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王羲之传

王羲之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王羲之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王羲之传范文第1篇

东晋升平五年(公元361年),王羲之卒于会稽金庭(今浙江绍兴),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梁大同年间(535~546年),嗣孙建右军祠于墓前。

关于王羲之的死因,一直是一个谜团,可谓众说纷纭。第一,也是最多见的说法,是病死;第二说由金庭返朝误时,陛下三传未至,被斩于京;第三说在金庭修身炼丹,误服药物致死。王羲之“去郡”以后终老何处,因史籍语焉不详,史家持论不一。

有野史记载王羲之一生写过无数的字画,人气名气宏贯全国,与其一生为邻的赵老先生,与王羲之家几代友好,唯一让赵老先生有一点遗憾是的,王羲之一生与人写过无数的字画,可从未给赵老先生写过一个字。

这天赵老先生到了王家,向其说明了来意,想求王羲之给其写几个字,王羲之一听不由得一阵惭愧,说多年的好邻居一个字也没有写,实在过意不去,要赵老先生准备好画纸择日书写。第二天赵老先生准备好了纸张,来到王家让王羲之书写,王羲之望着纸张半天未说话,赵老先生已经磨好了墨,就等着王羲之写字了。

只见王羲之将毛笔吃足了墨,紧紧地握在手中,将要写的时候,他突然停下了,转头向赵老先生致歉道:“对不起呀,今天我没有感觉,不知道这字怎么写了,你是我的好邻居,我们两家有几十年的交情,我一定要给你写个好字,才能对得起咱们的友谊呀!这样吧,你后天来吧,让我考虑二天。”

求人写字哪能强迫人家,赵老先生虽心里不太理解,但嘴上还是高兴地同意了,并定好后天下午写字。到了第三天下午,赵老先生依约来到王家,磨墨、铺纸、提笔,就在王羲之毛笔将下之时,他又停下了,放下笔又抱歉地向赵老先生说道:“我今天的感觉也不好,不适合写字,后天你再来吧。”

赵老先生表面没说什么,但心里不高兴了,你与别人写字都是一气呵成,看让你给我写个字,折腾了好几次,还一直在找不写的理由。又过了三天,赵老先生又到了王羲之家,王羲之望着摊开的纸张,足足端详了半天,突然他将毛笔吃足了墨汁,在纸上猛的一画,黑点飞溅。

王羲之传范文第2篇

王羲之研习书法,也曾自满自足过,少年时代,他的书法已笔锋初露,震惊方圆百里。一时间赞市充耳,王羲之也禁不住飘飘然起来。

一天,王羲之到集市上去,见一家饺子铺门口人声喧嚷,热闹非常。尤其是门旁的那幅对联,分外惹眼。上面写着“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十个字,横匾上写的是“鸭儿饺子铺”。这幅对联的内容很有点儿气魄,但是字却写得呆板无力,缺少工夫。王羲之看罢,把嘴一撇,心里暗想:这两笔字也就只配在这等小铺门前献丑!但他又一琢磨那幅对联的口气,心想,这里是什么人的买卖,竟如此狂妄!我倒要去看个究竟,领教领教。

走进一看,只见店铺内矮墙旁设有一口开水大锅,包好的白面饺子,好似一只只白色的小鸟,一个接一个地越墙而过,不偏不倚正好落入滚沸的锅中,饺子铺的伙计,忙前忙后地招呼着顾客。王羲之顺手掏出一些散碎银两,要了半斤饺子,然后坐下。这时他才发现,饺子个个玲珑精巧,好像浮水嬉戏的鸭子,真是巧夺天工的奇货!他用筷子将饺子夹起,慢慢地送到嘴边,轻轻地一咬,顿时,香气扑鼻,鲜美溢口。不知不觉间,一盘饺子,全部下肚。

饱餐后,王羲之心想,这鸭儿饺子果然不错,只是门口那幅对子的字写得太拙劣了,我何不乘机露一手,为他们另写一幅,也不辜负这顿美味。想到此,他便问店伙计:“请问你们店主人在哪里?”店伙计指了下矮墙说:“回相公,店主人就在墙后。” 王羲之绕过矮墙,只见一位白发老太太端坐在面板前,一个人又擀饺子皮,又包饺子馅,转瞬即成,动作异常娴熟。更令人称奇的是,饺子包好之后,老人便随手向矮墙那边抛去落入锅中。王羲之对此收获之惊叹不已,忙上前问道:“老人家,像您这么深的工夫,需得多长时间?”老太太答道:“熟练需五十载,要深练需一生。”

王羲之传范文第3篇

“鹅池”是指晋代王羲之养鹅的池子。

相传,王羲爱鹅是出了名的。在兰亭,他特意建造了一口池塘养鹅,后来干脆取名“鹅池”。有一天,王羲之正在写“鹅池”二字。刚写完“鹅”字时,忽然有大臣拿着圣旨来到。王羲之只好停下来出去接旨。在一旁看到父亲写字的王献之也是有名的书法家,他看见父亲只写了一个“鹅”字,就顺手提笔一挥,接着写了一个“池”字。两个字是如此相似,如此和谐,一碑二字,父子合壁,成了千古佳话。

(来源:文章屋网 )

王羲之传范文第4篇

发源于四明山麓的“剡源九曲”,曾是充满诗情画意之地。自晋唐以来王羲之、李白、孟郊、方干、皮日休、王安石、王阳明、李清照、戴表元等诸多名家畅游和隐居时此地时,都曾抒写过赞美剡川大地的传世名句;千百年来弥勒佛的化身――布袋和尚的传奇在这悠悠天地间诉说着人世的苍茫和美丽,穿越千年的雪窦寺的悠悠钟声,一如既往地演绎着古老的传承。这片“人杰地灵”的剡源山水,见证着“剡源文化”渊远,其美妙的音符伴随着剡源水绵绵流淌。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被称为旧中国蒋家王朝的后花园和“民国第一镇”的溪口古镇,见证了太多的不平凡。但也恰恰是这段跌宕起伏的历史风云遗迹,掩盖了“剡源文化”昔日的荣耀和永恒。

剡界岭,是剡源之水的分水岭,也称剡溪之源的“中川”。沿着剡源源头旁的小路拾阶而下,放眼眺望,崇山峻岭,山脉连绵,风景如画。探幽于剡溪的源头村,徜徉在这倚山而筑、依山旁水、狭窄幽深的小村悠悠古街上,处处流淌着岁月的痕迹。无论是听村民讲述剡源村的“黄道阊门”、“”等风尘往事;还是领着你辨识古街门楣上尚存的旧门牌,都见证着这座剡源古村落的兴衰史迹。

元代《四明续志》详列了“剡源九曲”:“一曲六诏”,“二曲跸驻”、“三曲二湖”至“九曲公棠”。六诏是奉化溪口名胜“剡源九曲”中的第一曲。六诏离剡界岭仅五里地。由于古时候竹筏曾是剡源周县交界的主要交通工具,竹筏又直通剡溪至甬江;而其古道又延伸至四明、天台腹地,六诏曾有“六诏市”或“小宁波”之称,曾是西南四县交界的集散中心。

《晋书王羲之传》曰:在东晋永和十一年(355年),53岁的王羲之,因受会稽郡刺史王述排斥,愤然辞去“右军”之职,后曾隐居在此,其间晋穆帝曾连下六道诏书请他还朝,但王羲之始终未应命,六诏于是就得名。据记载和传说,当他辞去“右军”之职后,就从会稽城内迁居剡中,一直隐迹剡川的金庭与六诏等锦绣幽胜之处。从六诏至金庭有“十八道弯”的十余里古道相连。其间,“书圣”曾在剡源晚香岭建别立业,在此写字牧鹅。

剡源汇聚剡溪,书圣留恋剡川,自然使九曲之水不乏仙灵之气,并留下了一段段美丽的传说。毛翼虎先生的作品曾有描述:王羲之隐居六诏,曾选择各地的白鹅,精心培育,故“奉化白鹅”成为奉化之名产。又曰:王羲之爱大白鹅,也喜欢写“鹅”字。现在天台山国清寺有王羲之书写的独笔“鹅”字碑......

今朝探望先贤,村民仍能津津有味地讲述“书圣”当年临池为趣等许多轶事。如今“书圣”当年在六诏所用的墨池、鹅池等犹存,入门处两棵参天的黄颤和黄莲古木亦在;在距六诏村西2公里地的晚香岭村,溪畔古道、绿树丛中尚存王羲之隐居和后人建祠的遗迹。可惜的是右军庙已毁于1964年,祠庙的石砚又在一次洪水中被冲走;但所幸的是“右军砚”在1988年8月的一次洪水之后,又在剡源九曲的溪水中惊现。据认为那一方高50厘米、宽深各70厘米的黄白色天然砚石,不是“书圣”的原作,而是清代奉化的书法家毛玉佩按古人记载重制“右军砚”;这方“右军砚”,现存放于溪口博物馆内。

王羲之七百多年后,浪迹天涯的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为寻访王羲之遗踪,曾寓居六诏,她与六诏亦有一段因缘,在奉化流传甚广。

李清照《武岭春》词云: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又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而《剡溪诗钞续编》中有孙士伦《寓夫人》五古一首,写的就是李清照寓居剡川一事。

王羲之传范文第5篇

陈寅格先生指出:“魏晋南北朝之学术、宗教皆与家族、地域两点不可分离”。这个理论是非常有见地的。然而,南北朝时期,北方混乱,人口搬迁,多集中在南方,地域封锁和家庭的分离,使这一段时间的学术文化及宗教不仅与家族有关,更应注重对家庭及其成员的关联。六朝士族与门第相关联的学术、宗教的结合,是贵族保持其地位的是重要手段之一。即当时社会价值观认为;门第上的高低的认可也取决于在文化层次的高低上琅娜王氏为江左第一高门,沈约曾说:“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也”。“文才相继”与“爵位蝉联”并重的王氏家族的门第与文化的关系,对于研究整个六朝士族、六朝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名教与自然“将毋同“思想

《梁书・王规传》栽其戒子书云:“吾始乎幼学,及于知命,既崇周孔之教,兼循老释之谈。江左以来,斯业不坠,汝能修之,吾之志也”。这段文字反映了王氏自两晋到南朝的基本思想,即认为儒、道、佛“将毋同”。王氏木以儒学传家,司马氏重用王祥即看重其“忠孝”思想。然“正始中,王弼、何晏好庄老玄胜之谈,而世遂贵焉”。王氏亦适应这一新的社会价值观,完成了儒学向玄学的转化。王氏玄学思想难于王弼而非何晏。《晋书・阮籍传》载:“(阮瞻)见司徙王戎,戎问曰:圣人贵名教,老庄明自然,其旨异同?瞻曰:将毋同”。阮瞻因此而得到王戎的提拨。所谓“将毋同”,即认为名教出干自然,自然是本体,名教是派生物,二者没有什么不同。这与王弼所谓“圣人体无”是一致的。又据《晋书・王戎传》载:“衍尝丧幼子,简吊之,衍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衍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王衍的“圣人忘情”与王弼的“圣人体无”又是一致的。“忘情”与“体无”是指不为情物所累,而非“无情”。他们同处一思想体系之巾。何晏、王弼虽都祖述老庄,但由于政治立场不同,其哲学思想也不同。王弼是站在儒门大族利益一边的。

西晋琅琊王氏谈玄的,主要出于王雄一支的王戎、王衍。《晋书.儒林传》载:“有晋始自中朝,迄于江左,莫不崇饰华兢,祖述虚玄,摈阔里之经典,习正始之余论”,士族们手拿魔尾,雅尚清谈,已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渗透到各方面。东晋,王览一支亦染玄风。首先是王导谈玄。王导曾与殷中军“共谈析理”,“遂达三更”。王敦亦“雅尚清谈”。王巩“风情秀发,才辞富赡”。王徽之“卓荤不羁,欲为傲达”。显然都是清谈名士。过江侨姓习正始余风者,固非王氏一族。陈郡谢氏,殷氏,憔国桓氏等皆如此。正始之风依旧是衡量人物的标准之一。

二、经世致用的儒家学术思想

出入于儒道、儒佛之间,是侨姓士族乃至吴姓士族的思想特征之一。其玄学思想及其对政治的影响前已论述。那么他们的儒学思想特点是什么呢了概括地说就是经世致用。对经学的研究,江东首推王导。东晋初年在军旅未息的情况下,王导就上书:“诚宜经论稽古,建明学业……择朝士之子弟并入于学,选明博修礼之士而为之师”。被元帝采纳。并“使裕与刁协共定中兴礼仪”。又置博士九人。经学研究初具规模。王导主张用人“咸先本之于学”,对儒学之士多所引进。

如贺循,为南土家传儒学者,任旭、虞喜皆以“明经之士”为王导所辟。王导选用儒士的目的是“以之事君则忠,用之往下则仁”。这这种经学多从致用角度考虑,一扫两汉儒学的神学色彩。

三、王氏与六朝文学、史学及艺术

琅邪王氏不仅是显赫的政治大族,而且是著名的文化世家。六朝贵谈子弟,“咸以文学相尚”。文才成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之一。王氏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是诗歌。永嘉之乱,北方文士大批南渡,秀丽的江南关景吸引他们纵情于山水之间,扭转了玄言诗的风格,山水诗脱颖而出。东晋初的兰亭锲会,参加者有侨姓高级文士四十二人。其中琅那王氏就有十二人参加,与四分之一强。他们为王彪之、王胡之、王羲之、王献之、王玄之、王凝之,王涣之、王肃之,王彬之、王蕴之、王丰之。从现存他们所作的诗看,既有玄言诗的特征,又明显地看到山水诗的萌芽。如从王凝之的:“烟温柔风扇,熙怡和气淳。驾言与时游,逍遥映通津”。“讼竹诞严崖,幽涧激清流,消散肆情志,酣畅豁滞忧”等诗句可看到作者已沉浸在秀美的自然风景之中,注意到了诗的“意境”。

在其家族文化成就方面,尤以书画艺术成就最为世人称道。晋和南朝时期,是琅邪王氏书法成就最为辉煌的的时期,此期,琅邪王氏一门相继产生了几十位著名书法家,成为中国书法文化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文化现象。西晋大臣王戎、王衍善书,均以草书见长。东晋王敦笔势雄健,《淳化阁帖》卷二有其草书《蜡节帖》。王导作为东晋的开国宰相,不仅在政治领域有重大建树,而且在书法方面亦达到了行、草二书兼妙的高超水平。《淳化阁帖》有其草书《省示帖》和《改朔帖》。王旷善行、隶,韦续《墨薮》列为书法“中之上“的14人中,王旷列第六。

王羲之传范文第6篇

(这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已疏通了《兰亭集序》的字词句,学生已熟读课文。)

一、课堂导入

师:昨天,我介绍了书圣王羲之的书法成就,看到大家兴趣浓厚,今天我特地把“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拓本带来,让大家看看这一“书中极品”。324个字,字字笔力挺拔,笔势纵横,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学生争看)《兰亭集序》不仅书法出色,其文也是“文中上品”,跨越千年,魅力长在,历代文人吟诵品评,不能释怀,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篇传世佳作。

【关注点1】尽管教师出示的只能是“摹本”,也足以让学生获得欣赏“书中极品”的愉悦和感动。课堂上多设计一点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的期望才不至于落空。

二、检查预习

师:先请同学们朗读一下《兰亭集序》。

(众生齐读课文。)

师:现在来看看同学们对课文中的字词句的掌握情况。

(师以投影呈现,学生互问互答。)

解释字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解释字义:俯仰一世、取诸怀抱、因寄所托、放浪形骸、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所之既倦、感慨系之、以之兴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翻译句子:①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③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关注点2】检查预习,包括两项内容。一项是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不过,仅从“众生齐读课文”一句看不出读的质量,特别是无法从读的水平了解对课文理解的情况。另一项是检查对课文中字词句的掌握情况,特别是“解释词义”和“翻译句子”,有意识地为下面的文义理解作好了铺垫,这就是教学艺术!

师:请同学来简洁明了汇报一下课前搜集的背景资料,首先是“两晋政治思想与士人人生观”,谁自愿发言?

生:晋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政治黑暗。士人受到道家人格观念的影响,普遍崇尚老庄,大多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耽于清谈。士人人生态度也有不同,有沉湎悲哀的,如阮籍;有及时行乐的,如刘伶;有想避祸全身的,如嵇康;也有少数人珍惜时光,想奋发有所作为。

师:很好,显然认真做了预习作业。再请一名同学汇报“王羲之的生平与思想”,谁自告奋勇?

生:王羲之是“清官循吏”,个人兴趣爱好是书法及悠游山水名胜,最后他“辞官归隐”。作为东晋世族门阀的后裔,他的思想中有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写《兰亭集序》时,正有“济世”之志。后来离任去官后才以玄学为重,从玄学、佛学以至道学中寻求解脱。

师:挺简洁的。课前预习作业完成得不错。

三、文义理解

师:了解背景之后,我们来研习课文。暮春之初,王羲之与众友在山水怀抱中曲水流觞,畅叙幽情,其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文中哪三个字可以显出作者情感的变化?

生:乐、痛、悲。

【关注点3】作者写文章“纲举目张”,读者读文章自应“提纲挈领”,这样切入“文义理解”,很聪明,很轻巧。

师:找得准确。那么,王羲之参加兰亭修禊,乐因何而生?

生:因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群集而乐。

生:因名士相聚而乐、环境优美而乐、气候宜人而乐、相聚狂欢而乐……

师:确实,这些都让人感到快乐。在这些快乐中,你觉得王羲之主要因什么而快乐呢?

生:我觉得主要是因景美而乐。“景”是清幽的景色,即清新雅致的,你看,“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景色的着色素雅清淡;还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是开阔的景色。“景”与作者高雅脱俗且旷达的情怀一致,所以,王羲之处于这种美景之中,因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感到快乐。

师:你认为是因天人合一而感到快乐。

生:我觉得主要是聚会之乐。“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聚会”洋溢着清雅的情趣,是贤人,干的又是古代风俗流传的风雅之事,饮酒赋诗,又无管弦,是天籁与叙谈之音,这是“人与人和谐”的快乐。

师:有道理。美景中有知己,可以一吐怀抱,能够共鸣,不失为人生一大快乐。

【关注点4】看来,学生对“乐因何而生”理解得比较顺利。有一点质疑:教师为什么提出“你觉得王羲之主要因什么而快乐”这一问题?两个学生回答了这个问题,哪个回答正确?倘若都正确,那么“主要”从何谈起呢?

师:还有人有别的见解吗?没有呀,那么请哪位同学来朗读一下第一段?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出这份快乐呢?

(一生以清新明快的语调朗读第一段,效果较好。)

师:情感把握准确,读得好。参加兰亭雅集如此快乐,但王羲之笔锋一转,呼出“痛哉”,痛由何而来?

(生都低头看第二段,静悄悄的。)

生:“痛”是心中难受,伤感,是因为……(回答不下去。)

师:提醒大家注意,自读第二段时画出四字词语,然后合并同义或近义的,剩下的是关键词。

(众生在书上勾画。)

师(启发):第二段在“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慨发出前,可分为哪两层呢?

生:第一层由“夫人之相与”到“感慨系之矣”;第二层由“向之所欣”到“终期于尽”。

师:在这两层中请同学们圈出“及”“况”两个字,请人上黑板在括号中填写上这两个字的前句与后句构成的关系,在横线上各填上句中摘录的一个关键词(四字词语)。

(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横线,两线中间写“及”和括号。“况”同前。学生上黑板填写,全班集体讨论纠正。)

师:“及”的前后句是承接关系,前后可填的关键词是“快然自足、感慨系之”;“况”的前后句是递进关系,前后可填的关键词是“已为陈迹、终期于尽”,当然刚才讨论中我们发现答案并不固定,选的词有代表性即可。对照板书我们可以思考,王羲之的痛由何而来?

生:因为以自己的方式求得一时的快乐,暂时的满足,但时光飘忽,生命短暂,所以“痛”。

生:而且欢乐短暂,人生总在满足与厌倦间游走,欲望无厌。

生:由于无法摆脱“死”给内心带来的煎熬,感到欢乐短暂,人生无常,生命有尽,从而感到痛。

师:对呀,痛是因这些而起。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刚才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我们通过板书,把文本中作者发出“痛哉”感慨前的文中关键词提取了出来,进而分析,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一小节应以怎样的语气语调读?

生: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最后的“痛”,慨叹,重读。

(由一生朗读,读后众生自读。)

【关注点5】分析语句之间意义关系,找出关键词语,进而理解“王羲之的痛由何而来”,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我不理解。为什么不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入手,进而弄懂“痛”的含义呢?为什么不要求学生概括第二段中作者阐明了什么观点,进而明确“痛”之由来呢?值得研究。

师:王羲之参加兰亭雅集,悲缘何而发?

师(启发):我们可以借鉴解决第二段问题的方法。在发出“悲夫”感叹之前,作者写了几个时期的人?他们思考死生,有着怎样的表现?

生:昔人、今人、后人三个时期的人。对于“死生”,昔人“兴感”;今人“嗟悼”;后人“有感”。“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生一边答,老师根据生的回答一边板书。)

师:他们的表现有相同之处吗?

生:他们的表现都是“悲伤、感怀”。

师:那么,他们“悲”什么呢?能否从板书中看出些什么?

生:“悲”的是代代人感伤人生短暂,欢乐短暂,这种悲伤永无休止。

生:古、今、后人对“死”都哀伤、感触,有认识,古今同悲生死,但都无奈,这对矛盾永恒。

生:古今之人,对“自己”对“死”都在探讨,但并不很明白。认识局限,扑朔迷离。

师:显然,时代虽不同,感悟却是一致的。“悲”的是宇宙是永恒的,人生却是短暂的;这种生命的体验让人无奈而惆怅。这是跨越千古之悲。请同学们小声朗读第三段,读出“悲”的情感体验。

(众生小声读。)

【关注点6】帮助学生理解“悲缘何而发”这个环节,处理得简洁、顺畅,也为后面的“文本探究”预留了空间。

四、文本探究

师:王羲之参加集会,乐而痛,痛而悲,让同代人、后代人都感伤不已,也有人认为,好好的参加聚会,怎么会伤心,似乎不合情理。你觉得由乐转悲,有无道理?

生:有道理。乐极会生悲嘛。

生:许多人有这种感觉,盛宴欢乐,却有人感伤“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春光正好,也有人在赏春时伤春,比如《红楼梦》中林妹妹。(众笑。)

生:人们认识到欢乐短暂,生命短暂,死亡必至;实际上畏惧死亡,认识到生与死相随。

生:也因王羲之内心早就怀有的淡淡伤感悲凉,至于为何“悲凉”,有刚才背景材料中说的那些政治黑暗、国家危机、个人经历、个性因素等等。

师:那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否这样看:由乐转痛不突兀,是符合人之常情,事之常理,而且表现出一个人的思想认识。

师:另外一个问题是:一段说痛,一段讲悲,悲比痛深沉吗?深沉在何处?

生:深沉。“痛”是一时一地一人的对死生的感性认识,而“悲”非一时一地一人,它是千古同悲,概莫能外。

生:“悲”是整个人类千载以来关于生死问题的理性思考,“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悲人生无常”。

师:你怎么知道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悲人生无常”?

生:有诗文为证啊。比如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师:别的同学也想想有哪些诗句可见悲慨人生的?

(众生七嘴八舌: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如王勃《滕王阁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等等。)

师:确实,悲比痛深沉,深沉在那是代代人仰望星空后的理性思考。中华民族理性思考死生问题可谓是一以贯之,而且,不仅中方思索,西方也探索,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说出了这个永恒命题:“to be,or not to be!”

【关注点7】引导学生探究“悲”与“痛”的关系,正是对文本含义的深入挖掘,也是有意义的挖掘。

五、拓展提高

师:在《晋书・王羲之传》中有与本文相关的几句:“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结合文本,你怎样理解王羲之的“志”?你有怎样新的人生体悟?

(可以与周围同学讨论,然后回答这个问题。众生讨论。)

生:寄情山水,陶冶性情,是超然世事,是化其郁结,畅享人生。这是许多东晋名士所为,王羲之也不除外。

生:王羲之否定“一死生,齐彭殇”,在死亡感慨中,藏着对生命的珍惜,追求和留恋。

生:王羲之的其文其字告诉了人们,人生虽短暂,但有些精神的东西可永恒!

生:人生是短暂的,应该抓住有限的时间,拓展生命的宽度、广度、浓度。

师:自然中有生命的快乐,要有一定的人生境界。在优越的地位环境中,不能蝇营狗苟,而要仰望星空,永恒的自然,让自己脱离尘俗,得到精神的超越;在平常的生活或污浊的泥淖中,应仰望星空,让精神自由,保持精神超越的优美姿态,以诗意的审美心态对待人生的各种艰难。

【关注点8】这个教学环节涉及的是否属于“拓展提高”的内容?值得研究。

六、总结全文

师:全文感情曲折深沉,由生之“乐”而转向死亡之“痛”;最后以“悲”叹作结,情感起伏,脉络清晰,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东晋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修养、精神状态,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作者对“死生”的理性思考,激发我们去关注个体生命的价值,探寻生存的意义。

最后,请大家一起朗读全文。

【评析】

这是一节好课。主旨明确,脉络清晰,环环相扣,逐层推进,引导学生有效地研读文本,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尽管如此,我仍然想围绕这节课谈点认识和感想,以就正于于扬老师以及关心这节课的同仁们。

“关注点5”中谈到,我不理解“分析语句之间意义关系,找出关键词语,进而理解王羲之的痛由何而来”,这样做的意义。让我们回忆一下这部分的教学过程:(1)指导学生划分第二段的层次;(2)“手把手”地让学生圈出“及”“况”两个字;(3)请人上黑板在括号中填写上这两个字的前句与后句构成的关系;(4)在横线上各填上句中摘录的一个关键词语;(5)对照板书思考,王羲之的痛由何而来?文言文教学,要处理内容理解问题,却不从梳通文义入手,而甘愿绕那么大的一个弯子,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我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同于扬老师进一步交换意见。

“关注点8”中我问,这个教学环节涉及的是否属于“拓展提高”的内容?目的是希望借此研究一下该怎样把握研读文本的“度”。教师引《晋书・王羲之传》中一段话,其中有“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文本,谈出“你怎样理解王羲之的‘志’”。请读读学生的回答,我怀疑他们所说的“志”与引文中所说的“志”不是一回事;之后又衍生出“人生是短暂的,应该抓住有限的时间,拓展生命的宽度、广度、浓度”一番读后感式的议论,哪里还顾及什么文本!笼而统之地肯定学生的这些回答,势必很容易混淆深入研讨与信马由缰的界限。近年来,语文课堂上这类情况尽管少了许多,却依然常见。

王羲之传范文第7篇

关键词:道家思想 正视现实 重视死生 积极努力 影响深远

一、王羲之价值观的成因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当然,一个人价值观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形成受到遗传和环境双重因素的作用。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关于王羲之还有一个著名的“坦腹东床”的典故。晋代的大士族郗鉴欲与王氏家联姻,就派了门生到王家择婿。门生回去后对郗鉴回报说:“王氏的诸少年都不错。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袒胸露腹地吃东西,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郗鉴听了,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这个坦腹而食的人就是王羲之。少年王羲之气度如此率真自然,行为举止看似未经修饰,其实是毫无心机的真性情,将难能可贵的“真诚”二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由于魏晋政权的腐化黑暗,申、韩思想日趋衰落,传统儒学衰微,一般学者因灰心于现实政治,为了避免触犯忌讳,纷纷以谈论哲理为主,于是清谈之风大盛。初期清谈的内容,以老庄为主;东晋以后,佛学也渗透到清谈的范围。王弼、何晏可以说是清谈的始祖,但何晏尚务实干,在政治上颇有成绩;王弼因早死,无突出表现。其后至嵇康、阮籍等人,正值魏晋改朝换代之际,政风更坏,忌讳更多,因而他们的清谈,渐渐变成了玄虚不实的谈论。同时清谈的人在行为上也开始放诞,他们通常的表现是纵酒和不遵从礼节。这是对礼法的一种讽刺,也是对现实政治的一种逃避,故而嵇康、阮籍等人在政治上均无建树。到了西晋时代,清谈之风蔓延到了政治舞台上,当时不少的达官贵人,一方面手握重权,一方面大谈玄理,把两种相反的事物糅合在一起,造成了西晋政治上的种种怪现象。从晋室南渡直到南朝时代,清谈竟与一般世族的日常生活无法分开,这种风气对政治的影响是苟且偷安,不务实际。东晋南朝始终不能恢复故土,不能说与这种风气无关,而清谈对社会的影响是造成了一种消极颓废的人生观。

王羲之自身的性情和社会风气对其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价值观念在其作品《兰亭集序》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二、《兰亭集序》体现的永世价值观念

《兰亭集序》在题材的安排上,十分精当。先叙时、地、人及环境,给人以总体的印象。点出天朗气清,然后才可以在这儿仰观俯察、饱览美好的景致,人自然就产生了快乐的情怀,不论是面对着挚友,倾心谈论自己的抱负,还是无拘无束地寄情山水,虽然志趣各异,动静不同,可是乐于自己的遭遇,暂时得意、痛快、满足。但当他对所追求的厌倦了,情感随着事物的改变而改变,感慨也就跟着来了。先前所喜悦快乐的,在转眼之间,已经变成了过去的事迹,尤其想到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及“死生亦大矣”心中就十分的悲痛。由于王羲之具备道家的思想,所以在欢畅与明快的叙事中,触及到死生变化等问题,这正是道家思想的特色。

由于这样的思想统领,注定有区别于一般散文类文言的特质,就是抽去文言本身的显在含义,而上升到字字珠玑里面的精华意指,即在王羲之文艺思想背后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永世永存的永恒理念。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充满着人生哀乐相随的感慨,可以代表当时一般人的心理,但是他的人生“可乐”与“岂不痛哉”是寄情于山水,嘱托于人世人情之后发出的呐喊,绝不是孤立无助的哀鸣。他是想将自己乃至周围“流觞曲水”的雅士纳入到自己“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纯净情操之中,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以老庄思想为主的清谈,易趋虚无,因此《兰亭集序》中提出了“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思想,认为庄子提出的死生如一是大言不实的,把长寿和短寿同等看待也是无稽之谈。“一死生,齐彭殇”,庄子认为大小寿夭皆无分别,天下万物比“我”长寿的很多,但是比“我”夭折的也有很多,相比之下,“我”也不大不小,不寿不夭,故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原是取“齐物”的意思,晋代清谈家虽也醉心于老庄,但难臻庄子的境界,他们慨叹人生的无常,转而注重现实的享受。“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王羲之欣赏当前现实的享受,慨叹人生的无常,这就和老庄不尽相同了。

他还提出了“后之视今,亦尤今之视昔”。虽然时代变化了,事物不同了,但后世的人们也重视死生的问题,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应该也会兴起类似的感慨。人,没入宇宙洪流,生生死死,就形成了宇宙的生生不息。虽然不能掌握自己肉体生命的终点,但绝对可以积极掌握自己精神的寿命,将自己的思想、灵性、感性、感怀、体验注入文学的生命里,此后,生生世世都有读之心弦为之悸动的超世纪知音,与我们心跳同步,呼吸同息,感伤于同一件事物,心动于同一个思想。如此心灵相通的旷世知己,不值得尽力追求吗?

三、对后世的影响

虽然晋朝文章倾向于俪词骈句,但《兰亭集序》还是用纯粹散文写成,和后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以相媲美,都用接近口语的形式写出来,不受当时骈俪的影响。清新流利的散文,或写性灵,或抒怀抱,或述山水,或候故人,都能表现隽永的风味,使人赏心悦目。例如,王羲之于《遗谢万书》中即提出“所谓通识,正自当随事行藏,乃为远耳”“济否所由,实在积小以致高大”,积极地勉励谢万与士卒同甘共苦,不要矜才使气,骄傲自满。在《十七帖》中,王羲之又以病中的心情问候朋友:“雨寒,卿各佳不?诸患无赖,力书,不一一。”于此,比照《兰亭集序》中王羲之于慨叹人生的无常外,亦重视眼前现实的美景乐事,与原始的老庄有所不同。王羲之的文采、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世诗人摘取《兰亭集序》中的秀美佳句,改编为诗词的有很多。例如,南宋林正大的《贺新凉》,方岳的《沁园春》,孔传铎的《兰亭王》,都是根据《兰亭集序》所改写的词。正如王羲之所言:“后之观今,亦犹今之视昔。”今人读王羲之此文以及后人有感而发的作品,不仅对死生有所感叹,对王羲之的历练、思维,也低不已。

兰亭修禊的集会,可以说是东晋清谈家最大的一次集会,王羲之的这篇集序,是申诉清谈家共同意志的宣言。文笔自然,不事雕饰,情味隽永,令人喜爱。且王羲之带有人生积极向上、奋发努力的一种坚强精神。吴楚材说:“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闲暇时,我们或聚三五好友饮茶、聊天,或陪家人亲友踏青、观光,往往感慨也会悄悄地自心中悠悠涌出。消极悲伤时,我们不由深感庄子“一死生,齐彭殇”思想的玄妙;积极欢乐时,我们不得不赞叹王羲之“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思想的高超。人生短短数十载,悠忽放荡,此生如同不曾走过,唯有将思想、学问、修养如同“接力棒”般代代传下,生命才可以真正的不朽。生命虽有穷尽,只要精神不死,这才是最真、最善、最美的永恒。王羲之在两千六百多年前就领悟了这个道理,怎能不令人深深敬服呢?

参考文献:

[1]丁帆,杨九俊.语文・必修五及教学参考.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6.

[3]钱穆.中国思想史六讲.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九州出版社,2010.

[4]吕思勉.中国通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郭纪金,高楠,赵有声.中国文学阅读与欣赏.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王羲之传范文第8篇

一、李世民的书法成就

初唐时期,书法与诗歌都继承了六朝的余绪,但又于继承中有所创新,这些成就与唐太宗李世民有着直接的关系。李世民虽然出身于北方贵族,但却特别仰慕南朝文化,在诗歌上喜欢妍丽的宫体诗,在书法上酷爱秀美的南朝书法,尤其崇拜王羲之,他还亲撰《王羲之传论》,不惜重金求购二王墨迹。他锐意临仿王羲之书法,并命诸王子临帖五百遍。他设计赚取《兰亭》真迹,并命书家精工模拓,分赐王公大臣。他还设立弘文馆,命欧阳询、虞世南教授楷书。他的书法也是紧承王羲之风范,尤其是行书作品更是得王羲之神韵,其《晋祠铭》、《温泉铭》秀丽遒劲,跌宕留美。唐太宗的大力崇扬,奠定了王羲之在书法史上“书圣”的地位,同时也催成了崇尚瘦劲的时代风气。

二、初唐四大家的书法成就

初唐书法最高成就者当推书法史上号称“初唐四家”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欧阳询自幼敏悟绝人,博览经史,尤精三史。欧阳询练习书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其书法诸体俱精,尤以楷书为最工,他的正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其传世的墨迹有行书《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都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九成宫醴泉铭》为著名楷书范本。其用笔方圆兼备而险劲峭拔,竖弯钩仍具隶意,结体修长,中宫紧密,主笔画四周伸展,行间布白整齐严谨。由于其结体用笔皆有十分严谨的程式,因此是很多初学书法者的首选范本。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即:“如高峰之坠石, 如长空之新月,如千里之阵云,如万岁之枯藤,如劲松倒折,如落挂之石崖,如万钧之弩发,如利剑断犀角,如一波之过笔。”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其中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我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省)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字,故世称“虞永兴”,赐礼部尚书。虞世南性沉静寡欲,笃志勤学。少曾受学于顾野王,又从智永学书,尽得王羲之笔法。其书法刚柔并重,骨力遒劲,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其诗风与书风相似,清丽中透着刚健。其书用笔圆转而结体方正,气秀色润,外柔内刚,无一点雕饰与火气,显得风神潇洒。虞世南书法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为《孔子庙堂碑》,虞世南撰文并书写。原碑立于唐贞观初年。楷书35行,每行64字。碑额篆书阴文“孔子庙堂之碑”六字。碑文记载唐高祖五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后裔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缮孔庙之事。此碑为虞世南69岁时所书,用笔结体无不炉火纯青,横平竖直,笔势舒展,一派中正平和之气。宋黄庭坚有诗赞曰:“虞书庙堂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除此碑之外,其行书《汝南公主墓志》温润圆秀,萧散虚和,姿态风流,富于笔外意。除了以上两件作品外,还有《昭仁寺碑》、《破邪论序》以及散见于刻帖的《大运帖》、《用笔赋》、《临乐毅论帖》、《潘六帖》、《世南伏奉三日疏》、《醒滞帖》等。这些碑帖,有些是伪作,有些是集碑文钩摹而成,可信的为数甚少。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高宗时迁尚书右仆射,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官至通直散骑常侍。褚遂良少时曾承欧阳询、虞世南亲授书法,遂兼收两家之长,同时他还宗法王羲之,吸收北碑书风之影响,加以创新,形成自己纤劲秀美的风格,在唐代书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楷书代表作《雁塔圣教序》,对后世影响极大。此碑为永徽四年(653)立,正书,共21行,行42字。存西安大雁塔。此碑分两部分,前部《大唐三藏圣教序》由唐太宗撰文,表彰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往返经历十七年,回长安后翻译佛教三藏要籍的情况。后部《述三藏圣教序记》由高宗撰。此碑是褚遂良58岁时书,用笔和结体融合了欧、虞的笔法,字体瘦劲,方圆兼备,意间行草,雍容婉畅,仪态万方,足具丰神。故张怀赞曰:“美人婵娟,似不轻于罗绮;铅华绰约,甚有余态。”此碑由当时名刻手万文韶刻,精细入微,兼得褚书形神。褚遂良其他楷书尚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还有《倪宽赞》、《阴符经》等。行书有《枯树赋》等。

薛稷(649―713)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人。曾任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后被赐死狱中。少时外祖魏徵家多藏虞世南、褚遂良书迹,薛稷锐意临仿,故其书得褚法为多,既能忠实承袭褚字风貌,又能形神兼得,有所发展。用笔纤瘦,结体疏朗,章法严谨匀称,风格清奇娟丽。薛稷的传世书迹很少,《信行禅师碑》是其楷书代表作,结体疏朗中见紧密,笔画瘦劲中见圆润,风格潇洒飘逸,放而不肆,舒展自如。

三、初唐其他书家

初唐时期的书法以楷书为主,行、草书则较为逊色,大都是继承多于创新,行草书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陆柬之的行书和孙过庭的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