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宴席座次

宴席座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宴席座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宴席座次范文第1篇

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千百年的演进,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

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古代的饮食礼仪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而现代饮食礼仪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了。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然后入座:这个“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

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右手边为3、5、7。

宴席座次范文第2篇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在这自古为礼仪之邦,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古代的饮食礼仪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而现代饮食礼仪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了。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然后入座:这个“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

而随着中西方交流日益频繁,了解一些西餐餐饮礼仪,也将会有利于我们在工作中顺利地开展外交活动、生活中避免可能会遭遇的尴尬。

下面就我所知道有一些方面与你共享一下:

不少人在吃西餐时,都会担心“失礼”。其实,所谓餐桌礼仪是为了让餐膳可以不受阻碍和破坏,而得以顺利流畅地进行的实用守则。谨记“整齐、清洁和保持安静”三项原则便可无往而不利。

一、宴会礼仪

(1)在当你应邀赴宴时,你对同桌进餐的人和餐桌上的谈话,大概要比对饮食要更感兴趣。因此进餐时,应该尽可能地少一些声响,少一些动作。

(2)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时,你也就可以拿起你的餐巾,放在腿上。有时餐巾中包有一只小面包;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把它取也,放在旁边的小碟上。

(3)餐巾如果很大,就双叠着放在腿上;如果很小,就全部打开。千万别将餐巾别在领上或背心上,也不要在手中乱揉。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或脏物。千万别用它来擦刀叉或碗碟。

(4)正餐通常从汤开始。在你座前最大的一把匙就是汤匙,它就在你的右边的盘子旁边。不要错用放在桌子中间的那把匙子,因为那可能是取蔬菜可果酱用的。

(5)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后才开始。她不会像中国习惯那样,请你先吃。当她拿起匙或叉时,那就意味着大家也可以那样做了。

(6)如果有鱼这道菜的话,它多半在汤以后送上,桌上可能有鱼的一把专用叉子,它也可能与吃肉的叉子相似,通常要小一些,总之,鱼叉放在肉叉的外侧离盘较远的一侧。

(7)通常在鱼上桌之前,鱼骨早就剔净了,如果你吃的那块鱼还有刺的话,你可以左手拿着面包卷,或一块面包,右手拿着刀子,把刺拨开。

(8)如果嘴里有了一根刺,就应悄悄地,尽可能不引起注意地用手指将它取出,放在盘子边沿上,别放在桌上,或扔在地下。

此外,我对法国餐桌礼仪的忌讳有些了解,如后:

二、法国餐桌礼仪七忌

答应对方的邀请后如果临时有事要迟到甚至取消约会,必须事先通知对方。赴会时稍迟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过15分钟便会给对方不重视约会的坏印象。在点菜时自己应选定想吃的食物,如果看遍菜牌也没有头绪的话,可请侍应为你推荐餐厅的招牌菜,但要给明确的表示,如想吃海鲜、不吃红肉等,切记事事拿不定主意,只懂说“是但(随便也罢)”的人只会为同台客人添加麻烦。用餐要注意的细节甚多,但其实大部分也是日常的礼仪,只要保持冷静,不做大动作,不出声响或阻碍别人用餐的话已算合格。

1、使用餐具最基本的原则是由外至内,完成一道菜后侍奉收去该份餐具,按需要或会补上另一套刀叉。

2、吃肉类时(如牛扒)应从角落开始切,吃完一块再切下一块。遇到不吃的部分或配菜,只需将它移到碟边。

3、如嘴里有东西要吐出来,应将叉子递到嘴边接出,或以手指取出,再移到碟子边沿。整个过程要尽量不要引别人注意,之后自然地用餐便可。

4、遇到豆类或饭一类的配菜,可以左手握叉平放碟上,叉尖向上,再以刀子将豆类或饭轻拨到叉子上便可。若需要调味料但伸手又取不到,可要求对方递给你,千万不要站起来俯前去取。

5、吃完抹手抹嘴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仪态用餐巾的一角轻轻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便可。

6、就算凳子多舒服,坐姿都应该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面。进食时身体可略向前靠,两臂应紧贴身体,以免撞到隔壁。

7、吃完每碟菜之后,如将刀叉四边放,又或者打交叉乱放,非常难看。正确方法是将刀叉并排放在碟上,叉齿朝上

人生一世,必须交际;社会进步,要求交际;进行交际,需要规则。所谓礼仪,即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是人际交往的行为秩序,其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国别性。随着国际交融的普势化,礼仪日益显现其普认性特质。这也是人类文明时代性特征。

宴席座次范文第3篇

早在三代时,人们即于宴饮活动中明确了席位的尊卑问题。在非宴饮场合中,古人以右为尊,如“右姓”“右族”即指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右职即指要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注:“秦汉以前右为上。”《汉书·诸侯王表序》颜师古注:“汉时依上古法,朝廷之列以右为尊。”然日常起居(包括宴饮活动)则以左为尊,“丧尚右,右,阴也;吉尚左,左,阳也”(《礼记·檀弓》郑注),“男子行左,女子行右”(《荀子·号令》)。设酒者,其左边即为尊席,“尊者以酌者之左为上尊”(《礼记·少仪》),常言所谓“虚左以待”,就是指空着左边位置以待宾客的意思。《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的座次安排则颇有趣味:“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依礼而论,项羽留沛公饮酒,刘邦为客,应东向位。但项羽自己“东向坐”,傲然居于最尊之位,且项伯、范增补居尊位,刘邦、张良卑居其后,项羽之霸气跃然纸上。另据《后汉书·明帝纪》载,明帝宴于桓荣府,以荣坐向,自持弟子礼,其余座次以尊卑顺序为南向、北向和西向。如此座制,至今犹有影迹。

宴饮者的尊卑等级,除了通过坐席方位之不同而加以区别外,设置专席也是“定上下明贵贱”的重要标志。在宴饮过程中转席之礼也是一项重要的座制内容。尊者必设专席,这在三代之时未成风尚,然进入秦汉后,人们对此颇为重视,尤其是宫廷之宴,帝王、皇后皆布专席。《后汉书·王常传》在叙述皇上宴请群臣之事时云:“王常为横野大将军,位次与诸将绝席。”可见王常在聚宴场合中有专席地位。东汉时,为了提高尚书令、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决策和监察官员的地位,自建武元年起,在包括宫宴在内的君臣聚会活动中,皆为他们设专席而坐,故京师号为“三独座”。

唐代以前尚无桌椅,置酒筵于席上,大家盘腿或跪坐进食。宴饮之时,因席地而坐,故登堂必须脱履,以免弄脏席子;非但如此,即便脱鞋之举亦不可在台阶上进行,所谓“屦不上于堂,解屦不敢当阶”(《礼记·曲礼》),正是此意。如果陪侍国君宴饮,则莫说鞋子,就连袜子也要脱。公元前470年,“卫侯出奔宋。卫侯为灵台于藉圃,与诸大夫饮酒焉。”可见,古筵席座制是食礼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明确尊卑等级的一种重要手段。隋唐后,桌椅出现并迅速普及,人们改席地而坐为垂足而坐。但宴饮座制的朝向未变。时至今天,座制礼仪的等级色彩已消失,繁杂的座制细节也有不少被简化。但必要的礼节、礼貌在今天的宴会上仍被人们重视,如在师长和女宾面前姿态要端庄,敬酒时双方都避席互敬等。此外,今天的宴会座次安排也有些变化,一般宴席用的是八仙桌或圆桌,重要客人往往都安排于面朝门的席位,主人面对客人落座,如此安排是从古时演化而来。至于入室脱履,这种习俗仍在日本和朝鲜保留着。

那么是谁制定了就餐时的这些礼仪和规矩呢?史书上说的“周公制礼作乐”,就是指辅佐周成王管理国家的周公旦,为了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加强对分封诸侯的控制。他从政治到文化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这是把宗法制和等级制结合起来而制订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等等方面的礼仪。饮食既是人们一天也离不开的行为,所以《周礼》对饮食方面也规定了很多礼仪。因此我们得知这些礼仪是由来已久的。

殷、周时,人们崇鬼神好祭祀,所以甲骨文中有许多的祭典名称。像衣祭、翌祭、侑祭、御祭等等都是。祭祀,得有祭品表示心意。祭品和盛祭品的礼器便随之产生。古代最隆重的祭祀食品是牛、羊、猪三牲组成的“太宰”,其次是羊、猪组成的“少宰”。这是祭天神和祖宗用的。如果单祭田神,祈求丰收,一只猪蹄便可以了;如果单祭战神,确保胜利,一只狗也就行了。至于礼器,有樽、俎、笾、豆、登等。每逢大祭,奏乐唱诗,十分隆重。礼仪结束后,凡国祭,君主必须将祭品分赐大臣享用,凡家祭,亲属朋友就一起将祭品吃掉。它已是具有一定规格的社会交往和宴会聚餐的萌芽。至于“飨”这种平时的宴乐并无一定的名目,仅称飨。但到了“祭礼、尚施,事鬼神敬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的西周,周公旦就将殷人祭祀中的宴乐改变过来,订出许多为活人而设的宴会礼仪,其名目有“乡饮酒礼”“大射礼”“婚礼”“公食大夫礼”“燕礼”(燕礼即周王飨燕四方宾客的宴会)等等,并且立为国家的礼仪制度。据说,这是周公看到殷人宴饮无时,挥霍无度,“胜而”的弊病,想加以节制而制订的。后来的各个朝代对其绝大部分都沿袭下来,被取消的不多,可见周公饮宴礼仪的影响是颇为深远的。

周公制订的筵宴礼仪很多。《周礼》记载:“设筵之法,先设者皆言筵,后加者曰席。”孙诒让《周礼正义》:“筵长席短,筵铺陈于下,席在上,为人所坐笈。”“筵席”二字,开始是坐具的总称。因为古代没有桌子,进食的时候,大家都席地坐在筵席之上,酒食菜肴自然置于筵席之间,故《诗经》有“肆筵设席”之说。“筵席”二字就是有了酒馔的含义。

饮食宴会旧时简称饮宴,饮宴作为饶有风趣的一种进餐方式,是人们饮食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宴会活动,在饮食风俗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什么叫“宴”?各种辞书对“宴”一词的注释,除了与饮食关系不大的“安逸”“乐”两个义项外,与饮食活动挂钩的第三个义项都做“以酒食款待宾客”解。另外还有人说:“宴是以社交为目的的进餐活动”。上述两种解释都算抓住了饮宴的主要特征,但似乎都欠完满。例如我国历史上有一种“家宴”,指的是那些富裕的大家庭,因人口众多,成员辈份、关系复杂,祖孙、叔侄、兄弟、姊妹、妯娌等人,平时不在一起进餐,遇有节日或其他原因,家长决定备办丰盛的酒肴,合家欢聚一堂饮宴取乐。这种宴会并不一定有外来宾客。它虽然有促进全家团结和睦的作用,但不能称为社交活动。另外还有一些饮宴活动,例如志同道合的文人骚客举行的“文酒会”等,虽然有主有宾,但其主要目的往往不在于社交,而另有其他主题。

宴席座次范文第4篇

有一天,郑振铎闲极无事,独自跑去看电影《风流寡妇》。从头到尾,就记住了一句台词:“有多少次,我是饿着肚子从晚餐席上跑开了。”

经常赴宴的人,肯定都有这种感受。宴会场所很高档,餐具很高档,甚至客人也很高档,菜肴自不必说,鱼翅鲍鱼,山珍海味,但就是吃不香,也吃不饱,回家后,没准还得来碗泡面。

所以,看文人写吃喝,多是对美味小吃、故乡风味的夸赞,少有对大宴的描述。那大宴,是在是吃得累。其实不仅是文人,就算皇上皇后也是一样。为了证明这点,台湾作家高阳找出了咸丰十一年十月初九慈禧晚餐的菜单,他发现,很多菜都是重复的,比如十六道菜中,鸭肉就有六道,鸡肉五道。下午3时30分就开饭了,这么吃,想必是没什么胃口的。

比慈禧更惨的是光绪,据说每天吃饭,都是摆样子,那些饭菜,今天摆过,明天再摆,摆臭了为止,自己随便找点别的填补。所谓钟鸣鼎食,其实也不过如此。

有一幅名画,叫做《韩熙载夜宴图》,画的是五代十国宰相韩熙载请客吃饭的景象。大家都说,这画显示了贵族奢华的晚宴,多么多么靡费。不过,韩熙载靡费的可真不是吃的,他靡费的是家具和歌舞。有人仔细看过那张画,虽然人物众多,大家又做欣欣然状,但桌子上,只有四碟四碗,能看清楚的吃的,只有柿子,和类似糯米团之类的东西。

其实,在宋朝以前,吃宴席是很辛苦的。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没有椅子凳子。大家吃饭,主人坐在榻上,客人可就得席地而坐了,要是和长辈皇上吃饭,没准还得跪着。宋朝前后,椅子凳子开始普及,有由床榻简化而来的硬椅子,也有折叠椅子,和现在折叠椅惟一的区别,就是把不锈钢管换成木头条,坐面不是塑料海绵,而是绳子布带(就是马扎带靠背)。因为可以折叠挟带,用的时候打开,四足相交,所以又叫做交椅。水泊梁山论资排辈,谁坐第几把交椅,不是蒙虎皮的大椅子,而是――折叠椅。

椅子普及,请客吃饭才算方便多了,所以宋朝的餐饮业火呢,明朝就更铺排了。不用盘腿不用跪,吃着才好受吧?

吃饭不舒服,除了家具之外,还有个原因,就是规矩多。中国古代贵族吃饭,很讲究规矩,因为当时请客摆酒,主要是为了祭祀。不过越往后流传,就越离谱。比如客来要敬茶敬酒也就罢了,甚至桌席规格也要与客人地位相称,各桌上餐具不一样,菜数不一样,内容也不一样,就是为了分出人的层次差异来。长幼尊卑、亲疏远近,搞得一清二楚,真不知道是排座次还是吃饭。清朝叶梦珠在《阅世篇宴会》中说,入席前要先敬酒,之后才能入座,大家按身份从左到右坐好,还要说客气话,作揖,这才能坐下。想必这样的饭是吃不香的。

北宋年间,有一位大将军韩琦,就在酒席上为了规矩闹过脾气。韩琦是哪位呢?他与范仲淹一起防守边疆,与西夏作战,所以有“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吓破胆”之说。韩琦后来入相,请客应酬,正式的酒席上有个专职司仪,叫“白席人”。韩琦拿起荔枝,白席人就喊:“韩资政吃荔枝了,请大家同吃荔枝。”韩琦心里烦,心说我偏不吃,把荔枝放下,结果白席人又喊:“韩资政不吃荔枝了,大家都放下吧。”生生把韩琦给气乐了。

高阳考证,白席人这种讨厌的角色一直持续到清朝还有。他们主要的工作是清点红包,按客人送礼物的数量,给安排吃食。比如上鸭子的时候,就会高喊:“下面鸭子上来了,送钱五百文以下者请退席。”

现在的商务宴请,也很少有好吃的。特别是一些四星五星的酒店,收费很高,却并不可口,那么好的食材,做出来比单位食堂好点有限。很多人不知道其中奥妙,还以为是自己宴席吃多了,吃不出味道呢,其实不然。我有个朋友曾经做过商务宴请公司,专门安排酒宴的。他告诉我,商务宴请地点一定要好,价钱一定要贵,以显示对客人的礼貌与重视,显示主人的身份。但一定不能安排过于好吃的菜肴,因为吃的一好,人们的注意力就不自觉地转移到吃上,正事不好谈了,主宾还都尴尬。

宴席座次范文第5篇

西方顺序礼仪常识之上菜

1、头盘

西餐的第一道菜是头盘,也称为开胃品。开胃品的内容一般有冷头盘或热头盘之分,常见的品种有鱼子酱、鹅肝酱、熏鲑鱼、鸡尾杯、奶油鸡酥盒、焗蜗牛等。因为是要开胃,所以开胃菜一般都具有特色风味,味道以咸和酸为主,而且数量较少,质量较高。

2、汤

与中餐有极大不同的是,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汤。西餐的汤大致可分为清汤奶油汤、蔬菜汤和冷汤等4类。品种有牛尾清汤、各式奶油汤、海鲜汤、美式蛤蜊周打汤、意式蔬菜汤、俄式罗宋汤、法式局葱头汤。冷汤的品种较少,有德式冷汤、俄式冷汤等。

3、副菜

鱼类菜肴一般作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称为副菜。品种包括各种淡、海水鱼类、贝类及软体动物类。通常水产类菜肴与蛋类、面包类、酥盒菜肴品均称为副菜。因为鱼类等菜肴的肉质鲜嫩,比较容易消化,所以放在肉类菜肴的前面,叫法上也和肉类菜肴主菜有区别。西餐吃鱼菜肴讲究使用专用的调味汁,品种有靼汁、荷兰汁、酒店汁、白奶油汁、大主教汁、美国汁和水手鱼汁等。

4、主菜

肉、禽类菜肴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称为主菜。肉类菜肴的原料取自牛、羊猪、小牛仔等各个部位的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牛排按其部位又可分为沙朗牛排(也称西冷牛排)、菲利牛排、“T”骨型牛排、薄牛排等。其烹调方法常用烤、煎、铁扒等。肉类菜肴配用的调味汁主要有西班牙汁、浓烧汁精、靡菇汁、白尼斯汁等。

食类菜肴的原料取自鸡、鸭、鹅,通常将兔肉和鹿肉等野味也归入禽类菜肴禽类菜肴品种最多的是鸡,有山鸡、火鸡、竹鸡、可煮、可炸、可烤、可焖,主要的调味汁有黄肉汁、咖喱汁、奶油汁等。

5、蔬菜类菜肴

蔬菜类菜肴可以安排在肉类菜肴之后,也可以与肉类菜肴同时上桌,所以可以算为一道菜,或称之为一种配菜。蔬菜类菜肴在西餐中称为沙拉。与主菜同时服务的沙拉,称为生蔬菜沙拉,一般用生菜、西红柿、黄瓜、芦笋等制作。沙拉的主要调味汁有醋油汁、法国汁、干岛汁、奶酪沙拉汁等。

6、甜品

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后食用的,可以算做是第六道菜。从真正意义上讲,它包括所有主菜后的食物,如布丁、煎饼、冰淇淋、奶酪、水果等等。

7、咖啡、茶

西餐的最后一道是上饮料,咖啡或茶。饮咖啡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茶一般要加香桃片和糖。

相关内容:西方餐桌礼仪

座位安排

女士优先。在排定西餐座次时,主位请女主人就座,而男主人位居第二位。

以右为尊。在排定座次时,以右为尊。

面门为上。面对正门者为上座,背对正门者为下座。

交叉排列。男女交叉排列,生人与熟人交叉排列。

美国餐桌礼仪从入座,拿取餐巾、开动、取用餐具、离席,皆有自成一套的规矩,而其中座次与餐具安排,主人会于餐前准备妥当,无需费心。但应熟悉餐具使用顺序及位置功能,以免拿错。

女主人宣布晚宴就绪后,男主人引领着客人依次入座,而女主人则走在最后面。有些细心的主人尚会在餐桌上放置姓名卡,以表示座次,若没有此项安排,则其原则如下

座次安排以男女分隔而坐为原则。男主客优先入坐,其位置在女主人右边,而女主客则在男主人右边。其他夫妇则以对角方式而坐。男女夫妇分坐显示出美式宴会之开放与活泼,期望借由宴席上座次的安排,增进彼此间之熟稔,并使用餐话题多样化,气氛和乐。

入坐原则系客先入坐,长者较年轻者先入坐,已婚较未婚先入坐,陌生人较熟识客人或家人先入坐。

餐具的摆设

大致上,摆在中央的称为摆饰盘,用来装一般料理。

餐巾一般是置于装饰盘的上面或左。

盘子旁边摆刀、叉、汤匙等。依用餐顺序:前菜、汤、料理、鱼类、肉类、视所需由外而内取用。

左手边是面包盘和奶油刀,装饰盘对面则放咖啡或吃点心所用的小汤匙和刀叉。

餐具之取用系由外而内。但有一例外,即当沙拉与主菜同时上桌时,沙拉所需使用之刀叉乃放在最靠餐盘的位置,即主菜刀叉的内侧。沙拉盘则在主菜所用之刀叉之左方。(主菜叉子位置在餐盘左方、餐盘右方为主菜刀子)。

如没有沙拉盘摆于桌面,则沙拉用之刀叉会随沙拉上桌一并送上。另一例外,即吃蚝(oyster)所用之叉子在餐盘右方餐具的最外侧,汤匙的位置在所有刀子的右方,最外者为喝汤用,介于刀及汤匙间之小匙,则为吃甜点(dessert)之用。而甜点叉则在餐盘最左方。但平常为避免混淆,则会将吃甜点所需之餐具置于餐盘上方,以示区别。

坐定后必须注意女主人的暗示。当女主人打开餐巾,放在膝上表示开动,女主人将餐巾取下放在桌上则表示餐宴完毕。即使已填满肚子,也应继续进餐,到餐会结束。餐巾正确的位置应放在膝上,而非夹在衣领或衣带间。用完餐巾应稀松放在餐盘之左方,如餐盘已移走,则放在正中央,切勿将之揉成一团。餐巾的用途乃揩嘴之手,尤其是喝饮料前最好能揩一下嘴,以免杯子尽是油渍。餐巾不可用来当桌布,擦去桌巾的污渍。如不小心弄脏了桌巾,应向主人道歉。

餐具取用由外而内,切用时或以法式之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边切边用。或为英美式,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切好,改以右手拿叉取用。美国较偏好后者,但法式亦为美国人所接受。谈话间有肢体表情或传菜时,应将刀叉放下,不可持刀叉于空中挥动。刀叉用完后应横放于在餐盘中央,而非盘边,或餐桌上,放置方式刀口朝己,叉口朝左,以便取走之安全性。餐盘用完后,不应往外推,留在原处即可。

右上角会摆设玻璃杯类的餐具:

最大的是装水用的高脚杯。

次大的是红葡萄酒所用的。

略瘦长的玻璃杯是白葡萄酒所用。

视情况也会摆上香槟或雪莉酒所用的玻璃杯。

刀叉的使用方法

拿刀叉的手是固定的,右手拿刀,左手拿叉。

拿刀的手的食指,压着刀叉的背柄来使用,如此才能使力。

叉子不只用来压食物和叉东西而已,也可以用来舀豆子和米饭。

如果用左手拿叉不方便,也可以使用右手,但必须先把刀放下。

用餐中,有事而离席时,必须把刀叉摆成八字型放在餐盘上。

用餐结束后,则是平行的斜放在五点钟位置。

喝汤的礼仪

西式料理用餐时,不能发出声音为一大原则。如果在喝汤时发出声音就是违反礼仪。日本人认为汤是饮料,而西式料理则认为汤是食物,是用来食用而非饮用。

食用装在有双耳的汤杯中时,为了测试汤的冷热程度,可以使用附带的小汤匙先试一口。使用后的小汤匙可以放在靠近身体这一边的底盘上;不可置于汤杯中。试过汤的温度后,可以用双手拿着汤杯耳,把汤杯端到口边直接饮用。至于汤中的食物则可以用汤匙来舀食。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MeishiGongFang

没有汤耳的汤盘,要用大汤匙来舀食。拿汤匙的姿势像握铅笔一样,由内经外侧舀食。由内经外舀食是属英国式;反之则是法国式,日本一般采用英国式。把汤倒入口中时,不可发出声音,然后再用没有残留汤的汤匙,由自己的面前往外舀汤进食。

使用完毕后把汤匙放在靠自己身前的底盘上,或是放在盘中。谨要把汤匙的柄放在右边的原则,而汤匙凹陷的部份必须向上;汤杯与汤盘都是如此。用汤时,不可噘起嘴来用力把汤吹凉。

食用面包的礼仪

放置面包的位置一定是置于主菜的左侧。

如果一开始就有面包,要知道在餐具左侧的面包是属于你的。

涂抹奶油时,要使用个人的奶油刀,如果没有附上奶油刀,则可使用料理用刀。

必须注意不可独占共用的奶油刀。

如果选择的如法国面包一般的面包时:

食用时可用左手拿面包,再用右手把面包撕成小块,然后用左手拿着小面包,而用右手涂抹奶油。要注意的是把面包撕成小块后再涂奶油。

宴席座次范文第6篇

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千百年的演进,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

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古代的饮食礼仪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而现代饮食礼仪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了。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然后入座:这个“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

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右手边为3、5、7。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礼仪是礼节、仪式的统称,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和方式来表现的自律、敬人的完整行为。

西餐是饮食形式的一个类型,通俗地讲,是以吃喝为主题的一种进餐方式。当今人们对吃喝的理解已不只是维持生命的一种手段,而是一种享受,同时也是一种交流方式。

西餐因选材用料、烹饪方式和进餐方式决定了在各方面都要求有一定的基本规则和礼节。为了使宾客都能愉快顺利地用餐,就必须了解其中的规范和道理。在这里需指出的是,这些规则不是一些死板的教条,它是为目的而服务的,而且我们的目的是:享用西餐,当个内行人。

姿态

规范的姿势非常重要,例如,坐姿应保持稳定,不能前后摇摆。可以这样想象:你的背后藏着一只小老鼠,而一只小猫卧在你的膝盖上——应腰板挺直,膝盖放平。无论男女,用餐时跷起二郎腿都是不美观的,而且失礼。众多难堪而令人不快的情景,大都因这类不合时宜之举而造成。应避免的类似举动还有:把腿张成八字形、伸懒腰、松裤带、摇头晃脑、伸展双臂做体操,等等,这些姿势都很失礼,不雅观。

在美国,当一只手用餐时,另一只手可以放在膝盖上。而在欧洲大陆就不同了,两只手都要保留在桌面上。但要注意:不能用手臂支撑身体,靠在桌子上,也不能双手交叉在胸前,只是把手腕轻轻搭在桌上。手指要自然平稳地放在桌上,不可在桌上乱弹或玩耍餐具。

进餐

用餐时,一般右手拿刀或勺,左手拿叉,杯子也用右手来握。身体不要过于接近餐盘,用餐具把食物送到嘴里,而不要把盘、碗端起:谁也不会来抢你盘子里的食物。需注意:

在进汤类食物时,应避免发出向嘴里抽吸的声音,如果汤温较高,可稍等片刻再享用,不可举盘直接倒入口中。

应闭嘴咀嚼食物,口内含有食物时切忌饮用酒等饮料。

食用面包切记:不可用面包来蘸盘子里的汤(特别是有身份或讲究的女士更要避免此种举动);面包要放在专用的小盘里或者桌布上,不应放在你进餐盘的盘边;用黄油抹面包,在一块小的面包上抹上少许黄油,用手掰食用,切勿用刀去切或者用牙去咬;面包只在进汤或头盘菜时食用。

如不想饮用葡萄酒,可以客气地说:“我不喝酒,谢谢。”不要用手盖住杯口。

谈话时,应将刀叉放在盘子上。手里握着刃叉时切勿指手画脚地谈话,也不要将刀叉竖起,这会让人感到“胆战心惊”,而且的确有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危险。

在桌上切勿放肆大笑或大声喧嚷。

忌讳口中或体内发出声响,用餐时或饭后不可打嗝儿、吧唧嘴。

不可在桌上当众化妆、补妆或整理衣饰。

不可用自己的餐具为他人夹菜、舀汤或选取其他食物。

不可毫无掩盖地当众剔牙。

摆台

摆台主要是指餐桌席位的安排和台面的摆设。摆出一桌造型美观的台面,不仅为客人提供一个舒适的就餐场地和一套整洁的用具,而且可为其带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这当然是美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无论是散桌的摆台还是宴会的摆台,大多使用方桌、长桌或圆桌。桌上的摆设和使用的工具大同小异。餐具基本上使用金属餐具,以刀、叉和匙三类为主。因菜肴种类不同,食用方式各异,使用的餐具在形状大小上也有区别。但它们又是如何摆放在桌子上呢?这里我们可以分为两大类:基本摆台和豪华摆台。

价位中低档餐厅

基本摆台:(一道主菜)一把刀、一把叉、一块餐巾(也可用纸巾)、一个杯子。

刀要放在右面,刀刃方向朝左。

叉应放在左面,叉杈向上,刀和叉之间应足够放一个主餐盘,叉和刀底部应离桌边1厘米。

杯子放在刀的正上方,距离约1厘米。有头盘菜时:如有汤菜,汤勺应放在刀的外端;如果头盘菜是沙拉,勺应改为叉。有饭后甜品时:根据甜食种类不同,可以摆放一把叉和一把勺,或者一把刀和一把叉。

高档餐厅

基本摆台:(一道主菜)一把刀、一把叉、面包盘和黄油刀。

一个酒杯和一个水杯:水杯放在刀的正上方约1厘米处,酒杯放在水杯的右下侧。

一个垫盘:有时是为了装饰,放在席位的正中,盘的中心对着椅背中间,盘边离桌边1厘米。

有的餐厅只用餐巾花来代替垫盘。

一块餐巾:根据餐厅的要求,有的追求美观,有的追求实用;有种说法认为,布餐巾尽量不用手去多碰,以保持它的清洁。

讲究和高雅的海鲜餐厅

基本摆台:(一道主菜)一把鱼刀、一把鱼叉、面包盘和黄油刀,一个酒杯和一个水杯,一块餐巾。

一块餐巾

宴席座次范文第7篇

可谓桌桌宴席有历史,道道菜品有故事。

“四四席”:

吃的就是讲究

“四四席” 1919年由博山聚乐村饭庄创建,融入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四面八方”、“对称平衡”的宇宙观和审美观。宴请宾客时,主宾席皆用圆桌,圆桌大都采用方形盘子陈列。一般宴席则用方形八仙桌,方桌多用圆形盘子陈列。诸食客席踞八仙桌,坐大漆木圈椅,两两相对,宾主有序,尊卑自知。显示个四面八方的开头,合出个四红四喜的吉数,品的是味道,要的是感觉。

从中国传统观念上理解,“四”字的含义,多有 “四红四喜”、 “四平八稳” 、“四方宾客”、“四世同堂”、“四乐人生”、“四季来财”等吉祥寓意。因此,“四四席”的叫法也就自然让人们充分地展开联想,把菜品和器皿的数值含义与社会理念进行了丰富的延伸。单就数理而言,八人用餐,“四四”规制恰到好处,少一个则不足,多一个则有余。

如宴请重要客人,也多以配备四押桌、四干果、四鲜果、四蜜饯、四点心为“预席”之仪,不仅以此彰显对客人的尊重,而且符合不使主客空腹饮酒的养生要求。坐席之间专留两个空座以备敬酒之人随时入席敬酒,谓之“敞口席”(少一人为“缺口席”,多一人为“挂角席”),以示待客的隆重与礼数的周全。

“四四席”不仅是单纯的餐饮文化,而且还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融合了当地俚俗的基础上,派生了酒文化、孝义文化、礼仪文化、婚庆文化、师承文化、厨艺文化等丰富内容。“长尊幼卑”、“主客有序” “先干为敬”、“离座敬酒”等传统礼仪规制的约束,以及食客们席间作诗侑酒、逊谢酬答的现场调和,更令“四四席”在燕乐餐饮过程中少了几分粗俗,多了几分优雅。

“四四席”历经百年,传承至今,从无断档,堪称餐饮业的“活化石”。

金瓶梅宴:

重现明代市井美食风韵

《金瓶梅》是一部奇书,在文学史上已有不朽的地位: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也开启了此后以世情风俗为主流的小说创作方向。《金瓶梅》历来被认为是“诲”之书,清代丁耀亢曾说:“一部《金瓶梅》,说了个色字。”实际上,《金瓶梅》对“食”的描写,篇幅和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色”,可以说是一部张扬世俗享乐,市情趣味的巨著。

按照现在的眼光,西门庆表面上至少是一位成功企业家,经营范围涵盖医药、酒楼餐饮、百货等,这位“西门大官人”还十分富有情趣,对生活品位有很高的要求,特别在饮食上十分讲究。粗略统计,《金瓶梅》中列举的食品达280多种,茶有19种,酒24种,提及的饮食行业有20多种。其精细程度,现在看来也是让人惊叹的。比如,仅以蛋的做法,《金瓶梅》中就有摊蛋、煨蛋、洒蛋、糟蛋、蒸蛋、煮蛋等。这些做法至今还盛传不衰。

鲜蒸鲥鱼:西门庆有很多私房菜,有一道是经常在朋友面前和自己的女人面前炫耀的,叫做鲜蒸鲥鱼。鲥鱼“色如银,肉质鲜嫩”,历来都是珍馐,被称为“长江三鲜”之一,也是朝廷贡品。西门庆在阳谷,吃的这种鱼应该是“冰篓覆鱼,冰船运输”十分难得,加上做法细致,味道鲜美,自然值得夸耀,用来宴请朋友、生意上的伙伴,甚至官员也很有面子。《金瓶梅》第52回写到:“桌上摆设许多肴馔,两大盘烧猪肉,两盘烧鸭子,两盘新煎鲜鲥鱼,四碟玫瑰点心,两碟白烧笋鸡,两碟炖烂鸽子雏儿……”

宋蕙莲烧猪头:《金瓶梅》中西门庆家的厨娘宋蕙莲从她的前夫蒋聪那里学得了一手好厨艺,最拿手的烹调绝活是烧猪头,她烧猪头时只需一根柴火,“上下锡古子扣定,那消一个时辰,把个猪头烧的皮脱肉化,香喷喷五味俱全”。这道菜做起来很怪,怪就怪在只用一根柴火就把一个猪头烧得酥香味美。宋惠莲的烧猪头吃起来却也是很怪的,必须像吃烤鸭一样,要配上外带葱、酱和薄饼,这种怪怪的烧猪头入口即化,肥而不腻,有美容养颜的功效,是李瓶儿、潘金莲这些美人爱吃的一道菜。

水浒宴:

美食饕餮间的侠骨柔情

水浒宴以《水浒》传说为蓝本而提炼美食情节,以历史故事为背景而延伸美食效果,通过宴会杯盏的传递而再现当年梁山好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气氛,同时追求席间烹饪的精益求精,让每道菜品都能津津入味。凡是享受过水浒宴的食客,无不被其美酒佳肴所陶醉,其中性情之人,还会产生群英聚会、入寨豪饮的朦胧幻觉。是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豪食者乐“水浒”也。

品尝水浒宴,首先要感受水浒气氛,只要你进入阳谷宾馆的“聚义厅”,就马上会被水浒气息所笼罩:迎面衬景排列刀枪剑戟,寒光凛烁;耳边音乐传递好汉歌曲,旋律激昂。每一位食客的视线和听觉都被水泊梁山所感染,自觉不自觉地步入水浒座次,成为其中一员。

水浒宴使用的是专制餐具,粗陶大碗是其风格特征,杯盘色泽或红或黑,粗中有细,黑里透光,使人一端酒碗,顿生豪饮之气,一动筷箸,更来朵颐之风。其中走菜送盏,几乎每样器皿都临近北宋情调,大到木案托盘,小至调味微盅,均能古朴生辉。

据说水浒宴的菜肴共有108道,象征那108名好汉,还有很多菜品面点,也蕴藏108的数字感应,比如说一盆粉丝炖肉,正好抽出108根粉丝,就连一枚武大郎烧饼上,也均匀地洒着108颗芝麻。看样子,108名好汉的不死神魂和英雄气概,始终萦绕在阳谷周围,也贯穿在美食盛宴的过程之中。

一般来说,品尝水浒宴,头道菜都是大件。鲁菜传统以大件为上,不如此不显规格。过去的好汉们会宴,肯定有大件压席,所以阳谷水浒宴以“七星聚义”为菜名,奉上第一道大菜。按照水寨聚义的规矩,诸位好汉群聚会宴,人均一份,所以阳谷水浒宴采用分餐制,既有大件压场,又能均分自餐,循古而随今,囊括两代文明。

“大块吃肉”,首先要吃“武松牛肉”,当年武松打虎,不仅仅是因为喝了好酒以壮胆气,更在于他吃了好牛肉以增体力,不然那斑额猛虎,来势凶恶,没有强劲体力,怎能将其制服?

吃了“武松牛肉”,还要尝一尝“时迁鸡”。读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时迁偷鸡,引发了梁山好汉们火烧祝家庄的大搏杀,这也是《水浒传》中的重点情节。“时迁鸡”,或以火烧,或以汤炖,用料有差别,风味不相同,能让食客挑选所好。但不管你怎样品尝“时迁鸡”,那种传奇风情始终会缠绕着你的思绪,产生很多联想。

运河风情宴:

运河城市经济繁荣的影子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和兴盛,为聊城提供了一条开放交流的大通道,给聊城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曾把临清、阳谷等地的商业文明推入了鼎盛时期。当时便有“南有苏杭,北有临(清)张(秋)”之说。

宴席座次范文第8篇

座次礼仪

中国饭桌上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如果你是主人,你应该提前到达,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并为来宾引座。如果你是被邀请者,那么就应该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老板出席的话,你应该将老板引至主座,请客户最高级别的坐在主座左侧位置。除非这次招待对象的领导级别非常高。

点菜礼仪

如果时间允许,你应该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并请他们来点菜。当然,作为公务宴请,你会担心预算的问题,因此,要控制预算,你最重要的是要多做饭前功课,选择合适档次的请客地点是比较重

要的,这样客人也能大大领会你的预算。况且一般来说,如果是你来买单,客人也不太好意思点菜,都会让你来作主。如果你的老板也在酒席上,千万不要因为尊重他,或是认为他应酬经验丰富,酒席吃得多,而让他/她来点菜,除非是他/她主动要求。否则,他会觉得不够体面。

如果你是赴宴者,你应该知道,你不该在点菜时太过主动,而是要让主人来点菜。如果对方盛情要求,你可以点一个不太贵、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记得征询一下桌上人的意见,特别是问一下“有没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较喜欢吃什么?”让大家感觉被照顾到了。点菜后,可以请示“我点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几位的口味 ”,“要不要再来点其它的什么”等等。

点菜时,一定要心中有数。点菜时,可根据以下三个规则:

1、看人员组成。一般来说,人均一菜是比较通用的规则。如果是男士较多的餐会可适当加量。

2、看菜肴组合。一般来说,一桌菜最好是有荤有素,有冷有热,尽量做到全面。如果桌上男士多,可多点些荤食,如果女士较多,则可多点几道清淡的蔬菜。

3、看宴请的重要程度。若是普通的商务宴请,平均一道菜在50元到80元左右可以接受。如果这次宴请的对象是比较关键人物,那么则要点上几个够份量的菜,例如龙虾、刀鱼、鲥鱼,再要上规格一点,则是鲍鱼、翅粉等。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点菜时不应该问服务员菜肴的价格,或是讨价还价,这样会让你公司在客户面前显得有点小家子气,而且客户也会觉得不自在。

吃菜礼仪

中国人一般都很讲究吃,同时也很讲究吃相。随着职场礼仪越来越被重视,商务饭桌上的吃和吃相也更加讲究。以下以中餐为例,教你如何在餐桌上有礼有仪,得心应手。

中餐宴席进餐伊始,服务员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脸。上龙虾、鸡、水果时,会送上一只小小水孟,其中飘着拧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饮料,而是洗手用的。洗手时,可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小毛巾擦干。

用餐时要注意文明礼貌。对外宾不要反复劝菜,可向对方介绍中国菜的特点,吃不吃由他。有人喜欢向他人劝菜,甚至为对方夹菜。外宾没这个习惯,你要是一再客气,没准人家会反感:“说过不吃了,你非逼什么?”依此类推,参加外宾举行的宴会,也不要指望主人会反复给你让菜。你要是等别人给自己布菜,那就只好俄肚子。

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而应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客人不能抢在主人前面。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要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决不能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这样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莱吃,或者急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的盘子里。

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莱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这都是粗俗的表现。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天。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进餐过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别人。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用牙签剔牙时,应用手或餐巾掩住嘴。不要让餐具发出任何声响。

用餐结束后,可以用餐巾、餐巾纸或服务员送来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餐后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饱嗝或嗳气;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

喝酒礼仪

俗话说,酒是越喝越厚,但在酒桌上也有很多学问讲究,以下总结了一些酒桌上的你不得不注意的小细节:

1、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酒。敬酒一定要站起来,双手举杯。

2、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3、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4、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

5、记得多给领导或客户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或客户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比如领导甲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甲的人拦下。

6、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自己如果是领导,不要放太低。

7、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8、碰杯,敬酒,要有说词。

9、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了然,不然人家也不会敞开了跟你喝酒。

10、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自己添。

餐桌上的敬酒顺序

1、主人敬主宾。

2、陪客敬主宾。

3、主宾回敬。

4、陪客互敬。

记住:作客绝不能喧宾夺主乱敬酒,那样是很不礼貌,也是很不尊重主人的。

倒茶礼仪

这里所说的倒茶学问既适用于客户来公司拜访,同样也适用于商务餐桌。

首先,茶具要清洁。客人进屋后,先让坐,后备茶。冲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净,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难免沾上灰尘、污垢,更要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如果不管茶具干净不干净,胡乱给客人倒茶,这是不礼貌的表现。人家一看到茶壶、茶杯上的斑斑污迹就反胃,怎么还愿意喝你的茶呢? 现在一般的公司都是一次性杯子,在倒茶前要注意给一次性杯子套上杯托,以免水热烫手,让客人一时无法端杯喝茶。

其次,茶水要适量。先说茶叶,一般要适当。茶叶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冲出的茶没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冲好。再说倒茶,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太满了容易溢出,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湿。不小心,还会烫伤自己或客人的手脚,使宾主都很难为情。当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过杯底就端给客人,会使人觉得是在装模作样,不是诚心实意。

再次,端茶要得法。按照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只要两手不残废,都是用双手给客人端茶的。但是,现在有的年青人不懂得这个规矩,用一只手把茶递给客人了事。双手端茶也要很注意,对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没有杯耳的茶杯倒满茶之后周身滚烫,双手不好接近,有的同志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五指捏住杯口边缘就往客人面前送。这种端茶方法虽然可以防止烫伤事故发生,但很不雅观,也不够卫生。

添茶。如果上司和客户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你要义不容辞地去做。你可以示意服务生来添茶,或让服务生把茶壶留在餐桌上,由你自己亲自来添则更好,这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的时候最好的掩饰办法。当然,添茶的时候要先给上司和客户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

离席礼仪

一般酒会和茶会的时间很长,大约都有在两小时以上。也许逛了几圈,认得一些人后,你很快就想离开了。这时候,中途离席的一些技巧,你不能不了解。

常见一场宴会进行得正热烈的时候,因为有人想离开,而引起众人一哄而散的结果,使主办人急得真跳脚。欲避免这种煞风景的后果,当你要中途离开时,千万别和谈话圈里的每一个人一一告别,只要悄悄地和身边的两、三个人打个招呼,然后离去便可。

中途离开酒会现场,一定要向邀请你来的主人说明、致歉,不可一溜烟便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