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吕氏春秋下贤

吕氏春秋下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吕氏春秋下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吕氏春秋下贤范文第1篇

内容提要: 作为中国传统法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道法思想的诸多理论命题深刻地揭示出传统法律思想的特质,也能展示从先秦思想争鸣到汉初儒术独尊之间历史传承脉络。秦汉杂家在思想融合中所表现出的宽广视野、宽容态度,以及根据自身对时代主题的把握进行理论构建的自觉,在当前仍有其价值和意义。

战国以后,政治统一成为时代主题能否促成富强和统一,成为决定各家学派思想能否为采纳的标准。在此背景下,各家学派也相应地做出调整,重“道”的同时,开始关注“术”的问题,以此来回应现实。冯友兰先生认为,在战国末期到秦汉之际,中国思想界有一种“道术统一”的学说,在思想家和政治家之间流行着。有这种运动,有这种学说,思想界即生出一种新的派别,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谓的杂家。冯先生认为“道术统一”的思想运动兴起的原由主要在于:第一,统治者对思想统一的需要,这缘于在决定政策时对一贯的理论根据的要求,同时,政策施行时需要减少庞杂不一致的批评。第二,各家学说主张虽殊,但都认同真理,并且认为真理原本只有一个,这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各家进行对话的距离。第三,从思想史发展本身来看,经过“百家争鸣”的时代,随后应当有一个综合整理的时期。[1]

一、《吕氏春秋》道法思想之解读

(一)道:宇宙本体与终极规律的统一

“道”是《吕氏春秋》的核心概念和逻辑起点。吕书认为,“道”对“法”发挥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法”则需时时处处体现“道”的精神和要求。《仲夏纪·大乐》中对“道”的本体地位作了明确的阐述:“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日月星辰,或疾或徐,日月不同,以尽其行。四时代兴,或暑或寒,或短或长,或柔或刚。万物所出,造於太一,化於阴阳。”人作为万物之一,同样产生于阴阳相互作用,本于太一(道)。所谓“凡人、物者,阴阳之化也”。[2]对于人类社会任何问题的思索便也被限定在这样一个体系化的框架之内了,天人一体的文化特征大概也肇端于此。道除了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外,还代表着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宇宙间万物运行的规律。所谓“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3]天道、地理和人伦都是从规律层次上讲的,无变、无绝和无乱则强调了规律的不可违抗性。

(二)“法天地”:法与道的统一

“法天地”亦是《吕氏春秋》道法思想的集中宣示。

首先,“法天地”体现了法律要反映“道”的要求,接受“道”的指引,从而实现道法和谐统一的要求。在《》、《圜道》等篇中集中论述了这一思想,如“古人得道者,生以寿长,声色滋味,能久乐之,奚故?论早定也。论早定则知早啬,知早啬则精不竭。秋早寒则冬必暖矣,春多雨则夏必旱矣。天地不能两,而况於人类乎?人之与天地也同。万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也。故古之治身与天下者,必法天地也。”[4]“天地不能两”旨在阐明道的根本决定性,天地必一于道,而人作为天地系统内的一分子,自然应当“与天地也同”。

根据季节时令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法令措施,也是“法天地”的重要体现,《十二纪》中有许多典型记载。古代先民总结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并将视为天道的表现,强调人类社会的活动应当去顺应这一规律的要求。法律方面,在万物复苏萌生的春季,君主要“德和令”、“行庆施惠”,而且要主动抑制刑罚的适用,做到“省囹圄”、“止狱讼”;而在秋冬季节,万物萧瑟,惩罚犯罪、施用刑罚就认为是符合“天道”的。这种观念后来在传统法律中亦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其次,“公”乃“道”的体现,法当贵公。中国传统法律具有强烈的伦理道德色彩,已是学界通识。这种传统重视对法本身进行道德性的审视,与西方自然法思想有相通之处。《吕氏春秋》中“法贵公”的思想便体现了这一点。“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於公。尝试观於上志,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於公。故《鸿范》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或作好,遵王之道;无或作恶,遵王之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此三皇五帝之德也。”[5]在此,“公”成为治理天下的首要标准:第一,天道为公,对万物一视同仁,不私一物;第二,以三皇五帝为代表的先圣贤王秉承天道,在上古时代实现了公平的社会治理;第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既然非一家一姓之私产,便不存在差别对待的理由。正如徐复观先生所评价的:“吕氏门客,把儒、墨、道三家所蕴含的天下为公的思想,作了强烈的表现。”[6]

第三,道恒为一,法亦贵一。在战国末期、秦国即将完成大一统前夕,“一”的含义更扩展为能够服务于君主专制的“同一、统一”,这在《吕氏春秋》中得到了明确的表达:“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执一,所以抟之也。一则治,两则乱。”[7]“故一也者制令,两也者从听。先圣择两法一,是以知万物之情。故能以一听政者,乐君臣,和远近,说黔首,合宗亲。能以一治其身者,免於灾,终其寿,全其天。能以一治其国者,奸邪去,贤者至,成大化。能以一治天下者,寒暑适,风雨时,为圣人。”[8]正是基于此,作为国家治理重要手段的“法令”,其坚持“一”的标准,便符合道对于法的统领要求。

二、《淮南子》道法思想之解读

(一)道:治术层面的深化

《淮南子》中的“道”仍然是宇宙万物生发的本源,既是终极的本体论概念,又具有实在的物质内涵。在《原道训》、《俶真训》、《天文训》等篇目都有系统的阐述。譬如:“道始生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9]这里,“道虚廓宇宙气万物”的宇宙生成图谱与《老子》、《吕氏春秋》中的描述如出一辙。然而,《淮南子》所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人事,其著述的目的就在于“纲纪道德,经纬人事”,对哲学命题的探讨只是一个必要的铺垫,“道”的重心仍将落在社会治理方面,体现为治术层面的深化。

首先,“道”是先贤圣王开创伟业的根本途径,是社会治理的根本。在道与数(术)之间,贤王都是奉道而行,乱主则往往依任小数(术)。

其次,《淮南子》中“‘道’的功能有一个由隐至显、由古而今、有‘形而上’到‘形而下’的展现与落实的过程。”[10]当“道”与具体的“人”、“事”相结合的时候,“道”的功能就得到了发挥。也就是说,真正体察“道”的人就会顺应自然,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收到“逸而不穷”的效果,正如《俶真训》所强调的“唯体道能不败”。

最后,《淮南子》强调“治在道,不在圣”。正是因为遵循“道”才得以成圣,道是根本。《淮南子》所认为的“圣”就在与得“道”,如儒家的圣相比,伦理色彩淡了,却增添了智慧的要求。

(二)“明于天道,察于地理,通于人情”的法律观

首先,道乃法之根本,道基于本体地位具有对法的统摄地位。《淮南子》认为,只有圣贤方能把握“道”的真谛,因而其治世的视野是极其宏大的。相比之下,究于法术之类的末节是不足为论的。《精神训》指出圣人当“法天顺情,不拘于俗,不诱于人,以天为父,以地为母,阴阳为纲,四时为纪”,这正是道的要求。

其次,法与天地自然相适。无论是“天”、还是“道”,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在最高层次上有一个本体,而且,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都受到一个最终规律的制约,此终极规律与最高的本体恰是合一的。这种观念对法律思想的影响便是,法要顺应天地自然所固有的规律,否则,人类社会将会遭到自然的惩罚。

《天文训》阐述了许多人类活动与自然相关联的观点,对法律思想也有重要的影响。譬如,君主对国家的治理状况,都能在自然界有所反映,形成了一种来自自然的约束力量,所以要“受制于天”。刑杀不当或苛政肆虐都容易引发强烈的自然反映,而遵道而治行宽仁之政才能够得到佑护。这种自然的警示作用一方面增强了君权的神秘色彩,同时也能对君主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其他各篇则侧重从圣贤个人修养的角度阐述“法天地”之主张。譬如:“是故圣人法天顺情,不拘于俗,不诱于人,以天为父,以地为母,阴阳为纲,四时为纪。天静以清,地定以宁,万物失之者死,法之者生。”[11]“法阴阳者,德与天地参,明与日月并,精与鬼神总,戴圆履方,抱表怀绳,内能治身,外能得人,发号施令,天下莫不从风。”[12]先圣贤王作为法律的制定者,能够将个人观念行为中的“法天地”化为“因天地而立法籍”,并对后世统治者产生示范作用。

第三,法与人情礼俗相一致。就法而言,在遵循自然天道的同时也应当与人情礼俗保持一致,惟有如此,法的正当性才能得到根本的贯彻。《淮南子》中认为,人性中有“善”端,但需要圣人法度的引导,所谓“人之性有仁义之资,非圣人为之法度而教导之,则不可使向方。故先王之教也,因其所喜以劝善,因其所恶以禁奸。故刑罚不用而威行如流,政令约省而化耀如神。故因其性,则天下听从,拂其性,则法县(悬)而不用。”[13]

总而言之,“明于天道,察于地理,通于人情”是《淮南子》道法思想集中体现。有认识论层面上“道”的统领,有古代天文地理等早期科学观念的支持,更有人类天性和社会礼俗制度的支撑。法被置于一个庞大的体系中去,从来都是作为整体的部分来存在的。在先人的观念当中,法要服务于社会治理的目标,要顺应天道与人情,但却总是以法律独立性的缺失为提前的。

三、秦汉杂家道法思想的特征及其历史影响

秦汉杂家思想的特征就在于融通各家的整全性,这在《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的道法思想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为有机整合儒道法三家的思想元素,秦汉杂家道法思想具有一种分层的特征:第一,“道”构成法律的形而上的和伦理的根据。主张道对法的统摄作用,法律要体现道的作用。第二,总体倾向是德主法辅,即认为德、仁义、礼在国家治理的体系中具有主导,刑赏法度是抑恶的必要补充。并将德主法辅与“道”相关联,有机地融合了儒道两家的思想。第三,在具体的“法术”的层面,除反对严刑峻罚外,较多吸收了法家的思想。

秦汉杂家道法思想体系当中,“道”和“因”是两个重要的概念。正是基于对“道”的诠释和“因”的引入,整个道法思想才成为内在协调的体系。“道”在《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中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万物所产生最终依据,具有玄冥色彩;二是作为天人合一系统的最终决定性规律。道法关系是中国传统法哲学的核心问题。对此,《吕氏春秋》和《淮南子》都强调道对法的支配地位,法只有与道相适应才能够发挥作用,即道本法末。在两部著作中,道进而转化为了“天地”,而“法天地”也成为道法思想的自然延伸。“因”对于道法思想的形成发挥了桥梁的作用。“因”的基本内涵是因循不悖,强调积极地谋求与一种基本准则之间的协调统一。正是有了“因”,使得在形而上的层面坚持道家原则的同时,又能够将儒家、法家等其他学派在形而下层面的思想元素吸纳进来,成为“无为”与“有为”之间的结点。第一,通过“因”使无为有了新的含义,即“无为”成为不妄为与顺道有为的结合。[14]第二,《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汲取了先秦各家人性理论的元素,以一种超越价值评判的相对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人之性情的问题,并通过“因”消解了天道和人性之间的紧张。[15]第三,法(特别是赏罚)应当因人情而制,无疑是对传统专制社会下法律僵硬苛酷的一种软化,同时也是道法思想的重要体现。

思想演进无疑是一个历史传承的悠长过程。吕不韦和刘安虽未能实现其政治抱负,但人亡书废并不能阻碍思想元素以潜隐的形式继续存在。在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当中,依然能够感受对构建贯通天地人为一体的理论学说的孜孜不倦,逻辑起点从“道”变为“天”,阴阳之间从并陈变为尊卑有别,对道和人情的因循则转化为“天人感应”。可见,以“贯通各家”为主要特征的秦汉杂家,在战国末期至汉初的“道术统一”的思想融合过程中,以其独特的包容性,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在当前,面对转型期多样思想潮流的碰撞和交锋,秦汉杂家在思想融合中所表现出的宽广视野、平等对待各家思想的宽容态度,以及根据自身对时代主题的把握对所融合的思想进行理论构建的自觉,对我们并非全无价值。

注释:

[1]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十一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413-448页。

[2]《吕氏春秋侍君览知分》。

[3]《吕氏春秋孟春纪孟春》。

[4]《吕氏春秋仲春纪》。

[5]《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

[6]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第34页。

[7]《吕氏春秋审分览执一》。

[8]《吕氏春秋仲夏纪大乐》。

[9]《淮南子天文训》。

[10]戴黍:《淮南子治道思想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27页。

[11]《淮南子精神训》。

[12]《淮南子本经训》。

[13]《淮南子泰族训》。

吕氏春秋下贤范文第2篇

①牛首之鬼和蛇身之神。形容作品虚幻怪诞。亦喻指虚幻怪诞的作品。②比喻歪门邪道之流

牛黄狗宝:

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

牛骥同皂:

亦作“牛骥同槽”。谓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比喻贤愚不分

牛角书生:

喻勤读之士

牛角之歌:

春秋时,宁戚很穷,想见齐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机会,在车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闻而赞其为“非常人”,命后车载之,拜为上卿。见《吕氏春秋·举难》、《晏子春秋·问下二》。汉刘向《说苑·尊贤》亦载此事。后以“牛角之歌”、“牛下歌”为穷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牛口之下:

《史记·商君列传》:“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原望见,行而无资,自粥於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吕氏春秋·举难》等又载有宁戚饭牛得到齐桓公赏识的事。后以“牛口之下”、“牛口”借指卑下的地位

牛郎织女:

①牵牛星(俗称牛郎星)和织女星。两星隔银河相对。神话传说:织女是天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自嫁河西牛郎后,就不再织。天帝责令两人分离,每年只准于七月七日在天河上相会一次。俗称“七夕”。相会时,喜鹊为他们搭桥,谓之鹊桥。古俗在这天晚上,妇女们要穿针乞巧。见《月令广义·七月令》引南朝梁殷芸《小说》、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岁华纪丽》卷三引汉应劭《风俗通》。②今常喻指分居两地的夫妻

牛刀割鸡:

亦作“牛刀割鸡”。比喻大材小用

牛刀小试:

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显一下身手

牛高马大:

吕氏春秋下贤范文第3篇

注释:

a 候:侦察。

b 反:返回。

c 谗匿:奸佞之臣。

d 诽怨:指责怨恨。

e 遽(jù):赶快,疾速。 太公:吕望,又名姜尚,字子牙,人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助武王伐纣有大功。

f 驾:通“加”,增多。

大意:

周武王派人侦察殷商国情,那人返回后,报告说:“殷商已经混乱了。”武王说:“混乱到什么程度了?”那人回答说:“奸佞之臣超过忠良之士了。”武王说:“还不算太混乱。”那人又去侦察,返回后报告说:“贤良之士已经出逃了。”武王说:“还不算太混乱。”那人再去侦察,返回报告说:“殷商混乱得很厉害了。百姓不敢指责怨恨了。”武王立即告诉太公望,太公望说:“殷商已混乱到极点,无以复加了。”

【解读】

吕氏春秋下贤范文第4篇

【摘要】1973年,河北省定州八角廊村西汉中山怀王墓出土了一批竹简,内容丰富,其中有《文子》,存简277枚,内容多与今本相同,但也有少量不见于今本的佚文。过去有人怀疑《文子》出于后人的伪托,这批汉简的发现,证明《文子》是一部可信的古代典籍,是研究战国秦汉时期道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河北省定州八角廊西汉中山怀王墓所出汉简中有《文子》,存简约277枚,2790字,保存情况很差,无法恢复原貌。今本《文子》的真伪,过去有争议,持与汉简本相校,异文颇多。现就汉简《文子》中的一些内容略作考证,列叙如下。

汉简《文子》云:

修德非一听,故以耳听者,学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以【神】听者,……(2482、0756)

今本《文子・道德》云:

老子曰:学问不精,听道不深。凡听者将以达智也,将以成行也,将以致功名也。不精不明,不深不达。故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

今按:“以耳听者”是常人,“以心听者”是君子,“以神听者”是圣人。《荀子・哀公》云:“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圣人。”《荀子・修身》云:“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

“听”是指如何通过语言而判断是非。《论语・公冶长》云:“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凡“听”必经过学习,故上引《文子》云:“学问不精,听道不深。”《吕氏春秋・听言》云:“凡人亦有所习其心,然后能听说,不习其心,习之于学问,不学而能听说者,古今无有也。”所谓“习其心”者,如同孟子所说的“尽心”,《孟子・尽心上》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人之本性,乐生而恶死。修身养性可以由己而推知他人,如《论语・卫灵公》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郭店楚简《尊德义》云:“是以君子人道之取先,察者出所以知己,知己所以知人,知人所以知命,知命而后知道,知道而后知行。”明察性理之人是“察者”,由知己而知人,由知人而知命。《论语・尧曰》云:“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吕氏春秋・谨听》云:“夫尧恶得天下而试舜?舜恶得贤天下而试禹?断之于耳而已矣。耳之可以断也,反性命之情也。今夫惑者,非知反性命之情。其次非观夫五帝三王之所以成也,则奚自知其世之不可也?奚自知其身之不逮也?太上知之,其次知其不知。不知则问,不能则学。《周箴》曰:天自念斯,学德未暮。学贤问,三代之所以昌也。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

“以神听者”是庄子学说中的“心”,《庄子・人间世》:“仲尼曰: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也。”所谓“听之以气”近于“以神听者”,成玄英注云:“心有知觉,犹起攀缘,气无情虑,虚柔任物,故取彼知觉,取此虚柔,遣之又遣,渐阶玄妙。”“以神听者”超脱一己之私利,无爱恶之心,《吕氏春秋・知度》云:“君服性命之情,去爱恶之心,用虚无为本,以听有用之言于朝,上服性命之情,则礼义之士至矣,法则之用植矣。枉辟邪挠之人退矣,贪得伪诈之曹远矣。”

“虚无”则“静”,《释名・释姿容》云:“听,静也,静然后所闻审也。”《尚书・洪范》中有“敬用五事”,其四曰“听”,郑玄注云:“听属水。”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云:“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己于道矣。”《庄子・天道》云:“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儒家亦主张“静”,《礼记・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听之以气”近于孟子“知言养气”之说,《孟子・公孙丑上》云:“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汉简《文子》云:

产于有,始于弱而成于强,始于柔而成于刚,始于短而成于长,始于寡而成于众。始……之高,始于足下。千方之群,始于寓强。(0581、2331、1178)

简文云“始于足下”,今按:《老子》第64章云:“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河上公注云:“从小成大。从卑立高。从近至远。”

简文云“千方之群,始于寓强”,今本无。“千方”如言“多方”,《尚书・多方》云:“王若曰:猷告而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书序》云:“成王归自奄,在宗周,诰庶邦,作多方。”“群”,读为“君”,指天子。《荀子・王制》云:“君者,善群也。”《逸周书・太子晋》云:“侯能成群谓之君。”《春秋繁露・灭国》云:“君不失其群者也。”《白虎通・三纲六纪》云:“君,群也,君下之所归心也。”

“寓强”,文献中多作“禺强”,北方之神。《庄子・大宗师》云:“禺强得之,立于北极。”《吕氏春秋・求人》云:“禹北至人正之国,禺强之所。”《山海经・海外北经》云:“北方禺强,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山海经・大荒北经》云:“禺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名曰禺强。”又名“禺京”,《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名曰禺。黄帝生禺,禺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处东海,是为海神。”

今本《文子・道德》云:“君必执一而后能群矣。”《老子》第39章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九宫之数,北方为一。一为圣人之位,《周易・系辞下》云:“圣人之大宝曰位。”《六韬・大礼》云:“文王曰:主位如何?太公曰:安徐正静,柔节先定,善予而不争,虚心平志,待物以正。”五行学说中北方为水,《老子》第78章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故圣人之言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之主,受国之不详,是谓天下之王。”马王堆帛书《称》云:“诸阴者法地,地之德,安徐正静,柔节先定,善予不争,此地之度而雌之节也。”

汉简《文子》云:

弱小有道,则不诤得识。

今本《文子・道德》作:

小弱有道,不争而得。

今按:“识”读为“职”。《庄子・缮性》云:“心与心识。”《释文》云:“识,向本作职。”战国秦汉时代的习语中有“得职”,《易林・〈萃〉之〈震〉》云:“得职蒙恩。”《史记・燕召公世家》云:“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又作“得主”,《尔雅・释诂》云:“职,主也。”《周易・坤》卦辞云:“先迷后得主。”《管子・形势解》云:“主者,人之所仰而生也。”

银雀山汉简《为国之过》云:

四为国之过,欲民之和劝,不可与虑它也,而民无恃上之心。(0439)

今按:《论语・子路》云:“君子和而不同。”皇侃疏云:“和,谓心不争。”《吕氏春秋・上德》云:“不赏而民劝。”高诱注:“劝,善。”“不可与虑它”者,精专之义。《韩诗外传》卷2:“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优得师,莫慎一好。好一则博,博则精,精则神,神则化,是以君子务结心乎一也。《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人民“和劝”而“精专”,有道之义。“恃”者,依赖之义。所谓“民无恃上之心”,人民可依自我的判断而知善恶是非,即汉简本《文子》所云:“不诤(争)得识(职)。”

汉简《文子》云:

闻之传曰:道者博。(0741)

子曰:道产之,德畜之,道有博。(0722)

今按:“闻之传曰”,古代学术师徒相传,口耳相受,郭店楚简《君子》(旧题《成之闻之》)云:“闻之曰:古之用民者,求之于己为恒。”《贾子・耳》云:“窃闻之曰:目见正而口言枉则害。”

《荀子・修身》云:“多闻曰博。”老子反对“博”,《老子》第5章云:“多闻数穷,不如守中。”《老子》第81章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言不辩,辩言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儒家主张“博”,《周易・大畜・ 象》云:“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君子修身正心,要学习先圣的教诲,效仿前贤的行为。《论语・ 雍也》云:“君子博学于文。”皇侃疏云:“博,广也。”《论语・子罕》云:“博学而无所成名。”又云:“博我以文。”《论语・子张》云:“博学而笃志。”老子亦反对“学”,《老子》第20章云:“绝学无忧。”

《广雅・释诂一》云:“博,大也。”《素问・病能论》云:“博者,大也。”《礼记・中庸》云:“致广大而尽精微。”郑玄注:“广大犹博厚也。”《逸周书・命训》云:“天生民而成大命,命司德正之以祸福。立明王以顺之,曰大命有常,小命日成,成则敬,有常则广,广以敬命,则度至于极。”马王堆帛书《五行》云:“圣始天,知始人。圣为崇,知为广。”凡圣智者必“博”。

汉简《文子》屡言“圣知”:

平王曰:何谓圣知?文子曰:闻而知之,圣也。(0896、1193)

知也,故圣者闻。(0803)

而知择道,知者见祸福。(1200)

【刑】,而知择行,故闻而知之,圣也。(0765)

经者,圣知之道也。【王】也不可不(0909)

老子亦反对“圣智”,《老子》第19章云:“绝圣弃知,民利百倍。”

汉简《文子》云:

积怨成亡,积德成王,积(0737)

天之道也,不积而成者寡矣。(2315)

积之乃能适之,此言多积之谓也。(2249)

《广雅・释诂四》云:“积,重也。”《老子》第59章云:“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皂服,皂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荀子・强国》云:“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敖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则小事之至也数,其县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希,其县日也浅,其为积也小。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周易・坤・文言》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云:“子夏曰:《春秋》之记臣杀君,子杀父者,以十数矣,皆非一日之积也,有渐而以至矣。凡奸者,行久而成积,积成而力多,力多而能杀,故明主蚤绝之。今田常之为乱,有渐见矣,而君不诛,晏子不使其君禁侵陵之臣,而使其主行惠,故简公受其祸。”《周易》有卦名《渐》,《象》云:“君子以居贤德善俗。”《春秋繁露・天道施》云:“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渐、浸义通,《荀子・修身》云:“知虑渐深。”杨注:“渐,浸也。”郭店楚简《君子》云:“君子之于教也,其导民也不寝(浸),则其淳也弗深矣。”

道德修养需要积累。马王堆帛书《五行》云:“索达诸君子道,谓之贤。”“索”者,如言“丝缕缕”。索、素古通。《礼记・杂记下》云:“纯以素。”郑玄注:“素,生帛也。”《广雅・释器》云:“缕,也。”君子之道如素帛,由丝一缕一缕地组成,道德修养必须一步一步地进行,不可急躁。

汉简《文子》云:

此功者天道之所成,听圣人守道(0766)

“听圣人”,战国古语。《商君书・徕民》云:“且古有尧舜,当时而见称,中世有汤武,在位而民服。此三王者,万世之所称也,以为圣王也。然其道犹不能取用于后。今复之三世,而三晋之民可尽也,是非王贤立今时,而使后世为王用乎?然则非圣别说,听圣人难也。” “别”,如今语所谓“另外”。“非圣别说”,不是圣人的概念另有解说。《周礼・乡师》云:“各掌其所治乡之教而听其治。”郑玄注:“听,谓平察之。”

汉简《文子》云:

【天】地,大器也。不可执,不可为,为者贩,执者失。(0870)是以圣王执一者,见小也;无为者(0593)

下正。平王曰:见小守静奈何?文子曰(0775)

也,见小故能成其大功,守静(0908)

也,大而不衰者所以长守(0806)

高而不危,高而不危者,所以长守民(0864)

今本《文子》作:

天下,大器也,不可执也,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执者,见小也,见小,故不能成其大也。无为者,守静也,守静能为天下正。

吕氏春秋下贤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先秦寓言;工业发展观;义利观

1.迂腐机械者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重带自束”中的宋人望文生义,看到古书上“绅之束之”的字样,便用双重腰带捆缠自己的腰,而不知“绅”是名词,是用来记言记事的腰带,相当于今天的笔记本。此望文生义,机械的照搬原有知识而不能灵活的随机应变,迂腐至极。《至乐》“鲁侯养鸟”中鲁侯不顾事物的特性,用养人的办法养鸟,为它摆酒宴、奏《九韶》、备三牲,结果海鸟三天就死掉了。再如《战国策·魏三》“宋人名母”中的宋国学子,三年学满归来,直呼母名。他不但不知此举迂腐不敬,反理直气壮地说:“吾所贤者,无过尧舜,尧舜名;吾所大者,无大天地,天地名。今母贤不过尧舜,母大不过天地,是以名母也。”这类人对具体情境中的客观对象不加以区别对待,顽固的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和主观判断来办事,荒唐可笑。其实,他们的愚蠢并不是智力有多么低下,只是他们思想行为迂腐固执,可以说作者对他们更多的是同情。

2.莽撞无知者

《尹文子·卷上》“献玉”中的魏农夫耕田时得到直径一尺长的宝玉,以为会带来灾难而扔到旷野中。邻人捡来献给魏王,因而得到重赏。《说林上》“鲁人徙越”中的夫妻均有所长,丈夫会编织麻鞋,妻子会织生绢,却不知扬长避短,偏要去赤脚走路,不戴帽子的越国做生意。《庄子·逍遥游》“不龟手药”中的宋人有祖传的制药秘方,可使手保持不龟裂,但他只靠此要世世代代仍以漂洗丝絮为业,而一个客人购此秘方后则将之献给吴王,结果得到了封赏。他们的行为乍看起来还不至于愚蠢,但也绝对不明智。这一类的人在寓言中往往被作为对比的对象,实际上也是以愚者的形象出现。他们往往因为孤陋寡闻、幼稚无知把一件本可以办的很好的事情搞砸,办事缺乏思考和研究,对于他们的结局,作者表示出无尽的惋惜。

3.冒失蛮干者

《孟子·公孙丑上》“揠苗助长”中的宋人置客观规律于不顾,不动脑筋,急于求成而适得其反。《吕氏春秋·当务》“割肉自啖”中两个号称勇敢的齐人,割取对方的肉吃,直至死去,还自以为是英雄好汉。《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买鳖亡鳖”写卜妻买了只甲鱼,以为它口渴,就把甲鱼放到河里去喝水,结果甲鱼跑掉了。这类人敢于行动,但是做事情缺乏周密的思考,不懂客观规律或者说不顾及客观规律,盲目行动,冒失蛮干,故而成为遭人耻笑的愚人。因为这类人本性善良,所以作者对此更多的是善意的讽刺。

4.自作聪明者

《庄子·秋水》“邯郸学步”中燕国寿陵人盲目地模仿赵国邯郸人走路,不但没学会人家的本领,连自己原来的步法也忘了,只得爬着回去。《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中的主人公想盗铃,怕铃声被别人听见,于是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钟,以为别人也听不见,还天真的认为自己想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察今》“其父善游”中的蠢人因婴儿的父亲善游水,就理所当然地以为其子也定会游水,欲抛婴儿于水中。这类人遇到事情有思考,智力一点都不差,但是自以为聪明,却对事情认识不够透彻,故而常常弄巧成拙,最后闹出笑话,让人心生厌恶。

以上是个人根据愚人表现做的初浅的分类,或许四类中多有交叉,也可能有部分愚人形象尚未很好的归纳进来,这种分类只是想对先秦寓言中的愚人形象做初步的大体的认识,以便对此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所谓愚人,跟一个人的智力并不是成绝对关系,智力高低是一方面,还有很重要的就是贯穿事情发展始终人的思考是否全面和为人处事的态度是否端正。

而综观先秦愚人,要么无明确国籍,有国籍者则以宋人、郑人最多,我们可以轻易的从中找出“宋愚人”与“郑愚人”两大愚人系列。

先秦寓言中,本就有不少是以“宋人”为人物的,如《庄子·逍遥游》《适越卖冠》开头曰:“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庄子·逍遥游》《鬻技封候》:“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战国策·魏策》《学成名母》:“宋人有学者……”;《列子·天瑞》《宋人学道》:“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列子·杨朱》《负暄献芹》:“昔者,宋国有田夫……”;《列子·说符》《兰子卖艺》;“宋有兰子者……”;《列子·说符》《数齿待富》:“宋人有游于道……”;《后汉书·应劭传》注引《阙子》《燕石大宝》:“宋之愚人……”;《韩非子·说难》《信子疑邻》:“宋有富人……”;《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狗猛酒酸》开头曰:“宋人有酤酒者……”;《韩非子·五蠹》《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吕氏春秋·用民》《杀马取道》:“宋人有取道者……”;《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等等,【1】且这类宋人多是以愚人形象出现,如“得遗契者”、“宋人名母”、“绅之束之”、“愚人得燕石”、“高阳应为室”等。如果按照上述依据愚人各自行为划分的话,宋人多是迂腐机械者和莽撞无知者,而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愚人却相当较少,寓言中的宋人蠢得都很单纯,基本不会和手段扯上关系,因而也很少有弄巧成拙的。

韩非的寓言中除把宋人作为愚人的代表外,还经常把郑人作为愚人的代表,周勋初先生在《韩非的偏见》一文中就举出了9则寓言例文。这9则有8则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即《买椟还珠》、《郑人争年》、《卜妻为衤夸》、《得车轭者》、《卜妻饮鳖》、《郑人买履》、《屈公畏敌》、《郑县人卖豚》。另一则《智子疑邻》见于《说林》。除此之外,后期在其他文本中也不断出现郑国愚人,如《苻子》中“郑人逃暑”。

吕氏春秋下贤范文第6篇

关于依附性佃农的发生和发展

主张汉代是封建制社会的学者与主张汉代是奴隶制社会的学者的分歧,看来主要巳不在于奴隶在劳动者当中是否占大多数,而在于大多数劳动者是自由民还是具有依附性的身份。他们当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学者把东汉末年以后依附性租佃农的出现作为封建化的主要标志,对租佃关系和依附性佃农产生的时间估计较晚。例如唐长孺先生认为,秦汉是亚洲型的奴隶社会,奴隶被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但在生产领域并不占主要地位,自耕农在全部人口中占很大比重,汉武帝以后从自耕农中分化出部分佃农,但他们的身份是自由的,直到东汉末年才出现依附性的佃农。东汉以来“客”的卑微化和普遍化的过程,到西晋最后完成,这也就是大量自耕农和自由佃农封建化的过程。 [1]何兹全先生认为古代社会的汉代有自由民(编户齐民)五千万,奴隶则只有六七百万;他们通过奴隶的解放(主要发生在王莽改奴婢为“私属”以后)和自由民的投靠(主要发生在东汉末年战乱时期)的途径,到魏晋南北朝,大部分转化为豪族、寺院的依附民。 [2]在这里我觉得有两个问题需要提出来讨论:一是中国租佃关系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二是依附性佃农又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一、租佃关系的产生

《汉书食货志》载董仲舒云: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仟伯,贫者亡立锥之地。……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颜注曰:“言下户贫人,自无田而耕豪富家田,十分之中,以五输本田主也。”)

按照董仲舒的说法,租佃制是战国时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后,在土地私有、贫富分化的条件下,由庶民地主(所谓“豪民”)首先采用的一种封建性的剥削方式。

但不少学者对这一记载抱怀疑或否定的态度,认为这是一条孤证;战国时仍然实行国家授田制,不可能产生租佃制,董仲舒只不过是在托古说今(汉武帝时代)而已。其实,不但是董仲舒,汉代许多政论家(如荀悦、仲长统等)都把以实行实物分成租为重要特点的豪强地主经济的发展,溯源于战国时期井田制的瓦解;董仲舒的说法是被当时的人们所普遍认可的。战国时代国家授田制似乎仍然在维持,实际上已经残破,贫富分化严重,农民土地不足或丧失土地已经成为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甚至在商鞅变法以前即已存在。例如,与商鞅同时代的孟子,曾痛陈“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梁惠王上》),商鞅也指出三晋不少农民“上无通名,下无田宅”,并为此制定了“徕民”政策(《商君书徕民》)。在秦本土的农民中,也有“豪杰”和“要靡”的分化。《管子》谈到“贫富不訾”(《揆度》),“民有相百倍之生(产业)”(《国蓄》),不但有“无食”“无种”“无本”(《揆度》)的贫苦农民,而且有全无土地家财,因而不属纳税对象(“无赋”)的老百姓(《禁藏》)。当时人们用“无立锥之地”来形容这一赤贫的阶层。 [3] “民”中的另一极是豪富,即庶民地主。“富者田连仟伯,贫者亡立锥之地”正是对这种贫富分化中最有典型意义的现象的一种概括,这并非董仲舒的杜撰。新兴的庶民地主没有原来贵族领主那种直接统治农民的权力,他们可能而且实际采取的经营方式是使用奴隶、雇工直接经营和把土地出租给农民而收取地租,这也是贫困破产的农民几条主要出路。出租土地收取地租的方式,就是所谓“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我们知道,战国时代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已经达到“一夫百亩”、亩产二石的水平,这样,一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粮食,他自己和他所负担的家庭人口食用一半就大致够了,还有一半可以作为剩余产品提供出来,这就是《管子》所说的“民食什五之谷”。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实行“见税什五”的租佃制。而这一基础,战国时代确实已经具备。 [4]由此亦可见董仲舒所说决非虚言。出身农民的苏秦曾向往当一个拥有“洛阳负郭田二顷”的小地主,这二百亩田可视为当时取得地主资格的最低土地限额,而它是按照“见税什五”的标准计算的。因为至少拥有二百亩地,以“见税什五”的租率出租,才能获得相当于或超过一个“一夫百亩”的自耕农全年的粮食收入,过上不劳而获的地主生活。 [5]这也表明当时确实存在“见税什五”的租率和实行“见税什五”租佃制的庶民地主。

在庶民地主可能采取的三种土地经营方式中,租佃制是比较适合当时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发展的。《吕氏春秋审分》记载一个庶民地主 [6]比较了“众地”(雇工集体耕作)和“分地”优劣,得出“分地则速”的结论。所谓“分地”,即把土地分給农民包干,这是租佃制的先声,或者竟是掩盖在雇佣或伇属关系之下的一种租佃制。 [7]后世的租佃制或称为“分田”,如王莽所说的“分田劫假” [8],荀悦所说的“分田无限”,东汉黄香传所载魏郡公田的“与人分种”,曹魏屯田实行的“分田之术”,都是指租佃制,它们与《吕氏春秋审分》所说的“分地”,显然是一脉相承的。历史发展充分证明了《吕氏春秋审分》所作分析的正确性,在地主制经济的诸种经营方式中,租佃制表现了最强大的生命力。之所以如此,起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关键的一条是,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而这种技术体系对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奴隶缺乏生产积极性,难以精耕细作;雇工成本高、也难以监督;唯有分租最便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秦汉时代,私人和公家租赁土地还有一个名称——“假”。《汉书食货志》:“豪民侵凌,分田劫假,厥名三十,实什税五也。”颜师古注:“假,亦谓贫人赁富人田也。”西汉在京畿地区设“稻田使者”,又称“假稻田使者”,负责把政府掌管的稻田“假与民收其税入” [9]。李贤注《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说:“假,租赁也。”这种“假田”,也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我以前读《睡虎地秦简》,看到其中有官府向百姓“假”铁器的记载,如“叚(假)铁器,销敝不胜而毁者,为用书,受勿责。”“百姓叚(假)公器及有责(债)未赏(偿)者……”[10] 曾想,既然铁器可以“假”,土地是不是也可以“假”呢?后来在《龙岗秦简》果然发现有“假田”的记载:

诸以钱财物假田

黔首钱假田已 [11]

龙岗秦简的时代在秦统一前后,它所反映的国有土地租赁的情况应不晚于战国末年。这说明,在庶民地主中首先实行的租佃制,很快就推广到国有土地上去了。反观《睡虎地秦简》的有关记载,那些铁器很可能就是向租种国有土地的农民出借的,由于已经收取了地租,铁器损坏后就不必赔偿,其中包含了保证国有土地生产正常进行的意义。秦代假田似乎还推广到了边郡。《史记匈奴列传》载秦始皇派蒙恬出击匈奴,收复河南地后,“又度河据阳山北假中”。裴骃《集解》云:“北假,北方田官。主以田假与贫人,故云北假。”据此,“北假”是由于秦在这里实行“假田”而得名的,后来成了地名,汉代仍然一直在这里设置田官,负责“假田”的事务。

总之,租佃关系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关于租佃制的早期的直接记载确实不多,这大概是由于它往往隐藏在雇佣或役属关系之下,到汉代才逐渐显山露水。王莽篡汉后,在对汉朝政府的指责中指出:

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税一,实什税五也。父子夫妇终年耕芸,所得不足以自存。故富者犬马余菽粟,骄而为邪;贫者不厌糟糠,穷而为奸。

荀悦《前汉纪》评论汉文帝三十税一诏时也指出:

古者什一而税,以为天下之中正也;今汉民或百一而税,可谓鲜矣。然豪强富人,占田逾侈,输其赋太半。官收百一之税,民收太半之赋。官家之惠。优於三代,豪强之暴,酷于亡秦,是上惠不通,威福分于豪强也。

这两条史料都是被人们征引得烂熟的。我之所以再次迻录于上,是因为他们是以权威者的身份(一个是长期执掌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一个是当代的历史学家)讲述当代(汉代)的普遍情况,这是任何个案的例举所无法取代的。他们都指出了汉代豪强势力的膨胀和豪强地主普遍实行收取实物地租的租佃制剥削方式。与汉代其他文献相参证,不难看出,至迟汉武帝时代,庶民地主中的豪强势力已经坐大,租佃制已经成为地主制经济的主导经营方式。汉武帝时代,决不是部分佃农开始从自耕农中分化出来的时代。 注释

[1]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2] 何兹全:《自然经济和依附关系——使中国中古社会和前后社会区别的两大特征》,中国中古时代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2000年8月,天津。

[3] 《吕氏春秋离俗览为欲》:“无立锥之地,至贫也。”《史记》卷126《滑稽列传》载曾经作过楚相的孙叔敖,“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陈胜、吴广这类雇农,就属于“无立锥之地”的范畴(《史记》卷118《淮南衡山列传》),当然不是秦末突然冒出来的。

[4] 参见拙著:《从银雀山竹书“田法”的战国的亩产量和生产率》,《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

[5] 参见拙著《春秋战国农民份地的私有化和地主制经济的形成》,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增刊。

[6] 《吕氏春秋审分》的作者是用“以众地”为例,来论证“分”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臣主同地”,即主人与臣仆一同耕地,当然主要是为了监督,但也说明文中讲的不是国有土地和贵族土地的经营,看不出耕作者对土地所有者有政治上的隶属关系,也看不到主人对耕作者施加强制的手段;土地的主人应是一位庶民地主。

[7] 参见拙著《春秋战国农民份地的私有化和地主制经济的形成》,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增刊。

[8] 《汉书食货志王莽王田令》:“……豪民侵凌,分田劫假,厥名三十,实什税五也。”师古曰:“分田,谓贫者无田而取富人田耕种,共分其所收也。”

[9] 《汉书》卷7及如淳注。

吕氏春秋下贤范文第7篇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后汉书·陈蕃传》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m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元明清: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3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杜甫

3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33、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3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35、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36、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3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3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9、 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

木春。(刘禹锡)

4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42、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4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4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45、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46、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4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4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49、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50、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现代人的心声啊)

5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5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5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5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5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57、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5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59、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6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6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62、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63、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6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最爱)

6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66、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6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68、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6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70、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7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7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7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7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75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76、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7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8、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7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81、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8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83、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84、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85、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8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87、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88、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8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90、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9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92、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9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9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9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9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小时候还以为是毛爷爷说得,唉)

97、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9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9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00、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101、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10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103、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10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10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10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0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0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0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1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11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12、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1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1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1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116、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117、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11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119、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12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121、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1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12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12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125、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126、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12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2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29、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130、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3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13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13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34、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13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36、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吕氏春秋下贤范文第8篇

1、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7、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9、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1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1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1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1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6、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17、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19、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20、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1、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22、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23、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24、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25、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2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2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28、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2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3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31、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3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3、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3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36、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37、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38、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39、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40、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42、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4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4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4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4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4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4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4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50、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5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5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53、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5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55、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56、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7、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58、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59、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60、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6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6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6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6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6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66、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6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6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6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7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7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7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73、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74、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75、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7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77、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7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79、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8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8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8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8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84、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