒馆的美妙景象。该译本与原诗的意思及意境都十分吻合,译者笔下的译文充分忠实于诗句原本的意义。

译本3

In the Rainy Season of Spring

It drizzles endles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in spring,

Travelers along the road look gloomy and miserable.

When I ask a shepherd boy where I can find a tavern,

He points at 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

(杨宪益、戴乃迭 译)

在杨宪益、戴乃迭英译的《清明》中,采用的无韵体诗,句子结构比较完整,句意明了,重在表达原诗的诗意。杨宪益、戴乃迭将题目翻译为“In the Rainy Season of Spring”,只注重春季的天气状况,没有将清明节的习俗表达出来,使得译文的重点完全发生改变。

第一句中,“endless”的定义为“seemingly without end”,意思是不知何时停止的,重在描述雨不知何时停止,而没有表达出清明时节的毛毛细雨,从而更无法表达作者心中的苦闷与路途的艰辛。

第二句中,“gloomy and miserable”只是描述了路上行人的沮丧与不幸,没有将原诗中的“欲断魂”的情感基调表达出来,读者将无法体会性热的沮丧和不幸与清明节有何关联。

第三句中,译者将“牧童”翻译为“a shepherd boy”,意思是一个牧羊童。原诗中的“牧童”指的是放牛娃儿。仅仅从意思上来说,译者已经改变了原文中的意象,并没有忠实于原诗中的“牧童”。

二、译文分析对比

《清明》是一首即景叙情诗,描写诗人清明春的雨中所见所感,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

在三首译文中,原诗的动词分别被译为“纷纷”(drizzles, falls, drizzles)、“问”(无, 无,ask )、“指”(points, points, points)。译文1中,吴钧陶的英译本虽然韵律优美,但是没有将原诗中的意境充分表达出来。译文2中,许渊冲的英译本不仅将原诗中的意境表达得非常完美,而且用词得体恰当,充分忠实于原诗所表达的意义。并且译文韵律优美,句式工整,在写诗风格上也与原诗高度一致。然而,译本3中,杨宪益、戴乃迭的英译本只注重春季的天气状况,没有将清明节的习俗表达出来,使得意象完全发生改变。

三、 结语

通过上述从文体学的角度对《清明》三个译本的对比与分析,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原诗意思的进行深入的理解,能够熟练运用翻译的策略与方法,使得译文在忠实于原诗的基础上,能够达到韵律优美、句型工整的“雅”境界,从而使译文达到文体得当,使得读者完全理解译文及原诗所表达的意思。译者需要从文体学的角度审视和度量译文的得体与否,更好地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古诗词。

[参考文献]

[1]黄懿. 唐诗省略现象与英文翻译[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报,2007(8).

[2]姜莉. 论唐诗英译的意境传达[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3]唐晓华. 浅论唐诗英译的方法[J]. 读与写杂志. 2009(6).

哀悼的句子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指示语;颜色词;习语

文化是复杂的,它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文化多元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个人或团体可以有不止一种系列的文化信念、态度和价值观;文化相对主义认为信念、态度或价值标准不能用来作为研究或感知另一种文化的标尺。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普遍的文化信念或价值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过来语言所承载的意义受文化制约和影响,探究文化与语义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语言学习,甚至为语言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一、指示语

指示语多是从主观角度指出对象,其定义受人的观念或态度影响,因此其指称对象多是相对于语境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1:18] “少爷、老爷、王爷、老祖宗”按语用功能划分这些词属于社会指示语:作为同类别的语法形式词被用于指明发话人和受话人之间,或发话人与所谈及的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汉语里尤为多见。在一个有着严格社会分层的文化背景中,关于阶级的字词要比那种阶级分层不明显的丰富的多。指示语与文化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家庭中使用的人称指示语可以显示指示对象的家庭地位、年龄或亲属关系,例如奶奶/姥姥(grandmother),舅舅/叔叔(uncle),小姨/姑姑(aunt)等。在汉语里表示亲属关系、家庭成员的词种类繁多,几乎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有其对应的指示词,而在英语中一个单词就可以指代很多人,英语中表示家庭成员的词种类较少,比如上面例子中uncle既可以指代舅舅,也可以指叔叔,aunt既可以指小姨也可以指姑姑,等等。这反映出中国人比西方人更重视家庭地位或人员关系。

二、颜色词

颜色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它也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世界上的每一种语言都包含颜色词。在语义学的书中,颜色词往往是解决和处理文化与语义问题的有力证据。“颜色分类是不是任意随机的,我们划分颜色的时候是受限制的,在某种程度上,看到什么样的颜色我们便会受其影响到我们的行为,同时我们会根据我们的行为对颜色进行贴标签,使他们保持互相联系的方式。”[1:74]可见文化和颜色词之间的联系是不可忽视的。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颜色的分类是不同的。例如,在俄语中基本颜色词有十二种,汉语中有七种,而瓦霍尔语只含有白黑红三种。颜色词的种类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待事物有着不同的审美定义和判断。

对相同的颜色,不同的文化赋予其不同的意义。18世纪英国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大力发展毛纺业,经济腾飞一发不可收拾,成为工业革命的开端,并拉动了其他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西方人喜欢用绵羊和羊毛或与其相关事物作为类比对象。如在西方的婚礼仪式上,新娘穿白色结婚礼服结婚,因为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白色代表贞洁。然而在中国人看来,白色代表了死亡和哀悼,因此白色从未在传统的中国婚礼仪式上被使用,喜庆节日的灯笼必须是红色的,春节期间对联也必须写在红纸上。此外,黄色在现代中国意味着富足,在中国古代它代表着皇权;在一些西方国家黄色意味着灾难或胆怯懦弱;在埃及,黄色则是表示哀悼。

三、习语

习语是语言精华之所在,习语又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和色彩。一般意义上的习语指的是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或句子,其含义往往不能通过单个词的词义组合而得到,其含义通常是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并且习语受较强的语法约束。就其语法规则来说,很多习语包含动词和名词,但是虽然该动词能用过去式形式,但其中的名词却决不可用其他词替代。例如在英语中有习语表达spilled the beans但是不会出现spill the bean,同样有kick the bucket却没有kick the buckets。此外有的习语可以用被动语态有的却不可以,例如可以说“The beans have been spilled”但是不可以说“The buckets was kicked”。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习语的形式比较固定,有着严格的语法限制,并且文化赋予其特定内涵,一旦改变其形式,例如替换词、变单复数等,那么习语的含义和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就消失了。

事实上很多习语来自历史典故或历史事件。比如英语中的“cross the Rubicon”追溯于罗马历史故事,“hang by a thread”根源于希腊故事。汉语中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卧薪尝胆”“三顾茅庐”等都源于中国古代历史传说和典故。此外,传统习俗也是习语形成的因素之一。例如,传统中国人看来狗是一种身份低微的动物,具有贬义,常常和不好的事情联系在一起:狗急跳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眼看人低等。然而在西方文化中,狗常和忠诚、幸运等褒义词联系在一起,甚至有的西方家庭将狗也视为家庭的一份子。“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得意时)等习语均包含对狗的赞美之意。从中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对相同事物的看法不同,进而导致不同的习语表达习惯。

四、结语

总之,由于生活习性、、国别历史及地理环境差异等因素,无论是习语、颜色词或指示词,均呈现了每一个国家的文化信息和文化特征。因此,文化造成了这些语言成分的含义随着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当人们想要去理解一个词或一句话的确切含义时,要同其文化联系起来去领会才能不出错。

参考文献:

哀悼的句子范文第4篇

不止一次地为灾区落泪了。印象极深的,是一名重灾区的乡亲,他赶回家的途中,临时决定留下来就地帮助沿途灾民,而当他面对镜头,他只说了一句话。他说,他不奢望什么了,他只希望可以找到亲人的遗体!简单的一个句子,这是绝望,也是希望!心中忽然的便涌动着无法说出口的感动,亲人也许遇难了,他便将这份爱,传递给千千万万与自己一样有切肤之痛的人!他为灾民们带来了生的希望!不要绝望,请满怀希望,有爱,就有奇迹!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一名母亲将几个月大的孩子护在怀中,保住了孩子的性命。当救助人员找到孩子的时候,发现孩子怀中有一只手机,他们下意识地打开手机,发现留有一条短信,上面写着,孩子,如果你活下去,请记得妈妈爱你!是的,妈妈爱你,用整个生命在爱着你,用自己的血肉,为你撑起了生命的天!孩子,不要忘记,你有这样爱你的母亲,你有这样伟大的母亲!网络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已经被谱了曲子,和着泪,被人一回一回传唱下去: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

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

妈妈怕你

碰了头

快抓紧妈妈的手

让妈妈陪你走

妈妈

天堂的路

太黑

我看不见你的手

自从

倒塌的墙

把阳光夺走

我再也看不见

你柔情的眸

孩子

你走吧

前面的路

再也没有忧愁

没有读不完的课本

和爸爸的拳头

你要记住

我和爸爸的模样

来生还要一起走

妈妈

别担忧

天堂的路有些挤

有很多同学朋友

我们说

不哭

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

妈妈

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

没有我的日子

你把爱给活的孩子吧

妈妈

妈妈

你别哭

泪光照亮不了

我们的路

让我们自己

慢慢的走

妈妈

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

记住我们的约定

来生一起走!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

那些失去孩子的母亲,那些失去母亲的孩子,相互抓紧彼此的手吧!一起走下去,带着爱,带着希望,不要放弃!

泪水,也因为被感动着,而流淌着。我无法忘记,老师用母机护雏的姿势,守护着尚年幼的生命;无法忘记,军人跪倒在地,哭喊:“让我再救一个!”的恳求;无法忘记,那些穿梭在灾民之间,倾心相助的志愿者;无法忘记,鲜红的捐款箱,一枚枚写满爱与希望的钱币……电视上,一日一日地直播着灾区的情况,当我走在路上,家家户户都将频道锁定在直播的电台,多少人噙着泪看着电视里的一片狼籍,真心的关怀可以跨越千山万水,我们,一直在一起!我们不能赶往灾区,我们捧起了捐款箱,穿梭于大街小巷,心手相连,让十三亿国人共同携手为灾区人民围成一个大大的同心圆,我们有着一颗同样的中国心!

今天早上,国旗降下了一半,今天下午,举国哀悼!那些逝去的人们,一路好走,那些留下的人们,要坚强!路再长再苦再曲折,我们都能坚持下去的!再大的困难,有十三亿人,有全世界人民一同分担,都将被化解!心手相连,心手相牵,我们一直在一起,不离不弃!

哀悼的句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反讽艺术 言语行为 《傲慢与偏见》

一、前言

简・奥斯汀是19世纪英国文坛最耀眼的一位女作家,其小说的描法独特细腻,尤其是对话语言的描写幽默风趣,博得了古今中外读者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研习和争议。

约翰・兰索・奥斯汀(John Langshaw Austin)认为词语、表达式和句子不是存在于真空中的,它们总是在实际情境中为了某种目的或意图由人类创造、生成和使用。人们通过词语、表达式和句子,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语言在本质上是一种行为。人们的话语分为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nary 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塞尔继承和发展了奥斯汀的思想,进一步对言语行为的内部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把言语行为分为行为(utterance act)、命题行为(propositional act)、语旨行为(illocutionary act)、语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同时将语旨行为学分为断定式(assertives)、指令式(directives)、承诺式(commissives)、表达式(expressives)及宣告式(declaratives)[1-2]。

二、反讽的艺术

本文以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3]为基础,分析语言行为学的运用,而反讽是奥斯汀小说最为显著的特色,隐含在人物、情节或主题中,以正面描述意义相左的暗示或对照技巧,以“似是而非的反论”方式传达作者的美学评价,故本文从塞尔的语旨行为分类入手,分析其反讽的艺术。

1.断定式反讽

反讽在断定式中的应用,断定式即陈述、描绘、报道、说明。如果在发出话语时作者并不相信语言的真实性,该话语就具有反讽意味,说话人希望并相信读者能依据语境或句子的语义结构等因素,从命题的反面领会自己的真意。如文章起始“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当读者(听话人)读到这一句时,单从语义角度或字面上理解,觉得只是陈述性开头而已,难以领悟其隐含的深层含义。这也是奥斯汀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讽刺而耐人寻味,含蓄而锋芒毕露,简洁而立意新颖。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给读者带来异样的感觉,促使他们去咀嚼其中的深层含义[4]。当接下来读到小说中贝内特女儿们和贝内特夫人“钓金龟婿”的技巧时,就可以领悟到这句开场白的反讽意味:一个尚未婚配的女人,无论她有钱没钱,肯定需要一个丈夫,甚至可以说,贝内特的女儿们,正因为没钱,更加急需丈夫。奥斯汀的言外之意作用到读者身上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跟随她的结构设计,不断打破原本对人物命运和小说结构的设想。当最终结局出现时,由于反差巨大,读者内心会产生强烈震撼,并将自己放到作家所处的年代和社会,也会将自己所处的社会与当时社会进行对比联系。这样,简・奥斯汀的“言外之意”所要揭示的主旨便得以在读者脑海中不断清晰明确。

正如结尾“I wish I could say,for the sake of her family,that the accomplishment of her earnest desir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so many of her children produced so happy an effect as to make her a sensible,amiable,well-informed woman for the rest of her life;though perhaps it was lucky for her husband,who might not have relished domestic felicity in so unusual a form,that she still was occasionally nervous and invariably silly.”依然是奥斯汀所特有的那种反讽的语调,但是这位粗俗浅薄、目光短浅的贝内特太太还是成了最终胜利者,荒谬可笑和举世公认的真理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2.指令式反讽

反讽在指令式中的应用,指令式即建议、要求、请求、命令、邀请等。如果听话人根据语境认为命题内容不合情理或感觉说话人不可能要求他做某事时,话语就具有了反讽意味。他会依据关联原则从命题内容的反面去判断说话人的真意。如文章前几章节中伊丽莎白和达西共舞的时候,伊丽莎白有这么一段话:“It is your turn to say something,Mr.Darcy.――I talked about the dance,and you ought to make some kind of remark on the size of the room,or the number of the couples.”根据当时社会的礼节,跳舞是女士与男士社交的方式,故跳舞时双方会有所交谈。伊丽莎白本打算在沉默中与他跳完这一曲,但转念一想“It would be great punishment to her partner to oblige him to talk.”伊丽莎白采用了这一指令性言语行为,言下之意这种不礼貌的缄默使达西给人留下负面的印象。换句话说,如果你默不作声,我要你谈些乏味而无意义的谈话来惩罚你,具有明显的反讽意味。

3.承诺式反讽

反讽在承诺式中的应用,承诺即允诺、答应、打赌、发誓、保证等。如果说话人和听话人都知道说话人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而前者又主动承担义务,这句话就具有了反讽意味。如作为牧师的柯林斯,为了弥补贝内特家财产被他继承的损失,就向贝内特家的二小组求婚。贝内特先生说了如下一段话:

“Very well,we now come to the point.Your mother insist s upon your accepting it.Is it not so,Mrs Bennet?”

“Yes.or I will never see her again.”

“An unhappy alternation is before you,Elizabeth.From this day you must be a stranger to one of your parents,Your mother will never see you again if you do not marry Mr.Collins,and I will never see you again if you do.”一句“I will never see her again.“向伊丽莎白提出了反威胁,使其置女儿于可笑的选择境地,其实是给女儿以有力的支持。同时先生的承诺使用的是太太的原句,只是将结构上的否定词去掉,便产生了相反的语义,体现出贝内特先生言语行为虽然违反常规,但产生了讽刺效果。

4.表达式反讽

反讽在表达式中的应用,表达即感谢、祝贺、道歉、欢迎、哀悼等。如果表达式所表达的语言是预设的,好运语言内容的真实与否是判断话语是否具有反讽性的前提。如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的时候,达西认为自己是在屈尊向伊丽莎白求婚,因此言语充满傲慢,而伊丽莎白也毫不示弱,倾诉心中的怨气:“She further hurts Darcy by frankly declaring:‘From the very beginning,from the first moment I may almost say of my acquaintance with you,your manner impressing me with the fullest belief of your arrogance,your conceit,and your selfish disdain of the feelings of others...and I had not known you a month before I felt that you were the last man in the world whom I could ever be prevailed to marry’”达西显然受不了心理从优势到劣势的大幅落差,这一点从他回应“Thank you for explaining it so fully.”然后离开,读者不难看出来。

5.宣告式反讽

反讽在宣告式中的应用,宣告即任命、辞职、命名、解雇等,如果说话人知道自己所承诺的事不符合听话人的利益而是将给对方带来坏处或灾难,且他相信听话人并不希望他做这件事,但他仍然决定发出该话语,这时,话语就违反了可接受性条件,因而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具有威胁的含义。如咖苔琳夫人拆散达西和伊丽莎白的一段话:“Do not expect to be noticed by his family or friends,if you willfully act against the inclinations of all,you will be censured,slighted and despised,by every one connected with him.Your alliance will be a disgrace ;your name will never be mentioned by any of us.”结果起到相反的作用,让伊丽莎白对达西误会尽消。在语用上达到相反的效果,很好地起到反讽的作用,同一段话在不同心境里达到不同的效果,最后直接玉成了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结合。

三、结语

本文从反讽学五个语旨行为学的角度对《傲慢与偏见》的言语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由此可见,当语言行为用于反讽艺术中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有时可以达到喜剧效果。细致的刻画和睿智的嘲讽构成了作者独特的叙述风格,从而使小说成为一部闪耀着喜剧色彩的现实主义杰作。

参考文献:

[1]Searle,J.R.Speech Act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

[2]Leech,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

NewYork:Longman Group Ltd,1983.

哀悼的句子范文第6篇

我初次认识他是在五年前的一个春天。那时,有若干人想排演一个脚本茶花女,在华龙路新月书店三楼谈话,在座有余上沅先生江小鹣先生吴瑞燕女士这一些人。志摩就像一架火炉,大家围着他感到有劲。虽然这一次谈话以后也没有再问闻,可就在那时,我感到他的热心永远是大家一个最好的监督。过后一两年,他收下了光华的聘书。一次更接近的通气是不消说得的。这人初看上去,和他应酬似乎很费力。可是你和他熟悉了,你便明白这正是他的率直,他的诚挚;他诗人的节气。他对于后进,有的是一份提拔的心热,如他在《诗刊》第二期上说“做编辑最大的快乐永远是作品的发见,除非你不去找他,要不是,一开口就像十年前的老朋友,不跟你来一些虚套。”(有时虚套祗是一种骄傲)要他写东西有一丝苟且是不来的。他在《猛虎集》上说,他有时为了一些破烂的句子或一个字眼也得拼忍成天半日。字眼一到他手就全标出了它们自己的分量。这认真是我们绝大的师法,我说不仅是在文学的努力上,便是在为一切学问或为人上也一样。在他自己的功绩上,散文的成就比诗要大。他文笔的严谨,在中国至今还没有第二个人。散文原是诗的扩演,他曾对我说,内涵是它的骨骼,辞藻是它的外表;一座最牢的房子,外面没来一些现代美的彩色与轮廓,仍不能算定成它的建筑上的艺术。他的文章,各色各种爽口的好水果全有。

我最末一次和他见面是去年一月里。那时我预备去北平,有一天去看他,三个钟头前,他正从北平回来。听见我也上北平去,说“好极了,咱们的朋友都在向北平流。往北平祗要自己有翅膀,上海,上海你得永远像一只蜗牛般的躲在屋子里。”年青是他的本分。在《自剖》里,他自己说“是动,不论是什么性质,就是我的兴趣,我的灵感。是动就会催快我的呼吸,加添我的生命。”他的兴趣永远是雪天的白瓣,他的灵感永远是波涛的汹涌。为了自己文学修养上的稚浅,我想往北平后,常去他处承教承教。有一天张东荪先生告诉我说志摩先生已经到了北平,在第二天,我又为了别的缘故,回到了南边来。去年春天编今日,问他要稿子,他来信时还记得念到这江南的好妩媚。我在西湖时,曾经装了一袋桃花寄给他过。我写散文多少是受着他的影响的。“在相识的一淘里,很少人写散文。不过”他说“在写作时,我们第一不准偷懒……”对于他这份督促我永远不该忘记。但是天不为这荒芜的中国文坛多延留几年这卓越的诗人,就在“一球光直往下注,硼的一声炸响”里,炸倒了这破碎的文坛上的中柱。当我有一天晚上读了第一家登载了关于他罹祸的不幸消息的Evening Post(是家璧拿来我看的)以后,我的意境中,一时体味到一支说不出的苦涩,一次至大的哀悼。我跑到或写信给每一个关切志摩的朋友或读者,报告他们这一份不能补给的大损失。

三月江南又是一片好春光。在今夜,在这十六分外圆的月亮下,凭我向往对他的一宗刻实的信心,写下这短短的两千字纪念他。我祝福他在天的灵魂永远的轻松着;他的精神永远是不死的。

(选自《储安平文集》,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有删节,原题为《悼志摩先生》)

哀悼的句子范文第7篇

这是完全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精神背道而驰的。那么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改变现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

卢梭曾这样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爱上朗读,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措施:1.以优美的范读征服学生。老师应该用自己一流的朗读,让学生对你崇拜,让他也想读。2.让学生认识读的重要。告诉学生多读可以多认识汉字,多读可以深刻理解语句。 3.开展朗读比赛。4.细化朗读评价。(1)评价的内容要具体,有针对性。(2)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 学生读老师评,学生读学生评,老师读学生评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评价应以正面激励为主。

二、训练到位,让学生善读

1.学好拼音,读准字音。首先,要重视拼音教学;其次,要利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儿化”韵和轻声词,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最后,教师要会听,即注意听清学生的发音,发现错误及时给予纠正,保证学生在读过程中,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

2.注意停顿,把握节奏。有些学生点读或唱读的现象严重,妨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用适当的速度朗读课文,可用听录音,教师示范读、带读等形式进行;第二,让学生认识句子,掌握标点符号,按语法停顿的方法进行训练。

3.理解内容,读出语调。在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出课文的思想感情,这一点是朗读训练的核心所在,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1)准确掌握标点符号所表达的语调。(2)把握准朗读的重音。如《春晓》这首古诗,要引导学生用下面读法,读好重音、停顿和速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3)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体会人物说话的神态、语气和表达的感情。“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十里长街送总理》)我指导学生将“焦急”“耐心”两个词读得低缓凝重,体会人民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4.形式多样,共同参与。朗读指导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范读、个别读、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赛读、接读、引读、配乐读等,都是很好的方式,可以根据教学的目标需要灵活组合。

三、巧用媒体,让学生忘我地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网络及多媒体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利用电教媒体中的形、情、境、趣等特点,能为儿童创造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唤起注意,激发兴趣,从而通过学生多读,达到自主地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然后理解作者的情感的目的。如教《丰碑》一课,在让学生理解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时,单靠读是感受不够深的,那时可先让学生观看过雪山的一小片段,创设真实的情景,再出现军需处长的图像特写,让学生看到漫天风雪里,军需处长就像一座丰碑一样,指引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漫过那冰天雪地。而军需处长的英雄形象也深深地建立在学生的心中。最后,背景音乐轻轻地响起,我有感情地朗读“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此时此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军需处长的哀悼与崇敬之情。形象直观的电教媒体,让学生走进了课文描绘的意境,加上老师动情朗诵,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军需处长的可歌可泣,联想到现在的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学生的朗读就会更加忘我。

四、及时总结,让学生喜读

哀悼的句子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电教媒体;语文教学;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1-0123-02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应巧妙运用电教媒体,把音、像、画与文本结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衔接起来,调动学生眼、耳、口等多种感官,从而使教学形式更加灵活,教学角度更加全面,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内容呈现形式更加形象,从而使语文课堂灵动起来。那么,如何让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尽可能大的发挥重要作用呢?

1 用电教媒体,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激发创新思维

多媒体能够将文字的描述形象化,并在形象化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抓住契机,利用多媒体环境可视、可听、可感的特点,引导学生尽情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深入理解诗词的内容,充分领会诗词的意境和美感。

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精神百倍,是宋词豪放词的开山之作和代表作。为了突破体会意境、想象并描绘画面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先后出示密州出猎的图片、视频、声音等,利用电教媒体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仿佛看到一身猎装、气宇轩昂的太守,他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头戴鲜艳华美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何等威武!学生也仿佛置身于势如磅礴倾涛的打猎队伍中,跟随千余人的队伍,纵马狂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山岗,疾风骤雨似的行猎场面,又是何等雄壮!更有全城百姓跟随出猎,万人空巷的盛大场面,倍受鼓舞的苏轼气冲斗牛,亲自马前射虎,一展自己的雄姿!……在多媒体所呈现的“声、色、画、乐”俱全的情境中,那景、那物、那人仿佛伸手可及,学生放飞了想象,仿佛置身其中,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不再只停留在字面含义上,真正理解并融入诗歌的意境中,进行创造性学习。

再如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诗,四幅画面依次为母子别、夫妻别、生死别、故国别,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呈现四幅画面意境,在具有形象性和感染力的画面的刺激下,学生能够深层次地解读文本,想象特定情境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年少在外、求学苦读的少年想念母亲,在昏黄的灯光下将这份依恋倾注到信笺里,邮票虽小,却含情依依;少年长成为青年,手握船票倚在船头,在淡淡的哀愁、丝丝的温馨、似水的柔情中想起家中的新娘,船票虽窄,却相思殷殷;终于回家了,可矮矮的坟墓却让母子天人永相隔;祖国还没有统一,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海峡虽浅,却是渴盼统一的炎黄子孙的乡愁之泪。这样,通过画面及音乐,学生放飞想象,丰富了诗歌内容,理解了诗歌的深层内涵。

又如教授《观沧海》时,针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些诗句,学生的理解虽正确,但往往会画面呆板,语言枯燥。这时就可用多媒体出示画面:星空闪烁、天河璀璨、淡月盈盈,这些美景与壮阔的大海遥相呼应。学生通过观察画面,再结合诗句,壮阔的美景就在脑海中出现,而且画面变得更丰富、更形象,进而这些想象就转化为具有自己独到理解的文字:喷薄欲出的朝阳,星光灿烂的银河,昼夜不息地被大海吐纳,它们相拥在大海的怀抱,大海仿佛就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通过欣赏形象生动的画面,学生的想象力会更丰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更强了,体会作者阔大的情怀和远大的抱负这一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2 用电教媒体,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学习激情

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他的意识、注意力都会倾注到学习上去,也会有更饱满的学习激情。语文教学别是在导课中,可合理利用多媒体形、声、色俱全的特点,刺激学生多个感官,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从而达到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

如学习《风筝》一文时,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三月三》,同时展示动态画面,创设导入的情境和氛围:湛蓝的天空,点缀着几朵淡淡的白云,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风筝随风飘舞;地面上,孩子们手牵线绳,春意盎然。教师在这样的情境和氛围中适时导入:风筝,给我们的童年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而鲁迅的《风筝》又会呈献给我们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学生的注意力被多媒体所吸引,产生探究课文内容的欲望。

再如在学习《黄河颂》时,教师在导入时运用多媒体,首先呈现给学生黄河奔腾汹涌、气势磅礴的动态画面,再配上歌曲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的录音,让学生观看后谈自己的感想,教师由此引出话题: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以雄浑的气势、不屈的品格,养育了中华儿女;黄河,是我们当之无愧的母亲。短短的几分钟,既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达到激情导入的教学目的,又很快凸显本课主题:歌颂黄河,赞美中华儿女。

又如讲授《西江月》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画面,配以舒缓轻快的音乐:夏夜,明月高悬,在习习的夜风中,和着稻花的香味,静享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何等惬意,多么美丽的一幅乡村夜景图!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和音乐中,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感知了诗歌的美妙意境,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3 用电教媒体,拓展延伸,扩大视野,丰富知识

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课本上的那一点点内容,而应在课堂内外不断拓展。现代教育技术正好可以弥补课本容量的不足,是丰富、扩展教学内容的最有效手法,从而拓宽课文文本的外延,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学生的视野。

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的教学,词中运用典故的句子较多,如果仅限于课下注释当中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会有难度,知识掌握起来也会有困难。因此,在讲解“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等几个典故时,笔者播放相关视频,将课本中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扩大化,通过补充的视频,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更细致、更全面、更深刻。在讲解完这首词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苏轼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笔者播放《自题金山画像》的视频,丰富学生的相关知识,扩大了课堂容量,既能吸引学生,又提高了课堂效率;布置的课下作业也不仅是背诵、默写这类内容,而是利用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提供给学生网址,指导学生课下浏览专题网站,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扩大知识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