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夜上受降城闻笛

夜上受降城闻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夜上受降城闻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夜上受降城闻笛范文第1篇

1. 概括这类诗歌常见的思想内容;

2. 归纳此类诗歌经常出现的意象;

3. 了解此类诗歌常见的考点。

教学过程:

一、概念阐释:以描写边塞的军旅征战为题材的诗歌。代表诗人有王昌龄、高适、李颀、岑参等。

二、分析概括此类诗歌的思想内容

1. 塑造边塞健儿的英雄形象,歌颂从军报国和建功立业。如①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②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③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 抒写边疆将士对家乡的思念。如①王昌龄的《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无那:无奈,只无法消除思亲之愁]②李益的《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受降城、回乐烽均为地名]

3. 表达作者对战争深层思索,或写战争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破坏,或写对和平的向往,或写对军中某些现象(譬如苦乐不均、将帅无能)的不满。如①常建的《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②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③柳中庸的《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百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金河、青冢、黑山均是地名]④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以上只是大致的归纳,还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时诗中呈现出的情感也是很复杂的。如王翰的《凉州词》中既充满慷慨之气,又夹杂着一种悲凉。又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其中既有对家乡深沉的思念,又隐含着将士戍边报国的责任,二者交织,慷慨悲凉。

三、归纳此类诗歌经常出现的意象

标示边疆、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关山、青海、玉门关、楼兰、边、燕然、沙场、大漠;

边塞特有的事物:烽火、城楼、(细柳)营、琵琶、戍鼓、横笛、羌笛、芦管、芦笛;

与战争有关的武器:角弓、鞍、马、刀、号角;

与战争有关的人称称谓及历史名人:将军、都护、兵、军、征人、李广(龙城飞将);

表达征人思乡常用的意象:月、羌笛、芦管、雁;

与战争有关的关键词:征、战。

四、与此类诗歌相关的考点阐释

1. 形象

1)鉴赏诗中出现的景物(即画面)的整体特征

例如读王昌龄《从军行》,诗的第一、二句描摹了一幅?摇 ?摇?摇?摇?摇?摇?摇的画面。(开阔、悲壮、迷蒙、暗淡)

2)鉴赏诗中出现的人物形象

例如,读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试鉴赏诗中出现的人物形象。

参考模式:诗中塑造了(什么样)的(谁)的形象。“什么样的”应指出人物在什么环境下干什么、想什么所表现的精神品质,“谁”应指出是哪一类人的形象(例如农民、工人、思妇、征人等),并应关注本诗诗眼(即最后两句)。参考答案:本诗塑造了在恶劣的环境中不畏艰苦、英勇奋战,

立业的边疆将士的形象。(注:必须有对诗眼的阐释)

3)鉴赏诗歌表现的情感内容

例如读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戍边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

2. 语言

1)鉴赏诗歌整体语言风格

例如读陈羽《从军行》: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这首绝句写风雪行军,十分壮美。试从语言角度,分析一下“壮美”的特点。

参考答案:首句用了一个“裂”字,次句用了一个“折”字,点染了严酷悲壮的背景:天山脚下寒风尽吹,湖边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吹断。尾句用了“直上”一词,展现出一幅壮美行军画面: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这“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勃。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2)考查炼字技巧

例如读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受降城为地名、回乐烽为烽火台名]分析第四句中“尽”字的妙处所在。回答此类题一定要有固定的思路。即释句、释词,析妙处,连主旨。

参考答案:不知哪里传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于是征人一整夜都朝故乡的方向遥望。“尽”字既写出了征人望乡时间之长,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在望乡,点出望乡人之多。一个“尽”字,把征人思乡的主旨表现得淋漓尽致。

3. 表达技巧

1)考查诗中景与情的关系

例如读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分析前两句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开头写登城所见的月下景色。远观,回乐烽下,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像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近观,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光,如秋霜那样望而生寒。这些正是触发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从另一角度说,如雪之沙,如霜之月光,既形象写出了景物的特征,又切合了征人思乡凄凉、哀怨的心境,景与情紧密交融在一起。

2)考查塑造人物所运用技巧(从描写角度可分正面描写、侧面烘托;从描写内容可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从用笔墨多少可分白描、工笔等)

例如读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设题:请结合诗句对如何刻画将军这一形象略作分析。这首诗通过写将军夜猎这一典型情节,成功地刻画了警觉、镇定、勇武的将军的形象。这首诗首句写将军夜猎场所是幽暗的山林,杂生茂密之草。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这里运用了环境烘托。一“惊”字,渲染了一片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暗示将军是何等警惕。第二句写将军动作:弯弓猛射。“夜引弓”的“引”,让人想象、体味将军临险是何等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后两句写天亮一看,箭竟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结尾箭入石中,或许带有一点夸张色彩,却侧面展现了将军的神勇。

3)考查诗中运用的抒情技巧(一定要分清问得是作者的抒情方式还是诗中人物的抒情方式)

例如读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辨析诗中最后两句的抒情手法。参考答案:直抒胸臆。

五、典型例题

例1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前两句通过对严寒景物的描写,反映了?摇?摇?摇?摇?摇,

采用了?摇?摇 ?摇?摇?摇描写的方法。

(2)五、 六句选取了一天的生活进行具体描写,表现了?摇 ?摇?摇?摇?摇?摇?摇,采用的是?摇?摇?摇 ?摇?摇描写的方法。

(3) 七、八句采用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将士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这三问中“反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是针对内容的考查,应联系诗歌主旨(即塑造英勇的将士形象)回答。关于“描法”的考查和对“抒情方式”的考查属于对表达技巧的考查。问得比较明确,只要有相关的知识积累即可。

学生组织答案。

例2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看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看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你认为香菱说得对不对?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分析:本题是针对炼字技巧进行的考查。回答的要点应包含:①对全句意思的把握(即句子翻译),②这个字突出了景什么样的特征,③对画面整体特征的阐述,④景与作者情感是如何交融的。[一般的炼字技巧的题都可参考这个思路]学生组织答案。

夜上受降城闻笛范文第2篇

一字传情

即用凝练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思。如“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尽:都。着一“尽”字,写出了征人思乡的普遍,伫立盼望的时间之长。

化静为动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这个“绿”字写出了春风的气势、力量和作用,境界开阔,色彩鲜明,给人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之美感。

以动写静

如“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将“月”也写得动起来了。着一“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但着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弄”字意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地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破”“弄”两词,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

以实显虚

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春意”是只可感知,不可听闻的。春天来了,红色的杏花挤满枝头,诗人就在这幅春景图上着一“闹”字,用拟人手法,把它写活了。这一“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不仅描绘了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神情。

以乐衬哀

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鸟语花香,本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使诗人见了反而泪落心惊。这样以乐景衬哀情,就使哀情更哀了。

一语显旨

夜上受降城闻笛范文第3篇

语文新课程标准非常注重语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新课标从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教育。新课标的实施,离不开教材,离开教材谈新课标,就等于纸上谈兵。下面我通过解读语文教材来谈谈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及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现在的九年级学习的是第一版。从他们2016年9月上七年级时实行的,发行时间2016年6月。一直到他们上九年级,现在九年级上册是2018年6月第一版,下册没有发行时间。整体看,现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紧跟时代的步伐,体现出一个“新”字。

首先是基础知识点新。

新版初中语文教材,基础知识点新。以前一些简单的知识点,现在更加细致化系统化。从七年级的词性、修辞手法等到九年级的复句,由浅入深的渗透给学生。

都说汉语是最美的语言,从最初的象形文字到现在的形声字,人们赋予汉字以神韵。正是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学生解读文章,把握主题思想,有利于学生解读社会。

二,引入的文章新。

新版的教材,在保留了一些经典的篇幅外,又新增了许多作品。这些作品更具有文学性和思想性。

比如《植树的牧羊人》、《老王》、《精神的三间小屋》、《孤独之旅》、《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及一些戏曲等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

这些作品有理想的追求,有人性的光辉,有精神的追求,也有思想的成熟,还有对祖国的深深的爱恋。这些作品,深深感染着学生,学生的思想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得到洗礼,使其不停的蜕变,逐渐走出幼稚,走向成熟。

三,又新增了许多古诗词。

古诗词是经典。不仅在于它的文学性,更在于文笔中的思想性。而新增的作品也恰好体现了这一点。新版教材在保留了一些名人名作外,又增加了些优秀的作品。比如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简简单单的20个字,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乱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也描写了征人的思乡情绪吗?绵绵不绝的乡愁,伴随着芦管的幽怨,在这月夜,浸染着每一个征人的灵魂。还有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苏轼的《定**》等等作品,新版教材还增加了中国民主革命烈士秋瑾的作品《满江红》,更具有教育意义。一句“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将“鉴湖女侠”的巾帼不让须眉的爱国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

四,新增了文学名著。

新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又增添了许多国内外名著。这些名著对学生的影响特别大。比如《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等作品。让学生了解了当时欧洲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俄国社会的黑暗。中国的古典名著,如《智取生辰纲》、《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等也进入了课堂。这些优秀的作品极具文学性和思想性。虽然它们有时代的烙印,但文笔精彩,故事内容吸引人,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视。这些作品的引入,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阅读和积累。

五,名著导读板块引入的作品新。

从《朝花夕拾》到《简爱》,大多作品都焕然一新。这些作品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一些名著也纷纷走进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这是这一板块的最大的作用。

六,最后我谈的是综合性学习这一板块。

新版的综合性板块更新,更贴近生活。由教材引出话题,由话题引入生活,使语文与生活紧紧的想通,而不是脱离生活。从七年级的“有朋自远方来”到九年级的“岁月如歌”,让学生逐步认知社会,使学生树立正确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新版教材还是带来巨大的挑战。也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

首先是文章的时代性和学生所处的时代形成了代沟,学生接受起来困难。

像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孔乙己”“范进”奥楚蔑洛夫等形象,学生接受起来就难。他们看到的是人物的悲喜,却看不到他们身后的社会黑暗。

其次,名著导读模块好,但后续不足。很多名著进入了学生的视线,但走下课堂后,学生就不在关注了。这也源于家庭条件和环境的限制。这也是导致学生阅读量不够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就是综合性学习板块。

夜上受降城闻笛范文第4篇

关键词:《唐诗绝句演歌》 双向 回流 民族化

翻开任何一本论及中国和越南关系史的著作,我们都会惊讶地发现,其实中越之间有着绵长悠久的交流历史和传统。唐朝盛世--不仅是中国各方面繁荣的见证,也是中越文学交流史上辉煌的有力见证,而作为盛唐标志的唐诗,则更无可取代地成为了中越交流的主要内容。可以说,越南人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唐诗的学习、翻译和介绍,但《唐诗绝句演歌》一书的出版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为展开后文论述的方便,下面先对《唐诗绝句演歌》作一介绍。

《唐诗绝句演歌》是一百多年前由越南无名氏从唐诗中选取56首而成的,原文为汉喃文对照,诗歌体式为六八体,巴黎法国图书馆有抄本,此抄本有26页,所选诗皆为七言唐诗,书中题有"后学东山居士校"字样。所选的56首诗为:《蜀中九日》(王勃)、《铜雀台》(刘廷琦)、《送梁六》(张说)、《凉州词》(王翰)、《清平调三首》(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早发白帝城》(李白)、《苏台览古》(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白)、《殿前曲(春宫曲)》(王昌龄)、《西宫春怨》(王昌龄)、《西宫秋怨》(王昌龄)、《长信春词》(王昌龄)、《闺怨》(王昌龄)、《从军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庐溪别人》(王昌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春思》(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贾至)、《苜蓿峰寄家人》(岑参)、《逢人京使》(岑参)、《山房春事》(岑参)、《赠花卿》(杜甫)、《绝句》(杜甫)、《送宇文六》(常建)、《别董大》(高适)、《凉州词》(王之涣)、《桃花溪》(张旭)、《寒食》(韩枭)、《枫桥夜泊》(张继)、《江村即事》(司空曙)、《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宫怨》(张益)、《石头城》(刘禹锡)、《乌衣巷》(刘禹锡)、《十五夜望月》(王建)、《汉苑行》(张仲素)、《登楼》(羊士谔)、《闻白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稹)、《雨淋铃》(张祜)、《渡桑乾》(贾岛)、《夜雨寄托》(李商隐)、《泊秦淮》(杜牧)、《杨柳枝》(温庭筠)、《江楼书怀》(赵瑕)、《客有卜居不遂薄游天陇因题》(许浑)、《宫怨》(司马礼)、《华清官》(崔鲁)、《边词》(张敬忠)、《西施石》(楼颖)、《淮上别友人》(郑谷)、《无题》(崔护)。

看完《唐诗绝句演歌》的内容,我们不免会产生一系列疑问:为什么其只选这56首而不是更多?为什么只选取了七言绝句?为什么将之译为六八体?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并结合《唐诗绝句演歌》内容的特点及越南诗歌发展的特点,来对中越文学交流加以简要地探讨。

首先,中越文学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自秦汉至隋唐,越南一直处在中国封建统治之下,是古代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原的文人也多到越南旅居并进行文学交流活动,唐诗对其影响之大可想而知。尽管968年越南独立前,这种一国境内的文学之间的往来或许还谈不上"交流"二字,但毋庸置疑,那一段历史为之后的中越文学交流开启了一个良好的传统,这一点至少可以解释越南无名氏为何选取唐诗的疑问。

其次,越南人对中国文学的态度是有选择的吸收。《全唐诗》录有唐诗四万多首,而越南无名氏仅选取其中56首,且尽心选取了七言绝句,从中我们便可对这种选择性吸收略见一斑。而更有意思的是那些我们中国人从小就背、耳熟能详的诗句却被抛弃,反而选取了一些即使是了解中国文学史的人也不一定会熟知的诗句,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警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几乎人人都知道,但《唐诗绝句演歌》却选取了其《蜀中九日》,诸如此种情况还有很多,如选李白的《苏台览古》、王昌龄的《西宫春愁》等,更有一些诗人及作品是我们在文学史当中所根本没见过的,如羊士谔的《登楼》、楼颖《西施石》。

第三,强烈的民族化倾向。一方面,开头已提到说《唐诗绝句演歌》原文是汉喃对照的。首先我们来略为了解一下越南喃字。喃字是一种模范汉字会意、假借、形声等造字方法,用汉字字形来拼写越语语音的文字,也称作"字喃"。由此可见,喃字也属于汉字体系,汉字与越南俗语乡语相结合的产物;另一方面,《唐诗绝句演歌》中已把七言绝句的唐诗译成了六八体式,六八体是一种富有越南民族特色的韵文题材,讲究格律和平仄变换,以六言八、言相间为主要句式,有"六八六八"和"七七六八"两种,无论哪种句式,都只有28个字,这与唐诗七绝的字数是一致的。

第四,文学交流总是双向的,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通常意义上的双向是指一国文学流传至他国,同时,他国文学也流传至本国。从传播过程上看,《唐诗绝句演歌》仍符合这一路线。《唐诗绝句演歌》原文为汉喃对照,新出版的则是中文、喃字、现行越语三种语言的对照,而且每首诗都增加了注释,由此我们便可对中越语言文化的交流有所了解。

第五,翻译者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越南无名氏选译唐诗与中国学者注译《唐诗绝句演歌》的目的不同。《唐诗绝句演歌》是由北京大学颜保教授在巴黎法国图书馆发现的,他精通越南文和喃字,这使得他能比别人更好地翻译此书,并且还为每首诗作了注释。译者及其自身的素质在文学翻译交流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

第六,中越两国的交流集中在文化方面,文学交流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这对推动两国的政治、经济及其他方面的交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意义重大。今年正值中越建交62周年,中越两国不仅在政治上取得了一番成就,在工农业方面都有广泛的技术合作;文化方面,两国也进行了一系列广泛的的交流,举行了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这些都是现实的很好的例证。

参考文献:

李未醉:《简论近代中越文学交流》,贵州社会科学

夜上受降城闻笛范文第5篇

一、准确把握思想美

诗词总是用最精练、最概括的语言来抒写最强烈的感情,作品的思想美总是离不开情感的,“志”与“情”是相通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词的思想,是作者在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景象的感受和体验中提炼出来的。

1.爱国忧民

如杜甫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2.爱情忠贞

如白居易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元稹的“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遣悲怀》),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

3.思乡怀友

如李益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4.咏物明志如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咏石灰》),王冕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5.怀古惜今如李煜的“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浪淘沙》),刘禹锡的“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石头城》,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

诗言志,优秀的诗篇都凝聚着诗人美好的希望、热烈的追求、健康的情趣和远大的理想,这些元素构成一种思想美。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思想美才能把握诗的主旨,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的诗文之所以能千古传诵,便是因为其洋溢着诗人至死不渝的满腔爱国热情。杜甫在“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中希望有“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千百年来,其博襟和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一直打动着无数读者的心灵。又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迸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千古绝唱,应引导学生学白不趋炎附势,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二、深入品味意境美

情景美并不等于意境美,但意境美却离不开情与景。如果没有情与景的“亲密接触”,也就不能升华成意境。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诸如“平林漠漠”、“落木萧萧”、“杨柳依依”,其中的“平林”、“落木”、“杨柳”它们本身是纯客观的自然,若写进了文学作品中,它们就是人化了的自然,已经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体验。大江东去、金戈铁马的豪放,青海长云、白雪黑山的苍凉,空山新雨、绿树桑麻的清新,梧桐细雨、满地黄花的凄惨,这些情与景的统一,就是意境。无论是“山山黄叶飞”,还是“萧萧枫树林”,它们是读者想象的世界,又是独立存在的艺术空间。

我国古诗词的创作非常注重表现意境。因为意境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红杏枝头春意闹”描绘的是春天的优美景象,“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的是边塞的壮丽景象。这些景物都是经过情感过滤的景物,是情中景,它以一种洗练、含蓄的形式,给人以强烈的感情上的影响,即“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我们在欣赏古诗词时应力求进入意境。怎样才能进入意境呢?这就需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诗人借助语言把自己的生活体验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读者就要运用想象把用语言所描绘的一切还原为生活中的画面,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生活体验。不仅如此,还要根据作品中所表现的部分去想象、意会那些没有表现的景和情。因为诗词的想象和意境,不只包括直接描绘出的有限的景与情,更应包含那无限深远、无限广阔的意蕴和情趣,达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在想象和联想中,还应注重诗词与学过的其他诗词文章的联系、比较。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一切的。”在古诗词学习中,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品评鉴赏,读出作品的精微奥妙,品出作品的意境美。

三、用心体会空白美

空白本是绘画的一个术语,以“空”寓“象”。文学艺术中的空白,是指字面上没有写出或没有明示的,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去填充、想象、思索才能体味到的思想及情感。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写琵琶女演奏到,收拨一划,戛然而止。然后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烘托,突出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给读者留下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再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诗精简为二十字,寓问于答,在平淡中见深沉。山高林密,云雾缭绕,不知隐者在何处,既与隐者的身份和形象相符,也用空白突出作者寻而不遇,惘然若失、无可奈何的心情。

类似的空白还有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柳宗元的“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等等,字面上虽然不露一点痕迹,但诗人的感情溢于言外。唐人司空图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意思是说,语句虽没有涉及自己的患难和痛苦,但忧伤的感情,仍能使人忍受不了。诗词中这些空白的地方,需要调动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去填补、去体会。

四、欣赏精彩绘画美

“诗中有画”是古人评诗、论诗的一个标准。画是艺术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诗词中反映的画更典型、更集中,诸如红叶青山、江枫渔火、秋水长天、缺月疏桐等。诗词中的画往往由表示色彩的词语和富于感彩的事物构成。王维的《山居秋暝》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不必说了,古诗词中可以入画的比比皆是。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秦观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调动所有感觉器官的审美积极性,可以强化视觉形象,获得全面的、立体的、复合的美感,尤其是绘画美。

此外,诗词运用数词和色彩也能产生神奇的绘画美。如“一枝红杏出墙来”、“竹外桃花三两枝”、“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等等。

五、诵读感受音韵美

鉴赏诗词一定不能忽视诵读。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诵读诗词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多诵读才能感受到古诗词的音韵美。

1.押韵

同韵部的字在同一位置上重复,构成声音和谐之美,音韵和谐,方便记忆。如崔颢《黄鹤楼》的“楼”、“悠”、“洲”、“愁”。

2.平仄相间

平仄相间使诗词读起来声调高低间隔错落,使句子声调丰富多彩,悦耳动听。

3.节奏相同

像五言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七言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4.善用叠字

《迢迢牵牛星》、寒山的《杳杳寒山道》和李清照的《声声慢》就是典型的例子。叠字能使诗词获得整齐的形式美,又能使抒情更自然,写景更传神,诵读时富有音乐美。

在诵读中,诗味得以尽情品味,随着抑扬的声调,读者会达到心游万仞,思接千载的境地,领略诗中丰富的思想内容,感受诗人炽热的或深沉的真挚情感。如读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个叠词之后,会感受到晚来风急时,真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读“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其中的“嘈嘈”、“切切”形象地说明两种旋律交错出现,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也使诗歌的语言增加音乐感。因此,要读出感情,设身处地地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诗词中的美——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