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雨祭

雨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雨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雨祭范文第1篇

雨祭范文第2篇

[关键词]楚简 鲁邦大旱 人格化

[中图分类号]H0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10―0154―05

中国历代有关灾异的记载有一个特点,就是认为自然与神灵发生联系、天降灾异跟人的行为相关。冷僻的不用说,像妇孺皆耳熟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上册卷一《祭天地桃园结义》,一上来就描述了东汉灵帝时期天下纷乱之前的种种灾异表现、“灾异之由”和“消复之术”,在某种程度上就反映了汉代“天人感应”灾异观念的流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二册《鲁邦大旱》主要记载了鲁哀公十五年,即公元前480年,鲁国发生大旱,哀公以此向孔子请教弭除大旱对策,孔子提出建议并同弟子子贡进行讨论等内容。楚竹书简文所载对了解当时儒家如何应对天灾、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新的材料。此篇经过整理者的考释之后,基本可以通读。但是,对于其中几个关键地方和个别字的考证以及释义,还是众说纷纭,各骋新解。而对若干处关键文字的理解,会直接影响到对该篇简文整体所记载的战国人与自然观念发展的认识,有待于引起先秦学术思想史研究者应有的注意。

1.关于“重命”及“恃名”。

本篇第3、4、5简都提到“名”,比较重要,但尚未引起讨论者的充分注意。第3简:“子贡日:否也,吾子如重命丌与?如夫政刑与德”。第4简:“若夫毋圭璧币帛于山川,毋乃不可。夫山,石以为肤,木以为民,如天不雨,石将焦,木将死,其欲雨或甚于我,何必恃乎名乎”。第5简用字语境同第4简:“夫川,水以为肤,鱼以为民,如天不雨,水将涸,鱼将死,其欲雨,或甚于我,何必恃乎名乎”。三处用“名”字,主要构成“重命”和“恃名”两类结构。战国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乙篇:“乃命山川四海”。《尚书・吕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孔传:“禹治洪水,山川无名者主名之。”主名,作为山川命名的祭主,即祭山川之谓。狸沉山川,通辞命名。古代命名,原本就属于施加控制影响的方术。这类功能,与本篇简文整体关于弭除大旱的对策讨论一致。《周礼・春官・大祝》:“大祝……掌六 祈以同鬼神示:一曰类,二日造,三曰,四曰祭,五曰攻,六日说。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速近:一曰祠,二曰命,三曰诰,四曰会,五曰祷,六曰诔。”关于命(名)祭,一说,与“说”义近通用,都是祭祀之名。《鲁邦大旱》简文3“重命”和简4、简5的“寺名”,功能相若,均为攘除旱灾的祭祀。编者说者,或以为声誉,或以为恃名傲世,恐皆缘字附会。

2.关于“刑”与“德”。

第1简:“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整体上将鲁邦大旱的原因,归结到人事方面的“刑与德”。《韩非子・二柄》:“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日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刑主罚,德主赏,是该时期鲁国“德治”思想,已经偏于“赏”这一边。这反映了战国时期思想史的发展。《尚书》“德”字使用,绝大部分尚属中性词,即德有两边。失,简文作从(方人)(辶羊)构造,应该是从(方人),(辶羊)(即逆)声,又见于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四时篇》。

3.关于“庶民知之事,视也”。

第2简:“孔子曰:庶民知之事,视也,不知刑与德”。编者解释句读如此。

视,编者无说,但与下出简文通观,句读有问题。故好事者得以上下其手,或以为“鬼”,以就“事鬼”之说。说者所读“庶民知敛之事视也”,凑泊而为“庶民知之事鬼也”,俾得跳梁合榫,胡越肝胆。不啻痴人之说梦,亦大类鬼话之累牍矣。

按“视”为“示”字古文。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三》第13号:“自视(示)其所能。”祝作宇,用作示;第14号:“自祝其所不族”,祝作,亦用作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一册《缁衣》篇:“子曰:有圆者章好章,以眠(示)民”,以“眠”作示。第四册《昭王毁室》等篇,以用作“视”。要之,战国楚简目前尚未发现直接使用“示”字的情况。本简简文在的基础上再加“示”部,以突出强调所事对象为地神,也就是本简所及的山川之神灵。 《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林尹注:“地示,《释文》:示,或本作祗。按地祗,地神也。”“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就是以祭祀之礼事于天神人鬼地神。《周礼-春官・大祝》:“掌六祈以同鬼神示。一曰类,二曰造,三曰,四曰,五曰攻,六曰说。郑玄注引郑司农云:皆祭名也。郑玄云:攻、说皆以辞责之。”《诗经・小雅・鹿鸣》:“视民不。”郑玄注:“视,古示字也。”从有关字汇反映来看,亦证示、视同源分化。《宋本玉篇・目部》:“视,时至切。语也。亦作示。又承矢切。亦古文视。”《名义・目部》:“视,时至反。示字也。语也。视也。”《名义・示部》:“示,时志反。语也。见也。”《宋本玉篇・示部》:“示,时至切。《说文》云: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易》曰:夫干,确然示人,易矣;夫坤,然示人,简矣。示者,语也。以事告人曰示也。”《名义・见部》:“视,时宜反。观比也。明也。语瞻也。效也。察也。”

基于上述,我们这里的旬读理解与上面有些出入:“孔子曰:庶民知之事示也,不知刑与德。”整体语意,可以直解为“孔子曰:一般民众了解敢祭事神,不了解刑罚赏德”。

4.关于“爱”与“(心)”。 编者认为:“(心)应通作“”,即“隐埋”之意。全句可解为:如果不进行隐埋币帛于山川的大旱之祭,而保持刑德之治,如何?对此,简帛专门家如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刘乐贤教授提出了不同看法:古文中(心)和爱相通,“毋(心)璧币帛”的“(心)”为吝惜之意。“毋爱圭璧币帛”,就是要用圭璧币帛来祭祷山川。由此看来,子贡对祭祀山川的态度和孔子有些出入。有的研究者还试图以经证史,援引《论语》作为旁证,其所举如《论语・述而篇》:“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这些记载,说明孔子虽然重视内在德行的修养,但是并不否定外在的祭祷形式。“子疾病,子路请祷”,据传统解释,子路请求用“祷”的方法,谢过于鬼神以祈福。孔子答“丘之祷久矣”。刘宝楠《论语正义》:“夫子平时心存兢兢业业,恭敬于鬼神,自知可无大过,不待有疾然后祷也。”又《论语・八佾篇》:“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按古礼,诸侯于朔日告祭祖庙,此为“告朔”之礼,以饩羊为祭,鲁国自文公开始废告朔之礼。研究者认为,子贡认为礼既已废,就要撤去饩羊。孔子坚持不废饩羊,这是不偏于一端,循守礼制的体现。

研讨者大多认为,从简1和简2的文字来看,孔子认为邦大旱,其主要原因乃在为政上失诸刑与德所致,所以修正刑德才是关键。其次,孔子理解百姓祷神求雨的态度。所以,孔子从百姓的立场出发,并不简单反对祷神求雨。从简3和简4来看,孔子实际上是在观察子贡的反应:自己回答鲁哀公说他理解百姓对祷神求雨的态度,所以并不反对举行祷神求雨的仪式,自己的这个看法是耶非耶?子贡则认为孔子要举行“放”祭禳灾虽系顺遂民意之举,但修政与循德才是根本。基于此,无待乎祭祀事神。

按诸《说文》,“爱”属《攵部》,“(心)”属《心部》:后者是前者的声符。《说文・攵部》:“,行完。从攵,(心)声。乌代切。”二字本有分工。《说文・心部》:“(心),惠也。从心先声。”爱、(心)音同相互通用,这在文献用例上都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楚简中不同的用字关系,却是代表了相反的两边,涉及到孔子鉴于大旱有事山川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唯一可靠的办法就是通观全篇,求得整体统一。简文“女毋忍圭璧币帛于山川”,前后分别出现于第2简和第3简。第2简是孔子的回答,惜乎接下去的“政型”一句不完,这是产生各家守持两端、相互矛盾情况的关键所在。第3、4、5简是子贡的答问过程中所提到的看法,但涉及孔子关于自己大旱对策建议所产生民众反映的询问。也就成为认识孔子“对策”的唯一视角。第3简:“子贡曰:否也,吾子如重名丌与?如夫政刑与德,以事上天,此是哉。如夫毋(心)圭璧”。第4简:“若夫毋忍圭璧币帛于山川,毋乃不可。夫山,石以为肤,木以为民,如天不雨,石将焦,木将死,其欲雨或甚于我,何必恃乎名乎”。第5简用字语境同第4简:“夫川,水以为肤,鱼以为民。如天不雨,水将涸,鱼将死,其欲雨,或甚于我,何必恃乎名乎”。三简前后文辞相接,连贯完整。整体是表述子贡对于将要所事的对象――山川之神自然属性的认识,以此来强调没有必要“重名”、“恃名”,也就使得祭山川的措施失去了前提。基于此,各简简文所使用的“怨”字。皆无须破字,取“爱惜”之意,“毋(心)”即不吝也。设若祭献山川原本就不属孔子给出的对策内容,则子贡之对答,多方之曲喻,无端之罕譬,实为空穴之风来,所答非所问矣。

第3、4两个问题,属于理解本篇简文主旨的关键。我们联系第3、4、5简子贡的答问过程这一认识孔子“对策”的唯一视角,通观整体语气,似可提出两个值得思考的关系。其一,先秦相当长的时期里,盛行“文德”范畴。而推原其个中关系,则或修饰,或并列,反映观念史的演进。即属神道,亦可设教。《周易・观・彖》:“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诚如钱钟书先生所按《礼记・祭义》:“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众以畏,万民以服。”可申说此二句,实古人政理之要言也,皆可为“神道设教”示例。盖世俗之避忌禁讳(taboos),宗教之命脉系焉,礼法之萌芽茁焉,未可卑为不足道也。基于此,当鲁国家遇到大旱,就一方面提出刑罚赏德,一方面顾及祭祷山川。不偏于一端。知经达权。其二,子贡将所事山川对象人格化,孔子同样不会是将其神格化。因此,简文里的孔子,其实是将“事神”仪式化,使其成为“德”的文饰。孔子以事神为仪式,是作为“知人论世”的“知者”态度。表面看来,子贡似乎较孔子走得更远,主张完全放弃祭祀山川,而只专注于人事赏罚、内修政理。这跟同时期楚简里面所反映的齐国政治家们面对发生“日食”灾异现象的认识,已经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其实,简文作者用心所在,不过是将其作为孔子思想观点的一种对照补充而已。按一般思维逻辑,非此即彼,攻乎异端。持以解孔,则大有背于儒家执“中”之道者也。

5.关于自然与人体。

本文主要补充的是,楚简记载子贡所答,所涉及自然属性的认识,这在传世文献里是可以找到互相对应记载的。按《说苑》卷十八:

齐大旱之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之,祟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无益。”景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河伯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用雨乎?祠之何益?”景公曰:“今为之奈何?”晏子曰:“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于是景公出野,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树。景公曰:“善哉!晏子之言可无用乎?其惟有德也。”

《御定渊鉴类函》卷一百七十二“请雨二”所存《说苑》与此文字相同。

《钦定四库全书・子部一》将该刘向《说苑》归入“儒家类”,学者多以为汉人所采,不甚惜之,而据《提要》案:

“《说苑》二十卷,汉刘向撰,凡二十篇。其书皆录遗闻佚事,足为法戒之资者。其体例一如《新序》。叶大庆《考古质疑》摘其……皆时代先后,邈不相及。……黄朝英《缃素杂记》亦摘其……与《新序》二书同出向手,而自相矛盾。殆捃拾众说,各据本文,偶尔失于参校也。然古籍散佚,多赖此以存。如《汉志》河间献王八篇,《隋志》已不著录,而此书所载四条,尚足见其议论醇正,不愧儒宗。其它亦多可采择,虽间有传闻异词,固不以微瑕累全璧矣。”

按诸出土楚简所存记载,可知是说虽不中亦不远矣。战国时期楚简,所记载子贡关于“夫山,石以为肤,木以为民,如天不雨,石将焦,木将死,其欲雨或甚于我,何必恃乎名乎。”的观念,连措辞也如出一辙,说明这类远离鬼神、趋向自然的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确实已经存在相当基础。顺便提到,钱钟书先生《谈艺录》,收录了早年所作关于中国古代固有的诗文评特点的论述。该论文曾经揭举“以无生命作有生命看,以物当人看”,属于中国古代诗文批评一以贯之的鲜明特色。推原其发生,可能与古代曾经普遍流行的源于巫术思维的“原始移情”存在宛密关联。战国楚简记载,可以说提供了这类文献现存所见最早的文本。也许在现代人看来,赋予自然以生命,属于所谓“灵性化”的过程。但在古代社会,将原本就有灵的自然万物人格化,则实际上意味着走向世俗化:是异质以同构,貌合而神离者,此不可不稍为之辨。

另外。本篇所涉及“之”和“祭”,在这里也顺便提出来讨论一下。

关于“之”。编者如此解释。但根据口内声符构件理解的不同,可能存在三种解释。

(1)字形如从口表声,则通“”。唐抄《名羲・口部》抄存了这个“古文”:“,连胡反。也。也。也。古。”

(2)楚简更加接近《汗简》“”下所著录古文米,如《汗简》“”。《周礼・天官・女祝》:“掌以时招、梗、、禳之事,以除疾殃。”郑玄注:“梗,御未至也。除灾害日,犹刮去也。”《周礼・春官・神仕》:“以袷国之凶荒。”郑玄注:“杜子春云:,除也。玄谓此读如溃痈之溃。”

(3)如编者所谓,口中构件为“者”声,则应读作“祭”之,指天地山川之祭。《说文・白

部》:“者,别事词也。从白,。古文旅字。”《论语・八佾》:“季氏旅于泰山。”刘宝楠《正义》:“《玉篇・示部》:裉,力煮切,祭名。《论语》作旅,《广韵》同。此后人所增字。”如此,则求助于山川祭祀,是鲁哀公一开始就提出来的对策建议。明乎此一关系,则孔子本篇的对答,限于有关事先设定的框架,也只能仅是关于鲁哀公对祭祀咨询的建议而已,并不代表孔子首先提出祭祀山川的对策。这种设定安排,事关孔子对祭祀的态度,忽略不得。

三者所由分,关键是看口内之构件到底是表抑或是。因为二者区别很小,单纯从该篇所使用的字形来看,不足以确定。因此,上面提出了三种可能存在的情况,以供读者分辨取舍。

关于“祭”。《包山楚简》中就有不少“”祭的记载,如:“恒贞吉,少有忧于躬身,且志事少迟得,以其古(故)之。鬼攻解于人禹。”(荆沙铁路考古队所编《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97-198简)此辞大意是说,某人占卜的结果就长期而言是吉利的,然而短期却有忧患及身,并且他所要达到的目标不能马上实现。因为这方面的原因,所以要进行“”祭,解除忧患。这类简文是关于“”的最多的一种,其格式一般为“少有忧于躬身,以其故之”;(第226-227简)“疾难瘥,以其故之”(第236-237简)。关于“败”祭的作用,马承源先生在《鲁邦大旱》释文中指出,“说”为古代传统的求雨祭名。事实上,“敢”之为用,不但求雨,举凡禳灾除祟,皆属祠之类。编者认为“当读作‘知说之事”’,这是以“”通“说”。其实,为楚简多见祭祷方式,说、、脱可以记录同源词。包山楚简等凡使用55次“”字,为战国高频率祭祷类型。

《周礼・春官・大祝》云:“掌六祈以同鬼神示,一曰类,二曰造,三曰槽,四曰,五曰攻,六曰说。”前人已指出,“说”祭仅明确见载于《周礼》,而“于古未见”。(《潜研堂文集》)就目前情况看,“敢”祭常出现于竹简当中,因此《周礼》中的“说”应与竹简中的“敢”为同一祭祀。《周礼・春官》的记载表明,“敢(说)”用以会通天神地示人鬼以弥灾得福,其祭仪及用辞由专门的职官来掌管。《周礼・秋官・司寇》还记载:“庶氏掌除毒蛊,以攻说槽之,以嘉草攻之。凡驱蛊,则令之,比之。”毒蛊为虫灾而病害人者,发生虫灾后,由庶氏以“攻说槽”之法去灾,可见“敢(说)”也用于消除虫患。总之,结合楚简及文献材料,可说“”祭用于求雨、灭虫、去疾等,其主要作用是免灾获福。

作为祭祀方式,“敢”的具体仪式及内容文献载之甚略。郑玄注《周礼》曰:“攻说,则以辞责之。”此外,“”祭中还有另一方面的重要内容,即向神灵供奉祭品以行祷告。郑玄指出:“攻说,用币而已。”贾公彦疏曰:“攻说用币者,是日食伐鼓之属,天灾有币无牲。”(参见《周礼注疏》卷二十五)是说要献上一定数量的币。《鲁邦大旱》记载,大旱之时一般民众晓得以“敢”消灾救患,孔子也主张“毋爱瑾璧币帛于山川”,可见举行“”祭时也应当献上、璧、币、帛等若干祭品。但包山楚简相关内容显示,“”祭也可用牲,如可用“犬”、用“(母羊)”。这说明举行“”祭的祭品并不一致,或许是根据所欲求之目的来设置。从包山楚简看。“”祭还与“祷”祭等相联系。要之,“”之为祭。为禳灾除患的类型。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上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二册)・鲁邦大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臧克和.尚书文字校诂・吕刑[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尚书文字校诂・“释‘诰’”[M].

[5]刘志基等研制.战国楚文字数字化处理系统[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雨祭范文第3篇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是一个特殊的节气,它不仅仅指代一种气候变化,而是指代一种物候现象,即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2022小满节气的寓意和传统。欢迎大家来阅读。

小满节气的寓意和传统小满节气寓意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开始增多,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降水,“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另有解释是指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尚未完全饱满,只是小满。

小满节气的传统习俗有祭车神、祭蚕神、绕三灵、吃苦菜、和抢水等活动。这些传统习俗无不寄托着农民们对今收获满满的渴望,还有祝愿水源涌旺之意。

小满的来历和风俗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不过在南方地区,小满也有着不同的表示,“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为了迎接小满的到来,各地区流传着不同的习俗。

吃苦菜便是其中之一,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小满前后也是吃苦菜的时节,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

小满还有动三车的习俗,三车指的是丝车、油车、水车,水车例于小满时启动。此前,农户以村圩为单位举行“抢水”仪式,行于海宁一带,有演习之意。

祭车神亦为农村古俗,传说“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于车基上置鱼肉、香烛等祭拜之,特殊之处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以上旧俗表明了农民对水利排灌的重视。

小满古诗《小满》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小满》刘长卿

昨夜玉盘沉大江,夜来忽梦荠麦香。

时人但只餐中饱,莫忘旧时苦菜黄。

《小满》吴藕汀

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

小满民间俗语

小满不起蒜,留在地里烂

小满好插田,芒种快种豆

小满节无雨,黄梅节少雨

小满三新见,樱桃、茧和蒜

小满有雨豌豆收,小满无雨豌豆丢

枪杆乌霉拔个遍,来年地里就少见

小满种棉花,有柴少疙瘩

去杂务必连根拔,大穗小穗莫剩下

小满气候谚语

风静闷热,雨在半夜后,乱云天顶绞

不怕阴雨天气久,雷雨必来临

南闪火开门,不刮西风不晴,未来雨更凶

云绞云,大雨淋淋,几天几夜不停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

小满三日望麦黄。

小满十日满地黄。

冷收麦,热进仓。

大雨下在小满前,农民不愁水灌田。

雨祭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乡人裼(傩);易祭;社祭;傩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8—0211—05

乡人裼即乡人傩,裼即傩,前辈学者饶宗颐的论述较为详尽,以“上甲微作裼”考究傩起源于殷商上甲微时代。此说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与饶宗颐观点相通,时间略早的相关论述的有姜亮夫的《傩考》一文,姜亮夫从上古音系转训角度释解“裼”与“傩”字同源,并将“傩”释义为“驱强死鬼”,且疑“傩”即“殇祭”。如此,乡人裼(傩)的论述基本可以定献。但“乡人裼”又源于何处呢?饶氏与姜氏撰文中并没有深入探讨。甲骨文中无“裼”字,本字作“易”,而“易”字的字形结构意义与“日祭”相关,为上古人类对太阳崇拜的祭礼衍化形态,后又延伸为祈求风调雨顺,与社神祭仪融为一体。又,殷商时期并无“乡人”称谓,“乡人”称谓实质是西周以后宗法制度的产物,多与社神祭礼关联。因此,殷商时期的裼(傩),体现出以贵族中下层国人为主体的社祭习俗,目的是祈求天地之气交融而风调雨顺、神人谐和,多用人牲与犬牲以御疫气。

甲骨文“易”为“裼”的初字,《甲骨文编》中录“易”字形12例,均为上下结构形态,其中作“日丅”结构形态的就有11例,仅一例作“口丅”形。“易”字下部“丅”形,姜亮夫前辈释为“示”形,即为大石碑,为殷商的郊祭太阳的神坛(详见下文)。“易”字的上部结构为“日”形,仅一例作“口”形,因此,可以全部释解为与“日”相关的活动。上下结构会意,即可延伸为殷商的郊社“日祭”内涵。

“日祭”是上古先民自然崇拜的遗韵,与原始部落驱除“日食”或相关的祭仪活动有关,如,连云港将军崖史前岩画所刻录的人面与太阳等图案,即属于这类祭仪活动范畴。在殷墟卜辞中,“日祭”与祖先神崇拜合二为一,“日祭”(祀“天”)是殷人最重要的祀礼之一,因为在殷人看来,殷人的历代祖先灵魂升为“天”,甚至自己的种族也是“天”降的,如《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更有意思的是,如王小盾所说的“商代前八王的名号都和太阳有关。(指上甲微、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这种把祖先神(帝)与“天”关联一体的现象,正是殷商郊社“日祭”的重要内涵,后衍化为郊祀之礼,姜亮夫因此说“郊祀礼也,盖本之于古黎庶崇祀天日之朴实本习。”

殷人郊社“日祭”,在“祭天”的意蕴中包含着天人合一的理念,即在“祭天”的郊祀礼中蕴涵着“上帝”(祖先神)的观念,这从殷商卜辞中又可得到证实。殷人视“祖先”为“上帝”,魂魄与“天”同在,所以每当出现“灾”时,殷人即以为在天的祖先下来作祟成疫,故而经常卜问祖先(天)作祟与禳除状况,并通过祭祀“上帝”而避灾祈福。裘锡圭说:“从殷周时代的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以及《尚书》、《诗经》来看,殷周统治者都认为他们死去的先人是在天上的,是在上帝左右的。”在商人的鬼神理念中,对待常常作祟的祖先(天),一方面需要“拜祭”,祭献诸多牺牲,让他们得到安宁;另一方面需要“御祭”,以禳除的方式驱除作祟的祖先(天)于四方游荡的魂魄。《世本》中“上甲微作易”即是这种鬼神理念的记录,而“易”字的内涵,正包含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

“易”字在《金文编》中渐变异为“[日豕]”形,且有刻在戈上,如“不易戈”等,说明与军事有关,后世有将“易”释为“铜泡”,如北京大学曹斌教授所言“铜易是一种通过沿面上的钉孔装配在漆木盾上的器物。”而《先秦货币文编》中也屡见“易”字形,则多与交易有关,在《侯马盟书字表》中的“易”字兼有币与盾两种形态,至《包山楚简文字编》中的“易”字基本定型,共4例,字形延续至今。汉许慎释解日“易,开也。从日一勿。一日飞扬,一日长也,一日强者众儿。”今人林羲光释曰“云开日见也。从日,一蔽之。勿,飞也,丿,引去之象。”柯昌济说“当即易从人在日下,会意。……夏后氏祭其闇,殷人祭其阳,周人祭日以朝及闇。”李孝定谓T疑古柯字,日在丁上,象日初升之形。其说可参。金文更增乡,而为易,乡殆象初日之光线……《说文》说形不确。段注‘此阴阳正字也。阴阳行而[衾]易废矣。’近是。”以上均引白《古文字诂林》释“易”条。

由“易”字形在甲骨文、金文、先秦货币文、侯马盟书、包山楚简文字,及古玺文、汉印文、长沙子弹库帛书等中的渐变形态来看,“易”字形在先秦以前是不稳定的t且表意内涵有多样性趋向,秦汉时期渐趋稳定,而今人的多种释解正说明了这种渐变状态。笔者以为许慎的“开也”释解更接近甲骨文的本义,但又不完全准确。

如上文,甲骨文“易”作“口丅”形或“日丅”形,以后者为多,说明“易”字训为与太阳有关的内涵更准确些。上文引诸多学者或训为“日”,或训为“旦”,有释为“云开日见”或“日初升之形”等,大都为汉许慎“开也”释解的延伸,仅重点释“日”形之义,没有具体释解“闇”形的具体内涵意义,因此对“易”字原始意义的释解必然产生偏差。

“易”字上下结构,上“日”下“丅”形。在《甲骨文编》的12例,及《续甲骨文编》的13例,所列的25例“易”字,下部结构均为“丅”形,或略微弯曲的变形状。有关“丅”字形及意义,在《古文字诂林》中所列举的释解中,均不见具体和明确的标注。

学术界较早且有明确的释解,见姜亮夫的《示社形议说》一文,释“示”字中有“丅”形,姜氏说:“示部所从诸字,皆主于神祗,而非观示之意,则部首不以观示为意矣。”“甲文作丅亍为原形,即象大石碑。”可知“易”字下部结构的“T”形,当作象形“大石碑”释解。“大石碑”即殷人的“社”,为“示”之初形,殷人以“石”为“社”,见《吕氏春秋》载“殷人社用石”,姜氏说“此等制度,推其元始义意,盖以此等石或树木为祖先灵魂托居之所。”又云“盖古大石之制有二:一为立二石以上至四五石骈置之,而上覆以一大平石所谓dalmen也,即吾土文字中之示字;其特立一石而上不加平石者,则日门海(menhir),即土字是也。”由姜氏观点可知,“丅”形象征“大石碑”,即“石社”,“为祭祀祈福之灵石”,“立于郊野之山阿”,“以达天地之气”。则上“日”下“丅”结构的“易”字,即为会意字,可释为“祭台”上的“日”,可引申为“日祭”形态及相关的活动,表达殷人以‘‘大石”为“社”而进行的与“日”相关的祭祀活动等内涵意义,这应该视为“易”字的原始内涵与意义所在。

因此,甲骨文所表达的“易”祭,实际上就是郊祀礼,本于古人“祭天”。“易”字所表达的内涵,即通过郊野的“大石”社进行“祭日”活动,禳除作祟的“帝(天、祖先魂灵)”,以达天地之气融和,即有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国家层面的祭礼意义,而这种“禳除”与“祈祷”意义正是后世驱傩本意的本源。

现存的卜辞甲骨多是武丁时期及以后的物件,其中,“上甲微”是卜辞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殷人祭祀祖先神往往从“上甲微”开始,据孟世凯先生考证:“上甲微在古书中又称作微。上甲是商族的后人在祖庙中给立的号,叫做庙号。微是上甲的名字。商族自上甲微以后,都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作为庙号。上甲微在甲骨文中作‘上甲’。商王祭祀上甲的卜辞很多,祀典也很隆重……商王大祭祀先公(近祖)时,都是从上甲开始,祭祀先公先王时也是从上甲开始。单独祭祀上甲时,经常用作牺牲的有牛、羊、猪,至少是一头,多者十头……这说明上甲微的后人对他是非常崇敬的。”商人重视“上甲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曾经率部族打败强敌,奠定商族的社会地位,所以,《国语·鲁语上》载“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商人“报祭”、“上甲微”,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祈求与“天”融为一体的“上甲微(帝,祖先魂灵)”庇护商族,既有凝聚部族力量,又有驱除强敌的巫祝诰誓意义,这与上文释解“易”字所表达的“禳除”与“祈祷”双重意义等相类似。

而“报祭”的“报”字,在甲骨文中作上下结构形,上部象形一只手,下部象形一人屈膝貌,两者会意。可见,“报”字的初始意义,即有俘获和人性的内涵,表达献牲以答谢天(帝)庇佑的本源意义。这种“报祭”形式与意义,与殷人郊社祭仪相一致,且为后世仪礼之郊特牲祭典承续,如《世本》“郊特牲”类属中载有“乡人裼”,便能说明“报祭”与“乡人裼”的本质与承续性。

以燔、燎羊牛等牺牲的方式“祭天”以祈求农业丰产,以俘获敌人或头颅作为牺牲的方式报答“天(祖先神)”庇佑之功,这种“郊特牲”类属的祭仪,即是“易”祭的衍变形态。

这类祭仪特质形态,在殷郊社考古发掘中得到佐证。有关殷人的郊社,据考古发现有两处。

一是郑州商城的“王社”,五块大石围绕中心一巨石的“社”制形态,祭仪状况显示“有序排列着犬坑8个,犬牲100余条以及人祭坑14座,烧土坑2个”等,“犬”与“人”牲以“埋”的方式祭献,显然是针对“地”而祭;2个“烧土坑”表明曾经有“燎”的祭献方式发生,显然是针对“天”而祭,“燎”祭献的牺牲状况不明,结合后文卜辞推测,大约以羊与牛等为主。另外,江苏铜山丘湾发现一处商代某方国的邑聚遗址,“在遗址偏南处发现一片面积约75平方米的祭祀场所,中心立石有4块,周围埋有人牲20具,人头2个,犬牲12具。这里属于当地族人祀地神的遗迹。”南京博物院的俞伟超则作出“铜山丘湾商代社祀遗迹的推定”。中山大学许永杰作出结论时说:“人、狗被杀是以中心大石为神祗进行祭祀。……中心大石当是社神。……杀人祭社正是这地区尤为盛行的习俗。”“(铜山丘湾)人架大多俯身屈膝,双手反缚,性别、年龄可辨者有六男四女,皆青、中年,都是被杀后就地用黄土掩埋的。全部人骨架中,一半左右头骨破碎,有的在头骨旁或腕骨旁出石块一,似表明主要是被砸死的。”结合殷周人征战前要在社前进行祷祝、征获后要将俘获献祭于社的传统(即上文“报”),推测铜山丘湾商方国社的六男四女青壮年人应当属于方国的俘获献祭品,或为周边战败方国的贵族或首领等。王社立石六块,方国社立石四块,反映出社会分明的阶层等级制度和社权威力度等。方国社也以“犬”和“人”牲为主献祭,在祭献方式上与王社一脉相承。但方国社祭的“人牲”显示出被石块砸死的表征,是否为后世郊祀“磔牲”的本义,因为“磔”字即以“石”为偏傍,表明与“石”有某种内在关联,此说存疑待考。

综合商王社与方国社的祭献方式,以“人牲”为祭献的方式可定性为“拜祭”内涵,即以献俘的方式向祖先神(天帝)表功敬奉;以“犬牲”为祭献的方式可定性为“御祭”内涵,即以杀狗取血的方式向天帝(祖先)禳除灾厄。有关“拜祭”与“御祭”研究,参见连劭名先生《商代的拜祭与御祭》。而杀狗祭社的方式,在后世文献中多有记载,如《史记·秦本纪》云:“以狗御盅。”《正义》云:“以狗张磔於郭四门,禳却热毒气也。”秦帝六月伏日杀狗祭社,习俗即源于殷商“祭日”(郊社)方式。

由此可见,“裼”的“日祭”特质形态,最初表现为殷商“上甲微”开始的“祭日”(上帝与祖先神合一形态)仪态,以“大石”为“社”进行“禘”祭,杀“人”与“狗”取血涂于祖先灵魂象征的“大石”进行“御”祭,以“宁四方风雨”(祈雨或驱旱);并“埋”牲于“大石”四周,“燎”牲以“报”“上帝”(天),以期达到祈祷风调雨顺与国泰民安的祭典目的。

如上文述,“易”字初始意义即殷人郊社的“日祭”,后衍化为与“上甲微”魂魄(帝)相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殷商社会的宇宙观与生命观。

殷商前期,由于部族屡迁,则郊祀场所或随之废弃,或随迁车马而迁徙。郭沫若曾说:“殷之先世,大抵自上甲以下,人于有史时代,自上甲以上,则为神话时代,此在殷时已然,观祀典之有差异,即可判知。”进入有史时代的殷商,自上甲开始,郊祀场所常见形态即“大石”而立之“社”。姜氏说:“(殷商)社之制,盖建大石立于郊野山阿。此《郊特牲》所谓‘必爱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所以,“大石(神灵象征或居所)”即是“天”与“帝”的象征,故《吕氏春秋》言“殷人社用石”。可见,始见于殷商的“易”祭形态,把“大石”象征着国家(江山社稷),昭示商族祖先魂灵与“日”同在,因此,作为国家层面的“易”祭,在悼亡的层面意义上即“国殇”之礼初始形态。《周礼》有云:“国有大故天灾,弥祀社稷祷祠,大师宜于社,造于祖,设军社,类上帝。”所以,“上甲微作裼”的记载,或与国之大故或天灾有关,或与兵事相关,说明殷人的“国殇”,其实就是以兵甲为重要力量、以郊野“大石”为重要形态、以“祭日(包括祖先神)”为重要内涵的社祭。

但是,有一个问题:殷商时期是否有“乡人”概念呢?这关系到“上甲微作裼”或“乡人裼”等所代表的祭祀形态的层面延伸问题。

夏代有无“乡”的概念无据可考,殷商“乡”的概念最早见卜辞甲骨记载,但内涵与意义较现今相差甚远,具有稳定意义的“乡”概念产生,从逻辑上来讲是盘庚迁殷以后。

殷人的“乡”概念,是他们聚居方式及祭祀权利分享的衍生结果。殷人重血缘亲疏关系的分层次聚居方式,意味着分享祭祀权利(殷人以神权为政治)的相同层次等级,而聚居在近郊的子族,由于与王族血缘最亲近,分享王族祭祀的权利也最多,“乡”的概念最初即指这一部分子族和他们聚居层次的祭祀权利等相关内涵,这从甲骨文“乡”字的结构意义中可以见证。甲骨文中的“乡’’为“飨”、“卿”的初文,体现出殷人子族在郊祀礼仪中享受同等“飨神”权利与助祭身份的原始双重意义。如甲骨文“乡”字,见《甲骨文编》前1·36·3载,作两人相向跪坐享用祭品貌,为会意字,释“卿”。“卜辞郷卿一字,重见卿下”。《续甲骨文编》中载2例“乡”字,为会意字,释“飨”。罗怀玉为此析出甲骨文“乡”字形的六种类型,同时,他的“以祭祷之处为乡”的说法很精辟,明确指出甲骨文“乡”字的地理层面的意义,即特指商王郊祭场所,这可视为“乡”概念的起点。由于殷墟甲骨文多为武丁及以后的记录,则“乡”概念至迟在武丁时代已产生。武丁时代记录的“乡”概念,最重要的特征是神权与政治的合一,就管理层面而言,“乡”专指主襄祭祀的“卿”(实际是具体负责祭仪活动的助祭,主祭是商王);就时间层面而言,“乡”指商王郊祀之日。故“乡”字概念的混融性可见一斑,实际上是时空与主体的三位一体综合理念,说明至武丁时期卜辞记载的“乡”概念,已具备现今词义的本质,但内涵与外延更加扩大化。

殷商武丁时期的“以祭祷之处为乡”理念,说明晚商以安阳为中心的殷墟周边的郊祀场所,即为殷人最初的“乡”地理范畴。在这个地理范畴之内,可引考古发现的河南偃师商城与郑州商城遗址为证。

如上文所述,郑州商城遗址在城南“宫城”的东北部约150米处发现祭祀场所,“在郑州商城内城东北部的北城垣东段内侧,有一片平坦高地,即是一处以立石堆为主体的社祭遗迹,其西南约150米处就是宫室区。”(P55)郑州的商城,地处王畿范畴之内,是商王血缘最亲的子族聚居地,足以类比商王“祭祷”体制与格局。150米的距离,说明殷人“乡”概念的地理范畴其实很小,所指的“卿”(助祭者)应该来源于“城北”的、与“宫区”贵族有较亲密血缘关系的“士”级层面的“小贵族”(邑人)阶层。另外,从郑州商城的“祭祷之处”可知,它实际上就是近郊的“大石社”(殷人以大石为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则殷商时期的“乡人裼”,实际上是殷商贵族阶层(与商王血缘亲密的子族)为主体力量的郊社“祭日”活动。

“乡人”一词产生,较早见诸文献记载的,如《论语》与《春秋左传》等,时间已是春秋战国时期。西周以来的乡遂制度,都城与近郊居住的,是统治阶层与贵族及为他们服务的手工业奴隶,而近郊又分成若干‘‘乡”,为统治阶层的“士”一级成员,称为“国人”,“国人”是国君和贵族在政治与军事上主要支柱,参与讨论国家大事与充当军事主力,并要交纳军赋。在“乡”之外的广大地区,又有野、鄙、遂,人群统称为“庶人”或“野人”。因此,在西周以来的乡遂制度体系下的“国人”,可视为承续殷商旧俗的“乡人”体系。然而,“(《论语》)据历来学者的考定,这是曾子的门人记的,已当战国的初期了。”而《春秋左传》,如果抛开刘歆析附《春秋》经文的伪书论,产生的年代也应当在战国中后期以后。所以,“乡人”一词较早见诸文献的记载,已经具有被士大夫阶层文人广泛地接受与认同的内涵意义,最迟不过战国初期的《论语》成书年代。说明“乡”与“乡人”概念,是在西周开始直至春秋时代建立的一套乡遂体制运行中,历经较漫长时期的沉淀而逐渐稳定与成熟的。因此,“乡人裼”这则史料所包括的内涵,在历经殷商贵族层面,至西周贵族中下层,及战国中后期以后的平民阶层,其人物主体意义发生本质性的转变。

雨祭范文第5篇

【关于春分节气的谚语】

描写昼夜等长的,如: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根据春分晴雨预示后期天气及年景的有: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春分无雨到清明”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

“春分降雪春播寒”

“春分无雨划耕田”

“春分有雨是丰年”

根据冷暖预示后期天气的有:

“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春分不冷清明冷”

“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根据风来预示后期天气的有:

“春分西风多阴雨”

“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春分大风夏至雨”

“春分南风,先雨后旱”

“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春分时节农业谚语

春分与秋分表示昼夜平分。这两天昼夜相等,古时统称为日夜分。这两个节气又正处在立春与立夏、立秋与立冬之间,把春季与秋季各一分两半,因此也有据此来解释春分和秋分的。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也。”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

春分亦是传统节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明代山东淄川于是日栽植树木,作春酒、酿酷。《文水县志》载:“春分日,酿酒拌酷,移花接木。”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明确说明春分祭祀大礼,只有在宫中词庙由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于是日致祭宗祠,而普通人家是没有资格的。有些少数民族也有过春分节的习俗:如云南鹤庆一带的白族,是日中午举行“赛会”,各家将头年收割的稻谷、包谷、小麦、蚕豆及各种瓜果,拿来互相评比,并交流生产经验等。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气温回升较快。华北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则已是一派暮春景象。从气候规律上,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而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就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注意防御晚霜冻害;南方则需要搞好排涝防渍工作。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也要注意在冷空气来临时浸种催芽,冷空气结束时抢晴播种。群众经验说:“冷尾暖头,下秧不愁。”春分最大的物候变化便是柳叶完全舒展开了。

“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春分也是植树造林的极好时机,古诗就有“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之句,因此3月12日才会定为植树节。

雨祭范文第6篇

2、人间四月天,怀人最清明。细雨亦多情,淅沥常不停。何须舟车劳,围跪在坟茔。缅怀先烈志,追慕先贤品。感念先人恩,短信亦传情。

3、清爽的杨柳风,温润的清明雨,柔嫩的阳春草,懵懂的早醒虫。携晓风微雨虫鸣上路吧!这里搭载了你最为深切的怀念!清明节安好!

4、清明至,祭先祖;携家人,去扫墓;缅怀意,深情诉;人生路,莫停步;勤梳理,多回顾;平常心,把握住;柳色新,春莫负;多保重,情如故。清明节快乐!

5、清明赠你清山清风清泉,愿清神清爽清闲;赠你明窗明水明月,愿明朗明理明媚;赠你清水清石清天,愿清声清气清韵;赠你明珠明灯明镜,愿明眸明晰明艳!

6、清明愿你:耳清山清精神清,目明音明志向明,风清玉清泉水清,月明水明心境明,石清池清气度清,镜明珠明态度明,树清云清神韵清,天明光明前途!

7、清明雨是我的泪水,清明的风筝是我的思念;就让风筝飞向天堂,它会带着我的思念温暖你的灵魂;就让雨水回归故土,它会带着我的祝福滋润你的心田!

8、清明雨纷万物苏,阳光明媚踏青游,苦恼伤情随风散,放松心情精神抖,相思伤痛渐变浅,幸福生活围你转,清明节短信祝福,祝你平安保体健。

雨祭范文第7篇

2、上坟烧纸慎用火,别因祭祖遭横祸。

3、讲文明,树新风,文明祭奠!

4、清明上坟莫烧纸,栽花种树祭故人。

5、清明祭先祖不忘前人泽被,慎火护山林常使后人蒙荫。

6、清明祭奠做文明人,只送鲜花纸不焚。

7、烟火污染环境,鲜花环保芬芳。

8、关爱生命,文明祭祖。

9、搞好森林防火、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

10、上坟不烧纸,献花表哀思。文明搞祭祀,无火过清明。

12、清明时节雨纷纷,网上行人欲断魂。博客片语寄相思,逝者已斯生者思。

13、平安清明,安全第一。

15、鲜花祭故人,春雨现哀思。

16、清明祭奠先人,不忘环保消防。

17、清明时节泪花飞,祭奠香炉烟雨忙。手捧礼花献英雄,焚烧断魂燃灵堂。

18、我邀天弓发雪箭,千丈白绫祭亡魂。

19、清明时节寄哀思,鲜花一朵告天知。

20、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祭奠先人,骨肉情深;鲜花一朵,告慰亲人,改变陋习,祖先欢欣。

21、鲜花祭故人,思念之意存于心。莫把纸来焚,环保健康文明人。

22、森林有限要靠大家珍惜、野火无情需防患于未然。

23、纸焚寄思深,空林欲断魂。

24、烧香烧纸皆陋习,文明祭祀应牢记。

25、情系家祖熊似火,此火非彼火;心念林木深似海,此海非彼海!

26、物燥风大,上坟莫烧纸;怀亲念友,献花寄哀思!

27、纸火危险,祭祀在心!

28、清明时节祭祖坟,鲜花百绫告天灵。忧心之时莫玩火,注意环保与文明。

29、清明时节寄哀思,花香袅袅故人知。烧纸旧习莫仿效,文明上坟好风气。

30、清明拜祭你先人,青山园里绿茵菌。劝君爱惜祖先地,莫留星火把它焚。

31、留得青山埋宗骨,慎用火烛祭先人。

32、祭祖宗多怀念做孝子,爱子孙保环境好老子。

33、先人坟前怎放无情烟火,我等思亲清明听风听雨。

34、清明时节寄哀思,花香袅袅故人知。烧纸旧习莫仿效,文明上坟好风气。

35、追忆亲人,寄托哀思!文明祭祀,平安清明!

36、清明时节寄亲人,默哀三分告亡灵。

37、星火可毁千顷绿、警惕呵护万亩林。

38、违规用火隐患大、责任不小害全家。

雨祭范文第8篇

寒梅扶指,乱红片片,残叶凋零,寒风轻卷,冷月盈人,碎蒙心宇;青色烟雨水幽幽,白梨菁华祭残残,夜半金陵灯枯影,落落幽幽捣寒衣,轻舞梦境,碎点寒烟。

碧影潺潺呢喃语,落花流水自飘零,浅祭隔岸灯火猩红,扶影弄月,品茗生香,逐一生三世滚滚滚红尘,鸿半卷流离岁月,终难敌是"一生三世寻寻觅觅,半卷书云冷冷清清",彼岸摇迟暮,疏月弄清影,青玉研砚墨,素卷生残香,心锁红尘,御风入宫阙,孤寂一生,青影相随,伴一世婵娟。

断玉残案,疏影横斜,青影摇摇,浊了夜半鸿音,寒风啸啸瘦了孤影,此宵残夜,此宵残章,此宵残影,怎敌夜潇水寒,独饮清风寒月,浅游残章疏影,红尘纵马一生,寒沙冷月驰骋,难敌浮生一世清寒,回首处,经年往矣,落得青玉破碎,白梨凋零,难回烟雨,句句难安。

何时?何地?何因?何果?为何越了这一世的清秋流年,在繁华流水的浊世里,泪眼诘问苍天,一世清贫何安?浅度红尘何果?流年清幽,暗渡字羽,终敌不过繁华逝去月如水,浮梦一生水幽幽,素颜憔悴,青丝在岁月的断章里,被伏青成一世苍白,月满西楼苍白影,碧曲幽幽祭<安魂>。

月影横斜水清浅,莲香幽幽月独白,月下独酌,三杯两盏淡酒,却惹得断肠之人,对月成空,抒一段颠沛流离的怀想,晓风残月处,清雨凉凉,碧音幽幽,怎道是难生相思愁苦之情,幻化尘羽,素雨残轩,心宇处,落花成一片花冢,梧桐终凋零,幻化为一世的霓裳羽衣,深葬愁思,心呓,滂沱綦美,难诉苍凉,何年何月,何生何世?花落心轩,落祭金锁,任它地老天荒,终是心宇孤寂空陋室,无人诉说,否,何人道也?惧世,独守清寒。

断桥残雪乌篷处,十指扣弦曲生成,悲凉凄切恫苍天,终落得曲落梵音,难寻凄露残羽,临宫阙,躲凄寒,缘起缘灭,缘生缘逝,何人可等,何人可诉?纵使冬日日暖,轻跌指尖,留下今生的一缕心安之意,可梦终醒,流年暗渡,繁华终逝去,瞬息如斯,薄命如斯,终是难敌。

昨日之日,物以成非,红尘里的人儿,难逃这一江春水东逝去,素颜香减,昔日的红墙素瓦,终被岁月雕刻成一座斑驳的孤城,昔日的菩提花开,终是被寒风冷月瘦成青影,瘦成孤零,一世红尘有梦,挥毫泼墨,字句成灰,茗香袅袅,终难敌岁月清寒,怎又能耐一世愁苦,何人诉说?何人能解?

浮梦幽幽一世残,素笔款款忆心兰。

萧瑟琴曲鸢梦碎,难诉愁苦心难安。

白梨素雪三千尺,断桥乌篷残音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