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伤寒论

伤寒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伤寒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伤寒论范文第1篇

张仲景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主要内容

伤寒论》全书共10卷,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辨证施治的方法。

全书采用条文形式,以三阴三阳为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脉、证、治法、方药,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卷一为“辨脉法”、“平脉法”;卷二分别为“伤寒例”、“辨痓湿喝脉证”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四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下;卷五为辨阳明病、少阳病脉证并治;卷六辨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脉证并治;卷七至卷十为辨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病、汗吐下诸可与不可脉证并治。

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体地说,它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为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阅读指导

《伤寒论》原文读物及解读版本众多,原文本可选择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等权威出版社的出版版本。

《伤寒论》相关解读也有很多,其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思考中医》(又名《伤寒论导论》,作者刘力红)和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尤为上佳之作。

精彩选读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

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伤寒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伤寒论》经方肾脏疾病

《伤寒论》是一部辨证论治的专书,千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医疗活动。清代医家柯琴曾说:“仲景约法,能合百病,不专为伤寒一科耳”。后世医家将其扩大用途,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中。笔者结合内科肾脏疾病的临床诊疗及应用经方处理多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医疗实践报道如下。

1疏利三焦,通阳化气

《伤寒论》中小柴胡汤原用于少阳证,该方和解少阳,寒温并用,协调升降,扶正达邪,有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之功效;五苓散原为太阳蓄水证而设,药用茯苓、猪苓、白术、泽泻、桂枝五味,具有健脾利水,通阳化气的作用,仲景主要用以治蓄水证及痰饮、水湿证。现代医家根据小柴胡汤、五苓散方义及所主病证,灵活化裁,对其运用已远远超出《伤寒论》所提示的范围。因两方配合使用具有确切的利尿效果,现代临床常应用于慢性肾脏疾病治疗中,尤其多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且疗效确切。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后期,由于浊毒壅盛,阻滞气机,使清阳不升,浊阴不能外排而潴留体内,形成浊毒侵犯各个脏腑、充斥三焦之证。我们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发现两方合用组成的柴苓汤,可扶正达邪,疏利三焦,助膀胱气化,通调水道,利湿泄浊,与慢性肾衰的正虚邪恋,浊毒弥漫三焦的病机相合,故而取得较好疗效[1],可降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改善肾性贫血,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纠正氨基酸失调,缓解和改善临床症状,有在临床推广运用的价值[2]。

2温阳利水

《伤寒论》中真武汤证主要见于82条,316条。前者为太阳病误治,损伤少阴阳气,致阳虚水气内停外泛,后者讲述少阴本经自病,阳虚水泛。两条病因来路不同,但病机相同,故治法方药相同。药用炮附子、生姜、白芍、白术、茯苓五味,温阳益气,健脾利水,该方是中医温阳利水的基础方。现代临床用本方化裁,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积水等多种肾脏疾病。药理研究证实,温阳利水之真武汤具有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尿量,降低血肌酐、尿素氮,调整实验大鼠的渗透压调定点,减少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改善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促使代谢产物BUN及Scr的排出,减少血浆白蛋白的大量丢失等作用[3]。慢性肾功能衰竭由多种肾脏疾病迁延不愈,持续发展而来,脾肾阳虚,水湿不运,浊毒壅滞是其根本,针对这种脾肾阳虚之根本,我们以经方“真武汤”为基础化裁治疗CRF,无论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均疗效确切[4,5],可改善实验动物的摄食量,增加尿量,降低BUN及Scr,调节电解质和氨基酸代谢平衡方面皆有明显作用。为古方新用,弘扬仲景学说,开辟了新的途径。

《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阵阵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讲述表证误治后损伤脾阳,导致饮停中焦,浊阴上逆,故病人在突然坐起或起立时即感头晕目眩,可伴有心悸气短,咳喘咳痰,纳减便溏,小便不利,肢体水肿等症。治宜温阳健脾,化饮利水,方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根据该方证的病机及所主证候,临床将其灵活化裁,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积水等泌尿系统疾病具备本证病机者。如配伍真武汤,可用于多种肾脏疾病证见脾肾阳气俱虚者。

3育阴利水

《伤寒论》中猪苓汤证散见于阳明病篇(223,224条)、少阴病篇(319条),其病机均为阴虚有热,水热互结,故皆用猪苓汤滋阴清热利水。张仲景首创滋阴利水法,实开中医育阴利水之先河。猪苓汤主要用于治疗热盛伤阴,水热互结所致的水肿、淋证、尿血、消渴等证。现代临床广泛运用于各种急、慢性肾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尿路感染、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尿路结石等病而见本方证病机者,皆有较好的效果。近年来的实验研究证实,猪苓汤具有确切的利尿作用,其利尿作用以不破坏机体水盐平衡为特点,其利水消肿的原理与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密切相关。另外本方混于水中饮用,对实验性肾性肾功能不全大鼠有显著疗效。

4活血逐淤

典型代表方为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桃核承气汤、抵当汤在《伤寒论》中张仲景主要用治疗太阳蓄血证,太阳邪热循经入腑,与血结于下焦,证见少腹硬满或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或发狂,脉涩沉实或沉结。根据淤热内结的程度及轻重,治宜活血化淤,通下淤热或破血逐淤,泻热。根据这两方“淤热互结在里”的病机特点,后世临床该两方得到广泛应用,不但用于治疗下焦蓄血,而且广泛用于内科各系统,尤其多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及糖尿病肾病。如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病程中,病人表现以大便硬,少腹不适,小便黄赤或血尿,舌紫暗等为主症者,以桃核承气汤加益母草、白茅根等化裁。赵新健等[6]以桃核承气汤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20例,总有效率达85%,该方可以明显改善肾功能,降低血清BUN,Scr,还可改善CRF的血液高凝状态。王廷春等[7]以桃核承气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认为桃核承气汤能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脂代谢紊乱,逆转其肾小球滤过率逐步下降的趋势,减少蛋白尿排出量。我们根据糖尿病肾病肾亏阴阳两虚,淤血阻络的病机特点,以经方抵当汤和肾气丸化裁,组成通络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通过初步临床观察,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动物实验亦证实该方疗效确切。

5攻逐水饮

《伤寒论》152条云:“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仲景用治饮停胸胁之悬饮证。药物由芫花、甘遂、大戟、大枣4味组成,具有峻逐水饮之效。后世对十枣汤的应用已不局限于张仲景之意,凡是内有水饮停积之证均可用之,如广泛应用于肝硬化腹水、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肾病水肿等,亦有报道用于精神分裂症等病证。本人在临床上将该方主要用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高度水肿、大量浆膜腔积液如大量胸腹水等,只要患者体质壮实、正气虚衰不明显,均可用之,但须中病即止,一般让患者泻下稀水便5~6次即可。该方应用时以用散剂口服效好,3药等份,捣为散,枣汤送服,亦可作为胶囊剂,同时注意一定要晨起空腹顿服。该方逐水力量虽猛,但只要掌握剂量,尊原方服法,疗效明显。笔者曾用该方治疗一高度水肿之糖尿病肾病患者,该患者经大量静滴速尿针亦不能缓解其大量胸水和腹水所致之胸闷、气短、无尿、腹胀等症,口服该方后,泻下水样便7次,上症明显减轻,患者可以半卧位休息。

牡蛎泽泻散见于《伤寒论》395条:“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仲景用治伤寒大病瘥后,病势已减,但实邪未尽,气化不利,湿热壅滞于下焦,而见“腰以下有水气”等双下肢膝、胫、足跗皆肿,按之凹陷不起,小便不利,或大腹肿满,烦渴,舌苔黄腻,脉沉实有力等。用该方逐水泄热,软坚散结,实为一张注重祛邪的治水肿名方。本人在临床上多用本方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之水肿、腹水等但虚证不明显者。若有虚证需充分扶正后再用本方。因方中蜀漆、商陆根药性峻烈且有毒,可予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车前子等代替。

6宣肺利水

《伤寒论》中麻黄汤、桂枝汤主要用治太阳风寒表证,两方均有辛温发汗解表的功效。借两方的发表散水之性,将其用于治疗肾性水肿或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以麻黄汤、桂枝汤为基础方加减化裁组成中药药浴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药浴治疗。人体皮肤是天然的半透膜,成人皮肤体表面积相当于肾小球滤过总面积,具有很强的分泌排泄和吸收作用,在肾功能障碍时,汗液中尿毒素含量明显增高,因此可通过汗法来增加毒素排出。我们用药浴法外治配合内治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确有发汗散邪,开泄腠理之效,能使毒素从汗而出,在改善肾功能同时,明显改善患者皮肤瘙痒等症状,疗效显著[5]。

总之,运用《伤寒论》方治疗肾脏疾病,只要紧紧把握住不同方证的病机、主症特点,辨证准确,皆能取得确切疗效。

【参考文献】

[1]李小会.疏利降浊汤治疗CRF大鼠的拆方实验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28(2):55.

[2]杜雨茂.伤寒论释疑与经方实验[J].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176.

[3]梁华龙.真武汤利水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2):68.

[4]李小会.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大鼠CRF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J].陕西中医,2005,26(7):726.

[5]李小会.排毒双调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3例[J].陕西中医,2005,26(4):313.

伤寒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伤寒论 煎法 方药

药物煎煮的恰当与否,对于药物疗效的发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伤寒论》非常重视方药的煎法,对此论述很多。现从煎药方法、煎药溶剂、煎药辅料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1 煎药方法

《伤寒论》方药煎服的方法极为多样,现分述如下。

1.1 先煎法

先煎法是指将方药中某一味或几味药物加水先煎煮至一定时间,再加入其他药物同煎的煎药方法。《伤寒论》方药所用药物中的麻黄、葛根、蜀漆、茵陈等药物及茯苓在苓桂枣甘汤中的煎煮均用了先煎法。麻黄先煎其意在去沫,因为据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麻黄煎煮之沫主要为麻黄碱等毒性成分。葛根质地坚密而有效成分不易被短时煎出,故先煎以利于药物成分的充分释出。蜀漆为常山之苗,以涌吐为用而劫痰截疟,但于《伤寒论》中用于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及牡蛎泽泻散两方以祛痰浊而不欲其吐也,故先煎以去其峻猛涌吐之力,只取其祛除痰浊之功。茵陈蒿汤药仅三味而茵陈为君,故先煎以保证君药成分的充分释出,以使方药功效发挥尽致,此外现代研究认为茵陈蒿所含挥发油成分可刺激人体肠胃黏膜,所以茵陈久煎亦可去其毒性。茯苓于《伤寒论》中所用有15次之多,为仲景治悸之首药,唯于苓桂术甘汤中先煎,苓桂术甘汤乃汗后心阳虚损、下焦水邪欲将上侵之证,故而仲景投茯苓八两为君先煎,以更保伐邪之力也。因此可见《伤寒论》方药煎法中先煎的目的在于:一减除药物的某些毒副作用,如麻黄与蜀漆;二有利于药物成分的充分释出,如葛根及苓桂枣甘汤中之茯苓;三既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释出,又防止其毒副作用的产生,如茵陈蒿汤中之茵陈。

1.2 后下法

后下法即等方中其他药物煎煮将成时,才纳入某一味或几味药物同煎的煎药方法。《伤寒论》方药中的芒硝、大黄、香豉及桂枝人参汤中的桂枝等药物,在煎煮时均采用了后下法。调味承气汤、大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柴胡加芒硝汤、大陷胸汤及大陷胸丸6方中均有芒硝,煎煮时均后下,因芒硝极易溶于水中而释出其成分。大黄于《伤寒论》中见用于调味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桃核承气汤、大陷胸汤、茵陈蒿汤及大黄黄连泻心汤等15次之多,而独于大承气汤中后下,因大承气汤中用大黄之意在于攻下清热,而大黄后下可使其攻下之力锐,久煎则钝;他方大黄不予后下者,或因其取重在清而不在下,如茵陈蒿汤、桃核承气汤及大黄黄连泻心汤等方,或因其方本为短时间煎煮之剂,如调味承气汤、小承气汤及大陷胸汤等便是。现代研究证明大黄后下可泻下,久煎、久服却致便秘。栀子豉汤系列方中的香豉后下者,是因其清轻之气稍煎即出,久煎则损。桂枝人参汤中的桂枝在煎煮时也采用后下法,是因桂枝人参汤证乃脾虚寒湿而兼有表邪,故仲景欲使人参汤温补之功著而不欲桂枝发表之力宏也,所以此方桂枝宜后下。通过以上方证的分析可见,后下法一般适用于有效成分稍煎即出、久煎则损的药物,如芒硝、大黄、香豉等;此外亦可适用功力需要轻取即可的药物,如桂枝人参汤的桂枝。

1.3 烊化法

烊化法特指将方中其他药物煎成去滓后,再纳入某一味或几味药物,稍加温(也可不加温)使其化尽的方法。《伤寒论》方药所用药物中的胶饴和阿胶在煎煮时便采用了烊化法,因为胶饴和阿胶一者糖类,一者胶类,黏性均高,与他药同煎既可增加药液黏度又可黏附他药,所以烊化法多适用于胶类及饴糖类等黏附性较强的药物,以避免这类药物黏附在药渣上而造成浪费,同时也可防止此类药物溶解后黏度过高,从而影响其他药物成分的充分释出。

1.4 兑冲法

兑冲法是指方中其他药物煎成去滓后,纳入某一味或几味药物搅匀微热(或不需加热)的方法。《伤寒论》方药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中的鸡子黄及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中的猪胆汁和人尿便用了兑冲法,因为鸡子黄的主要药用成分为卵磷脂、蛋白等,猪胆汁的主要药用成分为猪去氧胆酸,人尿的主要药用成分为尿激酶、尿多酸肽等酶及肽类物质,这些成分煎煮可致其分解、变性。所以,兑冲法可适用于不适合煎煮而可直接服用的药物。

1.5 去滓重煎法

去滓重煎法是指将药物加一定量的溶剂后置于火上加温煮沸至一定时间后去滓取得药液,而后将所得药液重新置于火上加温煮沸,使其容量减少,质量浓度提高的方法,即现代制剂工艺所谓的浓缩。《伤寒论》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大柴胡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及旋覆代赭汤在煎煮时便采用了去滓重煎法,经过细究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大柴胡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及旋覆代赭汤的方药组成可见,以上7方均寓辛、苦、甘于一炉而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故而欲使其效显者,定要和合其力,去滓重煎则足以和合也。由此可见,方药去滓重煎可合其力而专其功。

1.6 溶剂空煎法

溶剂空煎法是指在煎煮药物前先将溶剂空煮一定时间,然后加入药物煎煮的特殊方法。此法在《伤寒论》中仅用于大病差后劳复之枳实栀子豉汤。需要指出的是,枳实栀子豉汤所用的溶剂为清浆水。清浆水在制作过程中易“至败”,即产生细菌等病原微生物而伤人,所以我们应以恰似现代制剂工艺中的洁净、灭菌过程的溶剂空煎法来去除其中的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以防其伤人。

1.7 浸渍法

浸渍法是指将药物用沸水浸泡一定时间,然后绞滓取液的特殊方法。这种方法在《伤寒论》用于大黄黄连泻心汤的取液及附子泻心汤中三黄的取液。《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乃无形之邪热阻于心下,致使气机痞塞之热痞证,所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之用在于清热而不在苦泄,更以麻沸汤浸渍者,仅得其无形之气,不重其有形之味,是取其气味俱薄,不大泻下也;附子泻心汤证为热痞兼有表阳虚证,故而仲景在大黄黄连泻心汤中更用附子以固表阳。由此可见,以浸渍法制备药液可弃味存性,以利于药物在某些特定方中发挥某一特殊的功效。

上述可见,《伤寒论》方药煎法的选择是基于对药、方、溶剂以及证候等多方面审视而后定夺的。

2 煎药溶剂

《伤寒论》对方药煎煮时所用溶剂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具体有水、甘澜水、潦水、苦酒及清浆水之别。

2.1 水

水方便易得,是煎药最常用的溶剂,故《伤寒论》绝大部分方药以其作为煎煮溶剂。但水属阴,易趋下行,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方药不可以其作为溶剂。

2.2 甘澜水

《伤寒论》云:“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从这段原文可见,我们制作甘澜水的目的,是为了取其清扬而不助水邪之性。如苓桂枣甘汤用甘澜水作为溶剂,正是取甘澜水可化气行水而不助水邪之性。

2.3 潦水

潦水即地面流动的雨水而非井水、泉水等地下水,其性偏于轻薄。《伤寒论》方药中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以潦水作为溶剂,即取其可除湿却不助湿之意。

2.4 苦酒

苦酒即米醋,《伤寒论》少阴咽痛之苦酒汤以其为溶剂来煎药者,因为苦酒味苦酸,可消疮肿,敛疮面,活血行瘀止痛,因此本方以苦酒作为溶剂来辅助半夏辛开苦泄,加强该方涤痰敛疮的作用。

2.5 清浆水

清浆水即酸浆水。清·吴仪洛《伤寒分经》云:“清浆水,一名酸浆水。炊粟米熟,投冷水中,浸五六日,味酢生花,色类浆,故名。若浸至败者,害人。其性凉善走,能调中气,通关开胃,解烦渴,化滞物。”由此段叙述可见,清浆水性凉而善走,具有清热除烦、通关开胃、生津消食的作用。所以《伤寒论》大病差后劳复之枳实栀子豉汤用清浆水作为溶剂,以使其宽中行气、清宣膈热之功更益周全。

从对以上各溶剂的分析可见,《伤寒论》对煎药溶剂是紧扣其病证而有所选择的,并非单一化的以水为之。

3 煎药辅料

辅料即以利于药物的充分释出,而在中药的炮制、加工及煎煮过程中所加的除药物、溶剂之外的其他固体或液体物质。《伤寒论》方药煎煮时所加的辅料有清酒、白蜜等。

3.1 清酒

清酒指酿酒未曾蒸馏的自然澄清液。《伤寒论》之炙甘草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在煎煮时均加清酒为辅料。清酒其性辛温,易入血分而更增温行之力。据现代研究报道,在中药的煎煮过程中加酒久煎,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充分释出,并且久煎可去清酒峻猛之性,而取其温通之功,因此,通阳复脉、滋养阴血之炙甘草汤,养血通脉、温散久寒之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在煎煮时均以清酒为辅料,以使方药通脉之力彰。

3.2 白蜜

白蜜甘润,益气补中,调和诸药。《伤寒论》方药中的大陷胸丸在煎煮过程中用白蜜作辅料,目的是取其解毒、调和、补中之功,以减缓甘遂峻猛之性,使攻下不致太猛,而缓缓发挥作用,达到峻药缓攻、以攻为和的目的。

由此可见,《伤寒论》对煎药辅料应用及选择之依据总不离病证及药性。

伤寒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石膏药证;燥热症;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22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2-105-02

石膏是一种矿物药,是天然层积矿物单斜晶系硫酸钙矿石。石膏色白,质重,纵断面细纹短密如细针,有光泽,碎之可看出透明的结晶。主产地有湖北、安徽、河南、山东、四川、甘肃等地,以湖北应城及安徽凤阳产的最有名。《伤寒论》一直以来被历家医家将其奉为“圭臬”系,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药名著。石膏为传统的清热药,在《伤寒论》中用石膏及其类方来退热、除燥,石膏主治烦渴喜饮,恶热多汗,舌面干燥,脉洪大,浮滑等燥热症[1]。本研究探讨《伤寒论》中应用石膏的方剂有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大青龙汤、竹叶石膏汤、麻杏石甘汤等的对应病症及典型病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石膏药证:指患者出现口舌干燥为症状的病症,这种燥热症常见于急性发热性病症,也可见于慢性病或者过敏性疾患中[2]。细说石膏的效能,有以下几点:(1)治疗大汗;(2)不恶寒反恶热的发烧,患者烦躁不安,口渴,脉滑或洪大。

1 大青龙汤

笔者于2009年师从70多岁的佛山市名老中医李志苏主任。李志苏主任于2009年12月2日接诊1例甲流患者,发热40.5℃,经西药常规退热抗病毒处理效果不显。咳嗽有黄痰,口干烦渴,恶寒,无汗,全身酸痛,舌红苔黄,脉洪大。方用大青龙汤加减。麻黄12 g,桂枝6 g,石膏60 g,杏仁6 g,甘草6 g,大枣3 g,生姜3片,服1剂后3 h烧退,后予大青龙汤加上青蒿15 g,黄芩15 g,玄参20 g,竹叶石膏汤3 d后痊愈。

大青龙汤主要针对脉滑数,或浮大,或如洪水。对于脉微细者不宜用。《伤寒论》中大青龙汤主治:“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第38条)。大青龙证之烦躁无汗,热兼肌里[3]。此方由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石膏、生姜、大枣组成,具有发汗解表,清热除烦的功效。风寒束表,卫阳被遏则恶寒发热;烦躁是热伤其气,无津不能作汗,故特加石膏之甘以生津;然其性沉大寒,恐内热顿除,而表寒不解,变为寒中而挟热下利,是引贼破家矣,故必备麻黄。解肌兼发汗,而取义于青龙者,龙升而云兴,云兴而雨降,郁热顿除,烦躁乃解。观仲景制方之义,本是桂枝、麻黄二汤合用,但因芍药酸收,为兴龙致雨所不宜,故易以石膏之辛甘大寒。辛以散风、甘以散寒,寒以胜热,一药而三善俱备,且能助青龙升腾之势。方中石膏辛甘微寒,辛甘可以祛寒,而甘寒反佐麻、桂之辛热,清热除烦。少阴证者,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

2 白虎汤

患者,男,32岁,高热,嗜睡伴呕吐3 d无好转入院,会诊时体温高达40.5℃,口渴,大汗,汗出沾衣,嗜睡状,肢体抽搐,瞳仁等大等圆,颈硬,腰穿脑脊液压力高,色清亮,镜检:白细胞3×109/L,淋巴39%,周围血白细胞数及中性增高,舌红苔黄微腻,脉滑数,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以白虎汤大清阳明暑热,方用白虎汤加减,生石膏100 g,甘草10 g,粳米12 g,知母10 g,金银花10 g,大青叶10 g,钩藤10 g,全蝎5 g,分两次服,连服2剂后休温下降至39℃,神转清,但仍嗜睡,又服两剂后患者神清,体温下降38℃以下,无抽搐,神志清楚,后以竹叶石青汤化裁清其余热,痊愈出院。

白虎汤中,石膏用以治疗“自汗出”(219条),所谓“自汗出”是指汗出量多,或反复出汗;患者恶热,烦躁不安强烈扣渴,脉滑或洪大。如果“发热无汗,其表不解,则不可与白虎汤”(70条)。即如果患者不是石膏药证的体质、辨证不适合,则少量均可引起腹泻等副作用[4]。

伤寒论“有是证,用是药”,石膏有独自的药证特点:石膏所治的多汗,和黄芪所治疗的多汗不同。黄芪所治疗的多汗多伴有浮肿、面色黄;石膏所治疗的多汗多伴有烦渴感和身热感。简单地说,黄芪治汗出而肿,石膏治汗出而渴。黄芪的汗出不烦,石膏的汗出必烦。此外,石膏所治的多汗,与桂枝所治疗的多汗也不同。桂枝所治的多汗多伴有心悸、腹痛等,是汗出而恸悸,而且两者在脉象上有明显的区别,石膏证脉滑而数,桂枝证脉缓而迟。

3 白虎加人参汤

患者,男,52岁,工人,初诊患者口干舌燥,烦渴欲饮,饥不择食,溺出频频已3个月,加重半月,在其他医院服用六味地黄丸和维生素类西药,疗效不佳,转我院检诊。刻诊:神志清楚,形休消瘦,饮水重每日约8000 mL,尿量每日约7000 mL。双下肢有散发性多个小疖种,午后或入夜皮肤瘙痒,肢体偶感痛麻不适,烦躁不安,精神不振,倦怠疲乏,劳累后更甚。舌质暗红、舌苔白黄相兼,舌面燥而欠润,脉数。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5.9 mmol/L,尿糖(++++)。西医诊断:糖尿病;中医诊断:消渴。证属肺胃热盛,气津两伤。治宜清热益气生津,方选仲景白虎加人参汤化裁:生石膏45 g,知母15 g,人参10 g,粳米15 g,甘草15 g,花粉15 g,石斛15 g,生地12 g,7剂,水煎服。药后诸疾好转。原方继进10剂。药后病情明显好转。嘱继服杞菊地黄丸半月,以善其后,巩固疗效。

白虎加人参汤主要治疗“大烦渴”:《伤寒论》“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168条)。本病多因中州热盛,损及肺、肾,伤其津气所致。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互为因果。治疗关键是救阴保津,津充则气壮。胃为水谷之海,津气生化之源[5]。治疗以“保胃气、存津液”为主,本方以生石膏为君,功专清肺胃之热邪,且石膏又为甘寒之品,具有既可清阳明之内热,又能滋养其肺阴之效;伍入少阴肾经之知母,泻无根之肾火,宣气分之郁热。盖烦出于肺,躁出于肾,肾若躁,宜食辛以润之;肺若逆,宜食苦以泻之。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而泻火,如是津液不耗,而阴自潜滋暗长,故古称“肾中本药”,诚为真知灼见。粳米生胃津,益胃气,甘草和胃养阴;加入人参以助正气而益真阴,协同白虎诸药化其燥热,益气生津,邪热自可顿消,消渴得除。

石膏的大渴,与白术、茯苓所治的口渴不同。石膏所主治的口渴,其渴感不仅仅是自我感觉,而且能大量喝水,甚至喜渴冷饮,而不是像白术、茯苓、泽泻证的口渴,为渴而不欲饮水,或虽饮不多且喜热饮。另外,舌象也不同,石膏证舌苔干燥或焦;白术、茯苓证舌苔薄白而润,舌体胖大,边有齿痕。

4 竹叶石膏汤

患儿,男,5岁,初诊前几天因感冒发热,在别处打退热针、吊消炎药、麻杏石甘汤加大黄治疗,发热不退,请余诊治。刻诊:体温38.5℃,食欲减退,精神欠佳,乏力,头汗出,不恶寒,咳嗽稍轻,口渴喜饮,舌红少苔,舌面干燥,脉虚数。方用竹叶石膏汤加减。淡竹叶5g,石膏30g,法夏8 g,太子参6 g,麦冬15 g,甘草3 g,粳米15 g,生姜2片,花粉5 g,桔梗5 g。3剂,水煎一半碗煎至半碗,3次/d。当晚用药1剂,晚上9点多热退为正常,第2剂继续服用,第2天的晚上又低热37.5℃,再服第3剂而热退。

竹叶石膏汤主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第397条)。石膏清热,为君药,人参生津益气为臣药,竹叶清除烦热,麦冬滋阴清热,适用于余热不清,气液两伤证。本方为发热恢复期的调理方,竹叶石膏汤主要汤证:身热,多汗,口渴,或咳嗽,或干呕,精神萎靡,消瘦憔悴,舌红少苔,舌面干燥,脉虚数[6-7]。《医宗金鉴》所言:“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

5 麻杏石甘汤

患者,男,47岁,以发热,咳嗽5 d,面色稍暗,恶寒,痰黄,体温39.5℃,抗生素治疗3 d后咳嗽、气促等症状稍微减轻,仍有低热,2 d未解大便,脉浮洪,舌质红,苔干黄。诊断为邪热犯肺,肺气不宣。法当清热宣肺,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麻黄9 g,杏仁6 g,石膏30 g,黄芩6 g,连翘10 g,瓜蒌皮9 g,芦根6 g,甘草6 g。每天1剂,早晚各1次。连服3剂后症状减轻,继续服用6服后痊愈。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在《伤寒论》中用于:“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方中麻黄辛温,开泄肺气,石膏辛寒,直清里热,杏仁苦温,降气平喘;甘草甘温,甘缓和中,麻黄佐杏仁定喘,石膏退热,热退其汗自止也。复加甘草者,取其甘缓之性,能调和麻黄、石膏以清里热宣肺气。但应注意:适应症为痰、鼻涕等分泌物颜色变黄;麻黄和石膏的比例为13。

综上所述,《伤寒论》中石膏主要治疗里实热证及表、寒、虚证。而且根据不同的病情进行配伍,还可以应用于虚实混淆、表寒里热、阴阳互见、寒热夹杂、等不同的症型。如大青龙汤石膏与麻黄、桂枝、生姜等解表药配伍,治疗表里同病、表寒里热的水饮兼外感之证。麻杏石甘汤治疗邪热壅肺证,2倍石膏与麻黄配伍清宣肺热。白虎汤中,石膏与知母配伍,治疗阳明经热炽盛证。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中,石膏与人参配伍阳明热盛兼气阴两伤证。由此可见,仲景用药辨证施治,随证立法,依法遣药,有是证,用是药,所以有“仲景前有论无方,仲景后有方无论”之说。

[参考文献]

[1] 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23-25.

[2] 史建平.《伤寒论》.石膏运用之探微[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7):46-47.

[3]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第7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55-70.

[4] 黄煌.中医十大类方[M].南京:江苏科学出版社,1995:118-125.

[5] 黄煌.石膏[J].中国社区医师,2003,19(7):29-31.

[6] 吕永,黄煌.方证研究的基本问题[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8):12-13.

伤寒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张仲景; 伤寒论 ; 标点; 中医典籍整理

【中图分类号】 R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9-0990-02

一、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经典,它创立了六经辩证和治疗原则、方剂的配伍等基本理论,开创了辩证施治的方法,所载方剂被誉为“经方”,它对文史多科的研究也有重要价值。当代人研究伤寒论首先碰到的是语言障碍,多要借助对白文的句读,标点的到位与否,常就决定了对这部典籍的学习和继承水平。检读建国以后约150多种伤寒论全本、选本、注释本、标点本,多从医学角度探讨其微言大义,常对标点问题大而化之;若干有语言背景的人又易被医学内容所困。笔者先后学了汉语言和中医两个专业,谨将一些学习记录献诸同好。

笔者按影响大小选用了柯雪帆先生主编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伤寒论选注》。

二、关于校读、出注

该书用繁体字印刷,很好。但原序《寒病集》一文竟然全文未出注解,似有不妥。而其中“杂病”依然作“卒病”,亦不出注,不利于学生学习。试问今日有几人能不用拐杖直接阅读该文呢?其他一些本子也有类似问题。

作为一本很大程度上供自学所用的教材,究竟是连贯全文讲,还是由选注者任“选”为宜,显然会有多种解释和做法,但受众的希望应是持此一册,相关学问皆备于我。而本书对伤寒论的若干较大问题上未出注是一不小遗憾。如经络学说讲十二经,但伤寒论只讲六经,柯本全然未曾出注。这涉及中医一大问题,六经即十二经,其均为足经,无一手经,盖足经长,手经短,手经功能足经皆可涵盖,故古书径称六经辨证。此本基本理论,可惜今之医藉多略而不谈,其习相沿既久,固非《选读》一家,然而道之不传,医何以继?

三、句逗献疑

柯本标点有需斟酌处。

1、辨太病治上。太之病,浮,痛而寒。 1

案:“强痛”之间应加一顿号,理由是头只有痛而无强,项则临床有痛而不强者,亦有强而不痛者,加一顿号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如汪苓友《伤寒论辩证广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即径称“太病即上文云浮痛强是也”,句逗不明易引起不同理解。本条为太阳病之纲,理解不确有碍理解其他太阳病症。

又本条及后附各条之文献摘要均未加任何形式的注,实不便于自学,其中学生需索解者甚多。

2、太病,,汗出,,缓者,名为中风。2

案:在现代汉语里,逗号连接的前后两句话之间不是简单并列,常有递进、因果等关系,考“中风”各证之间并无必然的逻辑联系,是简单的并列,故这里逗号应规范为顿号,即“发热、汗出、恶风”。

本条之上条释义第二款称“外感病初期,寒常与发同见,但寒起病即见,发往往出现较迟,卫为寒所郁闭,乃见发。故本条为太病的早期表现。”那么作为第二条的“发热”,即应是太阳病较后的表现。引此足证“发,汗出,,脉缓”并非先后递进关系,而对此柯本全然不提,会使缺少临床经验的学生忽视本病的发生时机。

3、太病欲解时,巳至未上。9

案:逗号可否放在“时”字之后?因直观看“欲解”并无修饰时间的必要,而时可以和“巳至未上”组成一句完整的句子。但这是古来沿用的做法,各位注家一般都如是,且两用亦皆可说通。“欲结时”是六经辩证中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各经皆然,如

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戍上。193

少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272

太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275

少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291

厥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328

以现代人阅读习惯看,标为“太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当更上口。

4、太病,背强几几,无汗,葛根主之。31

案:无汗与恶风间为并列关系,故应有一顿号断开。

5、太病,痛,发,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案:盖“痛至汗”之间系并列关系,当用顿号。

6、太中风,浮紧,热寒,身疼痛,不汗出而躁者,大青龙主之。若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38

(方略)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遂虚,,躁,不得眠也。39

太病,浮,汗,发,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仍在,此当其汗。服已微除,其人目暝,者必衄,衄乃解。46

案:大青龙汤证首句当作顿号,后凡同类不赘。“去上沫”多见,但其后标点不一,如(33)条葛根加半夏汤“去白沫”则加句号,虽句意可通,两说亦当择一。

又“遂虚”后若加冒号,则语义更显豁,总分亦趋清晰。

“汗,发,”其间当顿,非逗也;证之“释义”亦然,或更扩及“浮”等,惟余以为柯本可通即不另改。“发烦目暝”依此。

7、浮者,法当汗出而愈。49

浮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50

案:“法当汗出而愈。”应在“汗”后逗断,意始明;“法当身疼痛,”“当”字后应脱一“汗”字,”汗”后亦以逗断开,否则句意难明,有关考证详另文。

8、太病,汗后,大汗出,胃中干,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

案:“太病”后逗若去,文意尤晓畅。“少少”后应加逗号,“之”后去逗号,“胃气和”后应加逗号。盖“与”者,给也,“少少”即少给点,语义已完即当断;“之”使动用法,读作四声“yin”,使其喝也,“令胃气和”为使动谓语之补充说明,故“饮之令胃气和”间不当断;“则愈”乃前一举措之结果,其前当断。

9、淋家不可汗,汗必出血。84

家,虽身疼痛,不可汗,汗出。85

案:此处“淋家”与“疮家”后标点或有或无,柯本体例不一,何者为宜,似业界似无定论,且多为断,大有见词即断倾向。惟余以为标点古文当以文通字顺,妥达文意为佳,古文甚美,若见词即断,甚为凌乱,似不合其美学风格。故统一体例之余,望保障原意后略减标点,以全文意。

伤寒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伤寒论;同病异治;头痛

From the Treatment of “Headache” to Discuss the Theory of the“Same disease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 in Zhongjing's “Shang Han Lun”.DAI Hui-wen.(2007 Master at Zhen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310053,China)

【Abstract】The book of “Shang Han Za Bing Lun”is the first one to dissertate and apply the theory, medicine and prescription of the clinical work in our country. Also,it establish the foundation of the treatment up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for posterity.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prescriptions of “headache” in the “Shang Han Lun”. But the prescriptions disperse in everywhere of the book. After comparison and comprehensive collation,we analyze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of theory, medicine and prescription and generalize a conclusion the way of how did Zhong Jing used the“Same Disease Different Treatments”from the“headache”disease.

【Key words】Shan Han Lun; Same disease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 Headache

【中图分类号】R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10)-01-0032-03

1 “同病异治”及“头痛”的定义

“同病异治”又即所谓的辨病、辨证分型而论治。是指同一疾病,由于个体差异,或病理不同,或发展阶段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治法。这一辨证施治的概念最早出于《内经》,在《素问•病能论》说:“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曰:此同各异等者也。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说:“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者。”因此,可以说“同病异治”这一辩证思维是源于《内经》,而又发展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头痛”是指由于外感与内伤,致使脉络拘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它既是一种常见病证,也是多种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对于“头痛”这个名词在中医范畴中很早就有了认识,早在殷商甲骨文就有"疾首"的记载,而《内经》称“头痛”为“脑风”、“首风”,《素问•五脏生成》更提出了头痛的病机为“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到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杂病论》对“头痛”的辩证方药上更有全面的论述和认识,他认为“头痛”是六经皆有的一个症候,故又分为太阳头痛、阳明头痛、少阳头痛、厥阴头痛等等,并在六经不同篇章中详细地论述了对于治疗各种“头痛”不同的理、法、方、药;从中亦可体会到仲景临证时“同病异治”之法。

2 仲景运用“同病异治”的方法

2.1 同一病症,脉象不同,则治法各异 脉诊,在祖国医学中用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是四诊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凭脉而论、凭脉而治也是《伤寒论》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在《伤寒论》中,可以见到仲景常常以脉象来阐述病机、病因等等的不同,甚至更指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辩证方法,可见脉象在《伤寒论》中占有无可取代的位置。就以“头痛”为例,由于临证时的脉象各异,那治法方药也就理所当然的不一样了。如条文“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从其脉证,可知推断其病机为少阳胆热气郁证,浊气上逆于头而致头痛,故当从少阳论治,以清少阳胆热,通调气机为主。而条文“病发热头痛,脉反沉,......当救其里。四逆汤。”其脉证“反沉”提示“头痛”的病机已非太阳表证,而是表邪内传入里,转为少阴病。还有成无己注曰:“头痛发热表病也,脉反沉,里脉也......表病而得里脉......与四逆汤救其里。”由此可知,表病入里,已至少阴,心肾阳虚,一派阴霾之象弥漫内外,故头痛,需以四逆汤以回阳救逆。

2.2 同一病症,但其病位在不同的经脉,则治法相异 张仲景把“头痛”为太阳头痛、阳明头痛、少阳头痛、厥阴头痛等等,并在六经不同篇章中详细地论述了对于治疗不同“头痛”的辩证和治法。

条文“太阳病,脉浮,头项强同而无寒。”明确的点出“头痛”病在太阳经时的表现,对于邪犯太阳经的治法,则以温经发汗祛邪为主。

条文中说明了“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虽然并没有明言是阳明病的头痛,但从其方,从其症,皆可以测知。承气汤主阳明有形实热之邪结于胃肠,故其“头痛”的病机为邪热内阻阳明之腑,大便不通,浊气上犯清阳所致。由于经脉循行的关系,其疼痛部位以前额为主,并伴有里热炽盛,腑气不通的症状。以承气汤来通泻里热,通则不痛。

足少阳经,起于目锐眦,入耳中,走耳前,至目外眦后方,循行于人身之侧,所以少阳头痛的位置应在两颞侧头痛为主。邪阻少阳,枢机不利,随经上犯清窍,故见两侧头痛,并伴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脉弦等少阳经气不利之症。当少阳“头痛”时,其证治疗当以小柴胡汤来清少阳胆热,通调气机。

又如足厥阴经脉起于足,上行挟胃属肝络胆,贯膈布胁肋,循咽喉之后,上行颃颡连目系,上额与督脉交会于巅顶,所以头痛部位多在巅顶。条文“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病机为肝寒犯胃,阴寒循经上犯,故见头痛,并以颠顶头痛为甚,治当暖肝温胃降浊。

以上种种皆可看到仲景在治疗是并不是只看到“病”的症状,而是纵观全面的,先辨“病”在那一的经脉之中,则细察其经脉的不同的特性,再按其特性来投以不同的治疗,这样在施治的过程中,才能得到立杆见影只效。

2.3 同一病症,病因不同,则治法不同 病因,致病之因也。不论中外,也知道“治病必求于本”、“治病求因”这些说法。所以说不管疾病的症状是如何的相似,甚至是一模一样,但由于病因不同,那么自然而然的立方用药也就不同。在我们的祖国医学中,早在1800多年前,仲景便对此已有了深刻的认识。

条文“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和条文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前者,其病因是寒邪先犯太阳,化热内传入里,邪热内阻阳明之腑,大便不通,浊气上犯清阳而致”头痛“,《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此辩太阳阳明之法也,太阳主表,头痛为主,阳明主里,不大便为主。然阳明亦有头痛者,浊气上冲也。“此外,还伴有里热炽盛,腑气不通的症状。故其治疗当用承气汤来通里泻热,通则不痛。后者,主要为阳明中寒所致,《伤寒内科论•辩阳明病脉证并治》”寒邪阻遏阳气外达则手足厥冷;上犯清阳则头痛。诸证反映阳明受寒,阳气受抑而不伸展“阳明胃寒气逆,水寒之气上逆,上犯于头,清阳失宣而“头痛”。故其治法又为不同,应温之,宜散寒温经。

2.4 同一病症,病机不同,则治疗有别 在太阳病篇中对“头痛”这一证候的辨治就分别有,条文“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其“头痛”病机是太阳受邪卫强营弱,经气不利而郁滞不通,故当解肌散邪,调和营卫,投以桂枝汤。条文“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在这一条中虽同为太阳头痛,但为太阳经气受阻而又有水气内停之证治,病机主要在于水饮内停,水邪为患。法当通利,水饮一利,里气则和,经脉自通,诸证皆除。但因误汗误下后,以成津伤饮停之机,故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取健脾益阴利水之法。条文“太阳病,头痛发热......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其“头痛”的病机同是太阳受邪,但却是卫闭营郁所致的经气不利,治疗上则需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故需投以麻黄汤治之。条文“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仲景虽云为太阳中风,但从其症状可知是又兼夹水饮停聚胸胁,气机升降不利,在《伤寒论寻源•十枣汤》有说“头痛亦属饮邪上逆,主里而不主表,里未和则宜攻下。”故这里的“头痛”应是有于有形邪热结于胸胁、胃脘,气机逆乱,浊气上攻所致,治疗以十枣汤来攻逐水饮,饮邪的去,头痛自止。

又如《伤寒论》霍乱篇的条文“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霍乱必然突然剧烈吐利,又有兼有头痛发热等等,即霍乱兼有表证。纵然病因是一样的,但从其症候可知,若症见小便不利,渴欲饮水,则可知其病机是水邪内结;而“寒多不用饮水者”,则是由于中阳被伤,寒象明显而口不渴。因此,跟据其不同的病机,分别予以疏散外邪,化气行水的五苓散和温中止泻的理中丸不同的治疗方案。

从上述不同的例子中可体会,仲景在《伤寒论》对“头痛”这一病症的治疗,即使是同一病因所致,也有多种不同的施治方法和用药,究其原因,也就是因其病症的病机不同。虽同为太阳头痛,但病机既有卫强营弱,又有卫闭营郁、更有水饮内停,上犯清窍等等的不同;同为霍乱所致的"头痛",病机也有中焦虚寒和水邪内结之分。因此,相对地治疗的方法也就各异了。

3 结语

由上述可知,仲景对疾病的辩证施治并不抱陈守旧,而是灵活多样,独树一格的。他准确的利用中医同病异治的辩证思维模式,处处都贯穿着他"观其脉证,知反何逆,随证治之。“的辩证施治的原则。就正如徐灵胎所说:”天下有同此病,而治此则效。治彼不效,且不惟不效,反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夫七情六之感不殊,而感受之人各殊。或气体有强弱,性质有阴阳,生长有南北,性格有刚柔,筋骨有强脆,肢体有劳逸,年有老少;奉养有高梁藜藿之殊,心境有忧劳和乐之别,更加天时有寒暖之不同,受病有深浅之各异。一概施治,其病性虽中,而与人之气体通乎相反,则利害亦相的矣。"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虽没有明确的言明同病异治之理,但根据他在书中所载有治法方药,他每每都透出了在临证辨病过程中“同中求异”之法。他根据患者不同的脉证、证候表现,推断出疾病所在的经脉,再从其经论治,甚而虽病在同一经脉的论治,也可因病因、病机各有所偏重不一,而治法、处方、用药各有所不同。所以,从《伤寒论》对“头痛”的辨治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出仲景的同病异治、辩证求因的思维模式,也时时提醒着后世,不管是多么平常简单的疾病,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阶段都有其病变特性,故在临证施治的时候必须“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参 考 文 献

伤寒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麻黄;伤寒论;张仲景;剂量

中医是从动态的、整体的角度观察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人体产生生理病理的变化,并且采用灵活的辩证方法进行防治疾病。因此观察人体疾病的动态演变,变化药物的剂量及药物的配伍而施治,彰显中医的灵活性。

在《伤寒论》中用麻黄的方剂有13首,方名为:麻黄汤、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杏甘石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升麻汤。《伤寒论》中应用麻黄,对于病因、病位、病性不同,麻黄的剂量和配伍也各异。麻黄多者达六两,少者十六铢,根据汉代的度量衡和经方的药量换算,《伤寒杂病论》的药物剂量换算成当今一次治疗量为:汉1斤等于250g,1两等于15.625g,1铢等于0.65g[1]。本文根据仲景应用麻黄的剂量变化,试分析其应用规律。

1麻黄六两

大青龙汤: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此为伤寒表实兼内热烦躁的证治。本方证为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阳郁里热为基本病机。

2麻黄四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伤寒论》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此为邪热壅肺作喘的证治。本方主治证是由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壅遏于肺所致。

3麻黄三两

3.1葛根汤:发汗解表,升津舒经 《伤寒论》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此为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的证治。风寒束表,卫闭营郁,证见发热恶寒、无汗脉紧;邪袭太阳经脉,经输不利,今项背强几几,表明邪郁较重,因此应用麻黄,在于发汗解表,调和营卫,以治其本,葛根辛散祛邪,升津舒经,是欲发其汗,而必顾护阴津。

3.2葛根加半夏汤:发汗解表,降逆止呕 《伤寒论》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此条乃太阳伤寒兼阳明呕逆证治。风寒束表,内迫阳明,导致胃气上逆。应用麻黄辛温发汗,解除寒闭,加半夏和胃降逆止呕。

3.3麻黄汤:辛温发汗,散寒解表 《伤寒论》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37条:"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4麻黄二两

4.1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解表散邪,清热除烦以退黄 《伤寒论》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此为阳黄兼表证。证见发热恶寒,无汗身痒,周身黄染如橘色,脉浮滑。方中麻黄、杏仁、生姜辛散表邪,宣发郁热;连轺、生梓白皮、赤小豆清泄湿热;大枣、甘草调和脾胃。

4.2麻黄细辛附子汤:温经解表 《伤寒论》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此为少阴病兼有表证初期。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细辛通彻表里,助麻黄发汗解表,协附子内散阴寒。故适用于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证。阳虚之体,应不发热,今反发热,并见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是外受风寒,邪正相争所致;表证脉当浮,今脉反沉微,兼见神疲欲寐,是知阳气已虚。三药并用,补散兼施,使外感风寒之邪得以表散,在里之阳气得以维护,则阳虚外感可愈[2]。

4.3麻黄附子甘草汤:温阳微汗解表 《伤寒论》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此为少阴病兼有表轻证。麻黄附子汤中以附子固护表里之阳,且助麻黄、甘草通阳散邪。俾邪出而真阳不出,即开鬼门之变法也。麻黄、附子一散一补,固本通阳,则病去而不伤阳气。此少阴脉而表反热,便于表剂中加附子以预固其阳,是表热阳衰也。夫发热无汗太阳之表,脉沉但欲寐少阴之里,设用麻黄开腠理,细辛散浮热,而无附子以固元阳,则太阳之微阳外亡。惟附子与麻黄并用,则寒邪散而阳不亡,此里病及表,脉沉而当发汗者,与病在表脉浮而发汗者迳庭也。若表微热则受寒亦轻,故以甘草易细辛,而微发其汗,甘以缓之与辛以散之者,又少间矣。

5麻黄一两

桂枝麻黄各半汤:辛温轻剂,小发其汗。

《伤寒论》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方以小剂量麻黄汤辛温开泄,小剂量桂枝汤调和营卫,为辛温发汗的轻剂。

6麻黄十八铢

桂枝二越婢一汤:微发其汗,兼清里热。

《伤寒论》28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此条论述的是表郁生热轻证。此汤亦即桂枝麻黄各半汤中减杏仁加石膏也,杏仁能发汗,去之;石膏能去虚热,故加之。本无热证而加石膏者,以其人无阳,津液不足,不胜桂枝之任,故加甘寒于内,少变辛温之性,且滋津液之用。而其方制之小,示微发于不发之中。

7麻黄十六铢

桂枝二麻黄一汤:辛温轻剂,微发其汗。

《伤寒论》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此条文为太阳病服桂枝汤的两种转归及证治。本方主治太阳病,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形似疟,1d再发者。其寒热发作次数少于桂麻各半汤,是邪正相争更趋缓和,正虚邪微程度更明显,治以辛温解表,微发其汗[3]。

《伤寒论》中麻黄的剂量分别为六两、四两、三两、二两半、二两、一两、十八铢、十六铢,八种剂量,麻黄的用量也不同,其作用及作用强度不同,如峻汗、发汗解表、发越郁阳、微发其汗、小发其汗等。

《伤寒论》中麻黄的剂量分别为六两、四两、三两、二两半、二两、一两、十八铢、十六铢,八种剂量,麻黄的用量也不同,其作用及作用强度不同,如峻汗、发汗解表、发越郁阳、微发其汗、小发其汗等。然辨证不同,其配伍亦各异,将理、法、方、药加以融会。在学习过程中,应综合辨证、用量、配伍、选药,不可偏颇。因此观察人体疾病的动态演变,变化药物的剂量及药物的配伍而施治,彰显中医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郝万山.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3(3):48.

伤寒论范文第8篇

“一方二法”四字在《伤寒论》全篇中仅出现一处条文,这就是174条桂枝附子汤证、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证。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原文方后注“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但“一方二法”的内涵在《伤寒论》里还见于其他诸多条文之中,这种灵活的辨证用方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归纳《伤寒论》中“一方二法”具体的方法,有的是采用不同的剂型或剂量;有的是每剂剂量虽然相同,但每次服用的量不同;有的是在原方基础上进行方义变化不大的简单加减。现探讨如下。

1 方剂组成相同但剂型不同

如《伤寒论》第386条理中丸证:“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理中丸方: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煎服法: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具体来说,理中丸分两种服法:服丸法:①将上述4味药捣碎,过筛,以蜜和丸如鸡蛋黄大小。②服时用热水与研碎之药丸 1丸和匀,温服。③白天服3次,晚间服2次,每日共服5次。④服药后腹中由冷而转热者,说明有效,可续服;若腹中未热,说明效不明显或无效,多为病重药轻之故,当增加丸药的服用量,由1丸增加到3~4丸。服汤法:①将上述4味药浓煎1次,分3次温服。②服药后约一顿饭的时间,可喝些热粥,并温覆取暖,以助药力。

理中丸为治疗太阴病虚寒下利的主方,因具有温运中焦的功效,故取名“理中”。理中丸此用法即为一方二法,既可制成丸剂,亦可煎汤服用。一般规律是病情缓而需久服者用丸剂,病势急而服丸剂则起效太慢,故可用汤剂。

2 方剂组成相同但剂型和剂量均不同

如《伤寒论》第124条和第126条抵当汤与抵当丸证: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抵当汤方:水蛭(熬)、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 桃仁(去皮尖)二十个,大黄(酒洗)三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抵当丸方:水蛭(熬)、虻虫(去翅足,熬)各二十个,桃仁(去皮尖)二十五个,大黄三两。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两方皆由水蛭、虻虫、桃仁、大黄组成。抵当汤,煎汤服用,为攻逐瘀血之峻剂;抵当丸,改汤为丸,峻药缓攻。抵当丸之缓(与抵当汤相对而言),不单改汤为“煮丸”(“煮丸”一般只是将药物捣碎,不加赋形剂,用时加水适量煎煮,煮成去滓或汤滓一起服下,其性能特点不同于丸剂而近于汤剂),还有在药量上的减少。此是“一方二法”也。

3 方剂组成及剂量相同但每次服用的量不同

如《伤寒论》第213条小承气汤证:“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用法:大黄、厚朴、枳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而第214条:“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

两条均为阳明多汗伤津致胃燥内实之阳明腑实轻证而设。但前者每次只服六合,而后者每次服用量为一升。数量上的差别是因为后者毕竟里实已成,只不过未至燥坚程度,故用小承气加量以泄热通便,理气消滞。此又“一方二法”之例也。

从《伤寒论》第174条的方后注来看,桂枝附子汤与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一方二法”的主治病证二便的变化是缘于表邪之有无。另外,第158条甘草泻心汤证:“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中的甘草泻心汤中没有人参,可是在《金匮要略》的甘草泻心汤里是有人参的。对此也有个别注家认为这也是张仲景的一方二法。指出都为甘草泻心汤,如果客热上扰明显的就不要用人参了,如果客热上扰不太明显的就要用人参补气。当然,这个说法后世许多伤寒大家均不认同,我们现在在临床上用甘草泻心汤时也照样用人参,在此也权当存疑之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