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史增信

学史增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学史增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史增信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把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项长期的首要的政治任务创新活动载体,提升宣讲质量,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式宣讲,着力提升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政策知晓度和群众认可度,不断提高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覆盖面和实效性,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思想。

二、宣讲内容

(一)“重温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宣讲活动。切实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工作,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二)两会精神微课堂基层宣讲暖人心。认真学习贯切全国两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上来。

(三)“听党走、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加强乡村振兴宣传宣讲工作,积极营造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三、活动时间

2021年全年

学史增信范文第2篇

被称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作为史志目录的“艺文志”(或“经籍志”),是纪传体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各自著录一代的国家藏书或著作,[1]可资学者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在古代目录学史上亦具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说,史志的著录体例包括图书的书名、撰注者、注文和内部排列与结构等方面的,它们在各史志的著录中,既有一定的通例可寻,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歧异,本文主要通过考察《隋书》和新、旧《唐书》史志中“经部”“《春秋》”类图书的著录,对史志的著录体例作一些比较和探析。 1、关于书名

《隋书·经籍志》“经部”之“《春秋》”类载:[2]

《春秋左氏解诂》三十卷(贾逵撰)

《旧唐志》载:

《春秋左氏传解诂》三十卷(贾逵撰)

《新唐志》载:

又《解诂》三十卷

此三书实同为一书,然而前后书名却不尽相同。与《隋志》比较,《旧唐志》增一“传”字,《新唐志》则承前直接简省为《解诂》(关于承前简省书名,详见后面叙述)。同样的情况,又如:

《隋志》载:

《春秋三家经本训诂》十二卷(贾逵撰)

《旧唐志》载:

《春秋三家经训诂》十二卷(贾逵撰)

《新唐志》载:

《春秋三家训诂》十二卷

同为一书,与《隋志》相比,《旧唐书》减一“本”字,《新唐志》减“经本”二字。以上例子,是同一本书的书名,在不同史志著录中,书名字数有增减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书名自身单独的变化。还有书名因涉注文而变化:

《隋志》:

《春秋左氏长经》二十卷(汉侍中贾逵章句)

《旧唐志》:

《春秋左氏长经章句》三十卷(贾逵撰)

可见,同一本书,《隋志》在注中说明它的撰注体例(后简称“撰例”)是“章句”,而《旧唐志》却把这个撰例词附于书名之后,作为了书名的一部分,使同一本书前后著录时书名相异。

又《隋志》:

《春秋左氏传评》二卷(杜预撰)

《旧唐志》:

《左氏杜预评》二卷

这是把注文中撰注者掺入了书名,而使前后著录书名各异。又有书名字数单独增减变化和因涉注文而字数增减变化共存者:

《隋志》:

《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三十卷(杜预撰)

《旧唐志》:

《春秋左氏传》三十卷(杜预注)

《新唐志》:

杜预《左氏经传集解》三十卷

《宋志》:

杜预《春秋左氏传经传集解》三十卷

综上所述,可见同一本书在不同《史志》中著录时,书名有增字减字的情况,这样使得同一本书,在不同《史志》中著录时书名不尽相同,这反映了古书的书名并非很固定,而有着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3]至于该书最初本来的书名,是否就是最早著录它的《史志》中的名称,笔者认为恐怕也不一定。

《史志》著录书名还有简省例。有同一《史志》中因书名相同而承前全省者:

《旧唐志》:

《春秋谷梁传》十二卷(唐固注)

又十二卷(糜信注)

又十二卷(张靖集解)

《新唐志》:

虞翻注《国语》二十一卷

韦昭注二十一卷

孔晁解二十一卷[4]

《新唐志》:

贾逵《春秋左氏长经章句》二十卷

又《解诂》三十卷

《解诂》即《隋志》所录贾逵《春秋左氏解诂》,此是著者为同一人,承前《春秋左氏长经章句》而省“春秋左氏”四字;亦有著者不同而承前省者:

《新唐志》:

京相璠《春秋土地名》三卷

王延之《旨通》十卷

顾启期《大夫谱》十一卷

李谧《丛林》十二卷

崔灵恩《立义》十卷

据《旧唐志》,所省书名分别应为《春秋旨通》、《春秋大夫谱》、《春秋丛林》、《春秋立义》,此处京相璠以下四书均承前《春秋土地名》而省去“春秋”二字。

从以上可知,同一部书,在不同史志中著录时,书名可以不尽相同。这是今天我们在使用史志目录时应当注意的。

2、关于撰注者

《隋志》(其中“集部”除外)著录通例,首列书名,次列卷数,而置撰注者名于注文中,撰著者名前冠以和官衔,失去撰注者名则不注,如:

《春秋经》十一卷(吴卫将军士爕注)

《春秋义略》三十卷(陈右军将军张冲撰)

《春秋左氏义略》八卷

《旧唐志》一仍《隋志》,首列书名,次列卷数,置撰注者名于注中,但撰注者名前不再冠以时代和官衔,如:

《春秋经》十一卷(士爕撰)

《新唐志》则乱无体例,既有置撰注者于注中者;又有冠撰注者名于书名前者,且撰注者名和书名之间有时加“注”、“集”、“集传”这种撰例词,有时却又不加;还有把撰注者名置于书名和卷数之间者,如:

董仲舒《春秋繁露》十七卷

《春秋谷梁传》十五卷(尹更始注)

《春秋谷梁传》段肃注十三卷[5]

考《汉志》著录,除“诗赋略”外,大部分为首列书名,次列卷数,置撰注者名于注中,间或有置撰注者名于书名前,如“六艺略”“《春秋》类”:

冯商所续《太史公》七篇

或列撰注者名于书名卷数后,如“六艺略”“易”类:

《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6]

《汉志》为史志发轫之作,体例不精尚可原谅,而且随后的《隋志》即修正了《汉志》的不足,全部首列书名而置撰注者名于注中,使体例统一;《旧唐书》继承了这一传统,更进一步扩大到“集部”中,而使得全书“四部”体例整齐划一;《新唐志》却无视前志优点,著录书名时乱无体例,可谓草率成事。后之《宋志》,体例虽不仿《旧唐志》,仍把撰注者名冠于书名之前[7],但通篇如此,亦自成体例,人名与书名之间不再出现“注”“撰”等字,体例统一,后来《明志》也就采用了这种。

3、关于注文

姚名达在《中国目录学史》中,《汉志》著录书名卷数后的小字注文内容有七类:一是介绍书之撰人,二是解释书之内容,三是说明书之来历,四是记书之篇目多寡,五是断定书之存佚,六是补注书之撰人,七是判定书之时代及真伪[8]。《隋志》注文继承了《汉志》的体例,但又有所变化,内容包括:

一、记书之撰注者,冠以时代、官衔,如:

《春秋说要》十卷(魏乐平太守糜信撰)

二、记书之内容及起止,如“史部”“杂史”类:

《梁皇帝实录》三卷(周兴嗣撰。记武帝事)

《帝王世纪》十卷(皇甫谧撰。起三皇,尽汉、魏。)

三、记书之存亡:于六朝图书,作为注文系于隋代相近图书或相应类目之下,记其存亡,便于读者因类以求,如:

《春秋释例》十卷(汉公车徵士颖容撰。梁有《春秋左氏传条例》九卷,汉大司农郑众撰。)

《春秋成长说》九卷(服虔撰。梁有《春秋左氏达义》一卷,汉司徒掾王玢撰,亡。)

四、记书之残缺与完整,如“史部”“杂史”类:

《汉末英雄记》八卷(王粲撰,残缺。梁有十卷)

《魏尚书》八卷(孔衍撰。梁十卷,成。)

“史部”之“正史”类:

《周史》十八卷(未成。吏部尚书牛弘撰)

五、附记书之目、录,如“史部”“刑法”类:

《北齐律》十二卷(目一卷)

《梁令》三十卷(录一卷)

此外,《隋志》注文中称撰注者的撰著方法,最常见者为“撰”和“注”,还有“传”、“章句”、“集解”、“释”、“笺”等,彼此区分甚明,互不混用,如:

《春秋经》十一卷(吴卫将军士爕注)

《春秋左氏长经》二十卷(汉侍中贾逵章句)

《春秋谷梁传》十二卷(范宁集解)

《春秋谷梁废疾》三卷(何休撰,郑玄释,张靖笺。)

《旧唐志》注文中只记撰注者和撰著方法,撰注者前不再冠有时代和官职,也不再记前代图书亡佚情况,这样,使得注文看起来简明扼要。但在记撰著方法时,虽然和《隋志》一样大部分都使用“撰”、“注”二字,却又增用了许多介定并不严格的其它撰注方法,如“集注”、“集撰”、“训注”、“作”、“箴”、“发”、“述”、“解”、“驳”等,所有这些撰例辞彼此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有时互相混用,与《隋志》相比,实乃一大退步。如:

《春秋经》十一卷(士爕撰)

《春秋谷梁废疾》三卷(何休作,郑玄释,张靖箴)

毫无疑问,《春秋经》并非士爕所撰,此处《春秋经》十一卷应如《隋志》所言为“士爕注”,可见《旧唐志》连“撰”和“注”也混用。

学史增信范文第3篇

/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教师如何利用这一素材,发挥生命科学史的教育价值?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回眸历史,身临其境去感悟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受到极好的效果。

1 前期准备

1.1 故事准备

搜集沃森撰写的《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故事》,节选主要内容印发给学生阅读。

1.2 剧本改编

各小组根据《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故事》改编压缩剧本约2 500字,选出最佳剧本在班级表演。

1.3 道具准备

五张图片(DNA单链结构、DNA三链结构模型、DNA双链碱基同配模型、DNA双链碱基互补配对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四种碱基模型。

1.4 确定演员

由全班民主推荐五位学生A、B、C、D、E分别扮演威尔金斯、罗莎琳德?富兰克林、鲍林、克里克、詹姆斯?沃森、这五位学生提前熟悉剧本、台词,课前进行一次配合排练。

2 教学过程

课上,由五名“演员”带着道具登台,按改编的剧本表演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过程,内容包括:螺旋结构思想的诞生;如何否定单链结构和三链结构改为双链结构;“磷酸与脱氧核糖”为什么从内部移到外侧;如何由碱基同配模型改为碱基互补配对模型……该舞台剧思路清晰,情节起伏,生动直观。教师在角色扮演基础上,总结归纳,加深学生的理解。

3 教后反思

3.1 在身临其境中感悟历史

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呈现科学史,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有助于学生对科学史实的了解与记忆。教师通过情景再现,充分发挥科学史的科学、人文与哲学价值,使学生身临其境去感悟科学家的思路、方法以及结论的诞生过程。例如“螺旋结构”思想的由来,如何否定单链和三链结构?如何将“磷酸与脱氧核糖”从内部移到外侧?怎么排除碱基同配模型才得到碱基互补配对模型?其中多位科学家的参与,从不同角度为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做出了贡献,学生从中体会到科学家的合作与献身精神,对科学家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心生敬佩,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2 在科学教育中提升素养

平时经常听到教师说:“应试的压力大,没有时间搞素质教育”“我们也知道科学史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但没有那么多课时处理科学史的教学”……因此很多教师对于科学史内容往往采用讲授知识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而科学素养有三个层次――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情境化的理解,传统讲授法处理科学史只是关注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缺少情境化的理解,更未涉及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本节课用角色扮演法来教学的确比平时简单地讲授科学史花费时间多,但是这种处理方式比单纯讲授科学史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有着截然差异。角色扮演法再现了科学家的真实生活、科学思维过程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此过程中无论作为编剧、扮演者,还是观众,都受到科学思维方式的启迪和科学方法的训练,扮演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表现力都得到有效锻炼,通过角色扮演,DNA发现史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其实,只要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不会降低考试成绩。例如在2014年江苏生物高考卷的第四题就考查了“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些学校对DNA发现史教学未予重视,导致一些学生对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的贡献不熟悉,结果错答。如果教师对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史的教学采用上述的角色扮演法处理,则学生的学习印象会非常深刻。

3.3 在有效尝试中收获模式

长期以来,由于对科学史的教育价值认识不足,对于如何有效地开展科学史教育,还没有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本次采用角色扮演法教授科学史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不仅较为真实地再现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过程,同时还受到学生欢迎。参与角色扮演的学生兴趣盎然地准备,精心尽力地表演,台下学生热切期盼地观看,课堂上欢声笑语,氛围轻松。这节课结束后,不少学生讲“收获很大!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DNA了!”可见,本节课对他们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在观完课之后,同行也对这种尝试表示了赞叹。而专家的评价是“今后科学史教育就采用角色扮演法,这可以作为一种模式推广”。一次有效尝试却收获了一种模式,为今后开展科学史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大多数生物科学史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模式可概括如图1所示。

以该模式再现科学史,形象生动,印象深刻,有助于学生对科学史的理解与记忆,同时突出科学发现的过程及特点,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附:改编剧本《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沃森:1951年秋,我到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参加蛋白质结构研究的工作。在那里,我遇到了克里克。那时,克里克35岁,他掌握别人的资料并使之条理化速度之快,非常令人赞叹。

克里克:我舍弃物理学而对生物学发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我在1946年读了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写的《生命是什么?》一书,想要探索什么是生命,就必须知道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威尔金斯:我来自英国皇家学院,希望对DNA进行研究,但我是一个做X射线衍射工作的新手,很需要富兰克林一些业务上的帮助。

富兰克林:我是威尔金斯的助手,我作为一个受过训练的结晶学家能够促进他的研究工作。

鲍林:我毫无疑问对这些项目很感兴趣,我了解DNA是所有分子中最重要的王牌。我曾经写信给威尔金斯索取DNA的X射线照片,结果他并没有给我。

沃森:对于我来说,到哪儿可以学习分析X射线衍射图呢?本想去找鲍林,但我缺乏数学修养,我觉得鲍林太伟大了,他在加州理工学院,我不能跑去浪费他的时间。后来我被安排到剑桥实验室,我发觉和克里克谈得很投机。居然能找到一位懂得DNA比蛋白质更重要的人,真是三生有幸。

克里克:是的,在沃森来这儿的几天之内,我们就知道要干些什么:我们模仿鲍林的研究方法,鲍林在蛋白质方面的成就自然而然提醒我们也可以解决DNA的结构问题。

沃森:我和克里克每天交谈至少几个小时,我们曾认真讨论了鲍林是怎样发现蛋白质α螺旋的。后来有人告诉我,鲍林的成功也很平常,关键在于他运用了结构化学的简单定律。

鲍林:我发现α螺旋并不是仅仅靠研究X射线衍射图谱,也不用纸和笔,我的主要工具是一组分子模型,其实就与学龄前儿童的“积木”玩具非常相似。(说完退下)

克里克: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解决DNA的问题!我们只要制作一组分子模型摆弄摆弄。我们幸运的话,DNA结构也许跟蛋白质结构一样,也是一种螺旋型的,因为任何别的构型都太复杂了。

沃森:我们先假定DNA分子含有许多有规律地直线排列的核苷酸,会不会是由一条链构成的呢(出示“一条链”道具),好像与自我的数据不符耶。

威尔金斯:我曾对克里克说过,DNA分子的直径比单独一条多核苷链的直径大一些。因此,我认为DNA是一个复杂的螺旋,可能包含有几条链。

沃森:如果真是如此,由于DNA有四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了。每种核苷酸的含氮碱基要么是嘌呤,要么是嘧啶。

克里克:我们假定糖和磷酸骨架是很有规律的,要是能得到威尔金斯漂亮图片的话,我们可能会节省一年的时间。但图片是威尔金斯的,这实在使人伤透了脑筋。我要让威尔金斯来剑桥,让他接受DNA结构是螺旋型的观点。

威尔金斯:事实上,我在剑桥一次夏季讨论会上已经使用了“螺旋”这个名词,DNA的X光衍射图谱与螺旋结构相符合的。

沃森:我们只要保证搭出来的模型呈螺旋状就可以了,现在的问题在于富兰克林的新X光图片能否支持我们的模型。

克里克:多核苷酸链究竟应该是一条呢,还是两条,三条甚至是四条?不会是只有一条螺旋(拿出一条链道具),因为这与我们手头的资料不相符合。

沃森:我们把三条多核苷酸链以一定方式彼此缠绕在一起,做出了一个螺旋模型(出示“三条链模型”道具),这似乎与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的X光衍射图谱相符合。

克里克(欣喜、细心地看着模型,):有那么几个原子似乎摆得挤了点,看上去不太舒服,当然才刚刚开始嘛!再花几个小时,一个像样的模型就可以拿出来了!(打电话)“威尔金斯,我们刚刚获得一项成果,这很可能就是我们所期待的答案,希望您最好能亲自来看看”。

威尔金斯(接电话,沉思):好的,我明天上午过来,富兰克林和她的学生也一同前来。

富兰克林(咄咄逼人):(看到模型)我对糖和磷酸基团放在中间有质疑,它不可能是一个紧凑结构的主要成分。有证据说明糖和磷酸骨架是在分子的外部。

克里克:把糖和磷酸骨架放在模型中央未免使原子堆集得太挤了,确实不符合化学规律!

沃森:现在要在双链和三链模型之间做出选择。还是应该认真考虑一下DNA的奇妙的化学特征。这是生物化学家查戈夫在哥伦比亚大学首次发现的:在测定的所有DNA样品中,(拿出A=T,G=C道具)腺嘌呤(A)分子的数目和胸腺嘧啶(T)分子的数目非常相似,而鸟嘌呤(G)分子数和胞嘧啶(C)分子数又极其接近,查戈夫的发现具有重大意义的。

克里克:一些粗略的计算结果显示,腺嘌呤和胸腺嘧啶的平面应该是粘在一起的。同样的说法也适用于解释鸟嘌呤和胞嘧啶之间的吸引力。(恍然大悟地)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也就是查戈夫以前指出过的碱基对规律。

沃森:那我们要搞双链模型。(摆弄模型,)一个腺嘌呤和另一个嘌呤之间这么远怎么形成氢键呢?(突然茅塞顿开),啊,有啦!一个腺嘌呤转一百八十度就能与腺嘌呤之间形成氢键。而这两条链的方向反过来就可以通过相同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联在一起了(示意“同配模型”道具)。麻烦的是,这样的结构不可能有一个规则的骨架,因为嘌呤和嘧啶形状不同,这个结构显示有凸有凹的形状。

克里克:有长进,再试试。

沃森(急急忙忙地摆弄碱基模型):跟我配合一下,我发现腺嘌呤-胸腺嘧啶对竟然和鸟嘌呤-胞嘧啶对有着相同的形状。(兴奋不已)如果一个嘌呤总是通过氢键同一个嘧啶相联,那么碱基顺序就可能被规则地安置在螺旋的中心。而且,要形成氢键,这就意味着腺嘌呤总是和胸腺嘧啶配对,而鸟嘌呤只能和胞嘧啶配对(拿出“互补配对模型”道具)。这样一来,查戈夫规律也就一下子成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必然结果。更令人兴奋的是,这种双螺旋结构还提出了DNA复制机制,腺嘌呤总是与胸腺嘧啶配对,鸟嘌呤总是与胞嘧啶配对,这说明两条链上碱基顺序是彼此互补的。只要确定其中一条链的碱基顺序,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也就自然确定了。因此,一条链怎样作为模板合成另一条具有互补碱基序列的链,也就不难设想了。

克里克(看着互补配对模型):如果将这些碱基按其他方式配对,没有一种方法能够符合查戈夫规律,有力地说明两条链的骨架一定是方向相反的。啊,我们已经掌握了全部答案!

学史增信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国文学 教学改革 方法

任何伟大的作家,其思想境界、对生活的认识和智慧以及对语言的驾御能力往往都在常人之上,其书写总是一种文化的复合体。任何单一的阅读方式根本无法进入有效的解读。同时,对复杂的、包容万象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思考时,尤其是以跨文化的视野对不同文化区域的英国文学作品进行学习时,其学习规律必然从单一走向综合,从平面走向立体。英国文学教学模式呈综合、立体的复数形式,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平面的教学模式,使英国文学课最终走出了边缘化的窘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文学教学要积极采用现代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在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更新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教材的选择。

1 注重文史结合

从教学内容上说,英国文学既包含了英国文学的总体发展脉络、特征及各个时期不同作家与作品的概况,还包括各个时期每个重要作家不同的创作成果,即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而英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因此,正确处理好“史”和“作品”的关系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应将“史”与“作品”有机结合起来。正所谓“史”与“作品”不分家,英国文学课程应是《英国文学史》与《英国文学作品选读》两门课程的综合,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英国文学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做到“史”与“作品”的有机结合,以“史”为纲,才能做到条理清晰,以“作品”为支撑点,内容才会丰富,教和学才能落到实处。倘若学生心中对文学史没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则会越学越糊涂。对“史”的把握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作品”的解读。因为每一部作品都和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反之,若只讲文学史而不讲具体作品,学生最终只能记住几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作家和作品的名字,充其量只对部分作品的故事梗概有粗略了解。离开了对具体作品的阅读分析,文学无法起到陶冶情操的功用。

2 注重课程的实践环节

学习文学课程,掌握系统的知识和分析方法固然重要,然而,我们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造性,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关键的一环。除了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课外作业是学生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下,通过收集资料,经过自己分析、思考后完成的,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因此,教师应尽力丰富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尤其是文学选读课的作业),可以建立学生的第二课堂,如戏剧诗社,散文诗社,都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还可以直接要求学生翻译诗歌,创作诗歌、短篇小说、自传,续写故事、给故事中的人物写信等,以及撰写有关各种体裁的评论性的文章,并进行相应的点评,点评时要以表扬为主,帮助学生建立学生的成就感。

3 注重完整阅读

文学是对人生体验的文化表征。文学作品隐含对生活的思考、价值取向和特定的意识形态。阅读英国文学作品,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接触到支撑表层文化的深层文化,即西方文化中带根本性的思想观点、价值评判、西方人经常使用的视角,以及对这些视角的批评。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了解外国文化,丰富我们的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作品选读虽说是精选经典作品的华章彩段,但由于是只选片断,破坏了作品固有的整一性,难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只有认认真真读过莎士比亚一个剧本,学生才能对莎士比亚的创作特色真正有所了解,才能说“我读过莎士比亚”,才能与人讨论莎士比亚,也才能写出有自己见解的评论文章出来。因此要求学生读文学作品,必须让他们从整体上去感受去体验,他们才会有所震动,有所启迪。

4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师要开拓信息视野,充分利用英特网的信息资源,获得丰富而新鲜的英国文学信息营养,并将这些网上信息连同教材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如在讲授莎士比亚的喜剧代表作《威尼斯商人》时,就可以把VCD光盘上的有关情节与教师的教案结合,制成多媒体课件。这样图文并茂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要充分利用电教资料,让学生观看名著名片,加强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许多杰出作家的代表作品都被搬上了银幕,教师平时要注意收集这些VCD光盘。而且我系语音室也有大量的收藏,只有充分利用了有声有色的电教资料,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影片之前,要做一些要求并精心设计一些问题给学生,让他们清楚看本片时要注意看些什么,边看边思考什么。这样,使学生在走进视听室之前做到心中有数,减少盲目性,不至于浮光掠影地只顾看故事情节。比如在看《罗密欧与朱丽叶》时要求学生注意该剧的语言艺术,特别注意欣赏该剧第二幕第二景“凯普莱特的花园”;《哈姆雷特》时要求学生注意哈姆雷特形象的塑造,特别是塑造形象时内心独白手法的运用。

5 结语

学习一门语言,不能仅仅止步于单词句型的学习,不能仅仅为了应试,而应该学习目标语国家的文化和文明,从而提高素养。这也是素质教育在语言学习方面的具体体现。因此,对英国文学课程的研究与改革是每位英语教师的当务之急。以上几点建议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相信所有这些,必将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成为英国文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大纲[S].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 2000

学史增信范文第5篇

戏剧剧本作为文学的基本样式之一,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声誉。世界文学史上,古希腊悲剧、印度梵剧《沙恭达罗》、莎士比亚作品、易卜生的现实主义剧本、荒诞派戏剧等一座座高峰巍然耸峙;中国文学史上,则有《西厢记》“天下夺魁”、关汉卿自铸伟词、《牡丹亭》“家传户诵”、《桃花扇》“时有纸贵之誉”等等一系列名作佳品。然而时过境迁,西方的戏剧创作薪尽火传、绵延不息,达里奥福(1997年)、耶利内克(2004年)、哈罗德品特(2005年)等剧作家相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登上世界文学的巅峰;中国的戏剧创作却陷入了无奈的停滞,除了源于西方的话剧时而还有个别佳作面世以外,传统的戏曲文学创作出现了一段几近断层的低潮期。

当下的戏曲剧本,优秀者寥寥无几,许多戏曲剧本要称之为文学作品甚至都颇可踌躇。各种文学选本基本不选当代戏曲剧本,各类文学史基本不提及当代戏曲剧本——从这个标准上来说,当前的戏曲剧本已经基本被剔除出当代的文学范畴。戏曲剧本的没落伴随着戏曲行业的整体衰弱,让许多学者慨叹戏曲在一个不再属于自己的时代里已经死亡,“戏曲属于古典艺术范畴,这不仅因为它的蕴育、形成、兴盛的时间属于古典时期,而且还因为它所体现的思想内容、文化精神。美学价值等都属于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体系,这是戏曲所应属的历史坐标”[1]。

当前文化界对戏曲的态度总体上“遗产保护”多于“文化研究”,这样的态度对戏曲的存在与发展无疑是最大的困境。一种艺术形式被判定为“遗产”,本身就是对这种艺术现世存在的最大否定——“遗产”这个词总是使我们更容易注意它的历史价值而非其本身的艺术魅力。是否戏曲和戏曲剧本真的走到了它的尽头了呢?是否戏曲的存在只具有历史文化学的意义,只是因为“在这样一个科学理性时代,人们对一件无价文化艺术品的珍视和崇敬”[1]呢?

“文学的古典与现代,仅仅是两种形态,实在无所谓先进与落后,无所谓深刻与浅薄。”[2](P.587)任何一种文学形态,只要它可以承载特有的符合时代和人类共同心灵的内容,就可以继续存在并且不断繁衍,形式结构的创新只是为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能而已。这个道理正如我们今天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即使再如何花样百出也无法否认莎士比亚的伟大一样,文学的最终评判标准在于它是否启发或回应了人类的情感与思索。虽然由于本身语言形式的问题,戏曲剧本不大可能被学术界划入“当代文学”这个充分强调反叛传统主题的文学研究范畴,但作为“当代”这个时间概念中的文学样式,戏曲剧本理应保有在“当代”的文学史上的一席之地。当代文学史对于当前戏曲剧本的莫肯一顾,更多的只是由于戏曲剧本自身的原因——当前戏曲剧本缺乏足以受到当代文学界关注的创作。

创作群体的局限,新作品的缺乏,是当前戏曲剧本创作存在的一个问题。谢柏梁先生的《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史》是国内唯一一部以“文学”命名中国当代戏曲剧本的专著,这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对中国当代戏曲剧本创作作出统计和评价的专著之一[3]。与其他文学史中名家名作往往星罗棋布、熙熙攘攘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这部文学史里,只列出了郭启宏、魏明伦、郑怀兴、陈亚先、王仁杰、周长赋、罗怀臻、陈西汀、顾锡东、马少波、李学忠等十数位比较知名的剧作家,而且往往某个剧作家只有一至两部作品可堪一观。与全国剧种总数超过250个、演出团体超过1500个、全年演出超过25万场的演出规模[4]相比,戏曲的剧本创作滞后状况令人担忧。创作人群狭隘,创作成果自然相应地稀少,许多剧团几十年如一日地重复旧有剧本,将那为数有限、质量也有限的几个剧本翻来覆去地搬演,作品严重脱离当前的现实,与现代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尚奇的审美需求越来越远。戏曲在许多年轻人观念中的陈旧形象,创作人群的狭窄与新作的稀疏要负一定的责任。

情节的不够严谨不够精彩还比较容易弥补,相比从前的剧作,当代许多新编的戏曲剧作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甚至不乏这方面的精品,例如京剧《曹操与杨修》、黄梅戏《徽州女人》、蒲仙戏《秋风辞》等。其实对于当代戏曲剧本的创作而言,情节的缺陷只是小问题,更大的问题在于思想性的缺失。当前大量作品的创作思想基本停留在传统文学时代,主题上多是宣扬精忠报国、善恶报应,内容上无非贫女含冤、公子落难、忠臣蒙屈,这些作品中,人物经常严重背离现实可能,情节也常常粗陋不堪、缺乏吸引力。与当代许多电影或电视剧情节上的环环相扣、悬念上的此起彼伏、人物形象上的真实可亲相比,大量戏曲编剧的粗陋更是表露无疑,这是许多年轻人不愿意走进剧场、甚至羞于走进剧场的原因之一。

曹文轩先生在《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和《第二世界》中有几处精彩论说,我以为谈到了当前大部分中国戏曲的病根:

(中国戏曲)较多地注意到了人在物质上的痛苦,而很少注意到人在精神上的痛苦。对痛苦的感情缺乏克制,缺乏风度。它做不到像西方文学那样将崇高感作为悲剧的效果,而是将怜悯感作为悲剧的效果。[5](P.64)

……西方悲剧最终产生的是震撼灵魂的力量,而中国悲剧仅仅流于悲苦感情的倾诉,最终缺乏崇高之美感。[6](P.304-305)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戏曲被请出了当代的文学殿堂,也丢失了对新一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吸引力,只是越来越沦为老年人——特别是知识底层老年人——的“过时”消遣。

戏曲剧本的当代文学身份缺席,是对戏曲当前困境的又一增遽:市场上,与流行文化相比,戏曲显得过于边缘化、过于雅致;文化上,与当代文学相比,戏曲又显得过于粗陋、过于俗白——这种两难的中间者困境却绝不是像金庸武侠小说或者好莱坞电影那样能够雅俗共赏的潇洒悠游。这样的两难困境造成了戏曲演出的严重不景气。城市中上知识阶层很少参与戏曲消费,宁愿将文化消费托付于电视或者明星演唱会。戏曲演出虽然受到了一部分下层百姓特别是老年观众群的追捧,但演出票价低廉,市场潜力有限,欣赏群体知识素养的低下也不利于戏曲本身艺术性的提高。由于这种不景气,大城市的剧团经常要仰仗政府资金扶持,中小城市的各类剧团则举步维艰、濒临破产解散的境地;农村的民间剧团固然演出频繁,但水平低下,欣赏群体也只限于中老年观众,同时受到日渐普及的电视网络的冲击,日渐萎缩。戏曲演出的严重不景气,中国艺术研究院刘文峰研究员的《戏曲的生存现状和应对措施——<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综述》[7]文中已经作了相当详细的叙述,此处不再多言。

戏曲如果想要求取复兴之途,必须先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准,在剧本上首先重回当代文学殿堂。而戏曲剧本如果想要重回文学的殿堂,在思想上,必须立足中国文化思想传统,充分参考世界思想进程,由政治学、道德学的附庸转向人类普遍命运的思索者和探究者,追求具有穿透时空的永恒魅力;情节上,必须改变原有的物质关注套路(仅仅关注于某些固定的物质层面的失去,例如忠臣复国、孝女含冤等),将眼光放及人类面临困境时候的一切搏击;语言上,则必须处理好文言唱词与白话的关系,处理好雅词俗句的比例等问题。我们看到,当前一部分剧作家正在做着各种各样的探索努力。魏明伦的《潘金莲《》巴山秀才》等改革川剧,陈亚先的《曹操与杨修》等新编京剧,王仁杰的《枫林晚》《、董生与李氏》等经典梨园戏,郭启宏的《南唐遗事》、《司马相如》等创作昆曲……这些剧作家有意识地注意到了人性的复杂生活的冲突,对戏曲的浅俗之痛作了一定的矫正,虽然也尚存在着各种不足之处,如过于偏离文化传统、情节过于荒诞,将人的欲望放纵视为人性的自然解缚加以颂扬,将真实无条件地等同于艺术的美……但是毕竟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增加了戏曲剧本的文学素养。

困境是客观存在的,但我认为,中国的戏曲远没有达到凄凄惶惶走上绝路的地步。

现代城市文明的崛起让许多评论家慨叹“在现代的文化格局中,文学已注定是一个迟暮老迈的角色,尽管它想方设法保存元气、黾勉自撑,甚至不惜以体衰之身迈开大步来追赶年轻的已不属于它的时代,但是这都不可能改变它日薄西山的命运”[8](P.62)这样的评论对于文学的当前困境作了充足的审察,但这样的评论显然没有注意到世界文学特别是中国文学当前“困境”的产生背景。与十九世纪以前曾经高达80%的文盲率相比,现代化所带来的公民普及教育大大减少了文盲的比例,这样的受众环境应该是越来越适合文学发展的,而绝非导向文学没落的悲叹。文学界所慨叹的文学“边缘化”更多的只是由于话语权的失落——在遥远的文盲众多的时代,文学素养较高的人群曾经把持着话语权以及对于话语权的叙述权,文学充当了如同柏拉图理想国中幻想意义上的“哲学王”角色,做的是不大符合自己身份的僭越之举。然而事过境迁,文学对话语权和叙述权的掌控随着国民教育的普及而失落了,越来越多的知识人群分摊了文学的叙述权,而话语权则被国家和媒体所攫取。这种情况下,文学的“边缘化”身份才被广为流播。然而,得失之间仔细斟酌,相比于从前依靠话语权掌控而在文盲群体中形成的敬畏感,现代文明时期回归自我的拥有更为广泛读者群体的文学实际上要更富有生命力。今天一个普通的欣赏者,他对于文学的理解和对于文学发展所提供的作用相信要远远大于《儒林外史》里面那个打了中举的范进后便感觉“手隐隐疼了起来”的胡屠户。

今天我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种种“盛世”误解来源于古代掌握话语权和叙述权的少数知识群体的自我润色。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教育被纳入国家强制规划,国民知识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才真正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如今占总人口数大约7%的文盲人口,虽然绝对数量仍达到了1.16亿,但相比从前任何一个时代,文学都拥有更多的潜在读者。群众的阅读量虽然总体上落后于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但与文盲众多、许多读书人又只是沦为科举牺牲品的历代相比,文学的生存土壤也要厚实得多。另一方面,改革开放至今,生活的不断富裕也让更多的人能够有足够的金钱和闲暇来参与文化消费。中国国营剧团的困顿是众所周知的。许多民间剧团虽然演出场次很多,但其演出对象是相对比较没有消费能力的农民阶层,演出报酬低廉,生存状况同样不容乐观。反观国外坚持艺术化戏剧路线的,许多都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应。美国百老汇一直都是世界戏剧的中心“,人口只有几千万的澳大利亚,仅仅悉尼歌剧院每年演出场次就达到三千场。悉尼人口只有300万,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大中城市,但是这一个剧院每年的演出,就超过了北京市的所有剧院一年的演出数量,甚至超过全国多数省份全年剧院演出的总数。”[9]如果将戏曲的演出观众群设定在城镇中上知识阶层,则空闲时间较多、消费能力较高、欣赏能力也较强的这一个群体当然会更有利于戏曲的发展。目前的戏曲演出票价还很难与歌星的演唱会相比,但当年轻一代(绝大部分都接受了国民教育)穿越青春的盲目躁动、步入思想的成熟时期之后,什么能够成为他们新的文化消费对象?艺术化的戏曲无疑将是其中最为闪亮的一种。从受众群体的扩大、受众欣赏水平的提高等等方面来说,也许戏曲在当前才将要迎来它的黄金时代。

学史增信范文第6篇

人口较少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对其文学的关注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学生态的真实呈现,有利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的最终落实。普米族作为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因为历史、文化的不同,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普米族诗歌从无到有,健康成长,一大批诗人逐步登上文坛,他们富有时代和民族特色的书写歌吟,成了少数民族文学极具活力的一道风景线,在中华文学之页上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笔。《当代普米族诗人诗选》就是这样一本富有浓郁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的诗集。同时,这部精品著作也是一本普米族诗人们充分展示自我及其作品、加强与各民族相互交流的历史性巨著。

《当代普米族诗人诗选》是凝聚心血的成果,这是一部让普米族诗人在对外文化交流和加强民族团结等多个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巨作。收录了何顺民、曹匹初、马秀英、殷海涛、汤格・萨甲博、和建全、和文平、蔡金华、鲁若迪基、曹翔、戈戎n措、曹文山、杨万生、杨武、杨芳、曹媛、杨子兴、杨德贤18位知名普米族诗人的优秀作品。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勤劳智慧的普米族人民努力追求物质文明以求生存的同时,为了生活得更好,对精神世界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探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这些口头传承的民间文学有创世史诗《帕米查列》、英雄史诗《支萨甲博》,还有古歌、礼仪歌、情歌等等。在东汉时甚至出现了居住在笮都的普米先民白狼磐木王,用普米语向东汉皇帝敬献《白狼歌》诗三章,在普米族文学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页。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些口头文学照耀着普米人的精神世界,鼓舞着他们崇尚英雄,不畏艰难困苦,从遥远的青藏高原,一路走到现在。

云南是一块肥沃的土地,是一块天然的生长美、生长诗的地方。繁衍生息在这一块土地上的二十几个少数民族,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创世史诗。这一块土地不但有着深厚肥沃的文化土壤,也有着悠久的诗歌传统。

鲁诺迪基原先是小凉山的一个放羊娃,通过写作,他成为了一个优秀的诗人,其作品曾两度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鲁诺迪基用他的诗为自己的民族作了代言,他让普米族这个民族的名字更加响亮,也使得四面八方的人们更多地领会到这个名字所蕴含的丰富。在鲁若迪基之后的大量作品中,故乡与爱情,是他诗歌的两大根基。他说:“我以为有怎样的土地就有怎样的庄稼,有怎样的生活就有怎样的诗歌。”他的诗歌汲取了民间的滋养。云南西北绵延着千里小凉山,还深藏着梦幻般的泸沽湖。高明的诗人应该就是把一个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而不是把一个简单的东西复杂化。鲁若迪基的诗歌最感动人的那部分都是写故土的。因为他的根在那里,因为他深深地爱着那片土地和那里的人们。那是需要他用一生去爱和表达的。

优秀的诗人,必定怀有一颗独一无二的心灵,当鲁诺迪基讲起普米族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带着对普米人以及普米人所处山水的深情,每个故事里都有对祖辈的无比敬重,显然是普米族所处那块天地的灵性也附在了他的灵魂中。鲁诺迪基,这个名字本身就洋溢着浓浓的诗意。他从峻岭千里群山绵绵的小凉山走来,他用他的诗作,诉说着对自己民族的热爱,对文学的热爱,以及自己肩上承担的文化重任。

同样优秀的还有普米族著名诗人、作家、出版家、摄影家蔡金华。他的诗选集《情感地带》1999年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这一束“骏马之光”为蔡金华进军文坛起到了引路的作用;2000年,蔡金华荣获云南省政府文学奖,而后他以更加丰厚的创作成果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成为当时中国作协大家庭里最年轻的一名会员。《当代普米族诗人诗选》收录了蔡金华的诗歌作品十五首。

普米族书面文学,就目前而言,取得较高成就的当属诗歌。蔡金华的诗从不回避自己的苦难,《南方本土》中他用诗歌去写自己的苦难,他写父亲辛劳的一生,他以自己从小生活的红土地为背景,打造他的文学梦境,步向中国最高的文学圣堂。他深知,生长在土地上的梦想虽然美好伟大,但要实现它,却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他的诗从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苦难。他以诗的名义去关怀家乡这块土地上的芸芸众生,从他们的生活中提炼出富有诗意的思索,并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学史增信范文第7篇

-->

数学史上有个20棵树植树问题,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享誉全球,不断给人类智慧的滋养,聪明的启迪,伴随人类文明几个世纪,点缀装饰于高档工艺美术的百花丛中,美丽经久不衰、与日俱增且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更加芬芳娇艳,更加靓丽多采。 20棵树植树问题,源于植树,升华在数学上的图谱学中,图谱构造的智、巧、美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20棵树植树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有20棵树,若每行四棵,问怎样种植(组排),才能使行数更多?20棵树植树问题,早在十六世纪,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等都先后完成了十六行的排列并将美丽的图谱广泛应用于高雅装饰建筑、华丽工艺美术(图1)。进入十八世纪,德国数学家高斯猜想20棵树植树问题应能达到十八行,但一直未能见其发表绘制出的十八行图谱。直到十九世纪,此猜想才被美国的娱乐数学大师山姆·劳埃德完成并绘制出了精美

的十八行图谱。

进入20世纪七十年代,两位数学爱好者巧妙地运用电子计算机超越了数学大师山姆·劳埃德保持的十八行纪录,成功地绘制出了精湛美丽的二十行图谱,创造了20棵树植树问题新世纪的新纪录并保持至今(图

3)。

跨入21世纪,20棵树植树问题又被数学家们从新提出:20棵树,每行四棵,还能有更新的进展吗?数学界正翘首以待。随着高科技的与日俱进和更新发展,期望将来人类的聪明智慧与精明才干能突破现在20行的世界纪录,让20棵树植树问题能有更新更美的图谱问世,扮靓新世纪。(摘自重庆邓开朋——中

国教育在线:数学世界三大难题)

20棵树的问题可以排成23行

分析前人和计算机的成果,我认为20棵树植树问题可以突破20行,原因是前人和计算机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好。一是:外围点尽量少的问题;二是中心点的移动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单一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问题。通过研究,我解决了上述的两个问题:外围的点由12个减少到4个。由单一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变成中心点可以移动的复杂图形,成功的绘制了十六到二十三排各种图谱,下面的(图4)和(图5)是二十二和二十三行的图谱,这两个图谱具有代表性,稍加变化可以得到其他不同的十八到二十二行图谱,所

学史增信范文第8篇

故事未必可信,不过它得以留传,倒是和乐于提携后辈、帮助朋友不无关系。

预支汪静之稿费

1922年,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爱情诗集《蕙的风》出版了,这不仅是汪静之的倾力之作,也凝结了的心血,是他亲自审阅删改,并作序言,推荐给书局出版。

对汪静之的帮助远不止于此,在《蕙的风》刚邮寄给不久,汪静之便写信向借钱。信中说:“我真有不能维持之危险,只好请你再借20元。是的,20,要20才够!邮局寄来,越快越好。你起先借我的40,10元是还上学期的债,30元是暑假内的膳费书费。”过了两个月,汪静之再次写信给:“我从前预料在现在这时候可以得到《蕙的风》的稿费以供我的需要了,但到了现在,徒然失望……在欠债里生活的我,现在又过不去了,所以又无路可归地找到你了,请快快寄30元来借我罢!”

1922年11月汪静之又写信向说道:“你前些时由亚东汇给我的30块钱,还了债就完了。到如今,新债依然如故。夏衣早已入了上海的当店,冬衣还睡在杭州的当店里,又需要看书报没钱买。自去年下半年来,家中没有钱寄我。请原谅我,我现在还要向你借50块才行。”不到1年的时间里,汪静之已经向预支了140圆,

一而再、再而三地满足了汪静之的要求,而《蕙的风》全部稿费是150圆。

暗助林语堂

林语堂留美期间,经济上遇到困难,便向求助。他知道的财力也只够自给自足,便特意注明:能否由尊兄作保向他人借贷1000大洋,待我学成归国偿还。

果然没有让林语堂失望,不久便如数将款寄到,并说明这是北京大学给林语堂的工资“预支款”。想到北京大学从未有此先例,林语堂心中倍感温暖。凭借这笔款项,他在哈佛大学拿到了硕士学位。之后,他去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博士,学习经费又遇到了困难。林语堂如法炮制,再次给去信,希望他出面再向北京大学借笔钱。和前次一样,又给林语堂寄去了1000大洋。

4年后,林语堂终于学成回国了。他找到北大校长蒋梦麟,感谢他预支了2000大洋。蒋梦麟却听得莫名其妙:“什么2000大洋?北大什么时候给过你钱?”林语堂将来龙去脉一说,蒋梦麟立即说道:“这一定是自己掏的腰包。”

帮找工打

1928年,考入担任校长的中国公学,选修了由他任教的中国文化史,结课时,的论文《西汉经济状况》得到了的赏识,这令他信心大增。两年后,给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并请指点路径。惯于助人的二话不说,就给他指了一条名利双收的路:他为《西汉经济状况》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然后将定稿推荐给大东书局,使急于用钱的获得了80圆的稿费。

后来,考入清华大学,最先得到消息的“借”给他40圆,让他去买书,并给清华大学校务翁文灏和教务长写了一封亲笔信。信中称:“吴春晗(即)是一个很有成就的学生……我恳求两兄特别留意此人,给他一个工读的机会。”这封推荐信解决了的经济危机:清华大学给了工读生的最高待遇,每天工作两小时,月工资25圆。这不仅让交上了学费和生活费,还有结余反哺家中的老人。

请罗尔纲当家教

著名史学家罗尔纲和一样,也是中国公学的高材生。毕业前夕,他致信请代为介绍历史研究方面的工作。可兵荒马乱,谈什么研究。回信委婉地表示找不到好工作。正在罗尔纲失望之际,他又收到的一封信。信中询问他对薪水和待遇有何要求。罗尔纲心中又燃起了希望,他表示可随遇而安,只要有利于研究便可。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三天后,自己竟被请到家里去“工作”。

罗尔纲进了的家中,工作就是辅导的两个儿子学习,外加抄录整理父亲的遗稿。工作轻松不说,他还有便利的条件开展研究和向老师请教。

罗尔纲就这样在家住了5年,中途他曾返回广西探亲一次。罗尔纲给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没想到回老家之后,收到了的回信。信中鼓励罗尔纲继续出来做研究,并欢迎他留住自己这里,但他提了三个要求:一,不可再向家中取钱供给费用;二,每月给罗尔纲40圆零用,不可推辞;三,若能来,将寄100圆作为旅费,亦不可推辞。真是情真意切!

罗尔纲没有拒绝这份好意,从老家回来后,他继续住在家中。不过,没有再给他安排什么工作,只让他专心读书做研究,使得罗尔纲的学术在这段时间里大为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