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关科学家的故事

有关科学家的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有关科学家的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关科学家的故事范文第1篇

你随便问一个小朋友,你长大后想干什么他们一定会不假思索地说“科学家”是的,我小的时候也有一个当科学家的梦想,因为我认为科学家是最伟大的。

我不记得我第一次接触科学是在什么时候了,但我记得我第一次迷上它的原因。小时候一次过生日父母送我一套叫《未来博士》我书。有《水浒传》,《三国演义》……但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科学家的故事》了,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天天捧着它看。我总是看那些科学家小的时候的故事,比如“科白尼在葡萄树下和他校长一起数星星”……很崇拜他们,也很羡慕他们,因此,我立志,我长大一定要做一个科学家,所以,我要像他们一样从小做实验。可毕竟我家的化学品太少,我也不懂什么化学物品,只是觉得把那些红的蓝的绿的黄的加在一起就能发明出东西了。所以我趁父母不在找了一个小铁罐把醋,酱油,芥末,洗手液,辣椒水之类的东西加了进去,再冒险开了煤气灶,把东西放在上面烤一烤,但过了一会儿,除了那咖啡色的液体冒上来几个大泡泡,我没有发现里面有什么特殊的变化。心急如焚的我立马抄起抹布就端锅。放哪好呢?我把目标瞄向了冰箱,对,放在那里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说干就干我把那玩意盖上盖子,放进了速冻室。过了几个小时,父母回来了。我急于向他们展示我的“杰作”就打开冰箱看看,不开不要紧,一打开我就哭起来。原来那个“杰作”已经粉身碎骨了。那小铁罐裂了,里面的东西洒了一冰箱……

父母倒是没说什么反而鼓励我想想这是为什么,但我自己还迷糊这是为什么。现在明白了。原来,铁罐里的东西是滚烫的,一放到冰箱里那铁罐就会爆裂。

晕,想想那时我就想笑。从此我开始爱看有关科学的书,电视。我开始订《少年科学》,看《走进科学》。是这件事促使着我爱上科学。

有关科学家的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女科学家 认知风格 性别意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092-01

美国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创造能力不仅有高低的差别,更本质的差异是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和风格表现出来。认知风格是在认知过程中显示出来的最具个体差异性的人格特质,创造性认知风格是创造性人格结构的支柱。女科学家的创造性认知风格与男科学家的认知风格有着一定差异,这种差异既与生理特征有关,更与性别意识有关。

1 女性意识与女性地位的历史回顾

首先,远在文明之前的古代社会,性别意识是十分明显的,女性身处有限的第二性地位,是卑微低下的代表。社会的公共空间领域和学术领域,是不允许女性出现的。

其次,现代文明的出现,使创造世界的二性之一的女性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产生于19世纪末的“女性主义”一词被用来描述谋取性别平等权利和去除性别歧视的信念。要求“平等”的声音出现在各个领域。

再次,20世纪下半叶的女性主义者开始认识到应该对社会结构产生革命性的改造。女性主义则变成了“差异研究”,女性研究也被“性别研究”所取代。而这种差异是指男女之间的差异以及对这种差异的尊重。

女性的地位经历了从性别歧视―“男女平等”―承认差异的平等。

2 科学家认知风格的性别差异

但是,并没有研究证明两性之间存在着智力水平的根本差异,只有认知风格的差别。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人格测量研究所的R.赫尔森曾对富有创造性的男、女数学家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创造性女数学家对符号有浓厚兴趣,个性更内向、独立和无拘无束。与之相比,创造性男性数学家认为自己自信、积极进取、雄心勃勃、影响环境、智力平衡及完好;在工作风格上,女数学家完全对自己负责,无意识的和意识的过程都卷入创造性工作中,并注重开发内在的东西,不注重支配周围的环境。[1]

脑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由于男女性左右脑功能特化或单侧化的程度有所不同,而有可能在解题方式上各有所长。也就是说,男性可能更适于或纯左脑型的数理推理或纯右脑型的视-空性解题任务,女性则可能适于更右脑功能化的重情感体验和感知技巧性的任务。不过,这也仅仅是从脑生理差异来看,实际上,因性别差异影响到发挥创造性的更重要原因还是在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方面。

美国女遗传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麦克林托克,曾指出其科学成就的关键就在于她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女性特点,以及这一特点难以为大多数男性科学家所理解,而使其创造性成就几十年后才得到科学界的公认。麦克林托克的传记作者、美国女生物数学教授E.F.凯勒,则曾以其女性主义立场而认为,这一情况的根源则在于近代科学以来的科学主流在研究规范和研究方法上的“男性本质”,致使科学研究中的女性特点、甚至女性科学家本身,往往会受到科学界的某种歧视。凯勒在该传记的前言中指出:“我在写这个故事时,一直试图了解创造力与其得到确认之间、个人和团体之间、这个团体的和另一个团体的科学见解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构成了麦克林托克的故事,而且一般来说,也构成了科学研究戏剧的基础。”[2]

3 性别意识对女性科学家认知风格的影响

女性科学家及其科学创造,的确有可能受到某种岐视,这也是我们这里讨论所谓“性别意识”的意义,它所主要涉及的便是所谓性别意识对于女性创造者人格特征的影响问题。

首先,性别意识无疑给女性科学家带来更大的压力,因而她们在人格特征上,一般也更自信和更具坚韧性。R.赫尔森对男、女数学家所作的研究发现,虽然有创造性的女数学家在当研究生时的表现与男数学家十分相似,但在职业生涯中更多人没有稳定的地位,绝大多数已婚,半数已有子女。赫尔森认为:“创造性女数学家重内心体验的、易动感情的和优柔寡断的研究风格,战略性地适应了她们从事相对孤独研究(客观存在经常被家庭主妇和母亲职责所干忧)的生活环境。”[1]

其次,性别意识使女性科学家在人格特征上往往具有一定的男性气质或男女双性气质。例如,在她们的研究中,多有女性式的情感智慧的介入,又具有非常男性化的如极强的独立性等特征。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人格测量研究所巴伦的研究也曾指出,从对男、女科学家的不同研究中,所看到的是“男女双性化”气质倾向与创造力的高相关性。当然,这还表明富于创造性的男性科学家,同样往往具有一定的女性气质或男女双性气质。

再次,女性科学家在得到社会承认之前或其后,由于社会上不同态度的影响,性别意识也会在其人格特征上有所反映。如我国学者夏德元认为,“马太效应”在科技女性中具有放大和强化的作用。在她们尚未得到社会承认时,她们已经受到“剥夺前的剥夺”或“原始剥夺”;而得到社会承认或已成名的女性,在社会给她们的荣誉补偿中,又往往大于男性。然而,无论是剥夺还是补偿的过分,原因都因为她们是女性。[3]

美国著名精神分析理论家E.埃里克斯认为,男女的“真正平等仅仅只能意味着独特的创造能力”。他还说:“在妇女的特殊创造力中有某些东西,它在等待着澄清她与男人气概的关系,以便在那些重要的人类事务中负担起她的那一份领导责任。”[4]

总之,从性别意识角度来看,在社会团体中,女性什么时候不再以男性特点来换取对其创造的承认,女性创造力也才能得到常态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R.S.阿尔伯特,主编.天才与卓越人物―创造力的出色成就的社会心理学[M].方展画,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433-435.

[2] 伊夫林・凯勒,著.情有独钟[M].赵台安,等.译.三联书店,1987:8-9.

有关科学家的故事范文第3篇

学到微积分部分时,我把牛顿和莱布尼兹及追随者们的生平故事,他们发现及发展微积分理论的过程,他们在数学及其他领域内所做的研究工作与贡献,还有关于微积分发明优先权问题的争论,各个微积分符号的含义、公式的由来,微积分理论在各学科中的广泛应用等穿插在各部分内容中给学生分散讲授.下面是我的一节实验课:定积分的概念.

定积分的概念非常抽象,很难理解,并且得出概念的方式也与以往有所不同,定积分的计算及其他一些内容是本书的难点.如果这一节讲不好,会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困惑.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开好这个头,我下了很大的工夫,提前查资料,找寻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本节课我是这样设置的:

大家都喜欢吃苹果吗?

同学们都笑了,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又要卖什么药,但还是说“喜欢”.

我笑着说:“我也特别喜欢吃.”我又问:“那你们知道与苹果有关的非常有名的定理是哪一个?又是谁发明的?”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发明的.”这时同学们有些阴阳怪气了,是啊,大家都是从小听牛顿的故事长大的,我现在问,他们以为我把他们当小孩了.

我又问:“是啊,同学们都非常熟悉牛顿的两大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和光的分析,但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成就,你们不知道吧?”

这时同学们的胃口被我吊起来了,我顿了一下说:“那就是计算定积分的基本公式——微积分基本公式.那什么是定积分?微积分的基本公式又是怎么样的?又如何运用它计算定积分?这是我们本章所要研究的内容.”我接着讲到:

定积分的概念起源于求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其他一些实际问题,定积分的思想在古代数学家的工作中就已经有了萌芽,很早以前在许多人的工作中已经形成,但结果都是孤立的和零散的,直到牛顿—莱布尼兹公式,也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微积分基本公式建立以后,计算问题得以解决,定积分才迅速发展起来并得以广泛应用.因此牛顿和莱布尼兹被称为定积分的奠基人.牛顿和莱布尼兹都是数学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特别是牛顿被誉为近代科学家的开创者,在科学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三大成就——光的分析、万有引力定律和微积分,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世人给了他很高的评价.曾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自然和自然规则在黑暗中躲藏,主说,让人类有牛顿!于是一切被光照亮.”而牛顿却非常谦虚,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他说:“如果说我有点成就,没有其他秘诀,唯有勤奋而已.”他又说:“假如我看得远点,那是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些话生动地道出牛顿取得巨大成就的奥秘所在,那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现身的精神,勤奋地创造科学的新天地.虽然我们不能人人成为伟人,不能人人成为科学家,但我们要学习伟人的这种精神,在学习上孜孜以求,去发现科学、学习科学并应用科学.

同学们被科学家的精神感动了,我顺势一转,那么课本是如何从两个实例出发,引出定积分的概念?定积分的概念又是怎样的?如何应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于是我和学生一起从两个实例出发,通过如何求曲边梯形的面积和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一步一步总结出了解决这种不断变化问题的处理方法,那就是四步:无限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从而总结出了定积分的概念,了解了定积分的符号表示,同时也了解了定积分符号的来历,并探讨了把定积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有关科学家的故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子专业;愉快课堂

近年来,随着大学本专科甚至研究生的扩招,考大学已经不再是过独木桥,难度系数已大大降低,稍具学习基础的学生都更愿意考取高等学府,所以中专招生的素质每况愈下。毫不讳言,现在中职生的现状是:(1)整体综合素质都在下降,文化基础差。近几年来,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基本如此。笔者教学十几年的经验显示,按标准教材、教学计划、大纲组织教学,基础理论课大概只有30~40%才能跟上进度,有些课程如《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还没有这个比例。专业课如《单片机》、《PLC》更是只有几个学生能听懂和应用;(2)对学习不敢兴趣,毫无上进心。课堂教学中,稍好的班级有约40%多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缺少积极向上的动力;稍差的班级更是大部分学生都趁教师不注意偷偷玩手机;期末考试成绩约有35~45%的学生达不到合格要求。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电子专业各相关课程的知识呢?笔者发现,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穿插一些与课堂知识有关的名人趣事和引入一些幽默有趣的比喻等方法,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课堂引入精彩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在上《电工基础》等专业课程时,涉及到很多单位都是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如电流的单位安培是法国科学家、电压的单位伏特为意大利科学家、频率的单位赫兹为德国科学家等,很多学生都记不住这么多不同的单位,有时好不容易记住了又混淆了。对于这种情况,笔者采用适当讲解一个名人小故事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如伏特,携带着他的“伏特电堆”电池(汽车上的蓄电池)隆重出场,笔者利用几分钟时间给学生介绍了伏特发明伏特电堆电池的过程,第二节课又给学生以幽默的语调讲解了伏特做青蛙实验的趣事。学生一下子被这么精彩的故事开场吸引住了,一堂课就在愉快的故事氛围中拉开帷幕。再如磁场学开始时,笔者介绍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热爱科学、坚持不懈、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历经数年终于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史实。在介绍科学家的事迹和精神时,用赞美和喜悦的表情,恰如其分地把教材内容的情感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听故事的基础上,提高思想认识,锻炼自己意志,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技的精神,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听课的乐趣,也锻炼了学生的意志。意志越坚强,越能克服消极情感并越能产生积极情感,陶冶和培养高尚的情感。

二、应用形象幽默的比喻,吸引学生注意力

中专的特定的专业课内容大部分是从高等教育专业课中简化而来,这对于只有初中文化基础的中职生来说,显然起点高难度大,更何况现在多数中职生连初中知识都只知一二,跟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相比,他们欠缺了最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和积累的高中阶段。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电子专业各相关课程的知识呢?笔者发现,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应用形象幽默的比喻,对于学生理解抽象的专业知识有很好的帮助作用。比如《电子线路》中,学生接触到的一个全新的元器件二极管,比较难以接受的,尤其书上的理论就是枯燥地用图像显示二极管的工作状态要分为四个区域——正向死区、正向导通区、反向截止区和反向击穿区,如何理解和记忆这四个区域,并熟练应用到各种电路中,是电子线路的基础。笔者运用比喻的方法,将二极管比作学生教室的一扇门,施加正向电压就相当于从门正面推门,施加反向电压就相当于从反面推门;导通就是门开了,人可以通行,截止就是门推不开不能通行。这样解释之后,学生都觉得很容易理解,也理解了二极管这个新的元件;继续详细分析,问学生是不是刚满周岁的小孩子轻轻一推,门就能推开呢?学生微笑说当然不能,要有足够合适的力气才能推开门。这个足够合适的力气就是二极管的门槛电压Uth,只有正偏电压大于Uth二极管才能导通,如果小于Uth,二极管就工作在正向死区,也不能导通。反向同理,笔者用正常的力度去反向推门,门并不动,这就是反向截止区,但如果笔者找一个壮汉,用力踹门,门就会被毁坏,这就是反向击穿,这时二极管就坏了,学生都很轻易地理解了二极管的工作原理,记忆起来也变得容易多了。

再如三极管,学生总是抱怨三极管工作复杂,也不能理解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元件,更难理解三极管的放大原理。三极管的放大原理是通过小的交流输入,控制大的静态直流。笔者运用比喻方法假设三极管是个大坝,这个大坝奇怪的地方是,有两个阀门,一个大阀门,一个小阀门。小阀门可以用人力打开,大阀门很重,人力是打不开的,只能通过小阀门的水力打开。所以,平常的工作流程便是,每当放水的时候,人们就打开小阀门,很小的水流涓涓流出,这涓涓细流冲击大阀门的开关,大阀门随之打开,汹涌的江水滔滔流下。如果不停地改变小阀门开启的大小,那么大阀门也相应地不停改变,假若能严格地按比例改变,那么,完美的控制就完成了。在这里,Ube就是小水流,Uce就是大水流,人就是输入信号。当然,如果把水流比为电流的话,会更确切,因为三极管毕竟是一个电流控制元件。如果某一天,天气很旱,江水没有了,也就是大的水流那边是空的。管理员这时候打开了小阀门,尽管小阀门还是一如既往地冲击大阀门,并使之开启,但因为没有水流的存在,所以,并没有水流出来。这就是三极管中的截止区。饱和区是一样的,因为此时江水达到了很大很大的程度,管理员开的阀门大小已经没用了。如果不开阀门江水就自己冲开了,这就是二极管的击穿。学生一下子记住了这个形象,每次都能很好地答出三极管放大原理。

有关科学家的故事范文第5篇

就像任何一颗大彗星一样,“C/2012 S1”彗星(它更容易被人们记住的俗名是“艾森”)是注定要死的。科学家说,“艾森”的死亡故事早在2012年7月就开始了。当时,两名业余天文学家在俄罗斯的基兹洛沃茨克附近观测巨蟹座和双子座附近的天空时,偶然看见了一个暗淡、模糊的天体。这就是“艾森”,当时它正加速飞向太阳,其外层不断分解、不断扩散。

“艾森”之死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的一次重大事件。那时,“艾森”还是由冰、尘埃和冻结的气体所组成的一大块惰性物质,在太阳系最区域几乎一动不动地飘浮,那里比冥王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还远1000倍。然后,某种未知的扰动(或许是被一颗经过的恒星的引力挪动)把“艾森”从静止状态唤醒,并让它踏上了撞向太阳的自杀之旅。

再往前,科学家还把“艾森”之死推到了45.6亿年前。那时,“艾森”及其他数万亿颗类似于它的彗星在太阳系的诞生过程中成形。其中,一些彗星与尚处在婴儿期的行星相撞――对地球而言,它们帮助建设大气层和充填海洋。还有一些彗星则被甩到遥远的寒冷地带。从这个意义上说,“艾森”奔向太阳之旅应该是长久放逐后的回归。

不管“艾森”的故事始于何时,科学家却精确地知道这个故事将在何时达到:美国东部时间2013年11月28日下午1点41分。那一刻,装满冰的“艾森”到达近日点(与太阳最近的位置),从太阳上空不到120万千米处飞过。与此同时,“艾森”接受了超过2000℃高温的烧烤,其冰冻的表面一层接着一层被烧毁。在此过程中,地球上的科学家目睹了太阳系诞生时期的原材料――地球及其他行星都是由这些原材料建造的。

在故事上演之前,有科学家预测“艾森”会在这次与太阳的近距离相遇中幸存,也有科学家认为“艾森”至少会留下一个较小的残骸,还有科学家暗示“艾森”将片甲不留。不管哪种说法为真,关注“艾森”的人们都有一个值得庆祝而不是哀悼的理由:“艾森”实在是一颗卓尔不凡而又十分罕见的天体,它让地球人学到太多太多的东西。

发现之日

2012年9月21日,在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业余天文学家维塔利・莱夫斯基和阿蒂姆・诺维奇奥洛克在云团疾飞的夜空中看见一颗彗星,并且立即意识到这是一颗不同寻常的彗星。当时,他俩正在为“国际科学光学网络”(简称“艾森”)工作,对夜空实施常规性观测。“艾森”项目旨在追踪岩石小行星及太空残骸,但出现在莱夫斯基和诺维奇奥洛克所拍摄图像中的这团暗淡、模糊的影子却并非是前两者。莱夫斯基回忆说:“我当时就心跳加速:莫非它真的是一颗彗星?”

在计算了这个天体的轨道之后,莱夫斯基和诺维奇奥洛克证实了他们的判断。这颗新发现的彗星被命名为“艾森”。“艾森”正朝着太阳几乎直接地撞去,所以理所当然地被科学家归入“掠日彗星”(一群敢于靠近太阳的大胆彗星)队列。彗星原本个头小,温度低,没什么看点,但彗星受热后分解的冰和尘埃会“抓”住阳光,形成一团圆形的云(称为彗发)和一条长长的尾巴(称为彗尾)。这也正是彗星为什么看上去如此美丽而又壮观的原因。

莱夫斯基和诺维奇奥洛克意识到“艾森”将上演精彩秀:在极为强烈的太阳烈火中疯狂地烧毁自己。2013年9月25日,莱夫斯基在正式宣布发现“艾森”彗星之后说:“这颗彗星的最高亮度可能匹敌满月时的亮度。”如果真是这样,“艾森”将成为自1910年“大一月彗星”(当时就算在大白天也能清楚地看见它)以来最亮的彗星。即便是不那么乐观的预测也认为,至少在双筒望远镜中,“艾森秀”会非常抢眼。

对于天好者来说,一颗明亮的掠日彗星意味着一场令人愉悦的视觉盛宴。但对于科学家而言,它提供了一个认识彗星构建过程的罕见机遇:用光谱仪分析彗星星光,科学家就能辨别其中存在的不同化学组分的视觉指纹;通过估计每个组分的数量,就能知道有关彗星在哪里形成以及怎样形成的大量信息。更重要的是,对彗星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科学家认识行星和人类自身的创生条件。

方便的是,要想了解彗星内部,无需科学家们撬开彗星,因为太阳辐射正在干这件事。由于“艾森”最终会靠近太阳,因此被烧掉的不只是它的所有含冰部分,也包括它的岩石。这样一来,科学家甚至有机会计算彗星尘埃和气体中的原子数量。

情节复杂

在“艾森”彗星被发现后,其他研究者开始回溯它的轨道,希望找到它的发源地。他们发现,“艾森”前往太阳的路径与其他大多数彗星的圆形或椭圆形轨道一点都不像,而更像是一条直线。“艾森”之旅始于奥尔特云,这个由惰性彗星组成的很大一团“云”从太阳系边缘一路延伸出去,几乎延伸到了前往另一颗恒星的一半距离位置。

这让“艾森”的传奇变得更加妙趣横生。科学家研究过的大多数彗星都曾在环绕太阳的过程中前往过太阳系内部的酷热区域,许多彗星还去过多次。结果,它们被烧烤、蒸发和侵蚀,从而被抹掉了自己的大部分本性。然而,“艾森”看来是首次从奥尔特云出发。果真如此的话,它对于科学家的意义就不只是“恐龙骨头”,而是“恐龙本身”了。

“艾森”的漫长轨道还赠予了科学家另一件珍贵的礼物:进行准备的机会。大多数掠日彗星都是在飞过太阳之前几小时才被观测到的,当时它们已经支离破碎。这么短的时间,科学家根本来不及注意到它们并进行观测,因为相关的天文台观测装置必须提前几个月预订。幸运的是,“艾森”被发现时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是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的6倍,因此科学家有大量时间做好观测准备。

目击者

观测“艾森”从2013年开年前后就开始了。全球各地的观测者都开始注意“艾森”,并且把观测报告发到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小行星中心”,这里是有关彗星和小行星信息的主要的和专门的搜集所。

到2013年春季,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科学家卡伦・米奇使用坐落在莫纳克亚山(夏威夷岛的死火山)山顶的巨型“双子座北座望远镜”观测“艾森”,并记录到了猛烈的气体和尘埃流溢。大约同一时间,由美国行星科学研究所(位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科学家李建阳(译音)领导的一个团队与“哈勃空间望远镜”团队合作,查明了这场流溢的起源――“哈勃”拍摄的图像捕捉到了一场高能喷泉,它正从“艾森”的向阳面喷出,高达近4000千米。李建阳说,他根本没料到会有如此壮观、如此显而易见的射流。

这场喷泉部分解释了莱夫斯基和诺维奇奥洛克为什么能在“艾森”距离近日点很远处(“艾森”被发现时,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9.41亿千米)就能看到它。不过,由此又带来了一个更深的奥秘:由于彗星的最常见成分是冰,所以彗星一般都保持相对平静,直到接收的阳光足以让水汽化。通常情况下,彗星在接近火星(火星与太阳之间距离为3.7亿千米)之前,其温度都到不了那么高。然而,“艾森”却远在木星轨道之外的冰冷地带就开始“腾云驾雾”。

米奇认为,“艾森”如此炫耀的行为反映出它的不同寻常的组分。她指出,作为来自奥尔特云的一位新嘉宾,“艾森”可能覆盖着一层冻结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这些气体哪怕暴露在一点点热量面前也会迅速蒸发。其中,二氧化碳远在土星轨道(比木星轨道还远一倍)的位置也会强烈汽化。

那么,“艾森”在坠向太阳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地挥洒自己呢?美国马里兰州大学的彗星科学家迈克尔・艾赫恩指出了一种可能性。太阳风暴创建了一个巨型磁泡泡――日球层(也叫太阳风层或日光层),它保护地球和其他行星免遭来自于深空的高能亚原子微粒的不断侵袭。但在遥远的奥尔特云,“艾森”得不到这样的保护。艾赫恩推测,在日球层之外待了45亿年后,“艾森”最外层10米或20米厚度已经完全被辐射,几乎所有的化学键都断裂了,留下大量不稳定的分子残骸,它们哪怕只得到一点点热量也会猛烈重组、爆发。打个比方,“艾森”的外层就像是一张由梯恩梯炸药组成的厚地毯,一遇到火苗就会引爆。

到2013年4月,米奇等科学家注意到“艾森”不再如此迅速地变亮。艾赫恩将此解读为爆炸结束:那些超反应分子几乎被耗尽,“艾森”的行为逐渐恢复成普通彗星。李建阳利用来自“哈勃”的观测数据估计,“艾森”的彗核(彗星的固体部分)直径不超过4千米,小于大多数科学家起初对这颗高能彗星的估计值。尽管“艾森”的彗尾最终可能将在太阳系中延伸数百万千米,它的彗核却很可能不如纽约的中央公园大。

至此,科学家意识到他们可能仅依据“艾森”向阳面的表现而误判了它。与莱夫斯基当初的期望相反,“艾森”的亮度不会像起初推测的那样可与满月的亮度相比拟。但另一方面,科学家期待,随着“艾森”被烧掉一层又一层,它的过去――也就是人类自己的过去――将得到新的揭示。

太空藏猫猫

“艾森”正一点一点地放下自己的“死亡面具”,可突然之间它消失了――从地球上看去,它退到了太阳的背后。连续两个月中,科学家都看不到“艾森”,直到2013年11月28日它重新回归地球视野。不过,这给了科学家准备下一轮研究的时间。

李建阳等科学家所调查的起源故事,与在几年前才写进教科书中的内容大不相同。旧的观点认为,行星的形成井然有序:行星诞生于旋转的气体尘埃盘(即太阳星云),然后进入目前所在的稳定轨道。然而,这种解释留下了许多不清楚的细节。比如,为什么像“艾森”这样的彗星会被一路抛射到奥尔特云,而其他彗星却踏上了轰炸地球之路?

科学家对其他恒星周围的秩序怪异的行星系统的研究显示,行星形成过程根本就不可能那么有序。一些行星在严重拉伸的轨道上环绕恒星,甚至与恒星反向旋转。艾赫恩说:“我自己看来已经很清楚、但我还未能让其他人信服的一点是,木星当时一定朝着太阳迁徙过,然后又调头往外移动。”根据这种理论,其他巨行星也移位过,移动过程也就是它们之间的互动过程,以及它们与围绕新生太阳的厚密物质盘互动的过程。而在这幕太阳系大戏中,“艾森”彗星被清扫到了太阳系。

艾赫恩等人对这一过程的动态模拟研究结果,能解释有关太阳系的许多悬而未解之谜:不仅包括奥尔特云的彗星来自何方,而且包括为什么火星相比于地球而言会这么小并且没有空气――随着木星迁徙,它的强大引力搅动周围的一切,它吸走了本该到达火星的一切材料,还逼迫尚处在婴儿期的彗星流落远方。

艾赫恩解释说,在迁徙过程中,木星逼一些彗星踏上与刚出生的地球相撞的道路。当一些彗星相撞时,它们给予地球水和有机化合物,从而为地球成为一颗有生物的蓝色星球奠定了基础。此后,随着木星逐渐远离太阳,它第二次搅动更遥远的彗星,把它们掷向奥尔特云。按照这种解释,“艾森”不过是被迫迁到太阳系的木星受害者之一。

这看起来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解谜理论,而“艾森”有可能证明它的真假。太阳星云中的每个组件都有独一无二的组成,由它自己的温度和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决定。通过调查“艾森”的化学指纹――它的二氧化碳与水的比例、它的不同氢原子组合、它所含尘埃微粒的种类,科学家就能知道它在45.6亿年前形成于何处,因此便能验证“流浪木星”理论正确与否。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将有助于解释地球是怎样变成一个生命摇篮地的,而且将提示在其他恒星周围发现类似的生命之星的可能性。

生死瞬间

当“艾森”重回地球视野后,地球上几乎每一座大型望远镜都对准了它朝着太阳的疾飞。与此同时,许多空间望远镜却因为另一次除快的机遇也对准了“艾森”――恰逢行星连线之际,“艾森”正好经过内太阳系。2013年10月1日,“艾森”从距离火星仅1600千米处飞过,当时美国宇航局的“火星勘测者轨道器”观测到了它。11月18日,“艾森”从距离水星仅3600万千米处经过,美国宇航局的“信使号”探测器观测到了它。“艾森”一度距离火星如此之近,“火星勘测者轨道器”对它的拍摄是太阳系中的任何空间及地面天文台的观测都不及的。尽管它不是这么靠近水星,但它的这次经过同样重要,因为在此期间从地面上几乎不可能对它进行观测。事实上,从不同地点和在不同时间对掠日彗星进行观测是非常必要的。

不幸的是,在“艾森”飞蛾扑火之旅中最危险、也最激动人心的时刻――2013年11月28日,地面望远镜观测不到它,原因很简单:它已经如此靠近太阳。所有为夜间观测而设计的仪器都被强烈的阳光弄瞎了“眼睛”。这一次,因为同样的理由,就连环绕其他行星的探测器也无济于事。但另一系列设备派上了用场,它们就是美国发射的多艘太阳空间天文台探测器,它们都被设计成能够直视太阳表面。随着彗星环绕太阳,只要有壮观的事情发生,都逃不过它们的眼睛。

“艾森”能否完整存活取决于热量和引力。相比于引力,热量反倒是个次要问题。就算是在2000℃的高温下,彗星外层的汽化速度也快于热量穿透速度。除非“艾森”已经耗尽材料(也就是说它已被烧得干干净净),那么它应该会剩下一个岩石内核,然后冒出来,就像一个巨大的、被烤干了的阿拉斯加。

来自太阳的引力潮汐却是另一回事。彗星的结构很松散。如果你用手捧起一堆雪,除此之外不对它做任何事,那么它就是彗星的组建方式。事实上,彗星并不是一个雪球,而更像是一个脏雪堆。另一颗明亮的掠日彗星――“拉夫乔伊”彗星能清楚说明彗星的不稳定性。三年前,它在环绕太阳期间大部分分解。还有“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它在1994年与木星相撞之前就已被木星引力撕碎成至少21块,在“哈勃”的视野中它们就像是一颗颗珍珠。难怪科学家相信“艾森”也会被太阳变成“一串珍珠”,不过这样的“珍珠”在太阳附近就算真的存在,也几乎不可能被观测到。

如此看来,“艾森”的太阳之旅最终究竟会是什么结局呢?很多研究“艾森”的科学家给出了自己的预测。有人认为“艾森”能活下来,也有人预测它难逃劫数。艾赫恩调侃地说:“我准备赌一瓶啤酒,赌它(“艾森”)不会死。我不确定是否会为它赌一瓶上好的苏格兰威士忌。”显然,他们言下之意是这个赌不好打,所以没必要下大的赌注。如果“艾森”到时候能够从太阳的另一侧冒出来,米奇、李建阳、艾赫恩及全球数不清的其他人就一定会重新开始守夜,监测彗核组成及形状的任何改变。然而,从某些意义上来说,“艾森”彻底解体更好,因为它能提供这颗彗星的内部结构信息,由此揭示它最初的形成情况。就算“艾森”最终分崩离析,它的碎片也应该能在地球夜空中呈现一片惊人的风景。

到2013年11月底,有科学家认为观测结果表明“艾森”已彻底解体,没有任何可见的大的残骸留下。但美国宇航局没有认可这个说法。美国宇航局科学家指出,“艾森”已经分解是确定无疑的,但它是否留下了大的残骸还需要进一步的追踪和观测。

“艾森”来世

科学家确信,不管“艾森”之死是快速的还是缓慢的,它在2013年11月28日之后的个头都将大大缩水。但科学家同时也指出,太阳系中的任何东西都不会因此真正地丢失。来自彗星的材料将分散到四面八方,其中一些彗星尘埃预计会在2014年1月12日撞进地球大气层,届时地球会经过“艾森”的彗尾边缘。大块的彗星残骸将会与我们失之交臂,但太阳辐射会把微粒(大约为烧木头的烟雾中的颗粒大小)推到地球上,其中不到500克的颗粒最终将飘落地面,这与彗星撞击年轻地球的方式并无多大区别。

对于“艾森”或其残骸是否会重新踏上回归奥尔特云的路途,科学家充满兴趣。如果有机会,科学家将一直观测这些残骸,直到它们刹车熄火。如果能重回奥尔特云,所有残骸都将再度进入“冬眠”状态。就算是在“艾森”彻底淡出地球人的视野之后很久,它的遗产也将以其他方式延续下去。

从火星上观测“艾森”,也将是对另一次彗星事件――“塞丁泉”彗星将于2014年10月19日经过火星进行观测的预演。届时,“塞丁泉”与火星之间的距离不到11万千米,只有火星与“艾森”之间最近距离的不到1%。对科学家来说,这无疑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塞丁泉”将如此近距离飞过火星,以至于火星将划过它的彗发。每一艘环绕火星的探测器或者火星表面的每一部火星车,都将记录这次事件。

艾赫恩说:“对于观测趣味无穷的彗星来说,这将是一次绝佳的时机。”但比这还可能更好。有关奥尔特云的理论模型指出,引力扰动不仅会偶尔抖松那些单颗的彗星例如“艾森”,而且会破坏成批的彗星,从而形成“彗星雨”。正如艾赫恩所言:“等着看彗星雨吧。”虽然彗星雨击中地球的可能性很小,但彗星雨大秀依然会很醒眼。不过,何时才能见到壮观的彗星雨,则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艾森”为什么发绿光?

在许多公开的“艾森”彗星图像中,“艾森”都显得有点发绿或蓝绿。西方一些阴谋论者有些反常地声称,这种绿色实际上是一种好兆头,大量彗星都展示出这种色彩。而科学家解释说,“艾森”的绿色源自环绕含冰彗核的气体。从“艾森”彗核喷出的射流很可能含有氰(发现于许多彗星的一种有毒气体)和双原子碳,这两种物质在接近于真空的太空中被阳光照射时都会发绿光。这两者通常情况下都是无色气体,但被阳光中的高能紫外光激发时会发出荧光绿。这些有毒气体听起来很危险,但它们黻到太空的浓度很低,根本到不了地球。所以,千万不要受那些别有用心者蛊惑。不过,像这样的事在历史上还真出现过。1910年,当“哈雷”彗星重返地球天空时,骗子们公开兜售所谓的“防毒面具”和“彗星药丸”。当然,彗星根本就不是什么“灾星”。

“艾森”生死日记

至少100万年前 “艾森”踏上离开奥尔特云(位于海王星轨道外很远的地方,是巨大的一群含冰天体所在地)的行程。这也是“艾森”首次前往内太阳系。

2012年9月 “艾森”\首次被发现。两名俄罗斯业余天文学家运用“国际科学光学网络”(位于俄罗斯基斯洛沃茨克)发现了它。

2013年1月17-18日 美国宇航局的“深度撞击”探测器拍摄到了“艾森”的图像,但这些观测未能探测到是否有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存在。

2013年1-3月 在两个月里,美国宇航局的“雨燕”卫星观测到了“艾森”,当时“艾森”距离太阳大约7.4亿千米。观测表明,“艾森”正在以每分钟大约50802千克的速度失去尘埃,以每分钟大约59千克的速度失去水。失水量较低是因为“艾森”当时距离太阳太远,所以它所含的水冰还未开始汽化,但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等其他材料正在气化、脱落。

2013年4-5月 4月10日,美国宇航局的“哈勃空间望远镜”观测到了当时距离太阳大约6.2亿千米的“艾森”。“哈勃”的初期观测提供了惊人的结果:“艾森”的彗核大小看来不超过6.5千米。由于“艾森”非常明亮而且活跃,所以科学家之前一直推测它的彗核很大。“哈勃”发现,“艾森”的彗发直径约为4988千米,彗尾长度超过91733千米。“哈勃”还在5月2日和7日分别观测到“艾森”,并且确定了这颗彗星产生一氧化碳的速度的上限值。

2013年6月13日 美国宇航局的“斯皮策空间望远镜”观测到了当时距离太阳大约5亿千米的“艾森”。观测数据仍在处理中,尚未。

2013年7-8月 “艾森”穿越“冻结线”。冻结线距离太阳大约3.7亿-4.5亿千米,“艾森”在那里感受到了足够的太阳辐射,它所含的水冰开始汽化,彗星变亮。一些彗星甚至会在穿过冻结线的过程中分解。

2013年8-11月 从9月开始,科学家得以再次通过地面望远镜观测到“艾森”。从6月初~8月底,“艾森”几乎完全位于太阳背后(从地球上看去),因此,从地面上观察不到它。

2013年9月 在南半球,使用双筒望远镜在破晓时分能够看见“艾森”。

2013年9月17日-10月15日 这是“艾森快速反应气球”的发射窗口期,这只气球及其负载的总高度达到204米,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美国宇航局的科学气球飞行中心发射升空。它搭载了一部80厘米口径的望远镜及其他科学设备。它升到了离地37千米的高度,在那里观测“艾森”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开地球大气层的干扰。“艾森快速反应气球”在近红外、近紫外以及可见光波段观测“艾森”,并且测量“艾森”散发的二氧化碳与水的比例。这个比例对于诊断“艾森”的起源很重要。这些散发物被地球大气层所阻挡,从地面上测量不到。

2013年10月 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观测到了“艾森”,当时“艾森”与火星之间的距离最近。10月10日,“艾森”距离太阳已足够近,美国宇航局的一艘太阳观测器看到了“艾森”,当时它距离太阳大约1.5亿千米。“哈勃”对“艾森”进行了新的观测,将提供对彗核大小和彗星组分的新估计值。同时,“哈勃”还要搜索从“艾森”脱落的较大残片。

2013年11月 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对“艾森”的观测数据被用来研究随太阳风涌出的太阳微粒,这些微粒与“艾森”交互作用所产生的x射线被“钱德拉”侦测到。两次观测中的第一次是在11月初,当时“艾森”穿越了沿着太阳赤道区域产生的“热风”。

2013年11月16-19日和21-26日 位于水星附近的美国宇航局“信使号”探测器观测到了“艾森”。“艾森”与水星之间的最近距离出现在11月19日。一旦经过水星后,“艾森”造访太阳之旅的最危险阶段就开始了。太阳的强烈辐射导致彗星物质迅速蒸发掉,太阳粒子造成的压力会造成彗星瓦解。在此期间,地面和空间望远镜对“艾森”的命运进行了密集观测。

2013年11月18-24日 这是美国宇航局“佛提斯”探空火箭的发射窗口期,它测量“艾森”在接近太阳的过程中所散发的紫外光。这些光线能帮助科学家确定离开“艾森”表面的挥发性化合物的产生速度,而且也可用于寻找彗星上此前未被探测到的原子和分子种类。

有关科学家的故事范文第6篇

2007年最热的欧洲电影跟嗅觉有关,《香水》里的格雷诺耶是个嗅觉天才,对少女身体气味的迷恋使他成了一个唯美的杀人犯。在最后的绞刑架上,他凭借25个少女的体香混合研制成的香水征服了所有人,完成了精神层面的自我救赎。

这个发生在18世纪的故事,其实是个从鼻子上衍生出来的悲剧。当然这是个虚构的故事,可回到300年前,嗅觉的作用确实是巨大的。到了现在,这个故事让人类的嗅觉显得尴尬,因为科学家们的最新研究显示:达尔文的“进化论’'在人类的鼻子上遭到了局部的颠覆,嗅觉退化,可能成为工业文明的后遗症之一。

此前,科学家们一直怀疑,人类嗅觉感受的丰富多样性与遗传有一定关联。最近,《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刊登了一组人体研究团队的新发现:对于不同气味的感知确实建立在相应的基因基础之上。基因和气味之间已经被证实存在着联系,而科学家们同时也发现某些功能性嗅觉基因随着人类进化的推移而不断变少了。由此引发出来的问题便是:为什么人类在进化,而人的嗅觉却在退化呢?唯一的解释则是,鼻子的存在感,越来越不依托于嗅觉了。你能闻到什么?

牛奶和咖啡,自己家的客厅,或者腐烂的肉和狐臭,都能通过嗅觉刺激神经然后引导情绪。有科学家统计过,正常人鼻子能辨别4000种不同的气味,而大多数人终其一生能闻到的气味也不到500种。至于那些训练有素的鼻子,则能辨别1万种气味。

一般说来,女性的嗅觉比男性要灵敏。人体嗅觉的直接受益者,是笼络女性的香水工业。从不列颠的“巴宝莉”、法兰西的“香奈儿”,再到美国的“雅诗兰黛”,香水配剂师把人类的嗅觉审美水平发挥到极致。据记载,目前全世界的香水工业中有15个“特级鼻子”和100多个“一级鼻子”,这些鼻子由香水厂商联合评定,然后成了活生生的试纸。而在这些人里面,有95%是法国男子,他们的祖先多是生活在法国内季花开、香气袭人的格拉斯山城。这与人类生物学专家芭芭拉・特拉斯克的一项研究结论正好吻合:工业文明之前的人类嗅觉会更加灵敏。

或许生理层面上的嗅觉还不是最重要的,心理上的延伸更能体现它的必要性。《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在四处弥漫着烧荒草味道的夏天,邂逅了米兰。这股气味在多年以后成了姜文电影的一个重要脚本。事业有成的中年男子,在某个街角突然闻到和广州火车站相似的气味的时候,回忆起当年刚刚南下闯荡的激情岁月,那也是嗅觉在调情。即使是男男女女一见钟情,在触觉正式进驻之前,嗅觉也是重要的爱情激素。有人还有过这样的经验:茫茫人海中与某人擦肩而过,竟会无意中闻到了初恋情人身上的荷尔蒙气息。每个人都深有体会,嗅觉的情景功能所酝酿出来的感情会在生活中突然出现。可是,你能想象这一切有一天会消失吗?科学家们并非无情,但理性的研究结论却真的对鼻子很不利。

逐渐无用的嗅觉受体

科学上对嗅觉源头的阐述一直并不透彻。在人的鼻腔顶上,有一块10平方厘米左右的嗅区粘膜,内含大量的嗅腺。吸气时,空气中含气味的微粒到达嗅区粘膜,并溶解于嗅腺的分泌物中,此时就会刺激嗅毛的双极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这些冲动经过嗅神经、嗅球传到大脑嗅觉中枢而产生嗅觉。不过,到底具体是什么接受了那些气味信息,―直并不清楚。

直到最近,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和杜克大学的研究者给出了更详细的答案。以松波宏明和沃斯豪尔为代表的科学团队发现,一种名OR7D4的受体是嗅觉的关键所在。而人类嗅觉的逐渐退化,和OR7D4受体的功能逐渐弱化有关。

在一个搞怪的实验中,科学家让几个不同的中年妇女去闻同一个中年男子的腋窝,结果有人闻到了陈腐的尿液臊味,有人闻到类如男性的味道,有人闻到了香草味,还有些人什么都闻不到。这种现象被解释为他们的鼻子里拥有气体受体不太一样。

研究者们推测,不同的人在同一个源头闻到五花八门的气味,得感谢OR7D4的受体。该受体的基因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在391名研究对象中,大部分都拥有OR7D4基因的两个功能性拷贝,但也至少拥有一个非功能性拷贝一一这意味着有相当数量的无效OR7D4变异体在整个基因库中游走。这些明显无用基因的存在提示了科学家,人类身体里OR7D4的重要性比从前降低了很多,功能性拷贝比例越来越低,部分受体甚至已经无关紧要了。而西雅图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人类生物学专家芭芭拉・特拉斯克把嗅觉退化的拐点放到了远古时代,他声称有些嗅觉受体功能的丢失,在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分化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因为开始直立行走的人类不需要用鼻子在地上寻找食物的气味,其他感官就可以完成绝大多数功能,而嗅觉其实一直在退化。

嗅觉正在消失

嗅觉的退化听起来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进化论给我们描绘的是另外一幅欣欣向荣的图案。科学家没能完全解释出为什么OR7D4受体的功能越来越弱了,难道是嗅觉适应不了“物竞天择”吗?视觉有眼镜帮助,听觉还有助听器,皮肤上的各种日化产品就更多了,鼻子上能挂个什么呢?

真正能让嗅觉退化的原因,恐怕还是人类真的不那么需要它了。人的五感,乃至所谓的第六感,实际上是随着生活的复杂化和符号的扩张而变得更为分化的,它们构成了整个人类文化的基础。奥黛丽・赫本的美丽和蒙娜丽莎的神秘建立在视觉之上;约翰・列农们只因听觉而生;触觉的体验作用不必多言;而遍地皆是的美食家让味觉都可以被称为全民艺术了。嗅觉呢?一个鼻窦炎患者和常人几乎没有区别。

有关科学家的故事范文第7篇

活动;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4—0045—01

一、围绕教材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教学活动,开发培养学生想象力

1.加强形象思维的训练。形象思维在创造思维中占有主要的地位。爱因斯坦从狭义、广义方面提出相对论时说:“思维的样式不是语言,而是图像。”黑格尔说“人是靠头脑,也就是靠思想站着,并按照思想创造现实世界”。一切创造活动都是以创造思维为前提的,而形象思维正是构成创造思维的基因,在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的教学中,笔者常常以续写故事、想象口述、闭目浮现画面、联想扩展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教学王维《使至塞上》一诗,抓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让学生闭目绘画,然后将自己脑中浮现的“图画”口头描述,反复几次,有学生会将两句诗扩展成四五百字的“美文”,而脑海中绘就的“画面”将留下永远的印记。

2.重视直觉思维的训练。直觉思维是没有经过严格的推理和验证,而蓦然地顿悟到问题的精要之处,头脑中忽然呈现某种关键性的新表象,它是灵感的初级阶段。灵感是发明创造中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语文教学活动时我注重应用灵感的激发、启发诱导,提出问题让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假设,展开合理想象力求做到漂亮的应激性回答。如此,提高学生对直觉的敏感性、准确性,以达到训练直觉思维能力的目的。

3.加强求异思维的训练。求异思维也就是发散思维,即由一点或某一方面向与之相关的各点或各个方面渗透扩散的思维方式。由于学生天赋的差异,思维方法不同,但这并不妨碍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加强求异思维训练,等于给学生插上智慧的翅膀,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关键。教学中,我经常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进行补充情节的训练或改变主题的训练,容许学生“标新立异”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合理性、深刻性。如怎样给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补写结尾,大部分同学都写于勒或穷或富回来所发生的故事,但有同学却写于勒因暴富导致喜极失忆被送回来,菲利普夫妇无法得到钱财的可笑情节,虽然游离原小说主题之外,但又合乎发散思维的新创作,我同样予以肯定,并鼓励更多同学“奇想”、“虚构”。

二、围绕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训练,挖潜培养学生创造力

1.在活动中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力。托尔斯泰告诫我们:“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每次语文活动,我都要求每位学生动脑动手。在“对对联”活动中,先让学生搜集本地有关描写万亩梨园和农家乐茶园门厅的对联,再与书中所出题目对比,结果很多学生对出了绝妙的上下联。现在有些学生已经在每年的梨花节时,给农家乐茶园编写很有特色的对联,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有关科学家的故事范文第8篇

一、多一点人文气息

依据新课程标准,科学课的重点不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上,而是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是关心生活,热爱科学,并善于把科学应用到生活中去的一代新人。

1.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的创造历程

可在实验室侧面的窄墙上贴一些科学家的画像和名言,并利用每节课课前3分钟的时间轮流让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开展“我学科学家”、“我讲科学家故事”等活动。学生自查资料,介绍科学家事迹,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科学家敢于探索、崇尚真理的精神会引起学生心灵的触动和感悟,促进他们科学情感及科学素养的形成。

2.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应用价值

在实验室的后墙角设立‘科普书报城”,介绍科学在人类社会中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价值。此外,可以利用科普影院播放科普知识和科技动态影片,如:《非典“元凶”》专题片、《载人火箭重返地球》实况纪录片等,细雨无声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科学的神奇力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倡和鼓励学生有选择,有改进,有创造,让科学教育充满人本思想和人文精神。

二、多一点创新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因此有必要让实验室自己说话,让学生时时刻刻看到创新,读到创新,想到创新,做到创新。

在实验室的走廊上设计创新专栏。每个创新专栏上方的标题都是与创新有关的格言妙语,使学生体会到创新就在身边,就在科学学习的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不管是在课上的学习活动中,还是在课下的自主探究中,都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训练创新能力。

每个创新专栏方框里面的科普内容都是教师精选最前沿的科技知识、最贴近学生生活的科普文学,以及学生获奖的科技小论文和适合学生动手操作的科学实验等,并且定期更换。这些创新专栏整体看上去图文并茂、和谐美观,每一处都显示着设计者的巧妙用心,孩子们在这些设计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了创新兴趣。学生对环保,对高科技,对生活科学,对科学实验,也有了新的认识。

三、多一点个性空间

科学课要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个性。实验室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空间,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设立科技作品展橱

在实验室的前面墙角放一个展橱,分成多层,使其能放更多的物品,把学生在课上课下及科技活动中制作的小发明、小创造等科技作品陈列出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对培养创新精神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设置科学工具箱

设置一个科学工具箱,放置实验和研究过程中必须使用的工具、材料、活动纪录卡等。科学工具箱里的材料,如易拉罐、各种金属条、塑料瓶、海绵、泡沫、木块、木炭、橡皮、硬纸板、皮筋、气球、乒乓球、断锯条、各种弹簧、玻璃片、石头等都由学生自主筹备。教师应发动学生不断为它“添砖加瓦”,使它应有尽有,为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实施开放式探究提供便利。

四、多一点活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