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差异课堂
著名教育家冯恩洪曾这样概括:“现代课堂教学形态万千,但基本上都可以归属为三大流派,即讲授课堂、合作课堂和差异课堂,并且在依次过度转变。大多数课堂正从讲授课堂上走向合作课堂,进行着努力的变革,如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等已领先进入了合作课堂,还有一些教育名校通过校本课程的改革正朝着差异课堂在悄然前行。”这些高屋建瓴的话语,无疑是从另一角度在诠释着新课程的理念。我由此感悟,能否在合作课堂的基础上打造出高效的差异课堂呢?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把教学内容转化为课堂上学习小组追逐的问题,并以“问题导学”的形式优化教学环节,让学生个体的学习更加高效并有的放矢,实现每位学生获取最佳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收获。下面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中内力作用的教学设计为例,对差异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具体展开如下:
一、自主学习环节,强化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运用多媒体展示如下问题:请同学们利用教材等学习资料,解决下列问题,并且以板书形式总结这些知识点间的联系?
(一)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
(二)内力作用的基本表现形式有哪些?
(三)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四)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有哪些影响?
通过学生对上述内容的完成,首先从知识角度,让学生对内力作用的基础知识点进行初步掌握。在课堂上先通过限定时间学生自主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内互助活动,好中差的学生进行相互讲评,初步学习内力作用的基础知识。其次,教师通过抽查每个小组中任意学生的总结板书,借助多媒体投影进行全班展示,让学生进行评议优劣,再为各小组进行量化加分,为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夯实基础提供动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这一环节里,因有对小组的量化加分,故会促使学生在组内动起来。观察右图“学习金字塔”的学习规律,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行为其学习效果差异很大。其中学习效果好的是学会后“马上应用/教别人”学习效果最佳。这就为学生在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二、师生追问环节,突出重点与难点
【师生追问】运用多媒体配合图片展示:
(一)读图“喜玛拉雅山的形成和汶川地震的爆发”,分析二者的差异?
(二)为什么说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呢?
(三)多媒体展示“喜马拉雅山和东非大裂谷”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分析存在什么规律
(四)地壳运动分类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学生通过前面自主学习环节的学习后,基本掌握了内力作用的相关知识,但从知识的系统全面角度难免会有些遗漏或是重难点还有待突出,故在此设置师生追问环节,做以补充强调。既突出了重点,又强化了知识的系统。如第1题是结合实例来认识和分析地壳运动的速度变化情况,从动态角度强调了内力作用的内容;再如第3题,通过同学分析喜马拉雅山和东非大裂谷,认识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是同时存在的,不同的是前者突出以垂直运动为主,后者突出以水平为主,避免学生对问题认识的片面性。此外,也可以利用课堂的生成资源,鼓励学生提出有困惑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堂讨论,并将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
三、合作探究环节,巩固提升
【合作探究】
地壳运动总会在地表或地下岩层中留下一定的痕迹。右图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大理石柱,请根据该石柱上地壳运动的痕迹,回答下列问题。
(一)公元79年-15世纪,那不勒斯海湾海岸处于哪种运动状态中,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二)公元15-18世纪,那不勒斯海岸处于哪种运动状态中,你的判断依据又是什么?
(三)那不勒斯海岸地壳运动的历史说明了地壳运动具有那些特征?
一、获得化石
如果学校没有配备相应的标本,那么就需要老师自备化石来进行教学了。很多老师认为获得化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其实并不然。第一凭借淘宝,只需检索便可以淘到很多的化石,当然可能存在一种造假的危险,不过廉价的化石很少有造假的情况。很多化石的价格是很廉价的,例如狼鳍鱼、三叶虫、腕足类、角石、珊瑚类这些化石一般的只要几十元甚至几元便可以淘到。当然如果能自己采集到化石是再好不过的了,亲自采集的化石有利于保存原产地的信息,结合产地来进行教学效果会更好。一般来讲,只要能找到沉积岩质的山并且有寻找化石的最基础的知识或者在网上求助附近的有经验的网友(比如化石网论坛)进行寻找化石,便会变得相对容易。以笔者为例,通过自己查找相关的文献以及求助网友,先后在常州周围的南京、湖州、镇江、苏州等地的山区找到了数以百计的化石,应用到了教学的方方面面。甚至在笔者家中装饰所用的石材上便发现了珊瑚类的化石,在小区所铺的鹅卵石中找到了木化石。a可见化石是非常多的,只是有待你去发现。
二、化石的鉴定及误区
现在也有很多的老师将化石应用到了地理教学之中去,但是因为对有些化石的不了解,导致了一些乌龙事件的发生。例如曾经看到某篇文章提到某个老师在学校附近发现了“蜗牛”化石,便引导学生对气候进行研究发现。这里首先要指出“蜗牛”化石的发现是闻所未闻,但是从“蜗牛”两个字的描述上,基本可以猜出这是菊石类化石。由于目前发现的化石产地乃至化石种类的尤其是商业性化石高度集中,所以辨析常见的化石并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经历。而对化石的认识上,常常存在的误区便是望形生义。例如上文所讲的把腕足类化石当成“蜗牛”化石(如图1),其他还有把珊瑚化石当成蜂巢化石(如图2)、角石化石当作竹笋化石(图3),把一些结核或者奇石当成恐龙蛋、“花生”化石、“土豆”化石,把一些矿物结晶当成玫瑰化石、化石(图4)等。这就要求老师在使用化石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的时候必须有充分的论据,最好有专业资料来对化石进行佐证,尤其是生僻的化石,以防信口开河误人子弟。
三、化石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以高中地理人教版课程为例,化石主要应用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和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这两部分内容中。
案例1:化石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运用。
例如在讲全球气候变暖的导入时,我使用了在南京汤山采集到的鬣狗“粪便”化石(图略)。
师讲:请同学们观看两块化石,这是老师千辛万苦才采集到的。
学生争先恐后地拿着化石观看,却不知道老师嘴角有了一丝诡异的笑容。
师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化石吗?
学生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直到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感觉这是粪便。
师答:不错,这就是狗屎,恭喜大家都走了狗屎运。
学生顿时崩溃了。
师讲:这当然不是一般的普通狗屎,这是两块有着上百万年历史的鬣狗粪便化石,采集地是南京的汤山。粪便中包含一种物质植物孢粉,那些食草类哺乳动物食用带有孢粉的植物后,通过鬣狗的猎杀、摄食、消化和排泄,这些孢粉就很好地保存到鬣狗的粪中。由此可以非常容易地推测出那个时代的植被。因此,可以揭示南京的古环境,研究证明当年南京是既干又冷。由这块“狗粪”可见气候是在动态变化之中的。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采用的化石是“粪便”化石,这恐怕是学生从来没有见过的化石,而恰好利用这个化石的独特性给了学生一个不一样的开局。但是学生肯定有疑问:有这种化石吗?而且还会对粪便如何影响气候有强烈的质疑。所以,我们需要一些比较科学权威的资料来进行佐证。这里我找到了在同一地点采集化石的大学老师的访谈资料来作为佐证,证明动物粪便与南京古环境的关系。
案例2:化石在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应用。
在讲解地壳运动的垂直运动时作为佐证,我选取了裂齿鱼化石,这是一种产自镇江的结核类化石,合起来为一石球,分开则是两条鱼,也是比较奇特,且产地离我市较近,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我首先用PPT演示产地的一座小山(图略),然后向学生展示裂齿鱼化石(图略),告知这是产于山上的有着2.4亿年历史的一种海洋鱼类化石。继而引导学生讨论,为何山上会发现海中的鱼类。学生从而得出结论,这里以前是海洋,而现在是山,这里曾经经历了地壳的垂直运动。
【关键词】工业企业 环境景观 构成要素
1.自然要素
1.1地形地貌
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表面由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地形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以归类和评估,这些途径包含它的形态、规模、坡度、地质构造等。
在设计中设计师想使用好地形这个因素,还必须清楚地形的功能。即使生态功能和美学功能。
(1)生态功能
a.改善小气候:地形产生地表形态的丰富变化,形成了不同方位的坡地。不同角度的坡地其接受太阳辐射、日照长短都不相同,其温差也就很大。
b.增加绿化面积和提高生物多样性:由于地形所产生的不同坡度特征的场地,为不同习性的植物提供了生存空间,提高了人工群落生物多样性,从而加强了人工群落的稳定性。
c.组织排水:用地如果一片平坦,雨后往往排水不畅,形成积水。有坡度变化的场地设计时应考虑到排水的组织问题,应以最少的人力、财力达到最好的景观效果。
(2)美学功能
a.丰富空间类型:景物一览无余就会使游人感到索然乏味。适当的地形改造,加以采用障景、借景、框景、夹景、抑景等多种造景艺术手法,以提高景观的艺术审美价值。地形地貌的变化还能影响到人们户外空间的范围和气氛的感受。我们可以挖掘或填充现有平坦的地形来创造空间,也可以改变原有凸形地貌来营造空间。
b.引导视线:地形的竖向限定能在景观中将视线导向某一特定点,影响某一固定的可视景物和可见范围。由于空间的走向,人们的视线便沿着最小阻力的方向通往开敞空间。
在景观空间的设计中,地形地貌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它直接联系和影响着众多的景观因素。由于工业企业用地条件的特殊性,厂区经常会形成具有一定高差或者不规整的地形地貌,设计者应根据实际的场地特征,发挥设计师的技能和想象能力,在清除分析地形的优缺点及地形的功能的前提下,营造出适合厂区的特色景观。
1.2植被
植物能够营造出优美舒适的环境,还能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工业的飞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存。而植物的合理优化配置能缓解这些环境压力。
植物是天然的“过滤器”、“制氧器”。因此,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气会格外的清新。在进行植物配置的时候应考虑降低噪声及有害气体对企业员工的危害性,防止向别的生活区或生产区传播,此外,还应根据当地的风向、风速、地形等具体情况及防护要求来进行植物配置。一般有透风、半透风、不透风三种。透风式或半透风式的植物绿化带,由于其枝叶稀疏,不易产生涡流;但当风通过树木时,枝干的阻力会减小风速,防风的效果要比不透风的植物绿化带好,不透风绿化带由枝叶稠密的乔木和灌木混交组成,它可以显著的降低风速,使空气中的灰尘逐渐落地,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2.人文要素
景观设计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精神文化的内涵。从侧重点来讲,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偏重于解决人类精神享受的问题,偏重于艺术性和精神活动。人类文明的积淀和创造精神均可通过形态、色彩、肌理等方面得以体现,而人文价值和精神力量使人文景观充满了魅力。人文景观是人类对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科学、历史、艺术的概括并通过景观的形态、色彩以及整体构成表现出来。人文景观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具体的构成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3.其他要素
3.1地面铺装
地面铺装和植物景观设计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交通视线诱导(包括车流、人流)。无论运用何种材质进行景观设计,首要的目的就是要满足设计的使用功能,方便使用者对环境的识别性。
地面铺装的作用:适应地面高频率的使用;给使用者提供适当范围坚固的活动空间;通过设计构图和图案的方式引导车流人流。根据材质可以将地面铺装分为:沥青路面或混凝土地面、鹅卵石嵌砌路面、砖
砌铺装路面、石材铺装路面及预制砌块路面等。
3.2景观设施小品
园林景观小品的范围十分广泛,大体上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园林建筑小品及园林装饰小品两大类景观内容。而在现代城市园林中,园林景观小品除去各类传统景观建筑及装饰小品外,还包括城市空间中的许多功能性及服务性的设施,如标志、街道家具等各类城市外在的景观效果元素。
(1)作用
以造型美化我们的生活,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在大自然环境中创造出美丽的视觉形象,美化环境。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园林景观小品会对景观空间起到主导的作用。如指示牌、栏杆、灯柱等等体现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布置得当的景观小品能很好的展示地域文化特色,陶冶人的情操,美化景观空间。
(2)设计原则
园林景观小品的设计应根据使用功能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恰到好处。景观设施小品是景观构成元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体现了景观园林艺术的精华,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故其大小、色彩、摆放位置、做工的精细程度、材料的质感如何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切不容忽视。
景观设施小品在工业企业的整体厂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为整个空间的环境氛围增添情趣,活跃景观气氛,以满足职工休息、放松、观赏等的需要。
总结
以上详细分析了当代化工企业厂区环境景观的构成要素,主要涵盖三个方面:自然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水体;人文要素,其他要素——地面铺装、景观设施小品。
参考文献:
[1] [英]汤姆·特纳,王钰、王方智译,景观规划与环境影响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杨洁,从褐色工业到绿色文明——宜宾上江北造纸厂工业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d],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007
关键词:多媒体;地理教学
地理学科的新一轮课改,使教学手段得到了更新,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很大改变。课堂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构成了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作为其中的介质,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课堂教学而言,主体性就是在教师指导下有意识、有目的地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手段,改变自身身心状态,以获取各种知识和技能。只有发挥主体性教育功能,使学生自觉、自主地选择知识,能动自如地加以改造,才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等。
一、多媒体技术对高中地理教学的作用
1.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建立开放式的地理课程
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动机就是对所学的材料本身发生兴趣。”多媒体技术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措施之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无法感知的地理现象。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能够把知识融于新颖别致的形式中,并向学生传递大量的新信息和新刺激,能对他们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运用多媒体将地理建构的情境引入课堂,能够设疑引思、开拓思维,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促使他们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在新课导入以及教学过程中融入与生活实际、社会热点等相关的信息、图片、影像资料等,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体现了地理知识的生活性和应用性。比如,在人教版必修课“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节中,我在上课前给学生播放了个人游历祖国各大山川的电子相册,背景各不相同,有广袤的沙漠、俊秀的石林、形态各异的岩溶地貌等等。运用这些现代化信息技术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迅速拉近了师生的关系,也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本课堂的主题。同时,在课堂上依靠多媒体信息技术来突破重点难点内容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地理学科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利用多媒体能直观形象地把现象和过程表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目前书本上的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所以教师必须适时借助信息技术来改变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2.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地理学科所需要的抽象性思维和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常常让学生望而却步,因此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正确利用多媒体技术,采取图文并茂、动态直观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同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得更多有益的信息材料,这些材料在被转化为教学素材之后,通过课堂展现给学生,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营造活泼、有趣的地理课堂学习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讲解地质地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一些著名旅游景点的照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这些风景名胜背后的故事。
3.有利于深化学生的地理知识层次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生得到的知识大多数都是来自于课本上,大大地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池满足不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需求。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时代,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添加一些教材上没有但是又和教材息息相关的知识,这样学生就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地理知识,当然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与地理知识有关的新闻报道或者是实时性的记录资料,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
4.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难以理解或者比较抽象的知识,这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教师的讲解往往不能让学生充分掌握这些知识。例如,高中地理教学中热力运动方面的内容,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感到难以理解,不能想象出大气是如何运动的,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却可以非常便捷地将很多图片、声音和视频资料结合起来,向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现热力运动的情况,提高教学效率。
5.有助于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功能
多媒体可以通过某些链接词语,随时从我们所讲的地理课堂走出来,走进网络,走进与我们相关的地理知识的其他任何地区,从而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昼夜长短的变化利用动画演示,只要点鼠标,太阳光线可在南北回归之间移动,随即代表夜半球的阴影部分也发生移动。这样,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地点在一年中的昼夜长短变化及在同一时间里各个地点的昼夜长短情况,直观而形象,便于学生深刻理解此问题并且印象深刻。这样,学生心中的疑团很快就解开了,使学生在知识掌握的同时增加了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弊端
第一很多教师过分地依赖多媒体技术。自从多媒体技术进入到教学中之后,很多教师对多媒体技术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脂误地认为多媒体技术是万能的在上课的过程中于是摒弃了原有的传统教学方法,完全将知识的授予依附于多媒体渐渐地忽视了教学的客观规律进入了多媒体“教”学生的一个怪圈。第二很多学生面对多媒体授课的课堂只注重了多媒体上那些动感的图片和视频,往往忽视了自己是在学习知识。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将做好的备课一页一页地放映,学生所能看到的只是华丽花哨的色彩性,一节课下来几乎学不到什么知识有时候还会让自己感觉到眼晕。所以对多媒体的使用一定要做到适中不能不用但是也不能够过分依赖。学习的主体毕竟还是人所以教学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和人的作用。
高中地理教师应当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作用,形成多媒体教学的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多媒体教学中,并能够创造性地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中。另外,高中地理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加深对多媒体技术的了解,掌握更多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技巧,深化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一、重视新课导入设计,引入方式新颖贴切
这次展评的课件中,几乎全部老师都认真设计了导入情境。有的利用视频切入,有的设计歌曲插件导入,有的使用相关图片并配以文字设计引入……例如,江苏西交大附中王晨光老师(特等奖)通过插入一段“魅力昆山”的视频,在优美舒缓的轻音乐、绚丽纷呈的城乡景观的视觉变换中,很悠然地将学生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引入“产业转移——以昆山为例”的学习中。这种导入不仅能强烈吸引学生注意力,也会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后面学习“产业转移”做很好的铺垫。北京顺义二中计爽老师(一等奖)则设计了米糕、糍粑等稻米加工品及其制作过程的一些图片、文字,以引入对“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的学习,这种导入贴近生活实际,学生熟悉又易于进入情境,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又如,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王玉萍老师(特等奖)设计的课堂引入,利用石河子市貌、石河子玛纳斯河谷及其下游水库等一系列景观,并辅以解说,将本土的地理资讯设置为导入材料,使学生既感亲切又有认同感,能够迅速进入预设的课堂情境。
二、科学把握新课标,大胆利用本土案例
新版教材设置了很多案例,特别是必修三,基本上是案例教学贯穿始终。案例教学如何进行?案例怎样选择和处理?案例只是研究学习某一地理问题的载体,科学灵活地选择案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案例(增或减),可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例如,王晨光老师的“产业转移——以昆山为例”,让学生探究自已家乡昆山市,由苏南穷县变迁为苏南首富,历经了自费建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资招商—发展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变“昆山制造”为“昆山创造”、“昆山服务”这样一个艰苦而卓越的过程。通过这种亲切自然、轻松惬意地学习探讨本土地理知识,会促使学生在激动与自豪中顺理成章地领会和把握产业转移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在王老师创造性地设计明学“昆山的产业转移”,暗比“东亚的产业转移”,明暗两条线并行又交叉的教学中,将本地案例与地理教材呼应。王玉萍老师的“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则是另一个选择本土案例进行教学的典范。通过学习玛纳斯河流域的环境背景、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方案,从而让学生掌握河流流域地理环境分析、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基本方案与措施的探究方法;再引导学习教材“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之案例,以深入和深化学习。提倡创造性地使用案例,不能单纯、机械地理解为所有的案例都不用教材上而只用本土的或是其它地方的案例,应以实际情况而论。又如,北京计老师设计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即直接利用课本案例。但不是就案例论案例,而是通过学生一系列探究活动,归纳出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特点,进而推导出各类农业地域类型区位和特征的一般分析方法。因此,对必修二“农业地域类型”部分只讲“季风水田农业”,其它几类则通过学案引导学生自习探究完成,省时省力且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精心设置探究活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指导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主人。这种新理念虽然老师们知道,但要真正领会和付诸行动,却并非易事。这次观摩全国优秀课件展评活动,欣喜看到许多老师在这方面有所作为,而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很值得学习和借鉴。例如,江苏王老师设计的“角色扮演”活动,结合相关材料将招商局局长、迁移企业董事长、市长、环保局官员、外出农民工、省长等不同人物角色分配给学生,进行角色对话,让学生在各自的角色中尽情发挥、尽展风彩,进而加深对昆山产业转移的认识。辽宁大连李听老师设计的“课外调查”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利用闲时调查大连的城市功能区分布,并填表和绘制分布图,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切身体验城市化的魅力及其带来的影响,激发学生深思如何解决城市化产生的负面问题。新疆王老师设计的“分组讨论”探究活动也很有特色,讨论的核心内容——水利部、农业部、工业部、监察部的工作重点,为学生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法,在讨(辩)论的活动氛围中,学生不仅兴趣大增,积极性高涨,而且对相关知识的学习理解更生动、更深入。当然,探究活动的设计绝不能机械照搬教材,抑或设计活动越多越好。活动设计一定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而定,注意探究活动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四、突出重点、击破难点,彰显多媒体优势
这次课件展评活动一个很大的亮点是充分利用地理课件突重点、破难点,增大教学容量且省时省力。例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在新课标中设定的教学时数为二课时,这部分内容一直以来都是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学中通常要用超课时才能完成,教学效果仍不一定满意。东北师大附中张福彦老师利用flash 3D技术设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件,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部分内容一课时轻松完成,并且通过直观、生动、形象的flash 3D动画演示,将抽象复杂的地球自转、公转及其引发的昼夜交替、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等地理难题迎刃而解。广东广州王万里老师利用Dreamweaver和flash两种软件有机结合制作的“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更是将网页与动画集于一体,生动直观地演示地壳运动的过程、地震、火山爆景等地理动态事物,且设置了菜单式操作方案,学生完全可以利用此软件自主化学习,可起到事半功倍之功效。新课标下的新教材中,正文的显性陈述内容少了许多,教材中的“案例”、“读图(材料)思考”、“活动”、“问题探究”等版块却大大扩展其地理学习容量,甚至很多基本的原理性内容也融入到正文以外的“活动”中。因此课堂教学恰如其分地辅以多功能的地理课件,可增加课堂容量、突出重点、击破难点,并收到省时省力的良好效果。
困惑聚焦在新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教学设计过程中,据笔者的观察归类,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过于追求课堂间学生的活动形式而弱化了地理学科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不少地理教师在公开课或比赛活动中,为了体现新课程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新理念,精心设计情境导入,内容呈现生动活泼,小组合作探究风生水起。笔者在参加青年地理教师教学能手大赛中担任评委时,遇到如下情形:上课内容为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各位选手都能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如有些以导游的形式带着学生欣赏各种地貌,有些则用谷歌地球软件展示,有些老师精心制作亲历的旅游电子像册配上动听的音乐等等,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性强。但课后反思:大部分老师缺失地质作用概念的介绍、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性质对比、板块构造学说的讲解与应用这三大块内容,我们不禁要叩问:这节课究竟培养了学生什么地理素养?学生的什么地理核心能力得到提高?又如,高二“区域地理”教学时,某教师把“中亚”“西亚”合并,按“地形、气候、水文、土壤与植被”四块内容进行分组讨论,尽管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得以充分地展现,但是它在本质上割裂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违背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整体性原理,因而是一堂不可取的地理课。
2.过于追求生动震撼的直观动画视频情境而忽略了地理问题情境的精心创设
新课改倡导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就其本质而言,现代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是内容,是目的。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否则徒有其形,不见其神,这样的形式就有作秀之嫌,甚至过多花哨的形式反过来会冲淡主题,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如过于追求景观图艺术照片漫画等媒体呈现而冲淡了地图、统计图表、示意图、逻辑框图的应用与深度解读;穿插过多过久的富有感染力的视频和动画,反而干扰了学生对核心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3.过于追求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而疏忽了传统的地理“三板”基本功的训练与应用
不少地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在上课时遇到突然停电或电脑发生故障的情形下,出现无法顺利地继续开展教学工作,或照本宣科,草草行事,勉强拖到下课的现象。还有些老师运用现代媒体如行云流水,得心应手,而在黑板上竟然没有一个粉笔字、一幅板图或板画,听课老师提出中肯建议,上课老师却说既然投影屏幕上已经出现了,何必多此一举。诚然,现代教学媒体为当今课堂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与技术,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加强了师生、生生间的交互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地理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赏心悦目;但也带来了视角疲劳、浮光掠影、不易用笔记录、难于铭记在心等负面影响。而在多媒体出现之前,曾经支撑传统地理课堂教学的“三板”(板书、板图、板画)基本功的训练与应用,虽然一度被遗忘和忽略,现又重受关注和宠爱。“三板”的应用和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各有千秋,优势互补,应用起来相得益彰,不可偏废,必须有机结合,促进地理课堂效益最优化。
4.过于追求预设中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而压抑了课堂中的动态生成
目前中国基础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偏重学生收敛性思维的训练而疏忽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长此以往会导致一个民族的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不足。不少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媒体选择、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等每个环节都精心斟酌,一丝不苟,偏偏忽略了课堂中最能闪现意外的思维火花、最富于创意的动态生成这一重要环节。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科学、合理的预设不仅不会压抑生成,反而能够充分考虑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精心挑选或设计有利于激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开放性问题、创疑激趣、循循善诱,更有利于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深度互动和动态生成。
5.过于依赖典型案例的剖析而忽视了选择非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升迁移
案例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不少老师未深刻理解案例教学法的本质内涵,误把案例当成举例;把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分析方法当成是解决同类地理案例问题的“灵丹妙药”,缺乏举一反三、灵活迁移的能力。
二、原因分析
当然,地理教学设计中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以上五种现象无法完全涵盖问题的全部。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重视新课改理念之形,忽视了新课改理念之神;重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目标达成、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之形式,忽视了所有教学形式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与核心能力的提升这一内容和目的。重新认识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关系,有利于澄清纷繁芜杂的地理课堂表象,探寻高效地理课堂的本真,防止在内容与形式两者关系处理过程之中有失偏颇,有利于高中地理课堂高效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施。
三、改进策略
地理素养分为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信息技术素养三个部分。实际上,这三个部分也是相互包含的。地理学科核心能力是指赋予地理学科特色的、有别于跟其它学科共有的普通能力的特殊能力。如:综合性与地域性是地理科学的两大基本特性。综合性反映在中学地理学科之中就表现为整体性;地域性反映在中学地理学科之中就表现为区域差异性或案例的典型性及非典型性。因而中学地理学科核心能力即整体性及区域差异性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课程改革再怎么改,高中地理课程的终极目标和本真依然是学生地理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其主要策略为:倡导地理课堂自始至终都必须贯穿“问题驱动”,实现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案例化)、思维图示化(各类地理图像――也包含“概念图、思维导图等等”),通常称之为“三化”。在“问题驱动”的课堂结构中,必须设置一连串的问题构成问题链,要注意各问题之间的梯度与逻辑关联,总体上遵循先易后难、先典型后非典型、先具体后抽象再回归到新的具体问题的设置原则。以下主要探讨如何从整体性与案例的典型性及非典型性两个方面入手改进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四、整体性原理与地理教学设计
不仅自然地理环境存在整体性规律,在人文地理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也存在着整体性规律。图1反映了地理环境间普遍存在的整体性规律。为此,在教学设计中,必须体现整体性思想,切忌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和分析地理问题,教学设计各环节必须渗透和贯穿整体性原理。如分析气候的形成因子除考虑自然方面因素外,也要考虑人类活动;高三复习气候专题除分析气候的形成因子外,还要复习气候对其它自然因素的影响、对自然环境的整体影响、对人文地理各要素的影响乃至对地理环境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影响。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纽带和连接点,具有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属性。又如必修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节的教学设计,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都必须贯穿整体性原则,人文地理内容核心能力要求是“区位”分析,在前面学习人口迁移、城市化、农业、工业等内容时,都离不开“交通运输”这一共同的重要区位因素(影响因素)的分析。实际上,人文地理环境与自然地理环境一样,都存在整体性特征,突出表现为人类活动受制于各种区位因素,同时它本身又构成其他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亦然。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强调交通运输的布局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种“互动”关系,结合关联案例引导学生加深对“区位”复杂性、动态性的认识,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案例的典型性及非典型性选择与地理教学设计
传统的地理教学高度关注典型性案例,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建立起一般的思维模式(答题框架),然后把它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工具,机械地套用在所有同类问题的解决之中。实际上,地理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具有鲜明的地域差异性。从典型的案例中提炼出来的一般原理只有与实际情境的特殊性与非典型性相结合,才能丰富、调整和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实现知识迁移,才能促成学生螺旋式递进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才能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
六、结论与讨论
摘 要: 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在地理素养的基础上,学生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是地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要素,以及地理核心知识、地理核心能力和地理核心观念三个维度。本文通过对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和培养方法的探讨,旨在提高学生高考复习备考的能力。
关键词: 地理核心素养 高考备考 能力培养
地理素养是指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和外在行为。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在“地理素养”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其本质上应是一般地理素养的精髓和灵魂,在数量上少而精,在功能上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地理素养。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表现,是学生个体面对复杂的学习生活情景时,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提炼出来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以及运用结构化的地理学科知识与技能,在分析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概括起来包括四个要素、三个维度。四个要素,分别是指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三个维度包括:地理核心知识、地理核心能力和地理核心观念,即三维目标所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人地观念:其内涵是指有关人类及其各种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观念是指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判断,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点。人地观念具体反映在看待“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地如何协调”等问题所持的见解和观点上。在分析和解决各种地理问题时,正确的人地观念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基本观点,同时为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2.综合思维: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式。地理学研究对象纷繁复杂,自然、人文等要素相互交织,在不同区域中地理要素的组合和联系多种多样,而且地理事物和现象在不断变化、演进。因此,地理学不仅限于研究地球表面各个要素,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统一的整体,对其进行要素的综合分析、时空的综合分析,以及地方的综合分析等。
3.区域认知:区域认知即人们出于认知和实践的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地球表层划分为不同尺度、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区域加以认识的过程。人们通过分析区位条件、总结区域特征,把握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机理,比较和揭示区域差异与地域分异规律,探讨区域协作和交流的机制,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4.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是指在运用地图工具、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地理观察和测量、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生活中定位和出行等活动中,实践能力与品质的综合表现。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实践力,有助于提高地理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发现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好奇心、自信心、责任感、团结协作等品质。
二、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方法
随着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的确定,“核心素养”已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地位。要求新时代的学生具备这样的“核心素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地理教学来看,每一节课都可以成为学生获得核心素养的契机,其关键在于教师。任课教师应首先明晰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对每一章节需要实现的核心素养目标分解梳理,还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业务素养,提高对核心素养的解析能力,促使W生在地理课堂中有效地提高地理核心素养,实现教学相长。具体做法如下:
1.细化教学目标。人本主义思想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地理课程目标及地理课堂教学目标作为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应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追求,笔者认为,地理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是在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学生生存性地理能力的培养,如:地图应用、地理观测、地理调查等技能的培养,以及地理思维、地理问题解决等方法的培养,高度关注学生地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关爱国情、关爱地球的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与可持续发展观,这些正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追求。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整合应该通过具体的“教学事件”而实现。“教学事件”是指具体呈现的某项知识或技能,教师应将其作为一个探究的过程。例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的复习目标中,可设置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净水装置模型,更好地建立地球圈层结构的空间概念,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并树立主动探索的意识,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
2.精心创设情境。研究表明,适宜的情境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信息,有利于学生了解问题的前因后果和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和发散地思考,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从而发展学生的积极思维,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性地创设一些“困难”情境,向学生设疑、质疑,使之产生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当然,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多使用各种直观的景观图、地图、结构图,努力做到提出的问题语言明确、清晰明了,力争使问题情境形象化、生活化。为了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应用性的问题情境,如:为来校交流学习的老师设计学校平面图、为高考一百天誓师活动预报天气、为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计算时差、为油轮设计航线,等等,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同时,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3.用心设计问题。在现代教学理念中,教学的首要任务不在于直接给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在具体的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问题看作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组织教学的起点和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主线,使整个教学活动围绕一系列问题展开,让问题成为维系学生思维活动的纽带。例如:在复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结合澳大利亚,适时地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动物具有独特性?由此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环境特征、板块运动、生物演化的过程思考,使问题在启发学生思维的同时成为组织课堂教学的纽带。在教学过程中,有时还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或突发事件,教师应及时利用这些教育契机,创造性地设置一些问题实施教学活动,变干扰教学的消极因素为促进教学的积极因素,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养成平时多观察生活、学习身边有用地理知识的好习惯,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4.潜心组织活动。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课堂活动化不仅是学生地理学习的需要,更是地理学科本身特点的体现。照本宣科地讲解肯定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会造成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厌烦。打造学生喜欢的地理课堂,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每一次地理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参与性、体验性、实践性、探究性,这是“活”的地理课堂的重要体现,也是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必要之举。例如:在复习“地球与地图”内容时,学生对比例尺、方向、图例等较难理解,老师可以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尝试绘制学校的平面图,在此过程中,学生对地理三要素就会有很深刻的理解,比单纯的讲解更有效。这些活动的安排既有趣味性,又有探究性,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好准备。
三、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考备考策略
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真题进行研究,我们发现,以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为内核和基准的高考地理试题,其核心考点主要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初步应用;常见的天气系统;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成因判读和分布;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及地壳物质循环;河流补给与水文特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工业、农业的区位因素;城镇规划与城市化问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旅游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
目前我们可以把核心素养的考查内容和考查方式细化到教材的每一章节。在一轮复习中分散核心考点各个击破,降低复习的难度;二轮复习中对核心考点建构整合,提升综合复习能力,同时通过围绕核心考点精炼打磨,做到查漏补缺。当然,在具体操作时,可以以单元知识为结点,相互穿行,不拘泥于一般套路。教学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要在高考复习阶段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就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入手。
1.教师层面: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具有完善的地理科学素养。教师要非常熟悉新课程标准、高考考试大纲及其变化、地理核心考点和地理核心素养,并且能够把四者有机结合,融会贯通;教师要更新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要建设开放性课堂,鼓励学生多合作探究、多分组讨论、多参与体验,指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不断提升核心素养。
2.学生层面:学生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手段提升地理核心素养。学生要努力适应教师为提升地理学科素养而开发的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积极参与问题探究和师生、生生互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要善于积累知识和技能,注重对答题失误的反思与总结,建立一本详尽而富有个人理解的听课笔记和纠错笔记;要善于根据教师的引导构建章节思维导图,从而整合学科知识,构建主干知识体系,从而在学习中分清主次,紧抓核心知识;要在复习过程中不断锤炼地理学科思维方法,如地理过程思维、地理分析思维、地理综合思维、地理归纳思维、地理演绎思维、地理比较思维、人地关系思维等,进而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地理学习方法(如读图、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实验、探究等);要注重建立地理系统模型,如《必修1》中的太阳系模式图、地球公转示意图、热力循环示意图、三圈环流示意图、天气系统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洋流模式图、陆地自然带模式图等,学会通过建立地理系统模型构建问题分析模型,进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重视选题精练,注重高考真题的训练和揣摩,了解知识信息的呈现特点,避免陷入题海战术;要重视答题规范的训练,规范使用地理学科术语,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综上所述,高考地理复习只要抓纲务本,把地理核心考点的复习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每一章节当中,再经过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从一轮到二轮的层层历练,由量变到质变,逐步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解题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高考竞争力,高考应考就会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姜宇,林崇德.基于核心素养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