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李鸿章传

李鸿章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李鸿章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李鸿章传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史料运用

与其他学科知识不同,历史具有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两大特性。展示在人们眼前的不是历史本身,而是各种各样的史料。所以史料在历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重视教材的讲解,还需要在授课过程中适当的引入史料。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对史料教学高度重视,明确规定:“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1]

一、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如其他学科一样,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教材是对过去的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记载,自然叙述也是平铺直叙,没有具体史料描述的生动形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当借助一些史料,可以使苍白的历史叙述变得形象生动起来,给学生营造一种直观的历史场景,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例如我在讲这一课时,我以李鸿章作为一个主要的线索来讲述,在学生们的脑海里对李鸿章的印象不好,认为他是个卖国贼。但是我们都知道的兴起离不开李鸿章的功劳,所以我在开始上课的时候就给学生们读了梁启超在《李鸿章传》里的一段话:“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2]从梁启超的评价中不难看出对李鸿章是一种英雄惜英雄的态度,那么为什么会如此呢?这就会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2.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李鸿章传范文第2篇

慈禧悻悻地说:“好了,白养了你这样的酒囊饭袋,你退下吧。”王御医一听,如获大赦一般,急忙谢恩退出,他早已吓出了一身冷汗。

此后,光绪又叫来了几名御医一起为慈禧会诊,但御医们把过脉后,全都面面相觑,目瞪口呆。光绪问:“老佛爷的凤体怎么样?得的什么病?”可御医们噤若寒蝉,谁也不敢说话。光绪不由恼怒起来:“你们快说呀,到底怎么样了?你们都成了哑巴啦?”御医们被逼无奈,只得战战兢兢地说:“启禀皇上,老佛爷凤体无恙。”光绪大怒道:“胡说,凤体无恙怎么呕吐不止,食欲不佳?你们都是些饭桶,无用的东西。来人,把他们拉出去,每人重打四十。”

御医们虽然被打得皮开肉绽,但还是咬紧牙关说:“皇上,老佛爷真的没病啊。请恕奴才们愚钝无知,无能为力。还请皇上另请高明吧……”光绪皇帝束手无策,只得回到书房思虑良策。

正当光绪皇帝为老佛爷的病心急如焚时,有内监来向光绪禀报:“总理大臣李鸿章求见。”李鸿章来到光绪面前,光绪问:“爱卿来此,有何要事?”李鸿章说:“听说老佛爷凤体欠安,宫中御医都无能为力,所以微臣特来向皇上推荐一位江南名医。此人名叫须德诚,家住苏州城里,祖上世代行医。他幼承祖业,精通医道。各种疑难杂症,都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对妇科百病,尤为精通……”

光绪一听,如获至宝,立刻命李鸿章将此人请来。

不几日,须德诚来到京城,光绪皇帝亲自陪他来到慈禧宫中。须德诚一把脉,心中一惊,心想:果然不出所料,宫中御医都是杏林高手,怎么会治不好太后的病呢?原来如此。这也难怪御医们都知难而退,畏之如虎,不敢接手了。

然而,须德诚早已胸有成竹,他安慰慈禧说:“老佛爷并无大恙,只是忧国忧民,日夜为国操劳,过度劳累,积血为‘淤’,堵于腹中,阴滞气血畅通而已,故而食欲不振,造成呕吐。只需清淤活血,调理数日,就会福体康泰。”慈禧一听,心中大喜,说:“江南名医,果然名不虚传……”光绪见太后高兴,就对须德诚说:“那就请你赶快开方配药,让老佛爷早点服用吧。”须德诚说:“禀老佛爷、皇上,此病须用小人的祖传秘方配药治疗,这秘方不便外传,也不宜让别人插手。待小人回到住处,按祖传秘方配齐药、煎好,三天后亲自给老佛爷送来,保证药到病除。”接着,他写了一张单子交给慈禧,就随光绪一起走出后宫。

慈禧看了单子,明白了须德诚的用意,暗暗称赞这须德诚既高明又聪明,他的诊断和设计安排都符合自己的心意。于是,立刻吩咐心腹太监李莲英照单办理。为了方便须德诚进出,她特地叫李莲英给须德诚一块腰牌,让他在宫中行走,不受阻拦。

第三天上午,须德诚带着煎好的药,直接来到慈禧的寝宫。按照宫中规矩,他当着慈禧的面亲自尝了药,然后双手捧给慈禧,请她服下,说:“老佛爷请放心,一个时辰后,病根消失,凤体自会康复……”说完,退出宫去。

须德诚走后,慈禧太后由两名宫女扶着,悄悄来到后花园,走到按须德诚建议,由李莲英特地准备的“散淤井”边,她斜躺在设置于“散淤井”上面的软床上,见周围围着多层帷幕,不由从心中称赞须德诚的精明细致和善解人意。

她躺下不久,突然觉得腹中一阵翻江倒海般地响动,随即腹内“淤血”喷泻而出,顿时心里感到轻松畅快。泻毕,在软床上休息了片刻,仍由宫女扶着回寝宫静养。不多几日,身体很快得到了恢复。慈禧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喜不自禁。光绪皇帝得知老佛爷病愈的消息,欣喜不已,赏赐了须德诚后,派人护送他回江南老家。

你知道这慈禧得的是什么病吗?其实她确实没病。原来,这个正值虎狼之年的风流寡妇,耐不住深宫的孤独寂寞,竟红杏出墙,与男人们取乐。但不小心暗结珠胎,且日长夜大。这使她愁肠百结,日夜不安,十分担心丑事暴露。而御医们一把脉,早就心如明镜。前些年,她的亲生儿子同治皇帝得了梅毒,御医们尚且不敢点穿,而用“天花”来搪塞遮掩,以保全皇家脸面和自己的性命。如今,这个操纵生杀大权的寡妇太后怀了身孕,这样的丑事谁敢直说?若只是为她打掉腹中的胎儿,对御医们来说,轻车熟路,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可一旦走漏风声,不仅自己人头落地,弄不好还要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即便守口如瓶,滴水不漏,但根据这老佛爷的一贯作风,事后还是会被灭口的。所以那些御医们讳莫如深,故意装作愚钝无能,识不出她生了何病,宁可挨板子、坐大牢,也不愿为她“诊治”打胎。

事情也果真如此。慈禧太后“怀孕”的心病去除后,过了不久,她的另一块心病又犯了:自己虽是至高无上的太后,却是个寡妇,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寡妇怀孕,让人打胎,岂非咄咄怪事?此事若传扬出去,我这脸面往哪儿放?家丑不可外扬,这事切不可等闲视之。这打胎的事只有须德诚一人知道,这个活口不除,终将留下后患。于是,立刻秘密派出心腹钦差,前往苏州去除心头之患。

钦差领命,日夜兼程,赶到苏州。进城以后,刚走到须德诚家附近,就见一支送葬的队伍抬着棺材从门里出来,哭声震天。钦差一打听,原来是须德诚得急病死了。钦差听后,不由喜出望外省得自己动手了,立刻回京向慈禧太后复旨。慈禧得到须德诚的死讯,不禁也放心下来:真是上天有眼,又为我除去了一块心病。

李鸿章传范文第3篇

致青春——沪上校园

亮点:旅行不一定要把自己弄得很累很累,有时候只是想休息一下,走走逛逛。有时候去大学校园走走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看看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学生让疲倦懈怠了好久的自己重新感受弥漫在校园空气中的学术气息。或漫步,或静坐冥想,重温一下那回不去的往昔时光和已经逝去的青春。

第一站:复旦大学

复旦不仅是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其优美的校园景色也让人流连。到了复旦大学门口,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古意。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定,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老校门是2005年为迎接复旦大学百年校庆而重新复制的1918年老校门,四柱三门的木架构,庑殴顶,栅栏门中间有校徽,檐下匾额魏体“复旦大学”,门旁墙面有“民国十年”字样,背面匾额魏体“敬业乐群”,再现了百年以前复旦大学的风采。

第二站:五角场

逛完复旦校园之后,步行十分钟就到旁边的五角场商圈了。五角场全称“江湾一五角场”,它是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南部地块为上海十大商业中心之一,因邯郸路、四平路、黄兴路、翔殷路、淞沪路五条发散型大道的交会而得名。杨浦五角场城市副中心南部环岛地块是市政府确定的上海十大商业中心之一,和徐家汇、淮海中路、中山公园等商业中心齐名。总体范围北至殷高路;东至民京路、国京路、政立路、国和路一线;西至国定路、政立路、南北向规划道路;南至国定路、国和路;规划占地面积3.11平方公里。未来的发展潜力必将超过徐家汇,成为上海新的“上只角”。

第三站: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是中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并称上海“四大名校”。图书馆主楼于1990年建成,而群房为2层砖混结构,建于1965年,整个建筑外观富含中国传统建筑的神韵,外墙采用清水红砖,间以白色线条,处理简洁、明快,该馆同南北教学楼共同形成同济大学入口的场所感。同济图书馆馆藏十分丰富,馆内陈设次序井然,各种文献分门别类,特别是一些少见的建筑、土木等科技类丛书在这里都能找到。在图书馆小憩一下,回顾一下青春年华,尤其是那些年的占座时光。

文艺范儿——广州红砖厂

亮点:艺术园区因为它的艺术范儿,向来备受文艺青年青睐,也是文艺青年的集散地。广州红砖厂被称为广州的798,将废弃的广州罐头厂生产车间改造成LoFT,既时尚又能给予无限灵感的创意空间。红砖厂不但聚集了一批创意产业文化机构,还吸引了一批城中食客,其中隐藏着不少特色餐厅,让爱摄之人在红砖厂内游摄一天后能舒适地歇歇脚,享受一顿美食,情侣在浪漫的气氛中诉说衷情,也让三五知己躲在餐吧的角落里小聚。

第一站:画展

红砖厂内许多馆有画展可观赏,这里弥漫着厚重的艺术气息,每—幅画都像是艺术家们的无声告白,经过的每—幅画都似艺术家们激动地向人们诉说着他们天马行空的创意想法。

第二站:火车餐厅

古老的小火车停靠在“红砖厂广州站”,却没有火车站熟知的烦嚣,取而代之的是远离城市的宁静。恬静的环境让我们身上的疲惫都已通通地卸掉,只剩下一方惬意。

第三站:铁幕吧

铁幕吧的名字来源于丘吉尔那一句铁幕“名言”,也来源于它黑铁铸造的桌椅。它前身是罐头厂的厂房,那个时代苏式建筑特有的高高的屋顶,流金般的阳光从三五透明屋瓦中洒下来。铁幕吧有号称广州唯一的真正柴火烤比萨。老板徐玲介绍,“我们是用荔枝木柴火烘烤比萨,别有一番风味,披萨的皮会更加香脆。”

越夜越美丽——海口

亮点:海口市和大多数南方城市一样,是一个夜生活非常丰富的地方。椰城的夜晚是温柔的,除去了白天里的烈日和焦躁,剩下的只是微凉的海风和悠闲,不论是夜市、老爸茶的生活范儿,抑或是喜欢拍照赏景的文艺范儿,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夜晚。

第一站:椰城夜市扫食

换上休闲服,逛逛夜市,品尝各色美味的同时,还可以“淘”到合适的日常生活用品。来海南旅游的外地游客,看了椰城的自然风光,再来夜市感受普通市井的闲情逸致,同时还能购买到比大商场便宜许多的土特产。在夜市你可以尝到最正宗的海南粉、抱罗粉、猪血汤、腌菜、猪脚饭,猪肠粉条,还有外来的各种烧烤、油炸食品,而清补凉和各色水果则是最好的饭后甜品。第二站:享受老爸茶悠闲时光“老爸”茶店,顾名思义,便是老爸老妈们相聚喝茶的地方,在海南各城镇的大街小巷遍布着大大小小的老爸茶店,屋内屋外,帐篷下、树下,摆着一张张简易的木桌,一壶浓茶,七八个茶杯,一碟花生,或几碟糕点,椰风习习,三五人围坐在桌前,就打发了一个悠闲的下午,气氛显得有些喧闹,环境有些拥挤,喝茶的人悠悠闲闲,端茶倒水的服务员在人群中来回穿梭,从屋里到屋外,忙得不亦乐乎。

第三站:烟花下的世纪大桥

世纪大桥位于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北路向北的延长线上,主桥跨越海甸河,南端和建设中的滨海立交桥相接,北引桥与海甸岛海甸五西路平接。世纪大桥是海南目前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桥梁工程,大桥全长2663.606米,因其雄伟壮观的造型而成为海口一个重要的旅游景观和城市标志性建筑,促进海口市旅游业的发展。在夜色的笼罩下,世纪大桥披着霓虹的外衣,多了一分妩媚动人之感。

等待邂逅——孔城老街

亮点:没有水乡小镇的婀娜,更无北方集镇的苍劲,偏居桐城一角的千年古镇孔城是宁静的,碧波荡漾的小河,寂寥而悠长的街巷,古韵犹存的院落,仿如远离尘嚣。一踏进孔城镇,我便迷乱了方向。纵横交错的水泥路,鳞次栉比的小洋楼,全无当年记忆的影子。

第一站:横街

孔城老街景区主要分十甲,商铺基本以甲为单位呈现其不同区段的主体商业特征,每甲之间有闸门隔挡,如今麻条石竖铺的位置就是消失的闸门所在。现一甲到七甲的老房屋在保留原有特色基础上又重新修整完善,对外迎接游客。

第二站:李鸿章钱庄

黄家大屋前方就是“李鸿章钱庄”了,李鸿章在安徽东部共设3家钱庄。李鸿章在孔城创办钱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孔城老街为明清时期重要的水陆商埠二是李鸿章发妻周氏是古桐城周潭人,她在桐城有四处房产,其子李经方利用周氏名下房产在孔城设立钱庄。实行官督商办,主要从事存放款项和汇兑业务,方便老街商户、百姓银钱兑换。

李鸿章传范文第4篇

“汪恕有”滴醋是江苏连云港古镇板浦的传统名特调味品。其创始人汪懿余(约1633~1714 年)于清康熙初年从安徽歙县迁居板浦大寺巷。起初在家中建一作坊,靠熬“老糖”出售维生, 后改用高粱酿制食醋。他精明能干、心灵手巧,悉心钻研制醋配方,不断改进操作工艺,很快摸索出一整套技术,使醋质越做越好。他做出来的醋色泽清澈无浑浊,酸度浓醇而不厌,每次食用只需数滴则味美津香、醇厚悠长,因而人们称之为“滴醋”。

康熙十四年(1675 年),汪懿余在当时的板浦场盐课司大使田种玉的支持和倡导下,在自家作坊门口挂上了“汪恕有”的招牌,两旁贴有坡为汪氏族谱题写的“恕心能及物,有道自生财”。自此,“汪恕有”滴醋名声在外。

康熙五十三年(1714 年)左右,汪懿余病逝,享年81 岁,其子灿玉、灿文二人继承父业,以制醋为生。到汪氏第五代时,作坊又迁至靠近镇区中心的小巷内。这条巷子被人们称为“汪醋巷”, 此巷名一直沿用至今。

清代才子袁枚对板浦汪氏滴醋早有耳闻,只是没有仔细研究过。他打算写一部烹饪专著,但其中的“作料”一节,因品尝许多地方名醋都不甚满意而犯难。不久,40 岁的袁枚辞去江宁县令职务, 亲自到板浦考察,并购了一坛汪氏滴醋, 用该醋烹制了一碟糖醋鱼,尝后认为名不虚传。袁枚回到南京后即隐退小仓山随园,特地用“汪恕有”滴醋和镇江、浦口等地名醋各做了一盘菜肴,邀请官朋诗友一同品尝欣赏,结果众人齐声称赞用板浦滴醋烹制的菜肴味道最佳。袁枚在《随园食单》的“作料”一章别推崇板浦的“汪恕有”滴醋。他写道:“厨者作料, 如妇人之衣服首饰也。虽有天资,虽涂抹, 而敝衣蓝褛,西子亦难以为容……镇江醋颜色虽佳,味不甚酸,失醋之本旨矣。以板浦醋为第一,浦口醋次之。”至今板浦还流传着“袁子才巧做糖醋鱼,‘汪恕有’名传吃食谱”的佳话呢 !

太仓糟油——李梧江

清嘉庆年间,江苏太仓有个商人李梧江同时经营着几个酿造作坊,买卖做得很大。

一天,他来到酿酒作坊“老意诚”, 一边看着伙计们干活,一边想:能不能在酒浆里再加些配料,做成另外一种美味的液体调味品呢?他决定亲自试制。先将白糯米浸水蒸熟,加入甜酒,入缸发酵50 多天,酿成酒浆原液;然后, 在酒浆原液中加入丁香、月桂、玉果、茴香、玉竹、香菇、白芷、陈皮、甘草、花椒、麦曲、盐等20 多种配料,并使其定型。经过一段时间的密封,其色味俱佳,品尝者均赞不绝口。李梧江喜出望外,将此调味品定名为糟油。

一次,李梧江在无意中发现,在糟油中兑入糟油底子,入缸密封一年,味道更佳,而且时间越长,糟油越香。凭借改进后的糟油,“老意诚”在太仓县已是家喻户晓。

当时,太仓县有一个叫钱调甫的人, 在河南当巡抚。有一年,钱巡抚回乡省亲, 见糟油味道香美,便带了些回去巴结李鸿章。李鸿章品尝了糟油后,拍案叫绝, 并将此罕品又献给了慈禧太后。一天, 慈禧胃口不佳,忽然想到了李鸿章送来的糟油,便命人往几盘冷菜上浇了点儿。慈禧尝后,胃口大开。李鸿章见太后爱吃,就派专人到太仓县定购。自此以后, 老意诚店内挂出了“进贡糟油”的金字大匾,生意兴隆,声誉日上。

太仓糟油之所以色美味佳,关键在于“老意诚”在糟油中兑入特有的陈年糟油底子,多年来,这陈年糟油底子就成了“老意诚”的命根子。在几次动乱中, “老意诚”总是千方百计、不惜代价地保存糟油底子,才使得太仓糟油一直流传下来。

郫县豆瓣——陈守信

郫县豆瓣是四川郫县最著名的特产,也是烹制川菜的必备调料,被誉为“川菜之魂”。清康熙年间,福建人陈逸仙来到四川郫县,为养家糊口生产出盐渍鲜红细辣椒,就是郫县豆瓣的雏形, 因经营得法,生意日渐兴隆,形成前店后厂。至咸丰四年(1854 年),陈家后人陈守信继承经营。陈守信和他的“益丰和”酱园也被人奉为“郫县豆瓣”王牌之一。

光绪二十年(1894 年),陈守信病逝, 酱园由其第六子陈竹安继承经营。这陈竹安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他的管理下,郫县豆瓣的生产工艺渐趋完善, 年产量大幅上升,达到三四万斤。善做生意的陈竹安十分重视产品质量的研究和改进,他在起居室内摆满了小缸小碟, 采取各种豆油、豆瓣样品,经常尝试品味。产品稍不合格,立即命手下改进等级货号,或星夜返工重来。故当时“益丰和” 酱园信誉很高,远近驰名,销售火爆, 以至“益丰和”的陈货,商标印戳年深日久,字迹模糊,仍深得顾主青睐。

不久,郫县东街又出现了一家酱园, 是彭县人龚鹿宾开设的“元丰源”酱园。它的出现,打破了陈竹安独家经营的局面,也拉开了两家酱园互相竞争的序幕。

两家酱园对豆瓣酱的工艺技术互相保密,甚至连工匠也不准相互往来。更有趣的是,“益丰和”多年使用的配料秤杆, 竟是一根又粗又长,油光滑亮的青杠木锄把,上面连秤星都没有,使用时全凭老板心中暗记为准,连工匠也不得要领。

1953 年,政府将“益丰和”号酱园和“元丰源”号酱园进行公私合营,改为国营郫县豆瓣厂,生产的郫县豆瓣也更名为“鹃城”牌郫县豆瓣。目前,郫县豆瓣已享誉国内外,年产值达15 亿元。

十三香——王守义

“兴隆堂”始创于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专营草药、香料,其创始人原为官宦之家,善烹饪,后辞官在开封开药铺,取名“兴隆堂”。公元1101 年, 兴隆堂推出一种秘制调料,因其性能独特而名扬东京,并被收入御膳,供宫廷享用。

李鸿章传范文第5篇

吴振江的轿子从景德镇日本株式会社出来,没有回督陶府,而是中途在春园中的戏园前停下。

“老爷,您瘦了!”吴振江一进门,姜雪迎上前,十分疼惜地说。

吴振江到了这儿,才感到一阵精神的放松,他听姜雪这一说,眼睛马上红润了,默默地看着她,显得无限深情。这与外面的大清督陶府吴愣子简直是判若两人。姜雪盯着他的目光,恋恋不舍。此时,屋内还有桃花在。她马上冷静下来,转身对着她说:“妹子,快,把赛花姐那套紫沙茶具给姐拿来。”

“嗯。”桃花听后,看了他们一眼应声出去。

1885年金秋,法国巴黎阳光明媚,秋高气爽,花团锦簇。法国巴黎工艺艺术品展示中心,各国商人和参展人员及评委,正对来自中国的工艺艺术参展品――粉彩斗碗交头接耳,个个赞不绝口。这只碗口直径8cm、高6cm,表里各画葡萄一枝,果实五、六个,葡萄紫色而它的叶片碧绿,碗内、外为彩色花纹,表里相互间不走一丝。碗底下面打着大清光绪年制的字样。工作人员为了显出它的高贵和精致,走上前,拿着它靠近灯光,只见它在灯光映照下,色泽细润,分辨不出它是内外两面彩绘。

参会上,台上台下十分安静,大家看着评委席上,只见评委们每人亮出10分。

会场下面一阵骚动。

主席台上,评委会主席向大会宣布:“各位女士、各位先生,1885年法国巴黎工艺艺术品大赛获得金奖的作品是:中国大清的参赛作品――粉彩斗碗。我代表全体参赛人员和评委会工作人员,向获奖者表示祝贺。”

主席先生说时站起来鼓掌,会场上先是一阵沉默,顿时大家反应过来,跟着鼓掌,掌声在大厅响彻起来。

在领奖台上,当金奖捧在大清参展人员手中时,五光十色的灯光对准那些扎着长辫子的人,他们脸上洋溢着喜悦和笑容,在灯光下他们相互握着手,想到此次艰辛和不易的胜出,大伙都流下了眼泪,热泪盈眶地高呼:“我们赢了,赢了,大清胜了!”

中国景德镇瓷器获奖的消息,当天,便出现法国巴黎街头各报亭大小报纸上,它们醒目地刊登着各种有关大清陶瓷的消息:《中国大清皇家瓷器产品首次登陆巴黎》、《神奇的中国人――汪琦征服了世界艺术界》并配有各种照片。巴黎街头上的人在争相阅读,汪琦一时成了法国的公众人物。

北京大清皇宫过道上,李鸿章正拿着一张电稿匆忙向太和殿走去。光绪正在看书,李鸿章突然冲了进来,光绪对此有点不高兴,他正要发作,可马上发现李鸿章神色有异,不停地重复:“皇上,皇上,好消息,好消息。”

光绪皇上被李鸿章情绪所感染,放下书,走下大殿,忙问:“老中堂,什么好消息?快快说来!”

“皇上,巴黎公使馆来电,我们的参展团所带的作品技压群雄,获得大赛金奖。这是老臣刚收到的电文。”

光绪帝拿着一看,眼睛不断放亮,双手抖动起来,自言自语地说:“是,是,是好消息,大大的好消息,我大清好多年都没有听到这样的好消息,走,跟朕到太后处,朕要把这一消息告诉皇阿玛。”

在慈宁宫,光绪皇帝未进门就喊:“皇阿玛,皇阿玛,我们轰动西洋了。”

太后笑着迎了出来,说:“哀家知道了,哀家知道了。这个吴振江还行,几年不到就把景德镇皇窑给哀家搞得红红火火。”

她转身对着一旁的李莲英说:“小李子,去,责成吴振江把今年的贡瓷按时交上来。”

李莲英笑着说:“禀老佛爷,按您吩咐,今年的贡瓷,吴振江早已上交,还多出一成。”

“太后,这次好险,差点我们大清的瓷器到不了西洋。”老中堂李鸿章见太后今天高兴,也讨好起来。

“听说这一切都是皇上和你的按排?”

“太后,皇上圣明,不过,这次也多亏吴振江的随机应变。”老中堂十分谦虚,把功劳推给眼前的皇上和远在几千里的吴振江。

光绪帝一听,看着眼前的老臣,感到满意,示意地对他笑笑。

太后看了年少的皇帝一眼,对着李中堂说:“话说回来,浮梁马知县一天几个奏折。奏折上还说他已抓了几个劫船疑犯,要哀家定夺,哀家没老糊涂,一个混混,借他几个胆也不敢劫御船。你们派上钦差,一到景德镇,便把日本人围了起来。倒是浮梁这个马为民,及时给哀家上了一个折,他说他这样断案是为大清国着想。哀家想了一下,有理。大清再也经不起战争了,哀家便依了他。这一来是杀猴给日本人看看,再说也化解了我们大清国与东洋日本人的矛盾。”

“皇阿玛,儿皇认为此风不可长。”光绪皇上听后,马上说。

“皇上,你说得对。不过,哀家看马为民也是忠心一片,这事圆满,也有他一份功劳,皇上倒是该好好赏赏他。”

“谢皇阿玛教诲。李总管,传朕的旨意,赏浮梁马知县白银五千,着内务府派一官员迅速南下景德镇,把皇阿玛六十大寿的瓷器迎进宫来。”

“喳。”李总管应声道。

日本东京黑龙会总部,村山会长此时正拿着手上的茶杯气得往地下猛摔。

一报务员进来,递上一张电文,说:“景德镇电。”

村山不听则罢,一听到景德镇这三个字更来气,对他吼道:“我不看!大清景德镇皇窑厂在巴黎的瓷器是怎样来的,难道它们长了翅膀?告诉他们,我花这么多钱养他们干什么?给我发电,给我向山田发电,告诉他陶瓷艺术的最高荣誉,应属于我大日本帝国,属于天皇。”

在通往江南山间路上,大清京城的传旨官在驰马日夜飞奔。日本东京黑龙会总部,报务员手上发出“滴”“滴”……的电波声,也响个不停。他们同时指向大清一个偏僻山区――景德镇。

在大清皇窑厂门口,外宾们对眼前这座仿京城宫殿式,又具南方特色的建筑物充满着好奇。

总督张大人见主人未到,利用这段时间,笑着上前,做起了解说员,他对外国大使团成员说:“各位大使先生,景德镇冶瓷,始于汉,历时两千多年。大清景德镇皇窑厂从前明代初期建立,到我朝已历时五百多年。”

“五百多年?不可思议。”外宾听后,个个睁大眼睛,面面相觑。

一些人听后不停地对着皇窑厂拍照。

吴振江风风火火从瓷器街赶来,快到皇窑厂,便远远看到他们。他快步上前,来到总督张大人面前,不断解释,并示意值勤清兵向大人赔礼。

“喳。”值勤的清兵听后,马上走向张大人面前,‘啪’的一声敬了一个礼,满面带笑,对他说:“大人,小的该死,请吧。”

张大人忙摆手,笑着对吴振江说:“吴大人,你不必为难他们,老夫倒觉得他们个个是好样的,忠于职守,值得敬佩。”

“大人,谢谢,我代他们谢过总督大人。”

“吴大人,老夫在湖北时就听说你治厂严厉,今天才得以一见。一个即将停产、倒闭的皇窑厂在你手上不出几年就红红火火,起初老夫不信,今日一看,才不得不服。老夫想,皇窑厂有今天全靠你管出来的。眼前这规矩可不能因老夫而改。”他又指着这些洋人说:“这批大使是到我们汉阳厂的,途中听说景德镇皇窑瓷器轰动巴黎,纷纷提出要来看看。我是不打招呼自来,倒是要你见谅。”

“大人,你这样就折杀下官了,”吴振江对张大人说:“大人,你们到来,皇窑厂增辉不少,我欢迎还来不及。皇窑厂能有今日,下官认为,这全是蒙圣上之洪福,同时还有朝中众大臣的支持,这其中也离不开你。大人,请。”

“老弟,你过谦了。”总督笑着说,他转过身,对面前的外宾介绍说:“各位,各位大使先生,眼前这位就是我大清景德镇皇窑厂督陶官,当今瓷王吴振江――吴大人。”

当翻译一译完,洋大使迅速围了上来。

吴振江和大清驻华公使们边走边说,不一会儿,便来到衙门瓷器仓库前。这里的窑工正在选瓷。

衙门前仓库内外热热闹闹。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分门别类地摆放着。

只见选瓷工手上拿着瓷器,对着光,看了又看,用手摸了又摸,他们不放过其中的任何一点瑕疵,选下的瓷器抛到箩筐“嘣、嘣”响。瓷器在他们的手上飞过,转眼,被他们挑选下的瓷器已是一大筐。这让洋大使们看得目不转睛。

这边刚选好的瓷器,马上被运到仓库的另一头进行包装。包装工把小的瓷器用草纸,大的用稻草一个个打包,然后装进木桶。在装进木桶前,包装工在木桶里用手匀云地洒上一把豆子,才把包装好的瓷器放进去。

洋人们看得出奇,有个洋人好像被什么吸引,蹲下来看,用相机“咔”、“咔”对着他们不断地拍照。一些外宾忍不住地问:“你们为什么这样?”

包装工抬起头,冲着他们一笑,一边劳作,一边擦拭着额头上的汗珠,说:“大人,我们也讲不出个道道,只知道这样包装瓷器在路上再怎样颠都不会破,遇水潮湿时,豆子会发芽,远航中还可补充绿叶菜的不足。听老人说这法子从明朝郑和下西洋时就用起,一直到今天。”

外宾听后,看了又看,有的用手去摸,有的拍照,一些人自言自语地说:“这小玩艺,真绝。”

吴振江此时在一旁与总督张大人交谈。选瓷官走上前汇报结果,他说:“大人,这次窑厂送来瓷器二万三千件,其中碗、碟一万二千件,尊和琢器二千三百件,瓶一千八百件,缸一千件。我们通过大家会检,打下碗、碟二千件,瓶四百件,缸二百件。”

吴振江听后,说:“你吩咐下去,把挑选下来的瓷器统统砸碎,就地埋掉。”

选瓷官听后,转身过去,不一会儿,便有几个附工过来,把挑选下来的瓷器拖走。

外宾看后,过来问:“吴大人,你们把这些瓷器拖到哪里去?”

“公使先生,我们打算把它们拖到瓷坑砸碎,就地埋掉。”

外宾疑惑地看着吴振江,问:“大人,我能看一看吗?”

吴振江点点头。

外宾上前,从中拿出一个瓷碗,看了又看,尔后,对吴振江说:“大人,这么漂亮、精制的东西在我们国内只有我们的国王才配拥有,它贵于黄金十几倍,你们这样处理它太可惜了。”

“我们上贡的瓷器从几件,有的从几十件中才选出,供皇宫所用,除了皇宫,其它人不配拥有和使用它,选瓷工选下的这些瓷器,都有一点瑕疵。”吴振江接过外宾手上的碗,指着它说:“你看,这有一个小黑点。”他放下,又拿起一个瓶讲:“这下面釉采烧得不够。”

李鸿章传范文第6篇

关键词:学;术;学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103-02

学术二字在今人语汇中已为一个名词,而在古代二者却是各有所指。朱维铮先生指出早在汉代,人们已经看到儒术与经学的区别,儒家取代法家和黄老成为主导政治思想也主要是靠“术”,而不是“学”,二者的差别在于“术重实用,学贵探索”,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成分的经学向来就讲求“通经致用”和“学随术变”[1]10-11。朱先生对经学这一特质的考察是相当有见地的,其实这也是中国文化整体的特质。不过,朱先生在经学史中所说的“术”,在相当程度上还带有君王“南面之术”的色彩,故而有了后来乾嘉学者区分“学”与“政”的努力,而其所说的“政”也与“术”有着重要的渊源,故而在晚清学者的话语中也一度继承了“术重实用”的特点[2]11-12。

这里所讨论的“学”与“术”,着眼于文化整体,既不是经学,也不是君王南面之术,而正如所说:“学与术可分为两个名词,学为学理,术为专用”[3]42,区别了二者的不同,而“学”与“术”又是难以割裂的,梁启超认为“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而“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4]271-273,严复将二者定义为“盖学与术异,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既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学主知,术主行”[5]885,立意大致一样,都是强调学理与致用的区别和联系。

如果以学、术之别来看待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那么梁启超所说的“器物―政制―文化”这一递进模式,其实就是学习的内容由“术”向“学”递进的模式,在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目的的期间,先进的中国人基本上都遵循的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毋宁说是“中学为体,西术为用”。

罗志田先生已经指出,近代中国人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目的和重心都在“西学为用“上,而“中学为体”的问题其实也是产生于“西学为用”的时代需要[6]19。而在实践上迈出中国学习西方第一步的洋务派官僚也正是固守“中体西用”的信条,其关注者主要在于“用”,而“‘用’的范围主要包括整个经济领域,其中的变化又主要体现在对科学和商品经济的认识上”[7]22。但是,洋务派官僚心中的“西用”其实主要就是“西术”,李鸿章深为西方科技成果所折服,说:“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8]825,故对于中国而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8]321,认为“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8]2418,据此,李鸿章似乎有科学观念,但是若仔细考察,不难发现,李氏所言均为科学转化而成之技术成果,而非科学本身,其所重视者为“西术”,而非“西学”,重实用,而轻探索,着眼于技术,而非理论。再从当时的新式教育来看,其科目也是“分为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气学数门”[8]825,所培养的是西方技术的实用人才,而非科学理论的研究人才,其所要针对的仍然是富国强兵的当务之急。张之洞《劝学篇》有“西艺非要,西政为要”的论述,似有区分“学”、“术”之意,但细审其“西政”所指,则仍主要在于管理一类,并不同于今之所谓“政治学”[2]12,虽与“西艺”有别,但仍然属于“术”的范畴。

洋务派在学习西方技术成果的同时,并没有树立科学观念,进行科学理论的学习与探索,在“学”的层面上,仍然固守中国传统的纲常伦理,冯桂芬在其《校■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9]57,大概为“中体西用”最早的表述,冯氏关注西方者即在于“富强之术”,在“术”而非“学”,其“学”在于恪守“中国之伦常名教”。郑观应从道器、本末之别出发,认为“善学者,必先明本末,更明大本末,而后可言西学”,而中西之别则在于“中学其体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知其缓急,审其变通,操纵刚柔,洞达政体”[10]112。张之洞《劝学篇》亦明确主张“以忠义号召合天下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乃天经地义之道,古今中外不易之理”[11]40。

在期间,先进知识群体除了认识到西方科技成果的威力之外,也隐约认识到西方政治体制的优越,而在西方政制之中,最引起他们注意的就是议院,故在这一阶段已有人提出开议院的主张。

王韬看到了中西差距不仅在于器物,亦在政制。他认为西方“能横行于天下者,在乎上下一心,君民共治”,而中国为其所败则“由上下之交不通,君民之分不亲,一人秉权于上,而百姓不得参议于下也”[12]289

同时他还比较了“君主”、“民主”和“军民共主”三种政体,认为在议院制度下,“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13]19

王氏虽看到了西方政制的优越,但其心中议院的功能仅仅通上下之情而已。

比之于王韬,郑观应看到了议院限制权力的功能和设计。他说:

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凡事虽由上下院议定,仍奏其君裁夺。君谓然,即签名准行;君谓否,则发下再议。其立法之善,思虑之密,要皆由于上下相权,轻重得平,乃克臻此[10]26。

虽提出限制权力的问题,但其权力运行的过程仍然以君主为终端,最终的决策仍然操于君主之手。

但是,比起这些枝节性的问题而言,王、郑二氏更为根本的问题在于并未提出制定宪法的主张,对于西方政制而言,立宪恰为其本,而议院不过其末,只是施行的一个手段。如此看来,则王、郑二氏关于开议院的主张,所学习的仍是“西术”,而非“西学”。

由此诸方面可以看出,洋务时期的官僚、先进知识群体所学习、所模仿的都只是西学的表现形式而已,并未涉及西学的本质和根源。其向西方学习的动机是源于败于西方的坚船利炮这一屈辱的事实,对于中西强弱的根本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其所学内容也是相当功利、实用性的技术成果,以富国强兵为其目标,而并未看到这些先进技术后面还有更为根本的科学理论为其支撑。

总之,期间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中国人只知致用,而不知还有学理探索,因此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学”与“术”分离的一个过程。当然,这里所说的“学”是特指西学,因为当时还有“中学为体”。

但是,随着向西方学习的逐渐深入,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这种不足,认为“中学为体、西术为用”并不能致中国于富强,学习西方的根本在于“西学”,而非“西术”,同时也意识到中学与西学的分歧并不能以“中体西用”的方式加以解决。严复说:“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5]558-559,梁启超也认为:“学而不足以应用于术者,无益之学也;术而不以科学上之真理为基础者,欺世误人之术也”[4]272,都代表了世纪之交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进一步深入,也就是“学”与“术”要为一体而不能分割。这样,“中体西用”的模式自然就不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最佳选择,而在西强中弱的时代背景下,要“学”、“术”一体,那么走向全盘西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于是,随着向西方学习的深入,中国人就从“西学为用”(更确切地说,其实是“西术为用”)走上了一条“中学不能为体”的道路[7]7-29。之后便有了以来的全面反传统和全盘西化,也就是梁启超“器物―政制―文化”模式的“文化”层面,这是一个文化之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以“学”、“术”之别视之,则之前的器物、政制之变都只是“术”之变,而文化之变就是“学”之变。

但是,以暴风骤雨的气势骂倒了中国传统文化,即“中学”,但却未能在中国建立起一个新的文化体系,“中学”虽然已经不能为体,但也并没有实现西学为体,中国的核心文化层出现了真空,而这种核心文化层的真空现象至今没有改变。

还是以科学技术的学习为例,梁启超已经看到理论与技术的区别:“观察此事实,以证明水之有浮力,此物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驾驶船舶,则航海术也。研究人体之组织,辨别各器官之机能,此生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疗治疾病,则医术也。”[4]271梁氏已认识到学理与技术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但是,我们的理论科学教育并没有遵循这个认识和应用的循环模式,而是一味地传授理论,死记公式,直接套用,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其实就反映了这种功利的学习方式,这样理论也就成了成果,学习作为理论科学的“学”其实就成了学习作为技术成果的“术”。

参考文献:

[1]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罗志田.中国近代史学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全集:第4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梁启超.学与术[M]//夏晓红,点校.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严复.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罗志田.再造文明的尝试: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陈廷湘,李慧宇.中国新文化思想史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8]李鸿章.李鸿章全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9]冯桂芬.校■庐抗议[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10]郑观应.盛世危言[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1]张之洞.劝学篇[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李鸿章传范文第7篇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

心平气和的刘铭传

李鸿章传范文第8篇

褴褛的海外客匍匐在清朝总理

衙门的门口痛哭不已,引起了

众多过路人的围观。他们是

谁?

原来是做了“亡国奴”的

琉球耳目官毛精长等三人,他

们前来母邦求援,以“尽逐日

兵出境”。但他们的母邦无能

为力,事后只能发给他们300

两银子作为川资,让他们设法

自行回去。求助无望下,琉球

国使者林世功悲愤自戕。

琉球群岛距中国浙江、福

建约千余里。《隋书・流求传》

中将之称为“流虬”,其中就

颇为形象地描绘了它的地理形

状。中国古代出海打鱼的渔民,

对这个海外大岛多有提及,其

名字也因各朝而变化,或作流

求,或作琉球,《元史》中也

称之为“求”。

元朝末年,琉球群岛形成

北山、中山和南山三个独立王

国。洪武五年,明太祖派杨戴

出使琉球,分别册封了这三国

国王,琉球也由此成为明朝的

藩国。数年后,中山国统一南

北两岛,中山王也就被明朝正

式册封为琉球王,这种藩属关

系一直保持到清朝。

中日因琉球问题发生冲

突,是近代以后的事。1871

年,琉球所属的宫古岛、八重

山岛渔民因风暴而漂流至台湾

南部,后有54人被生番(即

台湾原住民)所杀,剩下的12

人死里逃生,回到琉球,史称

“牡丹社事件”。事后,日本向

清廷提出抗议,称琉球属民被

台湾人所害,而总理衙门却

以“台湾生番之地,置于化外,

政教未逮”加以敷衍,日本人

由此抓住把柄并在次年出兵征

伐台湾。

当时,征伐台湾的并非是

日本政府,而是违抗政府命令

的西乡从道,其行为只能算地

方军阀所为。在中方的强大压

力下,加上日军在台湾感染疬

疫,西乡从道不得不自行撤退。

可惜的是,在此事件之后

的谈判中,清廷犯下重大错误,

那就是在1874年的《中日北

京专条》(又称《台湾事件专

约》)上,写有台湾生番“将

日本国属民等妄加杀害”“日

本国此次所办,原为‘保民义

举’,中国不指以为不是”等

语,从而造成了一种外交事实,

即凸现了琉球与日本的特殊关

系、日本有权保护琉球之后果。

清廷在这次事件中的妥协,主

要原因还在于当时缺乏可供出

洋作战的战舰。

1879年3月,日本政府对

琉球下达“废藩置县”令,并

将琉球王尚泰抓到东京软禁,

琉球群岛也被日本鹿儿岛县与

新设置的冲绳县一分为二:北

部数岛并入鹿儿岛县,余下诸

岛则成立新的冲绳县。

作为琉球的宗主国,清廷

始终不承认日本吞并琉球的事

实,并向日本进行了多次交涉

和抗议。由于琉球问题一直悬

而未决,后李鸿章邀请来华旅

行的美国前总统格兰特设法调

解。为此,日方提出将琉球群

岛三分,北部归属日本,南部

即宫古、石桓、八重山群岛在

内的先岛群岛(当时已为日本

控制)归中国,中间的琉球主

岛仍划为日本之冲绳。并且日

本在这份《拟稿》中加上了一

个附加条件,即日本也要像英

美等国一样,取得“最惠国待

遇”。

当时中俄因伊犁问题也在

展开谈判,其间危机四伏。但

最终因中俄在伊犁问题上达成

妥协,总理衙门拒绝在日方拟

就的《拟稿》上签字,日本公

使户玑最后只好悻悻离去,

以示决裂。琉球群岛归属

一案也就此搁置,最终未能了

结。

直到后,中国战

败,日本从《》里割

占中国台湾及澎湖列岛,“琉

球问题”也就不再是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