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描写秋天的古诗有哪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什么是意象?一言以蔽之,意象就是熔铸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首先,它跟客观物象构成了一对反义词,也就是说,凡是被诗人所思、所触、所观、所感的才是意象,否则就是客观物象。比如说一朵花,开得很美,但它没有被诗人所感知,它就只能是客观物象,而不能成为诗人笔下的意象。其次,意象必须是诗人思想情感的载体。我们常说的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其实就是意象在诗歌中作用的一种体现。意象是主观的、唯心的,它也只能是诗人思想情感的产物。再次,体现为意象的事物,它所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可以是人物(既可以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也可以是诗人塑造的其他人物),也可以是其他物象(比如日月星辰、花鸟鱼虫、风云雷电等)。
我们阅读古代诗歌时,首先要做到读懂诗歌中的意象,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对诗歌意象的把握,是我们解读诗歌的突破口。
解题金钥匙
对古代诗歌意象的鉴赏,初中阶段考查的重点主要有识辨意象,把握意象特征,感知象征意义和体会诗人情感等。
一、识辨意象
题型:1.这首诗中有哪些意象?2.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3.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
解读:这是对诗歌意象把握的基本题型,其考查点主要在于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意象的含义,答题时应细心读诗,不放过一字一词,因为古代诗歌中基本都是单音节词,基本上一个字就是一个词的意思。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短短的5句诗,就写出了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意象,充分体现出秋思的意境。
答题要点:先用文句对译的形式把握意象内涵,再梳理、归纳意象内容,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字词等。
二、把握意象特征
题型:1.这首诗中的意象体现了哪个季节的特征?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2.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诗歌题目的特点?3.本诗中的人(景)物形象跟另一首诗相比有何异同?4.诗中描绘出怎样的一个诗人的形象?诗中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5.从这句诗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形成一个整体,相互关联、彰显主题,其景物描写往往体现在诗人的身世感怀上,或与诗人当时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其人物形象常常自抒其志,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例如,杜甫的《春望》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意思是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从“白头”和“簪”中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诗人悲凉的心境。
答题要点:如果诗歌中意象较多,就要对意象中的人、事、物、景进行归类,找出其中具有相同性的地方,总结诗歌意象的总体特征;对景物描写从远近、虚实、动静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归纳出意象特点;思考该意象对人物形象的衬托作用、对诗歌意境的拓展作用等。
三、感知象征意义、体会诗人情感
题型:1.这首诗的某一意象体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倾向?2.古诗中有些常见的意象往往具有固定的象征意义,请就这首诗中的某个意象具体谈谈它象征了什么?3.同样是写秋天,有的诗人悲秋,有的诗人赞秋,如果是悲秋,请找出其中悲秋的意象,并说说悲的具体情感内容是什么;如果是赞秋,请找出其中赞秋的意象,并说出赞美了秋的什么精神?
解读:本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在直观了解诗歌意象特征的基础上,进入到对意象内涵的领悟。我们首先要留心识记一些诗歌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如梅、兰、竹、菊等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柳、酒、月、雁等涉及离别相思之情,杜鹃、寒蝉、鹧鸪等代表离愁别绪与悲凉情感。然后根据诗歌意象所奠定的情感基调,体会诗人的具体情感等。此外,有些诗歌常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因此,还要注意对诗歌中的理趣加以分析。
答题要点:整体感知,确定诗歌情感基调;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感知其象征意义;挖掘字词,深入理解诗歌情感内涵;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模拟训练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的上片写出了夏夜的哪些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2)词的下片是如何写“星”和“雨”的?体现出词人怎样的心情?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对“巴山夜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巴山”泛指巴蜀之地。
B.“巴山夜雨”是离情的代用词。
C.诗中两次出现“巴山夜雨”,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或妻子)的深沉情谊,构成了诗歌音调与章法上的回环往复。
D.诗中两处“巴山夜雨”都是实指。
3.试从含义和作用两个方面比较下面两首诗中“风雨”的异同。
(1)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我是武汉市实验幼儿园的何磊,
我很爱幼儿园的孩子们。但是当自己做了母亲之后,我觉得我对他们的爱还远远不够。
卢梭说过“在幼儿教育的源头。丢下一朵鲜花,它会香飘万里”。在工作中,我总在不断地反思自己:我丢下了鲜花吗?
“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教育的真义就是价值的引导和自主构建的统一。思想的创生是一种精神的历险,需要胆识、勇气和宽容。从教25年来。我一直努力地践行“童本”的教育理念,并将这一理念逐步落实在自我的教育行为之中。
解读童心――以儿童为本。培养个性儿童。教育最核心的职能是促进个体的发展。儿童的世界不只为成人期做准备,应根据儿童生命、精神的本性充分体现其独立价值的存在,促进儿童和谐、自主、富有个性地发展,
感受童真――以儿童为本,共构精神家园。发展意味着个体自主建构内部质的变化,意味着能切实感受到自我心灵力量的增长。尊重儿童天真、淳朴、活泼的生命自然状态:理解儿童共生共荣、共同成长的需求;共构童趣、自由、和谐的精神家园。
以儿童的发展为本――“解读童心,感受童真”,,重视生活,关注生活中的孩子:了解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与获得:感悟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
本期关键词:相似联想视觉艺术构图 线条 审美经验和体验
活动目标
1 喜欢参加水粉画美术活动,感受用水粉作画带来的乐趣。
2 能迁移生活经验,运用相似联想描画秋天。 3 能用黑色的线条进行创作,大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1 教具和学具的准备:白色土布5米,海绵垫子两块(拼在一起和白色土布大小相似,课前大面积泼上橙色、蓝色、黄色、红色、绿色等,海绵泼色之后将白色土布覆盖在上面),鞋套每人一双(课前穿上),一次性桌布、排笔各若干。水粉颜料,丙烯颜料,香水。 2 乐曲三首:《世纪秋雨》《郊游》《森林狂想曲》。 3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感受过秋天的季节特征,学过有关秋天的儿歌或诗句、歌曲等:有画水粉画的前期经验。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欣赏、感受
(一)欣赏乐曲,描述感受
1 幼儿欣赏歌曲《世纪秋雨》,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关于秋天的音乐请大家一起欣赏,你们仔细听听音乐里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你们听到了什么?仿佛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2 请幼儿闭上眼睛完整地倾听一遍音乐。(在幼儿欣赏音乐时教师喷一点桂花香水)
3 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受。
师:音乐中你们听到了什么?(流水声、小鸟叫声等)
师:秋天,小河里有什么动物在玩呢?(小鱼、乌龟、螃蟹,教师讲解一下螃蟹的样子)
师:秋天里还有什么动物飞到南方去过冬?
教师小结:秋天来了。小河的水潺潺地流动着,小鱼、小乌龟在水里快活地游戏着,就连四处横行的螃蟹也从河里跑出来找小鱼、小乌龟玩,天空中有一群排着“人”字形的大雁往南飞,飞到暖和的南方去过冬。
师:你们还闻到了什么?(桂花香)
师:秋天还有哪些花开呢?
师:秋天也是水果丰收的季节,有哪些水果是我们秋天才能吃到的呢?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呢? (二)说说秋天的诗、秋天的歌、秋天的舞
师:有谁能说说关于秋天水果的儿歌或者诗歌。如儿歌《秋的画报》: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枣,金灿灿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风娃娃钻进树林,在翻着秋的画报。诗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何老师前段时间吃了一种食物(做动作)。对了,就是螃蟹。秋天有一句话――橘黄蟹肥。
教师小结:原来秋天是这么美好!有香气扑鼻的桂花,各种颜色的,还有各种颜色的水果和好吃的螃蟹。说到这我还想问问小朋友,你知道有哪些描写秋天的歌曲啊?你们可以唱一唱、跳一跳吗?(幼儿边唱边跳《秋天多么美》)
师:啊,跳得好极了!我也想跳了,我想邀请你们和我一块在这块布上跳。你们愿意吗?
二、基本部分:舞蹈后联想作画
(一)彩色足迹
1 播放音乐《郊游》,师生一起在棉布上随音乐“舞蹈”,棉布上留下了彩色足迹。
2 舞蹈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幼儿。观察踩踏出来的色块。
师:你们看。白布现在有什么变化没有?
师:有哪些颜色呢?(红色、绿色、蓝色、橙色、黄色――五颜六色)
(二)丰富感受,展开相似联想
1 展开相似联想。
教师根据画面提问,引导幼儿展开相似联想。
哪一块是橙色?――秋天里什么东西是橙色的呢?
哪一块是蓝色?――秋天里什么东西是蓝色的呢?
哪一块是黄色?――秋天里什么东西是黄色的呢?
哪一块是红色?――秋天里什么东西是红色的呢?
2 教师提出作画的要求。
幼儿根据棉布上的足迹进一步展开相似联想。
师:啊,我终于明白了,秋天有这么多漂亮的颜色。我们把刚才说的都画下来好吗?
师:今天我们画画用丙烯颜料还有小排笔,你们是第一次用,老师有个要求你们可要听好了。用小排笔沾上颜料之后,要在杯子的旁边舔一舔、刮一刮,然后再开始画。 3 幼儿自由作画。 活动要求:幼儿先想一想棉布上的舞蹈足迹像什么,然后用黑色的丙烯颜料,在印有足迹的棉布上进行相似联想勾画或添画秋天的景象。
教师指导:鼓励幼儿根据足迹的形状,大胆地进行相似联想并用黑色线条勾画,再说出自己所画的秋天。
三、结束部分:相互评价,体验成功
教师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并评价。
1 幼儿相互评价作品,说说自己最喜欢作品的哪个部分?为什么?
2 教师评价总结。如“我今天非常高兴,我喜欢黄颜色的这一块,因为小朋友把它想象成××,线条很流畅,构图也很美。我还喜欢蓝色的这一块……”
3 师: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活动反思
教育不仅要把真善美的东西传递给孩子,还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让儿童快乐地玩,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教育应还原它的原点――点化和润泽生命”。本次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基于以下的思考:
1 以相似联想为依托,打开幼儿想象之门。相似联想是开启幼儿创造性想象的一把金钥匙。幼儿每天说的儿歌以及古诗,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等,经常用到相似联想。相似联想是在不同的形象和事物之间,找出相同的部分,利用事物之间的本质和共同性来孕育一个新的创意。本次活动,我以颜色作为一个思维的维度,扩散幼儿的想象和操作。当幼儿踩出黄色时,就会追问:秋天有什么是黄色的?看到黄色,你会想到什么?由此调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相似联想,去建构新知识,获得新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2 范画和范画的意义。幼儿的美术表现力、创造力以及审美体验,来源于幼儿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艺术来源于生活,最后又还原于生活。前期幼儿已积累了相当多的关于秋天的审美体验,如何让孩子将这“秋天的审美体验”表现出来,是此次教学活动的关键。是需要范画还是不需要范画?还是只需要范画的某几个元素?我在课前做过多次实践,最后决定此次教学活动不选用任何范画,只需要立足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日常审美经验和欣赏活动以及幼儿的创造力有机地结合。以达到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只要得法的效果。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把整个生活现实作为语文学习的环境,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具体的现实中去学语文,是一种“活化”的学习实践。要在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活动,首先应合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的渠道,在“活”字上下功夫。
我认为可以从语文学科本身的资源、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资源、社会生活资源这三方面入手,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一、关注语文学科自身资源,让学习方法“活”起来
中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的习作是学写建议。时值春暖花开的春天,学生们以开展春游活动为内容,进行讨论。在教学前我引导学生先联想学过的课文《秋天》,想想秋天都藏在哪儿?那春天又藏在哪儿?教学活动的场地扩展到田野、市场、商店、公园、人们着装上,让他们从动物、植物、人类生活的点滴变化中去寻找,去l现,去体验,然后进行交流。其次,利用语文课上,以“和春天有个约会”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如词语的积累;春天古诗词的积累;描写春天,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感受、品味春天里生命的勃发与可爱。其中最后一个活动内容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我采用“画说写”方法,为学生铺设了一条写作通路,主要的步骤是:第一,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构图;第二,通过自己的手把心中的构想画出来;第三,通过自己的口把图画的内容有条理地讲给同学听;最后,是通过文字把口头所述的内容写出来。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内容的限制,没有老师的硬性要求,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构思、绘画、表达。毫无疑问“画说写”不但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及绘画能力,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们勇于创新的精神。一位学生模仿学过的《秋天》创作了一首甚是生动的小诗《春天》。课后在学生对春有了很多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还可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感受春天。学生想到:放风筝、挑野菜等活动也可以感受到春天。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依据自己的实际条件至少参与一项活动。让学生在极其深刻的体验之后,进一步自由地表现自我。
二、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资源,让学习过程“活”起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开发,不仅和一门学科相联系,有时和几门学科都相联系。学生不止看书,还要调查、走访、表演等,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学习语文,提高实践能力。四年级下册有篇课文《生命的桥》,就可以和《品德与生活》中《桥》的活动主题相结合。课前组织学生去寻找观察身边的“桥”,并开展活动:让学生画画见过的桥,去看并了解它的故事,也可利用网络组织学生去查找中国名桥的资料。在学生充分体会到桥在人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时,再引出生命中无形的桥。因为实践,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都得到了调动,也更容易体会课文中情感,并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对人与人生命的思考上。如何架起生命的桥梁?哪些人在为我们搭建起生命的桥梁?如何感谢那些为自己搭建生命之桥的人?
“问渠哪有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创造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造活动就无法进行。对于语文综合实践来说,生活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三、开发挖掘社会生活资源,让学习手段“活”起来
语文具有重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功能。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是语文课发展的方向。而关注作者本人乃是其中之一。作者,这个站在文本之后的神秘之人,他有着怎样的个性气质,兴趣爱好以及对自然对人生独特的感受,本节课以此作为探讨的重点。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走近作者郁达夫。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发学习动机
同学们!大家都读过苏轼的《赤壁赋》,在这篇描写秋景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了乐观自信、超然物外的苏轼,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故都的秋》又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郁达夫?让我们品味语言,走近作者,走入他的心灵深处。
二、品读文本:合作探讨
(一)听录音、整体感知。
(二)“言为心声,文见其人”。让我们再次走入文本,品味语言,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郁达夫?
师:自由品读,自由结合,分小组讨论,然后自由发言。
生1:我看到了一个热爱北国之秋的郁达夫。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通过对比,写出江南之秋赶不上北国之秋,抒发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热爱之情。
生2:我做一点补充:尤其是结尾“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写出了对北国之秋强烈的热爱。
师:说得好。让我们齐声朗读这一段。
生齐读。
师:读得特别有感情。读出了对北国之秋强烈_________。
生答:眷恋之情。
师:还有哪些有亲和力的语言体现了作者的这种感情?
生3:“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家家户户养在家里的家虫”。“唱”比“叫”好听,写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家虫”、“养”都显得亲切。
生4:故都中的“故”含有眷恋之情,故友。
生5:写秋雨“下得有味”、“下得象样有派头”写出对故都的喜爱之情。我们学过《胡同文化》中的“北京的大白菜都比别处好吃”也是这个意思。因为是京城,所以什么都是好的,连大白菜也比别处好吃,连下雨也下得像样,像京城的人一样派头十足。
师:你能从词的细微之处体味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说明你真正读进去了。很好!
生6:我看到了一个忧郁的郁达夫。一般性格热情奔放的人偏爱暧色调的色彩,而性格忧郁的人则偏爱冷色调的色彩。作者在破院秋景图中(多媒体打出)善用碧绿、蓝、白、青、灰白这些冷色调的色彩,可见他是一个性格忧郁的人。
师:好。看还有哪些地方?
生7:胜日秋果(多媒体打出)。作者欣赏的秋枣“淡绿微黄”,吻合作者悲凉的心境、忧郁的性格。
生8:秋蝉残鸣(多媒体打出)――四年黑暗的生活,一个月阳光下的快乐。这就是蝉的一生。秋蝉衰弱的鸣叫令人感到悲凉。
生9:作者由秋蝉残鸣想到自己已人到中年,人生的美好时光已过大半,秋光再好,也挽不住生命的流失,所以产生了深深的悲凉和忧郁。旧梦豪华已化烟,渐趋枯竭人中年――郁达夫(多媒体打出)
生10:凉风秋雨(多媒体打出)――“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了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虽然雨下得缓慢,但仍使我感到凉意。它不似“秋风秋雨秋煞人”也不似“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水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它是那种慢慢浸入你的心底的那种悲凉,这种悲凉久久挥之不去。
生11:我看到了善写普通老百姓生活的郁达夫。凉风秋雨(多媒体打出)中走出的老北京人,用悠长的语调在拉家常。
师:好。我们请2―3位同学品读,“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注意语调)再齐读。
生读。
师:大家听,有点京味。京味的特点:该拉长的时候要拉长。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生读。
师:八九不离十。“天”字要读轻音。
生读:天可真――凉了
师:(学生哄笑)京味十足,好!齐读。看,大家读出了老北京人的_________。
生答:悠闲、自在。
师:作者并没有去写北京城的达官贵人、遗老遗少、学者文人,而是把笔触放在普遍老百姓身上,为什么?
生12:通过这几幅秋景图可以看到,北平的秋不在火红的香山,不在雄伟的皇宫,不在热闹的天坛,而在街头小巷,在民宅,在庭院,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里。
师:渗透于骨髓的传统神韵只能存在于北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平民作家郁达夫引领着我们在世俗的生活中寻找美,享受美!
生13:我看到了孤独的郁达夫。题目《故都的秋》中的“故都”与“孤独”谐音,通篇都是孤独的郁达夫的影子。庭院秋景中的“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以及秋槐落蕊中“扫街的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可以看出他的孤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没有朋友来访,这地方又是如此寂静,无人可与交流,他便只有与自然交流,很有点“两看相不厌,独有敬亭山”之感。
师:好,让我们品读“像花而又不是花的一种落蕊……大约也就这些深沉的地方。”
师:作者觉得有点儿落寞。1927年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拖着长辫子自尽于颐和园的昆明湖,留下遗言:“以死义不再辱。”文人所维系的文化因国亡而无寄托,文化远去了。郁达夫感到深深的悲凉和孤独。
生14:郁达夫幼年丧父,生活的艰辛造就了他忧郁、孤独、沉闷的个性,而后东渡扶桑,受尽异族歧视,更让其苦闷,消沉。《沉论》便是最好的明证。
生15: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所有这些在郁达夫心灵深处刻上了深深的烙印。“言为心声”,“孤独的秋”就是“孤独的郁达夫”。
生16:化用李白的“两看相不厌,只有敬亭山。”就是“两看相不厌,唯有孤独秋。”
师:非常好。能灵活化用古诗文,而且恰到好处。
生17:我看到了双重性格、矛盾的郁达夫。
通篇都看到了忧郁的郁达夫,一般忧郁的人很冷淡,而文章的字里行间,又使我们看到了热情坦诚的郁达夫,尤其文章开头用“饱尝”,文章结尾“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古诗中多用“颜色”这个词,如汉乐府《上山采蘼芜》“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和高适《燕歌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颜色一词在这两句诗中意思大不相同。唐代杜甫和白居易是中用“颜色”一词较多的两位使人,下面我以他们的诗为例,探讨一下颜色一词在古诗中有哪些不同的含义。
杜甫《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表城》诗中有“是时秋冬交,节往颜色昏。天寒鸟兽伏,霜露在草根”,结合上句可知这里颜色昏是指天色苍苍,昏暗不明:在《虎牙行》中“秋风欻吸吹南国,天地惨惨无颜色。”这首诗是写三峡景色的,如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这里的颜色意为天色昏暗。可见颜色的第一种含义是指天色。文天祥在《一拍》诗中还直接引用了杜甫的句子“风尘澒洞昏王室,天地惨惨无颜色。”
第二种含义,我们来看下面的诗句,杜甫《秋雨叹》中“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哀江头》“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花底》“深知好颜色,莫做委泥沙 ”《园人送瓜》“倾筐蒲鸽青,满眼颜色好”《棕拂子》“非独颜色好,亦用顾盼称。”这个颜色是指棕拂子的外形、外貌。这里颜色分别指决明、苑中的花草,花朵、瓜、棕拂子等植物花草瓜果外表的光泽和色彩。由此可以推断出颜色的第二种含义是用来形容植物的生长状况、外形和光泽,意思大多形容植物生长状况良好,欣欣向荣。《病柏》中“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是指植物的气色。在白居易诗中具有相同含义的诗句也不少:如《白牡丹》中“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这里颜色引申为植物供人欣赏的、美丽的外形,在答《桐花》中“况此好颜色,花紫叶青青。”在《东城晚歇》中“绕冢秋花少颜色,细虫小蝶飞翻翻。”颜色都是这种含义。《秋槿》“正怜少颜色,复叹不逡巡。”这首诗是说槿花到了秋天天冷黄昏时,开后落下的一种萧索状,结合上句“”结合上句“秋开已寂寞,夕陨何纷纷。”还有下句说男儿和女子“头白始得志,色衰方事人。”这里颜色是指植物花草的美丽外形。
第三种含义如在《柟树为风雨所拔歌》中“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这首诗是说柟树被风雨吹倒了,草堂上的亭亭一青盖也没有了,让草堂也黯然失色了,不好看了,我们把好看的地方叫做风景,这里的颜色暗含风景的意思。《南池》“独叹枫香林,春时好颜色”这首诗一大半是写景的,这里的颜色由外表的美好引申为使人赏心悦目的风景的意思。这里的意思比较明显,比上个例子更加明显。《解闷十二首》的第十首“忆过泸戎摘荔枝,青枫隐映石逶迤。京华应见无颜色,红颗酸甜只自知”这里的颜色根据上句“青枫隐映石逶迤”也是风景的意思,意为京华见此也黯然失色。白居易《答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南山好颜色,病客有心情。”我们从诗歌题目‘“同游曲江”,以及此句后的“水禽翻白羽,风荷袅翠茎”两句写景,还有作者的明确表示“时景不重来,赏心难再并”,可以断定这里的颜色是景色的意思。白居易《和武相公感韦令公旧池孔雀同用深字》“索莫少颜色,池边无主禽。”这里颜色也作景色解,意为池边没有了主禽-孔雀,就没有了景色。从以上的分析可知,颜色的第三种含义指风景、景色,美丽的地方。
第四种意项,我们先看《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句子“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南北朝.何逊《与苏九德别》“宿昔梦颜色,咫尺思言偃。” 这里颜色很明显意为面容。在杜诗中这类诗句有《梦李白》中“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这句是说杜甫梦到李白,醒来后看到屋梁上的月光,还疑惑在照着李白的面容。《百忧集行》“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这种颜色是指人相貌、面容。与《寄岑嘉州》中“愿逢颜色关塞远,岂意出守江城居” 的颜色意思相同,都是想见一面的意思。南北朝.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意项,在魏晋.曹操《塘上行》“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和江淹《古离别》“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中颜色均为面容的意思,意为想见一面。 唐.曹唐有句:“騄耳何年别渥洼,病来颜色半泥沙”这里颜色很明白指面色的意思,意为病中面如泥沙,面如死灰。《贻华阳柳少府》“柳侯披衣笑,见我颜色温。”颜色温是面熟的意思,这里颜色也是指面容。杜甫《赠李白》中“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这里的颜色稍微引申为面色。白居易《伤唐衢二首》“忽闻唐衢死,不觉动颜色。”这是颜色是声色的意思,意为大动声色,大悲失色。《虢国夫人》“却嫌脂粉涴颜色,澹扫蛾眉朝至尊”这里的颜色由人的面色、面貌引申为美色、姿色、美丽的人。汉代无名氏的《陇西行》中即有“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意为这好妇拥有令人赏心悦目的姿色。汉乐府《上山采蘼芜》“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朝来暮去颜色故”这里颜色指姿色,意为琵琶女年老色衰。只落得“老大嫁作商人妇”的下场。《长恨歌》中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古冢狐-戒艳色也》首句“古冢狐,妖且老,化为妇人颜色好。”很明显这里颜色是指姿色。白居易《寄元九》“三年不放归,炎瘴销颜色。”,这首诗是白写给在外贬官的元九,结合上句“君年虽校少,憔悴谪南国。”可知这里颜色是指面色,确切地讲是指好看的面容,憔悴谪南国,三年不放归,使得好看的面容也越来越失去了光彩。可见颜色的第四种含义为人的面容,由面容引申为好看的面容,女人的姿色、美色等含义。另《陵园妾》中形容她“颜色如花命如叶”,很明显这里颜色是指女子的姿色。
关于第五种含义,我们来看一下的诗句,《送韦讽上阆州録事参军》“当今豪夺吏,自此无颜色”这是面容的一个引申义,是没面子的意思。《可叹》“王生早曾拜颜色,高山之外皆培嵝” 这里的颜色指功名的意思。《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胡为困衣食,颜色少称遂。”意为困于衣食,功名未遂。高适《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这里赐颜色意为赏面子,赐予光荣。这是由人的面容引申为面子又引申为荣耀的意思。白居易《伤友》“虽云志气高,岂免颜色低。”,这句颜色低和志气高相对,结合下句“平生同门友,通籍在金闺。”可以推断出这句颜色是指功名、地位、官职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颜色的第五种含义是功名,地位、荣耀的意思。
在杜甫诗中颜色用于本意的很少。如《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这个颜色用的是本意,意为原意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已褪色,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白居易诗中颜色用于本意的却 俯仰皆是如《大嘴乌》“物老颜色变,头毛白茸茸”这首诗是讲一种大嘴的鸟—乌鸦,根据下句可以推断,这个颜色用的是本意,是指大嘴乌羽毛的颜色。白居易《和元九悼往》“馨香与颜色,不似旧时深”这首诗是说物是人非,“尘埃日夜侵”的“缬纱幌”,香味和颜色也不如从前了。《京兆府新栽莲》中“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这句是讲东溪莲上面扑满红尘,颜色不鲜了,用的是本意。
当然,以上的引句,不可能包含杜诗和白诗中所有关于颜色的诗句,只是引些代表性的诗句,由此可见颜色的不同含义。本文的逻辑顺序是由天色的明暗到植物的色泽的鲜艳到自然风景美丽的地方,由人的面容又引申为美色,由引申为光彩的面子,直到功名官职地位,颜色一词的意思由自然的本意步步引申以到表示人间的官职功名。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诗歌言说特征高度凝炼集中精神内指性双重陌生化韵律节奏
诗歌被认为是文学中最具审美性的艺术,其语言是最近于人类精神世界的诗意表达。海德格尔认为:“语言乃是最切近于人之本质的”。任何文体,都可通过对语言的辩析而达其本质,创作主体无论怎样表达其思想感情,必须落脚在语言上,阅读主体只有根据其言说方式才能通达所建立的艺术世界,洞悉创作主体精神之微,除此我们不能获得更好的途径.故探究诗歌的言说方式,有利于对诗歌本质的把握。那么诗歌具有哪些言说特征呢?下面试对此作点分析。
精神内指性特征这主要是指诗歌语言所构织的符号体系表面上是某种情景的外在表征,是用某些自然社会事物组成,实际上它承载了抒情主体的精神,要向阅读主体昭示诗人的内心,它通过对语句的择炼,准确地传达出抒情主体在特定时期特定场合下特定的心情和感受。这种感受是内在于主体的,是主体在对于外在世界的感知过程中而内化于诗人精神世界的。文学是人类精神的象征体,诗歌更是强化了这种特点。诗虽然也营构情境,但这种情景不象小说和散文那样是象征社会历史,而是象征创作主体的精神和灵魂,是抒情主体精神的外化,而且这种精神更多的是一点感触、体味、情绪,所以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事实上诗歌语言就在于让阅读主体对它的解读,进入艺术情景,通过对情景的体昧,阅读主体得以感受创作主体在那时那地那景的心情,与他一道去体悟宇宙人生的奥妙,走向美的世界,诗歌语言仅仅是一个门径,而所构织的世界不过是一个窗口,这门径这窗口,是一个规范,一个通道,一个意义空间,阅读主体以此看到更多更广阔的世界,这个世界决不是现实的,也不可能在现实中找得到的,它只存在于诗人所营构的艺术世界中,只在诗人的内心中。如果说散文小说的艺术世界是以描写或虚拟类客观世界为目标,那么诗歌就不是这样了,相反,它要么直陈心曲,有所感触即脱口而出,要么是对外在事象的描摹(它要选择、加工、提炼、组织)营造意境来象征创作主体的内心世界,要么也虚构某个世界来象征诗人的感受,但这个世界不及小说散文世界清晰,而是模糊含混以至是抽象的,这在抒情诗歌更是如此。
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经常采用,它既是言说方式,也是一种艺术特征-诗歌中的一切意象意境都非实在的,它不过是以此象征诗人的思想情感元素,意境不过是情感元素的语言乌托邦,一首诗就是这个乌托邦呈现出的小小世界,诗人的精神就被编织在这个有序的言说体系中。王绷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所构织的意境一目了然:一个明月之夜,抒情主体坐在幽静的竹林深处,独自弹琴歌啸。但是它所传达出的思想情感却是相当复杂的,那种孤独那种自赏,那种内心的空灵与宁静,所渗透出的深深的却是淡淡的隐忧,以及让人感觉有些恐怖的寂寞与冷清,都流露于字里行间、构成意境则由琴、竹林、明月寥寥几个意象构成一个有形的世界,它是抒情主人公此时此情的映射,是情感因子的象征、而“独”、“幽”、“啸”、“深”、“明”,这几个字是这首诗的灵魂所在,它们是富有主体精神和情感性的词语,赋予了整首诗以主体内涵的点睛之笔,它使有形的世界不再是一个枯燥的载体,而是一个独具灵魂的生命体;“独”正好与“幽”“深”相对应,用“啸”而不用“唱”,则让人体会到诗人那种寂寞而凄冷的内心世界。一轮孤月,形影相吊,月虽“明”,但亮而冷,给深幽的竹林笼上了一层惨淡的氛围,我们决不会想到明月的正面之意,相反,“明月”所蕴含的团圆之类的象征意义加强了抒情主体的寂寥,可见诗歌语言所创造的世界总是指向诗人的内心,它不过是诗人主观精神的象征存在。
陌生化效果的双重建构 陌生化是指创作主体把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组织在语言中,运用诸如省略(虚白)、颠倒、反复、隐喻、夸张、象征、悖论、复义等手法强化,引起阅读主体的注意,增加阅读主体的感知难度,拉长感知时间,使阅读主体得到全新的启示和感受。它打破了日常语言的能指所指关系,建立起属于某一特定文本的语言符号体系,在艺术作品中,日常语言符号变成了能指而指向这个言说体系中的某种意义,也就是说所指不是现实的,而是存在于所构建的艺术世界中,这些符号构成一个能指体系,指向创作主体所指的某个世界,诗歌更是如此:在小说散文中,单个的同句不能普遍构成陌生化效果,它们更接近于日常语言,只有它们所构成的体系才能构成新的能指所指关系,在诗歌中则首先通过对单个词句的能指与所指的扭曲变形达到第一层陌生化效果,诗歌语言不仅要重新建构单个符号的能指所指关系,而且通过这个新的能指所指关系来建构艺术世界,实现语言乌托邦,这是第二重陌生化效果。可见诗歌语言主要是语言符号的双重陌生化效果的二度建构-诗歌语言的最大特征是省略、跳跃和隐喻的运用,不象小说散文那样在乎语句的连贯性,意义的完整明确性,也不在乎表达或描写的细腻(这样就不能构成隐喻效果而更多的是明喻)诉求本文世界的完整,它恰恰要通过语言的不连贯性、意义的断裂性、逻辑的跳跃性,创造意义的虚白(以有生无,进而以无生有),追求诗义的多重性,丰富性与蕴含性,这就要靠陌生化的双重处理。
郭i若《呜蝉》:“声声不息的呜蝉呀!/秋哟! 时浪的波音哟!/一声声长此逝了――――――”先看第一层陌生化即词语的陌生化。散文语序应是“秋哟!声声不息的呜蝉呀!”,散文言说应当是“秋天来了,蝉一声一声叫个不停”,但是诗人把它颠倒省略,使之生成多重意义:强调呜蝉的声音“声声不息”,衬托秋的静寂;这首诗是诗人触景生情的产物,暗示主体内心的不宁静;把表明时序节候的“秋”放在第二句之首,突出了感秋之意,与蝉声一起增加了抒情主体的感慨之气,放在“时浪”之前,意在突出诗人对于五四狂飚突进的时代精神如秋般远去的感伤,正好与末句的意义相匹配。故这里的“秋”不单指时令节候,它与“长逝”的“时浪”还构成隐喻关系。结构上,“声声不息的呜蝉”与“一声声长此逝了”构成反义复叠,把在现实生活中本不相关的具体的呜蝉、秋与抽象的时代联系起来,意义上跳跃性相当大,正常逻辑断裂,但是它遵循了抒情主体的精神逻辑,留下意义空间从而完成了意义的创造。这里,秋、呜蝉与时代联系并不是单靠一般的颠倒语序运用对照就能恰到好处地融合,即不能仅靠话语结构的组织实现,它必须要对词语本身进行陌生化处理:首先是用感叹词“呀”、“哟”、“了”及最末的省略号加强 低沉的抒情氛围,以从情感上把秋、鸣蝉和时代协调在一起二是“声声不息”修饰“呜蝉”与“一声声长逝”相对照,强化抒情主体的时代感慨,在通常的能指所指关系下,时代与声音是联系不上的,但抒情主体用“时浪”来指五四狂飚突进精神,这样就能与“长逝”相配,断言时代精神远去,整个符号体系就成了抒情主体这种感受新的能指系统。诗歌多重意义就通过对语言进行双重陌生化处理来实现其独特言说,并使诗歌语言具有高度凝炼的效果。
高度凝炼集中凝炼,是文学语言的基本要求,而诗歌这一特征最明显。一般说来,短小精悍,多用短句是其语言特点。诗歌往往择取生活的某个片断,或瞬间的感受,或一点断想,或一点情绪,它们最能激起创作主体的情感波澜,这种情感往往难以言喻而复杂的,它随时在诗人的内心冲突奔涌,总想寻求某种渠道,走向现实。创作主体反复蕴酿,以选取最能承载这种感受和情绪的词句。诗歌不可能象小说散文那样尽情铺展敷衍,即使写重大题材也高度简洁概括,有时仅用一两句话便表达出一种哲理,一种情思,一种体悟,一种情怀,一种人生境界,以最少的语言蕴含尽可能多的意义,我以为这才是诗歌的最高境界。
坡《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呜?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所表达的哲理其实很简单,但是又非三两句说得清楚,它寓于社会生活而又内在于主体精神的感悟,如果用现代哲学思想加以表述,就是主体与客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关系一大通语言,可能还根本无法阐明、我们仅凭这首诗所采用的两个意象“琴”、“指头”,以及由抒情主体通过几句简单的话语所建立起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联想到一系列相关的涵义-可见,诗歌不仅在于对象所包蕴的意义有多大,更在于用精炼的语言向阅读主体言说了进而启示了些什么,把感受主体引向何方,在多大程度上引多远。北岛《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两句是解读全诗28句的钥匙,它不仅告诉我们抒情主体为什么会呼喊“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还点出历史的一种价值悖论、社会讽刺。它是如何达到这种效果的呢?就是通过词语的联想关系实现的。“卑鄙者”、“高尚者”会让我们联想到社会历史中一系列类似的人,“通行证”、“墓志铭”则让我们联想到一系列社会现象和人生轨迹,它们把我们引向了历史和人生的深处,诗人通过这种具有代表性的具体的事物(如琴与匣)或是有概括性的词语(如卑鄙者与高尚者)来涵盖相应的意义,从而扩大诗歌的内涵和外延,诗歌的凝炼性就这样体现出来。意境是中国古诗歌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其效果在创造一个象征体系而达于对社会、自然、人生、宇宙的敞亮,它正是诗歌追求语言高度凝炼的结果:意境所传达的意义的难度在于我们无法完全用理性的思辨加以阐明,而在于借助语言符号所建构的体系向读者暗示,引导读者的情感思维走向这个世界,而达于无限之境+
追求韵律节奏诗歌语言的节奏韵律是所有文学语言中最明显的。朱光潜说:“节奏自然也是帮助和谐的,但和谐不仅限于节奏,它的要素是‘调质’的悦耳性”,“诗讲究声音,一方面在节奏,在长短、高低、轻重的起伏一方面也在调质,在字音本身的和谐以及音与义的调协”,新诗不象古诗那样刻意追求外在的音律,但总是有意无意的追求节奏韵律,使语调和谐,说得简单点就是通过节奏设置达到语言的顺畅,有适当的起伏,有恰当的轻重,有合适的长短,读起来不象科学语言那样费劲,也不象小说语言和散文语言那样散缓不收,以此来看现代新诗又如何呢?现代新诗的语言趋于散文化,那么它与散文语言的区别何在?除了高度凝炼、精神内指特征和双重陌生化处理以外,就是节奏韵律。这种节奏不仅是外在音节的停顿押韵之类,更在于抒情主体的情感起伏流动,即是说,诗歌语言是随着抒情主体在特定情景下思想情感变化的展开而推演的,使它与抒情主体的情感相结合,诗歌节奏的变化就意味着抒情主体情感的变化,它们是二而一的。在不能完全追求古诗确定的音节停顿的情况下,内在的节奏就成了一种必然的追求,否则诗歌语言将散缓枝漫,没有起伏推进的韵律感。诗歌的节奏与诗歌双重陌生化和高度凝炼相紧密联系,因为在打破了正常的能指所指关系的情况下,要区别于散文语言而要能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