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苏轼赤壁赋

苏轼赤壁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苏轼赤壁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苏轼赤壁赋范文第1篇

1.士之耽兮,______。女之耽兮,______。(《诗经·氓》)

2.______,无食桑葚。(《诗经·氓》)

3.淇则有岸,______。(《诗经·氓》)

4.佩缤纷其繁饰兮,______。(屈原《离骚》)

5.固时俗之工巧兮,______。(屈原《离骚》)

6.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______。(庄周《逍遥游》)

7.适莽苍者,______,腹犹果然。(庄周《逍遥游》)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荀子《劝学》)

9.______,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10.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韩愈《师说》)

11.或师焉,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12.______,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13.______,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1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郁乎苍苍。(苏轼《赤壁赋》)

15.驾一叶之扁舟,______。(苏轼《赤壁赋》)

16.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二、含有难写字的名句

17.尔卜尔筮,______。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经·氓》)

18.一箪食,______,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

19.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______,乞人不屑也。(《孟子》)

20.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21.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2.______,抚孤松而盘桓。(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3.渔舟唱晚,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24.问君西游何时还?______。(李白《蜀道难》)

25.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李白《蜀道难》)

26.斯是陋室,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7.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2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苏轼《赤壁赋》)

29.舞幽壑之潜蛟,______。(苏轼《赤壁赋》)

三、含有同音异形字的名句

30.______,二三其德。(《诗经·氓》)

31.______,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3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崔颢《黄鹤楼》)

34.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5.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36.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37.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38.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9.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40.______,檐牙高啄;各抱地势,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四、含有特殊语序的名句

4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______?(庄周《逍遥游》)

42.蚓无爪牙之利,______,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43.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屈原《离骚》)

44.______,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45.______?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46.______,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4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韩愈《师说》)

48.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49.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苏轼《赤壁赋》)

50.故国神游,______,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1.斜阳草树,______,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2.______,——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53.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五、描写景色的名句

54.暧暧远人村,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55.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56.______,______。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57.______,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8.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杜甫《登高》)

59.星随平野阔,______。(杜甫《旅夜抒怀》)

60.浔阳江头夜送客,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1.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62.野芳发而幽香,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63.______,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64.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______。(李清照《一剪梅》)

六、抒怀的名句

65.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

66.______。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

6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8.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杜甫《蜀相》)

69.春江花朝秋月夜,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70.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李商隐《锦瑟》)

71.人生如梦,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2.但愿人长久,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73.______,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74.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______。(李清照《一剪梅》)

7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______。(岳飞《满江红》)

七、蕴涵哲理的语句

76.锲而舍之,______;锲而不舍,______。(荀子《劝学》)

77.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78.寄蜉蝣于天地,______。(苏轼《赤壁赋》)

苏轼赤壁赋范文第2篇

一、作品的语言之美

《赤壁赋》在语言上表现出精炼优美的特点,文章中构建出的形象准确、生动,能够迅速带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例如在第一段的景物描写中,苏轼仅仅作了一点渲染和勾勒,而不是进行详尽的铺排描写,便让画面鲜明的呈现出来,且显得极为空明疏朗,让读者的想像空间由此变大。比如在描写“风”时,将其称之为“徐来”,让人很容易感受到秋气的爽朗;在写“江面”时,称之为“水波不兴”,让人感觉到秋江的平静;同样,在写“白露”时用“横江”二字,在写动作时,用“纵一苇”和“凌万顷”两句,都有着其他词句难以达到的韵味。特别是“箫声”一段尤其精彩,苏轼采取一连串比喻的手法,很好地抓住了箫声所具有的特点,当看到怨、慕、泣、诉这些字时,读者皆可以感觉到箫声那幽咽与哀婉的腔调。在教学初期的朗诵过程中,学生如果无法体味这些特点,教师则需要刻意加以强调。再比如《赤壁赋》里面对偶句、四字短句应用较多,这也使本文读起来有着琅琅上口的音韵之美,教师如果能指导学生熟读、精读,相信学生定能从中体味到作品语言之美的独特魅力。

二、结构的形式之美

苏轼的这篇《赤壁赋》在结构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种形式美在于,它中间采取了主客问答的方式。从先秦开始,一直到汉朝为止,散文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单句特点,六朝以后,骈文开始大量出现,对辞藻、排偶、音律等非常讲究,但也由此带来了内容的华而不实之弊,唐代韩愈等人倡导古文运动,殆至晚唐,古文运动也终于趋向衰落,使得文风重新回到讲求雕章琢句的境界中去。到了北宋苏轼时代,则又提出师法韩愈、文道统一的观点,于是才有了所谓宋朝散文六大家,也才有了苏轼的这篇平易自然的《赤壁赋》,但在形式上,赤壁赋则依然有前朝遗风,保留了主客问答的华丽形式,作者虚拟出一个“客”来,用于和作者对话,表现作者思想中矛盾的一面。苏子同客在情绪的宣泄上是完全不同的,想法有差异、表达有区别,这很明显是作者苏轼在贬官外放后的痛苦的人生思索。教师若是带领学生细推究之,则完全能够从中发现作者痛陈其胸前空阔的思绪。这种形式取法于屈原等先贤,受汉赋文章形式的影响,然而苏轼又能在文章中大胆打破辞藻、音律等的桎梏,克服其弊端而彰显其优美,这是值得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表达的。

三、作者的人格之美

《赤壁赋》创作的时间,正是作者政治上不得意之时,在心情极度困顿、精神压力极大的情形下,他自然更容易有一种世事无常、人生若梦之感。然而可贵的是,作者苏轼并未因此对人生采取否定态度,而是想办法自我超脱,以一种超然旷达与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境遇。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去发现,在文章里面,作者渴望在江上之清风和山间之明月里找到感情寄托,这是不屈从于生活无奈境遇的良好心态。了解了作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后能够发现,苏轼胸怀旷达,而且在政治上颇有远见与抱负,但当这种抱负无从实现时,他只能在月夜美好景色中自顾酣畅淋漓与酒酣耳热,同时在月光盈虚中体悟万化。特别是当写到想当初魏武兴兵南下、横塑赋诗的一段历史时,此时的苏轼虽然会产生“千古风流人物”俱被大浪淘尽的悲凉之慨,然而与此同时,他还有一种英雄可贵之处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被冲淡之想。精神可以永存,无论是英雄还是凡人,只要具有旷达和超然的心态、刚直和赤诚的境界,就能够泰然面对各种人生不幸,也就能使自身价值为世所见、为人所钦。所以,暂时的苦楚又算得了什么呢?一切都可以放开,因此苏轼最后落笔道:“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既白。”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体会到了《赤壁赋》这篇千古名文的文句之美、形式之美后,还应当继续深入了解,明白使文句之美、形式之美得以展现的深层次原因――作者那心灵的高尚之美。苏轼将其所经历的一切、感受的一切、还有时代变化中自然流露的一切,都倾注于自己的文章里。学生如果细细品味,是可以体会到作者的苦痛的,然而他却因苦痛而富饶,由沉醉而清醒,在打击面前变得更加坚强,特别是在他由京城向外流放的过程中,更能够从虚无走向现实,体味到民风民情,从而为接下来的政治抱负奠定基础。这是苏轼的人格魅力,是支撑文章不朽的原动力,更是千载之后课堂中学生需要深入体味之处。

苏轼赤壁赋范文第3篇

关键词:赤壁怀古 前赤壁赋 艺术特色

一.叙事、写景、抒情与说理的有机融合

《赤壁怀古》这首词的一个显著特色,是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赤壁之战)和古代英雄人物(周瑜)写入词中。联想到九百年前那奠定了三分局面的赤壁之战,联想到那场战争中一个个卓异不凡的风流人物,但眼前所见惟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千百年来依然故我的壮丽风光,那些历史人物却“而今安在哉”了。使人产生了人生之短暂和宇宙自然之永恒之感。在对壮丽江山的咏叹中,依然隐含着人生的悲慨。“使人们感到赤壁江山的景物描写有着味之不尽的意蕴”,作者尽情咏叹赤壁江山的永恒壮美,愈发反衬了他所感到的人生的悲哀。作者愈是渲染历史人物的伟大、崇高,愈是在表达自己郁郁不得志的隐衷。

其次,作者用瑰奇险峻而又秀美流畅的语句叙事、写景、抒情和说理,音调高亢,意味隽永,韵味无穷,使语言形式很好地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

胡仔在他的《苕溪渔隐丛话》中说此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俞文豹也在他的《吹剑录》中说此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是不无道理的。

《前赤壁赋》在艺术上,则同样也把叙事、写景、抒情与说理四者紧密结合再一起,达到了情景交融,情理相生的效果,“创造了一种既充满诗情画意,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独特的艺术境界。江山明月这种客观的物境,与作者充满矛盾而力求排解的主观的心境相融合,而又完全切合于夜野赤壁的特定情景”,写景之笔,把徐来的清风、明净的秋水、窈窕的明月,以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导演的赤壁之战的雄奇景象,刻画的惟妙惟肖,引人入胜,而抒情之笔,则先以“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寄兴于悠远的思念,理想的追求。赋中所设的主客问答,其实表现的都是作者的思想。“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陪衬下,客人提出的问题,正是作者对理想人生有所追求而不得苦闷忧伤的表现”。而苏子的回答则以水月为喻,借庄周的相对论: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以及僧肇的“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物不迁论》)来排遣苦闷,开阔胸襟。这篇赋既生动地描绘了江山明月的优美景色,又深刻揭示诗人的内心世界:“消极退隐与积极进取,愤世嫉俗与逍遥山水的两种情绪同时存在,在与世无争的思想后面,却流露出了对世道的满腔愤懑,不甘妥协的积极精神和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二.“托事以讽”、借古喻今的艺术手法。

无论是在《赤壁怀古》,还是在《前赤壁赋》中都谈到了曹操兵败赤壁这一史实。为何在这一词一赋中苏轼要两次引用这一事件,究竟有何用意呢?在这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两篇诗词写作的社会政治背景。

元丰四、五年间,北宋王朝先后发动了两次开国以来最大的边疆战争。结果连遭溃败,使宋廷蒙诟、受辱,国势骤弱。《前赤壁赋》正写于第一次边疆战争失败之后。当时宋神宗在元丰四年(1081)秋调动了李宪等五支约三十五万大军(包括运输民夫共约六十万),企图一举攻克兴、灵二州,消灭西夏。但战争中将帅失和,缺乏统一调度,最后在灵州城下被西夏打得溃散逃窜,军队民夫死伤者不下三十万。成为历史上一次典型的因骄纵而失败的战例,性质上颇似曹操兵败赤壁的史迹。

而苏轼写《赤壁怀古》词的当年即1082年,也是战云密布。宋神宗用给事中徐禧议在银、夏、宥三州界筑永乐城,企图围困兴州夏军。然而城小人多,又无水源,结果反被夏军将城攻破,丧师二十余万。

这两次惨败对十分关心边廷的苏轼具有重大的影响。一方面他渴望以身报国,抗击西夏,重振国威。另一方面摆在他面前的道路却是“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语)。统治者把他视为‘罪人’,就连向朝廷献点忠心也‘不可使不知我者,以为诟病’。”在这种情况下,苏轼“对战事虽芒刺在喉,不吐不快,但也只能使用“托事以讽”的隐晦手法”。用曹操兵败赤壁隐射元丰四、五年的两次战争。以曹操的骄纵轻敌讽喻庸懦无谋的宋将;以周瑜之功业反衬边疆之无能,同时寄寓自己的宏大抱负。

苏轼赤壁赋范文第4篇

其一,对《诗经》中“明月”诗的理解不妥。历代的传统理解认为这就是一首月下相思爱情诗,表达的是男子对情人的思念,兼有男子幸福的烦恼,或是求之不得的渴望之情。此类诗歌在《诗经》中是很常见的,比如《邶风・静女》。

由此可见“明月”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心境并非体现“惆怅、焦虑的情绪”, 当然和苏轼的心境也并不是吻合的,反而是大相径庭的。

其二,与苏轼“此刻”的心情不符。在清风明月的夜晚,唱《诗经・陈风・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这是作者触景生情的表现,身体的放松、心灵的放纵使超然独立的形象和潇洒脱俗的胸怀跃然纸上。“苦闷和忧伤”之情又是从哪里谈起呢?所以,此刻,无论在歌咏“明月”诗之前还是在歌咏“明月”诗之后,作者的情感都是愉悦、畅快的。

其三,与此时苏轼的人生观不符。《赤壁赋》写于1082年七月,距离被贬已有两年多的时间。总得来说,是消极中有积极,超脱中有执着,郁闷中有旷达,忧愁中有开朗。当然,这恰恰体现了儒、道、佛思想对苏轼的思想、情感的深远影响。

其四,与文章多变的情感不符。全文结构上前后照应,感情上脉络清晰――由乐及悲再至极乐,波澜起伏,摇曳多姿。这不仅让人感受到感情变化之美,更让我们看到苏轼不虚伪、不做作的真实心境。

其五,与“赋”这种文体的特点不符。赋的特点首先在“体物”,即摹写事物。然而,赋在侧重“体物”的同时,也注意到“写志”,这与诗言志的传统又是一致的。而苏轼的《赤壁赋》完全符合赋的特点:前两段叙述实况真事,描写眼前美景;三四段借赋之本体,主客问答,即景怀古畅论变与不变的哲理,属于议论部分,这是全文的重心。所以苏轼吟唱《月出》之诗,是叙述实况真事,并非来“表达自己仕途失意、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忧伤”的情感,而是为后文的抒情、议论作铺垫与张本。

那么,苏轼复杂多变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呢?笔者有以下认识:

从贯穿全篇的思想内容看,《赤壁赋》主要表达了两种情感:一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慨人生之短暂;二是对“取之不禁,用之不竭”的“造物者之无尽藏”的尽情享受。而这两种感情都是从第二段苏轼所唱歌词和客人所吹箫声中生出,歌声和箫声不仅引出了主客间的问答以写志抒情,而且全篇的立意都体现在这歌声和箫声中,真可谓“一歌一箫总关情”。

苏轼所唱歌词:“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显然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桂棹”、“兰桨”是文人的自喻,“渺渺兮予怀”表现的是临风惆怅,思绪悠远黯然,面对浩渺开阔的江面,极目远眺,自然地想到天隔一方的“美人”。“美人”是苏轼所倾心的对象,内心思慕的人,是理想君主的象征,代表了苏轼的一种理想追求。然而,现实如此,岁已不惑(此时苏轼已是45岁),空有抱负,恐怕难以实现(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感慨自己“早生华发”,这种悲伤之情表达得更明确深沉),自然产生了知音何处、忠君用世而不得之情。所以苏轼“饮酒乐甚,扣舷而歌”的喜悦背后隐藏着一抹哀愁――一个不被重用反遭迫害的落魄文人的幽怨。

苏轼借助歌唱所表达的情感哀愁和政治感慨非一般人能理解,非知音不能解。而此时却有一段“倚歌而和之”的箫声响起,那位为苏轼歌唱伴奏的客,显然是理解苏轼的内心波澜和情感变化的,正是按照苏轼的感受伴奏的,他不仅是苏轼的知音,仿佛更是苏轼的代言人。在伴奏乐器的选用上可见其用心:箫是一种古老的、悲剧色彩较浓的吹奏乐器,而且它体现的往往是精神境界里边的凄苦、深沉、厚重,兼有悲凉,常用来表现离别之苦、相思之苦,故常出现在抒写离别或思念之情的作品中。

于是,他奏响了一支哀婉、凄切的苏轼心曲。这“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其实正是苏轼心迹的折射。

一曲洞箫凄切婉转,竟能使藏在洞壑里的蛟龙都难以宁静而舞动起来,引得独处孤舟的寡妇不由得感伤身世而哀哀哭泣。苏轼借助夸张和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落泪,从而给原本优美的景色涂上了一层淡淡的悲哀,为下文的主客问答奠定了基调。

苏轼赤壁赋范文第5篇

到了宋代,苏轼提出:“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故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尝敢有作文之意。”③既是“无意”,则为文就没有一个预定的主题,随性所至、随手生发,即苏轼自言:“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④苏轼这一“无意为文”的观点,随性创作而形成的独特的风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对传统“文以载道”的突破。

苏轼随性创作而形成的独特的风格,其独特性体现在,他的作品里有相当一部分的杂记文,“其中以亭台楼阁厅堂记为最多,佛寺祠堂记次之,书画记又次之,其它如井泉碑石与耳目所及之事,也偶有所记”。⑤这些文章,大多是苏轼从生活中信手拈来,借一事一景点染成文。这样的作品,于儒家圣人之“道”本就不那么强调;尤其在他遭贬谪之后,政治抱负受挫,这一时期的作品,就更多地侧重体现作者对于世界人生的思考与感受。

如《记游松风亭》一文,不过短短111字,抄录如下: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勾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这一则小短文,按传统观点,自然无甚大道可言,甚至是与儒家之道大相径庭。《论语》里记宰予昼寝,孔子大为不满,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⑥儒家讲究积极入世,实现“取义成仁”的伟大目标。苏轼此文却说“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展示的完全是个人的心灵自由境界。再如《书上元夜游》,记元宵夜的出游,回到家时,“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以寥寥笔勾勒出皎洁月色后,即以“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作结。在这些文章里,沉重的“道”被隐去了,而作家的精神、个性得以完全展示,一个性情旷达的苏轼形象呼之欲出。

当然,传统的文论观念里也讲究表现个人的感受,所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⑦但是这种表现的载体更多的是诗(并且所表达的大多是儒家之志)。以大量的随性短文抒发自己的内心,表现自己的性情,苏轼可算是文学史上第一人。

苏轼随性之文的第二个特点表现在于,他的文章的结构文法没有定则。苏轼自言:“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⑧

苏轼文章的这种特点,在前代人的评论中时有所见。他的千古名篇《前赤壁赋》,李扶九评曰:“闲闲叙起,不必定游赤壁,不必定约某客。‘乐’字伏后。仍用‘风’‘月’二字,乃长公一生襟期。已引起游意。”⑨《后赤壁赋》,虞集论云:“陆士蘅云:‘赋体物而浏亮’,坡公前《赤壁赋》已曲尽其妙,后赋尤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末有道士化鹤之事,尤出人意表。”⑩此二则评语,可谓的论。读前、后《赤壁赋》二文,正如随作者与客共游于赤壁,泛舟漫游,不知将何所见,将何所闻,亦无法揣测预想。然后见所见、闻所闻,耳闻目见,随即下笔成文。行文如行云流水,又复旁逸斜枝。如王世贞所言:“读子瞻书,见才矣,然不似读书者。”{11}

再如《记游松风亭》、《书上元夜游》、《记承天寺夜游》等文,亦如前、后《赤壁赋》,皆是作者将所经历之事随手记下,由此引发一段感想。读者细品觉得倍有滋味,但总归是作者随手生发的性情之作。

此外,苏文之文无定法,有时也表现为文章的曲折反复,即使是已经陈述过的意思,也不妨意到笔到,再次叙说,甚至还有可能思绪万端,前言。

如其《清风阁记》,不过短短数百言,记应文慧僧之请为清风阁为记之事。但文中于清风阁不着一字,而反复只言作者于此事之感受。先是取笑寺僧,言此阁乃汝“所以寄所寄”,为之求记大可不必。即以“虽然”一转,“吾为汝放心遗形而强言之,汝亦放心遗形而强听之”。但观其“强言”,仍然是认为:“汝为居室而以名之,吾又为汝记之,不亦大惑欤?”读至此,似觉作者于此事诚大不以为然。然而,往下又是一“虽然”之转折:“风起于苍茫之间,仿徨乎山泽,激越乎城郭道路,虚徐演漾,以泛汝之轩窗栏楯幔帷而不去也。汝隐几而观之,其亦有得乎?力生于所激,而不自为力,故不劳。形生於所遇,而不自为形,故不穷。”至此,作者于前文之意皆尽。读苏轼此类文章,似与其对坐,听其侃侃而谈,既无一预定主题目标,更不必拟定论述条理,全凭兴之所至、意有所感,将所思、所言记录下来而已。

清代著名古文家魏禧曾言:“学永叔易失之平,学东坡易失之衍,学子固易失之滞。”{12}“衍”,有“展延、多余”之意。魏禧所说“学东坡易失之衍”,我们可以理解为,苏轼这些杂记短文的随意性就是一种“衍”。因其行文无定法,不免有时就流于蔓衍不简洁之弊。苏轼自己为文学大家,故能于文笔肆意之处收放自如。对于初学者来说,就要慎而为之。但不管怎么说,苏轼的这些杂记短文,总是在传统的严肃说理、严密论证的“文以载道”的文章之外,开创了另一种随意不拘但又余味不尽的风格。

综上所述,苏轼的杂记短文,于中国文论的“文以载道”传统是一种突破。文学“传道”的社会功能被淡化,而审美功能进一步突出。并且苏轼凭借自己杰出的文学才能,使这些随性创作的杂记短文真正具有了极高的审美价值。尽管在他之后,这一风格暂时没有得到鲜明继承,但是余绪不绝。到了晚明时期,公安派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13},大量创作小品文表现个人的情趣,可算是数百年后对苏轼这一风格的发扬光大。

注释:

①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第一.

②韩愈.答李秀才书.

③苏轼.南行前集叙.

④苏轼.文说.

⑤晦之.试论苏轼杂记文的创作艺术.

⑥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⑦毛诗大序.

⑧何薳.春渚记闻·东坡事实.

⑨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

⑩虞集.道园学古录.

{11}王世贞.艺苑卮言.

{12}魏禧.日录论文.

{13}袁宏道.序小修诗.

参考文献:

[1]苏轼.东坡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2]四川大学唐宋文学研究室编.苏轼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94.

[3]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刘勰.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6]祁海文.苏轼“无意为文”论说略.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苏轼赤壁赋范文第6篇

乌台诗案,应该说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文字狱之一。它的出现,说明封建制度为了巩固和加强皇权统治,开始实施了文化上的黑暗。作为案件当事人的苏轼,当然会比别人有更为深刻的体会和认识,诗案对诗人的思想和创作不能不发生深刻的影响。可以说,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的转折点:苏轼由当初的“奋厉有当世志”、“致君尧舜”,转变为“聊从造物游”的艺术人生。案前,诗人主要是深刻地反省仕宦人生,其后,他痛苦的心灵在自然的天地里找到了归宿,发现了新的人生境界。正如有人所说:“黄州时期苏轼精神寄托的对象,从名利事业而暂时转移到东坡,转移到大自然。这是对统治集团的一次疏远,这不可能无它的积极意义。”它使苏轼从此前时期具体的政治哀伤中摆脱出来,重新认识了社会,重新评价了人生的意义。在经过痛苦的心灵挣扎后,终于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找到了自己精神的归宿。苏轼的这种变化可以较清楚地从贬谪黄州时期创作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散文名篇《前赤壁赋》中体现出来。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春秋”,诗案对于苏轼,浑如一场恶梦。他对前期的生活道路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但这种反省,只能说是在黄州痛定思痛,对时代和社会的黑暗有了深刻的认识后,由前期“具体的政治哀伤”发展为“对整个人生、史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李泽厚《美的历程》)这是诗案后,苏轼思想中所发生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飞跃。这一时期,苏轼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可以用“人生如梦”四字概括。

“人生如梦”是苏轼在黄州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主旋律。无论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雄浑壮阔的如画江山,还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英雄事业,都无法使诗人摆脱对人生、社会、时代的深刻哀伤与内心的灰暗心理。江山的雄伟与古代的英雄,恰恰使词人感受到自己“奋厉有当世志”的雄心抱负的破灭。所以,“人生如梦”成为这首雄放千古之词的必然归结:“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我们可以说,批判现实,为补天之欲坠,固然是东坡精神;深深叹惋天之不可补,从而发出“人生如梦”的那种对时代、对人生的深深哀叹,则是诗案后苏轼词风的本质特征。此时苏轼人生观中的“人生如梦”的哲学思想,从绝对意义来看,当然是消极的,但是,从其相对意义来说,却又具有积极的因素。他汲取了儒、道、释三家思想中对封建制度破坏作用的因素,把老庄“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的哲理运用到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既然一切凸的事物在经过厉风荡涤之后,势必冲决而散,那么封建社会的盛世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反面了。苏轼作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封建文人,他感受到了时展的这种趋势,但又无力挽狂澜于既倒,于是才产生了“人生如梦”的感叹。所以,我们大可不必遗憾“大江东去”这首雄放千古的词作有“人生如梦”这个灰暗的尾巴。因为,它不仅是苏轼“野性”的真实表现,而且也在客观上宣告了封建制度强盛的黄金时代业已过去。所以,与其说这是苏轼的历史局限,毋宁说是苏轼真实地反映了历史。

写于贬谪黄州的《前赤壁赋》,也是苏轼在经历一场生与死的磨难以后对人生、生命、功业的顿悟,是苏轼的人生境界升华的产物。他将这种顿悟的深邃哲理与诗意的境界、无限绵亘的时间长河及浩渺茫然的空间四维融为一体,从而在艺术上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在《前赤壁赋》这篇名作中,人物个体在其中是何等的渺小:“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然而,人类在浩渺宇宙中却又是主宰万物的主体,“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都是为“我”所“取”、为“我”所“用”,是“吾与子之所适”。

《前赤壁赋》中的景物、人等一切物象,几乎都是含有象征意味的意象,从而构成了一幅具体而又抽象的图画。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何等美丽的情境,主客诵诗歌章又是何等的欢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似乎这世界、人生都是无忧无虑。然而,这只是人类世界的表面现象,很快,这种欢愉就被客人的洞箫与客人的发论引入了悲哀深层的内心世界,作者借客之口阐发了士人的悲哀。客实际上是苏轼人生观的另一个侧面,主与客既是二,又是一。“客”的阐发不仅是他个人的思考,而且是苏轼内心深处的忧虑与思考,其思考的主要内容即是对功名、文名与生命短暂的迷惘。苏轼经历了对生命理想幻灭的切身体验,故尤为深切,而于文赋中写出了诗境、理境。如果说客人的悲哀,代表了苏轼诗案前后的灰暗心理,是从前之我;而苏子正面阐发人生妙理,则代表了他对生命、功业认识的升华,是今日之我,是面对此时长江万顷、清风明月而胸中一片顿悟的“自我”。这种顿悟的核心,就是要享受生命,是生命与整个自然、整个宇宙结为一体,从而得到无尽。

苏轼赤壁赋范文第7篇

北宋文豪苏轼才华洋溢,不但能诗、能词、能赋、能古文,还能书法,也喜爱围棋、美食,尽管仕途不顺遂,依然豁达以对。而其一生之中,身边总有聪明可爱的女子,使苏轼的生活更添情趣,于其文学作品当可窥知一二。

苏轼的元配王弗,为同乡四川眉州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年轻貌美,知书达礼,十六岁时嫁给十九岁的苏轼。苏轼读书,她在旁陪伴;苏轼有所忘,王弗辄能记之。关于王弗,有所谓“幕后听言”之说。苏轼性格旷达豪放,待人接物不拘小节,王弗便常在屏风后静听,事后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丈夫,供其参考改进。王弗与苏轼结婚十一年病逝,苏轼于其坟本文由收集整理旁亲植松树以寄哀思,多年以后,依然对早逝的王弗情深义重,念念不忘,乃写下后世传诵的名词《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双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王弗过世后第三年,王弗堂妹王闰之嫁苏轼做继室。她比苏轼小十一岁,个性温柔,对苏轼十分体贴,咸认是庄重能干的另一半。苏轼得罪当道,贬谪黄州,此一时期写下脍炙人口的杰作,如前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和子由渑池怀旧》、《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苏轼的文学事业攀上了巅峰。其中《后赤壁赋》提到,秋夜有客来访,仰见明月,顾而乐之,于此良夜,不禁边走边唱起歌来。客人举网得鱼,正愁有肴无酒,苏轼回家请妻想办法,闰之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苏轼喜出望外,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由此可见夫人王闰之的体贴。如此善解人意的妻子,岂有不获夫婿喜爱之理!王闰之随着苏轼的宦海浮沉,与之同甘共苦,二十五年后先于苏轼逝世,令东坡肝肠寸断。苏轼死后,感情亲密的手足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苏轼祭文中“惟有同穴”的心愿。

古人婚姻一夫多妻,宋代更有蓄妾养伎之风,当时苏轼另有侍妾王朝云,比苏轼小二十六岁。她自幼沦落歌舞班,却独具清新洁雅气质,在朋友怂恿促成下,坡娶了王朝云。婚后朝云果然温婉贤淑,体贴入微。且朝云机智聪明,颇讨苏轼欢心。据闻,苏轼一日退

朝,食罢,抚腹徐行,回头问侍儿:“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婢答曰:“都是文章。”东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朝云则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此言令东坡觉得深获我心,捧腹大笑,连连称“知我者,唯朝云也。”未料朝云亦早于苏轼辞世,东坡伤感不已,在她的墓边筑亭纪念,楹联即云:“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苏轼赤壁赋范文第8篇

如何看待客的箫声与苏轼的情感转变?

《赤壁赋》中作者意欲向政敌暗示自己洒脱的心态,于是特意安排了这一次夜游,借主客问答的方式畅游天地宇宙,把读者带进颇有几分迷幻、几分瑰丽的艺术境界。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朗风清,如登仙境。在这样的良辰美景之中应该高兴才是,但是客人的箫声却因何而极显悲凉呢?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客受到了苏轼情感的感染。苏轼在歌中所唱“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一句,实际上是在感慨自己报国无门、不被重用,哀怨之情溢于言表。这种情怀当然是凄凉的。客要倚苏子的歌声而和,所以他的箫声也必然悲凉。

2.客触景伤情,感慨人生苦短,借箫声以抒怀。赤壁自古多英豪,多少英雄豪杰在此几度沉浮,但最后都随一缕清风而灰飞烟灭。“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身处此古战场,回望历史,怎不令客倍感“吾生之须臾”而“羡长江之无穷”,怎能不“托遗响于悲风”!

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其实正暗合了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思想感情的一个方面。苏轼怎样才能把这出“辩论赛”继续下去呢?苏轼借此文向政敌作出暗示:我虽然被贬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消沉。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些充满智慧的句子体现了苏轼旷达的胸怀和人生态度,蓄天地之灵气、化万物之精魂,在感悟大自然所包含的生命的真谛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高远的志向。

【课文链接】

1.学者林语堂对苏轼的评价:

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2.余秋雨对苏轼的评价:

这一切,使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坡真是好命。

3.与苏轼一齐泛舟的“客”究竟是何人?

这里的“客”不是苏轼杜撰,也不是苏轼自己,而是确有其人。清代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四:“东坡《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不著姓字。吴匏庵有诗云:‘西飞一鹤去何祥?有客吹箫杨世昌。当日赋成谁与注?数行石刻旧曾藏。’据此,‘客’乃指杨世昌。苏轼《次孔毅父韵》:‘不知西州杨道士,万里随身只两膝。’又云:‘杨生自言识音律,洞箫入手且清哀。’杨世昌善吹箫可知。匏庵藏信不妄也。按,世昌,绵竹道人,字子京”。

【课外拓展】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人生的短暂与悲哀,与本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意味相接近的句子有:

1.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陶渊明: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3.陈子昂: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王勃: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