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太空旅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这天上午,太阳刚刚升起,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向往以久的“神州”号飞船发射台,看着它那壮观的身躯,想着自己马上就要驾驶这艘飞船,心里万分激动。我们来到舱门前,只见舱门上方的灯闪了一下,门就自动打开了。我们走进飞船,发现飞船内舱分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但比我们想象的要高级很多。我坐在机长的位置上,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后,保险带就自动系好了。
待一切准备完毕后,我按了左边的一个红色的按钮,提醒地面工作人员我们已经准备完毕,不一会,从我们佩戴的高档耳麦中传来“10秒准备”的提示音,我心里万分激动,因为我将要代表中国第一次进行环绕太阳系旅行。“10、9、8、7、6、5、4、3、2、1!发射”,,随着巨大的响声,飞船快速上升,我闭上双眼,盼着早点到达太空,好欣赏太空美丽的景色。5分钟后,我们飞离了大气层,进入太空。我打开了自动导航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用交流器说:“大家感觉怎么样啊?”,副驾驶小曹激动得说:“哈哈,太美妙了,我都不想回去了。”大家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感受……
嵊州市雯雯艺术培训学校 二年级 沈奕彤
今天,我要乘坐火箭到太空中去旅行。
我带着一颗好奇心,走向发射地。火箭出发了,我想:外星人会不会很可怕呢?
我到了目的地之后,看见一个人,我想:他一定是外星人吧,看起来挺和蔼的。便说:“你是外星人吧?你叫什么名字呀?”他说:“我叫卡尔,我们交个朋友吧?”
后来,我又在外空中看见了许多的垃圾,然后就捡了起来。我一边走一边捡,搞得筋疲力尽。忽然,看见前面有个男孩也在捡,我便跑上前,说:“这里有这么多的垃圾,你是捡不完的。”“既然捡不完,那你为什么要捡呢?”我听到了这句话,马上行动起来。最后,发明了太空清洁机,把太空的垃圾搞得一干二净。
在这个连人类上太空都不再稀奇的年代,伊朗“神猴”却引发了众多的关注。可能是我们对动物探索太空的故事太过陌生。其实,猴子“大闹天宫”早已不是第一次。
早在1948年6月,猕猴艾伯特就被美国人用导弹发射升空,但不幸的是,艾伯特在飞行途中窒息而死,并没有能够返回地球。
值得一提的是,艾伯特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它的后裔们也先后投身于航天事业。
1949年6月,艾伯特的后裔艾伯特二世成功进入太空,被誉为“第一只太空猴”。可惜,因为降落伞出现问题,不幸遇难。
1951年9月,艾伯特六世和11只老鼠搭乘火箭升空,并成功着陆。但是因为密封舱温度过高,它们也未能存活下来。
猴子们成为人类探索太空的先行者,其他动物们也不甘寂寞。
据称,在人类第一位航天员加加林进入太空之前,至少有10只太空犬被苏联人送入太空。这些太空犬都经过了严格的挑选和训练以适应太空舱的生存条件。
与不幸的艾伯特家族相比,太空犬们大多都平安地返回了地球,其中一只太空犬斯特拉卡还在结束任务之后产下一个幼崽。这只幼犬被作为礼物送给了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女儿卡罗琳,在美国过上了普通的生活。
太空犬中最有名的当属“动物航天员”莱卡了。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随后,莱卡就搭乘第二颗人造卫星升入太空。科学家们通过在它身体上安装感应器来监测它的生命体征,然而检测到的却是它殉难的消息。
为了缅怀莱卡,苏联人当年就为它发行了纪念邮票。如今,全世界至少有6首歌曲是为它创作的,为了纪念它孤独的太空之旅。
除了猴子和狗,还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动物都曾经踏上过太空之旅,它们也都以不同的方式为了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开拓道路,这里面包括了猩猩、水母、老鼠、青蛙、蝌蚪、蜜蜂和蝴蝶等。
距离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当人们将崇敬的目光投向伟大的航天员时,请不要忘记那些遨游过太空的动物们,它们也在用生命的代价构筑着人类的太空梦想。
加拿大亿万富翁、太阳马戏团创办人盖・拉里伯特前不久在太空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假期。拉里伯特乘坐的是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在国际空间站上度过了11天。他此行一共花费约3500万美元。
曾拍摄《星球大战》《阿凡达》的导演卡梅隆也想给自己来一次真正的太空旅行。据美国媒体报道,卡梅隆可能于2015年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登上太空。由于他将实现绕月观光飞行,他要支付的费用较拉里伯特高出许多,大约是1.5亿美元。
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目前几乎是私人进行太空旅行的唯一工具。但是,很快私营公司也将参与到这场“太空竞赛”中来。
一直以“商业怪杰”著称的维珍集团老板理查德・布兰森是先行者。去年10月22日,维珍集团旗下维珍银河公司的“企业”号商业太空飞行器在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世界首个商业太空飞行港上空进行了试飞。
维珍银河公司CEO斯蒂芬・阿滕伯勒明确表示,该公司将于明年开始接待客人,太空往返票价将为20万美元。
英国追星公司计划在
2015年前将首批旅客送上太空。据说目前已经有两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支付了25万英镑的旅费。该公司老板史蒂夫・伯纳特说,他的目标是将宇宙向每个人开放,降低太空旅行的价格和难度。
同样致力于降低太空旅行门槛的还有英国反作用发动机公司。他们正在设计建造一款叫做“云霄塔”的无人驾驶飞机,它是以氢燃料为动力,能承载30名~40名乘客。
饿了?太空食品惊喜多
是要炒个青菜,还是偷懒泡碗方便面?相信吗,哪一种选择,都与航天有关。
方便面里的脱水蔬菜包,其蔬菜脱水、复水技术正是上世纪60年代为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饮食而开发的。同样,泡面的热水或许也与太空技术密不可分:航天员在太空中携带的水十分有限,需要循环使用才能满足需要。
至于青菜,通过航天育种后在地面培植出的太空青椒、太空番茄已经摆上了普通百姓的餐桌。即便是老百姓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将与太空发生联系――“天宫一号”上所进行的高光谱成像仪试验,将更为快捷准确地探测到农作物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检测技术。
旅行?数码相机记录好时光
数码相机几乎是旅行中的必备品,而在50年前,数字化照相机首先应用于航天和军事行业,通过卫星系统从太空中以电子信号的方式向地面发送照片。如今,民用化研究使得数码相机走入千家万户,记录下行程中的美好点滴。
同样,摄像机的防抖功能目前也得到广泛应用,大部分DV都安装了视频稳像仪。这一防抖技术,最早也来自于为分析航天飞机发射过程录像而研究的图像处理技术。
迷路?卫星导航带你行
行进在纵横交错的道路上,自驾者对于GPS导航仪一定不会陌生――对于方向感差的“路盲”而言,它无疑是前进路上的“救星”。
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能够为全球车辆、船舶和飞机提供高精度的导航服务,目前广泛应用的是GPS导航系统,而我国正在建设中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也已经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发挥作用。
离不开卫星的,还有目前常用的各种地图。比如GOOGLE地图,就是通过卫星进行拍摄而形成的。
出行前,还要关注一下天气变化。随着卫星性能与预报手段的不断完善,气象卫星所提供的信息越来越精确,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甚至精确到了对某一场馆、某一时段进行预报。
幻想?太空旅行不遥远
地球容不下人类跃跃欲试的脚步,来次疯狂的太空旅行吧。在浩瀚天际,可以更好地欣赏地球的美景,没有了大气阻隔,也能看到更为清晰的太空。在失重条件下,我们或者对自己也会有不同的认识。
随着太空旅行的实现,太空旅馆的建造也成了热门话题。俄罗斯某科技公司日前宣布,由他们设计的世界上第一个太空旅馆已经开始投入建设,并公布了旅馆设计细节图,吃喝住行一应考虑周到。
据报道,这种旅行价格不菲,5天的住宿费为10万英镑,而整个行程的费用将高达50万英镑,主要面向富人开放,但可以相信的是,有了开始,就会有发展。
生病?太空制药解难题
身体不适要接受CT检查。没想到吧,CT机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它是为提高月球照片清晰度而发明的。如今,这已成为医疗检查的普通设备。
马斯克们的火星登陆计划
近日,有“钢铁侠”之称的科学狂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墨西哥举办的国际宇航大会(IAC)上公布了他的火星登陆计划,他将通过飞船把人类送上火星,最早在2025年就能实现这一目标。
马斯克透露,第一艘用于运送人类的宇宙飞船直径为17米,可能将被命名为“上帝之心”,能够在80天内将100人送至火星。而在更远的未来这一时间有望缩短至30天。马斯克称,有了这一计划,人们可以用40-100年的时间实现对火星的殖民,重建一个文明的人类社会。同时马斯克还宣称将把火星殖民的票价从之前计划的百万美元降低至20万美元一张票。
作为网络贸易公司PayPal的创始人埃尔顿・马斯克以15亿美元的天价把PayPal出售给eBay,2002年6月,他在加州投资1亿美元创建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简称SpaceX),开始研究太空运载,希望为人类向外太空移民提供廉价便捷的工具。“这也许是人类能够做到的最为有意义的事情了,”马斯克说,“站在物种的层面,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不过,SpaceX在美国可不是唯一一家有志于探索太空的公司。美国加州的莫哈维沙漠里,还有不少IT精英们,借着硅谷的近水楼台,纷纷以私人名义投身曾经高不可攀的火箭研究。
2005年,微软公司创始人之一保罗・G・艾伦以210亿美元身家排名全球富豪榜第七位。艾伦所资助的“太空船一号”创造了全世界首个私人飞行装置攀上70英里高空的纪录,并且赢得了国际民间太空飞行器设计比赛“安萨里X大奖”高达1000万美元的奖金。
作为美国最著名的15位慈善家之一,艾伦表示私人火箭飞行计划将航天领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太空船一号’是人类继续太空探索的明证,并有力地证明私人、非政府资源对太空发现造成的巨大影响。”
和他想法如出一辙的还有亚马逊网站的首席执行官杰夫・贝佐斯。早在2002年,贝佐斯就成立了一家名为“蓝源”的公司,办公地点设在离亚马逊公司总部不远处的一个仓库内,目标是“发展科技和建造飞船,假以时日帮助人类进军太空”。
爱上“轨道飞行”的超级富豪
21世纪的前十年,俄罗斯是送富豪去昂贵“轨道飞行”的最大爱好者。所谓轨道飞行是指要在离地球表面200至400公里的太空轨道上至少转一圈,登船的人们可以体验到太空飞行的所有乐趣,看到跟我们在大片里看到的一样的美景。当然,花费也很“好看”――大概在2000万美金左右。
丹尼斯・蒂托,1940年8月8日出生于纽约,曾经是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科学家。后来离开NASA,成立了1998年就已经是美国第三大投资公司的维尔夏投资公司。2001年4月28日,已是超级富商的丹尼斯・蒂托搭乘美俄合资私人MirCorp公司的“联盟―Y”型火箭,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飞往距地球400公里的国际空间站,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位太空游客。
4月30日,飞船与国际空间站上“星辰”号服务舱顺利对接,蒂托开始了真正的太空生活。5月6日,蒂托乘坐“联盟”号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在哈萨克斯坦,结束了9天的“太空旅行”。为了这次旅行,蒂托支付了2000万美元。从太空归来后,蒂托出资设立了一个名为“美国任务”的太空项目。
2005年,俄罗斯再次送富豪“上天”。这次参加飞行的是60岁的美国富翁格雷戈里・奥尔森。早在2003年,奥尔森就通过总部设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太空冒险公司”,花2000万美元购买了搭乘俄罗斯“联盟”号进入太空的“门票”。身为亿万富豪兼科研人士的奥尔森在空间站短短8天时间里,竟然一共做了40项科学试验。
从冯仑到姬十三:
他们为什么要去火星?
作为民营企业的布道者和社会公益的执行者,“地产思想家”冯仑在经历了商界的野蛮生长之后,逐渐越来越接地气的开始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探索、尝试。2016年上半年,冯仑去了NASA,回来之后对登陆火星充满了展望。
这样的未来,不是一种空洞的描绘,而是脚踏实地在践行的行动。正如TED最受欢迎的演讲者斯蒂芬・彼得拉内克在他的新书《我们为什么要去火星?》所说:“对于登陆火星这件事,有些人明显已经等不及了,为此,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加速这一进程。”
等不及的这些人,注定用疯狂改变世界。
作为一个未来主义者,上太空是果壳网创始人兼CEO姬十三人生计划中很重要的一步。当荷兰一家非营利组织marsone2013年提出一个大胆的移民火星计划,姬十三认真和朋友们探讨过这个问题,他的答案是“我愿意”。根据这项火星移民计划,2023年首批4名志愿者将搭上去火星的飞船。
2013年,姬十三有过一个无限接近这个计划的机会。他在那年春天得到了一份来自联合利华公司邀请,他们邀请全球60多个国家的太空爱好者参与竞赛,最后的22名优胜者将免费获得去往太空的船票。姬十三凭借太空游戏的胜利和超高的网络人气,赢得了去美国奥兰多NASA太空训练营的机会,和他同行的还有明星韩庚和旅行家赵行德。
虽然姬十三在笔试中的分数拿了高分,仍然输掉了整场比赛。同行的赵行德最终赢得了中国区的太空票。姬十三并没有觉得沮丧,“以一年的时间尺度看,我的太空计划失败了,但也许又一个6年里,我就真的上太空了呢,如果更乐观一点,上月球也不是没可能,到那个时候,我什么都不想做,在月球上发发呆就好。”
如今,“送土豆上太空”对中国人来说早就没有难度了。但是,普通人也能够买到去太空的往返“船票”,显然是一件更让人期待的事。
如果有人在脑海里设想一位公司总裁的形象,他首先会想到什么?是在沉闷的办公室中仿佛永无休止的工作会议?穿梭于世界各个角落的“空中飞人”?还是镁光灯下微笑得酸疼的面部肌肉?可以肯定,这是相当大一部分总裁的特点,但并不是共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工作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总裁们的摒弃,他们已不再甘心于整日枯坐在沉闷的办公室内与焦虑、压抑相伴而过。王石、张朝阳、罗杰斯……这些声名显赫的商界人物是这一群体的代表,多年来,他们几乎将旅行的脚步踏上了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他们”丧志“或是躲避工作压力的表现,恰恰相反,旅行不仅赠予了他们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还附送了无数商机。
旅行“催生”总裁营销时代
提到王石,人们会想到他是万科公司的现任董事长、中国地产界的旗帜,这是王石社会身份的一半,而另外一半,他还是一位国家级的登山健将、中国登山协会副会长。
王石与登山结缘是在1995年,当时,44岁的王石经常感觉身体不适,左腿还非常疼痛,去医院检查的结果让他目瞪口呆:他的腰椎上长了一个血管瘤,用医生的话说,随时都可能破裂,而破裂的结果,就是王石的下半生将要在轮椅上度过。得知消息的王石在恐惧之后,第二反应却是:“我一定要去,去登上珠穆朗玛峰,要不然,我在轮椅上也不会安心。”此前,王石曾经游历过,当见到耸立于云天之中的珠峰时,他当时的感觉是“差点跪了下来”,但他从未想过自己能登上去。然而,此次的病情让他陷入人生低谷的同时,却也催发了他登顶珠峰的梦想。
1999年,王石拖着病体去往,这次他的目标是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在乘车去往玉珠峰的途中,刚过海拔3000米的高度,王石就有了明显的高原反应,当晚,王石住在玉珠峰山脚的登山大本营,他同一帐篷的队友后来打趣道,“他几乎是叫唤()了整整一夜”。尽管如此,几乎没有得到休息的王石第二天依然出现在了登山者的队伍中,并且忍受着强烈的高原反应登上了6178米的顶峰。
成功登顶玉珠峰让王石信心爆棚,从回来之后,他就径直找到中国登山基地,开始进行高山训练,随后便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登上雪山的壮举。2003年,王石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至今保持着国内登顶珠峰的最年长纪录。2004年和2005年,他又先后完成了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和穿越南北极的探险,被人戏称为“7(世界七大洲最高峰)+2(南北极)”总裁。
尽管有人认为王石热衷于登山只不过是“不务正业”的表现,但若能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我们却不得不承认,这是体现王石“润物细无声”的商业思维的一记“妙招”。头顶着万科总裁的光环,王石的每一次登山过程都注定不会普通,蜂拥而至的媒体总是不遗余力地对其进行报道,而万科的名字也总会被当做“附属品”而见诸报端。在人们感叹、钦佩王石顽强挑战自我的个人魅力时,万科的品牌也在同一时间被众人所牢记。可以说,王石的每次登山,都是在为万科做着免费的广告,而这样的广告形式更加新颖,掺入了更多的人文因素,也因此愈发容易打动人心。
王石本人的表态,也似乎可以让我们印证这种猜测。2003年,王石正在酝酿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计划,当时正值非典期间,也正因此,王石希望征服珠峰的梦想便被赋予了更深的意义,各大媒体纷纷赶来对其展开报道。在成功登上珠峰之巅后,王石表示“这次登珠峰,正是在‘非典’的非常时期,能体现某种精神。作为公司长远的广告形象策略来讲,即使我登顶不成功,也无疑对公司品牌是个提升”。
王石的“登高一呼”,造成的效果的确是“应者云集”,由此看来,“王石登山”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或财经事件,而更像是一个“个人效应”带动企业发展的经典案例。
如果说王石的“总裁营销”还只是“无心插柳”的结果,那么,其后来者――一贯善于做秀的搜狐CEO张朝阳更是将总裁营销的概念发挥到了极致。
2005年,张朝阳组建了一支由世界小姐冠军、影视巨星以及精英企业家组成的近百人的“2005搜狗美女野兽登山队”,攀登6026米的启孜峰。如此阵容堪称有些滑稽,做秀的目的一望便知。而张朝阳对于做秀的说法也同样直言不讳,并且他有自己的一套说辞:“现代传媒发展空间很大,如果做秀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使人们的眼前一亮,那就可以做。”
而登山带给张朝阳的好处绝不仅仅是做秀引来的宣传效应。张朝阳的登山兴趣是由王石而引发,两人在旅行登山的过程中还有着数次合作,双方的友谊也随之一路升温,张朝阳甚至还将王石带入了搜狐的董事局。2005年6月,搜狐公告,任命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为公司董事,能借登山为红娘请来好友兼高人来辅佐自己,张朝阳显得异常兴奋:“王石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将更加完善董事会对搜狐公司的监管。”
王石、张朝阳的旅行登山,不仅是他们自己勇于挑战、积极向上精神的体现,更为他们的企业品牌注入了健康活泼的气息,受他们影响,冯仑、王秋扬等知名企业家也开始涉足其中,这张对总裁们维护品牌形象大有益处的“旅行牌”,正有成为企业流行文化的迅猛势头。
走到哪里,商机就出现在哪里
旅行的好处不仅在于对公司的品牌形象具有正面作用,它还有可能让企业家们发现更多的潜在商机。试想,身临其境进行观察与面对着一堆数据、分析报告抓破头皮,哪种方法能更直接有效地发现投资机会?至少罗杰斯的选择是前者。
罗杰斯之所以为人所熟悉,是因为他年轻时在金融投资市场的完美“表演”。那段时间里,他和乔治・索罗斯一起,组成了令人闻风丧胆的双星组合,创立了量子基金,在华尔街所向披靡,直到今天,他也是后来者们必须仰望的对象。而罗杰斯的另外一面却并不太为人所知――他还是一个酷爱旅行的人。
1990年,已经离开量子基金的罗杰斯仅仅开着一辆摩托车,用时22个月,走遍了六大洲,这也是他的第一次环球旅行。1999年,即将年满60岁的罗杰斯再次开始了“走遍全球”之旅。此次,罗杰斯从冰岛出发,穿越中部和东部欧洲,由土耳其和中亚进入中国,然后,驶向韩国和香港。之后,通过西伯利亚和俄罗斯返回欧洲。第二年,他穿越广袤的非洲大陆,直插中东,经过印度、印度尼西亚,奔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旅程的最后一个段落始于南美洲的南端,北上直抵阿拉斯加,最后回到纽约。尽管这一次,罗杰斯环球旅行开的是一辆奔驰的越野车,装备显得好了不少,但以他年近60的“高龄”,花费3年时间来完成这样一个壮举,仍让人们惊讶不已。
值得注意的是,酷爱旅行的罗杰斯并不是一路游山玩水,只顾享受旅行的欢乐。相反,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详细地考察当地的物产、历史、政府政策、证券市场甚至黑市交易场所等等,用他那无所不在的“钱眼”,在行走的路途中不断地发现商机。瑞典、挪威、阿根廷、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到处都留下了罗杰斯的投资神话。
经过日本时,罗杰斯亲眼目睹了日本经济的飞速衰退,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一跌再跌,一般人很难在此寻觅到投资机会,但是罗杰斯可以,他注意到日本证券交易所的会员资格被炒到了难以想象的高价,而期货交易所的会员资格却远远没有如此的风光。但罗杰斯感觉到,一阵期货交易的热潮将很快在日本展开,仅凭着这一点蛛丝马迹,罗杰斯通过炒“会员资格”这样匪夷所思的方式,取得了不菲的收益。
人们曾反复研究过罗杰斯全球“掘金”的成功之道,最后得出结论,罗杰斯的成功,正是因为他的旅行。常年的旅行让罗杰斯拥有了其他华尔街的同行们梦寐以求的“一手”资料和投资机会。罗杰斯本人也支持这种说法:“有人喜欢将钱花在衣服、首饰之上,但我喜欢把它们花在路上,而我相信,它们将带给我回报。”
罗杰斯全球范围内的旅行让他找到了全球范围内的投资机会,这是他热爱旅行的个性所衍生出的一段投资佳话,而希望谱写新传奇的新生代企业家们,甚至连在地球内旅行都已不再觉得新鲜,他们将目光盯上了神秘的太空,更令人称奇的是,他们在那里也发现了商机。
阿努什・安萨里出生在伊朗首都德黑兰,17岁时移居美国,攻读电气工程专业。1993年,安萨里与丈夫凭借5万美元开始创业,专营电信软件。2001年时,他们的公司拥有超过6亿美元资产。
安萨里从小就是个狂热的太空迷,她年幼时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宇航员,可以遨游太空,这一理想在她头脑里根深蒂固,而想不到的是,在她40岁时,这一理想竟然神奇地变为现实。
此前,美国太空冒险公司与俄罗斯航天机构联合推出了私人太空游项目,在安萨里之前,已有3位游客成行。这趟特殊的旅行,所需要的开销是惊人的――每名游客的旅费达到了2000万美元。但对于安萨里来说,只要能实现梦想,钱完全不是问题。2006年9月18日,安萨里乘坐一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飞往距离地球约354公里外的国际空间站,开始她的太空之旅。
“第一眼看到地球的情景让我永生难忘。”这是旅行归来后,安萨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它美丽得让人无法置信。”在空间站的几天里,安萨里尝够了太空中的新奇体验。她介绍道,失重状态下,人就像精灵,无论年龄多大都可以随意翻跟斗,需要去哪儿只需要轻轻碰触一下墙壁就可以飞行。
世界人口的急剧膨胀,使我们的地球家园变得越来越拥挤。在经过成功发射各种卫星、飞船、探测器以及顺利登月之后,科学家们一致认为:人类移居太空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人类大规模移居太空已为期不远。
可是太空移民目前仍有许多无法预知的风险,面对这一现实,为了获得太空移民的最终成功,我们该找谁来当“太空探测员”呢?
最近的科学研究表明,“线虫”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为何选择线虫?
我们已知的生物多种多样,为何偏偏选择线虫当做移居太空的探路者呢?毕竟,我们看起来和线虫一点也不一样。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王高鸿博士说:“我们现在研究线虫比较多的是肌肉方面,这点与我们人类是特别像的。不仅如此,线虫的神经系统以及各方面的发展与人类也很相似,它们在地球上已经长期被用作科学研究中的模式生物,线虫在地面模拟失重实验中会发生肌肉萎缩的现象,肌细胞发育的异常,这与我们宇航员情况类似。并且线虫在遗传与发育生物学、行为与神经生物学、衰老与寿命、人类遗传性疾病、病原体与生物机体的相互作用、药物筛选、动物的应激反应、环境生物学和信号传导等领域都有很好的研究价值。”
线虫能否禁得住太空折腾?
太空飞行危险重重,小小的线虫看起来弱不禁风,倘若在庞然宇宙中难道不会变得更加脆弱吗?线虫在太空中如何安稳生长成为疑问。
“线虫的体型很小,成虫体长大约1mm。线虫的生命支持系统要求并不高,这一点很关键。”王高鸿研究员说“一般生物的话,比如我们之前也做过鱼的研究,但是鱼如果想要在太空生存的话,所需要的附属条件,比如空气、食物、水等等的供给就是一个很庞大的生命支持系统。线虫就不一样,由于体积小,所以在太空舱内它所需的条件,在试验周期内我们都可以满足。”
此外,王高鸿博士还强调:“线虫抗冲击力相对于人类来说会更强一些,因为线虫是没有骨头的,属于无脊椎动物,一些冲击对它们造成不了太大影响。”
秀丽线虫曾在2003年成为媒体关注焦点,当时它们在“哥伦比亚”号空难中幸存下来。重返地球时,这些线虫被放入密封在铝罐内的培养皿。在航天飞机残骸坠地后几周,工作人员发现了这些幸存者。
线虫在太空会生病吗?
在一些科幻小说里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一些物种被寄养在太空之后发生基因变异,有些变得异常庞大,有些则迅速消亡。回到现实,问题依然存在:线虫在太空之行中会不会发生一些病变?
王高鸿博士说:“在太空之行中,线虫也和人类一样出现肌肉萎缩现象。我们这次研究的秀丽隐杆线虫是第一种遗传结构已被绘制完成的多细胞有机体,在其2万个基因当中,许多执行与人类基因相同的功能。其中50%至60%的基因与人类基因承担的功能非常相似。根据这个情况,通过线虫来研究可以开发预防航天员的肌肉萎缩的药物,除了肌肉萎缩外,这项研究还将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零重力状态如何影响卧床不起的人,以及导致糖尿病、外伤和衰老的原因,对今后人类登上太空可能发生的一些病变起到预防的作用。这是目前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
线虫会不会污染太空环境?
垃圾处理已成为太空飞行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线虫的存在对太空环境会不会造成污染也是我们所疑惑的问题之一。
对此,王高鸿博士解释说:“这个现象应该不会发生。如果线虫在外太空便会立刻死亡,外太空不具备地球上生物的生存条件,除了细菌的孢子外,其它物种的生物体会被宇宙射线和真空杀死,甚至有些会马上分解掉。在舱内的话,我们会有系统的处理机制,线虫相对生存环境空间很小,作为我们的科研对象,基本上不构成污染源。”
专家连线
“太空探路者”不仅仅只有线虫
王高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线虫作为太空探路者是时下人们讨论的热点,但是只有线虫这一种生物可以作为实验对象吗?
除了线虫之外,我们与国内的兄弟单位还做了很多的物种研究,比如蜗牛,藻类,植物、轮虫,微生物等。目前我们主要是围绕空间生命支持系统作为研究重点,即如何为宇航员在太空飞行时提供食物、氧气、干净的水及回收处理废物,植物和藻类可以为宇航员提供氧气和植物性食物,而藻类的蛋白质含量很高,甚至可以作为宇航员的食品,再比如水生动物像蜗牛、鱼类等动物性蛋白也很高,未来可以提供宇航员营养价值高的动物性蛋白食品,对于将来的空间长期飞行和地外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微生物主要是进行废物的循环利用。这次由行实验条件的限制,我们遗憾没有实现鱼类的空间飞行实验,但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
延伸阅读
神八实验揭秘:线虫的太空之旅
我是一条线虫,但不是你想象中的寄生虫,你可以叫我的英文名字:C.elegans。我坐着神八飞船,在太空进行了长达十六天半的旅行。
自然状态下,我生活在泥土中,以细菌为食。成年后身长约1毫米,人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我通体透明,长得不好看。可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孙野青教授和同事们,却常夸我是“可爱美丽的小天使”,还给我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秀丽隐杆线虫。
不是吹牛,我是天生的“航天员”。在空间生命科学领域,我的家族可谓声名远播。从1975年开始,我的同类就先后搭载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航天飞机邀游太空。
为什么选择我们呢?一是因为我们在-80℃长期冻存后仍能恢复活力,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低温冻存的多细胞真核动物。我在逆境时进入休眠期,像熊冬眠一样,不发育、不吃东西,时间可以长达2个月左右。二是我们基因组很小,仅为人类基因组的3%,但有约40%的基因与人类同源。据科学家们说,我们身上很多调控发育的基因和人类很相似,一旦研究清楚在空间辐射环境或空间辐射和微重力同时存在的环境下,我们的这些基因是如何变化的,将给航天医学及空间辐射损伤预警做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