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链家租房合同

链家租房合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链家租房合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链家租房合同范文第1篇

负面新闻和质疑也随之而来,有人吐槽雷军投资的YOU+公寓是“用6000元一个月的价格把一个学生公寓出租了出去”,事实与宣传描述不同,品质跟不上“情怀”,持续营利能力待考,也成为许多长租公寓品牌的痛处。

资本加持,凶猛发展

“长租公寓”又名“白领公寓”、“单身合租公寓”等,是近几年房地产三级市场一个新兴的行业。

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是较早的试水者。2014年,雷军的顺为基金联合联创策源投资YOU+公寓1亿人民币,让长租公寓火了起来,不仅开启了公寓创业的吸金时代,也让长租公寓品牌开始凶猛增长。

创立于2012年的YOU+公寓,定位现代都市青年创业生活社区,起初仅在广州有一家门店。在获得雷军的投资后,YOU+乘上快速发展的火箭,目前已拥有15家门店,遍布广州、北京、上海、杭州、福州等一二线发达城市。

另一家长租公寓运营商魔方公寓,也备受资本方青睐。今年4月12日,长租公寓运营商魔方公寓宣布完成C轮近3亿美元融资。领投方为中航信托,美国华平集团参与跟投。

这已经是华平资本第三次投资魔方公寓。早在2013年,华平资本就与同德资本对魔方公寓进行了B轮投资6000万美元。2015年,华平资本追加投资1.4亿美元,两次投资总额接近2亿美元

得到资本加持的魔方公寓扩张速度也不可小觑。截至目前,魔方公寓已与北上广深、南京、武汉、苏州、杭州、成都、西安、天津等15个热点城市的100多家品牌公寓、酒店、创客空间及黄金地段商业地产建立合作,拥有门店150余家,房量逾2.2万间。

据记者统计,2012年至2015年间,大量长租公寓开始获得资本青睐。2014年运营商类长租公寓融资数量增长最为显著,而2015年平台企业获投数量激增,一些长租公寓企业也开始布局全国。

截至目前,相关的投融资事件有50余起。27家公寓企业获投,融资总规模约合人民币60亿元(未公布明确金额的投资未列入统计范围)。其中13家为平台类,14家是公寓运营商。实现亿级融资企业共7家;获投千万的企业最多,达10家。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对长租公寓的投资中涉及70余家投资方,有9家参与投资了同一个企业的多轮融资。其中,华平投资、中国平安、IDG资本、晨兴资本参与了被投企业截至目前的全部融资阶段。

一众品牌在上亿元资本的助力下迅猛生长。铂涛集团的“窝趣”轻社区用了一年的时间在全国主要的一二线城市共签约超过5000间房间。上海青客、优客逸家、蘑菇租房,房间量过万,融资量超过B轮,企业竞争力正在成型。

“老”品牌飞速扩张,新的品牌还在不断涌现,近年来更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多种类型的企业跨界进入长租公寓行业,包括万科、花样年、绿城、华润等房企,如家、华住、铂涛、住友、维也纳等酒店产业。随着链家、我爱我家等房产中介纷纷涉足长租公寓,更将长租公寓的竞争推向新阶段。

据记者了解,依托母公司的品牌和资金支持,链家自如寓在北京拥有六栋整栋物业,去年刚上线的我爱我家相寓Park也在北京开出了第二家。

租赁蓝海市场巨大

长租公寓品牌仍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头,仍有资本前赴后继地进入长租公寓领域。尤其是目前提出的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

去年年末,政府前后两次释放出重点扶持长租市场的政策利好,并首次明确公寓业是“生活业”,不少业内人士更认为,房产租赁O2O蕴藏着近万亿级的市场规模。

华创证券在2015年的关于长租公寓的行业报告中,以“流动人口数量×流动人口租房率×年租金”的公式对青年租房市场年度规模进行了估算,得出了全国7891亿元的市场规模。

去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5)》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流动人口年均增长800万人左右,2014年年末已达2.53亿人,并预计2020年流动迁移人口将逐步增加到2.91亿,年均增加约600万人。

“不论是三四线城市,还是一二线,都有一半的人士没有房产。在一线城市中,高达57.6%的住户都是在租房。”企鹅智酷《2015年中国网民房地产消费潜力报告》做的一份调查报告也佐证了市场的潜力。

正是嗅到了旺盛的需求,伴随着互联网+概念的火热,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住房租赁市场。

“从大趋势来看,随着持续的城市化发展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认为中国的长租公寓租房需求及市场规模,尤其在一线及二线城市,会继续扩大,从萌芽发展阶段进入爆发式增长的时代。近期,随着一系列在上海、南京、深圳、成都等地推出的限购政策来看,租房需求将被释放。”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周知此前指出。

我爱我家北京公司副总经理刘洋也表示看好长租公寓市场。他认为,随着生活理念、消费理念的更迭,租客对房屋本身的居住条件、社交环境等更为重视,也更愿意花钱去获取更多和居住相关的服务。“这些变化也意味着未来的租赁市场有着巨大的发掘潜力。”

此外,长租公寓表现出的去库存能力,也是吸引房企和资本进入的原因之一。

“长租公寓正在成为一种去库存利器,”广州一位开发商告诉记者,去年以来,他通过加盟某品牌的长租公寓,快速消化了一处库存的项目。该处物业尽管地处地铁边,但因为没有独立产权,购置物业的投资人只能获得36年的使用权,“被库存”已经有一段时间。

加盟后,此处物业与普通的销售型公寓产品形成明显差别。对于民间的公寓投资人来说,他们购置了这套公寓,同时获得了公寓专业的服务,不需要自己承担寻找租客、产品推广、后期运营管理的麻烦。最后,该项目的600套房在去年淡季里2个月销售出3/4,价格高于同地段公寓产品。

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员房玲指出,通过租赁的形式,房企能够有效实现存量房的去化,有存量资产闲置的国企,通过长租带来收益也是盘活资产的有效手段。 2012年至今部分长租公寓品牌融资情况

并非所有业内人士都看好,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的眼里,长租公寓甚至不能称为金融创新,只是搭个界,盈利额度也小,充其量只是从金融的角度给资本市场讲个故事,让人以为金融服务可以让长租链条形成一个闭环,成为其在资本市场提高估值的工具。

品质与盈利难平衡

在飞速扩张的同时,品牌长租公寓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首当其冲的便是如何平衡品质与盈利。寓公网CEO马培元曾分享,最初创业进入公寓行业,只有500间房的时候是赚钱的,当把规模扩张到2000间的时候,突然发现利润没了,仔细盘算过之后,发现问题出在了人员和费用方面。组织架构的臃肿也暴露了公寓运营商规模化发展的最大的痛点,运营和资金。

据记者了解,目前很多长租公寓扮演的是“房屋托管”的角色,与房东签3年以上的合同来获取房源。从获取房源到与租客交易这个过程牵涉租客、平台、房东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

“在供给端,平台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去抓取房源,之后再根据房屋结构进行重新改造,一般的房源都会打隔断再向外加价出租,比如青客公寓采取的就是“X+1”模式。”一位不愿具名的长租公寓从业者告诉记者,如果是毛坯房打隔断尚且比较容易沟通,若是装修过的房子,沟通难度就会大很多。

在需求端,打过隔断的房子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用户体验,如果是地段不好的房子,会很难出手。在他看来,“房屋差价是主要收入,空置就意味着成本的损失,空置时间越长亏损的风险就越大。”

“集中式整栋拿下,较容易管理,投资回报期大约在3年,但分散式公寓回报期只要1年甚至不到1年。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分散式公寓的拿房比较容易,因此我们基本上都是采取分散式公寓模式。”小螺趣租创始人、CEO郭宇表示。

选址和房源是长租公寓的首要难题。尤其是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能够租到的整栋房源多是商用,租金成本高、后期水电支出也相对较高。

某长租公寓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了一组数据:在亚运村某地,一个总房间数60多间的长租公寓,前期投入共计500多万元,每月的流水有40万元左右;在十里河某地共有100多间客房,前期投入1300多万元,每月120多万元的流水。这其中,装修费用、租赁房屋费用和设计费用所占的比例最大。

也有业内人士透露,长租公寓的盈利周期主要取决于运营能力。好的1-2年就能回本,差的需要5年以上,这其中存在很大变数。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的长租公寓品牌大多是依靠风投等资本支撑在运作,基本没有实现盈利,大多处于亏损状态。例如,曾经获得风投的长租公寓品牌魔方公寓就存在亏本,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和拿地成本制约了品牌的发展速度。

一方面要追求规模的扩张,一方面又要承受高昂的管理和拿地成本,这就不难理解,一些品牌为了追求利润,而对产品品质进行“打折”。

同时,据业内人士介绍,租住率和利润率也是风投看中的关键指标。目前租住率不是问题,重要的就是利润率方面的考验。

增值服务亟待挖掘

关于长租公寓的未来,寓见CEO程远曾表示,政府相关政策滞后,导致诸多不确定性。例如长租公寓行业税收应该怎样交算完全合规,消防验收,土地规划,具体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都缺乏统一明确的标准。

“存量房市场的确很大,但是目前长租公寓行业确实缺乏一些比较清晰明朗的政策来管控发展,政策导向不明,很容易施展不开拳脚。”房玲分析称。

行业内的共识是,长租公寓是一项前期投入资金巨大、回报周期较长的微利业务,未来要如何盈利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位业内人士坦言,金融机构愿意投资,大部分原因都是基于平台有强大的用户群体。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平台恰恰没有把用户群做大,没有把产品和服务做好,显然不具备更多筹码,“所以把现在公寓业务精耕细作是关键,服务前端(入住)和服务后端(入住后)要想衔接和深度融合,前端是第一步。”

刘洋也表示认同,互联网是手段,但线下产品才是核心,这些产品的好坏才是决定消费者去留的关键。

在线下社区里,可以提供配套生活服务,增值服务普遍被认为将成为未来长租公寓盈利的核心环节。更重要的是,基于线下社区,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提供社交O2O服务和增值服务。在租户养成购买生活服务的习惯后,可以更进一步推荐培训、理财等更多与工作、生活、学习相关的服务。例如现在已经有品牌尝试租金分期贷等等。

刘洋也表示,我爱我家推出的相寓产品瞄准的是产品后期的金融服务。与此同时,链家的自如产品系列也和京东金融合作,提供京东白条服务。链家的业内人士表示,2017年链家网衍生出来的金融业务计划贡献20%的收入。目前链家金融业务已经占到整体收入的10%左右。

链家租房合同范文第2篇

又到一年一度毕业季,刚走出大学校门的莘莘学子,引发一波“租房潮”。

大学生,在租房方面没有多少成熟的经验,尤其是一些大学生要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找工作,对当地的租房市场和情况不了解,在租房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欺诈行为,假房东、黑中介屡见不鲜,对于涉世未深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说,租房一定要小心谨慎,防止成为租房骗局受害者。

警惕“二房东”

近日,正在忙着毕业找工作的小刘和朋友通过网上租房信息,找到了回龙观附近一套一居室的房子,网站上也有不少关于出租房屋的图片,小刘看着比较满意,就联系了出租信息的“房东”。

该“房东”是一名40多岁的中年男子,他告诉小刘,由于妻儿已经出国,他下个月也要去陪读,因此急于将房子出租。如果要租的话,希望租金年付,价格还可以在原来2500元/月的基础上优惠一点。小刘发现房子还算不错,电器设施一应俱全,价格也还合适,于是他决定当天就把房子订下来。

在经过协商之后,小刘和“房东”敲定了2300元/月的价格把房子租下来,以这个价格在回龙观租到了这样一套房子,小刘显然认为自己捡了便宜。在签合同前,小刘认真核对了对方的身份证,以及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房产证及土地所有权证原件,“房东”也极为认真地检查了小刘的身份证,令人觉得他非常谨慎。在双方都没有异议的情况下,大家签订了一份“房东”预先准备好的房屋租赁合同,并约好第二天中午把现金带过来,交清。对于“房东”只要现金,小刘虽有疑惑却没多想。

第二天,小刘带着现金来到出租房里,与“房东”签订了有关合同,并交付了一年27600元房租和押金。据小刘介绍,在这期间,不断地有人打电话给“房东”要租房子,他都向别人抱歉说房子已租出去了,这让小刘觉得,此处的房子真的很抢手。

就在小刘交清房租后,下楼时碰巧遇到了来看房的张小姐。张小姐因为不知道房屋的确切地址,就向小刘打听。出于好奇,小刘和她聊了起来。谁知张小姐要租的房子就是他已经租到的那套房子。张小姐随后还拿出了草拟的合同,出租方正是“房东”。小刘看了很吃惊,一套住房同时出租给两个人?出于谨慎,他立即拨打110报警。

原来,小刘租的房子是假房东用假身份证租下来的,而且仅仅租了一个月。随后,假房东伪造了房产证和身份证,准备用自己租的房子捞一把。他先和小刘约了10点签合同,又和张小姐约了11点,准备拿到两笔房租后就人间蒸发。没想到,张小姐提前来到,当场识破了他的诈骗伎俩。此时,小刘不无后怕:“租房子还是不要贪便宜,找正规的租房网和中介还是靠谱的。”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租房网假广告多

租房网站,就拿58同城来举例。58同城应该是一个百姓互相交流信息的平台,可是打开网站就会发现,现在已经完全沦为中介的媒体道具了,而且很多中介在58同城上的都是不实信息。你会发现很多房子用的都是同样的图片。房子照片是次要的,主要的是还虚报房价。

毕业生小米告诉记者,年初实习的时候就曾上58同城找过房子,当时看到了一个1500的房子,打电话过去,中介说你先过来吧,房子有。小米坐了很远的车过去后,中介直接带着去看2100的房子,并告诉1500的已经没有了,还告诉小米,“你不要看58啊,58上面的都会比实际少报300块左右。”

小米开始抱着不相信的态度一家家给58上的中介打,结果中介的答复一致的相同,“都说便宜的租出去了,有贵的你要不要。所以,我对58同城、赶集网等等,彻底失去了信心。但是我朋友也真的在上面找到过房东,所以说只能碰运气吧!”

大中介,靠谱些

相对于找个人房源和中介房源,也有不少租房者倾向于后者,一是因为通过中介租房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二是中介的房源多,可选余地大,如果不合适,可以随时选择其他的房源。因此,对于那些急于寻找住房,且没有多余精力的租客而言,委托中介公司来操作比较合适。

小米有了实习期租房的经历,在毕业时就找了中介帮忙租房,“大的几家中介公司我都看过,如我爱我家、链家地产等等。但是每一家店的业务员水准都是不统一的,我遇到过态度很好的,也遇到过素质低下的。最后找的业务员人还算不错,帮我跟房东砍了下价,而且态度也很好。”

只是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问题。原来小米的房东是一个外地的中年女人。签订合同的当天,她带了房产证,但是没带身份证。“所以我没有办法核实她身份证上的名字和房产证上的名字是不是同一个人。而且很可疑的是,她也背不下她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后来中介说让她回家后把身份证号码发过来,我才跟她签订了合同。”

押一付三,一下子交了一万多。而且房子签完不是直接入住,由于上个租户没有到期,小米要月底才能搬进去。签完合同小米越想越可疑,就给她一个学法律的师哥打了电话,师哥在电话里问了小米几个问题:1.签订合同的时候中介在不在场?答曰:在。2.合同上有没有盖中介公司的公章?答曰:有。于是师哥说,那就没关系了,因为作为中介,他有义务核实房主的信息,如果你被骗了,他们会负全责。所以,小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感觉到了有中介的好处!

霸王条款防不胜防

小米告诉记者,自己开始找中介就目标明确地要找居间中介,这样中介只给租房双方提供信息,协助租房双方签订合同后,就完成了职责。只收取一次性的中介费,以后每次房租都是交给房主的,房子有什么问题也是直接跟房主交涉,比较方便。“这个还是实习期结束后我同学告诉我的租房经验。”

原来小米的同学在实习期的时候找的是中介,结果租的房子出了什么问题需要维修需要解决,或者交房租什么的,都要一次次联系中介公司的业务员。很是麻烦,并且还容易遭遇霸王条款。

说到霸王条款,小米很是气愤。“我同学签的中介公司有条非常霸王的约定,合同上规定的押一付三,但是他们公司规定下三个月的房租要提前一个月交。比如你是3月15号租的房子,交了三个月的,是3、4、5个月的房租。你6、7、8月份的房租,要4月15号之前就打给他们!就相当于你住俩月就得打一次房租!”

“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合同到期后,中介拼着命地找名目扣你的押金。”原来小米的同学合同到期后,中介以“保洁费、家具电器维护费等等条目硬是要扣800元。“押金本来就1000多块钱,扣完连一半都不剩了,要是不交,押金一分也拿不到。”

长期以来,中介垄断租房信息、先吃差价再乱收费、不退少退房客押金等行为普遍存在于房地产中介市场。频出的房地产中介市场乱象引起国家部委的重视,7月4日,住建部、工商总局称将集中开展房地产中介市场的专项治理,整顿和规范房地产中介市场秩序,严肃查处房地产中介机构和经纪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

记者也为大家总结了如下几点租房技巧,希望广大学子在租房时炼就一双火眼金睛。

第一,同质房源报价明显低于区域租赁均价的要当心。

租房前,大家一定要多浏览几个知名的租房网站了解你所心仪区域楼盘的租赁均价,遇到明显低于市场均价,比如低于市场均价500元以上的,切莫贪图便宜,以防上当受骗。

第二,无缘无故的零佣金租房要谨慎。

一些中小中介公司经常在网上打出零佣金租房的广告,其实大多是吸引消费者眼球的虚假信息,所列出的房源很有可能也是虚假房源。但是,一些大型品牌连锁中介公司也会定期推出统一的打折优惠让利活动,比如零佣金,你可以看到这些公司统一的活动说明、统一的海报招贴画、统一的打折优惠幅度,这些都是可信的,而且是非常值得去把握的。

第三,先打电话探口风。

在网上看到便宜房源时,先打电话过去打探经纪人口风,你可以多向他们提问,比如房型、设施、位置、朝向、楼层等等,看看经纪人的回答是否自然,是否流畅,如果是虚假房源,经纪人很可能会露出马脚。

链家租房合同范文第3篇

一直以来,有关北京经济适用房(下称“经适房”)将由政府回购的消息接连不断,每次的“风吹草动”都足以引起丰富的猜测。

但随着一份文稿的出台,经适房回购,似乎终于成为眼前的现实。

6月7日,北京市建委出台《北京市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了经适房只能自住,不得上市转让、出租或出借以及从事居住以外的任何活动,但可向申请人户口所在区县住房管理部门申请回购,回购价格按照届时同地段新建经济适用房住房重置价格结合重新确定。

“回购”将成为现实

“看到《办法》的规定,感觉心里踏实了一些。”在回龙观住了6年的刘先生作为“早期”经适房的购买者告诉记者:“《办法》出台之前,当听说政府要对经适房进行回购,郁闷了很长时间。”

刘先生说:“理由很简单,以前我们购买经适房的时候没有提到回购,合同上也没写,这几年房产的升值幅度不小,我们有权利享有房产升值所带来的收益――却突然听说政府要回购了。”

而现在刘先生 “放心”了,是因为《办法》中有规定,《办法》施行前已售出的经适房再上市交易,管理仍按照原有规定执行。补交费用标准可依法适时调整。刘先生说:“对于这种‘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举措,我能够接受。”

据记者了解,北京市有关经适房回购政策的确立可谓一波三折:最早是2006年9月30日,北京市规划委在官方网站公开《北京住房建设规划(2006年-2010年)》公示稿,明确了“要探索建立经济适用住房实行‘内循环’的流转模式,即经济适用住房不得直接上市,由政府回购。”

之后的2006年11月4日,该规划正式通过市政府批准,与公示稿不同的是,公示中原有的“经济适用住房不得直接上市,由政府回购”的说法被删除。然而不到一周,11月9日,北京市建委在其举行的“行风政风”通报会上,又公布了政府将要重新确立“回购”政策的消息。

回购价格成为最大制约瓶颈

尽管很多经适房的购买者对回购表示了接受,但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回购政策细节仍待完善,其操作性仍需要进一步细化,尤其是如何确定回购的价格成为最大的制约瓶颈。

“如果我现在能够购买新建的经适房,那几年之后政府回购时折旧怎么算?我们当初购房贷款利息成本怎么算?这些在办法中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打算购买经适房的李先生说。

在李先生看来,回购价格过低,经适房的业主可能还会想办法通过其它途径转让;而如果按市场价回购,政府介入回购将失去意义。

目前,北京市现有70个左右的经适房项目,最大的当数回龙观和天通苑,根据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其交易价格与5年前购买时相比,上涨幅度已达30%左右。比如,目前回龙观新经适房售价在2600元/平方米左右,而二手经适房售价已经在4000元/平方米左右。

“如何确定回购价格尤其需要仔细研究,即如何依据当时的购房价格、住房折旧价格和现地段的经适房价格,核定出比较合理的价格。”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对记者说。

链家租房合同范文第4篇

以MLS为代表的传统经纪人“俱乐部”,几乎掌握了全美最全面、及时和准确的房源。这使得美国的互联网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为传统经纪人和经纪公司的广告平台,绝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本质仍是在线媒体,冲击的是线下报纸和门店,并未动摇传统经纪行业的根基。

当中国现有及潜在的互联网公司进军房地产经纪这个战场时,传统力量还未垄断房源,经纪人专业素质不高,无法提供有价值的线下服务。多元委托背景下,行业秩序混乱,渠道效率低下。

因此,互联网不仅可以用更快的速度介入这个市场,而且对产业链的介入程度也将比美国更深。

传统市场遭遇垄断

虽然以Zillow和Trulia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站在用户的角度提供丰富的市场估值和邻里信息,但是房源信息的获取一直受制于MLS,大部分数据都从全美经纪人协会下属的官方网站间接分发,数据不仅不全面,而且存在滞后和错误。其中Zillow和Trulia的房源滞后天数分别为7天和9天,错误率超过30%。

相比之下,尽管中国的二手房信息平台搜房网和安居客也存在房源不全、重复性高,甚至存在错误,但问题的本质却不完全相同。

美国的问题在于传统MLS对于房源的垄断,中国的问题在于互联网公司自身的媒体属性和在线广告变现方式。这决定了无论是线上媒体还是传统的中介公司和经纪人,都没有动力向用户提供准确的房源,因为房源不过是吸引用户的工具。

传统以加盟和自营为模式的经纪公司仍然占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Realogy、Re/max等前五大特许经营经纪公司的市场份额超过50%,Realogy一家的交易份额就高达26%。

这些特许品牌大多存在较长的历史,有良好的口碑,且已经建立了极强的线下关系网络,能够处理包括产权保险、融资和搬迁的几乎所有后续服务,提供所谓的“一站式服务”。

经纪人市场几近饱和

与中国不同,美国实施的是独立经纪人制度,经纪人与经纪公司之间不是雇佣关系,而是更加松散的合同关系。经纪人直接面向用户提供服务,经纪人公司提供办公场所和电脑、传真等设备,两者之间的佣金分成,通常是70%∶30%,经纪人提供几乎所有的服务,从而获取绝大部分佣金收入。

更重要的是,MLS的存在使经纪人之间建立起一种合作和共享的机制,经纪人之间通常不会恶性竞争,工作效率较高。加之行业准入门槛极低,只需一定的职业资格考试和道德约束。

因此,美国经纪人数量众多,仅NAR会员就超过100万人,还有100多万的非会员,这使得经纪人服务的“触达率”极高,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轻松地获取经纪人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公司最为简单的选择就是为这些经纪人提供广告服务,很少有互联网公司参与线下服务。

除此之外,美国经纪人从业年限很长,经纪人中位数年龄高达57岁,长期的从业经验使他们对本地市场信息和客户信息都极为熟悉,建立了极高的线下房源和客源关系。

到目前为止,尽管互联网已发展多年,但在美国,买房人和卖房人寻找经纪人的方式仍然是以口碑、朋友介绍和其他渠道转介,真正通过互联网寻找到经纪人的比例极为有限。

相反,中国经纪人与经纪公司之间的雇佣关系及低分成率,使经纪人这个角色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比较尴尬,虽然完成大部分工作,却只能获得较低的工资和佣金分成,收入相对偏低。加上从业人员通常没有专门的资格要求,专业的培训不足,服务能力较差,人员构成年轻化,最强的能力是“忽悠”。

在这种体制下,几乎没有可能形成一支专业的经纪人队伍。这决定了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未来几乎不可避免地要介入线下服务环节,只有介入线下,才能改变当前十分混乱和低效的线下服务,改进用户体验。

美国非标准化VS中国标准化

在美国,商业住宅房屋90%是独栋和联排别墅,而中国90%是公寓,加之美国房屋的地理分布十分分散,而中国房屋的地理分布十分集中。这种明显的差异决定了中国互联网公司获取房屋信息和房源信息的成本远远低于美国,并且线下服务的规模效应会变得更强,效率提升的空间也更大。

目前,中国二手房成交的50%集中在一线城市和个别二线城市,这使得本地经纪人在固定时间内可以服务更多的买方和卖方,也使经纪公司的固定资本投入、各种研发成本可以有效地摊薄。

从互联网公司的角度看,线上平台的网络效应和线下服务的规模效应决定了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介入线上和线下环节,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提供更好的服务。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年增长率接近20%,这意味着中国互联网用户中的80%为手机用户,这一比例远远高于美国的50%。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于房地产经纪本地化属性极强的品类具有更大的影响,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无障碍地在线搜房、找房,这将对整个传统经纪行业的运行方式产生更大的冲击。

如果说人们向互联网的“大迁移”决定了互联网必将重新整合经纪行业的价值链,那么中美两国经纪行业的结构性差异决定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对经纪行业的整合速度将更快、整合范围将更广泛、冲击也将更大。

目前中国二手房经纪领域的互联网参与者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是垂直类网站,以搜房、安居客和乐居为代表,共同属性是媒体,以在线广告为变现模式;第二类是线下传统中介的网站,包括Q房网、链家在线、酷房网等,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在线聚客,以替代线下门店,网站是线下的补充和工具;第三类是创业公司,以房多多、好屋中国为代表,它们的模型显著区别于现有玩家,未来会成长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值得关注。

然而,无论是哪一类参与者,目前对二手房经纪行业的介入程度都十分有限,能够解决的消费者痛点不多,互联网企业过于侧重广告的变现,房源重复率极高,却改进甚微。传统企业虽然有自己的在线平台,但只是线下的工具,仍然是交易为中心,目标仍然是最大化地获取佣金。

在线经纪的突破路径

当然,传统房产经纪模式表面上的顽固并不能对互联网的全面入侵毫无反应, Web 2.0时代已经形成了“用户房源经纪人”的网络效应,互联网企业对产业链整合也将持续下去。

第一,房屋估值。

互联网企业通过不同的估值模型为用户提供房屋价格变化、周边可比房屋信息、租金价格、租金与按揭对比信息等,用户只需输入地理位置、房屋大小等具体参数,便可获得相对准确的房屋估值信息。以Zillow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可以为几乎每一个美国房屋估值,且估值误差率可以控制在10%以内(即估值与最终成交价之间的误差)。

在美国,房屋估值信息之所以能够吸引用户,是因为:1. 估值信息面对的潜在用户群体极为广泛,无论是否买房、卖房、租房,都会需要估值,每一家庭都想了解自己的房子值多少钱,特别是金融危机期间更是如此;2. 对于卖房而言,估值信息可以作为业主出价的参考,如果定价过高,往往难以出售,一旦在一定期限内未能出售而不得不降价重新上架,事实上会更难出售,房源滞留于市场的时间就会更长,最终售价可能会更低。因此,对于卖方而言,初次定价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搜索引擎。

2005年之后,随着基于LBS地图搜索技术的完善以及Google搜索算法在房地产垂直领域的应用,这个时候的互联网企业不仅可以将房源信息、房价信息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展示在地图上,更重要的是打造了更直观的、基于移动和地理的“房屋搜索引擎”,彻底改造消费者的搜索体验,将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方式从浏览转向搜索。

在这一点上,移动互联网企业几乎做到了搜索体验的极致状态,消费者不仅可以在基于3D地图的移动界面上了解学校的位置、类型、家长评价,也可以了解房屋周边一定范围内的餐馆、便利店、加油站、银行及社区评价,甚至可以直接观察到房屋所在地区的地震、火灾、飓风等自然灾害的历史记录,并以交互式、可视化的形式直观地展示给用户。

应该说,房屋搜索引擎是互联网时代房地产在线服务领域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质变。

第三,UGC和经纪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