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余光中简介

余光中简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余光中简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余光中简介范文第1篇

一、教学目标 :

1、把握诗歌的形象,领会其象征含义。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中出现的形象,领会象征含义。

2、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节奏美,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 对诗歌形象的象征含义及诗歌的主题进行探究。

3、比较阅读法 将同类题材诗歌进行比较,从而更全面地理解诗歌。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步骤 :

(一)导入 :

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古代的诗词里就有许多关于“乡愁”的 诗句,同学们可以说一两个吗?

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月是故乡明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歌,题目就叫做“乡愁”,让我们一起来体味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浓浓的思乡情。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当代诗人和诗评家。湖南衡阳人。现居台湾。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殷切感情,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神深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咏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文章,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教师作诵读提示:在划分诗的重音时,对于能够表现诗歌感情的意象,一般要重读,另外,对这些意象加以修饰的词语,能够表现诗歌感情的形容词也应该重读。2、学生集体朗读,自评。(对于节奏和重音提出朗读的问题或优点,强调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3、个别学生朗读,学生评价。(要加感情)

4、全班有感情地再次朗读。

5、听示范朗读,并投影出诗节奏、重音的划分。

6、配乐,学生朗读,进入诗歌的情境。

(四)研读、赏析诗歌:

1、思考: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

明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思考:作者以什么变化组诗?

明确:全诗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

3、你能说说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都有着哪些具体的乡愁?(板书)

学生思考并明确: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全班朗读,感受乡愁的味道。)

总结:余光中《乡愁》一诗的构思特点:作者在这首诗里,设置了四个时段,将乡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形象(意象) ,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进,使意象次第放大,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

4、思考:“乡愁”应该是一样很有份量的感情。同学们找找看诗歌中形象的前面都用了哪些修饰语,它们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它们又突出了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着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思考、讨论并明确:“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5、教师总结《乡愁》诗的形式美。

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比较整齐对称,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整齐中有参差;二是音乐上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同一位置上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使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数量词的运用,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美。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

全班带有深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试着背诵。

(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1、学生欣赏余光中另一首表达乡愁的诗作《乡愁四韵》。(罗大佑演唱)

2、比较阅读:

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并明确,教师补充:

相同处:① 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

② 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

不同处: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

(六)课堂小结:

今天的这堂课,我们深深地被作者那段乡愁所感动,希望同学们能明白,不管你将来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你的心中都要有着祖国,有着故乡。最后,让我们在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这首歌中结束这堂课。

(七)布置作业 :

1、背诵这首诗。

余光中简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诗写作;审美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8-0032-03

【作者简介】仇定荣,江苏省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江苏常州,213131)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新诗(现代诗)写作的忽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新诗又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学体裁,是其他各类文体所无法替代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新诗(现代诗)写作的忽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新诗又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学体裁,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既然如此,在初中语文课堂里,教师该如何凸显新诗的写作地位,让带着“镣铐的舞蹈”――新诗,自如而优美地舞动起来呢?

一、分行排列,变文成诗

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诗歌在外在形式上最基本的特点是分行排列。在语文教学中指导新诗写作,可以让学生学会用精练优美、富有诗意的语句,通过合理的分行,转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诗,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下面,我们就共同阅读一个教学片段。

师:……咱们用另一段文字探索一下法布尔的诗意――

[投影展示]

在昆虫的日历里,金龟子是最准时的。它在夏至露面,跟首批出世的知了同时。当白天变得最长,阳光使庄稼披上金黄色时,金龟子准时奔向树林。在那段日子里,每当傍晚降临,小虫就来拜访我住所边上的松树。

生:这段文字太美了,“最准时”看出了法布尔对金龟子遵守时间很赞赏。

师:哪里是遵守时间,只是动物的生物钟!

生:法布尔称金龟子飞来为“拜访”,他是把动物当成老朋友了!

师:确实!“拜访”一词好温暖好浪漫!

生:作者很浪漫,还给金龟子安排了浪漫的环境“阳光使庄稼披上金黄色时”,森林那么美,这真让读者浮想联翩。

师:浪漫温馨的约会啊!这哪里是说明文,根本就是诗了啊!

[投影展示]

在昆虫的日历里,

金龟子是最准时的。

它在夏至露面,

跟首批出世的知了同时。

当白天变得最长,

阳光使庄稼披上金黄色时,

金龟子准时奔向树林。

在那段日子里,

每当傍晚降临,

小虫就来拜访我住所边上的松树。

(指导学生用诵读诗歌的语气反复朗读。)

法布尔的经典作品《昆虫记》,本来就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君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段,紧扣这一特点,精巧设计,睿智教学,既讲究“科学性”,又凸现“形象性”和“情感性”,从“诗”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学习和去欣赏,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分行排列而幻化的诗歌更为精彩,可谓一石双鸟,画龙点睛。不仅让诗意得到外显,演化为一首精美的诗歌,使金龟子变得更讨人喜欢,而且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欣赏了诗歌的意境美,感受到了新诗写作诀窍――分行排列,节奏和谐,情感丰富,意趣馥郁……

二、借鉴吸收,模仿作诗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新诗虽然不多,但都是经典作品,像冰心的《纸船》、余光中的《乡愁》、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诗作,就是杰出的代表。教师在教学这些新诗时,固然需要从鉴赏的角度指导学生品味,还应该从写作层面引领学生模仿,尝试着让他们写一些短小的新诗。因为模仿能激励学生的习作动机,唤醒沉睡的写作欲望,还能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原文,把握原文的精髓和真谛。所以,教学新诗,要及时指导学生吸收原作的思想内涵和写作技法,用模写的形式撰写一些抒感、富有哲理的诗作。模仿作诗,主要有两种方法:

1.仿写部分章节。例如,散文《我的老师》选用了周太玄《过印度洋》一诗的首段,教学时就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诗意,用“看不见……只有……”这样的句式,模仿着写几句。例如:

看不见灯塔

只有遥不可及的地平线

看不见其他的船只

只有海风吹起的波浪

看不见傍晚的炊烟

只有远处的雾气袅绕

看不见一个人影

只有孤单的我和船……

2.仿写整个篇章。例如,在学习了余光中的抒情诗《乡愁》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仿写。下面的新诗《校园》,就是学生在学习《乡愁》后创作的。

小时候

学校是一方静静的乐土

我哥在里头

我在外头

长大后

学校是一张长长的方桌

考官在那头

我在这头

后来啊

学校是一座深深的迷宫

我在里头

自由在外头

这首小诗以“乐土”“方桌”“迷宫”等为意象,形象地写出自己三个不同年龄阶段对校园的完全不同的感受。童年的向往、少年的紧张、青年的困惑,在简洁的诗句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诗作还显稚嫩,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能写到如此水平,还是值得欣喜的。

余光中简介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先从分析诗歌意境美入手,接之从3个主要方面阐述了朗诵者如何能把诗歌的意境美体现出来,创造出有声的意境,以达到受众的审美愉悦,让受众理解感受领略到诗歌的意境美。一是先做赏景之人――学会欣赏诗歌意境;二是成为一道风景――声入诗歌意境;三是装饰别人的梦――掌握分寸声发联想,故而我们了解朗诵的美最关键要体现出诗歌的灵魂――意境美。

关键词:诗歌 意境 朗诵者 欣赏 装饰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识码:A

诗歌以抒情的方式,语言高度凝练,充满丰富的想象,强烈富有的节奏感、韵律美赢得了广大朗读者的喜爱。但诗歌在艺术创造特别是诗歌创造所达到的那种能令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朗读者却很难体现。由此也削弱了诗歌的表现力。这对于朗诵者来说是很困难的,怎样把诗歌的意境美很好地展示出来呢。这就需要朗诵者要表现出真景物、真感情,情景关系处理得好。声音要控制好,尤其是要把握好分寸,和诗歌形成和谐的风景,呈现在受众面前。调动起受众各种感知觉,激发受众的联想和想象,使“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尽所能诠释诗人的直觉和理解、情感和思维。总之,优秀的朗读者是应该把诗歌深邃高妙的意境尽可能地体现出来。那么朗读者如何体现出诗歌的意境美,我们不妨用卞之琳《断章》的诗句来解答。“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朗读它,朗读者先要自己欣赏诗歌的意境,融入风景之中,打动自己,成为真正的赏景之人,从而使自己的声音情感和诗歌的意境成为受众心中的又一道美丽的有声风景,装饰出受众心中的情感,对真善美的追求。

一 先做赏景之人――学会欣赏诗歌意境

一首好诗打动我们,使我们有要朗诵的欲望,是什么打动我们了,是诗歌美的形式?美的语言?好像是,但还不够。就像我们喜欢一个季节,它的温度,它的景色,还不够,深刻想一想还有那寄予里面的情思。

1 诗歌之魂――意境

诗人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感受以后产生的一种情怀,是外部世界(境)的心灵化与内部世界(意)的具象化。这就是诗的意境。诗歌是讲究意境的,意境最是能打动我们的内心,衡量一首诗的好坏就是看它的意境美不美。意境的形成,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具体表现;而意境的创造,则是诗人为源于生活的情意寻找一个更为典型的艺术环境的艺术实践。“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画结合,揭示诗歌艺术耐人寻味的美的意境。作为朗诵者要学会提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会欣赏诗歌的意境美。

2 敏锐的感知觉――欣赏

以徐志摩的经典之作《再别康桥》为例,是可以称之为意境美的典范。诗中,徐志摩将自己的感情浓缩在精练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些富有个性色彩的形象和想象中间。由于徐志摩巧妙地把气氛、感情、形象三者融合为一,因而营造出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在那时那地,作者眼里的康桥已不再是几年前的单纯的康桥了,再别之时含有了多少感概在其中:别了,诗人象牙塔似的校园生涯;别了,他的纯美的爱情;别了,他的美好梦想。别了曾经的美好,即将回到现实的残酷之中,唉,梦境被现实击碎。你看在诗人眼里,那河畔夕阳中的垂柳,波光中的倒影,软泥上的清荇,柔柔的荡漾进诗人的心中,如入美妙的梦中。能脱离现实的残酷吗?但他不能放歌,诗人的浪漫情怀达到极致之后,瞬间跌入谷底。梦境终被击碎,同样的景象却抹上了另外一种灰暗色彩,哀愁重又笼罩心中,一切都不属于自己,自己只能沉默,诗人清醒地知道他是没有资格来享受这极致的美景的,惆怅才应该属于自己。诗人默默的退出,无奈的告别了。整首诗,情因景生,景因情活,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构成了诗的深邃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作为朗诵者如果不能积极的欣赏出这样的意境,是无法把诗歌的意境美表现出来的。

再比如,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我们可以想象,一心要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勾勒出的幸福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温暖的海风、枝头上噼里啪啦绽放的花朵,描绘了一个多么悠闲、多么浪漫的世外桃源的生活。闪电都是幸福的,诗人的心胸广阔到可以给陌生人最美好的祝福。他博爱的思想: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愿所有人心想事成。让所有的人在尘世间没有烦恼,享受尘世幸福。而情致还不仅仅如此,在这里,诗人自己只愿做祝福别人的快乐之余,享受自己独处,简单的快乐。微笑的脸庞下,我们似乎感受到了诗人的寂寞和超脱。我们在朗诵诗歌之前,一定要先欣赏诗歌的意境,才能情随景生。

二 成为一道风景――入诗歌意境

我们欣赏到了诗歌意境的美,神奇的意境是因为它能引起朗读者或悲喜或激昂或平静的情感,并达到心灵的共鸣。怎样将饱含情感的声音恰当地融入到朗读作品中呢?

1 控制好声音,要与画面和谐

被感动的是朗诵者。一首诗歌,自己都不感动,凭什么去感动受众?作为朗读者,必须深刻理解这篇作品的意境,它勾勒出的是积极向上的、热情的,还是落后的、腐败的。如果是前者,那么朗读者的情感也要是积极热情的,被作品中所表现的美好事物所感染而激动。如果是后者,那么朗诵者的情感应是愤慨的、不满的。这就要求朗读者随着作品的基调调整自己的情绪,将自己的情感与作品形成一种“情感共鸣”效果,自己要成为全心去欣赏风景的人,这样声音才能走入诗歌意境中。

在这里最怕的是惊扰,不和谐的声音就会让欣赏者不再欣赏这道风景。就像你不能用泣不成声的状态来表达诗歌痛不欲生的情感,用沙哑的声音来表达诗歌高亢热情的情感。声音的高低快慢、轻重缓急都要跟着那意境走下去,让声音塑造出更美的意境。朗诵,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是一项语言艺术活动。朗诵者要想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播音稿件的内容实质,要熟练掌握声音的表达技巧,要使声音高低起伏、轻重缓急似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抑扬顿挫、感情跌宕如梦如幻,朗诵技巧运用自如,使作品锦上添花,从而让受众从中受到感染,声之意境便油然而升。

2 分清主次,声不由己

朗诵者不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要从诗歌角度出发,分清主次,不得随意朗诵。

下面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思乡之愁。一幅幅画面浮现眼前:幼年时母子分离,只能靠书信抒发别情;成年离乡背井,与新婚妻子天各一方;一个小家庭的生离死别,折射出内地和台湾同胞难相聚,国家不统一的局面。字里行间表达出作者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之情熔在一起。余光中的诗《乡愁》,从内在感情上体现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那一枚邮票,一张船票,甚至那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以及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处升华了“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所以,我们看到朗读者的感情应该在最后一节中分量是最重的,声音色彩更加浓重,虽音不是最高,但情最重,耐人寻味。朗诵者在朗诵时声音要切入这首诗歌的意境,如此美好,如此深远,饱含感情,深沉诵咏。然而很多朗诵者在第三节“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分量处理的重了。反而到第四节后,情感削弱了。这样整首诗下来,便打破了诗歌的意境,没有完全的融入其中。

三 装饰别人的梦――掌握分寸声发联想

朗诵者要想更好地体现诗歌的意境美,就要把握好分寸。一种用情感和声音创造出的更加唯美的的画面――诗歌意境之中加入声的元素。而不是完全用自己的情感,无论忧伤还是欢乐。

1 调动受众的联想和想象

欣赏到诗歌的意境美,自然要投入了自己的情感。情感在朗诵中的运用,一方面要讲求恰如其分地自然表露。朗诵者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情感,要掌握好分寸,要如入景中,声音变化不能破坏诗歌的意境和谐。在朗诵中,朗读者完全沉醉在自己的感情世界中,所呈现出来的声音情感,应该相对成为受众眼里心里最美丽的风景。这种对诗歌的专注,声音对诗歌的修饰,自然就调动了受众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知觉。受众是有着七情六欲的,朗读者不是重新建立新的感情,不是强迫受众被动接受你的感情,而是装饰他们思想情感中喜怒哀乐的东西,传达者与受众达成“情感共鸣”。如果没有这种“情感共鸣”,那么朗诵和收听都会黯然失色。一般来说,诗歌的意境对朗读者的态度、情感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朗诵者因为喜欢某类诗歌而能调动自己的情绪而喜欢朗诵,并加入大量的个人情感。但是朗诵者切记不能以自己个人的喜好对待所读的诗歌,必须培养自己的“朗读情感”来恰当统一地表达和体现诗歌情感。在朗诵的时候,朗诵者不能过于主观地去打破诗歌的意境,分寸一定要掌握好。悲而极悲,喜而极喜,朗读状态过于积极,便有做作之嫌。情感运用不能太过,准确情感表达才能表现诗歌意境。

2 尊重受众的情感经验

受众的情感,不是在最真实的现场中产生的。朗诵者的分寸必须掌握好,否则,诗歌的意境美也会在分寸不好的情况下丢失了你的受众。你要想趋于完美地展现诗歌的意境美,就不能丢失掉你的受众,他们正等着你来装点修饰他们心中的梦,否则无可共鸣,朗诵只能破坏了那种妙不可言的思想,形成了呱噪,而没能成为别人寄予情思的景象、意境,削弱了诗歌的意境美。

强加给诗歌过多的功能,会少了许多的美。例如《春江花月夜》,有的朗读者坚信这是一首悲伤的诗,调子越来越沉;有的朗读者却认为它是一首人生豁达的诗,情感便慢慢高亢上去。我们应该怎样把握?其实装饰两字应该好把握,用声音去勾勒出一幅幅的画面,让受众从中感受到生命自然。没人看到秋天的落叶会哈哈大笑,但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像黛玉一样悲天悯人。那我们如何把握秋之落叶般的分寸?专注于去装饰出怎样的情感,或是好的法子之一。应该牢牢把握诗歌的意境:潮水涨起明月初升,圆月朗照,月影相和,亭台楼阁,影影绰绰,月寄情思,落月水漾,江月有常人无常。声音融入其中,重音处理,激发起受众的感情,让他们来欣赏你用情勾勒出的有声意境。声境与情与景交融在一起,和谐统一,似有叹,似无悲,全凭受众去领悟感知。

不要强加给受众什么,也不要强加给自己什么。任何生硬、勉强的东西,都要不得。读出诗歌的魂――意境,才会把诗歌读得要多美有多美。如何体现诗歌意境的美呢?一定要提高文学素养,先学会欣赏诗歌的意境。而不要急急忙忙见字生情。细心体会之后,全身心的融入作品之中,控制好声音,掌握好分寸,使受众自然而然地被你吸引,受众会将你的声音融入诗歌中去,将自己埋藏在心里的真善美投入进去,也一同陶醉在你绘出的声音画面里了。总之,诗歌朗诵的探索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路。朗诵是情感的艺术,是优胜语言的艺术,声情并茂永远是我们每位朗诵者要求自己达到的最根本的朗诵高度,尤其是诗歌朗诵。诗歌的意境美也决定了诗歌朗诵的难度,在每一位朗诵者眼里,诗歌字少而情感却更加丰富,那种诗歌的意境总是神秘莫测,永远达不到尽头,只能离它越来越近,不停地探究和迷恋。走进诗歌那神奇的景色之中,让情感完全浸透其中,朗诵者的这种专注,必然创造出美好的有声意境这一道更美的风景,它也就必然能引起受众的共鸣,更好地体现诗歌二度创造的美。

参考文献:

[1] 郭绍虞编著:《六一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 蒋凡、郁沅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教程》,中国书籍出版社,1984年版。

余光中简介范文第4篇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历史悠久,悠悠五千载,自“神农氏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到武王伐纣时,以茶为贡品;到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到唐代,茶业昌盛,“人家不可一日无”。茶文化内涵丰富,需要用心品味;茶文化独具特色,需要用心去感受;茶文化久经历史变迁而始终兴盛不衰。因为茶高雅,适合知名人士品味,同时又很大众化,人人都可以以茶待客,以茶健身,以茶话家常,以茶悟人生。

茶话人生

1

泡一杯茶,细细品味,看着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开来,释放出淡淡的清香,闻着那股清香,浮躁的心也会随之变得宁静。心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美。“和睦清心”正是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系统研究茶文化的香港人――叶惠民教授,从八十年代开始宣传茶文化,在他看来:“茶只分两种,一种是变质的,坏茶;一种是没有变质的,好茶。哪怕只有一个优点,我们也应该把它发掘出来,人也是一样,只要他不是坏人,就可以从他的一个优点发掘出更多的优点。”茶中有多种味道,或浓或淡,只有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能品出个中滋味。

走在路上,来来往往的人都是脚步匆匆;办公室里,见到的都是忙忙碌碌的身影。在这个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谁都不敢怠慢。叶惠民教授说:“停下你匆匆的脚步,花两个小时,泡杯茶,修心养性。”茶可以缓解一下生活的压力,让长期处在高压下的人们得以放松。暂时放下工作中的压力与紧张,生活中的苦恼与愤懑,伴随着音乐的飘扬,茶香散发出来,沉浸其中,这个时候,灵魂得以静化,心里倍感轻松。叶惠民教授说:“茶就是如此的简单,如此的自然。”

人生总有起有落,成功时候,我们是否会高兴得忘乎所以?失败时候,我们是否又会感觉失去了一切,从此一无所有?情绪总是随着成与败,得与失而飘忽不定。每天泡杯茶,让一切喧嚣消失,恢复一下宁静,茶是静心的最好良药。宁静致远,澹泊明志。

叶惠民教授倡议茶文化要从儿童教育抓起,要求儿童懂礼貌,守秩序,爱大自然,尊师爱亲,让儿童通过茶来孝敬父母,闲话家常,让儿童与长辈的心近一点,再近一点。他还希望让伤残人士透过那杯浅浅的茶,重新拾起对生活的信心,重新建立起平和富足的心灵,勇敢地生活;让更多的人知道,香港有人在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付出努力,香港虽然经过英国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但是我们与祖国却从不曾远离。

现今社会,很多人都比较爱好娱乐,提到娱乐这个词,叶惠民教授说:“娱乐并不是坏事,是一种享受,人一生追求的是什么?是丰盛的人生。其实,凡事不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就好。”

谱一曲《乡愁》

诉不尽的情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叶惠民教授的朋友郑文德博士给这首诗谱上了轻缓优雅而又让人感伤的曲调,并由叶惠民教授栽培年轻歌手慧婷担任主唱,重新诠释这段割舍不断的爱国情。“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跑到了这头,我跑到了那头。”叶惠民教授在台湾访问余光中教授时,余光中教授在结尾加上了这么一句话,一颗爱国的心期盼海峡两岸能早日和平统一。

叶惠民教授回忆起在他六、七岁的时候,一个人跑到学校,和大哥大姐们一起唱国歌,而《义勇军进行曲》成了叶惠民教授记忆最深刻的歌。从那时候起,叶惠民教授的爱国心便已经扎根。

从加入“茶”的行列中开始,叶惠民教授便一心为宣传茶文化而四处奔波。他决心将传播中国的茶文化进行到底。叶惠民教授创办的香港茶道总会在弘扬中国茶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前无古人的创举。作为创会会长,叶惠民教授指导并研发了香江茶道制服团队队服,其队服颜色用的就是黄河泥土色,为的是让孩子们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中华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他希望通过茶文化的传播,使港人重新认识中华文化的内涵。

20年以来,叶惠民教授一直为茶文化忙碌着,在香港举办了“世纪万人茶会”;在广东梅县举办“客家土楼千人茶会”;把茶会搬上了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为加入世贸掀起茶叶热潮,将祖国悠久的茶文化传扬到东南亚以及全世界,大大增长了祖国的民族志气。

为加强香港和祖国大陆的交流,叶惠民教授常常奔走在大陆和香港之间,去大陆建茶叶基地,深入云南山区,寻找千年古茶树;带领香港小朋友与大陆小朋友进行沟通交流,增进友谊,互相学习。叶惠民教授去学校讲学,让学生们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叶惠民教授的四个入室弟子中,一个来自新加坡,一个来自日本。他要求他的弟子要用奉献的精神去将中国的茶文化发扬光大。《茶是故乡浓》这部电视剧的创作,更显示出叶惠民教授对茶文化的执着,对祖国的爱。

蝴蝶情怀

蝴蝶一生短暂,化蛹为蝶,人们往往只记住这个过程的艰辛和蝶本身的美丽,却忽略了蝴蝶的另一个使命――传播花粉。蝴蝶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去为另一个生命奏响希望之曲。而叶惠民教授做的正是蝴蝶的工作――将人间的美好信息,传播出去。

跟随叶惠民教授宣传茶文化的都是义工,叶惠民教授说:“以前是自己出钱,现在很多人自愿为茶文化的传播奉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就是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人群中飞着,传播花粉。”“弘扬中华文化为先,服务社会为重”,这是叶惠民教授的行为准则;“学而后知服务,服务后知不足,再学习,如此循环,不断进步”,这是叶惠民教授对学生们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1994年去江西段莘乡研究茶的时候,恰逢当地村民遭遇肝炎,生活饮用水的清洁问题急需解决,叶惠民教授出资帮助村民建设清水工程,解决了用水问题,村民为表示感激,在村口立下“饮水思源”四个大字。叶惠民教授还支持20多名贫苦失学少年,解决他们升学问题。村民们都说:“香港的叶教授虽远隔千里,心里仍然装着大陆山民的疾苦,对祖国同胞如此深情,实在崇高。”在大家看来,叶惠民教授一颗火热的心是他从茶文化的修养中渗透出来的。

传播茶文化的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叶惠民教授说:“也曾迷茫过,也曾深思过,很多人也不理解,但是,我对自己的目标从来都很明确,现在年龄已过50,一切都看的淡了,能清楚自己的想法,并能坚持下去就够了。”

叶惠民教授从1988年开始创办“雅博茶坊”,到现在,为传播茶文化而工作已经有21年的岁月了.叶惠民教授倾已所有,无已所求。几十年来,共计培养了6万多人。同时他还领养了10多个孤儿,给了他们一个家。听着孩子们亲切的叫自己“香港爸爸”,叶惠民教授心里很欣慰,他笑说:“在香港我不算有钱人,但是我精神上很富有,一切都是值得的。”

采访结束的时候,叶惠民教授告诉笔者,他将计划在6月份的时候在台湾格兰大道举办一次茶文化交流盛会,各项工作正在积极筹办之中。笔者预祝叶惠民教授操办的这次茶文化交流活动成功,让两岸同胞从茶文化中增进了解,增进情谊。

(廖冬梅 何成保)

余光中简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鉴赏

名著阅读在对学生自身的生活和学习具有良好指导作用的同时,也传承了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但是就目前的初中生阅读名著现状而言,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在语文教学时经常会让学生简单的介绍课文作者的相关背景,得到的结果却是大多失望,甚至于有的学生问我作者是男的还是女的。当问到一些文学名著时,更是有学生表示连名著的名字都没有听过。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实在令人堪忧。为了解决中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提高中学生阅读名著的数量和质量,广大一线语文教学必须肩负起引导学生正确阅读文学名著的重任。教师应该尽最大可能的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来提升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一、成语、典故激趣法

初中语文教材囊括了大量的成语、文学典故,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在讲课时往往忽略这些重要的典故,认为其与教学内容无关紧要。教师应该把成语、典故的交流探讨作为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延伸的重点,并尽可能的通过对成语、典故的讲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比如在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时,可以适时介入一些典故,如“三顾茅庐”、“初出茅庐”、“七擒七纵”、“如鱼得水”等等,这些典故、成语都是我在教学课文时的重点内容,我不仅和学生共同探讨了它们的意思,而且了解其出处,让学生明白成语、典故的来龙去脉,潜移默化地做好积累,以便于灵活运用。这种成语、典故激趣法成功的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驱使着学生主动去阅读各种名著,提高了课外阅读的效率。

二、设疑激趣法

疑问在写作中起着强调语气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吸引学生注意力、开动学生大脑的作用。同样,设疑在名著导读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资源,适当进行拓展,适时的结合课文内容设置疑问,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智取生辰纲》时,教师便可以借此向学生推荐名著《水浒传》。“同学们,《智取生辰纲》是四大名著《水浒传》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生辰纲丢失之后青面兽杨志的命运如何?智多星吴用、晁天王晁盖、白日鼠白胜、阮氏三雄等等他们又是怎样的英雄好汉?大家想知道吗?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水浒传》。”教师的设疑很容易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不少同学在学完《智取生辰纲》之后,自然而然的对其它的章节产生了阅读的兴趣,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很多同学完成了整本《水浒传》的阅读。

三、填空激趣法

初中生由于课业压力过于繁重,很难抽出固定的时间用于名著的阅读上。在这种极其不利的阅读环境下,教师要紧密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设计适合中学生的阅读方法。其中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填空激趣法”。“填空激趣法”即教师把与名著有关的问题以填空的形式在试卷里表现出来,以考试的方式让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众所周知,初中生习惯于以做题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同样也可以通过做题的方式来获取名著的相关信息。比如可以提问:“梁山一百单八将都有谁?《水浒传》中的三位女将叫什么?她们分别有哪些绰号?诸如此类的问题会促使学生主动阅读《水浒传》,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基本上会把《水浒传》粗略的阅读一遍,不仅起到了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而且让阅读变得更具针对性和高效性。

四、课前5分钟的名著鉴赏交流会

初中生面临着繁重的课业压力,尤其是初三的学生,每天都有上不完的课和做不完的作业,他们很少有空闲时间去阅读名著。因而初中生阅读名著的重点阶段应该放在初一、初二,尽可能的让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前两年进行大量的名著阅读。在每节课的前5分钟,选择一到两位学生上台讲述自己阅读的名著,一开始学生所讲述的名著多与教材的内容相关联,仅仅局限于鲁迅、余光中、毕淑敏等作者的作品,一段时间下来,学生所讲述的内容开始涉及到三毛、韩寒等作家的作品。时而久之,学生的阅读便从较低层次的阅读水平上升到了较高层次的阅读水平。在教师的引导和督促下,很多同学远离了诸如笑话、幼稚的漫画书等较低层次的书。课前5分钟的名著鉴赏交流会正是引导学生如何选择优质书、阅读优质书的过程。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会清楚什么样的书读起来更有价值,什么样的书读起来就是浪费时间。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把中学生阅读名著的任务提上教学的日程,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阅读书籍、采取适宜的阅读方式,从而能够真正的提高初中生阅读名著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承强;中学生文学名著阅读指导策略[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严秋明;畅游名著世界,感悟文学精品――谈初中语文“名著推荐与阅读”的教学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8年04期.

余光中简介范文第6篇

那么如何搞好课堂的有效教学呢?

一、解放思想,更新理念

有些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早已习惯了一本教科书,一本教案的教学。课堂上“满堂灌”,唯恐自己讲落下什么。这样一节课下来,教师往往口干舌燥,学生亦是身心俱疲,收效甚微,其效果也不尽人意。这样“填鸭式”教学模式,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的产生。

要想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学会“放手”。要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还他们以学习的主体地位。古语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就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到导师的作用,而学习的主体则是学生。每每我们有些教师只是把自己从别处看来的东西告诉给学生。如此鹦鹉学舌只能使学生心生厌倦,而且还浪费了时间。莫不如指导学生去自学,也许效果会好得多。教师在知识方面不能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要放手让学生去自学,使他们能够多渠道获得知识,而不局限于课堂所学,那么他们的视野会更加宽广,知识会更加丰厚。

其次,要关注“对象”。我们不应该把学生看成装知识的容器,他们是实践知识和理论的 “生命个体”。我们每天教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一群有思想的人。因此,对于知识传授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他们能力的培养和个体的发展。我们现在的教是为了将来的不教。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只有我们教会学生学习的技巧,那么他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能自主的去学习,我们的教学也就大大的提高了有效性。

二、提升素养,完善教学

教学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并非每个教师都能领会到这门艺术的技巧所在。有人曾经说过:学生要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我认为不然,有些学科一桶水足矣,而语文这门学科其内容可以说博大精深。这也就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博览群书,通晓古今,使自己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才能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

三、分层次教学,让学生各取所需

一个班级当中学生的智力水平是有着个体差异的,因此成绩也会良莠不齐。对于这样一个群体,我采取的是分层次教学。一节课中,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任务的设置是从他们的现实水平出发的。这样一节课下来,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会有所收获。成绩好点的有了深入的探究,差一点的也有了基础性的收获,整个课堂是和谐的、愉悦的。同学们各取所需,就不会使差距变大,也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样学生的成绩就会有一个整体性的提高。

四、横向教学与众向教学相结合

横向教学就是将某一知识点向横向延伸、拓展。比如讲余光中的《乡愁》时,我们就可以联想到席慕蓉的《乡愁》、李白的乡愁、崔颢的乡愁……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知识的含量,拓展了其知识面。有利于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众向教学就是如何把教学内容向前推进和发展,达到牵一发以动全身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采取的众向教学的方法就是顺向推理和逆向追溯两种方法。顺向推理可能是大多数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这是常规的教学。而逆向追溯就是由果溯因法。这种打破常规的教法,会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正反相结合,就会使学生辩证的去思考问题,进行理性的推理和感性的认识相结合,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五、情境式教学,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好奇心是获取知识的第一步。情境式教学就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当中去,使学生达到心灵上与文本的一个契合,产生情感上的一个共鸣,这样设身处地的去思考,更容易理解文本,贴近写作者真实的情感体验。达到作者、编者、读者和文本之间一个共同的目的和理解效果。比如我们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文章的第二部分――三味书屋,其中寿镜吾老先生摇头晃脑自我陶醉式读书的情景。如果我们可以利用视频在课堂上重现古人读书的情景,是否会为课堂增添一丝情趣与乐趣。能更好的去体味古人读书的那种奥妙所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有趣味性的教学也是最有效的教学。

六、辩论式的教学方式,引发思考,激发斗志,进行有效教学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有着较强的好斗、好胜的心理。在教学中对于某一问题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时,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种分歧,展开正反方的辩论。他们各执一词时,要求他们能够找出充足的论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这样,在辩论时他们就会搜肠刮肚的进行思索,论据不足败北时,好胜心又会促使他们不甘于失败,课下他们就会广泛去阅读、去搜索、整理资料,为下一次的辩论蓄势。这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还增加了课下的积累,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呢?

“教”是为了将来的“不教”,“学”是为了将来的“博学”。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课堂的45分钟,让学生每一秒都有所收获,每一寸光阴都不虚度。这样也就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良华.《有关“有效教学”研究的文献分析 》

余光中简介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教学软件;语文课堂;运用

现在比较流行的课件制作软件是Flash、Authorware等,PowerPoint似乎是已经落后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PowerPoint以其无需特别安装,简单易学,方便实用等特点还是备受欢迎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组合,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推动语文教学呢?下面,本人就此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1 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取得最佳成效的有力保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利用多媒体课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信息量大等特点编辑文本、插入图形、声音及加载视频,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比如学习《飞夺泸定桥》,我们这样创设情景:在幻灯片底版上创建文本信息、插入课文相关图片、简介文章背景、插入配音朗诵、导入视频片段……多管齐下,使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了解文章内容,并从中缅怀先烈、受到革命英雄主义思想教育。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和虚拟现实,能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提供想象与思维的空间,促使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挖掘学生大脑潜在的能量,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让学生保持轻松愉悦、旺盛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2 积累知识、强化训练

网络资源的开发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密集的的信息源可以使学生的思路更为开阔。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为我们提供了实践的空间,我们可以凭借其优势使知识的积累与强化训练变得更及时、更直观。在进行《乡愁》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我将同学们的课桌拉开,中间留出一个大舞台,这个时候,音乐起,大屏幕上现出一排排大字,随着余光中浑厚有力的声音在教室里响起,同学们也瞪大眼睛翘首企盼真的朗诵者能出现在教室里,于是纷纷效仿……同学们在自己朗诵的时候,我将他们用相机拍下来,照片做成PPT,供课下同学们欣赏,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都希望自己的声音、自己的形象也能出现在PPT上。这样,我们就能把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还可以利用课件优势对知识进行梳理,对精选的片段进行编辑:通过计算机的交互作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评价;我们可以根据反馈信息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点拨和评价,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技能,从而实现知识的储备与迁移,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组合。

3 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的朗读技能、口头表述技能、写作技能等都能借助多媒体技术得到提高。在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反复播放配音朗读、让学生反复练习、仿效、体味,帮助学生更快地形成各种技能;学生在积极的参与过程中也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体现其认知主体作用,这也可以更好地开发学生智力。比如:学习《我们爱祖国》一文时,我们可以展示图片、配音朗读;可以播放音频,学生跟读;可以字正腔圆地读,可以有声有色地仿读,可以带动作读……阅读教学应该讲究文本的处理艺术,文本的处理影响阅读教学的质量。

4 导入网络资源、拓宽视野

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资源具有信息容量大、智能化、网络化和多媒体的特点,开发网络资源能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不受时空的局限,起着延伸感官、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作用。在教学中适时导入网络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接触更广泛的学习空间,使语文和生活、社会联系起来,实现大语文教学。在PowerPoint中利用热字超文本链接,是我们最常用的网络素材引入方法,我们利用它可以把存储在电脑上的文件引入课堂,从而进一步利用音频、视频的穿插效果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教学《威尼斯商人》时,我先用电脑播放了一个戏剧,要求同学们注意观察戏剧里人物的语言、动作,对照我们要学的课文如果是你将怎样设计这里人物的对话、动作,一下子提起了孩子的兴趣,原本枯燥的戏剧顿时变得生动起来。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空间内了解更多的资源,进一步培养并激发起其求知欲望。再如,在学习中导入视频,学习《飞夺泸定桥》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视频片段,让学生在血与火的战斗画面中想象泸定桥的易守难攻,体会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大无畏气概。这样,我们就给学生上了珍贵的一课:珍惜美好生活,牢记革命先烈。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该软件制作特效字幕、直接为课件配音、运用画笔圈点批注、给自定义对象设置动画效果、设置幻灯片切换方式等,通过这些途径激活、装点语文课堂,让PowerPoint课件切实进入课堂,服务与教学、并最终推动教学。

总之,在教学中,只要我们能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善于发掘并利用资源,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灵动起来、亮丽起来!

【参考文献】

[1]心理学[M].河南科技出版社,1997,2.

[2]刘瑞挺.计算机应用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

[3]教育学[M].河南科技出版社,1997,2.

余光中简介范文第8篇

一.精心打造教案,重难点突出,让课堂“有血有肉”

新课改理念下,对打造高效课堂的要求较高,一线教师常常尝试不同的方式方法让课堂精彩、高效,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让后知不足”,打造出高效课堂也非一日之功,但是精心书写教案,让课堂“有血有肉”这是基本功。如何打造基本功呢?这首先需要教师要对所讲的教材高度熟悉,筛出经络,明确重难点,写好教案,做到“心中有货”,切不能搞“即兴演讲”。尤其是年青教师,一定要形成课前写教案的习惯,并请老教师把把关,这对于把握好课堂,至关重要。让课堂“有血有肉”,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牢牢把握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如果课堂平直、呆板,课堂气氛沉闷、压抑,这节课必然是失败的,因此,教师在写教案时要动心思,要思考如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效课堂的打造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无论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是导引课堂的节奏,都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

二.精心设计课堂架构,巧妙过渡,让课堂兴趣盎然.

高效课堂要坚决避免教师上课搞“一言堂”,一讲到底,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角色,完全被忽略。这种课堂沉闷压抑,气氛甚至有些窒息,教学效果定然一般。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样的课堂学生很被动,兴趣不大。因此,教师在备课之时,要精心设计课堂架构,过渡巧妙合理,在具体教学中要随机应变,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兴趣昂然,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课程设计做到“龙头凤尾”。

所谓“龙头”,即在导入课程之时,不仅要有先声夺人的效果,而且导入方式多样,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歌曲导入、悬念导入、视频导入、故事导入、诗歌导入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讲解“一国两制”时,可以导入台湾地区著名学者余光中的《乡愁》,让学生推荐代表朗诵,作为本课开篇,这样一开始就栓住了学生的心。提到“凤尾”,许多教师可能不太注意此点,在课程收官的时候,要做好总结,升华该课。教师不仅要在结尾之时,语气铿锵,而且同样要注意方式,用样可以采用上述进行“龙头”的方式,但是要注意不能与之重复。这样既做到了课程首尾照应,而且要学生在总结中加深了对本课的认识。

2.课程之中,巧设提问,灵活互动。

高效课堂对教师的启发性提问有一定要求,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积极参与中进一步理解、把握老师讲解的内容。提问设计要灵活、合理和巧妙。不要程序性的僵硬提问,或者毫无建树般的呆板提问,或毫无启迪意义的平淡提问,否则不仅丝毫调动不了学生的兴趣,甚至让学生觉得老师在故弄玄虚,或者不负责任拖延时间。最好的提问应是在讲解过程中能起到自然升华或者能进一步打开学生思维的提问,当然有艺术性的提问,还能在提问结束时,学生能会然一笑。这对老师的语言修辞能力,课堂把握能力,随机应变能力都很较高的要求,“教然后知困”,老师要时刻充电,确保你是一桶水,在给学生倒一碗水时才能得心应手。

三.精心设计教学方式,引导探究,让课堂丰富多采

高效课堂的打造对课堂教学要求较高,启发式教学应用较多,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师生一起打造出高效课堂。也有人曾说,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教学的方式也很多,所谓“教无定法”,教师要“学不能已”,与时俱进,不断充实、更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合理有效探究,让课堂丰富多采,这样的课堂必然受学生长期欢迎,教学效果不言而喻,以下一些方式可以灵活尝试。

1.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视听效果。

高中历史课堂是很容易出采的,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必然使其增色不少,如合理穿插一些图片、视频、材料等。如讲解时,可以播放一小段“十送”的视频歌曲画面,在播放结束时,教师可顺势自然提出疑问,“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移呢?”;在讲解“”时,可以播放诗词《七律.人民占领南京》,让学生自己朗诵,结束时引导学生探究:“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与三大法宝是什么?”,这样的课堂集知识性与趣味性有一体,“寓教于乐”,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2.教学内容创设情景,让教学由静态变为动态。

教学内容属教学任务,这是“硬指标”。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由静态转变为动态,这需要教师拥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和课堂把握能力,情景教学法可以合理灵活使用。如在讲解时,在内容上教师可进行情景创设,在这里可以创设旅游考察的情景设计,创设学生以夏令营的方式去汉口、瑞金、遵义与会宁进行旅游考察。这样的设计形式新颖,创新性强,学生参与度很高,学生积极性会很高,课堂由教师主导的静态变为学生整体参与的动态,既出采又新颖。

3.引导学生合理探究,启迪学生思维。

在教学过程,会遇到一些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在讲解这些课程时要引导学生合理纵深探究。教师要搭建轻松、愉悦的探讨平台,在语言上要亲切有力度,在形式上要多样不做作,在结论上要合理不故弄玄虚。最好的探究结果是由学生广泛参与,自己得出结论,然后教师自然合理升华,在这方面教师要灵活调度,随机应变,当然扎实的基本功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