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
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
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焉(《石钟山记》)
【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⑵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概括和分析 语文活动 能力生成 素养形成
一、2012年至2016年课标卷第6题考什么
先看近五年全国课标Ⅰ卷文言文的选文,2012年的选文是《宋史・萧燧传》,2013年的选文是《明史・马文升传》,2014年的选文是《明史・韩文传》,2015年的选文是《宋史・孙傅传》,2016年的选文是《宋史・曾公亮传》。试卷选文都是正史中的人物传记,朝代集中在宋代、明代。再看第6题考什么:近五年的第6题题干表述都是“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从题干可知,考核目标是“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考分析综合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是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的能力,在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能力层级,能力层级为C级。再具体看“概括和分析”:高考文言文传记的阅读材料会描述和评价关涉传主的事6至10件,而命题者会把6至10件事分为4方面作为切入点,用A.B.C.D四个选项对4个方面的事件进行概括和分析,而这四个选项根据事件内容一般会从传主的行为事迹、性格品行、作者对传主的情感态度(评价)方面设题。如2016年课标Ⅰ卷第6题A.B.C三个选项是从传主曾公亮的行为事迹方面进行的概括和分析,D选项是从作者对传主曾公亮的情感态度(评价)方面进行的概括和分析;又如2015年课标Ⅰ卷第6题B选项是从传主来护儿的行为事迹方面进行的概括和分析,C选项是对传主来护儿性格品行方面进行的概括和分析,A.D选项是从作者对传主来护儿的情感态度(评价)方面进行的概括和分析。综合近五年课标卷第6题所考的概括和分析,就是在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事件要点,概括事件中心意思,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然后通过对事件的分析支撑概括的内容。考题考什么,是对课程内容的反映,是对教学内容的检测,概括和分析能力和素养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语文活动培养和生成,所以文言文教学不可忽略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当下文言文教学现状如何呢?
二、文言文教学现状
直面当下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有“言”无“文”、重“言”轻“文”、“言”“文”割裂的事实,教学过程就是文言实词、虚词的意思及用法解释,就是文言句式的语法辨析,就是句子的翻译。文言文阅读教学课上成了古代汉语词义解释课,上成了文言特殊句式和一般句式的对比辨析课,上成了整篇课文的句句翻译课,上成了机械记忆背诵的文言知识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阅读与鉴赏”部分阐述道:“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在“课程性质”中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文言文阅读教学就是要落实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要求,把文言文阅读上成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课,而不是单一的“言语”课。若文言文阅读课长期有“言”无“文”,就会导致文言文课程价值严重萎缩。同样高考生做第6题时由于缺乏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能力,缺乏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分析事件的能力,缺乏判断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能力,将导致学生做题时只能简单地提取文本信息,结果做题时错误率高,甚至在迷迷糊糊中对考题选项进行猜选、乱选。
三、如何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实施概括和分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篇目17篇,按体裁辑文。必修①古代记叙散文3篇,必修②古代山水游记3篇,必修③古代议论散文4篇,必修④古代人物传记3篇,必修⑤古代抒情散文4篇。古代记叙散文要概括和分析记叙的事件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古代山水游记要概括和分析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古代议论散文要概括和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支撑观点的论据,古代人物传记要概括和分析传主行为事件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古代抒情散文要概括和分析触发抒情的景和事及抒发的情感。这里以古代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例说教学过程中实施概括和分析的语文活动。
(一)梳理――信息提取和筛选。
以《廉颇蔺相如列传》第18段、第19段教学为例: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进行语文活动:学生动手标注段落中的句子,梳理蔺相如的言行,即蔺相如所做的事,然后学生说出来:1.((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3.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4.蔺相如固止之(舍人)。5.(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6.“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通过梳理第18段、第19段,提取蔺相如所做的事四件,所说的话两句。学生对这两段中描述蔺相如的信息提取完整了,两段的文意也就理解明白了。
(二)概括和分析――归纳内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原因。
还是例说第18段、第19段。在信息提取和筛选的基础上进行语文活动:训练学生对蔺相如所做的事、所说的话进行概括和分析。如何归纳内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原因呢?先将同类意思事情合并,然后概括行为,抽象出中心意思。如1、2、3件事可以合并在一起,行为是蔺相如退让避匿,中心意思是表现蔺相如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和不计私仇的高义,因此可概括为:蔺相如不与廉颇相会、争列、避匿,表现了蔺相如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和不计私仇的高义;4、5、6可以合并在一起,蔺相如不与廉颇相斗的原因是“吾念之”、“为此者”,中心意思是表现蔺相如以国家前途为重的品质,因此可概括为蔺相如不畏廉颇,但不与廉颇相斗的原因是两人在,其势在,强秦不敢加兵于赵,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前途为重的品质。
通过概括和分析等语文活动,学生可类化归纳事件,理解作者对事件的观点态度和思想感情,通过这样有范围、有目的的训练,形成概括和分析阅读内容的能力。
(三)学生命题――将概括和分析能力落实在课文中。
为了加强概括和分析能力实践,在学生提取、筛选信息,对文段进行概括和分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考查概括和分析能力。通过动手命题,学生对文段内容的信息提取和筛选会更全面、更精准,对文段事件的归纳和概括的思考会更深入,对文段内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的把握会更明晰,对题目选项的内容表达用语会更挑选。通过命题,学生会对阅读内容有更加深入的领会。比如,引领学生对第18段、第19段进行概括和分析,在理解文意、生生讨论、师生讨论的基础上命制题目:
6.下列对第18段、第19段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蔺相如闻听廉颇相见必辱之后,不与之会,不与之争列。他多次隐忍退让,不是害怕廉颇,而是两人不能共斗,以保国家安全。
B.蔺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引车避匿。他隐忍避让廉颇,认为自己职位在廉颇之上,没有必要两人正面发生冲突。
C.蔺相如坚决挽留门客。他认为隐忍退让廉颇,不是门客认为的是羞耻的事,而是因为强大的秦国不敢轻易对赵国用兵,是因为我们两人在赵国,不能因为私仇而相斗共伤。
D.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尚品德令人仰慕。他退让避匿廉颇,是为了避免两虎共斗,造成两人不能友好共存,给强大的秦国用兵赵国找到机会。表现了他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不计私仇、以国家为重的品德精神。
此题不正确的一项是B。错在蔺相如隐忍避让廉颇的原因分析:一是“认为自己职位在廉颇之上,没有必要两人正面发生冲突”,句与句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二是“认为自己职位在廉颇之上,没有必要两人正面发生冲突”,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
以上设题A项是传主蔺相如两件事的概括和分析,B项是蔺相如一件事的概括和分析,C项是蔺相如一件事的概括和分析,D项是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和分析。这样设题对接了高考文言文阅读第6题的命题思路,更重要的是通过命题,提高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提高相应的概括和分析的语文素养。
四、文言文概括和分析教学的价值思考
人民教育出版社王本华编审在谈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版)的思路时说: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部分的“总目标”的表述是:“高中语文课程根据‘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课程目标,使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各方面都获得进一步发展。”她在谈及语文课的内容体系构建的思考时说:语文课不仅是知识和文本,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语文活动。在语文综合活动中利用文本,运用知识,才能转化成能力,凝结为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与过去纯知识体系理念、听说读写理念是不同的。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以+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①覆之以掌(《促织》)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于(乎,相当“于”)+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师说》)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四子侍坐》)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
(3)格式:形+于+宾
先请看一组句子:
1.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2.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列传》
3.刘豫州虽败于长坂……――《赤壁之战》
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5.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6.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察今》
第1、3、5句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翻译为“虽然”,第2、4、6句表示让步的连词,翻译为“即使”。
区分依据之一:表述对象不同。表述对象为自身的,表自谦的,取“虽然”意。如第1句,“虽”后的“驽”是蔺相如对门客的自谦之词,只有译为“虽然”才能切合语境。再如“故余虽愚,率或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愚”是宋濂对马生自谦,当然要译为“虽然”了。表述对象为他人,表示对他人的赞美与歌颂的,取“即使”意。如第2句,此句是对屈原精神的高度赞美和歌颂。
区分依据之二:事实存在与否。表示事实,或事实已经发生的取“虽然”意。如第3句,刘豫州长坂之败已经发生了。当然应要译为“虽然”了。再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托名汉相”也已是事实。如果表示的事实还没有发生,应理解为“即使”。如第4句,“我”还未死。如果表示的事实绝不可能发生的也要“即使”,它只表示让步,以便进行下面的推理。如“然而汝已不在人间,虽年光倒流,儿时不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祭妹文》)一句,“年光倒流”是不可能发生之事,所以“虽”只能表假设。
上述两种区分方法,是从语言的内部语意上考虑的。另外,有时从语言的外部形式上也可区分。在“虽”后出现“而”或“然”的,“虽”用为表转折的“虽然”,如第5句用“然”表转折。用“然”的如“灌婴虽少,然数力战。”(《樊郦滕灌列传》)。这些句中的“而”或“然”与前文的“虽”连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虽然……但是……”。如在“虽”后用“犹”或“亦”的,“虽”用为表假设的“即使”,如第6句用“犹”,用“亦”的如“江南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项羽本纪》)。这些句中的“犹”或“亦”与前文的“虽”连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即使……也……”。
通过以上分析,可作出如下归纳。
一、作表轻微转折关系的“虽然”讲时有三种情形
1.用于自己,表示自谦。如《齐桓晋文之事》“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虽”后的“不敏”,是齐宣王对孟子的自谦之辞。
2.用于“已然”时态:对已经实现的事实先表示承认,然后再转折到正意。如:《孔雀东南飞》“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三者都是面对客观事实的回答与分析,与后面的分句构成转折关系。
3.在复句中,前一分句用“虽”字,后一分句有“而”、“然”与之呼应。如:苏轼《石钟山记》“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虽……而……”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虽然……但是……”。
二、作表让步关系的“即使”讲时也有三种情形
1.用于他人,表示对他人的敬重、赞颂。如《公输》“虽杀臣,不能绝也。”“虽”解释为“即使”才合乎语境。
2.用于“未然”“将然”时态:对设想或将要发生的情形先承认,然后再转入正意,表示结果或结论不受其影响。如《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劝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口技》“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三句中,“不能察”、“有槁暴”、“人有百手,手有百指”都是设想的情形,后面分句与之构成假设关系。
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前提
这一点又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在进行《语文》必修一文言文教学之初,一定要想方设法激活学生心中潜藏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被深深地吸引住,从而产生强烈的“非学不可”、“学之而后快”的学习欲望。在此,我建议大家不妨先从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的内容中,选取一些你自认为能够评价鉴赏到位的课文进行一次“精彩预告”,就像电视台广告优秀的电影和电视剧一样,设置一些环环紧扣的悬念,引用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编写一些朗朗上口的顺口溜等都无不可,让它们先入为主,让学生陶醉其中,到具体学习中效果自然会好一些。比如有人说,读《出师表》不哭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其人必不友。这说明这些文章确实能够达到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高度,《出师表》我们在初中已经学过,还有两篇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第二步,不要小看上课时的导入,导入是学生快速产生学习动力和激情的催化剂,有必要高度重视,可以采用视屏演示、示范诵读、古典音乐等诸多形式,为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乐在其中,美在其中,让他们在乐中学,美中学,让他们的兴趣在学习中得到完美彰显。
二、疏通字词句是认真学习课文的基础
疏通课文的字词不是逐字逐句,一字不落的翻译,这样既没有必要,也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以我校为例,宜先让学生自学,在规定时间内,预习教师提前精心编写并发放到学生手中的《导学案》,用红色笔标画出疑难内容。上课时再采用对学、群学等方法解决其中的疑难,最后难度大的内容留在课堂上由老师指导处理。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必须弄懂一些难度较大的字词,比如一些重点实词和虚词。如果不认真梳理通假字,就会给正确流利的阅读带来困难,也会影响语句的流畅翻译。如《劝学》中的“生”通“性”,解释为秉性,天资。《过秦论》中“景”通“影”,解释为影子。如果不明白一个词有多个含义,就有可能认错为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造成曲解文意。如《孔雀东南飞》的诗句“东家有贤女,自名为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中,“可怜”就是一词多义,这里是“可爱”的意思。词类活用的基础是汉语语法,弄懂活用,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古今异义词重在辨析和积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是学习文言文的知识链,从小学到大学,都必须坚持,不可中断。而一些句式,诸如判断句,介宾结构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语后置句的正确掌握,能够让我们很好的理解文意,翻译语句,鉴赏作者的遣词造句能力和思想水平。这在新课标卷语文试卷考察中,常常被考到,因为根据不同句式,在翻译语句时要准确把前置的内容和后置的内容还原到正确的位置,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等。
三、对内容进行分层提炼是深化学习内容的关键
就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中的文言文而言,课文题材不同,往往在文言现象之外,有不同的重点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比如《烛之武退秦师》需要分析几个人物的形象。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只有通过对其语言、行为的分析,对比才能看出来,比如烛之武的睿智,是通过与郑伯、秦伯的对话中表现出来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需要分析艺术特色,这里的艺术特色又包括五点:选材典型、详略得当、前后照应、反衬手法的成功运用、细节描写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蔺相如的人物形象是通过与秦国艰险曲折的斗争中,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细节和矛盾中表现出来的。而把蔺相如与廉颇的形象在对比中刻画的,也是用意颇深,没有复杂激烈的矛盾冲突,就表现不出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随机应变、顾全大局的性格特点。《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关于孟子论辩艺术则要作为一个学习重点,这可以通过文章的学习,来分析孟子论辩的逻辑、孟子论辩的语言、孟子论辩的方法、孟子论辩的风格四个方面予以剖析。这些分层提炼,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鉴赏能力,一方面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积累写作素材和古代文化常识,还可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三得,收效显著。
一、表疑问
1.奈何,译成“怎么办”“怎么样”。
例:为之奈何?(《鸿门宴》)
译:怎么对付这件事?
2.孰与,与……孰,表选择,译成“和……相比,哪一个(谁)……”
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
例: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我和徐公相比,谁漂亮?
3.何以,译成“怎么”。
例: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译:不做的人和不能做的人的情形,怎样区别呢?
4.何如,译成“怎么样”。
例: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译:今天的事情怎么样?
5.何(以)……为?奚以……为?译成“为什么……呢?”“哪里用得着……呢?”
例: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译:我们是案板上的鱼和肉,告辞什么呢?
例: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译:这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译:哪里用着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6.庸……乎,译成“哪里……呢?”
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7.岂……乎(哉),译成“难道……吗”“哪里……呢”。
例:岂取之易守之难乎?(《谏太宗十思疏》)
译:难道的攻取容易防守困难吗?
例:岂意其至此哉?(《促织》)
译:哪里会想到到这种地步呢?
8.不亦……乎,译成“不也……吗”。
例: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译:一般人和彭祖相比,不也太可悲吗?
9.得无……耶(乎),译成“该不会……吧”“恐怕……吧”。
例: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译:该不会是指给我捉虫子的地方吧?
例: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译: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10.无乃……乎(欤),译成“恐怕……吧”。
例: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译:恐怕与我私下的愿望相违背吧。
例:无乃尔是过欤?(《季氏将伐颛臾》)
译:恐怕该责备你吧?
11.尚……况(况于)……乎,译成“尚且……何况……呢?”
例: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我认为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何况大的国家呢?
12.独……哉(耶),译成“难道……吗?”
例: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难道害怕廉将军吗?
13.何……之有,译成“有什么”。
例: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好像把肉扔给饿虎,有什么用处呢?
二、表陈述
1.以为,后带名词性结构,译成“以……为”。
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译:如果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后带动词性(或形容词)结构,译成“认为”,和现代汉语相同。
例:熟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仔细端详徐公,认为自己比不上徐公漂亮。
2.足以,译成“足够用来”。
例:足以极视听之娱。(《兰亭集序》)
译:足够用来穷尽视听的乐趣。
3.所以,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原因,译成“……的原因”。二是表示凭借、依靠,译成“……的凭借”“依靠……”。
例:所以遣将守关者。(《鸿门宴》)
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
例:所以游目骋怀。(《兰亭集序》)
译:借以舒展眼力,开畅胸怀。
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译: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4.有以,无以,分别译成“有用来……的办法(条件)”“没有用来……的办法(条件)”。
例: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译:项王没有应声。
例: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文言文凝聚着我国灿烂的历史文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高中教材选编文言文文质兼美,学习文言文,就是走近中国的传统文化;学好文言文,既有利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又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美好的情感。高中新课标教材文言文选文约占课文的40%,因此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强调文言语法讲授,肢解课文,忽视诵读训练,学生个体感悟。新课标专家学者反复叮咛,读书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语文教学应回归“读书”本真,真正体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诵读是根本,语感训练应是当务之急。诵读教学方法虽然古老传统,但今天无论多么优秀的语文教学法都是不可替代的,语文课堂的活力首先应是充满了琅琅的读书声。诵读应该成为我们打开文言文学门的一把金钥匙。“准、通、懂、透”文言文诵读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诵读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精神,在夯实文言知识的同时,强化语感培养,强调主体感悟,注重情感熏陶。“读准——读通——读懂——读透”四环节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优化学法,培养能力的课改理念。
“读准”,就是读准字音。学生在课前预习中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认清认准每一个字音,特别关注通假字,多音字,异读词,古用今废字,古代人名、地名、事物名用字。具体步骤:第一步,初读课文,用笔勾画所有不认识的字;第二步,浏览注释,标注读音,重点关注通假字,异读词,多音字。第三步查阅工具书,确定疑难字读音。第四步,响读课文,学生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准字音”环节四步任务充分体现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学生既可在课前独立自主完成,也可与同学合作交流,在查阅工具书前,相互请教,既培养了虚心好学的品质,又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然后划分任务,分头查找解决疑难字音,最后交流分享各自成果,既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又能增进同学间的对话交流。教师在这一环节主要是布置任务,明确要求,检查预习,点评学生自主学习,及时纠正在朗读中普遍存在的字音问题,对个别易错字音做强调。
“读通”就是读出句读。教师指导学生能正确划分句中停顿,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句中停顿划分的方法:第一,根据语法功能停顿,主语和谓语,谓语和宾语,状语和谓语,动词和补语之间一般应停顿,但名词做状语时,应在名词前停顿,而不能在状语与中心语之间停顿;第二,特殊虚词后考虑停顿,如句首发语词“夫,盖,若夫,至若”等,关联词如“虽,因,惟,故,且”等,句中表停顿的虚词“也”。第三,特殊句式辨清停顿,如省略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倒装句“求人/可使复秦者”,判断句“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第四,古代文化影响停顿,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事物名要连读,除此以外双音节词一般要分开读,因为古汉语中一般都是单音节词。具体步骤:第一,学生就响读课文中句读疑难向老师质疑,教师分类整理本课句读疑难问题;第二,教师就典型例句讲解划分句中停顿的一般方法,学生讨论划分疑难句的停顿;第三,教师示范朗读或播放名家朗读录音,给学生示范熏陶;第四,学生诵读体悟,可以自读,也可以分角色读,还可以展开诵读竞赛。
“读懂”就是理解文意。学生在读准读通的过程中,对课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音多义字、特殊句式有了一定的了解,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应该不会有太大困难。教师指导学生在口译文段的基础上能把握要点,筛选信息,梳理文章结构,明确作者写作意图。在疏通文句中,既可让学生自读自译,也可同桌合作,一人读一人译,隔句或隔段交换,教师特别关注词类活用以及在前两步未提到,课本下又没有注释的重点实词和虚词用法、意义,及时纠正学生翻译中的错谬,指导学生分类积累文言词句,养成良好的文言阅读习惯。在信息筛选、要点归纳、结构把握中,教师可通过设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达成目标。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内容概括:一块玉璧(和氏璧),两个国家(秦国赵国),三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相会、廉蔺交欢),四个人物(蔺相如、廉颇、秦王、赵王)。对于这类传记性文章由于故事性强,情节波澜起伏,悬念丛生,可以让学生讲述故事,或者进行场景表演,加深对人物性格特征的了解,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文章结构的把握。
如,复习《烛之武退秦师》一课,虽然这篇课文只有三百多字,但需要复习并掌握的知识却很多。课本通译是必须,重要的实词如,贰、辞、许、用、陪、鄙、厌、赐、封、阙、唯、微、因、敝、与、易;重要虚词:之(三种用法)、其(两种用法);通假字:共=供、知=智;词类活用: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夜缒而出缒(名词作状语),既东封郑封(使动用法);句式: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辞曰(省略句),行李之往来(定语后置),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对于我们专业学生,不能放过任何一课的复习,120个实词,18个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到句式特点,字字落实、点点落实、课课落实。我认为学习不经过自己的积累总结,那是不扎实的,对于专业的学生,牢抓课本是十分必要的,回归课本,全面复习,狠抓知识点。归纳、总结、积累、消化,这一阶段是学生学习提高的重要阶段,也是我们一轮复习的必备过程。
二、巧用课本,重点复习,落实知识点
临近高考学生要进行大量的练兵。如,我们的部分大学生只注重练习题的数量,而忽略了练习题的质量,特别是古文翻译语段,遇题就翻译,而忽略在文中或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只凭借主观想象推测进行答题,这样其得分点就容易被混乱。脱离课本,容易答题偏差。但到二轮复习时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看课本,怎么办?专家所指:《过秦论》《鸿门宴》《报任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信陵军窃符救赵》《屈原列传》《师说》这几篇文章能扎实过一遍,进行重点复习,把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落实,高考就不会有问题。实质上这一轮复习,教师一定要对全套教材每篇文言文的知识要点烂熟于胸,在课上复习时要拎出要领,触类旁通,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总结规律,授之以渔。所以这一复习过程中这一定要突出重点,做到每课有心得,充分体现知识体系的连续性相关性和取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的精神。二轮复习时文言文知识的深化与提高。只有如此才能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才能从浅表的熟识达到深层的理解,进而从容地运用。
三、衔接课本,演练复习,拓展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