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红楼梦》;刘姥姥;世家文化
在《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情节大家一定不陌生,在这章中作者通过刘姥姥的所见所闻,写出了贾府的极尽荣华。但贾府作为一个世家,除了财富与地位,还有更多方面值得关注和深思。本文借刘姥姥出大观园这一情节,谈一下世家文化。我们先来看看原文:
“刘姥姥忙赶了平儿到那边屋里,只见堆着半炕东西。平儿一一的拿与他瞧着,说道:“这是昨日你要的青纱一匹,奶奶另外送你一个实地子月白纱作里子。这是两个茧绸,作袄儿裙子都好。这包袱里是两匹绸子,年下做件衣裳穿。这是一盒子各样内造点心,也有你吃过的,也有你没吃过的,拿去摆碟子请客,比你们买的强些。这两条口袋是你昨日装瓜果子来的,如今这一个里头装了两斗御田粳米,熬粥是难得的;这一条里头是园子里果子和各样干果子。这一包是八两银子。这都是我们奶奶的。这两包每包里头五十两,共是一百两,是太太给的叫你拿去或者作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说着又悄悄笑道:“这两件袄儿和两条裙子,还有四块包头,一包绒线,可是我送姥姥的。衣裳虽是旧的,我也没大狠穿,你要弃嫌我就不敢说了。”平儿说一样刘姥姥就念一句佛,已经念了几千声佛了,又见平儿也送他这些东西,又如此谦逊,忙念佛道:“姑娘说那里话?这样好东西我还弃嫌!我便有银子也没处去买这样的呢。只是我怪臊的,收了又不好,不收又辜负了姑娘的心。”平儿笑道:“休说外话,咱们都是自己,我才这样。你放心收了罢,我还和你要东西呢,到年下,你只把你们晒的那个灰条菜干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芦条儿各样干菜带些来,我们这里上上下下都爱吃。这个就算了,别的一概不要,别罔费了心。”( 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音》 )
平儿是王熙凤的丫头,她送刘姥姥便是代表王熙凤送客。她们准备了一匹青纱,这是昨天刘姥姥在大观园里提到的,王熙凤不但记得,还准备了与青纱搭配做衣服的月白纱。足可见其中的细心与体贴。其次还有茧绸、绸子、内造点心。刘姥姥装瓜果来的两条口袋一袋装了两斗御田粳米,另一袋装了园子里果子和各样干果子。在用字上可以看出“内造点心”与“御田粳米”这两个词,都与皇宫有关,可见当时贾家受皇帝恩宠之盛。为什么特意提到刘姥姥带来的两条口袋呢?从礼节上,客人送东西来,主人不能把容器空着还回去,应该装满送回去,表示礼尚往来。王熙凤送了刘姥姥八两银子,王夫人送了一百两。平儿也送了两件袄儿和两条裙子,还有四块包头,一包绒线。从大到小,从钱到物,真可谓事无巨细。王夫人送了一百两银子,这对刘姥姥家算得上一笔巨款了,这笔钱“是太太给的叫你拿去或者作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贾府对刘姥姥家的帮助不只是眼前的吃穿用度,还有一个长远打算,能让刘姥姥一家过好以后的生活。
贾府极尽富贵,刘姥姥家境贫寒,这样接受别人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是巨款,总是不太舒服、不太安心的。所以平儿笑道:“休说外话,咱们都是自己,我才这样。你放心收了罢,我还和你要东西呢,到年下,你只把你们晒的那个灰条菜干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芦条儿各样干菜带些来,我们这里上上下下都爱吃。这个就算了,别的一概不要,别罔费了心。”平儿这几句话,表面上虽是要东西,实际上却是体贴。各样干菜都是普通农家作物,刘姥姥拿得出来。这一要,拉近了与刘姥姥的心理距离,也让刘姥姥心里得到宽慰。
除了王熙凤和王夫人,贾母也准备了礼物给刘姥姥。
“刘姥姥见无事,方上来和贾母告辞。贾母说:“闲了再来。”又命鸳鸯来:“好生打发刘姥姥出去。我身上不好,不能送你。”刘姥姥道了谢,又作辞,方同鸳鸯出来。到了下房,鸳鸯指炕上一个包袱说道:“这是老太太的几件衣服,都是往年间生日节下众人孝敬的,老太太从不穿人家做的,收着也可惜,却是一次也没穿过的。昨日叫我拿出两套儿送你带去,或是送人,或是自己家里穿罢,别见笑。这盒子里是你要的面果子。这包子里是你前核档囊:梅花点舌丹也有,紫金锭也有,活络丹也有,催生保命丹也有,每一样是一张方子包着,总包在里头了。这是两个荷包,带着顽罢。”
“说着,只见一个小丫头拿了个成窑钟子来递与刘姥姥,”这是宝二爷给你的。”刘姥姥道:“这是那里说起。我那一世修了来的,今儿这样。”说着便接了过来。鸳鸯道:“前儿我叫你洗澡,换的衣裳是我的,你不弃嫌,我还有几件,也送你罢。”刘姥姥又忙道谢。鸳鸯果然又拿出两件来与他包好。刘姥姥又要到园中辞谢宝玉和众姊妹王夫人等去。鸳鸯道:“不用去了。他们这会子也不见人,回来我替你说罢。闲了再来。”( 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音》 )
从这段篇章头句我们看到刘姥姥去向贾母告辞,贾母说:“闲了再来。”又命鸳鸯来:“好生打发刘姥姥出去。我身上不好,不能送你。”以贾母的身份来说,她可以找丫头传个话便罢了,并不用亲自见刘姥姥,何况此时贾母受了风寒,更无须多礼。但贾母完全把她当做客人对待,甚至格外照顾一些,不止和刘姥姥话别,还命鸳鸯好生送刘姥姥出去。我们知道贾母身边共有八个丫鬟,但是只有鸳鸯最能干,也最得贾母欢心,鸳鸯的身份与其他丫鬟并不相同,行动举止都代表贾母,此时贾母让鸳鸯去送,也表示出对刘姥姥的重视。到了下房,鸳鸯先给刘姥姥拿的是衣服。这衣服本是贾母生日时晚辈祝寿的贺礼,不必细想也知道是何等贵重,拿出两套自己的衣服送给刘姥姥,可见贾母没有丝毫忌讳,没有因为刘姥姥是普通农妇而看低她。
比较有趣的是下文提到的一些药材。梅花点舌丹是祛毒的药品,紫金锭是治中暑的药品,活络丹是可以活血治跌打磕碰的药品,催生保命丹是妇人难产时吃的药品。以上提到的药都是成药,每一种都用药方包好,注明所治疾病,并且一一交代给刘姥姥。乡村的医疗设施不完善,医生很少,药品也十分缺乏,带回去的这些药品不但可以自用,也可以帮助邻里。这一细节,足可见贾府的周到与用心。
带回家的物品里还有一个成窑的钟子,是刘姥姥在妙玉的栊翠庵里喝茶后,宝玉拿回来的。这杯子在贾府可能算不得贵重,妙玉嫌刘姥姥喝过不洁,要打碎,宝玉马上拦下来,说不如送给刘姥姥,卖了钱也能补贴家用。作为一个富家公子能为一个农村妇人考虑,也足可见宝玉的体贴和修养了。
刘姥姥带着这么一大堆东西怎么回家呢?贾府也早为她打点好了。在平儿房里:平儿道:“你只管睡你的去。我替你收拾妥当了就放在这里,明儿一早打发小厮们雇辆车装上,不用你费一点心的。”在鸳鸯房里:(鸳鸯)又命了一个老婆子,吩咐他:“二门上叫两个小厮来,帮着姥姥拿了东西送出去。”婆子答应了,又和刘姥姥到了凤姐儿那边一并拿了东西,在角门上命小厮们搬了出去,直送刘姥姥上车去了。
从刘姥姥出大观园的这两段文章里,可以看到典型的世家文化。
世家文化之所以被人尊重,或许有权利地位或者金钱的因素,但绝不仅仅如此。世家文化是一种风范、一种教养,是严格的家规,更是一种对人的尊重与平等。越是位高权重、越是钱多,越是低调,越是对下层人有悲悯之情。从贾母到丫头,从给刘姥姥财物到雇车,再到说话的谦虚与体谅,贾府一家上下所展现的是一层层的周到与用心,这其中传承的文化与人性上的体谅,才正是世家文化的真正内涵。
参考文献:
《红楼梦》这本书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和高鹗呕心沥血,把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跃然在纸上。那我们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2021读后感心得6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红楼梦》2021读后感心得600字1红楼,多么熟悉而又神秘的名字。自它问世以来,多少红学家前仆后继,倾其一生只为解得其中真味。对于这部自成学问的奇书,我早已慕其美名,值此寒假,有幸一探其奥秘。
当我拿到这本厚达九百多页的大“百科全书”时,我的心不得不为之惊叹,甚至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但读书本来就要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不然怎能领会其中奥妙?于是便下定决心,这个寒假,就纠缠上这本“顽物”,一定要把它看完。
初读《红楼梦》,困难就接踵而至。一张薄薄的纸页上挤满了令我眼花缭乱的文字,包括生僻字、文言文,许多诗词更是让我摸不着头脑,其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则是让我糊里糊涂,如置身云里雾里,难得其中真味。有时读着,竟睡意难忍,趴在书上睡了过去。
但这些并未阻挡我要将它看完的决心。我开始做笔记,自己手绘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图,切身体会到这个封建大家庭的复杂。我学会借助外物,无论是厚重的词典还是高速发展的互联网,都在此过程中助我一臂之力。
最令我着迷的,自然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纠葛了。一次我读到一个场景:贾宝玉和林黛玉互表心意,用到“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以及很多我不知道的典故,便在网上查询,终于得知这是贾宝玉在向林黛玉表露自己的真心。在此过程中,我既收获了知识,又对书中的内容有了理解,那样一种心领神会的感受,更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难以言喻的昙花佳境,让人回味无穷。这样读书的兴趣和快乐自然就如期而至了。
在长达二十多天的纠缠后,我终于将这本书“啃”完了。但我却不能就此满足,因为书中还有很多内容是我还不理解的,还有更多的深意和奥秘没有被挖掘。这样,我的感受和收获可能就很有限。于是我选择了在网上翻看别人的读书笔记和书评,以及一些红学家如周汝昌的著作,与他们的思想和心灵交流后,便有豁然开朗、拨云见日之感,《红楼梦》中的奥秘也才逐渐隐现。
随着进一步深入了解,我才真正感受到红楼梦的博大精深,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兴趣。也许读书就是如此,只有肯花心思去钻研,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奥妙。采用不同的方式,得到的知识和兴趣也许就更多。最终,这本书一定会对我们的心灵产生巨大的影响,让我们受益无穷。
《红楼梦》2021读后感心得600字2“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一部怀金悼玉的红楼梦,一首暗示着兴败繁衰的荒唐诗,在这白玉为堂金做马的贾府中,在这光鲜的浮华后,又暗藏着什么呢?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从此,一块纷纷扰扰的石头陨落人间,牵系起一群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红楼女。在那浮华的贾府中演绎着“美中不足今方信,如花美眷空蹉跎”的凄美故事。浮华的悲剧,即将开幕。
贾元春,贾府第一个传奇人物,贾家嫡系孙女,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大观园真正的主人,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享尽荣华的她用二十年的青春看清了这人间是非。一曲“恨无常”道出了她悲、美的一生。同时也说出了她那华丽的凤袍下掩盖的无限的悲伤和痛苦。可怜薄命女,生因浮华,死亦因浮华。
一个道金玉良缘,一个念木石前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一个孤高自诩,一个处事圆滑,一个肌肤如雪,一个娇花似水。一个薛宝钗,一个林黛玉。只可惜了两个薄命女,入了富贵家,却不知那浮华之门易进不易出啊。“可叹停机德,甚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富贵一生只落得个空劳牵挂,枉自嗟呀!败落的大观园,没有了昔日的繁华,潇湘馆在那几束翠竹的衬托下显得那样清幽,可是里面却没了颦儿的笑音和哀叹。宝钗啊,当你再一次看到这景象是想必也会为那“登上青云”的追求而后悔吧!
金银散尽,家业凋零,有恩逃生,无情报应,欠命命已还,欠泪泪已尽。食尽鸟投林,皆因浮华散尽!一卷红楼落幕,不禁慨叹:“陋室空堂芴满床,衰草枯杨歌舞场。金箱垠箱又怎样,只可惜你命不长。浮华门里唱大戏,那结局怎一悲字了得!莫要不舍富贵乡,浮华皆可抛!
《红楼梦》2021读后感心得600字3读《红楼梦》,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熙熙攘攘的人物世界,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也是这些感动我们的人物,我们耳熟能详的贾宝玉,林黛玉,薜宝钗,王熙凤乃至刘姥姥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再读《红楼梦》,一些其他的人物又让我产生不同的感觉,一种新的东西也在这些人物中散发出来!
《红楼梦》中描述了这样一个人"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乳名兼美",脂寓兼具宝钗,黛玉之类"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这个人就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女人------秦可卿,秦可卿凭借自己的美丽荣登上了"蓉大奶奶"的宝座,她"蓉大奶奶"的地位与她的娘家的家世不相称,她的家里老父弱弟,无钱无势,而贾府却是京都八公之一."假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且"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的眼睛",因此她的地位并不像凤姐"莲二奶奶"的位置那么可靠,她的花容月貌虽然为她增色,让她荣登宝座,但却不能保证她不受歧视,然而秦可卿到了贾府后获得的不是虐待和歧视,反而成为贾母的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这是由于她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她不仅"秉花容",而且"会行事儿"这点就印证了在贾府这个大家庭也即一个社会的环境中会行事,会看眼色是一个多大能耐,此时我也不得想到了林黛玉和薜宝钗,为什么后来会有这样的爱情悲剧,在会芳园中赏梅,宝玉想睡中午觉,贾母就让小厮好生哄着去玩一回,秦氏忙主动接过这一差使,为的是博取贾母的欢心,在宁府宝玉会秦钟,二人到里间小炕上肠叙,秦氏忙进来叮嘱宝玉道:"宝叔,你侄儿年小,倘或言语不低头,你千万看着我,不要理他。"为的是怕秦钟说错话使宝玉扫兴,秦氏病重,贾府还动了一大群大夫,"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秦氏甘冒着凉添病的危险,一日换四五遍衣裳,坐起来见大夫,为的是怕万一礼数不周,落人非议,……、
如此这么多,不难看出,秦可卿不细心和要强,但她的这种细心和要强也反映了她只要求不开罪人,不落人褒贬,从而能博得人们的好感。
《红楼梦》2021读后感心得600字4《红楼梦》里有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一本书读完之后,亦好似在梦境里走了一遭,我尝试着把他们化作身边的人,去设身处地的感受她们的心灵世界。由此,我发现其实贾母也会寂寞。
贾母这个富贵了一辈子的老年妇人。是这个大观园里的“掌权人”,她早已儿孙满堂,因而这园子里总是热热闹闹的。院子里有精通琴棋书画的人,有擅长吟诗咏文的人,且丫头间的嬉笑也更是少不了……可谁又知道贾母也会寂寞呢?
此前,我一直觉得贾母就是一个人生赢家。整个大观园上上下下全听贾母的。贾母说一,则绝无他人敢回二。贾母不仅有钱,还有权,何谈寂寞呢?
在贾府的老一辈里,贾母无疑是最长寿的,身边同辈人都离开了,这确实难免也会寂寞。园子里没人能陪贾母谈谈心,陪他聊天的人虽不少,但不过,都是随着贾母的话附和罢了,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贾母,说到他心坎里去呢?知音难觅,也是一种寂寞啊。
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时候,尊贵的贾母会对一个“粗野人”刘姥姥,如此热情,不正是因为刘姥姥是她那难觅寻的知音吗?二人可以算得上是同龄人,且刘姥姥同别的府的客人不同,别人都是十分恭敬拘束的,生怕丢了颜面,可刘姥姥不是什么大家闺秀,从村子里出来,不忌惮丢了谁的颜面,便可恣意扮丑,这也给贾母,带来了“姐妹”的亲切感,亲自引着刘姥姥逛了大半个园子。
贾母的寂寞,或许还源于对过去的怀念吧。她的心头还眷恋着逝去的时光,但伴侣已过世多年,身边的亲友也早已走的走散的散,再无人陪她去追忆过往。亭台楼阁里的点滴回忆也只得她自己收在脑海里,看着园子里的丫头姑娘们追捕蝴蝶、吟诗作乐,便无奈地感慨一句:“我像他们这么大的时节……”
令人唏嘘的是,曾经那么奢靡风光的贾府,最后连一个老太太一个体面的葬礼都办不起来。看到这里,我心里就不觉地升起一阵“树倒猢狲散”的悲戚来。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红楼梦里的小社会,反映出了一个表面是如此光鲜亮丽的人,内心深处也会有寂寞。有的时候,正因为园子太大,才让空虚有了“容身之地“,繁华落尽,无处话凄凉。
《红楼梦》2021读后感心得600字5《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我读完它感触颇深。它讽刺了我国古代封建恶势力独霸一方的丑态与它最终将会走向灭亡的必然命运。在红楼梦中我最喜欢林黛玉,别人都说林黛玉太爱哭了,比不上宝钗的大气。真真是一个林妹妹。
林黛玉是即将枯萎的绛珠草,无意得到了神瑛侍者的慈悲灌溉,修炼成仙。两位因灌愁海水,结下一段生死缘分。高山晶莹的绛珠仙子,不能受人之恩惠而不报,听说神瑛思凡下界,于是要用一生的泪水交换,换取他的回头是岸,以报答灌溉之恩。当年看到这里,深深被绛珠仙子的高尚宏愿和无私行为所感动。后来方知,绛珠黛玉,名别体殊,实乃香魂一缕所化,本为一人,从此深爱不已。
黛玉前生仙体,神水浇灌,一尘不染,纤纤弱质,来到污浊的凡间,深涉红尘,无所适应,遂染无医之病。初见化为宝玉的恩人,便泪如雨下,高兴之极乎,感恩之深乎?无论如何,绛珠终于又遇到神瑛,三生石上旧精魄,万劫人世有情缘。
既然入凡尘,即行凡间事。当年神瑛因动情红尘,万事自然从他富贵闲人的生活开始,黛玉宝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根深种。为了让宝玉早启慧根,懂得世无常欢,花无常艳,黛玉不惜以泪洗面,让宝玉在锦衣玉食中,看到悲苦无常。而常人视她,只当黛玉心胸狭窄,目下无尘。可怜绛珠一片心意,正是知我者谓我何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她是孤身一人来投靠外祖母的,上无父母怜恤,下无兄弟扶持,倘若宝玉辜负了她,她便贫穷的一无所有,又怎能不多疑,不多嗔,不多愁?
战友文工团与上海城市舞蹈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民族舞剧《红楼梦》,于去年10月在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亮相后,又于近日在京公演,各界反响强烈。
剧场灯光渐渐暗下,摄人心魄的音乐旋律像静夜里凭空乍起的轻风,扑面而来,令人倏地打了个冷颤,然后像月光似的悄然泻入心灵,抓住人心,极富情感。而此时,镶嵌在舞台大幕上一块美玉伴随着空灵的音乐变换着斑斓的色彩,突然美玉中间如梦幻般显现出了一对粉琢玉饰的人儿,翩翩起舞,时而缠绵悱恻、时而如泣如诉,眼角眉梢都是恨,举手投足无尽爱,这分明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那是从发黄的红楼书卷中走出的人吗?那是“红楼之梦”中流淌出的前世情缘吗?恍惚间,令人忽生错觉,今夕是何年?此情此景只应“梦”中有,人间能有几回睹。然而,这仅仅是令人如坠梦幻的序幕。随着大幕的徐徐升起,在辉煌的音乐声中,金碧辉煌的贾府惊现眼前,“梦”中各色人物纷纷登场亮相,鱼贯而出。根本不用对照节目单上的演员表,就能认出个中人物,风韵端庄的薛宝钗,干练风姿的王熙凤,凤冠霞帔的贾母,雍容华贵的王夫人,道貌岸然的贾政,还有令人捧腹的刘姥姥,一个个美若天仙的金陵十二钗翩翩起舞,一对对锦衣华冠的王孙公子器宇轩昂,真似神仙人物下凡尘。他们不仅个个外形打扮似书中走出之人,且更具神韵,那转身回眸的眼神,那举手投足的身段,那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还有翩然华美的衣衫和造型,纷纷与我“梦”中的红楼人物逐一对位。《红楼梦》文学原著对情节的细致描写、对人物的入微刻画,使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但又不似人间俗物,现实生活中更是无处觅其踪迹。人常说,一千个人看《红楼梦》,会有一千种解释。其实我认为不同解释也就是根据个人的经历和心情的不同而对书中人物的定位,而舞台的人物造型和定位的“像”,就是舞剧的最大成功。
看来舞剧的编导们远远没有满足于“像”的层面,从舞台的展现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该剧的编导对文学原著浩繁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进行了高度地艺术提炼,紧紧扣住了宝黛之恋的主线,用流畅舒展的舞蹈艺术集中展现了黛玉入府、宝黛初会、刘姥姥进大观园、海棠诗社、黛玉葬花、鞭笞宝玉、婚礼惊变和天上重逢等场景,各个舞段既独立成篇又交相辉映,全剧浑然一体。在充分再现了这段经典凄美爱情故事的同时,又抒发了现代人对爱情、对生活、对历史文化的感怀。该剧的舞蹈语汇极为丰富,每个人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肢体语言,风格各异,洗练达意,把千言万语都难以述说清楚的内心情感准确传达,颇为传神。特别是婚礼一场戏,更是匠心独具,红和白、喜与悲、生或死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淋漓尽致地铺展开来,把人间的悲喜交加、爱恨情仇、癫狂痴怨、生离死别这万般情感融会一炉,将剧情推向极致,令人如同坠入五味缸中,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不知不觉间已泪湿衣衫。
正如周汝昌所说,《红楼梦》不是一部“言情小说”,不是要写什么才子佳人,而是一部文化小说和“历史小说”。每个读者的文化素养和历史学识决定他对此书的鉴赏高低与理解深浅,还有一个“感悟”能力的大小,也非常重要。而该剧的编导们在准确把握了文学原著精髓的同时,又不拘泥于原著的情节和细节,不是简单的照搬,而是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再创造,融进了现代人的思想情感和理解,让这部古代经典呼应了现代人心灵深处的“感悟”,用舞蹈艺术的双翅把“梦”带得更远,飞得更高。
[关键词] 刘姥姥;智、义、朴;知恩图报;见义勇为;庄稼人本色
Abstract:Grandma Liu is one of the wonderful characters of the novel [WTBX]A Dream Of Red Mansion. Grandma Liu has a distinctive character and attractive feature which attract readers. Her characteristics can be summarized in three words: perspicacity, righteousness and simplicity. She is kind and honest, humorous and flexible, righteous and courageous, She likes social intercourse but keep modesty, She knows how to repay her benefactor and she is not afraid of hard work .The way she speaks and does always keeps true qualities. In one word, she is a farmer with rich experiences and brightness.
Key words: Grandma Liu; perspicacity, righteousness and simplicity; knowing how to repay one's benefactor; righteous and courageous; true qualities of a farmer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刘姥姥进大观园,已成为我国尽人皆知的口头禅。往往用来嘲笑乡里人进城,没见过世面,孤陋寡闻。可是如果这样来理解刘姥姥这个形象,那就太没有知人之明了。事实上,刘姥姥的为人外朴实而内精明,又有侠义之风。她虽身居山野,大字不识,却生来有些见识。要不是这么有见识,能说会道,怎么能一进、二进荣国府,赢得贾府上上下下的喜欢?而且在贾府败落之后,还千方百计地去把王熙凤的女儿巧姐找回来呢?
也有人说,刘姥姥是一个丑角,造出了一大堆俗而又俗的“笑话”让人发笑。我以为这只看到了表面。其实,刘姥姥的“丑角”并不意味着“傻角”。她并非不知道自己在扮演什么角色,而是甘愿故作丑态,滑稽凑趣,以制造喜剧效应。她说出的笑话在别人听来觉得好玩,有趣,但在她心里却是甜酸苦辣,别有一番滋味。刘姥姥之谐,就像她脸上一道道皱纹一样,是饱经沧桑的印痕,是人生经验所集,是她大智若愚的表现!
一、 智
智,指智慧,有见识,智谋过人。刘姥姥久经世故,知理识趣,颇知眉眼高低,见识自好,又善于辞令,随机应变,大智若愚,着实有一番机智。
出谋划策 刘姥姥一出场就显得见识不凡,比那务农为业只会唉声叹气的女婿狗儿强得多了。“久经事故”的刘姥姥从她丰富艰难的人生阅历中感悟到了“适者生存”的真理,并明智而现实地洞悉到,一味“拉硬屎”,那“银子钱”是不会“自己跑到咱们家来的”[1]113。为改变女婿王家当前的贫困状态,刘姥姥给女婿狗儿出谋划策,要去有一星半点瓜葛的荣国府攀亲告债。刘姥姥心中是有数的,“王夫人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粮。如今王府虽升了边任,只怕这二姑太太还认得咱们。”[1]114从这里打开缺口,果然不虚此行。刘姥姥由于慧眼识人,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求生”之路。
机智幽默 幽默是人生的一种智慧,主要以机智而有趣的语言表现出来。在曹雪芹笔下,刘姥姥是一个阅历丰富,极富机智幽默的喜剧大师。她与凤姐、鸳鸯合谋出“洋相”,主动扮演逗人开心的滑稽角色。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1]656。她夸张的表演,情态并茂,出人意表,惹得贾母及众小姐丫鬟笑得前仰后合,乐不可支。刘姥姥心里明白,这只不过是逢场作戏,没有什么可丢脸的,既然能给大家带来愉快,并因而获得贾府上下的好感,又何乐而不为呢?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刘姥姥才识之高妙。
大智若愚 貌似愚憨的人未必真愚,君不见古往今来许多有大智慧的人都“憨态可掬”。《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就是其中的一个,她看似愚蠢疯傻,实际上却是心底透亮,精明过人。刘姥姥所以能在贾府左右逢源,是与她洞悉各种人物的心理并根据各种人物的心理采取不同的对策分不开的。第一次进贾府获得成功后,她对怎样与贾府中人打交道更是成竹在胸。例如,王熙凤把一盘花横三竖四的插了她一头。她纵然没有镜子可照,看贾母和众人笑的了不得,也该知道这是王熙凤捉弄她。然而她却只作不知地说:“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1]650她故装糊涂,反语正说,制造喜剧效应,让人忍俊不禁。众人揭穿说:“你还不拔下来摔到她脸上呢?把你打扮成了老妖精了!”她装傻到底,就顺水推舟说:“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索性做个老风流!”[1]651她装疯卖傻,自我解嘲,展现了大智若愚的高超智慧。
二、义
义,指正义、道义、侠义。刘姥姥知恩图报,见义勇为,对巧姐的悲惨遭遇倾注了最大的同情,顶住种种压力,不顾个人安危地向她伸出援救的手,表现了下层劳动人民的义肝侠肠,值得称道。
知恩图报 按我国的传统文化,“义字当先”。就是要求人民乐善好施,有恩必报。刘姥姥自从得到贾府接济后,据她自己讲生活大有好转,接近了小康之家了。“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1]640一旦度过了难关,就扛着新摘下的瓜果菜蔬,进城答谢。这些都是贾府所缺乏的野味,虽然不值几个钱,却也礼轻义重。刘姥姥绝非势利之人,她重义轻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后来,姥姥能不负凤姐之所托,“卒脱巧姐于难,亦足报之而有余矣”[2]。
见义勇为 根据高鹗续作,当刘姥姥协助巧姐逃难之时,贾府已经败落,藩王的势力正炽。她并不知藩王要解除婚约,竟敢毅然主张逃到她的家里,而不怕藩王求婚未遂,势将派人追查巧姐的下落。万一藩王探知巧姐是藏匿在王狗儿家里,必将加姥姥以拐带的罪名,拿官问罪,甚至招来杀身之祸。刘姥姥不畏权势,具有农民朴实的侠肝义胆,“威武不能屈”,铁肩担道义,充分表现了她见义勇为的大无畏精神。
转贴于
患难真情 后四十四回为刘姥姥设置了一个回目:“忏宿冤凤姐所托村妪。”此时,贾府已经败落,宁府被抄,凤姐病重卧床。一些趋炎附势之徒,一见权势倾颓,家败人亡,避之唯恐不及,纷纷作鸟兽散,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刘姥姥却能带着青儿来探望凤姐的病,并求神拜佛,为她祛病延年。“患难见真情”,刘姥姥趋人之急,脱人之厄,充分展示出刘姥姥的人格之美。在遗失的曹雪芹已经基本写好的佚稿中,“狱神庙”这回有刘姥姥的故事。刘姥姥受凤姐所托,不顾自己已经八十高龄,带着板儿到处寻找,千方百计地打听到巧姐的下落,终于把被狠舅奸兄卖到烟花巷的巧姐救了回来。“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刘姥姥重情重义,有始有终,实在难能可贵,令人敬佩不已。
三、朴
朴,指淳朴,质朴,朴实,这是庄稼人的本色。刘姥姥是贫穷的乡村老妪,她始终以贫穷庄稼人的身份出现。她三进荣国府,其言谈举止都明显地带着贫穷农民朴实的特征。
楞惊发秫 《红楼梦》第六回写刘姥姥初进荣国府,作者用寥寥数字写出了朴实的乡下人那种楞惊发秫之态: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锣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的一物,却不住地乱晃。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什么用呢?”[1]120
通过刘姥姥的视角把钟比作匣子,把钟摆比作秤砣,这都是农家常见之物,是刘姥姥所熟悉的,而挂钟则是当时富贵之家才有,刘姥姥无法了解,还被钟声吓了“一展眼”,最终也没弄清楚是“什么爱物儿”。作者通过她的眼睛,从俭朴的角度出发,以她所熟悉的农家田舍,对比贾家的雕梁画栋,富丽堂皇,衬托出封建贵族家庭的豪华,显示出天壤之别的贫富悬殊!
望奢兴叹 奢是朴的反面。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看到凤姐饭后那“桌上碗盘摆列,仍是满满的鱼肉,不过略动了几样”;[1]121二进荣国府时了解到人家“一顿的银子,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还有那“一两银子一个”的鸽子蛋[1]656,制作精美的茄鲞等等,无不引起刘姥姥的惊叹和感慨。这种“朱门酒肉”与寒门冻饿的悬隔与反差,表现得如此鲜明、尖锐,真是可以叹为观止。
不失本色 在缀锦阁的酒宴上,贾母以下所行酒令引经据典,文绉绉的,这不足为奇。值得注意的是,她们怂恿刘姥姥“只管说”,因为大家“都要听”她的笑话儿,于是便引逗她说出“一个萝卜一头蒜”,“大火烧了毛毛虫”,“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
[1]656之类的俚俗巧对。大家听了,哄然大笑。难道作者在这里不惜笔墨,是为了了拿刘姥姥开涮,以博得太太小姐们一笑吗?非也。只要我们认真推敲一下,刘姥姥那四句牙牌令都是实话实说,句句在理,妙不可言。比起“良辰美景奈何天”这一类无病的字眼来是多么淳朴、天真,洋溢着一种自然的泥土的气息,全是庄稼人的本色,朴素之极,得体之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刘姥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可是,长期以来,关于刘姥姥的形象众说纷纭:有人说她是乡巴佬,好没见识;有人说她是清客,随人俯仰;也有人说她是侠客,见义勇为;还有人说她是丑角,甘愿充当滑稽角色……这些都是一隅之见,有失偏颇,没有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本质特征。作为一个文学典型,既有丰富、鲜明、独特的个性,又能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依我之愚见,刘姥姥是一个阅历丰富、聪明机智的庄稼人的形象。她心地善良、头脑灵活、大智若愚、风趣幽默、随机应变、见义勇为、善于应酬又不失质朴,知恩图报而不辞辛劳……如果用简单化的概念来生搬硬套如此鲜活、丰富的村妪刘姥姥,就难以理解作者精心塑造这个人物的典型意义与价值了。
[参考文献]
A.记录孟子言行的儒家著作《孟子》,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取比,意思精到,“揠苗助长”的故事尤为生动,广为后人传诵。
B.《韩非子》为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书中保存了不少寓言故事作为论证材料,形象生动,趣味浓厚,如“守株待兔”“滥竽充数”“刻舟求剑”等都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C.我国地理学名著《山海经》,因其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被誉为中国古代神话的渊源。这些神话又可以看作古代小说的萌芽,故又被称为“古今志怪之祖”和“小说之祖”。
D.《淮南子》为杂家著作,其中保存的上古神话传说,一定程度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面貌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如《女娲补天》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斗争和理想。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成书早于范晔的《后汉书》,后人因为推重陈寿的史学与文笔,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史外,加上《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B.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他的作品《桃花源记(并序)》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之作。
C.《玉台新咏》是南朝徐陵所编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木兰诗》为我国最杰出的民间叙事诗。
D.南朝梁代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全面总结了前代文学,把文学理论批评推向新的阶段,成为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杰出的理论巨著。
3.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觉慧说服了姑妈张太太,让躲在同学家的觉民与琴见了面。两个饱受相思之苦的情人见面后,抱头痛哭,诉说着别后的思念。(《家》)
B.吴荪甫对屠维岳委以重任,并派车送他回厂,但又对他浪漫颓废的作风很不满意,就打电话给莫干丞命令其暗中监视屠维岳。(《子夜》)
C.克洛德告诉爱斯梅拉达在目睹对她的用刑时,他用藏在教士服下面的匕首一刀刀割自己的胸膛,他还掀开教士服,让她看伤口。(《巴黎圣母院》)
D.马斯洛娃被判刑后,聂赫留朵夫便想退掉大宅子,把佣人都打发了,自己搬到旅馆去住,但由于女管家一再劝说,他放弃了这种想法。(《复活》)
E.查理觉得咖啡太苦想加些糖,尽管父亲霹雳般的目光瞪着她,使她惊慌到心都碎了,但欧也妮还是把父亲藏起的糖碟子重新拿来放上桌子。(《欧也妮・葛朗台》)
4.根据上联“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出合适的下联是( )
A.沉稳机智,诸葛亮草船借箭(《三国演义》)
B.拨草寻蛇,林冲棒打洪教头(《水浒传》)
C.不知所措,刘姥姥进大观园(《红楼梦》)
D.眼明心亮,悟空识破白骨精(《西游记》)
5.“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分别讲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
和 。
6.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孔明曰:“如雄师到日,即当远接犒劳。”鲁肃暗喜,宴罢辞回。玄德问孔明曰:“此是何意?”孔明大笑曰:“周瑜死日近矣!这等计策,小儿也瞒不过!”
“这等计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结果怎样?
答:
7.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我一刀抹死了,也不能从命!”
这是谁说的话?她因为何事而说此话?她的最终结局是怎样的?
答:
8.对联是我国灿烂文化史上的一株奇葩,有“诗中之诗”的美称。请根据给定的上联,从白鹤梁、石宝寨、太白岩、张飞庙、神女峰中任选一景为对象,补写出下联。
茄子营养丰富,据分析,每100g茄子中含蛋白质2.3g,脂肪0.1 g,碳水化合物3.1 g,钾214 mg,磷31 nag,钙22 mg,铁O.4 mg以及维生素、葫芦巴碱、色素茄色苷、龙葵碱、胆碱、小苏碱等,其中维生素P的含量较其他蔬菜极高,能增强人体细胞的黏着力,改善毛细血管的脆性,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并能散淤血,降低脑血管栓塞,减少老年斑的形成;茄子中的龙葵碱是一种天然的抗癌物质,能抑制消化系统肿瘤细胞的增殖。
茄子的药用价值更是不可低估,其果实、根、茎、叶、花、蒂都可入药。祖国医学认为,茄子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的作用;茄子叶可治血痢、痈肿、冻疮,茄子蒂能治肠风下血、痈疽肿毒、口疮、白癜风和汗斑等:茄子花可治金疮、牙痛,茄子根可治久痢、便血、脚气、手足麻木。《本草纲目》载“老实治裂,茄根煮汤渍冻疮,折蒂烧灰治疗口疮,俱获奇效,皆甘以缓火之意也。”
茄子生长时间较长,初夏上市,直至深秋,均可供食,且价廉物美,实为民众佳蔬,经妙手调制,可成为席上佳珍,登大雅之堂,有“雅俗共赏”之长处。早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有“鹌鹑茄”法:“拣嫩茄切作细缕,沸汤焯过、控干,用盐、酱、花椒、莳萝、茴香、甘草、陈皮、杏仁、红豆研细末搅匀,晾干蒸过,收之,用时以滚汤泡软,蘸香油炸之。”其后,还有一种“蒸茄饼”,其制法是取嫩茄剞刀盐腌,至茄皮柔软,搓之成团时,以板直压茄成饼形,加酱油、糖、酒和茄饼蒸炖一次,晾干再蒸,再晒,须5-6次反复蒸晒,方可供食。《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写刘姥姥进大观园,贾府二奶奶王熙凤用“茄鳖”招待她,食后刘姥姥死活不相信茄子可以烹制出这么美味的菜肴来,凤姐笑着对刘姥姥讲:“这也不难,你把四五月份的茄包儿摘下来,把皮剥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把鸡脯肉并香菌、新笋、五香豆腐干子、各种干果子都切成丁儿,拿鸡汤煨了,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罐子里封严,要吃的时候,拿出来,用炒过的鸡瓜子一拌就是了。”
茄子的吃法很多,既可蒸、烧、炒、拌、炙,又可作馅,且荤素皆宣,莱品繁多,常吃的如油焖茄子、炸茄盒、虾仔烧茄子、酱爆茄子等都是席间美味。
下面,为大家介绍4款茄子新肴。
酥香椒盐茄子
原料:茄子400 g,芝麻15 g,青、红椒各5 g,腰果15 g,松子仁15 g,葱、姜、蒜末各3 g,椒盐5 g,白胡椒粉3 g麻油3 g,淀粉30 g,精炼油适量。
制作:1将茄子去皮及头尾,切成长5 cm、粗1 cm的条:青、红椒均切成粒:芝麻炒熟:腰果及松子仁分别炸熟后压碎待用。
2.炒锅上火入油烧至五成热,将茄条拍匀干淀粉,下油锅炸至成熟捞出,待油温升至六咸时再复炸至外酥脆。
3、锅中留底油,投入葱、姜、蒜末及青、红椒粒炒香,下茄条,撒上椒盐、熟芝麻、碎腰果及松子仁,淋麻油翻匀装盘。
特点:色泽金黄,酥香味浓,回味绵长。
素银鱼
原料:茄子300 g,面粉30 g,淀粉15 g,大蒜20 g,精盐5 g,味精4 g,白醋3 g,麻油4 g,白糖‘g,精炼油适量。
制作:1.嫩茄子去皮后切成丝,入清水中浸泡;大蒜斩细纳碗中,加精盐、味精、白醋、白糖、麻油调成味汁;面粉、淀粉混合拌匀待用。
2.将茄子从水中捞出,控净水,加精盐码味,拍匀干粉,入笼中蒸约5分钟至熟取出,拨散晾凉后浇上味汁即成。
特点:色泽洁白,形象逼真,蒜香味浓。
香脆辣味茄
原料:茄子250 g,猪肉末150 g,脆浆糊100 g,泡海椒30 g,葱姜末各5 g,蒜末20 g,精盐5 g,料酒5 g,鸡精3g,味精4g,鸡蛋1个,麻油2 g,白糖5 g,淀粉15 g,精炼油适量。
制作:
1.猪肉末加葱姜、精盐、料酒、白糖、鸡精、麻油、鸡蛋调味并搅打上劲成馅;茄子去皮洗净,切成长条形夹刀片;泡海椒剁细待用。
2、把肉馅酿入茄夹中问,然后将茄夹两面拍上干淀粉,再放入脆浆糊中拖裹均匀。
3.炒锅上火注入精炼油,烧至六成热时下茄夹炸至内熟外脆,色呈金黄时捞出。
4、锅中留底油,下泡海椒及蒜末煸炒至金黄色时,调以精盐、白糖、味精,放入炸好的茄夹,颠翻均匀装盘即成。
特点:酥脆爽口,香辣味浓,风味独特。
鸳鸯茄排
原料:茄子300 g,黑、白芝麻各50 g,精盐4 g,料酒3 g,鸡蛋2个,鸡精3 g,味精2 g,猪肉末100 g,葱、姜末各4 g,麻油3 g,淀粉10 g,精炼油适量。
制作:1.茄子切成夹刀片,加精盐、味精、料酒腌渍;猪肉末加葱姜、料酒、鸡精、麻油调味并搅打上劲成馅。
2.将肉馅夹入茄内,拍干淀粉,蘸匀鸡蛋液,一端沾黑芝麻,一端沾白芝麻,制成鸳鸯茄排生坯。
小学生经典名著读后感
前几天,我有幸读了《青鸟》这本书,我被里面那扣人心弦的情节所吸引,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书中讲的是两个伐木人的小孩寻找青鸟——幸福的象征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是迪迪和麦迪,他们是一对兄妹,在平安夜,他们受仙女贝丽所托去寻找青鸟,帮她医好自己小女儿的玻仙女还给迪迪一顶绿色的帽子,上面有个帽徽,帽徽上镶嵌着一颗雪亮的大钻石。只要按住钻石,事物的灵魂就会显现,将钻石转向右边,会看见事物的过去,将钻石转向左边看见的则是未来。这时,所有静物和动物都能像人一样说话、站立。于是迪迪和麦迪便踏上了长长的征途,他们先后来到仙女宫、怀念国、夜宫、享乐宫、未来王国、墓地、森林等地方,历经千辛万苦才发现幸福的青鸟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读完这本书,我回味无穷,慢慢品尝这本书中的点点滴滴。我又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要学会乐观,有时候你只要学会乐观,就会解决一切难题,找到自己梦寐以求的真理和幸福。
青鸟——是你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使我更加自信。青鸟——是你使我找到了幸福在哪里!
我和妈妈一起读过许多本童话故事,我偏偏拿来《青鸟》来讲讲感受。这是一个用心灵寻找幸福的故事,在小主人公米蒂尔和他的妹妹蒂蒂尔找青鸟的过程中,我终于知道,幸福的真正含义就是给人以幸福,自己才更接近幸福,同时幸福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在平安夜,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仙女让他们去帮助寻找一只青鸟,只有这只神奇的青鸟,才能找到幸福。孩子们在光神的指引下,去寻找这只青鸟,他们在回忆国、夜宫、享乐宫、未来国里,在猫、狗、陪伴下,历尽了千辛万苦,但青鸟总是得而复失,最终还是未能找到。他们原以为会没有幸福,当老挂钟的敲击声传来了,他们从睡梦中醒来,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他们发现自己躺在自家的床上。可是,这神奇的一夜,蒂蒂尔和米蒂尔知道了幸福就在自己的身边只要自己去寻找,故事的结尾,原来意味着幸福的青鸟就是蒂蒂尔养的小鸽子,从那以后他学会了与别人分享幸福,学会了坚强,也学会了慷慨待人。
青鸟的故事告诉大家,生命的本身就是幸福的,幸福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幸福!当你得到了幸福请将它们和别人一起分享吧。
小学生经典名著读后感
我看过很多名著,其中《红楼梦》最吸引我,让我百看不厌。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顶峰。作者曹雪芹积十年心血精心撰著,前后增删五次,还没完成全书,现仅存八十回,后四十回由后人续写。
《红楼梦》以宝黛的爱情为一条主线,中间穿插着贾府兴衰这第二条重要线索。全书以贾府为中心,描写了府内的日常生活,又叙述了一系列重要事件,情节波澜起伏;其间又糅合了朝廷、市井乃至乡间的人情世故和风俗习惯,称得上是一本百科全书。
尤其是全书塑造了大批的人物形象,诸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母、贾政、刘姥姥等一个个跃然纸上。说来奇怪,在这些人物中,我竟然最喜欢王熙凤。看看黛玉初进贾府的那段,众人都“低声屏气,恭敬小心”,唯独王熙凤人未出面,笑声先至,她泼辣、开朗、外向的性格一下子就凸现在读者眼前。随着故事的进行,王熙凤在贾府中的地位愈发突出,个性也愈来愈张扬,从秦可卿之故开始揽大权,“凤姐忙得茶饭无心,只是因为平时好强,怕别人褒贬,所以费劲精神,筹划得十分整齐。”别人都说王熙凤逞能,而我觉得她作为古代的女子,敢于在关键的时候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又能把事情办得非常漂亮,真是难能可贵!
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王熙凤也不例外。她那种善于玩弄权术,谋害他人的坏心肠我们应该抛弃,要不然就会“机关算尽,反害了卿卿性命”。
《红楼梦》中我最喜欢的章节是第十四回“共读《西厢》”和第十七回“刘姥姥进大观园”。共读《西厢》写了宝玉和黛玉住进大观园后,小厮茗烟给宝玉买了本《西厢记》,宝玉拿书到了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坐在石头上从头细看,忽然春风吹来,桃花纷飞而下,如下一场桃花雨。真是如诗如画一般的意境,让我恨不得变成书中人物,和宝玉一起去享受那种人间仙境。
接下来就是宝玉和黛玉并肩促膝,共读西厢了。共同的爱好,相同的兴趣,让她们深深地被西厢记吸引,读得恍如入无人之境,真是一对情投意合的痴人,一幅神仙美眷的画面。
小学生经典名著读后感
读完《悲伤逆流成河》此书后我叹道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爱。
布朗宁说:“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易遥在四岁时被宠爱她并视她为掌上明珠的父亲抛弃了,可见她父亲是冷酷无情的。她又在恶毒母亲的打骂中长大。但她眼中的地球并没有变成一座坟墓。因为地球给易遥一个同龄的邻居(齐铭)的关爱。齐铭对易遥的关爱在小时候是同情的目光,长大后就是每天早上的热牛奶、下午的课堂笔记,现在是在学校里是所有女孩都会抛来羡慕眼光的俩人一起上学放学吃午饭。
易遥自四岁时被父亲抛弃后就没有得到过亲人的爱,但只是一个有怜爱之心的齐铭长期对她伸出略带关爱的手,她长大后就没有学会父亲那冷酷无情,也没有学会母亲那粗暴无礼,更没有对身边的事物嗤之以鼻。兴许就因为齐铭对易遥的关爱,易遥从心底处认为世界还是美好的,还爱自己的母亲,也学会关心他人,还会也义无反顾爱自己的同学。
但是易遥不幸地错爱了无情的同学,使自己遭受到常人不可想象的痛苦。易遥坚强地忍受着同学们(以唐小米为首)的流言蜚语,独自地忍受着手术的剧痛,只求可以继续读书,别让母亲伤心,也可以继续拥有惟一关爱自己的友人(齐铭)。但是唐小米的妒忌心理并没有停止加害易遥,易遥的心灵再次受创。齐铭万分自责,后悔自己未能保护易遥。上天可怜易遥,将一位真正爱她的同学(顾森西)让易遥遇上。此后俩个小男生时刻关心着身心受创的易遥。
纷至沓来的厄运继续伤害易遥。易遥母亲意外身亡,留下自己爱易遥的证据。虽然易遥无比伤心,但易遥体会到早已忘却的母爱。易遥没有了亲人,只剩下一颗布满裂痕即将破碎的心。由此,易遥更爱顾森西,更在乎森西与齐铭对她的言行举止。森西和齐铭对易遥总放不下心,俩人都尽自己能力不让易遥独自一人。
丹纳说:“有一种超于一切之上的动力,就是爱;因为她能促成另外一个人的幸福,把自己的幸福隶属于另一个人,为了增进他的幸福而竭忠尽智。”森西简短的问候使易遥的感到无比满足,轻微的动作使易遥感知到消逝已久的幸福,顾森西每天十来分钟的陪伴让易遥心灵的重创逐渐消逝。
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不美好的往事。齐铭追求到自己的恋人顾森湘(森西的姐姐),易遥也有森西的关爱。两对小情人并非爱的轰轰烈烈,充满激情,仅是每天的闲聊和彼此的关心,也足以让易遥受创的心灵日渐恢原,让齐铭森西森湘都放下深沉的担心。
如果有爱。如果易遥没有被母亲经常打骂,而是拥有父母亲每天的关爱,易遥就不至于要自己一个人到医院流产。如果易遥没有被森西辱骂,而是得到森西细心爱护,易遥就不至于产生轻生的念头。如果易遥不是被齐铭挂断电话,而是被齐铭关爱倍至,易遥就不至于坠楼寻找已失去的母爱。导致齐铭自责而轻生。
由“已知”获得“未知”,是让学生走向学习主体地位的重要观念,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精髓。一旦有了这种观念的指导,那么,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方法、点子、路径也就应运而生了。本文仅例举三项。
一、换位出题,完善学生的认知主体功能
一切教育都以受教育者的主动接受为基础。受教育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还必须具备主观接受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意愿,才有可能接受施教者的教育。
假如班级里的学生都有程度不同的饥饿,应该给他们多少食物,这取决于他们的食物需求。三分饥饿,就有三分需求;十分饥饿,就有十分需求;不太饥饿,即使满桌佳肴,他们也不会很感兴趣。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自己拿食物吃,吃多少拿多少,没吃饱或者还想吃些其他食物时,教师则提供帮助。因此,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教师用怎样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某种认知“饥饿”条件下自行获取“食物”,以及教师在学生的主动获取中进行适当调解的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上海东昌中学东校初一(5)班做了一个实验,每周两节课,每节课发给学生少则几千字多则万余字的文章,让他们阅读理解。教师不做讲解,仅仅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后,每人为有关文章出两道“四选一单项选择题”,然后让其他同学解题。如果产生问题,则展开讨论,教师参与组织并给予指导。这种教学方法称之为换位出题,其操作程序如下:
1.发给学生阅读文章,规定阅读时间;
2.阅读完毕的学生为文章出一至两道“四选一单项选择题”;
3.将黑板分成若干部分(如八等分),请八个学生板书自己出的选择题;
4.分别请八个学生解答以上选择题;
5.出题的学生根据文章判断做题学生的正误;
6.做题的学生根据文章判断出题学生所出题目的优劣;
7.师生讨论题目、答案和文章之间的关系;
8.教师答疑、总结。
以上操作方法,也可以稍加改变:
1.发给学生阅读文章,规定阅读时间;
2.阅读完毕的学生为文章出一至两道“四选一单项选择题”;
3.所有学生将自己出的选择题写在纸上,循环后传,使每个学生都拿到前一个学生的选择题,然后做题;
4.做题完成后,交还前面的同学,让出题学生根据文章判断做题学生的正误;
5.如有任何问题,做题学生和出题学生互相讨论,或者请教师评判;
6.教师答疑、总结。
刚开始时,学生感到奇怪而且不习惯,但是换位出题的实际操作过程激起了他们的强烈兴趣,平时被动接受教师分析的语文课,瞬间变成了学生主动学习、互相驳诘和热烈探讨的课程。方式稍变,趣味速浓。
一次,教师提供朱自清散文《匆匆》和丰子恺散文《渐》让学生比较阅读,恰好有四位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前来听课,因此邀请他们一起参与换位出题的训练。
大约二十分钟后,阅读和出题都已结束。依照常规,教师请了七个初中生和一个大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他们出的“四选一单项选择题”,然后请其他同学上台解题。
大学生出的题是: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因为其变更是渐渐的……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假如一位千金之子忽然变了乞丐或偷儿,这人一定愤不欲生了。”这位“千金之子”没有上造物者隐蔽时间的当。
C.两位作家,一位感到时间“匆匆”,另一位感到时间“渐渐”,是个人感觉,与时间概念无关。
D.“造物的骗人,使人流连于其每日每时的生的欢喜而不觉其变迁与辛苦,就是用这个方法的。”其实是说人的生命是幸福的,应该尽量挥霍。
做这道题的初中学生选择的是“C”,然而大学生公布的答案却是“A”。
这时,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马上有学生举手表示反对:“C”是对的,“A”错了,“因为……”;立刻又有同学反对:“C”错了,“A”才是对的,“因为……”。由于意见相左,很多“中间派”为了“明辨是非”,纷纷带着打印文章涌上讲台,一一核对原题,思考、商讨甚至论争。
接着,全班从什么是拟人、什么是比喻,讨论到了什么是比拟;从时间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讨论到了个人感觉和客观概念的关系;从出题的语言是否应该规范好懂或者晦涩难懂“卖个关子”,讨论到了怎样设置问题才更有价值……
课到此处,已如音乐之“华彩乐段”。此刻,大学生出的题究竟如何,中学生解的题是否正确,已经不再重要。一节课的换位出题训练,在“匆匆”中“渐渐”逝去。直到下课,学生还在细细探讨,意犹未尽。
采取换位出题的方法,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十分明显。
其一,拓展了学生自学的空间。由于选择题是由同学出的,因此做题的敢于质疑,讨论得以生成;同理,出题的也敢于叫板,反驳得以生成。出题中涉及对文章本身的理解和分析,倘若理解有偏颇、分析有高下,矛盾即刻产生,尖锐碰撞的课堂讨论必不可免。教师直到最后才发表意见,为学生的阅读分析打开了运用已知、探索未知的广阔自学空间。
其二,教师得以戒除喋喋之陋习。多年来“一言堂”虽然屡被批驳,但由于本质上没有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不讲谁讲?教师不做谁做?现在学生开始掌握学习主动权,改变了传统的“现成知识的结论性传递”教学本质,教师腾出空间和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学,也就可以“稳坐钓鱼台”了。
其三,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学生出的是选择题,他们的思维必因同一个命题而出现多向性、多维性和多头性的全方位立体思考,这对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深入理解文章,具有巨大的牵引作用和拓展效果。
二、学案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如果说教案是教师上课前制定的具体教学计划,那么学案则是教师根据教案设定的目标、要求、程序、内容、方法、重点、注释、背景、操作以及本来准备口头讲授的内容等,重新编排铺叙,写给学生上课时阅读理解的综合性文字指引,是为了学生自学而准备的案头文字。用学案教学以后,教师的口头讲授将逐渐被引导学生阅读理解的学案教学行为所代替,并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
下面请看一则初中课堂作文学案,我们拟通过这个学案,研究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具有主体地位。
《红楼梦》中的“三顿饭”
一、教师的话
生活中的时间和文章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生活的时间不舍昼夜、无法改变,但是文章中的“时间”却可以拉长或者缩短!下面以《红楼梦》中三顿饭的篇幅,看看曹雪芹是如何将一顿饭的情节拉长缩短的。
【材料一】
(宝玉)正闹着,贾母遣人来叫他吃饭,方往前边来,胡乱吃了半碗,仍回自己房中。
(见《红楼梦》第二十一回)
贾宝玉的这顿饭只花了“一行”的文字就“吃”完啦!共29个汉字!
【材料二】
下面这顿饭,就吃得稍微慢一点了,一共“吃”了“六行”,比前一顿饭多了六倍!
尤氏就吩咐媳妇婆子们:“快送饭来。”门外一齐答应了一声,都各人端各人的去了。
不多时,摆上了饭。尤氏让邢夫人王夫人并他母亲都上坐了,他与凤姐儿宝玉侧席坐了。邢夫人王夫人道:“我们来原为给大老爷拜寿,这岂不是我们过生日来了么?”凤姐儿说:“大老爷原是好养静的,已修炼成了,也算得是神仙了。太太们这么一说,就叫作‘心到神知’了。”一句话说的满屋里笑起来。
尤氏的母亲并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儿都吃了饭,漱了口、净了手……
(见《红楼梦》第十一回)
【材料三】
大观园里的吃饭,还有吃得非常慢、非常有趣而又十分别致的,那就是鼎鼎有名的“刘姥姥进大观园”这顿饭。曹雪芹用了比上述两顿饭要多到十几倍的篇幅进行描写:
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他要捉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递眼色。刘姥姥道:“姑娘放心。”……一时吃毕,贾母等都往探春卧室中去闲话,这里收拾残桌……(从略)
(见《红楼梦》第四十回)
人生在世,首先必须吃喝!所以在很多小说、电影、电视剧里,吃饭总也少不了。上面选录的吃饭情节,是《红楼梦》中比较典型的三次。
第一次既没有细节,也没有情节,简简单单一行带过。
第二顿饭就仔细多了,写了人们的座次、人物对话,还写了一些饭后简洁的卫生工作。
第三顿饭是《红楼梦》中的“华彩乐段”,是最为有名的吃饭描写。其中的人物描写,堪称典范。此中有动作描写、神态刻画、道具描绘、打趣对白,场面热闹,戏剧性极强。正因为此,曹雪芹的笔墨也特别浓烈。
为什么第三顿饭能够写得那么仔细、篇幅那么长呢?那是因为:有环境的交代,有人物动作描写,有丰富的人物对话,有精致的细节。
写任何场景,只要注意了以上四个方面,就能将文章写细写长了!当然,如果还能加点《红楼梦》中较少涉及的心理活动,文章将更为丰富多彩!
现在,我们也来实践一下上述方法,记叙一段我们的生活场景。待会儿,当老师说“开始”时,第一小组的同学按照原来顺序坐到第四小组的座位上去;以此类推,第四组坐到第二组;第二组坐到第三组;而第三组坐到第一组去。看看哪个小组动作最快?声音最轻?稍后,老师还要下令让大家再坐回去。换位过程中,我们还将让同学们在乱中“定格”,以便互相观察动作细节。
请模仿《红楼梦》的记叙方法,记叙这次“交换座位”的活动,800字以上。
以上学案教学,是如何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呢?
第一,运用学案教学以后,上课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教师讲得少了,把原本口头讲授的内容压缩成了案头文字发给学生自行阅读理解。这样,信息传递的方式便从听觉言语的全盘吸收(已经理解了也得继续听,没有听懂也来不及想一想),变为学生眼球收取信息的主动摄取(懂了就看快点,不懂就看慢点)。课堂教学内容由原先的教师做主(想多讲点就多讲点,想少讲点就少讲点),变为由学生做主(主要信息已经由文字相对固定,学生想看多点就多点,想看少点就少点)。
运用学案教学后,从学习时间的长短掌控,到学习内容的取舍判断,都把学生推到了“主人翁”的高度――就像原先听父母讲故事的儿童成长为靠自己阅读故事的孩子一样。其前后认知水平的高低优劣,是不难判断的。
第二,自行阅读理解,才能停下来思考,才能来得及质疑。思考和质疑,是课堂讨论和驳诘的契机。在这样的课堂上,非预设性的问题多了,学生主动思维的机制得以创设。此外,教师既然已经将讲授重点内容化为文字学案交给学生自行学习,原则上就不用进行繁复的口头讲解或者“照本宣科”了,教师要做的是带领学生阅读学案并且设定一定的答疑程序。这样,经久不衰的“一言堂”痼疾,有望得到解决。
第三,长期大量运用学案,使学生接受的信息从一直以来单纯的记叙性文字转换为以介绍、解说、诠释等为主要功能的说明性文字。说明性文字是趋向于介绍新事物、说明新问题、诠释新观点、导向新知识的文字表达和接受形式,具有更多的知识迁移性和学科拓展性,就像任何词典运用的都是说明性文字一样。让学生提高说明性文字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将是引领学生学会学习、走向独立、成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技术途径。
三、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主体感受
游戏是孩子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他们在游戏中模仿、学习生活经验,了解、尝试社会秩序,获得进入社会所必要的技能和本领。
游戏能使严肃的事情变得轻松,使紧张的氛围趋于缓解。把游戏的方法引入课堂作文教学,能够使学生消除对作文的陌生感与惧怕感,从而把“要我写”的被动课堂转化为“我要写”的主体感受。
下面请看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课堂上,怎样利用游戏活动使学生产生主动的表达情绪,从而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美好境界。
【课堂实录】
师:小朋友,今天的语文课堂上,我们要做三个竞赛游戏!
第一个竞赛游戏。
老师将一叠纸片,放在每一排的第一个同学面前,然后开发令枪:“嘭!”
听到发令枪响,请第一个同学马上将这叠纸片最上面一张拿出来,有字的一面朝下,放在自己的课桌上。然后,把剩下的纸片传到后面的同学那里。
后面的同学拿到纸片以后,将最上面一张拿出来,有字的一面朝下,放在自己的课桌上。然后,把剩下的纸片传到后面的同学那里……直到最后一个同学拿到最后一页纸!
当最后这个同学拿到纸片以后,必须马上站起来喊:“完成了!”
老师要看看,哪一个小组传得最快?我们要取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作为第一次比赛的获胜者!
(学生进行第一次竞赛游戏。纸片由此发放完毕。)
师:小朋友,我们现在要做第二个竞赛游戏了!
我们每个人的课桌上都有一页有字的纸片。上面写有一些“秘密文字”。
老师现在开发令枪:“嘭!”
听到发令枪响后,大家赶快拿起这张纸片,看看上面都写了些什么内容?
我们要竞赛一番,看看哪个小朋友阅读得最快、最好!
我们要取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作为第二次比赛的获胜者!
(进行第二次竞赛。学生争相阅读。很快,第一、二、三名产生。教师请三名同学分别朗读纸片上的内容。最后,再指挥全班一起朗读纸片上的内容。)
以下是纸片上写的内容:
小朋友:你好!我是大鼻子李教授。以后我们就是朋友了!
我喜(xǐ)欢(huān)读书、喜欢打球、喜欢吃糖(táng)、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以后,我会常常(cháng cháng)来和大家一起做游戏(yóu xì)。
你叫什么名字呢?你喜欢吃什么,喜欢穿什么,喜欢玩什么呢?请你写在下面的方格子里,然后交给我看,好吗?
我要看看,哪个同学写得最快?写得最好?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pīn yīn)来写。
请你写在下面格子里:(约准备150个格子)
师:好,前面两次比赛都很成功。
下面要进行第三次竞赛游戏了。这次,将更为紧张激烈。
大家一定看到了,纸片下面有许多方格子。请你在方格子里面写上你应该写的内容。看哪个小朋友写得又多又快又好?第一、二、三名是要奖励一颗五角星的!
老师现在开发令枪:“嘭!”――开始!
(发令枪响后,学生立刻开始写作,很快就完成了任务。接着,教师请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并讲评。)
通过以上活动,不难看到游戏在本次课堂教学中是怎样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
一般来说,任何人看到写作都会感到繁难。因为写作和说话相比速度慢,必须有条理,不能随意修正,“白纸黑字”有错误明显无法掩饰。学生看到写作更是害怕,因为他们还有语言文字贫乏一憾,所以一直以来,中小学作文教学都是困难重重。
如果在作文课堂上加入游戏的因素,情况就会有所改观。以上述实录为例。上课伊始,教师绝口不谈作文,而是提出要做三个竞赛游戏。这就放松了学生的心境,因为“玩”最符合孩子的天性。听说游戏,学生紧绷的心理放松了。心理放松,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基础。
三个竞赛游戏,以输赢的荣誉感掩盖了学习行为的繁难感,本来讨厌的阅读、可怕的作文,在此都不见了。阅读和写作,在学生眼中只是游戏胜负的“标的”而已,已经不是严肃的学习目标了。
“负担”是一种心理感觉,而非物理现象。有“趣味”,就没有“负担”。以上课堂,正是利用游戏的趣味性,诱导学生成为游戏主角的同时,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为学习任务已经蕴含在游戏之中了。
本课,除了教师不教、学生自学,学习的主体性还体现在作文的讲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