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增广贤文全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何谓蒙学?中国古代向来重视儿童教育,自儿童出生起就注重其道德的培养和知识的增长。所谓“蒙以养正”或“养正于蒙”,就是要求儿童智慧蒙开之际施以正当的教育。或者说要及时地用正当的教育启迪儿童的智慧、培育儿童的品德,使之健康成长。所以,中国古代称儿童教育为“童蒙教育”,或“蒙养教育”。这一点,和现代教育所倡导的早期教育和幼儿教育所见略同。
蒙学的发展离不开蒙学教材。自周秦开始,中国已着手于蒙学教材的编写,此后各朝都编写过一些影响的教材。流传至今,最具影响力的头三名当数《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加上《名贤集》、《弟子规》、《神童诗》、《小儿语》、《增广贤文》、《闺训千字文》、《朱柏庐治家格言》,堪称中国古代蒙学十大经典巨献。
站在现代的角度,这十篇蒙学不但没有过时,反而具有相当的教育意义。它不但是教育蒙童的宝贵财富,更是成人学习为人处世,用来励志鼓气,不断提升素养的法宝。省局去年在服刑人员中开展的《弟子规》学习活动就印证了这一效果和作用。
这十篇蒙学,首推《三字经》。此书结构谨严、文字简练、三字或三字倍数成句、句句叶韵,读来琅琅上口。许多人少年背诵,竟终生不忘。《三字经》以千余字涵盖学习教育、伦理道德、名物常识、经史诸子、历史次弟、勤勉好学范例,许多语句代代传诵,妇孺皆知。比如本文开头提到的“子不教、父子过;教不严,师之惰”及“玉不琢,不成器”等等。此书影响十分深远,有趣的是同志为南京路上好八连的题词也借用了《三字经》的体例。此书载誉“千古一奇书”当名副其实。
《千字文》以全书千字而得名。令人折服的是,千字无一重复字,涵盖天文史地、动植物名称、农业知识和道德规范。更可贵的是,它奉行拿来主义,吸收了不少民间流行的成语谚语,增加了它的亲民性。
《千字文》由于时代久远,没有国学功底的人读来或许有点难度。但文章开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的描写让人一下就感受到它的辉宏气势,恰如电影常用的大场景自然景观的表达,一下就把人拉入一种深远意境。里面的“上下和睦,夫唱妇随。”“聆音察理,鉴貌辩色”。“川流不息,渊澄取映”等等历经千年还是那么经典。其中的道德规范、人生哲理,比如家庭和睦、邻里友善、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养生健身等,读来让人受益匪浅。特别是文中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使人如身临其境。可见古人对环境与人早有研究,环保理念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
《百家姓》的流行是在于它的实用性。宗法观念和农村手工业、商业的初步发展,商品和货币交往渐趋频繁等需要熟读《百家姓》,牢记众多姓氏。
就目前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实际来看,我们应该倡导服刑人员读一读《百家姓》。服刑人员最终要融入社会,知晓姓氏是是一种礼仪。万一看到“乜、濮、璩、闵”等姓氏不知怎么写、怎么读,一定会让对方十分不爽。比如把“仉”(zhang)读成“ji”,把“仇”(qiu)读成(chou),这只能说孤陋寡闻。其实这些姓氏早在几百年前就有了。
监狱警察更要读《百家姓》。视野的开阔,与社会的接触以及劳务加工的发展,知晓姓氏对人的一种尊重。同时,读《百家姓》是一门学好社会学,搞好人际关系的必修的一项基本功。不要闹出这样的笑话:一位老总递来一张名片,上书曹丘武总经理。你张口就来句曹总。碰到涵养好的曹丘总经理或许会尴尬一笑,修行浅的当场就会告诉你曹丘是复姓,把你闹个大红脸。这也提醒了曹姓的人如果不读《百家姓》,万一取名叫曹丘,曹牟什么的,就会一不小心改了姓。这有悖于传统,也违背了“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大丈夫宣言。我们常见的复姓有欧阳、长孙、上官、诸葛、司马、南舍、独孤、东方等。其实很多复姓还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普及的,如“独孤、东方、南宫”等。最容易引起误解的除了曹丘之外还有白马、曹牟、夏侯、百里、南门等等。
为人父母当看蒙学,须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防止变成李刚;陶冶性情,为人处世,修身养德要读蒙学,读来终生受益;提高语言文字能力和美学情趣更要学蒙学,读来朗朗上口,看来通俗通懂,普通人不会有难度。蒙学作为国学中的入门学,不但适用于儿童,更适用于任何年龄,任何阶层,任何文化程度。它给人的影响在一世,受益于终生。
我伯父年少时诵《三字经》,而今年逾古稀仍能全文背诵。我少时顽皮,没认真学蒙学,至今追悔莫及。而今年纪大了,读可以,背不行,其中的道理深感尚未悟透。
当然,蒙学作为封建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迷信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加以批判吸取。比如《神童诗》中的《劝学》首篇:“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唯书、唯上论要评判,并且,时展了,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但是读书是必须尊崇的,这个观点永不过时。
行为道德圣经——《弟子规》:
自从钱文忠站在百家讲坛解读《弟子规》后,全国各地纷纷掀起“《弟子规》热”。
对于这种热,社会各界众说纷纭,有对《弟子规》大力推崇者,也有人质疑其是不是真的“好上了天”。但不能否认,薄薄的《弟子规》中,其琅琅上口的经典词句无不是中国传统处世哲学和道德观念的生动体现,它所提倡的为人处世之道也无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言行和心理。
听,“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凡出言,信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 。”
一个“孝”字,一个“信”字,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熟悉,又有些许的陌生。我们对其应该感到熟悉,中华文明五千年,在遥远的古代,“孝”与“信”已然是指导人们行为的规范。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的文明在不断进步,应该说“孝”与“信”早应该是我们社会中的普遍行为准则。然而,现在的人们却经常对这两个字 感到陌生,诚信的缺失、情感的背叛,让我们的心中充满不安;当昔日恩爱的夫妻对簿公堂,当养育众多子女的老人流落街头,当你倾囊相助的朋友与你法庭相见,我们不禁要问:我们应该相信谁?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在做事之前要三思,要考虑的自己行为是否符合应有的标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古人以此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可是纵观我们的社会,总有人恣意妄为,不计后果。当者将手中的权力之剑挥向歧途时,不仅伤害了社会,伤害了他人,也斩断了自己的前程,更有悖于基本的为人之道。
一、制订可行阅读计划,选择适当阅读书目
课外阅读计划包括阅读目标、阅读书目的选定、阅读进度、阅读方式、交流方式、阅读展示形式、阅读评价等。儿童阅读的核心和难点是“阅读书目”。《语文课程标准》中附录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可以作为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参考依据。也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同类的作品补充阅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现代社会要求教师站在尊重儿童应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的立场,站在儿童本位的立场,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出发真心真意地为儿童服务。教师应当具有儿童心理、儿童教育、儿童文学等相关知识结构,应当熟悉儿童文学、儿童读物的基本篇目,应当懂得如何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少年儿童的阅读心理、接受能力,为他们选择相应的阅读书目。
有的人认为阅读应当充分尊重儿童的兴趣,让他们自由阅读。但是如果这样放任其自由读书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儿童阅读会因视野或偏好等原因除了有一种当下的快乐,往往收获甚微,缺少未来的成长动力。没有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阅读很难有实效。
当然在适时完成规定的阅读篇目外,应当积极推荐书目让儿童阅读,不必过多介入儿童阅读活动中,只需随着阅读活动的不断深入,逐渐加大他们的阅读量和阅读速度。我们应 “不为应试而读”“不为功利而读”。阅读中不宜做过多的硬性规定,让阅读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一种自然的需要。
二、积极引导儿童阅读,丰富儿童精神生活
1.倡导儿童文学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扩大阅读面,增强阅读量。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文学的阅读占据儿童课外阅读的主要地位。儿童的阅读心理和阅读兴趣跟成人不同,儿童文学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的最有效方式,同时,经典的儿童作品包括很多知识性的内容。根据儿童认知能力的特点,低年级应开展图画书阅读、童谣、歌谣诵读等;中年级阅读童话、寓言等;高年级读整本的经典儿童、文学故事。
2.重视经典诗文诵读,丰富精神世界
经典诗文是中华古老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经典诗文不仅内涵丰富,意境高远,而且语言凝练,富有哲理。若把这些语言文化的精髓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也就意味着在孩子的心灵播下了一粒粒中华文化的种子,让孩子拥有了中国灵魂,拥有了民族性格。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中华经典诗文的诵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诵读《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增广贤文》《唐诗宋词》《论语》等。低年级以诵读经典诗文为主,中年级开始涉猎经典名著。教师必须为学生精心选择,热忱推荐,积极引导他们诵读锦绣华章。有些内容可适当讲解,有些可讲究“书读百遍,而义自见”“书声朗朗,润物无声”。
良好的人文环境会对学生产生强有力的持续的影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以经典诗文布置校舍白墙、长廊、板报等营造文化氛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熏陶。校园广播、学校网站、电子阅览室等充实大量经典著作,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将优美的乐曲、经典朗读作为休息与娱乐的播放节目,营造读书氛围。
3.加强科普读物熏陶,提升精神素养
如果学生阅读的书籍只限于童话、小说等文学作品,也是不完整的。现代社会科学日新月异,学生应当了解科学演进过程、发展动态,具有科学意识。因此,应重视科普作品的阅读,老师可与各学科老师商议推荐一些有关科普读物,适时补充到相应学段的阅读计划中去。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积极进行各种科学书籍的阅读,了解科学,研究科学。科学与人文阅读对于实现“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开展多样活泼形式,扎实推进阅读活动
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要注意采用不同的形式,丰富学生的经验,激发阅读的兴致。教师可以尝试丰富多样的形式:(1)指导做读书笔记,从低年级至高年级可采用摘抄好词好句,摘抄精彩篇章,记录读后感等以增加阅读的理性思考;(2)开办读书会、我和书的故事等共同交流、讨论、赏析、评价自已选读的好书,分享读书过程中的趣事;(3)高年级的学生可尝试一些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戏剧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班级读书会是课外阅读的一种有效形式。班级读书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的阅读活动。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外阅读,而是由教师指定(或师生共同确定)一本书,利用课内外的时间共同阅读,然后在班上进行讨论。在班级会上,学生读整本的书,通过学生的阅读、交流、讨论,激发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在读书会上,师生可以对某一段落、章节进行深入研读,也可以就某一人物。作者的观点进行讨论。总之,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读中有收获、有进步。
四、建立课内课外联系,形成开放课程系统
课内与课外阅读应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阅读侧重掌握方法,课外阅读侧重阅读积累。
课内阅读应重视阅读方法的传授,学生利用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不断尝试快速阅读、提纲式阅读、找重点读、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线式阅读”和“面式阅读”等方法,就能快速、高效进行大量阅读。
利用语文阅读课教学相关时机进行扩展阅读。可以把写作特点相仿的作品、内容相近的作品、思想意义一致的作品进行整合阅读;可以就同一个作家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比较阅读;也可以由某一片段引发整本书的全文阅读;还可以进行人物对比阅读……
利用各种渠道扩大学生阅读量。利用报刊、杂志、网络进行检索、借阅、抄录、下载,进行阅读。可以结合信息课程来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进行广泛阅读,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拓展阅读的空间和时间,提高阅读的效率。
引导学会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探究性阅读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进取精神。如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科普书籍时,可以引导他们先不要一口气把某个为什么的答案读完,可以几个同学围绕这个“为什么”去讨论、交流、分析、解决,最后再看书上的答案对比参考。创造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提倡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我国优秀的古典名著《西游记》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小说的某一个部分,从自已的理解出发,从不同的角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写一些随笔,而后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学生可以说说自己对哪个人物形象比较喜欢?为什么喜欢?虽然主要人物是孙悟空,但答案不应该苛求统一,可以是百花齐放的,可以是充满创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