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南郭先生的故事

南郭先生的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南郭先生的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南郭先生的故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寓言教学 思维培养

在寓言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文生动的情节构成故事,抽象的概括凝成寓意,一般地说,我们都比较重视引导学生感知故事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但是,由于寓言这种体裁更具哲理性、讽喻性的特点,它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最好的契机。在教学中,抽象概括的思维训练应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中只是让学生在教师安排好的直线思维槽中往前滑,不利于学生思维,特别是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本文仅结合两个实例谈谈在寓言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培养的问题。

一、要加快语言形象的理解,放慢抽象概括的步伐

小学语文教学,自然不能忽视字词句、篇章结构的教学,可是我们有那么多非寓言的课文要完成,高年级寓言的教学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它“明理”的特点,把理性的思维放在首要的位置上。

下面我们来比较两位教师上《滥竽充数》的课堂实录。

A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现在我们看第一段,它交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交代了时间、人物和事情的起因。师:对,齐宣王有个什么特点?生:他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师:正因为这样,南郭先生才能混进来。大家现在默读第二段,看它写了什么内容。生:这段讲南郭先生乘机混进吹竽队。师:谁能描绘一下南郭先生吹竽的样子?生:他使劲鼓着腮帮子,手按着竽的眼(演示动作)。师:为什么“没有出过毛病”?生:因为有三百多人吹竽。师:谁来说说最后两段说的什么。生:说的是齐宣王儿子继位后,喜欢听一个一个吹,南郭先生只好逃了。师:这说明没有本事是没法长久混下去的。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讲一遍这个故事。(略)师:好,现在我来总结这篇寓言的寓意。(略)

B师:刚才我们学了字,读了课文,下面我们对照课文来讨论这么几个问题:1.这篇寓言写了哪些人物,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几个人。2.齐缗王是不是比齐宣王聪明一些?3.南郭先生是不是聪明人,为什么?4.南郭先生逃走后他会怎么办,我们能从他身上得到什么启示?5.类似滥竽充数的事,能不能说一两件?6.这篇课文的寓意是什么?生:这篇课文写了三个人,齐宣王讲排场,很会享受,光吹竽的就有三百人;齐缗王也爱讲排场,讲享受,它并没减少吹竽的人数,只是形式不同,要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先生是个没有本事只会混的人。生:齐缗王并不比齐宣王聪明,他不知道南郭先生在混而让他溜了。师:所以,即使在不知底细的人面前也不能混。 转贴于 生:我认为南郭先生还算是个聪明人,他能抓住机会,能混的时候,装得很像,没出过毛病,齐宣王给了他很高的待遇;不能混的时候就赶紧逃走。师:那么,齐宣王和南郭先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生:南郭先生得靠齐宣王这样的人。师:所以有齐宣王才可能有南郭先生。生:我认为南郭先生是个不聪明的人,混到头来一点本事也没有。师:他是个有小聪明的人,小聪明只能混一时,到不能混时就惨了。生:南郭先生逃走后,可能会接受教训,沉下心来学一门本事,也可能又找别的事混,我想他应该学门本事,因为他并不傻。生:从他身上我认识到,不学本领早晚害了自己,另外要有自知之明,知错就改。

比较两个案例,笔者觉得,就小学高年级而言,A例尽管还有可商榷之处,但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B例或许人们更觉得像语文课,但是这种教法,学生的思维限制太死。另外,有的教师刚让学生接触课文,就提出下面的问题:“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终于败露,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虽然问题点在关键处,但直奔“主题”,没给学生留有更大思维活动空间。

二、要减少教师的判断推理,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有次听一位教师上《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时,有个学生说,地球本是圆的,那个驾车人一直往前,就能到达目的地,完成环球旅行。其他学生都大笑起来,盯着老师等判断,这位教师的应变能力很强,认为这是开拓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的好机会,于是表扬这位同学敢想、会想,然后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一下由“要我想”变成了“我要想”,他们的想、说都比以往放得开。

南郭先生的故事范文第2篇

滥竽充数,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迹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尤其喜欢听300人一起合奏,参加合奏的人都会有奖赏。有个叫南郭先生的人不会吹竽,可他想得到那份奖赏,他想:300人一起合奏,我只要装装样子不出声,国王根本听不出来的。于是他便来到国王跟前,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这个世上最会吹竽的高手,如果您不收我,会后悔莫急的!”齐宣王一听,欣喜万分,如获至宝,从此南郭先生就过起了滥竽充数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流逝,齐宣王的儿子即位了,他只喜欢听独奏,没有真材实学的南郭先生只好连夜逃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终究会露出马脚。

(来源:文章屋网 )

南郭先生的故事范文第3篇

当今世界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全球性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显得更加重要。为适应创新人才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树立全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为主阵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鼓励学生质疑、求异。这是培养创新人才,启迪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

1. 创新之泉的源头——好奇 要想创新之泉永不枯竭,就必须让“好奇”这一源头永无止境。爱因斯坦曾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由此可见,好奇心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少年儿童有着及强的好奇心,但他们需要外界事物的刺激才能进发出来。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创设能引起学生观察和探索的变化情境,要善于提出难度适中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要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孩子们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运用电教媒体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目的。比如学习《回声》一文,上课开始放一段有关“回声”的录像,学生在初步感知了回声后,好奇便接踵而来:这是怎么回事呢?老师趁机提出:大家想不想知道回声是怎样形成的?带着好奇,带头探究,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课文,不仅懂得了有关回声的科学知识,还激发了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因为他们知道大自然中还有无穷无尽的奥秘等着人们去揭示,去破译!

2. 创新之鹰的翅膀——想象 要想孩子们的思绪可以像雄鹰一样在此高空中翱翔,那就让我们帮他们的插上“想象”的翅膀。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更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既要让学生多阅读充满创造想象的神话、童话、科幻故事,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为学生提供创新想象的机会。如:学完《小摄影师》一课,想象小摄影师没有完成给高尔基照相的任务,回到班内会发生什么事?请通过想象写下来,给了学生自由想象的机会,使学生通过教材中生动、形象、具体的语言,由此及彼,浮想联翩,发展了创新思维。再如,教学《鸟的天堂》一文后,安排了拓展延伸的环节,要求学生把想象的鸟的活动姿态剪下来,然后与组内的同学自由结合不同的画面,并进行语言训练;这里的鸟真多,它们生活得真快乐,有的——有的——有的——。这样就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了创新学习的机会。

3. 创新之门的钥匙——质疑 要想打开创新的大门,走进那神圣的殿堂,这就要让学生手中握住“质疑”这把金钥匙。南宋时朱熹与弟子认读书时,说:“读书有疑,有所见,自不容不立论。其不立论者,只有读书不到疑处耳。”有所见就是创新思维,“立论”是确立或发明自己的见解,“有疑”则是必需的前提。人云亦云地对待书本,毫无怀疑地接受前人的成就,是创新所忌讳的。对学生积极主动的质疑,我们应该珍惜。通常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设计一些问题,唤起学生的质疑精神。同时,支持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各抒己见,多角度看问题,就容易推陈出新,活跃思想。如小学生已熟悉了“滥竽充数”这个故事,一般都认为这则故事是批评蒙混作假,没有真才实学的南郭先生。当时我在上完这一课后,让同学们从不同角度来讨论这则故事。有的同学说,宣王用人而不认真考核,给了南郭先生“混大锅饭”的机会,因此是有责任、有错误的;有的同学认为,“竽友”们应该知道南郭先生的底细,但他们不检举,而保持一团和气;有的同学想到,南郭以后怎么了?是换个地方继续蒙混,还是洗心革面,从此追求真才实学……

南郭先生的故事范文第4篇

一、延伸扩展

一般地说,教师上完课,学生就静静地等待老师布置作业,此时,教师巧置疑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使教学过程再起波澜。

例如:《少年闰土》一文,我在总结全文付,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少年时期的闰土是天真可爱、聪明灵活、知识丰富、机智勇敢的。三十年之后,闰土将会变成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由于局限于课文内容,没有结合当时的社会,有的学生说,闰土长大将成为一个种瓜能手;有的说,闰土长大将成为一个大企业家;还有的说,他这样聪明,长大一定会成为一个大科学家。这时,我又启发他们,在当时黑暗的社会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他能变成你们所想像的人吗?学生联系课文中的“忙月的儿子,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从而想像,三十年后的闰土,由于受时建势力的束缚,将会变成一个愚昧的人;有的说,由于家境贫困,没有土地,他也像他父亲那样成为了忙月,受人摆布等。究竟怎样呢?请大家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这样的结尾,将课内学习活动延伸到了课外,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二、回味思考

在结尾时,有意不把问题讲透,留有余地,让学生自己去咀嚼、思考、领悟。

例如:《凡卡》的结尾,没有写出凡卡今后的日子将会怎样,留给读者的只是省略号。在教学时,我提了这样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假如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他会接凡卡回去吗?凡卡的痛苦生活能改变吗?这些问题萦回在学生脑际,可使他们更深刻地去关心凡卡的命运。

又如:《滥竽充数》的结尾,故事虽已结束,但对故事的结果还有探讨、回味的余地。教师这时可引导学生:请同学们根据平时从书上、电视上看到过的有关内容和你的经验去推测,南郭先生后来会怎样做呢?于是学生们议论开了。有的说,南郭先生本性不改,在自己的国家混不下去了,就到别的国家去混了。也有的同学说,南郭先生后悔极了,他于是踏踏实实地在家里练起了吹竽。三年后,他终于成了一个吹竽能手,来到了齐宣工面前,向齐宣王进行忏悔。

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结果,但学生通过讨论,加上了自己的观点,对故事情节。人物进行了分析评价。这样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领悟了文章的内涵。

三、欣赏品评

在课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品评课文,感受课文的立意美、情感美和语言美,可以让学生自由高声地朗读,或低声慢吟,领悟课文的神韵;可以由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再加以画龙点睛式的评点;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到诗情画意之中,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熏陶。

例如:教学《松坊溪的冬天》,可以在阅读总结时,先给学生展示一幅平时松坊溪的美景图,再配上朗读录音教材,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在松坊溪的小石桥上,看到了色彩斑斓的小溪石、溪水以及溪中的倒影,听到哗哗的流水声,感受到南方高山地带小山村的美景;接着再出现第二幅图,画面是雪后松坊溪的美景图,当看到大雪纷飞,银装素裹的松坊溪时,你又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最后说说自己比较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喜欢?

这样的结尾,运用多种手段,把语言形象、画面形象、音乐形象紧密结合起来,使文、曲、意、情融为一体,既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使学生真正地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

四、借鉴模仿

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的形成,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在课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从读学说,从读学写,既是对本课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和强化,又为形成技能打下了基础。

例如:教学《庐山云雾》,在庐山云雾特点学完时,教师可出示以下说话练习:

按下列提纲说一段话一小城的雾,的确是趣味无穷。雾来时();雾去时();雾浓时();雾稀时();时而();时而()。

又如在教学《南泥湾开荒》时,在课堂练习中布置写一段话,按总分的结构:“下课了,

南郭先生的故事范文第5篇

尝试:在实施中我发现,“辩论”――想说爱你不容易。学生一放开,众说纷纭、海阔天空,往往难以收场,花时多而收效少。辩题设置不当则学生无话可说,或是漫无边际,反而弄巧成拙。

如何组织有效的辩论赛?在一次次与同事的探讨中,一次次实践中,我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确定辩题。

一得:教学中依据什么确定辩论题?我们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依据教材内容,还要依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辩论题。那么怎样使论题聚焦呢?我们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紧扣课文的重难点进行辩论

把教学重点、难点的内容作为辩题,应该说是很好的选择。它除了具备其他辩题的效果外,还有利于课堂结构的最佳组合和课文内容的合理安排,使一节课的高峰处在强化重点、突破难点之中。

如《伟大的友谊》一课,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立足生活和事业两方面探究友谊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辩题:

正方――《资本论》署上恩格斯的名字,更能突出他们友谊的伟大。

反方――《资本论》不署恩格斯的名字,更能突出他们友谊的伟大。

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与课外查阅的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观点准备。学生准备后,各抒己见,发言很精彩:

正方:《资本论》是恩格斯与马克思共同完成的,因此,署上两个人的名字更能突出他们友谊的伟大。

反方:恩格斯是无私地帮助马克思,不署名字更能看出他们友谊的伟大。

正方:《资本论》的后半部分基本上是恩格斯完成的,书稿中浸润着他的观点和心血,署上他的名字不过分。

反方:他们两个一直都这样互相帮助,把对方的困难看做是自己的困难,所以不用分你我。

就这样,辩论犹如一个火把,点燃了学生的智慧与热情。在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中,学生更深地走进文本,走进文章主人公的心灵,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

2.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论题展开辩论

文本是沉睡的巨人,辩论因其激烈的竞争氛围,犹如一个强力引擎,能极大地驱动学生深入文本、感悟文本,让文本焕发出鲜活的生命气息。

例如:教学《两块银元》时,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辩论题:“刘司令和邓政委用不用‘赔’孙老汉两块银元?”此题一出,许多同学齐声大喊“不用赔”,也有不少同学认为应该赔,一时讨论得不可开交。我组织学生按照不同观点分成两大阵营,讨论己方的理由,从课文上寻词析句找根据。最终得出“刘司令和邓政委‘赔’孙老汉两块银元,体现了他们爱民如子的品质,也反映了军民鱼水情”。这样,辩论使学生经历文本的过程具有十分强烈的目的性,并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得到了高频度的训练。

3.抓住课文中能产生认识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

由于学生的认识差异和阅读经验不同,在阅读教学进程中,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往往有较大差异。利用这种“差异资源”,是设置辩题的一种好方法。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蔺相如以‘璧上有点小毛病’为由,把已献给秦王的和氏璧要回来,这是不是骗?”这个论题,展开辩论。学生有的说是骗,有的说不是骗,纷纷从文本中找依据陈述自己的理由。富有个性的见解相互碰撞,不仅对蔺相如这个人物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在寻根究底中撞出了创新的火花。

4.于“无疑”处求“疑”,引发学生开展辩论

在看似无疑的地方挖掘疑点,有时候能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如《猫》一课,可在学完全文后设计这样一个辩题:“老舍先生更喜爱大猫还是小猫?”这样在无疑处寻疑,激发学生再度研读课文的兴趣,并在读中揣摩、探究,寻找答案,从细微处寻找论据,提炼出自己需要的论点。这样就使得学生在虚心涵泳、感悟品味、言语交锋中,对文本的情感有了更强的共鸣。

5.多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辩论热情。

小学生学习往往被定势左右,尤其是一些传统的文章,如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从小就听得很熟,等到了学课文时,学生几乎是众口一词,认为老师是老调重弹,学习兴趣不浓。这时候,只要老师稍加引领,指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就能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寓言故事《滥竽充数》时,我总结了南郭先生是一个不讲诚信、弄虚作假、不学无术的人后,问学生:你们都是这样鄙视南郭先生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认为,南郭先生很聪明,他消息灵通,有自知之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辩题――正方:鄙视南郭先生反方:欣赏南郭先生,组织学生从文中找依据,进行辩论。随着辩论的深入,学生越来越感悟到做人的道理,简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

课堂是未知数,教师应有很强的课程意识,抓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随时调整课堂节奏,动态生成辩题,利用学生认识的分歧组织辩论。

在学习《赤壁之战》一课时,有的学生在悄悄地议论:应该给谁记一等功?老师审时度势,决定调整预设,随机组织辩论推进教程。于是设计了辩题:“孙权在赤壁之战的庆功宴上会给谁记一等功?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理由。”学生满怀探求之心研读课文,竭力寻找课文中的蛛丝马迹,为心中的英雄歌功颂德,有的还自发寻找志同道合者,最后形成了“周瑜组”、“黄盖组”进行辩论。这种主动而积极的实践活动,远比教师讲授知识来得深刻。无论学生站在哪个角度上谈这个问题,都要谈到赤壁之战的过程,都要谈到赤壁之战双方胜与负的原因,还要谈到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可贵的是,在自我感悟课文和言语碰撞中,学生产生了许多独特的感悟和创新的火花。

通过课堂辩论,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1)“辩论”落实了读的训练。在课堂上,当学生就课文中的问题进行辩论时,需要从课文中寻找论点,这就促使学生研读课文。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精读”,在读中揣摩、探究,寻找答案,提炼出自己所需的论点,最后再把找到的论点与同学们一起交流,这样就使“读”在辩论式学习中,得到了落实。

2.“辩论”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在辩论式学习中,辩论的主要武器是语言,这种短兵相接、面对面的语言交锋,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围绕问题清晰、连贯、得体地表达观点,对口语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每个同学站在众人面前讲话是一个层次,而站到众人面前敢于辩论、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有条理地反驳别人的观点则是更高的层次。如果说口语表达是一种新的能力的话,那么交际能力则是人的一种重要的智能。从组织辩论来说,班上学生自己分组,合作查找资料,这本身就是一种交际。从辩论的过程来说,论辩过程中的交流、配合发言都是交际的过程。因而辩论式学习还创设了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的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南郭先生的故事范文第6篇

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逐渐趋于成熟,他们越来越看重自身的文化修养,希望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一个有品位的文化人,作为一种外在表现,他们对委婉表达开始产生浓厚兴趣,一方面喜欢听别人委婉表达,想从洞悉别人委婉表达中获得成就感;另一方面又喜欢在可能的时候尝试进行委婉表达,想以此附加话语内涵。高中阶段,学生很容易感受到自身的变化,对自身变化以及变化过程非常敏感,会自觉或不自觉以自己的方式修正自我。高中以前,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较为肤浅模糊,目标虚幻漂浮,行为单纯被动,自我塑造大多依赖别人的指导;到了高中阶段,学生自己想要什么以及想怎样得到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自主性增强,目标与行为选择都明显带有个性特征。这时期的自我塑造虽说仍不可避免受到他人指导的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已大大降低,学生更多地是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塑造自我。

基于对“传统评价”的思考和对“学生成长特征”的认识,我们探索用非传统评价对高中生的语言表达进行评价。非传统评价关注“委婉评价”的运用,重视“过程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由“提示性评价”“展示性评价”“示范性评价”构成,并与语言表达训练联系在一起。学生的语言表达很难一蹴而就,往往需要反复,只有让学生明白自己初始表达中存在什么问题,才有修正表达的可能,才能最终形成符合要求的语言表达。学生“明白”不一定是教师直白告知的,可以是学生从教师的委婉谈话中“悟”出来的。我们安排的语言表达训练包含“语言表达主体训练”“非语言表达主体训练”两类。前者是专为语言表达安排的训练,其主体就是语言表达;后者是为阅读或其他安排的训练,其主体不是语言表达,只是阅读或其他训练需要恰当的语言表达来体现。不论“语言表达主体训练”还是“非语言表达主体训练”都可以按照“初始表达过程评价修正表达”这一基本流程进行。

在实际操作中,语言表达评价可以与语言表达训练单独组合,也可以与语言表达训练交叉组合。如将“表达”和“评价”有关环节分别标记为①初始表达②修正表达③自我评价④展示性评价⑤示范性评价⑥提示性评价,则有以下组合:

(1)①④

(2)①④③

(3)①④③②

(4)①⑤或⑥

(5)①⑤或⑥③

(6)①⑤或⑥③②

(7)①④⑤或⑥

(8)①④⑤或⑥③

(9)①④⑤或⑥③②

(10)①⑤或⑥⑥或⑤

(11)①⑤或⑥⑥或⑤③

(12)①⑤或⑥⑥或⑤③②

下面举例说明“提示性评价”“示范性评价”“展示性评价”(例前标注“1”为初始表达,“2”为修正表达)。

例1:阅读贺铸《南歌子》上片“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回答: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恬静、幽美、充满生机的夏日风光图。”

2.“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池塘边,雨飘疏,风微抚,白鹭伫立枝头,黄鹂婉转歌唱的恬静、幽美、充满生机的夏日风光图。”

这是一个“非表达主体训练”,训练主体是阅读理解。教师不需要直白指出学生初始表达中的缺陷,只需要告知学生答案应该由“时间”“处所”“情景”“特点”四个要素构成,学生便会根据教师的提示对表达作出修正。从本例修正表达可以看出,学生表达状态的改变跟教师的提示性评价关系密切。教师提示语中对学生表达的“不完全认可”显而易见,我们把教师这种委婉评价称为“提示性评价”。

例2:概述寓言故事《孤独的鸟,孤独的树》,并作意义分析。

1.“一只孤独的鸟飞过一棵孤独的树,鸟和树都看出彼此深切的孤独。鸟很想常居于此,并以自己温暖的歌抚慰树的孤独,又怕树嘲笑自己的丑陋。树更想留鸟久栖,并以自己广阔的胸怀包容鸟的孤独,又怕鸟鄙视自己的矮弱。终于,孤独的鸟在沉默中飞离了孤独的树,孤独的树也在沉默中没有挽留孤独的鸟。人生在世,经历困难和挫折出现心灵孤独并不奇怪,摆脱心灵的孤独,需要勇气大胆去‘交流’。不然,只会像那只孤独的鸟、那棵孤独的树一样,永远心灵孤独。”

2.“一只孤独的鸟和一棵孤独的树,都因害怕对方嘲笑鄙视自己的弱点,都没有勇气向对方表示安慰并帮助消除孤独的善意,当然更没有行动,结果是鸟还是孤独的鸟,树还是孤独的树。‘摆脱心灵的孤独需要大胆主动沟通交流’是这个寓言故事揭示的深刻意义。人活在世上,不可能没有孤独。那只孤独的鸟、那棵孤独的树没有勇气大胆向别人敞开心扉,主动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孤独,主动去寻求别人的安慰与帮助;也没有勇气大胆走进别人的心扉,主动去感知别人的孤独,主动为别人提供安慰和帮助,其结局当然都只能永远心灵孤独了。”

南郭先生的故事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增效减负;文本解读

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迅速发展期,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重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性,把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恰当地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程序,从而进行增效减负的教学。

一、建构语文课堂增效教学的基石

1.真诚对话,平等交流

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了交流,就更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了。新课程改革提倡真诚对话、平等交流。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是老师依照教辅书,结合自己的理解,向学生传授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教学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所有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都是老师所传递的信息,长久下来使学生思维僵化。因此,为实现有效教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解读课文时,要尊重学生的认知,通过真诚的对话,了解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思考与想法,更要积极地调动学生交流的热情。

2.有效训练,明确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朝着设定的课堂目标,把握训练的重点,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实现学生与文本的互动。比如,在讲授《滥竽充数》这一成语故事时,我们要明确本节课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知道滥竽充数的坏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小作文训练让学生就此描绘自己的理解。如命题《南郭先生被解雇后》,学生有的写南郭先生认识到错误而勤奋练习吹竽最终功成名就,也有学生写到南郭先生还是一如既往地到处行骗,处处碰壁。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有效训练,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有效互动,提升素质教学成果。

3.智慧引导,拓展思维

智慧引导,把课堂变“活”,从而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拓宽认知视野,整个课堂也会因此而变得生动、活泼。比如,在学习《二泉映月》时,教师首先以拉家常的方式介绍了作者的背景,展示阿炳塑像的照片,大家在讨论中对作者更加感兴趣了,接下来教师则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提问,或者老师提出一些发散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去探讨求知。这样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提升课堂活力,达成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语文课堂要“减负”

1.找准切入点,优化教学设计

传统的教学中容易形成繁重、过于逐句逐段地分析课文的现象,也存在离开了文章主题转而挖掘其他内涵等现象。为了实现课堂的减负,教师要找准一个最佳的切入点,让这一个点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以这一点牵动整个课堂,把零乱、繁重的课堂变得有秩序、有条理。比如,讲解《负荆请罪》一课时,从题目切入,进行语句扩展,谁给谁请罪?为什么要请罪?这样从题目切入,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条文本的主线,围绕这一条线再进行其他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思路清晰起来。

2.设计课堂提问,优化课堂用语

课堂提问可以带来师生互动,也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疑惑。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也能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做一个了解和针对性的提高,避免繁重的个人讲解和学生思维固化下的无用听讲。因此,在课堂变革中,教师要巧妙设计课堂问题,从文章重点出发引导学生理解,也可以从文章疑点、矛盾点出发,利用学生好奇心引领学生思维,让他们去自主探索,推进对文本的理解,还可以进行连续性的发问,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进行新旧知识的迁移,并在链接中掌握新知识。

3.重视文本解读,优化课堂结构

文本阅读教学并不意味着老师必须按照文本的写作顺序来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要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吃透、理解透彻后,再对文本进行重组,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的思维情感对理解文本的影响作用。这就需要首先通过文本重组,组合文中相同的部分,进行情感铺垫,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情感,然后在情感的号召下活化思维,从而深度挖掘课文,产生共鸣。其次,利用文本重组让学生感受作者的创作手法和风格,比如对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段进行集中朗读,感受作者或是质朴或是生动的语言,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印象,辅助理解文本的整体创作思路。最后,还可以将文本中提到的诗句进行全诗的拓展赏析,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立意。

总之,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在多种理念的冲突、融合中,逐渐回归教学本质,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强调学生主体,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建设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课堂教学,凸显人文内涵,让语文课堂真正地做到增效减负。

参考文献:

[1]刘本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南郭先生的故事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阅读教学;小练笔;仿写;补白;续编故事

一、学酿花蜜,读中仿写

“文章就是例子”。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名篇名作,是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把阅读教学与习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要明确阅读教学为习作训练提供了哪些条件,打下了哪些基础,写作要借助阅读的哪些知识,学习哪些技巧。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树立榜样,使学生写作时有所依傍。阅读课重点讲什么,就让学生写什么。可以访写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学习《秋天的雨》一课时,我抓住“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这一句子,适时进行表达训练,采用“( )是一把钥匙,把( )打开了”的句式,发散学生思维,进行语言训练,学生们兴趣盎然, ,纷纷举手发言:“毛毛雨是一把钥匙,把春天的大门打开了。”“炎热是一把钥匙,把夏天的大门打开了。”“飘洒的雪花是一把钥匙,把冬天的大门打开了。”“阅读是一把钥匙,把知识的大门打开了……”对文本中典型句式的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仿写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甚至整篇仿写。如学习《翠鸟》一文时,作者介绍翠鸟时,紧紧抓住了它在外形和动作上特征,表达方法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采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等多种修辞方法。针对本篇课文特点开展拓展性学习,设计随文小练笔、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活动等特点,学生在有趣的“评选动物明星”的情境中写出了《可爱的小白兔》、《美丽的大公鸡》、《能干的小狗》、《调皮猴子》等好习作。

二、见缝插针,补白延伸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留有“空白”, 这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恰恰是作者不忍点破的韵外之意。教师若能深入的钻研教材,敏锐地发现“空白”,找到读和写的结合点,让学生巧妙补白,在学生最想表达的时候进行小练笔,能有效激发学的灵感,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使课堂上精彩的生成随处可见。教学中可以抓关键词语、情节点、教学重点、课前背景、标点符号处进行补白,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去年的树》一文时,在文中这样讲述:“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花看了一会儿。”我顺势引导“此刻,当鸟儿看到了这凄凉的一幕时,它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你能把自己想象成那只小鸟吗?”简单的几句话蕴含着意味无穷的想象空间,学生感悟四次对话的心理感受也不断积聚,正是诉诸于笔的最佳时机,设计这样的“小练笔”,不但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还能在理解与运用之间搭起一座智慧的桥梁,成就阅读课堂的无限精彩。有些文章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和想象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补白。如《小摄影师》的结尾:小男孩子还会再来吗?如果他来了,又会发生些什么事呢?又如《爬天都峰》结尾处,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同学们,课文到现在已全部学完了,假如老爷爷和小妹妹就在你的面前,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像这类抒情的文章,都可以通过续写的方式进行补白训练。

三、顺水推舟,续编故事

有些文章结尾比较含蓄,很容易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联想和幻想,鼓励他们进行创编活动,就可以激活学生的想象力,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如阅读了《龟兔赛跑》后,续写《龟兔第二次赛跑》。新故事与原来的故事情节有一定联系,新故事的中心思想可以是原来的,也可是新中心思想。这类续写,要指导学生理解原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一致性,还要有新意。

如学习寓言故事《滥竽充数》后,就会留下疑问: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缗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竽,而是一个一个地单独吹给他听。那位南郭先生无法在乐队混下去了,只好溜溜地逃走了,他会去哪里?去干什么?结果怎样?让学生当一回编导,设计一下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有个学生这样写道:“经过这件事后,南郭先生知道自己这样浑水摸鱼是行不通的,于是痛下决心去音乐学院拜师,每天别人还没起床他就早已开始了练习吹竿,天黑了他还在练习着先生新教的曲子。不管寒冬还是酷暑,就这样苦练了三年,最终以真凭实学又回到了齐王府,受到了齐缗王的称赞,因为表现非常出色,他还得到了比原来多两倍的俸禄,衣食无忧。”还有一名学生这样写:“他又去学了很多手艺,可都因为吃不了苦,最终半途而废,一事无成,没有任何技能的他,再也没有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只能靠打杂混一口饭吃,临死之前他懊悔不已,告诉儿子说没有真才实学只能混一时不能混一世,一定勤学苦练真本事。”

四、渗透写法,内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