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归有光传

归有光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归有光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归有光传范文第1篇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

  2.下列作品中,属于人物传记的是(  )。

  A.归有光《先妣事略》

  B.侯方域《马伶传》

  C.《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D.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3.《马伶传》一文的关键情节是(  )。

  A.马伶与李伶的第一次技艺较量

  B.马伶与李伶的第二次技艺较量

  C.马伶偷以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

  D.华林部夜访马伶相与罗拜而去

  4.在《西湖七月半》中,最能表现作者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谐意味的一句话是(  )。

  A.装假醉,唱无腔曲

  B.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

  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D.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5.散文《秋夜》最主要的艺术特点是运用了(  )。

  A.夸张手法抒情

  B.比喻手法抒情

  C.象征手法抒情

  D.借代手法抒情

  6.散文诗《秋夜》中,天空象征着(  )。

  A.投奔光明却无谓地牺牲的幼稚的人们

  B.具有坚韧战斗精神的斗士

  C.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

  D.黑暗暴虐势力

  7.散文诗《秋夜》中,象征“投奔光明却无谓地牺牲的幼稚的人们”的是(  )。

  A.枣树

  B.天空

  C.小青虫

  D.小粉红花

  8.在《香市》一文中,重兴香市冷落的主要原因是(  )。

  A.因“破除迷信”,香市地盘被侵占

  B.打拳头卖膏药,武术表演不精彩

  C.商人不太热心,市场商品不丰富

  D.农村破产,香市主角农民来得少

  9.《香市》中,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指的是(  )。

  A.从江湖班变为“南洋武术班”

  B.从“南洋武术班”变为江湖班

  C.从小商人变为农民

  D.从农民变为小商人

  10.在《香市》中,往昔香市的主角是(  )。

  A.农民

  B.官吏

  C.工人

  D.小商人

  11.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文中出现的“灯光”共有(  )。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12.《纪念傅雷》中,因为作者认为黄宾虹晚年的画越来越像个墨猪而引起了傅雷的(  )。

  A.第一怒

  B.第二怒

  C.第三怒

  D.第四怒

  13.根据《纪念傅雷》这篇文章,下面有关傅雷“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怒”是在昆明“不知怎么一回事”和滕固吵翻了,竟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

  B.“一怒”是作者与傅雷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争论,讨论的都是学术问题

  C.“二怒”是作者与傅雷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争论,讨论的都是学术问题

  D.“最后一怒”导致轻生

  14.《哭小弟》中作者抄录了小弟同事的信来表现小弟的忘我工作,这在全文中属于(  )。

  A.事件描写

  B.行为描写

  C.直接描写

  D.侧面描写

  15.《哭小弟》中“是好党员,是好干部,斗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难再归来”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

  A.排比、对偶

  B.对偶、反诘

归有光传范文第2篇

望的同义词是什么意思

瞻是一个汉字,读音为zhān,左右结构,部首为目,形声,从目,詹(zhān)声。本义:向远处或向高处看。瞻还有仰慕等意思。

look up;

顾;

look up;

zhān

(1)

(形声。从目,詹(zhān)声。本义:向远处或向高处看)

(2)

同本义 [look up or forward]

瞻,临视也。――《说文》

瞻,视也。――《尔雅》

瞻望弗及。――《诗·邶风·燕燕》

瞻彼日月。――《诗·邶风·雄雉》

瞻前而顾后兮。――《楚辞·离骚》。注:“观也。”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狟兮?――《诗·魏风·伐檀》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晋·陶潜《归去来兮辞》

乃瞻衡宇。

细瞻景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观瞻(外观和对外观发生的反应);高瞻远瞩;瞻略(谋略;智谋);瞻眄(观看,察看);瞻相(观察);瞻视(观看;顾盼);瞻察(观察);瞻览(观看,观览)

(4)

仰慕 [look at with reverence]

维此惠君,民人所瞻。――《诗·大雅·桑柔》

(5)

又如:瞻谒(瞻仰晋见);瞻迎(瞻仰欢迎);瞻奉(恭敬侍奉)

瞻拜

zhānbài

[look at with reverence] 瞻仰参拜

新首相取消了瞻拜神社决定

瞻顾

zhāngù

[look ahead and behind] 瞻前顾后;思前想后。可指小心谨慎,办事考虑得全面周到,也可指办事犹豫不决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离骚》

彷徨瞻顾。――《聊斋志异·促织》

瞻顾遗迹。――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瞩,读作:zhǔ 。汉字基本字义注视的意思。比如:瞩目。瞩望,高瞻远瞩。

详细注解

[动]

(1) (形声。从目,属声。本义:注视,瞩目)

(2) 同本义 [gaze;stare]

眺瞩中原。——《晋书·桓温传》

(3) 又如:瞩盼(注视);瞩视(注视)

(4) 见;看见 [see;look]

此其下无地而上无天,听焉无闻,视焉无瞩。——《淮南子》

有冢嶙嶙,有池渊渊,不瞩其人,唯余苍烟。——宋·沈辽《零陵先贤赞》

常用词组

瞩目

拼音:zhǔmù

[focus one’s attention upon] 注视;注目

音姿容止,莫不瞩目。——《南史·张畅传》

举世瞩目,令人关注

瞩望

zhǔwàng

(1) [hope;expect]∶希望;期待

归有光传范文第3篇

这批珍贵资料为雕版书籍,其印制时间最早为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最晚至解放初期的1953年。其中,中医药书有出自宋燕山窦汉卿辑著的《窦太师经验全书》,有明代太医院金鸡云、林龚廷、贤子才编纂的《寿世保元》,有钦定《外科大成》,有御纂《医宗金鉴》,有孙真人秘传《海上良方》,有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仲冬由上海广益书局印行的《校正外科大成》,等等;道医药书有《司命宝训》、《山藏验方》、《本草医方合编》,较为著名的药方有“太乙混元丹”、“神验保身无忧散”、“诸葛行军散”、“南极丸”、“神仙风药酒”、“飞龙夺命丹”、“生肌定痛散”、“大成汤”、“无价金丹”、“合口收功散”、“神异膏”、“赵府小灵丹”、“十全丹”、“化腐紫霞膏”、“雷公救紧散”,等等,还附有许多神符以辅助治病;工具书有清道光七年刻印的《康熙字典》、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的《字汇》;文学史书类有光绪甲午年(公元1894年)的《诗韵集成》、《诗题本》,有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的《西厢记》、《左传》、《纲鉴易知录》、《,日唐书》,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的《均州志》,等等。其中,还有几册手抄本尤为珍贵。在一册周万钟所记“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季春月立”的手抄本中,赫然抄录了南宋岳武穆王流传下来的内家绝技“练手余功”。

所谓练手余功,是岳武穆王专门教授文人弱士抵御刚猛勇汉欺侮的一种巧取之术。据该手抄本录:“此手功,乃岳武穆王,教演文人弱士练习,以备刚强欺侮之不虞,护身防匪,大有奇功之妙,不可定视。切不可妄教奸匪之流。切慎。切记。”此拳谱分为三部分,即练手余功虚实论,练手余功,歌诀。共约1500字。

练手余功主练八字,即残推援夺牵捺逼吸。“残”字,应为“缠”字误抄,或为先师有意隐晦,“缠者,软也”;“推者,吐也”;“援者,救也,出手为援”;“夺者,抢也”;“牵者,顺也”;“捺”字,应为“抽”字误抄,“抽者,按也”;“逼者,阻也”;“吸者,吞也”。后加五字,为十三字,即抛托插投疾。最后以十八字确定下来,即以缠推援夺牵摧抛托插投等十个字为实体技法,以吸逼紧直劲疾吞吐等八个字为辅助技法,并要求“一十八字及演时习,周而复始,循环相联,骨节合逢(应为“缝”),不至弯曲软弱。再按其周身穴道,粘残(缠)虚实,能以弱躯去强。吾之一技在于其中矣。”

归有光传范文第4篇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简称,始称于汉武帝时。其中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是封建时代教育的必读教科书,并被统治阶级作为宣传宗法封建思想的理论依据。

【六经】指的是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外,另加《乐经》。也有称“六经”为“六艺”的,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六经”。

【十三经】十三部儒家经典。汉代开始,把《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唐代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公羊传》《谷梁传》、《左传》),连同《易》、《书》、《诗》称为“九经”。至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则为“十二经”。宋代又将《孟子》提升为经,故有“十三经”之称。

【三字经】旧时广泛使用的蒙学课本。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撰,明清学者陆续增补,至清初的本子为一千一百四十字。内容从阐述教育的重要性开始,进而依次讲述名物常识、经书子书、历史知识及古人勤学的故事等。全部用三言韵语,便于儿童诵读。句法灵活丰富,语言通俗易懂。自编成后广为流传,―直使用至清末民初。

【千字文】旧时广泛使用的蒙学课本。南朝粱代周兴嗣编,粱武帝大同年间编成。全书将一千个字,编为四字一句的韵语,介绍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基本上无重复的字。自隋代开始流行,至清末一直被广泛用作儿童识字课本。宋代以后,有种种续编和改编本。但都没有旧本流传得广泛、长久。

【千家诗】旧时蒙学读物。有《新镌五言千家诗》、《重订千家诗》两种,前者题王相选注,后者题谢枋得选,王相注,所选均七言诗。两种选本都分绝句、律诗两部分,大都为唐、五代、宋作品,宋诗尤多。因入选之诗浅近易解,所以流传较广。

【唐诗三百首】诗歌总集。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孙洙编,实选唐诗三百十首,分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及乐府诸体排列。选编的原意,本作为家塾课本。所选诗作大都艺术性较高,便于吟诵,是流传最广的唐诗选本。

【文选】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编选,世称《昭明文选》。选录自先秦至粱的诗文辞赋,共一百二十九家,七百余篇,分三十八类。选者注意到文学与其他类型著作的区分,故不选经子,史书也仅取论赞,入选作品大多为骈文。该书是研究梁以前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古文观止】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编选的一部历代文章总集,共十二卷。全书收录自东周至明末的文章二百二十二篇,以朝代为序排列。选文多慷慨悲愤之作,语言琅琅上口。每篇的简要评注,颇有见解,是清代以后流传最广、影响较大的古文选本。

【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的各类文章总集。全书七十五卷,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依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十三类。所选作品主要是《战国策》、《史记》、两汉散文家、唐宋家及明代归有光、清代方苞、刘大等的古文。书首有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的特点、源流及其义例。

【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清代乾隆年间编定。全书总计三干二百二十九卷,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常以之代称中国历史。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东汉以后始称《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全书一百三十篇,计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共约三千年的历史。该书取材颇富,作者曾广泛查阅并实地调查了大量史料和史事。文笔优美生动,结构严谨,被奉为封建时代历史著作的典范,在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作者所创的纪传体例为历代著正史者所遵循取法。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该书取材广泛,除历朝正史外,尚有野史、实录、谱牒、行状、文集等三百余种。剪裁精审,严谨清晰,功力极深,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影响的编年体通史。

归有光传范文第5篇

那么,到底有没有外星人,有没有外星人乘坐的UFO,谁也说不准。不过,世人发现UFO时间历史已久,中国古籍中就有对不明飞行物的多次记载,其中大诗人坡也曾遭遇一次不明飞行物,他还因此写了一首诗,描述当时所见的情况。

古代UFO现身中原,“火鸟”助武王伐纣

时间:公元前11世纪,地点:河南孟津,目击人:周武王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即位几年后,开始准备讨伐暴虐的商纣王。为了迅速打败商纣王,周武王到河南孟津县境的黄河渡口盟誓,在那里与反抗商王朝的诸侯不期而遇。周武王在此期间,曾渡过黄河,结果在黄河北岸的军营中发生了下面的怪事。

《史记》记载,武王渡过黄河后,“有火自上覆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就是说,从天上飞来一个火红色物体,停留在周武王营帐的上方,后来又飞走了,远看像是一只鸟,并伴有声响。

实际上,这应该是一次不明飞行物事件。周人当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它预示了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胜利,于是信心大增,一举灭掉了商朝。

古代UFO武昌露面,“大车”结群游长江

时间:公元334年,地点:湖北武昌,目击人:庾亮

《晋书・庾亮传》记载,东晋大臣庾亮于公元334年出任江州、荆州、豫州三州刺史时,有一次出镇武昌,在夜间见城内“有数炬火,从城上出,如大车状,白布幔覆,与火俱出城,东北行,至江乃灭”。

几个形如大车的火团,上方还有如布的白色覆盖物,从武昌城头飞出,往东北方向飞去,到长江后火团逐渐隐没不见。由此可见,这是一组结队的不明飞行物,而且很可能就是飞碟群。

古代UFO影响居民,武威天光震动全城

时间:公元354年,地点:甘肃武威,目击人:张祚

据《晋书・张祚传》记载,张祚家族世代称王于西北凉州。公元354年,张祚篡位,自立为皇帝,都城在姑臧,即今河西走廊的武威。

史书记载了张祚称帝当晚的奇异景象:“当夜,天有光如车盖,声若雷霆,震动城邑,车盖形状如大伞,横视上锐下平。”

按照《晋书》的描写,这与圆形飞碟非常相似。由于张祚是篡位称帝,古人把这件事视为不祥之兆。张祚当了三年皇帝,就被家族中人杀死了。

古代UFO在扬州时隐时现几十年

时间:宋嘉■年间,约1056年,地点:江苏扬州,目击人:沈括。

沈括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在天文、地质、物理、医学等多方面皆有成就的科学家,后出任宋王朝“司天监”之职。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录了“扬州明珠”一事,其中有一段文字颇耐人寻味:“嘉中,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初出于天长县陂泽中,后转入甓社湖中,又后乃在新开湖中,几十余年,居民行人常常见之。”

不难看出,沈括记述的是一起UFO案例,跟现代人的目击报告十分相似。其所叙之事很像是一个外星球的飞行器莅临我国江南水乡的生动记录。

古代UFO造访古迹,“火炬”搞晕坡

时间:公元1070年11月3日,地点:江苏镇江金山寺,目击人:坡

北宋文学家苏轼也曾是不明飞行物的目击者,他还因此写了一首诗,描述当时所见的情况。

公元1070年,坡因反对即将任宰相的王安石进行改革,受到排挤,他自己请求到外地去做官,结果被任命为杭州通判。坡在往杭州赴任途中,路过江苏镇江,游览了辉煌壮观的佛教禅宗名寺金山寺。承老僧诚心挽留,于公元1070年11月3日夜留宿金山寺。当夜二更时分,坡登上金山,想欣赏一回夜里的山水景色,领略一下悠悠晚钟。

此时太阳早已落山,连细细的新月也不在天空中了,遍地漆黑。忽然从不远的长江江面上亮起一团火炬,明亮的光焰照到了金山寺,山上夜栖的鸟群都惊飞起来。坡深感迷惑,不知江面上是什么发出了如此强烈的光焰。他想这绝不是鬼所为,更不是人所为。这偶然的奇遇搅得他心绪不宁,久久不得入眠,于是赋诗《游金山寺》,记下了此景此情。其中几句为:“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中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

坡所见的情形,据《飞碟探索》所载文章解释,可能就是停在江面上的飞碟。

古代UFO在河西走廊,“飞屋”畅游丝绸古道

时间:公元1595年10月26日,地点:甘肃四县,目击人:不详。

《明史・五行志》详细记载了明朝万历年间的一次大范围UFO事件:“万历二十三年九月癸巳夜,永宁有火光,形如屋人,陨于西北。永昌、镇番、宁远所见同。”

归有光传范文第6篇

我觉得,语文课堂一定要突出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感染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自身要先感受到文本的魅力,然后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将它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鉴赏文章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文章丰富的内涵美,体会到艺术强有力的表现力,进而形成自己的审美能力。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教师开拓审美的能力与途径。就高中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逻辑能力的引导与培养,其实这也是提升学生语言审美能力和活化课堂的有效途径。

1. 通过逻辑思维让学生明晰课文中真谛

在文学史上,对于贾岛所吟的《题李凝幽居》那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诗中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是颇有争议的。表面上,两种说法,各言其志,说的也各有道理,如果我们就此打住,学生只会如坠云雾。学生从中学到的只是文字的不确定性而已,并未能感受到语言真正的魅力和美的所在。其实,站在逻辑的角度而言,总有一个字是最接近生活是本质,或者说是最适宜的。(1)现实生活中, 我们能亲身经历的重要公共事件非常有限。 这就意味着, 在大多数情况下, 我们必须依靠间接证据。诗歌的前一句“鸟宿池边树”可谓含意丰富。就“宿”字而言,应该是夜月下所发生的事情。夜晚,夜色苍茫,漆黑,动物都归于沉寂,何以见“鸟”?即使是月色皎洁,恐怕诗人也难于发现吧!难道诗人有这种透视能力,连夜晚宿在池边上的鸟也能看见!如果不能,那鸟是如何看见的,从逻辑而言,鸟是被惊吓而出,才有可能被看见。到这里,我们对比一下,“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更能惊出池边的宿鸟。“推”开轻掩之门,动作是何等的轻柔,生怕惊动人,“敲”落地有声,突然而响亮。相比之下,“敲”字更能适合此时此刻的意境,这足以看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的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才惊动了宿鸟。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情景,来刻画出环境之幽,响中寓静,更感艺术之巧。(2)我们理解诗歌,也要关注上下文,注重上下的联系,注意意境的调和、意会。从诗的上一句来看,“草径入荒园”的“园”,作者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呢?“园”为何不是“院”呢?“荒园”从逻辑上看,很明显是属于郊野之地,并非人来人往的寺院,由此感知,此地非僧人所常居之所。如果要写僧人的常居之所,宜用“院”,即“寺院”,用“院”字才比较符合和贴切,此处可见僧人是拜访别人而已。因此,理当用“敲”字适宜。

通过语言和逻辑的引领,学生的思维顿时清明起来,文字的得来也并非顺手拈来,它是有预设和构思的。这构思的美与巧也在逻辑的推力下,得以清晰解构和重现。

2. 课文中的语言是具备丰富美的

就一般而言,语文的教学实际就是语言的教学。由此看来,在语文教学中,学会感受语言,相当重要。语言的价值,我们可以通过审美语言之美去获得,但语言之美,它往往会被语言本身所遮盖,不易轻易感受,它不是自动生成的,它需要通过品读,涵咏才会更深刻,它在逻辑的映照下才会更光彩夺目,经久而不绝。语文之味,比之于咀嚼之味亦宜,越是有逻辑的参与,味道才会更浓烈,芳香才会更宜人,才会有丰富之美。

在《伶官传序》一文中,有学生对“请其矢”的“请”字,提出了异议,课本的注释为“取出”,如果用逻辑的眼光去分析,注释为“取出”,似有明显的不妥。(1)从情感的逻辑角度看,“请”字含有尊敬的情味,将其翻译为“取出”,那情感是缺乏的。文中庄宗所领取的“三矢”是晋王临终所赐,既然是王所赐予,它代表的是先王的遗物,“三矢”里承载着先王的三大遗愿。因此,打仗之前,庄宗宜隆重地举行祭告的仪式,方可拿出来,但译为“取出”,则是毫无情感,毫无表情,甚至是麻木的取,这是有违于文意的;(2)从语义比照的层面的逻辑来看,课文将“请”翻译成“取出”,可能是为了与下文的“纳”相应,因为“纳”是“收藏”之义,但这并不意味着“请”字就可以翻译为“取出”,译“纳”为“收藏”是因为前后的语境已有了很大的改变。当庄宗将“矢”收藏时,其刚“凯旋”而归,此时是意气飞扬,雄姿尽展之时,与先前受“矢”的那种恭敬相比,已判若两人,所以语味已改变。如果将“请”译为“恭敬地请出”,这样的话文章前后的比照意味更浓,也更为吸引人;(3)从文章内容协调的逻辑来看,“请”更宜译为“恭敬地请出”,这“恭敬”显示出庄宗在创业之初的那种谨慎认真之态,这是为以后国之兴起,作了很好的铺垫,而后来的“纳”字则完全是骄横之举,没有了虚心的意味,遍布着失败的阴霾,这恰恰印证了原文“满招损,谦得益”这一句话。

审美是语文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这种美的性质不是瞬间就可以呈现,它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加上一些酒曲,才能酿造出甘醇怡人的美酒,这个酒曲就是逻辑。在逻辑的引领下,文学的言语变得曲径通幽,营造出丰富之美。

3. 引领学生利用逻辑进行探索,从而享受语文之美

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在其《项脊轩志》一文的最后写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关于枇杷树,到底是谁种的呢?学生也有不同的见解。如果从逻辑的层面来看,我们会思考以下的一些问题:一是从种枇杷树的功能和目的来看,在古代,批把树是象征“多子”“喜结连理”的,也由于枇杷的颜色是金黄色,它也是富贵的象征。在庭院中种植,追求富贵的目的性很强,它是属于大众化的,入大俗的。归有光作为一代才子、文人,其品德高尚,断然不会这么地展现自己的大俗。所以,从目的上来看,只有其妻子是最大的可能;二是从情意上看,正是由于树是妻子所种,作者看到树,才会顿生睹物思人之感,才会生出如此大的感慨。至于“人死去后植树纪念”这一说法,在这里明显是不适用的。古人在亲人死后植树往往是在清明时节去种植,目的是纪念亲人,但很重要的一点是,所植之树的品种往往是有高尚品格象征之树,如松、柏等。种一棵枇杷这样的果树,意欲何为呢?而“陪葬品”一说,是逻辑的或然而非必然,不必赘言。

归有光传范文第7篇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判断句有以下类型:

1.“者……也”式。这是文言判断句式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蔺相如者,赵人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2.“……也”式。此类判断句中,“者”和“也”不同时出现,省略“者”,只用“也”表示判断。如“此世所以不传也。”(苏轼《石钟山记》)“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3.“……者也”式。此类句式在文言文中也属常见。其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司马迁《鸿门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4.“……者……”式。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为……”式。这里的“为”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这个判断动词。如“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

6.“……是……”式。如“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王勃《滕王阁序》)

二、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于”表被动。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即“谓语+于……”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用“见”或“见……于……”表被动。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以及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构成“为所”或“为……所”式。如“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4.用“被”表被动。“被”字表被动,与现代汉语相同。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无标志的被动句。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如“洎牧以谗诛。”(苏洵《六国论》)“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三、疑问句

借疑问词或否定词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其类型可以分为两大类。

1.疑问词(疑问代词)“孰”“谁”“曷”“何”“胡”“安”“焉”“奚”“恶”“盍(盖)”等引导的疑问句。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司马迁《鸿门宴》)“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

2.疑问语气词“乎”“诸”“欤或与”“邪或耶”引导的疑问句。如“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孟子《庄暴见孟子》)“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孟子《鱼我所欲也》)

【专项训练】

1.指出下列各文言句式各属于哪一类句式(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

(1)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司马光《赤壁之战》)( )

(2)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

(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庄暴见孟子》)( )

(4)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司马光《赤壁之战》)( )

(5)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

2.下列疑问句中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B.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六国论》)

C.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D.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3.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各属于什么句式。

(1)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文:

(2)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司马光《赤壁之战》)

译文:

(3)奚暇治礼义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

4.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C.毋宁毙于虞人

D.不拘于时,学于余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且相如素,吾羞,不忍为之下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

6.下列各句中,“为”字用法不表判断的一项是( )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

归有光传范文第8篇

一、“牛鼎之意”

或曰,伊尹负鼎而勉汤以王,百里奚饭牛车下而缪公用霸,作先合,然后引之大道。驺衍其言虽不轨,傥亦有牛鼎之意乎?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司马贞《索隐》释“牛鼎之意”云:“《吕氏春秋》云:‘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鸡’。是牛鼎言衍之术迂大,倘若大用之,是有牛鼎之意。而谯周亦云:‘观太史公此论,是其爱奇之甚’”。明归有光《与沉敬甫》之七:“《水利论》具有前人之论,特为疏剔之。意望当事者行其言,以惠东南之民,非有牛鼎之意也。”《索隐》的意思是说,驺衍之言大而无当,此人不可重用。这样解释,未能深明太史公之意。

究竟司马迁所谓“牛鼎之意”是什么含义,必须联系司马迁用典,才能得到确释。他说:“伊尹负鼎而勉汤以王,百里奚饭牛车下而缪公用霸。作先合,然后引之大道。驺衍其言虽不轨,傥亦有牛鼎之意乎?”在这里,“牛鼎”是指伊尹负鼎和百里奚饭牛两件事。而《吕氏春秋》中说的“函牛之鼎”则是一件大容器。所谓“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鸡”,其意与《论语》中所说的“割鸡焉用牛刀”是一个意思,而与司马迁所说的“牛鼎”毫不相关。

驺衍是战国后期齐国樱下学派中最为显赫的人物。他有一部著作名为《主运》,此书虽然没有流传下来,但在《吕氏春秋・应同》篇中还可略见其梗概:“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月演大蟠。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水气至,而不知数备将徙于土……”从中可见,驺衍之学是用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德性相生相克的循环变化,来解释王朝兴废的原因。《文选・齐故安陆昭王碑》注引《驺子》曰:“五德从所不胜,虞(舜)土,夏木,殷金,周火。”驺衍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按照“五行转移”的循环顺序进行的,每个王朝的出现都体现了五行中的某一种势力居统治地位,从而为统治阶级改朝换代提供依据。

驺衍之学上承殷周之天命论,下启西汉今文经学天人合一之说与俄纬神学。这种学说使得野心家们可以利用自然界的特异现象与偶发事件,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释,满足了各国诸侯争霸天下的理论需要。《史记》称述驺子之学要点是:“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所以驺衍在当时每到一国,就受到了极其隆重的接待。他不仅“重于齐”,在魏国,受到“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到赵国,平原君为之“侧行撇席”。来到燕国,燕昭王为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揭石宫,身亲往师之。”

他的五德转移学说,也称五德终始学说,不仅很受当时统治者的赏识,而且在秦汉皇朝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秦“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族旎、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史记・秦始皇本纪》)西汉贾谊、董仲舒等人提出的“改正朔,易服色制度”(《汉书・贾谊传》)的主张,也是根据或吸收了驺衍的学说而形成的。

正因为这样,所以司马迁认为驺衍之学虽然“不轨”,也就是不符合古代儒家经典的规范,但他所提出的学说,就像伊尹负鼎、百里奚饭牛以干求人主那样有促成王霸大业的用意。因此,《索隐》的作者司马贞误解了司马迁的“牛鼎之意”;而谯周说太史公“爱奇”那更是不知司马迁所云了。

如此,这段话的意思便是:有人说,伊尹背着鼎去给汤烹饪,却勉励汤行王道,结果汤统一了天下;百里奚在车下喂牛而秦穆公任用了他,因而称霸诸侯。他们的做法都是先投合人主的意愿,然后引导人主走上正大的道路上去。驺衍的话虽然不合常理常情,或许有伊尹负鼎、百里奚饭牛的用意吧?

二、“物故”

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广汉卒,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蜀民及汉用事者多言其不便。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物故”一词,在《史记》和《汉书》两书中多次出现。刘熙《释名・释丧制》对“物故”一词的解释是“汉以来谓死为物故”。汉魏史籍中所用“物故”一词,确实有“死亡”之意。《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治道二岁,不成,士卒多物故。”《汉书・夏侯胜传》:“百姓流离,物故者过半。”《后汉书・赵熹传》:“坐事下狱,疾病物故。”《三国志・孙坚传》注引《英雄记》:“[吕]公兵下石,中坚头,应时脑出,物故。”

这四例中的“物故”一词都是指死亡,所以后世都把“物故”一词视为“死亡”的同义词了。但是刘熙所说的是“汉以来”的情况,那么是否意味着汉以前的“物故”一词不作“死亡”用呢?这就得考察“物故”一词在先秦的用法了。

《荀子・君道》篇明载 :“人主不能不有游观安燕之时,亦不得不有疾病物故之变。”朱起凤《辞通》释此“物故”为“死亡”,并不确切。古代称人之死亡,有其特殊用语,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天子之死曰“崩”,诸侯之死曰“莞”,一般人则称“终”,称“卒”。这是《礼记・曲礼》上所记载的。因此,《荀子・君道》篇中的“物故”一词,其意义若作“死亡”解,是不行的。这里“物故”似应解释成“意外事件”才合适。所谓“不得不有疾病物故之变”云云,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不可能不发生疾病或意外事件。”

为什么先秦“物故”一词的意思是“意外事件”呢?这就得从“物故”这一复合词所由构成的词素“物”与“故”这两个字的古训中去加以探索了。先看“物”字的古训。《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礼记・哀公问》:“敢问何谓成身?孔子曰:不过乎物。”《注》云:“物犹事也。”《诗・大雅・民》:“有物有则。”传:“事也。”

再看“故”字的古训。《易・系辞》:“是故知幽明之故。”《疏》云:“故谓事也。”《后汉书・牟长传》注引高堂隆说:“故,事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昭伯问家故,尽对。”《国语・周语下》:“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史记・龟策传》:“教、孝景固袭掌故,未遑讲试。”以上《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国语・周语下》、《史记・龟策传》中的“故”皆是:“事;事情”的意思。

由此可见“物”、“故”两字的古训都是“事”。所以古人把“丧忧”称为“大故”,大故就是大事。这样看来,“物故”一词是一个同义并列复合词,是“事”字的同义词。

但并非任何事件都可用“物故”一词,它是专指意外事故、非常事件。《墨子・号令》篇记载:“即有物故,鼓。”孙诒让《墨子间诂》:“物故,犹言事故,言有事故则击鼓也。”这里的“物故”显然是指意外事故或非常事件,因而需要报警以聚众。这种一有“事故”就击鼓报警的办法与古代烽燧制度的作用相同。可见“物故”一词的原义是意外事件。这足以证明汉以前“物故”一词,并没有“死亡”之意。刘熙所说的“汉以来谓死为物故”云云,只能说明“物故”一词有了新义。而作为意外事故或非常事件用的“物故”在汉代也还是有用例的。《汉书・霍光传》记载:“光敕左右:‘谨宿卫,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负天下有杀主之名’。”这句话是霍光在决定废黜昌邑王时说的。当时昌邑王已奉诏入朝,霍光下令把昌邑王的随从人员全部拘禁起来,并告诫下属执行人员要特别谨慎,要加强保卫工作。所谓“卒有物故自裁”云云,是说仓碎之间,昌邑王若有意外事件发生而自杀,就会使霍光背上杀主之名,以至辜负了众望。这一例中把“物故”与“自裁”并举,如果把“物故”解释为死亡,那是很不恰当的。因为在突然拘禁昌邑王全部随从时,很有可能发生对抗。这样一来,除了昌邑王有可能自杀以外,还有可能发生格斗、杀伤事件。若把这一例中的“物故”解释为“意外事故”或“非常事件”,就能包括更广、更为全面一些的内容。

另外,“物故”一词又见于东汉刑徒墓砖。一九年,洛阳南郊发掘出东汉刑徒墓葬,出土了墓砖八百余块 。其中二百二十九块刻有铭文的墓砖,记录了死者的关押地点、刑类、死亡日期,并有“物故死”字样。又一九五七年河北定县北庄出土的汉墓石刻上,也有某某“物故死”字样。“物故”与“死”字连在一起使用,则此“物故”决不可理解为“死亡”的同义词。它在这里所具有的含义是“意外事故”,与《荀子》、《汉书・霍光传》中的用例意义相同。

汉代“物故”一词虽然产生“死亡”之新义,但仍与其原义“意外事故,非常事件”有紧密联系。从前四史中的“物故”一词的用法来看,基本上是指非正常死亡。兹举数例:《史记・匈奴传》:“汉兵物故十六七。”《汉书・匈奴传》:“汉士卒物故者亦数万。”《后汉书・列女传》:“父泥和乘船坠湍水,物故。”《三国志・马谡传》:“下狱物故。”而且开头所引四则事例也是指非正常死亡。由此可见,如果“物故”被用于“死亡”这一意义,那么只能指意外死亡、非正常死亡。

通过历史地考察“物故”一词的构成及其语义的发展,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先秦古籍和前四史的语言,即古人所说“雅言”,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语言或标准语言。在这些语词中,“物故”一词的意义和用法是非常清楚的。“物”与“故”,古训均为“事。”高堂隆释“物”为“无”(《后汉书・牟长传》),王先谦引宋祁说,谓“物”通“殇”、“殁”(《汉书补注》),均未得其正解。“物故”是一个同义并列的复合词,在先秦时期,其意义为“意外事故”或“非常事件”。汉以后又有了新义,主要用于非正常死亡,而用于“意外事故”或“非常事件”的例子极少,但在人们的口头语言中,如霍光语和墓砖铭文,则仍保留着先秦时期的古义。

由此,以上这段话可以翻译为:唐蒙已经掠取并开通了夜郎,趁机要开通西南夷的道路,征发巴、蜀、广汉的士卒,参加筑路的有数万人。修路二年,没有修成,士卒多发生意外事故死亡,耗费的钱财要用亿来计算。蜀地民众和汉朝当权者多有反对者。

三、“不侵”

廷尉以贯高事辞闻,上曰:“壮士!谁知者,以私问之。”中大夫泄公曰:“臣之邑子,素知之。此故赵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上使泄公持节问之舆前。

――《陈余列传》

按《汉语大词典》第1册“不”字条的下面没有收“不侵”一词。这个词是先秦两汉时期的一个常用词,理应收列。《韩非子・显学篇》云“立节参名,执操不侵”,《急就篇》有“所不侵”,另外西安汉城曾经出土一枚“征不侵”印,这些都充分说明“不侵”是一个习用语。只是“不侵”到底是什么意思,前人没有说明,至今颇为费解。现代学者梁启雄云,“不侵, 谓不受别人无理的陵犯,不受侵辱”[2],似乎比较准确,但用它去解释《史记》、《急就篇》等中的“不侵”,显然不通。综合分析《史记》和《韩非子》等的例句,我们发现“不侵”实际上是不屈服、不屈从的意思。《史记》中“此固赵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应当断作“此固赵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意思是:这本来就是赵国建立名义不屈服,而实现诺言也。《韩非子》的“执操不侵”意思就是:坚持节操而不屈服。铜印“征不侵”就是征讨不服从。这样理解“不侵”的意思,自然文从字顺,怡然理通。

由此,这段话可以翻译为:廷尉把审理贯高的情形和供词报告皇上,皇上说:“真是壮士啊!谁了解他,通过私情问问他。”中大夫泄公说:“我和他是同乡,一向了解他。这本来就是赵国建立名义不屈服,而实现诺言也。”皇上派泄公拿着符节到舆床前问他。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