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詹天佑的事迹

詹天佑的事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詹天佑的事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詹天佑的事迹范文第1篇

松滋市斯家场镇文家河小学六年级 彭静

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了《詹天佑》这篇课文。课文讲得是詹天佑主持修筑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事迹。我被他的爱国精神所感动,被他的杰出才能所折服。詹天佑你真伟大!

1905年,面对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和嘲笑,詹天佑没有惧怕,没有退却,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在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的时候,困难重重,但他没有退缩,而是想方设法去克服。因为在他心中有一个信念:这是中国人修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会惹外国热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强大的爱国动力和杰出的才能,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会击,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这是一条爱国路!这是一条争气路!

詹天佑的事迹范文第2篇

①学会11个生字。读读写写“杰出、修筑、设计、施工、阻挠、控制”等词语;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摘录喜欢的词句;③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④重点感悟描写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前准备

课件:京张铁路肇建百年纪念活动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詹天佑》

(2)詹天佑是谁?──京张铁路(板书)的设计施工者。

京张铁路修筑于哪一年?(1905年),距现在有多少年了?(一百多年)

(3)对于京张铁路来说,2005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京张铁路动工整整一百周年!为了纪念这一伟大时刻,北京市和河北省政府举行了一系列大型活动。请看大屏幕:

10月15日,张家口市文化广场举行纪念大会暨大型文艺演出。

10月15日上午,张家口火车南站举行詹天佑铜像落成揭幕仪式。

10月期间,京张铁路肇建百年电视专题片,在河北、北京等省市电视台播放。

10月12日开始,“詹天佑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展演周”将在张家口市大众电影院拉开帷幕。

10月13日,l行1000套京张铁路肇建百年纪念邮品。

(4)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法?

(5)同学们,老师看了这些资料,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一条铁路的诞生,为什么那么重要?我们为什么要如此隆重地纪念它呢?就让我们到《詹天佑》这篇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回顾难忘岁月

(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带领工程人员做了哪些事情?

(2)检查生字词语,以及课文读通情况。

(3)梳理文章脉络:读了课文,请告诉老师,从1905―1909年这四年中,詹天佑带领工程人员,做了哪几件事情?

(4)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并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边板书边指导“勘测”的写法,提示“隧”字的读音。

三、品读:再现动人细节

(1)刚才,我们匆匆地回顾了一百年前的那段难忘的岁月,对詹天佑修筑铁路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在修筑铁路的四年也就是1400多个日子里,有许许多多让人难以忘怀的动人细节。下面,就让我们走近施工现场。(学生细读4~6自然段,思考,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有哪些细节,让今天的我们深有触动?)

(2)组织交流,抓住关键语句,通过对重点词语的推敲,让学生展开想象反复朗读,体会詹天佑在修筑铁路过程中的爱国精神、杰出智慧、顽强毅力、以身作则、与工人同甘共苦等优秀品质。

四、交流

(1)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师:请大家想象一下,詹天佑会在哪些场合说这样的话?(指名回答)

师:在施工动员会上,詹天佑面对着所有的铁路建设者,慷慨激昂地勉励工程人员:

生:齐读“我们的工作……”

师:极个别工程人员工作马虎,消极怠工,詹天佑严厉而又恳切地勉励工程人员:

生:齐读“我们的工作……”

(2)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对句子的理解不一样,朗读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你认为怎样读最能表现詹天佑的爱国情怀,你就怎样读!请大家自由读这一句话。

学生朗读,教师相机点拨:

你强调这是中国人修的铁路。

你强调詹天佑的坚定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你强调修不好铁路的后果。

那么,詹天佑在铁路修筑的过程中究竟遇到了哪些困难呢?(请学生从书上找句子回答。教师追问:詹天佑在主持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仅仅遇到这些困难吗?屏幕出示以下文字:

慈禧太后为修颐和园每年不惜数千万金,但不愿为修路出钱。正当进入第二段工程时,汇丰银行又故意刁难,拖付工钱,造成误工。

帝国主义乘机欺凌,他们派人打扮成猎人的模样,在詹天佑修铁路的地段巡视,以便随时看中国人出洋相。

铁路要经过皇室亲戚的坟地,他们率众闹事,要求改道。詹天佑忍辱负重,花费许多时间跟权贵周旋,终于让铁路从墓墙外通过。和詹天佑一起修筑铁路的好友,有的坠落深涧不幸牺牲、有的中途逃跑;最让詹天佑感到痛心的是女婿遭绑架,心爱的女儿不幸身亡……

(3)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翻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引导学生抓住“狂风怒号、坠入深谷、野外、始终”等重点词语谈体会。

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让学生先读课文,然后上台讲解两端凿井法和中部凿井法,师以课件辅助,引导学生理解詹天佑的超群智慧。第五自然段让学生用话筒当火车,在老师画的“人”字形线路上表演火车是怎么上山的,引导学生理解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

孩子们,詹天佑修筑铁路的日子里,让我们深有感触的事情,绝不只是课文里写的这些!如果,我们对当时当地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那么我们一定会对詹天佑更加肃然起敬。

五、研读:回眸百年沧桑

请大家用心地读读2~3自然段,联系詹天佑修筑铁路过程中的一个个细节,想一想:这两段话的哪些地方,让你的心难以平静?(默读,画出让自己心里不平静的句子)。

孩子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回顾那段岁月,我们的心情肯定是难以平静的,谁来读读有关句子?

出示句子,学生齐读:詹天佑不怕嘲笑,也不怕困难,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引读:詹天佑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来自哪里呢?学生接读──“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继续引读:正是凭着这份坚定信念和对祖国的忠诚,詹天佑带领工程人员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

师:也正是凭着这份坚定的信念和对祖国的忠诚,在詹天佑的带领下,京张铁路终于在1909年8月11日全线竣工,不但比原计划提前两年,还为清政府节省了白银28万两。这是危难中的奋进!艰辛中的辉煌!

詹天佑的事迹范文第3篇

一、顺势引入,促进生成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导人新课前,教师可以设置疑问,或者采用游戏、故事乃至视频等形式,巧妙引出新课内容,一方面让整个课堂环节浑然一体,呈现出一种课堂艺术的精彩;另一方面也便于实现学生注意力的及时转移,巧妙引导他们以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比如学习苏教版五(下)第14课《秦兵马俑》这一课,笔者先吟诵起的《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然后发问:“这当中的‘秦皇’是谁?他做过哪些事情?”对此,学生热情高涨,“一统六国”“修筑长城”等等秦皇的故事脱口而出。接着,我抓住契机,一转话锋:“是的,秦始皇的确伟大,他不仅在世时轰轰烈烈,就连死了,也想把军队带到阴曹地府去,因而就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秦兵马俑》这一课,看看它是怎样成为奇迹的。”这种以历史为依托进行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还能加以渗透,让学生触类旁通,真正体现了一种“大语文”观。

学习,更多的是一种思维的碰撞。某种程度上讲,就在于教师有意识地去引导,去激发,去点燃。这一节课,教师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先从诗词导人,接着从秦始皇生前事迹导入,然后再进一步过渡到兵马俑,不仅顺其白然,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兴趣,有利于精彩的生成。

二、紧扣疑难,推动生成

对于学生来说,往往不懂的疑难的地方恰恰是课文的关键所在,因而教师需要及时针对他们的思绪困惑多加引导。可以采用讨论的方式,集众人智慧,让学生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也可以巧妙迂回,旁敲侧击,让学生有柳暗花明的喜悦抑或采用阶梯式化解难点的方法,从而有效降低理解难度。

比如初读苏教版五(下)第21课《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后,有学生质疑:这么喜爱他的大黑骡子,为何最后还要杀它呢?对此,笔者没有急于解答,而是让学生先品读课文,从中找出那些写与黑骡子深厚感情的句子去读读、议议,学生很快得出答案。接着,我又引导学生说说当时的情况,特别是那些士兵、伤病员怎样,他们急需要什么。在充分探究后,学生白然悟JL:这一课重点是讲在战士与他的大黑骡子之间做出选择。这样一来,不但解决了学生的疑惑,更重要的是完成了课堂教学目标。

小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因而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给予学生畅所欲言的空间。应该看到,学生的疑惑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从学生的疑惑导入,不仅巧妙解决了课堂教学的重点,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勾起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有利于课堂精彩的生成。

三、抓住关键,落实生成

何谓关键?可以说,课题、课后习题、一幅插图,甚至一个词语、一句话等等,都可以是关键。其实,关键处,就在于牵一发而动全身。教者抓住了关键,就是抓住了课堂的重点,即“牛鼻子”。

比如学习苏教版六(上)第20课《詹天佑》这一课,教师就可以直奔主题,这样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中心句是什么?或者围绕一些关键词句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从而顺利推动课堂精彩的生成。在探究过程中,如果学生不能及时理解,教师也可以适当加以点拨,可以引导学生从题目人手,得出谋文的重点是詹天佑,进而从评价詹天佑出发,学生很容易得出课文第一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是中心句。教师再进一步围绕关键词提问,比如“杰出”,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詹天佑的杰出?还有“爱国”一词,也可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找出有关詹天佑爱国的表现,这样很容易就能生成课堂的精彩。

詹天佑的事迹范文第4篇

有人认为英雄是为国为民捐躯,做出可歌可泣轰轰烈烈的事迹的伟人,而我却认为除了伟人,凡是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都是能够被称为英雄的。

在我的心目中,詹天佑就是一位英雄。他修筑了从北京到张家口这段铁路,这是第一条由我国建筑工程师自己修筑的铁路干线。他是我们中国的骄傲。詹天佑在外国人的要挟、阻挠和嘲笑下,毅然接受了任务。而且他在修筑过程中,机智地运用了各种方法是工期大大缩短了一半。为中国人扬眉吐气了一回!这样一位爱国为民的人怎么不能称为英雄呢?

雷锋叔叔也是我较为崇拜的一个人。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做出无限的贡献!”并且他说的跟他做的是一样的。有一回,在一个暴雨如骤的夜里,雷锋看到一位背着孩子的母亲再雨中赶路。雷锋连忙跑过去:“大姐,让我来帮你和你的孩子送回去吧!”未等这位母亲答应,雷锋就背起孩子朝雨中走去。到了他们的家中,雷锋叔叔放下孩子又向雨中跑去。“请问这位同志叫什么名字?”母亲问道。“解——放——军——”雷锋高声喊道。这种做好事不留名的人你说不是英雄吗?

在我的心中,除了这些赫赫有名的人。在我的身边,有一些无私奉献的、默默无闻的人——环卫工人。他们被人们成为“城市美容师”。不管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他们都在为城市的清洁做贡献,我们宁波被评为“文明城市”也不是有他们的功劳吗?

英雄用可可汗水连成一部时代的篇章,英雄用滴滴鲜血谱写一曲曲英雄的赞歌。英雄不求名不求利,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一切。这许许多多英雄不就是我们的学习榜样吗?我听这英雄的赞歌,我的心与英雄连在了一起。

詹天佑的事迹范文第5篇

一、创设良好的自读氛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首先,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发现相应的问题,并将其提出来,然后将问题交给小组进行讨论研究,最终共同解决相关问题。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分配小组方面要注重人员的调配,让每一个小组都具备互相帮助的条件。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把握好整个讨论局面,必要时参与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与引导,帮助学生化难为简,突破阅读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最终实现阅读和讨论的有效结合。例如,在教学《詹天佑》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通过阅读思考,归纳总结出詹天佑的爱国精神与杰出智慧;然后将学生分为4~6人的小组,选定詹天佑某一方面的优点,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设计解说词和展示板,最终将詹天佑的优良事迹完美地展现在全班学生面前。这种方式促使学生在自主操作与讨论中,真正发挥了自身的主体作用。

二、精读细读,深入文章中心,领悟内涵

理解教材内容只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借用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让学生在领悟教材文章的基础上再深造、再创新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教材只是“范例”,起到推动的作用,掌握“范例”只是学习的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凭借“范例”,举一反三,推陈出新,让学生知道文章好在哪里,为什么作者要这样用词?为什么那样造句?文章的布局逻辑结构的精妙之处又在哪里?试着将这些优点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例如在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后,我会引导学生自己试着分析,总结作者的写作思路,理顺游览顺序,提炼中心思想。最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摘录下来,学习其中的精髓,边领悟边积累,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三、传授学生阅读的方法,教学生学会阅读

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以课文精读训练为例,教师要首先引导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词句理解、内容概括、中心归纳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锻炼他们独立思考和概括归纳能力。

1.按照事件发展的前后顺序进行阅读。

任何书籍和文章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述事物的,学生只有经过阅读,弄清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才能更好了解大意,才能全面了解和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2.结合课文中附带的图文来开展阅读。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应先从课文题目入手,认真审题,然后根据题目说一下在开始学习前想知道些什么。小学语文阅读教材附带了大量的图片,这些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应采取先看图后阅读的教学策略来开展语文阅读。比如看到书名和封面,先让他们猜测一下书中可能包含哪些内容,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好地理解课文。

3.教导学生读书和动笔是紧密相连的。

教师要教会学生在进行课文阅读时,随时使用各种符号对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标注。如使用“?”表示不明白的地方,“。。。。。。”表示需要重点理解的词句等。在碰到一些寓意深刻的句段时,可以在一边用笔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于文章的遣词造句方面也可以进行品评,表达自己的感想和对相关问题的见解,还可以对文章进行整体上的点评。写读书笔记也是学生学好语文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可以在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想体会和疑问写在课本空白处,做成眉批笔记。把读书时碰到的优美句段摘抄下来,做成摘录笔记。把一些篇幅较长、内容深刻的文章写成提纲,做成提纲笔记。把读书时获得的心得体会写成文章进行保存,做成观后感。

詹天佑的事迹范文第6篇

一、资料搜集

新课程总目标指出:学会使用常见的课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收集资料的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出与教学目标有关的作业。对于语文,每一个单元教学之前,根据本单元的导读要求,与本组课文的需要,把需要收集的资料在导读课上呈现给同学们。例如教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文时,我指导学生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搜集相关资料如:1、祖国的屈辱历史。2、祖国的辉煌历史。3、为祖国的建设奉献一生的历史人物。4为祖国的辉煌奉献的现代人物。(有如詹天佑的事迹、季羡林的人生阅历及成就等)5、爱国名言、诗篇、歌曲等。6、感人至深的爱国故事。--------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学生提前对文中的背景、人物等有了了解,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础。

二、办手抄报

手抄报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好办法,也是学生才艺展示的大舞台。如教学《怀念母亲》一文时我为了增长学生的感恩情怀,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查找资料,以“感恩父母”为主题,可四人一小组合作办一期手抄报业,可以自己独立完成。手抄报交上来,那内容的丰富多彩,形式的灵活多样,版面的新颖清新,视野的开阔辽源,虽然他们的手抄报还不那么完美,但我看到他们对这一作业的喜爱,更看到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三、朗读背诵

好的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读出来的。朗读课文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陶冶情趣。每每学到优美文章,我总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给家长听,可以自己给文章配上音乐。第二天上课前三分钟朗诵给同学听,优秀的同学可为小组正的星星作为奖励。如《山中访友》一文中的第三自然段,学生声情并茂的的朗诵,把握和学生带到了如诗如画的境界。这样的作业及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可谓一举两得。

四、编课本剧

根据所学课文,对故事情节较强,场面描写具有较强动作性的课文,我布置学生自愿组成小剧组编排课本剧。如教学《杨氏之子》《晏子使楚》这两篇课文时,我根据学生的家庭住址的住址,给学生编排小组,回家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仔细揣摩,表演到位 。这项作业学生积极性很高,在编排课本剧的同时,对课文内容有了充分的理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五、为文作画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本,可谓是图文并茂。有很多文章都有丰富的插图,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感受语言的魅力,通过读文章,对文中的一些片段进行图画想象,这样更有利于对课文深入理解。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时,我让学生回家后反复朗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居庸关、八达岭的开凿隧道的方式,从而理解詹天佑的创新精神,杰出的才干与智慧。虽然有的同学画的不够规范,但是他们能够理解课文,背诵课文也就水到渠成了。

六、社会实践

詹天佑的事迹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高效;创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219-01

创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即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高效的课堂不只是内容有没有教完,学生有没有学会,重点还要看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是否能够掌握,是否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深刻的体验,切实学习到了知识,掌握到了方法,提高了学习能力。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是一项融科学和艺术于一体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教师要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要懂得课堂教学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运用一定的组织艺术,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我们如何创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创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参与者,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则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创造灵感。从步入教室的那时起,就要把微笑带入课堂,把对孩子们的激励带入课堂,教师的每一个眼神、表情、话语、举动都充满着一颗爱心,用爱心去对待学生,以和善的面孔去面对学生,学生自然会跟着友好的人一起走进知识的海洋,从而可以轻松,愉快的学习,进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佳境。

二、强化语文基础知识学习

作为基础教育,我们可以把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归结为四点:字、词、句、篇,其基础在于字词的积累,然后在此基础上教给有关句篇的简单知识。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一定会有这样的体会:小学低年级学习语文的兴趣很高,到了高年级则出现厌学状况。为什么?因为年级越高,学习内容倾向于句篇,如果基础不牢,字词积累不多,在句篇练习中的说和写必然有困难,学习积极性就会受挫。因此,要让小学生喜欢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应该视为重点,只有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同时,语文课还要折射出“语文味,必须实实在在的从语言文字入手,切不可丢掉本体,忽视对文字语言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对于文本中咀嚼的地方要慢品细嚼。语文课就是通过对字、词、句、段、篇的认知、理解、体会、赏析,就是让学生着眼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汇、一个个句子的感悟,给孩子开始构件或更新广阔的语言世界。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所喜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设计怎样的问题成了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讨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那么应如何设计问题呢?我们可以这样操作:如:请同学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进行一一讨论,首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进行讲解,直至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四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维模式。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通过老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更为深刻!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四、组织有效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最有效的检验知识掌握度的手段,在练习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可以以此来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曾经出现这样的假象,上完课后感觉课上得挺顺利,课堂气氛也空前的好,学生也能配合老师的教学,效果应该不错。结果大出所料,家庭作业质量极其差。归根结底在于课堂上学生没有通过充分、有效的练习来巩固新知,教师不能通过课堂练习反馈来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所以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教学环节我们应承认学生的差异,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们更应该承认学生基础的差别,因材施教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为语文高效课堂提供最好的保证。

五、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

只有在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为别人合作交流,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因此,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在质疑过程中不断创新,鼓励学生有“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推陈出新、前所未有”的精神。如在教学《詹天佑》时,在学生熟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创造性地设计出办詹天佑展览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办展览这一创造性的练习,来展示学习所得,培养能力。教师先让学生讨论展览的一般内容:前言、事迹(图片、文字、实物)、结束语等;然后小组讨论合作,根据课内外学到的知识,有的写前言,有的写事迹,有的画詹天佑的设计图,教师巡回指导;最后各组推选解说员进行解说。学生在这种创造性的练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创新精神,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学得生动,学得扎实。

六、优化教学评价

人人都喜欢听赞美自己的话,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各方面发展都不成熟,教师无意中一句鼓励的话,他们都能高兴半天。我们在课堂上要从不吝啬对学生进行赞美,每当学生回答完我提出的问题,我们都应该说:“真棒,你的回答很符合老师心目中的答案”“哇,这样的想法老师都没有想到”“没关系,我期待你下节课的表现,大家来鼓励一下”等诸如此类的话。这样简单的话语能对小学生产生特别大的鼓励作用,并为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创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是教育者们不断地学习和完善的重要课题,只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学量先进的教学经验,经过教学不断砥砺和不断的探究,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才能走向美好的明天。

詹天佑的事迹范文第8篇

“以读为本,由读生疑,由读求悟,由读生情”是这一训练方法的指导思想。这一训练方法强调的以读为本,是对传统的讲读式教学方法的更新。讲读式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和朗读两方面。徐世英先生在《谈谈朗读教学》中,将朗读与讲解做过精辟的比较,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融贯、呈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徐世英先生的一席话,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朗读的优势充分体现了出来。在讲读式阅读教学基础上创立的“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发扬了讲读教学法中的“读”之长,避去了“讲”之短,是一种更合理、更有效的阅读教学训练方法。

为什么实施“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就可以实现快乐教学呢?

一、“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

早在几十年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嘴,使他们能谈;给以空间,使他们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给孩子以时间,使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这就要求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本,自己去提问,自己去感悟,自己去说,自己去评价,而教师则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激励,起一个引导者的作用。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语文(语文S版)下册《詹天佑》一课时,由于课文内容距学生生活的年代较远,再加上孩子们对当时的时代背景知之甚少,为了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我首先布置孩子们在网上查找詹天佑的生平事迹及清朝末年清政府的腐败和国家的落后,反复读之。之后,我再布置学生自读课文,回答“清政府要在自己的国土上修筑铁路,帝国主义为什么出来阻挠、要挟、嘲笑时?”孩子们的回答非常到位。这种自找自读的学习方法,既节省了授课时间,也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学习、思考、发挥的空间,确实是事半功倍。讲到“开凿隧道”这部分内容时,我彻底放手了:让孩子们自读、自画、小组互议、看动漫等,他们的学习兴致异常高涨。约莫六分钟后,我让他们谈谈对詹天佑的再认识,“卓越”“超群”“杰出”等回答鱼贯而出,令我欣喜不已。

在这节课中,学生通过自己读、分组读、齐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能做到认真读文、大胆提问、勤于思考、用心感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学生自主感悟到的一些知识,是讲读式阅读教学法无法做到的。说明学生对课文的分析、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真正读懂了课文。自主的学习使学生悟出了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变得爱读、爱问、爱答、爱动脑子了,由“怕学”变得“爱学”了。

二、“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

在读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课文的丰富的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一方面是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经验对课文作出的多元反应,培养了语言的想象力,形成了良好的语感。

学生在读、疑、思、悟的基础上,动手查一查(资料)、画一画(场景)、演一演(故事内容);动脑编一编(课文后续),谈一谈(读后感想)、评一评(同学作品)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潜移默化地积累了知识,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拓宽了思维空间。

三、“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阅读训练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他们的智慧、潜力和创造力。学生在回答相互提出的疑问时,要采取开放式的补充回答方式,不要拘泥于单一的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了不同的回答,这些回答个个都与问题有联系,都是学生感悟的结果。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够完整,可请其它同学进行补充,只要沾边,都应视其正确,予以肯定。即使学生的回答毫不沾边,也不要指责学生不对,反过来要肯定他敢于发言的一面,并表示老师相信他下次能答好。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非常重要。如果教师对学生足够尊重,认为他行,他的表现就会很棒。正如一副对联中写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不服不行”。可见教师是否信任、尊重学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信心。受到尊重的学生必然会信心实足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愉快地学习。

四、“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法使教师从刻板、僵化的教学模式中挣脱出来,接触到更多、更新的教学观念,能创造性地组织、策划教学,有了更多发挥能力的机会,顺应了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